一、藏东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主要成矿岩体Nd-Sr同位素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陈喜连,黄文婷,邹银桥,梁华英,张健,张玉泉[1](2016)在《玉龙斑岩铜矿带南段含矿斑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南北段成矿规模差异分析》文中指出藏东缘玉龙斑岩铜矿带是中国重要的产于碰撞造山环境下的斑岩铜矿带,其全长约300千米,主要由1个超大型、2个大型、2个中型斑岩铜矿床及一系列斑岩型矿床(点)组成。玉龙斑岩铜矿带大规模矿化主要位于矿带北段,南段矿化规模相对较小,目前发现的多为小型矿床(点)。为了深入了解玉龙斑岩铜矿带时空演化及南北段矿化规模差异的控制因素,本文分析了玉龙斑岩铜矿带南段色礼、马牧普和总郭这3个矿化点矿化斑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地球化学组成及色礼矿化斑岩体锆石Hf同位素。色礼、马牧普和总郭含矿斑岩分别为二长花岗斑岩、正长斑岩及石英二长斑岩,三者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39.4±0.2Ma(MSWD=1.10)、38.5±0.3Ma(MSWD=1.79)和39.4±0.2Ma(MSWD=1.05)。矿化斑岩体为偏铝质,具有富碱、高钾(K2O/Na2O=1.22.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弱Eu负异常特征。3个矿化斑岩具有较高的Sr/Y比值,且都发育角闪石斑晶,呈现富水岩浆特征。色礼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εHf(t)为-2.72.8,平均值为-0.4,显示壳幔混合源区特征,并且其明显小于玉龙斑岩铜矿带北段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体锆石εHf(t)值(4.2)。玉龙斑岩铜矿带南北段含矿斑岩体形成时代相近,都形成于碰撞造山走滑构造背景。玉龙超大型矿床矿化斑岩锆石εHf(t)值明显大于色礼矿化点斑岩体锆石εHf(t)的值,表明矿床规模和岩浆源区物质含幔源物质多少有关,更多亏损地幔物质或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更有利于形成大型斑岩矿床。玉龙斑岩铜矿带南北段成矿规模差异可能为北段斑岩体含更多地幔或新生地壳物质所致。
唐菊兴,王勤,杨欢欢,高昕,张泽斌,邹兵[2](2017)在《西藏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勘查方向与资源潜力》文中研究说明西藏主要成矿带是东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的全面实施,国家公益性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商业性勘查的及时跟进,真正意义上的找矿突破得以实现。论文在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西藏各成矿带主要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梳理了若干影响勘查评价和找矿突破的重大问题,构建了主要矿集区的勘查模型,提出进一步找矿方向和资源潜力。西藏四大成矿带特色鲜明,东特提斯成矿域集聚了从新特提斯洋俯冲-碰撞的多种矿床类型,控矿因素复杂,主要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和岩浆热液脉型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从170 Ma到12 Ma,具有成矿时代跨度大、矿床类型丰富、成矿元素复杂、矿石质量较好之特点,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储备基地。藏东玉龙成矿带除了斑岩型铜(钼)矿以外,斑岩体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矿床具有重要工业价值,如玉龙Ⅱ、V号矿体、昂青银铅锌(铜)矿,成岩成矿时代在4038 Ma,成矿岩体和矿体受北西向走滑构造控制的背斜控制。冈底斯成矿带类型发现识别出赋存于林子宗群典中组的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显示谢通门—昂仁县以西林子宗群分布区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银、金、铅锌)矿床具有重要意义;矿床学研究成果作为构造地质背景确定的指针之一,认为印度大陆和亚洲大陆的碰撞事件发生在5250 Ma,至少典中组火山岩还是陆缘弧的产物,并形成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甚至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含矿斑岩接触带有碳酸盐岩,接触带和深部需要勘查评价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或铅锌银矿体,9013 Ma侵位的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可形成规模较大的矽卡岩型矿床,甲玛、驱龙外围的知不拉、邦铺、洞中拉—蒙亚啊矿集区、努日、尕尔穷—嘎拉勒等矿床均具有相似的特征,而这种类型矿体较之斑岩型铜(钼)矿更具工业价值。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多龙矿集区120116 Ma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形成斑岩型-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隐爆角砾岩型矿床,110 Ma的陆相安山质火山岩——美日切错组(K1m),作为良好的成矿后盖层,是该类矿床得以保存的必要条件;班—怒结合带两侧形成于140110 Ma的则弄群、多尼组、去申拉组、美日切错组等安山质、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岩具有强烈的蚀变,发育火山机构,是新特提斯洋俯冲形成的产物,成矿地质背景类似于南美安第斯成矿带,显示良好的成矿潜力。西藏已经初步查明的铜资源量>6 000万吨,钼资源量>300万吨,共伴生金>1 000 t,共伴生银>25 000 t,铅锌资源量>1 000万吨,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储备基地,研究认为西藏铜的资源潜力将超过15 000万吨。
郭晓东[3](2009)在《云南省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岩浆作用及矿床成因》文中研究表明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三江”成矿带上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产于大陆碰撞造环境。通过研究,查明了矿区岩浆演化序列、蚀变矿化分带规律、流体演化以及控矿因素,揭示了其成矿机理,提出了成矿模型,探讨了矿床的成矿潜力。建立了马厂箐矿区岩浆演化序列,初步将其分为三大岩浆组合,即斑状花岗岩+煌斑岩组合、正长斑岩+二长斑岩+花岗斑岩组合和碱性花岗斑岩+煌斑岩组合。初步查明,斑状花岗岩+煌斑岩组合形成于50Ma左右,构成含矿围岩;正长斑岩+二长斑岩+花岗斑岩组合形成于36Ma左右,成为主要含矿岩系;碱性花岗斑岩+煌斑岩组合侵入最晚,侵入时代32Ma左右。研究发现36Ma的岩浆组合中发育闪长质暗色微粒包体,并出现浸染状黄铁矿化和磁铁矿化,反映这套岩浆组合与铜钼金成矿有关,经历强烈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通过构造控矿特征研究,确定岩体侵入过程中垂直应力作用形成的岩浆侵入接触构造样式是主要控岩控矿构造,岩体内构造裂隙控制内斑岩型Mo、Cu矿化,接触带构造控制接触交代型Cu、Mo、Au、Fe矿化,近接触带层间滑脱带控制破碎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复合型Au、Ag、PbZn矿化,远接触带围岩地层中的引张裂隙带控制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PbZn、Sb矿化,反映出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控矿的特征。成矿元素存在以岩体为核心的水平分带;基于矿床地质特征、蚀变矿化类型、成矿元素组合、流体演化、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控矿构造等方面研究,提出马厂箐铜钼金矿床和金厂箐金矿属于同一个岩浆-构造-成矿系统产物,成矿作用在时空上紧密共生,蚀变矿化类型空间展布特征清晰地展示出含矿流体从岩浆体结晶分异出来并在向外运移过程中堆积相应金属元素图景,表明马厂箐矿集区成岩成矿作用受控于同一动力学系统。表现出随着热液成矿作用进行和矿化由斑岩体→接触带→近接触带→远接触带推进,从宝兴厂矿段→乱硐山矿段→人头箐-金厂箐矿段成矿温度、盐度和压力逐渐降低,成矿深度逐渐变浅的趋势;富碱岩体起源于壳幔过渡带或加厚下地壳,是一种大陆内部碰撞造山环境下形成的钾质埃达克岩。与成矿有关的正长斑岩+二长斑岩+花岗斑岩组合以脉状为主,其所能够提供成矿的物质、流体和动力条件有限,暗色微粒包体指示其快速的岩浆结晶过程,不利于形成大量有效的成矿流体。A脉、B脉和D脉在空间上相互重叠、分带性不明显以及矿化不强的特征,反映并不存在大规模流体出溶,北接触带存在铜钼金与铅锌矿化空间上重叠的现象也说明并没有大规模的成矿流体存在,这些因素可能制约矿床规模。
杜斌[4](2020)在《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文中研究表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经历了原、古、中、新特提斯及新生代的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是我国少数既存在俯冲斑岩型Cu(-Mo-Au)矿床和陆陆碰撞型Cu(-Mo-Au)矿床的区域。岩石圈结构的解剖对理解不同环境背景下斑岩型Cu(-Mo-Au)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和深部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填图等研究,讨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的约束,取得如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通过对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古近纪的三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晚三叠世的成岩成矿与古特提斯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有关,晚白垩世成岩成矿与中咱地块后碰撞伸展环境有关,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古近纪成岩成矿与大陆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作用有关。加深了对洋壳俯冲增生、后碰撞伸展环境以及后碰撞造山过程中大陆岩石圈地幔拆沉作用与斑岩Cu(-Mo-Au)矿床成矿机理的认识,为下一步寻找斑岩型矿床提供理论支撑。(2)通过三江特提斯造山带Hf同位素、Nd同位素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的填图,揭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各个地块的物质组成及属性,提出了碰撞造山带新生地壳的形成与改造,对研究地球物质循环和大陆形成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对区域性岩石圈架构研究,认为斑岩型Cu(-Mo-Au)矿床均就位于金沙江-哀牢山缝合带及周边的新生地壳区域,岩石圈架构及其地壳类型作为一个一级因素,控制着不同矿床的成因和定位,为筛选矿产勘探战略远景提供了重要参考。(4)通过西藏-三江特提斯造山带Hf同位素填图对比研究,提出斑岩Cu(-Mo-Au)矿床的形成与新生地壳的生长有关,幔源组分在新生地壳中占有率(贡献率)越大,越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斑岩型Cu(-Mo-Au)矿床,对造山带斑岩矿床的形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王成辉,唐菊兴,侯可军,高一鸣,陈建平,郝金华,应立娟,章奇志,刘耀文,凡韬[5](2011)在《西藏玉龙铜钼矿区斑岩体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指出文章对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含矿斑岩体及外围岩体进行了系统的锆石Hf同位素原位分析,测得玉龙含矿斑岩体的176Hf/177Hf值为0.282681~0.282884,εHf(t)为1.60~4.86,矿区外围北部甘龙拉石英二长斑岩岩体176Hf/177Hf值为0.282812~0.282884,εHf(t)为2.39~4.92,矿区外围南部的纳加扎Y3石英二长斑岩岩体176Hf/177Hf值为0.282449~0.282894,εHf(t)为0.81~10.51,Hf同位素测试结果与亏损地幔地球化学储库的Hf同位素特征较为相似,表明本区成矿斑岩的源岩或源区可能来自亏损地幔,结合区域地球物理资料,认为玉龙斑岩铜矿带斑岩体是由软流圈上涌及其诱发的强烈底侵作用,使得本区地壳增厚继而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
刀艳[6](2016)在《云南祥云宝兴厂Cu、Mo矿区喜马拉雅期岩浆演化及成因》文中研究说明宝兴厂铜钼多金属矿床是金沙江-红河新生代斑岩成矿带中的重要矿区之一,矿区喜马拉雅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发育不同类型富碱斑岩。本文对宝兴厂矿区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岩浆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成岩年代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用宏观地质体穿切关系与微观精确定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新厘定研究区岩浆侵位序列为正长斑岩(Ⅰ阶段)→斑状花岗岩+煌斑岩(Ⅱ阶段)→花岗斑岩+煌斑岩(Ⅲ阶段)→碱长花岗斑岩(Ⅳ阶段),证实矿区喜马拉雅斑岩体是同期多阶段岩浆脉动式活动的产物。其中,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为岩浆主要侵位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基性岩浆活动。(2)对已有可靠成岩年龄数据及本次新获得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数据的统计分析,确认矿区喜马拉雅期岩体形成年龄于38-33Ma之间,处在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的岩浆活动高峰期(45~30 Ma)范围内,但略滞后于其北段岩浆活动高峰期。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事件时空分布分析显示,沿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从北段的玉龙→中段北衙、宝兴厂→南段铜厂等,岩浆活动年龄和成矿年龄逐渐变新,反映青藏高原深部物质流动有向高原东南部迁移的趋势。(3)矿区喜马拉雅期花岗质岩浆活动由早阶段至晚阶段具有由中酸性→酸性,并向碱度增强和逐渐富钾方向演化的特点。其中,由早阶段岩体至晚阶段岩体,Si02含量具有逐渐增高的趋势,A1203、CaO、Fe203、MgO和P205的含量有逐渐变低的趋势,分异指数(DI)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固结指数(SI)有逐步降低的趋势。暗色包体和煌斑岩的Si02含量在42.53%-54.98%之间,Si02、MgO、K20和全碱(K2O+Na2O)含量由早阶段煌斑岩+暗色包体→晚阶段煌斑岩依次升高,而A1203含量则依次降低。固结指数由暗色包体→早阶段煌斑岩→晚阶段煌斑岩逐渐增高,分异指数则相反且集中在40~50之间,暗示本区铁镁质岩浆岩结晶分异作用不强。其中,暗色包体和早阶段煌斑岩特征值相似或相近,揭示它们之间密切的演化关系。(4)不同阶段花岗质岩体、暗色包体和煌斑岩具相似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V、Co、Cu和Zn等过渡族元素轻微富集,Cr和Ni相对亏损,过渡族元素蛛网图均呈大致相同的“W”型,明显富集Rb、Ba、U、Th、Sr和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以及Nb、Ta(或“TNT”)异常亏损的特点。总体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存在微弱δEu负异常的特点,其中花岗质岩体和晚阶段煌斑岩∑REE较低,暗色包体和早阶段煌斑岩∑REE较高。(5)煌斑岩、暗色包体及花岗质岩体具有相近的Sr、Nd、Hf同位素的组成:总体具有高Sr、低Nd的特征,但暗色包体和煌斑岩εNd(t)高于寄主花岗质岩体,显示幔源组分较高,具有向Ⅱ型富集地幔端元演化的趋势;寄主花岗质岩体的εHf(t)全部为正值,暗色包体和煌斑岩的εHf(t)均为负值,岩体高Hf和低Nd的特征,指示难熔的古老岩石圈地幔与俯冲的地壳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矿区岩体Pb同位素组成具造山带铅特点,成因与壳-幔混合的岩浆作用有关;花岗质岩体的锆石的结晶标型揭示岩体在低温、偏碱环境下形成,且为以壳源为主的壳-幔混合成因,具有富水、富碱的特征,是利于成矿的岩浆系统;锆石总稀土含量很高,具有LREE强烈亏损、HREE富集的左倾配分型式,明显的正Ce异常,中等到弱的负Eu异常;锆石Hf同位素具有非常好的相似性,εHf(t)值散布于正值和负值(大部分为正值)之间,指示它们经历了比较显着的壳幔岩浆混合过程。因此,源区有显着的相关性又有区别,源区均具有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富集地幔的特点,其中铁镁质岩浆主要起源于大陆岩石圈地幔,而花岗质岩浆源区主要起源于壳幔混合区。(6)宝兴厂矿区富碱侵入体形成于后碰撞的板内环境,构造-岩浆活动经历了以挤压向伸展转换过渡为主的减压升温过程,非常有利于发生基性到中酸性的岩浆演化以及大规模的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矿区复式岩体经历源区部分熔融、壳幔混合以及结晶分异作用:花岗质侵入体和晚阶段煌斑岩为富集地幔源区相对高部分熔融(分别为15%和10%)的结果,暗色包体和早阶段煌斑岩为富集地幔源区低部分熔融(-3%)的产物;花岗质岩体地壳混染程度相对较高,煌斑岩混染程度相对较低;从花岗质侵入体→暗色包体→早阶段煌斑岩→晚阶段煌斑岩结晶分异程度依次升高;壳幔混合比例在0.44~0.60之间,主要集中在0.5附近。(7)矿区经历了地壳缩短加厚、软流圈上涌底侵、部分熔融和混合作用→热流升高、地壳减薄、壳幔混合的深部动力学作用过程,岩浆活动过程中产生流动分异和差异性上升,并沿红河断裂与程海断裂交汇处的局部引张区发生脉动式侵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构造-岩浆演化过程。据此,本文建立了陆内走滑动力学环境下岩浆脉动式侵位模型。模型指出:第1阶段岩浆岩的源区深度较大,源区的部分熔融程度较高,酸性组分和结晶分异程度较低,形成正长斑岩墙:第Ⅱ-Ⅲ阶段的岩浆的源区深度变浅,源区的部分熔融程度较低但规模大,有大量下地壳花岗质组分参与,酸性组分和结晶分异程度较高,依次形成与成矿有关的斑状花岗岩主岩体和含古老地壳基底物质的花岗斑岩岩枝(脉);第Ⅳ阶段岩浆的源区深度与第Ⅱ-Ⅲ阶段相似,但源区的部分熔融程度最低,岩浆熔融规模小,分异程度高,仅形成岩墙状-脉状碱长花岗斑岩。岩浆主侵位阶段,还伴随有源区深度更大的小规模铁镁质岩浆侵入,形成矿区两阶段煌斑岩脉。
孙茂妤,曲焕春,李秋耘,周利敏,杨志明,刘申态,刘永刚[7](2015)在《西藏玉龙铜矿床成矿斑岩的厘定及地质意义》文中指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玉龙铜矿是我国最大的斑岩铜矿之一,其形成一致认为与矿区中心产出的二长花岗质复式斑岩体有关,但成矿与复式岩体的确切关系并不清楚。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特别是矿床8号勘探线12个钻孔的重新编录,在复式岩体中识别出一套花岗斑岩岩枝,岩枝中不规则状石英-钾长石脉广泛发育,同时还见有单向固结结构、粗晶及细晶结构,这些特征表明该岩浆中的流体曾经发生过饱和。同时结合矿床高品位(>0.6%,质量分数)铜矿化紧密围绕花岗斑岩分布、含矿脉体自花岗斑岩向外围逐渐由高温石英-钾长石A脉过渡为中低温石英-硫化物脉、热液蚀变自花岗斑岩向外由高温钾硅酸盐化过渡为中低温石英-绢云母化的规律,最终确定这套花岗斑岩为玉龙矿床的成矿斑岩。玉龙铜矿成矿斑岩的厘定,较好地解释了矿床矿化类型及金属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深入理解矿床形成过程提供了帮助。
郝金华[8](2011)在《青海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青海南部开展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揭示出三江北段成矿带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金属矿床的赋存条件及地质背景,通过深入研究有望取得继三江中段之后的找矿重大突破。本文在系统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矿床(纳日贡玛、陆日格)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工作,基于成矿地质特征、岩石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年代学等,对纳日贡玛、陆日格开展成矿地质背景、主要控矿因素、矿化规律、成矿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与三江成矿带其它矿床进行对比。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和认识:1、通过野外地质填图、钻孔编录和室内分析测试工作,详细地对陆日格、纳日贡玛斑岩型矿床的矿化类型、矿化特征、矿化元素及矿石学特征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工作。确定了与青海三江北段Mo-Cu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斑岩和浅色石英花岗斑岩,三江北段斑岩矿化以细脉浸染状、网脉状矿化为主;其矿化类型相对单一,主要为Mo、Cu矿化,伴生丰富的Bi、Te矿化,为进一步的找矿和勘探工作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2、对陆日格、纳日贡玛矿床开展了斑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工作。纳日贡玛含矿斑岩锆石LA ICP-MS U-Pb同位素测试结果为42.9 Ma~43.4Ma,陆日格矿床岩浆侵入年龄为61.7 Ma~62.1Ma;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为纳日贡玛为40.5±0.87Ma,陆日格为60.7±1.5Ma。从而认为,纳日贡玛和陆日格为各自独立的两个岩浆-热液成矿过程。提出新生代以来青海三江段斑岩型矿床存在两次较大规模的岩浆成矿作用事件。3、系统地对陆日格、纳日贡玛矿矿床开展了岩石学研究工作,并与三江成矿带其它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纳日贡玛、陆日格斑岩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斑岩、石英花岗斑岩及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具有高SiO2、富K2O及Na2O,wt(K2O)>w(Na2O),与邻近的玉龙矿带相似,斑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含矿斑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稀土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弱或无负Eu异常。微量元素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高场强(HFSE)亏损,具显着的Ti、Nb和Sr谷;具有部分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属性。4、对陆日格、纳日贡玛含矿斑岩进行Sr-Nd-Pb同位素测试分析工作。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带含矿斑岩的206Pb/204Pb值为18.4100~19.4290,207Pb/204Pb值为15.6090~15.6850,208Pb/204Pb值为38.5770~39.5228。含矿斑岩的(87Sr/86Sr)t为0.702873~0.705859,(143Nd/144Nd)t为0.512573~0.513204,εNd(t)基本处于0.30~0.64,接近玉龙矿带的0.8~1.0Ga。青海三江段岩石Sr-Nd-Pb同位素非常接近EMll地幔端元,表明侵入岩主要来自交代富集地幔。5、对纳日贡玛、陆日格开展了S、C-H-O同位素、包裹体等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纳日贡玛硫化物δ34S为4.0‰~7.1‰,陆日格矿石矿物δ34S为-2.60‰~5.8‰。石英金属矿化物脉中H-O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与石英达到平衡时,纳日贡玛成矿流体δ18OH2O为0.6‰~3.0‰,陆日格δ18OH2O为-0.76‰~3.54‰。随着深度的加强大,δ18OH2O逐渐变大和δD变小,成矿流体更偏向于岩浆水。成矿后期流体中的δ13C的分布范围,也与岩浆/地幔源的δ13C近似。因此,青海南部三江段斑岩矿床为成矿金属物质来源于岩浆,成矿流体为岩浆期后热液。6、在综合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模型及找矿标志。并对区域青海南部三江段斑岩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青海南部三江成矿带的走滑断裂构造活动引起了区域内两期较大规模的成矿(分别以陆日格、纳日贡玛为代表)。对区域的找矿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杜斌,王长明,贺昕宇,杨立飞,陈晶源,石康兴,罗政,夏锦胜[9](2016)在《锆石Hf和全岩Nd同位素填图研究进展:以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区域性的Nd-Hf同位素填图正成为探索岩石圈结构和演化,制约陆块边界位置和壳-幔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金属成矿作用耦合关系的重要研究方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的拉萨地体以及澳大利亚太古宙尤冈克拉通,包括地体地壳性质与空间变化规律、成矿系统约束和区域找矿潜力等方面。本文以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为例,使用克里格插值法在MAPGIS平台完成同位素等值线图,基此解析三江地区岩石圈结构以及大规模成矿作用。Nd-Hf同位素填图支持昌宁-孟连缝合带为冈瓦纳和泛华夏古陆的分界。昌宁-孟连缝合带划分了两个εNd(t)同位素明显不同的异常区,缝合带以西表现为古老地壳基地组成,而缝合带以东部表现为较年轻的地体。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中不同类型与岩浆岩有关的发矿床大多汇聚在同位素边界处,这些同位素边界可能代表着地体边界或缝合带、岩浆弧。沿金沙江-哀牢山缝合带分布的斑岩型或斑岩-矽卡岩型Cu-(Mo)矿床,具有高εHf(t)正值和较高εNd(t)负值的特征,对应始新世钾质斑岩及有关的矿化。在腾冲-保山地块、义敦岛弧和临沧次地块,具有低εHf(t),低εNd(t)值岩浆岩分布特征,主要形成与过铝质花岗岩型有关的锡-钨矿床。因此,我们认为区域尺度的同位素填图对研究岩石圈结构和演化、解剖壳-幔相互作用机理、解析深部动力学机制和成矿机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区域成矿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林彬,王立强,唐菊兴,宋扬,周新,刘治博,高一鸣,唐晓倩,徐瑞阁,陈早军[10](2017)在《西藏玉龙铜矿带包买矿床含矿斑岩锆石U-Pb年代学》文中认为包买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西藏玉龙铜矿带北段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斑岩型矿化、蚀变特征.最新勘查进展揭示其铜、钼资源量均已达中型矿床规模,但理论研究工作仍十分薄弱.以矿区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运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精确获得包买矿区与成矿有关的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位时代分别为:41.3±0.2Ma和40.8±0.2Ma,与玉龙、扎那尕等矿床一致,是始新世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的产物.综合区域已有年代学证据,玉龙铜矿带与成矿有关的斑岩体主要集中侵位于3742Ma,可能不存在明显的早(51Ma)、中(41Ma)、晚(33Ma)三期,且从北西向南东,成岩成矿时代也没有明显降低变新的趋势.
二、藏东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主要成矿岩体Nd-Sr同位素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东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主要成矿岩体Nd-Sr同位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玉龙斑岩铜矿带南段含矿斑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南北段成矿规模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玉龙铜矿带含矿斑岩体地质特征简介 |
3 分析方法 |
4 分析结果 |
4.1 锆石U-Pb同位素组成 |
4.2 岩石主微量元素组成 |
4.3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5 讨论 |
5.1 玉龙斑岩铜矿带南段含矿岩体的形成时代 |
5.2 玉龙斑岩铜矿带南段含矿岩体岩浆的源区特征 |
5.3 矿化岩体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5.4 玉龙斑岩铜矿带南段和北段成矿规模差异分析 |
6 结论 |
(2)西藏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勘查方向与资源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20世纪80—90年代, 传统矿集区的勘查评价 |
1.2 1999—2009年, 新矿集区的发现和勘查评价, 新成矿理论、新认识的不断涌现, 新矿带的确立 |
1.3 2009—2014年, 矿床新类型的发现和高品质矿床的勘查评价 |
1.4 2015年至今,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模型的不断完善, 找矿方向的不断扩展, 新矿床类型不断涌现, 成矿地质背景的传统认识受到挑战 |
2 各成矿区带主要矿床空间分布、地质特征 |
2.1 藏东三江玉龙成矿带 |
2.2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 |
2.2.1 矿带划分及各亚带特征 |
2.2.2 铜钼元素时空分离机制 |
2.2.3 普桑果铜多金属矿床——特殊的矽卡岩型矿床 |
2.3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
2.3.1 多龙矿集区成矿背景 |
2.3.2 多龙矿集区矿床类型 |
2.3.3 尕尔穷—嘎拉勒矿集区 |
3 几个问题的讨论 |
3.1 关于冈底斯谢通门—昂仁以西的勘查评价方向 |
3.2 关于陆相火山岩地区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
3.3 关于冈底斯成矿带特提斯洋碰撞的时限与矿床学指针 |
3.4 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组合 |
4 结论 |
(3)云南省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岩浆作用及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斑岩铜钼(金)矿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
2.1 区域沉积建造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2.4.1 地壳结构和莫霍面特征 |
2.4.2 重力异常特征 |
2.4.3 航磁异常特征 |
2.4.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4.5 区域遥感特征 |
2.5 区域成矿作用 |
2.5.1 区域主要成矿系统 |
2.5.2 区域主要成矿期 |
2.5.3 区域成矿作用 |
2.6 区域构造-成岩-成矿演化 |
第3章 矿区矿床地质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区地球化学 |
3.1.5 矿区地球物理 |
3.1.6 矿区遥感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化带和矿段特征 |
3.2.2 主要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围岩蚀变及其分带 |
3.2.5 矿化类型及元素组合分带 |
3.2.6 成矿期、成矿阶段 |
第4章 马厂箐岩体地质 |
4.1 一般特征 |
4.2 岩石学特征 |
4.2.1 岩石组合与岩浆活动 |
4.2.2 岩石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 |
4.2.3 蚀变特征 |
4.3 岩石化学特征 |
4.3.1 岩石化学成分 |
4.3.2 微量、稀土元素 |
4.3.3 岩石类型 |
第5章 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作用 |
5.1 矿区构造体系 |
5.1.1 褶皱 |
5.1.2 断裂 |
5.1.3 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 |
5.2 构造控岩控矿作用 |
5.2.1 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岩带和矿带的空间展布 |
5.2.2 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系统与EW 向构造带交汇部位控制着岩集区、矿集区空间分布 |
5.2.3 构造对马厂箐岩体、岩带控制 |
5.2.4 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控岩控矿作用 |
5.2.5 后期复活构造破矿作用 |
5.3 构造控岩控矿规律 |
5.4 矿区构造形成与演化 |
5.5 构造控岩控矿模式 |
第6章 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氢氧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2.3 铅同位素 |
6.2.4 碳同位素 |
6.2.5 氦、氩同位素 |
6.2.6 钕、锶同位素 |
6.3 成岩成矿时代 |
6.3.1 区域成岩成矿时代 |
6.3.2 马厂箐成岩成矿时代 |
第7章 矿床成因及找矿思考 |
7.1 马厂箐岩体与铜钼金矿化空间关系 |
7.2 马厂箐岩体与铜钼金矿化时间关系 |
7.3 矿床成因 |
7.3.1 岩浆侵位序列 |
7.3.2 岩体成因 |
7.3.3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7.3.4 成矿物质来源 |
7.3.5 岩体形成过程及其对成矿制约 |
7.3.6 成矿系统 |
7.3.7 矿床成因 |
7.4 地质找矿思考 |
7.4.1 影响矿床规模因素 |
7.4.2 矿区找矿方向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分析测试方法 |
1.5.1 数据的采集及数据源 |
1.5.2 全岩主微量分析 |
1.5.3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 |
1.5.4 同位素填图方法及流程 |
1.5.5 同位素等值线填图方法 |
1.6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主要地块和缝合带 |
2.1.1 主要地块 |
2.1.2 主要缝合带 |
2.2 构造演化 |
2.2.1 原特提斯阶段 |
2.2.2 古特提斯阶段 |
2.2.3 中特提斯阶段 |
2.2.4 新特提斯阶段 |
2.2.5 碰撞造山阶段 |
2.3 岩浆岩 |
2.3.1 早古生代岩浆 |
2.3.2 二叠世-早三叠世岩浆 |
2.3.3 中-晚三叠世岩浆 |
2.3.4 早白垩世岩浆 |
2.3.5 晚白垩世岩浆 |
2.3.6 古新世-早始新世岩浆 |
2.3.7 中始新世-早渐新世岩浆 |
2.4 区域矿产 |
3 三期含矿斑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晚三叠世的含矿斑岩体特征 |
3.1.1 年代学特征 |
3.1.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1.3 Hf同位素特征 |
3.1.4 岩石成因与源区 |
3.2 晚白垩世含矿斑岩体特征 |
3.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2 岩石成因与源区 |
3.3 古近纪含矿斑岩体特征 |
3.3.1 年代学特征 |
3.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3 Hf同位素特征 |
3.3.4 岩石成因与源区 |
4 典型斑岩型矿床 |
4.1 晚三叠世典型斑岩型矿床 |
4.1.1 矿区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3 侵入岩 |
4.1.4 矿化蚀变 |
4.2 晚白垩世典型斑岩型矿床 |
4.2.1 矿区地层 |
4.2.2 矿区构造 |
4.2.3 侵入岩 |
4.2.4 矿化蚀变 |
4.3 新生代典型斑岩型矿床 |
4.3.1 矿区地层 |
4.3.2 矿区构造 |
4.3.3 侵入岩 |
4.3.4 矿化蚀变 |
5 三江特提斯三维地壳架构与斑岩成矿 |
5.1 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填图结果 |
5.1.1 锆石U-Pb年龄填图结果 |
5.1.2 锆石Hf同位素填图结果 |
5.1.3 全岩Nd同位素填图结果 |
5.1.4 全岩Nb/Ta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
5.1.5 全岩V/Sc地球化学图结果 |
5.1.6 全岩Sr/Y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
5.1.7 全岩Eu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
5.2 讨论 |
5.2.1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架构 |
5.2.2 冈瓦纳和华夏大陆构造边界 |
5.2.3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新生地壳形成和改造 |
5.2.4 三维地壳架构与斑岩成矿耦合关系 |
5.2.5 西部青藏高原地壳架构简单对比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云南祥云宝兴厂Cu、Mo矿区喜马拉雅期岩浆演化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浆演化研究的历程 |
1.2.2 主要新进展 |
1.2.3 岩浆多阶段演化模式研究 |
1.2.4 方法和手段 |
1.3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岩浆演化研究现状 |
1.4 宝兴厂矿区喜马拉雅期岩浆演化研究现状 |
1.4.1 花岗质岩浆岩研究现状 |
1.4.2 铁镁质岩浆岩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论文的创新性 |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1 本文研究内容 |
1.7.2 测试方法 |
1.7.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5 研究工作概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性深大断裂 |
2.1.3 金沙江—红河喜马拉雅期斑岩带 |
2.1.4 遥感线环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1 重力异常 |
2.2.2 区域航磁异常 |
2.2.3 壳幔结构 |
2.3 矿区地层岩性 |
2.4 矿区构造 |
2.4.1 褶皱 |
2.4.2 断裂 |
2.5 岩浆岩类型及其分布 |
2.5.1 花岗质岩浆岩 |
2.5.2 铁镁质岩浆岩 |
2.6 主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体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演化序列 |
3.1 矿区岩浆岩类型及其特征 |
3.1.1 花岗质岩浆岩 |
3.1.2 铁镁质岩浆岩 |
3.2 岩体侵位序列的宏观地质证据 |
3.3 岩体年代学研究 |
3.3.1 正长斑岩年龄 |
3.3.2 斑状花岗岩年龄 |
3.3.3 花岗斑岩年龄 |
3.3.4 碱长花岗斑岩年龄 |
3.3.5 煌斑岩及暗色包体年龄 |
3.4 矿区喜马拉雅期岩浆演化及与红河断裂带岩浆作用关系 |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 |
4.1 花岗质岩石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 |
4.2 花岗质岩石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微量元素组成 |
4.2.2 稀土元素组成 |
4.3 煌斑岩及暗色包体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 |
4.3.2 稀土元素特征 |
4.3.3 微量元素特征 |
4.4 全岩Sr-Nd-Hf-Pb同位素及变化 |
4.4.1 全岩Sr-Nd-Hf同位素 |
4.4.2 Pb同位素组成 |
4.5 锆石群型特征 |
4.5.1 锆石基本形态 |
4.5.2 锆石标型特征 |
4.5.3 锆石标型演化势 |
4.5.4 锆石标型地质意义 |
4.6 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特征 |
4.6.1 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
4.6.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4.6.3 锆石Hf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
第五章 成岩构造环境、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5.1 成岩构造环境 |
5.1.1 花岗质岩体构造环境 |
5.1.2 煌斑岩和暗色包体的构造环境判别 |
5.2 花岗质岩体和铁镁质岩体的成因 |
5.2.1 花岗质侵入体的成因 |
5.2.2 铁镁质暗色包体的成因信息 |
5.3 煌斑岩成因机制 |
5.4 岩浆源区特征 |
5.5 岩浆演化 |
5.5.1 部分熔融 |
5.5.2 结晶分异 |
5.5.3 壳幔混合作用 |
第六章 富碱侵入体侵位机制及成因模型 |
6.1 岩浆起源深度 |
6.2 富碱岩浆形成机制与地幔流体的关系 |
6.3 岩浆侵位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及模型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的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7)西藏玉龙铜矿床成矿斑岩的厘定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简介 |
1.1区域地质 |
1.2矿区地质 |
1.3蚀变与矿化 |
2玉龙复式斑岩体及其内花岗斑岩岩枝 |
2.1玉龙复式斑岩体地质 |
2.2花岗斑岩岩枝的分布及特征 |
3花岗斑岩与矿化的关系 |
4地质意义 |
(8)青海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区背景 |
1.1.1 研究区简述 |
1.1.2 区域矿产资源简述 |
1.2 斑岩矿床研究现状 |
1.2.1 经典斑岩矿床研究 |
1.2.2 青藏高原斑岩矿床研究 |
1.2.3 三江成矿带斑岩矿床研究 |
1.3 研究依据及意义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 |
1.4.3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进展 |
2 青海三江北段地质构造背景 |
2.1 区域构造格架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单元特征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活动 |
2.3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2.3.1 区域构造演化 |
2.3.2 区域成矿作用 |
2.4 区域内斑岩型矿床 |
3 纳日贡玛矿床 |
3.1 矿床概况 |
3.2 矿床地质背景 |
3.2.1 矿区地层 |
3.2.2 矿区构造 |
3.3 纳日贡玛斑岩特征 |
3.3.1 岩石学特征 |
3.3.2 矿物学特征 |
3.3.3 地球化学特征 |
3.3.4 Pb-Sr-Nd 同位素地球化学 |
3.3.5 成岩年代学 |
3.3.6 岩石成因 |
3.4 矿床学特征 |
3.4.1 矿体特征 |
3.4.2 矿石学特征 |
3.4.3 蚀变及矿化分带 |
3.4.4 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3.4.5 矿床同位素化学特征 |
3.4.6 矿床成矿年代学 |
3.5 矿床成因 |
3.5.1 岩浆-成矿演化时限 |
3.5.2 构造-岩浆制约作用 |
3.5.3 成矿物质来源 |
3.5.4 成矿过程 |
3.5.5 成矿模式 |
4 陆日格矿床 |
4.1 陆日格概况 |
4.2 矿床地质特征 |
4.2.1 地层 |
4.2.2 岩浆岩 |
4.2.3 构造 |
4.3 陆日格斑岩特征 |
4.3.1 斑岩特征 |
4.3.2 斑岩岩石学特征 |
4.3.3 斑岩矿物组成 |
4.3.4 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5 成岩年代学 |
4.3.6 岩石成因 |
4.4 矿床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4.1 矿体特征 |
4.4.2 矿石学特征 |
4.4.3 矿化蚀变 |
4.4.4 铋碲赋存状态的电子探针研究 |
4.4.5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4.6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7 成矿年代学 |
4.5 矿床成因 |
4.5.1 岩浆-成矿演化时限 |
4.5.2 成矿物质来源 |
4.5.3 构造-岩浆的制约作用 |
4.5.4 成矿模式 |
5 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矿床成矿规律 |
5.1 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矿床成矿规律 |
5.1.1 成矿时代 |
5.1.2 岩浆作用对成矿的制约 |
5.1.3 构造作用对成矿的制约 |
5.1.4 成矿物质来源及对成矿的制约 |
5.1.5 矿化及分带特征 |
5.2 青海三江北段矿床成矿模式 |
5.3 找矿前景与找矿标志 |
5.3.1 找矿前景 |
5.3.2 找矿方向 |
5.3.3 地质找矿标志 |
5.4 西南三江带斑岩矿床成矿特征对比 |
6 结语 |
6.1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6.2 存在问题及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锆石Hf和全岩Nd同位素填图研究进展:以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Nd-Hf同位素填图研究进展 |
3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应用实例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2 数据分析和结果 |
3.3 重要地质边界的约束 |
3.4 重要成矿事件的约束 |
4 结论与展望 |
四、藏东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主要成矿岩体Nd-Sr同位素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玉龙斑岩铜矿带南段含矿斑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南北段成矿规模差异分析[J]. 陈喜连,黄文婷,邹银桥,梁华英,张健,张玉泉. 岩石学报, 2016(08)
- [2]西藏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勘查方向与资源潜力[J]. 唐菊兴,王勤,杨欢欢,高昕,张泽斌,邹兵. 地球学报, 2017(05)
- [3]云南省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岩浆作用及矿床成因[D]. 郭晓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7)
- [4]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D]. 杜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西藏玉龙铜钼矿区斑岩体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王成辉,唐菊兴,侯可军,高一鸣,陈建平,郝金华,应立娟,章奇志,刘耀文,凡韬. 矿床地质, 2011(02)
- [6]云南祥云宝兴厂Cu、Mo矿区喜马拉雅期岩浆演化及成因[D]. 刀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1)
- [7]西藏玉龙铜矿床成矿斑岩的厘定及地质意义[J]. 孙茂妤,曲焕春,李秋耘,周利敏,杨志明,刘申态,刘永刚.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5(04)
- [8]青海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D]. 郝金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9]锆石Hf和全岩Nd同位素填图研究进展:以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为例[J]. 杜斌,王长明,贺昕宇,杨立飞,陈晶源,石康兴,罗政,夏锦胜. 岩石学报, 2016(08)
- [10]西藏玉龙铜矿带包买矿床含矿斑岩锆石U-Pb年代学[J]. 林彬,王立强,唐菊兴,宋扬,周新,刘治博,高一鸣,唐晓倩,徐瑞阁,陈早军. 地球科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