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M5.4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剑川M5.4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一、剑川5.4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皇甫岗[1](2009)在《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21-29°N,97-106°E)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碰撞带东缘,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属于板缘、板内地震混合型地区。基于急剧的地震能量的积累与释放,明显的活动块体分级与协调运动,相对固定的动力边界及来源,地震预测预报的特别需求,云南地震活动性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地震活动规律性以及孕震环境为研究重点。研究者把介质、结构、动力作为揭示地震活动特别是区域强震活动的主要方面,大量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已取得共识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等作为刻画区域地震活动性的背景,通过地震活动图像、区域地震活动关联度、地壳介质品质、地质构造演化、活动块体及主要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分析方法,对云南地震活动水平、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地震类型分区、地震复发间隔、地震呼应关系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7个方面的认识。云南主要动力源来源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强烈挤压,具体表现为不同序次力源的联合作用。云南主要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碰撞,但东、西部动力同源不同级。西部为印度板块直接作用,表现为侧向强烈的挤压;东部是多级转换的结果:印度板块在北东方向上正面碰撞青藏地区,青藏高原缩短、抬升过程中,伴随着羌塘地块向东挤出,在具强结晶基底的四川盆地中部受阻,川滇菱形块体受驱向南南东楔入。在云南,由西向东的动力与由北向南的动力通过相应的块体传递,在相汇区域联合作用,甚至会出现此强彼弱的动力格局,这是研究和认识云南地震活动规律及特征的重要基础。云南地震记录漏载十分严重。b值研究反映20世纪仍然存在较严重的5级以上地震漏载现象,漏载次数可能超过140次。滇西南地区在早期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文字记载能力弱、民居过于简陋等原因,成为地震漏载的重要地区。在云南开展地震活动性研究,应当采用仪器观测地震目录,并考虑各档次地震目录完全性。20世纪30年代初云南(滇西南地区选取50年代以来)5级以上地震事件以及1965年以来3级以上地震事件,能够较客观地反映云南地震活动性状。另外,应重新审视“历史有感地震”的研究成果,其可能成为被漏载大震的重要线索。云南孕震能力很强。印度板块每年向云南输入的能量约相当于一次6.7级地震的应变能释放。在云南的某些典型地区,研究发现7级地震约为50年、6级地震约为15年、5级地震约为10年的地震复发间隔,且由西向东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云南地震能量快速积累与释放的水平。需要注意,地震活动不总是以确定的震级等时间间隔地爆发,孕震环境可能因经历的地震活动在改变,不同的地震触发因素也可能产生影响。云南主体地区强震活动时空成丛特征显着。Ms6.7级以上大震活动可以划定为4个强震活跃期,分别为1913-1925年、1941-1955年、1970-1979年、1988-1996年;活跃期持续时间为8-14年,其间相对平静时间为9-16年。活跃期大震容量约为3-4次;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有东西部交替的特征,20世纪第Ⅰ、Ⅲ活跃期在东部,第Ⅱ、Ⅳ活跃期在西部,而且首发地震位于同一断裂系。云南东、西部孕震过程具有相对独立,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地震能量的积累速率快,平静期偏短,因此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能出现一次东、西部同时爆发大震的时段。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深化云南东部(川滇菱形块体)强震活动模型研究,建立块体滑动速率变化与成丛大震孕育、发生和调整过程的关系,同时发现一个地震活跃期大震连发后,出现块体滑动速率远大于平均速率,则活跃期业已结束;地震平静持续时间较长且块体滑动速率较低,属于首发强震的危险信号;一个大震发生后,块体滑动速率未快速增大,说明强震活跃水并未降低,仍要注意大震发生的可能。云南地震具有明显的地震类型分区特征。通过地震序列和强震震源机制的研究发现,云南总体上地震断层以走向滑动为主,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但在此背景下,考虑非走滑地震断层和非主-余型地震序列所占的比例,可以将云南划分为滇东和滇西南2个走滑-主余型区、滇西北倾滑-震群型区和滇西准走滑-双震型区。滇东区走滑特征明显,块体相对完整,震前变形不显,主震释放能量较为彻底;滇西北倾滑分量可能是北东向丽江—小金河断裂带附近川滇菱形块体向南“爬坡”派生的上冲力所致;滇西南在侧向强烈挤压下,先存北东向断裂带继承性活动与北北西向新生断裂正在形成,共轭地震发育。由于不同类型地震的前兆组合样式及演进过程不尽相同,地震类型分区可以为本地区多点孕震过程监控提供理论指导。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分别为划分川滇菱形块体地区和云南地区的重要边界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反映地壳的上隆,块体“爬坡”派生的张力可能通过大震表现出来;红河断裂带历史上所具有的边界作用在逐渐减弱,但该带仍为云南地震活动区的一级分界,整体起到弱边界作用。近代川滇菱形块体向南运动过程中,附加顺时针旋动,动力及变形可能通过红河断裂带某些段落及层位影响到滇西南地区。云南地震活动与相关地区存在呼应关系,由远至近,分别为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的关系、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关系以及与川滇菱形块体北部的关系。云南地震活跃期的启动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关系密切。对于上一世纪云南4个地震活跃期,有3次首发大震前安达曼-缅甸弧形带都发生了巨震。云南东部与四川西部的地震同为川滇菱形块体活动的结果,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研究,通常是云南先于四川活动,这可能是南南东运移的川滇菱形块体通过前端地震才能为后缘提供让位空间之故。另一个值得注意现象是,川西北地区大震后云南弱呼应特征明显。这一认识有效地指导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对云南地震形势的判断。在本文中,研究者运用了地震活动性以及孕震环境的研究成果,对云南中长期地震预测以及1975年孟连西7.3级地震、2000年姚安6.5级地震、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的预测基础和依据进行探讨和概括。本文还针对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如:1)加强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研究;2)开展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成因分析;3)强化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4)建立云南东部首发大震模式;5)启动慢地震观测与研究。研究者认为,慢地震可能成为影响地震活动性特别是建立地震活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慢地震的地震目录是不完全的地震目录,也就不能真正建立强震活动规律。

柳元程[2](2019)在《云南省18世纪以来M6以上地震极震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与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灾害的破坏范围大、预测性不强、瞬间破坏力高,加上我国乡村聚落房屋建筑的防震抗灾基础设薄弱、防灾措施不足,当强烈的地震发生时,地震灾害对乡村聚落房屋建筑造成的巨大破坏将无法避免。当地震造成了原有乡村聚落民房倒塌、居住环境的破坏时,为了使种群得以延续,往往乡村聚落会摒弃祖辈选择居住地的原则向未受震灾影响的区域迁移,从而改变其原始的分布形式,新形成的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在聚落防震减灾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因而,研究震后地震极震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与演变,对提高我国乡村聚落的安全稳定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本研究一方面是基于高程要素和坡度要素,选取云南18世纪以来M6以上最具代表性的21次地震,采用聚落个数、聚落平均斑块面积、平均形状指数三个聚落分布格局指数来研究地震极震区震后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并总结出云南省地震极震区乡村聚落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地震发生后在震中海拔高程区间乡村聚落呈破碎化分布,在相对远离震中高程位置的高程区间乡村聚落呈大规模集聚分布,乡村聚落聚集程度高,破碎化小。②极震区内乡村聚落受地震影响,震后乡村聚落主要趋向于分布在坡度0~8度区间。③地震后在震中高程区间附近乡村聚落复杂性以及不规则程度最大。另一方面,基于分形理论的随机聚集维数,选择可以进行地震前后对比研究的云南省近年来的武定、丽江、鲁甸三次地震,深入研究地震前后极震区乡村聚落分布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云南省地震极震区乡村聚落数地震后相对于地震前一般来说是增多的,不同地震增加幅度也有所差异,主要受村落民房抗震处理的影响较大,极震区内村落若做过抗震处理,则乡村聚落增加幅度不大。②云南省地震极震区乡村聚落的分布状态变化一般来说是:地震后极震区乡村聚落围绕地震中点的分布相对于地震前是离散的,离散的程度与地震前极震区乡村聚落的分布状态以及地震的强度有关。本研究为提高现有乡村聚落防震抗灾能力提供了方法对策,有利于现有乡村聚落安全稳定方面的优化,并也有利于指导未来乡村聚落分布安全的建设。

许晶莉[3](2012)在《云南丽江—剑川断裂带活动性研究》文中指出滇西北地区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质问题复杂、地震灾害频发。丽江-剑川断裂带是位于滇西北川滇菱形块体内部的重要断裂带,研究该断裂带的活动性对认识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和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本文以丽江-剑川断裂带的活动性研究为主要目标,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对断裂带的遥感影像、地貌和岩性特征、浅表部构造特征、显微构造特征以及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地震活动性规律、断裂带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基本认识:(1)丽江-剑川断裂带由两条近似平行的断裂构成,斜插丽江盆地。两条断裂相向倾斜,西北支倾向SE,东南支倾向NW。西北支断裂倾角较陡,在50°-70°之间;东南支断裂倾角则相对和缓。该断裂带干塘子-丽江段长约为20km,丽江-化龙段长约为60km,沿主干断裂带周围还有若干细小分支断裂。一条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兼有逆冲运动的断裂带。断裂带内的构造岩显示丽江-剑川断裂带是一条以脆性变形为主,伴有微量韧性变形的断裂带。沿断裂的第四纪沉积物地表调查显示,该断裂带晚第四纪没有明显的位移。(2)沿丽江-剑川断裂带具有深部岩浆活动,该带也是地震测深速度陡变带、航磁异常带、重力异常带,同时也是地热异常较高的地区。这些典型的地球物理环境和构造环境是引发该断裂带地震活动的重要因素。(3)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该区域内的地震情况以及断裂展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距离断裂带7km以内的地震活动与断裂带的活动有关。与周围的断裂带活动程度相关系数相比,丽江-剑川断裂带不是该区域内的强活动断裂。(4)以7km为半径的叠加分析得到的了丽江-剑川断裂带地震活动分布情况表明,该断裂带中强震分布于断裂带的两端位置,中部地区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弱,地表以下1-10km是丽江-剑川断裂带内地震活动的主要深度范围,且地震在10km附近成层性明显。3.0-3.9级有感地震呈现出从断裂带的东北段向西南段迁移,再由中部向东北段迁移的特点。该断裂带的历史地震活动存在3个活跃周期。对1996年丽江7.0级地震进行了7km为半径的缓冲区分析,进一步证明断裂带与地震具有相关性。

杨帅斌[4](2020)在《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周缘近年来大震频发,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海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最重要的发震断裂之一,位于被红河断裂带、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和金沙江断裂带所围限的川滇菱形块体西南部。历史地震记录显示,500多年来,该地区共发生了16次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其中有4次地震的震中位于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该区与程海断裂带相交的周城-清水断裂带,在地质历史上也较为活跃,对金沙江段的地震活动也具有重要影响。前人对该地区近年来或历史时期发生的地震事件进行了较多研究。然而,程海断裂带是一条陆内活动断裂带,复发间隔长,通常长达数千到数万年,目前对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震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地质记录来揭示更多早期的古地震事件。这些古地震事件的识别是地震风险评估中历史地震记录的重要补充,对于揭示地震形成和发展的模式与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首先对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保存的古地震遗迹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许多古地震活动留下的直接或间接的古地震遗迹,包括地震裂缝、地震堰塞湖、地震落石、地震断层和砂土液化现象。并且,野外通过地震裂缝的切割关系以及地震遗迹所处的地层、地貌部位等的对比分析发现,这些遗迹是多次地震形成的产物,证明该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过一系列的古地震事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集了大量用于年代测试分析的样品。地震裂缝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上覆下切地层和裂缝充填物来限定,地震堰塞湖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堰塞湖沉积物底部和下伏松散沉积物来限定,地震落石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形成于落石表面的次生钙膜来限定,地震断层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断层内次生钙膜来限定。采用光释光(OSL)、电子自旋共振(ESR)和铀(U)系三种测年方法,对采集到的年代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共获得了68个有效的年代学数据。最后,通过年代学测试结果与实地调查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该区域50万年以来发生过的10期大型古地震事件,其时代分别约为450 ka,400 ka,345 ka,300 ka,250 ka,190 ka,155 ka,105 ka,75 ka和25 ka,代表了10个构造活跃时期,并且揭示出该区大地震可能存在5万年的周期。本研究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更多的遗迹类别来识别古地震事件,为古地震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思路。

刘景儒[5](2007)在《滇藏铁路玉峰寺深埋隧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项目,在收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针对滇藏铁路滇西北段的控制性工程——玉峰寺深埋隧道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和认识:1、在滇西北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壳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新构造和活动断裂发育特征,将区域主要活动断裂大致划分为前第四纪断裂、早-中更新世活动断裂、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和全新世活动断裂四类,初步提出了适合地壳运动活跃地区断裂活动性的评价标准:即以断裂活动速率及诱发地震震级作为指标,将断裂活动性划分为强、中强、中等和弱4个等级。2、区域现今应力场分析表明:滇西北地区区域应力场方向为NNW向(340°左右),与走向310°的玉峰寺隧道小角度相交,有利于隧道的稳定。玉峰寺隧道场区地应力水平高,主要受区域应力场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根据三维数值模拟结果,隧道进出口段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变化速度快,差异应力较大;隧道中间段应力值较高且相对稳定,差异应力不大。3、在系统分析影响岩爆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岩爆倾向性判据、岩爆应力判据和刚度判据,采用岩石力学试验和应力场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计算了隧道围岩的弹性能量指标、冲击能量指标、巴顿应力指标、拉森斯指标等多种岩爆指标。结合玉峰寺隧道的地质构造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对玉峰寺隧道岩爆危险性进行了多层次预测。结果表明,块状玄武岩地段可能发生中等-强烈岩爆,长约3500m,占隧道总长的32%,其中1000-1500m区段危险性最大(占隧道总长的4%),可能发生严重岩爆;隧道中部层状碎屑岩段,仅在局部厚层状砂岩发育部位可能发生岩爆,烈度为轻微-中等;隧道出口段发生岩爆的可能性小,局部有轻微岩爆。在隧道断面上,拱顶部位岩爆程度最高,其次为底板、边墙与仰拱交界部位,边墙岩爆程度最低。4、从最小势能原理观点出发,采用岩石力学全应力-应变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隧道围岩力学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采用岩爆的刚度判据得出玉峰寺隧道3种围岩塑性破坏后的刚度曲线和对应弹性围岩体的刚度曲线,结果表明,块状玄武岩体的岩爆危险性最高,其次是厚层状灰岩,层状碎屑岩的岩爆危险性最低。5、工程地质类比和综合分析表明,玉峰寺隧道可能发生涌突水的地段主要集中在文海断层段和隧道出口附近灰岩向斜储水构造区段。其中,前者为岩溶、岩性接触面与断层复合机制涌突水,涌突规模中等-大;后者可能发生中等规模以下的涌突水。

黄义忠[6](2010)在《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丽江市地处藏滇地槽与扬子准地台的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丽江市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通过收集地质环境资料,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成果对丽江市社会经济与地质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系统收集丽江市地质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料分析整理并借助GIS平台建立基础地质环境空间数据。以空间数据为基础,开展丽江市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效应分析,探讨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多源信息叠加,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分区。以人—地质环境系统反馈机制为核心,探讨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进行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区划,提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和建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解译遥感地质信息,分析遥感地质特征对丽江市遥感地质信息解译,将遥感地质特征归纳为:活动断裂发育,线性特征清晰,连续性好,影像信息明显,显示了断裂的强烈活动性,由活动线性构造控制边界的环形构造发育。线—环构造特征反映了研究区构造格局:活动断裂带构成了菱格状—三角形的构造骨架,构造盆地、隆起受断裂带的控制,线、环构造形成共用边界、相切和相交的关系。2、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效应分析丽江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包括活动断裂、地震、地质灾害、土壤侵蚀、地方病、环境变迁造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人类工程活动及环境污染等。丽江市活动断裂发育,活动断裂控制了区内地貌发育、资源分布及地震发生。研究区属地震多发区,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引发次生地质灾害。丽江市主要发育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多个乡镇、矿山和多条公路受到危害,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受地质环境、自然地理的控制,研究区分为易发区、较易发区两类,进一步划分9个危害区段。丽江市土壤侵蚀以轻、中度侵蚀为主,地质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的主要因素,人类工程活动扰动加剧土壤侵蚀。丽江市化探未见放射性元素异常,地方病病种有地方性甲状腺病、地氟病和克山病,发病地域有限并得到控制。程海、拉市海呈现水体萎缩、水质恶化趋势,分析认为是湖泊形成地质构造环境与气候等多因素综合结果;近年来玉龙雪山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旅游活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交通和矿山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程度和范围小,区内陡坡垦殖现象已得到遏制。丽江市部分江河湖泊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各大居民点空气受到一定程度污染。3、多源信息叠加与地质环境特征分析多源信息叠加综合分析认为,线、环构造交叠部位是活动地带和易发震部位,布格重力异常带与深大断裂和地震活动存在对应关系,均衡重力异常表明区内存在强烈的局部均衡重力调整,强震发生与异常区相关,航磁异常与大地构造分区及分界断裂相对应,强震发生在剧变处。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为地球物理场复杂多变,活动构造发育,构成地质环境脆弱性的基础条件,地质环境问题以地震、地质灾害为主,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资源丰富但区域差异明显。地质环境主要控制因素为活动构造、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分析认为活动构造是区内地质环境脆弱性的控制性因素,研究区可划分6个潜在震源区,对未来地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类工程活动为金沙江梯级水电站开发。4、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采取“多系统评价”的原理方法,将评价综合层划分为基础资源条件(影响因素)、环境状况(胁迫因素)和环境地质问题(表现因素)三个要素,选取了12个因子作为评价项目(因子层),拟定了因子分级和评分标准,确定因子的权重。将研究区划分为8921个网格评价单元,采取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计算各单元得分值,进行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分区,全区共分为4个脆弱性低亚区、10个脆弱性较低亚区、7个脆弱性中等亚区、6个脆弱性较高亚区、2个脆弱性高亚区。5、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探讨通过人一地质环境关系分析,探讨丽江市人一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认为地质环境背景、人类活动、地质环境问题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功能良好的地质环境系统是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在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成果基础上,将全区进一步划分为9个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类型区,提出了丽江市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对策与建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探索性创新成果:①以人—地质环境系统理念,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空间分布、控制影响因素、环境效应,通过多源信息叠加,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指出活动构造是区内地质环境脆弱性的控制性因素。②构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分区。③以人—地质环境系统反馈机制为核心,探讨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进行丽江市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区划。④探索在地质构造复杂的较大区域,基于GIS和多源信息的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的方法体系。

彭一民[7](1986)在《滇西北中甸——剑川构造带地震地质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构造应力场是一个随着地应力的积累和释放不断变化的动态场。地应力的积累受控于较大范围的动力源活动及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地应力的释放则主要取决于现代地震活动。 金沙江断裂带南端的中甸——剑川构造带经历了褶曲、横弯挤压及纵弯挤压,区域构造应力场近东西向,本构造带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为近南北向,它继承了构造带形成后期的构造应力状态。 本区地震活动与中甸——剑川构造带紧密相关,地震强度在6.5级以下,构造带的南北两端地震较大,且为主余震型;中部丽江一带地震较小,多为震群型。 1965年以来的近期地震活动其地震“密度曲线”表现为“驼峰状”,并有自北向南发展和活动间隔时间加长的特点,具有中短期预报意义。

董国胜[8](1983)在《剑川5.4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文中提出本文讨论了1982年7月3日剑川5.4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其时、空表现为:1.地震活动带在高潮期中的“缺位”;2.具有明显的前震活动;3.与中旬—剑川—南涧地震带内中强震有若相似的孕震过程。 对这些特征,震前即有所了解,在作出地震预报时曾经运用了这些特征。

刘冠中[9](2014)在《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裂的跨断层形变与地震活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7年至今围绕巴颜喀拉块体发生了一系列强震,为块体边界跨断层形变过程与强震活动研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范例。鲜水河、龙门山断裂带分别属于巴颜喀拉块体的西南边界和东边界,跨断层形变观测有几十年的记录,本文基于这些数据,结合GPS观测、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性资料,着重关注这两条断裂带跨断层形变的时空演化过程和巴颜喀拉块体的强震活动,以及它们共同反映的巴颜喀拉块体的运动。跨断层形变随时间的演变和在空间上的差异,是断层活动在时、空两个维度中的表现,两者都很重要。由于单个测点的资料只能反映断层局部运动随时间的变化,如果要得到断裂带活动的全貌,需要获取沿断裂走向多个测点所反映的断层运动空间分布。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单点分析与多测点群体分析结合,长期活动背景与短期变化结合,注重跨断层形变的时空演化过程,分析跨断层形变过程与强震活动在运动学上的一致性,以及它们所共同反映的块体运动。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进展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鲜水河断裂带存在与长期活动性质相反的右旋走滑野外地质调查显示鲜水河断裂带的左旋滑动速率介于5-15mm/a,在19731981年的地震活动期,短基线观测到炉霍段的断层近场蠕滑速率最高达10mm/a左右,而最近20余年的间震期,沿断裂的短基线、蠕变观测显示不同部位的左旋走滑速率在02.49mm/a之间,说明断层逐渐愈合与闭锁。以道孚县为界,鲜水河断裂带的东南段曾发生多次右旋走滑,获得了汶川地震前巴颜喀拉块体东部SE向运动增强的证据。巴颜喀拉、川滇块体SE向的运动不同步,其速度差的动态变化是鲜水河断裂带反向走滑的主因。2.巴颜喀拉块体的整体运动断层运动的错动矢量和时空演化结果显示:(1)鲜水河、龙门山、岷江断裂带的跨断层形变对多次边界强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或响应;(2)对不同的边界强震,跨断层形变的响应有所不同,按震源特性推断的理论影响,与跨断层形变实测结果吻合,具有运动学上的一致性;(3)当短基线观测显示鲜水河断裂带出现右旋走滑迹象时,短水准观测显示龙门山、岷江断裂带的挤压有所加剧,而当鲜水河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增强时,龙门山、岷江断裂带的挤压有所减弱。由以上三点,可定性推断巴颜喀拉块体的现今运动具有整体性。3.鲜水河断裂带的分段活动以道孚县为界,鲜水河断裂带的西北段与东南段分段性显着:(1)西北段累积走滑量大,多在10mm以上,最大55.35mm,而东南段均在3mm以下;(2)观测时段内,西北段保持相对稳定的左旋走滑,而东南段走滑状态复杂,多次发生右旋;(3)西北段的道孚断层以张性活动为主,东南段的乾宁断层则以压性活动为主;(4)在玛尼、玉树地震前后,道孚、乾宁断层走滑速率的增量变化相对一致,但在昆仑、汶川、芦山地震前后,它们的增量变化相反。道孚县的位置相当于鲜水河断裂带与龙日坝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分段性结果可能说明鲜水河断裂带的西北段属于阿坝次级块体的边界,而东南段属于龙门山次级块体的边界,这两段的活动差异可能表明阿坝次级块体的运动相对稳定,而龙门山次级块体的运动比较复杂。同时,西北段、东南段对不同的边界强震有不同的动态响应模式,可能体现了阿坝、龙门山次级块体在不同时期的联合或解耦运动。4.鲜水河断裂带的走滑速率与剪切形变带跨距几十米的蠕变观测显示鲜水河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在0.080.74mm/a之间,跨距几百米的短基线观测结果为0.042.4mm/a,点距达几十公里的GPS观测结果介于614.4mm/a之间,上述三种观测手段之间的差异说明断裂两侧存在一定宽度的剪切形变带,在道孚县附近,其空间分布特征为:随远离断层距离的增加,平行断层的位移速率按对数函数增长,视剪应变率按幂函数衰减,超过几十公里的断层影响区后趋于稳定。虽然不同观测手段得到的走滑速率相差较大,但它们均显示鲜水河断裂带以左旋走滑为主,并且在汶川地震后都记录到了右旋走滑,表明近场的跨断层形变观测能够反映断层两侧块体的相对运动。5.鲜水河断裂带的跨断层形变在汶川、芦山地震前后的巨大反差鲜水河断裂带的跨断层形变对7.0级芦山地震的响应,反而远大于8.0级的汶川地震。在这两次地震前,鲜水河断裂带均出现右旋走滑迹象,震后均显示强烈拉张兼微弱右旋,但芦山地震前后的变化速率是汶川地震前后的2倍和4倍。据此推测,大致以近NW走向的马尔康、米亚罗断裂为界,龙门山次级块体可进一步划分为丹巴(西部)和松潘(东部)两个微块体,微块体的存在可能影响了龙门山地区的应变分配模式和跨断层形变异常的表现,松潘微块体可能是汶川地震的主体活动构造和应变积累单元,而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与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同为丹巴微块体的两条边界,构造关联性更加直接,因此变化异常显着。本文提出垂直断层布设多种跨距的形变观测,可作为观测场地布局的新思路。与基于地质资料和强震历史的静态研究结果相比,本文的重要进展是发现了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裂的动态活动过程与块体整体运动的关联。同时指出,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次级块体、微块体可能存在差异运动,对构造活动的影响不可忽略。

马震[10](2020)在《地震前地下水位LURR识别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为此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尝试对地震进行预报,其中一些科学家尝试依据地震触发产生的前兆现象来捕捉地震。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地震前兆已达几十种之多。其中地下水位作为地震前兆主要观测测项之一,其能观测到地震孕育阶段的一些活动特征,因此研究其变化情况对于探究地震孕育相关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地下水位在进行野外观测时存在野外观测信噪比低和缺乏科学评估的异常识别信息两方面问题,对于结论的下定尚存在争议,因此需要引入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方法来进行异常的提取,而加卸载响应比(LURR)方法正是其中一种。它是通过固体潮加卸载过程的响应差异来探测岩石介质稳定状态的一种地震预测方法,其可通过LURR的变化情况实时直观的反映孕震阶段,这也恰好的弥补了地下水位上述存在的缺点。因此本论文将LURR方法应用至地下水位中来,发展了一种水位加卸载响应比算法,并应用于水位资料的实时跟踪研究,为地震的危险性评估提供信息和约束。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在理想发震断层面上水位LURR计算算法,该算法主要可以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i)加卸载阶段的判断。(ii)水位资料的选择和干扰的去除。(iii)LURR值的计算。2.在上述水位LURR算法的基础上开发完成了地下水位LURR计算与评估系统软件。该软件具备有以下特点:(i)可直接对水位数据进行处理,集成了去突跳、插值和滤波等前处理过程;(ii)可在确定参数配置的基础上输出加卸载响应比时间序列,并根据比值变化判断地震风险性;(iii)操作简单,实用性强。3.为了检验该算法的可靠性,收集2008~2018十年间9个5级以上的强震震例和周围200公里范围内水位井的水位资料,利用开发完成的软件对各震例LURR时间序列进行输出。并分别统计LURR高值异常与震级和地震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真实联系,得出评价的指标体系。4.除此之外,对2019年发生的长宁地震分别利用Benioff应变和地下水位作为响应量进行LURR计算,同时收集了周围的形变观测资料,通过多重物理参量检验信度,对比LURR异常出现的同步性,证实在长宁地震发生前确实存在可观测异常,进一步验证水位LURR算法的有效性。5.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对中国大陆未来的发震趋势进行预测,完成了对川、滇、新疆、重庆等地区截止至2019年12月15日的预测。我们对可能的发震危险地区给出预测结果,并结合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时间段内地震实际发生情况,评估预测效力。发现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预测危险区域内,初步表明该水位LURR算法应用于地震趋势预测的有效性。经过本论文的研究表明:利用前兆资料地下水位计算得出的LURR,在大震前能够观测到明显的LURR异常,从时空两个尺度对未来地震趋势进行评价,提高了地震监测水平。

二、剑川5.4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剑川5.4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人的主要成果
        1.2.1 地震活动性基础研究
        1.2.2 云南地震活动性相关研究
    1.3 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1.3.1 重要问题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云南强震孕震环境分析
    2.1 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2.1.1 主要构造运动
        2.1.2 地球动力学背景
    2.2 现代活动断裂格局
        2.2.1 川滇菱形块体
        2.2.2 重要的边界断裂带
        2.2.3 其他活动断裂带
    2.3 地壳介质特性
        2.3.1 地壳结构特征
        2.3.2 介质品质Q值
    2.4 强震孕震环境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云南地震记录与地震活动水平
    3.1 地震活动记载
        3.1.1 历史地震
        3.1.2 仪器记录地震
    3.2 地震记录可靠性评价及其应用
        3.2.1 地震目录的信度分析
        3.2.2 地震记录的应用
    3.3 地震能的孕育与释放水平
        3.3.1 地震活动水平估计
        3.3.2 地震波能量释放水平估计
        3.3.3 不同级别地震的复发间隔
第四章 云南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4.1 地震的空间分布与地震带(区)
        4.1.1 主要地震带(区)
        4.1.2 地震深度变化特征
    4.2 地震的时间分布与地震活跃期
        4.2.1 时间成丛特征
        4.2.2 空间迁移特征
    4.3 强震活跃期的b值特征
        4.3.1 b值的差异
        4.3.2 进入强震活跃期的可能判据
    4.4 新一轮强震活动平静期的含义
        4.4.1 中强地震的迁移
        4.4.2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大震现象
    4.5 云南东部强震活动过程模型
第五章 云南地震类型分区
    5.1 地震序列类型
    5.2 震源机制解
    5.3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
    5.4 地震类型与活动分区的关系
第六章 区域地震关联度分析
    6.1 川滇地区地震的呼应关系
        6.1.1 川滇菱形块体地震活动性分析
        6.1.2 讨论和结论
    6.2 与安达曼-滇缅弧形构造带的关系
        6.2.1 2004年苏门答腊8.7级地震
        6.2.2 安达曼-缅甸弧与云南地震活动呼应关系
        6.2.3 苏门答腊巨震后云南地震形势
    6.3 一些重要的呼应关系
        6.3.1 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呼应关系
        6.3.2 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以北地区的呼应关系
第七章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预测实践
    7.1 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
    7.2 大震复发间隔与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预测
        7.2.1 地震实况
        7.2.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7.3 地震类型判定与1995年孟连中缅边界地震预测
        7.3.1 地震实况
        7.3.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7.4 中等地震密集活动与2000年姚安地震预测
        7.4.1 地震实况
        7.4.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7.5 地震呼应关系与2007年宁洱地震预测
        7.5.1 地震实况
        7.5.2 地震预测过程
        7.5.3 地震呼应关系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历史地震记录漏载严重
        8.1.2 强震孕震能力强
        8.1.3 强震活动时空成丛分布
        8.1.4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明显
        8.1.5 断裂带边界作用存在差异
        8.1.6 同源不同序次动力联合
        8.1.7 地震活动多层次呼应关系
    8.2 主要创新点
    8.3 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8.3.1 决定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
        8.3.2 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的可能原因
        8.3.3 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
        8.3.4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首发大震”模式
        8.3.5 慢地震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1: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
附录 2: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NEI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2)云南省18世纪以来M6以上地震极震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震对人类住区,尤其是乡村聚落造成了巨大破坏
        1.1.2 地震改变了乡村聚落的分布形式
        1.1.3 研究震后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乡村聚落分布特征研究
        1.2.3 乡村聚落演变研究
        1.2.4 自然灾害与乡村聚落分布特征研究
        1.2.5 分形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选取
    2.2 云南震灾房屋及人员损失情况
    2.3 研究对象选取
    2.4 研究基础数据
        2.4.1 研究基础数据来源
        2.4.2 研究区遥感影像
第三章 云南省地震极震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研究
    3.1 研究思路
    3.2 基于高程要素的极震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研究
        (1) 乡村聚落个数
        (2) 聚落平均斑块面积
        (3) 平均形状指数
    3.3 基于坡度要素的极震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研究
        (1) 聚落个数、平均斑块面积
        (2) 平均形状指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地震极震区乡村聚落分布演变研究
    4.1 研究对象选取
    4.2 随机聚集维数方法介绍
    4.3 随机聚集维数实际测算
        (1) 1995年武定6.5级地震
        (2) 1996年丽江7级地震
        (3) 2014年鲁甸7级地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云南省地震极震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规律
        5.1.2 云南省地震极震区乡村聚落分布演变规律
    5.2 乡村聚落防御地震灾害的对策
        5.2.1 对策一
        5.2.2 对策二
    5.3 研究展望
    5.4 研究不足
附录
    附录1 武定地震前后乡村聚落随机聚集维数数据对比表
    附录2 丽江地震前后乡村聚落随机聚集维数数据对比表
    附录3 鲁甸地震前后乡村聚落随机聚集维数数据对比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云南丽江—剑川断裂带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断裂带所在地区概况
        1.2.2 活动断裂的研究历程
        1.2.3 研究现状
    1.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构造概况
    2.1 区域地理环境概况
        2.1.1 气候概况
        2.1.2 地貌概况
        2.1.3 水文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构造格局
        2.2.2 区域地层
        2.2.3 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2.2.4 新构造运动
第3章 丽江-剑川断裂带浅表部特征
    3.1 断裂带遥感影像特征
        3.1.1 资料选取
        3.1.2 图像信息提取原理
        3.1.3 断裂带信息提取成果
    3.2 断裂带地貌标志特征
    3.3 断裂带结构特征
        3.3.1 断裂带几何结构特征
        3.3.2 断裂带剖面特征
        3.3.3 断裂带构造岩
    3.4 断裂带活动特征
第4章 丽江-剑川断裂带深部特征
    4.1 断裂带在深地震测深和地电测深剖面上的特征
        4.1.1 断裂带在深地震测深剖面上的特征
        4.1.2 断裂带在地电测深剖面上的特征
    4.2 断裂带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4.3 断裂带航磁异常特征
    4.4 断裂带地热异常特征
第5章 丽江-剑川断裂带地震活动性研究
    5.1 断裂带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5.1.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5.1.2 地震数据整理
        5.1.3 断裂带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5.2 丽江-剑川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分析
        5.2.1 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5.2.2 地震时间分布特征及活动水平
        5.2.3 地震迁移规律
        5.2.4 典型震例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地震与地质的关系
    1.2 第四纪地质学在地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1.3 古地震遗迹研究现状
    1.4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背景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水系特征
    2.5 地层特征
    2.6 构造背景
    2.7 历史地震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地震裂缝特征及年代
    3.1 地震裂缝概念
    3.2 地震裂缝特征
    3.3 地震裂缝年代
    3.4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地震堰塞湖特征及年代
    4.1 地震堰塞湖概念
    4.2 地震堰塞湖特征
    4.3 地震堰塞湖年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区其他古地震遗迹的调查研究
    5.1 地震落石调查
    5.2 地震断层调查
    5.3 砂土液化调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的古地震
    6.1 地震裂缝所记录的古地震
    6.2 地震堰塞湖所记录的古地震
    6.3 多种古地震遗迹所记录的古地震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滇藏铁路玉峰寺深埋隧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深埋隧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层岩性
    2.3 区域地质构造
    2.4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
3 隧道场区地质环境
    3.1 自然地理
    3.2 场区地质构造
    3.3 场区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及隧道围岩的工程分级
    3.4 场区活动断裂及稳定性
    3.5 场区地应力场模拟
4 玉峰寺隧道岩爆灾害预测研究
    4.1 隧道围岩物理力学性质
    4.2 隧道围岩岩体参数分析
    4.3 隧道围岩岩爆影响因素分析
    4.4 隧道围岩岩爆倾向性指标判据分析
    4.5 隧道围岩岩爆应力判据指标分析
    4.6 隧道围岩岩爆综合预测
5 玉峰寺隧道岩爆刚度判据研究
    5.1 隧道围岩系统相互作用分析
    5.2 岩石材料的塑性理论
    5.3 玉峰寺隧道岩石刚压试验和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5.4 玉峰寺隧道围岩刚度数值模拟
6 玉峰寺隧道涌突水灾害预测研究
    6.1 玉峰寺隧道的水文地质特征
    6.2 玉峰寺隧道沿线涌突水类型分析
    6.3 越岭隧道岩溶的动力分带
    6.4 岩溶发育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6.5 碳酸盐岩地区隧道突水地质条件分析
    6.6 玉峰寺隧道场区岩溶发育特征
    6.7 玉峰寺隧道涌突水问题评价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1.1.1 地质环境与人-地质环境系统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3 研究区地质环境研究状况
        1.1.4 研究进展综述
    1.2 论文选题
    1.3 研究区概况
    1.4 论文研究框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的支撑条件
    1.6 论文研究成果创新之处
2 丽江市基础地质环境
    2.1 区域大地构造及演化
    2.2 地质构造
    2.3 地层岩性
    2.4 遥感地质信息
        2.4.1 遥感地质影像单元划分
        2.4.2 研究区遥感影像线环结构特征
    2.5 地球物理特征
        2.5.1 重力场特征
        2.5.2 航磁场特征
        2.5.3 研究区地壳结构特征
3 丽江市资源环境
    3.1 地貌
    3.2 气象
        3.2.1 气候特征
        3.2.2 降雨
        3.2.3 垂直气候带分区
    3.3 水资源
        3.3.1 地表水
        3.3.2 地下水
    3.4 土地资源
    3.5 矿产资源
    3.6 生物资源
        3.6.1 植被森林
        3.6.2 动物资源
    3.7 旅游资源
    3.8 自然保护区与地质公园
4 丽江市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效应分析
    4.1 活动断裂
        4.1.1 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4.1.2 活动断裂地质环境效应分析
    4.2 地震
        4.2.1 地震资料
        4.2.2 地震效应分析
        4.2.3 地震活动基本特征
    4.3 地质灾害
        4.3.1 地质灾害现状及危害
        4.3.2 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4.3.3 地质灾害分布侍征与区划
    4.4 土壤侵蚀
        4.4.1 土壤侵蚀现状
        4.4.2 土壤侵蚀动态分析
        4.4.3 土壤侵蚀与环境效应
        4.4.4 土壤侵蚀发育特征
    4.5 地球化学背景与地方病
        4.5.1 地球化学背景
        4.5.2 地方病
    4.6 环境变迁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4.6.1 程海湖泊水体萎缩与水质恶化
        4.6.2 拉市海环境地质问题及效应分析
        4.6.3 玉龙雪山冰川退缩及效应分析
    4.7 人类工程活动及其效应
    4.8 环境污染
5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多源信息叠加分析
    5.1 丽江市地质环境多源信息特征
        5.1.1 遥感地质综合信息特征
        5.1.2 地球物理异常场综合信息特征
    5.2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及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
        5.2.1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
        5.2.2 丽江市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
    5.3 丽江市地质环境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5.3.1 活动构造对丽江市地质环境影响
        5.3.2 地震活动对丽江市地质环境影响
        5.3.3 未来人类工程活动对丽江市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6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6.1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6.1.1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选择
        6.1.2 基于GIS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与技术路线
    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1 地质环境脆弱性分级
        6.2.2 构建原则
        6.2.3 指标体系确定
        6.2.4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确定
        6.2.5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级
        6.2.6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6.3 评价模型构建
    6.4 评价单元划分
    6.5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6.5.1 评价数据的提取与赋值
        6.5.2 评价因素得分值分析
        6.5.3 基于GIS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6.6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区
        6.6.1 分区原则
        6.6.2 生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分区
7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
    7.1 人—地质环境关系分析
    7.2 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
    7.3 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区划
        7.3.1 区划原则与方法
        7.3.2 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类型区划
    7.4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与建议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与论着简况

(9)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裂的跨断层形变与地震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巴颜喀拉块体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2.1 块体活动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2.2 巴颜喀拉块体及其地球物理场特征
    2.3 巴颜喀拉块体的构造应力场与现今地壳运动
    2.4 边界断裂带强震历史与活动特征
    小结
第3章 跨断层形变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3.1 非构造因素影响的剔除与长期趋势形变的提取
    3.2 断层运动学参数的获取
    3.3 断层形变速率及其增量变化的时空演化
第4章 鲜水河断裂带的反向走滑
    小结
第5章 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强震前后跨断层形变的演化特征
    5.1 1997 年 Ms7.5 玛尼地震和 2010 年 Ms7.1 玉树地震
    5.2 2001 年 Ms8.1 级昆仑山口西地震
    5.3 2008 年 Ms8.0 汶川地震与 2010 年 Ms7.0 芦山地震
    5.4 几次边界强震前后跨断层形变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小结
第6章 鲜水河断裂带的分段活动
    6.1 跨断层形变观测显示的分段性
    6.2 GPS 观测反映的阿坝、龙门山次级块体运动差异
    6.3 阿坝、龙门山次级块体构造应力场上的差异
    小结
第7章 鲜水河断裂带剪切形变带的空间分布特征
    小结
第8章 讨论
    8.1 鲜水河断裂带反向走滑的可能成因
    8.2 跨断层形变过程与块体边界强震的协同作用
    8.3 鲜水河断裂带的分段性
    8.4 龙门山次级块体的进一步划分
    8.5 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强震的活动规律
第9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的创新点与进展
    9.3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附录 利用短水准数据逐步逼近区域主张应力方向的方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地震前地下水位LURR识别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意义及工作安排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研究内容
    2.2 主要原理
    2.3 研究方法
        2.3.1 加卸载阶段的判断
        2.3.2 水位资料预处理
        2.3.3 水位LURR的计算
    2.4 论文创新性
第三章 地下水位LURR软件的介绍与运用
    3.1 引言
    3.2 地下水位LURR计算软件介绍
        3.2.1 软件主界面
        3.2.2 预处理功能界面
        3.2.3 滤波功能界面
        3.2.4 LURR及输出功能界面
    3.3 LGLES软件功能
    3.4 关键步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震例检验应用
    4.1 震例检验
    4.2 讨论
    4.3 LURR异常与地震的时空尺度联系
    4.4 小结
第五章 2019年长宁地震震前异常的多重物理参量检验
    5.1 引言
    5.2 多重物理参量检验长宁地震
        5.2.1 LURR检验
        5.2.2 形变观测资料检验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预测实践与应用
    6.1 绪论
    6.2 地震预测实际应用
    6.3 讨论与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四、剑川5.4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D]. 皇甫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1)
  • [2]云南省18世纪以来M6以上地震极震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与演变研究[D]. 柳元程. 云南大学, 2019(03)
  • [3]云南丽江—剑川断裂带活动性研究[D]. 许晶莉.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4]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研究[D]. 杨帅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5]滇藏铁路玉峰寺深埋隧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D]. 刘景儒.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01)
  • [6]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D]. 黄义忠.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
  • [7]滇西北中甸——剑川构造带地震地质特征[J]. 彭一民. 地震研究, 1986(04)
  • [8]剑川5.4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J]. 董国胜. 地震研究, 1983(S1)
  • [9]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裂的跨断层形变与地震活动[D]. 刘冠中.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4(06)
  • [10]地震前地下水位LURR识别方法与应用[D]. 马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0(02)

标签:;  ;  ;  ;  ;  

剑川M5.4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