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阀集团与日本帝国主义

财阀集团与日本帝国主义

一、财阀集团与日本帝国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邱松[1](2020)在《日本财阀与军国主义的关系研究 ——以三井、三菱财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日本财阀作为军国主义的经济支柱,是近代对外侵略战争中的重要推手和参与者之一,更是战争的最大获益者。由于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集中体现了日本财阀的切身利益,致使其不遗余力地为军国主义服务;也正倚靠日本财阀的鼎力相助,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才得以成行,且愈演愈烈。此过程中的财阀尤其以三井、三菱的情形最为典型。从追溯两财阀的发家史可知,明治时期两财阀的初具规模以及大正时期的壮大膨胀是与近代军国主义的发展壮大紧密联系的。两财阀积极地配合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战前积极地参与到日本当局的内政外交中去,策动了对外战争的爆发,战时更是通过提供军需物资、掠夺占领地的战略物资等方式,不遗余力地为军国主义的一次次对外扩张服务;同时,军部法西斯势力把持下的日本政府成为财阀垄断资本的保护伞,大发战争横财的两财阀也为其日后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军国主义服务。如此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日本走向法西斯军国主义的道路。昭和时代前期,作为军部法西斯势力与日本财阀深度结合的中国战场上,更是将二者的关系推向顶峰。

刘潇湘[2](2014)在《从侵略扩张到和平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发展模式的转型》文中研究指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世界范围的全面侵略战争,同时也是世界人民奋起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战争的结果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推动与促进了世界发展模式由战前以对外扩张、征服及掠夺与对内压榨为内容与表征的侵略发展模式向战后以国家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国际关系的平等依存为内容与表征的和平发展模式的转型。其中,日本作为战前典型的军国主义国家,在明治维新后以侵略扩张、征服与掠夺作为国家发展的政策工具,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直至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不折不扣的“远东战争策源地”。战后,日本在经过反法西斯战争和民主改革的洗礼,消除了国家发展模式中的战争性质,走上了“科技立国”、“教育立国”、“贸易立国”等通过发展机制的自我完善与世界各国平等依存,共存共赢的“和平国家”发展道路。日本走上以侵略求发展的战争之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封建武士的战争传统是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历史缘起。其中,16世纪丰臣秀吉发动的侵略朝鲜的战争为近代日本大陆政策及构建在该项政策基础上的侵略发展模式提供了先验式的思想素材与实践范式。德川幕府时期的思想家有关对外侵略扩张的理论建构则成为了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形成的思想导源。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形成也受到西方殖民主义列强发动的侵略扩张与殖民掠夺的深刻影响。美国以武力打开日本国门使日本沦为殖民地的同时也使其从直观上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发展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幕府末期的思想家因此提出了效仿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时代发展命题。明治维新确立起军国主义国家体制为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举行了政治奠基。明治思想家对侵略扩张的理论建构则为侵略发展模式进行了思想观念上的奠基。明治三大外征、中日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的爆发以及大陆政策的出笼标志着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形成。经济领域充斥着浓厚的前资本主义因素、国家宪政体制上的封建反动以及军国主义主导社会意识形态规定了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内容与特征。走上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之路是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运作的逻辑结果。由于近代侵略发展模式在制度环境上所形成路径依赖导致进步力量改造国家发展模式的努力最终趋于失败。大正德谟克拉西的失败与政党内阁的垮台说明在资产阶级民主派在体制内对近代侵略发展模式进行改造的可能性已经完全丧失了。无产阶级的斗争也遭到了国家政权的彻底镇压。世界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半封建的资本主义经济,严重恶化了其国内的政治经济局势。以此同时,国际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为日本法西斯的上台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军部法西斯势力通过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手段攫取了国家政权推动日本走向全面的侵略战争之路并先后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在战争期间,法西斯在国内构建总体战体制,强化政治统制与经济剥削,动员全国资源投入战争;同时构建东亚新秩序,在占领区进行血腥屠杀与残酷剥削,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日本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奋起抵抗,导致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最终走向崩溃。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严重削弱了日本法西斯的战争能力,打破了国际法西斯的战略计划,有力地配合与支持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从而动摇了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根基。太平洋战争消灭了日本海军,重创了日本陆军,从而摧毁了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台柱—法西斯的战争机器,使盟国在战后改造日本发展模式成为可能。在战争期间,盟国及日本进步力量提出了一系列改造日本发展模式的构想与方针政策,并根据这些构想和方针政策在战后对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革,用强制的手段打破了日本发展模式对于军国主义制度的路径依赖,推动近代侵略发展模式向和平发展模式的转型。经过反法西斯战争与民主化改革的洗礼,日本在战后走上了和平拓展的发展道路。和平宪法的制度规范、政府主导型的计划经济、科教立国与贸易立国的政策措施、“轻军备、重经济”的外交路线构成了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模式的内容,通过体制的改革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实现发展模式的自我完善从而挖掘资本主义的潜力成为了战后和平发展模式的特征。和平发展模式的形成与运作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且健康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了战前用侵略扩张所希望达到而未能达到的国家发展目标。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剧变,日本经济发展因其与时代发展脱节而陷入长期低迷的状态。日本右翼势力乘机提出修改和平宪法,赋予日本以战争能力等政治诉求,推动日本走向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趋势加剧对战后和平发展模式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当前日本自由主义力量基于和平宪法根本精神就国家在新世纪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提出的设想与建议,强调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趋势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日本只有坚持日本国宪法的和平主义原则,通过平等依存的自我发展模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与发展。

孙雁[3](2017)在《三菱财阀与战争》文中认为财阀是日本对外侵略的经济支柱,是日本对外侵略的重要参与者之—。三菱财阀作为国策会社,是参与日本对外侵略的主要财阀之一。三菱财阀是日本最大的重工业生产者,为日本对外侵略制造武器:如飞机、舰艇、战车、发动机等,同时还在日本对外侵略过程中深入到被侵略国家从事农产品、石油等战略物资的掠夺与运输。在战时发挥如此重要作用的财阀,在盟军司令部发出解散财阀的命令后,时任三菱掌门人的岩崎小弥太却顽强抵抗,并固执地表示:“三菱并未勾结军部挑动战争,我并不认为三菱对社会做过什么违反信义的行为而必须解散。我们协助了战争,因为对国家政策全力以赴是三菱的基本信条,并没有什么可耻的。而且,就一直信任的三菱的一万三千个股东的信义来说,也绝无自动解散的理由。”他认为三菱只是执行了国家的政策,强辩三菱本身并无战争责任。三菱财阀本身有无战争责任呢?本论文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了三菱财阀从建立到解体的全过程,通过重点对三菱财阀与军部的关系、三菱财阀与军工生产的联系、三菱财阀的海外活动三个方面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更好地对三菱财阀在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中的参与度有一个实证的分析,更有助于判断三菱财阀是否有战争责任,以及三菱财阀所应承担何种战争责任。本论文以三菱财阀的发展历程为基本框架,分为三个部分共五章内容。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三菱财阀在发展之初凭借与政界人士后藤象二郎、大隈重信、大久保利通等人的良好关系,发展海运业、同政府配合密切,凸显其政商性质。多元化经营之后,造船业等重工业部门发展迅速,演变为康采恩式的垄断组织——三菱财阀。其中早期的军事运输在三菱财阀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二部分为第二、三、四章,此三章以军部、军工生产、海外活动为线索,阐述了三菱财阀的战争参与度。第二章为三菱财阀与军部关系的研究,主要论述了三菱财阀在全球金融危机、日本政治法西斯化之后,并随着社会舆论压力的增大,三菱财阀开始转向,逐步向军部靠拢,最终形式表现为“军财抱合”。“军财抱合”之后,三菱财阀开始倾力于重化工业等军工生产,并进行资产重组、组织形式重组,以适应战时生产的需要。第三章主要是对三菱财阀在军工生产方面的研究,通过三菱财阀在造船业、航空业、战车、钢铁、化工行业等军需工业的生产因素加以考察,以及对三菱财阀具体军工生产情况的考察,可以清晰地了解一个垄断企业是如何参与到国家的对外战争之中。第四章对三菱财阀的整个海外活动过程加以考察研究,以时间为断限分三个时段来考察三菱财阀的海外活动。第一时段是早期的海外活动情况,也就是从三菱财阀成立到一战期间。这一时期三菱财阀的主要活动区域为中国和朝鲜,活动也主要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商业利益;第二时段为一战后到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之前,这一时期三菱财阀的活动范围有所扩大,已经在东南亚、南亚地区开展活动,并且在欧洲地区的个别国家建立了少许活动网点,活动过程中已经在多数情况下是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服务,但在1920代初期尚存在自身的商业活动;第三时段为日本全面侵华期间的海外活动,在此期间三菱财阀的活动区域在亚洲地区是随着日本军队活动范围的扩大而推进的,但在欧美的活动范围则是随着战争的深入而逐步缩小,活动的性质已经完全变成了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服务。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主要论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GHQ的财阀解体政策,其中涉及到了三菱财阀有无战争责任的条约及法律依据;第二、三菱财阀在自解体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社长专制主义”与“奉公之大义”,这两条也成为了岩崎小弥太拒绝自行解散的理由;第三、三菱财阀的解体与重构,岩崎小弥太去世后,三菱财阀开始了自解体过程,三菱财阀被拆分和解散。但随着美国政策转变,由三菱财阀所拆分出企业的经营者所组成的金曜会开始出现,三菱财阀也出现重新联合的趋势,被禁用的“三菱”这一名称也得以从新使用,从新联合起来的三菱重工业等公司,在日本当下的军工生产中依旧占极高的比重,值得人们警醒。

汪力[4](2019)在《尾崎秀实与中日战争时代的东亚》文中认为尾崎秀实(19011944)是近代东亚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从事革命的情报活动传奇经历和在中国研究领域先驱性的贡献一直以来都得到高度的评价。但是,他从1930年代中期开始的多彩的言论活动并没得到充分的清理,他参与佐尔格谍报团的谍报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对东亚时局的认识,他个人的思想发展与他参与日本政府的“新体制”活动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的分析。本论文以尾崎在1930年代中叶到1941年被捕为止发表的大量着作和评论为主要文献,并以同时代的其他思想着作与时事评论相参照,分析尾崎秀实对中国社会的理解以及对东亚时局变化的把握,并分析他参加“新体制”运动,赞成亚细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动因。导论部分对战后以来尾崎秀实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课题。第一章围绕尾崎秀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社会论的思想史背景进行讨论。重点分析了以往不受重视的尾崎与魏特夫及其“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间的深刻联系,并通过与中西功的中国社会论的对比,明确了尾崎“半殖民社会”论所蕴含的亚细亚主义的思想要素。第二章以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主要综合杂志所发表的各种评论为主要文献,考察了中日全面战争前夜日本知识分子中国认识的构造.这一时期出现了承认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意义的“中国统一化”理论和所谓左翼的中国论。但这些理论未能从根本上克服日本帝国主义的思想局限,从而未能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行思想抵抗。第三章分析了尾崎从193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发表事实评论到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为止的东亚时局认识。尾崎寄希望于民族危机下中国革命的进展,因而未能及时把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趋势。对东亚国际政治的力学结构的把握是尾崎时局认识的核心。第四章分析了尾崎从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到1938年底开始参加日本政府的政治活动为止的时局认识。尾崎从分析战争扩大的必然性开始,逐渐转向认为战争扩大可能带来日本社会和整个东亚社会的社会变革。因此他开始积极参加“新体制”运动,其言论的亲政府色彩也迅速增强。第五章讨论了19381939年间席卷日本思想界的所谓“东亚协同体”论的思想意义,指出这一理论是对中国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所导致的日本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危机的一种回应,并指出其内在矛盾和失败的必然性。第六章分析了尾崎从1939年初到1941年被捕为止的时局认识。这一时期,日本利用傀儡政权进行的阴谋活动十分活跃,而国内也有兴起众多社会“革新”运动。尾崎寄希望于“东亚新秩序”和“新体制”能够实现日本社会的改革,而当这种希望幻灭之后,又寄希望于战争局势的进一步发展。结论将尾崎思想变化的过程置于20世界上半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和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历史背景中思考,指出了其思想悲剧的必然性和历史启示。20世纪在留下宝贵精神遗产的同时,也告诉我们跨越国境的思想与运动的艰难。“具体的国际主义”仍然是有待今日思索的课题。

邓艳[5](2020)在《三井物产在东北的经济活动研究(1926-1941)》文中研究表明日本明治政府自成立后,即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近代化,并致力于大陆扩张。但彼时,日本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国家的商权掌握在外商手中,无力对外扩张。于是,日本商社便开始作为恢复日本的商权、开拓海外市场的先驱而存在。其中,成立于1876年,受明治政府直接保护与扶植、以官方的三池煤炭发家的三井物产成为了中坚力量。次年,三井物产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海外支店,开始扩展对华贸易范围,建立从关内到关外的流通网络。1888年以日本大豆供给地发生大旱为契机,三井物产的流通网络由关内伸展至东北。为了适应时代,三井家内部进行了改革,使得三井物产脱掉了近代政商的外衣。随着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爆发,三井物产飞速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商社,并活跃于中国官绅阶层。1926年至1941年,国内国际局势突变,三井物产为适应时代变化,在东北进行了阶段性的经营活动。1926年至1937年前,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三井物产为确保对华贸易,联合在华日商结成产业组织。九一八事变后,日商在华贸易陷入萎缩、停滞状态。三井物产开始了走私贸易以确保经济利益,影响了其在东北地区的贸易性质。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战时体制下,三井物产的贸易结构特点从自主性、垄断性、排他性,变成了某种意义上丧失商权的特命军需性。从“政商商社”到战时的“特命商人”,三井物产展现了其追求经济利益的财阀商社性质。在不同时期,三井物产在东北的贸易、流通网络,与中国关内都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战事的发展,三井物产从一体制向二元制转变,这不仅标志着日本战时经济的崩溃,也体现了其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一体两面的关系。

宁柱[6](2013)在《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以煤铁为例》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尽管中国资源总量巨大,部分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水平较低,且相对于国民经济日益增长所引致的需求而言,中国的自有资源保有量远谈不上充足。在此情况下,中国自然向外寻求资源供应,但迄今为止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则众说纷纭。全球资源供给情况总体趋紧、西方国家恶意狙击、中国进口量上升过快、中国企业缺乏国际贸易和投资经验、中国政府缺乏对企业的全方位支持等观点,并没有提供特别深刻和建设性的意见。相比之下,日本的初始资源禀赋远逊于中国,但日本在战后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且至今仍是全球主要经济大国之一。在其经济复兴和腾飞过程中,日本不仅很好地保障了巨大的资源需求,甚至相对于欧美国家取得了明显的资源成本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美欧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圈内人”,其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也谈不上宽松,且其资源需求量也是快速上升并搅动了国际资源市场的平衡,日本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和从事对外投资时面临的各方面困难并不比中国企业更少。因此,日本可以作为中国在从海外获取资源道路上的一个极佳参照。正如“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的比喻所说明的,资源是确保一国经济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基石,资源保障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乎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对于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而言则是举国上下应当关注和着力的首要经济和政治议题。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全球资源分布极端不均衡的情况下,一个经济大国的资源保障,势必会影响全球资源利益格局,并由于资源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势必会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和全球政治格局,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经济和政治议题。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成果,特别是其现实主义流派的重要观点,应用于对日本海外资源战略及其成效的分析过程中,并得到以下观点:日本政商两界从海外获取矿产资源的实践,很好地体现和印证了现实主义流派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即“跨国企业竞争的本质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和平年代表现为跨国企业的竞争”;日本政商两界时刻牢记竞争意识,在资源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过程中,紧密协作,各司其职,各展其能,且持之以恒,不断改进战略战术,这是日本在全球资源利益格局中占有一个重要而有利位置的根本原因。本文的另一个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以“增强议价能力”作为审视日本政商两界为确保资源供应所采取的各种具体手段的主线,并提出“凡是能够将自己一方的地位向垄断地位推动的努力,以及凡是能够将对手一方的地位向完全竞争地位推动的努力,都是能够增强自身的议价能力的,也就能够使得自己一方从供求两端原本都处于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状态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且也有赖于在具体的谈判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议价能力,将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益”的观点;并总结日本政商两界在海外资源战略的具体执行层面,围绕“增强议价能力”这一核心目标,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手段,即加强内部协作,挑起供应端竞争,并通过主导贸易谈判将优势转化为利益。本文的第一章对关于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分类和综合,并认为现有的研究成果的作用,在于展现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若干事实和证明其成效,无法帮助我们从理论的高度建立认识,也缺乏对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历史性和全局性的描述;文章进而寻求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养分,选择现实主义流派观点以建立研究和分析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理论基础;文章还简要评述了与“议价能力”有关的各种既有西方经济学理论,并进一步提出自己关于“如何增强议价能力”的分析框架。第二章简要回顾了日本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企业集团的历史,扼要地总结了其各自的特点,并分析了日本企业集团对政治活动的影响,以便为后续的分析建立日本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宏观背景。第三章简要回顾了日本自工业革命以来获取主要矿产资源的历史,包括石油、煤炭、铁矿石和铜,并简要回顾了日本在20世纪上半叶侵华期间从中国掠夺资源的历史,以便为后续分析建立历史背景。第四章着重分析了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三个方面,即加强内部协作,挑起供应端竞争,以及主导贸易谈判的各种措施,力图展现日本海外资源战略具体实施过程的全貌。第五章分析了日本进行煤炭和铁矿石资源的对外投资的实践及其特点和综合效果,认为其总体是相当成功的,既保障了供应,而且取得了相当优惠的价格,从而帮助日本钢厂实现了对美国钢厂成本优劣势的逆转。这对日本钢铁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六章则阐述了对中国的启示,认为中国政商两界应当在战略认识上紧绷竞争意识,梳理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动机,建立适合自身的综合资源保障体制,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应当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调整战略战术;善用善管国内资源以加强自身在国际资源市场上的发言权;全方位参与资源供应国的经济建设以营造良好贸易和投资环境并为中国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继续和更加重视和关注日本的海外资源战略以便取长补短和有所应对。文章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对日文文献的分析研究不足,因此无法展现日本海外资源战略及其战术措施的酝酿过程,无法展现日本政、商、学各界的不同观点,也无从得知日本各界对其实践的最新反思。文章也没有深入分析全球资源利益格局及其变化,使得分析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空间维度显得不足。这些不足也说明了继续研究的必要性。

徐兴[7](2014)在《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观古今中外制度史的演变,制度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往往受到文化的无形支配。企业制度与其他制度安排一样,不仅是效率追求的结果,也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可以说,文化构成了企业制度的基础和灵魂,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不同的企业制度体系,催生出各异的企业制度绩效表现。回顾历史,考察当下,日本文化和日本企业制度变迁及制度绩效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且耐人寻味,在日本独特的集团主义、等级秩序、现世主义、耻感文化、恩情主义等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作用下,日本企业的成长发展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颇不相同的的道路,形成了一道具有日本特色的企业制度变迁轨辙,是研究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和制度绩效问题的理想国别样本。论文即以“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为研究主题,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同时充分借鉴伦理学、博弈论、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模式,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一般作用机理,总结归纳出了企业制度需要处理的五点核心利益问题以及在处理这些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伦理价值取向,提出了文化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具体作用路径,即价值传导路径、自我修正路径、博弈演进路径、兼容诱变路径和变革锁定路径,进而顺着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从金字塔式垄断体制的沿革、雇佣制度的变迁、外部治理内部化的制度变迁三个层面,详细探讨了明治维新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一段时间内日本传统文化作用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轨迹和绩效表现,最后重新回到整体的视角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制度绩效的逆转和主要变革趋势产生的文化诱因,对未来日本企业制度创新与绩效优化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与思考,力图通过对日本的研究,对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作用机制等共性问题形成一些创新性的认识,对中国企业制度的创新完善有所启示和帮助。

陶海洋[8](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提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姚春海[9](2010)在《日本总体战体制形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日本总体战体制的形成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梳理、分析、研究日本总体战体制的形成来从整体上把握日本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本文认为,总体战思想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鲁登道夫率先对该思想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的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总体战思想被日本陆军接受,并进一步成为日本军部日后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总体战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要求国家全部力量都要被动员并投入到战争中来。为了贯彻该思想,同时也为更好服务于对外侵略战争,从1921年“巴登巴登密约”开始,日本陆军便着手在日本构建总体战体制。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出台的《国家总动员法》标志着日本总体战体制的最终形成。构筑起来的总体战体制把整个日本推进战争的深渊,给日本本国及被侵略各国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毕世鸿[10](2012)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文中研究说明1941年12月,深陷侵华战争泥潭的日本孤注一掷,向美、英、荷宣战,发动了所谓“大东亚战争”。数月后,日军占领了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广大地区,并在当地实行严厉的军政统治,经济统制则是其军政统治的核心内容。本文以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实施的经济统制为研究对象,依据历史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参照政治学和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工具,在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生、发展、消亡的视角下,宏观论述与个案分析结合,旨在系统考察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对东南亚经济统制的政策方针、组织体系、方法手段和实施效果,阐明这一统制的特点、本质、作用以及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研究目标,在研究路径的设计上,首先阐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对东南亚的认识和政策,以为深入主题的背景和铺垫;然后对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经济统制的演进进行了全景式叙述和分析,阐明了不同阶段下军政统治方式、经济统制的特点和变化;接着逐次考察了金融、财政、产业、贸易等经济统制子体系的政策手段和实施效果;最后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战时经济统制进行了整体性评论。本文指出,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即期目标是“自给自足”、“以战养战”,远期目的是构建以日本为核心的排他性“大东亚共荣圈”及“日元经济圈”,即通过严厉的军政统治和经济统制,把东南亚纳入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圈,充当日本军需物资的供应地和日本商品的倾销市场,进而实现东南亚经济的对日附属化,成为其“日元经济圈”的第二层经济“补给圈”;由于这一统制是日本国家资本垄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除了国家及当地军政统治机构的强力运作外,财阀等私人资本对东南亚的掠夺和“投资”,也是在战时“物资动员计划”的总体安排下进行的,财阀资本构成了经济统制的手段和内容;无论是与日本在台湾、朝鲜的殖民统治相比,还是与战前欧美诸国对东南亚的殖民统治相比,太平洋战争时期以军政统治为前提的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更具有强制性、短期性和残酷性,特别是进入战争中后期,其不顾当地人民死活,政治上残暴统治、经济上竭泽而渔的疯狂掠夺,给东南亚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彻底撕下了日本侵略者自我粉饰的“解放者”伪装,暴露了其“共存共荣”不过是掠夺东南亚各国资源的幌子,“大东亚共荣圈”不过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殖民圈。本文还指出,日本在东南亚推行经济统制的特点是,以金融、财政、产业和贸易统制为重点,旨在最大限度控制和搜刮当地资源,相比之下,物价统制力度不够,因而导致战时东南亚的通货膨胀比其他占领区更为严重。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使东南亚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抗击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成为东南亚各国的首要任务,这是东南亚进入民族独立运动飞跃发展的大转变时期。二战后,日本借赔偿、援助、投资、贸易等经济手段,确保了在东南亚的工业原料和市场,增强了日本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实现了太平洋战争期间依靠武力而无法实现的目标。日本近代所走过的崛起到扩张之路成为反面教材,证明以武力和侵略改变东亚地区国际秩序的方式行不通。

二、财阀集团与日本帝国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财阀集团与日本帝国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财阀与军国主义的关系研究 ——以三井、三菱财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五、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难点
        (二)创新点
引言
第一章 三井、三菱财阀概述
    一、两财阀的产生
        (一)“财阀”词义辨析
        (二)政商的出现
        (三)政商向财阀的转变
    二、两财阀组织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一)同族经营
        (二)股份制改革
        (三)“家族康采恩”的形成
第二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背景与发展阶段
    一、军国主义内涵的界定
        (一)“军国主义”的定义
        (二)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关系
    二、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背景
        (一)一脉相承的“皇国战略史观”
        (二)深厚冗杂的社会根源
        (三)极端的民族主义特性
    三、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阶段
        (一)中世纪武家军国主义
        (二)近代天皇制军国主义
        (三)法西斯军国主义
第三章 昭和时代之前两财阀与军国主义的关系
    一、明治时代的军国主义扩张与两财阀体制的形成
        (一)早期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
        (二)对外扩张中的三井、三菱财阀
        (三)三井、三菱财阀体制形成
    二、大正时代的军国主义扩张与两财阀的发展壮大
        (一)“一战”的爆发与日本国内的经济景气
        (二)三井、三菱财阀在对外扩张中壮大
        (三)战后疲弊与三井、三菱财阀的对策
第四章 昭和前期两财阀对军国主义的作用
    一、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经济体制的加速形成
        (一)经济危机与军需景气
        (二)政治右倾化与两财阀的“转向”
        (三)军财“抱合”
    二、三井、三菱财阀与日本侵华
        (一)“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两财阀
        (二)“七七事变”前后的两财阀
        (三)“国策会社”与“统制会”中的两财阀
    三、三井、三菱财阀解体政策的实施
        (一)三井、三菱财阀战争责任分析
        (二)解体财阀的政策及实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从侵略扩张到和平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发展模式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e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三、研究主题以及选题的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历史导源
    第一节 文禄·庆长之役与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策源
        一、丰臣秀吉的侵略野心与大东亚构想
        二、文禄·庆长之役
        三、丰臣秀吉侵略思想的近代理论阐释
    第二节 德川幕府时期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政策宣示与理论建构
        一、德川幕府隐秘的侵略政策宣示
        二、德川时代知识界对侵略扩张的理论阐释与观念建构
    第三节 幕末思想家对侵略发展模式的理论建构
        一、黑船来航的冲击与欧美列强侵略发展模式的初步影响
        二、幕末思想家对侵略发展模式的理论阐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 明治维新与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形成
        一、明治维新为战前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形成进行了政治奠基
        二、明治思想家对侵略发展模式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内容及实质
        一、经济领域充斥着浓厚的前资本主义因素
        二、绝对主义天皇制的国家宪政体制是战前侵略发展模式的政治制度安排
        三、军国主义意识形态塑造了侵略发展模式的政治文化范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侵略发展模式与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日本进步力量改造国家发展模式的尝试与失败
        一、资产阶级民主派改造国家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失败
        二、世界经济大危机与日本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恶化
        三、日本法西斯的崛起与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日本战前侵略发展模式的逻辑结果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略战争
        二、法西斯总体战体制的形成
        三、战前略发展模式是日本军国主义者肆行杀戮和劫掠的代名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法西斯战争对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否定
    第一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终结
        一、中国抗日战争动摇了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根基
        二、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灭亡
    第二节 战时盟国改造日本发展模式的构想与方针
        一、战时盟国构建维护战后世界安全与和平的国际制度
        二、战时盟国改造日本发展模式的构想
        三、日本共产党改造日本发展模式的构想
    第三节 战后美国改造日本发展模式的措施
        一、美国对日本的占领与军事管制
        二、盟总实施民主化与非军国主义化的改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模式的确立与社会进步
    第一节 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模式的形成
        一、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模式的形成
        二、战后日本人民和平民主运动的勃兴
        三、五五年体制与战后日本的和平发展
        四、吉田茂路线与战后日本政府现实主义发展战略
        五、战后日本政府对和平国家的制度保证
        六、日本融入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节 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模式的内容
        一、和平宪法的政策框架建构与和平国家的政治起航
        二、政府主导的计划干预和经济有序协调的良性发展
        三、科教立国
        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福利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和平发展模式与战后日本社会的进步
        一、战后日本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战后日本现代社会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后和平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加速与和平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后冷战时代日本国内外形势的变动
        二、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加速与战后和平发展模式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二节 日本进步力量对日本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构思
        一、村山谈话表明了日本正确处理历史问题,巩固战后和平发展模式的正确态度
        二、日本进步力量有关日本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建议成为巩固战后和平发展模式的有益借鉴
        三、放弃军国主义思维,走与亚洲各国和平、平等相互依存的道路是日本战后和平发展模式的合理内核,同时也是日本未来发展唯一正确的历史抉择
    本章小结
结语
    一、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形成是明治维新不彻底性的内在规定和逻辑结论
    二、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否定
    四、和平发展模式的形成推动了战后日本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五、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3)三菱财阀与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综述
        (一) 三菱财阀的研究现状
        (二) 财阀与日本对外战争关系的研究现状
        (三) 财阀的战争责任研究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与理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军事运输与三菱财阀的创立
    第一节 海运业与三菱事业起步
        一 海运业
        二 侵台之战
        三 西南战争
        四 朝鲜事件、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
    第二节 明治十四年政变与三菱财阀的创立
        一 明治十四年政变与三菱“政治中立”
        二 退出海运业与多元化经营
第二章 三菱财阀与“军财抱合”
    第一节 经济危机与财阀转向
        一 经济危机与军需景气
        二 政治法西斯化与军财联合
        三 社会压力与财阀应对
    第二节 三菱财阀的转向
        一 财阀间联合的加强
        二 倾力于重化工业
        三 资产重组与三菱社成立
第三章 三菱财阀与日本军工生产
    第一节 造船业
    第二节 航空业
    第三节 战车生产
    第四节 钢铁
    第五节 化工行业
第四章 三菱财阀的海外活动
    第一节 早期的海外活动
        一 中国地区活动
        二 其他地区活动
        三 积累向国策会社发展的能量
    第二节 一战到“七七事变”期间的海外活动
        一 中国地区活动
        二 其他地区活动
        三 国策会社性质下的企业活动
    第三节 全面侵华期间的海外活动
        一 中国地区活动
        二 其他地区活动
        三 统制经济指导下的战争参与
第五章 三菱财阀的解体过程
    第一节 GHQ的财阀解体政策
    第二节 岩崎小弥太与三菱解体的障碍
        一 社长专制主义与三菱财阀自行解体的障碍
        二 三菱财阀自解体过程
    第三节 三菱财阀的拆分与重组
        一 三菱财阀的拆分情况
        二 金曜会与三菱的重新组合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菱族徽及三菱财阀代表性军工产品图
附录二: 大正时期日本政界势力对立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尾崎秀实与中日战争时代的东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尾崎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本论文的课题与方法
第一章 尾崎秀实的中国社会论与东亚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社会性质”与东亚
    第二节 “封建”与“亚细亚的停滞”
    第三节 “半殖民地”与“统一化论战”
    小结
第二章 西安事变与日本知识分子的东亚时局认识
    第一节 蒋介石的生死与围绕中国前途的争论
    第二节 “防共”话语及其批判
    第三节 “中国统一化论”的流行及其批判
    小结
第三章 尾崎秀实论中日全面战争前夜的东亚局势(1934.10─1937.6)
    第一节 “协调政策”的困境(1934.10──1935.11)
    第二节 走向“防共外交”(1935.12──1936.12)
    第三节 “东亚的战争危机”(1937.1──1937.7)
    小结
第四章 尾崎秀实论中日全面战争(1937.7─1938.12)
    第一节 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与扩大(1937.7──1937.10)
    第二节 走向“长期抗战”(1937.11──1938.5)
    第三节 尾崎秀实的“方向转换”(1938.6──1938.12)
    小结
第五章 “东亚协同体论”与日本帝国的话语秩序
    第一节 “帝国话语”的结构与危机
    第二节 蜡山政道:“近代”的再编
    第三节 三木清:“近代的超克”的形成
    第四节 尾崎秀实:“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
    小结
第六章 尾崎秀实论太平洋战争前的东亚局势(1939.1──1941.10)
    第一节 “东亚协同体”论的曲折(1939.1~1940.1)
    第二节 “新体制”与“南进论”(1940.2~1941.1)
    第三节 日美开战前夜(1941.2~1941.10)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三井物产在东北的经济活动研究(1926-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井物产的成立与早期在中国的活动
    一、三井物产的设立与初步发展
    二、三井物产初涉中国
    三、早期在东北的经营活动
第二章 九一八事变前三井物产在东北的经营(1926-1930)
    一、经营政策的调整
    二、在东北境内的贸易活动
    三、向关内的渗透
第三章 全面抗战爆发前三井物产在东北的经营(1931-1936)
    一、事变爆发后经营政策的调整
    二、东北境内的贸易与投资
    三、走私贸易
第四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三井物产在东北的经营(1937-1941)
    一、战争的阴影与经营政策的调整
    二、在东北的投资与民用贸易
    三、军需贸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以煤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研究综述
    第一节 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研究意义
        一、 中国从海外获取资源的现状
        二、 日本从海外获取资源的成就及影响
    第二节 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二、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研究评析
    第四节 分析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理论工具
        一、 国际政治经济学及其启示
        二、 有关议价能力的理论及其综合
第二章 日本的政治经济体制特点
    第一节 日本的政治体制简介及特点
        一、 日本的政治体制简介
        二、 日本的政治体制特点
    第二节 日本的经济体制特点
        一、 日本现代经济体制的源头
        二、 战时经济体制的延续
        三、 日本式经济体制的全面形成
        四、 日本式经济体制的特点
    第三节 日本的企业集团简介
        一、 战前的企业集团——财阀
        二、 战后的企业集团
    第四节 企业集团与与日本政治的联系
        一、 战前财阀与政治的联系
        二、 战后企业集团与政治的联系
第三章 日本近现代从海外获取矿产资源的历史
    第一节 原油的进口历史
        一、 战前
        二、 战后
    第二节 煤炭的进口历史
        一、 战前
        二、 战后
    第三节 铁矿石的进口历史
        一、 战前
        二、 战后复兴阶段
        三、 高度成长期
        四、 低增长期
    第四节 铜矿石的进口历史
        一、 1945 年~1960 年代前半段
        二、 1960 年代后半段~1970 年代前半段
        三、 1970 年代后半段~1980 年代
        四、 1990 年代至今
    第五节 日本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
        一、 全面调查
        二、 资本先行
        三、 军事侵占后涸泽而渔式的掠夺
第四章 日本矿产资源保障体制
    第一节 加强内部协作
        一、 国家行为
        二、 一站式支援机制
        三、 企业间利益共同体
    第二节 挑起供应端竞争
        一、 贸易措施
        二、 投资措施
    第三节 主导谈判
        一、 设定谈判规则和定价机制
        二、 组成采购卡特尔
        三、 掌握供给方信息
        四、 善用贸易合同
        五、 尽可能攫取附加值
第五章 煤铁案例
    第一节 日本对煤铁的海外投资
        一、 煤炭
        二、 铁矿石
    第二节 日本煤铁战略的效果
第六章 对中国的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日本文化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文化与制度及企业制度变迁关系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主要创新与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内容
        1.4.1 主要创新
        1.4.2 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内容
第2章 基本概念解读
    2.1 文化与制度的内涵诠释
        2.1.1 文化的概念与构成
        2.1.2 制度的内涵与基本结构
        2.1.3 本文对文化与制度的概念界定
    2.2 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关系
        2.2.1 文化与制度的同一性
        2.2.2 文化对制度的决定作用
        2.2.3 制度反作用于文化
    2.3 企业制度的概念界定
        2.3.1 企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3.2 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
        2.3.3 企业制度的主要构成
        2.3.4 企业制度的主要功能
第3章 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理论依据
    3.1 制度的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
        3.1.1 制度研究中的伦理考量
        3.1.2 制度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的来源
        3.1.3 制度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3.2 制度变迁理论的“路径依赖”说
        3.2.1 制度变迁的基本概念与发生机理
        3.2.2 制度变迁的方式与路径依赖
        3.2.3 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3.2.4 文化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的双重影响
    3.3 博弈论
        3.3.1 博弈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2 博弈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3.3.3 企业制度变迁中的博弈和均衡
    3.4 文化传统与制度绩效
        3.4.1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3.4.2 文化传统作用于制度绩效的分析框架
        3.4.3 企业制度绩效的界定与评价标准
第4章 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文化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4.1 企业制度处理的核心问题
        4.1.1 谁的企业——为谁的“利益”服务
        4.1.2 经营的目标——追求的“利益”具体是什么
        4.1.3 核心利益主体——“利益”如何分配和平衡
        4.1.4 企业间关系——怎样开展基于“利益”的合作与竞争
        4.1.5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取“利益”
    4.2 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与变革的核心文化因素
        4.2.1 文化传统的核心结构——集团意识
        4.2.2 社会构造的基本法则——等级秩序
        4.2.3 群体的基本生活态度——现世主义
        4.2.4 行为方式的关键约束——耻感文化
        4.2.5 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恩情主义
    4.3 文化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具体作用路径
        4.3.1 价值传导路径
        4.3.2 自我修正路径
        4.3.3 博弈演进路径
        4.3.4 兼容诱变路径
        4.3.5 变革锁定路径
    4.4 文化传统与企业制度的日本模式
        4.4.1 日本企业制度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4.4.2 日本模式形成的文化根源——基于日美模式的比较
        4.4.3 文化差异与企业制度模式趋同
第5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金字塔式垄断体制沿革与绩效评价
    5.1 制度引进与适应性变革:战前财阀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5.1.1 明治维新与日本财阀的兴起
        5.1.2 传统文化与财阀体制的形成
        5.1.3 财阀体制的绩效评价
    5.2 强制性制度变迁:战后美国对日本财阀体制的改造
        5.2.1 解散财阀与 GHQ 对日本企业制度的设计
        5.2.2 文化冲突与 GHQ 制度设计的破灭
        5.2.3 美国模式在日本实践的绩效评价
    5.3 适应性演化:财阀“复活”与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确立
        5.3.1 法律修改与垄断资本的重新集结
        5.3.2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最低层:下请关系
        5.3.3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中间层:企业集团
        5.3.4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最高层:财界团体
        5.3.5 战后日本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绩效评价
第6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企业雇佣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价
    6.1 家族主义经营:日本式雇佣的初步形成
        6.1.1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初始雇佣制度及其弊端
        6.1.2 家族主义经营的“回归”及主要内容
        6.1.3 家族主义经营的绩效评价
    6.2 战时劳动统制:权力干预下的雇佣制度变化
        6.2.1 战时劳动统制的基本内容
        6.2.2 国家对雇佣制度实施规制的文化基础
        6.2.3 战时劳动统制的绩效评价
    6.3 终身雇佣制:日本式雇佣的延续与发展
        6.3.1 战后终身雇佣制的形成与主要特点
        6.3.2 终身雇佣制度确立的文化根源
        6.3.3 文化约束与终身雇佣制的绩效评价
第7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化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价
    7.1 主银行制:融资与债务约束的内部化
        7.1.1 财阀融资与主银行制的渊源
        7.1.2 文化影响与战后主银行制的形成
        7.1.3 主银行制的绩效评价
    7.2 从“实”到“虚”的股东与内部人控制结构的形成
        7.2.1 股东地位变化的历史梳理
        7.2.2 文化影响与战后经营层控制地位的确立
        7.2.3 监督机制弱化与经营层的自我约束
        7.2.4 内部人控制结构的绩效评价
    7.3 内部晋升制度:经理人市场约束的内部化
        7.3.1 内部晋升制度的主要内容
        7.3.2 文化影响与内部晋升制度沿革
        7.3.3 内部晋升制度的绩效评价
    7.4 治理模式与公司法的背离:企业运行的内源性
        7.4.1 企业运行与实体法相背离的历史与现实
        7.4.2 企业实际运行与成文法背离的文化诱因
        7.4.3 法律与实践背离的绩效评价
第8章 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革与创新方向展望
    8.1 环境变化与日本传统企业制度失衡
        8.1.1 战后日本企业制度均衡的环境基础
        8.1.2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运行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8.1.3 传统文化对企业制度失衡的加速作用
    8.2 日本企业制度变革的实践与惯性趋势
        8.2.1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制度的变革与争论
        8.2.2 变革中的惯性趋势及其影响
        8.2.3 趋同与惯性的日本文化因素解析
    8.3 日本企业制度创新与绩效优化——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思考
        8.3.1 文化引致的路径闭锁效应的规避与控制
        8.3.2 考虑文化因素的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的融合
        8.3.3 外部法律规制与内在经营目标的调适和统一
第9章 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9.1 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的结论
        9.1.1 企业制度蕴含伦理价值追求
        9.1.2 文化传统决定企业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
        9.1.3 文化与制度的兼容决定高绩效的企业制度
        9.1.4 文化对企业制度变迁和绩效存在双重影响
        9.1.5 外在形式的改革不是治本之道
    9.2 现阶段中国企业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文化根源
        9.2.1 企业制度引进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9.2.2 契约文化缺失与企业制度的低效
        9.2.3 “一把手”、“官本位”文化与内部人控制
    9.3 日本企业制度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9.3.1 处理好制度移植、制度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兼容问题
        9.3.2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现代企业制度
        9.3.3 积极推进与制度创新相匹配的传统文化变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8)《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9)日本总体战体制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2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总体战思想的产生
    2.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
        2.1.1 具有现代战争意义的一战
        2.1.2 总体战思想的出现
        2.1.3 总体战的内容和特点
    2.2 日本对总体战思想的认识
        2.2.1 日本总体战研究的开始
        2.2.2 日本对总体战思想的认识
        2.2.3 对日本总体战思想的评价
    2.3 日本对总体战的应对
        2.3.1 内阁对总体战的应对
        2.3.2 陆军对总体战的应对
        2.3.3 海军对总体战的应对
第3章 日本建立总体战体制的前期准备
    3.1 19 世纪20 年代初日本总体战体制构筑的迟滞
        3.1.1 军缩舆论的形成
        3.1.2 重工业、化学工业发展的迟滞
        3.1.3 现状维持派与山梨军缩
    3.2 政党内阁时期的政军关系的调整
        3.2.1 原内阁的成立——原的总体战认识
        3.2.2 田中的“国防国民化”与政界进出——以建立总体战体制为目的
        3.2.3 军制改革派与宇垣军缩——军事装备近代化的开始
    3.3 国民军事总动员准备的开始
        3.3.1 国民军事思想普及的开始
        3.3.2 帝国在乡军人会的作用
        3.3.3 学校军事训练的实施和青年训练所的设立
第4章 日本建立总体战体制的开始
    4.1 法西斯幕僚军官围绕构建总体战体制的活动
        4.1.1 “巴登巴登密约”
        4.1.2 从二叶会到一夕会的建立
        4.1.3 石原莞尔的总体战思想
    4.2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军备扩张政策的出台
        4.2.1 掠夺中国东北资源的“九·一八”事变
        4.2.2 军部政治职能的强化
        4.2.3 陆海军军备扩张政策
    4.3 军部的国民动员与对中国华北资源的调查
        4.3.1 国防思想普及运动
        4.3.2 国防妇人会的建立及爱国妇人会的活动
        4.3.3 对中国华北资源的调查
第5章 日本总体战体制的初步形成
    5.1 新官僚·新兴财阀的出现与“转向”问题
        5.1.1 新官僚的抬头
        5.1.2 新兴财阀的出现
        5.1.3 “转向”
    5.2 “统制派”在军部支配地位的确立
        5.2.1 “皇道派”与“统制派”的对立
        5.2.2 “陆军小册子问题”
    5.3 旧财阀的转向与军部政治支配地位的确立
        5.3.1 旧财阀的转向
        5.3.2 青年军官与“统制派”的冲突
        5.3.3 “二·二六”兵变
第6章 日本总体战体制的形成
    6.1 总体战计划的全面制定
        6.1.1 石原莞尔国防国策计划的出台
        6.1.2 “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的制定
        6.1.3 日本国内军需产业开发计划的制定
    6.2 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与总体战体制的确立
        6.2.1 掀起全面侵华战争
        6.2.2 企划院的设置及其经济职能
        6.2.3 《国家总动员法》的制定
        6.2.4 大本营的建立
    6.3 国民总动员运动的强化
        6.3.1 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开展
        6.3.2 国民动员基层组织的整备
        6.3.3 国民缘何支持战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10)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概要
Abstract
序章
    一 选题由来及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概念释义与界定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
    五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的东南亚认识及其行动
    第一节 一战结束前的日本与东南亚
        一、 日本的“崛起”与对外扩张
        二、 一战前日本的对外观与东南亚认识的演进
        三、 一战结束前日本的“北进”与“南进”
    第二节 两次大战期间的日本与东南亚
        一、 冲破“一战后国际体系”的对华侵略扩张
        二、 “南进论”下东南亚地位的确认
        三、 “南进”行动的准备
    第三节 二战爆发后的日本与东南亚
        一、 侵华战争与“南进”
        二、 “南进”东南亚计划的加速
        三、 武力“进驻”法属印支
        四、 孤注一掷的“南进”决断
    小结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军政统治的演变
    第一节 开战前的军政统治计划
        一、 军政统治原则的制定
        二、 军政统治机构的规划
        三、 经济统制规划
    第二节 战争初期的军政统治
        一、 初期军政统治的实施
        二、 初期军政的统治机构
        三、 初期经济统制政策
    第三节 战争中期的军政统治
        一、 军政统治方式的调整
        二、 军政统治机构的强化
        三、 经济统制政策的展开
    第四节 战争末期的军政统治
        一、 决战军政下的统治方式
        二、 决战军政下统治机构的变化
        三、 决战军政下的经济统制政策
    小结
第三章 金融和财政统制
    第一节 军票和南方开发金库券的使用
        一、 在法属印支的军票使用
        二、 外币军票在东南亚占领区的使用
        三、 南方开发金库的设立及其金库券的使用
    第二节 日本对东南亚的货币金融统制
        一、 货币金融统制政策的变迁
        二、 货币金融统制的操作
        三、 对占领区的外汇统制
        四、 对法属印支和泰国的货币金融统制
    第三节 日本对东南亚的财政统制
        一、 财政统制政策的变动
        二、 财政统制的推行
        三、 临时军费特别会计的东南亚专项支出
        四、 物价统制
    小结
第四章 产业统制
    第一节 农业统制
        一、 农业统制政策
        二、 粮食统制
        三、 其他主要农产品及种植园统制
    第二节 矿业统制
        一、 矿业统制政策
        二、 石油业统制
        三、 其他矿产业统制
    第三节 工业统制
        一、 工业统制政策
        二、 产行业统制
        三、 各占领区的生产资料统制
    第四节 交通运输统制
        一、 交通运输统制政策
        二、 水上运输统制
        三、 陆地运输统制
        四、 航空运输统制
    小结
第五章 贸易统制
    第一节 战前日本与东南亚的贸易
        一、 战前东南亚的对外贸易
        二、 战前日本与东南亚的贸易谈判
        三、 战前日本对东南亚的贸易统制机构
    第二节 战时日本对东南亚的贸易统制政策
        一、 战时贸易统制体制的形成
        二、 临时军费下的购拨型贸易
        三、 战时贸易统制的效果
    第三节 东南亚各地贸易统制的状况
        一、 陆军占领区的贸易统制
        二、 海军占领区的贸易统制
        三、 法属印支和泰国的贸易统制
    小结
终章
    一 战时东南亚经济统制的本质
    二 战时东南亚经济统制的特征
    三 战时东南亚经济统制的效果
    四 战时东南亚经济统制的遗产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财阀集团与日本帝国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财阀与军国主义的关系研究 ——以三井、三菱财阀为例[D]. 邱松.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从侵略扩张到和平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发展模式的转型[D]. 刘潇湘. 武汉大学, 2014(08)
  • [3]三菱财阀与战争[D]. 孙雁.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4]尾崎秀实与中日战争时代的东亚[D]. 汪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三井物产在东北的经济活动研究(1926-1941)[D]. 邓艳.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6]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以煤铁为例[D]. 宁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7]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D]. 徐兴. 吉林大学, 2014(03)
  • [8]《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9]日本总体战体制形成研究[D]. 姚春海. 吉林大学, 2010(08)
  • [10]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D]. 毕世鸿. 南开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财阀集团与日本帝国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