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

开展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

一、把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论文文献综述)

华国锋[1](1977)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首先,我提议: 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们党、我们军队和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国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 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的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 为悼念十大以来和以前几年间逝世的为我国人民革命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康生同志、董必武同志、李富春同志、陈毅同志、贺龙同志, 为悼念在这期间逝世的所有对党对革命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央委员和其他同志

文世芳[2](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华国锋[3](1977)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 首先,我提议: 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们党、我们军队和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国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 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的久经考验的亲

华国锋[4](1977)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首先,我提议: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们党、我们军队和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国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

华国锋[5](1977)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报告,八月十八日通过)》文中认为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首先,我提议; 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们党、我们军队和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国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 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的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 为悼念十大以来和以前几年间逝世的为我国人民革命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无产阶级革

华国锋[6](1977)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 首先,我提议: 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们党、我们军队和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国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 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的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 为悼念十大以来和以前几年间逝世的为我国人民革命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康生同志、董必武同志、李富春同志、陈毅同志、贺龙同志,

李曙新[7](2005)在《探索中的双重变奏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同时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对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研究,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和中共党史学科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但是,目前理论界较多研究的是三大标志性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研究1949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成果则寥寥无几。本文将这一历史时期即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党的指导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在首先指出其总特征是正确发展趋向与错误发展趋向“双重变奏”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视角,将党的指导思想解构为三个层面即第一层面的宏观指导思想,第二层面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总体指导思想和第三层面的分领域具体指导思想,全方位地探讨三个层面上两个发展趋向的演变过程和基本内容,分析其特点、成因及其影响。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 绪论界定了“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党的指导思想”和“两个发展趋向”等特定术语的含义,点明了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党的指导思想的主线是探索。第一章概述了宏观指导思想两个发展趋向的演化过程和主要内容。第二、三、四章分述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领域总体指导思想和分领域具体指导思想两个发展趋向的主要表现。第五章分析了两个发展趋向互相交织和互相渗透的特点、客观上的认识原因和主观上的作风原因以及正反两个方面经验对于新的指导思想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结语总结出了一些如何在党的指导思想层面上开展理论创新的有益启示。

华国锋[8](1977)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首先,我提议: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们党、我们军队和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国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的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为悼念十大以来和以前几年间逝世的为我国人民革命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康生同志、董必武同志、李富春同志、陈毅同志、贺龙同志,

华国锋[9](1977)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报告,八月十八日通过)》文中认为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首先,我提议: 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们党、我们军队和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国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 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的久经考验的亲

华国锋[10](1977)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报告,八月十八日通过)》文中研究说明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首先,我提议: 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们党、我们军队和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国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 为悼念去年逝世的我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的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 为悼念十大以来和以前几年间逝世的为我国人民革命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无产阶

二、把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7)探索中的双重变奏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社会主义建设前期的主线
    二、“党的指导思想”界说
    三、“两个发展趋向”解读
    四、研究动态与本文的基本思路
    五、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第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党在宏观指导思想上的两个发展趋向研究
    第一节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0~1956.9.)
        一、工作中心适时转移的思想:正确发展趋向的良好开端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与实践:两个发展趋向并存局面的出现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9.~1966.5.)
        一、党的八大确定的指导思想:正确发展趋向的标志性成果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错误发展趋向渐占上风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
        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错误发展趋向主导全局
        二、“三项指示为纲”的思想:恢复正确发展趋向的努力
    第四节 两年徘徊时期(1976.10.~1978.12.)
        一、“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错误发展趋向的惯性延续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发展趋向的最终确立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两个发展趋向研究
    第一节 经济建设总体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
        一、从“以苏为鉴”到“两个阶段”:从国情出发探寻建设道路的趋向
        二、从“大跃进”到“洋跃进”:脱离国情的急于求成趋向
    第二节 经济建设具体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
        一、在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上
        二、在经济结构问题上
        三、在经济体制问题上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党在政治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两个发展趋向研究
    第一节 政治建设总体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
        一、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题的趋向
        二、把处理阶级矛盾作为主要政治任务的趋向
    第二节 政治建设具体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
        一、在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上
        二、在法制建设问题上
        三、在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上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党在思想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两个发展趋向研究
    第一节 思想文化建设总体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
        一、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发展多元化相统一的趋向
        二、意识形态问题政治化的趋向
    第二节 思想文化建设具体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
        一、在哲学领域
        二、在科学领域
        三、在文艺领域
        四、在教育领域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党的指导思想两个发展趋向的特点和因果分析
    第一节 两个发展趋向的特点分析
        一、两个发展趋向的交织与渗透
        二、两个发展趋向的共存与消长
    第二节 两个发展趋向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上:探索中的认识问题
        二、主观上:探索中的作风问题
    第三节 两个发展趋向的理论影响分析
        一、反思和鉴戒错误发展趋向: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切入点
        二、继承和完善正确错误发展趋向:邓小平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结语: 今天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英文目录
后记

四、把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论文参考文献)

  •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J]. 华国锋. 文史哲, 1977(S1)
  • [2]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J]. 华国锋. 北京师院学报, 1977(04)
  • [4]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J]. 华国锋. 安徽教育, 1977(S1)
  • [5]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报告,八月十八日通过)[J]. 华国锋. 山东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05)
  • [6]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J]. 华国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00)
  • [7]探索中的双重变奏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研究[D]. 李曙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8]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J]. 华国锋.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03)
  • [9]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报告,八月十八日通过)[J]. 华国锋. 湖南教育, 1977(09)
  • [10]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报告,八月十八日通过)[J]. 华国锋. 安徽大学学报, 1977(03)

标签:;  ;  ;  ;  ;  

开展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