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应力混凝土槽瓦屋面设计与施工的若干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森,丁伟伦,任庆英,刘文珽,周轶伦,刘翔,刘帅[1](2021)在《玉环图书馆与博物馆结构设计》文中提出玉环图书馆与博物馆结构高度分别为15.5m和24m,几种典型结构单元对应不同的功能,形成总体建筑群。屋盖结构采用了下凹的钢筋混凝土悬索预应力薄壳屋盖,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预应力索-壳组合结构,楼盖结构采用了工字形鱼腹梁箱型楼盖,竖向抗侧力构件采用剪力墙。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结构体系和弹性计算结果,对屋盖预应力张拉过程进行了分析,对结构关键构件进行了补充分析。结果表明,悬索预应力薄壳屋盖和工字形鱼腹梁箱型楼盖的性能良好,二者的结合能够符合建筑师要求的视觉效果和功能需求;采用的悬索预应力薄壳屋盖张拉方式施工方便、受力合理。
王新成[2](2021)在《拓扑学在公共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高克程[3](2021)在《既有锯齿形厂房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及抗震加固》文中指出
张静雅[4](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刘颖[5](2021)在《考虑施工过程的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超长RC框架结构在公用建筑中及高层建筑日益广泛,由于人们对建筑美观和完整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设计师往往不在建筑上设置或者取消伸缩缝,通过设置后浇带来解决温度收缩裂缝的问题。然而,目前对于设置了后浇带的超长RC框架结构工程实践领先设计理论,其施工过程对结构温度收缩效应影响的三维仿真计算研究亦鲜有涉及。本文针对设有后浇带超长RC框架结构,考虑施工过程开展其温度收缩效应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已有国内外针对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考虑施工过程的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非线性分析中计算温差的确定方法,以及结构温度收缩效应非线性分析应按温度收缩作用与恒载、活载等的作用组合进行非线性分析,以考虑各作用效应相互非线性影响等。(2)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研制可考虑施工过程的温度收缩效应的双重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该方法可通过对结构进行分阶段,以考虑施工过程;可实现梁板柱空间协同三维仿真;可在模型实体单元分块(混凝土和钢筋)以设置不同材料温度或线性温度梯度场,且能考虑钢筋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的差异等。并通过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对比考虑施工模拟与不考虑施工模拟的一空间单层框架结构的温度收缩效应,验证了严格考虑施工过程计算结构温度收缩效应的必要性。(3)采用上述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仅考虑温度收缩作用(不计恒载和活载等),分析不同后浇带间距和留置时间对单层超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各跨板温度收缩应力的影响,进而分析常用的后浇带间距范围内,楼板配筋率、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与后浇带间距在考虑施工过程中对结构温度收缩效应的有效作用影响,为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留置间距提供了参考。(4)以国内南方某二层超长RC框架结构厂房为研究对象,分别考虑四种不同施工过程情况下,对结构受整体温差和竖向荷载(恒、活载等)作用组合的温度收缩效应进行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分析中,考虑不同施工进度的季节温差、后浇带的设置与合龙等。通过结构的整体变形和梁、板、柱构件的应力与变形、裂缝等计算结果,探讨了不同施工过程(不设置后浇带和不同的后浇带设置方式)对结构温度收缩效应的影响。并根据考虑施工过程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分析结果,推算出考虑不同施工过程,超长RC框架结构在温度收缩效应简化分析施工过程的方法中施工措施(设置后浇带)折减系数β。(5)基于前述研究,采用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退化单元有限元分析程序,针对不同施工过程,对超长RC框架结构的不同温度筋配置方式在考虑施工过程中结构温度收缩应力的有效控制作用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以上研究,论文所获结论可为完善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理论研究与裂缝控制提供参考。
王培杰[6](2021)在《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民居建筑真实地记录了该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在不同时期发展、演绎的历史进程,是我国传统工匠长期以来调节与修正的“群体经验”结晶,彰显着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自改革开放我国实现重大的社会经济增长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犹存已久,我国农村“空心化”问题愈演愈烈。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导致大量传统民居年久失修,在经历漫长的“自然性损毁”的过程中缺乏管理、修缮和保护措施,房屋空置率逐年上涨,形成的危旧房屋比比皆是,严重影响着居住者的生活安全。在此背景下,门头沟区传统村落的居民建筑对于房屋安全、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传统居住模式的转换需求迫切。与此同时,当地传统民居的自主性改造欠缺专业的建筑指导和技术把控,传统的建筑形式及建筑材料逐渐现代化,传统民居的建筑风貌遭到一定破坏性的影响。论文通过对门头沟区14个传统村落的深入调研,选取其中具有典型代表的8个传统村落进行了更为详细、深入的考察调研及建筑测绘,全面地梳理总结了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肯定了其传统民居建筑价值。通过从建筑质量、建筑风貌、建筑舒适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当地传统民居的现状问题,总结归纳出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了改造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论文分别从建筑质量、建筑风貌、建筑舒适性三个方面入手,相应地提出了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的适宜性技术措施和设计策略,力求在良好的经济效益下,提升当地传统民居的住房安全及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延续传统民居的建筑风貌。论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提出论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通过对门头沟区传统村落的深入调研,详细地分析了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并从建筑质量、建筑风貌、建筑舒适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传统民居的现状问题。第三章总结归纳了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地危旧传统民居的改造设计原则。第四章从建筑安全层面入手,分别讨论了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承重结构、围护结构以及地基基础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技术措施;第五章从建筑风貌层面入手,针对传统民居建筑色彩、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元素以及生活设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在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设计中对传统建筑风貌管控的设计策略及方法;第六章从建筑舒适性层面入手,针对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改造设计、建筑内环境舒适性提升以及民居安全环境营造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造设计策略。
张晗[7](2021)在《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价值与构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简称“五年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五年计划[1](以下简称“一五”计划)的实施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遗产恰为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记忆和财富。西安市是“一五”计划时期着重发展的城市,其工业遗产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重要性和典型性。不同于西安的古代遗产,现代工业建设因年代相对较晚,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在当代并未形成整体和系统性的认知。西安工业遗产数量庞大又相互缺乏内在的联系,整体处于碎片化的状态。现实生活中,各单位对工业遗产疏于记录、单一化的更新及不经评估就拆除的行为无不反应出当下社会缺乏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知,这也成为了当今社会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所面对的普遍问题。综上,解读和研究工业遗产的发展历史并挖掘工业遗产核心价值是当代工业遗产资源保护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了工业遗产的相关保护工作开展。而本文研究旨在加强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核心价值和价值系列遗产研究领域的空缺。本文是以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首先着重介绍了“一五”时期城市发展及工业建设的背景,通过对大量的史料文献的阅读,初步探索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的重要价值内涵,然后梳理了西安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和不同工业行业的代表性项目的建设历史,分析了“一五”时期工业遗产的构成与重要突出贡献。之后,通过上文的相关研究,在参照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比较其他工业城市的遗产价值构成,结合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本身的核心价值,分析概括出了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历史价值——国家现代国防军工业、纺织工业、电力机械工业飞速发展的重要见证;2)科学技术价值——具有行业或技术的开创性及建造方式独特性;3)社会文化价值——企业办社会的模式形成了强烈的社区认同感;工业建设深刻影响了西安的空间布局和城市风貌;形成了西安“一五”时期独特的城市记忆。最后,结合本文所研究的工业遗产对象的重要历史作用及价值框架,对应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价值主题,最终将遗产分类梳理为三大类型,并结合对遗产载体的价值判断进行遗产分类梳理,从而形成系统的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系列清单。探究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价值研究框架及系列遗产构成的研究模式。
任秋实[8](2021)在《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原主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更新的进行,国内出现了大量闲置的旧工业建筑。而改造再利用是目前处理旧工业建筑的主要方法,也是必然趋势。在国家和地方的鼓励性政策下,大量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在各地出现。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排放时间较为集中且碳排放量较大,因而成为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的聚焦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特点,提出适用于其施工期碳足迹的测算方法并对施工期减碳效果及减碳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因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首先,界定了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测算边界,将施工期划分为四个施工阶段并梳理各阶段所需物资清单;提出基于LCA理论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测算方法并构建适用于施工期碳足迹测算的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其次,以陕西老钢厂再生利用项目为例,选取7座旧工业建筑,对其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进行测算。同时,对施工期碳足迹的构成进行解构分析以探索碳足迹构成规律,同时选取对标建筑与其进行碳足迹对比;结果表明改建阶段对施工期碳足迹的贡献度最大;钢材、混凝土、砖材是产生建筑材料碳足迹的主要建材;施工期碳足迹水平较一般新建工程处于较优状态并评价了减碳效果。最后,借鉴PSR模型并选用变权综合评价法构建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模型,建立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变权综合评价法对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进行确定。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了减碳效果满意度的提升路径。
张俊[9](2021)在《滇中彝族新民居轻钢装配式建构及构件部品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中彝族传统民居是一种饱含智慧建造的经典民居类型,其本身具有历史研究、文化传承及建筑创作价值。当下滇中彝族传统居民的建构形制存在诸多缺陷,已经满足不了居民的居住需求,导致传统民居逐渐消失。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轻钢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建筑体系,也是当下最适合于乡村的建造方式。本研究借助轻钢装配式体系的优势,对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进行建构策略的研究和构件部品的设计。本研究以滇中彝族传统民居建筑语汇的现代转译和轻钢装配式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传统民居的类型特点、建构逻辑以及轻钢装配式的体系特点,从而确定新民居的需求层级。本研究主要对新民居的建构策略(包括建构体系的内容与原则、集成设计及模数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及对各系统构件部品(包括结构系统部品、围护系统部品、装饰系统部品)进行了设计,并得出了两个新类型民居的模块化设计应用。本研究最终解决了滇中彝族传统民居建筑语汇的现代转译的难题,实现了传统建筑语汇与新型材料体系的结合。希望通过此课题研究,不仅能为滇中彝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条可发展路线,甚至能为滇中彝族新民居的工业化建造提供建设性参考。
唐晓芊[10](2021)在《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装配式建筑普遍采用标准化的设计以及标准化的施工方法,建筑具备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契合标准化中小学的建设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各地学校的主流建设方式。由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时间不长,各项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装配式中小学的建筑设计还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目前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都为量身定制,建筑难以实现普适性。另一方面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步骤串联式独立开展,各类信息融合度不高,导致部分设计的构件难以符合生产、安装要求,因此,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高适应性及不缺个性化的设计方法分析,以及与工业建筑相适应的设计流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的设计与设计流程特点进行调研及分析,并提出了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及集成化设计流程的方法,主要内容为以下四点:(1)根据湖南中小学校建设以及构件厂生产现状调研,研究了装配式中小学建筑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小学建筑在设计适应性和设计步骤协同性不足、设计信息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并探讨了装配式中小学的发展趋势。(2)从平面、空间、立面三个维度对模块单元组合的设计方法及当前的设计流程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空间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特点。在模块化的空间上,有长边拼合、短边拼合、长短边拼合、前后错位、间隔平行五种组合形式;在建筑空间在平面组合方式上,有行列式、院落式两种组合方法,在叠合组合方式上,有对位叠合、错位叠合、十字交错叠合三种组合模式。影响建筑立面设计造型的构件主要为外墙、门窗、外廊、阳台以及空调板,其建筑设计流程主要采用串联式的设计模式。(3)基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模块单元、平面及立面设计特点,提出了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原则,以及提升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装配率的方法;构建了一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与不同场地环境、不同建筑体量以及不同立面风格相适应的设计方案,探索了其与工业化建筑设计流程相适应的集成化设计思路。(4)以湖南省装配式钢结构中小学建筑方案设计实践项目为依托,对其建筑适应性设计以及集成化设计流程策略进行了重点研究。实践成果验证了研究策略的可行性,为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定参考。
二、预应力混凝土槽瓦屋面设计与施工的若干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应力混凝土槽瓦屋面设计与施工的若干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玉环图书馆与博物馆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结构体系 |
3 结构整体计算 |
4 屋盖结构设计 |
4.1 屋盖截面及配筋设计 |
4.2 屋面屈曲分析 |
4.3 屋盖预应力张拉过程分析 |
5 楼盖工字形鱼腹梁设计 |
6 端部剪力墙结构设计 |
7 结论 |
(4)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5)考虑施工过程的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长RC框架工程应用现状 |
1.2.2 混凝土温度收缩效应研究现状 |
1.2.3 超长RC框架结构考虑施工过程温度收缩效应研究现状 |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收缩效应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
2.2.1 混凝土收缩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
2.2.2 混凝土收缩种类 |
2.2.3 混凝土结构的徐变 |
2.3 温度收缩应力与温度收缩裂缝 |
2.3.1 温差的分类 |
2.3.2 温度收缩应力理论 |
2.3.3 温度收缩应力产生机理 |
2.3.4 温度收缩裂缝 |
2.4 考虑施工过程的非线性分析方法计算温差的确定 |
2.4.1 季节温差的确定 |
2.4.2 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的确定 |
2.4.3 非线性计算温差的确定 |
2.5 考虑温度收缩效应的作用组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与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三维实体等参数单元 |
3.3 三维实体退化单元 |
3.3.1 中厚板壳单元假定 |
3.3.2 Ki R.Chhoff薄板壳单元 |
3.3.3 梁单元 |
3.4 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的温度收缩效应分析方法 |
3.5 考虑施工过程的混凝土结构温度收缩效应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方法 |
3.5.1 程序功能和特点 |
3.5.2 程序模块结构与流程 |
3.6 考虑施工过程的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三维仿真分析算例 |
3.6.1 概述 |
3.6.2 算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后浇带的设置对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不同后浇带的设置对超长RC结构温度收缩效应影响有限元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后浇带合龙前后各阶段季节温差确定 |
4.2.3 收缩当量温差确定 |
4.2.4 后浇带设置条数对板温度收缩应力影响分析 |
4.2.5 后浇带留置时间对板温度收缩应力影响分析 |
4.3 各因素与后浇带间距对温度收缩效应影响仿真分析 |
4.3.1 后浇带间距公式 |
4.3.2 不同配筋率与后浇带间距的影响 |
4.3.3 不同板厚与后浇带间距的影响 |
4.3.4 不同混凝土强度与后浇带间距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施工过程的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工程概况及PKPM配筋信息 |
5.2.1 工程概况 |
5.2.2 配筋信息 |
5.3 各工况施工阶段计算模拟 |
5.3.1 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温度应力相关参数确定 |
5.3.2 收缩当量温差确定 |
5.3.3 考虑施工过程计算温差确定 |
5.3.4 考虑施工过程非线性分析模拟方法 |
5.4 超长结构温度收缩效应计算结果分析 |
5.4.1 各工况下柱变形分析 |
5.4.2 各工况下梁变形分析 |
5.4.3 各工况下板变形分析 |
5.4.4 结构整体温度收缩效应及裂缝分析 |
5.4.5 考虑施工过程设置后浇带的折减系数推算 |
5.5 温度筋在不同施工过程中控制温度收缩应力的研究 |
5.5.1 温度筋的配置 |
5.5.2 考虑不同施工过程配置温度筋的有效作用分析 |
5.5.3 计算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城市化背景下“空心化”已经成为乡村的普遍现象 |
1.1.2 乡村危旧房屋的改造迫在眉睫 |
1.1.3 乡村建设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作重点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理论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门头沟区传统民居概况及现状问题 |
2.1 门头沟区传统民居的生成环境 |
2.1.1 自然环境 |
2.1.2 气候环境 |
2.1.3 人文环境 |
2.2 门头沟区传统村落的分布情况 |
2.3 门头沟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2.3.1 大木构架 |
2.3.2 平面布局 |
2.3.3 外部形态 |
2.3.4 细部装饰 |
2.4 门头沟区传统民居的现状问题 |
2.4.1 建筑质量方面 |
2.4.2 建筑风貌方面 |
2.4.3 建筑舒适性方面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设计原则 |
3.1 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
3.1.1 国家政策的影响 |
3.1.2 居民经济收入的影响 |
3.1.3 年龄结构的影响 |
3.1.4 家庭结构转变的影响 |
3.1.5 村民需求转变的影响 |
3.1.6 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 |
3.2 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设计原则 |
3.2.1 切合实际,以经济性、安全性为前提 |
3.2.2 适度创新,因地制宜开展适宜性改造 |
3.2.3 遵循地域性原则,延续传统民居特色风貌 |
3.2.4 提升居住舒适度,改善居民生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策略——安全篇 |
4.1 承重结构 |
4.1.1 常见问题 |
4.1.2 加固技术措施 |
4.2 围护结构 |
4.2.1 常见问题 |
4.2.2 加固技术措施 |
4.3 地基基础 |
4.3.1 常见问题 |
4.3.2 加固技术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策略——风貌篇 |
5.1 建筑色彩的提取与延续 |
5.2 建筑材料的更新与风貌管控 |
5.2.1 传统建筑材料的类型 |
5.2.2 传统建筑材料的更新 |
5.2.3 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适宜性结合 |
5.3 装饰元素的提取与延续 |
5.3.1 屋面形式 |
5.3.2 门窗形式 |
5.3.3 墙体形式 |
5.3.4 细部装饰 |
5.4 生活设施的革新与风貌管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策略——体验篇 |
6.1 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改造设计 |
6.1.1 “多开间组团”改造模式 |
6.1.2 室内功能的更新与置换 |
6.2 传统民居内环境舒适性的改造提升 |
6.2.1 采光设计 |
6.2.2 通风设计 |
6.2.3 保温设计 |
6.2.4 防水防潮设计 |
6.3 传统民居安全环境的营造 |
6.3.1 去除门槛,降低室内外高差 |
6.3.2 设立安全扶手及安全标识 |
6.3.3 合理安装照明系统 |
6.3.4 完善适老化设备设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门头沟区传统村落入户调研问卷 |
附录2 2018 门头沟区重点调研传统村落基本情况 |
附录3 门头沟区重点调研传统村落建筑评估 |
致谢 |
(7)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价值与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住建部“中国故事”项目 |
1.1.2 文化遗产背景 |
1.1.3 我国工业遗产背景 |
1.1.4 西安市区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对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对工业遗产研究现状 |
1.3.3 西安工业遗产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资料调查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5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相关概念界定 |
1.6 研究框架 |
2 “一五”时期中国工业建设背景与西安城市发展 |
2.1 新中国“一五”时期工业建设背景及工业项目 |
2.1.1 新中国“一五”时期工业建设的背景 |
2.1.2 新中国“一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156 项目” |
2.2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建设背景及工业项目 |
2.2.1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建设背景 |
2.2.2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建设情况 |
2.3 西安“一五”时期城市建设概况 |
2.3.1 西安“一五”初期城市建设背景 |
2.3.2 西安“一五”时期城市规划与实施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项目发展历程 |
3.1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建设发展历程 |
3.2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构成分析 |
3.2.1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结构分析 |
3.2.2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分析 |
3.3 西安“一五”时期重点工业项目发展概况 |
3.3.1 电力工业方面的建设 |
3.3.2 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 |
3.3.3 纺织工业方面的建设 |
3.3.4 医药工业方面的建设 |
3.3.5 兵器工业方面的建设 |
3.3.6 建筑材料方面的建设 |
3.3.7 航空工业方面的建设 |
3.3.8 船舶工业方面的建设 |
3.3.9 化学工业方面的建设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价值分析 |
4.1 关于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研究 |
4.1.1 国际关于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研究 |
4.1.2 国内关于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研究 |
4.2 国内学者对工业遗产的价值研究 |
4.2.1 西安工业遗产价值的相关研究 |
4.2.2 其他城市工业遗产价值的相关研究 |
4.3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价值认知 |
4.3.1 历史价值 |
4.3.2 科学技术价值 |
4.3.3 社会文化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构成研究 |
5.1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价值主题遗产体系建构 |
5.1.1 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价值主题 |
5.1.2 工业遗产识别范围 |
5.2 “历史成就”系列遗产 |
5.3 “科学技术”系列遗产 |
5.4 “社会文化”系列遗产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作者读研期间成果 |
致谢 |
(8)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建筑碳足迹领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碳足迹理论 |
2.1.1 碳足迹理论概述 |
2.1.2 碳足迹计算方法 |
2.2 PSR模型理论概述 |
3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测算方法 |
3.1 碳足迹测算方法选择 |
3.2 碳足迹测算范围 |
3.2.1 测算气体范围 |
3.2.2 碳足迹测算边界 |
3.3 施工期各阶段施工方法及物资清单 |
3.3.1 拆除阶段 |
3.3.2 加固阶段 |
3.3.3 改建阶段 |
3.3.4 围护结构更新阶段 |
3.3.5 各阶段施工所需物资清单 |
3.3.6 施工期碳足迹测算方法 |
3.4 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
3.4.1 主要能源碳足迹因子 |
3.4.2 主要原材料及半成品碳足迹因子 |
3.4.3 主要施工机械碳足迹因子 |
3.4.4 主要运输方式碳足迹因子 |
3.4.5 人工碳足迹因子 |
3.5 施工期减碳效果确定 |
3.5.1 对比分析指标的界定 |
3.5.2 对标案例的选取 |
3.5.3 减碳效果等级确定 |
3.6 本章小节 |
4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实证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2 项目施工期碳足迹测算 |
4.2.1 拆除阶段碳足迹测算 |
4.2.2 加固阶段碳足迹测算 |
4.2.3 改建阶段碳足迹测算 |
4.2.4 围护结构更新阶段碳足迹测算 |
4.2.5 施工期碳足迹汇总 |
4.3 项目施工期碳足迹解构分析 |
4.3.1 项目施工期碳足迹总体分析 |
4.3.2 项目施工期碳排放解构分析 |
4.4 项目施工期减碳效果等级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PSR模型的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 |
5.1 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概述 |
5.1.1 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的必要性 |
5.1.2 PSR模型应用的可行性 |
5.2 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选取原则 |
5.2.2 “压力”指标的选取 |
5.2.3 “状态”指标的选取 |
5.2.4 “响应”指标的选取 |
5.2.5 指标体系 |
5.3 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5.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2 变权综合评价模型 |
5.3.3 指标数据处理 |
5.4 实证研究 |
5.4.1 陕西老钢厂基础数据 |
5.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4.3 评价等级的确定 |
5.5 项目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提升路径分析 |
5.5.1 压力层指标满意度提升路径 |
5.5.2 状态层指标满意度提升路径 |
5.5.3 响应层指标满意度提升路径 |
5.6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滇中彝族新民居轻钢装配式建构及构件部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国家战略 |
1.1.2 现实需要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5.1 云南彝族传统民居研究 |
1.5.2 国内轻钢装配式体系研究 |
1.5.3 国外轻钢装配式体系研究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滇中彝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语汇及发展探析 |
2.1 滇中背景概况 |
2.2 滇中彝族传统民居类型 |
2.3 滇中彝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语汇 |
2.3.1 建筑结构及平面形式 |
2.3.2 功能空间 |
2.3.3 建造材料 |
2.3.4 细部装饰及文化符号 |
2.4 滇中彝族传统民居发展探析 |
2.4.1 材料建造辨析 |
2.4.2 民居建造现状适宜性评价 |
2.5 传统民居价值探究 |
2.5.1 历史研究价值 |
2.5.2 文化传承价值 |
2.5.3 建筑创作价值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的需求层级 |
3.1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的适宜性探究 |
3.1.1 轻钢装配式与传统建造 |
3.1.2 滇中乡村建设适用装配式体系 |
3.1.3 轻钢装配式推行政策 |
3.1.4 新冠疫情催化 |
3.1.5 轻钢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问题 |
3.2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的建设需求 |
3.2.1 风貌导控建设需求 |
3.2.2 人居环境提升需求 |
3.2.3 绿色建筑技术提升需求 |
3.2.4 新民居推广需求 |
3.3 当下轻钢装配式住宅的技术制约 |
3.3.1 结构系统的技术制约 |
3.3.2 围护系统的技术制约 |
3.3.3 内装系统的技术制约 |
3.3.4 管线与设备系统的技术制约 |
3.4 乡村轻钢装配式实践案例分析 |
3.4.1 案例一:飞茑集·松阳陈家铺 |
3.4.2 案例二:安徽长丰吴山轻钢装配式农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建构策略及部品设计 |
4.1.新民居建构体系的内容与原则 |
4.1.1 建构体系的内容 |
4.1.2 建构体系的原则 |
4.2 新民居建筑设计方法 |
4.2.1 集成设计 |
4.2.2 新民居模数化协调设计 |
4.2.3 新民居平面与空间设计 |
4.3.新民居结构体系部品预制装配设计 |
4.3.1 钢材的选用 |
4.3.2 柱结构部品预制设计 |
4.3.3 梁结构部品预制设计 |
4.3.4 屋架结构部品预制设计 |
4.3.5 楼梯部品预制设计 |
4.4.新民居围护体系预制装配设计 |
4.4.1 围护系统性能要求 |
4.4.2 墙体构造选型 |
4.4.3 墙体部品预制改进设计 |
4.4.4 屋顶部品预制设计 |
4.4.5 楼板部品预制改进设计 |
4.5 新民居装饰体系预制装配设计 |
4.5.1 外部装饰部品预制设计 |
4.5.2 内部装饰部品预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模块化设计应用探索 |
5.1 “新合院民居”模块化设计应用 |
5.1.1 项目概况 |
5.1.2 新民居方案分析 |
5.1.3 新民居构件部品模块化应用 |
5.1.4 新合院民居建筑单元模块化组合 |
5.1.5 新民居装配式建造过程 |
5.1.6 天井空间营造 |
5.2 “新土掌房民居”模块化设计应用 |
5.2.1 项目概况 |
5.2.2 新民居方案分析 |
5.2.3 新民居建构及构件部品模块化应用 |
5.2.4 新土掌房民居建筑单元模块化组合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1.1 传统民居建筑语汇的现代转译 |
6.1.2 轻钢装配式新民居的需求层级 |
6.1.3 新民居建构策略及部品设计 |
6.2 创新点 |
6.2.1 定义创新 |
6.2.2 技术探索及尝试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不足 |
6.3.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滇中传统民居测绘图纸 |
(10)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装配式发展历程 |
1.2.2 国内装配式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 |
1.3.1 国外文献研究 |
1.3.2 国内文献研究 |
1.3.3 文献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湖南中小学建筑及预制构件厂现状调研 |
2.1 调研概况 |
2.1.1 调研时间 |
2.1.2 对象选取 |
2.1.3 调研内容与方法 |
2.2 调研建筑实例分析 |
2.2.1 现浇中小学调研实例分析 |
2.2.2 装配式中小学调研实例分析 |
2.2.3 预制构件厂调研分析 |
2.3 调研总结 |
2.3.1 调研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 |
2.3.2 剖析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特征 |
3.1 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的总体特征 |
3.1.1 标准化设计 |
3.1.2 工业化建造 |
3.2 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特征 |
3.2.1 模块单元设计 |
3.2.2 模块单元平面组合设计 |
3.2.3 模块单元空间组合设计 |
3.2.4 模块单元立面设计 |
3.3 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流程特征 |
3.3.1 主要设计步骤串联开展 |
3.3.2 各专业工作独立完成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 |
4.1 整体策略 |
4.1.1 建筑工业化意义的认同 |
4.1.2 产业化的思维 |
4.2 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适应性装配率提升策略 |
4.2.2 适应性竖向设计策略 |
4.2.3 适应性空间设计策略 |
4.2.4 适应性立面设计策略 |
4.3 设计流程策略 |
4.3.1 集成设计原则 |
4.3.2 集成设计流程 |
4.4 集成化信息管理策略 |
4.4.1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策略 |
4.4.2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设计目标与原则 |
5.1.2 设计理念 |
5.1.3 场地规划设计 |
5.2 建筑设计与策略应用 |
5.2.1 模块单元设计 |
5.2.2 模块单元组织设计 |
5.2.3 高装配率设计 |
5.2.4 建筑空间设计 |
5.2.5 建筑立面设计 |
5.2.6 建筑构造设计 |
5.3 项目信息管理与策略应用 |
5.3.1 信息管理方式 |
5.3.2 全专业工作前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预应力混凝土槽瓦屋面设计与施工的若干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环图书馆与博物馆结构设计[J]. 李森,丁伟伦,任庆英,刘文珽,周轶伦,刘翔,刘帅. 建筑结构, 2021(20)
- [2]拓扑学在公共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及方法研究[D]. 王新成.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既有锯齿形厂房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及抗震加固[D]. 高克程.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4]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考虑施工过程的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D]. 刘颖. 南昌大学, 2021
- [6]门头沟区危旧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研究[D]. 王培杰.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7]西安“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价值与构成研究[D]. 张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分析与评价研究[D]. 任秋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滇中彝族新民居轻钢装配式建构及构件部品设计研究[D]. 张俊.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唐晓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