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押沙龙,押沙龙!》中“原罪与报应”模式透视——兼论福克纳关于种族主义的创作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姜文莉[1](2021)在《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大江健三郎(Oe Kenzaburo)一直以追求与世界文学同步的“先锋派作家”的姿态存在于日本文学界。他扎根于东亚版图边缘的家乡,在作品中融合了西方的异质文化,逐渐形成了表现人类普遍性主题的独特文体。曾翻译包括大江获诺奖的《个人的体验》等多部作品的美国译者约翰·纳森(John Nathan)称其为“日本最后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许多作品在创作主题和叙事技巧方面等方面都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诗人,如福克纳、叶芝、R.S.托马斯、艾略特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作品也反映出现代人的孤独、异化、彷徨与痛苦,关注现代人尤其是日本战后青年一代心灵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现代意识。而美国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家福克纳一直是包括大江健三郎、加西亚·马尔克斯、莫言等小说家学习的榜样。大江健三郎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而且他走向创作高峰的契机之一正是从1966年春开始为创作长篇小说而系统阅读福克纳的作品。本论文为大江文学研究提供了以福克纳文学为比较对象的参照系。以文本细读、平行研究为主的方法,以跨文化的视角,对这两位既不同时代,也不同地域,分属于东西方不同文化圈的诺奖作家的作品群进行全景式的比较研究,探究他们在创作思想渊源与历程、创作主题、叙事技巧与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契合与差异,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和分辨大江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西方文学元素,进一步解析大江创作与西方现代文学的互文关系,以期在动态视野之中考察其文学文本的构建过程。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实的梳理,特别加强了对日本的大江研究、美国的大江研究、中国的大江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并探寻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与本选题相关的尚待开拓的研究空间。论文正文由四章组成,分别从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创作主题、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互文性文体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第一章以传记研究的方式梳理和比较了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阅读两位作家的传记与作品群不难发现,他们创作的思想渊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怀乡情节浓重的乡土作家。福克纳基于家乡密西西比北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构筑了其15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地——位于美国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郡”和它的县城杰弗森镇。而大江健三郎则在作品中回归故乡日本四国的森林峡谷村庄,将故乡作为灵魂的救赎、回归与再生之所。在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源自怀乡想象的文学创作中,除了汲取地域文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透射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表达了他们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对异域的感受和跨文化体验,体现出两位诺奖作家超越地域、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恢弘视野。两位作家都将个人的地域性、历史性的独特创作资源与异域的个人生命体验及对国家乃至人类的时代困境的体察相融合,创作出洞察人性、救赎人类心灵的经典作品。第二章通过比较这两位作家创作中所共通的的三个现代性主题——身份主题、女性创伤主题与反战主题,探寻他们各自作品中揭示人性的善恶本质与自我灵魂救赎的途径。大江健三郎创作中的救赎思想和女性人物塑造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福克纳文学的影响,这成为二者可比性的基石。而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都是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作家,在他们殊途同归的主题书写中,无不透射出人类所共有的矛盾、痛苦、焦虑与挣扎等复杂情感倾向,构建出心灵异化的现代人的内心冲突与精神图景。第三章探讨大江健三郎的现代主义想象力的源泉,以及与他所喜爱并系统阅读过的福克纳作品中所共有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策略与叙事时间的多样化运用。福克纳和大江既是各自民族地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又是现代主义创作技法的实验家,形成了与本民族文学传统风格迥异的独特文体,以他们的现代主义文学想象力,为读者呈现出战后东方和西方不同的政治、社会、文化图景,并且从中折射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倾向与心理特征,体现出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本论文通过比较他们所采用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叙事手法的共性与差异,挖掘出其中的道德伦理意义。随着两位作家对作品中主人公意识与心理描摹的多样化与不断深入,他们对叙事时间的运用也体现出了非凡的现代主义想象力。通过“闪回”来追述挥之不去的家族与历史记忆,并凸显出时代特征;通过“时光交错”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作品产生“时空变异”,并成为关于“记忆”和“启示”的经典之作。第四章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比较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他们的互文性创作既有对自我作品的指涉,也有对他者文学经典的记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在自我指涉的互文性创作中,都通过家宅空间意象的构建、蛛网式作品群内人物的穿梭与再现,以及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使作品的精神内涵与文学传统得以传承。另一方面,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都在与他者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力图救赎人类灵魂的作品:在与宗教文学经典《圣经》的互文中,折射出他们对人类的拯救意识;在与詹姆斯·弗雷泽《金枝》的互文中,凸显出他们各自文化语境下不同的社会与政治意蕴;在与西方现代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透射他们各自的文学记忆与时代精神。两位诺奖作家的作品有着共通的精神内核,宣扬人性中正直与善良的本质,关注人内心的冲突,呼吁全人类的爱与良知,倡导人类拥有同情、牺牲与忍耐的灵魂,承担起道义和责任,寻找人类美好而安宁的精神家园。这也是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作品中共通的、最为突出的精神财富。
刘桃冶[2](2017)在《福克纳文学作品伦理取向研究 ——以三部作品为例》文中认为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地区作家的代表人物,其文学作品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福克纳的作品体现了其鲜明的伦理观。本研究以《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为例,主要研究福克纳文学作品伦理取向的生成、伦理取向的表现及其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等问题。第一,主要从南方宗教文化与福克纳的个人成长环境、南方宗教文化与福克纳的精神世界以及美国南方圣经地带对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影响入手来探求特定时期下美国南方宗教文化对福克纳的影响。一个伟人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其生长环境的影响,一个伟大的作家也不例外。而伟大文学家所铸就的文学作品都与其所成长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他是对此种文化有意识的继承还是刻意的反叛,其个人思想和艺术作品也或多或少的打上那个文化的烙印。福克纳成长于美国的“南方圣经地带”,受该地区深受圣经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宗教文化影响之下成长起来的福克纳不管是在性格品质还是其他层面都深深地打上了“圣经地带”的烙印。因此,其作品中有圣经的影子也不足为奇了。接着考察了福克纳文学作品中的圣经原型;福克纳文学作品中的基督教因素;圣经文学和福克纳诸多文学作品的异同以及福克纳文学作品中的救世主形象。《圣经》乃基督教的经典,是其宗教信仰的最高权威,是其教义、神学、教规、礼仪等的依据。信仰者把它当成是上帝的启示,所以把它奉为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圣经》虽然是一部宗教经典,但同时它也是一部文化巨着,是研究了解西方文化的丰富宝藏。作为一部宗教经典和特殊的文学作品,它为众多欧美文学提供恢弘的思想内容和素材的同时,也为大量欧美文学作品提供了一定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原型。从古代到现代的西方文学家们,他们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与圣经传统或基督教思想相关的内容。首先,福克纳的众多作品中包含有与圣经故事或者内容相关的一些人物原型,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物原型的存在,才使得福克纳的个人作品显得更为饱满和生动。就基督教因素而言,自小在严苛的宗教环境之下长大的福克纳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因此基督教因素也构成了他文学作品的一个极为重要层面。作为西方文学创作根源的圣经文学对福克纳自己作品的构成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小觑,福克纳本人在借鉴圣经文学创作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宗教的某些理解。尽管他不能称得上一个彻头彻尾的基督教作家,但是他的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物原型以及以耶稣为原型的救世主形象对其文学作品的作用同样是举足轻重的。第二,主要阐述的内容是福克纳文学作品中的伦理观念,这些伦理观念主要体现在家庭,政治,社会,生死,生态以及叙事等各个层面。受特定政治环境影响的福克纳在他的小说中注入了某些政治因子,这使得他的文学作品更有政治依据。同时,在大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他通过自己的笔杆讲述了混乱不堪的家庭关系,缺失亲情,乱伦,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冷漠等,福克纳也将这些和家庭关系相关的内容和人们的生死观念结合起来。就生态伦理而言,这是建立在福克纳对人类前途和未来命运的担忧之上的,由于人们对原有生态的破坏导致人类和自然的失衡,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和福克纳人类与生态必将长久生存下去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同时,还从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入手,分析了其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悲剧。《喧哗与骚动》中位于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族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祖上曾出过一位州长及一位将军。家中原来拥有大量田地,黑奴成群,是名副其实的贵族。而如今却由于家道中落只剩下一幢破败的宅子,昔日的辉煌不复存在。一家之主康普生先生是一个从来不接洽业务的律师。由于家族的名望毁在自己手里,因此他整天借酒消愁,唠唠叨叨地发表一些愤世嫉俗的言论,因而把莫名的悲观失望情绪传染给家族继承人长子昆丁。由于种种原因,长子昆丁,次子杰生以及女儿凯蒂相继走向了悲剧的深渊。本研究将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入手,结合康普生家族的家庭环境对他们走向悲剧深渊的根源做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第三,主要阐述了福克纳的伦理观念对后世文学作品的深远影响。首先,本研究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为切入点,用比较方法呈现福克纳伦理观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对福克纳作品中的伦理取向对美国南方文学、拉美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该部分的后半部分主要侧重阐述了福克纳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和拉美文学的影响。事实上,福克纳不仅仅是对拉丁美洲文学或者马尔克斯这样的大家有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福克纳个人的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年青一代作家们,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其他国家的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福克纳作为美国南方地区现代主义的作家代表,他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文学创作。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不仅不缺少诸如“意识流”这样独具一格的写作方式,同时也不乏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影子。毋庸置疑,他是一位勇于探索追求的进步作家,不管是对文学作品主题的选择,还是他对小说形式和艺术技巧层面所进行的创新都对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后世作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张鹏[3](2015)在《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 ——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的内在矛盾》文中认为卡森·麦卡勒斯的文学创作,展现了作家身处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美国南方传统文化的动荡格局中,犹豫不定的矛盾心态。在社会生活层面,她从个人自由和黑人问题等多个方面对保守的传统南方文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但在面对试图取而代之的现代工业文明时,她又表现出对由南方传统带来的归属感的留恋。在家庭生活中,作家出于对个人自由的追求而放弃了家庭的温情,但又在情感上极其依赖于自己的父母。这两组基本矛盾造就了麦卡勒斯小说在情节模式、人物形象和主题意蕴方面的复杂性。在情节模式上,麦卡勒斯小说中频频出现“出走”与“回归”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模式:由于感受到南方传统对个人自我的压制,她笔下的人物表现出强烈的“出走”愿望;而面对工业化带给现代人的各种精神危机,他们又常“回归”到南方传统中寻求能与之抗衡的武器。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麦卡勒斯频繁描绘了母亲和父亲这两类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群。她笔下的母亲通常是失职的,她们常成为压抑孩子自由意志的力量。作家在批评她们的同时也不断寻找能够替代的形象,由此,她提出了一种有别于南方传统观念的“双性同体”的性别观。她笔下的父亲角色则成了家庭温情的典型代表,他们在作品中逐渐升华,最终成为了爱、秩序和完整性的象征。在主题意蕴上,麦卡勒斯的小说关注于个体的生命体验,鼓励个人寻找、接纳不完美但真实的自我;但作家又承认一味沉溺于自我世界将对个人以及身边的人带来种种困扰。麦卡勒斯进而在作品中以对话、音乐和宗教等方式,探索了如何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重建社群关系的问题。从与文学传统的关系看,麦卡勒斯的小说继承了浪漫主义文学张扬自我和同情的传统。同时,她坚持描写“自我”最真实的面目,反对传统浪漫主义文学构建“自我”形象时的盲目乐观。因此,其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浪漫主义的反叛。与此同时,她的小说在场景设置和人物范式上继承了哥特小说的怪诞传统,但在作品的主题表达方面,她又以丑为美,突破了哥特小说道德说教的叙事模式。麦卡勒斯在小说中表达了自己身处时代变动中的复杂精神状态,她从自己作品的情节模式、人物形象、主题意蕴三个方面表现了对于南方传统和现代文明的矛盾态度。这种矛盾的心态又使她的作品在承继了浪漫主义和哥特小说两种传统的同时又超越了它们。
云天英[4](2015)在《威廉·福克纳作品的后现代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二十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近百篇短篇小说和数部电影剧本。在作品中,福克纳将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与现实主义的题材巧妙地结合,用20世纪人的眼光审视美国南方两百年的发展进程,对南方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讲述了以康普生、沙托里斯、麦克斯林家族为代表的南方贵族世家的衰落和以斯诺普斯家族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崛起。福克纳在作品中不断地关注南方人的命运与精神世界,揭露与鞭挞了当时南方社会的道德混乱与社会腐朽。国内外对于福克纳及其作品的研究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众多的研究者从内部研究入手,对福克纳作品的叙事策略、文本形式、语言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探讨。到了七十年代之后,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界批评方法的层出不穷,福克纳及其作品研究突破了内部研究的樊篱,开启了与外部世界相联系的研究。其研究高峰期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当时出现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专着和论文。他们大多采用了传统的批评方法如主题分析、历史与社会道德研究、形式主义方法等。后来一些批评家大胆地把语义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现象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引入文学批评,并运用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分析、读者反应以及女权主义等批评方法来解析福克纳。众多的专家学者对福克纳的传记、福克纳与南方社会、福克纳与现代主义、种族主义、通俗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作品的主题、人物塑造、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与挖掘。不同时期出现的众多文学批评理论被用来分析探讨福克纳的作品。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福克纳及其作品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甚至跨学科的探讨,对福克纳作品的后现代叙事研究却一直处于鲜少问津状态。其原因在于后现代叙事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驳杂性和不稳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与福克纳作品的有机结合。后经典叙事学或后现代叙事学80年代中期诞生于北美,90年代以来发展旺盛,以语境主义叙事学μ为主体的叙事学研究,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后现代历史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修辞叙事学、认知叙事学等各种学科及流派。其特点是将叙事作品视为文化语境中的产物,关注作品与其创作语境和接受语境的关联。后经典叙事学家在作品分析中关注读者的能动作用,关注社会历史语境如何作用于作品的创作和接受。其研究的主要理论家有海登·怀特、格林·布拉特、詹姆斯·费伦、迈克尔·科恩斯、华莱士·马丁、戴维·赫尔曼、鲍特鲁西和迪克森夫妇等。本文中,作者从文本出发,以文化学、人类学、原型批评、神话学等学科的知识为基础,将后现代叙事学中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修辞叙事学、及认知叙事学理论应用于福克纳作品的文本分析,同时,作者还结合了大量的前人研究成果以使本文的福克纳及其作品研究符合其一贯的合理性与逻辑性。本篇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现象学的描述法、历史研究法及理论建构与文本的结合。本篇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探讨和关注的是福克纳的着述特色,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后现代叙事学的研究现状与特色。本章最后论述的是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篇论文的第二部分为本论文的第一章。本章主要从后现代历史叙事角度着重探讨了福克纳创作的文化语境及其部分小说文本的转义话语阐释。文化语境部分主要探讨的是南方文化尤其是南方文化中的南方情结、宗教意识、南方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及南方文学传统对福克纳创作的影响。作品文本的话语阐释部分,分别从隐喻、换喻与反讽三个角度分别叙述了福克纳部分小说文本的转义阐释。本篇论文的第三部分即本篇论文的第二章探讨的是福克纳作品的修辞叙事研究。在本章中,作者主要关注了两个方面:福克纳作品的叙事进程研究和叙事判断研究。叙事进程中,作者主要采用了詹姆斯·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并选取了两个方面来分析福克纳的作品:局部冲突与全局冲突及稳定因素与紧张因素。本节的最后一部分探讨的是我国着名叙事学家申丹教授提出来的隐性叙事进程。而叙事判断部分中,主要进行的是对福克纳作品的阐释判断、伦理判断及审美批判三方面的研究。本篇论文的第四部分即本篇论文的第三章论述的是福克纳作品的认知叙事研究。鉴于认知叙事学的复杂性和理论的不系统性,作者主要选取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喧哗与骚动》中的花园路叙事。花园路叙事指的是作者故意提供错综复杂的故事线索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理和阅读兴趣,增加小说的审美情趣。心理叙事是一门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文学批评的一种全新的文学分析形式。它为文学批评的科学性提供了一定的分析依据。但是由于其创始人鲍特鲁西和迪克森本身对该理论也还存在着很大的完善空间,因而作者的论述中难免有不周或定义含混不清之处,虽然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也在极力避免这个问题,但是毕竟本人学识、能力有限,因而恳请各位专家老师多多批评指正。值得一提的是鲍特鲁西和她的丈夫迪克森目前对于此项研究还在继续。因而,这种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本篇论文的第五部分是本文的总结。在总结部分中,作者分析了本篇论文的写作要点及缺点。同时,作者还探讨了目前对福克纳及其作品进行后经典叙事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作者同时也指出了作者本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何敬[5](2015)在《福克纳小说中的愚人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愚人形象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常客,但他们大都像舞台剧上的道具一般,简单粗陋,被作者一笔带过,扮演跑龙套的角色。然而这一形象在福克纳的笔下却绝非一般的存在,在作家那“邮票大的王国中”,受到研究和关注最多的是班吉,这个白痴的意识流叙事是《喧哗与骚动》中最精彩的部分,班吉的叙事为小说其他三个部分奠定了基调;瓦达曼叙述了《我弥留之际》的十个章节,他的儿童叙事角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知的角度看待本德仑家族;《押沙龙,押沙龙!》中吉姆·邦德虽然在最后才出现,但是他的哀嚎却是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艾克·斯诺普斯在文本中对母牛十五页的呓语充分表现了福克纳的浪漫主义诗人情怀。愚人形象是福克纳塑造的人物画廊中的独具特色的一个部分,作者赋予了这些形象震撼人心的力量,深入发掘他们在福克纳艺术世界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课题值得研究和关注。论文以福克纳小说中的愚人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小说叙事方式、《圣经》文学和隐喻,将白痴班吉、吉姆·邦德、艾克·斯诺普斯,弱智儿童瓦达曼归类为“愚人形象”进行解读。并且试图在其中梳理出愚人形象在福克纳创作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解构福克纳通过“愚人形象”对人类命运的阐释和思考。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个章节。绪论部分对于论文选题和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阐述了论文的立意及写作目的。正文部分共四个章节,第一章从愚人叙事角度出发,将愚人叙事分为两个部分:叙事者和叙事中的愚人进行分析。主要从小说写作的意识流手法、儿童叙事、反衬等角度分析了班吉等人物形象在小说叙事中发挥的作用。第二章阐述了愚人形象与《圣经》文学的渊源,基督教文化对福克纳的成长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表现在了福克纳的小说中,尤其是他在塑造愚人形象时所使用的多种手法。本章第一部分主要运用置换变形理论对班吉与耶稣的倒置关系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分析了萨德本家族和本德仑家族与圣经文学的原型关系。第三章论述了愚人形象在福克纳小说中的隐喻,从边缘人和隐喻的角度,分析了作家通过愚人形象表现出的对南方世界的眷恋,对现代文明的讽刺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关注。第四章主要的视角集中在作家福克纳本人,探讨了福克纳与美国南方的关系、福克纳的人道主义思想,福克纳在精神上与愚人形象的合体。论文的价值在于通过福克纳小说中这一并不显眼的群体——愚人形象,探讨他们在福克纳小说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或许愚人形象是作家无意为之,又或者是福克纳有意刻画的生动灵魂,无论如何,他们都承载着作家对生命的哲思,对人性的思考。
王春[6](2014)在《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家李文俊(1930-),译述成果丰富,所译介的代表作家阵容壮观,如卡夫卡、福克纳、海明威、塞林格、麦卡勒斯、艾略特、艾丽斯·门罗等,尤其对威廉·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引导了几代中国读者的阅读兴趣,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就其译作的数量、质量和影响而言,理应被当作一个重量级翻译家进行专门研究,但截至目前,却罕有专门的深度评述。本研究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缺憾,对社会学视域下的翻译家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下的福克纳影响研究,以及翻译家的当代翻译文学史地位研究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成果也将为学界的进一步穷其精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翻译家李文俊成长于文化碰撞衍生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思想、方法论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有机会从中国现代“文艺复兴”的成果中汲取丰富的滋养,并受教于那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先行者们,多元的文化影响与沉淀,契合了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艺术最大限度的用另一种语言等值再现的文学翻译工作。作为译者,李文俊功力深厚,中英文俱佳,在各种文体的翻译中均有所优异表现,尤长于翻译美国作家的作品,其所译福克纳的作品,均为上乘之作,被奉为经典,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为当代中国文学不仅仅“创造新词和新的表达模式”,更在创作思想、艺术审美等诸多方面为当代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2011年因其卓越的翻译成就,李文俊获中国译协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本文以比较文学和翻译社会学理论为研究视角,考察、描述和挖掘当代中国文学不断变换的语境下,翻译家李文俊在新中国成立后各不同时期的文学译介活动和翻译思想,尝试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做理论层面上的升华。换言之,一方面,研究借鉴了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给翻译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重角度探讨译者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捕捉其生存心态影响下的翻译观和翻译策略,有助于全面考察其翻译活动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另一方面,从比较文学的“互文”视角,将外来文学影响、当代文化语境以及民族文学传统等因素纳入研究视野,以期在影响研究中对翻译家的社会价值进行重新审视。本研究意义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跨学科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李译福克纳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和生产,并在文学传播、文学评论、比较文学、审美文化等方面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对李译福克纳的研究,是认识当代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脉络的重要途径之一。2)文学意义:福克纳等作家及作品的译介是美国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映射了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诸多发展特征,李文俊的翻译为国内学界美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对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等进行探讨,是洞察、把握美国文学的价值观、创作理念、艺术手段最新变化的有效途径。3)实践意义:注重资料收集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通过对译者的深度访谈、译者“副文本”的分析,以及译者影响力的文献计量研究,考察李文俊文学翻译行为和思想策略;此外,当下学界对尚且健在、翻译工作活跃、译着较多的翻译家鲜见关注,翻译家的研究不应沦为一种形式上的“考古学”,应突破那种“盖棺”方可“定论”的惯性思维。本文采取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的方法:横向以新时期文化语境为背景,共时描写当代翻译家的集体特征,揭示其受时代语境操控和影响下的文学翻译活动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纵向以时间为坐标(1958-2012),以李文俊不同时期的福克纳翻译为研究对象,借助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将李译福克纳的经典建构和演变轨迹置于一个“互文性”参照之中,以形成一个由多视角、多层面构成的系统研究成果。具体而言,在比较文学层面上,本文以描写研究为基础,在尽可能收集所有相关资料后,进行全面客观的描述和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成熟的实证研究方式,辅以译本个案研究、翻译家影响力研究等实证方法。在翻译社会学层面上,切入社会学主要概念的视角,廓清研究范围;深化惯习、场域等社会学概念及其本质属性的认识,厘清其与翻译家研究的相互关系;从李文俊翻译活动的梳理上升至其翻译思想的理论高度,共时比较当代翻译家的集体特点,揭示他们受时代社会语境操控和影响下的文学翻译与当代中国文学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本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当下意义做逻辑递归,尝试对社会学视域下的翻译家研究提出参考性意见,从研究方向和内容方法上做实践基础上的前瞻。
郑素杰[7](2014)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美国着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二战后富有争议的南方天主教作家,由于其一生命运多舛,形成了丧父和恐惧死亡等多种精神创伤,南方农场的隐居生活束缚了她的创作,无形中也潜抑了她的本能欲望。奥康纳的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她的创作宗教主题和地域色彩突出,罪恶感和救赎意识浓重,充斥了大量的畸形人格和暴力事件,剖析了人性,表现了人的内在本质,批判了美国南方社会顽疾及落后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精神迷茫的人有一定的启示。奥康纳宣称她的创作是一种“救赎”行为。国内外奥康纳研究基本上从宗教、南方性、女性、暴力、种族等角度对奥康纳小说进行阐释,认为其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是南方文学的变体。对于奥康纳精神层面的研究,基本沿袭了新批评字面意义上的分析范式,对比分析作品人物行为与奥康纳本人生活经历的共同点,这些研究都从某一个侧面解释了奥康纳小说中的一些现象和诗学成因,但在不同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奥康纳精神活动过程的探究,未从弗洛伊德“升华”说等理论层面对其写作动因、人物怪诞的内在因素进行挖掘。本论文将奥康纳创作置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视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通过文化与文学文本互为参证式的论述,切入其文本精神症候,深入剖析作者和人物内在的思想本质,力求形式与内容上的完美统一,以达到在宏观上对奥康纳诗学的整体把握。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中的无意识、精神结构、俄狄浦斯情结、创伤理论等重要概念有助于研究者对不同时代的作品现象做出同质异类的解读,也有助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解析奥康纳诗学的本质和成因,使我们得以从奥康纳作品的外部走进内部,能够实现进一步深入挖掘其文本潜在意蕴的可能。本文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奥康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明确了其中有待商榷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学术界及西方评论界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奥康纳滞后的原因。其次介绍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理论和在美国的传播应用及其对奥康纳的影响。第三简述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框架。论文中的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奥康纳文本的创作背景和动因分析了其小说生成的因素,阐述了奥康纳的成长语境、创伤与挫折,剖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时段美国的社会形态和作者的社会身份属性,及奥康纳所处的宗教语境和文学语境是形成她创作动机的内外因素。第二章围绕奥康纳文本的自我精神投射展开,分析了小说中塑造的美国南方社会的代表性人物——强悍的女农场主、仇母恋母的男青年、极具掌控欲的老者、孤傲的女博士、充满幻想的女作家、男性情结的小女孩等人物的思想意识,阐释了奥康纳的创作过程是其自我宣泄化、自我理想化和自我限制化的达成。第三章运用弗洛伊德的创伤经验、压抑、焦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等理论分析了奥康纳小说人物的心理、精神和性格,解读了其文本中的心理范式形成的内在精神因素。第四章根据弗洛伊德的梦是梦者愿望的达成及其梦分为显梦和隐梦的理论观点,分析了奥康纳小说中关于梦境的描述——女农场主的焦虑梦、男青年的死亡幻觉、女作家的白日梦,探讨了这几个梦的象征、意象以及小说人物在梦境中所反映出来的焦虑、潜意识冲动与现实环境的矛盾和道德意识,揭示了他们的梦是其内在灵魂的梦幻展示的本质。结语部分,对奥康纳研究中一些有待商榷的观点予以阐释,概括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中奥康纳小说的暴力美学意义,对奥康纳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杨彩霞[8](2013)在《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文学王国的基督教图景》文中指出在美国"南方文学"流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福克纳的作品中,基督教元素和《圣经》文学痕迹,构成其文学创作艺术性的重要维度。这种创作态势在福克纳小说尤其在"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表现出一脉相承的连续性。本文以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的基督教语境及其创作模式与《圣经》文本的同构关系为切入点,以《喧哗与骚动》作为案例分析文本,表明"神性"与"人性"的张力、诗意与神性的对峙和交融在福克纳文学想像王国里营造出独特的宗教氛围,其神话诗学历程通过文学想像与基督教文化传统内在精神的同构而得到最为集中的展现。
潘沛沛[9](2011)在《现代基督的希望和拯救之路 ——福克纳小说中的基督原型和人道主义》文中研究表明威廉·福克纳(18971962),作为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美国作家,自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文艺界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福克纳现在已经成为除莎士比亚外,被研究最多的英语作家。过去,大多数学者在研究福克纳及其作品时,多把注意力集中于福克纳小说中的种族冲突、美国南方制度以及小说的多角度叙述、时空变幻等方面,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福克纳小说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并有了丰硕的成果。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我们对基督教文化了解并不深,常常以东方文化视角来阅读西方现代文学经典而造成误读,对于福克纳这样一位大量在作品中套用圣经框架、引用圣经典故的作家来说,只有深入考察福克纳和基督教文化的关系,以西方语境理解西方话语,才能对其作品有较为客观、深入的解读,因此,谙熟《圣经》以及了解基督教文化史无疑是解读福克纳小说的一把钥匙。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以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为主,通过分析其笔下的若干基督原型,来梳理出福克纳心中独特的救赎观,进而深入探讨其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上的人道主义情怀。文本分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总述如下:一:结合原型批评理论,分析美国文学的基督教文化传统,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并探讨基督教文化对福克纳的影响。二: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福克纳笔下具代表性的基督原型,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其与《圣经》相呼应的救赎之路,即“原罪——受难——拯救——复活”模式。三:对现代人的批判和希望,指出无论现实中社会主张如何,福克纳始终深信人类有不朽的精神和灵魂。最后得出结论,福克纳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但并不局限于此,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超越宗教本身,体现了福克纳对人类未来的积极信仰和追求。
欧阳小银[10](2011)在《论基督教《圣经》对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影响》文中提出《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它集中概括了基督教内容和精神。它既是一部宗教经典,又是一部文学巨着。作为宗教典籍,《圣经》为欧美文学提供了恢弘的思想内容,是众多欧美文学作品的主题来源;作为文学经典的《圣经》,它为欧美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欧美文学作品提供了经典情节和人物原型。从古至今的西方作家们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援引圣经内容,无论对圣经内容持赞赏、利用还是持批判、怀疑的态度,他们的作品总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与圣经传统或基督教思想相关的内容。本文以《圣经》为基督教的集中代表,来探讨基督教《圣经》对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影响。影响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因素繁多而冗杂,但基督教文化在福克纳不凡文学生涯中其影响力不可忽视。福克纳生活在美国南部的圣经地带,自幼深受基督教圣经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基督教圣经文化是他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教育因素。稍微有点基督教《圣经》常识的读者,在福克纳文学作品中总能时隐时现、隐隐约约地看到《圣经》的影子。通过欣赏和研读福克纳文学作品,笔者发现:《圣经》的引语和典故、与基督教《圣经》文本形似或神似的叙事模式、叙事手法、人物模式、创作主题都弥漫在他的长篇、短篇以及诗歌作品中。本文试图从福克纳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手法、叙事视角、人物原型、人物关系原型、作品主题等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整体把握,以此来探求福克纳作品的基督教《圣经》源头,力求发掘其艺术世界深藏的审美意蕴与非凡的艺术魅力。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宏观论述基督教—圣经对福克纳以及西方作者的必然影响,对国内外福克纳研究现状给予了简明的梳理,指出本文的主旨和研究方法,为正文部分的论述构建了一个整体框架。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具体分四章展开。第一章福克纳作品叙事结构和多重叙事视角的圣经原型。本章包括福克纳作品对圣经“U”型结构的逆转借用和圣经多视角叙事手法的模仿借用。第二章福克纳作品意象和象征的圣经原型,这是福克纳作品与圣经文学的另一个重要联系,笔者重点分析了福克纳作品中的“水”、“光”、“火”的圣经意象以及数字、颜色和几何象征。第三章福克纳作品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圣经原型。包括福克纳作品人物的圣经原型、人物关系的圣经原型和福克纳借鉴《圣经》人物原型和人物关系原型的意义。第四章福克纳作品的基督教主题书写,这部分包含三个小节,分别讨论善恶二元主题、漂泊主题、因信称义主题。这是本文的升华部分,重点阐述福克纳文学与圣经文学之间的精神层面的联系。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福克纳所成长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等方面来探讨基督教对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福克纳作品对基督教文化的发扬,以此来重申全文主旨,总结全文。福克纳的文学作品悲壮恢宏,气势磅礴,然而,基督教文化传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养分,没有基督教文学养分,福克纳文学作品就会少了根基和味道。
二、《押沙龙,押沙龙!》中“原罪与报应”模式透视——兼论福克纳关于种族主义的创作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押沙龙,押沙龙!》中“原罪与报应”模式透视——兼论福克纳关于种族主义的创作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福克纳研究综述 |
三、大江健三郎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怀乡想象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
第一节 从“故乡传统”到“异乡体验” |
一、灵感之源:密西西比传说与四国森林峡谷村庄神话 |
二、转折点:异乡体验激发的创作转向与崛起 |
第二节 从“边缘文学”到“世界文学的中心” |
一、“爱恨交织”的美国南方与“暧昧”的日本 |
二、从“个人体验”到“人类共相” |
第二章 殊途同归的现代性主题 |
第一节 身份主题——以《八月之光》和《个人的体验》的比较为例 |
一、身份主题的历史语境 |
二、意象书写中折射出的身份焦虑 |
三、精神危机与道德困境引发的身份逃离 |
四、绝望中人性的闪光——身份觉醒与身份重建 |
第二节 女性创伤主题——历史记忆下悲观与乐观的两极 |
一、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仇 |
二、大江健三郎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原 |
第三节 反战主题——异质文化背景下共通的反战宣言 |
一、战争创伤书写折射出的反战思想——以《士兵的报酬》和《迟到的青年》的比较为例 |
二、异质文化文本中的和平意识——以《寓言》和《广岛札记》的比较为中心 |
第三章 历史记忆与现代主义想象力 |
第一节 意识流构筑的作品迷宫 |
一、绝望中的内心独白:穿越心灵地狱向死而生 |
二、自由联想:潜意识底层的“本我” |
第二节 融合“记忆”与“启示”的叙事时间 |
一、在“闪回”的记忆中洞见历史 |
二、在“时光交错”中警示未来 |
第四章 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 |
第一节 作品群内的自我指涉 |
一、互文性书写中空间意象的构建 |
二、蛛网式创作中人物的穿梭与再现 |
三、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重复中凸显出隐喻的力量 |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文学记忆与互文性创作 |
一、与《圣经》互文中折射出的拯救意识 |
二、与《金枝》互文中凸显出的社会与政治意蕴 |
三、“语言诗化”的互文性创作:小说家与诗人跨时空的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江健三郎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
附录2 福克纳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福克纳文学作品伦理取向研究 ——以三部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综述 |
第1章 福克纳文学作品伦理取向的生成 |
1.1 美国南方宗教伦理文化的影响 |
1.1.1 生长环境的影响 |
1.1.2 精神世界的塑造 |
1.1.3 创作素材的来源 |
1.2 基督教原旨和圣经原型的影响 |
1.2.1 圣经原型的呈现 |
1.2.2 基督教原旨的呈现 |
1.2.3 圣经文学的呈现 |
1.2.4 救世主形象呈现 |
第2章 福克纳文学作品伦理取向的表现 |
2.1 一般形态伦理取向的表现 |
2.1.1 家庭伦理的体现 |
2.1.2 政治伦理的体现 |
2.1.3 社会伦理的体现 |
2.1.4 生死伦理的体现 |
2.1.5 生态伦理的体现 |
2.1.6 叙事伦理的体现 |
2.2 作为悲剧形态伦理取向的表现 |
2.2.1 传统的继承者和牺牲品 |
2.2.2 世俗的追随者和寄生虫 |
2.2.3 变革的探路者和替死鬼 |
2.2.4 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
第3章 福克纳伦理观对后世的影响 |
3.1 对美国南方文学的影响 |
3.2 对拉美文学的影响 |
3.3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 ——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的内在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之间 |
第一节 南方生活传统的失落 |
第二节 家庭生活与个人自由 |
第二章 “出走”与“回归” |
第一节 传统的限定与“出走”模式 |
第二节 现代化的危机和“回归”模式 |
第三章 失职的母亲与令人敬重的父亲 |
第一节 失职的母亲与“双性同体” |
第二节 令人敬重的父亲与南方传统 |
第四章 自我与群体 |
第一节 自我的寻求和自我的困境 |
一、自我的发现 |
二、自我的困境 |
第二节 精神交流与新型社群 |
一、精神沟通之途 |
二、探索新型社群 |
第五章 文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
第一节 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深化 |
一、自我与同情:浪漫主义精神的继承 |
二、乌托邦的建构与消解:浪漫主义的深化 |
第二节 哥特文学的延续和超越 |
一、怪诞与恐怖:哥特小说的传承 |
二、人性与道德:对哥特小说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威廉·福克纳作品的后现代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福克纳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后现代叙事学研究综述 |
1. 后现代叙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后现代叙事的发展与流变 |
3. 本篇论文的思路、创新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福克纳作品的后现代历史叙事解读 |
第一节 福克纳创作的文化语境 |
1. 南方情结 |
2. 宗教意识 |
3. 悲剧意识 |
4. 南方文学传统 |
第二节 福克纳小说文本的转义阐释 |
1. 《喧哗与骚动》中的失乐园隐喻 |
2. 《八月之光》中的罪孽与救赎换喻 |
3. 《圣殿》中的浮世绘百态反讽 |
第二章 福克纳作品的修辞叙事研究 |
第一节 福克纳作品的叙事进程研究 |
1. 《押沙龙,押沙龙》之局部冲突与全局冲突 |
2. 《圣殿》之不稳定因素与紧张因素 |
3.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的隐性叙事进程 |
第二节 《喧哗与骚动》等作品的叙事判断研究 |
1. 《喧哗与骚动》中的阐释判断 |
2. 《八月之光》中的伦理判断 |
3. 《我弥留之际》中的审美判断 |
第三章 福克纳作品的认知叙事研究 |
第一节 《喧哗与骚动》花园路叙事解读 |
第二节 《喧哗与骚动》等小说的心理叙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博士论文及成果 |
后记 |
(5)福克纳小说中的愚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愚人叙事 |
第一节 不可靠的叙事者 |
一 意识流叙事 |
二 儿童叙事 |
第二节 叙事中的愚人形象 |
一 叙事中的哀嚎者 |
二 叙事中的反衬角色 |
第二章 愚人形象与《圣经》渊源 |
第一节 圣愚班吉 |
一 童真耶稣 |
二 徒劳的守护 |
第二节 原罪与救赎 |
一 萨德本的罪与罚 |
二 本德仑的圣经话语模式 |
第三章 愚人形象的隐喻 |
第一节 无声的喧哗 |
一 边缘人状态 |
二 暧昧的渴求 |
第二节 骚动的灵魂 |
一 痴性之美 |
二 精神荒原 |
第三章 与悲悯同行的福克纳 |
第一节 南方神话的诗人 |
第二节 永不消逝的声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6)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李文俊及其对文学翻译的贡献 |
1.1.1 李文俊的文学翻译分期及成就 |
1.1.2 李文俊的外国文学研究成就 |
1.1.3 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的现状及特点 |
1.2 比较文学与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家研究 |
1.2.1 比较文学的视角 |
1.2.2 翻译社会学的视角 |
1.3 本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李文俊的中国文学意识和文学翻译观 |
2.1 翻译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 |
2.1.1 几个重要观念的厘清 |
2.1.2 新时期译者的集体翻译观 |
2.2 李文俊的“世界文学”眼光与中国文学意识 |
2.2.1 “世界文学”与文学翻译 |
2.2.2 《世界文学》与李文俊 |
2.2.3 李文俊的中国文学意识 |
2.3 李文俊的文学翻译观 |
2.3.1 李文俊翻译观形成的外来影响 |
2.3.2 李文俊的翻译文本选择观 |
2.3.3 李文俊的文学翻译追求 |
第三章 李文俊的文学翻译策略——以福克纳的译介为例 |
3.1 “阶段式”译介策略 |
3.1.1 初期:以“介”带“译”(1958-1977) |
3.1.2 中期:“译”与“介”的同步、互文(1978-1999) |
3.1.3 高潮期:以“着”佐“译”(2000-2012) |
3.2 “掘一井而汲泉式”深度译介:李译“副文本”分析 |
3.2.1 “深度翻译”: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与显现 |
3.2.2 “副文本”:译者主体的阐释空间 |
3.2.3 李译福克纳的“脚注”语用分析 |
3.2.4 《福克纳评论集》“前言”和李译三部长篇“译序”的分析 |
3.3 “内容与技巧剥离”式阐释策略 |
3.3.1 “意识流”在中国的译介 |
3.3.2 福克纳“意识流”成功译介的意义 |
第四章 李文俊与中国新时期文学——以福克纳译介的接受与影响为例 |
4.1 新时期翻译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 |
4.1.1 新时期翻译文学的接受土壤 |
4.1.2 新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择取特点和传播渠道 |
4.2 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李文俊影响 |
4.2.1 翻译文学影响下的当代文学师承 |
4.2.2 福克纳文学的译介对当代作家的影响 |
4.3 国内“福学”研究中的李文俊因素 |
4.3.1 国内的“福学”研究略述 |
4.3.2 国内“福学”研究中的李译因素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结果 |
5.2 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翻译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缺位与匡正 |
5.3 研究局限与拓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寻找与寻见(后记) |
附录 1 2012 年对李文俊先生第一次采访 |
附录 2 2013 年对李文俊先生第二次采访 |
附录 3 李文俊着译主要情况表 |
(7)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奥康纳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奥康纳研究综述 |
二、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奥康纳的现状 |
第二节 内化与否认——精神分析理论与奥康纳小说 |
一、弗洛伊德学说及精神分析批评 |
二、精神分析批评与美国文学 |
三、精神分析批评学习与实践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创作的心理动因 |
第一节 主体动因 |
一、生长语境 |
二、创伤与挫折 |
第二节 社会动因 |
一、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形态的影响 |
二、作者社会身份的影响 |
第三节 文化动因 |
一、宗教语境影响 |
二、文学语境影响 |
第二章 文本中的自我意识投射 |
第一节 自我宣泄化的达成 |
一、强悍的女农场主——南方传统社会女性独立的符码 |
二、仇母恋母的男青年——南方社会发展困顿的符码 |
三、极具掌控欲的老者——南方社会男权传统的符码 |
第二节 自我理想化的达成 |
一、孤傲的女博士——自我主体的重构 |
二、充满幻想的女作家——自我理想的建构 |
三、男性情结的小女孩——自我防御的建构 |
第三节 自我限制化的达成 |
一、男权语境中的女性书写 |
二、中产阶级白人语境中的种族书写 |
三、启示主义思潮中的宗教书写 |
第三章 文本中的心理范式 |
第一节 创伤经验与心理范式 |
一、生与死的博弈——鲁比对童年创伤的强力压制 |
二、黑兹尔的创伤性记忆与记忆复现 |
三、诺顿幼年丧母的创伤性固着与退化 |
四、加布里埃尔的童年创伤性经验与死亡恐惧 |
第二节 压抑与精神焦虑 |
一、紧张与精神性焦虑——社会转型时期女农场主的危机意识 |
二、困境与道德性焦虑——旧南方意识形态与现代欧洲文明的冲突 |
三、危机与现实性焦虑——自我保护本能与现实的冲突 |
四、俄狄浦斯情结与去势焦虑——本我冲动与超我压抑冲突下的防御机制 |
第三节 力比多与现代文明的博弈 |
一、文明语境中力比多的动力转移 |
二、现实语境中力比多的本能宣泄 |
三、宗教语境中力比多的极端疏泄 |
第四章 梦——内在灵魂的梦幻展示 |
第一节 焦虑之梦——女农场主情感压抑的伪装式满足 |
第二节 死亡幻觉——青年与现实的对抗和冲突的再现 |
第三节 创作的幻想——女作家的虚幻创造与白日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弗兰纳里·奥康纳年表 |
附录二 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文、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现代基督的希望和拯救之路 ——福克纳小说中的基督原型和人道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美国文学的基督教文化传统 |
第一节 原型批评理论 |
第二节 美国文学的基督教文化传统 |
第三节 福克纳和基督教文化的关系 |
第二章 福克纳的基督情结 |
第一节 基督原型 |
(一) 白痴班吉 |
(二) 殉道者昆丁 |
(三) 《八月之光》中的基督原型 |
第二节 福克纳的救赎之路 |
(一) 原罪——失落的伊甸园 |
(二) 惩罚——忏悔的缺失 |
(三) 拯救——摩西出埃及 |
(四) 复活——殉道者的受难 |
第三章 八月之光,永恒的人性之光 |
第一节 对现代人的批判 |
第二节 福克纳的希望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论基督教《圣经》对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创新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福克纳作品叙事结构、多重叙事视角和故事情节的圣经原型 |
1.1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U"型结构的逆转借用 |
1.1.1 圣经中"U"型结构 |
1.1.2 福克纳文学作品中"U"型结构 |
1.2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多视角叙述手法的模仿借用 |
1.2.1 圣经多视角叙述手法 |
1.2.2 福克纳文学作品的多视角叙述手法 |
1.3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故事情节和言语的横移 |
1.3.1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故事情节的引用 |
1.3.2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词语的直接援引 |
第二章 福克纳作品的意象和象征圣经原型 |
2.1 福克纳作品意象的圣经原型 |
2.1.1 "水"的意象 |
2.1.2 "火"的意象 |
2.1.3 "光"的意象 |
2.2 福克纳作品中象征的圣经原型 |
2.2.1 数字象征 |
2.2.2 颜色的象征 |
2.2.3 几何象征 |
2.3 福克纳借鉴圣经意象和象征的意义 |
第三章 福克纳作品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圣经原型 |
3.1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人物原型的借鉴 |
3.1.1 基督型人物 |
3.1.2 "拔示巴"型人物 |
3.1.3 大卫型人物 |
3.2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式人物关系模式的借鉴 |
3.2.1 男与女关系模式-亚当和夏娃 |
3.2.2 兄妹关系模式—暗嫩,押沙龙和他玛 |
3.2.3 父子关系模式-亚伯拉罕与以撒 |
3.3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人物和人物关系模式借鉴的意义 |
第四章 福克纳作品中基督教圣经主题的书写 |
4.1 善恶主题 |
4.1.1 善恶二元模式 |
4.1.2 善恶报应的思想 |
4.1.3 善恶一体的观念 |
4.2 漂泊主题 |
4.2.1 漂泊是一种生命形式 |
4.2.2 漂泊是一种精神苦旅 |
4.2.3 漂泊是对"天堂"的寻找 |
4.3 因信称义主题 |
4.3.1 "信"把心灵与基督连合 |
4.3.2 以"信"抵制诱惑 |
4.3.3 因"信"走向复活 |
结语 |
一 基督教圣经是福克纳文学创作思想形成的根基 |
1 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 |
2 个人经历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 |
二 福克纳文学创作在基督教圣经影响下的升华 |
1 福克纳作品在基督教圣经原型的传承与发展中升华 |
2 福克纳作品对基督教圣经文化的发扬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押沙龙,押沙龙!》中“原罪与报应”模式透视——兼论福克纳关于种族主义的创作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D]. 姜文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2]福克纳文学作品伦理取向研究 ——以三部作品为例[D]. 刘桃冶. 吉林大学, 2017(08)
- [3]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 ——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的内在矛盾[D]. 张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5)
- [4]威廉·福克纳作品的后现代叙事研究[D]. 云天英. 吉林大学, 2015(08)
- [5]福克纳小说中的愚人形象研究[D]. 何敬. 山东大学, 2015(02)
- [6]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D]. 王春.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8)
- [7]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D]. 郑素杰.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1)
- [8]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文学王国的基督教图景[A]. 杨彩霞.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六辑, 2013
- [9]现代基督的希望和拯救之路 ——福克纳小说中的基督原型和人道主义[D]. 潘沛沛.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10]论基督教《圣经》对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影响[D]. 欧阳小银.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