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两侧早二叠世地层和珊瑚动物群(论文文献综述)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1](2021)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文中指出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基底大多不再具有典型的变质或结晶基底特征,北羌塘可能具有相对稳定的基底,下古生界包括部分奥陶系和志留系,上古生界不整合在下古生界之上,发育早泥盆世晚期地层及中—上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南羌塘地区基底性质不明,下古生界以"残块"形式出露在玛依岗日一带,上古生界在南羌塘地区西部和东部一带表现样式不同,在西部日土一带具稳定沉积特点,东部双湖一带为"基质+块体"的俯冲增生杂岩。冈底斯地区,拉萨地块(中部)和聂荣微地体具前寒武纪基底,新元古代末—寒武纪发育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奥陶系可能不整合在前奥陶系之上,奥陶纪—二叠纪均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仲巴微地体自下而上可由上震旦系—寒武系片岩构造层、奥陶系—泥盆系变质碳酸盐岩构造层、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组成。喜马拉雅地区具有较稳定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中奥陶世—晚二叠世均沉积一套海相地层。昌都地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系基底,下古生界仅零星出露下奥陶统和志留系,上古生界除乐平统与瓜德鲁普统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均为较连续的海相沉积地层。
张少文[2](2021)在《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提斯构造域的中—上二叠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中—上二叠统是中东地区特大油气田的重要产油气层位。青藏高原位于特提斯域东段,属于特提斯构造域中亚段的一部分,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特征。对于青藏高原来说,目前认为油气勘探有利层位主要集中在中生界,对于古生界油气资源勘探并未有足够的重视。为了能够科学地评价青藏高原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油气前景,本次选取拉萨地块松哑来嘎剖面、南羌塘地块萨门雄剖面、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强公村剖面以及北羌塘地块热觉茶卡西南剖面中—上二叠统地层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地层、古地理、油气勘探评价三个方面分析,取得以下研究进展:地层学方面:(1)完善了拉萨地块中—上二叠统地层序列。在拉萨地块阿索乡松哑来嘎剖面新建了上二叠统阿索组,阿索组以灰岩为主,是一套含有生物碎屑灰岩和含燧石结核灰岩的地层。阿索组的发现表明了拉萨地块的上二叠统不但有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相的文布当桑组和蒸发岩台地相的木纠错组,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正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2)完善了南羌塘地块中—上二叠统地层序列。在萨门熊剖面的龙格组之上识别出一段大化石稀少的含燧石结核灰岩和白云岩。其中,含燧石结核灰岩的地层对比为文布当桑组,白云岩为主的地层对比为孜狮桑组,在白云岩下部发现有二叠纪Iranophyllum xainzaense Lin珊瑚化石,表明孜狮桑组时代下限下沿到晚二叠世。孜狮桑组与下伏文布当桑组整合接触。(3)修订了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中二叠统浪错组时代上限。根据腕足类化石时代认为浪错组时代上限已经达到晚二叠世;浪错组与上覆下三叠统穷果群之间为整合接触,强公村剖面的发现完善了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连续海相沉积序列。生物古地理方面:根据底栖生物所指示的环境意义,认为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处于南纬30°内的低纬度区域;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上二叠统具有相同的地层序列,具有相似的底栖生物类型,根据生物组合的特征和地层序列,认为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相互连在一起,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共同位于南纬30°以内的低纬度区域,具有较高的海洋生产力。油气勘探评价方面:古格层系下组合是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重要的油气勘探层。在沉积环境上与中东、四川普光油气田等产油气地区相似,藏北地区中二叠统以下拉组、龙格组碳酸盐岩沉积为代表,在区域内广泛分布;上二叠统是以阿索组、文布当桑组、木纠错组为代表的浅海碳酸盐岩相、碳酸盐岩斜坡相、白云岩蒸发相为代表的交互相带沉积。拉萨地块的正常碳酸盐岩台地相和蒸发岩台地相的过渡地带,是具有生油层性质的阿索组生物碎屑灰岩和具有储油层性质的木纠错组白云岩形成的交互相带组合,在海平面升降作用的影响下,形成垂向的叠置和不同岩性横向上尖灭,有利于油气生成和就近储存,形成岩性油气藏。
孙倩[3](2019)在《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特提斯域侏罗系成藏组合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青藏高原处于特提斯域东段,是我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也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地层学是地质学的基础,科学完善的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格局也能为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目前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研究较为薄弱,岩石地层单位对比不清晰,随着最新的地层学资料的不断积累,“三陆两槽”的构造格局认识已逐渐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拟对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地层古生物学及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重新认识晚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为后续的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基础。本次在班戈县保吉乡、白拉乡、双湖朋彦错及藏南拉孜地区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措勤盆地及邻区的地层古生物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资料。本次在保吉乡识别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及吐卡日组,并将吐卡日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在白拉乡剖面识别出吐卡日组以及朋彦错地区识别出索瓦组,说明上侏罗统碳酸盐岩沉积在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南羌塘地层区仍有分布,且与冈底斯地层区的吐卡日组具有可对比性。此外,对于喜马拉雅地层区、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及北羌塘地层区,本次仍沿用以往的地层学认识。通过对晚侏罗世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分析,喜马拉雅地层区以及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仍沿用以往的古地理学认识,即分别处于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以及成熟的新特斯洋盆环境;而冈底斯地层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羌塘盆地地层区的古地理格局取得了新的认识。冈底斯地层区南部并不存在古陆剥蚀区,而是处于斜坡环境,北部地区也并非以往认为的滨浅海碎屑岩沉积环境,而是处于广阔的碳酸盐台地环境中。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处于台地北部延伸区域。羌塘盆地地层区整体具有南低北高的古地势特点,从北到南由泻湖-滨岸环境转至局限台地环境-蒸发台地环境,直到盆地南缘出现稳定开阔台地环境。本次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古地理认识进一步验证了“两陆一盆”的宏观地质格局。本文将晚侏罗世潜在成藏组合保吉层系与特提斯域中东-中亚段的含油气盆地侏罗系成藏组合进行对比,认保吉层系与阿拉伯盆地及阿姆河盆地在生储盖组合、圈闭以及沉积相带的分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具有潜在的油气勘探价值,建议加强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的石油地质学研究。
任卉[4](2019)在《西藏改则地区下石炭统日湾茶卡组四射珊瑚动物群及其地层意义》文中指出西藏羌塘盆地改则地区下石炭统日湾茶卡组富产四射珊瑚化石。本文系统描述了采自改则县冈玛错以南地区日湾茶卡组四射珊瑚化石8属15种(包括3个相似种,5个未定种),分别为:Arachnolasma aichiapinense Fan,Arachnolasma chabugense Fan,Arachnolasma sp.indet 1,Arachnolasma sp.indet 2,Axophyllum jamdaense Fan,Clisiophyllum cf.subimbricatum Thomson,Clisiophyllum sp.indet,Dibunophyllum cf.turbinatum M.Coy,Dibunophyllum sp.indet 1,Dibunophyllum sp.indet 2,Diphyphyllum gerzeense Fan,Kueichouphyllum heishikuanense Yü,Kueichouphyllum sinense Yü,Neoclisiophyllum jamdaense Fan,Slimoniphyllum cf.retiforme Fan&Chen。珊瑚化石均为具鳞板的单体和丛状复体四射珊瑚,以三带型为主,部分为双带型,与欧、亚地区早石炭世四射珊瑚群面貌有一定的相似性。将日湾茶卡组四射珊瑚划分为一个组合带——Kueichouphyllum heishikuanense-Arachnolasma chabugense组合带,包括两个组合亚带,下部为Kueichouphyllum heishikuanense-Axophyllum jamdaense组合亚带,上部为Arachnolasma chabugense-Clisiophyllum cf.subimbricatum组合亚带。其中,Kueichouphyllum heishikuanense-Axophyllum jamdaense组合亚带与湖南Yuanophyllum带的Arachnolasma sinense-Heterocaninia tholusitabulata亚带、西藏Pseudodorlodotia-Zunyiphyllum组合带可比;Arachnolasma chabugenseClisiophyllum cf.subimbricatum组合亚带与湖南Yuanophyllum带的Neoclisiophyllum yengtzeense-Koninckophyllum stellatum亚带、西藏Yuanophyllum-Aulinia组合带可比,确认西藏改则县冈玛错以南地区日湾茶卡组属于下石炭统维宪阶上部。日湾茶卡组四射珊瑚动物群为暖水型生物化石组合,属欧亚特提斯生物大区,表明其与扬子板块亲缘性密切。
杨洋[5](2019)在《西藏尼雄地区晚古生代沉积背景分析及地质意义》文中提出拉萨地块冈底斯晚古生代历来是青藏高原研究的热门。拉萨地块晚古生代包括沉积环境为滨岸—浅海的永珠组地层、近岸—陆棚冰海的拉嘎组地层、冰海陆棚的昂杰组地层以及开阔台地的下拉组地层。晚古生代是拉萨地块地质演化的重要转折期,一些关键地质问题存在争论,比如拉萨地块来源问题、晚古生代处于伸展还是挤压背景等。本论文以晚古生代永珠组及拉嘎组为研究对象,以实测地层剖面为手段,通过对沉积环境的解释、永珠组碎屑锆石、拉嘎组地球化学以及拉嘎组震积岩的分析,结合前人对拉萨地块晚古生代构造背景的认识,探讨了西藏尼雄地区晚古生代沉积背景及地质意义。1.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进行野外实测剖面调查、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全面认识晚古生代永珠组、拉嘎组岩石组分,构造特征,并对其进行沉积环境解释,以便为拉萨地块尼雄地区晚古生代地质特征提供依据。2.论文研究主要内容:通过对拉萨地块西段上石炭统永珠组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拉嘎组野外典型剖面进行实测调查、永珠组碎屑锆石分析、拉嘎组地球化学分析及震积岩简要说明,并与周缘微陆块进行对比。结合前人的调查研究,揭示拉萨地块晚古生代沉积背景及其地质意义。3.结论:通过野外剖面调查并对其进行沉积序列划分认为永珠组为一套滨岸—浅海碎屑沉积环境,拉嘎组为一套滨岸沉积与冰水沉积组合;通过永珠组碎屑锆石年龄特征与周缘微陆块进行对比认为永珠组具有冈瓦纳大陆靠印度一侧物源特征,其与南羌塘、拉萨、喜马拉雅微陆块在裂离之前具有显着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拉嘎组地球化学及震积岩分析认为拉嘎组沉积相及碎屑岩地球化学源区不含有拉萨地块内部的物质,来自于更南边冈瓦纳大陆北缘,其碎屑组分可能经历了多期次的再搬运作用,表现为成熟的大陆源区。拉嘎组震积岩具有典型岩性及构造标志。并且厘定拉嘎组震积岩单元具有垂向沉积序列。
王向东,张强,林巍[6](2010)在《中国石炭-二叠纪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动物群》文中研究指明迄今在中国石炭-二叠纪地层中共发现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动物群(也称为Cyathaxonia动物群)分属于12科40个属,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发育程度和组成内容依据时代分布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密西西比亚纪;(2)宾夕法尼亚亚纪-早二叠世;(3)中二叠-晚二叠世.其中第(1)和第(3)阶段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动物群较为发育,三阶段从早到晚总体变化趋势为Antiphyllidae逐渐减少,Hapsiphyllidae逐渐增多.通过剖析云南保山地区和安徽巢湖地区的密西西比亚系的四射珊瑚产出情况的两个实例,本文试图探讨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动物群的环境指示特性.同一地理区的小范围相邻地区同期地层出现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动物群和具鳞板或泡沫板的大型单体和复体珊瑚动物群的相变,以及短时间跨度连续地层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动物群与大型单体具鳞板和复体珊瑚动物群的交替出现,说明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动物群的产出与泥质基底、混浊水体、弱光照、较深水等多种环境有关,而与冈瓦纳相或亲冈瓦纳相的冷水环境并无必然联系.
葛旭[7](200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生代四射珊瑚研究简史》文中研究表明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生代中国四射珊瑚的研究历史,试图全面反映我国在四射珊瑚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解放后我国研究四射珊瑚的研究机构逐步建立,研究人员倍增,四射珊瑚基础资料得到大量积累,四射珊瑚的分类和演化取得重要进展。分类和演化是古生物研究的基本内容,所有资料的积累和新概念的建立,最后都归纳到对分类和演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本文重点讨论各地质时期四射珊瑚的分类和演化取得的成就,分时间、空间分布和完成人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本文依据四射珊瑚的属种特征,统计研究四射珊瑚分布的相关数据并制作化石分布图。分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两个时期对新中国成立后生物地层研究成果汇总,总结了各个时期划分生物古地理的不同方法,并对古地理图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80年代以来,四射珊瑚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引进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方法,为四射珊瑚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四射珊瑚古生物学开始与理论古生物学结合,主要表现在珊瑚的集群绝灭与灾变事件的研究。本文还对涉及到的四射珊瑚的三次大的绝灭事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通过总结中国古生代四射珊瑚研究历史,对于以后的研究方向,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向:1、分类学依然是今后四射珊瑚研究的前提和基础;2、注重四射珊瑚与其它学科的渗透和交叉研究;3、从不同尺度和坚持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四射珊瑚。
纪占胜,姚建新,武桂春[8](2008)在《西藏措勤盆地的上古生界—下中生界:潜在的油气沉积建造》文中认为新的地层和古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措勤盆地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不存在长达75Ma以上的沉积间断,其中,晚二叠世—晚三叠世诺利期都是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晚三叠世瑞替期—早中侏罗世为陆缘碎屑岩地层,两者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措勤盆地在晚二叠世—晚三叠世诺利期一直处于海相碳酸盐岩盆地中,晚三叠世瑞替期—早中侏罗世仍然是接受巨厚沉积的低洼地区。从宏观的油气勘探的战略评价角度看,措勤盆地在中二叠世栖霞期—晚三叠世诺利期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具有生油层的性质,上三叠统瑞替阶—中下侏罗统具有盖层的性质,两者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具有储集层的性质。措勤盆地中二叠统—下侏罗统构成一个油气的有利勘探层系,称为古格层系。
张玉修[9](2007)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构造演化》文中认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分界线,对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性质、演化模式、俯冲极性和闭合机制等关键的大地构造问题都存在着激烈争论,对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地幔源区动力学和缝合带中东段聂荣—嘉玉桥变质微陆块的演化地位还缺乏高精度的数据积累,这直接影响了对特提斯域构造和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理解,以及对青藏高原中部缝合带两侧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评价。本文选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研究最薄弱的中西段改则地区3条重要的蛇绿岩剖面(改则南拉果错,缝合带内洞错和改则北查尔康错),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对蛇绿岩单元和岛弧类岩石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岩相学、矿物化学(尖晶石)、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地质学及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对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邻近缝合带的构造推覆体进行野外地质学、矿物化学和同构造新生云母40Ar-39Ar年代学研究;综合分析上述研究资料,建立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演化模式,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构造—沉积演化。拉果错、洞错和查尔康错蛇绿岩的岩石组合、岩相学、矿物学和矿物化学(尖晶石)、Sr-Nd-Pb同位素特征,以及变质橄榄岩、堆积岩、玄武岩和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如TNT(Ti-Nb-Ta)负异常)均显示为SSZ型蛇绿岩,但具体构造环境各异。拉果错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兼备MORB和IAT型,蛇绿岩形成于洋内俯冲带之上洋内岛弧的弧间盆地环境;洞错蛇绿岩中的尖晶石矿物化学显示MORB和IAT的特征,堆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MORB型,蛇绿岩形成于洋内俯冲带之上不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查尔康错蛇绿岩兼有MORB和IAT的特征,形成于洋内俯冲带之上的岛弧环境。详细研究拉果错斜长花岗岩的成因及其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拉果错斜长花岗岩可能为剪切带中含水条件下辉长岩剪切深熔作用形成的,其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6.6±2.5 Ma,证明在班公湖—怒江中西段存在中侏罗世洋盆。首次在羌塘地体南缘的查尔康错蛇绿岩北侧发现岛弧类岩石,岩石组合为流纹岩、安山岩和闪长岩等,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6.6±2.5 Ma,表明班公湖—怒江洋盆于中侏罗世向羌塘地体下北向俯冲消减。拉果错和查尔康错蛇绿岩是分别被构造仰冲推覆于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前中侏罗世陆棚相沉积地层之上的,其底部均为厚~20 m的韧性断层带,断层带内构造片岩的同构造新生云母矿物的40Ar-39Ar年龄为151~153 Ma。同时的双向仰冲表明班公湖—怒江洋盆于晚侏罗世早期闭合,这种快速闭合双向仰冲模式是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的低角度俯冲,致使拉萨地体的快速北移与羌塘地体强烈碰撞的结果,并造成了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面状分布,形成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晚侏罗世的构造推覆体。班公湖—怒江洋盆的裂开、MOR型洋盆阶段、SSZ型洋盆阶段和洋壳俯冲闭合均存在东早西晚的穿时现象,班公湖—怒江洋盆可能只发育了约130 Ma,并以聂荣—嘉玉桥变质微陆块为轴作剪刀状的开裂和闭合,存在二叠纪(或石炭纪)—晚三叠世和早—中侏罗世(西段延至晚侏罗世)东西两期残留海盆地。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演化过程制约着拉萨地体晚侏罗世周缘前陆盆地和羌塘地体早—中侏罗世弧后盆地的沉积面貌。在改则周边地区甄别出一套早白垩世(长石40Ar-39Ar年龄为122.9 Ma)OIB型火山岩,证明由于雅鲁藏布江洋壳低角度俯冲的回返(roll-back)在该区产生强烈的裂谷作用,在青藏高原中部形成了一套巨厚的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期冈底斯弧弧后盆地沉积以及班公湖—怒江带内及其拉萨和羌塘陆块周边的一套早白垩世OIB型火山岩,冈底斯弧弧后裂谷作用的影响范围可能越过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达到羌塘地体,青藏高原的隆升不应早于晚白垩世。改则地区蛇绿岩的源区显示为印度洋型的MORB特征,存在Dupal同位素异常,洞错和拉果错蛇绿岩具有亏损地幔(DDM)和富集地幔Ⅱ(EMII)混合的特征,而查尔康错地幔源区是亏损地幔(DMM)和富集地幔Ⅰ(EMI)混合的结果。Dupal同位素异常源于早二叠世(~280 Ma)携带Dupal物质组分的地幔柱,该地幔柱导致冈瓦纳大陆北缘的裂解,是古、中、新特提斯洋形成的源动力。
纪占胜[10](2006)在《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西藏及滇西地区石炭纪一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的时空演化规律、讨论了成因及其地质学意义,最终对羌塘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的区域和层系提出了建议。在地层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拉萨地区旁多群的地层序列、厘定了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岩石地层序列、在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发现了三叠系的碳酸盐岩地层剖面,新建了三叠系江让组、指出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的地层时代不是晚二叠世,而是晚三叠世一早中侏罗世。在青藏高原和滇西地区,共考察10余条剖面,通过系统分析,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了石炭系一三叠系的地层格架。在古生物学方面,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晚石炭世一晚三叠世的牙形石序列。发现了晚石炭世的Neognathodus动物群、中二叠世Vjalovognathus动物群和Rabeignathus动物群、中二叠世中后期的Mesogondolella动物群、晚二叠世长兴阶的Clarkina动物群,在阿里狮泉河地区的左左剖面的左左组中上部发现了早三叠世的牙形石化石。此外,在措勤敌布错的江让组中识别出了早三叠世一晚三叠世的多个牙形石带。在微古植物学上,在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永珠组下部发现了混生孢子组合、在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中发现了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的孢粉组合。系统采集了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腕足类化石,首次建立了腕足类和牙形石化石带的对比关系。发现了牙形石和腕足类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地层划分的意见分歧,指出现在的冈瓦纳相和特提斯相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地层划分的主导门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矛盾,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并在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存在矛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对冰海相杂砾岩、含砾板岩的特点、成因、大地构造背景和时空演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珊瑚、腕足类和牙形石类在形态、结构和古生物地理区系的分析,总结出早石炭世一中二叠世生物群性质暖一冷暖混生一冷一冷暖混生一暖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沉积特征、沉积相的分析得出了相同的规律。在沉积和古生物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炭一二叠纪冰期和冈瓦纳大陆冰川、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谷系、生物群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冈瓦纳一特提斯过渡相区是在早石炭世末期冈瓦纳大陆北缘形成的裂谷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为大陆边缘裂谷,在中二叠世时期裂谷作用增强,发展成陆表浅海,一直持续到晚二叠世末期,而羌南和羌北在晚二叠世末期已经拼合到劳亚大陆,三叠纪早中期,又一次大规模伸展,三叠纪末期受喜马拉雅块体的俯冲碰撞,冈底斯以北隆升成陆地。构建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构造演化模型。在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分布规律的研究基础上,指出羌南和羌北地区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时期,隶属于冈瓦纳大陆的北缘,经过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的冈底斯以南地区的裂谷作用的加强和强烈的伸展运动,在晚二叠世末期已经拼贴在劳亚大陆的南缘,在三叠纪时期羌南和冈底斯以南地区又一次强烈的伸展,在雅鲁藏布江一带形成具有洋盆性质的深水盆地,在班公湖一怒江断裂带在附近拉伸出大陆边缘的裂谷,晚三叠世末期,雅鲁藏布江一线俯冲碰撞,冈底斯及以北地区强烈隆升,形成陆地。通过三叠纪时期的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序列,分析出三叠纪在冈底斯北缘、羌南地区形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的岩相配置,通过盆地热演化史和牙形石有机变质成熟度的分析,指出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北缘和羌南的三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二、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两侧早二叠世地层和珊瑚动物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两侧早二叠世地层和珊瑚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寒武系 |
1.1 羌塘—昌都地区 |
1.2 冈底斯地区 |
1.2.1 聂荣岩群 |
1.2.2 念青唐古拉岩群和林芝岩群 |
1.2.3 松多岩群 |
1.2.4 德玛拉岩群 |
1.3 喜马拉雅地区 |
1.3.1 南迦巴瓦岩群 |
1.3.2 聂拉木岩群 |
1.3.3 拉轨岗日群 |
2 下古生界 |
2.1 北羌塘地区 |
2.2 南羌塘地区 |
2.3 冈底斯地区 |
2.3.1 扎欠群、波密群 |
2.3.2 他多组、扎扛组 |
2.3.3 拉塞组、雄梅组、知洼作古组、刚木桑组 |
2.3.4 桑曲组、拉久弄巴组 |
2.3.5 申扎组、德悟卡下组、扎弄俄玛组、东卡组 |
2.4 仲巴地区 |
2.5 喜马拉雅地区 |
2.5.1 肉切村(岩)群 |
2.5.2 甲村群、红山头组 |
2.5.3 石器坡组、普鲁组 |
2.6 昌都地区 |
2.6.1 酉西岩群 |
2.6.2 青泥洞组、恰拉卡组、察共组 |
3 上古生界 |
3.1 北羌塘地区 |
3.1.1 拉竹龙组、平沙沟组 |
3.1.2 日湾茶卡组、月牙湖组、瓦垄山组 |
3.1.3 冈玛错组、长蛇湖组、红山湖组 |
3.1.4 雪源河组、热觉茶卡组 |
3.2 南羌塘地区 |
3.2.1 长蛇山组 |
3.2.2 擦蒙组、展金组、曲地组、吞龙共巴组 |
3.2.3 龙格组 |
3.2.4 鲁谷组 |
3.2.5 吉普日阿群 |
3.3 冈底斯地区 |
3.3.1 达尔东组、查果罗玛组 |
3.3.2 松宗群、龙果扎普组、布玉组、贡布山组 |
3.3.3 永珠组 |
3.3.4 旁多群 |
3.3.5 拉嘎组 |
3.3.6 乌鲁龙组 |
3.3.7 昂杰组 |
3.3.8 下拉组、洛巴堆组 |
3.3.9 木纠错组 |
3.3.10 蒙拉组和列龙沟组 |
3.4 仲巴地区 |
3.4.1 先钦组、曲门夏拉组、马攸木群、纳登尔组 |
3.4.2 哲弄组、滚江浦组、普次丁组与康拓组、拉沙组 |
3.4.3 岗珠淌组、仲巴组和卡扎勒组 |
3.4.4 西兰塔组和姜叶玛组 |
3.5 喜马拉雅地区 |
3.5.1 凉泉组和波曲组 |
3.5.2 亚里组和纳兴组 |
3.5.3 基龙组 |
3.5.4 曲布组、曲布日嘎组和色龙群 |
3.5.5 雇孜组、破林浦组、比聋组、康马组、白定浦组和江浦组 |
3.6 昌都地区 |
3.6.1 嘉玉桥岩群 |
3.6.2 海通组、丁宗隆组和卓戈洞组 |
3.6.3 乌青纳组、马查拉组和骛曲组 |
3.6.4 里查组、莽错组和交嘎组 |
3.6.5 妥坝组、卡香达组和夏牙村组 |
4 讨 论 |
4.1 北羌塘地块与甜水海地块、昌都地块的地层划分对比问题 |
4.2 南羌塘“地块”古生代地层沉积相带对比等问题 |
4.3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古生代地层对比等问题 |
5 结 论 |
(2)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 研究区二叠系地层研究概况 |
2.3 西藏二叠纪海相地层化石带的划分 |
第三章 研究剖面描述 |
3.1 热萨乡强公村剖面 |
3.2 松垭来嘎剖面 |
3.3 萨门雄剖面 |
3.4 热觉茶卡西南剖面 |
第四章 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1 强公村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2 松垭来嘎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3 萨门雄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4 热觉茶卡西南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5 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地层研究新进展 |
第五章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古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关系研究 |
5.1 前人的认识 |
5.2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古地理位置分析 |
5.3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相对位置远近分析 |
第六章 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油气前景浅析 |
6.1 藏北地区晚二叠世处于全球烃源岩有利相区 |
6.2 拉萨地块上二叠统具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条件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晚侏罗世地层及沉积古地理概况 |
3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对比 |
3.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4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实测剖面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地层及古地理研究的油气勘探意义 |
5.1 前人对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的评价 |
5.2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新认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西藏改则地区下石炭统日湾茶卡组四射珊瑚动物群及其地层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位置及其概况 |
1.2 改则地区石炭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2 研究区地层概况 |
2.2.1 冈玛错-日湾茶卡地层小区 |
第三章 四射珊瑚动物群及组合划分 |
3.1 日湾茶卡组四射珊瑚动物群特征及地质时代 |
3.2 日湾茶卡组珊瑚生物古地理特征 |
第四章 系统描述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 |
(5)西藏尼雄地区晚古生代沉积背景分析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碎屑锆石研究现状 |
1.2.2 震积岩研究现状 |
1.2.3 拉萨地块晚古生代构造背景研究 |
1.3 研究区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层 |
2.1.1 永珠组特征 |
2.1.2 拉嘎组特征 |
2.1.3 昂杰组特征 |
2.1.4 下拉组特征 |
2.1.5 其他地层特征 |
2.2 岩浆岩分布特征 |
2.3 区域变质岩及接触变质岩 |
2.4 构造特征 |
第3章 晚古生代永珠组、拉嘎组地层与沉积环境 |
3.1 永珠组地层特征与沉积环境 |
3.1.1 实测剖面 |
3.1.2 岩石学特征 |
3.1.3 沉积环境与沉积序列分析 |
3.1.4 时代讨论 |
3.2 拉嘎组地层特征与沉积环境 |
3.2.1 实测剖面 |
3.2.2 沉积序列与沉积环境 |
3.2.3 时代讨论 |
第4章 永珠组碎屑锆石特征 |
4.1 样品采集 |
4.2 分析方法 |
4.3 测试结果 |
4.4 讨论 |
4.4.1 拉萨地块冰期与冰融碎屑锆石对比 |
4.4.2 拉萨地块周缘微陆块碎屑锆石对比 |
第5章 拉嘎组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
5.1 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 物源区构造背景 |
5.3 物源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拉嘎组地震事件沉积 |
6.1 拉嘎组震积岩层位 |
6.2 岩石类型和构造标志 |
6.3 震积岩震积序列 |
6.4 小结 |
第7章 拉萨地块石炭—二叠纪沉积背景分析 |
7.1 拉萨地块石炭纪—二叠纪逐步活化 |
7.2 晚古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中国石炭-二叠纪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历史和现状 |
2 中国石炭-二叠纪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动物群的组成及分布 |
3 研究实例 |
3.1 云南保山地区密西西比亚纪的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动物群 |
3.2 安徽巢湖密西西比亚纪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动物群 |
4 讨论和结论 |
(7)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生代四射珊瑚研究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四射珊瑚的研究意义 |
1.1.1 生物学意义 |
1.1.2 生物地层学意义 |
1.1.3 古地理意义和古气候意义 |
1.1.4 构造物理学方面的应用 |
2. 四射珊瑚研究现状 |
2.1 研究方法 |
2.2 主要成果与主要认识 |
3. 四射珊瑚分类和演化研究史 |
3.1 奥陶纪 |
3.1.1 分类与演化特征 |
3.1.2 地理分布 |
3.1.3 主要完成人 |
3.1.4 其它有历史价值的问题 |
3.2 志留纪 |
3.2.1 分类与演化特征 |
3.2.2 地理分布 |
3.2.3 主要完成人 |
3.3 泥盆纪 |
3.3.1 分类与演化 |
3.3.2 化石分布 |
3.3.3 主要完成人 |
3.3.4 其它有历史价值的问题 |
3.4 石炭纪 |
3.4.1 分类与演化特征 |
3.4.2 地理分布 |
3.4.3 主要完成人 |
3.5 二叠纪 |
3.5.1 分类与演化特征 |
3.5.2 地理分布 |
3.5.3 主要完成人 |
4. 四射珊瑚生物地层学研究史 |
4.1 古生代 |
4.1.1 成果综述 |
4.2 晚古生代 |
4.2.1 成果综述 |
5. 四射珊瑚生物古地理研究史 |
5.1 奥陶纪 |
5.2 志留纪 |
5.3 泥盆纪 |
5.4 石炭纪 |
5.5 二叠纪 |
6. 四射珊瑚理论古生物学研究史 |
6.1 O/S 界限事件 |
6.2 泥盆纪F/F 事件 |
6.3 P/T 界线事件 |
7. 结论 |
7.1 分类学依然是今后四射珊瑚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
7.2 注重四射珊瑚与其它学科的渗透和交叉研究 |
7.3 从不同尺度和坚持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四射珊瑚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论文选题依据 |
第二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思路 |
第三节、研究途径和研究内容 |
第四节、论文工作量 |
第五节、论文创新与特色 |
第一章 板块构造背景 |
第一节、青藏高原板块构造格架 |
第二节、青藏高原主体部分构造演化 |
第二章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前人研究及存在问题综述 |
第一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地球物理特征 |
第二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变质微陆块 |
第三节、班公湖—怒江洋盆性质 |
第四节、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基本特征 |
第五节、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六节、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演化阶段 |
第七节、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构造属性 |
第八节、蛇绿岩带的上覆岩系 |
第九节、青藏高原中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及蛇绿混杂岩 |
第十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一节、野外地质和样品预处理 |
第二节、矿物化学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三节、主微量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四节、Sr-Nd-Pb同位素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五节、锆石 SHRIMP U-Pb年代学 |
第六节、~(40)Ar-~(39)Ar年代学 |
第四章 改则南侧蛇绿岩推覆体研究 |
第一节、地质学特征 |
第二节、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
第三节、矿物化学特征 |
第四节、地球化学特征 |
第五节、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六节、推覆时代和温压条件估计 |
第七节、小结 |
第五章 改则南侧斜长花岗岩的年代学及其成因 |
第一节、斜长花岗岩的特征 |
第二节、斜长花岗岩的锆石 SHRIMP U-Pb年代学 |
第三节、斜长花岗岩的成因 |
第四节、斜长花岗岩的构造意义 |
第五节、SSZ型蛇绿岩年代学的讨论 |
第六节、小结 |
第六章 洞错蛇绿岩研究 |
第一节、地质学特征 |
第二节、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
第三节、矿物化学特征 |
第四节、地球化学特征 |
第五节、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六节、蛇绿岩的年代学 |
第七节、小结 |
第七章 改则北蛇绿岩推覆体研究 |
第一节、地质学特征 |
第二节、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
第三节、矿物化学特征 |
第四节、地球化学特征 |
第五节、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六节、推覆体的形成时代与温压估计 |
第七节、小结 |
第八章 改则蛇绿岩 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地幔源区动力学 |
第一节、Sr同位素特征 |
第二节、Nd同位素特征 |
第三节、Pb同位素特征 |
第四节、蛇绿岩的地幔源区初步研究 |
第五节、小结 |
第九章 羌塘地体南缘的岛弧类岩石研究 |
第一节、地质学特征 |
第二节、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
第三节、地球化学特征 |
第四节、Sr-Nd-Pb同位素特征 |
第五节、岛弧类岩石成因 |
第六节、锆石 SHRIMP U-Pb年代学 |
第七节、岛弧类岩石的构造意义 |
第八节、小结 |
第十章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沉积演化 |
第一节、改则段构造演化 |
第二节、二叠纪班公湖—怒江裂谷和初始大洋 |
第三节、三叠纪班公湖—怒江洋盆阶段 |
第四节、早—中侏罗世班公湖—怒江残留海盆地 |
第五节、青藏高原中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 |
第六节、小结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主要结论 |
第二节、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三、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一节 西藏石炭-二叠系的研究历史 |
第二节 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古生物地层区系划分 |
第三节 西藏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地层和古生物特色 |
第四节 冈瓦纳-特提斯过渡相区的石炭-二叠系研究意义 |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 |
第六节 主要研究剖面和工作重点介绍 |
第二章 拉萨地区旁多群形成环境与时代的研究 |
第一节 拉萨地区石炭-二叠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二节 旁多群地层层序的完善 |
第三节 旁多群的沉积构造、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解释 |
第四节 坠石在旁多群中的发现及意义 |
第五节 生物地层和地层年代 |
第六节 旁多群的划分和对比 |
第三章 申扎地区石炭系和二叠系的研究及其意义 |
第一节 申扎地区石炭-二叠系的地层划分 |
第二节 沉积特征和环境解释 |
第三节 古生物及地层时代的研究现状及争论焦点 |
第四节 永珠组下部的混生微古植物群 |
第五节 腕足类和牙形石时代意见的分歧 |
第六节 德日昂玛-下拉剖面的研究意义 |
第七节 扎杠-木纠错剖面中上二叠统的地层和古生物研究 |
第四章 夏岗江混生植物群及其地层时代新解 |
第一节 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二节 坚扎弄组和敌布错组的孢粉学研究 |
第三节 敌布错组下伏地层中三叠纪牙形石的发现 |
第五章 狮泉河地区中、上二叠统牙形石的发现 |
第一节 羊尾山剖面那子夺波组顶部的牙形石动物群 |
第二节 左左地区羊尾山组和左左组的牙形石动物群 |
第六章 羌南-保山地层区石炭-二叠系的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羌南地层小区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序列 |
第三节 保山地层小区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序列 |
第四节 Rabeignathus 牙形石动物群发现的意义 |
第五节 丁家寨组时代下限的新认识 |
第七章 石炭-二叠纪古生物群和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成因及其意义的探讨 |
第一节 古生物群时空演化规律 |
第二节 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 |
第三节 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的成因 |
第四节 地层古生物学和构造学意义 |
第八章 青藏高原三叠系时空格架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
第一节 西藏三叠系研究的新进展 |
第二节 夏岗江植物群时代修订和江让组发现的意义 |
第三节 三叠系的时空格架及其演化过程 |
第四节 西藏三叠系研究的地质意义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实测剖面描述 |
图版说明 |
图版 |
四、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两侧早二叠世地层和珊瑚动物群(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J].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 地质通报, 2021
- [2]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张少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D]. 孙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西藏改则地区下石炭统日湾茶卡组四射珊瑚动物群及其地层意义[D]. 任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西藏尼雄地区晚古生代沉积背景分析及地质意义[D]. 杨洋.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中国石炭-二叠纪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动物群[J]. 王向东,张强,林巍.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09)
- [7]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生代四射珊瑚研究简史[D]. 葛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8]西藏措勤盆地的上古生界—下中生界:潜在的油气沉积建造[J]. 纪占胜,姚建新,武桂春. 地质通报, 2008(01)
- [9]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构造演化[D]. 张玉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7(03)
- [10]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D]. 纪占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