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血药寒热温凉特点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戴征浩[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导师石君华主任医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石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组方用药规律,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用药经验及思路方法,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住院部经石君华主任医师诊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病历资料(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进行收集。(1)设定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并以此严格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病患52例,处方共234首。将患者基本信息及处方用药录入到Excel软件中,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数据库及数据矩阵。(2)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得到石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频药物(人为将药物出现频次≥15次的设为高频药物)以及所有涉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分布。(3)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对高频药物的数据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得到高频药物中的核心药对及核心药组,咨询石师本人后对此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出处方234首,涉及中药165味,累计用药总频次3809次。其中使用频次≥15次的共50味,累计频次3300次,占总频次的86.64%,为石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频药物。使用频次≥95次、使用率(单味药物使用频次/总处方数)>40%的中药共15味,占总频次的52.51%,为石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核心药物,分别为:黄芪、茯苓、当归、陈皮、党参、山药、麸炒白术、赤小豆、山茱萸、车前子、甘草、丹参、玉米须、生地黄、大腹皮。2.本研究的165味药物中,药性以温性、平性为主,寒性次之;药味以甘为主,苦、辛次之;归经以脾、肺、肝、肾、心及胃为主;功效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收涩药及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3.本研究的50味高频药物中,得出常用药对27对,其中核心药对8对,分别为:金樱子、芡实;山药、山茱萸;赤小豆、车前子;菊花、枸杞子;山药、生地黄;黄芪、当归;薏苡仁、苍术;党参、丹参。得出核心药组15组,分别为:当归、黄芪、党参、山药、山茱萸、丹参;茯苓(茯苓皮);枸杞子、菊花、牛膝、杜仲;苍术、薏苡仁、石韦;木瓜、木香、肉桂(桂枝);法半夏、枳壳、黄芩;车前子、赤小豆、猪苓;金樱子、芡实;麸炒白术(白术);陈皮、益母草、生姜皮;姜半夏;防风、连翘;芦根;川牛膝、淫羊藿;酸枣仁。结论:1.导师石君华主任医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核心药物功效以健脾益气、补肾固涩、利水消肿、理气活血及清热利尿为主,反映出立足脾肾虚弱,祛除水湿、瘀血、气滞、痰热等邪气,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治疗特点。2.从药物性味来看,临床实际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更多的偏于虚寒体质,这与其脾肾虚弱的关键病机相符合。从药物归经来看,脾、肺、肝、肾、心五脏同调,通畅调和,并以脾、肺、肝、肾为主,使水湿邪气得以转输、宣降、疏泄、蒸化,以达扶正祛邪之功。从药物功效来看,补虚泻实并举,气血阴阳同调,以使机体协调通畅。3.石君华主任医师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上力求“治病必求于本”,直达病所。基于“脾肾虚弱”的关键病机,从“脾”论治,以“后天”补“先天”,“培土制水”。同时标本兼治,益气养血活血、健脾补肾涩精,再或施以利水渗湿消肿、养肝平肝安神、燥湿化湿利尿、温肾助阳化气、清热化痰理气、祛风散热解毒等治法。
郑华津[2](2021)在《燥痹肝肾阴虚证患者临床特征和用药规律回顾性研究及燥痹从肝论治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对缓解干燥症状,改善干燥综合征生活质量有独特优势。但目前对唇腺和腮腺以外的腺体组织受累研究相对较少,且“燥痹从肝论治”论述多集中在理论层次。本次研究通过结合收集临床上最常见的燥痹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特征(包括症状、血清、病理和超声),分析与肝藏象(包括经络、气机、阴血和神志)关系,总结中药用药特点,探讨燥痹的病机与肝藏象的内在联系,为燥痹从肝论治增加临床依据。研究方法以回顾性研究的方式收集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来自2019-2020年,年龄在18-70岁的女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辨病为燥痹,辨证为肝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症候、中药使用情况、血清学检查、唇腺和胃肠病理学检查以及腮腺、颈部淋巴结、甲状腺、乳腺超声检查和ESSPRI主观评分(干燥、疲乏、疼痛VAS评分)。综合以上资料,探讨燥痹症候特点与肝藏象的关系。采用SPSS 22.20、Prism8.0及R version 4.0.4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用卡方检,独立样本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比较。P<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上意义,P<0.01将被认定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意义。研究结果1临床资料及主要症候本研究收录江苏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部ICD编码诊断为燥痹肝肾阴虚证的女性患者384例,年龄介于22-70岁之间,平均为50.45±10.29岁。其中,来自住院部的142例病例内容较为详实,其年龄平均在51.53±9.78岁,病程5.16±4.80年,发病年龄大约在46岁左右。142例患者症状以口干、眼干、关节痛、疲劳或乏力、不寐、多发龋齿或猖獗齿、咳嗽、口溃、大便干结或便秘、腰膝酸软等症位列前十。142例患者ESSPRI主观评分平均得分11.35±3.74分,人为将其分为轻症干燥(27例,19.01%)、干燥为主(66例,46.48%)和疼痛为主(49例,34.51%)三组,平均分别为7分、12分、13分,多为中等主观评分。2.血清学检查本次研究中,患者WBC减低占42%,肝肾功能中球蛋白升高占52.02%,IgG升高占58.05%,RF升高占54.35%;CRP升高占6.60%,ESR升高占32.25%。其中,来之住院部较为完整的139例血清学相关关系分析显示,RF与IgG、IgM、TP、GLOB、ESR等与球蛋白相关指标呈现显着正相关,且可能影响血液粘稠度。总ANA 阳性率91.89%,ANA 1:320的占比最高为36.47%,核颗粒+胞浆核型数量最多有58.70%。ANA抗体谱11项阳性率方面主要有以下4种,分别为抗SSA+69.04%,抗Ro-52+64.93%,抗SSB+30.14%,抗着丝点抗体+11.78%。3病理学检查方面有唇腺活检病理报告72例,阳性率为88.89%。胃肠病理报告分别有67例和47例。胃组织病理发现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的占比分别为35.82%和43%,高出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水平。胃、肠在淋巴滤泡增生或者淋巴细胞聚集的比例分别达到22.39%和46.28%,且大肠组织淋巴滤泡增生或者淋巴细胞聚集明显增多(P<0.01)。4超声检查方面结果显示腺体结节或肿大发生率较高。共收集腮腺超声病理60例,报告内容为弥漫样病变、回声不均、腮腺肿大阳性率之和为71.67%。甲状腺超声有89例,其中甲状腺弥漫性改变有28.09%,甲状腺结节样病灶有62.90%,总阳性率占73.03%,高出我国多地区文献报道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调查水平。颈部超声20例,报告为淋巴结肿大占总数的80%。收集乳腺超声67例,报告乳腺增生、结节、囊性结节、退化不全、导管扩张等增生率之和为92.68%,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该医院非干燥综合征女性患者的78.13%(P<0.01)。5中药使用频次方面303方(诊次)涉及273味中药,4367频次,最多一方27味药,最少3味药,平均14.39±3.89味,中位数15味。用药在前30味的中药占总用药频次占54.82%,其中麦冬4.69%、甘草4.14%、生地黄3.89%等使用最多。功效分布情况:前5大类中药占总数四分之三,分别为:补虚药35.79%(补阴20.47%)、清热药21.39%(凉血8.29%)、活血化瘀药7.53%、理气药5.11%、解表药4.76%。其中,具有活血、养血的血分药占所有中药使用频次的21.45%,有化瘀作用的占91.72%,包括生地黄、白芍、丹参、当归等。四气分布,以寒和微寒(49.46%)为主,辅以温(24.47%)、平(22.75%)。五味方面,主用甘(42.87%)、苦(30.96%),佐以辛散(17.62%)。其中,辛散药多用为辛温(62.15%),主要分布在理气药、解表药、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如陈皮、柴胡、牡丹皮、紫菀等药。归经方面:以入肺经(19.74%),肝经(16.90%)最多,与入胃、脾、心、肾经次之,六经总和超过使用频次的90%。用药总体以甘寒凉润,主入肺肝经,为主滋阴润燥,佐以辛散苦温,兼以行气养血活血。6中药聚类分析使用率较高的前30味中药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为麦冬、石斛、北沙参、南沙参、生地、甘草,可以看做沙参麦冬汤加减方;第二类为陈皮、丹参、玄参、鬼针草等,主理气、清热、活血、生津;第三类,柴胡、白芍、赤芍、当归、茯苓、白术、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枸杞、菊花、黄芩、紫菀等,可视为逍遥散与杞菊地黄丸加减,或者滋水清肝饮加减方。常用的中药组合有:麦冬、南沙参、北沙参;生地黄、石斛;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山药、山茱萸;枸杞、菊花;黄芩、金银花、牡丹皮;柴胡、半夏等组合较为常见。结论燥痹肝肾阴虚证临床特征以阴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体现在1.主要症状受累部位多循肝经分布,且肝气郁结络滞,布津不畅,结合文献亦有焦虑抑、郁多发;2.血清学检查以及腮腺、甲状腺、乳腺超声检查显示有较高程度的异常,中医分析多与气滞或瘀血病理相关;3.中药使用上以养阴为基础,结合疏肝行气,养血活血;临床聚类显示治燥方剂多以沙参麦冬汤合滋水清肝饮加减。结合以上三大方面与理论分析:燥痹肝肾阴虚证病机与肝藏象联系紧密,可从气滞血瘀论“燥胜则干”,即以肝肾阴虚为基础,气滞血瘀,络滞津伤是本病证基本病机,在养阴滋肾基础上,注意疏肝,养肝,甚至清肝,注重辛散药与养血活血药的应用,达到滋补肝肾,行气活血,通络布津。
黄高孝[3](2020)在《基于真实世界的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滑膜细胞炎性增生、血管翳形成并,可侵及下层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治疗RA的手段均存在明显的问题,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中医虽然没有RA这一病名,但有许多论述与RA病名有关,如“顽痹”、“骨痹、“历节”等。在辨治RA也取得肯定的临床疗效,尤其在控制复发方面也明显有优势。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 Study,RWS)就是在临床真实的条件下,受取多种数据,从而评价某种医疗手段对患者健康、疗效真实影响的研究,是流行病学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思路。研究目的:本课题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重大新药创制“基于一致性评价的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新药研发”的理论及临床前研究阶段,此研究结合古籍文献寻找与RA相关的“痹”、“历节”等的定义、治法和辨证论治,并综合分析现代文献治疗RA的研究,为全面探讨了中医对RA的认识;通过真实世界门诊病例研究,探讨RA证型特征、辨证施治、用药规律及疗效;并以整理高永翔教授治疗RA经验,从而共为中医辨证论治RA提供部分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1.本研究进行查阅中医古籍、现代中医及越南传统医学研究,初步梳理和归纳RA的相关病名、病因病机、治法、论治,并查阅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等,将所文献进行分类,综合并分析古代对RA相关论述与现代文献的研究现状。同时总结RWS特征,探讨中医在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以RA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调查,探讨了RA的中医证治规律。2.基于真实世界研究,以临床门诊患者为核心,根据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本研究回顾高永翔教授门诊2017年至2019年病例资料为基础,纳入符合RA诊断的302例,从此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探讨了RA的中医证治规律及疗效。3.从上部分的综合、分析,进行整理高永翔教授对RA辨证论治的临证经验、用药所长及学术思想。研究结果:1.从文献初步总结,分析:(1)RA的发病因素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治疗RA的手段均存在明显的问题,如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病情的发展,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等。(2)从古籍文献记载对RA相关的认识可看,RA的临床病机复杂,多样的治法,发展到清代时期已趋向成熟系统。续承几千年的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当代中医医家多从脏腑、虚实、经络、与痰瘀毒等各方面辨治,从而发挥了中医药治疗作用。(3)越南传统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受中国中医深厚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越南传统医学对RA的认识自有特点,治疗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已提供了中越两国间的传统医学治疗本病的成就。(4)RWS的思想与模式相合了中医诊疗模式特点。利用RWS可提高中医药研究效率,发现和提供中医学的新规律及新特征,从而增进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临床诊疗理论并中药临床评价方法的创新,最终可促进中医的传承和发展。2.真实世界的临床门诊病例研究结果显示:(1)女性发病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7.38:1。在年龄方面,患者在40-59岁为最多,RA病程多于5至10年。RA的合并疾病较多为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疾病较多为干燥综合征。在就诊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35例,采用西药多为慢作用抗风湿药、非甾体抗炎药等。(2)本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组,辨为肝肾亏虚证最多,共82例,占34.89%。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相关具有差距,体现RA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有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RA中医证型分型的依据。(3)在235例病例使用中西医结合,共1103诊次,有144种药物,出现总频数为16814次,其中祛风湿药占比例最大,为15.31%;其次为解表药占14.80%,补肝肾占13.92%,再次祛湿化痰药,活血药。结合常见中药配伍,总体现出用药规律为祛风除湿兼以补益肝肾,发散解表,祛湿活血。(4)结合现代医学及药理学研究,发现治疗RA的常用中药之效及现代医学对RA的治疗极为相符合,主要具备抗炎镇痛作用,调节免疫作用,防止骨关节破损。(5)进一步分析,纳入到165病例资料完整,并特续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个月,其中治疗过程中西药减量有16例,维持剂量有149例,没有需要医药加量的病例。比较分析前后治疗发现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明显下降,症状显着缓解,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RA取得很好疗效。3.高永翔教授治疗RA的经验整理与研究:(1)病因病机:以肾虚为发病的基本病机;外邪侵犯为RA发病的重要因素;及痰瘀阻络为RA的病理基础。(2)辨证要领:强调辨明寒热,分清虚实。(3)治则治法:注重治病求本,标本兼顾。提出补肾为主,结合开玄府,通经络;除痰化瘀;疏肝解郁,调和情绪;滋阴壮水,清热润燥等治法。(4)证治分类:分为6个证型。其中寒湿痹阻证,方以蠲痹汤、九味羌活汤、羌活胜湿汤加减;湿热痹阻证,方以当归拈痛汤、三仁汤、四妙散加减;寒热错杂证,方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痰瘀痹阻证,方以血府逐瘀汤、身痛逐淤汤、二陈汤加减;肝肾亏虚证,方以独活寄生汤加减;阴虚燥热证,方以连梅汤加减。
马师师[4](2020)在《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思想。方法:以文献调研、跟师临床和深度访谈为主,搜集周祯祥教授公开出版的论文论着,从中筛选与“中药”名称源流、细辛毒性、本草中的用药指征、中药“七情”理论、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中药功能组学等有关的文献进行研读,结合定期跟师门诊、医案整理、听师讲座等方式,分析周祯祥教授对掉眩类疾病的诊疗用药特色,对周祯祥教授有关临床中药的学术观点及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筛选文献结果:搜集得到周祯祥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133篇,出版学术着作60余部,经筛选符合相关标准的论文87篇,着作以近期主编或独着的《本草药征》《中药学》《临床中药学》《细辛古今研究与临床应用》《临床中药研究心得》和《中医常见病证用药举要》等书为主。2.文献及临床病案整理分析结果:(1)“中药”一词由来已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为一种功效分类术语,作为中医治病物质的“中药”,经历了“药”“毒”“毒药”的变迁,现代意义上的“中药”最早出现于清末,最后,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第一版《中药学》教材将“中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确立下来。(2)细辛有毒,在单用、用末、正品细辛、用根、口服、生理状态六个条件下不可过钱。(3)本草蕴涵着丰富的用药证据,能指导临床有效用药。(4)中药七情配伍中的每一种配伍关系都有与之对立或相互冲突的另一面,每一种配伍关系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矛盾。(5)通过合理炮制、适当配伍、安全用量、适宜用法等方法,能从多方面改变中药功能组学。(6)周祯祥教授针对中药功效名词术语不规范的现状,提出了规范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基本构想,并将中药功效进行分类,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中对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详加诠释,主编全国大型工具书《中药学辞典》。(7)针对掉眩类的病症,周师提出“诸病掉眩,皆属于风”的学术观点,常配伍柴胡、防风、白芷等植物类祛风药或蝉蜕、地龙、僵蚕、全蝎、蜈蚣等虫类祛风或息风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1.周祯祥教授关于“中药”名称源流的研究有利于临床中药学学科体系的完善。2.“细辛不过钱”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限量,不具有普适性,更不宜作为普遍规律来指导临床用药。3.药征是药物临床应用的证据和指征。从本草中寻求中药治病奏效之机理,从源头上挖掘临床用药之证据,方能得其真要。4.对立统一是七情配伍“二律背反”的基本特质,对深刻认知七情内容和指导临床配伍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中药是多药性、多功能的复合体。中药治疗效应的发挥不是单一或孤立的,而是多元素的整体表征。6.周祯祥教授初步构建了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雏形,推动了临床中药学学科相关术语的规范化建设。7.周祯祥教授善于治疗掉眩类疾病,多从风论治遣药,在常规辨治的基础上加用风药,能显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王玥[5](2020)在《中药寒热量化评价细胞平台的构建—寒药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六经”亦是先别阴阳,在此基础上又各自分为三个等级,形成三阴三阳辨证体系,中医的遣方用药,制定治则治法均遵循此原则。因此,为了组方的精细与准确化,“基于六经阴阳的量化组方研究”至关重要,这也是本学科研究方向之一。组方寒热的量化首先需明确单味中药的寒热定量,中药的寒热属性不仅包含其自然属性,更强调了其作用于机体的生物学效应,而目前尚缺乏可以反映中药寒热度的模型。因此,开展中药寒热度的定量研究,建立一套系统的中药药性寒热度评价体系,是中药药性研究和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肿瘤细胞是一类正常细胞失去对自身基因的调控,异常增殖的细胞,具有增殖旺盛、代谢增强、功能亢进等特点,符合中医“阳”的性质,既往的研究者认为用寒凉药物治疗,可以起到选择性的抑制肿瘤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银作为大寒性物质,是否对肿瘤细胞具有比其它寒凉性中药更强的抑制作用?其具体机制是什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药寒热药性的理解以及扩展中药寒热药性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目的1.构建中药寒热量化评价细胞平台,为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提供思路,为寒热量化提供方法学借鉴。2.通过细胞实验检测芯片分析得到的寒热药物影响细胞增殖的作用靶点: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寒热中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寒热评价细胞平台的实用性和稳定性进行检验。3.银早在五代时期着作《海药本草》中即被记载为大寒性药物,研究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从细胞增殖角度探讨寒热药物的生物学效应差异,加深对中药寒热药性的理解,为寒热药性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思路。研究方法1.构建中药寒热量化评价细胞平台1)选取6种温热类中药附子、麻黄、肉桂、姜、淫羊藿、陈皮和6种寒凉类中药黄芩、黄连、栀子、连翘、苦参、龙胆草的主要药效成分,作用于MCF7细胞,得到其全基因谱表达数据。构建寒热药物在细胞水平上的药效学观测平台;使用聚类分析法将所有药物进行两类,观察是否将寒性中药和热性中药区分开来,以评估在基因水平上研究中药寒热药效学差异的可行性;通过GO分析,KEGG分析、基因信号网络分析探讨寒热药性最关键的作用靶点,为中药寒热药性的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层面的依据;2)筛选两类中药差异基因,得到其基因表达量。由于两类中药全基因谱的表达差异在空间水平上可以表现两点间的距离,因此,本研究拟使用欧几里得距离公式分别计算热性中药和寒性中药与参照点的距离,即相对寒热效应值。所得到的值越大,药物距离参照点越远,其热性(寒性)越高。3)对KEGG分析富集的通路按系统功能进行分类,得到每个系统中涉及的差异基因及其表达值,利用欧几里得距离公式计算每一个分系统的寒热效应值。2.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的寒热药性研究:HepG2细胞接种贴壁后加入25 μ g/ml的中药溶液(包括4种热性中药附子、细辛、干姜、肉桂,和4种寒性中药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使用细胞增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另取一批细胞加药液培养24h后收集细胞,使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IK3R1、Akt、P-Akt、mTOR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PIK3R1、rps6kb1、Akt1、tsc2、ulk1、eif4ebp1的基因表达。3.寒药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研究:体外实验: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纳米银线,通过MTT法测定寒药银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收集细胞使用透射电镜法观测纳米银及细胞形态,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Bax、Bcl-2蛋白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caspase3含量;体内实验:构建异种移植HepG2肝癌模型和荧光蛋白标记的Hct116结肠癌模型,纳米银线腹腔给药14天,使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测、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HE法染色法观察肿瘤及周围组织情况,探讨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1.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寒性中药芯片中上调的基因在热性中药中存在下调的趋势,而寒性中药芯片中下调的基因在热性中药中存在上调的趋势,两类中药的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表明中药寒热的药效学差异可以体现在基因层面上。2.寒热中药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能量代谢、炎症免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血液流变学这六大系统上,PRKACA、PRKACB、PRKCA、ADCY7、PIK3R1和MAPK1是其中最核心的基因。3.聚类分析将12种中药有效成分分成了乌头碱、麻黄碱、肉桂醛、脱水淫羊藿素、橙皮苷、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6-姜酚、栀子苷、连翘苷、苦参碱、龙胆苦苷两类。热性中药的总热效应值,肉桂醛(27.89)>橙皮苷(17.24)>脱水淫羊藿素(16.17)>麻黄碱(15.31)>乌头碱(14.28);寒性中药的总寒效应值,连翘苷(20.05)>苦参碱(19.89)>龙胆苦苷(17.18)>黄芩苷(15.97)>栀子苷(14.87)。4.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的寒热药性研究:MTT结果显示,温热性药物附子、细辛、肉桂均对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干姜和寒凉性药物黄芩、黄连、栀子、石膏对细胞有抑制增殖作用。因此,研究分为四组,正常组,热性中药组(包括附子、细辛、肉桂)、干姜和寒性中药组(包括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热性中药组和寒性中药组PIK3R1、p-Akt、mTOR蛋白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性中药组和干姜PIK3R1、p-Akt、mTOR蛋白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姜和寒性中药组PIK3R1蛋白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t、mTOR无明显差异。Akt蛋白含量正常组、寒性中药组、干姜、热性中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与热性中药组比较,干姜PIK3R1的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性中药组eif4ebp1、rps6kb1的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lk1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寒性中药组、干姜、热性中药组之间Akt、tsc2的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5.寒药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研究:纳米银线对HepG2、HCT116、L-02细胞、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等多种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20μ g/ml纳米银线处理后的HepG2细胞其细胞增殖率为正常组的23.36%,而25 μ g/ml的黄连、黄芩、栀子、石膏对细胞增殖率为正常组的80-92%,纳米银线对HepG2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远高于黄连、黄芩、子、石膏等寒性中药。annexin V/PI双染结果显示,20 μ g/ml纳米银线处理组细胞凋亡数量增加了33.16%。纳米银处理的细胞中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bcl-2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3含量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种移植HepG2肝癌模型腹腔注射100 μ g/ml纳米银线14天后,肿瘤较生理盐水组缩小约50.7%,Hct116结肠癌模型中,100 μ g/ml纳米银线组相较生理盐水组肿瘤缩小约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潜力被用于肿瘤治疗。研究结论1.构建中药寒热量化评价细胞平台:本研究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6种寒性中药和6种热性中药有效成分作用于MCF7细胞的全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聚类结果明显分成了热性药物与寒性药物两类,印证了寒热中药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性,为进一步阐明中药药性差异的客观性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能量代谢、炎症免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血液流变学六大系统上,PRKACA、PRKACB、PRKCA、ADCY7、PIK3R1和MAPK1是其中最核心的基因。并计算出各中药的寒热效应值,为构建全中药寒热量化评价细胞平台,实现中药寒热度的定性和定量奠定基础。2.实验结果显示,肉桂醛热效应值最高,符合《中华药典》中对肉桂“大热”的描述,其余几种热性中药的有效成分橙皮苷、脱水淫羊藿素、麻黄碱、乌头碱连翘苷的热效应值相似,连翘苷、苦参碱、龙胆苦苷、黄芩苷、栀子苷寒效应值相似。3.对能量代谢、炎症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血液流变学这六大系统的寒热效应值分析后发现,不同药物对每个系统的寒热效应值强弱基本与其总效应值的强弱类似,肉桂醛在各系统中热效应值都远高于其它温热类药物。但仍存在一些药物的特殊功效,如麻黄碱和乌头碱对神经系统效应相对较强。4.寒性中药黄连、黄芩、栀子、石膏对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热性中药附子、细辛、桂枝对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中药可以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增殖。5.银早在五代时期着作《海药本草》中即被记载为大寒性药物,大寒性药物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远强于黄连、黄芩、石膏、栀子等寒凉性药物。其具体抗肿瘤机制是通过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创新点1.本研究首次创建了基于基因组学的中药寒热量化评价细胞平台,寻找到寒热药性最关键的作用靶点,并计算出药物的相对寒热效应值,为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提供思路,为寒热量化提供方法学借鉴。2.本研究首次探讨了 PI3K-Akt信号通路在寒热药物对细胞增殖调控中的作用,为使用细胞增殖(MTT)法评价药性寒热提供理论依据。3.本研究探讨了银作为大寒性药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从细胞增殖角度探讨寒热药物的生物学效应差异,加深对中药寒热药性的理解,为寒热药性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思路。
邢宇浩[6](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李兰青主任医师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是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李兰青主任医师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临床用药规律的研究,探究李兰青主任医师临床中治疗下肢丹毒疾病患者的处方用药,进一步分析临床处方中的常用药物、用药组方原则以及临床辨证和用药思路,并对18例急性丹毒未采用任何治疗的下肢丹毒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目标,以期为提高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提供可研究的临床处方和用药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一: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疮疡科、外科李兰青主任医师门诊,明确诊断为下肢丹毒的患者的有效中药处方207首,共计74人次。在数据进行标准化后,使用Excel表格录入数据形成数据库,对所有纳入药物的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并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将分析后得到的结果制成图表。将处方中的高频次药物导入SPSS 25.0软件系统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新药物组合。对所有涉及药物及其性、味、归经、功效的使用频次以及聚类分析后得到的组方药对的各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李兰青主任医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思路以及用药规律。实验二:采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李兰青主任医师门诊的诊断为下肢急性丹毒,且未经任何处理的患者18例。以李兰青主任医师自拟中药方剂活血解毒汤口服,治疗7d。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和比较临床疗效和症状评分及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一:1纳入的患者共计74例,有效中药处方207首。男性46例,女性28例,男女比例1.6:1;年龄最大89岁,最小30岁,平均60.80±14.53岁。2在纳入的有效处方中,共使用到141味中药。使用频次大于50次的21味药物依次排序为牛膝:189次;赤芍:186次;泽泻:170次;茯苓:169次;金银花:132次;防风:131次;陈皮:129次;薏苡仁:114次;黄芩:113次;蒲公英:106次;土茯苓:98次;白术:95次;夏枯草:87次;白花蛇舌草:86次;牡丹皮:82次;赤小豆:73次;生地黄:70次;络石藤:66次;野菊花:62次;鸡血藤:52次;地肤子:51次。3对所有使用药物进行筛选分析,按照四气分类,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寒性、温性、平性、凉性、热性。4按照五味分类中,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甘味、苦味、辛味、淡味、酸味、咸味、涩味。5药物归经频次由高到低前5位依次为肝经、脾经、肺经、肾经、胃经。6按照功效分类,使用频次高于100的药物功效分类依次为清热药,频次1249次,个数33个;利水渗湿药,频次540次,个数13个;活血化瘀药,频次430次,个数12个;补虚药,频次350次,个数15个;解表药,频次200次,个数16个;理气药:频次159次,个数5个;化痰止咳平喘药,频次115次,个数9个。7把数据导入SPSS 25.0软件中,经过聚类分析得出,较常用的药对:第1组:茯苓、泽泻;第2组:络石藤、鸡血藤;第3组:夏枯草、牛膝;第4组:薏苡仁、赤小豆、赤芍;第5组:陈皮、黄芩;第6组:地肤子、防风、白术;第7组: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第8组:金银花、土茯苓、牡丹皮;第9组:野菊花、生地黄。实验二:1纳入的患者1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5±14.32岁,最大88岁,最小31岁。2临床疗效比较:纳入的18例下肢急性丹毒患者,显效16例,无效0例,有效率达100%。3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后实验室炎症指标WBC、NEUT%、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全身症状体征总积分(发热、乏力、头身痛、口干苦、尿黄赤、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患处肤色、肤温、肿势、疼痛评分较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全身及局部症状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实验一结论:本部分研究共纳入207例处方,共使用中药141味,总计使用频次3436次,共记16类。(1)使用频次大于50次的中药共21味;(2)所用中药四气分布以寒、温、平、凉、热降序排列;(3)所用中药五味以甘、苦、辛药为前三位;(4)药物的归经分布,以肝、脾、肺、肾、胃经居于前列;(5)中药功效分类使用情况,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解表药;(6)聚类分析后归纳出9组李主任治疗下肢丹毒时的常用药物组合。2实验二结论:李兰青主任医师经验治疗下肢丹毒急性期的中药内服方活血解毒汤,对于全身、局部症状体征及炎症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有效率达100%。3李兰青主任医师经验总结:李主任治疗丹毒时,在急慢性期辨证基础上运用清热、利湿、活血、温通、软坚散结为主要治法,根据正气虚实,分别用消法或补法,以消散无形之邪,使气血畅通。李主任处方选药辨明病情缓急,辨证治疗特色突出调和脏腑、补虚固本、分消湿热、活血化瘀、内外同治的治法。
杨慧玲(Felicia Svnaryo)[7](2019)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余小萍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研究目的旨在总结余小萍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采集临床医案、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完整数据库,进行中西医诊断、症状、治法和药物等方面的统计分析,进而分析其规律系数,挖掘其临床诊断及组方用药规律,总结临床经验。重点探讨其运用中医中药诊治支气管哮喘的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的特点、规律,以期更深层次领会其学术思想、临床诊治思路。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中药治疗提供宝贵的临床研究资料,供学者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文献研究从近代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病症归属、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调护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临床研究方法包括四个步骤。1、病案信息整理:通过余小萍教授门诊收集符合西医对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医案,排除医案缺乏的关键信息和相关资料记录不全者。2、病案的规范化:针对医案中的症状、证型以及方药进行统一规范化。3、建立数据库:通过结构化处理,再进建立Microsoft Excel表的医案规范化,内容包括症状、诊断、证型、理法方药等,将填写完毕即可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库(V2.5),完成后在“平台管理”中“医案管理”进行数据审核,以确保准确性。4、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针对医案数据的病人的基本信息、症状、疾病、证候、治则治法和药物等,进行统计分析、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和熵聚类分析,此上内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和Microsoft Excel系统完成。[结果]1 一般信息:本研究最终筛选中93个患者,共有519诊次。男女比例男:女=1.00:2.44;最多为60~69周岁共有26个人(占27.96%)。2 症状分析:喘息、哮鸣音、咳嗽、咯痰(包括痰量、痰质、痰色和咯痰难易)。主要症状排序最高为咳嗽(70.06%),其次为咯痰(68.89%)。次要症状群统计结果以鼻部不适、口不和、咽部不适、胸肋不适为主,与肺系有关的不适。舌象与脉象为辨证的佐证,与证型规律有关,研究结果临床上以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最多见。3 病症分析:519医案分期中急性发作期最多,其次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合并疾病前3名排序从多到少为:支气管扩张、高血压、过敏性鼻炎。证型以痰热壅肺证最多见,次序痰浊阻肺证、虚实兼夹证。痰热壅肺证的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祛风化痰、宣肺平喘。痰浊阻肺证的治疗原则以祛风散寒、宣降肺气、化痰平喘。虚实兼夹证的治疗原则以扶正祛邪同治。用药分析:519诊次一共累计686条处方,包含224味药,共累计13995频次。686处方排除西药和中成药,共有541条中药处方,共包含了 192味药,一张处方平均药味数为26味,由于包括了导师必用药物另外再加5味,平均数等于31味药物。首次处方92条,共有137味药,共累计2159频次。首诊处方与复诊处方分别为第序号30位药物,首诊处方为僵蚕,复诊处方为乌梅。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方面:苦寒药物使用最多,依序辛温、平甘,属肺经最多,依序肝经、脾经、胃经,反映了余小萍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主要治肺,使用辛温苦寒药物为多,但是不忘使用甘平之品而属脾经、胃经顾护脾胃功能,使用左金丸的黄连、吴茱萸加瓦楞子。4 用药规律的研究:设置置信度为0.9,支持度20%-60%,选着最适合的支持度为35%,得到涉及18味药的610组药物组合。使用两味药物组成组合,计有117对,选择导师治疗支气管哮喘常用的药对共有10对:瓦楞子-黄连-吴茱萸;紫菀-款冬花;黄芩-柴胡-前胡-竹沥半夏;射干-炙麻黄-麻黄根;炙甘草-桔梗-枳壳;苍耳子-辛夷;炙紫苏子-黄荆子-葶苈子;郁金-丹参;煅龙骨-煅牡蛎;金银花-连翘。按照实际临床经验,瓦楞子-黄连-吴茱萸,主要为顾护脾胃而设,防止用药苦寒伤胃。因此常用治疗哮喘的药对为9对。5 组方用药规律研究分析:根据的药物频次结果药物排序1-19位,故选择支持度35%,置信度0.9最适合反映了导师的基础用药特点。常用的药对出现有6对药物为:①瓦楞子-黄连-吴茱萸;②紫菀-款冬花;③黄芩-柴胡-前胡-竹沥半夏;④射干-炙麻黄-麻黄根;⑤炙甘草-桔梗-枳壳;⑥郁金-丹参。6 以分期为主线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急性发作期用药规律使用祛邪为主,多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物、解表药、清热药。慢性持续期用药规律使用祛邪兼扶正,研究结果发现在祛邪情况下开始逐渐扶正,如南沙参、煅龙骨、煅牡蛎。临床缓解期用药规律以扶正为主,导师认为虽然哮病未发,病根仍存,因此化痰止咳平喘药仍排在第一位,依序扶正药物,如黄芪-乌梅-防风为玉屏风散的代表方,以补肺益气固表。7 以证型为主线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基于以上症状和药物的研究结果,导师主要从3个证型考虑症状和用药,分为: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正、虚实兼夹证。痰热壅肺证用药特点在基本方基础上加银翘散。痰浊阻肺证的用药特点在基本方基础上加三子养亲汤或二陈汤。虚实兼夹证的用药特点在基本方基础上根据肺、脾、肾三脏选用药物。肺虚则加玉屏风散;脾虚则加六君子汤。肾气虚则使用平性补肾药物之品如桑寄生、续断等药。肾阳虚则加仙灵方,仿右归丸之意;肾阴虚则加地黄方,仿左归丸之意。8 余小萍教授治疗哮病的学术观点有5个论点:①使用麻黄的思路;②善用虫类药;③善用活血药为助;④重视肺鼻同治;⑤重视肺合皮毛。[结论]1 余小萍教授注重临床病史的采集,症状的主次分别,程度的轻重,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病情趋势变化活用的进、退、守扶正祛邪治法,擅长使用药对,特别重视个体体质以及顾护脾胃功能。2 余小萍教授治疗哮病的主要证型为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虚实兼夹证。3 重视伏痰宿根,用药规律主要以竹沥半夏-黄芩-柴胡-前胡、射干-麻黄-麻黄根、丹参-郁金等药对为基础方,本虚重视肺脾肾。4 余小萍教授治疗哮病的学术观点有5个论点:①使用麻黄的思路;②善用虫类药;③善用活血药为助;④重视肺鼻同治;⑤重视肺合皮毛。5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主要的不足之处旨在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功能时,平台只是提供查询没有提供比较,导致一部分统计分析无法在平台里操作。本研究过程中,临床观察到使用全蝎粉和全蝎的疗效差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刘金涛[8](2019)在《《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考察《内经》中“五味”、“苦欲”、“补泻”、“脏”四个概念的内涵及发展变化,进而探讨《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结构及发展脉络,厘清其理论发展主线,探讨其理论变化的内在原因。方法: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在搜集现存医学类及文史类文献、现代教材、学术着作、学术论文的基础之上,对原始文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考察《内经》时期“五味”、“苦欲”、“补泻”、“脏”四个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变化,并分析四个概念的关系,进而厘清各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结构。广泛阅读从汉至今代表性官方着作及影响力较大的医着,根据其理论结构发展的特点,选取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变化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如李东垣、缪希雍、吴鞠通。比较各代表医家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对《内经》的继承与发展,探究其发展脉络。在厘清其理论结构中,探究其保持稳定传承的核心观念是什么?基于此“核心观念”对现今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内经》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建立基于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其方式为五行归类思维,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根据脏腑顺应自然界四时变化的特性,假借中药的五味,调整人体气机运行方式的一种治疗学理论。五味是指天地的精气;苦欲是指五脏自身的特性;补泻是指调整人体气机的运行,使之与天地保持同步的状态,即补虚泻实;脏是储藏天地之精气的库藏。宋至清代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宋代之后产生着较大变化,主要基于探究事物“因果”的生成关系上,强调人体的精气本源不再直接源于天地之气,而是转向于人体自身内部,探究脏腑生成的精气作为生命的本源之气,在这种状态下,医家通过药物的形、色、质、气、味,在“药类法象”的思维视角下,分析药物的功效。五味是指天地的精气,对五味认知的方式是“药类法象”的理论;苦欲是指五脏所藏之神之好恶;补泻的概念范畴有所扩大;五脏逐渐成为人体精气的源泉。现代,受到西方医学及概念思维的影响,以“功能”为主要关系构建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五味是指药物的功能,“象思维”的作用被弱化;苦欲是指五脏自身的功能特性;补泻的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补法是指补益人体的亏损,即脏腑的气、血、阴、阳的具体物质,提高人体的抗病机能,泻法是指祛除致病因素。脏的概念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是指人体“功能”之脏腑,为形而下的器脏。结论:自《素问·脏气法时论》确立了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治疗体系始,其核心观念就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医治则治法理论。各家学说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展中作出较大的贡献,丰富了理论内容。对比三个时期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中的概念及结构,发现《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虽然理论的外延有所变化,但就其核心观念而言,保持相对稳定的传承。核心观念是指以“象思维”为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指导的理论内核;就其外延而论,各家学说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基础上,对其概念、内涵、临床运用等有所创新与发挥,丰富了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内涵。但此理论在现行各版教材中(除《内经》教材引用古代医家论述,解释经文外),并没有涉及相关记载。就此理论的四个概念而言,各个概念的内涵与《内经》时期相比变化较大,并且“象思维”在现今教材的地位有所降低。意义:厘清《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脉络,刻画出其理论结构的内涵和发展变化的原因。本次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临床意义。在理论方面,本文理清《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的发展脉络,重现各个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认识模型。其次,根据其发展脉络,探究理论传承的核心要素,总结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的原因,为现行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分析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展脉络,明晓其理论的重要性,对中医学基础类教材的编写、中医传承工作提供建议。在临床诊疗方面,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各时期持续稳定地应用于临床诊疗实践中,厘清这一点也有利于为当代中医临床工作者的提供理论依据。
张煜潇[9](2018)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陶凯教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主要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2.5),分析陶凯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辨证与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并传承陶凯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法:经过跟诊,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门诊的病历,提取陶凯教授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病历,选择符合标准的方剂190首。对病历进行整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2.5),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所有诊次中,中药频次按照降序排列依次为浙贝母、连翘、紫苏、清半夏、厚朴、丹参、川芎、金银花、桔梗、芦根等。常用药类以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活血药、补虚药为主。2.常用药对为清半夏-浙贝母,浙贝母-川芎,连翘-丹参,川芎-厚朴等92种组合,7味核心中药为浙贝母,连翘,紫苏,清半夏,厚朴,丹参,川芎。3.常用新方组合为桔梗-芦根-焦栀子-麸炒苍术,黄芩-炒苦杏仁-焦栀子-麸炒苍术,黄芩-焦栀子-前胡-白豆蔻,黄芩-麸炒苍术-前胡-麸炒枳壳等。结论:在用药上,陶凯教授以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活血药、补虚药为主,与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相吻合。新挖掘出的核心新方,具有清热、化痰,燥湿、健脾之功,通过灵活的加减可以适用于各种COPD证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郭永胜[10](2018)在《叶天士气味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叶天士对气味理论的认识与运用,归纳总结叶天士运用气味理论规律,探寻叶天士气味理论辨证运用体系。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传统文献挖掘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筛选叶天士相关着述并对其进行系统挖掘整理,以探求叶天士对于气味理论的认识,分析叶天士对于气味理论的具体运用,最后归纳其运用气味理论规律。研究结果:1.通过综合分析所有叶天士相关着述,指出研读叶氏医案需要注意事项:医案存在改动,探讨药物气味不依其次序,案中所述气味与具体用药关系不一,其具体药物气味认识并非一致等。2.依于叶天士所述原义,全面系统整理分析其对于五味理论的具体运用:具体包括甘味、辛味、辛苦、辛甘等配伍分别在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中的运用;以及苦味、酸味、咸味、淡味、酸苦、咸苦、酸咸及其他复杂配伍的具体运用;并总结叶天士着述中所提及运用的《黄帝内经》气味理论。3.总结四气理论运用规律:当察病邪寒温、分其阴阳所属、辨别病位表里、辨其气血层次、斟酌体质差异、依于所属脏腑、别其正邪虚实,以及寒凉需慎防凝涩冰伏、温病亦可用温热药物等内容。4.归纳芳香性味运用规律:芳香性味具有芳香逐秽辟邪、芳香通窍开闭、芳香醒中、芳香入络等功用。阐述辛香辟秽、辛香流气、辛香醒中、辛香通络与辛香温柔等辛香配伍的运用规律。并指出其禁忌与变通运用方法。5.系统总结叶天士运用气味理论规律,构建叶天士气味理论辨证运用体系。叶天士指出其运用气味理论,是以阴阳理论和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药物气味之偏性,以纠正机体阴阳之偏与调谐脏腑功能状态。其气味理论是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对气味理论的认识与运用为基础,并博采刘河间、李东垣、喻嘉言等诸医家对于气味理论的阐述。叶天士运用气味理论辨治外感热病,主要以三焦辨证思路,结合卫气营血理论:病在上焦卫分,用药辛散宜轻,入于气分治用苦寒,内陷营血则以咸寒,阴伤宜加甘寒;病及中焦,则以苦辛寒清,湿滞多用温通;病入下焦,当以咸苦清养,阴亏需以甘咸。其气味理论在内伤杂病中的辨证运用规律主要体现为:辛散通阳宣瘀,气血不通多用辛味;苦坚清泄燥湿,泄热祛湿多以苦味;甘缓益阴补气,正气不足宜用甘味;酸收益阴泄肝,敛正调肝多伍酸味;咸软降逆走下,病在下焦宜用咸味;淡渗利湿通泄,湿浊气阻多伍淡味;而对于其他复杂病机,则需治宜多种气味合化等。研究结论:在“天人合一”理念影响下,药用五味主要依于五行理论、寒热温凉四气主要根据阴阳学说,进行调节机体的阴阳偏颇与脏腑失谐,亦即理偏就和。叶天士谨仿经旨、效法仲景,在辨证论治中注重气味理论,亦是依于阴阳五行理论指导气味运用。而在此基础上,叶天士灵活变通运用气味理论,将其理法贯穿于医案之中,并结合其体悟而创立新说,终至自成一家的气味学术理论体系。
二、活血药寒热温凉特点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血药寒热温凉特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建立原始数据库 |
2.2 中药名称规范 |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患者基本信息统计 |
3.2 临床用药频数统计 |
3.3 高频药物的聚类分析 |
3.4 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PNS的认识 |
2 基于数据挖掘的治疗PNS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
2.1 患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2.2 临床用药频次统计分析 |
2.3 药物性味频次统计分析 |
2.4 药物归经频次统计分析 |
2.5 药物功效分类频次统计分析 |
2.6 高频药物的聚类分析 |
2.7 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 |
3 石君华主任医师论治PNS的经验总结 |
3.1 病因病机 |
3.2 治疗原则 |
3.3 用药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燥痹肝肾阴虚证患者临床特征和用药规律回顾性研究及燥痹从肝论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研究文献论述及研究进展 |
1.1 中医古代文献对燥病的认识 |
1.2 名医名家对燥痹辨论治认识和有关辨证分型及治疗 |
2 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研究进展 |
2.1 发病机制 |
2.2 其他方面 |
2.3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1 一般资料及临床症候统计与疾病活动评分 |
2.2 血清学检查 |
2.3 病理学检查 |
2.4 超声检查 |
2.5 中药使用统计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年龄、病程及症状 |
1.1 年龄与病程 |
1.2 症状特点 |
2 血清学、病理学及超声检查 |
2.1 血清学检查 |
2.2 病理学检查 |
2.3 超声检查 |
3 用药规律及中药聚类分析 |
3.1 用药规律分析 |
3.2 中药聚类分析 |
第四部分 燥痹从肝论治探讨 |
1 “燥淫所胜,则病本于肝” |
2 从气滞血瘀论“燥胜则干” |
创新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真实世界的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语缩写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类风湿关节炎现状与问题 |
1 临床流行病学 |
2 RA的危险因素 |
2.1 遗传因素 |
2.2 感染因素 |
2.3 性别、年龄因素 |
2.4 其他因素 |
3 发病机制 |
4 西医治疗RA |
4.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
4.2 慢作用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 |
4.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
二、中医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策略文献分析 |
1 RA的相关病名 |
2 关于历代医家的部分古籍对RA认识汇总 |
2.1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
2.2 隋唐时期 |
2.3 宋金元时期 |
2.4 明代时期 |
2.5 清代时期 |
3 当代中医医家对RA的论治 |
3.1 从脏腑论治 |
3.2 从虚实论治 |
3.3 从络论治 |
3.4 从痰、瘀、毒论治 |
三、越南传统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1 越南传统医学认识RA的特点 |
2 越南传统医学治疗RA的研究 |
四、中医药在真实世界研究现状 |
1 RWS定义与起源 |
2 RWS特点 |
3 RWS数据采集及分析 |
4 术语标准化 |
5 伦理审查 |
6 RWS的优势及局限性 |
7 中医在RWS的应用现状 |
7.1 中医开展RWS的优势 |
7.2 中医在RWS的研究现状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的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治规律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信息采集 |
3.2 记录时间 |
3.3 建立标准化语句 |
3.4 统计分析 |
3.5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中医证治规律 |
4.3 疗效分析 |
5 讨论 |
5.1 病历资料分析 |
5.2 病因病机分析 |
5.3 症状,舌脉分析 |
5.4 中医证型分析 |
5.5 用药规律分析 |
5.6 证型与用药规律 |
5.7 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5.8 疗效分析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高永翔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1 RA的病因病机 |
1.1 以肾虚为发病的基本病机 |
1.2 外邪侵犯为RA发病的重要因素 |
1.3 痰瘀阻络为RA的病理基础 |
2 辨证要领 |
2.1 辨明寒热 |
2.2 分清虚实 |
3 治则治法 |
3.1 治病求本,重视补肾 |
3.2 开玄府,通经络 |
3.3 除痰化瘀,标本兼顾 |
3.4 疏肝解郁,调和情绪 |
3.5 滋阴壮水,清热润燥 |
4 证治分类 |
4.1 寒湿痹阻证 |
4.2 湿热痹阻证 |
4.3 寒热错杂证 |
4.4 痰瘀痹阻证 |
4.5 肝肾亏虚证 |
4.6 阴虚燥热证 |
5 注重调摄 |
5.1 饮食有节 |
5.2 调节情志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附表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记录表 |
综述 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厘定“中药”名称的来龙去脉 |
1 古代“中药”别称 |
2 外来药物对“中药”命名的影响 |
3 “中药”名称的确立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诠释“细辛不过钱”的科学内涵 |
1 “细辛不过钱”的源流探析 |
2 影响因素 |
2.1 细辛的药用部位与采制 |
2.2 细辛的基原 |
2.3 细辛的用法 |
2.4 剂型 |
2.5 配伍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强调从“本草”中挖掘用药证据 |
1 本草蕴含的用药证据 |
2 本草的科学性 |
2.1人体实验 |
2.2动物实验 |
2.3其他实验 |
3 从“本草”中挖掘用药证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解析七情配伍中的“二律背反”说 |
1 中药“七情”源流探析 |
2 七情中的“二律背反”说 |
1'>2.1 1+1>1 |
3 七情中个情自身的“二律背反”说 |
3.1 相须、相使的背反 |
3.2 相畏、相杀的背反 |
3.3 相恶的背反 |
3.4 相反的背反 |
4 讨论 |
第五部分 提出“中药功能组学”的新理念 |
1 中药功能组学的内涵 |
2 影响功能组学发挥的因素 |
2.1 炮制 |
2.2 配伍 |
2.3 剂量 |
2.4 用法 |
3 讨论 |
第六部分 构建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雏形 |
1 中药“功效”一词的演变及含义 |
2 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不规范现象 |
2.1 外延过泛 |
2.2 一词多义 |
2.3 一义多词 |
2.4 功用不分 |
2.5 词义重复 |
3 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建议 |
3.1 广泛调研,确定选词范围 |
3.2 认真审定 |
3.3 准确定义 |
3.4 聚类系统 |
3.5 专家咨询 |
3.6 形成标准 |
4 中药功效名称术语规范化的初步成果 |
4.1 对证功效 |
4.2 对症功效 |
4.3 对病功效 |
5 讨论 |
第七部分 凝练“祛风增效”的治疗用药观 |
1 “掉”“眩”及“风”的内涵 |
2 “诸病掉眩,皆属于风”的理论依据 |
2.1 外风、伏风致病 |
2.2 内风致病 |
3 治不离风 |
3.1 已病治风 |
3.2 重用虫类搜风,介类潜阳 |
3.3 治风先治血 |
3.4 未病防风 |
4 临证举要 |
4.1 眩晕 |
4.2 泄泻 |
4.3 支气管哮喘 |
5 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中药寒热量化评价细胞平台的构建—寒药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上篇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基于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 |
2 基于中药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
3 其它研究方法 |
4 中药寒热量化的探索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寒药银抗肿瘤的现代研究 |
1 肿瘤的概念 |
2 寒凉药抗肿瘤的研究 |
3 银的药性及功效 |
4 纳米银抗肿瘤研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篇 理论探讨 |
理论探讨一: 中医寒热概念的历史沿革 |
1 现代中医寒热药性概念 |
2 “寒”、“热”字义解释 |
3 中医寒热概念的引入和奠基期 |
4 中医寒热概念的理论扩展期 |
5 中医寒热概念的系统构建期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理论探讨二: 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中药寒热量化的回顾与思考 |
1 中医热力学观基本内涵 |
2 热力学主要研究方法 |
3 寒热药性量化研究面临问题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中药寒热度量化细胞平台的构建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 |
第三节 方法 |
第四节 分析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的寒热药性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寒药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结果和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
本论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李兰青主任医师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用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李兰青主任医师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用药规律研究 |
1 材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实验二 李兰青主任医师治疗下肢丹毒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材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病历基本情况分析 |
2 舌脉及证候情况分析 |
3 对高频次药物分析 |
4 药物的四气分析 |
5 对药物的五味分析 |
6 对药物的归经分析 |
7 对药物功效的分析 |
8 新药物组合的分析 |
9 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
10 李兰青主任医师学术思想与用药经验总结 |
11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丹毒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现代医学治疗丹毒的研究进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余小萍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哮病理论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1.1 “夙根”学说 |
1.2 脏腑虚损,以肾为本 |
1.3 内外风邪 |
1.4 体质致哮 |
2 哮病证治 |
2.1 重视补虚 |
2.2 调理气机 |
2.3 从络病论治 |
2.4 膏方调治 |
2.5 外治法 |
2.6 重视调护 |
3 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1.1 一般信息及症候的研究 |
1.2 证型的研究 |
1.3 用药规律的研究 |
1.4 哮喘不同病期和证型的研究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西医分期标准 |
2.4 中医诊断标准 |
2.5 伦理与知情同意 |
2.6 纳入标准 |
2.7 排除标准 |
2.8 医案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 |
2.8.1 病案信息整理 |
2.8.2 病案的规范化 |
2.8.3 建立数据库 |
2.8.4 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 |
3 研究结果 |
3.1 性别比例 |
3.2 年龄分析 |
3.3 中医症状统计 |
3.3.1 中医主要症状统计结果 |
3.3.2 中医次要症状统计结果 |
3.4 舌象统计结果 |
3.5 脉象统计结果 |
3.6 西医疾病诊断情况 |
3.7 中医证型与治则治法统计结果 |
3.8 药物频次与药性统计结果 |
3.8.1 药物频次统计结果 |
3.8.2 药物属性统计结果 |
3.9 组方用药规律研究分析 |
3.10 以分期为主线分析组方用药规律 |
3.10.1 急性发作期 |
3.10.2 慢性持续期 |
3.10.3 临床缓解期 |
3.11 以证型的主要分析结果 |
3.11.1 痰热壅肺证 |
3.11.2 痰浊阻肺证 |
3.11.3 虚实兼夹证 |
3.12 以证型为主线的临床表现 |
3.13 西医分期与中医证型归纳对比分析 |
3.14 中医证型的主要症状归纳对比分析 |
4 研究分析与讨论 |
4.1 余小萍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证思辨的经验 |
4.1.1 伏痰为哮喘发病的夙根,从肺脾肾论治 |
4.1.2 把握进、退、守的治疗用药特点 |
4.2 一般信息 |
4.3 哮喘的症状信息 |
4.3.1 导师对哮喘主要症状采集重视定性、定量 |
4.3.2 患者的次要症状结果讨论 |
4.3.3 对舌象脉象分析 |
4.4 哮喘的病名诊断与辨证信息 |
4.4.1 导师对哮喘中、西医诊断及病因的认识 |
4.4.2 病案分期及合并症结果讨论 |
4.4.3 导师对哮喘中医辨证论治认识 |
4.4.4 病案的中医辨证论治结果讨论 |
4.5 以分期为主线的治疗方法的研究 |
4.5.1 急性发作期治疗方法的经验 |
4.5.2 慢性持续期治疗方法的经验 |
4.5.3 临床缓解期治疗方法的经验 |
4.6 药物分类与性味归经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4.7 导师治疗哮喘的基本方药 |
4.7.1 射干麻黄汤组成及功效 |
4.7.2 小柴胡汤组成及功效 |
4.7.3 基本药物组合及其功效 |
4.8 基础方的加减用药 |
4.8.1 痰热壅肺证 |
4.8.2 痰浊阻肺证 |
4.8.3 虚实兼夹证 |
4.9 论治哮喘学术观点的特殊用药经验 |
4.9.1 使用麻黄的思路 |
4.9.2 善用虫类药 |
4.9.3 善用活血药为助 |
4.9.4 重视肺鼻同治 |
4.9.5 重视肺合皮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文献综述 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2: CRF表 |
附录3: 中药规范化表 |
附录4: 中药功效与属性 |
(8)《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研究现状 |
1.1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理论研究 |
1.2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临床研究 |
2 五味概念的研究现状 |
3 苦欲概念的研究现状 |
4 补泻概念的研究现状 |
5 脏概念的研究现状 |
6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研究的思考 |
6.1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并非一直保持不变 |
6.2 五味、苦欲、补泻、脏四者之间的关系被忽视 |
6.3 五脏苦欲补泻的理论并未形成共识 |
6.4 四气、归经、升降浮沉理论是否纳入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之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一、《内经》五味、苦欲、补泻、脏内涵及其发展 |
1.1 五味概念的内涵及发展 |
1.1.1 《内经》时期五味的概念 |
1.1.2 五味概念的发展 |
1.1.3 五味概念发展的特点 |
1.2 苦欲概念的内涵及发展 |
1.2.1 《内经》时期苦欲的概念 |
1.2.2 苦欲概念的发展 |
1.2.3 苦欲概念发展的特点 |
1.3 补泻概念的内涵及发展 |
1.3.1 《内经》时期补泻的概念 |
1.3.2 补泻概念的发展 |
1.3.3 补泻概念发展的特点 |
1.4 脏概念的内涵及发展 |
1.4.1 《内经》时期脏的概念 |
1.4.2 脏概念的发展 |
1.4.3 脏概念发展的特点 |
二、《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结构发展及特点 |
2.1 《内经》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及特点 |
2.1.1 《内经》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 |
2.1.2 《内经》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特点 |
2.2 李东垣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及特点 |
2.2.1 李东垣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 |
2.2.2 李东垣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特点 |
2.3 缪希雍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及特点 |
2.3.1 缪希雍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 |
2.3.2 缪希雍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特点 |
2.4 吴鞠通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及特点 |
2.4.1 吴鞠通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 |
2.4.2 吴鞠通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特点 |
三、《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展脉络 |
3.1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的传承创新脉络 |
3.2 各家学说对《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的贡献 |
四、《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展讨论 |
4.1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的主线 |
4.1.1 以天人一体观构建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
4.1.2 以因果关系构建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
4.1.3 以功能关系构建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
4.2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的内在原因总结 |
4.2.1 思想文化的影响 |
4.2.2 临床实践的驱动 |
4.2.3 医家的主体作用 |
4.3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演变的启示 |
4.3.1 对现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思考 |
4.3.2 对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演变和发展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陶凯教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西医治疗COPD的现状与局限性 |
2.中医治疗COPD的特色与优势 |
3.陶凯教授治疗COPD稳定期临床经验丰富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历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药名称规范 |
2.研究方法 |
2.1 分析软件 |
2.2 数据录入 |
2.3 数据分析 |
3.统计结果 |
3.1 频次统计 |
3.1.1 性别分布 |
3.1.2 年龄分布 |
3.1.3 中药用药频次 |
3.1.4 中药药类频次 |
3.1.5 高频用药分析 |
3.1.6 药性分析 |
3.2 组方规律-关联规则分析 |
3.3 新方分析-熵聚类分析 |
讨论 |
1.病因病机讨论 |
2.临床辨证讨论 |
3.用药特点讨论 |
4.分析结果讨论 |
4.1 频数分析结果 |
4.2 聚类分析结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发表论文 |
(10)叶天士气味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叶天士及其医案相关研究概述 |
1 叶天士生平及其着述选评 |
1.1 叶天士生平 |
1.2 叶天士着述 |
2 叶天士论述气味问题辨析 |
2.1 医案存在改动,药物分析不依次序 |
2.2 医案中气味阐述与具体方药的关系 |
2.3 医案存在舛错,需以综合辨别分析 |
2.4 具体药物气味的选取,存在差异性 |
2.5 药物配伍不同,气味发挥作用有异 |
2.6 叶氏认识药物作用角度的多方面性 |
2.7 增加叶天士论述芳香性味的必要性 |
第二部分 叶天士对气味理论的具体运用及规律 |
1 叶天士对五味理论的具体运用及规律 |
1.1 甘味配伍在外感热病中的运用及规律 |
1.2 甘味配伍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及规律 |
1.3 辛味配伍在外感热病中的运用及规律 |
1.4 辛味配伍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及规律 |
1.5 苦味配伍具体运用及规律 |
1.6 酸味配伍具体运用及规律 |
1.7 咸味配伍具体运用及规律 |
1.8 淡味配伍具体运用及规律 |
1.9 辛苦配伍在外感热病中的运用及规律 |
1.10 辛苦配伍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及规律 |
1.11 辛甘配伍在外感热病中的运用及规律 |
1.12 辛甘配伍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及规律 |
1.13 辛苦药味之具体运用病证禁忌 |
1.14 甘酸配伍具体运用及规律 |
1.15 酸苦配伍具体运用及规律 |
1.16 咸苦配伍具体运用及规律 |
1.17 其他两味相合运用及规律 |
1.18 三种以上气味运用及规律 |
2 叶天士对四气理论的具体运用及规律 |
2.1 当察病邪寒温 |
2.2 分其阴阳所属 |
2.3 辨别病位表里 |
2.4 辨其气血层次 |
2.5 斟酌体质差异 |
2.6 依于所属脏腑 |
2.7 别其正邪虚实 |
2.8 寒凉需慎防凝涩冰伏 |
2.9 温病亦可用温热药物 |
3 叶天士对《黄帝内经》气味理论的具体运用及规律 |
3.1 《内经》肝病主治三法 |
3.2 五脏苦欲补泻气味运用 |
3.3 六气胜复淫治气味治法 |
3.4 五味致病及其克制治法 |
3.5 劳损形精予以气味温益 |
4 叶天士对芳香性味的具体运用及规律 |
4.1 叶天士对于芳香性味功用认识 |
4.2 叶天士对于辛香配伍功用认识 |
4.3 芳香性味、辛香配伍运用禁忌 |
4.4 叶天士芳香性味配伍变通运用 |
第三部分 叶天士气味理论辨证运用体系 |
1 叶天士对气味理论的思想认识 |
1.1 人身气机,合乎天地自然 |
1.2 阴阳偏离致病,转偏就和 |
1.3 阳伤取药之气,阴伤取味 |
1.4 药用气味贵生化克制之理 |
1.5 外感淫邪致病,按时论治 |
2 叶天士气味理论辨证运用渊源 |
2.1 《黄帝内经》为叶天士气味理论的渊薮 |
2.2 《神农本草经》为具体药物气味的基础 |
2.3 张仲景为气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本 |
2.4 其他主要医家气味理论对叶天士的影响 |
3 气味理论在外感热病中的辨证运用规律 |
3.1 上焦,辛散宜轻,入里或佐苦咸 |
3.2 中焦,苦辛寒清,湿滞多用温通 |
3.3 下焦,咸苦清养,阴亏需以甘咸 |
4 气味理论在内伤杂病中的辨证运用规律 |
4.1 辛散通阳宣瘀,气血不通多用辛味 |
4.2 苦坚清泄燥湿,泄热祛湿多以苦味 |
4.3 甘缓益阴补气,正气不足宜用甘味 |
4.4 酸收益阴泄肝,敛正调肝多伍酸味 |
4.5 咸软降逆走下,病在下焦宜用咸味 |
4.6 淡渗利湿通泄,湿浊气阻多伍淡味 |
4.7 其他复杂病机,治宜多种气味合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四、活血药寒热温凉特点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方用药规律研究[D]. 戴征浩.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燥痹肝肾阴虚证患者临床特征和用药规律回顾性研究及燥痹从肝论治探讨[D]. 郑华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真实世界的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 黄高孝.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D]. 马师师.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5]中药寒热量化评价细胞平台的构建—寒药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D]. 王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
- [6]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李兰青主任医师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用药规律的研究[D]. 邢宇浩.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余小萍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总结[D]. 杨慧玲(Felicia Svnaryo).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研究[D]. 刘金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陶凯教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用药规律[D]. 张煜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叶天士气味理论研究[D]. 郭永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