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等名称

雷峰塔等名称

一、雷峰塔的名称及其他(论文文献综述)

余红艳[1](2015)在《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白蛇传”为中心》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类信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民间传说语言存在形态日渐衰微,以“观赏”为主要讲述与传播方式的视觉文化传播媒介逐渐取代传统的“口述倾听”,成为民间传说较为重要的存在形态与传承模式。正是在这一社会语境与文化转向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传说的景观生产”概念,着重探讨传说依附现实景观而实现对景观文化符号的生产、景观变迁又衍生出围绕景观展开的新的地方传说,即从传说——景观——传说,又或者从景观——传说——景观的循环生产过程。因此,传说景观生产包含着景观符号生产、景观传说生产,以及景观的实体生产等三大类型,在具体的生产模式上,又有着景观命名、改造、重建,以及新建等基本生产方式。景观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它以景观建筑为核心,由传说图像、雕塑、文字介绍、导游口述等为叙事元素,景观的视觉冲击力具有诱发传说再次回复口述的可能,从而使得景观成为传说讲述与传承的新的文化空间与叙事形态,形成传说语言叙事、景观叙事和仪式行为叙事三位一体的景观叙事体系。景观的叙事功能推动着地方对景观的生产欲望,同时,景观生产也进一步地强化着景观所具有的叙事性特征,一定程度上,景观生产决定着景观叙事的发展,即传说的发展。因此,传说景观生产主体便成为景观生产研究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文化语境中,景观生产主体包含着地方政府、开发商、学者、民众,宗教信仰等多重要素,他们各自从地方经济发展、文化重构、商业资本追逐、信仰观念等不同的生产立场,介入到民间传说的景观生产实践之中,在促进传说发展与传承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说的良性发展,呈现出市场运作的商业化趋势和娱乐化、游戏化的发展特征。“白蛇传”是一则典型的景观传说,在全国各地遗存或新建的景观约有七十项左右,其中,又以传说发源地——杭州、镇江和峨眉山的景观最为丰富,且直接关系着传说核心情节与主题演化。因此,本文着重梳理分析了三地核心景观——杭州西湖景观群、镇江金山湖景观群,和峨眉山景观群。在梳理景观的历史性生产的基础上,分析传说与景观的融合,传说对景观符号的建构,景观变迁对新的景观传说的生产,以及当代多重主体纠葛中的景观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杭州西湖“白蛇传”景观生产以雷峰塔的重建为主要生产模式,表现出政府主导,经济效应为导向的生产特征。因此,在旅游经济的驱使下,雷峰新塔被生产成为一座“白蛇传”塔,客观上对传说发展与当代的景观化传承有着积极意义,但娱乐至上的景观生产既忽略了雷峰古塔浓厚的宗教信仰意味,同时也忽略了雷峰塔作为宗教景观对“白蛇传”传说的文化意义。镇江金山湖“白蛇传”景观生产则在金山寺与地方政府双重主体的融合与冲突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三大类型的景观生产。一是以金山寺宗教信仰为生产主体的法海洞景观生产,一是以地方政府为生产主体的“白娘子爱情文化园”景观生产,还有一类便是矛盾冲突的焦点——白龙洞,暖昧地夹裹在宗教信仰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缝隙之中。相比于杭州与镇江的景观生产,峨眉山“白蛇传”景观生产则在佛教信仰的统一生产理念下,逐渐弱化,唯一重要的景观——白龙洞也被改建为“白龙寺”,名存实亡。与之相对应,在景观生产缺失的语境中,峨眉山一带的“白蛇传”传说讲述与传播也逐渐模糊,甚至淡忘。综合三地“白蛇传”传说核心景观的当代生产现状,“白蛇传”景观生产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鲜明的江南化特征,在景观生产的主题倾向上表现出从神圣走向世俗的世俗化特征,而在景观生产的运作上,则愈加表现出走向市场的商业化特征。商业资本的介入在为景观生产注入充足的资金保证的同时,追逐的更多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合理引导景观生产的商业化走向,需要专业的民俗学者的积极参与,使得景观生产的市场运作成为推动传说发展与当代传承的有效路径。

陈雅凡[2](2013)在《明清时期的雷峰塔图像研究 ——以江南地区绘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西湖南岸的雷峰塔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雷峰塔在吴越国建造,经过千年的历史,变化不断。在南宋时期,“西湖十景”从众多的西湖风景中脱颖而出,其中包括“雷峰夕照”一景。随之,雷峰塔在西湖绘画中成为主要对象之一。通过对传世画作的研究,雷峰塔题材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尤其集中于江南地区的画家。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明清时期,尤为江南地区,对于雷峰塔在图像中的创作、欣赏、以及文化含义。文本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雷峰塔的发展过程,解析不同人群对于雷峰塔的理解,最终解释雷峰塔在明清时期的主要意义。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文章首先首先梳理了雷峰塔图像的类型——包括写实、想象、和写实与想象之间的雷峰塔图像。从这个层面分析,雷峰塔在卷轴画、《白蛇传》题材年画、以及文学作品中的版画都展现了不一样的雷峰塔。在这个基础上,文章试图分析雷峰塔隐含的文化含义。雷峰塔首先作为西湖风景的一部分,但这远远不止。在明代,倒塌后的雷峰塔则引起了明文人李流芳的关注,并将其比拟为“醉翁”的形象。此外,随着时间的退役,雷峰塔与民间传说的联系使得它也有了另一层的解释,甚至到雷峰塔倒塌后也引起了强烈的议论。

释见证(古骐瑛)[3](2011)在《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佛教题材的展览普见于艺术类与历史类博物馆中,以常设综合展、专题展、特展的形式呈现,展示陈列方式以着重佛教文物之艺术鉴赏为主;在佛教遗址地或高僧曾经驻锡之寺院,则有佛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展览;近年则有佛教专题展馆的成立,或侧重教义之阐述,或以佛教文化为题,铺陈佛教基础知识。此题材之展览最显着的特色在于展览主题与展览内容各有所表,可归结为四大类:艺术赏析导向、历史叙事导向、教义内涵导向、佛教文化导向。在博物馆所具备的各项功能中,最直接与观众接触的即是展览。博物馆戮力办展,希冀提供社会公众一个兼具学习与娱乐之场所。然而,费心筹划之展览,效益如何?国内博物馆缺乏评鉴制度,展览效益往往无从得知,从而也无法发现问题,改进缺失。本研究聚焦于佛教题材之展览,力求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深入细致之剖析,探究各类型展览特色与展览效益,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改善建议。研究思路为:通过对国内佛教题材展览的现状分析,提出四种内容导向的展览类型;经由对各展览类型典型案例剖析,归纳共性特色;藉由检测,寻绎出影响展览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进行具体辨析,对症施策,提出改善建议。文分七章节,第一章绪论在于确立研究对象、范围、目的、研究流程,以及相关研究之回顾与分析;第二章为研究之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进行展览现况梳理、展览分类、建立展览效益检测指标;第三章至第六章着重对四类型展览开展有针对性与深入性的研究和探讨。四种展览类型独立成章,文分四节,第一节为展览类型之概念界定与现状梳理,第二节解析典型案例之展览规划,归结出特色,第三节进行展览效益评估,归结现存问题与影响展览效益之成因,第四节具体辨析问题之形成与症结所在,根据问题对症施策,提出改善建议与解决途径。第七章为研究成果之具体体现与检验,总结前述四种展览类型之特色、借鉴处,与改善建议,进行从具体到一般的分析与研究,归纳出具有通用性与具普遍指导意义的策展原则与模式,并尝试进行自我检验,以所建立之策展模式进行仿真案例策划,将理论落实。研究表明:四类展览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不存在孰优孰劣之等级区分。若能互取所长,规避己短,在充分发挥本展览类型所独具之优势,同时借鉴其它展览类型之特色,将有效提高展览效益,创造出寓教于乐,普受欢迎的展览,佛教题材的展览亦将日益多元,异彩纷呈。

魏祝挺[4](2016)在《吴越国佛塔经幢通考以及形制分布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元10世纪,偏处东南一角的吴越国,在五代乱世中善事中原,保境安民。其历代君主,崇佞释教,力图重振晚唐以来衰落之佛法,并于境内大事营造成百上千之寺院,两浙一带遂成东南佛国。吴越于佛寺营造,多建塔幢,但遗留至今者仅十余处。笔者通过对历代方志、史料、笔记、金石志,欧洲、日本、民国等早期调查资料,建国后几十年之调查资料进行爬梳,大致整理出一份吴越时期营造塔幢的通考。利用该通考,笔者分析了吴越塔幢的类型、平面、基座、塔身、塔刹等基本形制问题,还分析了吴越塔幢的年代分布、寺院内布局、国内分布等问题,并绘制了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吴越塔幢分布地图。

屠星亚[5](2014)在《结合情境故事法、Kano模型和QFD法的文化景观旅游体验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旅游是旅游的一种类型,文化旅游体验相对于其他类型旅游体验而言,更注重对文化元素的感知和文化氛围的体验。目前许多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景区,文化体验不足,游客满意度不高,因此文化体验设计尤为重要。国内学者对于文化景观旅游的体验设计研究较少,而相应的文化景观导游软件更是参差不齐,缺乏良好的用户体验。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发展了一套完整的文化景观旅游体验设计流程,将QFD法、Kano模型和情境故事法相结合来设计文化景观导游软件。研究以雷峰塔导游软件作为设计实例进行说明,通过真实旅游场景的调研构建旅游问题情境,采用用户访谈和Kano问卷获取雷峰塔游客需求属性;接着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焦点小组讨论,确定了13项移动端软件设计属性,最后通过质量屋的构建,量化得到最终的用户需求优先度和设计需求优先度,从而获取雷锋塔导游软件的设计方向:(1)在雷峰塔导游软件的设计中,核心功能应是雷峰塔历史介绍、景点游览服务和周边信息查询;(2)在13项移动产品设计需求中,最重要的设计需求是界面设计,其次是导航设计和信息架构,这三者与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可用性、易用性息息相关,因此优先级别最高。最后根据质量屋的结果对雷峰塔文化旅游进行体验设计,建立雷峰塔导游软件的系统框架和交互流程图,设计雷峰塔导游软件高保真模型,通过用户体验测试获得软件评价和可用性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改。本研究探索性地将QFD法、Kano模型和情境故事法相结合来设计文化景观导游软件,具有比较高的实用性,该方法能够在实际产品开发过程中帮助软件设计师明确用户需求的优先级顺序,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用户满意度,科学制定软件的设计方向。

李斌[6](2010)在《“白蛇传”的现代诠释》文中研究表明“白蛇传”是中华民族的着名传说,已作为“原型”存在于民族的集体记忆之中。现代以来,“白蛇传”成为作家们改写与创作的重要题材。与白蛇传创作的热闹局面相比,研究界对此缺少必要的关注。本文旨在梳理、阐释现代以来产生的“白蛇传”作品,以填补学术研究的不足,为后来的“白蛇传”改写提供理论指导,也为研究其他民间传说提供一个扎实的案例。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借助互文性和文学社会学理论,细致评析了现代以来不同时期的“白蛇传”作品。研究对象涉及大陆、台湾、香港地区乃至海外的作家作品,具有比较重要的史料价值。论文发现了一些作品如《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存在的“硬伤”,也发现了一些被前人所忽略的问题。“五四”之前的“白蛇传”创作虽然也会渲染白蛇与许宣(许仙)之间的爱情,但作品往往充斥着儒家的礼教思想和佛教的色空观念。“五四”以来,白蛇传改写深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作家们以现代意识来诠释“白蛇传”,古老的传说焕发出新的光芒。向培良、高长虹和顾一樵等在二十年代创作的表现主义话剧白蛇传,具有鲜明的“五四精神”。作品以表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为主题反对封建礼教,暴露社会的黑暗,揭示被封建势力压迫下的人生苦痛,富于启蒙色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谢颂羔、秋翁、包天笑、卫聚贤等人在三四十年代改写的“白蛇传”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化”特点。作品中的白娘娘不再是蛇妖,而是一个凡人。大体说来,他们对“白蛇传”的现实化改写是出于现实的功利目的,而不是出于艺术的考虑。“白蛇传”的现实化改写增加了对现实的批判力度,甚至在艺术上也能带给读者某种新奇的阅读体验,但其缺陷也十分明显:丧失了传奇性。五六十年代的“白蛇传”改写具有鲜明的政治化色彩。“戏改”运动期间,产生了大量的“白蛇传”作品。但集体改编、集体创作也使得这一时期的“白蛇传”作品失去了独特性。因为改写的主题被“钦定”为反封建,所以作品千篇一律地批判以法海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势力,颂扬以白蛇、青蛇为代表的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另外,由于政治的干预力量与作家内心的审美要求的冲突,这一时期的“白蛇传”作品常常出现内容前后矛盾、人物形象反复无常等弊病。七十年代以来,在地域上打破了局限于大陆一隅的单一格局,台湾、香港地区乃至海外的作家大显身手,“白蛇传”改写呈现出主题多元、手法多样、形式多变的局面,可谓是百舸争流、硕果累出。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的干涉力量逐步减弱,大陆的白蛇传改写一改七十年代的死寂局面,逐渐呈现出活跃趋势。“白蛇传”还存在被改写的空间,不同的作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诠释,赋予“白蛇传”以新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白蛇传”的改写要以现代意识为基点,传说不可能在“泥古”中复活。“白蛇传”在形式上有戏曲、话剧、舞剧、影视、小说等,“有意味的形式”将使“白蛇传”的改写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高艳芳[7](2014)在《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文中研究指明白蛇传传说是中华民族着名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为数不多的“古今发展一直健旺的民间故事类型”①。白蛇传因其广大的受众群体,悠久的传承历史,广袤的传播范围被赞誉为民间文学“经典”。“经典”的建构生成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经典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工业社会日趋进发,农耕文明加速现代转型的历史语境下,白蛇传传说依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和“经典地位”的现象,是个值得追寻的问题。这里,笔者主要从经典的“实在本体”、“关系本体”及其经典的“当代承继”三方面来探讨白蛇传作为“经典”的建构,并结合传说所承载的具体文化意义来对传说的“经典化”作出相应的文化阐释,以期能为当下的民间传说传承提供“借鉴”与“参考信息”。文章首先从“文学经典”概念着手,集各家所长,提出自我对“文学经典”概念与经典特征的认识。继而,由“文学经典”具化到“民间文学经典”。对白蛇传的“民间文学”经典定位进行相应分析,从学理角度佐证其“经典”的地位。本文根据白蛇传传说演变发展、传播传承过程中所依凭的传播媒介对之进行不同阶段的划分与阐释,指出白蛇传口头叙事主要以民间传说白蛇传和民间歌谣白蛇传的形式活跃在民众生活当中。口头叙事是白蛇传叙事的起点,也是其能提升至经典的“根本”。书面叙事白蛇传在口头叙事的基础上,以民间“本事”为依托的文人叙事。其中通俗文学的介入使得传说的情节日渐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逐渐饱满圆润;精英文学的介入则使传说具备更多的时代特征和思辨色彩。两者的融合使得传说逐步朝着“关风化”和“雅化升格”的方向发展。影视作品白蛇传是以白蛇传为原型,对白蛇传传说进行的“现代化”和“影视化”处理。这一演绎模式适应了当代人的娱乐需求,稳固了白蛇传的“经典”地位。网络叙事白蛇传虽然兴起较晚,但影响巨大。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虚拟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白蛇传“民间性”的回归。网络小说、论坛、续书、漫画、恶搞等较为“现代”的形式被运用到白蛇传的传播传承当中,深化、扩展了传说的代际传承模式。传说承载的文化精神,昭示的文化品格是其“经典化”的精髓和动力。白蛇传传说以异类婚恋的故事形态隐喻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理想追求。传说中的“人妖恋”深刻展现了人类对生命、对人性的深度思考,并以具象化的方式展现了人类对自由、对平等、对婚恋、对狂欢等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经典的建构生成必然与其艺术路径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白蛇传晋升“经典”的原因之一:在于对白娘子、许仙、小青、法海等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刻画,透过这些典型人物形象可见其背后所展现的人们的悲喜与爱憎。之二:在于传说的叙事结构,白蛇传传说采用了民间常用的二元对立结构:“设禁”与“违禁”;“善”与“恶”;“强”与“弱”等对立结构。这些对立几乎贯穿了白蛇传发展的各个阶段。之三:在于传说的叙事角度,白蛇传传说充分体现了原型叙事,“小传统”叙事与“大传统”叙事结合的“互动”叙事。三者彼此借鉴,合力推动,最终实现了“三位一体”构造下的“经典”。毋容置疑,白蛇传的经典化与其间杰出的创作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创作主体创作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其中较为优秀的代表作,成为传说演变发展、传播传承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白蛇传流变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冯梦龙在白蛇传的演变发展中起到了串联成篇、“节点”转换和使传说趋向“世俗化”的作用。黄图珌和方成培乃白蛇传戏剧的奠基人。其中黄图珌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白蛇传艺术形式的转化及其“宿缘”和“情太痴”两大主题的引入与挖掘上。与黄图珌相比,方成培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对白娘子这一形象的美化上,方成培通过增设“端阳”、“盗草”、“夜话”、“塔圆”等回目,几乎褪却了白蛇身上所有的妖性。鲁迅和田汉的最大贡献是将白蛇传这一古老传说,拉进了“革命抗争”的话语体系,为白蛇传传说注入了“反抗”主题。《新白》剧组和《青蛇》剧组则是两种当下不同的书写范式,前者是对理想和谐生活的想象性表述,后者是对传统男权话语体系的反击,以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男性,开创了白蛇传现代情欲书写模式。伴随接受美学的兴起,文学作品的接受者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就白蛇传来说,接受者不仅在传说的传播传承中发挥着重大功用,在传说意义的生成与建构上,也具有重要功能。他们甚至可以左右白蛇传的发展方向。更为重要的是,白蛇传中存在“创作接受同体”的现象。即此时此地的接受者,可以成为彼时彼地的讲述者、书写者。更甚者,作为接受者中的少数人可能成为传说的“发现人”,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社会地位、学术威望、个人魅力等促进白蛇传的“经典化”进程。在世界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影响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如火如茶地展开。2006年白蛇传传说经江苏镇江、浙江杭州两地联合申报,成功登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此,一来提升了白蛇传的知名度;二来进一步扩大了传说的影响,于潜移默化间促进了传说的传播传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白蛇传的“当下”意义与价值具体体现在“文化精神”、“历史存在”、“物质财富存在”等几个方面。对于白蛇传经典延续,政府、民众和产业等相关层面已做出了具体努力。政府以行政律令、法律法规的形式在“大层面”上引导社会舆论、规范社会行为,并在必要时对需要支持的项目提供相应经济支持;民众以“自发”“行为叙事”和“自觉”组织等形式维系传说的传承;产业则以经济收益为动力,将这一古老传说与现代科技手段紧密结合,使之再度融入民众生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传播传承过程中,白蛇传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影响。白蛇传的“经典地位”是各种力量相互博弈、角逐的结果。可以说,白蛇传的“经典化”是民间文学、通俗文学、精英文学——“三位一体”合力建构的结果;是民间话语、主流话语、甚至宗教话语等各种社会力量相互渗透的结局;是白蛇传以“海纳百川”、“与时俱进”品格采纳各种演绎方式与包容各种书写范式的成果。同时,作为文化原型,白蛇传“还有旺盛的生命力,它还没有被定型,它还等待着有创造力的颠覆者,从颠覆《白蛇传》,解构《白蛇传》为传统原型找到新活力”;作为民众生活实践的组成部分,它还有“与民同在”的亲和力,亦然活跃在民众生活当中,继续演变发展、传播传承;作为文化资源,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品格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与转化,实现其由资源向资本的转化,于经济效益的生成中实现传说的保护传承。

古佩冲[8](2017)在《从青蛇形象流变探析文学史中“配角主角化”现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蛇传"故事中青蛇形象从最初的配角到现在多种艺术形态中的主角,经历了漫长的流变。本文通过研究自唐代以来多种文学样式中的青蛇形象,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叙事研究等方法,对比其中青蛇的角色外貌、角色功能、行动圈等,勾勒出青蛇由孕育到成熟的发展轮廓,并沿着其流变轨迹探索流变原因。"白蛇传"故事,经历了由民间口头讲述到文字文本记录,再到舞台影视表演的创作和再创作过程,使其中的青蛇形象日趋多样化。在这个过程中,人物形象的可塑性、创作者与受众、作品载体、表演形式、传播媒介等,都是影响青蛇形象流变的原因。青蛇作为文学史中"配角主角化"现象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其研究可窥"配角主角化"现象之一斑,此现象中的代表人物还有关羽、潘金莲、红娘等多位文学形象,"配角主角化"已经成为文学作品、民间作品、影视作品、说唱作品等各种表现作品中的一种趋势和流变规律。其存在意义、发挥的作用及影响日趋重要,无论是对文化的承载意义、对优良传统的弘扬意义,还是对民间文学、民俗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各门学科的研究意义,甚至对人们生活的指导意义,都值得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投入更多的时间来研究,重视其形成过程、形成原因、影响及意义,形成"配角主角化"文学现象的系统性研究。

冯希[9](2020)在《吕文成年谱长编》文中认为吕文成,广东中山人。着名粤乐作曲家、演奏家,有“粤乐宗师”、“省港音乐大家”、“二胡博士”之誉,尤擅奏高胡、扬琴,及粤曲子喉唱腔。其生平艺事涉猎作曲、演出、录音、教学、乐器改革等方面;足迹历及上海、广州、香港、天津、北京等粤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城市;人际关系涉及当时的国乐、粤乐、粤曲、粤剧界,乃至其他领域不同阶层的重要人物。《吕文成年谱长编》以记录吕文成先生生平阅历为主,起迄1898-1981年,凡83年。主要围绕吕文成生平中的艺术活动,酌情添加对其生平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他事迹,例如家世、婚育情况等。

张雪玮[10](2016)在《白蛇题材戏曲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白蛇题材戏在许多剧种中都属于传统剧目,本文所作的探讨主要包涵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纵向上,本文理清了白蛇传说与雷峰塔之联系及其在清代传奇、曲艺作品中的发展历程;具体到特定的声腔、剧种,本文又考察了其白蛇题材剧目在历史上的演变及艺术处理的异同。横向上,本文详细论述了梅兰芳演出的昆曲白蛇戏在表演上与传统昆剧的不同及梅兰芳在改革白蛇扮相上对中国戏曲所做出的贡献;阐明了田汉编剧的京剧《白蛇传》的多个版本的改编、搬演过程;地方剧种方面又以川剧、婺剧为例,指出了不同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下白蛇戏曲表演技艺的独特创造。总体而论,本文采取音像资料(录音、录像、剧照等)与文献记载(剧本、戏单、回忆录、评论等)互证的研究方法,以分析白蛇本传为主、后传为辅,且因剧种的差异而在行文上有详略之别。

二、雷峰塔的名称及其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峰塔的名称及其他(论文提纲范文)

(1)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白蛇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传说景观生产研究
        二、传说景观叙事研究
        三、“白蛇传”相关研究
    第三节 景观与传说
        一、景观与文化景观
        二、景观与传说的关系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运用的主要理论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传说景观生产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景观:看得见的传说
        一、走向视觉文化:从“听”到“看”
        二、景观的传播特质:从“不在场”回归“在场”
    第二节 景观生产:传说与景观的循环生产
        一、传说景观生产的概念界定
        二、传说景观生产主体的多重性
        三、传说景观生产的类型
    第三节 景观叙事:景观作为文本
        一、景观文本的叙事性特征
        二、视觉观赏主导下的景观叙事体系
        三、传说景观叙事的基本功能
    第四节 “白蛇传”传说:景观群及其核心景观
        一、“白蛇传”景观群
        二、“白蛇传”核心景观群及景观地
第二章 信仰淡化下的杭州西湖“白蛇传”景观生产
    第一节 景观形成:元代之前的西湖题名景观生产
        一、“西湖”得名:从自然景观走向文化景观
        二、“西湖十景”:南宋西湖题名景观的符号生产
    第二节 景观移位:“白蛇传”三塔景观生产的信仰变迁
        一、三塔景观的符号生产:从“禁止标识”到“塔镇潭妖”
        二、三塔景观被毁的叙事演化:从“三怪”到“两怪”
        三、景观生产主体的信仰变迁:从道教到佛教
    第三节 景观重建:“白蛇传”雷峰塔景观生产的主题演化
        一、雷峰塔的佛教景观生产:从“佛舍利塔”到“镇妖圣塔”
        二、雷峰新塔的旅游景观生产:从“佛塔”到“白蛇传塔”
        三、政府主导下的景观重建:文化旅游压倒宗教信仰
    第四节 景观话语:“白蛇传”断桥景观生产的爱情符号建构
        一、断桥爱情景观符号的初步建构:《西湖竹枝词》
        二、断桥爱情景观的强化与定型:“白蛇传”传说
        三、断桥爱情景观的仪式生产:“断桥求婚”
    小结:走向爱情的景观重建
第三章 经济与信仰博弈中的镇江金山湖“白蛇传”景观生产
    第一节 仪式与话语:金山寺“高僧降蛇”文化的景观符号生产
        一、水陆法会:仪式行为叙事对降蛇文化的初构
        二、僧蛇斗法:语言叙事对降蛇文化的强化
    第二节 命名与改造:多重主体合力的法海洞景观生产
        一、法海形象变迁:从“高僧”到“恶魔”
        二、景观命名:从“裴公洞”到“法海洞”的景观生产
        三、重构高僧形象的景观生产:多重生产主体的合谋
    第三节 移植与游离:经济与信仰矛盾纠葛的白龙洞景观生产
        一、景观移植:从“紫露洞”到“白龙洞”
        二、暗示与游离:佛教信仰与旅游经济冲突下的白龙洞景观生产
    第四节 情境与表演:政府主导的白娘子爱情文化园景观生产
        一、水漫金山:白娘子爱情文化园的文化基因
        二、情境型景观生产:主题公园的景观图谱
        三、节事与表演型景观生产:从主题灯盏到白蛇传水景秀
    小结:走向体系化的景观新建
第四章 佛教信仰强化下的峨眉山“白蛇传”景观生产
    第一节 符号生产:峨眉山佛教景观文化的历史建构
        一、峨眉山道教景观的符号生产:从“道家仙山”到“道教名山”
        二、峨眉山佛教景观的符号生产:从道教到佛教
    第二节 景观迁移:佛教信仰主导下的峨眉山白龙洞景观生产
        一、景观命名:从“连环洞”到“白龙洞”
        二、景观迁移:从“白龙洞”到“白龙寺”
        三、信仰主导:白龙洞景观生产的淡化
    小结:走向淡忘的景观改造
第五章 “白蛇传”当代景观生产的特征
    第一节 从西湖走向江南:“白蛇传”景观及其生产的江南化
        一、从西湖景观到江南景观:“白蛇传”的地域拓展
        二、江南化:“白蛇传”景观生产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从神圣走向世俗:“白蛇传”景观及其当代生产的世俗化
        一、信仰景观:“白蛇传”的信仰主题及其信仰景观群
        二、爱情生产:“白蛇传”当代景观生产的家庭伦理主题
    第三节 从文化走向市场:“白蛇传”景观及其当代生产的商业化
        一、市场运作:“白蛇传”景观生产的商业化趋势
        二、积极传承:对景观生产商业化趋势的认识与引导
结语
附录
    一、“白蛇传”核心景观图片选录
        (一) 杭州西湖主要传说景观
        (二) 镇江金山湖主要传说景观
        (三) 峨眉山主要传说景观
    二、“白蛇传”核心景观口传文本选录
        吕洞宾卖汤团(断桥结前缘)
        峨眉修仙(节选)
        保和堂
        法海洞和白龙洞(镇江金山)
        许仕林祭塔二则(雷峰塔)
参考文献
    外文类举要
    着作类举要
    论文类举要
    学位论文举要
        博士论文
        硕士论文
    地方文献、笔记杂着举要
    传说文献、异文举要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专着
    二、论文
    三、主持、参与的项目
    四、所获奖项
后记

(2)明清时期的雷峰塔图像研究 ——以江南地区绘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雷峰塔的建造和发展
    第一节 雷峰塔的建造原因及时间
    第二节 雷峰塔的名称
    第三节 雷峰塔的形象变化
第二章 雷峰塔图像的类型
    第一节 写实的雷峰塔图像——烧毁前的雷峰塔
    第二节 写实的雷峰塔图像——烧毁后的雷峰塔
        一、蓝瑛《西湖十景图》册
        二、画雷峰塔的人群
    第三节 想象的雷峰塔图像
        一、《白蛇传》年画
        二、白蛇传与雷峰塔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写实与想象之间的雷峰塔图像
第三章 雷峰塔图像的文化含义
    第一节 西湖风景之“西湖十景”
    第二节 晚明文人与雷峰塔的关系
        一、李流芳
        二、张岱
    第三节 “怀古”的雷峰塔
    第四节 雷峰塔与神话传说的关系
        一、雷峰塔在《白蛇传》中的意义
        二、塔中《宝箧印陀罗尼经》
    第五节 鲁迅与倒塌后的雷峰塔
第四章 雷峰塔图像的模式与形式
    第一节 奉敕作画的西湖图像
        一、王原祁
        二、董邦达
        三、钱维城
    第二节 雷峰塔的比例问题
    第三节 雷峰塔图像的其他形式
        一、瓷器
        二、扇面
总论
图版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雷峰塔主要文献资料汇编
附录2 雷峰塔题材存世画作列表
致谢

(3)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三、文献回顾与前瞻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第二章 佛教题材展览现况与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第一节 佛教题材展览现况
        一、艺术类与历史类博物馆所属
        二、佛教专题博物馆
        三、其它
    第二节 佛教题材展览类型
        一、博物馆展览分类依据
        二、佛教题材展览类型
    第三节 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一、展览效益评估相关研究
        二、展览效益检测参考指标
        三、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第四节 展览效益检测方式
        一、展览内部效益检测方式——专家评量
        二、展览外显效益检测方式——观众评价
第三章 佛教题材展览——艺术赏析导向
    第一节 艺术赏析导向的展览现况
        一、艺术赏析导向的展览定义
        二、艺术赏析导向的展览现况
    第二节 艺术赏析导向展览典型案例解析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三、艺术赏析导向展览共性特征
    第三节 艺术赏析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四、小结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特色与借鉴
        二、缺失与改善
        三、小结
第四章 佛教题材展览——历史叙事导向
    第一节 历史叙事导向的展览现况
        一、历史叙事导向的展览定义
        二、历史叙事导向的展览现况
    第二节 历史叙事导向展览典型案例解析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三、历史叙事导向展览共性特征
    第三节 历史叙事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四、小结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特色与借鉴
        二、缺失与改善
        三、小结
第五章 佛教题材展览——教义内涵导向
    第一节 教义内涵导向的展览现况
        一、教义内涵导向的展览定义
        二、教义内涵导向的展览现况
    第二节 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三、研究案例展览规划特色
    第三节 教义内涵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四、小结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特色与借鉴
        二、缺失与改善
        三、小结
第六章 佛教题材展览——佛教文化导向
    第一节 佛教文化导向的展览现况
        一、佛教文化导向的展览定义
        二、佛教文化导向的展览现况
    第二节 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三、研究案例展览规划特色
    第三节 佛教文化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四、小结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特色与借鉴
        二、缺失与改善
        三、小结
第七章 从实务到理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探讨
        一、影响展览效益之症结
        二、观众参观经验的启发
    第二节 四类展览规划特色与效益总评
        一、四类展览规划特色
        二、四类展览效益总评
        三、小结
    第三节 展览规划参考模式
        一、展览类型选用评估流程
        二、各类型展览规划参考模式
    第四节 展览规划模式检测——模拟案例
        一、展览条件简介
        二、展览类型选用评估
        三、展览策划模拟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论文特色与创新
        三、未来研究的展望
        四、小结
附录一 访谈题纲
附录二 河南博物院"河南古代石刻艺术馆"展览资料
附录三 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展览资料
附录四 中台山博物馆"历代石雕造像"展览资料
附录五 中台山博物馆"法宝传世"展览资料
附录六 中国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佛画世界"展览资料
附录七 四川成都大慈寺"玄奘行迹陈列室"展览资料
附录八 上海博物馆"鉴真和空海"展览资料
附录九 中台山博物馆"地涌天宝"展‘宝塔涌出’单元展览资料
附录十 中台山博物馆"地涌天宝"展‘遗址寻踪’单元展览资料
附录十一 世界宗教博物馆展览资料
附录十二 中国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展览资料
参考资料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4)吴越国佛塔经幢通考以及形制分布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1.1 吴越塔幢之概念
        1.1.2 吴越塔幢的认知现状
        1.1.3 建立吴越塔幢的资料谱系
        1.1.4 相关问题的研究开展
    1.2 研究对象、方法及其他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关于已毁吴越塔幢的研究方法
        1.2.3 关于现存吴越塔幢遗存的研究方法
        1.2.4 研究时间跨度
        1.2.5 研究地域跨度
        1.2.6 关于吴越纪年
    1.3 关于吴越塔幢历史资料的文献综述
    1.4 关于吴越塔幢遗存调查和研究的文献综述
        1.4.1 20世纪初欧洲人的调查
        1.4.2 20世纪初日本人的调查
        1.4.3 20世纪30年代营造学社的调查
        1.4.4 1949年之后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2. 吴越塔幢通考
    2.1 凡例
        2.1.1 寺院、塔幢的名称
        2.1.2 塔幢的年代
        2.1.3 塔幢的位置
        2.1.4 塔幢的状况
        2.1.5 塔幢的具体描述
        2.1.6 塔幢的图片
    2.2 衣锦军
    2.3 西府杭州
    2.4 东府越州
    2.5 苏州
    2.6 湖州
    2.7 秀州
    2.8 睦州
    2.9 婺州
    2.10 衢州
    2.11 明州
    2.12 台州
    2.13 温州
    2.14 处州
    2.15 福州
3. 吴越塔幢的形制
    3.1 吴越塔的类型
        3.1.1 功能分类
        3.1.2 结构材质分类
    3.2 吴越塔的平面
    3.3 吴越塔的塔基
        3.3.1 基台形制
        3.3.2 基座形制
        3.3.3 佛教雕饰
    3.4 吴越塔的塔身
    3.5 吴越塔的塔刹
    3.6 吴越经幢
        3.6.1 建造人
        3.6.2 体量
        3.6.3 细部形制
        3.6.4 建幢目的和功能
        3.6.5 刻经
        3.6.6 布局
        3.6.7 建造顺序
        3.6.8 关于唐幢的重修
4. 吴越塔幢的分布
    4.1 吴越塔幢与寺院布局的关系
    4.2 吴越塔幢的年代分布
    4.3 吴越塔幢的国内分布及总数推测
    4.4 分布图
5. 结语
参考文献

(5)结合情境故事法、Kano模型和QFD法的文化景观旅游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有关旅游体验理论模型的研究
        1.2.2 有关旅游体验质量的研究
        1.2.3 有关人文旅游体验设计的研究
        1.2.4 情境故事法的应用现状
        1.2.5 质量功能展开的研究现状
        1.2.6 整合Kano模型和QFD法的文献研究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课题开发预期目标与难点
        1.4.1 预期目标
        1.4.2 课题难点
    1.5 论文的组织与框架
第二章 文献探讨
    2.1 文化景观旅游
        2.1.1 文化景观
        2.1.2 文化旅游体验
        2.1.3 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
    2.2 情境故事法
        2.2.1 情境故事法的概念
        2.2.2 情境故事法的流程与步骤
        2.2.3 情境故事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2.3 质量功能展开法(QFD)
        2.3.1 质量功能展开的基本概念
        2.3.2 质量功能展开的应用模式
        2.3.3 质量屋的构建
    2.4 Kano模型
        2.4.1 Kano模型的概念介绍
        2.4.2 Kano品质模型问卷设计
        2.4.3 消费者满意度系数
    2.5 整合情境故事法、Kano模型和QFD法的旅游体验设计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峰塔文化旅游体验研究
    3.1 雷峰塔景点概况
        3.1.1 雷峰塔的历史与现状
        3.1.2 雷峰塔的文化资源
    3.2 雷峰塔游客需求分析
        3.2.1 目标用户人群
        3.2.2 真实任务场景和问题情境构建
        3.2.3 用户访谈
        3.2.4 用户需求的归纳与整理
    3.3 Kano双向问卷调查
        3.3.1 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3.3.2 Kano品质属性分类和满意度系数计算
    3.4 用户需求重要性
    3.5 确定雷峰塔导游软件设计属性
    3.6 雷峰塔导游软件的质量屋构建
        3.6.1 确定用户需求与产品技术规格的关系矩阵
        3.6.2 产品竞争性分析
        3.6.3 最终用户需求优先度
        3.6.4 最终设计需求优先度
    3.7 质量屋结果探讨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移动设备的雷峰塔导游软件设
    4.1 雷峰塔文化体验设计
        4.1.1 雷峰塔历史体验
        4.1.2 佛文化体验
        4.1.3 白蛇传文化体验
        4.1.4 诗词文化体验
    4.2 雷峰塔导游软件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
        4.2.1 雷峰塔历史介绍
        4.2.2 雷峰塔文化体验
        4.2.3 景点游览服务
        4.2.4 周边信息查询
        4.2.5 雷峰塔导游软件的功能结构
    4.3 产品使用情景构建
    4.4 雷峰塔导游软件低保真原型设计
        4.4.1 软件引导页
        4.4.2 雷峰塔历史
        4.4.3 雷峰塔文化
        4.4.4 景区导游
        4.4.5 周边信息查询
    4.5 雷峰塔导游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雷峰塔导游软件的可用性评估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步骤
    5.3 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白蛇传”的现代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白蛇传”:从宋话本到民初小说
    第一节 发轫之作:《白蛇记》抑或《西湖三塔记》
    第二节 基本定型:话本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第三节 走向成熟:黄图珌、方成培、梦花馆主等人的作品
    第四节 狗尾续貂:弹词《义妖传后集》、小说《后白蛇传》
第二章 黑暗中的启蒙霹雳:二十年代末“白蛇传”改写
    第一节 爱情的伟大:向培良的诗剧《白蛇和许仙》
    第二节 爱情的神:高长虹的话剧《白蛇》
    第三节 女人?爱?苦痛:顾一樵的话剧《白娘娘》
    小结 表现主义与“白蛇传”的启蒙色彩
第三章 去奇幻的“现实化”风格:三四十年代的“白蛇传”改写
    第一节 不问鬼神问科学:谢颂羔的小说《雷峰塔的传说》
    第二节 人性之丑恶与社会之黑暗:小说《新白蛇传》与话剧《雷峰塔》
    第三节 烦恼人生:包天笑的小说《新白蛇传》
    小结 “现实化”改写的得与失
第四章 政治枷锁下的公式化生产:五六十年代的“白蛇传”改写
    第一节 从《金钵记》到《白蛇传》:田汉的“白蛇传”改写
    第二节 反迷信与反暴政:徐菊华改编的京剧剧本《白娘子》(草本)
    第三节 女性的悲惨命运:何迟、林彦的《新白蛇传》
    第四节 种性优越论的驳斥:丁西林的古典歌舞剧《雷峰塔》
    第五节 安得长风扫阴霾:川剧《白蛇传》
    第六节 评剧、越剧等戏曲《白蛇传》
    第七节 迎合中的悲剧意识:张恨水的小说《白蛇传》
    第八节:积极回应“戏改”的小说:赵清阁的《白蛇传》
    小结 政治意识形态造成改写的公式化弊端
第五章 众声喧哗:七十年代以降台港及海外的“白蛇传”改写
    第一节 祭坛上的呐喊:大荒的长诗《雷峰塔》
    第二节 誉满全球的经典舞剧:林怀民的云门舞剧《白蛇传》
    第三节 民族传统与现代观念:刘以鬯的实验小说《蛇》
    第四节 法与情的错误对决:李乔的小说《情天无恨》
    第五节 “四角纠缠”与“文革”批判:李碧华的小说《青蛇》
    第六节 小剧场的前卫之作:田启元的《白水》、《水幽》
    第七节 复杂的情爱:严歌苓的《白蛇》与周蜜蜜的《蛇缠》
    第八节 母子乱伦,悲剧抑或闹剧:赵雪君的京剧剧本《祭塔》
    小结 独出机杼是改写成功的必备条件
第六章 百花齐放:八十年代以降大陆的“白蛇传”改写
    第一节 “义贯长河”:萧赛的小说《青蛇传》
    第二节 “岂能自顾贪情欢”:高舜英的京剧《青蛇传》
    第三节 保持故事原貌的谬论:孙蓉蓉编着的民间故事《白蛇传》
    第四节 人性的反思:芭蕉的《白蛇·青蛇》和包作军的《后白蛇传》
    第五节 身份认同?人性批判?历史反思:小说《人间》
    小结 摆脱政治羁绊是改写成功的前提
第七章 有关传说改写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
    第一节 现代意识:传说复活的基点
    第二节 悲剧与大团圆:改写的两种情感基调和模式
    第三节 “有意味的形式”:改写的重要指南
    第四节 穿越时空:尚存被改写的空间
结论
附录:论文主要研究的与“白蛇传”相关的作品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后记

(7)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资料来源、方法与重难点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述评
        一、关于白蛇传的研究述评
        二、关于“经典”的研究
    第四节 主要理论和术语的说明
        一、运用的理论
        二、关键术语界定
第一章 经典的意义:文学经典及其经典化
    第一节 经典及其经典化
        一、阐释“经典”
        二、“经典化”
    第二节 文学经典的特征
        一、实在本体之“经典”
        二、关系本体之“经典”
    第三节 白蛇传之为民间文学经典
        一、民间文学经典
        二、白蛇传作为民间文学经典的特征
    小结 经典与民间文学经典解读
第二章 经典的叙事:白蛇传的历史形态
    第一节 口头叙事经典及形成
        一、白蛇传传说
        二、白蛇传歌谣
    第二节 书面叙事经典及形成
        一、书面叙事中的通俗文学
        二、书面文学中的精英文学
    第三节 表演形态经典及形成
        一、戏剧白蛇传
        二、其他表演形式的白蛇传
    第四节 影视叙事经典及形成
        一、影视改编的必然性
        二、改编方式
        三、影视作品中的音乐
    第五节 网络叙事经典及形成
        一、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特征
        二、网络白蛇传的类型
        三、网络白蛇传的传承特征
    小结 白蛇传历史形态解读
第三章 经典的品格:白蛇传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婚恋与人性自由的追求
        一、婚恋与人性
        二、平等意识
        三、狂欢意识
    第二节 异类婚的想象与神秘性
        一、“异类婚”界定及结构
        二、异类婚产生原因
        三、异类婚表现形式
    第三节 生命价值与文化意义
        一、生存意识的表达
        二、对“情”与“理”的思索
        三、对“自我”的思索
    小结 白蛇传文化品格解读
第四章 经典的建构:白蛇传的艺术路径
    第一节 经典人物形象
        一、白娘子
        二、青蛇
        三、许仙
        四、法海
    第二节 经典结构
        一、二元对立结构
        二、单线式、三段式
        三、封闭式团圆结局
    第三节 多维叙事
        一、原型叙事
        二、“小传统”叙事
        三、“大传统”叙事
    小结 白蛇传艺术路径解读
第五章 经典的塑造:白蛇传的创作主体
    第一节 冯梦龙:白蛇传的完善和“节点”转换者
        一、完善成篇
        二、“节点”转换
        三、“世俗化”回归
    第二节 黄图秘与方成培:白蛇传戏曲的奠基人
        一、黄图珌《雷峰塔》传奇
        二、方成培《雷峰塔》传奇
    第三节 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与田汉的京剧《白蛇传》
        一、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二、田汉京剧本《白蛇传》
    第四节 《新白娘子传奇》剧组与《青蛇》剧组
        一、《新白娘子传奇》剧组
        二、《青蛇》剧组
    小结 白蛇传创作主体解读
第六章 经典的接受者:白蛇传的承续力量
    第一节 接受者
        一、口承叙事的接受者
        二、传统媒介视阈下的接受者
    第二节 接受者对经典化的推动
        一、方向的“引导者”
        二、“发现人”的推介
    小结 白蛇传接受主体功用解读
第七章 经典的承续:白蛇传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白蛇传经典的当代意义
        一、作为“文化精神”的存在
        二、作为“历史”的存在
        三、作为物质财富的存在
    第二节 白蛇传经典当代承继
        一、政府层面
        二、民间层面
        三、产业层面
    小结 白蛇传的当代价值与传承解读
结语 经典的永恒:民间经典与文化重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以白蛇传为原型的影视改编作品
    附录二:白蛇传相关文学作品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从青蛇形象流变探析文学史中“配角主角化”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青蛇形象流变
    第一节 青蛇形象的孕育及诞生
        一、唐代传奇《李黄》中的"青服老女郎"
        二、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中的"皂衣老婆婆"
        三、明代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青青"
    第二节 青蛇形象的成熟与定型
        一、清代戏剧剧本《雷峰塔传奇》中的"青儿"
        二、清代中篇章回小说《雷峰塔奇传》中的"小青"
        三、清代弹词《义妖传》中的"小青"
    第三节 多元化的青蛇形象
        一、舞剧《白蛇传》中惊艳的青蛇
        二、小说《青蛇》中颠覆的青蛇
        三、影视作品对青蛇形象的传统塑造与颠覆
    小结
第二章 配角到主角
    第一节 配角可塑性
    第二节 创作者与受众原因
        一、创作者原因
        二、受众原因
    第三节 传播媒介原因
        一、口耳相传
        二、文本文字印刷媒介
        三、大众商业媒介
    小结
第三章 "配角主角化"文学现象
    第一节 "配角主角化"人物群
        一、从《三国志》到《关云长》
        二、从《水浒传》到《潘金莲》
        三、从《莺莺传》到《红娘》
    第二节 思想文化承载意义
    第三节 "配角主角化"的文学意义
        一、文字符号与"配角主角化"
        二、"人"与"配角主角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吕文成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吕文成年谱长编》的编撰缘由
    二、《吕文成年谱长编》的编撰特色与价值
    三、相同范式与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凡例
        (二)材料来源说明
吕文成年谱长编
    谱前
    1898 年(出生)
    1901 年(三岁)
    1909-1912 年(十一至十四岁)
    1919 年(二十一岁)
    1920 年(二十二岁)
    1922 年(二十四岁)
    1923 年(二十五岁)
    1924 年(二十六岁)
    1925 年(二十七岁)
    1926 年(二十八岁)
    1927 年(二十九岁)
    1928 年(三十岁)
    1929 年(三十一岁)
    1930 年(三十二岁)
    1931 年(三十三岁)
    1932 年(三十四岁)
    1933 年(三十五岁)
    1934 年(三十六岁)
    1935 年(三十七岁)
    1936 年(三十八岁)
    1937 年(三十九岁)
    1938 年(四十岁)
    1939 年(四十一岁)
    20世纪四十年代
    1942 年(四十四岁)
    1944 年(四十六岁)
    1946 年(四十八岁)
    1947 年(四十九岁)
    1948 年(五十岁)
    20世纪五十年代
    1950 年(五十二岁)
    1951 年(五十三岁)
    1952 年(五十四岁)
    1953 年(五十五岁)
    1954 年(五十六岁)
    1955 年(五十七岁)
    1956 年(五十八岁)
    1959 年(六十一岁)
    20世纪六十年代
    1960 年(六十二岁)
    1961 年(六十三岁)
    1963 年(六十五岁)
    1964 年(六十六岁)
    1967 年(六十九岁)
    1969 年(七十一岁)
    1973 年(七十五岁)
    1974 年(七十六岁)
    1975 年(七十七岁)
    1981 年(八十三岁)
    谱后
结语
    一、《吕文成年谱长编》初析
        (一)年谱所含数据的统计与分类
        (二)谱主人物述评
    二、《吕文成年谱长编》编撰的得与失
        (一)《吕文成年谱长编》的史料考证
        (二)《吕文成年谱长编》的缺失
    三、将来可进行的研究方向
        (一)吕文成被指曾为日本人献艺
        (二)新月唱片公司
        (三)吕文成在海外的音乐活动
    四、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吕文成创作的粤乐作品(部分)
附录二 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
附录三 文中涉及的机构、社团
附录四 吕文成纪念活动相关论文
附录五 吕文成先生墨宝、手稿(部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白蛇题材戏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论文写作综述
    雷峰塔建造始末及其与白娘子之联系
第一章 清代的《雷峰塔》作品
    第一节 黄图珌的《雷峰塔》传奇
    第二节 梨园抄本《雷峰塔》传奇的创造
    第三节 方成培改订《雷峰塔》传奇
    第四节 白蛇传说在《义妖传》等作品中的衍变
第二章 《雷峰塔》传奇的演出
    第一节 《雷峰塔》传奇演出述略
    第二节 梅兰芳对《金山寺》《断桥》及白蛇扮相的革新
    第三节 风格特异的《雷峰塔》
    第四节 《盗库银》的流变
第三章 京剧传统的白蛇剧目
    第一节 《祭塔》演出述略
    第二节 “武”《金山寺》及《盗仙草》
    第三节 全本《白蛇传》的演出
第四章 田汉编剧的京剧《白蛇传》的演出
    第一节 李紫贵导演《白蛇传》
    第二节 田汉《白蛇传》的盛演不衰
第五章 地方剧种异彩纷呈的《白蛇传》
    第一节 梆子戏中的《白蛇传》
    第二节 川剧《白蛇传》
    第三节 婺剧滩簧《断桥》
总结
附录一:白蛇题材剧目剧本目录
附录二:白蛇题材剧目戏单(京、昆为主)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雷峰塔的名称及其他(论文参考文献)

  • [1]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白蛇传”为中心[D]. 余红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 [2]明清时期的雷峰塔图像研究 ——以江南地区绘画为例[D]. 陈雅凡.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8)
  • [3]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D]. 释见证(古骐瑛). 复旦大学, 2011(12)
  • [4]吴越国佛塔经幢通考以及形制分布的初步研究[D]. 魏祝挺. 浙江大学, 2016(07)
  • [5]结合情境故事法、Kano模型和QFD法的文化景观旅游体验设计研究[D]. 屠星亚.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4)
  • [6]“白蛇传”的现代诠释[D]. 李斌. 苏州大学, 2010(10)
  • [7]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D]. 高艳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8]从青蛇形象流变探析文学史中“配角主角化”现象[D]. 古佩冲. 天津师范大学, 2017(10)
  • [9]吕文成年谱长编[D]. 冯希. 星海音乐学院, 2020(08)
  • [10]白蛇题材戏曲初探[D]. 张雪玮.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11)

标签:;  ;  ;  ;  ;  

雷峰塔等名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