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大气SO_2污染的研究

消除大气SO_2污染的研究

一、消除大气SO_2污染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靳军莉[1](2016)在《华北典型污染地区对流层NO2和SO2柱浓度的MAX-DOAS观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流层NO2和SO2是非常重要的污染气体,它们是引起光化学污染和雾、霾发生的重要气态前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严重危害。华北地区是世界范围内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被形象地称作“大气污染氧化池”,大气中高浓度的NO2和SO2在污染的形成及化学氧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华北典型污染地区开展对流层NO2和SO2的观测研究,对于认识华北地区污染的主要特征、来源和形成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河北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简称“固城”,115o48′E,39o08′N,15.2 m asl,北京西南110 km)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MAX-DOAS)观测的太阳散射光谱,基于DOAS原理和几何近似法,反演计算了对流层NO2与SO2垂直柱浓度,并结合同期的近地面浓度观测资料和NASA的OMI卫星数据产品,系统地分析了其浓度水平、季节和日变化特征,探讨了华北典型农村污染地区对流层NO2与SO2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排放源分布和不同区域来源输送的影响。观测研究结果显示,固城地区NO2和SO2对流层柱浓度与近地面浓度均具有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化特征。NO2对流层柱浓度与近地面浓度逐月平均的日变化特征均为中午浓度最低的“谷型”特征。固城SO2对流层柱浓度的日变化在冬季为早晚略低、正午最高的“正午峰”特征;在夏季则为“谷型”特征,与夏季SO2近地面浓度的“正午峰”型日变化特征完全不同。使用估算的污染层高度(垂直柱浓度与地面分子数浓度的比值)以及MAX-DOAS观测反演的不同俯仰角度的差分斜柱浓度比值(DSCD3°,trop/DSCD30°,trop比值)对对流层NO2与SO2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化研究,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式Mc Artim的模拟研究发现固城地区SO2分布的高度明显高于NO2,另外SO2呈“抬升层”型垂直分布(较高浓度的痕量气体存在于较高高度的大气中)的情况较NO2更多。将MAX-DOAS反演的对流层NO2和SO2柱浓度与五种OMI卫星对流层柱浓度产品进行了对比,评估了华北典型农村污染地区OMI卫星对流层NO2与SO2柱浓度产品的可靠性,并利用McArtim辐射传输模式模拟研究了大气质量因子AMF计算值的不确定性对MAX-DOAS和OMI卫星反演柱浓度的影响。在夏季,MAX-DOAS反演的NO2柱浓度与OMI对流层NO2柱浓度三级格点滤云产品(OMNO2d)、二级轨道产品(NASA的OMNO2产品和TEMIS的DOMINO产品)的月均值一致性均非常好。但是相对于MAX-DOAS反演结果,冬季OMI对流层NO2柱浓度产品均存在系统性低估。Mc Artim辐射传输模式的模拟研究显示,使用几何近似法计算AMF导致的MAX-DOAS反演误差一般低于20%,因此,OMI卫星产品与MAX-DOAS反演的NO2柱浓度结果之间的差异应该主要由卫星产品对NO2柱浓度的低估造成。通过对卫星的中心、边缘像素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发现固城所在华北典型农村污染地区NO2浓度的水平梯度较弱、即“梯度平滑效应”对卫星反演结果的影响较弱。因此,气溶胶遮蔽效应是导致秋冬季节卫星产品低估NO2柱浓度的重要原因。逐月平均的MAX-DOAS反演的对流层SO2柱浓度与OMI对流层SO2柱浓度三级格点产品(OMSO2e)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表现出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逐月平均的MAX-DOAS结果与OMSO2e产品的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82至2.16、总体上在1附近,而且MAX-DOAS反演结果与OMSO2e产品的散点数据的相关性明显较其与OMI三级NO2柱浓度业务产品OMNO2d的相关性差。MAX-DOAS反演的对流层SO2柱浓度与OMI卫星产品(OMSO2e和OMI二级格点柱浓度产品OMSO2GPBL)的对比分析无法得出明确的卫星产品低估还是高估对流层SO2柱浓度的结论。辐射传输模式的模拟结果显示,在气溶胶污染较重(可能是雾、霾)的情景下卫星反演SO2的不确定性更大,而这些不确定性对MAX-DOAS反演柱浓度的影响要微弱得多。表明未来应加强利用MAX-DOAS观测反演对流层SO2柱浓度的算法研究,并在卫星对流层SO2柱浓度产品的对比验证和离线订正等方面开展更多的研究工作。

韩东银[2](2014)在《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深入细致调研,本文发现阳泉市区具有:山地中“西谷东盆”而建成区被圈闭的特殊地貌环境;静风频率高、逆温层发育、全年盛行偏西风、夏季盛行偏东风且风速较小、“北槽南涡”降雨天气形势等特殊气候条件;资源型企业、煤矸石山和山城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源特点。运用多年监测数据和山区河谷型城市多源扩散模型,经宏观对比和微观分析,揭示出:本区特殊的地貌、气候、污染源等因素复合形成了不均衡、复杂和不利扩散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该扩散场在高度上明显分层、在平面上明显分区。模拟了本区2006-2010年大气污染扩散状况,得到了分区分层的污染源污染物扩散规律。基于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酸雨监测控制和PM2.5实时监测控制等三种污染物削减方法,提出了本区空气质量优化控制系统。

王斯文[3](2014)在《卫星遥感定量分析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文中认为燃煤电厂是中国人为源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对其排放的控制是中国完成SO2和NOx总量控制目标的关键。随着“十二五”期间中国SO2和NOx减排工作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对污染源的排放监管和减排评估工作成为环境管理层面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定量分析了中国燃煤电厂的SO2和NOx排放量及变化趋势,为燃煤电厂的排放监管和减排评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首先,通过背景残差校正、云压校正和AMF计算三方面的工作改进了OMI和SCIAMACHY卫星遥感SO2柱浓度反演算法中的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改进后的反演算法。与现有卫星业务算法产品相比,改进算法获得的SO2柱浓度数据质量有明显改善,可用于区域和局地尺度人为源排放变化的定量分析。其次,利用背景浓度拟合和非对称性拟合域选取等手段,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复杂背景浓度条件下卫星遥感反演燃煤电厂排放的新方法。由该方法反演得到的SO2和NOx排放负荷与自下而上排放清单计算结果符合较好,说明卫星遥感方法可用于燃煤电厂SO2和NOx排放的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利用OMI卫星遥感观测数据对中国大陆地区38个孤立燃煤电厂进行了SO2和NOx排放的高斯拟合反演。分析卫星观测孤立电厂附近SO2和NO2浓度的变化趋势以及脱硫设备实际运行前后卫星反演排放的变化,发现这些电厂的烟气脱硫设备在投产前期均未实际运行,且卫星反演计算得到的烟气脱硫设备实际运行后的综合脱硫效率明显低于环保部公布的脱硫效率。这一方法实现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燃煤电厂脱硫设备运行效果的独立评估,可为目前我国重点排放源的排放监管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手段。综合卫星观测和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了中国地区2005-2012年期间SO2和NO2浓度的变化趋势,发现中国东部地区“十一五”前期SO2和NO2浓度的迅速增长与新建电厂排放关系密切;“十一五”后期SO2浓度下降明显,证实了燃煤电厂脱硫对SO2总量减排的贡献。本研究利用卫星遥感定量分析中国燃煤电厂硫、氮排放的工作可以为中国的空气质量管理和减排决策等提供长期的科学支持。

凌再莉[4](2018)在《我国能源与资源产业西移及产品东输对西北地区SO2排放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在资源禀赋、发展程度等方面相差较大,是世界上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别最大的国家之一。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为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我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向西部转移。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提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加强西部地区现代化工业建设。在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产业“稳定东部、开发西部”的能源发展战略指导下,初步形成了“西电东输”、“西气东输”等国家能源和资源产业的战略布局。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国家能源与资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指导下,西北地区利用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集中力量发展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为基础的能源与资源型产业。目前,西北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几大支柱性产业。另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大型能源产业的开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持续转移到能源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使该地区成为保障我国21世纪能源安全的主要基地。另一方面,西北地区由于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恶劣,水资源极端缺乏,因此极其缺乏大气污染物的清除机制,是对环境污染非常敏感的区域。我国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与资源产业向西部转移,势必会对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西北地区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以能源与资源为代表的产业西移和能源与资源产品东输条件下对西北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及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为西北地区空气质量管理和减排决策提供科技支撑。本论文以常规大气污染物SO2为研究对象,基于臭氧探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卫星遥感数据,系统评估了2005年-2015年期间全国SO2污染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并利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MK)检验重点分析了SO2污染变化较大地区的时间序列突变年份,结合产业发展、SO2控制措施和环境政策分析全国SO2污染变化的原因;基于OMI卫星遥感数据,利用高斯拟合反演方法评估了西北地区两个国家级大型能源基地的SO2排放量,以及它们对本省SO2排放的贡献;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MRIO)模型分析研究了2002、2007和2010年我国各地区生产侧及消费侧产生的SO2排放量,以及地区间贸易隐含的SO2排放转移,尤其是西北地区能源与资源产品贸易中隐含的SO2排放以及输出去向;最后利用耦合的天气预报和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 model with Chemistry)模拟研究了地区间贸易隐含的西北地区SO2排放对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OMI卫星监测的大气边界层SO2垂直柱浓度(vertical column density,VCD)显示我国SO2浓度高值集中在京津冀及其周边的山西、山东和河南等省,其次为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全国SO2垂直柱浓度2005-2007年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从季节来看,冬季最高,其次为秋季,春季和夏季最低。(2)2005-2015年期间,我国东部、南部地区的SO2垂直柱浓度出现大范围的下降趋势,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下降幅度最大,年均下降率为7%,其次为华北地区(6.7%),四川盆地(6.3%)和长江三角洲地区(6%)。通过MK检验表明上述地区SO2垂直柱浓度的突变年份出现在2009-2013年期间,这些“转折点”的出现与我国实施的各项SO2减排控制政策、措施及全球金融危机密切相关。然而在同一时期,西北六省中(包括能源和资源产业集中的内蒙古),除陕西和甘肃外,其他省份的SO2垂直柱浓度都表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两个“热点”地区,位于内蒙、陕西、宁夏和甘肃的相邻地区的“能源金三角”地区和乌鲁木齐—米东地区的SO2垂直柱浓度上升明显,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4%和1.8%,并且这两个地区SO2垂直柱浓度上升期间的突变点发生在2006-2007年间,其主要归因于这两个地区大型能源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基于OMI卫星观测的SO2垂直柱浓度数据,利用高斯拟合方法对西北地区两个国家级大型能源基地的SO2排放进行反演估算的结果表明,2005-2015年期间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SO2排放量占宁夏总排放量的25%-66%,新疆米东能源工业基地SO2排放量占新疆总排放量的15-20%。(3)2002、2007和2010年,我国地区间贸易隐含的SO2排放总量达到568.2万吨、863.9万吨和694.9万吨,分别占当年国内消费侧SO2排放总量的35.8%、45.4%和43.9%。从区域间转移来看,京津地区、南部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SO2输入地区,而我国经济相对欠发达西北和西南地区主要是SO2输出地区。从地区间贸易隐含SO2排放转移部门来看,2002和2007年电力、热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下简称电力部门)为SO2排放转移量最大的部门,分别占了当年地区间贸易隐含SO2总转移量的44.7%和49.6%。2010年,由于电力部门SO2排放控制措施的加强,采矿业和重工业成为了地区间贸易隐含SO2排放转移量最大部门,占了当年地区间贸易隐含SO2总转移量的55.8%。地区间贸易隐含的电力、重工业和采矿业SO2输出地区集中在西北、西南和重工业发达的北部沿海(河北)和中部地区(河南),而输入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地区。(4)2002、2007和2010年地区间贸易隐含的西北地区SO2净输出量分别为29.6万吨、138.4万吨和82.7万吨。2007年以来,该地区成为全国隐含SO2净输出量最大的地区。2002、2007和2010年,西北地区能源与资源消耗量大的电力部门、采矿业和重工业部门隐含SO2输出量占西北地区隐含SO2总排放量的24.8%,44.9%和38.7%。其中,以上年份中西北地区为满足全国的最终使用导致电力部门SO2排放总量的30.7%、50.2%和43.3%,以及西北地区采矿业和重工业部门SO2排放总量的23.3%、54.8%和43.9%输出至全国其他地区,主要输入地区为京津冀、中部地区、北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和东北地区。(5)利用耦合的天气预报和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对地区间贸易隐含的西北地区SO2排放对当地和下游地区空气质量影响的模拟研究表明,2007年西北地区隐含的电力、采矿业和重工业部门SO2排放输出量对银川市的SO2浓度贡献最大,达到52.1%,其次为内蒙古东部地区(48.2%)、内蒙古西部地区(42.5%)、乌鲁木齐(34.7%)。此外,西北地区以上部门SO2输出量对下游地区的山西和北京的SO2年度浓度贡献率分别为9.6%和2.8%。2007年,西北地区隐含SO2输出最大的电力部门SO2输出量对内蒙古东部的SO2浓度贡献最大,达到33.1%,其次为内蒙古西部(18.3%)、中国东北部(17.9%)、银川(16.5%)、乌鲁木齐(14.9%)、山西(5.4%)和北京(2.6%)。

王文兴,柴发合,任阵海,王新锋,王淑兰,李红,高锐,薛丽坤,彭良,张鑫,张庆竹[5](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成就与经验》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在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同时,及时缓解了各类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有效避免了欧美发达国家曾经出现的严重大气污染灾害.然而,目前我国仍然面临着大气污染尤其是二次污染的严峻挑战.为此,非常有必要全面梳理与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历程、成就与经验.结果表明:我国在各阶段的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就与较为丰富的污染防控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气污染防治理论与管理模式,构建了系统科学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控体系.今后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强化重点污染源治理,继续调整优化四大结构,统筹兼顾,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强化科技能力建设,注重大气环境问题预测,加强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

顾坚斌[6](2017)在《近地面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卫星遥感反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气污染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日益显著,已成为当今社会高度关注和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大气污染中痕量气体NO2和SO2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OMI观测数据的大气NO2对流层柱浓度的反演算法,并将反演结果分别与OMI NO2产品、地基MAX-DOAS实验观测资料进行了比对。还基于OMI依据BRD算法反演了大气SO2柱浓度,并与地基MAX-DOAS观测资料进行了比对。实际上相较NO2、SO2柱浓度,与人为排放、人体健康更相关的是近地面NO2、SO2浓度,但当前国内外遥感反演大气NO2、SO2多针对的是对流层、边界层柱浓度,对近地面浓度的研究还尚未成熟。因此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OMI观测数据,结合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AMS-CMAQ的NO2、SO2近地面浓度反演算法,并将反演结果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观测的NO2、SO2地面浓度资料进行了验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基于DOAS针对大气痕量气体的反演原理和星载传感器OMI的NO2对流层柱浓度反演方法,并利用DOAS基于OMI反演了NO2对流层柱浓度。将反演结果与OMI NO2产品、地基MAX-DOAS实验观测资料进行了比对,相关系数分别约为0.90、0.72。(2)介绍了针对卫星观测SO2的BRD遥感反演算法,并利用BRD基于OMI反演了SO2柱浓度,将反演结果与地基MAX-DOAS实验观测资料进行了比对,相关系数约为0.55。(3)研究了基于OMI,结合RAMS-CMAQ的NO2近地面浓度反演算法。利用RAMS-CMAQ模拟了对流层内NO2浓度垂直廓线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并利用最优插值方法,将空间分辨率为0.25×0.25°的OMI Level 3 NO2柱浓度产品与空间分辨率为64km的RAMS-CMAQ模拟NO2对流层内浓度垂直廓线实现了两者空间分辨率的统一。将NO2近地面浓度反演结果与地面站点NO2观测资料进行了比对,以2014年1月中国地区结果为例,RAMS-CMAQ模拟结果与地基观测资料的标准差为21.79μg/m3,算法反演结果与地基观测资料的标准差提高到18.90μg/m3;方差由RAMS-CMAQ的353.09提高到算法的257.19。(4)研究了基于OMI,结合RAMS-CMAQ的SO2近地面浓度反演算法。并将反演结果与地面站点SO2观测资料进行了比对,以2014年北京地区四季反演结果为例,算法结果与地基观测资料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约为0.60。针对卫星观测NO2、SO2近地面浓度,利用卫星观测数据与空气质量系统模拟数据相结合,实现了反演算法并进行了验证。在未来开展将卫星观测NO2、SO2近地面浓度应用于NO2、SO2人为排放监测、排放清单验证等研究。

湛社霞[7](2018)在《粤港澳大湾区常规大气污染物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40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依靠资源消耗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高强度污染排放,使得区域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对公众健康、生态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害。粤港澳三地共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跨境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用以监测和评估区域空气质量。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空气污染物的变化趋势,深入研究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总结粤港澳三地空气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为调整和制定大气污染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对促进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20062016年粤港(澳)珠三角空气监测网络的监测数据、统计调查数据、环境统计年刊等发布的相关数据为支撑,深入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研究着重于4个方面:1)分析了大湾区空气中SO2、NO2、O3、PM10的时间变化趋势,比较了珠三角、香港和澳门三地4种空气污染物变化的异同点;2)研究了湾区内空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并将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与长三角、京津冀地区进行比较;3)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Spearman秩系数方法,计算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与空气污染物的灰色关联度和秩相关系数,对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4)研究珠三角、香港和澳门在大气污染防控方面的法例、政策和措施,总结有效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及经验。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2006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空气中SO2、NO2和PM10的年平均浓度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O3年平均浓度有缓慢上升迹象。11年间,大湾区空气中SO2的降幅为74%,NO2的降幅为24%,PM10的降幅为38%,O3的增幅为4%。经过十多年的控制,湾区内的空气质量有明显的改善。(2)11年间,珠三角、香港和澳门三地污染物年均浓度在大趋势相同的情况下,彼此亦有不同之处:珠三角SO2浓度降幅为77%,香港降幅为54%,澳门降幅为74%,目前珠三角SO2年均浓度高于香港,澳门最低;珠三角、香港和澳门NO2年均浓度降幅分别为30%、11%和12%,香港NO2年均浓度最高,澳门最低;珠三角和澳门PM10的降幅均为38%,香港降幅为42%,目前珠三角PM10年均浓度最高,香港最低;珠三角和香港O3的升幅分别为8%和9%,澳门升幅达38%,粤港两地O3浓度变化趋于一致并高于澳门,澳门升幅明显。(3)珠三角、香港和澳门三地空气中SO2、NO2和PM10月平均浓度呈U型分布,春冬季高于夏秋季;O3月平均浓度呈M型,春季和秋季高于夏季和冬季。三地月平均浓度存在不同:珠三角SO2和PM10月均浓度整体高于港澳,珠三角和澳门的月均值变化较为明显,香港的变化较为平稳;NO2月均浓度最低的是澳门,香港最高;珠三角O3月均浓度略高于香港,澳门浓度最低。夏季(69月)为大湾区空气质量最好的季节。(4)2006-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空气中的SO2、NO2和PM10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中西部(佛山、广州、东莞)工业聚集区污染物浓度较高,东部地区浓度较低的格局,但广佛工业区污染物浓度下降幅度最大;大湾区空气中O3空间分布则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其中惠州、广州东北部和香港东部臭氧浓度较高,但广州、东莞、深圳增长幅度较快。(5)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影响珠三角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第二产业比重、GDP增速、人口和能源消费总量;影响香港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工业电力消费量、能源消费总量和机动车数量;影响澳门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能源消费总量、工业电力消费量、人口和工业总产值。工业排放、能源消耗、人口增长和交通污染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6)珠三角、香港和澳门三地建立了有效的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控管理模式,完善的法规政策、强有力的联合防控措施、严格的监督机制、政府的高度重视,是联合防控取得实效的经验,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大气质量得以持续改善的原因。但三地在大气污染防控方面仍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亟需突破法律和制度瓶颈,不断改革创新,共同构建更科学的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体系。

王恩怡[8](2017)在《大叶黄杨对大气SO2-Pb复合污染的抗性响应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危机之一,阻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大气SO2-Pb复合污染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其有效治理是改善大气环境的关键。运用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净化大气SO2-Pb复合污染,是一种安全环保兼具美化功能的大气污染治理方式,也是当前生态学及风景园林学研究的前沿热点。研究采用现场采样法,在研究大气SO2-Pb复合污染区大叶黄杨症状学表现基础上,按照随机区组、三次重复实验设计,测定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大叶黄杨叶片S、Pb含量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pH值等),并对测定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从细胞水平揭示大叶黄杨对大气SO2-Pb复合污染的抗性响应机制,为复合污染的生态修复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大叶黄杨受大气SO2-Pb复合污染伤害特性及抗性表现为:在大气SO2-Pb复合污染胁迫下,大叶黄杨未出现明显伤害症状,生长正常;大叶黄杨对大气SO2-Pb复合污染表现出较强抗性。2.大叶黄杨对大气SO2-Pb复合污染的耐性响应机制的研究表明:(1)大气SO2-Pb复合污染对大叶黄杨叶片Chl含量、MDA含量、O2-产生速率、POD活性、APX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影响,而对叶液pH无显著影响;污染区叶片Chl含量均较非污染区降低,而POD及APX活性、MDA、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O2-产生速率均趋向上升。(2)大叶黄杨叶片Chl含量与O2-产生速率、POD及APX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POD及APX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正相关;O2-产生速率与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显著正相关;APX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H值显著负相关。(3)第一主成分中,MDA含量、POD活性、O2-产生速率荷载绝对值较高;第二主成分中,pH值、可溶性糖含量、APX活性荷载较高。3.大叶黄杨对大气SO2-Pb复合污染的净化响应机制的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大叶黄杨叶片S、Pb含量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大气SO2-Pb复合污染区叶片S、Pb含量明显高于非污染区且二者之间呈中度正相关。大气SO2-Pb复合污染胁迫下,扩散进入大叶黄杨叶片细胞的SO2、Pb,会破坏叶绿素结构,增加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改变膜透性。大叶黄杨主要通过增强POD、APX等抗氧化酶活性,加快活性氧清除速率,保护细胞膜系统;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维持细胞pH、渗透压稳定,修复受损细胞,提高对SO2-Pb复合污染抗性。

齐霁[9](2019)在《短期大气重污染健康损害评估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缺乏评估方法,大气污染损害难以进行科学评价。本研究构建了短期大气重污染健康损害评估方法,并针对重污染天气情景、重污染天气控制措施启动情景、事故型大气污染情景开展了健康损害评估研究,为我国环境损害评估技术体系的完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本研究以短期大气重污染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特点构建了基于污染表征-量度选择-暴露分析-损害量化的方法框架,提出了健康损害量化表征模型,并通过对73篇文献403组数据的荟萃分析(META分析),得到了PM2.5、PM10、O3、SO2、NO2与7种健康效应终点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其中,PM2.5在14.8-280.5μg/m3浓度范围内每上升10μg/m3,人群的总死亡率增加0.53%(95%CI:0.40%-0.65%)。本研究基于企业设备级别基础数据建立了2013年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高分辨率排放清单。以此为基础,结合PM2.5相关健康效应终点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评估了京津冀地区2013年1月10至14日期间的大气重污染健康损害。结果显示,该重污染时段内归因于大气污染的超额死亡约为1219人(95%CI:920-1495),经济损失约15.03亿元(95%CI:11.30-18.50)。通过设置控制情景,分析了短期大气重污染控制措施的综合影响。京津冀地区在2013年1月10至14日期间若启动重污染天气I级响应控制措施,可以避免归因于大气污染的超额死亡约172人(95%CI:129-212),减少经济损失2.13亿元(95%CI:1.61-2.61);如在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错峰生产的情况下,配合启动重污染天气I级响应控制措施可以避免超额死亡207人(95%CI:156-254),避免经济损失约2.55亿元(95%CI:1.81-2.94)。此外,本研究以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件为背景,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模拟了事故中心5 KM范围内的人口精细化分布,结合关注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评估了事件造成的人群健康损害。

桑蓉栎[10](2019)在《活性半焦协同处理烧结烟气污染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粗钢产量逐年增长,钢铁行业的空气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烧结烟气是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约占整个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烧结烟气成分复杂,主要成分为SO2和NOx(其中NO占90%),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易对植物、动物、人体及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控制其排放已经成为钢铁企业烟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众多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中,活性半焦作为优良的吸附剂和载体材料,具有能够同时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以及其他污染物、可再生活化、耐磨耐冲击性高、资源可回收利用以及成本低等优势,若将其回收后进一步改性处理,提高其脱硫脱硝性能,既能变废为宝,拓展其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又符合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对实现节能减排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开展了活性半焦的制备、负载、表征及其作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性能的研究。采用硝酸活化法进行活性半焦的制备,并对其成分、比表面积、微观结构进行探讨。为了提高活性半焦的脱硫脱硝性能,分别采用电化学沉积法、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ZnO/活性半焦脱硫剂、Fe2O3/活性半焦脱硫脱硝催化剂和TiO2/活性半焦脱硝催化剂,实现了金属氧化物在活性半焦上的负载。通过BET、SEM-EDS、XRD、TEM、FT-IR、XPS等手段对样品的理化性能进行探讨,结合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依次评价了负载型活性半焦的脱硫性能和脱硝性能,进而探讨了负载型活性半焦的脱硫脱硝机理,建立本征动力学方程式。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对原料半焦进行了活化,结果表明:硝酸对活性半焦有明显的脱灰和扩孔增容作用,经硝酸活化后,半焦的灰分降低,比表面积增大;且随着硝酸浓度增大,半焦的灰分越来越低,比表面积越来越大。当硝酸浓度为55%时,灰分降至4.99%,脱灰率达53.1%,比表面积可达297.728 m2·g-1,为原料半焦比表面积的5.5倍,这为下一步在活性半焦上负载金属氧化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活性半焦表面负载的金属氧化物结晶度较高,没有其他物相生成。金属氧化物的形态和负载量受制备条件影响,这将会影响其脱硫脱硝性能,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确定了每一种负载型活性半焦的最佳制备条件,使得金属氧化物在活性半焦载体上均匀分散,以提高负载型活性半焦的脱硫脱硝性能且得到理想的表面结构。在金属氧化物和活性半焦的共同吸附作用下,所得负载型活性半焦展现出了更好的脱硫或脱硝性能。当沉积电压为-3 V,沉积温度为65℃,沉积时间为30 min时,ZnO呈花朵状均匀的分散在活性半焦表面,花的直径约23μm,由若干直径约300nm的ZnO单晶棒组成,此时脱硫性能最佳,穿透时间为120 min。当负载量为2%,水热温度为180℃,尿素添加量R=5时,Fe2O3为直径约100 nm的圆形颗粒均匀的负载在活性半焦表面,该条件下,Fe2O3/活性半焦的脱硫和脱硝性能最佳,SO2的穿透时间为140 min,NO的穿透时间为210 min。当负载量为36%,煅烧温度为600℃,尿素添加量R=0.4时,TiO2为粒径约100 nm的圆形颗粒,此时脱硝性能最佳,穿透时间为345 min。Fe2O3/活性半焦脱硫性能最佳,TiO2/活性半焦脱硝性能最佳。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负载型活性半焦的形成机理和脱硫脱硝反应机理,考察了O2含量、H2O含量以及反应温度对负载型活性半焦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从而建立了活性半焦脱硫脱硝的本征动力学方程,揭示了动力学的限制性环节。在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中,结合每一种负载型活性半焦的特点,采用分级反应,减弱了SO2与NO共存时,SO2对NO吸附的抑制作用,提高了同时脱硫脱硝时的脱硝活性。综合考虑工艺流程和运行成本以及脱硫效率,选用Fe2O3/活性半焦同时脱硫脱硝为最佳选择。图[142]幅;表[39]个;参[175]篇。

二、消除大气SO_2污染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除大气SO_2污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典型污染地区对流层NO2和SO2柱浓度的MAX-DOAS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注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常规站点观测及飞机航测
        1.2.2 卫星遥感观测
        1.2.3 地基遥感观测
    1.3 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1.4 论文组成结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本原理与方法
    2.1 大气辐射传输中的吸收和散射
    2.2 DOAS基本原理
        2.2.1 太阳散射光源的被动式DOAS原理
        2.2.2 观测系统实现原理
    2.3 MAX-DOAS基本原理
        2.3.1 对流层差分斜柱浓度
        2.3.2 大气质量因子(AMF)
    2.4 辐射传输方程与辐射传输模式
        2.4.1 概况
        2.4.2 McArtim辐射传输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AX-DOAS实验观测与NO_2和SO_2反演
    3.1 观测站点
    3.2 观测仪器
    3.3 光谱校准
        3.3.1 电子偏移与暗电流校正
        3.3.2 波长校准
    3.4 光谱分析与斜柱浓度反演
    3.5 对流层柱浓度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流层NO_2和SO_2柱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4.1 对流层NO_2和SO_2柱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
    4.2 对流层NO_2和SO_2柱浓度的日变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流层NO_2和SO_2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5.1 对流层柱浓度与近地面浓度的对比
    5.2 基于污染物近似层高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5.3 基于DSCD的比值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5.3.1 基于观测的DSCD比值的分析
        5.3.2 基于模式模拟的DSCD比值的的分析
        5.3.3 判识痕量气体垂直分布类型的阈值及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排放源分布及区域输送对对流层NO_2和SO_2的影响
    6.1 后向轨迹计算方法及模式简介
    6.2 影响的总体特征
    6.3 影响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与OMI卫星遥感观测产品的比对分析
    7.1 OMI卫星及产品简介
        7.1.1 OMI对流层NO_2柱浓度产品
        7.1.2 OMI对流层SO_2柱浓度产品
    7.2 对流层NO_2柱浓度产品的比对分析
        7.2.1 与OMI NO_2三级业务产品的对比分析
        7.2.2 与OMI NO_2二级业务产品的对比分析
    7.3 对流层SO_2柱浓度的比对分析
    7.4 AMF计算值的不确定性对柱浓度反演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2.1 大气污染扩散方面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2.1.1 研究现状
        1.2.1.2 存在问题
        1.2.1.3 发展趋势
        1.2.2 城市空气质量控制方面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2.2.1 研究现状
        1.2.2.2 存在问题
        1.2.2.3 发展趋势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主要方法
2 大气环境特征分析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地形地质环境
        2.1.3 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
        2.1.4 矿产资源及其产业
        2.1.5 气象环境及其它
    2.2 特殊地貌特征分析
        2.2.1 流水地貌
        2.2.2 山地地貌和丘陵地貌
        2.2.3 丘陵被山地所夹而成的盆地地貌
        2.2.4 人工高地地貌
    2.3 特殊气候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污染源调查与特征分析
    3.1 概述
    3.2 高架污染源调查结果
    3.3 2006 年以前中低架污染源调查结果及污染物削减量
    3.4 2006 年以来中架源的调查结果
    3.5 2006 年以来低架源调查结果
    3.6 煤矸石面源调查与分析
        3.6.1 煤矸石山治理情况
        3.6.2 矸石山污染形成的面源
        3.6.3 矸石山污染物浓度监测及测算
        3.6.4 矸石山污染物排放量测算
    3.7 交通线源及线源形成的面源调查与分析
        3.7.1 交通线源及面源情况
        3.7.2 交通流量的调查
        3.7.3 研究区交通污染源排放特点
        3.7.4 交通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3.8 本章小结
4 空气质量与酸雨监测及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特征
    4.1 环境空气质量及酸雨监测
        4.1.1 监测点布设情况
        4.1.2 监测结果所反映的污染物时空分布及污染态势
    4.2 环境监测所反映出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特征
        4.2.1 酸雨与空气监测点位所反映大气污染特征变化的对比
        4.2.2 历年酸雨成因机制反映的污染物扩散特征
        4.2.3 环境监测及酸雨机制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大气污染扩散模拟及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物扩散特征
    5.1 大气污染扩散特征模式及扩散模拟软件选用
        5.1.1 大气污染扩散模式一般概述
        5.1.2 研究区固定源和移动源大气污染扩散模式
        5.1.3 扩散模拟软件
    5.2 研究区大气扩散状况模拟与结果分析
        5.2.1 研究区大气扩散状况模拟
        5.2.2 模拟计算与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模拟结果符合性分析
    5.3 模拟结果所反映的大气污染扩散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空气质量控制研究
    6.1 概述
    6.2 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和削减方法研究
        6.2.1 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
        6.2.2 研究区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削减模式
        6.2.3 研究区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削减模式的模拟验证
        6.2.3.1 运用模式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成果
        6.2.3.2 运用模式的总量控制及大气污染物削减计算成果
        6.2.4 运用模式的削减量预测
        6.2.4.1 运用模式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成果
        6.2.4.2 运用模式的总量控制及大气污染物削减计算成果
    6.3 酸雨监测污染物控制削减方法研究
    6.4 PM_(2.5)实时监测污染物控制削减方法
    6.5 空气质量优化控制系统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卫星遥感定量分析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卫星遥感大气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2.1 大气遥感和卫星传感器
        1.2.2 卫星遥感观测技术及其应用
    1.3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管
        1.3.1 中国燃煤电厂排放监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3.2 卫星遥感技术在燃煤电厂排放监管中的应用前景
    1.4 中国燃煤电厂硫氮排放的控制措施及评估方法
        1.4.1 排放控制措施及传统评估手段
        1.4.2 卫星遥感技术评估燃煤电厂硫氮排放控制效果的可行性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卫星遥感反演二氧化硫浓度中关键参数的改进
    2.1 卫星遥感 SO_2浓度光谱反演算法概述
        2.1.1 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
        2.1.2 光谱带差值残差算法(BRD)
        2.1.3 线性拟合算法(LF)
        2.1.4 迭代光谱拟合算法(ISF)
        2.1.5 最优估计算法(OE)
        2.1.6 主成分分析算法(PCA)
    2.2 卫星遥感 SO_2浓度业务化产品现状及其改进方法
        2.2.1 卫星遥感 SO_2浓度业务化产品
        2.2.2 现存问题及改进技术路线
        2.2.3 卫星数据的过滤
    2.3 倾斜柱浓度的背景残差校正
        2.3.1 OMI 背景残差的校正
        2.3.2 SCIAMACHY 背景残差的校正
        2.3.3 背景残差浓度的变化
    2.4 AMF 的改进
        2.4.1 AMF 的计算方法
        2.4.2 LIDORT 辐射传输模型及参数配置
        2.4.3 GEOS-Chem 大气化学传输模型及前置模拟参数配置
        2.4.4 改进的全球 SO_2对流层柱浓度和 AMF
    2.5 云压校正对 AMF 趋势变化的影响
        2.5.1 云反演参数及存在的问题
        2.5.2 云压异常变化对 AMF 趋势变化的影响
        2.5.3 SO_2浓度反演对云压反演的反馈作用
    2.6 小结
第3章 复杂背景下单个燃煤电厂硫氮排放反演方法的建立
    3.1 卫星反演点源排放方法及局限性
        3.1.1 反演方法概述
        3.1.2 复杂背景下应用的局限性
    3.2 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
        3.2.1 面积权重法
        3.2.2 高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浓度
        3.2.3 孤立燃煤电厂的识别
    3.3 单个燃煤电厂硫氮排放反演方法的建立
        3.3.1 复杂背景下排放反演方法的改进
        3.3.2 1-D 浓度衰减曲线的高斯拟合测试
        3.3.3 参数敏感性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卫星反演的单个燃煤电厂硫氮减排效果评估
    4.1 基于机组信息的燃煤电厂排放清单
        4.1.1 计算方法
        4.1.2 硫氮排放量及变化趋势
    4.2 基于 OMI 卫星遥感数据的单个燃煤电厂硫氮排放反演
        4.2.1 NO_x排放的反演
        4.2.2 SO_2排放的反演
    4.3 燃煤电厂脱硫设备综合脱硫效率评估
        4.3.1 脱硫设备有效运行节点分析
        4.3.2 脱硫设备综合脱硫效率评估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卫星反演和模型模拟的区域硫氮减排效果评估
    5.1 中国燃煤电厂排放清单的验证评估
        5.1.1 基于卫星反演和模型模拟的燃煤电厂源清单校验技术
        5.1.2 垂直廓线分辨率对卫星遥感数据的改进
        5.1.3 点源燃煤电厂排放清单对模拟结果的改进
        5.1.4 燃煤电厂排放量的验证评估
    5.2 中国主要区域 SO_2和 NO_2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5.2.1 SO_2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5.2.2 NO_2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5.2.3 硫氮比的变化趋势分析
    5.3 燃煤电厂排放对大气污染物浓度贡献的评估
        5.3.1 新增燃煤机组的排放贡献评估
        5.3.2 对区域 SO_2浓度的贡献评估
        5.3.3 对区域 NO_2浓度的贡献评估
        5.3.4 对二次无机细颗粒物浓度的贡献评估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我国能源与资源产业西移及产品东输对西北地区SO2排放和空气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二氧化硫的来源及其危害
        1.1.2 我国能源消费及SO_2排放现状
        1.1.3 我国能源与资源产业西移及西北地区产业发展概述
        1.1.4 能源与资源产业西移过程中西北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卫星遥感技术及其在大气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2.1.1 卫星遥感及其传感器的研究
        2.1.2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研究大气污染
        2.1.3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对点源排放量的反演研究
    2.2 贸易隐含污染物的研究
        2.2.1 国际贸易隐含污染物的研究
        2.2.2 国内贸易隐含污染物的研究
    2.3 空气质量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2.3.1 空气质量数值模式发展
        2.3.2 WRF-Chem模式简介
        2.3.3 WRF-Chem模式应用研究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3.1 卫星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
        3.1.1 卫星遥感数据来源
        3.1.2 卫星遥感数据算法
        3.1.3 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
        3.1.4 中国主要区域的划分
    3.2 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和曼-肯德尔(MK)检验
        3.2.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3.2.2 曼-肯德尔(MK)检验
    3.3 基于OMI遥感数据的大型点源SO_2排放量估算
        3.3.1 基于OMI遥感数据的大型点源SO_2排放量估算
        3.3.2 大型点源SO_2排放量不确定性分析
    3.4 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及数据来源
        3.4.1 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3.4.2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3.4.3 投入产出模型的数据来源及处理
    3.5 WRF-Chem模式设置及排放清单
        3.5.1 研究区域及模式设置
        3.5.2 人为源排放清单及处理
    3.6 其他数据及来源
        3.6.1 与卫星数据进行对比的SO_2浓度监测和排放数据
        3.6.2 社会经济数据
第四章 基于OMI卫星数据的中国SO_2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4.1 中国SO_2垂直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4.1.1 中国SO_2垂直柱浓度空间分布
        4.1.2 中国SO_2垂直柱浓度时间变化
    4.2 中国地区SO_2趋势及突变点分析
        4.2.1 中国地区SO_2趋势分析
        4.2.2 中国主要地区SO_2垂直柱浓度突变点分析
    4.3 OMI卫星数据的验证
        4.3.1 OMI卫星数据与地面观测数据的空间比较
        4.3.2 主要城市的OMI卫星数据与地面观测数据的时间比较
        4.3.3 OMI卫星数据与排放清单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OMI卫星数据的西北地区SO_2污染时间变化趋势及大型点源SO_2排放量估算
    5.1 西北地区SO_2污染时间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分析
        5.1.1 西北地区SO_2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分析
        5.1.2 西北地区人均SO_2排放量变化趋势分析
        5.1.3 西北地区SO_2垂直柱浓度突变点分析
    5.2 西北“热点”地区SO_2垂直柱浓度时间变化趋势及突变点分析
    5.3 西北地区国家级大型能源基地的SO_2排放量估算
    5.4 西北地区SO_2污染增加原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地区间贸易隐含的西北地区SO_2排放
    6.1 基于生产侧和消费侧的SO_2排放
        6.1.1 基于生产侧的各省SO_2排放强度
        6.1.2 基于生产侧的各部门SO_2排放强度
        6.1.3 基于生产侧和消费侧的SO_2排放量
    6.2 地区间贸易隐含的SO_2排放转移
        6.2.1 地区间贸易隐含的SO_2输入与输出
        6.2.2 地区间贸易隐含的各部门SO_2排放量输入与输出
        6.2.3 地区间贸易隐含的SO_2排放转移
    6.3 地区间贸易隐含的西北地区SO_2排放转移
        6.3.1 地区间贸易隐含的西北地区全行业SO_2排放转移
        6.3.2 地区间贸易隐含的西北地区电力部门SO_2排放转移
        6.3.3 地区间贸易隐含的西北地区采矿业和重工业部门SO_2排放转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区间贸易隐含的西北地区SO_2排放对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
    7.1 地区间贸易对西北地区SO_2排放空间分布的影响
    7.2 地区间贸易隐含的西北地区电力、采矿业和重工业部门SO_2排放对当地大气中SO_2浓度的影响
    7.3 地区间贸易隐含的西北地区电力部门SO_2排放对当地大气中SO_2浓度的影响
    7.4 WRF-Chem模拟结果验证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特色及创新
    8.3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成就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
    1.1 起步阶段(1972—1990年)
    1.2 发展阶段(1991—2000年)
    1.3 转型阶段(2001—2010年)
    1.4 攻坚阶段(2011年至今)
2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就
    2.1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历史演变
    2.2 环境空气质量的历史演变
    2.3 酸雨的历史变化特征
    2.4 协同减排效应
    2.5 健康、社会经济及环境生态效益
    2.6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3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经验
    3.1 逐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
    3.2 不断创新大气环境管理机制
    3.3 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标准体系
    3.4 定期更新五年计划(规划)纲要中对大气污染物的减排要求
    3.5 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
    3.6 采用经济手段约束大气污染物排放
    3.7 提升社会公众对大气环境保护的参与度
4 对我国未来大气污染防控的启示

(6)近地面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卫星遥感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大气中的NO_2
    1.3 大气中的SO_2
    1.4 国内外NO_2卫星观测现状
        1.4.1 GOME NO_2
        1.4.2 SCIAMACHY NO_2
        1.4.3 OMI NO_2
    1.5 国内外SO_2卫星观测现状
        1.5.1 GOME SO_2
        1.5.2 SCIAMACHY SO_2
        1.5.3 OMI SO_2
    1.6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研究方案和论文组织
        1.6.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6.2 研究思路与方案
        1.6.3 论文组织
第2章 卫星观测NO_2对流层柱浓度反演
    2.1 DOAS算法
        2.1.1 Beer-Lambert定律
        2.1.2 DOAS算法原理
    2.2 NO_2整层斜柱浓度反演
        2.2.1 夫琅禾费光谱
        2.2.2 反演谱段与吸收气体
    2.3 NO_2整层垂直柱浓度反演
        2.3.1 大气质量因子概述
        2.3.2 SCIATRAN
        2.3.3 大气质量因子计算
    2.4 NO_2对流层柱浓度反演
    2.5 NO_2对流层柱浓度反演结果
    2.6 反演结果与OMI产品验证
    2.7 反演结果与地基MAX-DOAS观测结果验证
    2.8 反演结果应用
    2.9 小结
第3章 卫星观测NO_2近地面浓度反演
    3.1 可行性分析
    3.2 NO_2对流层内垂直廓线
        3.2.1 RAMS-CMAQ
        3.2.2 垂直廓线
    3.3 垂直廓线验证
        3.3.1 地基观测数据介绍
        3.3.2 地基观测数据订正因子
        3.3.3 验证结果
    3.4 NO_2近地面浓度反演
        3.4.1 反演原理
        3.4.2 最优插值方法
    3.5 NO_2近地面浓度反演结果
    3.6 反演结果验证
        3.6.1 中国地区冬夏季反演结果验证
        3.6.2 重点城市每月月均值反演结果验证
    3.7 小结
第4章 卫星观测SO_2柱浓度反演
    4.1 BRD算法
        4.1.1 BRD算法反演原理
        4.1.2 BRD算法反演过程
    4.2 SO_2柱浓度反演结果
    4.3 反演结果与地基MAX-DOAS观测结果验证
    4.4 反演结果应用
    4.5 小结
第5章 卫星观测SO_2近地面浓度反演
    5.1 可行性分析
    5.2 SO_2柱浓度垂直廓线
    5.3 SO_2近地面浓度反演
    5.4 反演结果
    5.5 反演结果验证
    5.6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博士期间参加的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参考文献

(7)粤港澳大湾区常规大气污染物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气质量监测的发展状况
        1.2.2 区域空气质量监测和大气污染防控的研究现状
        1.2.3 空气质量模型研究进展
        1.2.4 珠三角大气环境研究状况及环境影响因素模型的选择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线路
第2章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空气监测网络
    2.1 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
        2.1.1 粤港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2.1.2 澳门空气质量监测状况
        2.1.3 空气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2.2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质量保证
        2.2.1 质量控制系统的组成
        2.2.2 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第3章 粤港澳大湾区常规大气污染物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3.1 污染物年平均浓度的变化趋势及分析
        3.1.1 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变化
        3.1.2 珠港澳大气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变化
        3.1.3 珠港澳大气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3.2 污染物月平均浓度的变化趋势及分析
        3.2.1 珠港澳大气污染物月平均浓度变化
        3.2.2 珠三角大气中PM10和O3月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3.3 污染物超标日数/时数的变化趋势及分析
        3.3.1 珠港澳大气SO2、PM10、NO2超标日数变化
        3.3.2 珠港澳大气O3超标时数变化及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粤港澳大湾区常规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及变化
    4.1 数学模型及研究方法
        4.1.1 数学模型
        4.1.2 计算结果和研究方法
    4.2 空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4.2.1 二氧化硫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4.2.2 二氧化氮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4.2.3 臭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4.2.4 可吸入颗粒物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4.3 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的横向比较
        4.3.1 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的三地比较
        4.3.2 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的三地比较
        4.3.3 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的三地比较
        4.3.4 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年平均浓度的三地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5.1 空气污染物影响因素数据模型的建立
        5.1.1 数据模型及分析方法
        5.1.2 空气污染物影响因素的选择
    5.2 社会经济因素对粤港澳大湾区空气污染的影响
        5.2.1 珠三角空气污染物影响因素分析
        5.2.2 香港空气污染物影响因素分析
        5.2.3 澳门空气污染物影响因素分析
    5.3 自然因素对粤港澳大湾区空气污染物的影响
        5.3.1 日照时数、降雨量对空气污染物影响的定性分析
        5.3.2 基于数据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5.3.3 闪电对臭氧和氮氧化物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联合防控经验及建议
    6.1 粤港澳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6.1.1 珠港澳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及其对比
        6.1.2 珠港澳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及分析
    6.2 珠港澳大气污染防控的优势和不足
        6.2.1 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控的优势与不足
        6.2.2 香港大气污染防治的优缺点
        6.2.3 澳门大气污染防控的优势与不足
    6.3 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联合防控及实践
    6.4 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挑战和建议
        6.4.1 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挑战
        6.4.2 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建议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I 常用缩略语
附录II 表格索引
附录III 插图索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大叶黄杨对大气SO2-Pb复合污染的抗性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大气SO_2、Pb污染概况
        1.1.1 大气SO_2、Pb污染的现状
        1.1.2 大气SO_2、Pb污染的危害
        1.1.3 大气SO_2-Pb复合污染
    1.2 大气SO_2、Pb污染对植物的伤害效应
        1.2.1 大气SO_2、Pb污染对植物的毒害机理
        1.2.2 大气SO_2、Pb污染对植物症状学的影响
    1.3 植物对大气SO_2、Pb污染的抗性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1.3.1 植物对大气SO_2、Pb污染的耐受机制研究
        1.3.2 植物对大气SO_2、Pb污染的净化机理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大叶黄杨对大气SO_2-Pb复合污染的抗性响应机制研究
    2.1 大叶黄杨受大气SO_2-Pb复合污染伤害特性及抗性表现研究
        2.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3 大叶黄杨对大气SO_2-Pb复合污染的抗性表现分析
    2.2 大叶黄杨对大气SO_2-Pb复合污染的耐性响应机制研究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3 大叶黄杨对大气SO_2-Pb复合污染的耐性响应机制分析
    2.3 大叶黄杨对大气SO_2-Pb复合污染的净化响应机制研究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3 大叶黄杨对大气SO_2-Pb复合污染的净化响应机制分析
    2.4 大叶黄杨对大气SO_2-Pb复合污染的抗性响应机制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结论
    1.大叶黄杨受大气SO_2-Pb复合污染伤害特性及抗性表现研究
    2.大叶黄杨对大气SO_2-Pb复合污染的耐性响应机制研究
    3.大叶黄杨对大气SO_2-Pb复合污染的净化响应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9)短期大气重污染健康损害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短期大气重污染的特征
    1.3 环境损害评估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1.3.1 环境损害评估的概念
        1.3.2 环境损害评估发展历程
    1.4 大气污染健康损害评估研究进展
        1.4.1 大气污染物暴露-反应关系
        1.4.2 大气污染损害量化评估
        1.4.3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影响评估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短期大气重污染健康损害评估方法
    2.1 本章引论
    2.2 基本方法框架
    2.3 健康损害量化模型
    2.4 大气污染物暴露-反应关系系数
        2.4.1 暴露-反应关系
        2.4.2 META分析方法
        2.4.3 主要结果
        2.4.4 分析与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京津冀地区重污染天气健康损害评估
    3.1 本章引论
    3.2 研究区域和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研究方法
    3.3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高分辨率排放清单
        3.3.1 清单编制基本方法
        3.3.2 活动水平与排放因子
        3.3.3 空间分布
        3.3.4 清单结果
        3.3.5 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3.4 评估参数
        3.4.1 污染因子
        3.4.2 人口分布
        3.4.3 健康效应终点与暴露-反应关系系数
    3.5 损害评估结果与分析
        3.5.1 大气污染情况分析
        3.5.2 损害评估结果
        3.5.3 不确定性分析与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短期大气重污染控制措施的影响评估
    4.1 本章引论
    4.2 控制情景
        4.2.1 控制措施方案
        4.2.2 情景设置与清单调整
    4.3 短期大气重污染控制措施启动的效益评估
        4.3.1 空气质量影响
        4.3.2 人体健康增益
    4.4 讨论与政策建议
        4.4.1 控制措施的启动范围
        4.4.2 控制措施成本
        4.4.3 慢性健康效应影响
        4.4.4 人口增长与老龄化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事故型大气重污染健康损害评估
    5.1 本章引论
    5.2 污染因子与影响范围
    5.3 人群精细化分布模拟
        5.3.1 手机信令组成
        5.3.2 人群分布模拟
    5.4 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
    5.5 人群健康损害评估
        5.5.1 损害评估结果
        5.5.2 不确定性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信息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活性半焦协同处理烧结烟气污染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1.2 烧结烟气的特点
    1.3 烧结烟气污染物的性质与危害
        1.3.1 SO_2 的性质与危害
        1.3.2 NO_x的性质与危害
        1.3.3 其他污染物
    1.4 我国的SO_2和NO排放现状
    1.5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现状
        1.5.1 烟气脱硫技术
        1.5.2 烟气脱硝技术
        1.5.3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1.6 活性半焦在脱硫脱硝中的应用
        1.6.1 活性半焦定义
        1.6.2 活性半焦脱硫脱硝机理
        1.6.3 活性半焦脱硫脱硝应用现状
        1.6.4 活性半焦脱硫脱硝的意义
    1.7 负载型脱硫脱硝剂的研究概况
    1.8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8.1 研究意义
        1.8.2 研究目的
        1.8.3 研究内容
        1.8.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实验原料和表征手段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试剂
    2.3 仪器
    2.4 表征手段
        2.4.1 半焦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2.4.2 比表面积测定(BET)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5 活性评价
        2.5.1 活性评价装置
        2.5.2 脱硫活性评价标准
        2.5.3 脱硝活性评价标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活性半焦的制备及负载方式的选择
    3.1 活性半焦的制备
    3.2 结果与讨论
    3.3 负载型活性半焦的制备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负载型活性半焦的制备及表征
    4.1 ZnO/活性半焦的制备及表征
        4.1.1 实验过程
        4.1.2 电化学沉积溶液浓度的确定
        4.1.3 ZnO/活性半焦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4.1.4 沉积电压对ZnO/活性半焦的影响
        4.1.5 沉积温度对ZnO/活性半焦的影响
        4.1.6 沉积时间对ZnO/活性半焦的影响
        4.1.7 电沉积法制备ZnO/活性半焦的形成机理
    4.2 Fe_2O_3/活性半焦的制备及表征
        4.2.1 实验过程
        4.2.2 Fe_2O_3/活性半焦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4.2.3 负载量对Fe_2O_3/活性半焦的影响
        4.2.4 水热温度对Fe_2O_3/活性半焦的影响
        4.2.5 尿素添加量对Fe_2O_3/活性半焦的影响
        4.2.6 水热法制备Fe_2O_3/活性半焦的形成机理
    4.3 TiO_2/活性半焦的制备及表征
        4.3.1 实验过程
        4.3.2 TiO_2/活性半焦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4.3.3 负载量对TiO_2/活性半焦的影响
        4.3.4 煅烧温度对TiO_2/活性半焦的影响
        4.3.5 尿素添加量对TiO_2/活性半焦的影响
        4.3.6 溶剂热法制备TiO_2/活性半焦的形成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负载型活性半焦脱硫活性评价
    5.1 负载型活性半焦的脱硫性能研究
        5.1.1 ZnO/活性半焦的脱硫性能
        5.1.2 Fe_2O_3/活性半焦的脱硫性能
    5.2 负载型活性半焦脱硫前后的结构表征
        5.2.1 ZnO/活性半焦脱硫前后的结构表征
        5.2.2 ZnO/活性半焦脱硫机理
        5.2.3 ZnO/活性半焦脱硫后再生
        5.2.4 Fe_2O_3/活性半焦脱硫前后的结构表征
        5.2.5 Fe_2O_3/活性半焦脱硫机理
        5.2.6 Fe_2O_3/活性半焦脱硫后再生
    5.3 负载型活性半焦的脱硫动力学
        5.3.1 内扩散影响的消除
        5.3.2 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5.3.3 本征动力学模型
        5.3.4 ZnO/活性半焦的脱硫动力学方程
        5.3.5 Fe_2O_3/活性半焦的脱硫动力学方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负载型活性半焦脱硝活性评价
    6.1 负载型活性半焦的脱硝性能研究
        6.1.1 Fe_2O_3/活性半焦的脱硝性能
        6.1.2 TiO_2/活性半焦的脱硝性能
    6.2 负载型活性半焦脱硝前后的结构表征
        6.2.1 Fe_2O_3/活性半焦脱硝前后的结构表征
        6.2.2 Fe_2O_3/活性半焦脱硝机理
        6.2.3 Fe_2O_3/活性半焦脱硝后再生
        6.2.4 TiO_2/活性半焦脱硝前后的结构表征
        6.2.5 TiO_2/活性半焦脱硝机理
        6.2.6 TiO_2/活性半焦脱硝后再生
    6.3 负载型活性半焦的脱硝动力学
        6.3.1 Fe_2O_3/活性半焦的脱硝动力学方程
        6.3.2 TiO_2/活性半焦的脱硝动力学方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负载型活性半焦协同处理SO_2和NO的研究
    7.1 单一负载型活性半焦脱硫脱硝性能比较
    7.2 实验过程
    7.3 ZnO/活性半焦与Fe_2O_3/活性半焦共用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7.4 ZnO/活性半焦与TiO_2/活性半焦共用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7.5 Fe_2O_3/活性半焦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7.6 Fe_2O_3/活性半焦与TiO_2/活性半焦共用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7.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消除大气SO_2污染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典型污染地区对流层NO2和SO2柱浓度的MAX-DOAS观测研究[D]. 靳军莉.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6(02)
  • [2]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D]. 韩东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11)
  • [3]卫星遥感定量分析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D]. 王斯文. 清华大学, 2014(09)
  • [4]我国能源与资源产业西移及产品东输对西北地区SO2排放和空气质量的影响[D]. 凌再莉. 兰州大学, 2018(11)
  • [5]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成就与经验[J]. 王文兴,柴发合,任阵海,王新锋,王淑兰,李红,高锐,薛丽坤,彭良,张鑫,张庆竹. 环境科学研究, 2019(10)
  • [6]近地面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卫星遥感反演研究[D]. 顾坚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7(12)
  • [7]粤港澳大湾区常规大气污染物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D]. 湛社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8(09)
  • [8]大叶黄杨对大气SO2-Pb复合污染的抗性响应机制研究[D]. 王恩怡. 山东建筑大学, 2017(09)
  • [9]短期大气重污染健康损害评估研究[D]. 齐霁. 清华大学, 2019(06)
  • [10]活性半焦协同处理烧结烟气污染物的研究[D]. 桑蓉栎.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消除大气SO_2污染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