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芳[1](2014)在《高职建筑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以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高等数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工科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是学生学习各专业学科知识的工具,同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们的重视。这项研究以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理论探讨法、案例研究法为主,在对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查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再以现代科学教育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等为指导,构建了四条教学改革措施:转变观念,找准课程定位、构建内容知识体系,编写校本教材、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合理的教学评价,对建筑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的主要结论有:采取上述教学策略后,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改善、学习的成绩提高明显;其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对《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有较为明显的迁移作用。研究也表明,应用教育理论指导高等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再通过实践的检验和不断的修正,将有助于形成科学、合理、可行的专业数学教学理论体系,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也有助于提升任课教师的职业素养。
田仕芹[2](2017)在《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农、林、医、经管等学科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目前,高等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照本宣科、知识本位、预定程序、自导自演等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初等数学思维向高等数学思维的转变困难、学习方法与策略不当等问题。综观国内外对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已有研究大多以传统的课程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对解决当前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许多矛盾,有一定的局限性;定性的研究多于定量的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对高等数学课程现状缺乏有针对性的调查统计数据;对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有待深入和细化。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在有机、整合思维框架下构建一种超越现代性的世界观,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学家关注课程理解和课程对人心灵的启迪与解放,倡导课程的开放性、多元性、过程性,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课程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虽不能为高等数学课程提供具体的模式,但是它可以促使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反思和自我批判,获得对高等数学教学实践的深层次理解,化高等数学课程的现实困惑为课程新进步的实际开端。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一)教育要培养文化与专门知识兼备的人才,提倡课程目标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倡导复杂性思维和一切有利于催生建设性后现代教育世界的思维方式。(三)强调教育过程必须保持有张力的节奏,经验在师生对话性交互作用中转变,意义在阐释与理解中建构,能力在回归性反思中发展,教师应成为有责任和智慧的舞伴和导师。(四)将课程理解为达成个体经验转变的过程,倡导用“自组织”作为基本假设设计非线性的开放性课程,强调评价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比较法、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大纲、教材、教师、学生的调查,分析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发现,高等数学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院校或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目标趋同、高等数学课程目标过于宽泛、重预设轻生成、重知识轻情感、表述不清。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比例失调、重数学知识而轻数学思想方法、缺乏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融合、呈现形式单一。高等数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本知识、教学过程缺乏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等数学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方式、主体和内容单一,缺乏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馈。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等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偏失、外部需求在高等数学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滞后性、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针对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探讨高等数学课程的改进策略。一是设计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高等数学课程目标。二是构建KTAC一体化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K-数学知识、T-数学思想、A-数学应用、C-数学文化)。三是开展过程教学,主要包括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性,在节奏性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智慧,在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是实施多元动态评价,学生参与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质,注重过程评价。五是教师树立过程教育理念,通过反思转变观念,借助研究提升经验。基于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对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高等数学课程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又有助于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同时为指导和改善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为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具体落实提供一定参考,促进高等数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效对接、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发展。
高雪芬[3](2013)在《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入学时的能力普遍降低,学生层次越来越不均衡,这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中学的课程设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对大学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化教育以及高中课改的背景使得大学微积分教学中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大学生会进行求导、积分运算,但是对概念中蕴含的思想并不理解,对概念间的关系认识模糊。所以,发现学生在微积分概念上的认知困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是微积分教学改革的关键。本论文以一元微积分作为载体,选取极限、导数、微分、中值定理、定积分等内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2个问题:(1)大学生对微积分中的基本概念具有什么样的概念意象,存在哪些概念误解?(2)如何设计微积分的概念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其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本研究构建了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并对一所理工院校大一上学期三个教学班的微积分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主要采用了设计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准实验对照等研究方法,有3位教师以及255位学生参加了概念教学班的教学实践。研究包括3个阶段:(1)准备和设计:根据现有文献及教学经验总结出学生所遇到的常见错误与问题以及每个案例教学设计的要点(设计原型),设计出概念的前/后测试卷,对测试时间、教学时间作出安排。(2)教学实践:针对前测中发现的问题,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设计原型)进行修正,并实施概念教学。(3)回顾分析:任课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并对概念教学设计原则进行修正;依据修正后的原则,开始下一轮的教学设计。在研究的最后,我们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效果检验,主要通过三条路径:(1)以具体案例的前后测对比,进行教学班纵向的比较;(2)以学校统一安排的期中期末考试进行横向的比较;(3)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概念教学的认可情况。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其一,大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概念意向是片面的,甚至有些是错误的。(1)在学习极限的定义前,大学生不会用严格的语言来界定极限,有一些同学用静态的观点来看待极限,认为极限就是“n趋于无穷大(x趋于x0)时,数列(函数)等于a”。(2)大多数学生在看到导数时首先想到的是函数曲线在某点切线的斜率;学生主要从斜率的角度来理解导数,而非从变化率的角度来理解。(3)学生对通过导数来求微分这种“操作性的知识”认识深刻,但是对微分的几何意义和线性近似的思想认识存在混乱。(4)部分学生知道定积分是面积,但是不清楚究竟是哪个区域的面积;知道定积分概念中的分割与近似代替的过程,但是部分学生不清楚对哪个量进行分割:一些学生单纯地认为dx是积分号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微分”的实际意义。其二,我们构建了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如下:(1)通过本原性(历史上的,本质的)问题引入数学概念,借助历史发展阐述数学概念;(2)借助几何直观或生活中的直观例子帮助同学理解概念;(3)注重概念间关系的阐述。针对前测中的问题,每个案例的设计重点如下:极限的教学设计重在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同学熟悉、理解并会运用形式化的语言;导数的教学设计重在阐明概念所蕴含的“变化率”思想;微分的设计重点在于突出概念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图;中值定理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历史上的定理形式来让学生体会到概念的严格化过程:定积分是过程性概念的典型代表,其设计要点在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将定积分的概念解压缩,从而将定积分概念迁移到未知情境中。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国内首先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学生对一元微积分基本概念的理解,并剖析了学生的概念意象;针对这些概念意象与学生的概念误解进行了教学设计与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呈现了微积分概念教学的原始设计、对学生概念意象及概念误解的调查、教学设计的修正、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效果反馈的全过程,其理论意义在于为微积分教学研究提供实证性的依据,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实践价值在于可帮助大学教师了解学生的概念理解情况,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参考,也可为大学的教材编写者提供素材。
杨亚平[4](2016)在《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文中提出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缩写。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旨在将STEM领域的核心内容置于真实的、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中,采用问题解决驱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支持学生数学和(或)科学内容学习,帮助学生习得工程设计和(或)技术手段,同时,通过强调展示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科之间的整合帮助学生理解学科间的紧密联系,体会学科的价值,培养21世纪新技能及对STEM学科的积极态度、投身STEM事业的热情。整合性STEM教育有助于我国工程类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化到数学学科,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不仅支持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态度、促进其对数学和工程关系的理解,使数学教育真正服务于工程专业。本研究以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设计研究为方法论指导,借鉴设计研究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研究范型——“形成性研究”的具体方式,经过教学模式原型的提出、三轮迭代实施和修正,最终得到了可行的、有效的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简称"ste-M-hve教学模式”)。本研究旨在为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同时开启整合性STEM教育在我国高职领域的新篇章。围绕“如何在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建构适合我国高职工程类专业的数学教学模式”这一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了三个子问题:1、如何基于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结合我国高职数学教育现状提出教学模式原型?2、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修正教学模式?3、该教学模式能够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本研究在以下三方面展开工作:第一,基于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结合高职数学教育现状提出教学模式原型。研究基于文献分析中所界定的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内涵及核心要素,参考优质的整合性STEM教学原则以及工程设计的一般流程,结合高职数学教育现状,提出教学模式原型。第二,在教学实施中修正教学模式原型,得到稳定可行的教学模式。笔者进入某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相关专业教师的帮助下,将教学模式原型具身化,设计了三轮教学,并在教学(每轮3周左右)实施过程中,根据参与者的反馈、课堂观察等,反复修正教学模式。小到语义误解,大到教学环节的顺序等,笔者都进行了调整。第三,评估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从数学成绩、数学态度和“其他”三方面考察了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数学成绩和数学态度主要通过教学前后的定量数据分析,并辅以学生访谈佐证。“其他”方面主要涉及工程设计流程、工程思维、技术等,笔者通过扎根学生访谈,建立编码框架对该部分进行质性分析。本文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构建了可行有效的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包含六个教学环节:创设工程情境环节;研究问题并初步构想环节;教师引导数学化环节;分析改进环节;拓展情境中的数学内容——数学内部和数学应用环节;作品展示评价和反思环节。其中第2、3、4环节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循环系统。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课堂分析、访谈和测试表明,ste-M-hve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习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实验班学生在数学概念理解和应用两方面的成绩显着优于对照班学生,但在数学基础计算方面与对照班没有明显差别),而且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态度有所促进。同时,ste-M-hve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工程设计流程、工程思维、技术等方面有所发展。
刘姣[5](2014)在《基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研究 ——以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的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等数学是其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目前的高职数学课程,从数学学科内部出发建立课程体系,一方面较少顾及学生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不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及工作发展的需求。基于目前高职数学课程与学生水平及需求之间的矛盾,笔者选择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作为研究案例,提出了以下两个研究问题,即:(1)基于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哪些数学知识与技能?(2)基于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哪些与数学知识和技能相关的信息技术?基于研究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综述: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了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外延、目标定位及发展情况,高职数学课程的定位及现状,以及高职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二,工作场所中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了解这一领域的国际研究机构和团体的研究成果,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等;三,美国与新加坡职业数学课程中的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AMATYC编制的两份数学课程标准《Crossroads in Mathematics》和《Beyond Crossroads》、美国两年制社区学院的数学课程结构、美国课程基础项目成果,以及新加坡理工学院的数学课程设计;四,课程设计理论,选择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课程设计的核心环节,Lisa R. Lattuca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学术计划和AMATYC与利益相关者合作的框架,构成了本文研究设计的两个维度。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本分析法、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等。参与者有某航空公司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含已毕业学生)、一年级学生、专业教师、计算机教师与数学教师。笔者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编制了1份问卷、1份观察提纲,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针对不同人员的11份访谈提纲。收集的数据资料有:工作场所中的文本资料、专业教材、数学教材、计算机教材,一年级8个班学生的问卷调查与6名学生的访谈资料,以及工作人员(含已毕业学生)、专业教师、计算机教师与数学教师的访谈资料。笔者使用了SPSS19.0和ATLAS.ti分别对问卷和访谈转录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形成了概念分析框架(如图),采取二次编码、三角互证、受访者检验等方式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研究结论:(1)数学知识与技能。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学生专业学习与工作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主要是统计与运筹,但该学院开设的数学课程主要提供微积分相应内容;该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对待数学的态度消极。(2)相关的信息技术。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学生专业学习与工作需要的相关信息技术主要是Excel的高级管理与分析功能,但计算机课程并不教授Excel高级分析功能,且数学课程并不教授信息技术;该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建议:(1)适当削弱微积分的地位,相应增加统计与运筹知识;(2)使用相关信息技术教学,巩固中小学阶段的统计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大学阶段的统计与运筹知识;(3)以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与工作场所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选择高职数学课程的内容;(4)将数学学科内容与专业和工作的需求相融合,以工作中的实际数据为背景开发数学教学案例;(5)各类人员对数学课程的必要性达成统一认识,创建适当平台,加强数学教师、计算机教师、专业教师以及行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不同课程之间合理衔接或整合;(6)进一步明确“必须够用为度”的“度”,应定位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而不是最低入职要求。
钟予[6](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指出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刘燕[7](2014)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以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必修的工具性课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成败决定着高职院校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终身教育等的问题,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不可轻视的一个环节。本研究旨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教学的目前现状进行研究,试图找出适合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合适方案。通过对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抽样调查发现,近年来,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学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有待更新。第二、现用教材版本较多,但是与学院高等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符的不多。第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枯燥、单一和机械。第四、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缺乏科学性。第五、学院高等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实行一刀切,没有区分层次和形成梯度,评价结果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符。第六、学院高等数学教师课后反思和教学科研不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六个问题是严重影响学院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我院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以上六个现实问题,本文从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教学理念、教材编写的特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教学评价、课后作业和课后反思等方面提出如下五个方面的改革实践建议,它们中的一些在本文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实施:一、便于改善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数学教学的目前现状,更利于改变本院高职数学教材多年来版本繁多且与专业课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树立高等职业数学教材的改革理念,编写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必需、够用”和与专业相衔接的数学教材或者讲义。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对高等数学知识的需求差异这一客观调研事实,试图实现一个专业工程院系编写一本与之相适应的高职数学校本教材。二、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笔者在课堂上融“教、学、做”为一体,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启发式、类比式、探究式、开放式、诊断式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实现并强化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遵循“灵活选用、科学组合、贵在得法”的教学原则。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现代电气时代的到来,教学手段需要与时俱进,第一、加强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教学,适时利用直观性教学原则处理抽象的数学概念;第二、大力筹建数学实验室并且在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提高学生利用数学软件及通过数学实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四、通过教学语言艺术、教学板书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风格艺术和教学思维艺术等五个最主要方面的教学艺术表现的研究,阐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应具有活跃数学课堂气氛、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激发数学求知欲、启发学生心智、培养数学意识等,努力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艺术,使我们的高等数学教学水平及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五、学院的学生入学时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智力水平高低不一,数学能力强弱不同,各专业队高等数学的知识要求有别,学院过去传统的教学评价仅有期末试卷的考试成绩,这无疑不能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本院高等数学教学水平的高低,不能说明教学质量的好坏,更不能反映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的客观状态。笔者建议:高等数学教学督导所从事专业要与所听课专业相一致(或相近),避免教学督导仅凭课堂气氛、教学表象的好坏等一些表面问题打分;同时探索建立更科学合理的学生网络评教体制。
张秀蓉[8](2014)在《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以函数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爆发了一场数学教学改革“克莱茵运动”以来,“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亦即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致力于此研究领域的各方人员从不同视角入手,百花齐放,取得了许多高瞻远瞩的成就.然而,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仍较为少见.本文在分析了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研究的背景、现状之后,论述了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方向.为避免使研究流于泛泛而谈,本文在从函数发展史、函数教学发展史、我国与几个发达国家的函数教学对比四个方面验证中学函数的重要地位之后,将研究的对象缩小到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函数教学研究.本文将在探索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原则和策略之后,在坚持这些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尝试将高等数学对中学数学教学这种指导作用实践于函数教学,展示几个由笔者本人尝试的以高等数学视角进行的中学函数的教学案例并加以实验分析、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出相应的教学模式,最后给出结论及建议.
王立冬,张春福,陈东海,张文宇[9](2019)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任务,高等数学教学在创新思维培养方面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结合高等数学教学实际,分析高等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教学模式落后,缺乏新理念;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内容;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新举措.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创新思维的对策: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交流与研讨;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渗透现代数学思想与数学软件的掌握及使用;完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考核与适度引入开放题.
魏薇[10](2020)在《基于成因分析的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转化研究 ——以结构教学法为例》文中认为数学学习困难一直都在基础教育领域备受关注,近几年来更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中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的评估和诊断、分类和成因分析以及补救和转化工作都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取得颇有价值的成果。但是,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人期过渡这一特殊阶段,无法直接利用初等数学的一些研究来指导高等数学的教育实践。那么在大学阶段,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实现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转化呢?笔者总结了以往学者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进行了再定义和成因分析,并根据这些成因寻找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领域开展教学转化研究。具体来说,整个研究分三个阶段:1.收集与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各研究中总结其学习特点进行再定义;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整理出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维度:教学因素、学生心理和外部环境因素,其中学生心理作为内部动机是主导因素,也应是教学转化的主要方向。可细分为学习动机与归因、学习思维与习惯、学习方法与策略三个方面;通过教学策略研究发现“结构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联系新知旧知及各方面数学素养的能力。因此提出将“结构教学法”应用于高等数学课堂,探索其对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转化的效果。2.通过对各高校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验证了各因子与成因分析基本一致,说明成因分析中分类的准确性。并利用访谈共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设计做指导。3.通过“结构教学法”在高等数学课堂中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对比学生在动机与归因、思维与习惯、方法与策略方面发生的变化,来说明转化研究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教学法”确实能让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有所转变,对自身的评价更为准确,对学习方法会适当作出调整,学习数学也不再只停留在知识表面,而是挖掘一切与其有关的因素,这证明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一定的激发。进一步说明,“结构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动机、转变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有一定效果的。也用事实证明了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通过合适、有效的教学转化,可以使学生们的潜能得以发挥,改变数学学习困难的局面。因此,将“结构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转化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希望本文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建筑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以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 |
2.2 国外高职教育基础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
2.3 国内高职课程研究的现状 |
2.3.1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研究 |
2.3.2 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研究 |
2.3.3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2.3.4 围绕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研究 |
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计划 |
3.3 研究的预设 |
3.4 研究的方法 |
3.5 研究的伦理 |
3.6 小结 |
第4章 高职建筑专业高等数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4.1 调查设计 |
4.1.1 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现状调查设计 |
4.1.2 高等数学教师访谈设计 |
4.1.3 建筑专业教师访谈设计 |
4.1.4 学生座谈设计 |
4.2 调查结果分析 |
4.2.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2 访谈结果分析 |
4.2.3 学生座谈结果分析 |
4.3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
4.3.1 认识上存在误区 |
4.3.2 学生学习状况 |
4.3.3 教师教学问题 |
4.3.4 教材不具针对性 |
4.4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
4.5 小结 |
第5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5.1 教学改革相关理论 |
5.1.1 现代科学教育理论 |
5.1.2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
5.1.3 弗莱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 |
5.1.4 建构主义学习论 |
5.1.5 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 |
5.2 构建教学策略 |
5.2.1 转变观念,找准课程定位 |
5.2.2 构建内容知识体系,编写校本教材 |
5.2.3 改进教学方法 |
5.2.4 采用合理的教学评价 |
5.3 小结 |
第6章 高职建筑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
6.1 建筑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
6.1.1 教学实践的时间 |
6.1.2 教学实践的对象 |
6.1.3 教学实践的内容 |
6.1.4 教学实践的实施 |
6.2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6.3 教学改革的思考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7.3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职建筑专业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状况调查表 |
附录 B 建筑专业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 C 高等数学教师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高等数学课程现状引发的思考 |
(二)开放的数学教育哲学研究背景 |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有关概念界定 |
(一)课程 高等数学课程 |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
(三)其他有关概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
(一)国外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
(二)国内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
二、建设性后现代思想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
一、建设性后现代哲学 |
(一)怀特海及其过程哲学 |
(二)大卫·格里芬及其后现代精神 |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 |
(一)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目的 |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维 |
(三)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实践 |
(四)建设性后现代课程思想 |
第四章 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一、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一)课程大纲与教材的调查设计 |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选取 |
(三)访谈提纲设计与样本选取 |
(四)课堂观察 |
二、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结果 |
(一)对课程大纲的调查结果 |
(二)对教材的调查结果 |
(三)对教师的调查结果 |
(四)对学生的调查结果 |
第五章 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目标趋同、宽泛、轻生成与情感、表述不清 |
(二)课程内容结构不协调 |
(三)课程实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
(四)课程评价主体、内容、方式单一 |
二、高等数学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等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偏失 |
(二)外部需求在高等数学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滞后性 |
(三)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 |
第六章 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改进策略 |
一、设计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目标 |
(一)注重预设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结合 |
(二)设计多维度、多层次的高等数学课程目标 |
二、构建KTAC一体化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 |
(一)体现数学知识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和过程性 |
(二)渗透数学思想 |
(三)突出数学应用 |
(四)融入数学文化 |
三、开展过程教学 |
(一)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系统的自组织 |
(二)在节奏性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智慧 |
(三)在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四、实施多元动态的发展性评价 |
(一)学生参与评价 |
(二)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质 |
(三)注重过程评价 |
五、教师树立过程教育理念 |
(一)在反思中转变观念 |
(二)在研究中提升经验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
1.1.2 课程改革背景的诉求 |
1.1.3 对微积分教学现状的反思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概览 |
2.1.1 上世纪80年代关于高等数学的研究 |
2.1.2 《高等数学思维》 |
2.1.3 《大学数学教育研究》 |
2.1.4 《大学数学的教与学》 |
2.1.5 美国的微积分课程改革运动 |
2.1.6 中国的工科数学改革 |
2.2 大学与高中的衔接 |
2.2.1 大学与高中的衔接的困难及其表现 |
2.2.2 导致大学与高中衔接困难的因素 |
2.2.3 大学与高中衔接的解决策略 |
2.2.4 大学与高中衔接的理论模型 |
2.3 高等数学思维相关理论综述 |
2.3.1 概念意象与概念定义 |
2.3.2 过程性概念 |
2.3.3 数学的三个世界 |
2.3.4 APOS理论 |
2.3.5 再谈“压缩” |
2.4 微积分概念教学 |
2.4.1 直观的方法 |
2.4.2 历史发生的方法 |
2.4.3 “基于概念”的学习环境 |
第3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教育设计研究法 |
3.1.2 为什么要用教育设计研究法 |
3.2 研究对象及研究参与者 |
3.2.1 学校 |
3.2.2 教师 |
3.2.3 学生 |
3.2.4 课程与教材 |
3.2.5 研究人员 |
3.3 研究思路与流程 |
3.3.1 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 |
3.3.2 案例选取 |
3.3.3 研究流程 |
3.4 研究工具 |
3.4.1 调查问卷与测试 |
3.4.2 访谈 |
3.4.3 课堂观察与视频分析 |
3.4.4 准实验研究 |
3.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5.1 数据收集日程 |
3.5.2 数据收集工具 |
3.5.3 数据处理分析 |
3.6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3.6.1 信度与效度 |
3.6.2 伦理 |
第4章 研究结果总述 |
4.1 预研究 |
4.1.1 2010年1月对大一学生的调查 |
4.1.2 2010年5月对大一学生的访谈——关于微分概念误解 |
4.1.3 2010年9月对大一新生的测试 |
4.1.4 预研究小结 |
4.2 概念教学设计原则的提出与发展 |
4.2.1 “基于概念”的教学环境 |
4.2.2 概念教学原则的提出与第一次修正 |
4.2.3 概念教学原则的第二次修正 |
4.3 概念教学设计原型 |
4.4 学期初前测 |
4.5 概念教学的总体效果 |
4.5.1 从常规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看 |
4.5.2 从期末的调查来看 |
4.5.3 教学效果小结 |
第5章 设计研究案例 |
5.1 极限的教学设计 |
5.1.1 关于极限的研究综述 |
5.1.2 大学生对极限的概念意象 |
5.1.3 对极限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1.4 极限小结 |
5.2 导数的教学设计 |
5.2.1 关于导数的研究综述 |
5.2.2 导数前测 |
5.2.3 导数的教学设计 |
5.2.4 反馈 |
5.2.5 导数小结 |
5.3 微分的教学设计 |
5.3.1 关于微分概念的研究综述 |
5.3.2 大学生对微分概念的理解 |
5.3.3 微分的教学设计 |
5.3.4 课堂反思 |
5.3.5 微分小结 |
5.4 中值定理的设计研究 |
5.4.1 关于中值定理的研究综述 |
5.4.2 中值定理的教学设计 |
5.4.3 课堂效果分析 |
5.4.4 第二轮教学实践 |
5.4.5 中值定理小结 |
5.5 定积分的教学设计 |
5.5.1 关于定积分的研究综述 |
5.5.2 定积分前测与教学设计要点 |
5.5.3 定积分概念的设计 |
5.5.4 定积分后测 |
5.5.5 定积分后测与前测的对比 |
5.5.6 从任课教师教学反思看课堂实施情况 |
5.5.7 定积分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概念意象 |
6.1.2 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的构建 |
6.1.3 微积分基本概念以及中值定理的教学设计 |
6.1.4 概念教学的总体效果 |
6.2 研究建议 |
6.3 反思与展望 |
6.3.1 本研究的创新性 |
6.3.2 本研究的不足 |
6.3.3 后续研究展望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一 学期初前测 |
附录二 导数前测 |
附录三 导数后测定积分前测 |
附录四 定积分后测 |
附录五 学期末调查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 |
致谢 |
(4)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职业教育的使命及现状间的矛盾 |
1.1.2 高职数学教育的使命及现状间的矛盾 |
1.1.3 整合性STEM教育提供一种解决途径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提供高职数学教学新途径 |
1.3.2 加快我国高职阶段的STEM教育研究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高职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
2.1.1 高职数学教育 |
2.1.2 关于国内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2.1.3 关于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的小结与启示 |
2.2 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 |
2.2.1 STEM教育的提出背景 |
2.2.2 STEM教育的发展进程 |
2.2.3 STEM教育的多元理解 |
2.3 关于整合性STEM教育与教学的研究 |
2.3.1 整合性STEM教育的教学目标 |
2.3.2 整合性STEM教育的整合途径 |
2.3.3 整合性STEM教育的教学方法 |
2.3.4 整合性STEM教育的教学原则 |
2.3.5 小结 |
2.4 整合性STEM教育国内外的研究 |
2.4.1 美国社区大学的整合性STEM教育 |
2.4.2 国内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 |
2.4.3 小结 |
2.5 关键概念界定 |
2.5.1 整合性STEM教育 |
2.5.2 工程和工程类专业 |
2.5.3 教学模式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何为设计研究? |
3.1.2 为何采用设计研究? |
3.2 研究设计构思 |
3.2.1 研究整体设计 |
3.2.2 教学所选数学内容分析 |
3.3 研究对象及参与者 |
3.3.1 学校 |
3.3.2 教师 |
3.3.3 学生 |
3.3.4 教材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数据的收集过程与工具 |
3.4.2 数据分析方法及编码框架 |
3.5 研究的信度、效度及伦理 |
3.5.1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3.5.2 研究伦理 |
第四章 教学模式原型的建构 |
4.1 整合性STEM教育的核心要素 |
4.1.1 学科整合 |
4.1.2 工程情境 |
4.1.3 问题解决驱动并以学生为中心 |
4.1.4 支持数学和(或)科学的学习 |
4.1.5 核心要素小结 |
4.2 ste-M-hve教学模式原型 |
4.2.1 指导思想 |
4.2.2 教学目标 |
4.2.3 操作程序 |
4.2.4 实施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一轮教学——三角学 |
5.1 教学模式原型具身化 |
5.1.1 工程情境的设计 |
5.1.2 三角学教学过程的设计 |
5.1.3 学习的支持设计 |
5.2 教学实施效果微观分析 |
5.2.1 教学实施的基本结构 |
5.2.2 教学实施的进程分析 |
5.2.3 教学实施及访谈分析 |
5.3 教学模式的反思和调整 |
5.3.1 工程情境的调整 |
5.3.2 教学环节的调整 |
5.3.3 评价的反思和调整 |
5.4 三角学小结 |
第六章 第二轮教学——导数 |
6.1 教学模式具身化 |
6.1.1 工程情境的设计 |
6.1.2 导数教学的设计思路 |
6.1.3 学习的支持设计 |
6.2 教学实施效果微观分析 |
6.2.1 课堂实施的基本结构 |
6.2.2 教学实施及访谈分析 |
6.3 教学模式的反思和调整 |
6.3.1 工程情境反思和调整 |
6.3.2 教学环节的反思和调整 |
6.3.3 评价体系反思和调整 |
6.4 导数小结 |
第七章 第三轮教学——不定积分 |
7.1 教学模式具身化 |
7.1.1 工程情境的设计 |
7.1.2 不定积分教学过程的设计 |
7.1.3 学习的支持设计 |
7.1.4 小结 |
7.2 教学实施效果微观分析 |
7.2.1 课堂实施的基本结构 |
7.2.2 教学实施及访谈分析 |
7.3 教学模式的反思和展望 |
7.3.1 工程情境的反思和展望 |
7.3.2 教学环节的反思和展望 |
7.3.3 评价体系的反思和展望 |
7.4 不定积分小结 |
第八章 教学效果总述 |
8.1 ste-M-hve教学模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
8.1.1 学生数学知识前测分析 |
8.1.2 ste-M-hve教学模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
8.1.3 结果与讨论 |
8.1.4 小结 |
8.2 ste-M-hve教学模式对数学态度的影响 |
8.2.1 态度调查问卷概况及其设计理由 |
8.2.2 态度调查问卷预测分析 |
8.2.3 数学态度的横向与纵向对比评估 |
8.2.4 结果讨论 |
8.2.5 小结 |
8.3 ste-M-hve教学模式对其它方面的影响 |
8.3.1 工程思维 |
8.3.2 技术与其它潜在目标 |
8.4 本章总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ste-M-hve教学模式 |
9.1.1 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
9.1.2 教学环节 |
9.1.3 实施建议 |
9.2 反思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工程类高职学生数学态度调研 |
附录2 学生水平初测试卷 |
附录3 数学知识测试卷 |
附录4 三角学教学模式调查 |
附录5 导数教学模式调查 |
附录6 不定积分教学模式调查 |
附录7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8 评审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 建造行业数学学术水平标准及频数 |
附录10 实训楼B座外墙面平面图测 |
附录11 三角学头脑风暴单 |
附录12 三角学设计草案书 |
附录13 三角学方案改进书 |
附录14 水平角观测手簿 |
附录15 手持测距仪观测手簿 |
附录16 三角学海报绘制建议 |
附录17 三角学项目评价标准 |
附录18 团队成员自评、互评表 |
附录19 团队成员工作总结表 |
附录20 幕墙建筑公司定价决策 |
附录21 导数头脑风暴单 |
附录22 导数初步决策单 |
附录23 导数研究索引 |
附录24 导数决策改进书 |
附录25 导数海报绘制建议 |
附录26 导数小组报告评分表 |
附录27 玻璃幕墙立柱选材设计 |
附录28 不定积分初步决策单 |
附录29 不定积分研究索引 |
附录30 不定积分决策改进书 |
附录31 不定积分海报绘制建议 |
附录32 不定积分报告评分标准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研究 ——以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问题提出 |
1.1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 |
1.1.1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
1.1.2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
1.2 国内外职业数学课程 |
1.2.1 国内高职数学课程 |
1.2.2 国际职业数学课程 |
1.3 研究对象及其选择理由 |
1.3.1 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
1.3.2 运输专业 |
1.3.3 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
1.4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及阅读导引 |
1.5.1 论文结构 |
1.5.2 阅读导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高职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
2.1.1 高等职业教育 |
2.1.2 高职数学课程 |
2.2 工作中的数学需求研究 |
2.2.1 研究机构及团队 |
2.2.2 研究成果及方法 |
2.3 美国与新加坡职业数学课程 |
2.3.1 美国两年制社区学院 |
2.3.2 新加坡理工学院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参与者 |
3.2.1 某航空公司及工作人员 |
3.2.2 一年级学生 |
3.2.3 专业教师与计算机教师 |
3.2.4 数学教师 |
3.3 研究工具 |
3.3.1 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
3.3.2 一年级学生的问卷及访谈提纲 |
3.3.3 专业教师的访谈提纲 |
3.3.4 计算机教师的访谈提纲 |
3.3.5 数学教师的访谈提纲 |
3.4 研究流程 |
3.5 数据收集及处理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处理 |
3.6 信度效度说明 |
3.7 伦理道德 |
第4章 数学知识与技能 |
4.1 学生的数学基础与态度 |
4.1.1 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 |
4.1.2 一年级学生的态度 |
4.1.3 已毕业学生的态度 |
4.2 工作场所中的需求 |
4.2.1 工作中的文本分析 |
4.2.2 工作人员的访谈分析 |
4.2.3 工作人员的态度 |
4.3 专业学习中的需求 |
4.3.1 专业教材的分析 |
4.3.2 专业教师的访谈分析 |
4.3.3 专业教师的态度 |
4.4 数学课程现状 |
4.4.1 数学教材的分析 |
4.4.2 数学教师的访谈分析 |
4.4.3 数学教师的态度 |
第5章 相关的信息技术 |
5.1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 |
5.2 工作场所中的需求 |
5.3 专业学习中的需求 |
5.4 计算机课程现状 |
5.5 数学课程现状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的信息技术 |
6.2 各类人员对高职数学的矛盾态度 |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民航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附录2 美国数学课程结构 |
附录3 Lisa社会文化情景下的学术计划 |
附录4 Stark情景过滤模型 |
附录5 AMATYC相关利益合作者 |
附录6 工作场所中的观察与访谈提纲 |
附录7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8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 计算机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10 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1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
附录12 坐席四则运算案例 |
附录13 差错分析 |
附录14 编程中的数学逻辑 |
附录15 KPI指标 |
附录16 话务异常点与预测误差分析 |
附录17 客服中心业务运营日报 |
附录18 数学术语 |
附录19 工作场所中的案例分析 |
附录20 呼叫中心培训 |
附录21 运输专业的两套数学教材目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活动 |
(6)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
1.1.1 癸卯学制,1903 |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
小结 |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
小结 |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
1.3.1.1 院系调整 |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
1.3.2.1 时局的影响 |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
小结 |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
1.4.2.1 画法几何 |
1.4.2.2 建筑数学 |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
小结 |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
2.1.1.2 社会责任 |
2.1.2 研究:升学深造 |
2.1.2.1 教师的期待 |
2.1.2.2 学生的需求 |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
2.1.3.1 艺术 |
2.1.3.2 统筹管理 |
小结 |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
小结 |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2.1 理论蓝图 |
3.1.2.2 实践探索 |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
小结 |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1.1 入学要求 |
3.2.1.2 教学计划 |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2.1 入学要求 |
3.2.2.2 教学计划 |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小结 |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
4.1.1 数学的"新"或"旧" |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
4.1.2 数学的"实"与"用" |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
4.1.3 数学的"爱"或"恨" |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
小结 |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
4.2.3.1 理论探讨 |
4.2.3.2 实践探索 |
小结 |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
5.1 教学的目标 |
小结 |
5.2 教学的原则 |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
5.2.2 模型化原则 |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
5.2.4 素质教育原则 |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
小结 |
5.3 教学的内容 |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
5.3.1.1 数 |
5.3.1.2 函数与集合 |
5.3.1.3 几何 |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
5.3.2.3 概率统计 |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
5.3.3.2 拓扑几何 |
5.3.3.3 分形几何 |
小结 |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
小结 |
5.5 教学的计划 |
5.5.1 开课时段 |
5.5.2 课时分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附录A 教学档案 |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
附录B 教学资料 |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
鸣谢 |
(7)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以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综述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育 |
2.1.2 职业教育 |
2.1.3 高等职业教育 |
2.1.4 课程 |
2.1.5 数学课程 |
2.1.6 高职数学课程 |
2.2 高等职业教育的概述 |
2.2.1 高职教育的性质与定位 |
2.2.3 高等职业教育概述 |
第3章 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法 |
3.2 调查问卷 |
3.3 调查的目的 |
3.4 调查的对象 |
3.5 调查的方法及内容 |
3.6 调查的过程 |
3.6.1 调查问卷的制作 |
3.6.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
3.7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7.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7.2 对专业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
3.7.3 对数学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
3.7.4 调查结果总结 |
第4章 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对策与实践研究 |
4.1 数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
4.2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目标 |
4.2.1 教学目标的意义 |
4.2.2 教学目标的分类 |
4.3 高等数学课程培养目标 |
4.4 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理念 |
4.5 转变高职数学教师的观念 |
4.6 编写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高等数学教材 |
编写特色 |
4.6.1 科学性 |
4.6.2 基础性 |
4.6.3 针对性 |
4.6.4 应用性 |
4.6.5 实用性 |
4.6.6 实践性 |
4.6.7 开放性 |
4.6.8 人文性 |
4.7 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
4.7.1 开放式教学法 |
4.7.2 诊断式教学法 |
4.7.3 类比式教学法 |
4.7.4 探究式教学法 |
4.7.5 互动式教学法 |
4.8 教学手段改革 |
4.9 教学艺术改革与实践 |
4.9.1 教学语言艺术 |
4.9.2 教学板书艺术 |
4.9.3 教学组织艺术 |
4.9.4 教学风格艺术 |
4.9.5 教学思维艺术 |
4.10 教学评价改革与实践 |
4.10.1 教学工作评价 |
4.10.2 学习成绩评价 |
4.11 课后作业 |
4.12 课后反思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各个专业工程系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
附录2:在校大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3: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师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4: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所需数学知识统计表 |
附录5:选修课安排表 |
附录6:学生评教项目内容 |
附录7:12-13-1学期学生网上评教打分 |
附录8 (改革前的试卷) |
附录9 (改革后的试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以函数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二章 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 |
2.1 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 |
2.1.1 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
2.1.2 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可行性 |
2.1.3 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
2.1.4 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依据 |
2.2 中学函数的重要地位 |
2.2.1 函数的历史发展 |
2.2.2 国外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函数教学 |
2.2.3 我国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函数教学 |
第三章 高等数学视角下中学数学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
3.1 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原则 |
3.1.1 科学性原则 |
3.1.2 适度性原则 |
3.1.3 本质性原则 |
3.1.4 直观性原则 |
3.1.5 连续性原则 |
3.2 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
3.2.1 历史驱动策略 |
3.2.2 高数弱化策略 |
3.2.3 初数升华策略 |
3.2.4 双向建构策略 |
第四章 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 |
4.1 例题渗透式 |
4.2 习题挖掘式 |
4.3 情境嵌入式 |
4.4 背景重构式 |
4.5 思想统领式 |
第五章 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函数教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5.1 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函数教学实验 |
5.2 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函数概念教学调查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3 不足与可续性研究 |
附录1 “中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高等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等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
2.1 教学模式落后缺乏新理念 |
2.2 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内容 |
2.3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新举措 |
3 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对策 |
3.1 改进教学模式并加强师生交流与研讨 |
3.2 更新教学内容并重视渗透现代数学思想与数学软件的掌握使用 |
3.3 完善评价机制并注重过程考核与适度引入开放题 |
4 结束语 |
(10)基于成因分析的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转化研究 ——以结构教学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学习困难的研究发展历程 |
2.2 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相关研究 |
2.3 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概念界定 |
2.4 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和转化策略分析 |
2.4.1 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分析 |
2.4.2 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转化策略分析 |
2.5 结构教学法及理论基础 |
2.5.1 高等数学结构教学法的提出 |
2.5.2 结构教学法理论基础 |
2.5.3 结构教学法在高等数学课堂应用的实际意义 |
2.5.4 结构教学法的操作注意事项 |
第3章 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调查与分析 |
3.1 研究假设 |
3.2 可行性分析 |
3.3 被试选取 |
3.4 研究工具与施测 |
3.4.1 《高等数学学习困难调查问卷》 |
3.4.2 《高等数学教学方法访谈提纲》 |
3.5 统计方法 |
第4章 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因子分析与访谈分析 |
4.1 因子分析 |
4.2 访谈分析 |
第5章 结构化教学设计案例研究——以无穷小为例 |
5.1 结构化教学程序设计 |
5.2 结构化教学过程设计 |
5.3 结构化教学评价与访谈 |
第6章 研究结论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研究的局限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高等数学学习困难调查问卷》 |
附录 B《高等数学教学方法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建筑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以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李永芳.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2]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 田仕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3]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D]. 高雪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4]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D]. 杨亚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5]基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研究 ——以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为例[D]. 刘姣.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6]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7]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以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刘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8]高等数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以函数教学为例[D]. 张秀蓉.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9]高等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问题与对策[J]. 王立冬,张春福,陈东海,张文宇. 数学教育学报, 2019(04)
- [10]基于成因分析的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转化研究 ——以结构教学法为例[D]. 魏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