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型肝炎病毒RNA存在于尿、唾液和汗液中(论文文献综述)
苏海霞[1](2007)在《肝细胞中结合丙型肝炎病毒C区RNA的特异性蛋白分子筛选、鉴定和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和意义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慢性肝炎和肝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但对于HCV的复制和致病机制目前还是不甚清楚。宿主细胞中的许多蛋白分子可以通过与HCV RNA基因组的相互作用,调节HCV的翻译、复制和病毒的组装。现有研究发现的HCV RNA结合蛋白,其结合区域主要位于HCV RNA的5’-UTR、3’-UTR和RNA的副链。但是与HCV CORE区(核心区)RNA结合的细胞蛋白却很少有研究报导。本研究拟采用凝胶迁移和紫外交联的实验方法,从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初步筛选与HCV CORE区RNA结合的细胞蛋白分子,确定其与HCV RNA结合的具体区域,并对RNA结合蛋白进行分离、鉴定。通过研究宿主细胞蛋白与HCV C区RNA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我们对宿主和病毒相互作用的更好理解,从而在细胞蛋白质水平对病毒RNA的翻译、复制和病毒蛋白表达进行调控;并有利于在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①采用RT-PCR扩增HCV C区cDNA序列,并构建重组质粒pGEM-HCV;以pGEM-HCV为模板,采用体外转录的方法制备DIG标记和未标记的HCV C-RNA分子;将DIG标记的HCV C-RNA与HepG2细胞蛋白结合,进行凝胶迁移实验;将DIG标记的HCV C-RNA与HepG2细胞蛋白结合,进行紫外交联筛选实验,并采用未标记的HCV C-RNA分子进行竞争性实验;电泳后将RNA/蛋白转移至NC膜,以DIG抗体检测NC膜上的DIG信号,判断是否有细胞蛋白与HCV C-RNA结合。②采用PCR、克隆和体外转录的方法,制备不同长度的HCV C-RNA分子;分别将不同长度的HCV C-RNA分子与细胞蛋白进行结合反应和紫外交联实验,确定HCV C-RNA与细胞蛋白的结合区域;采用抗-DIG和免疫沉淀方法,从RNA和蛋白混合物中,分离与DIG标记的HCV C-RNA分子结合的细胞蛋白;通过SDS-PAGE和NC膜的检测结果的比对,切取目的蛋白条带,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鉴定。③提取HepG2细胞总RNA,以RT-PCR方法扩增PGAM-B的全基因片断,与载体pcDNATM3.1/V5-HisA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PGAM;以PCR方法扩增pGEM-HCV中HCV核心蛋白基因片断,与载体pcDNA3.0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HCV;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HepG2细胞;以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在细胞爬片上分别检测细胞中PGAM-His蛋白和HCV核心蛋白的瞬时表达情况。结果①从1例HCV感染者血清中扩增得到的503bp HCV cDNA序列,构建了重组质粒pGEM-HCV,并进行了PCR、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②所得HCV cDNA序列与已知HCV序列(AB092962.1)比较,属于HCV 1型基因C区,仅有两个核苷酸不同,nt 67(23aaK→E)和nt 177(沉默突变),其余序列均一致。③通过凝胶迁移实验初步检测到,有HepG2细胞蛋白与HCV C-RNA分子结合。④通过紫外交联实验检测到,有多个HepG2细胞蛋白与HCVC-RNA分子在体外发生了结合;随着结合反应体系中细胞蛋白浓度的增加,HCV C-RNA和蛋白的结合量随之增多;未标记HCV C-RNA对DIG标记的HCV C-RNA与HepG2细胞蛋白的结合有竞争性抑制作用。⑤3个不同长度的HCV C-RNA分子(198nt、306nt和503nt)都可与HepG2细胞蛋白在体外发生结合;其中C-RNA 5’端的C198 RNA与细胞蛋白的结合条带,最为清晰和锐利。⑥经免疫沉淀后的蛋白,在NC膜上可以检测到4条明显的兰紫色RNA结合蛋白带;其中以P30蛋白条带最为清晰,蛋白量最多。⑦从SDS-PAGE胶上切取了P30蛋白条带,经肽指纹图谱分析鉴定,P30蛋白为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GAM-B)。⑧从HepG2细胞中,扩增得到了约为760bp的PGAM-B的cDNA全基因片断;所得PGAM-B基因序列与已知PGAM-B基因序列(J04173)进行比较,完全一致。⑨基因序列和蛋白读码框均正确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PGAM和pcDNA-HCV,分别转染HepG2细胞后,可在细胞爬片上检测到PGAM-His和HCV核心蛋白的瞬时表达。结论①在HepG2细胞中,有多个细胞蛋白分子可以与HCV核心区RNA在体外发生特异性的结合。②HCV C-RNA与HepG2细胞蛋白的结合区域可能位于HCV C区RNA的5’端。③PGAM-B可以与HCV C-RNA在体外发生特异结合,提示PGAM-B可能通过与HCV核心区RNA的相互作用,参与HCV RNA的翻译和复制。④PGAM-B和HCV核心蛋白可以在HepG2细胞中瞬时表达。
张立营,冯玉奎,梁冰,王军,禹华伟,苑同业,王华强[2](2011)在《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主要病原之一。HCV属于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基因组长度约9.6kb,含有单个开放阅读框架(ORF),编码一个由约301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到目前为止,丙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测技术主要有抗-HCV检测、HCVRNA核酸扩增检测、HCV核心抗原的检测三种类型。现就HCV实验室检测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致病机理的研究及抗HCV药物的开发和疫苗的研制等提供理论依据。
沈思嘉[3](2017)在《肝癌诊断、预后、治疗miRNA标志物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次研究基于cancer hallmarks、病因与种族三个方面,全面的对比和研究在血液和肝组织中的肝细胞癌诊断、预后、治疗的miRNA生物标志物。这将有助于理解生物标记物miRNAs在肝癌进展过程中的机制并能为肝癌诊断和治疗中提供个体化临床决策。方法:通过在NCBI PubMed文献数据库中进行人工检索,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对所得的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根据样本来源分为来自血液的和来自组织的miRNA生物标记物,再依据对临床意义细分为三小类,包括诊断性,预后性和治疗性生物标记物;同时从病原学因素和种族差异角度对收录的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进行分析;最后使用IPA程序对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前十条富集通路进行分析。结论:1.对于诊断性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研究者更倾向于非侵入性即来自血液的生物标记物,而对于预后性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人们偏向于选择相对稳定的组织来源miRNA生物标记物;2.大部分肝癌mi RNA生物标记物仅在一到两个病理特征方面起到相关作用;3.大部分的预后性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表达水平和受检患者的总生存期呈负相关性;4.利用病原学和种族差异或能在将来对肝癌患者进行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提供全新的方法。
刘承煌,王侠生[4](1997)在《皮肤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文中指出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包括极大多数胃肠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和所谓起因不明的慢性肝炎在内的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HCV感染还可伴发肝病以外的其它脏器疾病,主要通过免疫机理。本文主要介绍HCV的研究进展,流行病学,HCV感染的临床表现,并讨论与HCV引起的肝病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皮肤病。 1 丙型肝炎病毒 1.1病毒学 HCV属Flaviviridae科中第三属,称为Hep-
孙殿兴,耿云琴,孙晓燕,张福广,齐建民,胡荣[5](1996)在《PCR检测体液中丙型肝炎病毒RNA》文中认为PCR检测体液中丙型肝炎病毒RNA孙殿兴,耿云琴,孙晓燕,张福广,齐建民,胡荣为揭示体液在丙型肝炎传播中的作用,我们应用高度敏感且特异的RT-PCR方法对20例丙型肝炎患者的唾液、精液、尿液、泪液、汗液及阴道分泌物中HCVRNA进行了检测,报道如下。...
齐志涛[6](2017)在《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水佐剂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开发新型佐剂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本研究对一株禽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使用水佐剂配合该分离毒株的抗原液配制灭活疫苗,开展一系列实验确定疫苗的配制比例、免疫途径,并对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进行初步探讨。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接种鸡胚的方法对华北某鸡场送检病料分离病毒,应用血清学方法和RT-PCR检测技术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用5%、10%和15%3种不同佐剂浓度疫苗经肌肉注射免疫SPF鸡,免疫后第18d采血、攻毒,攻毒后120h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试验,测定对比每组HI抗体效价及保护率;10%水佐剂的疫苗分别通过滴鼻、滴鼻+皮下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SPF鸡,分别于12d、30d采血测定HI抗体效价,免疫后第30d攻毒,120h后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用商品疫苗A、B、C与自制水佐剂疫苗分别通过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途径免疫SPF鸡,免疫后22d采血,测定HI抗体效价,22d攻毒后120h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用水佐剂疫苗和普通油佐剂疫苗分别免疫SPF鸡,免疫后于7d、14d、21d、24d采血测定HI抗体效价,采集咽喉、气管、气管叉、肺脏冲洗液,用ELISA方法检测SIgA含量,24d攻毒后120h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试验。所得数据用excel初步处理后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毒株血凝性可被H9标准血清和H9(大成)阳性血淸抑制,效价均为105,EID50 为 10-8.25/0.1mL;毒株 HA 片段长 1770bp,NA 片段长1470bp,属于 Y280-like分支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chicken/Huabei/2015(H9N2);10%水佐剂的疫苗免疫效果优于其他浓度;水佐剂疫苗通过肌肉注射免疫效果优于其他免疫途径;水佐剂疫苗免疫效果优于实验用的的3种商品疫苗;免疫后,水佐剂疫苗组血清抗体HI效价与呼吸道冲洗液SIgA水平均高于普通油佐剂组,免疫组SIgA浓度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水佐剂疫苗免疫组SIgA浓度稍高于普通油佐剂疫苗组,无显着差异。水佐剂疫苗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高且上升趋势快,保护效果优于普通油佐剂疫苗。结论:分离毒株属于Y280-like分支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将其命名为A/chicken/Huabei/2015(H9N2);以分离毒株抗原液用10%水佐剂配制的灭活疫苗,肌肉注射是最佳途径免疫,免疫效果优于实验用3种商品疫苗和普通油佐剂疫苗;水佐剂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SPF鸡后,血清抗体及呼吸道SIgA水平均高于普通油佐剂疫苗。
钱文溢[7](2015)在《甲基苯丙胺介导胞内钾、钙离子稳态失调引起神经元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甲基苯丙胺(METH)是苯丙胺类的中枢精神兴奋剂,其色白,状如冰,俗称“冰毒”,是目前危害最严重和最广泛的毒品之一。METH诱导的神经毒性、成瘾性和依赖性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课题和研究热点之一。METH具有多种药理学、毒理学特性,长期滥用可引起神经生物学、病理学和行为学的改变。近年来研究显示,METH有较强的神经毒性,可引起神经结构和功能损伤性改变,诱发大脑发生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类似的病理学改变。目前的研究提示METH的神经毒性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损伤、体温平衡失调、兴奋性神经毒性及炎性反应等。但现有研究结果尚不能阐明METH具体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对其毒性作用、成瘾性、依赖性缺乏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手段。本研究以METH破坏神经元胞内离子稳态这一现象为切入点,结合体内和体外实验,较深入探讨了METH引起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以期为METH的神经毒性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进而为METH引起的神经毒性提供干预手段。研究目的:建立动物METH亚急性染毒模型和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METH染毒模型,运用行为学、生物学、分子学、膜片钳等技术与方法系统地观察METH对动物行为、神经元胞内离子稳态的影响,利用特异性抑制剂和慢病毒转染等方法,探讨METH诱导离子稳态失调与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体内实验: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Control、Saline、METH三组,每组10只。每日2次(8:00,20:00),连续7天,腹腔注射METH 10mg/kg,制成亚急性染毒动物模型。检测每次给药前后小鼠体重、体温变化,并用Dodd和Hoffman方法对小鼠刻板行为进行评分。最后一次注射METH后12小时进行Y-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小鼠处死后,取大脑组织,高尔基染色观察小鼠大脑神经元树突变化,NOS活性试剂盒检测NOS活性改变。体外实验: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METH作用不同时间后的神经元活力。彗星实验和Hoechst染色观察神经元DNA和细胞核。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Cyt-c、Bax、Bcl-2、Caspase3,神经退行性病理性蛋白APP、Tau,MAPK信号通路,钙相关蛋白CaM、CaMKII,钾相关蛋白Kv4.2、KChIPs的表达。利用Fluo4-AM探针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检测钾电流。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SP600125、SB203580、硝苯地平、KN62、KN93、W7分别抑制ERK、JNK、p38、L型钙通道、CaMKII、CaM的表达或活性。构建Kv4.2质粒慢病毒转染神经元后,观察METH对神经元损伤情况。研究结果:1.METH对小鼠行为学影响亚急性METH染毒动物模型中,METH组小鼠注射METH约5分钟后开始出现刻板行为,异常活动持续2小时以上。注射METH 30分钟后,小鼠体温增加,3小时候恢复正常。之后小鼠表现为蜷缩,活动减少。METH组小鼠的体重和脏器系数无明显变化,但刻板行为增加,活动量减少。2.METH对小鼠大脑神经元的损伤作用结果显示METH引起小鼠皮层神经元树突长度变短,树突棘密度显着减小,大脑TNOS和iNOS的活性增加。脑组织中的Bax、Cleaved-caspase3、APP、Tau蛋白表达增加。3.METH对原代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影响30μMMETH处理24小时开始对神经元具有损伤作用。METH对神经元活力的损伤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彗星实验和Hoechst染色发现METH可引起神经元细胞核浓聚、DNA片段化。300μM METH诱发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下降,Cyt-c释放,Bax、Cleaved-caspase3、APP、Tau蛋白高表达,Bcl-2低表达。4.MAPK信号通路参与METH诱导的神经元凋亡300μM METH对MAPK信号通路ERK、JNK、p38有不同程度的激活。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下调METH诱导的Caspase3激活。5.METH介导胞内钙稳态失衡引起神经元凋亡METH通过L型钙通道引起胞外Ca2+内流,并激活Ca2+下游蛋白CaM、CaMKII。使用L型钙通道的抑制剂硝苯地平可减轻METH诱导的DNA断裂、细胞核浓聚、并抑制Caspase3水解,抑制APP、Tau的高表达。CaM、CaMKII参与METH介导的凋亡。CaMKII抑制剂KN62、KN93和CaM抑制剂W7下调METH诱导的Caspase3水解。6.METH介导胞内钾离子外流引起神经元凋亡METH可引起神经元钾离子的大量外流,上调瞬时外向钾通道的亚型Kv4.2胞浆向胞膜的转运,并促进钾通道相关蛋白家族KChIPs的表达。METH对Kv4.2和KChIPs的上调受CaM、CaMKII的调控。CaMKII抑制剂KN62、KN93和CaM抑制剂W7下调METH诱导的Kv4.2和KChIPs高表达。慢病毒转染神经元,使Kv4.2的过表达后可促进METH的神经毒性作用。研究结论:1.METH对小鼠具有神经毒性,可引起小鼠行为学、神经突触可塑性、神经退行性变化。2.METH对神经元的凋亡影响主要依赖线粒体通路。3.低浓度的METH长时间作用可诱导神经元内APP和Tau蛋白高表达,Tau呈超磷酸化。4.MAPK信号通路参与METH诱导的神经元凋亡。5.L型钙通道参与METH诱导的外钙内流,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激活下游钙信号通路。6.钙相关蛋白CaM、CaMKII的激活参与METH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和退行性改变。7.Kv4.2及其钾相关蛋白KChIPs的表达受Ca2+、CaM、CaMKII调控。8.Kv4.2介导的钾离子外流参与METH诱导神经元凋亡的过程。
龙长江[8](2007)在《乙型肝炎免疫模型与仿真》文中研究指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诱发的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的疾病,世界1/3的人口曾经感染乙肝病毒,约有3.5亿人为HBV携带者,其中25%的人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为预防和治疗HBV感染,国家采取了众多措施,每年投入的经费高达数百亿人民币,如何预防和治疗乙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要的医学课题。动物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适于研究单一过程或单独的细胞,对于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分析有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无法分割的复杂系统如免疫系统则存在很大局限性。而数学方法可以突破实验手段的局限,综合已有的知识,根据可能的机理,依据不同的假设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检验仿真结果与实验和临床数据的符合程度来选择最适合的模型和参数用于解释医学现象、指导下一步医学实验或辅助治疗方案的确定。目前感染医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Nowak建立的描述HIV在感染人体后艾滋病慢性发作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还用于评估药物抑制病毒感染的疗效。但由于HBV感染有急性、慢性等多种后果,Nowak模型还无法仿真,不能应用于HBV感染过程。本文依据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抓住最本质的因素构建最简单的模型,在简单模型能够表达HBV感染的多种后果,定性分析结果符合临床结论的基础上,逐步考虑更多的因素,构建复杂的模型反映更多的信息,并且保证复杂模型的分析结论可以概括简单模型的分析结论。复杂模型仿真时尽量利用简单模型仿真中使用的参数以减少搜寻参数的工作量。在缺乏临床数据检验仿真结果准确性的条件限制下,以被验证的简单模型的仿真结果为标准来判断复杂模型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努力使各个模型的仿真结果一致。本文首先基于Nowak模型,建立了HBV感染的细胞免疫模型,使用Nowak估计参数对初始模型进行仿真的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反映人体被HBV感染的各种可能后果。鉴于模型的定性分析结果复杂,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模型进行了改进,使模型的定性分析结果简洁明了,并与医学结论相符。根据近年来发现的细胞免疫的非杀伤效应机理,对模型进行了相应修正,定性分析结果可以包括前面的分析结论。因为使用临床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时发现肝细胞总是全部死亡,分析原因后重新设置了肝细胞增殖函数,同时将肝细胞受损程度与临床检验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联系起来建立方程,形成了新的模型。应用该模型解释了慢性乙肝患者再感染甲肝后肝炎彻底消除,但同时易于发生暴发性肝炎的临床现象。模型定性分析的结果与前面的结果一致,模型可以仿真出人体被HBV感染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且仿真结果的潜伏期、转氨酶水平以及HBV DNA浓度均在临床范围内。在前面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HBV感染免疫模型。模型的定性分析结果可以涵盖前面的结论,并且可以体现体液免疫在抗感染中的作用。应用前面模型的仿真参数并添加新参数后的仿真结果可以表达人体被HBV感染的各种可能后果,并且仿真图形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HBV感染趋势图一致。鉴于抗原提呈细胞在HBV感染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在前面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抗原提呈细胞(APC)、辅助T细胞(Th1,Th2)、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抗体分泌细胞(B细胞)以及抗体(Ab)等变量的HBV感染免疫模型。模型的定性分析结果与前面完全一致。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表现人体被HBV感染的各种可能后果。选择一种位于最严重后果和彻底痊愈之间的中间状态——急性转慢性感染过程的模型,且其方程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变动10倍或为原来1/10时可遍历各种感染后果,通过研究表现不同后果的参数情况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感染后果的影响。通过假设药物能将对免疫反应有利的参数扩大为原来2倍,对病毒有利的参数缩小为原来1/2,确定各种感染状态下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仿真结果发现状态不同,治疗目标不同,最有效的措施也不相同。但一般而言降低病毒感染率和抑制病毒复制都是最有效的措施。
孙京臣[9](2004)在《家蚕质多角体病毒RDRP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RNA 依赖的RNA 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是RNA病毒增殖复制的重要酶类,具有转录酶和聚合酶的双重活性,即一方面参与mRNA 的转录,指导合成病毒增殖复制所需要的蛋白质和酶类;另一方面参与以病毒RNA 为模版的子代病毒基因的复制。家蚕质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是呼肠孤病毒科,质多角体病毒属的代表种,为双链RNA 病毒。已有的BmCPV 冷冻电镜三维重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病毒衣壳五重轴的内表面各有一花形结构,位于B-突起(B-spike)的近内侧,推测为转录酶复合物(TEC),可能是BmCPV 结构蛋白VP2 的对应成分。应用RT-PCR和分子克隆等技术成功地从BmCPV 中国株的dsRNA中分三段克隆了RDRP 基因,大小分别为1442bp,827bp,1675bp,进行基因全序列的拼接后,获得了全长完整的BmCPV(C) RDRP 基因(GenBank 序列号为:AY496445),该基因全长3691bp,GC 含量为41.99%,读码框为1-3678bp,共编码1225 个氨基酸(GenBank 序列号为:AAR88092)。应用Vector NT 和DNAtools 等软件对其氨基酸序列一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其等电点为7.67,属弱碱性蛋白,推导分子量为138648.25Da,含有6 个ASN 糖基化位点,6 个CAMP 依赖磷酸化位点,7 个TYR 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4 个Tyrosine sulfation site。二级结构分析含有43.59%的α螺旋,13.55%的β折叠,其余为42.86%的无规则卷曲。在线Blast 分析表明,与BmCPV-1,DpCPV-1,LdCPV-1,LdCPV-14,TnCPV-15 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9%,81%,81%,54.1%和50.9%,氨基酸同
苗雅娇[10](2012)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sHLA-Ⅰ、sHLA-G水平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Ⅰ(soluble human leucocyte antigen Ⅰ, sHLA-Ⅰ)、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oluble human leucocyte antigen G, sHLA-G)的水平,主要肝功能指标和乙肝病毒基因定量(HBV-DNA),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重叠感染急性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病情加重的机制及sHLA-Ⅰ、sHLA-G水平与HBV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est,ELISA)测定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重叠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急性戊型肝炎患者(AHE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sHLA-Ⅰ、sHLA-G水平;分别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方法测定重叠组和CHB组的HBV血清标记物和HBVDNA,同时检测重叠组、CHB组和AHE组的主要肝功能指标。结果:1.重叠组sHLA-Ⅰ高于CHB组、AHE组及对照组,与CHB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sHLA-G高于AHE组及对照组(P<0.05),低于CHB组(P>0.05)。2.重叠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胆红素(serum bilirubin, TBIL)高于CHB组,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 CHE)、白蛋白(albumin,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ratio activity, PTA)低于CHB组(P<0.05)。重叠组sHLA-Ⅰ与ALT、AST、TBIL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与CHE、ALB、PTA呈负的直线相关关系;重叠组sHLA-G与ALT、AST、TBIL、CHE、ALB、PTA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3.重叠组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阳性组sHLA-Ⅰ低于HBeAg阴性组,且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HBeAg阳性组sHLA-G也低于HBeAg阴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4.重叠组患者中,HBVDNA阴性患者血清sHLA-Ⅰ低于HBVDNA阳性者,sHLA-G高于HBVDN阳性者,两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sHLA-Ⅰ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肝细胞免疫损伤过程;sHLA-Ⅰ血清水平可作为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sHLA-G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肝损伤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二、丙型肝炎病毒RNA存在于尿、唾液和汗液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型肝炎病毒RNA存在于尿、唾液和汗液中(论文提纲范文)
(1)肝细胞中结合丙型肝炎病毒C区RNA的特异性蛋白分子筛选、鉴定和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和文献回顾 |
正文 |
1 肝细胞中HCV C区RNA结合蛋白的筛选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2 HCV C 区RNA 结合蛋白的分离和鉴定 |
2.1 材料和试剂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3 HCV C 区 RNA 结合蛋白和 HCV CORE 蛋白的表达 |
3.1 材料和试剂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CV的结构特点与分型 |
2 HCV的存在部位 |
2.1 肝脏 |
2.2 肝外器官 |
2.3 骨髓及周围血的单个核细胞 |
2.4 血浆 |
3 HCV的实验室检测 |
3.1 抗-HCV的检测 |
3.2 HCV RNA的检测 |
3.3 HCV抗原的检测 |
(3)肝癌诊断、预后、治疗miRNA标志物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收集 |
2.2 miRNA生物标记物的靶基因 |
2.3 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的功能性调查 |
2.4 通路富集分析 |
3 结果 |
3.1 概述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 |
3.2 基于cancer hallmarks的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功能特征 |
3.2.1 对抗生长信号不敏感 |
3.2.2 抵抗细胞死亡 |
3.2.3 避免免疫摧毁 |
3.2.4 组织浸润和转移 |
3.2.5 促进肿瘤的炎症 |
3.2.6 持续的血管生成 |
3.2.7 无限复制的能力 |
3.2.8 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 |
3.2.9 肝损伤 |
3.2.10 肿瘤抑制/致癌性 |
3.2.11 其他临床病理特征 |
3.3 基于病因学和种族差异的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 |
3.3.1 肝癌和肝硬化的miRNA生物标记物的分类 |
3.3.2 miRNA生物标记物监测乙肝/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展过程 |
3.4 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的种族差异 |
3.5 肝癌miRNA生物标记物富集通路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5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水佐剂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H9N2亚型禽流感研究进展 |
1.1 病原学 |
1.1.1 分子生物学特性 |
1.1.2 理化特性 |
1.1.3 变异特性 |
1.1.4 进化特性 |
1.2 流行病学 |
1.2.1 流行特点 |
1.2.2 易感动物 |
1.2.3 传播途径 |
1.2.4 临床症状 |
1.2.5 病理变化 |
1.3 诊断技术 |
1.3.1 临床诊断 |
1.3.2 实验室诊断 |
1.3.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4 防制措施 |
2 SIgA研究进展 |
2.1 分子结构 |
2.2 SIgA的生成与转运 |
2.3 SIgA的作用 |
2.3.1 免疫屏障作用 |
2.3.2 免疫清除作用 |
2.3.3 中和病毒作用 |
2.3.4 阻抑黏附 |
2.4 SIgA的临床意义 |
2.4.1 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 |
2.4.2 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的意义 |
2.4.3 在肝胆疾病中的意义 |
2.4.4 在癌症中的意义 |
2.4.5 在其他疾病中的意义 |
2.5 SIgA与药物研发 |
2.5.1 重组SIgA |
2.5.2 疫苗的研发 |
2.5.3 其他药物的研发 |
3 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
3.1 传统免疫佐剂 |
3.2 新型佐剂 |
3.3 黏膜免疫佐剂 |
3.3.1 细菌毒素佐剂 |
3.3.2 细胞因子佐剂 |
3.3.3 其他黏膜佐剂 |
第二章 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料 |
1.1.2 实验动物 |
1.1.3 血清及抗原 |
1.1.4 主要仪器设备 |
1.1.5 主要试剂 |
1.1.6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参考序列 |
1.2 方法 |
1.2.1 病毒的分离 |
1.2.2 病毒的增殖 |
1.2.3 病毒的鉴定 |
1.2.4 混合尿囊液血凝效价及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的测定 |
1.2.5 毒株HA、HI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
1.2.6 病毒的命名 |
2 结果 |
2.1 病毒分离试验结果 |
2.2 血凝抑制试验 |
2.3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 |
2.4 病毒HA基因和NA基因片段的RT-PCR扩增结果 |
2.5 毒株的HA基因分析 |
2.6 病毒的命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H9N2亚型禽流感水佐剂疫苗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饲料 |
1.1.3 疫苗 |
1.1.4 效检用毒株及HI抗原 |
1.1.5 主要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2 HI抗体效价检测 |
1.2.3 病毒分离增殖 |
1.2.4 血凝试验(HA) |
2 实验结果 |
2.1 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佐剂浓度的研究 |
2.1.1 临床症状观察 |
2.1.2 免疫后HI抗体效价检测 |
2.1.3 免疫攻毒后病毒分离试验结果 |
2.2 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途径的研究 |
2.2.1 临床症状观察 |
2.2.2 免疫后HI抗体效价检测 |
2.2.3 免疫攻毒后病毒分离试验结果 |
2.3 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力的研究 |
2.3.1 临床症状观察 |
2.3.2 免疫后HI抗体效价检测 |
2.3.3 免疫攻毒后病毒分离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水佐剂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及呼吸道SIgA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饲料 |
1.1.3 实验用疫苗 |
1.1.4 主要试剂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1.1.6 实验场所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2 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 |
2 结果 |
2.1 鸡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ELISA检测结果 |
2.1.1 试剂盒标准曲线 |
2.1.2 样品OD值检测结果 |
2.2 免疫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3 免疫后攻毒病毒分离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A/Chicken/Huabei/2/2015(H9N2)毒株HA基因核苷酸序列(1770bp) |
2 A/Chicken/Huabei/2/2015(H9N2)毒株NA基因核苷酸序列(1470bp) |
作者简介 |
(7)甲基苯丙胺介导胞内钾、钙离子稳态失调引起神经元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甲基苯丙胺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甲基苯丙胺介导钙稳态失衡损害神经元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外向型钾通道在甲基苯丙胺诱导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乙型肝炎免疫模型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乙型肝炎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免疫学背景知识 |
2.1 免疫学基本概念 |
2.2 免疫应答的分类 |
2.3 感染与免疫 |
3 乙型肝炎背景知识 |
3.1 肝脏的生理和功能 |
3.2 肝炎的发现过程 |
3.3 乙型肝炎的传染 |
3.4 预防乙肝的主要方法 |
3.5 乙肝病毒颗粒的结构 |
3.6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 |
3.7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免疫过程 |
3.8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
3.9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症状及后果 |
3.10 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原因 |
3.11 治疗乙型肝炎的方法 |
4 细胞免疫模型与仿真 |
4.1 初始模型 |
4.2 改进模型 |
4.3 最终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含ALT 的免疫模型与仿真 |
5.1 建模与仿真 |
5.2 参数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含抗体的免疫模型与仿真 |
6.1 建立模型 |
6.2 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 |
6.3 仿真 |
6.4 本章小结 |
7 含APC 的免疫模型与仿真 |
7.1 建立模型 |
7.2 模型仿真 |
7.3 参数对感染后果的影响分析 |
7.4 治疗措施选择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问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9)家蚕质多角体病毒RDRP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前言 |
第1章 家蚕质多角体病毒RDRP 基因的序列测定 |
1.1 材料 |
1.1.1 BmCPV(C)病毒多角体的繁殖与纯化 |
1.1.2 质粒和菌株 |
1.1.3 缓冲液 |
1.1.4 培养基 |
1.1.5 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它工具酶 |
1.1.6 试剂盒 |
1.2 方法 |
1.2.1 BmCPV(C)总dsRNA 的提取 |
1.2.2 BmCPV(C)的RDRP 基因RT-PCR |
1.2.3 PCR 产物与pMD18-T 载体连接 |
1.2.4 TG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2.5 质粒DNA 的转化 |
1.2.6 质粒DNA 的纯化 |
1.2.7 质粒DNA的鉴定 |
1.2.8 BmCPV(C)的RDRP 基因ORF 序列测定 |
1.2.9 BmCPV(C)的RDRP 基因ORF 序列及同源性分析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BmCPV(C)的RDRP 基因RT-PCR |
1.3.2 BmCPV(C) RDRP 基因 PCR 产物的克隆和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1.3.3 BmCPV(C) RDRP 基因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
1.3.4 BmCPV(C) RDRP 基因的同源性比较及分子进化分析 |
1.3.5 质多角体病毒 RDRP 基因的保守序列分析 |
1.4 小结 |
1.5 讨论 |
1.5.1 RT-PCR |
1.5.2 质多角体病毒 RDRP 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
第2章 BmCPV(C) RDRP 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
2.1 材料 |
2.1.1 质粒和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缓冲液 |
2.1.4 工具酶及相关试剂 |
2.1.5 试剂盒 |
2.2 方法 |
2.2.1 BmCPV(C)的 RDRP 表达引物的设计 |
2.2.2 BmCPV(C)的 RDRP 逆转录反应 |
2.2.3 PCR 扩增双链 DNA |
2.2.4 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 |
2.2.5 PCR 产物与pMD18-T 载体连接 |
2.2.6 TG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7 质粒DNA的转化 |
2.2.8 质粒DNA 的Kit 提取及纯化 |
2.2.9 质粒DNA的酶切 |
2.2.10 BmCPV(C)的RDRP 基因的拼接 |
2.2.11 DE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12 BmCPV(C) RDRP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2.13 表达产物的检测 |
2.2.14 透射电镜的观察 |
2.2.15 融合蛋白的可溶性鉴定 |
2.2.16 抗血清的制备及检测 |
2.3 结果 |
2.3.1 BmCPV(C) RDRP 基因引物设计 |
2.3.2 BmCPV(C) RDRP 基因的分段逆转录及PCR 扩增 |
2.3.3 BmCPV(C) RDRP 基因的分段酶切鉴定 |
2.3.4 BmCPV(C) RDRP 基因的拼接及鉴定 |
2.3.5 pET286-RDRP 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6 BmCPV(C) RDRP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3.7 透射电镜的观察 |
2.3.8 融合蛋白的可溶性鉴定 |
2.3.9 BmCPV(C)-RDRP 抗体的制备及检测 |
2.4 小结 |
2.5 讨论 |
2.5.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2.5.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3章 BmCPV(C) RDRP 的免疫电镜定位研究 |
3.1 材料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 |
3.2 方法 |
3.2.1 BmCPV(C)病毒多角体的扫描电镜观察 |
3.2.2 BmCPV(C)病毒粒子的电镜负染色观察 |
3.2.3 免疫电镜样品制备 |
3.2.4 免疫标记 |
3.2.5 透射电镜定位观察 |
3.3 结果 |
3.3.1 BmCPV(C)病毒多角体的扫描观察 |
3.3.2 BmCPV(C)病毒粒子的电镜负染色观察 |
3.3.3 BmCPV(C) RDRP 蛋白的定位 |
3.4 小结 |
3.5 讨论 |
3.5.1 免疫电镜样品制备 |
3.5.2 胶体金标记率分析 |
3.5.3 抗体的处理和纯化 |
3.5.4 免疫电镜定位 |
全文结论 |
第4章 昆虫质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原创性声明 |
(10)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sHLA-Ⅰ、sHLA-G水平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英中文术语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 B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C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丙型肝炎病毒RNA存在于尿、唾液和汗液中(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细胞中结合丙型肝炎病毒C区RNA的特异性蛋白分子筛选、鉴定和表达研究[D]. 苏海霞. 第四军医大学, 2007(04)
- [2]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张立营,冯玉奎,梁冰,王军,禹华伟,苑同业,王华强. 热带医学杂志, 2011(09)
- [3]肝癌诊断、预后、治疗miRNA标志物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 沈思嘉. 苏州大学, 2017(04)
- [4]皮肤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J]. 刘承煌,王侠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7(02)
- [5]PCR检测体液中丙型肝炎病毒RNA[J]. 孙殿兴,耿云琴,孙晓燕,张福广,齐建民,胡荣. 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6(03)
- [6]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水佐剂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D]. 齐志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2)
- [7]甲基苯丙胺介导胞内钾、钙离子稳态失调引起神经元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D]. 钱文溢. 南京医科大学, 2015(05)
- [8]乙型肝炎免疫模型与仿真[D]. 龙长江.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9]家蚕质多角体病毒RDRP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定位研究[D]. 孙京臣. 中山大学, 2004(11)
- [10]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sHLA-Ⅰ、sHLA-G水平及意义[D]. 苗雅娇. 蚌埠医学院, 201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