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气中回收二氧化硫

从烟气中回收二氧化硫

一、从烟道气中回收二氧化硫(论文文献综述)

А.С.芒科浩乌瑟,Н.Е.尼瓦勒,包敏初[1](1963)在《从工业废气中除去二氧化硫》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了从工业废气中除去二氧化硫的发展。对从冶炼废气中除去二氧化硫的工业方法作了扼要的介绍。用两种已大规模应用和另外一些只是完成了中间工厂规模试验的方法为例,对寻求一种技术经济合理的方法从含二氧化硫浓度甚低的锅炉烟道气中除去二氧化硫的重大困难作了说明。

李金权[2](2012)在《烟道气回注油藏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油田的储层属陆相沉积时,其非均质性比较严重,部分原油粘度较高,含水上升速度快,加之有不少油田的开发已进入中后期,尽管采取了注水、注蒸汽等一系列措施,但原油采收率仍比较低,开采成本较高,许多原油地质储量难于甚至无法经济地开采出来。而对于低渗透、稠油和凝析气藏其原油采收率则更低,开采成本也更高。现有技术中用于注气采油试验的气体主要有蒸汽、二氧化碳、氮气三种。现有技术中,油井中注入天然气也是采油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天然气等烃类气体具有油藏原油的某些特性,在注入时自身不会伤害油层,并且在相对低的压力下就可以达到混相。但是随着天然气等烃类气体价格的上涨,注入天然气等烃类气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制约,因此加快了油井中注入其他气体特别是注二氧化碳、氮气技术的研究。在原来的注入蒸汽的基础上,向油井中注入二氧化碳或氮气采油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二氧化碳是一种在水和油中溶解度都很高的气体,当它大量溶解于原油中时,可以使原油体积膨胀,粘度下降;同时二氧化碳还有改善流度比、提高油藏渗透率等突出作用。锅炉等燃烧器的烟道气中含有可以用于注气采油所需的二氧化碳和氮气两种关键气体,这些气体可提供经济的助采气源。油田中使用的锅炉等燃烧器包括燃煤、燃气或者燃油锅炉,其烟道气中通常含有9%15%的二氧化碳和0%85%的氮气,以及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硫以及水分。将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以保护环境,实现环保生产。二氧化碳是引发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分,限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制止温室效应的关键,二氧化碳产生的负面影响已不容忽视。所以,从解决温室效应的角度考虑,回收二氧化碳意义也十分重大。分离燃烧器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于油田注气采油,无论在增加原油产量还是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氮气由于压缩系数和体积系数都比其他气体大,在水中溶解度小,粘度和甲烷接近,而且它与大多数流体混合时呈泡沫状态,能对流体起一定的举升作用。所以可利用它进行混相驱等多种驱油方式,提高油气采收率。有些油田稠油区块的开采仍以热采为主,以燃烧天然气为例,每台锅炉每年排放烟道气约4.8亿Nm3。这样,这些烟道气为采油提供了近距离气源,可以大大降低采油成本,为注烟道气采油提供最好的资源条件。油井注气是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重要途径。在不同的注入气体和不同的油藏条件下,气体和原油可以形成混相或非混相状态,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原油粘度等作用,提高石油采收率。在稠油注蒸汽热采过程中,注入的烟道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研究表明,利用蒸汽锅炉与配套的烟道气回收利用设备来实现有选择地向油井中注入蒸汽、CO2、N2或者它们的混合气体,可以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瞿治诚,黄秉忠[3](1983)在《国外烟道气和废气脱硫的现状》文中认为 一、前言随着人们积极开发自然资源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废物和生活废物日益增多,这些废物排放到环境中,给环境和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根据专家们初步计算,热电站燃烧液体、固体和气体燃料以及工厂加工含硫气体的结果,全世界每年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约1.5×108吨、二氧化碳8.5×1010吨、一氧化碳2.0×

李喜玉[4](2011)在《可再生胺法烟道气脱硫吸收解吸一体化》文中认为本课题通过吸收塔和解吸塔装置来做乙二胺-磷酸的烟道气脱硫和解吸实验,由于有机胺吸收解吸实验的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吸收:经过有机胺法吸收脱硫后,出口烟气中SO2含量要低于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二是解吸:解吸塔出口气体中的SO2在的浓度要到达直接进入制酸系统的浓度要求。而本实验的重点是目的二:解吸,只有吸收剂再生,才能进入下一轮的吸收。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有机胺脱硫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本课题的乙二胺-磷酸吸收解吸一体化实验中,在保证吸收效果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重点研究富胺液中SO2的解吸脱除,对乙二胺--磷酸解吸再生进行研究,实验目标是在乙二胺解吸再生的同时,解吸气体中的SO2含量要尽量高,以便回收利用。乙二胺-磷酸可再生胺法能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是乙二胺的再生,即如何能及时解吸出吸收富液中的SO2是本实验的关键。本实验以乙二胺-磷酸缓冲溶液为吸收脱硫剂,使用自制填料塔作为气液相传质设备,对烟道气中的SO2气体进行脱除和再生实验。本文在吸收脱除SO2的效率满足环保要求的情况下,重点对实验解吸部分解吸再生SO2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分别通过间歇,全连续,半连续这三种不同的操作工艺,进行一系列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二胺浓度,液气比,吸收液初始pH,解吸塔底是否通空气以及解吸温度等对实验吸收率和解吸的影响,并且对间歇实验,全连续实验和半连续实验这三种不同的实验操作方式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到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乙二胺浓度0.3--0.4mol/L,吸收液初始pH=7.3--8.0,液气比L/G=1.0,解吸温度为100℃,最佳的操作方式为半连续实验。另外本实验还研究了解吸过程中解吸塔底通空气与不通空气的两种条件下,解吸塔出口解吸气体中SO2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解吸过程中吸收液pH值的变化情况,并得出结论:塔底通入空气有利于溶液中SO2的解吸,并由此可以判定SO2的解吸属于化学吸收中的气膜控制。

胡显平[5](2010)在《乙二胺—磷酸液吸收法回收硫酸厂烟气中SO2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建设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硫铁矿矿产资源丰富,硫酸厂主要以硫铁矿为原料通过燃烧氧化形成SO2进入转化炉制硫酸。由于SO2在转化炉中氧化转化率不高,转化炉出口尾气中含有0.3~0.5%的SO2,如果尾气不经过脱硫处理,SO2排放量超标同时造成硫资源的浪费。实现烟道气中SO2脱除和回收返回到制硫酸系统,提高硫资源的利用率,成为硫酸厂企业越来越关注的改造技术。针对硫酸厂回收SO2的要求,采用吸收剂可再生法工艺作为硫酸厂烟道气脱硫技术。其中,技术成熟且在燃煤发电厂广泛应用的Cansolv法最具可行性。Cansolv采用某种有机胺作为吸收剂,低温条件下吸收烟气中SO2,高温解吸出溶入吸收液中的SO2并实现吸收剂的再生。本文以乙二胺为吸收剂,加入缓冲液磷酸,抑制乙二胺在水溶液中的挥发并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用自制填料塔作为气液相传质设备,实验研究乙二胺+磷酸溶液吸收烟道气中SO2和解吸回收的最佳操作工艺,以及吸收脱硫和解吸连续稳态运行的可行性。首先,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考查了溶液中乙二胺浓度、吸收液初始pH值、烟道气中SO2体积分数、液气比、温度对吸收脱硫率和解吸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操作工艺: C乙二胺=0.3~0.4mol/L,pH=7.0~8.0,φSO2=0.3%,G/L=0.8~1.0,低温有利于吸收,解吸温度T=100~105℃。其次,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和烟道气出口SO2含量要求,选定填料塔为传质设备,散堆陶瓷拉西环填料,设计计算吸收塔和解吸塔塔径和填料层高度并选定蠕动泵为吸收液输送设备。然后,采用设计计算的结果加工制作吸收塔和解吸塔,研究了通空气,通饱和水蒸汽和不通气体三种条件下,连续吸收脱硫和解吸装置的运行的脱硫率和解吸出口SO2浓度与真空度关系,滴定测定溶液中各种硫元素阴离子浓度,探讨了热稳态盐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为乙二胺+磷酸脱硫回收SO2技术在硫酸厂的工业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参考。

郑力辉[6](2020)在《电厂烟气深度脱硫资源化利用》文中认为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目前,我国煤炭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约占煤炭利用总量的80%。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污染物,其中由于SO2排放量大对环境的影响面广,已成为各国政府极为重视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相对传统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湿式氨法脱硫技术因其脱硫效率高、副产品容易利用、可以同时脱去部分氮氧化物、适用于高硫煤、无二次污染、初期投资低等优点,满足了人们对环保及循环经济的要求,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湿式氨法烟气脱硫是已经工业化的脱硫工艺。该工艺可以有效地脱硫并从烟道气中部分除去氮氧化物。湿氨法工艺正常可分成三个阶段:脱硫吸收,中间产品的加工和副产品的生产。氨法脱硫是一种使用合成氨作为脱硫剂的典型理论方法,是一种气相反应,具有快速的SO2吸收速率,可以保持95-99%的吸收速率,并且该方法具有可将烟气废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肥料、产生的副产物价值高、脱硫效率高、装置阻力小、设备占地面积小、既脱硫又脱硝、不受气体,液体和固体的二次污染等优点。氨-硫酸铵法烟气脱硫是一种硫资源回收型技术,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能够实现经济循环发展。目前该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是燃煤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改进Marsuler工艺结合湿式氨法进行烟气脱硫并副产硫酸铵产品,通过Aspen Plus模拟软件模拟该工艺,二氧化硫吸收率可达到99.8%。模拟包括二氧化硫吸收氧化、分离净化、干燥三个部分。在建立全流程模拟的过程中已经对局部可以寻优的参数进行了寻求最优的求解,这些参数包括各吸收塔的塔板数、回流比、采出率、进料板位置以及萃取剂用量等。反应参数是根据文献所述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进一步优化而得。本项目中,我们分别对吸收塔(T0101)、连续釜式反应器(R0101)、结晶器(CR1001)烟气的进料温度,旋流器(HY2001)、离心机(CF2001)直径等进行了优化,对干燥器(DR3001)的空气用量和空气温度进行了优化,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全流程进行了优化,为氨-硫酸铵法烟气脱硫工艺工业化提供一定依据。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并且节约了能耗。

贾世超[7](2020)在《腐植酸钠添加剂净化甲苯和SO2的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耗能剧增;当前我国以臭氧、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大范围出现雾霾等重污染现象的频次日益增多,同时环境空气中有着大量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亟需新型环保绿色的多功能材料的研发。本课题以腐植酸钠为添加剂,分别与金属氧化物、柠檬酸钠、海水、氨水结合改性制备复合吸附剂,展开其光催化降解VOCs和吸收SO2的性能研究。腐植酸钠/金属氧化物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VOCs的研究。以腐植酸钠和金属氧化物为原料,制备新型复合催化剂探究其光催化性能。采用络合沉淀法、水热法、沉淀转化法、均匀沉淀法制备不同形态纳米氧化铜:棉花状、棱状、哑铃状、棒状;并对其进行光催化降解甲苯实验,检测其光催化特性,通过SEM、XRD及BET等技术对其进行物化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棉花状、棱状、哑铃状对光催化降解甲苯的性能差别不大,均可达50%;棒状光催化效果最差,光催化效率40.2%;采用浸渍法制备腐植酸钠-氧化铜复合材料,光催化结果显示,腐植酸钠的添加使棱状纳米氧化铜的光催化效率提高了5.7%,在140min内达到55.7%;物化性能表征显示纳米氧化铜形态形成良好,表面凹凸不平具有孔状结构,棉花状表面积较大,光催化性能较好;其实验结果显示,溶液中阴离子类型、温度、铜离子浓度及添加剂均可对纳米氧化铜形态和分散性产生重要影响,其表面活性剂不仅影响晶核生长方向还可微晶的生长。腐植酸钠添加剂改善柠檬酸钠的脱硫性能研究。将腐植酸钠添加到柠檬酸钠溶液中,改善柠檬酸钠吸收SO2性能。分别研究了吸收剂浓度、烟气流量、烟气浓度、氧气等参数对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揭示了腐植酸钠-柠檬酸钠吸收剂吸收SO2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腐植酸钠能改善柠檬酸钠的脱硫性能,在最佳工况下,在25℃,SO2烟气浓度2300ppm,烟气流量1.6L/min,在柠檬酸钠浓度0.6mol/L中添加0.2g腐植酸钠,脱硫效率脱硫达98%,时间脱硫时间从40min,增加到了55min。腐植酸钠添加剂改善海水脱硫性能实验研究。将腐植酸钠融入到海水中,制备腐植酸钠-海水脱硫剂,改善其特性。实验研究了腐植酸钠添加量、海水初始PH值、烟气浓度、烟气流量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对比了腐植酸钠添加前与添加后的脱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添加腐植酸钠的海水后,脱硫效率从原来的84%提高至99%,效率提高了15%,脱硫时间从6min延长至24min,时间增加了4倍;因此腐植酸钠的添加对海水脱硫效果改善明显,不仅提高了海水脱硫效率还延长了其高效持续时间;同时海水脱硫效率随初始PH值的升高而增加;实验表明海水体系的碱度、盐度等因素对海水体系脱硫性能影响较大,为海水脱硫量低、投资运营成本高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海水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腐植酸钠添加剂改善氨水脱硫性能实验研究。分别研究了腐植酸钠添加量、氨水浓度、烟气流量、烟气浓度等因素对氨水脱硫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比了相同初始PH下氨-腐植酸钠和氢氧化钠-腐植酸钠的脱硫性能;结果显示添加一定量的腐植酸钠可增加氨高效脱硫时间,在最佳工况下,在25℃,SO2烟气浓度2300ppm,烟气流量1.6L/min,在氨水浓度0.1mol/L中添加0.2g腐植酸钠,脱硫效率脱硫达99%,时间脱硫时间从31min,增加到了37min,因此腐植酸钠添加剂可改善氨水脱硫性能,两者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闫丽云[8](2014)在《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循环利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不易结垢、操作简单等优点,近年有了快速发展,国内已投运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该技术有望成为我国未来主导脱硫技术之一。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关键是脱硫副产品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包括再生氧化镁和硫的回收利用。本文针对工业级的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应用理论分析、小型冷态实验研究、大型热态实验研究、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其物料特性、再生循环利用的可行性及关键运行参数对其再生循环利用效果的影响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①在国内设计建造了一个工业级的大型热态实验系统,用于对工业级氧化镁脱硫副产品的再生循环利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该实验系统包括:内直径为500mm和高为6780mm的炉膛、加料口、布风板及三个天然气喷嘴等;辅助系统包括物料供给系统、空气加热系统、烟气处理系统、产品回收系统、送引风系统、数据测量和采集系统等。整个系统设计参数为:压缩空气流量为200Nm3/h;供料量为80Kg/h;天然气流量为17Nm3/h;从焙烧炉出来的烟气量为300Kg/h;空预器后的热空气温度为650℃;二级空气冷却器后的烟气温度为250℃;进入引风机的烟气温度小于250℃;烟气处理系统循环泵的循环量为50L/min。②国内首次对工业级氧化镁脱硫副产品的结构特征和热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发现实验所用的工业级氧化镁脱硫副产品具有类似于片状的分层结构,它的外形结构比较光滑致密,有较少的空隙;通过热重实验发现工业级的氧化镁脱硫副产品总的质量损失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但是粒径对副产品热解过程中各个失重阶段的质量损失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碳粉的加入对硫酸镁的热解有明显影响,能降低其热解温度,使其热解过程更加容易;副产品在有氧条件下热解时,最后一个热解峰后移,反应向高温区移动。③国内首次对从工业级氧化镁脱硫副产品中回收硫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计算分析;对再生氧化镁的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煤中含硫量为1.65%,容量为300MW的火电机组运用氧化镁脱硫再生技术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的经济性主要的研究结果表明副产品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炉膛的下部区域;当过剩空气系数为1.05,副产品中亚硫酸镁的含量为60%时,焙烧气中SO2的摩尔含量为10.5%;副产品中水分含量占15%时,二氧化硫浓度仍能达到9.2%;富氧燃烧时应控制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超过31%;减少过剩空气系数、增加给料量、减少结晶水含量及适当降低炉温等能显着提高焙烧气中SO2的摩尔含量;经济性分析表明氧化镁脱硫再生技术的经济性比较好;当焙烧温度为900-1000℃时,实验获得的焙烧产品氧化镁活性较高;当焙烧温度达到1100℃时,焙烧产品氧化镁有轻微的烧结现象,活性较低。④工业级大型热态实验系统炉内气固流动及燃烧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基于Gambit和Fluent软件,对焙烧炉进行建模,选择合适的网格结构和数量。首先对炉内的三维气相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采用离散相模型对炉内的气固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炉内燃烧时的气相流场分布符合实炉实验时炉内流动趋势;加入颗粒相后,炉膛下部颗粒浓度变化较大;在给料口的附近,颗粒浓度有较大波动;在炉膛上部,颗粒混合均匀;在炉壁附近,颗粒浓度较高,炉中心区域颗粒浓度分布相对较低且比较均匀。

李凯[9](2012)在《烟道气CO2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工艺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产糖大国,但制糖业却大而不强不优,以甘蔗制糖为主,生产方法主要有碳酸法和亚硫酸法,其中亚硫酸法占90%以上。碳酸法存在生产成本高、滤泥污染严重等问题,亚硫酸法存在白砂糖色值高,二氧化硫含量高,在酸性条件形成絮凝物及在贮存过程易返色等问题,减弱我国食糖国际竞争力。因此不断探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白砂糖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我国糖业迅速发展首要解决的热点难题。本论文研究利用烟道气中的CO2改良传统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工艺,结合碳酸法和亚硫酸法澄清的优点,提高澄清过程非糖份的去除率,在保持亚硫酸法滤泥综合利用特性前提下,提高澄清效果和白砂糖品质,同时减少制糖生产CO2排放,发展和完善了制糖工艺澄清理论体系,为绿色制糖工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对提高白砂糖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制糖清洁生产具有积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烟道气CO2饱充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工艺机理研究,研究CaCO3、Ca3(PO4)2及CaSO3等沉淀对胶体吸附、共沉淀作用以及甲基橙色素的吸附特性,探讨烟道气CO2改良传统亚硫酸法蔗汁胶体、色素等非糖份除去机理。研究发现果胶、甲基橙在磷酸钙、碳酸钙、亚硫酸钙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对果胶、甲基橙的吸附符合假一级动力学反应,磷酸钙对果胶的吸附能力最强,qm值达到了902.37 mg/g;碳酸钙对甲基橙的吸附能力最强,qm值达到了43.23 mg/g。磷酸钙、碳酸钙、亚硫酸钙对果胶的吸附速率顺序是亚硫酸钙>磷酸钙>碳酸钙,吸附方程分别为:ln(685.12-qt)=4.176-0.0633t;ln(548.67-qt)=6.307-0.0539t;ln(343.06-qt)=5.838-0.0716t。对甲基橙吸附速率顺序是碳酸钙>磷酸钙>亚硫酸钙,吸附方程分别为:ln(11.99-qt)=2.484-0.0408t;ln(44.65-qt)=3.799-0.0535t;ln(14.20-qt)=2.653-0.0314t。2.磷酸钙、碳酸钙、亚硫酸钙对果胶和甲基橙的吸附主要表现为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碳酸钙和亚硫酸钙在生成过程中不仅吸附蔗汁中胶体,还破坏了胶体的稳定性,使得胶体与钙盐共同沉淀,形成了共沉淀物,从而提高了蔗汁胶体的去除率。3.通过比较先碳后硫与先硫后碳两种方法的澄清效果及对后序工艺的影响,确定先碳后硫为烟道气CO2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最佳工艺方法。4.磷酸经化学改性后,可增强Ca3(PO4)2对蔗汁中胶体、色素吸附、共沉淀作用,澄清效率提高:清净效率提高0.5%,清混汁纯度差提高0.40 AP,清汁色值下降15.4%。在预灰和一清汁分两次加入磷酸,能更好发挥所形成Ca3(PO4)2的除杂脱色作用,清净效率提高0.2个百分点,清混汁纯度差提高0.24AP,清汁色值下降10%。5.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来研究烟道气CO2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工艺条件,考察饱充温度、饱充pH值、饱充时间、烟道气CO2浓度、一次磷酸用量、二次磷酸用量、硫熏中和pH值、硫熏强度对澄清效果的影响,优化烟道气CO2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的工艺条件。最优工艺条件为:饱充温度50℃,饱充pH 11.0,饱充时间8 min,CO2浓度22%,中和pH值7.0,一次加磷量50 mg/kg,二次加磷量150 mg/kg,硫熏强度1.2 g/L。6.对烟道气CO2改良亚硫酸法制糖澄清新工艺进行实际工业应用,自主研发硫熏中和强化反应器,并采用FLU软件进行优化,设计了高效的表面散气及深层散气相结合的散气箱,并进行生产应用,强化澄清效率。结果表明,清混汁纯度差从0.66AP提高到2.02AP,脱色率提高了 18.06%,产糖率提高0.1%,白砂糖色值下降16%,白砂糖一级品率提高22.78%,一级A、B品率提高了46.9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环境效益。7.为改善工业应用的稳定性及适应性,进行了改进烟道气CO2吸收工艺的研究,通过使用石灰乳完成烟道气CO2吸收,然后对其进行活化处理,并将活化液用于蔗汁澄清,通过试验室正交试验和工厂生产试验,研究活化液应用蔗汁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实际应用效果。最佳工艺条件是:活化液用量0.4%(CaO%C,),二次加灰pH 8.5,硫熏强度1.4 g/L;工业应用结果为:一级A、B品率达到100%,其中一级A品率为92.94%,表明该改进C02吸收技术可很好解决吸收率低及不稳定的问题,生产效果优于直接饱充方式。8.新工艺滤泥综合利用特性研究发现,新工艺滤泥有机质含量48%,pH 7.7,总养分(N+P+K)3.8%,CaO含量10.6%,含量均符合我国有机肥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可直接作肥料或生态有机肥原料,没有滤泥污染问题。

周亚男[10](2018)在《水蒸气在复合膜中的跨膜传质传热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火电厂排烟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既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水蒸气含量高的低温烟气也极易带来火电机组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因此,回收烟气中的水分及其显热和潜热,是火电机组实现深度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采用气体膜分离技术来回收烟气中的水分及其余热,已逐步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陶瓷复合膜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膜材料。为此,本文研究了水蒸气在陶瓷复合膜内输运过程中传质与传热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提出了采用中空微纳米多孔陶瓷复合膜回收火电厂尾部烟气中水蒸气的具体方法,实验研究了不同进气条件、不同渗透侧条件对微纳米陶瓷复合膜回收模拟烟气中水、热的影响。对比表征了选择层孔径分别为20纳米、30纳米、50纳米、100纳米的内涂型中空微纳米多孔陶瓷复合膜的结构,并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的方法,对这四种不同孔径的复合膜性能进行研究与对比。实验使用氮气与水蒸气二元混合气体为模拟烟气,渗透侧使用真空泵维持负压。当复合膜的选择层的孔径低于50纳米时,毛细冷凝才会出现。对于70℃、含饱和水蒸气的模拟烟气,四种膜在不同进气流量情况下的水回收率大致分布在20%~60%这一范围。对于不同孔径膜与不同进气条件,都存在最佳处理膜面积与气体在膜表面掠过的最优速度。实验结果为膜组件的最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以选择层孔径为20纳米的内涂型陶瓷复合膜为研究对象,在渗透侧使用冷却水及组件出口设置水泵以建立渗透侧负压,研究不同实验操作参数对膜组件回收模拟烟气中水蒸气及热量的影响。对于中空微纳米多孔陶瓷复合膜来说,使用温度高于气体露点温度的冷却水可以保证膜组件回收的水质良好,水回收率依然可达20%以上。而对于温度较低且含饱和水蒸气的进气来说,当冷却水进口温度低于气体温度时,复合膜可实现80%以上的水回收率,热回收率也高于40%,且在较好条件下,水、热回收率均可达90%以上。使用微米陶瓷膜及其膜组件进行了水分及热量回收性能的实验与模拟研究,模拟烟气在膜外侧流动,冷却水在膜内侧流动。研究了微米陶瓷膜回收模拟烟气中水蒸气与余热这一传质传热过程,传热模型可以确定传质对膜两侧传热的影响和膜本身传热的影响。构建了膜组件的物理模型及传质传热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并根据结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在进气侧,由传质引起的传热在总传热中的占比随着传质量的增加而增大,最终变成总传热中的主要部分。而对于渗透冷却水侧,进气温度与进气流量均对传质引起的传热的影响不大,而且传质本身对渗透侧传热影响也是可近似忽略的。可以认为在膜中主要传热为膜本身的热传导,传质引起的传热并不占主导,在膜体中传质引起的传热可以忽略。对比了自制膜与商用微米膜的水、热回收性能,无论是对于含饱和水蒸气还是非饱和状态水蒸气的模拟烟气,在实验温度范围内(50~85℃),自制膜与商业用α-A12O3微米多孔陶瓷膜的水渗透回收性能相差不多。同样进气流量下,含饱和水蒸气的烟气中水回收率明显高于含非饱和水蒸气的烟气。饱和水蒸气状态下的进气更有利于回收烟气中水蒸气,微米孔径陶瓷膜回收烟气中水蒸气适合在脱硫后安装使用。商业用微米孔膜回收热量性能略优于自制膜。综上,使用自制膜完全可以代替商业用微米陶瓷膜进行烟气水分及余热的回收利用。研究结论可为低成本陶瓷膜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建立了水蒸气在纳米多孔陶瓷复合膜中水分渗透回收量的计算模型。发现了水蒸气在多孔陶瓷复合膜中渗透的毛细冷凝发生条件,并使用选择层孔径为10纳米的外涂型陶瓷复合膜进行了实验验证。计算模型可用于进一步研究不同孔径膜在毛细冷凝作用下的水回收性能,模拟大量实验工况节省实验工作量,并为膜组件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对于与处理烟气直接接触层孔径小于50纳米的陶瓷膜来说,使用温度高于烟气水露点温度的冷却水依然可以实现烟气中水蒸气的回收,且孔径越小,回收率越高,这与毛细冷凝作用强弱正相关。对于10纳米及更小的孔径膜来说,水回收率可实现15%以上甚至可达25%以上。而对于微米孔径膜来说,在这种工况下基本可以认为不具备回收烟气中水蒸气能力,因为这一孔径下已无毛细冷凝作用存在。使用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硫三元混合气体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毛细冷凝作用下,进气中二氧化硫的存在基本不会对冷却水侧pH造成影响,即毛细冷凝机制作用下,烟气中二氧化硫不会影响膜回收水的水质。

二、从烟道气中回收二氧化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烟道气中回收二氧化硫(论文提纲范文)

(2)烟道气回注油藏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温室效应和 CO_2排放状况
        1.1.1 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
        1.1.2 温室效应和伤害
        1.1.3 CO_2的排放情况
        1.1.4 CO_2性质
    1.2 回收利用技术和应用
        1.2.1 物理吸收法
        1.2.2 化学吸收法
        1.2.3 吸附法
        1.2.4 低温蒸馏法
        1.2.5 膜分离法
    1.3 CO_2、N_2和蒸汽驱采油技术
        1.3.1 蒸汽吞吐开采机理
        1.3.2 CO_2采油机理
        1.3.3 N_2采油机理
        1.3.4 N_2+CO_2采油机理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1.4.1 研究背景
        1.4.2 本文研究目的
    1.5 本文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烟道气回收 CO_2和 N_2工艺
    2.1 工艺技术说明
    2.2 CO_2和 N_2工艺设计
        2.2.1 整体技术路线选定
        2.2.2 技术路线
    2.3 溶剂吸收法提纯 CO_2工艺计算
        2.3.1 吸收解析热量衡算
        2.3.2 工艺参数计算结果
        2.3.3 主要设备的计算与选型
        2.3.4 物料衡算表
        2.3.5 系统总热量平衡表
    2.4 脱硫工艺技术
        2.4.1 乙酸钠溶剂脱硫试验
        2.4.2 乙酸钠法脱硫工艺
        2.4.3 工艺特点
        2.4.4 脱硫系统描述
        2.4.5 脱硫系统描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杜 84 块数模物模研究
    3.1 研究工区状况
        3.1.1 地质概况
        3.1.2 沉积特征
        3.1.3 储层特征
        3.1.4 目前生产情况
    3.2 CO_2、N_2在杜 84 块原油中的溶解性研究
        3.2.1 CO_2、N_2在原油中溶解度测试
        3.2.2 溶解 CO_2、N_2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3.3 杜 84 块烟道气吞吐物模实验研究
        3.3.1 实验模型
        3.3.2 实验条件
        3.3.3 实验流体和驱替介质
        3.3.4 实验装置
        3.3.5 吞吐实验过程
        3.3.6 注 CO_2、N_2及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效果对比
        3.3.7 注入参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评价实验
    3.4 数值模拟方案优化研究
        3.4.1 模型选择
        3.4.2 地质模型
        3.4.3 基础方案设计
        3.4.4 单井蒸汽吞吐以及 CO_2、N_2辅助蒸汽吞吐参数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4)可再生胺法烟道气脱硫吸收解吸一体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酸雨的形成以及危害
        1.1.2 我国SO_2的总体排放情况
        1.1.3 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
        1.1.4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1.2 湿法脱硫主要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干法脱硫技术
        1.2.2 半干法脱硫技术
        1.2.3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1.3 新型有机胺脱硫技术以及研究现状
        1.3.1 新型有机胺脱硫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乙二胺/磷酸脱硫的机理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1.4.1 选题背景
        1.4.2 研究方法
    1.5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准备和测试
    2.1 实验的反应机理
        2.1.1 物性
        2.1.2 吸收液配置
        2.1.3 吸收与解吸反应机理
        2.1.4 磷酸-乙二胺吸收剂性质
    2.2 SO_2检测方法
        2.2.1 碘量法原理
        2.2.2 碘液的配置与标定
        2.2.3 碘量法测吸收液中502?浓度
        2.2.4 碘量法测气体中502?浓度
    2.3
        2.3.5 吸收塔脱硫率的计算方法
        2.3.6 解吸率计算方法
        2.3.7 解吸气体中?SO2?体积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2.4 塔和填料的选型
        2.4.1 实验所用塔型
        2.4.2 填料选择
    2.5 烟气模拟
第三章 间歇脱硫和解吸实验
    3.1 实验试剂和设备
        3.1.1 实验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2 实验装置和方案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方案
    3.3 实验操作步骤
        3.3.1 吸收脱硫实验步骤
        3.3.2 解吸实验操作步骤
    3.4 结果分析
        3.4.1 吸收液中乙二胺浓度对吸收率的影响
        3.4.2 吸收液PH 值对脱硫率的影响
        3.4.3 L/G 液气比对脱硫率的影响
        3.4.4 温度对解吸率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半连续性吸收脱硫和解吸实验
    4.1 实验试剂与设备
    4.2 实验方案与设备
    4.3 实验操作步骤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解吸塔底不通空气工艺条件下的实验数据
        4.4.2 解吸塔底通空气工艺条件下的实验数据
    4.5 小结
第五章 全连续性吸收脱硫和解吸实验
    5.1 实验试剂与设备
    5.2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案
        5.2.1 实验流程装置图
        5.2.2 实验方案
    5.3 实验操作步骤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不通空气工艺条件下的实验数据
        5.4.2 解吸塔底通空气工艺下的实验数据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乙二胺—磷酸液吸收法回收硫酸厂烟气中SO2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1.1.2 二氧化硫污染的危害
        1.1.3 二氧化硫排放环保规范
    1.2 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1.2.1 燃烧前脱硫技术
        1.2.2 燃烧中脱硫技术
        1.2.3 燃烧后脱硫
    1.3 选题背景和研究方法
        1.3.1 选题背景
        1.3.2 研究方法
    1.4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间歇性吸收脱硫和解吸实验
    2.1 反应机理
        2.1.1 SO_2和乙二胺性质
        2.1.2 吸收和脱硫机理
        2.1.3 溶液中乙二胺各组分分布
    2.2 实验试剂和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检测方法
        2.3.1 SO_2浓度测定
        2.3.2 脱硫率计算方法
        2.3.3 解吸率计算方法
    2.4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2.4.1 实验装置
        2.4.2 实验方法
    2.5 结果与分析
        2.5.1 乙二胺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2.5.2 吸收液初始pH值对脱硫率的影响
        2.5.3 SO_2初始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2.5.4 液气比L/G对脱硫率影响
        2.5.5 吸收工艺条件优化
        2.5.6 温度对解吸率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续性吸收和解吸实验塔设计
    3.1 设计要求
    3.2 装置流程
    3.3 塔和填料的选型
        3.3.1 塔的选型
        3.3.2 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3.4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4.1 塔径计算
        3.4.2 填料层高度计算
    3.5 填料层压强降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连续性吸收脱硫和解吸实验
    4.1 实验试剂设备与装置
        4.1.1 实验试剂与设备
        4.1.2 连续实验装置流程图
    4.2 实验操作
    4.3 热稳态盐与溶液中阴离子测定
        4.3.1 热稳态盐
        4.3.2 溶液中阴离子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SO_2浓度与真空度
        4.4.2 不同工艺下的脱硫率
        4.4.3 三种工艺条件下的真空度
        4.4.4 热稳态盐分析
        4.4.5 乙二胺再生控制因素
    4.5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电厂烟气深度脱硫资源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课题的意义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4 烟气脱硫技术
        1.4.1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1.4.2 氧化镁法烟气脱硫技术
        1.4.3 海水脱硫技术
        1.4.4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
    1.5 氨法脱硫技术在国内外研究动态
        1.5.1 国内研究动态
        1.5.2 国外研究动态
    1.6 氨法脱硫技术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6.1 氨法脱硫技术优势
        1.6.2 氨法脱硫存在的问题
        1.6.3 氨法工艺路线的选择
    1.7 脱硫反应和工艺流程
        1.7.1 吸收反应
        1.7.2 氧化反应
        1.7.3 工艺流程简介
    1.8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9 Aspen Plus模拟软件介绍
    1.10 Aspen Plus在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现状
    1.11 烟气脱硫工艺的模拟研究
第2章 单元操作模型和热力学模型的选择
    2.1 单元操作模型选择
    2.2 热力学方程
        2.2.1 状态方程模型
        2.2.2 活度系数模型
    2.3 烟气脱硫装置的热力学模型
第3章 烟气脱硫装置的流程模拟
    3.1 烟气脱硫装置的流程简述
        3.1.1 吸收氧化工段
        3.1.2 分离净化工段
        3.1.3 干燥工段
    3.2 烟气脱硫装置的流程模拟
        3.2.1 氧化反应器的模拟
        3.2.2 SO_2吸收塔模拟
        3.2.3 结晶器模拟
        3.2.4 旋流器模拟
        3.2.5 离心机模拟
        3.2.6 干燥器模拟
    3.3 全流程模拟
第4章 烟气脱硫装置的流程优化
    4.1 吸收塔(T0101)的优化
        4.1.1 塔板数的优化
        4.1.2 氧化循环进料塔板数的优化
        4.1.3 清水进吸收塔用量优化
    4.2 连续釜式反应器(R0101)的优化
        4.2.1 反应器停留时间的优化
        4.2.2 氧化空气量优化
        4.2.3 氨水量优化
    4.3 结晶器(CR1001)的优化
    4.4 旋流器(HY2001)的优化
    4.5 离心机(CF2001)的优化
    4.6 干燥器(DR3001)的优化
        4.6.1 干燥器空气用量的优化
        4.6.2 干燥器空气温度的优化
    4.7 烟气脱硫装置优化结果
    4.8 优化结果
    4.9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腐植酸钠添加剂净化甲苯和SO2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现状
        1.1.2 二氧化硫污染现状
    1.2 腐植酸钠的研究现状
        1.2.1 腐植酸概述
        1.2.2 腐植酸的组成与分子结构
        1.2.3 腐植酸的性能及应用
        1.2.4 腐植酸盐的改性及其复合材料
    1.3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
        1.3.1 生物法
        1.3.2 低温冷凝分离技术
        1.3.3 燃烧法
        1.3.4 吸附法
        1.3.5 膜分离技术
        1.3.6 吸收法
        1.3.7 低温等离子技术
        1.3.8 紫外催化氧化技术
    1.4 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1.4.1 湿法脱硫技术
        1.4.2 干法脱硫
        1.4.3 半干法脱硫技术
    1.5 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章 腐植酸钠/金属氧化物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VOCs的研究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及流程
        2.3.1 腐植酸钠添加剂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2.3.2 实验流程
    2.4 不同形态纳米氧化铜的制备
        2.4.1 棱状纳米氧化铜的制备
        2.4.2 棒状纳米氧化铜的制备
        2.4.3 棉花状纳米氧化铜的制备
        2.4.4 哑铃状纳米氧化铜的制备
    2.5 不同形态纳米氧化铜的表征于分析
        2.5.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3 N_2物理吸脱附分析(BET)
    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2.6.1 腐植酸钠光催化效果
        2.6.2 不同形态纳米氧化铜光催化性能
        2.6.3 HA-Na/CuO光催化效果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腐植酸钠/柠檬酸钠脱硫实验研究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及流程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不同柠檬酸钠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3.3.2 不同质量腐植酸钠脱硫效果
        3.3.3 不同浓度 HA-Na/柠檬酸钠脱硫效果
        3.3.4 二氧化硫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3.3.5 入口气体流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3.3.6 氧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腐植酸钠/海水脱硫实验研究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及流程
        4.2.1 脱硫效率计算方法
        4.2.2 实验流程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海水纯水脱硫效果对比
        4.3.2 海水、HA-Na/海水脱硫效果对比
        4.3.3 不同浓度HA-Na/海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4.3.4 初始PH对脱硫效果影响
        4.3.5 二氧化硫浓度对脱硫效果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腐植酸钠/氨水脱硫实验研究
    5.1 实验药品与仪器
        5.1.1 实验药品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与流程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质量分数氨水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3.2 不同腐植酸钠添加量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5.3.3 氨水、HA-Na、HA-Na/氨水吸收性能对比
        5.3.4 HA-Na/Na OH与 HA-Na/氨水吸收性能对比
        5.3.5 不同气体流量对吸收效率影响
        5.3.6 不同气体浓度对吸收效率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已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8)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循环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我国发展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的必要性
        1.1.1 我国能源、资源特点和环保现状
        1.1.2 烟气脱硫技术
        1.1.3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2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工业化应用进展
        1.2.1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的典型代表工艺
        1.2.2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1.2.3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工业化过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2.4 流化床焙烧工艺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物料特性和大型热态实验装置的设计调试
    2.1 物料的物理特性对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的影响
    2.2 实验概况
    2.3 实验条件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大型热态实验装置系统概况
        2.5.1 实验的目的及方法
        2.5.2 实验系统及工作流程简介
        2.5.3 实验系统的主要构成
    2.6 实验系统操作步骤
        2.6.1 粉碎机粉碎物料操作步骤
        2.6.2 焙烧系统操作说明
    2.7 点火操作步骤
    2.8 焙烧炉点火升温
        2.8.1 烘炉实验
        2.8.2 炉内温升特性
    2.9 本章小结
3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热解和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热分析
    3.3 动力学分析
        3.3.1 速率常数
        3.3.2 动力学模型函数
    3.4 热分析实验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热失重分析
        3.5.2 动力学分析
        3.5.3 氧气对副产品热解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获取SO_2的可行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工况安排
    4.3 计算
        4.3.1 计算模型
        4.3.2 计算模型假设
        4.3.3 组分的质量和热量守恒方程
    4.4 结果和讨论
        4.4.1 计算验证
        4.4.2 计算结果分析
        4.4.3 经济可行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获取SO_2和MgO的热态实验研究
    5.1 实验概况
        5.1.1 物料特性
        5.1.2 实验方法
        5.1.3 炉温沿炉膛高度方向的分布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炉内燃烧状况分析
        5.2.2 影响焙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因素分析
        5.2.3 粒径分布测试分析
        5.2.4 焙烧产物的电子扫描显微镜成像分析
        5.2.5 焙烧产物氧化镁的活性分析
        5.2.6 焙烧产物的颜色
    5.3 本章小结
6 焙烧炉内燃烧过程及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6.1 引言
    6.2 焙烧炉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6.2.1 网格划分
        6.2.2 网格数和网格质量检测
    6.3 焙烧炉内天然气燃烧的数值模拟
        6.3.1 边界条件
        6.3.2 数学模型
    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6.4.1 焙烧炉内的温度分布
        6.4.2 速度分布
        6.4.3 湍动能和湍流强度
        6.4.4 z轴方向上不同位置处xy平面上的速度梯度
    6.5 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6.5.1 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方法
        6.5.2 颗粒随机轨道模型
        6.5.3 气固两相流动的模拟结果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氧化镁脱硫副产品的热解与动力学
        7.1.2 氧化镁脱硫副产品再生获取SO_2的可行性分析
        7.1.3 氧化镁脱硫副产品再生获取SO_2和MgO的热态实验研究
        7.1.4 焙烧炉内燃烧过程及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9)烟道气CO2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工艺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世界糖业现状
    1.2 中国糖业觋状
        1.2.1 制糖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
        1.2.2 我国CO_2排放现状与国家减排政策
        1.2.3 我国甘蔗制糖传统澄清方法的不足
        1.2.4 甘蔗制糖生产烟道气CO_2排放污染问题
        1.2.5 中国糖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忧
        1.3.1 碳酸法滤泥污染
        1.3.2 亚硫酸法白砂糖质量问题
        1.3.3 锅炉烟道气CO_2排放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烟道气CO_2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工艺机理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碳酸钙、亚硫酸钙、磷酸钙表征
        2.2.2 果胶、甲基橙的吸附平衡
        2.2.3 吸附等温线
        2.2.4 吸附动力学
        2.2.5 吸附机理
        2.2.6 蔗汁澄清共沉淀的探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烟道气CO_2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工艺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原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烟道气CO_2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工艺流程的设计
        3.2.2 磷酸改性及其使用方式对澄清效果影响的研究
        3.2.3 单因素试验的研究
        3.2.4 饱充工艺的优化研究
        3.2.5 烟道气CO_2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工艺的优化研究
        3.2.6 优化试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烟道气CO_2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工艺工业应用研究
    4.1 生产技术路线
        4.1.1 生产流程图
        4.1.2 生产流程说明
    4.2 关键技术设备与工艺指标
        4.2.1 混合汁CO_2饱充及分离系统
        4.2.2 原有澄清系统设备强化及完善
        4.2.3 生产工艺指标
    4.3 应用效果
        4.3.1 新工艺的澄清效果
        4.3.2 新工艺对产糖率的影响
        4.3.3 新工艺对白砂糖理化指标的影响
    4.4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4.4.1 经济效益
        4.4.2 环境效益
    4.5 本章小结
    4.6 尚存在主要技术问题
第五章 改进烟道气CO_2吸收工艺的研究及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原料与试剂
        5.1.2 主要仪器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改进CO_2吸收法与直接饱充生成的CaCO_3在蔗汁澄清的对比效果
        5.2.2 改进CO_2吸收方式的蔗汁澄清单因素试验结果
        5.2.3 改进CO_2吸收方式的蔗汁澄清工艺优化研究结果
        5.2.4 改进CO_2吸收方式的工厂生产试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烟道气CO_2改良亚硫酸法新工艺滤泥综合利用特性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原料与试剂
        6.1.2 主要仪器设备
        6.1.3 测定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有机质含量
        6.2.2 pH值
        6.2.3 Ca含量
        6.2.4 N、P及K等微量元素的含量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硫熏中和强化反应器参数设计
    附录2 烟道气CO_2直接饱充方式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工艺的工业应用效果
    附录3 烟道气CO_2改进吸收方式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工艺的工业应用效果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主要科研成果

(10)水蒸气在复合膜中的跨膜传质传热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能源环境
        1.1.2 水资源现状
        1.1.3 燃煤发电污染物排放
        1.1.4 传热传质机理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复合膜法回收烟气水分及余热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多孔膜中气体渗透模型研究现状
        1.2.3 水蒸气的跨膜传质传热模型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多孔陶瓷复合膜及渗透机理
    2.1 微纳米陶瓷复合膜
    2.2 陶瓷膜的制备方法
        2.2.1 固态粒子烧结法
        2.2.2 溶胶-凝胶法
        2.2.3 其他制备方法
    2.3 气体膜分离的渗透机理介绍
        2.3.1 分子流与黏性流
        2.3.2 分子筛
        2.3.3 表面扩散
        2.3.4 毛细管凝聚
    2.4 复合膜分离烟气中水蒸气的渗透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蒸气在不同孔径陶瓷复合膜中渗透理论与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中空微纳米多孔陶瓷复合膜及输运机理
        3.2.1 中空微纳米多孔陶瓷复合膜
        3.2.2 复合膜结构表征
        3.2.3 毛细冷凝输运机理
    3.3 实验系统及方法
        3.3.1 实验系统介绍
        3.3.2 分析方法
    3.4 进气条件及膜孔径对膜回收性能影响
        3.4.1 膜孔径大小对水分回收影响
        3.4.2 进气条件对水分回收的影响
        3.4.3 水回收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米陶瓷复合膜的水蒸气及热量回收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陶瓷复合膜回收水分及热量实验系统与分析方法
        4.2.1 实验系统
        4.2.2 性能评价方法
    4.3 纳米陶瓷复合膜的水分及热量回收性能分析
        4.3.1 进气流量对膜回收水分及热量的影响
        4.3.2 进气温度对膜回收水分及热量的影响
        4.3.3 进气相对湿度对膜回收水分及热量的影响
        4.3.4 冷却水流量及渗透侧真空度对膜回收水分及热量的影响
        4.3.5 冷却水温度对膜回收水分及热量的影响
    4.4 纳米陶瓷复合膜的毛细冷凝现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蒸气在微米陶瓷膜中的传质传热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与建模
        5.2.1 膜组件物理模型的建立
        5.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5.3 微米膜传热传质模型验证与修改
        5.3.1 传质对进气侧/渗透侧传热影响
        5.3.2 传质对膜本身传热影响
        5.3.3 传热模型修正
    5.4 自制微米多孔陶瓷膜传质传热性能
        5.4.1 膜的结构与成分
        5.4.2 膜的回收水分性能对比
        5.4.3 膜的回收热量性能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蒸气在纳米多孔陶瓷复合膜中回收量计算模型
    6.1 引言
    6.2 膜材料及实验系统
        6.2.1 纳米多孔陶瓷复合膜
        6.2.2 实验系统
    6.3 纳米多孔陶瓷复合膜的水蒸气回收量计算方法
    6.4 计算结果分析
        6.4.1 膜回收水量计算模型验证
        6.4.2 不同孔径膜的水回收量计算值对比
    6.5 毛细冷凝作用下二氧化硫对膜回收水质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从烟道气中回收二氧化硫(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工业废气中除去二氧化硫[J]. А.С.芒科浩乌瑟,Н.Е.尼瓦勒,包敏初. 化工技术资料(硫酸专业分册), 1963(06)
  • [2]烟道气回注油藏可行性研究[D]. 李金权.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
  • [3]国外烟道气和废气脱硫的现状[J]. 瞿治诚,黄秉忠. 重庆环境保护, 1983(05)
  • [4]可再生胺法烟道气脱硫吸收解吸一体化[D]. 李喜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5]乙二胺—磷酸液吸收法回收硫酸厂烟气中SO2的实验研究[D]. 胡显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6]电厂烟气深度脱硫资源化利用[D]. 郑力辉.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7]腐植酸钠添加剂净化甲苯和SO2的特性研究[D]. 贾世超.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0(01)
  • [8]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循环利用的研究[D]. 闫丽云. 重庆大学, 2014(05)
  • [9]烟道气CO2改良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澄清工艺的研究及应用[D]. 李凯. 广西大学, 2012(05)
  • [10]水蒸气在复合膜中的跨膜传质传热机理研究[D]. 周亚男.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5)

标签:;  ;  ;  ;  ;  

从烟气中回收二氧化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