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诗人惠特曼和狄更生(论文文献综述)
周黎明,钱晓霞[1](1986)在《论惠特曼与狄更生的诗歌创作》文中研究说明 在并不悠久的美国诗歌史上,以一部《草叶集》著称的惠特曼(1819—1892)和一生留下一千七百七十五首短诗的狄更生(1830—1886)占据着特殊的位置,某些评论家分别称他们为“美国诗歌之父”和“美国诗歌之母”。但两位大诗人并不相识,且互不影响,各走各的路。惠特曼有拥抱全人类的精神;终身隐居的狄更生却视发表诗作为拍卖灵魂,从来不愿向公众表明心迹,一副超然物外的神情。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两
张子清[2](2014)在《狄更生诗歌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美国诗坛的奇迹之一是19世纪的两位大诗人惠特曼和狄更生被公认为是引领20世纪现代派和后现代派诗歌的开拓者。任何当代美国诗人不管如何后现代,如何前卫,起步时无一不在这两个人的抚育下成长,其影响之大,如同中国诗人无不受李白和李清照的荫庇一样。虽然狄更生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比起惠特曼来,在时间上迟到了一些。但是,后来者居上,狄更生在中国的译介越来越多,她对中国当代诗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金昌[3](1981)在《美国诗人惠特曼和狄更生》文中研究指明 一九五五年,美国长岛的一个普通的新闻工作者华尔特·惠特曼自费印行了一本收有十二首无题诗的诗集——《草叶集》。这本未署名的诗集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然而,当时的著名作家爱默生却给了它积极的评价,并给诗集的作者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示祝贺。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小城阿默斯特,一个默默无闻的妇女艾米莉·狄更生在不为世人所知的情况下写下了将近一千八百首诗。在她死后,她秘藏在衣
刘树森[4](2014)在《中国的惠特曼研究:历史与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回顾了惠特曼研究在中国长达90余年的发展历史,较为全面地梳理和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及其特征。20世纪初叶,伴随着惠特曼及其诗歌在美国、英国、法国以及日本等国家越来越广泛的传播与接受,田汉1919年率先将这位具有划时代意义和影响的美国诗人译介到中国。惠特曼研究由此在中国问世,并形成了以诗人为译介与研究主体、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艺术创作问题为目的的研究特征。20世纪的惠特曼研究形成了全球化互动的趋势,这一特征在21世纪初叶仍旧得以强劲的发展,但中国的惠特曼研究却始终具有自身的一些独特特征。
张子清,傅小平[5](2021)在《诗人译诗,更能译出好的语感和诗感》文中研究指明我大体上用衡量美国诗人的审美标准衡量华裔美国诗人傅小平:三卷本《20世纪美国诗歌史》,两千多页篇幅,很是厚重,让我不由肃然起敬。我想做这样一件事在你不可能是心血来潮,所以得问问,是什么样的契机或缘由让你着手写这部著作,从开始写到最后完成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王晋华[6](2003)在《美浪漫派诗歌——世界诗苑里的一朵奇葩》文中研究说明快到19世纪中叶的时候,美国迎来爱默生所倡导的超验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和在超验主义旗帜下形成的美国浪漫派文学的繁荣。其主要特点为:内容上以直觉为诗;与自然面对面地接触;追求精神上的解放和个性自由等,同时在诗歌形式上进行了革新。
胡晨飞[7](2018)在《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跨文化想象、阐释与建构》文中研究说明艾米莉·狄金森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自7世纪希腊萨福以来最杰出的女诗人,甚至许多评论家认为她是可以与莎士比亚相媲美的英语语言大师。然而,狄金森的经典性在她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之后,却发生了一系列的误读、扭曲、再造与重塑,其背后的推动力量正在于翻译。本文拟通过考察狄金森诗作不同中译本的译者序言,探讨翻译的跨文化想象、阐释与建构之力。
唐姿[8](2004)在《惠特曼在中国的译介历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 ),他的代表作《草叶集》,虽然在初版时并没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却在今天的世界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惠特曼是最早被世界承认的美国作家之一,中国对惠特曼及其作品的译介始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八十多年以来,惠特曼的译介潮起潮落,到如今,他的译介与研究虽然并没有像“五四”时期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样出现过高潮,但仍然一直有人对他进行研究。我们对惠特曼这部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史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总结惠特曼在中国研究的得与失,并能从某些侧面看其对中国诗人的影响。本篇论文以译介学为理论基础来考察八十年来惠特曼在中国的译介史,并分别从文学接受和翻译研究的角度,用历时和共时的方式分析他的译介特点与重点,从而揭示惠特曼译介过程,并探讨与之关联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本篇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理论根据与文章的结构。指出翻译史研究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从历史与文学角度探讨惠特曼在中国诗歌发展上的价值,从而说明文学史上对惠特曼及其作品形象译介研究的重要性,证明本文的写作价值和意义。第一章是对惠特曼得译介历史的回顾,分两个时期进行介绍,解放前(19191949)与解放后(19502003),并对各个时期的译介特点加以分析。第二章主要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分析惠特曼及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以平行研究的方法来阐释惠特曼的诗歌是如何与中国诗歌发展相互呼应的。第三章从翻译中社会文化的介入对惠特曼在中国的译介史进行分析。正如勒维弗尔所说,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在真空中接受的,通过关注翻译中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对翻译的选题以及翻译策略的影响,来考察译者、读者市场以及资助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互动作用。论文的最后借用接受美学的原理阐释翻译文学的接受。 1<WP=4>结束语部分是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通过对惠特曼译介历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惠特曼的译介与接受过程是曲折变化的,文学是不断被人阐释的,因而文学的形式以及文学作品的地位也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在市场经济与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的压力下,某些文学体裁有可能会被挤到边缘。由于惠特曼的译入是伴随着中国新诗的发展而走入中国的。随着近来对新诗草创时期借鉴国外文学的功过评析,作为诗人的惠特曼,其作品的译介也就难以像以往那样受到推崇,这种现象也可以成为研究者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刘树森[9](2001)在《盖·威尔逊·艾伦与20世纪的惠特曼研究》文中认为盖·威尔逊·艾伦致力于惠特曼研究 ,长达半个多世纪 ,业绩卓著 ,也引动了 2 0世纪的一批学者和批评家进行相关的研究 ,从而使惠特曼及其作品摆脱了文学艺术偏见和误解 ,逐渐为学术界和阅读大众所普遍接受 ,并使其创作遗产融入美国文学经典与文化资源的核心部分。但是由于“冷战”时期的历史原因 ,艾伦对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接受惠特曼的情况所知甚少 ,因此他的某些评价显然是政治性的误读 ,不符合客观实际。
张先昂[10](1986)在《美国诗人艾米莉·狄更生诗歌评述》文中研究表明 艾米莉·狄更生(1830——1886)是美国文学史上的多产诗人。虽然世界不曾在她生前赐予其任何桂冠,她却在死后留给了这世界1775首诗歌。至今,这位“安默斯特的女尼”告别人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历史的青苔终究未能遮掩住她的名字,她留下的诗作经过百年历史的浪淘逐渐闪发异彩,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唤起了越来越高的反响。如今在美国,她已被推崇为“与惠特曼相齐名的美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一狄更生长年幽居独处,生活圈子极为狭小,个人经历非常有限。但是,人毕竟不能生
二、美国诗人惠特曼和狄更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诗人惠特曼和狄更生(论文提纲范文)
(1)论惠特曼与狄更生的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人的世界 |
二、自我 |
三、自然 |
四、意象、诗律、意境 |
五、创新 |
(4)中国的惠特曼研究:历史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国前的惠特曼研究 |
二、惠特曼研究: 1949—1979 |
三、当代的惠特曼研究 |
(5)诗人译诗,更能译出好的语感和诗感(论文提纲范文)
我大体上用衡量美国诗人的审美标准衡量华裔美国诗人 |
华裔文学在美国文学里仍然处于边缘地位,但方兴未艾 |
一个大诗人不但要创作精湛的诗篇,而且要有深刻的理论 |
我翻译的原则是决不望文生义,不懂的地方请教诗人本人 |
我不喜欢名著重译,而是喜欢翻译别人没有翻译过的诗歌 |
(7)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跨文化想象、阐释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寂寞无声——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之初 |
二、回归大众视野——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发轫 |
三、变幻的身姿——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高潮 |
四、结语 |
(8)惠特曼在中国的译介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惠特曼在中国的译介历程 |
第一节 别求异声于异邦:解放前对惠特曼的译介 |
第二节 新时期译潮:解放后对惠特曼的译介 |
第二章 惠特曼在中国的接受及其与中国新诗汇流的思考 |
第一节 诗歌的新旧推演和它的历史抉择 |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惠特曼的研究与接受 |
第三节 解放后惠特曼的接受嬗变 |
第三章 翻译中的社会文化介入 |
第一节 作品重构中的意识形态、译者、以及读者的互动 |
第二节 从社会文化介入看郭沫若对惠特曼的阐释 |
结束语:对惠特曼译介的回顾与反思 |
附录Ⅰ:惠特曼《草叶集》译介统计表 |
附录Ⅱ:惠特曼在中国译介研究资料总辑(1917~2003) |
附录Ⅲ:解放前部分译介惠特曼的刊物一览 |
参考书目 |
四、美国诗人惠特曼和狄更生(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惠特曼与狄更生的诗歌创作[J]. 周黎明,钱晓霞. 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1)
- [2]狄更生诗歌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影响[J]. 张子清.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4(01)
- [3]美国诗人惠特曼和狄更生[J]. 金昌. 山东外语教学, 1981(04)
- [4]中国的惠特曼研究:历史与现状[J]. 刘树森. 国外文学, 2014(02)
- [5]诗人译诗,更能译出好的语感和诗感[J]. 张子清,傅小平. 野草, 2021(03)
- [6]美浪漫派诗歌——世界诗苑里的一朵奇葩[J]. 王晋华. 晋阳学刊, 2003(S1)
- [7]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跨文化想象、阐释与建构[J]. 胡晨飞. 东方翻译, 2018(04)
- [8]惠特曼在中国的译介历程[D]. 唐姿.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02)
- [9]盖·威尔逊·艾伦与20世纪的惠特曼研究[J]. 刘树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 [10]美国诗人艾米莉·狄更生诗歌评述[J]. 张先昂. 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