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車轉向架修理車間(论文文献综述)
徐世锋,邵文东,胡海滨,张得荣,段仕会,刘新强,杜伟,赵增闯[1](2015)在《国内外快捷货车转向架的技术现状及发展》文中提出阐述了国外典型铁路快捷货车转向架的主要结构、运用情况及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快捷货车转向架的技术现状,提出了我国快捷货车转向架技术的研究重点。
廖志刚[2](2009)在《铁路货车转向架运用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我国货车车辆提速的要求,我国先后研制了转8AG、转8G、转K1、转K2和转K6等交叉支撑转向架,转K4、转K5摆式转向架,转K3构架式转向架及转K7副构架转向架,在当前运输条件下,为掌握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的运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对我国现有的这些转向架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速转向架的检修质量关键控制点。分析了转8A、转8AG、转8G等三种非提速货车转向架的运行性能及转8AG和转8G转向架交叉支撑的故障产生原因。分析了转K2、转K6两种交叉支撑转向架的运用性能,重点对转K2转向架运用检修过程中的摇枕、侧架,斜楔,弹簧以及交叉支撑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对不同的故障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同时对转K6转向架运用检修中发现的单侧轮缘磨耗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对转K4摆式转向架运用中存在的弹簧托板裂纹及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开焊、裂纹等问题进行跟踪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对转K3构架式转向架运用中存在制动梁吊杆裂纹、旁承弹簧折断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为保证提速转向架检修质量,对转K2转向架、转K4转向架和转K3转向架三种典型提速转向架提出了检修质量关键点控制要求。最后结合现有检修体制,提出了我国由以计划修为主的检修体制过渡到以状态修为主的检修体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以状态修为主的检修体制的实施方案。
于跃斌,胡海滨,邵文东,徐世锋[3](2015)在《国外铁路快捷货物运输模式及转向架技术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阐述了国外典型铁路快捷货物运输模式,快捷货车转向架的主要结构、运用情况及最新进展。
蒲宗礼[4](2011)在《兰州北车辆段悬挂式转向架检修线及控制系统研制》文中提出为了贯彻铁路货车段修规程中规定的“实施状态修、换件修和零部件的专业化集中修”理念,落实“异地检测、集中加修、扩大换件修”的总体思路,同时根据新建兰州北车辆段转向架检修工艺线的规划要求,深入分析转向架检修中新的检修规程和检修工艺的要求,对原有转向架检修流水线现状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调查分析、论证,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兰州北车辆段悬挂式转向架检修线及控制系统研制”研究课题,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铁路行业的转向架检修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探讨研究,对转向架检修工艺进行分析。对目前各车辆段检修车间使用的转向架检修工艺线形式进行分析,结合兰州北车辆段转向架间设备平面布置及规模,分析现状,得出结论。解决了原转向架检修能力不足、通用型不强、工艺不流畅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在研制中应用成熟的检修新工艺、新设备,体现了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的指导思想。通过采用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TIA)理念对转向架检修线控制系统进行研制,确保了控制系统的先进性、高效性、可靠性及稳定性,实现了“以机代人”、“以机控人”。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工装,实现了用先进的工装代替人、控制人,提高了转向架检修作业质量。该研制适用于所用通用车型的主型转向架的检修,提高了货车转向架检修效率,方便检修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转向架的检修质量。设备操作简便,运行安全,性能可靠,适应长远规划,检修工艺发生变化改进方便。选用的主要设备长期不会被淘汰,设备局部更新改造灵活。
贺启庸,金新灿[5](1997)在《国外重载货车转向架发展综述》文中研究说明96国际重载货车转向架会议对推动世界货车转向架的改进和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传统三大件货车转向架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重载货车转向架设计上的新进展;分析了车轮踏面损伤及其对策;论述了采用先进视频图像技术和轨道结构改进对提高故障诊断水平及降低轮轨动作用力的实际效果。文中还针对我国情况,提出了加速发展我国重载货车转向架的若干建议。
周辉[6](2009)在《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估算分析建模及软件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寿命周期费用(LCC)是衡量产品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产品购置费用和运用维修费用是产品寿命周期费用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寿命周期费用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国家都针对重要工业装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转向架是铁道车辆最重要、最昂贵的独立部件,它直接承载车体重量,保证车辆沿轨道正确运行。转向架的生产制造和运用维护过程均较为复杂,其寿命周期费用的估算较为困难。论文以转向架为对象,开展寿命周期费用估算模型及其软件系统的研究开发。在研究总结国内外寿命周期费用估算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的组成、影响因素及建模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建立了转向架生产费用和维修费用的费用组成与分解结构,为建立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估算模型以及费用数据的收集打下了基础。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方法深入开展了转向架生产成本模型和维修成本模型的研究。在转向架生产成本模型方面,建立了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生产成本的快速估算模型和基于产品结构树的转向架成本进行详细估算模型。在转向架维修成本模型方面,建立了基于灰色预测的维修成本快速估算模型和基于工程估算和类比法相结合的维修成本详细估算模型。并对模型中自变量的选择、历史数据的处理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软件研究开发方面,采用IDEF方法对软件系统功能、结构和数据库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以C#和SQLServer2000为开发工具,结合MATLAB的分析计算功能及Pro/ENGINEER二次开发技术,开发完成了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估算原型软件系统,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估算的效率和准确性。论文工作为其他同类产品的寿命周期费用建模和估算软件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朱明[7](2008)在《货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寿命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货车车辆及其主要零部件的寿命是货车车辆设计制造和运用维修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货车及各部件没有实行寿命管理,整车及零部件均实行根据状态报废。这样做虽然充分利用货车及配件的价值,但是也给货车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因此,对货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实施寿命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保证运用货车整体技术状态稳定的措施之一,是货车实施维修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使用VC++程序语言开发了货车寿命管理决策支持系统(HCDSS)。文中主要介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运用ORACLE、ACCESS数据库技术和SQL语言技术将HMIS数据库转换为HCDSS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预处理。其次,利用可靠性理论的方法,根据转向架关键零部件的检修情况,统计分析了其故障模式,找出关键零部件的几个主要故障,并在对其故障时间规律进行分析的同时提供了其故障原因、故障危害和改进措施等决策支持信息。再次,利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转向架关键零部件的主要故障的分析,得到零部件的寿命分布规律、最佳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从而可以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最后,运用灰色理论的灰色预测法,建立了新型的经济寿命分析模型,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前经济寿命分析模型的许多缺点,为今后经济寿命的分析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开发货车寿命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实现对货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进行科学有效的寿命管理,从而对于进一步完善货车维修制度,达到优化资金投入,降低车辆的事故发生,继续推进货车维修制度改革,为我国铁路货车维修、零部件服役寿命延长、管理水平和设计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提供一定的借鉴。
操琴[8](2020)在《极少失效数据下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大部件可靠性评估与检修策略优化》文中提出随着工业技术的蓬勃发展,轨道车辆装备技术状态显著改善,对整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的转向架大部件的可靠性不断提升,短时期内很难监测到其失效状态,常规基于失效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难以适用类似高可靠性零部件的可靠性评估。因此,在极少失效数据下进行铁路货车转向架大部件的可靠性评估,进而制定科学经济的检修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鉴于此本文以铁路货车转向架大部件为研究对象,开展极少失效数据下的转向架大部件的可靠性评估与检修策略的优化设计等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开展大部件的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判定其主要失效模式,分析研究对象的结构信息,并针对主要失效模式下的监测数据设计定时截尾试验,以完成极少失效数据的初步分析。其次,为充分利用极少失效数据包含的信息,设计以改进E-Bayes为核心的配分布曲线法进行可靠度点估计的详细流程。通过选取恰当的超先验分布和超参数值域,构建多层先验分布,运用改进E-Bayes方法求取各个截尾时间点的失效概率估计值,并结合以时间加权的最小二乘法得到可靠度函数参数的点估计。以转向架的主要组成部件侧架、摇枕为例,分析计算得到可靠度的点估计值。利用经典算例中的仿真数据对不同点估计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选方法的优越性。然后,在点估计的基础之上,应用包含矩估计的参数Bootstrap方法,进行侧架、摇枕的可靠度的区间估计。并利用上述经典算例数据,对反向推导法、置信限法等不同的区间估计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参数Bootstrap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在上述可靠性评估的基础上,构建等周期段修与变周期厂修相结合的检修策略模型,并将求解结果与现有定时检修的检修策略作对比以及完成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检修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优越性。
王强强[9](2016)在《C80货车摇枕和侧架损伤容限研究》文中指出摇枕和侧架是货车转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态载荷下服役,疲劳裂纹是其主要失效形式,本论文以C80货车转向架线路实测的载荷谱为基础,采用损伤容限方法对裂纹扩展规律及扩展寿命等有关问题开展研究,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节约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根据对C80货车转向架进行载荷测试,运用雨流计数法,编制了神木北至黄骅港往返一趟谱长为1640km的心盘载荷、旁承和侧架垂向载荷的十六级载荷谱,并进行了分析,得知各载荷的特性。(2)分别对摇枕、侧架进行了基于实测载荷谱的有限元仿真,依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摇枕、侧架的薄弱部位,摇枕大应力区主要集中在排水孔、心盘中心孔、A区下表面和斜楔槽处等部位,侧架的大应力部位为导框内弯角、侧架弹簧承台和侧架检测孔处,同时对摇枕侧架裂纹的主要分布部位进行了调研分析,将仿真与调研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仿真结果与实际裂纹部位吻合,选取摇枕排水孔和侧架内弯角作为裂纹分析部位,为裂纹扩展规律及扩展寿命的计算提供了依据。(3)介绍了裂纹扩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初始裂纹尺寸、断裂韧性、应力强度因子门槛值、临界裂纹尺寸等。在摇枕排水孔部位和侧架导框内弯角部位建立裂纹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对Ⅰ、Ⅱ、Ⅲ型应力强度因子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也研究了裂纹形状比与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在摇枕排水孔和侧架内弯角处,在同样的裂纹深度下,裂纹的形状比越大,应力强度因子就越小。(4)本文采用Paris公式建立了疲劳裂纹扩展模型,结合已有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和载荷谱,研究了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扩展速率随裂纹尺寸和裂纹形状比的变化规律、裂纹扩展的一般规律da|dN-△K曲线,并计算了摇枕、侧架的裂纹扩展寿命,为C80货车摇枕与侧架检修规程和周期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钱一山[10](2019)在《地铁转向架维修模块划分与维修级别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轨道交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地铁列车投入运营。地铁列车在其漫长的运营周期中会反复出现故障,尤其是地铁转向架,地铁转向架的故障不仅发生频率高,还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与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现有地铁转向架的维修方式都以预防性维修为主,旨在严重的故障发生前就对相应的部件进行维修以避免安全事故。而维修模块是实施预防性维修的对象,需要通过维修模块划分得到。维修模块划分是在设计阶段就考虑维修影响因素,以现有维修级别的维修资源布局作为约束,将维修属性相似的零部件置于一个模块中并利用相同的资源同时维修多个零件,减少维修时间,从而提高地铁转向架的维修性。本文以提高地铁转向架维修性为目标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地铁转向架的功能结构并分析了地铁转向架现有维修方式和国内外维修修程现状,指出了主机厂在维修方案设计时未深入研究维修单元与维修级别对其影响,产生过多不必要的拆卸活动和不合理的送修级别,因而导致维修时间长,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结合DFMEA方法对地铁转向架进行分析,制定出最小维修单元以指导维修模块筛选与维修方案评价。(2)通过查询地铁运营商需求、咨询地铁运维工程师建议及分析轨道交通行业标准等手段整理出维修性需求与指标,采用AHP方法计算出维修性需求的重要度,并通过QFD映射分别得到维修模块划分和维修方案评价的需求与指标,再结合需求重要度与需求指标评分计算出指标权重,支撑后续维修模块划分和维修级别的研究。(3)基于现有维修级别及其维修资源的分布情况将维修模块分为两级,分别制定出维修模块划分指标的量化标准并邀请专家组进行评价以评价矩阵的形式表示,结合指标权重和评价矩阵建立综合评价矩阵,采用K-Means算法划分出一级LRU模块并进行筛选,排除不可行方案,对可行方案再进一步划分出二级SRU模块。(4)对初步获取的各模块划分方案进行维修级别分析,确定各模块划分方案下满足非经济性条件的经济最优维修方案,对每个模块划分方案及其相应的维修组合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获得最佳模块划分及维修组合方案。
二、货車轉向架修理車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货車轉向架修理車間(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快捷货车转向架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快捷货车转向架的技术现状及发展 |
1.1 欧洲快捷货车转向架 |
1.1.1 LHGVL型转向架 |
1.1.2 TF25、TF25SA型转向架 |
1.1.3 Y37A、Y37B型转向架 |
1.1.4 DRRS、DRRS 25L型转向架 |
1.1.5 RC25NT型转向架 |
1.1.6 LEILA型转向架 |
1.2 北美快捷货车转向架 |
1.2.1 HST型高速货车转向架 |
1.2.2 Swing Motion型转向架 |
2 我国快捷货车转向架的技术现状 |
2.1 16.5t轴重160km/h货车转向架的研制 |
2.2 18t轴重160km/h货车转向架的研制 |
2.3 21t轴重160km/h货车转向架的研制 |
2.4 220km/h货车转向架的研制 |
3 我国快捷货车转向架的研发主要原则 |
4 我国快捷货车转向架的关键技术研究 |
4.1 结构形式和商业运营速度 |
4.2 轴重范围 |
4.3 动力学性能 |
4.4 主要技术参数 |
4.5 可靠性等关键技术 |
4.6 快捷货车车载监控和供电系统 |
4.7 考核标准 |
4.8 检修模式 |
5 结束语 |
(2)铁路货车转向架运用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外铁路货物列车转向架现状 |
1.2 国内铁路货物列车转向架现状 |
1.3 铁路货物列车转向架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铁路货车转向架的结构特点 |
2.1 转8A转向架结构特点 |
2.2 交叉支撑转向架结构特点 |
2.2.1 交叉支撑技术原理 |
2.2.2 交叉支撑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受力分析 |
2.2.3 转 8AG、转 8G转向架结构特点 |
2.2.4 转 K1型转向架结构特点 |
2.2.5 转 K2型转向架结构特点 |
2.2.6 转 K6型转向架结构特点 |
2.3 摆式转向架结构特点 |
2.3.1 转 K4型转向架结构特点 |
2.3.2 转 K5型转向架结构特点 |
2.4 转 K3型整体构架式转向架结构特点 |
2.5 转 K7型副构架转向架结构特点 |
第三章 非提速铁路货车转向架运用性能分析 |
3.1 转 8A型转向架运用性能分析 |
3.2 转 8AG型、转 8G型转向架运用性能分析 |
3.2.1 交叉支撑装置在运用中出现的故障统计 |
3.2.2 交叉支撑装置故障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提速铁路货车转向架运用性能分析 |
4.1 交叉支撑转向架运用性能分析 |
4.1.1 转 K2型转向架运用性能分析 |
4.1.2 转 K6型转向架运用问题分析 |
4.2 转 K4型摆式转向架运用性能分析 |
4.3 转 K3型整体构架式转向架运用性能分析 |
第五章 提速铁路货车转向架检修质量关键点控制 |
5.1 转 K2型转向架检修质量关键点控制 |
5.1.1 转K2型转向架旁承间隙控制 |
5.1.2 转K2型侧架支撑座组焊的质量控制 |
5.1.3 正位检测 |
5.2 转 K4型转向架检修质量关键点控制 |
5.2.1 摇枕组装关键点工艺 |
5.2.2 侧架组成组装关键点工艺 |
5.2.3 转向架组装落成的关键工艺 |
5.3 转 K3型整体构架式转向架检修质量关键点控制 |
第六章 关于铁路货车检修体制的思考 |
6.1 我国检修体制现状 |
6.2 我国实行状态修为主的检修体制所具备的条件 |
6.2.1 铁路货车的造修质量稳步提高 |
6.2.2 我国铁路货车实行了零部件寿命及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制度 |
6.2.3 铁路货车车辆管理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 |
6.3 实现由计划修过渡到状态修需解决的问题 |
6.4 实行状态修为主的检修体制的实施方案 |
第七章 发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4)兰州北车辆段悬挂式转向架检修线及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课题产生来源 |
1.2 现有兰州西车辆段现状、规模及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发展 |
2.1 我国铁路转向架发展及作用 |
2.1.1 我国铁路转向架的发展 |
2.1.2 转向架的作用 |
2.2 转向架的组成 |
2.3 铁路货车转向架的分类 |
2.4 铁路货车常用转向架结构 |
2.5 转向架检修工艺 |
2.5.1 转向架检修工艺基本要求 |
2.5.2 转向架检修基础工艺 |
2.5.3 转向架检修质量控制综合要求 |
2.5.4 交叉支撑转向架检修质量控制要求 |
2.5.5 转向架组装技术要求 |
2.5.6 转向架检修主要工序 |
2.5.7 转向架检修工艺流程 |
2.5.8 转向架检修作业要求 |
第3章 转向架检修工艺线研制 |
3.1 转向架检修工艺线现状及优缺点 |
3.2 采用悬挂式转向架工艺线的理由 |
3.3 悬挂式转向架检修流水线技术说明 |
3.3.1 概述 |
3.3.2 技术与性能 |
3.3.3 结构组成及特点 |
3.4 转向架检修各工位设计及技术要求 |
3.5 转向架工艺线技术规格 |
3.6 转向架检修工艺线配备设备选型要求 |
3.7 转向架检修工艺线设备组成清单 |
3.8 转向架检修主要设备技术说明 |
第4章 转向架检修流水线控制系统研制 |
4.1 概述 |
4.2 控制系统研制 |
4.3 组成及技术性能 |
4.3.1 主控制系统模块结构及技术性能 |
4.3.2 多功能检修小车控制模块结构及技术性能 |
4.3.3 控制系统模块结构及技术性能 |
4.3.4 工位操作控制系统组成 |
4.3.5 移动数据存储管理系统 |
4.4 操作与控制工艺流程 |
4.4.1 开机操作工艺流程 |
4.4.2 上料工位操作流程 |
4.4.3 检修小车自动运行流程 |
4.4.4 构架检修工位操作流程 |
4.4.5 主要技术参数 |
4.4.6 检修能力及工位安排说明 |
第5章 兰州北车辆段悬挂式转向架检修线及控制系统的应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估算分析建模及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转向架简介 |
1.2.1 转向架的作用 |
1.2.2 转向架的组成 |
1.2.3 转向架的分类 |
1.3 寿命周期费用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寿命周期费用概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估算及建模方法 |
2.1 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影响因素 |
2.1.1 转向架的可用度 |
2.1.2 转向架的技术性能 |
2.2 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的分解 |
2.3 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数据收集和处理 |
2.3.1 费用数据的收集 |
2.3.2 费用数据的整理 |
2.3.3 费用数据的预处理 |
2.4 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估算基本流程和方法 |
2.4.1 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估算的基本程序 |
2.4.2 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估算的条件 |
2.4.3 进行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估算的基本方法 |
第三章 转向架生产成本分析与建模 |
3.1 转向架生产特点简介 |
3.1.1 转向架设计要求 |
3.1.2 转向架主要技术参数 |
3.1.3 转向架生产的工艺规程 |
3.1.4 转向架加工特点 |
3.2 转向架生产成本的组成 |
3.3 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的转向架生产成本快速估算 |
3.3.1 遗传算法(GA)简介 |
3.3.2 人工神经网络(BP)简介 |
3.3.3 GA-BP算法 |
3.3.4 基于GA-BP算法的转向架生产成本估算 |
3.3.5 基于GA-BP算法的转向架生产成本估算实例 |
3.4 基于产品结构树的转向架生产成本详细估算 |
3.4.1 转向架结构树的生成及表达 |
3.4.2 转向架结构编码 |
3.4.3 基于产品结构树的转向架生产成本详细估算 |
第四章 转向架维修成本分析与建模 |
4.1 转向架维修特点 |
4.1.1 转向架检修制度 |
4.1.2 转向架检修周期 |
4.1.3 转向架检修工艺过程 |
4.2 转向架维修成本组成 |
4.3 基于灰色预测原理的转向架维修成本快速估算 |
4.3.1 灰色预测基本原理 |
4.3.2 基于灰色预测原理的转向架维修成本快速估算方法 |
4.3.3 基于灰色预测原理的转向架维修成本估算实例 |
4.4 转向架维修成本详细估算 |
4.4.1 转向架历史维修成本的核算 |
4.4.2 转向架维修成本的详细估算 |
第五章 转向架全寿命周期费用估算软件系统开发 |
5.1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5.1.1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 |
5.1.2 软件系统功能结构 |
5.1.3 软件系统功能模型 |
5.1.4 软件系统流程 |
5.2 软件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 软件系统开发平台 |
5.4 软件系统的关键技术 |
5.4.1 基于Pro/ENGINEER二次开发技术自动提取转向架参数信息 |
5.4.2 基于MATLAB的算法的实现及C#对其调用 |
5.5 软件系统界面简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继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7)货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寿命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我国铁路货运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 维修基本理论及我国车辆维修现状 |
1.2.1 维修思想与维修制度 |
1.2.2 维修方式 |
1.2.3 维修等级 |
1.2.4 我国现行维修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1.3 我国铁路货车寿命管理工作的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货车关键零部件寿命管理决策支持系统(HCDSS)的设计 |
2.1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
2.1.1 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
2.1.2 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 |
2.2 货车关键零部件寿命管理决策支持系统(HCDSS)的设计 |
2.2.1 HCDSS系统目标及系统结构 |
2.2.2 系统结构设计基本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HCDSS数据库及其数据预处理 |
3.1 货车管理信息系统(HMIS)简介 |
3.1.1 HMIS概述 |
3.1.2 HMIS数据分类 |
3.1.3 HMIS主要功能 |
3.1.4 HMIS数据库 |
3.2 HCDSS数据库 |
3.2.1 HCDSS数据库简介 |
3.2.2 HCDSS数据库访问技术 |
3.2.3 HCDSS数据库操纵语言 |
3.3 HMIS数据库转换为HCDSS数据库 |
3.3.1 HMIS数据库转化为文本文件 |
3.3.2 文本数据转换成HCDSS数据库 |
3.4 本章小结 |
4 货车转向架故障模式统计及分析 |
4.1 数据类型分析模型 |
4.1.1 定数截尾试验 |
4.1.2 定时截尾寿命试验 |
4.1.3 不规则截尾寿命试验 |
4.2 数据处理模型 |
4.2.1 直方图法 |
4.2.2 因果图法 |
4.2.3 主次图法 |
4.3 寿命统计分析模型 |
4.4 故障模式统计及决策支持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货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主要故障规律分析 |
5.1 故障规律统计模型 |
5.1.1 模型的选取 |
5.1.2 威布尔分布的概念 |
5.1.3 威布尔分布图估法 |
5.1.4 威布尔分布参数计算 |
5.1.5 分布类型的假设检验 |
5.2 维修周期模型 |
5.2.1 最大有效度模型 |
5.2.2 维修周期参数的计算 |
5.3 经济寿命模型 |
5.3.1 低劣化模型 |
5.3.2 灰色理论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HCDSS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
6.1 HCDSS总体框架 |
6.2 用户注册登录 |
6.3 故障数据处理 |
6.3.1. 引入ADO库文件 |
6.3.2. 初始化OLE/COM库环境 |
6.3.3 建立与ACCESS的连接 |
6.3.4 故障数据转换 |
6.4 货车转向架故障模式统计及分析 |
6.4.1 货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使用寿命统计分析 |
6.4.2 故障类型统计及主要故障模式的确定 |
6.4.3 主要故障时间规律和理论支持 |
6.5 货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主要故障分析 |
6.5.1 数据数量统计 |
6.5.2 货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主要故障规律分析 |
6.5.3 货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检修周期的确定 |
6.5.4 货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经济寿命分析 |
6.6 货车转向架检修规程查询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8)极少失效数据下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大部件可靠性评估与检修策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转向架大部件可靠性评估的研究现状 |
1.2.2 极少失效数据下的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 |
1.2.3 检修策略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方法总结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框架 |
2 转向架大部件可靠性评估的需求和特征分析 |
2.1 转向架大部件可靠性评估的需求分析 |
2.1.1 转向架系统结构分析 |
2.1.2 转向架大部件FMEA分析 |
2.2 转向架大部件可靠性评估的特征分析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极少失效数据的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配分布曲线法的转向架大部件可靠度点估计 |
3.1 失效概率P_i的确定 |
3.1.1 E-Bayes方法 |
3.1.2 经典Bayes方法 |
3.1.3 多层Bayes方法 |
3.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参数拟合 |
3.2.1 最小二乘法 |
3.2.2 基于时间加权的最小二乘法 |
3.3 仿真验证 |
3.3.1 基于经典文献数据的方法验证 |
3.3.2 超先验分布类型的敏感性分析 |
3.3.3 超参数值域的敏感性分析 |
3.3.4 不同数量和截尾时间的敏感性分析 |
3.4 转向架大部件的可靠度点估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转向架大部件可靠度区间估计 |
4.1 基于Bootstrap的可靠度区间估计 |
4.1.1 Bootstrap方法的分类 |
4.1.2 参数Bootstrap的基本流程 |
4.1.3 基于矩估计的参数拟合 |
4.2 不同区间估计方法的对比分析 |
4.2.1 反向推导法 |
4.2.2 置信限分析法 |
4.2.3 方法验证 |
4.3 转向架大部件的可靠度区间估计 |
4.4 本章小结 |
5 转向架大部件的检修策略优化 |
5.1 检修策略优化模型的构建 |
5.1.1 检修策略优化的问题描述 |
5.1.2 目标函数的建立 |
5.2 检修策略优化模型的求解及分析 |
5.2.1 检修模型的求解 |
5.2.2 优化效果的比较分析 |
5.3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C80货车摇枕和侧架损伤容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线弹性断裂力学发展史 |
1.2.2 国内外摇枕、侧架研究现状 |
1.3 转K6型转向架及B+级钢简介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2 摇枕与侧架线路载荷实测及载荷谱编制 |
2.1 线路试验 |
2.1.1 试验仪器设备 |
2.1.2 测力传感器的选取与标定 |
2.1.3 摇枕、侧架载荷识别 |
2.1.4 测试条件 |
2.2 数据处理 |
2.2.1 数据处理方法 |
2.2.2 试验数据处理软件 |
2.3 典型工况下的载荷时间历程 |
2.3.1 全程载荷工况 |
2.3.2 装煤作业工况 |
2.3.3 车辆启动工况 |
2.3.4 车辆直线工况 |
2.3.5 车辆制动工况 |
2.4 摇枕、侧架载荷谱的编制 |
2.4.1 雨流计数法 |
2.4.2 编谱思想 |
2.4.3 一维载荷谱编制 |
2.4.4 浮沉载荷和侧滚载荷 |
2.4.5 二维载荷谱编制 |
2.4.6 载荷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转K6型转向架摇枕和侧架的疲劳薄弱部位分析 |
3.1 转K6型转向架摇枕和侧架有限元分析 |
3.1.1 摇枕、侧架讲究模型建立 |
3.1.2 网格划分 |
3.1.3 载荷工况及边界约束条件 |
3.1.4 摇枕、侧架疲劳薄弱部位的确定 |
3.2 转K6型转向架摇枕和侧架裂纹调研 |
3.2.1 裂纹调研分析 |
3.2.2 裂纹原因分析 |
3.3 仿真结果与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裂纹扩展因素及应力强度因子 |
4.1 裂纹的宏观表现方式 |
4.1.1 按裂纹的几何特征分类 |
4.1.2 按照裂纹的力学特征分类 |
4.1.3 铸钢缺陷简化 |
4.2 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 |
4.3 裂纹扩展的影响因素 |
4.3.1 初始裂纹尺寸 |
4.3.2 断裂韧性的确定 |
4.3.3 应力强度因子门槛值 |
4.3.4 安全裂纹尺寸 |
4.4 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 |
4.4.1 裂纹模型的建立 |
4.4.2 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4.4.3 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摇枕、侧架裂纹扩展规律与扩展寿命 |
5.1 裂纹扩展的一般规律 |
5.1.1 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尺寸的变化规律 |
5.1.2 裂纹扩展速率的确定 |
5.1.3 da/dN-△K曲线 |
5.2 不同裂纹形状对裂纹扩展规律的影响 |
5.2.1 不同形状比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5.2.2 不同形状比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5.3 扩展寿命分析 |
5.3.1 扩展寿命计算方法 |
5.3.2 扩展寿命计算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地铁转向架维修模块划分与维修级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以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维修性设计技术研究现状 |
1.2.2 产品模块化设计与维修模块研究现状 |
1.2.3 维修级别研究现状 |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和本文结构 |
第2章 地铁转向架维修性设计技术框架 |
2.1 维修相关术语定义 |
2.2 地铁转向架功能与结构分析 |
2.3 地铁转向架维修体制分析 |
2.3.1 国外地铁转向架维修修程现状 |
2.3.2 国内地铁转向架维修修程现状 |
2.3.3 维修单元与维修级别分析 |
2.4 地铁转向架DFMEA分析 |
2.4.1 DFMEA原理及实现过程 |
2.4.2 地铁转向架功能结构框图 |
2.4.3 地铁转向架故障模式分析 |
2.4.4 地铁转向架故障影响分析 |
2.4.5 地铁转向架DFMEA表 |
2.5 地铁转向架维修性设计研究技术路线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QFD的地铁转向架维修性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1 地铁转向架维修性指标获取及重要度计算 |
3.1.1 QFD相关理论 |
3.1.2 维修性需求与指标获取 |
3.1.3 质量屋构建及检验 |
3.1.4 维修性指标重要度计算方法 |
3.2 地铁转向架维修性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
3.3 实例应用 |
3.3.1 地铁维修性需求和指标分析 |
3.3.2 维修性需求重要度计算 |
3.3.3 维修模块划分指标重要度计算 |
3.3.4 综合评价指标重要度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K-Means的地铁转向架维修模块划分方法 |
4.1 维修模块划分指标量化标准制定 |
4.2 维修模块划分算法 |
4.2.1 K-Means聚类算法流程 |
4.2.2 维修模块划分关键步骤 |
4.3 实例应用 |
4.3.1 维修模块结构整理及指标量化 |
4.3.2 地铁转向架LRU模块划分 |
4.3.3 地铁转向架SRU模块划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铁转向架维修级别分析与维修方案综合评价 |
5.1 维修级别与维修资源概述 |
5.2 维修级别非经济性分析 |
5.3 维修级别经济性分析 |
5.3.1 维修级别成本模型 |
5.3.2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维修级别经济性求解 |
5.4 维修方案决策方法 |
5.4.1 TOPSIS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流程 |
5.4.2 TOPSIS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关键步骤 |
5.5 实例应用 |
5.5.1 维修级别分析 |
5.5.2 TOPSIS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
四、货車轉向架修理車間(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快捷货车转向架的技术现状及发展[J]. 徐世锋,邵文东,胡海滨,张得荣,段仕会,刘新强,杜伟,赵增闯. 铁道车辆, 2015(12)
- [2]铁路货车转向架运用性能分析[D]. 廖志刚. 中南大学, 2009(03)
- [3]国外铁路快捷货物运输模式及转向架技术发展[A]. 于跃斌,胡海滨,邵文东,徐世锋. 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快捷货车转向架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
- [4]兰州北车辆段悬挂式转向架检修线及控制系统研制[D]. 蒲宗礼.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
- [5]国外重载货车转向架发展综述[J]. 贺启庸,金新灿. 国外铁道车辆, 1997(03)
- [6]转向架寿命周期费用估算分析建模及软件开发[D]. 周辉. 中南大学, 2009(04)
- [7]货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寿命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 朱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 [8]极少失效数据下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大部件可靠性评估与检修策略优化[D]. 操琴.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C80货车摇枕和侧架损伤容限研究[D]. 王强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1)
- [10]地铁转向架维修模块划分与维修级别研究[D]. 钱一山.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