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灰石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硅灰石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一、硅灰石的电子显微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林[1](2013)在《贵州罗甸玉矿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甸玉,中国最重要的玉石——软玉家族里的新成员,于2009年于贵州省罗甸县发现,研究证实是一种新成因类型的软玉。本研究在结合《贵州省罗甸-望谟地区软玉矿调查评价》项目工作基础上,较为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罗甸玉的矿物岩石学及玉石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探讨了罗甸玉的成因机制,提出了罗甸玉分类命名及品质评价标准。罗甸玉矿(床)点及矿化点主要分布于辉绿岩体上接触变质带,结合野外及室内研究结果,罗甸玉的矿化分为方解石大理岩带、透辉~透闪石大理岩带、硅质(石英)大理岩~硅质(石英)岩带以及透闪石(玉石)带,透闪石(玉石)带为罗甸玉的主矿化带,呈现出经过多次交代变质作用的特征。矿区蚀变类型主要有大理岩化、透闪石化(矿化)及高岭石化,辉绿岩下伏围岩仅见大理岩化,透闪石化及高岭石化仅见于上覆围岩。蚀变带一般呈长透镜状,偶见囊状体;外接触蚀变带除常见的大理岩化、透闪石化外,还出现透辉石、硅灰石及滑石化。矿体赋存岩石主要为大理岩化灰岩、含透闪石大理岩、石英方解大理岩、石英岩、含透闪硅灰石石英岩等。罗甸玉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玉石中透闪石含量一般在95%以上,含有少量的透辉石、方解石、石英等,普遍存在的透辉石,是与其它软玉不同的显着特征。玉石显微结构主要以变晶结构为主,主要包括柱状、斑状变晶交织结构、毡状变晶交织结构、片状变晶交织结构、纤维状变晶交织结构及粒状变晶结构等几种显微结构特征,有致密块状、细脉条带状、角砾状、交代残余等构造特征。交代结构主要以交代残余结构为主,包括残留岛状交代、网脉状交代、脉状交代、假像交代、溶蚀-骸晶交代等为代表的结构类型。以XRF、ICP-MS及常规化学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对贵州罗甸玉的岩石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玉石常量化学特征表明,罗甸玉中透闪石的形成经历了Mg相对饱和及不饱和两个阶段。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罗甸玉中的白色与青色系列,由不同微量元素组合所表征的三个主因子有所差异,同时,罗甸玉中青色主要由其化学组成中微量的V、Cr引起;罗甸玉的稀土元素配分具有δCe和δEu异常的特点,稀土配分模式与围岩辉绿岩及灰岩均较为一致。罗甸玉的硅氧稳定同位素的研究与成矿流体中δ18O分镏方程计算结果,表明罗甸玉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在罗甸玉岩石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罗甸玉的形成是罗甸玉为岩床状辉绿岩顺层侵入时带来气液流体,与灰岩围岩发生长期的交代蚀变所形成的,由于热液活动各阶段的物化条件和地质作用不同,罗甸玉的成矿表现为多阶段性,从而形成在同一成矿期内不同结构特征、不同玉性表现的不同成矿阶段的罗甸玉矿体。罗甸玉基本物理光学性质测试表明,玉石颜色主要以白、青白、青颜色为主,并有着铁锰质浸染形成的“花斑玉”。玉石在矿层(体)中一般呈瓷状、蜡状及弱油脂光泽,在自然断口或人工切割面,则多为蜡状光泽到油脂光泽。罗甸玉折射率、维氏显微硬度、摩氏硬度及密度等与其它软玉相似,但罗甸玉在紫外下均有不同的发光现象,一般在长波紫外下以绿色荧光为主色调,短波紫外则以带有褐色调的黄绿色荧光为特征,且在阴极发光下也有不同程度强弱的发光现象,有别于其它软玉类。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罗甸玉中透闪石颗粒间的结构紧密程度与玉石的玉质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X射线衍射(XRD)测试证实,罗甸玉的结晶度较新疆、青海软玉高,晶体结构与标准透闪石有少许差异,高温XRD实验证实了在透闪石-方解石-石英共存的体系中透辉石的形成机制;电子顺磁共振(EPR)表明,罗甸玉中Fe3+和Mn2+的EPR共振谱均很相似,Mn2+离子的共振吸收近于各向同性,其配位多面体都具有近于立方对称的结构环境,Fe3+离子在160mT附近的共振谱近于各向同性,其对称性较高,晶体中普遍存在着以类质同象置换置换了八面体位置的Mg2+形式进入的Mn2+离子。罗甸玉IR测试样品中,大部分样品出现了840cm-1~860cm-1较弱但是非常清晰的肩状吸收带,这一在天然透闪石中没有的频率带内的吸收,是罗甸玉所特有的,是由于其玉化过程中残留的透辉石所致。利用电子探针结果结合IR测试提供的精细结构特征,详细地推算了罗甸玉中透闪石的晶体化学式。通过吸收光谱测试及吸光度的测定,认为罗甸玉所表现出的颜色,一方面是其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所致,主要是由Fe2+→Ti4+荷移谱(490nm500nm)、Fe3+的6A1→4T2(4G)的电子跃迁(615nm632nm,685nm694nm)和Mn2+的4T1(4G)→6A1(6S)的电子跃迁(549nm560nm)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涉及到玉石成分中杂质离子的种类、含量和存在形式以及杂质离子的相对含量,是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对罗甸玉吸光度的测试表明,罗甸玉的感观透明度与罗甸玉中矿物的组成展布有密切关系。不同结构中透闪石的结晶粒度、矿物展布方式的不同,其感观透明度亦不同。铁锰浸染的程度、裂隙发育的程度、位置等,也是引起罗甸玉感观透明度变化的因素;从格里菲斯微裂纹理论(Griffith crack theory)的原理结合扫描电镜的研究,对罗甸玉所具有的高韧性进行了研究。认为罗甸玉的高韧性是与其内部晶粒界面、解理面、微裂纹和孔隙及其发育的大小有关。提出罗甸玉以颜色分类为主的分类命名方案,将颜色作为主要的分类依据;在罗甸玉品质分级时主要考虑包括了结构构造、透明度、净度等因素,将罗甸玉质地划分为优~Ⅲ四个级别,综合颜色、质地、净度以及工艺四个方面因素,将罗甸玉石的综合品质划分为三级。通过罗甸玉与其它产地软玉的对比研究以及对罗甸玉加世性能的初步研究,认为罗甸玉除少数外,玉石的油性大多与高质量的新疆、青海等地的软玉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直观上影响了罗甸玉产品的质量;另外,瑕疵也是影响罗甸玉工艺性能的另一因素。罗甸玉只有在加工工艺上围绕这两方面,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解决,才有可能提升罗甸玉的市场价值。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采用传统与现代测试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较为系统的厘定了罗甸玉的岩石矿物学特征。首次利用红外光谱测试在天然软玉样品中获得了透辉石的特征吸收谱,以及采用显微光度计、扫描电镜技术、X射线衍射的技术手段,比较深入地研究了罗甸玉的呈色机理、光泽、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利用高温原位XRD方法,初步探讨了罗甸玉中透辉石的形成机制。(2)首次从格里菲斯微裂纹理论(Griffith crack theory)的原理结合扫描电镜的研究,对罗甸玉所具有的高韧性进行了研究。认为罗甸玉的高韧性是与其内部晶粒界面、解理面、微裂纹和孔隙及其发育的大小有关。(3)确认了罗甸玉是一种新的成因类型。根据罗甸玉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流体性质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罗甸玉的成玉机理与基性岩同碳酸盐岩的接触变质作用有关,由于热液活动各阶段的物化条件和地质作用不同,罗甸玉的成矿表现为多阶段性,气成热液变质带控制了罗甸玉的分布。(4)根据罗甸玉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以颜色为主要分类依据的罗甸玉分类命名方案,根据对罗甸玉市场情况、室内分析和鉴定及颜色、质地、净度、工艺、块度等五个方面要素的分析,首次提出将罗甸玉质地的分级划分为优~Ⅲ四个级别、品质划分为三个品级。

张永超[2](2019)在《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文中认为查个勒大型铅锌钼铜矿床位于念青唐古拉铅锌银铁钼钨成矿带西段,但目前对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成因类型等方向的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开发以及该成矿带西段的找矿工作。本文系统开展了查个勒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矿物学、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为:1、查明查个勒矿床地质特征查个勒矿床自北向南由龙根铅锌矿段、查北铅锌多金属矿段和查南钼矿段组成。其中龙根矿段富含Pb、Zn和Fe,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层状产于矽卡岩、大理岩及附近层间破碎带。查北矿段则富含Pb、Zn、Ag和Cu,矿体呈脉状、不规则状或透镜状赋存于角岩、矽卡岩、灰岩和大理岩中。查南矿段则富含Mo、Fe,及少量Cu,矿体主要呈细脉状或浸染状产于岩体中石英脉和硅化花岗斑岩中。矽卡岩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近端石榴子石呈红褐色,远端为浅棕色、绿色,从近端至远端钙铝榴石含量逐渐增加。而辉石也显示了相似的特征,随着靠近灰岩,透辉石端元组分逐渐增加。2、限定了查个勒矿床成岩成矿时代,提出古新世-早始新世板片回撤的成岩成矿动力学模式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成矿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为高硅,富碱,贫Ti、Mg、P和Ca,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Rb、Th、K和Nd,而亏损Ta、Nb、Sr和Ti。各矿段成矿岩体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Pb同位素组成相近,且与大陆上地壳相似,显示强烈的轻重稀土分馏,呈斜率较大的右倾“V”型稀土配分模式。三个矿段成矿岩体具相似的εHf(t)值(-8.53-0.23)和εNd(t)值(-15.48-5.24),Nd模型年龄(1.31.77 Ga)和Hf模型年龄(1.02-1.47Ga)与念青唐古拉群结晶基底形成时代相似,通过Sr-Nd-Hf同位素所计算的花岗斑岩源区地幔贡献比例为10-60%。查个勒矿床各矿段成矿岩体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来源于中元古代结晶基底的部分熔融,并有一定量幔源物质的贡献。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的成岩成矿年龄相近,均在5964Ma,具体为龙根矿段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64.3±0.7 Ma)与闪锌矿Rb/Sr年龄相似(59.1±1.1 Ma)。查北矿段花岗斑岩年龄(63.8±1.1 Ma)与白云母40Ar/39Ar年龄相似(62.75±0.63Ma)。查南矿段花岗斑岩年龄(63.9±0.9 Ma)与辉钼矿Re-Os年龄(62.3±1.4 Ma)相似。成岩成矿作用与北向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块回撤以及印度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有关,是俯冲晚期-主碰撞早期过渡环境的产物。3、探讨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关系及矿床成因,认为查个勒矿床为典型的斑岩型Mo+矽卡岩型Pb-Zn多金属矿床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产于同一构造体系下,并表现出从Mo、Mo-Cu、Cu-Pb-Zn变为Pb-Zn的矿化分带。成矿岩体均为花岗斑岩,且具有相似的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矿化年龄和Sr-Nd-Pb-Hf同位素组分特征,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岩浆源和类似的演化过程。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表明查个勒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体系,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大气降水加入的比例逐渐增加,成矿晚期演化为以大气降水为主。查个勒矿床Mo矿化和Pb-Zn矿化金属硫化物具有相似的S和Pb同位素、辉钼矿Re同位素和闪锌矿Rb同位素表明这两种矿化具有相似的成矿物质来源,均是岩浆热液起主导作用。从查南钼矿化、查北铅锌多金属矿化到龙根铅锌矿化,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微量元素组成LA-ICP-MS分析结果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例如Sb、Mo、Mn和As等元素在查南钼矿段黄铁矿中最为富集,Cu和Zn等元素在查北矿段相对富集,而Pb、Ag、Co、Ni等微量元素在龙根矿段黄铁矿中相对富集。三个矿段大多数黄铁矿Co/Ni≥1,同时Au、As的含量与斑岩型热液矿床类似。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成因判别图显示其为与岩浆热液相关成因。因此,我们推断三个矿段在同一构造-岩浆事件下形成,属于同一斑岩-矽卡岩Mo-Pb-Zn成矿系统。4、探讨了查个勒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流体包裹体、C-H-O同位素和激光拉曼分析表明,在第I成矿阶段,Pb-Zn矿化成矿流体为高温、中等盐度的NaCl-H2O型岩浆水,岩浆热液流体与灰岩在约1.12.7 km深度处发生交代蚀变。在龙根矿段形成主要以钙铁榴石为主的石榴子石,而少量发育的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该阶段热液系统具有相对较高的氧化条件。而查北矿段主要为以钙铁辉石和钙锰辉石为主的辉石,以及极少量的以钙铝榴石为主的石榴子石,这些证据表明查北矿段处于还原环境。而在查南矿段,从岩浆中分异出的岩浆热液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弱还原性的特征,形成了钾硅酸盐化蚀变及与之相关的无矿石英脉体。第II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进一步降低,该阶段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沉淀出了湿矽卡岩矿物、磁铁矿、石英等。在龙根矿段成矿流体沸腾作用导致铁发生沉淀形成了磁铁矿。在查南钼矿化地段发育钾硅酸盐化蚀变,该阶段成矿流体在降温降压的过程中发生沸腾作用,导致了辉钼矿、黄铁矿和少量黄铜矿的沉淀。在第III成矿阶段,查北和龙根矿段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大大降低。成矿流体逐渐由氧化向还原环境转变、流体的沸腾作用和低温、低盐度的外部大气降水的混入最终导致了富含铜、铁的硫化物沉淀。而在查南矿段,则发生绢英岩化蚀变,并有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硫化物沉淀。随后,在第IV成矿阶段,随着大气降水混入的比例越来越高,流体温度、盐度均发生明显下降,在查北和龙根矿段导致了铅锌硫化物发生了快速沉淀。而在查南矿段发生了青磐岩化蚀变,主要形成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等蚀变矿物,可见星点状黄铁矿发育。而在成矿晚期(第V阶段),随着大气降水大量的混入,流体逐渐演变为以大气降水为主的低温的、低盐度的流体,代表了成矿热液活动的减弱或终止。5、建立了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成矿模式在65Ma左右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开始碰撞,导致北向俯冲的新特提斯板块发生回撤,诱发地幔物质上涌,并促使上覆念青唐古拉群结晶基底部分熔融并与少量幔源岩浆形成壳幔混合母岩浆。大规模岩浆上升侵位至浅部地壳形成岛弧型花岗斑岩侵入体,并不断分离出超临界流体。查个勒矿床超临界流体演化为完全不同的两类热液。在查北矿段和龙根矿段出溶的流体转变为一种高温、中等盐度的富含成矿元素(Zn、Pb、Cu、Fe)的NaCl-H2O体系岩浆热液。上升流体在花岗斑岩与下拉组灰岩之间的接触处或在岩性界面附近发生选择性交代作用,导致铅锌硫化物沉淀。而在查南钼矿段,出溶的流体转变为高温、高盐度,富含Mo、Fe等元素的流体体系,最终沉淀形成斑岩型Mo(Fe、Cu)矿化。6、分析了矽卡岩型铅锌、铁矿床和斑岩型钼矿床岩浆岩成因及源区差异,认为源区差异和岩浆岩性质是导致不同矿化的主要原因矽卡岩型Pb-Zn、Fe和斑岩型Mo矿床是古新世-早始新世念青唐古拉地区形成的三种最重要的成矿类型。Pb-Zn矿化与Fe矿化成矿性差异可能主要与岩浆源区的差异有关,更多幔源物质的混入对于矽卡岩型Fe矿床及相关花岗岩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岩浆源区主要为古老拉萨大陆地壳物质的岩浆作用则产生了强烈的Pb-Zn矿化。而Mo矿化和Pb-Zn矿化、Fe矿化的成矿差异性与岩浆源区无关,可能主要与岩浆侵位过程中地壳物质的加入、岩浆氧逸度和岩浆分异程度等物理化学条件有关。7、总结控矿因素,矿床时空分布特征,指明区域找矿方向念青唐古拉地区永珠组、洛巴堆组、下拉组、昂杰组、拉嘎组、郎山组等含碳酸盐岩地层与古新世-早始新世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部位是寻找矽卡岩型铅锌矿床、铁矿床有利地段,而在矽卡岩Pb-Zn多金属矿区的外围和深部应加大对斑岩型钼矿的勘查。

李壮[3](2019)在《冈底斯成矿带浦桑果富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文中认为西藏浦桑果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是近年来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首例大型矽卡岩型富钴铜铅锌矿床,也是冈底斯成矿带唯一一个富含钴的铜多金属矿床,而且矿床有用元素复杂,铜铅锌品位高,开发价值巨大。但成矿岩体尚未查明,是否有斑岩型矿体等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勘查评价,因此,亟待解剖矿床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指导找矿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针对矿区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点对浦桑果富钴铜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及矿物化学、成岩成矿时代、成矿流体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初步建立成矿模式,为冈底斯成矿带该类矿床的找矿提供理论指导。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进展和成果:1、系统查明了矿石的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及成矿元素钴的赋存状态。矿体主要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发育于矿区中酸性岩浆岩与塔克那组灰岩的矽卡岩化接触带,形成Cu、Pb、Zn为主伴生Co、Ni、Cd等多金属矿体。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次为辉砷镍钴矿、辉铜矿、斑铜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铋矿和赤铁矿;矽卡岩主要为钙质矽卡岩,矿物组合包括钙铁榴石、钙铝榴石、钙铁辉石、硅灰石,次为透辉石、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早期矽卡岩主要形成于高温、高氧逸度偏酸性环境;晚期矽卡岩主要形成于相对低温、低氧逸度偏碱性环境。矿区钴的赋存状态包括以辉砷镍钴矿独立钴矿物和硫化物中Co类质同象替代Zn、Fe等元素,黄铜矿为主要载钴矿物,闪锌矿为主要富钴矿物,次为黄铁矿。2、首次系统开展了矿区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岩浆岩的年代学研究,厘定了成岩成矿时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结晶年龄为13.6±0.2Ma14.8±0.4Ma,闪长玢岩形成年龄为13.6±0.1Ma14.6±0.3Ma,岩体均形成于中新世;闪锌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2±0.7Ma,表明矿化为中新世时期,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显示中酸性岩浆的侵位与成矿关系密切。3、通过流体包裹体,H-O-He-Ar-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深入揭示了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和矿质沉淀机制。矿区主要发育W型、S型、C型、L型和V型5类流体包裹体,早期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水,流体为具高温、高盐度和高氧逸度的NaCl-H2O-CO2-CH4体系;晚期成矿阶段有大气降水加入,流体主要为具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体系。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均具壳幔混源特征。温度降低、水岩反应和流体沸腾作用是导致矿区矿质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4、首次结合矿区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综合探讨了与成矿有关岩浆岩的岩石成因、成矿地质背景,初步建立了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和成矿模式。矿区中酸性侵入岩均具有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属性,铜、铅矿化主要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有关,锌、铁矿化主要与闪长玢岩有关。矿区岩浆岩主要形成于中新世后碰撞伸展构造背景,区域构造背景由碰撞挤压向后碰撞伸展背景转换,大陆岩石圈发生拆沉形成富Co、Ni等基性-超基性岩浆熔体底侵拉萨地块加厚新生下地壳部位,导致新生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并与少量幔源基性岩浆发生混合,最终形成矿区埃达克质中酸性侵入岩和基性辉长岩脉,在中酸性岩体与塔克那组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富钴铜铅锌矿体。

张小波,张世涛,陈华勇,刘俊安,程佳敏,初高彬,李莎莎[4](2020)在《石榴子石U-Pb定年在矽卡岩矿床中的应用:以鄂东南高椅山硅灰石(-铜)矿床为例》文中认为石榴子石原位U-Pb定年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低铀矿物同位素定年方法,目前在矿床中成功应用的实例较少,尤其是在非金属矿床中更为罕见.基于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在鄂东南高椅山硅灰石(-铜)矿床中厘定出两期石榴子石,分别为第一期深棕色石榴子石Grt1和第二期浅棕色石榴子石Grt2.电子探针成分分析(EMPA)表明,两期石榴子石均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固溶体系列,其中Grt1相对富Fe(Adr62.4Gro36.5~Adr94.4Gro0),而Grt2相对富Al(Adr32.6Gro66.4~Adr40.2Gro58.6).对Grt1和Grt2石榴子石进行LA-ICP-MS U-Pb定年,获得T-W下交点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42.5±2.0 Ma(2σ,MSWD=1.30,n=38)和136.0±14.0 Ma (2σ,MSWD=0.42,n=17),与矿区内广泛出露的石英二长闪长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139.8±1.5 Ma;2σ,MSWD=0.10,n=22)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高椅山Grt1石榴子石具有较高的U含量和较低的普通铅含量,此为U-Pb同位素测年成功的主要因素.

白炜[5](2019)在《新疆西天山喇嘛苏和可克萨拉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喇嘛苏铜矿床和可克萨拉铁铜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的北部,形成于北天山洋向南部伊犁板块俯冲的构造背景之下,是区域上两个较为典型的矽卡岩矿床。野外考查发现,喇嘛苏铜矿床发育大量磁黄铁矿,磁铁矿较少,赤铁矿和石膏不发育,可克萨拉铁铜矿床发育大量的磁铁矿和赤铁矿。两个矿床的氧化还原性存在较大差异。为探讨该差异性的成因,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岩(矿)石镜下鉴定、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矽卡岩矿物电子探针和LA-ICP-MS微区分析,对两个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矽卡岩矿物化学、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机制进行了系统对比与研究。研究表明,喇嘛苏铜矿床干矽卡岩阶段发育钙铁辉石、石榴子石、透辉石和硅灰石,湿矽卡岩阶段发育铁韭闪石,绿帘石和磁铁矿发育较差,石英-硫化物期发育大量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黄铁矿等。可克萨拉铁铜矿床的石榴子石-透辉石阶段发育石榴子石、透辉石和硅灰石,绿帘石-磁铁矿阶段发育大量磁铁矿和绿帘石,氧化物阶段赤铁矿发育,石英-硫化物期不发育磁黄铁矿,主要生成黄铜矿、黄铁矿和斑铜矿等。两者矿石组分的差异表明,喇嘛苏铜矿床的成矿环境为还原性环境,可克萨拉铁铜矿床的成矿环境为氧化性环境。喇嘛苏铜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83550℃,成矿流体的盐度和密度分别为9.039.0 wt%和0.690.94 g/cm3,成矿深度1.54.1 km,流体成分包括H2O和CH4,为还原性流体。可克萨拉铁铜矿床的成矿温度为250507℃,成矿流体盐度和密度分别为3.635.2 wt%和0.460.83 g/cm3,成矿深度1.13.8 km,流体成分主要为H2O,为氧化性流体。流体的沸腾作用是二者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矽卡岩矿物化学研究显示,喇嘛苏铜矿床和可克萨拉铁铜矿床的石榴子石均为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前者的石榴子石在相对还原的弱酸性-弱碱性环境中通过扩散交代和渗滤交代作用形成,后者的石榴子石主要在相对氧化的弱碱性-碱性环境中通过渗滤交代作用形成。两者氧化还原性的差异,是由于喇嘛苏铜矿床的成矿流体在与围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萃取了炭质地层中的还原性组分。

赵苗,潘小菲,李岩,陈国华,张诚,康川,魏锦,张天福,刘茜[6](2015)在《江西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位于赣东北深大断裂北西侧。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或矽卡岩化大理岩中,代表性矽卡岩矿物有石榴子石、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蛇纹石、金云母、符山石、绿泥石等。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交代关系推断流体经历了5个阶段,分别为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和表生氧化阶段。特征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铝榴石—钙铁榴石;辉石以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为主;角闪石属钙角闪石系列;绿泥石主要是密绿泥石和斜绿泥石。推测岩浆侵入后,在矽卡岩阶段为中酸性弱氧化条件,在退化蚀变阶段氧逸度和p H值升高,氧化物析出,随着氧逸度的又一次降低,金属硫化物沉淀。最后,通过其矿物成分特征推测该矿床金属矿化的种类。

张志[7](2015)在《西藏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文中认为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是该结合带南缘最具代表性的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集区。本文以区内尕尔穷及嘎拉勒两个矿床为重点解剖对象,采用详细的地质编录、系统的光薄片镜下鉴定、高精度成岩成矿年龄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等技术手段深入开展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演化过程、成矿构造背景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对于矿集区内及区域找矿有重要指导意义。尕尔穷矿床由产于石英闪长玢岩中的斑岩型钼(铜)矿体+产于接触带矽卡岩中的矽卡岩型铜金钼矿体+产于构造破碎带中的铁氧化物铜金建造型矿体“三位一体”矿体构成,嘎拉勒矿床则产出单独的矽卡岩型铜金矿体;尕尔穷矿床发育以石榴子石+透辉石+硅灰石+透闪石+绿帘石+绿泥石为代表的钙质矽卡岩,嘎拉勒矿床则发育以镁橄榄石+尖晶石+蛇纹石+金云母+水镁石+绿帘石+绿泥石为代表的镁质矽卡岩,均具有一定的矿物及矿化分带。矿床中铜、金、银等主成矿元素均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出现,其中金可见有裂隙金、粒间金、包体金、薄膜金、类质同象五种形式。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矿集区内共存在着6期岩浆活动,包含了成矿前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火山-侵入岩浆活动、晚白垩世主成矿期火山-侵入岩浆活动以及成矿后晚白垩世侵入岩浆活动。其中尕尔穷矿区成矿母岩-石英闪长岩成岩年龄为87.1±0.4Ma(MSWD=0.88),稍晚于嘎拉勒矿区成矿母岩-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年龄为88±1Ma),他们的εHf(t)值分别在3.510.5与5.849.20之间,显示幔源源区特征。矿集区内主要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出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Th等),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Hf、Zr、Yb、Ti等)特征,体现出弧岩浆的特征。尕尔穷矿区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86.87±0.50Ma(MSWD=0.52),嘎拉勒矿区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88.55±0.60Ma(MSWD=0.60),两矿区主要成岩成矿作用时代基本一致,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晚白垩世成矿事件,二者属于同一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产物。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矿床主成矿阶段流体为中高温-中高盐度至中低温-中低盐度演化流体,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成矿后期有天水混入,流体减压沸腾是金属元素沉淀的重要机制。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源型,主要来自于地幔。综合前述研究与区域构造演化,识别出了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碰撞构造演化阶段耦合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发现了斑岩型+矽卡岩型+铁氧化物铜金建造型“三位一体”的矿体组合类型,为区域找矿指明了方向;建立了燕山晚期与幔源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成矿亚系列,提出了矿集区成矿作用主要与南羌塘陆块与拉萨地体之间的陆-陆碰撞有关,成矿岩浆起源于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的新认识。在矿床成矿模式及勘查模型基础上,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蚀变填图及标志性矿物识别等方面成果对矿集区外围开展了成矿预测,同时为区内及区域找矿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云飞[8](2020)在《不锈钢渣玻璃陶瓷的制备及热处理制度优化》文中认为以不锈钢渣为代表的钢铁冶炼废渣是现代城市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其综合利用是目前矿业工程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AOD(氩氧脱碳)渣作为不锈钢渣中的一类,不仅堆积量大,而且含有多种有毒重金属元素,这些特点使其成为最难以实现综合利用的冶炼渣之一。玻璃陶瓷化作为重金属固化的一种处理手段,同时所制备材料兼具耐磨、耐腐、高强等特性,因此利用不锈钢渣制备玻璃陶瓷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相关研究并不完善,其中成分的变化对于熔体物性、显微结构演化及其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未揭示,有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本论文鉴于不锈钢渣成分的特点,设计相应基础玻璃配方。采用熔融法制备玻璃陶瓷材料,研究不锈钢渣不同引入量、SiO2/MgO对玻璃熔体物性、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高温熔体物性测试、FTIR、DSC、XRD、SEM-EDX等测试手段对玻璃熔体物性、玻璃陶瓷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为推进不锈钢渣玻璃陶瓷产业化生产,采用正交实验探究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不锈钢渣添加量逐渐增大,玻璃陶瓷熔体粘度?减小、电导率κ增大、粘滞活化能E?增大、电导活化能Eκ减小。高温粘度与电导率符合ln?=β-αlnκ的线性关系,且α值在1附近波动。玻璃陶瓷的析晶活化能为335473 kJ/mol,析晶指数n约为1,晶体生长方式为一维生长。以抗折强度和密度作为衡量指标,确定不锈钢渣最佳引入量为60%,制得的玻璃陶瓷抗折强度约为150MPa,密度约为3.0g/cm3。通过对基础玻璃中SiO2/MgO在7.5、6.5、5.6、5.0、4.5范围内调控,随着比值减小,高温熔体粘度降低、粘滞活化能减小、玻璃陶瓷的析晶能力增强。当SiO2/MgO=4.5时,玻璃陶瓷析晶指数为3.21,析晶能力最强。晶相中辉石占比为63.07%,硅灰石占比为22.03%。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其抗折强度为176.21MPa,维氏硬度为8.81GPa,热膨胀系数为10.97×10-6/℃,密度为3.08g/cm3。通过对基础玻璃热处理工艺参数优化,确定工艺参数对材料抗折强度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核化温度、核化时间,优化后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晶化温度800℃、晶化时间2h、核化温度720℃、核化时间1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玻璃陶瓷其抗折强度达到196.81MPa,维氏硬度达到9.66GPa,密度接近3.1g/cm3,耐腐蚀性约为90%。论文研究结果可为实现不锈钢渣的无害化处理,同时为实现这种城市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宋彦军[9](2017)在《石灰—偏高岭土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天然矿物纤维改性研究》文中认为古建筑遗址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目前,中国保有大量如城墙、墓葬、石雕造像及岩画壁画等砖石及岩土质古建筑遗址,而此类遗址保护工作的关键就在于修护所采用的胶凝材料是否得当,因此,古建筑修护胶凝材料的研发一直是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重点。石灰-偏高岭土(Lime-metakaolin,L-MK)胶凝材料是由熟石灰与偏高岭土混合而成的胶凝材料,由于其机械强度适中、透水透气性良好、不含可溶性盐类等特性,可与古建筑基体进行良好兼容,因而成为近几年古建筑修复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氢氧化钙和偏高岭土为原料,制备了L-MK净浆及砂浆,并以性能增强及生产安全性为出发点,选用坡缕石、硅灰石、水镁石及海泡石四类非石棉天然矿物纤维对其进行改性。采用现代测试手段对浆体的固化反应机理、物相成分和微观结构变化以及纤维改性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偏高岭土掺量0%50%范围内,其掺量的增加有助于净浆中水化反应的进行,使材料整体性能提高。其中,当掺量40%50%时,C4AH13为反应初期的主要结晶态水化产物,而后C4AH13逐渐向C2ASH8转化,28天时C2ASH8成为主要产物,养护28天可可基本将原料Ca(OH)2反应完全;掺量10%20%时,C4AH13为整个过程中的主要结晶态水化产物,养护28天时样品中仍存有大量未反应的Ca(OH)2;掺量30%时,经过28天养护,产物中C4AH13和C2ASH8并存,也存在一定量未反应的Ca(OH)2;整个养护过程中C4A?H11仅作为中间产物短时间存在于反应初期,对材料结构和性质影响不大;此外,水化产物C-S-H中存在普遍的Al类质同象替代Si的现象。(2)与净浆相比,标准砂的加入会延缓砂浆的水化反应进程,有利于碳化反应的进行;偏高岭土掺量的升高有助于砂浆机械强度、抗干燥收缩性、质量稳定性、水稳定性及抗硫酸盐腐蚀性的提高;较高的养护湿度条件有利于L-MK砂浆总体性能的提升,表明L-MK砂浆适用于潮湿环境中,但高湿度条件下养护后的L-MK固化砂浆对硫酸盐侵蚀的敏感性更高;胶砂比和水胶比的改变,会对新拌砂浆的工作性能及固化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在坡缕石及硅灰石纤维粉改性L-MK砂浆中,纤维粉尺寸越细小,改性作用效果越明显,但两种纤维对砂浆的作用机理不同:坡缕石纤维会促使水化产物沿纤维表面生长成放射状的脉络结构,而硅灰石则会参与体系内部水化反应;两种纤维粉均会在一定程度改善砂浆的柔韧性,有利于提高砂浆的抗裂性能;坡缕石纤维的添加会使新拌砂浆流动度明显减小,收缩值和吸水性变大,而力学性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硅灰石纤维会增加砂浆流动度,收缩值和吸水性变小,有利于抗折强度的提升,对抗压强度影响不大,经分析,坡缕石纤维最佳掺量为2%4%,硅灰石为4%;(4)在水镁石及海泡石纤维改性L-MK砂浆中,经过松解处理,可以使纤维束发生显着松解,杂质含量减少,相比于干法添加,湿法添加更有利于纤维在砂浆中的均匀分散;两种纤维的添加均会减小新拌砂浆的流动度,增加固化砂浆的收缩性及吸水性,其中海泡石纤维影响效果更为明显;此外,水镁石和海泡石纤维的添加会在砂浆内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能有效承担并消耗断裂能,使砂浆力学性能获得一定提升;水镁石和海泡石纤维分别在掺量2%和6%时效果最好。(5)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和裂纹的几何关系模型,探究了水镁石和海泡石纤维改性L-MK材料中乱向分布的微裂纹和纤维之间的量化关系。在假定微裂纹尺寸一定的条件下,裂纹与纤维的接触概率与纤维掺量成正比,与纤维长径比成反比。水镁石纤维相比海泡石纤维具有更低的相对密度和长径比值,有利于在较少的纤维体积掺量条件下增加微裂纹与纤维的接触概率,从而可在较少的纤维掺量条件下发挥其纤维增强赠韧的作用效果。

温得成[10](2020)在《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地聚物是当下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地聚物以活性硅铝酸盐为原料,在较低温度下,通过碱激发剂溶解出活性硅铝酸盐中的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通过缩聚反应形成聚合凝胶,通过脱水和干燥最终形成地聚物。本文研究了地聚物、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及其纤维增韧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反应机制;特别针对金刚石工具传统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烧结的局限性,利用地聚技术可以在非烧结情况下固化金刚石,有望为金刚石工具的制备提供更加环保和简捷的途径。在本研究中,首先以偏高岭石为主要固体原料,制备了不同碱激发剂模数的地聚物,通过时间与地聚合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利用JMAK模型,得到了地聚合反应的Avrami指数(n)和生长速率(k)。研究发现,偏高岭石基地聚合反应可描述为一维扩散控制的反应,地聚合反应遵循板层状的增长机理;当碱激发剂模数为1.30时地聚合反应的反应程度达到最大值65.1%。同时,表征了不同碱激发剂模数地聚物的性能,研究发现碱激发剂模数为1.30时地聚物28d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33.5MPa;地聚物的凝胶主要以PS([-Si-O-Al-O-]n)和PSS([-Si-O-Al-O-Si-O-]n)类型存在,且制备的地聚物中石英相会部分溶解在碱激发剂中,同时地聚物中会生成沸石相。因此,确定碱激发剂模数为1.30时地聚物的综合性能最佳。当固定碱激发剂模数为1.30,研究金刚石含量对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影响发现,当金刚石与固体原料的质量比为0.43时,制备的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28d的抗压强度为31.8MPa,此时金刚石占复合材料的体积比为0.13。同时,金刚石与固体原料的质量比为0.43时,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中凝胶相对金刚石的包裹性能最佳,此时复合材料中沸石相的含量最高,能够为金刚石工具提供所需要的孔隙结构;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28d吸水率范围为22.4%-25.4%,说明不同金刚石含量的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都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将不同金刚石含量的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进行烧结后发现,复合材料中的各种物相在500℃以下具有优良的物相稳定性;此外,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体积稳定性,最大尺寸变化率为1.5%;通过研究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烧结机理发现,500℃的烧结只是引起地聚物中自由水和结构水的脱水反应;与此同时,地聚物在烧结过程中由于脱水反应引起孔隙结构扩大和裂纹的扩展,因此烧结后不同金刚石含量的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强度下降。通过在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中掺入纤维进行了复合材料的增韧研究,研究发现,加入纤维后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与引入硅灰石纤维相比,玻璃纤维对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提升更明显。硅灰石含量为5.0%时复合材料样品的28d抗折强度为11.2MPa;当玻璃纤维含量为7.5%时复合材料样品的28d抗折强度为17.9MPa,明显优于硅灰石的增韧效果;在纤维增韧的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中,发现玻璃纤维部分溶解在碱激发剂中,而硅灰石的纤维结构完整。此外,利用Griffith断裂理论研究了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纤维增韧机理,发现纤维的加入提高了地聚物的表面能,最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

二、硅灰石的电子显微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灰石的电子显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罗甸玉矿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软玉概述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软玉研究现状
        1.3.2 罗甸玉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概况及主要工作量
        1.5.1 研究工作概况
        1.5.2 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矿区地质特征
        2.3.1 地层
        2.3.2 构造
        2.3.3 岩浆活动
        2.3.4 变质作用
    2.4 矿床特征
        2.4.1 地质特征
        2.4.2 罗甸玉矿体特征
        2.4.3 后期构造对矿体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1 矿物组成
        3.1.2 典型显微结构
        3.1.3 矿化带岩石学特征
    3.2 岩石化学特征
        3.2.1 研究样品及数据处理
        3.2.2 常量元素特征
        3.2.3 微量元素特征
        3.2.4 稀土配分特征及意义
    3.3 硅氧同位素
    3.4 成矿机理初步探讨
        3.4.1 地质条件
        3.4.2 物质来源
        3.4.3 热液作用
        3.4.4 成玉作用
    3.5 小结
第4章 罗甸玉矿物学特征研究
    4.1 透闪石类矿物的界定
    4.2 罗甸玉中透闪石矿物学表征
        4.2.1 扫描电镜(SEM)
        4.2.2 X射线衍射(XRD)
        4.2.3 红外光谱(IR)
        4.2.4 电子顺磁共振(EPR)
        4.2.5 电子探针(EMPA)
    4.3 小结
第5章 罗甸玉玉石学研究
    5.1 玉石学基本特征
    5.2 颜色成因机理探讨
        5.2.1 样品及测试
        5.2.2 光谱归属解释
        5.2.3 呈色机理
    5.3 透明度与光泽的影响因素探讨
        5.3.1 透明度影响因素探讨
        5.3.2 光泽影响因素探讨
    5.4 韧性影响因素探讨
    5.5 工艺性能初探
        5.5.1 样品种类、方法
        5.5.2 工艺性能评价
    5.6 小结
第6章 罗甸玉及与其它主要软玉的比较研究
    6.1 矿床地质特征
        6.1.1 市场上主要软玉的矿床地质特征概况
        6.1.2 罗甸玉矿床地质特征
    6.2 矿物岩石学特征
        6.2.1 矿物组成
        6.2.2 结构构造特征
    6.3 玉石学特征
        6.3.1 基本物理光学性质
        6.3.2 颜色分类及成因
    6.4 质量评价特征
        6.4.1 质量评价
        6.4.2 利用评介
    6.5 小结
第7章 罗甸玉分类命名与品质分级
    7.1 分类与命名
        7.1.1 意义与依据
        7.1.2 分类命名方案
    7.2 品质评价依据与品质分级
        7.2.1 评价依据
        7.2.2 品质分级
    7.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简历

(2)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1.2.2 斑岩型钼(铜)矿床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3 拟解决的问题
        1.3.4 论文创新点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褶皱构造
        2.3.2 断裂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4.1 侵入岩
        2.4.2 火山岩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概况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2 矿体及矿化特征
        3.2.1 龙根铅锌矿段矿体特征
        3.2.2 查北铅锌多金属矿段矿体特征
        3.2.3 查南钼矿段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石物质成分
        3.3.2 矿石结构构造
        3.3.3 矿石类型
    3.4 围岩蚀变
        3.4.1 龙根矿段围岩蚀变特征
        3.4.2 查北矿段围岩蚀变特征
        3.4.3 查南矿段围岩蚀变特征
    3.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5.1 龙根矿段
        3.5.2 查北矿段
        3.5.3 查南矿段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4.1 成岩成矿年代学
        4.1.1 成岩年代学
        4.1.2 成矿年代学
    4.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4.2.2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4.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3.1 锆石Hf同位素
        4.3.2 Sr-Nd-Pb同位素
    4.4 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
        4.4.1 岩浆源区及岩石成因
        4.4.2 动力学背景
    4.5 岩浆性质对成矿的约束
        4.5.1 岩浆源区对成矿性差异的影响
        4.5.2 岩浆氧逸度及演化对成矿性差异的影响
第五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5.1 矿物学特征
        5.1.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5.1.2 金属矿物学特征
    5.2 成矿流体特征
        5.2.1 流体包裹体特征
        5.2.2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5.3 成矿物质来源
        5.3.1 S同位素研究
        5.3.2 Pb同位素研究
        5.3.3 矿物化学特征
    5.4 矿床成因
    5.5 成矿机理
        5.5.1 成矿作用过程
        5.5.2 矿质沉淀机制
    5.6 成矿模式
第六章 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6.1 成矿地质条件
    6.2 成矿规律及找矿指示
        6.2.1 成矿时空分布规律
        6.2.2 区域找矿方向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3)冈底斯成矿带浦桑果富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1.2.2 冈底斯成矿带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钴矿床研究现状
    1.3 浦桑果矿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创新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侏罗系
        2.2.2 白垩系
        2.2.3 古近系
        2.2.4 新近系
        2.2.5 第四系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6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1.1 白垩系
        3.1.2 古新世
        3.1.3 第四系
    3.2 矿区构造
    3.3 矿区侵入岩
    3.4 矿体特征
        3.4.1 形态、规模及产状
        3.4.2 资源量概况
    3.5 矿石特征
        3.5.1 矿石类型
        3.5.2 矿石组构
        3.5.3 矿物组合
    3.6 围岩蚀变特征
    3.7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第4章 矿物化学特征与钴的赋存状态
    4.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4.1.1 样品采集及特征
        4.1.2 分析方法
    4.2 矽卡岩矿物化学特征
        4.2.1 石榴子石
        4.2.2 辉石
        4.2.3 其它主要硅酸盐矿物
    4.3 硫化物矿物化学特征
        4.3.1 主量元素特征
        4.3.2 LA-ICP-MS微量元素特征
    4.4 钴的赋存状态
        4.4.1 独立钴矿物
        4.4.2 类质同象钴
    4.5 矽卡岩类型及形成环境
    4.6 小结
第5章 成矿流体特征、物质来源及金属沉淀机制
    5.1 流体包裹体分析
        5.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5.1.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5.1.3 包裹体成分分析
        5.1.4 包裹体显微测温
    5.2 成矿流体来源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5.2.2 氢、氧同位素特征
        5.2.3 氦、氩同位素特征
    5.3 成矿物质来源
        5.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5.3.2 硫同位素特征
        5.3.3 铅同位素特征
    5.4 金属迁移沉淀机制
    5.5 小结
第6章 中酸性岩浆岩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6.1.1 样品采集
        6.1.2 锆石U-Pb定年
        6.1.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6.1.4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6.1.5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6.2 锆石U-Pb定年结果
        6.2.1 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6.2.2 闪长玢岩
    6.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6.3.1 主量元素
        6.3.2 稀土元素
        6.3.3 微量元素
    6.4 全岩Sr-Nd-Pb-Hf同位素特征
        6.4.1 全岩锶-钕同位素特征
        6.4.2 全岩铅同位素特征
        6.4.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6.5 岩石成因
    6.6 小结
第7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7.1 成岩成矿时代
        7.1.1 成岩时代
        7.1.2 成矿时代
    7.2 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7.3 控矿因素
        7.3.1 岩浆作用对成矿的制约
        7.3.2 赋矿地层对成矿作用的贡献
    7.4 成矿模式
第8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石榴子石U-Pb定年在矽卡岩矿床中的应用:以鄂东南高椅山硅灰石(-铜)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
2 样品及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石榴子石电子探针成分
    3.2 锆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组成
    3.3 石榴子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组成
4 讨论
5 结论

(5)新疆西天山喇嘛苏和可克萨拉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构造
    2.4 岩浆岩
        2.4.1 前寒武纪岩浆岩
        2.4.2 早古生代岩浆岩
        2.4.3 晚古生代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2.6 区域构造演化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喇嘛苏铜矿床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1.4 矿体特征
        3.1.5 矿石组构
        3.1.6 围岩蚀变
        3.1.7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3.2 可克萨拉铁铜矿床
        3.2.1 地层
        3.2.2 构造
        3.2.3 岩浆岩
        3.2.4 矿体特征
        3.2.5 矿石组构
        3.2.6 围岩蚀变
        3.2.7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4 流体包裹体研究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2 岩相学特征
        4.2.1 喇嘛苏铜矿床
        4.2.2 可克萨拉铁铜矿床
    4.3 显微测温
        4.3.1 喇嘛苏铜矿床
        4.3.2 可克萨拉铁铜矿床
    4.4 成矿流体密度和压力
    4.5 成分分析
    4.6 流体性质及矿质沉淀机制
        4.6.1 喇嘛苏铜矿床
        4.6.2 可克萨拉铁铜矿床
5 矽卡岩矿物化学
    5.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5.2 主量元素
        5.2.1 喇嘛苏铜矿床
        5.2.2 可克萨拉铜铁矿
    5.3 微量元素
        5.3.1 喇嘛苏铜矿床
        5.3.2 可克萨拉铁铜矿床
    5.4 矿物化学的指示意义
        5.4.1 石榴子石的形成机制
        5.4.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6 矿床成因
    6.1 成矿特征的差异性
    6.2 成矿机制
        6.2.1 喇嘛苏铜矿床
        6.2.2 可克萨拉铁铜矿床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江西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2矽卡岩及成矿期次
    2.1矽卡岩阶段
    2.2退化蚀变阶段
    2.3石英硫化物阶段
    2.4石英碳酸盐阶段
    2.5表生氧化阶段
3样品及分析方法
4矿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4.1石榴子石
    4.2辉石
    4.3角闪石
    4.4硅灰石
    4.5绿泥石
5讨论
    5.1矿床成因
    5.2成岩成矿阶段演化
    5.3矽卡岩矿物与金属矿化的关系
6结论

(7)西藏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矽卡岩及矽卡岩矿床研究现状
        1.2.1 矽卡岩类型与矽卡岩矿床
        1.2.2 矽卡岩矿床成因与形成背景
    1.3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研究现状
        1.3.1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的由来
        1.3.2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的构造演化
        1.3.3 140~110Ma成岩-成矿事件研究进展
        1.3.4 110~80Ma成岩-成矿事件研究进展
        1.3.5 80~70Ma成岩-成矿事件研究进展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6 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7.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7.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区地质
    2.1 区域地质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区域地层
        2.1.3 区域构造
        2.1.4 区域岩浆岩
    2.2 矿区地质
        2.2.1 尕尔穷矿床
        2.2.2 嘠拉勒矿床
    2.3 小结
第3章 矿床地质
    3.1 尕尔穷矿床
        3.1.1 矿体地质
        3.1.2 矿石特征
        3.1.3 成矿元素赋存状态
        3.1.4 围岩蚀变
        3.1.5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3.2 嘎拉勒矿床
        3.2.1 矿体地质
        3.2.2 矿石特征
        3.2.3 成矿元素赋存状态
        3.2.4 围岩蚀变
        3.2.5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3.3 钙质矽卡岩
        3.3.1 采样位置、样品特征与分析方法
        3.3.2 钙质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3.3.3 矽卡岩演化及成矿
        3.3.4 对成矿环境与矿化的指示
    3.4 镁质矽卡岩
        3.4.1 采样位置、样品特征与分析方法
        3.4.2 镁质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3.4.3 矽卡岩演化及成矿
        3.4.4 对成矿环境及矿化的指示
    3.5 小结
第4章 岩浆活动及其成矿作用
    4.1 侵入岩
        4.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1.2 岩相学特征
        4.1.3 岩石地球化学
        4.1.4 成岩年代学
        4.1.5 Hf-Sr-Nd-Pb同位素特征
        4.1.6 岩石成因与成岩-成矿构造背景
    4.2 火山岩
        4.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2.2 岩石地球化学
        4.2.3 成岩年代学
        4.2.4 Hf-Lu同位素特征
        4.2.5 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及区域火山活动
    4.3 火山-侵入岩浆活动演化及成矿作用
    4.4 小结
第5章 矿床成因
    5.1 成矿流体特征
        5.1.1 尕尔穷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5.1.2 嘎拉勒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5.2 成矿流体来源
        5.2.1 尕尔穷矿床
        5.2.2 嘎拉勒矿床
    5.3 成矿时代
        5.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5.3.2 成矿时代
    5.4 成矿物质来源
        5.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5.4.2 Pb同位素特征
        5.4.3 S同位素特征
        5.4.4 Re含量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5.5 成矿构造背景
    5.6 成矿模式
    5.7 小结
第6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6.1 控矿因素分析
        6.1.1 岩浆岩条件
        6.1.2 地层条件
        6.1.3 构造条件
        6.1.4 大地构造环境条件
    6.2 找矿标志
        6.2.1 地表露头
        6.2.2 围岩蚀变标志
        6.2.3 矽卡岩标志
        6.2.4 化探标志
        6.2.5 物探标志
        6.2.6 遥感标志
    6.3 找矿模型
        6.3.1 地质模型
        6.3.2 地球化学模型
        6.3.3 地球物理模型
        6.3.4 遥感模型
        6.3.5 综合模型
    6.4 找矿方法评价
    6.5 矿集区找矿预测与找矿方向
        6.5.1 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
        6.5.2 斑岩-浅成低温热型铜金矿
        6.5.3 铁氧化物-铜金建造型铜金矿
        6.5.4 矽卡岩型铜金矿
        6.5.6 找矿思路
    6.6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8)不锈钢渣玻璃陶瓷的制备及热处理制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不锈钢渣简介
        1.1.1 不锈钢渣来源与存量概述
        1.1.2 国内外不锈钢渣的处理现状
    1.2 不锈钢渣中重金属离子的固化
        1.2.1 重金属离子固化机理
        1.2.2 重金属离子固化方法
    1.3 玻璃熔体粘度的研究
        1.3.1 成分对粘度的影响
        1.3.2 粘度测量手段及计算方法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实验过程与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主要设备
    2.3 玻璃陶瓷制备
        2.3.1 基础玻璃配方设计
        2.3.2 玻璃陶瓷制备工艺
    2.4 材料测试与表征
3 不锈钢渣引入量对玻璃陶瓷熔体参数及性能的影响
    3.1 不锈钢渣不同引入量配方设计
    3.2 不锈钢渣玻璃熔体物性的研究
        3.2.1 不锈钢渣引入量对熔体粘度的影响
        3.2.2 不锈钢渣引入量对熔体电导率的影响
        3.2.3 玻璃熔体结构的FTIR光谱研究
    3.3 玻璃熔体粘度与电导率的关系研究
    3.4 不锈钢渣不同引入量对玻璃陶瓷析晶行为、物相与结构的影响
        3.4.1 对玻璃陶瓷析晶行为的影响
        3.4.2 对玻璃陶瓷物相的影响
        3.4.3 对玻璃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3.4.4 FTIR对玻璃陶瓷结构解析
    3.5 不锈钢渣最大引入量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SiO_2/MgO对玻璃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1 不同SiO_2/MgO质量比玻璃陶瓷制备
    4.2 不同SiO_2/MgO质量比对玻璃陶瓷熔体粘度的影响
    4.3 不同SiO_2/MgO质量比对玻璃陶瓷析晶行为的影响
    4.4 不同SiO_2/MgO质量比对玻璃陶瓷物相的影响
    4.5 不同SiO_2/MgO质量比对玻璃陶瓷表面形貌的影响
    4.6 不同SiO_2/MgO质量比玻璃陶瓷红外光谱解析
    4.7 不同SiO_2/MgO质量比对玻璃陶瓷理化性能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5 玻璃陶瓷热处理工艺优化
    5.1 基础玻璃热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5.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5.3 最佳热处理工艺下玻璃陶瓷样品物相分析
    5.4 最佳热处理制度下玻璃陶瓷样品微观形貌分析
    5.5 最佳热处理制度下玻璃陶瓷样品理化性能汇总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石灰—偏高岭土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天然矿物纤维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古建筑修复胶凝材料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L-MK胶凝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L-MK胶凝材料简介
        1.3.2 国内外L-MK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非石棉天然矿物纤维在胶凝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
        1.4.1 水镁石纤维
        1.4.2 海泡石纤维
        1.4.3 坡缕石纤维
        1.4.4 硅灰石纤维
    1.5 本文主要工作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分析测试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其性质特征
        2.1.1 胶凝材料
        2.1.2 骨料
        2.1.3 天然矿物纤维
        2.1.4 其它实验材料
    2.2 分析手段及实验设备
        2.2.1 化学成分分析
        2.2.2 物相变化分析
        2.2.3 微观结构变化及微区成分分析
        2.2.4 材料性能测试
        2.2.5 其它测试工具及设备
第三章 L-MK净浆的性能表征及其固化反应机理
    3.1 L-MK净浆的制备
    3.2 L-MK净浆的性能表征
        3.2.1 新拌净浆的基本工作性能
        3.2.2 固化净浆的物理性能
        3.2.3 力学性能
    3.3 净浆固化反应机理研究
        3.3.1 物相成分变化分析
        3.3.2 微观结构变化及微区成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MK砂浆的成分配比及性能研究
    4.1 L-MK砂浆的制备
    4.2 偏高岭土掺量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4.2.1 新拌砂浆的流动度
        4.2.2 固化砂浆的物理性质
        4.2.3 力学性能
        4.2.4 物相成分及微观结构特征
        4.2.5 水稳定性
        4.2.6 抗硫酸盐侵蚀性
    4.3 养护湿度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4.3.1 固化砂浆的物理性质
        4.3.2 力学性能
        4.3.3 水稳定性
        4.3.4 抗硫酸盐侵蚀性
        4.3.5 砂浆碳化程度对比
    4.4 水胶比及胶砂比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4.4.1 新拌砂浆的流动度
        4.4.2 固化砂浆的物理性质
        4.4.3 力学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坡缕石及硅灰石纤维粉对L-MK砂浆的改性研究
    5.1 纤维粉改性L-MK砂浆的制备
    5.2 坡缕石纤维粉对L-MK砂浆性质的影响
        5.2.1 砂浆拌合需水量及其固化后的物理性质
        5.2.2 固化砂浆的力学性能
        5.2.3 坡缕石纤维粉对L-MK砂浆的微观作用机理
    5.3 硅灰石纤维粉对L-MK砂浆性质的影响
        5.3.1 砂浆拌合需水量及其固化后的物理性质
        5.3.2 固化砂浆的力学性能
        5.3.3 硅灰石纤维粉对L-MK砂浆的微观作用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镁石及海泡石纤维对L-MK砂浆的改性研究
    6.1 纤维的预处理及改性L-MK砂浆的制备
        6.1.1 纤维的松解实验
        6.1.2 纤维在浆体中的分散性评价
        6.1.3 纤维改性L-MK砂浆的制备
    6.2 水镁石纤维对L-MK砂浆性质的影响
        6.2.1 砂浆拌合需水量及其固化后的物理性质
        6.2.2 固化砂浆的力学性能
        6.2.3 水镁石纤维对L-MK砂浆的作用机理分析
    6.3 海泡石纤维对L-MK砂浆性质的影响
        6.3.1 砂浆拌合需水量及其物理性质
        6.3.2 固化砂浆的力学性能
        6.3.3 海泡石纤维对L-MK砂浆的作用机理分析
    6.4 水镁石及海泡石纤维与L-MK基体微裂纹的几何关系模型
        6.4.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理论基础
        6.4.2 纤维改性L-MK砂浆中裂纹与纤维的接触概率计算
    6.5 本章小结
结论以及研究展望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地聚物概述
        1.1.1 地聚物概念
        1.1.2 地聚物反应机理
        1.1.3 地聚物性能的影响因素
        1.1.4 地聚物研究现状
    1.2 金刚石工具
        1.2.1 金刚石工具概念
        1.2.2 金刚石工具的构成
        1.2.3 陶瓷结合剂对金刚石工具性能的影响
        1.2.4 金刚石工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2 实验
    2.1 实验原料
        2.1.1 偏高岭石
        2.1.2 碱激发剂
        2.1.3 金刚石
        2.1.4 硅灰石
        2.1.5 玻璃纤维
    2.2 地聚物及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2.3 样品表征
        2.3.1 力学性能分析
        2.3.2 密度和吸水率分析
        2.3.3 体积稳定性分析
        2.3.4 X射线衍射分析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3.6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2.3.7 差热-热重分析
3 地聚物制备及聚合反应动力学
    3.1 引言
    3.2 地聚物制备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地聚合反应动力学分析
        3.3.2 抗压强度
        3.3.3 XRD和 SEM-EDS分析
        3.3.4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3.3.5 地聚物密度分析
    3.4 小结
4 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抗压强度
        4.3.2 XRD和 SEM分析
        4.3.3 吸水率
        4.3.4 差热-热重分析和热学性能
    4.4 小结
5 地聚物复合材料增韧实验及效果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抗折强度
        5.3.2 XRD和 SEM分析
        5.3.3 纤维增韧机理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硅灰石的电子显微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罗甸玉矿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D]. 杨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2]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D]. 张永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3]冈底斯成矿带浦桑果富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D]. 李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4]石榴子石U-Pb定年在矽卡岩矿床中的应用:以鄂东南高椅山硅灰石(-铜)矿床为例[J]. 张小波,张世涛,陈华勇,刘俊安,程佳敏,初高彬,李莎莎. 地球科学, 2020(03)
  • [5]新疆西天山喇嘛苏和可克萨拉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对比研究[D]. 白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江西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赵苗,潘小菲,李岩,陈国华,张诚,康川,魏锦,张天福,刘茜. 地质通报, 2015(Z1)
  • [7]西藏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 张志.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8]不锈钢渣玻璃陶瓷的制备及热处理制度优化[D]. 云飞.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9]石灰—偏高岭土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天然矿物纤维改性研究[D]. 宋彦军. 长安大学, 2017(01)
  • [10]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温得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标签:;  ;  ;  ;  ;  

硅灰石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