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与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武智[1](2021)在《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提出职业教育是当代中国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联结教育、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政策不仅是规范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指针,而且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写照,更成为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职业教育政策置于理论分析的中轴,从历史制度主义独特的时间观、历史观和制度观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阐释政策文本的丰富意涵,对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演变进行合理归因,并揭示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政策演进的可能路向。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学术史梳理,辨析历史制度主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政策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研究主要方法等。简要介绍了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和路径依赖的分析范式,形成了由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解释框架。第二部分(第一至二章)对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分阶段研究。历史制度主义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分析长时段的教育政策变迁。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历经七十年的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持续变革。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分为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包括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五个方面。这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从政策环境分析、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小结。研究过程中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宏观因素出发,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性互动及其影响,试图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论文援引历史制度主义的时间观,将关键节点、序列、事件等引入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史的追溯之中,具体从纵向线性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点状历史节点两个层面出发,强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考虑制度内生机制的影响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体现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鲜明的渐进性和时序性,力求生动地呈现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第三部分(第三章)是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历史既是过去的时间性存在又决定着当下的现实性存在。纵观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程,一方面,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特征,政策的演变遵循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政策受偶然变量的影响,行动与制度互动的同时,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导致意外性制度变迁的发生。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段和八个“关键节点”的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集中探讨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变量等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从政府理性选择、学校理性选择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合理归因,并分析了投入效能和产出效能,揭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第四部分(第四章)是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整体上呈现出“断裂均衡”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方向、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和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新中国成立后,现有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变革,梳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专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的建立、技工学校和职工教育得到发展、城市职业学校的兴办、“文革”时期导致职业教育停滞的过程。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总体来看,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和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势在必行。先前的职业教育政策对后续的职业教育发展有持续性的影响,同时,后来发生的政策演变对此前的历史实践也具有经验总结和规则承续的意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以高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恢复提升,并且中职教育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以发挥其服务“三农”、助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功能,突出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包容性,从战略高度推动职业教育向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
向慧[2](2020)在《“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因此,“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是当前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素质的精准研判,也是职业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回应。综合来看,劳动者素质发展从经验到技能、再到经验与技能相结合、技能与知识结合,最终集知识、技能、创新为一体,同时教育内容上也经历了“应会”、“应知应会”并重到三型合一的发展过程,从而职业教育政策、理论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对外经贸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亟需按照“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进行培养,按照“三型”的能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是落实新时期职业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首先,按照目的性抽样原则并结合区域分布和培养方案结构,确定11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样本,对发布时间、整体结构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专业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培养方案更新调整具有滞后性、较少院校认识到商务实践的重要性,且存在培养目标偏向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重理论轻实践和缺乏创新类课程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教学标准缺失而课程导向偏离,“三型”劳动者培养要求新而课程适应滞后,专业建设历史短而无课程模板借鉴。然后,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抓取17494条有效数据,按照大数据分析理念,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诉求体现为对相关英语等级证书、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较高,且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贸业务运作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此,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精准,学生能力体系与社会需求不契合,人才供需脱节,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对企业的需求调研不充分、课程设置中企业角色不到位。因此,优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尤为迫切。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按照职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发展性原则,以企业需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个性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的自觉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优化。提出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优化课程目标,对标企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三者有机统一;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促进课程设置从学科体系中心向岗位任务中心转化,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包括增设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创新类课程、商务实际操作技能课程、补充中西方商务文化等。围绕“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以“岗位任务”为主线,以典型岗位任务架构主题模块,呈现“串行-相连”的知识结构,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的“米”字型课程样态。与此同时,为保证这一课程设置顺利实现“三型”目标,还需要健全专业课评估措施,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以及夯实校企合作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机制。
张丽杰[3](2020)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无论是从学校机构数还是在校生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认真梳理、分析总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历程,凝练不同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特点,这对引导、促进未来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价值和基础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以CNKI和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19982018年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38166篇期刊论文和11455篇被引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样本办法,根据研究文献的数量和相关重要政策文件,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历程,探索划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查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阶段状况,总结凝练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发展特点,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展望。研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19982005年是研究初步兴起时期;20062011年是研究迅猛发展时期;20122018年是研究质量提升时期。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并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的五大总体特征:一是从载文量看进展,经历“增-减-稳”三阶段。二是从核心期刊的形成看进展,经历了从少到多的历程,期刊来源趋于稳定,主要集中于四种高职教育的核心期刊,但是其质量有待提高。三是从研究主体看进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发文作者群还未形成,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核心发文机构群已经形成。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主体之间联系较少,大多是独立研究,但主体合作有明显逐渐加强的趋势。四是从研究主题看进展,研究主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一直是研究的主题,彰显出人才培养一直是时代命题,校企合作研究逐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识显着增强。五是从知识基础看进展,知识基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知识基础研究内容逐渐趋于具体化。通过系统梳理21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本文探索尝试将研究进程划分为初步兴起、迅猛发展和质量提升三个时期。同时,将知识图谱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丰富和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受时间、篇幅等限制,只收集CNKI和CSSCI数据库数据,未来还需拓展到多种数据库,进一步丰富研究数据,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文献全面覆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
于丽[4](2020)在《高职高专教育产业化模型构建及演进策略》文中指出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高职高专院校职能的转变,引发了高职高专教育产业化的争论,现有争论并未触及高职高专教育产业化的本质,尤其是如何产业化以及产业化如何演进。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教育产业化的机制与特点,并采用系统研究法构建了高职高专教育产业化的"输入→系统→输出→反馈→再输入"模型。进而在分析整合环境与产业互动的基础上,依据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和可塑性的交互作用,提出了高职高专教育产业化的演进策略,即针对不同环境不可预测性和可塑性,产业化应采取的演进策略分别有经典型、适应型、愿景型和塑造型等四大类,最后提出了产业化发展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职高专教育产业化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桑雷[5](2020)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为应对信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挑战,教育领域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着新的思考,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引领教育改革,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的基本共识。从本质上讲,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关注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必须将其放到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教育情境中去,不同背景、不同类型乃至不同学段的学生核心素养是不同的。研究聚焦职业核心素养,把核心素养放到职业发展变化的情境中进行理解,通过职业发展变化中人才素养关注点的变化,认为职业核心素养是职业发展变化对职业人才素养的要求,直接与职业环境和岗位能力相对接,关涉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岗位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性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指向于个体进入工作岗位,胜任岗位工作、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必需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集合。其核心特质在于其是一般职业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具备联结或活化其它素养的意义化能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必须将其限定在特定的背景下做针对性的理论探讨。基于模型构建与各种教育学理论的基本对应关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学理基础涉及到与内容相关的职业成长规律理论、与结构相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要求相关的人职匹配理论。同时,结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和学段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个体成长特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模型构建需要综合考虑价值维度、结构维度和层次维度三个维度,在价值维度上体现出适应未来职业发展与人的终身学习需要,在结构维度上体现出强调个体、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在层次维度上体现出符合高职教育文化和学段发展特点。基于此,研究综合考虑企业人才需求和高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着手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采用“整合型”的构建思路,借助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按照人与自我、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三个维度编制调查问卷,对江苏省8所高职院校的紧密型合作企业实施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411个,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析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要素28项。据此,构建起“同心辐射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其中,核心价值观为内核,职业品格与修养、生活与生涯素养、学习与创新素养、信息与技术素养四个层面为中间层,与之相对应的二十八项要素为外围层。通过对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总体上具有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重观念轻设计”目标割裂的问题、“重传授轻应用”理实脱节的问题、“重教育轻融入”协同不足的问题。探究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归因于理念的束缚、制度的羁绊和条件的约束。针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特征,以及素养的结构与特点,提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设想和可行路径。反映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为素养培养提供了必要性基础,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主体的职责和功能,加强整合和互动,共同构建起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之上的培养体系优化和管理机制革新则提供了可行性策略。其中,培养体系的优化是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具体包括四项措施,即培养目标“嵌”素养,优化目标体系;课程教学“练”素养,优化内容体系;实践活动“攒”素养,优化服务体系;质量监控“验”素养,优化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的革新是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的条件和保障,为此需要完善四项机制,即“柔性化”的组织管理机制、“系统化”的课程管理机制、“双师型”的教师管理机制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机制。
陈沛酉[6](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范涓涓[7](2019)在《影响高职高专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 ——基于家庭背景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改变,当下社会迅猛发展,国家建设需要工业4.0建设人才及“匠人精神”。在这种情况之下,专业选择作为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一个关键部分,因此展开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专业选择的研究,调查他们选择的现状,并发现他们选择专业的特点和规律,揭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进而通过改革优化专业选择,让学生尽其才,社会得到需要的人才。本论文主要以2018届高职高专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调查。运用教育社会学相关理论,基于家庭背景视角对高职高专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结果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在调查研究中关于高职高专专业选择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其原因,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一、高职高专学生专业达成度不高,民办与公办之间存在差异。在调查的728名学生中,高职高专约1/4的高职高专学生是通过专业调剂。民办的达成度比公办高,他们更在乎专业是否热门。二、父母不同的教育程度和工作类型对学生专业选择存在影响。他们是家庭中的第一代大学生,家庭资源占有较少;在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考虑较多;过去传统的专业选择观念依旧影响着学生专业选择。三、不同性别和家庭规模会影响学生的专业选择。女生在考虑专业选择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家庭条件相关因素。非独生女生在选择专业时比其他考虑的因素更多也更为审慎。家庭规模小的学生选择专业时自由度比家庭资源占有少的学生高。四、亲子关系与专业选择因素重要程度越小,父母越愿意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方案,有助于尊重学生的选择意愿。父母参与子女教育活动形式简单。父母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非简单的教育活动参与对学生专业选择有帮助。五、学生较低的学习意愿、工作热情和憧憬及专业意愿偏好娱乐化使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缺乏志向和拼搏动力。这与国家建设需要相应人才不符。基于以上结论,高职高专院校、家庭、社会及政府需要调整专业选择机制,采取专业选择补救措施,促进专业选择的公平;家庭与学生需要调整专业选择观念,积极探索职业生涯规划。
许军建[8](2019)在《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下应用型人才队伍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 ——基于2007-2016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新阶段,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人才的总体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出了统筹六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战略。其中提出,要打造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即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教育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必然要求。大力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弥补我国人力资源劣势,促进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本研究从我国的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pss、origin等统计软件,首先对我国的应用型人才队伍现状做一个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从应用型人才队伍的数量指标、应用型人才队伍的结构指标、应用型人才队伍的发展指标、应用型人才队伍的质量指标和应用型人才队伍的环境指标五个维度出发,选取了32个三级指标构建了我国应用型人才队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人口普查公报和前瞻数据库等相关文资料,搜集整理了2007—2016年十年数据,对我国的应用型人才队伍进行纵向分析。再次,在文章的第六部分,挑选了14个关键性指标,并以2016年31个省市的数据为样本对我国各省市的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各维度因子得分对我国应用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进行地区比较。最后,对今后我国应用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建议对策。研究表明,近10年来,我国应用型人才存量逐年增加,职业教育投入经费逐年上涨,我国应用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越来越高。但我国的应用型人才队伍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国东部地区的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水平高,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域、环境等条件限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职业教育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人力资源素质相对不高,应用型人才队伍情况则相对落后。因此有必要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校和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建立现代企业学徒制,多方面、多途径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张航[9](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文中提出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口红利使其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浙江高等职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高职教育不仅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了肯定,也为构建浙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对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四十年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一方面能够以史为鉴,为未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还能为国家其他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优越的浙江实践、浙江经验和浙江样板。为此,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四十年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以每个阶段的重点发展领域为立脚点力图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梳理出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四十年发展脉络,展现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波澜壮阔的画面,并结合发展现状探索新时期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因素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标志性重大教育政策为分段依据,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初步发展期(1978-1997)、跨越突破期(1998-2005)、转型升级期(2006-2013)、创新发展期(2014-2018)四个阶段,以每个阶段影响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着重考察该时段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此外,在查阅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政策变迁及相关经济社会背景,概括总结出四十年来浙江高职教育经历了从初露锋芒到渐成规模、从注重数量到优质提升的历史性转变,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据此本文还提炼凝结了浙江高职四十年来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包括依靠政策落实高职战略地位、多元融合健全院校管理体制、搭建中高职教育“直通车”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以及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等五个方面。但在当前国际国内人才竞争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发现浙江高等职业教育依然存在高职院校间质量发展不平衡、高职教育与浙江产业转型发展匹配度不高、经费投入问题依然严峻、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国际化外向型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宏观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服务力、保证经费投入提升办学条件、推进“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应该努力的方向。
何启明,张永刚,李璧强[10](2018)在《基于发展视角的高职高专教育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发展视角,比较分析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属性、办学定位等学理性问题,认为二者是不同类型的教育,高专属于普通高等教育范畴,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基于此,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对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管理、学业评价及课程考试制度改革等问题作了实践性探讨,提出高专"新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二、知识经济与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与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49-1977)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至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78—2019)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五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外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二、内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三、行动者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 |
一、政府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二、学校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第三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能分析 |
一、投入效能分析 |
二、产出效能分析 |
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考察 |
第四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 |
一、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方向 |
二、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 |
三、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 |
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 |
二、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 |
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一览(1949—201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国家意志之导向:高职“三型”劳动者培养的政策要求 |
2.现实困境之诉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实际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文献述评与启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三型”劳动者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
3.课程设置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七)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点 |
一、“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分析 |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1.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2.需求分析理论 |
(二)培养“三型”劳动者的逻辑分析 |
1.培养“三型”劳动者是历史的必然 |
2.培养“三型”劳动者是逻辑的必然 |
(三)“三型”劳动者培养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
1.“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
2.“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技能要求 |
3.“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要求 |
4.“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综合要求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基于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 |
(一)样本提取 |
1.样本总体 |
2.研究样本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1.培养目标定位 |
2.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的现状分析 |
3.专业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透视 |
1.培养目标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 |
2.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 |
3.技能培训不充分,理论、实践“脱钩” |
4.职业发展难支撑,创新课程匮乏 |
(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1.专业教学标准缺位,课程导向偏离 |
2.“三型”目标新,课程适应滞后 |
3.专业建设历史短,无课程模板借鉴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需求:基于企业招聘数据的分析 |
(一)数据采集 |
1.数据信息源及工具 |
2.数据采集目的 |
3.数据采集分析过程 |
(二)数据分析 |
1.数据编码 |
2.企业需求现状分析 |
(三)结果讨论 |
1.结论:企业岗位要求与“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吻合 |
2.问题:既定培养目标与企业“三型”需求对接不精准 |
3.原因:课程设置中的企业角色不到位 |
四、“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设计 |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和依据 |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 |
(二)优化课程目标: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 |
1.基础知识目标 |
2.职业技能目标 |
3.创新能力目标 |
4.“三型”目标的有机统一 |
(三)优化课程内容: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 |
1.从学科体系中心到岗位任务中心 |
2.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 |
(四)优化课程结构:以“三型”目标牵引岗位任务主题模块 |
1.建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要求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样态 |
五、“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 |
(一)健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估措施 |
(二)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 |
(三)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建设 |
(四)夯实校企合作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需要科学的回顾与反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关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工具 |
1.4.3 数据处理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等职业教育 |
2.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
2.1.3 知识图谱 |
2.1.4 研究主体 |
2.1.5 研究主题 |
2.1.6 知识基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元教育学 |
2.2.2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
2.2.3 文献计量学 |
2.2.4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2.5 信息可视化 |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概况:1998~2018 |
3.1 文献时间分布特征 |
3.2 来源期刊分布 |
3.3 研究主体分析 |
3.3.1 研究作者分析 |
3.3.2 研究机构分析 |
3.4 研究主题分析 |
3.4.1 突出人才培养 |
3.4.2 关注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 |
3.4.3 强调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3.4.4 重视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 |
3.4.5 以学生为中心 |
3.5 知识基础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初步兴起:1998~2005 |
4.1 《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一枝独秀 |
4.2 研究主体数量较少,缺乏主体合作 |
4.2.1 研究作者分析 |
4.2.2 研究机构分析 |
4.3 研究主题分析 |
4.3.1 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热点 |
4.3.2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4.3.3 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 |
4.3.4 重视毕业生就业 |
4.4 知识基础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迅猛发展:2006~2011 |
5.1 五大期刊载文量过千 |
5.2 研究主体数量增长明显,合作网络有所增大 |
5.2.1 研究作者分析 |
5.2.2 研究机构分析 |
5.3 研究主题分析 |
5.3.1 课程和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 |
5.3.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多样化的育人途径 |
5.3.3 重视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 |
5.4 知识基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质量提升:2012~2018 |
6.1 四大高等职教核心期刊形成 |
6.2 研究主体较为稳定,日益重视合作 |
6.2.1 研究作者分析 |
6.2.2 研究机构分析 |
6.3 研究主题分析 |
6.3.1 人才培养研究备受关注 |
6.3.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
6.3.3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6.3.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受到更多重视 |
6.4 知识基础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三阶段划分 |
7.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阶段性特征 |
7.1.3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部分高职教育政策 |
附录2:科研成果 |
(4)高职高专教育产业化模型构建及演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与产业化模型构建 |
1. 教育功能转型分析 |
2.教育产业化的内涵 |
3.关于教育产业性质的争论 |
4.教育产业经营机制与特点 |
5.高职高专教育产业化模型构建 |
三、高职高专教育产业化演进策略分析 |
四、高职高专教育产业化的相关建议 |
1. 市场与创新机制相结合的产业化 |
2.竞争与合作机制相结合的产业化 |
3.规模与成本战略相结合的产业化 |
(5)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进展 |
一、关于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研究 |
二、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结构研究 |
三、关于素质模型的理论及方法研究 |
四、关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及评价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内容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系探讨 |
第一节 职业发展变化中的素养考察 |
一、农业社会与操作技能 |
二、工业社会与职业能力 |
三、信息社会与核心素养 |
第二节 职业发展变化中人才素养的教育考察 |
一、职业人才素养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
二、职业人才素养教育中的价值坚守 |
第三节 职业与教育互动中的职业核心素养及其价值 |
一、基于职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核心素养理解 |
二、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高职教育价值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学理基础 |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内容与职业成长规律理论 |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结构与多元智能理论 |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要求与人职匹配理论 |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维度考量 |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价值维度 |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结构维度 |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层次维度 |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模式选择 |
一、国外典型的核心素养模型 |
二、我国典型的核心素养模型 |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可行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及结构分析 |
第一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流程 |
一、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
二、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实施 |
三、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结构特征 |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 |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特征 |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要素描述 |
一、职业品格与修养:要素及其表现 |
二、生活与生涯素养:要素及其表现 |
三、学习与创新素养:要素及其表现 |
四、信息与技术素养:要素及其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情况调查 |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情况调查 |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重观念轻设计,素养培养存在目标割裂的问题 |
二、重传授轻应用,素养培养存在理实脱节的问题 |
三、重教育轻融入,素养培养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 |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诊断 |
一、理念的束缚:校企合作中冷热不均的“壁炉现象” |
二、制度的羁绊:组织管理中各行其是的“梗阻现象” |
三、条件的制约:资源配置中强弱分明的“失衡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优化及保障 |
第一节 指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主体协同 |
一、多主体结合:明确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主体责任 |
二、多要素互动:加强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资源整合 |
第二节 指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体系优化 |
一、培养目标“嵌”素养,优化目标体系 |
二、课程教学“练”素养,优化内容体系 |
三、实践活动“攒”素养,优化服务体系 |
四、质量监控“验”素养,优化评价体系 |
第三节 指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机制革新 |
一、“柔性化”组织管理机制与素养培养活力 |
二、“系统化”课程管理机制与素养培养动力 |
三、“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与素养培养能力 |
四、“深层次”校企合作机制与素养培养合力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研究的结论及观点 |
二、研究的创新、反思及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影响高职高专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 ——基于家庭背景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
二、学生选择专业的群体差异研究 |
三、社会资本与专业选择研究 |
四、经济资本与专业选择研究 |
五、文化资本与专业选择研究 |
六、对已有研究总结与评价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经济资本理论 |
二、社会资本理论 |
三、文化资本理论 |
四、文化再生产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三、研究问题与论文框架 |
第二节 量化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一、高职高专专业选择问卷的编制 |
二、调查问卷的实测与修订 |
三、问卷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案 |
四、问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第三节 质性材料收集与分析 |
一、访谈对象的选择 |
二、访谈资料效度的分析 |
三、访谈资料分析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职高专定义 |
二、家庭背景 |
三、高职高专专业选择概念 |
第三章 高职高专学生专业选择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高职高专学生专业达成度分析 |
一、达成度的总体分析 |
二、不同群体学生专业选择达成度分析 |
第二节 高职高专专业选择的布局分析 |
一、专业选择的性别布局分析 |
二、专业选择的城乡布局分析 |
三、专业选择的不同层次布局分析 |
第三节 高职高专专业选择影响因素的群体差异分析 |
一、高职高专民办和公办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差异 |
二、高职高专专业选择影响因素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 |
三、高职高专专业选择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 |
四、高职高专专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家庭背景差异 |
五、高职高专学生专业计划分析 |
六、家庭背景与学生意愿专业的关系分析 |
第四节 亲子关系与学生专业选择关系分析 |
一、亲子关系与专业选择重要程度的相关分析 |
二、亲子关系与专业就业容易程度的关系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高职高专学生专业达成度不高 |
二、高职高专学生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差异 |
三、亲子关系与专业选择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建议与对策 |
一、对职业院校的建议 |
二、对学生及家长的建议 |
三、对社会及政府的的建议 |
第三节 思考与讨论 |
一、高职高专学生专业选择与社会再生产 |
二、教育社会学学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公平设想 |
第四节 创新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着作 |
二、学位论文 |
三、期刊论文 |
四、报告 |
五、电子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8)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下应用型人才队伍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 ——基于2007-2016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应用型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力资源支持 |
2.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重要之举 |
3.应用型人才队伍评价是建立科学人才评价机制的必然趋势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人力资源强国 |
2.应用型人才 |
3.应用型人才队伍评价指标体系 |
(四)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研究思路 |
2.技术路线图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数理统计法 |
二、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1.人力资源强国理论 |
2.人力资本理论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应用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关于人才评价的研究 |
3.关于应用型人才的研究 |
4.文献述评 |
三、我国应用型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 |
(一)劳动就业人口中技能劳动者数量偏少、供需矛盾突出 |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蓬勃发展但专业技术层次偏低 |
(三)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但结构有待优化 |
四、我国应用型人才队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2.系统优化原则 |
3.动态性原则 |
4.可操作性原则 |
5.目标导向原则 |
6.可比性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1.筛选指标 |
2.验证指标 |
3.确定指标 |
4.指标解释 |
五、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我国应用型人才队伍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测评方法 |
1.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2.我国应用型人才队伍的主成分分析 |
3.我国应用型人才队伍的纵向分析 |
(三)我国应用型人才指标体系分项指标纵向分析 |
1.应用型人才队伍的数量指标 |
2.应用型人才队伍的结构指标 |
3.应用型人才队伍的发展指标 |
4.应用型人才队伍的质量指标 |
5.应用型人才队伍的保障指标 |
六、基于全国省际数据的我国应用型人才队伍分析 |
(一)数据可行性检验——KMO检验 |
(二)我国应用型人才队伍主成分分析 |
1.变量的共度 |
2.因子的总方差解释 |
3.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 |
4.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
5.主因子影响因子群分析 |
(三)我国应用型人才队伍横向分析 |
1.我国东部地区应用型人才队伍分析 |
2.我国中部地区应用型人才队伍分析 |
3.我国西部地区应用型人才队伍分析 |
七、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对策与建议 |
1.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
2.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构建应用型人才培训机制 |
3.发挥职业教育区域优势,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系 |
4.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制度,构建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 |
(三)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三)核心概念 |
1.职业教育 |
2.高等职业教育 |
3.发展 |
(四)研究综述 |
1.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回顾的研究 |
(1)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
(2)关于区域性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回顾研究 |
(3)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回顾研究 |
2.有关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 |
(1)关于浙江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研究 |
(2)关于浙江高职教育历史回顾性研究 |
(3)关于浙江高职教育政策的研究 |
3.文献述评 |
(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本研究的不足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因素分析法 |
3.案例分析法 |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
(一)恢复重建期(1978-1997):浙江高职教育“起步探索” |
1.发展背景 |
(1)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 |
(2)国家“三教统筹”和“三改一补”政策的推动 |
(3)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2.发展实践 |
(1)恢复专科学校招生 |
(2)创办短期职业大学 |
(3)试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二)跨越突破期(1998-2005):浙江高职教育“渐成规模” |
1.发展背景 |
(1)产业调整强力驱动高职发展 |
(2)素质提升高职资源需求强烈 |
(3)政策出台引导推动高职改革 |
2.发展实践 |
(1)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2)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
(3)批办民办职业学校 |
(三)转型升级期(2006-2013):浙江高职教育“‘质’‘量’兼顾” |
1.发展背景 |
(1)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向 |
(2)政策突破优化发展环境 |
(3)办学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
2.发展实践 |
(1)建设示范院校 |
(2)加强专业建设 |
(3)改革培养模式 |
(4)推进课程改革 |
(5)强化队伍建设 |
(四)创新发展期(2014-至今):浙江高职教育“优质提升” |
1.发展背景 |
(1)战略推进急需新型高技能人才 |
(2)政策引导建设优质高职院校 |
(3)基础雄厚转向实力提升 |
2.发展实践 |
(1)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
(2)开展现代学徒制度 |
(3)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
(4)多元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 |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
(一)形成较为完备的发展政策 |
(二)着力内涵建设的发展战略 |
(三)形成多方联动的管理体制 |
(四)构建中高职衔接的教育体系 |
(五)制定合理的财政投入标准 |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
(一)教育质量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
(二)高职教育与浙江产业转型匹配度不高 |
(三)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
(四)师资水平不能有效适应教育质量发展需要 |
(五)国际化外向型人才培养相对滞后 |
四、新时代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高职均衡发展 |
(二)加强内涵建设满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办学实力 |
(四)深入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
(五)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发展视角的高职高专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发展回顾:高职高专教育属性及办学定位的历史演进 |
三、学理分析:高职高专教育属性及定位问题的重新识辨 |
四、实践选择: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管理机制的优化 |
(一) 建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
(二) 重构教学工作规范与质量监控新机制 |
(三) 深入推进学业评价与课程考试制度改革 |
五、结论与建议 |
四、知识经济与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武智. 扬州大学, 2021(02)
- [2]“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向慧. 西南大学, 2020(01)
- [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D]. 张丽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4]高职高专教育产业化模型构建及演进策略[J]. 于丽.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03)
- [5]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D]. 桑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6]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7]影响高职高专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 ——基于家庭背景视角[D]. 范涓涓.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8]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下应用型人才队伍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 ——基于2007-2016数据的实证分析[D]. 许军建.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9]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D]. 张航.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10]基于发展视角的高职高专教育比较研究[J]. 何启明,张永刚,李璧强. 甘肃高师学报,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