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买方市场格局与资产结构调整

国有商业银行买方市场格局与资产结构调整

一、买方市场格局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1](2021)在《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金融脱媒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

李婧[2](2020)在《高质量发展下J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文中指出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兴起、金融监管趋严等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依靠利差获取收益的盈利模式受到巨大挑战,盈利模式的缺陷最终会导致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趋于劣势,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必须加快盈利模式的转型,提升其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实现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转型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J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第一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通过对它盈利模式现状及转型的研究分析具有代表性,且对整个银行业中农村商业银行优化盈利模式实,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J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对其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盈利模式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分析J农村商业银行在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存在原因,进而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优化建议。首先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背景和意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对高质量发展、盈利模式以及盈利模式转型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阐述。接下来对J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案例分析,对通过PEST分析法、财务分析法等方法对其整体发展状况、经营环境、盈利模式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J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盈利模式现状发展:J农村商业银行目前利差收入仍是主要营收来源,但是已经慢慢开始重视非利息收入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但J农村商业盈利模式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通过对问题存在原因的深入分析,本文从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发,对服务实体经济、业务结构、市场细分、合作竞争、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该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相关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阐述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蕊[3](2020)在《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支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风险首先是信用风险问题,不仅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对于整个经济金融体系,对于全社会都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远的不说,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到2009年的迪拜和希腊的危机来看,一国银行信用风险累积过多带来的后果可见一斑。当前从国内经济运行和发展环境上看,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的几年里,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经开始出现显着的下降,与此同时我国金融科技日益活跃,发展迅速,正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个新时期,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将会更加复杂和严峻,揭示这个银行信用风险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是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第2章从经济新常态和金融科技这两个切入点,对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及其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对金融科技及其特征和金融科技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第3章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约束下的金融环境。主要从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混业化、金融杠杆高位化和金融监管宏观审慎化四个方面从理论上展开分析。接下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新时期我国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问题,揭示了商业银行大力实现业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并讨论了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特点、目标以及转型的具体种类。第4章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的信用风险进行了理论分析,较为细致地分析了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间接路径包括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第5章和第6章对商业银行转型后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以及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这三个路径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随着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和普惠金融业务规模的愈益扩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愈益上升的结论。第7、8和9章对商业银行转型后信用风险的间接路径,包括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这三个路径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转型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越大,引致的信用风险越大的结论。最后,第10章,针对研究结论,从政府层面、保险公司层面和商业银行层面,提出了若干条对策建议。

张玮[4](2020)在《S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市场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我国金融行业在全球化的竞争中面临全新的考验,随着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深入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持续增大,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整个金融市场体系结构改革优化,功能进一步升级。在众多金融机构中,无论是银行类机构还是非银行类机构都纷纷推进业务整合创新,以适应国内外金融市场格局的一系列变化。金融同业市场业务作为银行类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调节自身资产负债表、提高获利能力、推进自身发展的主要工具,因此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内,同业业务的转型升级将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竞争中抢到战略制高点则是重中之重。当前国有股份制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将发展同业市场业务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并在同业市场业务发展过程中投入大量资源,但不少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意识薄弱、经营理念老化,对同业市场业务的发展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以S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其各项金融同业市场业务较发展成熟的股份制银行仍存在较大差距,需在未来发展中加强同业市场业务建设,为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带来积极影响。作为农商银行,发展金融同业市场业务,不但可以优化全行资产结构,创造新获利渠道,也可以此为基础转变营运模式,逐步适应越发严格的行业监管标准,主动探索自身所面临的不足,不断以强化创新发展意识,打造同业市场业务人才团队的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由此可见,对如何推动S农商银行同业市场业务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具有实践层面意义。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将战略管理和金融同业市场理论相结合,通过理论的梳理与回顾,进一步对S农村商业银行历史和现状进行阐述分析,针对S农商行现阶段同业市场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S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市场业务发展经营转型的战略规划和实施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为S农商银行的管理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引,有助于帮助农商银优化金融同业市场业务经营模式,提升金融同业市场业务的营运水平,进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其他同类性质银行的金融同业市场业务有效管理提供建议和理论参考,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提升综合效益和实现多元化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皓轩[5](2020)在《Z银行旅游金融结合模式及实施路径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提出“支持旅游特色银行、旅游消费信贷、旅游保险等旅游金融服务机构在海南省设立分支机构,提供旅游金融产品与服务”。这是在国家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及“旅游特色银行、旅游特色金融服务”等字句,表明旅游金融已经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为金融板块围绕国家战略,突破发展瓶颈,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过多年发展,不仅为地方金融提供了有力支持,还为其他金融活动提供各种服务,成为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中不容小觑的力量。但城商行自身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如规模较小、优质资源不足、资产结构不合理等,对其发展及盈利能力都有一定局限性。Z银行自中国旅游集团入股以来,提出旅游银行发展战略,经过数年发展虽小有成绩,但仍面临着旅游金融发展规模受限、政策支持不到位、部门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有鉴于此,本论文以Z银行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发展历程、发展定位、组织架构等方面对Z银行进行介绍,分析其竞争环境及发展旅游金融的动因;其次对Z银行旅游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剖析,得到Z银行存在部门设置不合理、考核机制不健全、产品研发创新力不足、渠道布局薄弱等问题;最后从旅游金融发展模式和实施路径两方面提出对策。一方面得出Z银行可采取差异化、品牌化、专业化思路,进一步创新旅游金融模式,包括旅游文化项目开发,开展复合经营;构建旅游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旅游银行的消费金融。另一方面分别从强化政府旅游金融支持力度、推进旅游金融产品及服务升级、培育旅游金融业务增长点、完善旅游金融结合机制四方面提出旅游金融深度结合的实施路径。本论文以Z银行为案例分析对象,一方面对Z银行提出旅游银行路线后,具体模式如何构建,通过哪些路径能使旅游金融业务得到更好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在城商行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环境下,为城商行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具有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王欣[6](2020)在《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选择与调整必须兼顾国家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否则不利于改革的深化,甚至形成逆转。国家是一个系统,包括企业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国际关系子系统等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直接制约改革政策的选择,政策效果也会改变约束条件的状况,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之间具有双向动态平衡制约的系统性关系。国有企业具有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种功能,经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配套制度较多,改革政策效果具有系统性特征,多重功能、目标、配套制度约束下的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是非常复杂的国家系统性问题。从国家系统性角度出发,依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通过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研究可知,国家系统整体的演变状态直接制约政府的改革政策选择,尤其是政府的稳定状态具有决定性意义;渐进式改革路径和大规模私有化路径各有利弊,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适合不同的改革目标,总体比较,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渐进式改革路径具有优势;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消费品市场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密切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确保改革政策具有系统适应性的基础;改革的深化与逆转取决于政策的系统性效果,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存在双重目标,改革政策必须以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作为首要目标,如果优先重视企业子系统的优化,可能造成国家系统整体负面影响,企业子系统优化目标更难实现,甚至引起改革的逆转,因此,必须根据政策效果和不断演化的约束条件,相机抉择调整政策,确保国家各个子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负面效果破坏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发展民营和外资企业,能够使改革的负面效果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确保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的基础,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必须根据序参量的演化规律,确保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协同性,促进改革深化。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家转型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国际约束条件,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改革的良性循环,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在此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本文的论述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回顾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来看,依据系统科学理论、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比较研究很少,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系统科学理论和实证方法的运用。第二章阐述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第三章回顾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比较分析两国改革政策的异同,指出两国改革政策选择始终贯穿系统性指导思想,由于约束条件不同,改革初始政策存在较大差异,改革过程中政策根据约束条件演化不断调整,具有殊途同归的特征。第四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突变论分析国家系统整体演变状态对于初始改革政策选择的制约作用,阐释中俄改革初始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系统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目标,指出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政策与俄罗斯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政策都具有相应合理性;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信息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指出改革政策选择必须尊重和把握国家系统整体演变规律,才能取得良好适应性效果。第五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控制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政策效果、约束条件演化和政策调整,指出保持改革政策效果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是改革深化的关键因素,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内在约束;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耗散论分析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的有序性,指出必须发展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缓解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负面效果,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进而带动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协同论指出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稳定的政府是保障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战略性国有企业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第六章全面采用系统燕尾突变模型、系统层次分析模型、系统灰色关联度模型、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耗散结构模型、系统哈肯模型,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与约束条件之间的突变性、目的性、适应性、协调性、有序性、协同性等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前文的论述和分析;第七章阐述研究结论并且针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蔡骏[7](2020)在《资管新规下的私人银行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以G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财富金字塔顶端的高净值人群家庭也已发展到210万户,成为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沃土。在近五年私人银行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中,G行私人银行作为国内知名的私人银行,形成了自产自销、重在资产管理业务的私人银行业务模式。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该规定对目前市场中资产管理业务以及遴选代销业务等确立了一系列的规范举措,它也将直接对现有大多数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带来影响。对于G行私人银行这类以资产管理为主要业务模式的私人银行而言,则将面临更为直接的挑战,其业务发展模式往“客户营销”方向转型势在必行。本文通过PEST分析法对G行私人银行内外部市场情况加以研究分析,总结G行私人银行当前所面临的处境以及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资管新规的的具体影响,并通过4Cs理论,从客户、成本、便捷性及沟通四个角度,结合G行私人银行业务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客户营销能力提升方案。本文在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将4Cs理论融入到私人银行业务的向客户营销转型的过程中去,梳理总结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及指导意义。对G行私人银行转型后提高客户营销能力,提升G行私人银行市场竞争力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李雯[8](2019)在《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内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都愈发激烈。同时,为了适应国内金融行业分业经营及分业监管的模式,建立多元化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逐渐成为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选择。对于国内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而言,在国家赋予的政策性不良资产任务处置完成后,都选择了多元化经营战略作为其商业化转型的出路。从四大AMC近20年的商业化经营成果来看,多元化经营对其自身发展、提高资产规模、利润水平及其在金融市场、金融业务创新方面的话语权带来的正向效应是极其显着的。因此,AMC多元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法,在积极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以国内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的长城资产的多元化战略为研究对象,总结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的经营成果和存在问题,分析长城资产目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长城资产的多元化战略优化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优化原则、优化目标和优化方案,同时在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多元化战略优化的保障条件。首先,在导论和相关理论部分,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思路及方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国外实践及国内研究现状、多元化战略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文研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其次,对长城资产的基本情况、其多元化战略的经营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并运用PEST分析模型对长城资产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其面临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同时从内部资源和内部能力两方面对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得出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优化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优化原则、目标以及具体方案,同时也提出了保障战略优化的相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些许弥补学术界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多元化战略个案的研究空白,同时对长城资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同行业其他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优化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涵[9](2019)在《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告成立,成为我国现代信托业的开端。经过39年的高速发展,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在2018年达到22.7万亿元,信托业远远超越了保险业规模,稳居金融行业第二大的地位。但在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增加的同时,信托业大而不强,信托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逐步凸显。信托业如何突破瓶颈,重新审视发展路径,在做大信托规模的同时做强信托资产,提升信托业发展质量,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信托业共识,而信托受益权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流通受限成为做强信托资产的障碍。信托受益权是信托关系中的受益人根据信托合约享有的请求受托人支付信托利益等权利。我国将信托受益权界定为私募性质,在交易机制不完善、信托产品不能公开营销、投资者准入门槛高、流通渠道分散等限制条件下,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乱象丛生,出现李鬼信托、违规分拆信托受益权等现象,损害投资者利益,降低信托业声誉,扰乱金融业秩序,影响经济发展,而民事信托业务在我国发展缓慢,无法有效发挥信托财产管理制度的本源作用,制约了信托业的发展。因此如何系统设计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以降低流通障碍,减少流通乱象,规范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促使信托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提高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信托受益权价值,做强信托资产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流通市场以进一步发挥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经济效应,是本学位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是在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中,通过制度、规则、流程等条件明晰各参与主体和客体(流通交易双方、信托公司、监管者等作为参与主体,信托受益权作为交易标的)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以实现信托受益权流通功能的体系。从机制设计的主体需求角度分类,流通机制包括交易机制(估价标准、报价规则、分配规则和支付规则)和配套机制(如政策法律机制、税收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流通渠道):交易机制设计旨在规范流通市场的交易规则,体现为对流通市场参与主体满足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条件的设置,最大化参与主体的期望效用;配套机制设计则主要体现为监管者对流通市场主体参与约束条件的设置,规范流通市场在制度层面的机制设计,旨在满足监管者的监管需求,构建规范透明的流通市场,降低监管成本。本文研究路线是结合国内外信托业发展的背景来解析信托受益权流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流通机制现状及问题的成因和完善流通机制的必要性,通过国内外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比较提出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设计思路,根据我国信托受益权的特性进行流通机制的系统设计,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和后续研究方向。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横纵解析、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设计、结论建议三大部分。首先,为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本文从民事信托发源地的英国、商事信托发达的美国和与我国同属大陆法系的日本出发对比分析国外信托业发展背景下的信托受益权流通,并结合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的发展历史脉络依次从政府主导的财政支持阶段到银行附属通道业务发展阶段再到信托公司主导的信托受益权流通三个阶段进行纵深梳理,结合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现状,进一步通过理论分析其问题及成因,为机制设计作铺垫。在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纵向解析上,文章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产权理论分析信托受益权流通对我国信托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民事信托的发展,回归信托本源,优化信托业务结构;提高商事信托受益权的流通性,促进长期投资,推动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减少信托受益权流通障碍导致的效能损耗,降低交易成本;有效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作用。基于信托业发展的历史数据,本文整理汇总了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信托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反应信托业发展的指标——新增集合信托规模每增加1%,人均GDP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均提高0.0008%。结合信托受益权流通有利于推动我国信托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分析,可见信托受益权流通具有宏观经济效应。因此完善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有利于规范流通市场,降低流通障碍,减少流通乱象,进一步发挥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经济效应。通过国外的横向比较和我国历史发展的纵向分析,可见完善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具有必要性,并且进一步提炼出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设计的总体思路:信托受益权按照性质分类,统一流通市场,分类交易;大力发展民事信托,回归信托本源;完善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发挥其投融资功能。其次,本文第二大部分(第四、五、六章)主要探讨如何设计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在流通机制的顶层设计上,本文提出“信托受益权按照性质分类、分类估价、分类交易、统一流通市场、流通渠道分层次流转”的指导思想,其中:信托受益权按性质分类是流通机制的前提;交易机制是流通机制的核心;政策法律机制、税收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流通渠道等配套机制是流通机制的基础设施,保障交易机制的有效运行。本文探索交易机制的设计,先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为基础分析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适用定期拍卖机制,再结合机制设计的经济理论,从机制设计理论基准模型出发,探讨了其理论分支——拍卖理论的基准模型;基于拍卖理论的基准模型进行拓展,放宽基准模型的假设条件分别研究民事信托受益权和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设计。作为信托受益权的重要类别,民事信托受益权流通最能体现信托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民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是基于多属性物品逆向拍卖理论进行研究,结合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条件进行交易机制的设计,实现民事信托委托人和信托公司的期望效用最大化。通过理论建模推导出信托公司的最优竞拍策略,并得出以下与现实相符的结论:当信托公司作为竞拍人的数量增加时,信托公司的服务质量会提升,手续费报价减少,信托公司的期望收益降低,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增加;当信托公司的专业能力越强时,信托公司的手续费报价会相应降低,期望收益增加,委托人的期望效用也会增加。在该理论模型基础上,本文以家族信托为算例求解信托公司的最优竞拍策略,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作为信托受益权的第二大类别,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设计则大相径庭,基于可分物品视角的拍卖理论和双向拍卖理论进行研究,结合激励相容、参与约束和预算约束等条件进行交易机制的设计,实现市场交易主体期望收益最大化。通过理论建模推导出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最优分配规则和支付规则,并以集合信托受益权的交易案例进一步说明商事信托受益权进行标准化估价的流程以及流通市场的最优分配规则和支付规则。在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中,信托公司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市场组织者和做市商的角色定位作为转型升级的方向,其中做市商更能体现信托公司的专业优势,本文基于做市商竞争报价模型推导出信托公司的最优报价策略。文章最后提炼出基本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并指出了主要贡献、研究局限和后续研究方向。文章主要贡献在于结合国内外信托业发展的背景解析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经济环境和完善流通机制的必要性;系统设计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拓展拍卖理论基准模型应用到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交易机制的分类研究。

龙小燕[10](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二、买方市场格局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买方市场格局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2)高质量发展下J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盈利模式的概念
        2.1.2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类
        2.2.1 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
        2.2.2 非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
    2.3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理论
        2.3.1 传统盈利模式理论
        2.3.2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2.4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理论
        2.4.1 多元化经营理论
        2.4.2 差异化竞争理论
        2.4.3 金融创新理论
        2.4.4 战略联盟理论
第三章 J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3.1 J农村商业银行简介
    3.2 J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分析
        3.2.1 外部环境分析
        3.2.2 金融监管分析
        3.2.3 客户群体分析
    3.3 J农村商银行业务模式分析
        3.3.1 利差收入业务
        3.3.2 非利差收入业务
        3.3.3 电子银行业务
        3.3.4 社区银行业务
    3.4 J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3.4.1 收入构成分析
        3.4.2 业务分部分析
        3.4.3 盈利能力分析
第四章 J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J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4.1.1 传统业务为主,业务结构不均衡
        4.1.2 收入来源单一,非利息收入贡献率低
        4.1.3 贷款结构不平衡,区域差异大
        4.1.4 经营风险攀升,风险成本提高
    4.2 J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问题存在原因分析
        4.2.1 产品业务同质化程度高
        4.2.2 未细分客户,未进行需求分类
        4.2.3 创新难度大,成本报酬率低
        4.2.4 经营区域窄,市场拓展困难
        4.2.5 风控不到位,组织架构效率低
        4.2.6 科技投入低,专业人才紧缺
第五章 J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路径及建议
    5.1 J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路径
    5.2 J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建议
        5.2.1 服务实体经济,提升银行定价能力
        5.2.2 完善业务结构,提高非利息收入比
        5.2.3 深挖客户资源,精准定位市场需求
        5.2.4 寻求战略合作,实现战略联盟发展
        5.2.5 优化管理流程,注重内部风险防控
        5.2.6 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第六章 总结及研究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3)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信用的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之处
        1.4.2 本文不足之处
2 当代中国所处的新时期
    2.1 我国新时期的界定
    2.2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
        2.2.1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界定
        2.2.2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根本特征
    2.3 我国金融科技浪潮的兴起
        2.3.1 金融科技的界定
        2.3.2 金融科技的特征
        2.3.3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2.4 本章小结
3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环境与业务转型
    3.1 新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约束下的金融环境
        3.1.1 利率市场化
        3.1.2 金融机构混业化
        3.1.3 金融杠杆高位化
        3.1.4 金融监管宏观审慎化
    3.2 新时期我国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
        3.2.1 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
        3.2.2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特点
        3.2.3 业务转型的目标
        3.2.4 业务转型的具体种类
    3.3 本章小结
4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
    4.1 直接信用风险
        4.1.1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
        4.1.2 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
        4.1.3 普惠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
    4.2 间接信用风险
        4.2.1 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4.2.2 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4.2.3 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4.3 本章小结
5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直接路径Ⅰ: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水平的关系
        5.1.2 利率水平的变动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与信用风险的影响
        5.1.3 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与信用风险
    5.2 研究设计
        5.2.1 变量设计
        5.2.2 模型设计
        5.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信用风险直接路径Ⅱ:业务转型与银行信用风险
    6.1 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
        6.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2 研究设计
        6.1.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6.2 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
        6.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2 研究设计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Ⅰ: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1 利率水平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期限偏好
        7.1.2 利率水平波动与企业借款的续短为长模式
        7.1.3 续短为长的借款行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7.2 研究设计
        7.2.1 变量设计
        7.2.2 模型设计
        7.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7.3.1 描述性统计
        7.3.2 相关性分析
        7.3.3 回归分析
        7.3.4 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8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Ⅱ:银行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1.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定价
        8.1.2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权、操作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8.1.3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难度、操作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8.1.4 商业银行竞争程度、操作性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8.2 研究设计
        8.2.1 变量设计
        8.2.2 模型设计
        8.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8.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8.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8.3.1 描述性统计
        8.3.2 相关性分析
        8.3.3 多元回归分析
        8.3.4 稳健性检验
    8.4 本章小结
9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Ⅲ:银行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9.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9.1.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
        9.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与信用风险
        9.1.3 借款企业行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9.2 研究设计
        9.2.1 变量设计
        9.2.2 模型设计
        9.2.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9.3 实证结果及统计分析
        9.3.1 描述性统计
        9.3.2 相关性分析
        9.3.3 面板回归分析
        9.3.4 稳健性检验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对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对策建议
        10.2.1 政府层面
        10.2.2 保险公司层面
        10.2.3 商业银行层面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4)S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市场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2.1 金融同业市场业务相关概述
        2.1.1 金融同业市场业务的含义
        2.1.2 金融同业市场业务的种类
        2.1.3 金融同业市场业务特点
        2.1.4 发展金融同业市场业务的必要性
    2.2 战略管理理论
        2.2.1 战略管理理论内涵
        2.2.2 企业战略管理在金融业的应用
    2.3 战略环境分析理论
        2.3.1 外部环境分析
        2.3.2 内部环境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S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市场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3.1 S农商银行发展概况
    3.2 S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市场业务发展概况
        3.2.1 业务管理架构
        3.2.2 业务流程及内控管理
    3.3 S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市场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3.1 发展目标制定不明确
        3.3.2 人员分工与岗位设置制度缺失
        3.3.3 业务营销及客户管理体系不健全
        3.3.4 品牌管理建设投入不足
        3.3.5 考评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3.3.6 系统建设步伐滞后
    3.4 本章小结
4 S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市场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4.1 外部环境PEST分析
        4.1.1 政治因素分析
        4.1.2 经济因素分析
        4.1.3 社会因素分析
        4.1.4 技术因素分析
    4.2 S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市场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2.3 机会分析
        4.2.4 威胁分析
    4.3 SWOT矩阵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S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市场业务发展战略的制定
    5.1 战略目标的制定
        5.1.1 S农商银行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5.1.2 S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市场业务发展的战略目标
    5.2 战略的选择
        5.2.1 竞争战略
        5.2.2 市场开发战略
        5.2.3 产品开发战略
        5.2.4 组合战略
    5.3 本章小结
6 S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市场业务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及保障
    6.1 全面夯实治理架构
    6.2 打造精英人才队伍
        6.2.1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6.2.2 实施人才引进制度
        6.2.3 健全人才储备机制
    6.3 建立精准营销网络
        6.3.1 推进银银同业合作深化
        6.3.2 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精准的价格策略
    6.4 加强风险管控力度
        6.4.1 采用名单管理防范信用风险
        6.4.2 加强期限管理防范流动性风险
        6.4.3 提高技术实力防范市场风险
        6.4.4 实行垂直管理防范操作风险
    6.5 加强品牌管理建设
    6.6 优化业务系统建设
    6.7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7.1 组织人员保障
        6.7.2 实施传导保障
        6.7.3 协调沟通保障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Z银行旅游金融结合模式及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商行旅游金融结合发展动因及优劣势分析
    2.1 城商行旅游金融结合发展动因
        2.1.1 城商行竞争环境日趋严峻
        2.1.2 旅游产业需要金融支持
        2.1.3 城商行自身业务拓展的需要
    2.2 城商行优劣势分析
        2.2.1 城商行优势
        2.2.2 城商行劣势
第三章 Z银行旅游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Z银行简介
        3.1.1 Z银行基本情况
        3.1.2 Z银行发展定位
    3.2 Z银行旅游金融发展现状
        3.2.1 旅游金融业务组织结构
        3.2.2 旅游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3.2.3 旅游金融业务发展规模
    3.3 Z银行旅游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
        3.3.1 政策支持不足
        3.3.2 业务规模发展受限
        3.3.3 旅游银行部定位不合理
        3.3.4 后台支持不足
第四章 Z银行旅游金融结合的模式创新
    4.1 旅游金融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4.2 旅游金融发展思路
        4.2.1 差异化思路
        4.2.2 品牌化思路
        4.2.3 专业化思路
    4.3 建立企业旅游银行模式
        4.3.1 旅游文化项目开发,开展复合运营
        4.3.2 提供企业相关旅游项目贷款
    4.4 构建旅游银行的供应链金融
        4.4.1 线上全流程操作和管理服务
        4.4.2 经销商为主体的旅游B2B商城
        4.4.3 旅游经销商+旅游产品结合
    4.5 创新旅游银行的消费金融
        4.5.1 积极开展旅游消费贷款
        4.5.2 在“旅游+”最大限度融合银行与旅游
        4.5.3 发展旅游电商APP
第五章 旅游金融深度结合的实施路径
    5.1 强化政府旅游金融支持力度
        5.1.1 构建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5.1.2 打造旅游产权交易平台
        5.1.3 打造“政企银”平台
    5.2 推进旅游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升级
        5.2.1 创新信贷方式
        5.2.2 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的升级
        5.2.3 加强“i旅游卡”品牌铸造
        5.2.4 推进传统金融服务网络化
    5.3 培育旅游金融结合业务增长点
        5.3.1 紧紧依靠中国旅游集团的资源平台
        5.3.2 加强旅游金融业务渠道建设
        5.3.3 加强银银合作
    5.4 完善旅游金融相结合的机制
        5.4.1 制定旅游金融人才培养机制
        5.4.2 更新旅游金融业务考核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研究
        1.2.2 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选择研究
        1.2.3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系统性关系研究
        1.2.4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实证计量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系统科学
        2.1.1 现代系统科学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理论
    2.2 经济学
        2.2.1 转轨经济学
        2.2.2 新制度经济学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
    2.3 企业管理学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2 国有企业功能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比较
    3.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3.1.1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3.1.2 改革开放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3.2 俄罗斯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3.2.1 苏联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3.2.2 俄罗斯国家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3.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比较
        3.3.1 系统思想贯彻始终
        3.3.2 改革兼顾双重目标
        3.3.3 政策路径逐渐趋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分析
    4.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比较
        4.1.1 初始政治约束条件
        4.1.2 初始经济约束条件
        4.1.3 初始国际约束条件
    4.2 中俄初始政策路径比较
        4.2.1 初始政治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2 初始经济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3 初始国际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4 国家系统状态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4.3 中俄初始政策目标比较
        4.3.1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政治目标
        4.3.2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经济目标
        4.3.3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国际目标
        4.3.4 国家系统演变目标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4.4 中俄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比较
        4.4.1 初始政策与政治约束适应性
        4.4.2 初始政策与经济约束适应性
        4.4.3 初始政策与国际约束适应性
        4.4.4 国家系统演变规律制约政策适应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与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5.1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比较
        5.1.1 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约束条件演化
        5.1.2 改革过程中的经济约束条件演化
        5.1.3 改革过程中的国际约束条件演化
    5.2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调整比较
        5.2.1 政治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2 经济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3 国际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4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决定改革的深化与逆转
    5.3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
        5.3.1 中俄的政策调整与国家系统有序性演化
        5.3.2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5.3.3 适度发展外资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5.4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比较
        5.4.1 政府是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
        5.4.2 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行政能力的必要条件
        5.4.3 改革政策选择的序参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1.1 燕尾突变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6.1.2 改革政策选择突变指数测算
        6.1.3 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6.2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目标与路径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2.1 层次分析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6.2.2 改革政策选择层次分析指标测算
        6.2.3 改革政策的目标与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6.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适应性实证比较分析
        6.3.1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6.3.2 改革政策适应性灰色关联度指标测算
        6.3.3 改革政策的适应性比较分析
    6.4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政策调整实证比较分析
        6.4.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4.2 改革政策耦合协调度指标测算
        6.4.3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改革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6.5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有序性实证比较分析
        6.5.1 耗散结构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5.2 改革过程中系统耗散结构指数测算
        6.5.3 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分析
    6.6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实证比较分析
        6.6.1 哈肯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6.6.2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指标测算
        6.6.3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比较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资管新规下的私人银行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以G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4Cs理论
        2.1.1 4Cs-理论介绍
        2.1.2 4Cs-客户策略
        2.1.3 4Cs-成本策略
        2.1.4 4Cs-便捷性策略
        2.1.5 4Cs-沟通策略
        2.1.6 4Cs理论与4P理论的比较
    2.2 PEST分析法
        2.2.1 PEST分析法介绍
        2.2.2 PEST分析法-法规模块
        2.2.3 PEST分析法-经济模块
        2.2.4 PEST分析法-科技模块
        2.2.5 PEST分析法-人文模块
第三章 G行私人银行的业务环境分析
    3.1 公司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公司组织结构
        3.1.3 公司主营业务
    3.2 G行私人银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PEST分析
        3.2.1 法规
        3.2.2 经济
        3.2.3 科技
        3.2.4 人文
        3.2.5 PEST分析结论
    3.3 G行私人银行与国内外私人银行的模式比较
        3.3.1 海外私人银行模式
        3.3.2 国内私人银行模式
        3.3.3 G行私人银行模式简介
    3.4 G行私人银行的主营业务现状
        3.4.1 公司经营业绩
        3.4.2 产品现状
        3.4.3 价格现状
第四章 资管新规对于G行私人银行的影响
    4.1 政策制度具体解读
        4.1.1 监管新规的主要内容
        4.1.2 资管新规下的资管行业格局变化
        4.1.3 资管新规后的政策环境
    4.2 政策制度对于G行私人银行发展的影响
    4.3 资管新规下目前G行私人银行存在的问题
        4.3.1 资产规模持续下滑
        4.3.2 客户数量增速放缓
        4.3.3 总体利润水平逐年下滑
第五章 资管新规下的营销能力提升方案
    5.1 从“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型
        5.1.1 以客户为驱动
        5.1.2 存量客户细分
        5.1.3 扩展目标客户
    5.2 营销策略的选择及应用
        5.2.1 客户策略的选择及应用
        5.2.2 成本策略的选择及应用
        5.2.3 便捷性策略的选择及应用
        5.2.4 沟通策略的选择及应用
    5.3 策略实施保障
        5.3.1 人力保障
        5.3.2 资金保障
        5.3.3 技术保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8)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
2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2.1.2 金融控股集团
        2.1.3 多元化战略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文献综述
        2.2.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国外实践情况和国内研究现状
        2.2.2 多元化战略研究现状
        2.2.3 文献述评
3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定位、经营成果及存在问题
    3.1 长城资产基本情况
    3.2 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的制定
        3.2.1 长城资产制定多元化战略的背景
        3.2.2 长城资产的多元化战略定位
    3.3 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的经营成果
        3.3.1 形成了完备的经营体系和良好的创利格局
        3.3.2 扩大了公司业务范围,提高了经营业绩
        3.3.3 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3.4 长城资产多元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3.4.1 业务扩张偏离战略初衷,主业地位待加强
        3.4.2 盲目扩张,业务范围全而不精
        3.4.3 母子公司缺乏配合,协同效应不明显
4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的环境分析
    4.1 外部环境分析
        4.1.1 PEST分析
        4.1.2 竞争环境分析
    4.2 内部环境分析
        4.2.1 内部资源分析
        4.2.2 内部能力分析
5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分析
    5.1 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优化的必要性
        5.1.1 监管政策充分引导和支持AMC回归不良资产主业
        5.1.2 经济结构调整为不良资产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5.1.3 行业竞争加剧要求长城资产必须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5.2 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的优化原则及目标
        5.2.1 多元化战略优化的原则
        5.2.2 多元化战略优化的目标
    5.3 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的优化方案
        5.3.1 回归以主业为基本支撑开展相关多元化
        5.3.2 回归以自身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的多元化
        5.3.3 控制盲目扩张,适度多元化
6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的保障措施
    6.1 调整业务结构,聚焦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主业
        6.1.1 继续做大做强金融不良资产收购业务
        6.1.2 大力拓展非金融不良资产收购业务
        6.1.3 创新主业模式,整合平台资源市场化地运作主业
        6.1.4 利用平台资源加快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
    6.2 提高业务协同能力,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6.3 继续推进引战上市,提升公司治理能力
    6.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6.5 紧密关注国家战略,加强政府合作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9)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一、研究背景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分析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关于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研究成果
        一、信托受益权:债权、物权、复合权利、特殊权利
        二、信托受益权流通:模式、市场、机制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一、制度变迁理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
        三、产权理论
    第三节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一、交易机制理论
        二、做市商理论
    第四节 机制设计理论及拍卖理论
        一、机制设计理论
        二、拍卖理论:基于机制设计理论
第三章 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横纵解析
    第一节 国外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横向比较
        一、英国:民事信托发源地
        二、美国:商事信托发达
        三、日本:大陆法系信托的典范
        四、横向比较的总结
    第二节 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信托业历史: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渊源
        二、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纵向发展脉络
        三、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制度变迁
    第三节 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现状及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民事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二、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三、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存在问题及成因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完善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必要性
        一、信托受益权流通推动信托业发展:基于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
        二、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三、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经济效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设计
    第一节 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系统设计
        一、顶层设计思路
        二、流通机制设计前提
    第二节 配套机制设计:流通机制的保障
        一、政策法律机制
        二、税收机制
        三、风险防范机制
        四、流通渠道
    第三节 分类别的交易机制设计:流通机制的核心
        一、分类别的交易机制:民事和商事
        二、交易机制设计:定期拍卖
        三、定期拍卖机制的模型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多属性物品逆向拍卖机制
    第一节 交易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拍卖理论基准模型的拓展:多属性物品视角
        二、多属性物品逆向拍卖理论的文献脉络
    第二节 民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设计
        一、交易流程
        二、交易机制模型假设
        三、交易机制模型
        四、理论模型结论
    第三节 民事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模拟算例
        一、算例背景
        二、评分标准
        三、仿真模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可分物品的双向拍卖机制
    第一节 交易机制设计的前提
        一、商事信托受益权的分类
        二、商事信托受益权的估价标准
    第二节 交易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可分物品(多物品)拍卖理论的研究成果
        二、双向拍卖理论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设计
        一、交易流程
        二、交易机制模型假设
        三、激励相容性和参与约束条件
        四、流通市场分配规则和支付规则
        五、理论模型结论
    第四节 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模拟案例
        一、流通标的要素
        二、交易主体报价
        三、分配规则和支付规则
        四、流通市场效率
    第五节 信托公司的功能定位
        一、市场组织者
        二、做市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章结论和研究展望
    第一节 文章结论与主要贡献
        一、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主要贡献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一、文章研究局限
        二、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2.2.2 经济周期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2.2.5 其他理论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5.1.2 基本检验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5.1.5 实证分析结论
    5.2 原因探析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6.1.2 计量方法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5 实证分析结论
    6.3 原因解析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7.2.5 实证分析结论
    7.3 原因分析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买方市场格局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金融脱媒水平的影响[D]. 李静.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021
  • [2]高质量发展下J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D]. 李婧.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D]. 张蕊.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4]S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市场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张玮.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Z银行旅游金融结合模式及实施路径研究[D]. 王皓轩.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6]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D]. 王欣. 辽宁大学, 2020(01)
  • [7]资管新规下的私人银行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以G银行为例[D]. 蔡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2)
  • [8]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D]. 李雯. 海南大学, 2019(05)
  • [9]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研究[D]. 陈涵. 深圳大学, 2019(09)
  • [10]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标签:;  ;  ;  ;  ;  

国有商业银行买方市场格局与资产结构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