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刍议假集体企业及税收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裴新伟[1](2019)在《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农民阶层分化是一场“从身份到契约”的进步性社会运动,是全面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农民阶层分化的深入,民众的生活水平整体提升、思想观念深入转变、社会结构趋于合理,获致性因素在个人实现阶层转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特征仍然比较明显,加之个体所处的阶级阶层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在社会结构变动中的利益得失和对现象的判断能力也不相同,势必会出现某些难以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阻碍着新时代的农民阶层分化。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并制定应对措施,以此推进农民阶层分化和全面现代化进程。梳理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新变化,发现其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促成性因素、限制性因素和相机性因素。在不同时期,不同因素对农民阶层分化的作用也不相同。伴随城市化的发展,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进行、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与城乡结构继续变革、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发生变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控制性功能渐弱和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继续提高等。以农民阶层分化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为重点,参考国外经验,研究发现农民阶层分化的宏观趋势是:分化的力度将继续加大、分化的速度将先降、再增、后稳定,分化的区域不平衡性将持续得以缓解,城市群仍是人口的主要流入地等。中观趋势是:农业劳动者继续减少与现代农业经营者持续增加、农民工规模达到顶峰与内部结构深刻变革、乡村民营经济就业人员的规模会略有缩减,以及乡村知识分子与社会管理者将持续向城市转移等。微观趋势是:在2030年左右,农业劳动者将减少至5800万人左右,乡村个体劳动者与私营企业主在乡村人口中的占比将下降约0.84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将增长至约1.4亿人,乡村社会管理者与知识分子规模将随着人口向城市流入而逐渐减少,分别减少至680万人和425万人左右,现代农业经营者在乡村人口中的占比将达到约10%,乡村的儿童与老年人在乡村人口中的占比将上升至26%,以及非进城外出农民工总量仍在3300万人左右等。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中的各种问题依然存在,并可能诱发各种矛盾。这些问题或矛盾在经济发展和农民阶层分化中产生,仍要在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和农民阶层分化中解决。因此,需要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入口,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加快发展农村各类教育以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乡村基础,以及通过深化现行户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促进农民阶层分化深入发展,推进全面现代化进程。
董大伟[2](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黄世界[3](2013)在《乡镇民营企业的崛起与乡镇治理的转型 ——以福建省陈埭镇为例》文中指出这是一篇关注当代乡镇民营企业崛起与乡镇治理的实证研究作品。作者试图考察自1956年以来乡镇民营企业(特殊时期表现为零散的民营经济)与乡镇政府之间的互动、互构的行为逻辑,解释在乡镇民营企业崛起背景下乡镇治理变迁的路径与阶段性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新时期强镇扩权的改革方式与可能存在的突破点。本文的经验资料来源于作者在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的调研。对乡镇民营企业的梳理,特别是对乡镇治理特征的归纳,不仅仅是来自于作者的调研,更来自于作者的履职经验,来自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的学术传统。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作者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把研究视域从当下扩展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作者在归纳各历史阶段乡镇民营经济与乡镇政府互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乡镇政府各主体、村干部与乡镇民营企业家的实证分析,来把握乡镇民营经济与乡镇治理转型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在分析视角上,尝试了两种视角。第一个视角是借鉴费孝通先生对“晋江模式”的研究。费孝通主要是从晋江“侨”的特征出发,研究晋江侨乡的拓外传统和强烈要求改变贫穷现状的致富愿望,作者通过对陈埭镇宗族组织和行业协会的考察进行了重新论证,注重从陈埭镇发展的“自发性”和“乡土性”的考察。第二个方式是得益于徐勇先生对90年代以来对中国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研究,徐勇以现代国家建构为视角,分析和解释了乡土社会的改造和建设,认为传统乡土社会是自然成长的,而当代乡土社会则是国家建构的。在二者关系的处理上,作者更关注中国现代乡土政权建构与民营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与互构,从而丰富了现代国家构建在乡镇治理方面理论内涵与经验解释。本文的研究的主旨并不在于提升具体理论,而是通过对陈埭镇的研究,来把握当代乡镇治理转型的方式与路径,为现实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陈埭民营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中国乡镇经济变迁的一个缩影,由此带来的乡镇治理模式的转型及治理手段的变化,对将来中国乡镇建设有着典型意义。本文认为乡镇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进化空间和轨迹具有明显的政策路径依赖和政府行为的相关性。从“行政管理型治理”到“公共服务型治理”是乡镇治理体制转型的方向,强镇扩权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的建设是乡镇治理转型的具体路径,“吸纳—协商”的参与式治理成为乡镇治理的新特征。
李锐[4](2013)在《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向国人展示出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也向世界展示出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全球金融危机后,民营企业的快速复苏再一次展示其强大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2012年,全国私营企业户数及注册资本(金)、个体工商户户数及注册资本(金)都比上一年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在实现利润方面,2012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也分别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且其增速大大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其他类型企业;此外,在创新、税收等方面,民营企业也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我国最富有活力、内生动力和创新精神的力量,它最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竞争。近几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并且呈现不平衡的特征。此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世界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可见,当前民营企业正处于大分化、大变动时期。党的十八大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同时还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我国逐渐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对民营企业来讲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民营企业应该积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我国民营企业所处的新历史时期为时代背景,揭示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通过分别以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企业体制、技术、品牌和融资为线索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理清民营企业各方面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深刻剖析当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曹伟[5](2013)在《经济转型中的政企耦合 ——基于温州模式的历史考察与困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温州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影响最为深远的区域发展模式。温州模式不仅实现了温州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也为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起到了宝贵的示范作用。同样,今天的“温州困境”不仅是温州的困境,而且昭示着我国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困境。从全国来看,如何克服资源要素的制约,推动人情社会向法治转变,保障政府对经济社会的恰当作为,都是全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温州作为我国最早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的地区,也最早遭遇到这些问题的挑战,非常具有典型性。因此,破解“温州困境”的意义也就超越了温州发展的区域意义,或许与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模式引领中国经济改革一样,具有全国性的示范价值。本文借用物理学中耦合的概念,尝试提出政企耦合的分析框架,用以解释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运用该框架,本文对温州模式的兴起做了重新解读。在简要梳理温州模式的内涵与特点、背景与条件、成就与影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温州地方政府在温州模式兴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政策变通与制度创新、市场失灵中的政府规制、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等方面。研究表明,温州地方政府在政治、市场、社会诸场域中与民营企业的较好耦合是温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温州地方政府在民营经济起步时期的理性“无为”,在民营经济壮大时期的适当“有为”,迎合了政企耦合的动态性与适应性,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温州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政企耦合,而温州模式困境的根源在于政企耦合畸形化。本文研究发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使得温州政企耦合畸形化问题日益凸显。一是政企耦合外部环境的改变:地方政府竞争加剧,温州原有体制先发优势逐渐丧失,而新的耦合状态没有及时建立,大量人才和资本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离开温州。二是政企耦合内在基础的影响:人情社会是温州社会的典型特征,也是影响政企耦合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时代,温州的人情社会为温州模式突破当时合法而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之后,人情社会却成为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的钳制力量。三是政企耦合主体行为的偏差:在各种条件变化之后,温州地方政府未能及时实现重新定位和职能转变以构建新的政企耦合状态,主要表现为政府法治建设缺失、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对企业政策支持和引导不力、公职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扭曲等方面。政企耦合的构建需要一个以法治为基础的有为政府。温州灯具产业的案例分析表明,政企耦合畸形化是导致产业集体外迁的主要原因。而古镇灯具产业的案例分析表明,产业发展需要地方政府不断地构建新的政企耦合形态。古镇地方政府在政企耦合构建中的有效作为,为当地产业发展突破高水平均衡陷阱起到了关键作用。两个案例的对比分析和拓展讨论显示,政企耦合的形成需要多重力量的推动,既需要政府自身的自觉和远见,也需要来自市场和社会的压力和促进。从政企耦合的理想形态来看,地方政府既需要受到法治的约束而保证不对企业的正当权利进行侵犯,也需要积极地作为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汪丽丽[6](2013)在《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3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史奇迹,其中民营经济对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则,民营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并不足以说明其在正规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其中企业数量占比为99%的中小企业,占GDP比重为55.16%,占全国新增产值比重为74.17%,占社会销售额比重为58.19%,占税收比重为46.12%,占出口总额比重为62.13%,占城镇就业岗位比重为75%左右。1但只有极小数的中小企业可以从正规银行类金融机构获取所需资金,如同Kellee S. Tsai所言,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却缺失正规信贷,民营企业并没有直接受益于国有银行的信贷配置。2同时,证券市场的门槛又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在无法从正规金融系统融入资金的情况下,多数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产能扩张期或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选择了非正式金融。与此同时,中国广大农村出现了资金逆向流出现象,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不断地输入到城市,如果农村信用社全部改制成商业银行,成为与大型商业银行类似的运营模式,可能会随着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的萎缩而逐渐缩容。面对此格局,在农村长期的金融体系中,非正式金融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民营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非正式金融,又如何陷入风波之中?非正式金融是否比正规金融体系更加脆弱,更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否则政府何以将绝大多数非正式金融视为非法,予以取缔而快之?基于一系列疑惑以及近年来民间借贷风波的发生,本文试图对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中国现有非正式金融法律规范进行疏理,并采取历史、经济、比较以及实证的分析方式探究我国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现状,及我国民间借贷纠纷大规模发生、非法集资手段不断推陈出新、非金融企业间借贷不断地变相发展的制度动因,同时通过对境外有关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实践经验进行疏理与比较,最终对我国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规制路径进行思考。基于这一思路,全文的研究分为五章层层展开。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根基,从非正式金融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着手,通过非正式金融生成逻辑的多维分析以及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分析,为后文的法律规制确定理论基石。有关非正式金融内涵的界定是仁者见仁,但关键在于其是否受到监管、是否纳入政府金融监管体系,处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各种金融组织及各种资金融通活动统称为非正式金融。换言之,非正式金融是指不受政府对于资本金、储备金和流动性、存贷利率限制、强制性信贷目标以及审计报告等要求约束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的总和。基于这一内涵的界定,非正式金融区别于民营金融、非法金融等,同时具体的非正式金融活动包括民间借贷、企业内部集资、非金融企业间借贷(文章并不赞成将其排除在民间借贷范围之外)、通过私人钱庄与合会进行的金融活动、钱中与银背等中介组织进行的金融活动、P2P网络信贷以及各类非法集资行为、影子银行的行为等等,只要满足其内涵均可以确定为非正式金融范畴。对于非正式金融的生成逻辑,文章从二元金融结构与政府的“父爱主义”入手提出非正式金融在当代中国生成的特殊环境,并且对于我国长期存在的金融抑制政策加以分析,同时对非正式金融生成的制度动因进行深入阐述,非正式金融的变迁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更是地方政府、中央金融权威机构与非正式金融参与者三方之间博弈的一种金融制度创新,最后通过经济学上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为非正式金融的存在与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经济学基础。文章一方面强调非正式金融生成的逻辑机理,另一方面对非正式金融长期隐蔽运营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以及金融本身的脆弱性进行论证,从而为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规制提供基石。依照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理论,一旦不具备偿还债务能力的组织或者个人,只是通过不断举借新债偿还旧债时,随着这种非正式金融主体的增加,非正式金融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即极易发生危机,而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的发生即有此等因素的作用。与此同时,金融市场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外部性及垄断问题,通过政府公权力的介入,初步是可以解决的,但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监管被俘获的问题,故而如何将这种公权力的介入控制在一定边界内,即对非正式金融的监管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内,进行适度地监管成为各界所关注的问题。作为外在制度的金融法律制度,是否具有普适性、是否与内生演化而来的规则互补、金融法律制度的供给是否满足社会需求,这一系列问题亦成为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必要前提。第二章就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现状加以阐释。通过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的简要论述,引出中国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发展历程,此后对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寻找出如此管制强度之下,民间借贷纠纷泛滥、非法集资行为范围不断扩张的制度原因,进而为变非正式金融“管制”为“法律规制”提供法律制度上的现实原因,也为后文“契约治理”与适度监管的规制路径的提出提供法律制度基础。一国的金融法律制度一般都会基于金融稳定、安全的考量,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确定具体的金融法律制度。为此,从1949年至今,我国对于非正式金融的法律态度前后有所变化,从建国初期的提倡私人借贷到此后一段时间的绝对禁止,形成了非正式金融一度基本消失的状态。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而言,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经济赶超目标基本是不可能的,计划经济也就成为当时恢复经济的首要选择,这种强制性积累机制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政府对非正式金融的管制也有所松动,故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20世纪90年代初的投资过热现象,以及诸如沈太福、邓斌事件的发生,和1993年-1995年期间大量金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又适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促成了新一轮金融严管政策。故而,在20世纪90年逐步形成了行政取缔与刑事制裁非法集资行为的规制模式,各种非正式金融组织亦成为非法金融组织。2005年,相关法律制度开始松动,中央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36条,同时促进了民间资本向金融领域的发展,而2010年有关民间资本36条的出台,更是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提供了决定性的法律基础,从而对非正式金融的管制有所松动。现有规制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规范多集中于金融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性文件,效力位阶比较低,甚至与其他基本法律相抵触。这种将民间借贷限制于自然人间、自然人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借贷,排除非金融企业间借贷行为的规定,以及民间借贷利率四倍以上不受法律保护,同时又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规章将其确定为“高利贷”行为,却无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等等一系列法律制度上的不完善,憱就了非正式金融管制的低绩效。文章通过规范分析方法阐述了非正式金融现有法律规制的低绩效与严管制的现状,为第四章论述私人契约治理与适度监管路径提供逻辑基础。第三章围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关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实践与经验,为后文的论证提供比较分析的基础。本章分为两部分,即发达国家,诸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有关非正式金融发展的经验,尤其是法律规制的经验,并且将对中国非正式金融发展的启示融合于其中;发展中国家则以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经验、南非《国家信贷法》的规制实践以及亚洲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成功发展为例,为我国小型金融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而南非《国家信贷法》的简要阐述为我国民间职业放贷人的规范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美国、日本,抑或是发展中国家的非洲诸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对于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规制,既重视非正式金融固有的契约治理模式,同时考虑差异化监管,并且非正式金融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法制的先行。第四章围绕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理念的重新树立、契约治理与适度监管的论证展开。金融监管强调安全、稳健、有效等理念,然而在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过程中,过分强调“管制”,造成自由与效率价值的忽视,甚至是公平的丧失,并不符合非正式金融规制现实需求,更不利于非正式金融的规范化健康运作,必须重新树立理念价值,客观地认识非正式金融与正规金融法律规制的区别。强调效率理念:非正式金融的私人契约治理机制的有效利用;自由理念:赋予公民、企业一定的融资自由权,即民间自治权的发挥;公平价值:公平信贷权理念的树立;保障安全价值:需要适度监管;最终实现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的弥合、非正式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联结。非正式金融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得以发展,除了具有多维度的生存空间,在缺乏有效的法律机制保护情况下,其特有的私人治理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无论是非正式金融的隐性担保机制(缘约文化)、基于长期合作与重复博弈形成的声誉执行机制,抑或是团体贷款中的连带责任(同行压力),都是以社会资本和声誉价值为基础,其运作机理的关键在于交易者声誉信息的传递,以及对不良声誉惩罚的可置信性。但其受限于特定的社区范围内,无法应对规模化运营,对于超出血缘、地缘、亲缘关系的非正式金融,这种私人治理机制的效用不断弱化。同时,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不确定性问题依然会困扰非正式金融的正常发展,再加上长期在法律体系之外运营,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对于组织化程度较低的非正式金融而言,缺乏有效的风控机制,这些都对非正式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不利,为此,需要来自于第三方的法律治理机制来弥补这些治理空隙,并矫正这些私人治理机制失效的领域。法律治理机制对于私人治理机制的弥合,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政府公权力的介入,需要有一定的边界,换言之,需要设定非正式金融监管供给与需求边界,为非正式金融的私人治理与政府监管提供一个可行的平衡点。对于监管模式的选择上,文中并不赞成在目前的中国实行自律性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而是仍以政府监管为主,充分重视自律性监管及非正式金融领域存在的非正式制度。通过立法上一定程度地赋予非正式金融法律身份,从而为监管制度的具体构建提供法律基础,否则市场准入、退出及交易活动等监管制度的设计皆为惘然。第五章探讨司法对非正式金融的保障。尤其是在现有法律规定不加以改变的前提下,对于体制外运营的非正式金融而言,在自身私人治理机制无法解决契约纠纷时,或者已经获取一定的法律身份的前提下,发生纠纷,司法机制也是其最后的保障,同时,司法能动性是回应非正式金融创新的最可行路径。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不仅有助于金融监管目标的实现、解决非正式金融纠纷持续走高问题,同时也可以弥合现有法律制度的粗疏与滞后性以及监管不足的现象。然则,完全依赖于司法规制并不是法律规制的应然之路,非正式金融阳光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尊重其自身固有的特性,更需要立法上予以承认其法律身份,并且需要行政监管部门的适时护航、司法部门的最后保障,即形成全方位的规制体系。
黄婷[7](2013)在《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集体企业,也被称为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是城镇集体所有制在我国的实践。我国的城镇集体企业最初是通过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组织手工业合作社建立起来的。然而,从1958年开始到改革开放,合作社或者过渡为地方性全民所有制企业,或者归入合作联社成为大集体的合作工厂“文化大革命”中,城镇集体企业又从自负盈亏的小城镇集体企业过渡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统负盈亏的大城镇集体企业。因而,城镇集体企业最初的合作社企业组织结构几乎被破坏殆尽,并演变成了现如今的多种形态。本文所指城镇集体企业仅限定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集体企业,街道办集体企业、城镇集体企业投资设立的股份制企业或者由其改制而来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含有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投入的企业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城镇集体企业有其自身的产权缺陷,因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城镇集体企业即开始以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为方向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其中股份制改革为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令人扼腕的是,目前仍有大量城镇集体企业存在。部分城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在留存另一部分城镇集体企业,如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基础之上。究其原因,不知如何处置城镇集体企业集体财产难辞其咎。虽然指引城镇集体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政策性文件广为存在,但是从未有规定明确该如何处理被界定出来的集体财产。从法律上来看,此现象源于城镇集体企业集体财产的产权主体难以确定。根据《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城镇集体企业的财产归属于企业劳动群众、也即企业职工集体所有,《民法通则》、《物权法》亦对集体所有、集体所有权进行了不同程度地描述,然而何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何为集体所有权仍然扑朔迷离。本文从分析集体所有制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着手探究集体所有权在我国的形成过程,并通过比较集体所有权与合作社之间的联系,寻求出集体所有权中“集体”一词含义在我国特殊时期的嬗变,力图捕捉到集体所有权的本来面貌。然而,在细致梳理西方及我国集体所有权有关理论学说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脱胎于合作社的集体所有权本是对合作社法人所有权以及合作社社员权的概括性描述,并非独立存在的法律权属类型。后经国家政治力量的影响,发端于合作社的集体经济组织异化成多种形态,部分组织如城镇集体企业仍具有企业法人的资格,部分组织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即不再具有企业的形态。因此,现如今集体所有权的表现形式不可一概而论,其在不同的集体经济组织中表现形式亦不同。具体到城镇集体企业,其中的集体所有权并不等同于企业法人所有权。城镇集体企业集体所有权是对城镇集体企业法人所有权、企业职工权利的概括性描述。其中,企业职工的权利即包括城镇集体企业清算后的剩余集体财产应用于保障职工利益、促进职工福利。因此,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所界定的集体财产产权应直接归属于企业职工,且职工只能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享有集体财产产权,集体财产不可量化到企业职工个人,这是为了确保集体财产服务于企业职工共同利益的目的。此外,由于企业集体财产的产权主体企业职工仍然高度抽象,须采取一定的法律技术,如信托技术,使得有明确的主体对集体财产主张权利,以保证集体财产的保值增值。本文由导论和正文两大部分组成,同时正文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介绍城镇集体企业的形成及其改革历程,引出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的目标;第二个部分描述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指出其现存问题及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本文的关键问题,即如何看待城镇集体企业集体财产的产权主体及其实现;第三个部分分析城镇集体企业集体所有权,在厘定集体财产范围的基础之上,从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来探究集体所有权的实质,并指出城镇集体企业集体所有权即对城镇集体企业法人所有权、企业职工权利的概括性描述,企业职工权利包括职工对企业剩余集体财产享有的权利;第四部分明确城镇集体企业集体财产的产权主体及其实现,阐述集体财产的产权主体应是以整体存在的城镇集体企业职工,且实现集体财产产权时,应采取信托等法律技术使得抽象的集体财产产权主体具体化。已有研究多着力于探讨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即股份制改革、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否适合城镇集体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能够改革为股份制企业已不容置疑,从现阶段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集体财产、集体财产产权的确定更为重要。以明确集体财产产权主体及其实现为主线展开论述,对城镇集体企业集体所有权进行分析,是为本文的创新之处。然而由于篇幅及能力所限,本文未对集体财产如何服务于企业职工的共同利益进行细致全面地论述,还期望日后有更多学者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刘晖[8](2012)在《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7年我国第一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大众公用出现至今,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过渡和发展的阶段。我国经济学家对于是否适宜在中国,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大规模实施管理层收购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派。支持者(王巍、钟伟,2003)认为现阶段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一是可以改善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虚置所带来的问题,拓宽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渠道;二是通过明晰产权,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激励,可以充分激发企业家的才能与热情,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三是有利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反对者(刘纪鹏、朗咸平,2004)则认为:一是我国国有企业在实施管理层收购时资产转让价格偏低,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管理层实施收购的资金来源不明,存在违规、违法的现象;三是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损害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虽然现阶段在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不规范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层收购和国有资产流失存在必然的联系,更不能就此全盘否定管理层收购这种方式。作为一种企业并购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国外发达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如英国),尤其是在有效解决企业代理成本、完善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有效的监管措施将使管理层收购这种方式在促进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推动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管理层收购事件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现状以及中外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差异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MBO的过程中存在定价不合理、融资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全面等诸多问题,极有可能产生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对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从股利政策和关联交易两方面对上市公司MBO前后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经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当年及前一年均存在人为调减盈余的行为,在完成收购后的第二年存在人为调增盈余的行为。在管理层收购前后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说明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存在明显的财富转移效应。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收购前一年实施盈余管理就是为了降低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成本。而我国现有的制度缺陷,机构投资者的缺失,以及中小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均为管理层在实施收购过程中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二、实施MBO后,上市公司的规模显着扩大,盈利能力显着降低,但总体绩效没有发生显着变化。上市公司的规模扩大并不是由于公司盈利能力增强使得公司的留存收益增加所致,而是由于上市公司增加了向银行借款以及规模扩大引起的经营负债的增长导致的。但上市公司规模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规模效益,反而使得收购后的营业成本率和管理费用率大幅上涨,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着下降。第三、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前后均存在过度派现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管理层实施收购的前一年至后一年尤为突出。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前后的过度派现行为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利用控制权实施过度盈余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前过度派现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在收购当年及随后一年过度派现,可以为管理层筹集资金偿还实施MBO的借款。上市公司MBO前后的过度派现行为不仅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第四、实施MBO后,上市公司平均的关联交易金额均高于管理层收购前,并且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与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显着。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平均的关联方销售与采购金额、关联方出售与收购资产金额以及关联方担保金额在收购后均高于收购前的金额,并且在关联交易中普遍存在协议定价而不是市场定价的现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额度与实施盈余管理的程度的相关性显着。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关联方的销售与采购、产权交易以及租赁行为均显着提高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第五、制度与监管的双重缺失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动机发生变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倾向于追求公司的控制权收益。我国现有的MBO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监管不到位,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MBO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但是巨额的收购资金以及有限的融资渠道使得管理层不得不违规运作或者通过民间借贷融资。实施收购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没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反而迫于偿债压力,更倾向于以牺牲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其它股东的利益为代价追求控制权收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动机发生变异的原因。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分析入手,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对国内外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收购动因、定价方式、融资模式、退出渠道等关键环节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行为特征,构建我国现有的制度体系与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收购的动机并不是企业存在潜在的效率提升的空间,而是可以低价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第二、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现有的关于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并没有考虑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且现有研究对上市公司MBO过程中是否实施盈余管理行为的意见分歧较大。鉴于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利润和相关财务数据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上市公司MBO的绩效研究。为更加客观真实地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绩效进行分析,本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后,将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传统财务指标与基于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指标相结合,构建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从规模、盈余质量、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六方面选取19个指标,其中包括6个与现金流量相关的财务指标用以反映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和偿债能力,以便更加真实的反映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第三、本文深度剖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后绩效变化不显着的原因,并从实施MBO前后存在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解释。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绩效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实施MBO后上市公司的规模、盈余质量、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变化,发现实施MBO后,上市公司规模扩张的同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着降低。为了探寻实施MBO的上市公司总体经营绩效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本文对上市公司MBO前后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实施MBO后,上市公司存在过度分红及频繁的关联交易的行为,这些行为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本和风险,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实施MBO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变化不显着的原因,并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结论,即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实施收购是为了低价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后,迫于偿债压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倾向于追求控制权收益。由于企业绩效评价的复杂性以及本人的能力有限,在未来的研究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时间短、样本少,本文没有考虑行业差异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二是在本文的研究区间,虽然中国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但管理层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并未解除限售,因此,本文未考虑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三是在本文研究区间内,中国会计制度发生多次调整,尤其是2006年2月15日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实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产生一定影响,本文没有全面系统的分析会计政策变化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只是根据会计政策的变化对本文实证研究模型中采用的财务指标进行了修正;四是在实证研究中,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非财务指标的选取标准、量化以及数据的收集存在诸多困难,企业之间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可比性较差,因此,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全部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未采用非财务指标,这可能在一定程度影响本文对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客观性。
熊文姬[9](2012)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民营企业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中一支不可小觑的生力军,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国家税收、方便人们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很短,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融资困难、人才流失、产权单一、家族化管理、决策随意、决策缺乏科学性等。这些问题一部分是外部环境造成的,另一部分是自身制度不健全造成的。但是自身制度建设不健全是根本原因,外部环境是外因。所以对我国民营企业制度进行研究,建立一套和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我国民营企业制度进行研究,希望我国民营企业能够建立与其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增强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进行相关理论介绍,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内涵,民营企业的内涵及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企业制度的内涵和框架,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介绍,对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企业制度、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使读者对相关理论有个清晰的了解。第二部分。搜集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从产权制度、企业内部治理、管理制度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分析基础上,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把企业制度建设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企业各个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确定企业在每个阶段制度建设的重点,使我国民营企业最初的家族化管理逐渐过渡到现代企业制度。第四部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企业自身制度建设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企业所面临的外在环境的制约。要想更好地进行制度建设必须优化企业所面临的外在环境,这一部分主要从融资环境、法制环境、诚信制度三方面分析了其不足,同时也对优化外部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傅扬帆[10](2011)在《关于完善我国增值税制改革的构想》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增值税从确立时起迄今已进行过多次重大调整。在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中正式引入,1994年开始全面的增值税制改革,由此形成了分税制的税收体系。作为中央、地方共享的一个最大税种,新增值税实行价外税,征税范围扩展至所有有形动产的生产、销售、批发和零售诸环节,将税率统一规定为17%、13%及小规模纳税人特殊情形。此次改革虽在规范意义上使增值税制得到了初步确立,但也导致了固定资产无法抵扣,征税范围覆盖不全面等诸多问题。2004年9月,以东北地区部分行业试点为开端,增值税转型改革正式拉开序幕。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意味着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开始转向消费型,将固定资产中的机械设备部分进项税额纳入了增值税抵扣范围,有效减轻了纳税人负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企业多元化改革的深化,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我国增值税与营业税并行的流转税体系矛盾日益凸显,固定资产抵扣不完全,不同领域重复征税,增值税链条断裂等现象仍然存在,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税收的迅速发展,国家财力明显增强,税收征管能力不断提高,税收信息化管理手段日益完善,也为进一步深化增值税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本文针对增值税转型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现代增值税制的具体构想:从扩大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实行彻底的消费型增值税入手,逐步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实行单一税率、合理确定增值税纳税人的标准、规范增值税优惠政策、实现出口彻底退税,同时加快增值税立法等。为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文中还明确了一系列改革的配套措施,并结合税收征管实践,指出取消中间环节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类别划分以及修改税收征管法举证责任等对加强增值税有效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与此同时,论文阐述了重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想法,为全面推行增值税改革提出了可行性参考意见。
二、刍议假集体企业及税收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刍议假集体企业及税收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框架 |
一、基本概念 |
二、基本理论 |
三、基本观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点与研究限度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限度 |
第一章 国外农民阶层分化的实践与经验 |
第一节 日本:高度协同与中度推动的分化模式 |
一、为何研究日本的农民阶层分化 |
二、日本农民阶层分化的历程 |
三、日本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 |
第二节 英国:中度协同与高度推动的分化模式 |
一、为何研究英国的农民阶层分化 |
二、英国农民阶层分化的历程 |
三、英国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 |
第三节 巴西:低度协同与高度推动的分化模式 |
一、为何研究巴西的农民阶层分化 |
二、巴西农民阶层分化的历程 |
三、巴西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 |
第四节 经验:国外实践的启示 |
一、增进协同:增进农民阶层分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性 |
二、遵循规律:支持城市群优先发展 |
三、政府推动:适度发挥政府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
第二章 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的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新时代以前农民阶层分化的回顾 |
一、1949 年到1977 年:阶段性分化与整体性停滞 |
二、1978 年到1995 年:剧烈分化的开始与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
三、1996 年到2003 年:持续分化与主要流入地开始转移 |
四、2003 年到2011 年:快速分化与城乡结构深入变迁 |
第二节 新时代以来农民阶层分化的梳理 |
一、农民阶级持续分化与新兴阶层不断出现 |
二、农民工规模增速回落与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
三、非公经济就业人员规模扩大与内部结构深刻变革 |
四、乡村社会管理者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向城市转移 |
第三节 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与性质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三、分化的性质 |
第三章 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分类 |
一、促成性因素 |
二、限制性因素 |
三、相机性因素 |
第二节 分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进行 |
三、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与城乡结构继续变革 |
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发生变革 |
五、户籍管理制度的控制性功能渐弱 |
六、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继续提高 |
第四章 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农民阶层分化的宏观趋势 |
一、分化力度将继续加大 |
二、分化速度将先降再增后稳定 |
三、分化的区域不平衡性将持续得以缓解 |
四、城市群仍是主要流入地 |
第二节 农民阶层分化的中观趋势 |
一、农业劳动者继续减少与现代农业经营者持续增加 |
二、农民工规模达到顶峰与内部结构的深刻变革 |
三、乡村民营经济就业人员的规模会略有缩减 |
四、乡村知识分子与社会管理者将持续向城市转移 |
第三节 农民阶层分化的微观趋势 |
一、农村各阶层现状 |
二、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微观趋势 |
第五章 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中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分化中存在的问题 |
一、兼业现象普遍与“融城困境”突出 |
二、区域、城乡和乡村内部的不平衡问题 |
第二节 促进农民阶层分化的对策 |
一、增强拉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入口 |
二、加大推力: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乡村基础 |
三、减少阻力: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出版物 |
二、中文期刊 |
三、英文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乡镇民营企业的崛起与乡镇治理的转型 ——以福建省陈埭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与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 |
一、两个立足点 |
二、多学科视野下的民营企业与乡镇治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资料来源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及基本概念 |
一、论文的研究框架 |
二、本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 |
第一章 :海洋性商工文化的社会底色 |
第一节 历史地理视野下的陈埭 |
一、自然环境 |
二、行政区划 |
三、民族交融 |
四、宗教信仰 |
五、地方风俗 |
六、陈埭地方对民间活动的引导与规定 |
第二节 宗族组织与侨乡社会 |
一、宗族组织 |
二、族源意识与侨乡社会 |
三、商工文化与陈埭精神 |
第二章 统制治理与“夹缝中”的私营经济萌芽(1949-1978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陈埭的私营经济 |
一、合作化改造与统购统销政策 |
二、陈埭农民的反制度行为及地方政府的打击 |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公社企业”与“社队企业” |
一、从“公社企业”到“社队企业” |
二、陈埭的人民公社大食堂 |
三、部分干部群众的反思 |
四、陈埭的“地下黑工厂”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陈埭的乡镇经济 |
第四节 国家权力下沉与私营经济地下化 |
一、统制型地方国家体系的建立 |
二、乡镇干部对国家控制的有限消解 |
第三章 从统制到管理:民营企业的转型与乡镇治理的适应性变革(1978-1992) |
第一节 国家政策变化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 |
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为乡镇企业正名 |
二、晋江与陈埭政府的政策创新 |
第二节 陈埭乡镇企业的发展 |
一、“三闲起步”:四轮驱动下的陈埭联户企业 |
二、“三来一补”:侨资对陈埭乡镇企业发展的作用 |
三、“五小”:改革开放初期陈埭乡镇企业的特点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对陈埭乡镇企业的“政治庇护” |
一、“乡镇一枝花”:陈埭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
二、庇护外的打击:陈埭的走私与缉私 |
三、打击外的庇护:“晋江假药案”与地方政府的危机公关 |
四、“定性”与“换证”风波:戴红帽子运动 |
第四节 第一次创业时期乡镇治理模式的转变(1992年之后的大发展) |
一、从“政府统制”到“政府管理” |
二、地方精英的“三重角色” |
第四章 从管理到服务:乡镇民营企业的崛起与政府的主动性变革(1992—) |
第一节 陈埭民营乡镇企业崛起的政策背景 |
第二节 “中国鞋都”与产业集群的形成 |
一、陈埭鞋业集群形成的过程 |
二、从“五小”企业到陈埭产业集群 |
第三节 “大脚穿小鞋”:陈埭镇面临的问题 |
一、外来人口:人才难进与劳动力成本过高 |
二、资源紧张:“浅盆效应” |
三、教育资源:“7万人的饼,40万人啃” |
四、社会保障:“根不在陈埭” |
五、自然环境:“健康没有保障” |
六、乡镇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陈埭地方政府的的职能转型 |
一、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引进职能的转型 |
二、环境污染与环保职能的增强 |
三、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型 |
四、软环境建设等其他服务职能的增强 |
第五节 乡镇治理的制度化与理性化 |
一、晋江的历次乡镇机构改革 |
二、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与陈埭镇的强镇扩权 |
第五章 民营企业阶层的嬗变、特点与政治参与 |
第一节 陈埭的乡镇企业家:新精英群体的崛起 |
一、熟人社会与社交网络 |
二、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 |
第二节 商会与协会:乡镇企业精英团体化 |
一、组织结构与活动类型 |
二、民营企业协会与地方治理 |
第三节 政治参与:国家体制对乡镇企业精英的吸纳 |
一、从“红帽子企业”到“红帽子企业家” |
二、体制内通道:经济诉求的政治表达 |
结论与讨论 |
一、从“行政管理型治理”到“公共服务型治理”是乡镇治理体制转型的方向 |
二、“吸纳—协商”的参与式治理成为乡镇治理新特征 |
三、强镇扩权——乡镇治理转型的具体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时代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
二、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成果 |
三、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相关理论 |
一、 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有关论述 |
二、 马克思企业理论有关论述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关民营企业的论述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民营经济的论述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企业的一般论述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 |
一、 经济增长理论 |
二、 产业升级相关理论 |
三、 企业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机遇 |
第一节 国际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际方面的挑战 |
三、 国际方面的机遇 |
第二节 国内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
一、 国内背景 |
二、 国内方面的挑战 |
三、 国内方面的机遇 |
第三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涵义、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涵义和内容 |
一、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涵义 |
二、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容 |
第二节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企业内部因素 |
二、 企业外部因素 |
第三节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
一、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总体特征 |
二、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前提——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与民营企业家的成长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2年):个体经济发展期 |
二、 第二阶段(1983-1986年):私营企业萌发期 |
三、 第三阶段(1987-1991年):民营企业摸索前进期 |
四、 第四阶段(1992.1998年):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期 |
五、 第五阶段(1999-2004年):民营经济地位提升期 |
六、 第六阶段(2005年至今):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期 |
第二节 民营企业家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提升企业家精神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建议 |
一、 美国、日本、德国企业家精神的经验借鉴 |
二、 企业家精神的提升需要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自身的不断努力 |
三、 企业家精神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
第五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保障——体制创新 |
第一节 民营企业体制的历史变迁——以家族企业为例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1年):个体经济家庭作坊阶段 |
二、 第二阶段(1982-1987年):“红帽子”企业阶段 |
三、 第三阶段(1988-2000年):家族式股份制企业阶段 |
四、 第四阶段(2001年至今):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
第二节 民营企业体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民营企业体制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建议 |
一、 美国、日本、德国企业体制和治理的经验借鉴 |
二、 对民营企业体制创新的建议 |
三、 政府应为民营企业体制创新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
第六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技术创新 |
第一节 我国科技政策发展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4年):技术发展准备期 |
二、 第二阶段(1985-1994年):技术逐步发展期 |
三、 第三阶段(1995-2005年):技术快速发展期 |
四、 第四阶段(2006至今):技术全面升级期 |
第二节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建议 |
一、 美国、日本、德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借鉴 |
二、 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
三、 政府应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 |
第七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品牌创新 |
第一节 民营企业品牌发展的历程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9年):品牌启蒙期 |
二、 第二阶段(1990-2000年):品牌发展期 |
三、 第三阶段(2001-2007年):品牌国际化期 |
四、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品牌战略创新期 |
第二节 民营企业品牌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民营企业品牌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建议 |
一、 美国、日本、德国企业品牌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 |
二、 民营企业品牌创新的建议 |
第八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融资 |
第一节 我国金融改革与民营企业融资历程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4年):金融体系恢复阶段 |
二、 第二阶段(1985-1997年):现代金融体系逐渐形成并多元化阶段 |
三、 第三阶段(1998-2007年):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阶段 |
四、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金融体制深化改革阶段 |
第二节 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建议 |
一、 美国、日本、德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借鉴 |
二、 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建议——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完善企业财务制度 |
三、 政府对民营企业融资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
第九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政府职能创新 |
第一节 政府对民营经济的态度和主要政策回顾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5年):政策探索期 |
二、 第二阶段(1986-1991年):政策发展期 |
三、 第三阶段(1992-1997年):政策巩固期 |
四、 第四阶段(1997-2004年):政策深入期 |
五、 第五阶段(2005年至今):政策转型升级期 |
第二节 政府职能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国际政策借鉴及建议 |
一、 美国、日本、德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借鉴 |
二、 我国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经济转型中的政企耦合 ——基于温州模式的历史考察与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目录 |
图示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已有研究述评 |
1.2.1 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分析 |
1.2.2 经济转型中政企关系的类型划分 |
1.2.3 地方政企关系中的多重制度逻辑 |
1.2.4 简要的评论 |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经济转型中的政企耦合: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2.1 政企耦合的概念阐释 |
2.2 政企耦合的时空背景:中国经济转型 |
2.3 政企耦合的结构分析 |
2.3.1 政企耦合的结构主体 |
2.3.2 政企耦合的行为场域 |
2.4 政企耦合的动态性与适应性 |
3 地方政府、政企耦合与经济转型:基于温州模式的历史考察 |
3.1 温州模式概况 |
3.1.1 温州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
3.1.2 温州模式的背景与条件 |
3.1.3 温州模式的成就与影响 |
3.2 经济转型的温州模式:政企耦合的视角 |
3.2.1 政治场域:政策变通与制度创新的地万试验 |
3.2.2 市场场域: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的双重变奏 |
3.2.3 社会场域: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 |
3.3 政企耦合动态性与温州地方政府的角色之争 |
3.3.1 民营经济起步阶段温州地方政府的理性“无为” |
3.3.2 民营经济壮大阶段温州地方政府的适当“有为” |
4 政企耦合畸形化的形成逻辑:基于温州模式的困境研究 |
4.1 陷入困境的温州模式 |
4.1.1 温州模式“由盛而衰” |
4.1.2 已有的解释及其不足 |
4.2 政企耦合外部环境改变:政府竞争背景下温州人才与资本的外流 |
4.2.1 地方政府竞争的形成 |
4.2.2 政府竞争与要素流动 |
4.2.3 政企耦合畸形化与温州人才和资本的外流 |
4.3 政企耦合内在基础影响:人情社会对温州经济转型的推动与钳制 |
4.3.1 经济转型中的“人情悖论” |
4.3.2 温州人情社会的特征及其经济影响 |
4.3.3 人情社会与温州政企耦合的畸形化 |
4.4 政企耦合主体行为偏差:政企耦合动态性与地方政府的转型迟滞 |
4.4.1 地方政府行为法治化水平低下 |
4.4.2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4.4.3 对企业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不力 |
4.4.4 公职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扭曲 |
5 政企耦合的构建路径:基于温州与古镇灯具产业的案例分析 |
5.1 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方法 |
5.1.1 案例选择 |
5.1.2 数据收集方法 |
5.2 温州灯具产业的案例 |
5.2.1 温州灯具产业的兴起过程 |
5.2.2 温州东方灯具市场的建立 |
5.2.3 温州灯具企业的集体外迁 |
5.3 古镇灯具产业的案例 |
5.3.1 古镇灯具产业的初期发展 |
5.3.2 古镇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 |
5.3.3 温州灯具企业的集体迁入 |
5.4 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
5.4.1 客观条件的差异 |
5.4.2 政府治理的优劣 |
5.5 政企耦合如何构建:个案的拓展讨论 |
5.5.1 经济转型中的高水平均衡陷阱 |
5.5.2 政企耦合与“转型陷阱”突破 |
5.5.3 构建以法治为基础的有为政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意义 |
三、 非正式金融研究文献述评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非正式金融及其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一节 非正式金融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
一、 非正式金融概念的厘清 |
二、 非正式金融类型的界定 |
三、 非正式金融的特性分析 |
第二节 非正式金融生成逻辑分析 |
一、 二元金融结构与政府“父爱主义” |
二、 非正式金融:金融抑制政策使然 |
三、 非正式金融:制度动因 |
四、 非正式金融:交易成本分析 |
五、 非正式金融:有利于竞争政策优化 |
六、 非正式金融:个人与企业的选择 |
第三节 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分析 |
一、 政治学基础:公共利益理论 |
二、 经济学基础:金融脆弱性理论 |
三、 法经济学基础:法律制度的普适性准则和制度的供给需求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现实需求——我国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发展历程及其问题 |
引子:温州民间借贷风波 |
第一节 我国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发展历程 |
一、 1949-1978 年:从提倡私人借贷到绝对禁止 |
二、 1978 年-1995 年:适度宽松,但仍对非正式金融进行抑制的时期 |
三、 1995-2004 年:非正式金融的严格管制期 |
四、 2005-2010 年:虽有限制但法律开始松动 |
五、 2010 年至今:进一步放宽非正式金融管制 |
第二节 我国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现状 |
一、 非正式金融的法律地位 |
二、 对非正式金融采取的管制措施与管制主体 |
三、 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责任 |
第三节 我国非正式金融现有法律规制的缺陷 |
一、 管制强度高、绩效低 |
二、 金融管制理念的偏差 |
三、 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体系的不健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境外非正式金融发展与法律规制实践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非正式金融发展、法律规制实践及其启示 |
一、 美国非正式金融向正式金融的成功转型:社区银行 |
二、 充分尊重合作制本色的合作金融法制典范:德国 |
三、 日本轮转基金组织的成功转型:无尽→联合股份公司→互助银行→一般性商业银行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规制实践与启示 |
一、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 |
二、 小型银行典范:孟加拉格莱珉银行 |
三、 强制替代的代表:20 世纪 50 年代的印度、泰国 |
四、 契约治理的典范:台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构想 |
第一节 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理念之重树 |
一、 效率:非正式金融的私人契约治理机制的有效利用 |
二、 自由:赋予公民、企业融资自由权,即民间自治权的发挥 |
三、 公平:公平信贷权理念的树立 |
四、 安全:适度监管 |
五、 合作:正式规范与民间规范的弥合、非正式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联结 |
第二节 我国非正式金融的契约治理 |
一、 契约自由与契约治理 |
二、 非正式金融契约治理机制现状 |
三、 非正式金融契约的法律治理机制对私人治理机制的弥补与矫正 |
第三节 非正式金融监管边界的分析 |
一、 监管理论述评 |
二、 非正式金融监管边界设定中的主要假设条件分析 |
三、 非正式金融监管成本分析 |
四、 非正式金融监管的供给强度边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五、 非正式金融监管的需求边界分析 |
第四节 我国非正式金融监管制度设计 |
一、 非正式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
二、 监管权限的设定 |
三、 我国非正式金融监管制度的具体设计 |
第五章 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的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的必要性分析 |
一、 各地民间借贷纠纷、非法集资案件持续走高 |
二、 现行有关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制度的粗疏与滞后 |
三、 监管有效与无效论下的司法介入 |
第二节 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的路径选择——以“先行先试”和司法能动性为视角 |
一、 地方司法“试错“的可能性 |
二、 能动性下的地方司法 |
三、 地方司法与地方行政的良性互动及司法能动性对立法革新的推动 |
第三节 地方司法“试错”边界分析 |
一、 地方司法“先行先试权”的授权合法性 |
二、 地方司法“试错”主体的限定与时间、范围的限制及监督救济 |
三、 司法的能动性不能取代立法 |
四、 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应注意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1 |
附录 2 |
(7)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的方法 |
1.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 |
1.2.2 城镇集体企业改制的法律研究 |
2. 城镇集体企业的形成及改革历程 |
2.1 城镇集体企业的形成 |
2.1.1 城镇集体企业的概念 |
2.1.2 我国城镇集体企业的形成 |
2.1.3 城镇集体企业的种类 |
2.1.4 本文中城镇集体企业的类别 |
2.2 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历程 |
2.2.1 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 |
2.2.2 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3. 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 |
3.1.1 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 |
3.1.2 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建立 |
3.2 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全面 |
3.2.2 企业职工得不到妥善安置 |
3.3 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所遇问题的成因 |
3.3.1 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担忧 |
3.3.2 城镇集体企业集体财产产权主体难以确定的原因 |
4. 城镇集体企业的集体所有权 |
4.1 城镇集体企业的集体财产 |
4.1.1 界定城镇集体企业集体财产的相关规定 |
4.1.2 城镇集体企业集体财产的范围 |
4.2 集体所有权 |
4.2.1 集体所有制 |
4.2.2 集体所有权与集体所有制 |
4.2.3 集体所有权与合作社 |
4.2.4 集体所有权的实质 |
4.3 城镇集体企业集体所有权的实质 |
4.3.1 城镇集体企业集体所有权的实质 |
4.3.2 城镇集体企业职工权利 |
5. 城镇集体企业集体财产产权的主体及实现 |
5.1 城镇集体企业集体财产的产权主体 |
5.2 城镇集体企业集体财产产权的实现 |
5.2.1 实现城镇集体企业集体财产产权的已有方式 |
5.2.2 实现城镇集体企业集体财产产权的法律技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8)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MBO的相关概述 |
1.1.2 基于MBO盈余管理的相关概述 |
1.1.3 MBO在国外的产生和发展 |
1.1.4 MBO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
1.1.5 相关概念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的结构安排和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MBO绩效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1 代理成本说 |
2.1.2 防御剥夺说 |
2.1.3 企业家精神说 |
2.1.4 财富转移论 |
2.1.5 MBO绩效理论的评价 |
2.2 国内关于MBO的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关于MBO的研究综述 |
2.3.1 MBO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2.3.2 MBO与股东财富的实证研究 |
2.3.3 MBO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
2.4 评价与启示 |
3 管理层收购中外比较分析 |
3.1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现状 |
3.1.1 中国实施MBO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情况 |
3.1.2 中国实施MBO上市公司的资产及所有者权益情况 |
3.1.3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MBO的收购主体情况 |
3.1.4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MBO的交易类型情况 |
3.1.5 中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权情况 |
3.1.6 中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控制权情况 |
3.2 管理层收购的中外比较及差异 |
3.2.1 管理层收购的动因分析 |
3.2.2 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模式分析 |
3.2.3 管理层收购的定价模式分析 |
3.2.4 管理层收购的目标公司分析 |
3.2.5 管理层收购的股权比例分析 |
3.2.6 管理层收购融资的退出渠道分析 |
3.2.7 中外企业管理层收购差异的评价 |
3.3 中国上市公司MBO的行为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
4.1 盈余管理实证模型的选择 |
4.1.1 盈余管理常用计量方法简述 |
4.1.2 应计利润分离法相关模型的比较分析 |
4.1.3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选择 |
4.1.4 会计政策变化对盈余数据的影响及调整 |
4.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1 样本选取 |
4.2.2 配对样本选取 |
4.2.3 数据来源 |
4.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3.1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年度及行业分布 |
4.3.2 上市公司MBO前后财务状况描述性统计 |
4.3.3 样本公司与配对公司的差异性检验 |
4.4 修正的琼斯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 |
4.4.1 应计利润总额的计量 |
4.4.2 模型参数的估计与检验 |
4.4.3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的估计与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绩效分析 |
5.1 企业绩效评价概述 |
5.1.1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现状 |
5.1.2 国内企业绩效评价现状 |
5.1.3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因子分析法的相关概述 |
5.2.1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5.2.2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5.3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5.4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1 上市公司MBO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
5.4.2 基于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指标比较分析 |
5.4.3 上市公司MBO绩效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
5.5 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MBO绩效的评价 |
5.5.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5.2 上市公司MBO绩效分析的实证结果 |
5.6 上市公司MBO综合绩效分析 |
5.6.1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综合得分描述性统计 |
5.6.2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综合得分排名 |
5.6.3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变化趋势分析 |
5.6.4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因子年度分值及其方差检验 |
5.7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变化的进一步分析 |
5.7.1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规模变化分析 |
5.7.2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盈利能力变化分析 |
5.7.3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运营能力和盈余质量变化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上市公司MBO过度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6.1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分析 |
6.1.1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情况 |
6.1.2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与A股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比较 |
6.1.3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过度派现行为分析 |
6.1.4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过度派现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6.2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分析 |
6.2.1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关联方销售与采购情况分析 |
6.2.2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关联方出售与收购资产情况分析 |
6.2.3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关联方担保情况分析 |
6.2.4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关联方租赁情况分析 |
6.2.5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关联方资产或股权置换情况分析 |
6.2.6 实施MBO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6.2.7 实施MBO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政策建议 |
7.4 本文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民营企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介绍 |
2.1 民营企业的相关理论 |
2.1.1 民营企业的内涵 |
2.1.2 民营企业类型 |
2.1.3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
2.2 企业制度相关理论介绍 |
2.2.1 企业制度的内涵和框架 |
2.2.2 产权制度 |
2.2.3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
2.2.4 管理制度 |
2.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3章 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3.1 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3.1.1 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3.1.2 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途径 |
3.2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
3.2.1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3.2.2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
3.3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3.3.1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3.3.2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4章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建设 |
4.1 创业期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建设 |
4.2 成长期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建设 |
4.3 成熟期我国民营企业的制度建设 |
4.4 衰退期我国民营企业的制度建设 |
第5章 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优化 |
5.1 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
5.1.1 融资渠道不畅 |
5.1.2 缺乏比较有效地法律保护 |
5.1.3 诚信缺失 |
5.1.4 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
5.2 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优化对策 |
5.2.1 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多元化融资 |
5.2.2 完善企业立法,使民营企业权益得以受到保护 |
5.2.3 建立社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 |
5.2.4 增强诚信意识,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关于完善我国增值税制改革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增值税的研究 |
1.2.2 国内对增值税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和创新之处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基本框架 |
1.3.3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增值税概述及我国增值税制发展状况 |
2.1 增值税概述 |
2.1.1 增值税及其计算方法 |
2.1.2 增值税的基本特征 |
2.1.3 增值税的作用 |
2.2 增值税的类型 |
2.2.1 生产型增值税 |
2.2.2 收入型增值税 |
2.2.3 消费型增值税 |
2.3 我国增值税制发展状况 |
2.3.1 我国增值税制的确立与初步改革 |
2.3.2 我国增值税制的调整和优化 |
第三章 增值税制度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
3.1 国际增值税制发展概况 |
3.1.1 实行增值税制的国际范围 |
3.1.2 增值税制得到较普遍采用的缘由 |
3.2 消费型增值税制的国际实践 |
3.2.1 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型增值税制 |
3.2.2 韩国和东盟国家的消费型增值税制 |
3.2.3 消费型增值税制的国际实践经验总结 |
3.3 增值税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 |
3.3.1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
3.3.2 缩小增值税征收规模 |
3.3.3 提升增值税征管效率 |
第四章 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存在的问题 |
4.1 增值税征收、抵扣范围及管理问题 |
4.1.1 征收范围覆盖不全面 |
4.1.2 抵扣范围及管理问题 |
4.2 增值税税率、征收率及其优惠政策缺陷 |
4.2.1 税率、征收率问题 |
4.2.2 现行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缺陷 |
4.3 增值税运行管理问题 |
4.3.1 税收征管权限难以划分 |
4.3.2 税源监管难度增大 |
第五章 我国现行增值税制的完善构想 |
5.1 我国增值税制的改革目标及其思路设计 |
5.1.1 我国增值税制的改革目标 |
5.1.2 全面实行增值税改革的思路设计 |
5.2 增值税征收与抵扣范围的变更及管理 |
5.2.1 逐步拓展增值税征收范围 |
5.2.2 增值税抵扣范围扩大到所有固定资产 |
5.2.3 完善增值税抵扣凭证管理 |
5.3 规范增值税税率、征收率及其优惠 |
5.3.1 简并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 |
5.3.2 规范增值税优惠 |
5.3.3 合理调节小规模纳税人 |
5.4 增值税制全面改革的配套措施 |
5.4.1 加快增值税立法进程 |
5.4.2 修订完善税收征管法 |
5.4.3 开征房产税、保障税等新税种 |
5.4.4 改革完善增值税管理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刍议假集体企业及税收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研究[D]. 裴新伟. 南开大学, 2019(04)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乡镇民营企业的崛起与乡镇治理的转型 ——以福建省陈埭镇为例[D]. 黄世界.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 [4]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 李锐.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
- [5]经济转型中的政企耦合 ——基于温州模式的历史考察与困境研究[D]. 曹伟. 浙江大学, 2013(12)
- [6]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研究[D]. 汪丽丽.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1)
- [7]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分析[D]. 黄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4)
- [8]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D]. 刘晖.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9]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民营企业制度研究[D]. 熊文姬.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 [10]关于完善我国增值税制改革的构想[D]. 傅扬帆. 中南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