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学生政策:剖析与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赵楠[1](2019)在《全费时代至今英国留学生政策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争夺全球人才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各国在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时,带有不同的目的,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留学生教育模式。发展留学生教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在此过程中,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面临着从外扩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挑战。英国作为老牌留学目的国,其留学生政策几经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政策取向和侧重点,但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研究英国留学生政策的演变对我国留学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广泛收集与英国留学生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文本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全费时代的产生背景及其留学生政策,奠定本文研究的起点。此后分别对英国留学生教育的信息窗口,身份门槛以及学业资助政策,即留学生政策在宣传、签证和奖学金三大主题下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英国留学生政策的演变过程存在以下现象:宣传主体由单一海外机构负责趋向政府、海外机构、高校、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参与;教育品牌重点由凸显英国优质教育资源转向注重留学生后期保障,再到彰显国家整体实力;国际校友作用从初步凸显到建立全球校友联盟、系统性发挥国际校友作用。留学生入学签证的申请从容易趋向困难;对于入学签证的审查手段从宽松到日益严格;留学生工作条件也从开放转向紧缩,限制条件逐步增加。除此之外,英国留学生奖学金资助主体多元化特征逐步显现,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高校、企业纷纷参与到奖学金的设立中;资助范围从明显倾向英联邦国家到逐步关注弱势国家的留学生群体,奖学金辐射范围日益广泛;奖学金的形式也从单一的传统奖学金类型趋向多样化。根据英国留学生政策演变过程中存在的路径依赖现象及政策变迁现象,本研究利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对其进行原因探析。研究发现:由创办成本、持续的收益以及逆转成本组成了留学生政策的高昂成本,加上纵向学习效应与横向学习效应的共同作用,单一政策与整个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协同效应,以及可预期的收益和时间界限下的适应性预期,四方面原因共同推动了路径依赖现象的形成。英国留学生政策的变迁既有渐进式变迁又有断裂式变迁,通过对不同变迁形式的描述,将卡梅伦担任首相组建联合政府上台后转变了对待留学生的态度这一时期定为英国留学生政策变迁的关键节点。通过对这关键节点的分析得出:国际形势的变化、政党更迭、经济危机的影响、留学生市场的刺激、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已有留学生政策在教学质量、签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作用于英国留学生政策,使其发生了重大变迁。英国留学生政策的演变为我国留学生政策在收费,留学生结构的优化以及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提供了启示。
张善鑫,马国莉[2](2018)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政策变迁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政府根据民族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少数民族学生特点,陆续出台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对民族教育发展作用明显。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四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为节点、以少数民族学生政策为切入点,运用文献法对学生政策中的招生、管理、经费补贴、评价与就业分配五个方面的具体政策进行梳理,提出今后政策的改革趋向,即在招生政策中进一步关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在管理政策方面加强对预科班、民族班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及其成效评估;经费补贴政策应尽快立法;学生评价政策应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与指标;就业分配政策需进行"因地制宜"的就业指导等。
吉艳艳[3](2016)在《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安亚伦,段世飞[4](2020)在《美国高校接收国际学生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逻辑》文中研究说明美国高校接收国际学生政策的历史演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期、发展期、成长期和动荡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逻辑。通过研究各个时期美国高校接收国际学生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内在逻辑,可以看出,萌芽期的国际学生接收政策侧重于加强国际理解,促进知识文化交流的理念模式;发展期的国际学生接收政策开始服务于国家战略,利用对外教育援助进行文化输出,扩大世界影响力;成长期和动荡期的国际学生接收政策侧重于吸引优秀人才"为我所用",保持美国领跑世界的霸主地位,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利益。
袁景蒂[5](2019)在《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点高校面向农村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政策(简称“专项计划”)既是我国教育扶贫的重大决策,也是招生考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教育公平与社会稳定,对“专项计划”实施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从历史层面揭示了“专项计划”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从现实层面论述了“专项计划”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并以某国家级贫困县为例调查了“专项计划”的实施成效与问题,最后提出“专项计划”政策的相关优化建议。全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四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由、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与内容,着重对有关“专项计划”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第一章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考察,梳理了我国高校面向农村学生招生政策的历史变迁。第二章从现实的角度对“专项计划”的出台背景、发展历程及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三章以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S县的利益相关群体为调研对象,探究“专项计划”实施的成效与问题。第四章是建议部分,结合历史与现实,从国家、高校、地方三个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专项计划”实施取得一定成效:为高校选拔出了优秀的农村生源;畅通了农村贫困学子升学的渠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同时,“专项计划”也存在诸多问题: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基层认知度低;报考程序繁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填报;专业设置不合理,带来消极影响。为进一步提升“专项计划”实施的效果,本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国家应加强宏观政策顶层设计,调整与更新“专项计划”,促进“专项计划”与其他政策的协作;高校应合理安排招生计划,灵活变通招考程序,推动招生政策精准补偿;地方政府应建立体系化的宣传机制,吸引人才回乡建设,完善基层政策执行机制。
袁景蒂[6](2019)在《我国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政策的历史考察(1949-2018)》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政策经历了以政治为导向的"向工农开门"、以效率为导向的"分数挂帅"、以公平为导向的"向农村学生倾斜"三个时期。宏观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政策演变,其中政治影响始终起决定作用。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政策变迁均遵循自上而下改革机制。微观层面,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政策既经历了持续发展的平稳期,又出现制度突变的"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分析为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政策完善提供借鉴,路径突破分析为制度创新提供可能。
安晶[7](2012)在《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学生流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生流动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今天已成为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教育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学生流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生区域流动,既不同于两个国家之间的学生流动,又有别于大陆与港澳之间的学生流动。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和访谈法,梳理建国以来大陆与台湾之间学生流动政策的演变,分析两岸学生流动的实践发展,考察两地学生求学对岸的原因以及生活、学习状况。建国以来,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学生流动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向到双向四个发展阶段:两岸均无招收对岸学生政策的阶段(1949-1978年)、大陆招收台湾学生政策起步阶段(1979-1989年)、大陆招收台湾学生政策逐步规范阶段(1990-2007年)、双向的学生流动政策阶段(2008年至今)。政治因素是影响两岸学生流动政策的关键因素。两岸学生流动政策存在不对等性、政策的日的存在差别。两个方向的学生流动在数量和层次上存在差异,很不平衡。求学对岸的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在地域分布上相对集中。在专业选择上,两岸优势专业以及与金融、贸易相关的科系受到学生的青睐。好奇心驱使、渴望体验对岸的文化与生活、为未来发展考虑成为两岸学生求学对岸的共同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专业兴趣、机缘巧合、随父母来大陆等原因。语言文化相通、距离近、花费少也是吸引两岸学生求学对岸的因素。家人、老师和同学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选择。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主要关注学校的排名、知名度与地理位置。两岸学生在对岸生活与学习的状况因人而异,感受大不相同。
王美[8](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徐志民[9](2010)在《1918~1926年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初探》文中指出日本政府在1918~1926年的大正中后期一改此前相对冷漠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支持成立"日华学会",颁布改善中国留日学生待遇的系列法案,退还部分庚款建立中国留日学生学费补给制度等。其原因主要来自中国留日学生日益剧烈的反日斗争和欧美各国争夺中国留学生教育权的国际压力,以及本国各界人士要求反省和改进中国留日学生政策的呼吁与建议。因此,这些政策虽在客观上为中国留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但并未改变日本政府通过留日学生培养中日亲善意识和亲日分子以配合侵华扩张政策的主观目的,所以具有明显的功利性、选择性、象征性和国际性特点。
方华明[10](2012)在《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学生政策视角 ——以宾州州立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大学规模的扩张引起了许多学者和大众对教育质量的担忧,这是否会必然与教育质量形成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教育质量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在校生人数和大学的规模,“更多就是更坏”这一说法也并不合理。在美国众多着名的大学中,也有不少一流的公立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学生数量众多,规模庞大,大而全是这些公立研究型大学的特点之一。大学教育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健全、合理的学生政策是规范学生的学习,保障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为个案,以学生入学、在校学习、毕业为主线,分别对招生录取与学生资助、学生学业指导、课程学习与学生参与教学、学业成绩评定与学术诚信、毕业管理与学位授予等政策内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从大学内部学生政策的角度来窥探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的教育质量保障。
二、高校学生政策:剖析与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学生政策:剖析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全费时代至今英国留学生政策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概念界定 |
1.5 理论基础——历史制度主义 |
1.6 研究设计 |
2 留学生政策的起点:全费时代的背景与政策内容 |
2.1 全费时代的产生背景 |
2.2 全费时代留学生政策的内容分析 |
3 信息窗口:英国留学生宣传政策的演变 |
3.1 宣传主体由单一机构负责趋向多元主体参与 |
3.2 品牌宣传重点由凸显教育优势转向国家整体实力 |
3.3 从知名校友参与留学生宣传到校友作用系统性发挥 |
4 身份门槛:英国留学生签证政策的演变 |
4.1 入学签证的申请条件由易趋难 |
4.2 审查手段从宽松到严格 |
4.3 工作条件从开放转向紧缩 |
5 学业资助:英国留学生奖学金政策的演变 |
5.1 资助主体多元化特征逐步显现 |
5.2 资助范围从倾向性明显到涵盖广泛 |
5.3 奖学金形式从单一类型趋向多样化 |
6 全费时代以来英国留学生政策的路径依赖 |
6.1 高额成本下的路径依赖 |
6.2 学习效应下的路径依赖 |
6.3 协同效应下的路径依赖 |
6.4 适应性预期下的路径依赖 |
7 全费时代以来英国留学生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 |
7.1 英国留学生政策的变迁类型与关键节点的确定 |
7.2 关键节点的过程性分析 |
7.3 关键节点的动力机制分析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政策变迁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学生政策变迁历程 |
(一) 少数民族学生政策的持续改革阶段 (1981年2月—1992年2月) |
(二) 少数民族学生政策的改革调适阶段 (1992年3月—2002年6月) |
(三) 少数民族学生政策的稳步发展阶段 (2002年7月—2015年7月) |
(四) 少数民族学生政策的深化改革阶段 (2015年8月至今) |
二、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学生政策的演进特点 |
(一) 招生政策一如既往地对少数民族学生倾斜和优惠 |
(二) 学生管理政策不断改进 |
(三) 经费补贴政策逐步加大力度 |
(四) 学生评价政策逐渐完善 |
(五) 就业分配政策尊重学生选择 |
三、少数民族学生政策的未来改革趋向 |
(一) 招生政策进一步关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 |
(二) 管理政策加强对预科班、民族班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及成效评估 |
(三) 经费补贴政策应尽快立法 |
(四) 学生评价政策体现多元化 |
(五) 就业分配政策“因地制宜”并加强就业指导 |
四、讨论与结语 |
(3)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解析 |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
四、研究文献综述 |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
(二) 研究成果简述 |
(三) 有待加强之处 |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创新 |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美国高校接收国际学生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高校接收国际学生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萌芽期(殖民地时期-1945年) |
(二)发展期(1945-1970年) |
(三)成长期(1971-1999年) |
(四)动荡期(2000年至今) |
二、美国高校接收国际学生政策的成效 |
三、美国高校接收国际学生政策的内在逻辑 |
(一)加强国际理解,促进知识文化交流 |
(二)服务国家战略,加大美国文化输出 |
(三)维护霸主地位,赚取政治经济利益 |
四、结语 |
(5)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一章 我国高校面向农村学生招生政策的历史考察(1949-2011) |
第一节 政治导向:“向工农开门”(1949-1976) |
第二节 效率导向:“分数挂帅”(1977-2005) |
第三节 公平导向:向农村学生倾斜(2006-2011) |
第二章 重点高校面向农村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政策分析 |
第一节 “专项计划”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专项计划”发展的历程 |
第三节 “专项计划”的特点 |
第三章 案例研究:重点高校面向S县招生专项计划的实施现状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过程 |
第二节 S县“专项计划”实施的成效 |
第三节 S县“专项计划”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优化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宏观政策顶层设计 |
第二节 推进招考政策精准补偿 |
第三节 完善基层政策执行机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我国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政策的历史考察(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招收农村学生政策的历史演变 |
(一) 以政治为导向:“向工农开门” (1949-1976) |
(二) 以效率为导向:“分数挂帅” (1977-2005) |
(三) 以公平为导向:“向农村学生倾斜” (2006-2018) |
二、宏观背景分析 |
三、微观路径变迁分析 |
(一) 路径依赖分析 |
(二) 路径突破分析 |
四、结语 |
(7)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学生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现状 |
二、文献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局限 |
第二章 大陆与台湾之间学生流动的政策演变 |
第一节 1949年-1978年:政治隔离状态下的两岸政策 |
一、两岸隔离零交流 |
二、大陆招收华侨学生的政策 |
三、小结 |
第二节 1979年-1989年:两岸关系缓和下的政策起步 |
一、结束隔离、逐步交流 |
二、大陆招收台湾学生政策起步 |
三、小结 |
第三节 1990年-2007年:两岸关系起伏下的政策发展 |
一、波动的两岸关系与教育交流 |
二、逐步规范的台湾学生政策 |
三、小结 |
第四节 2008年至今:密切交流中的政策新突破 |
一、两岸密切交流新进展 |
二、双向的学生流动政策 |
三、小结 |
第三章 大陆与台湾之间学生流动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
第一节 两岸之间学生流动概况 |
一、台湾学生来大陆 |
二、大陆学生赴台湾 |
第二节 两岸之间学生流动的特点 |
一、学生流动不平衡 |
二、地区分布相对集中 |
三、专业选择有所侧重 |
第四章 求学对岸的大陆学生与台湾学生 |
第一节 访谈对象的背景 |
一、访谈对象的选取 |
二、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求学对岸的原因 |
一、大陆学生赴台湾求学的原因 |
二、他人对大陆学生赴台求学的影响 |
三、大陆学生选择学校的理由 |
四、台湾学生来大陆求学的原因 |
五、他人对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的影响 |
六、台湾学生选择学校的理由 |
第三节 在对岸的生活状况 |
一、大陆学生在台湾的生活状况 |
二、台湾学生在大陆的生活状况 |
第四节 在对岸的学习状况 |
一、大陆学生在台湾的学习状况 |
二、台湾学生在大陆的学习状况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大陆与台湾之间学生流动政策的发展与特点 |
一、政治因素是影响两岸学生流动政策的关键因素 |
二、两岸学生流动政策存在不对等性 |
三、两岸政策目的存在差别 |
第二节 大陆与台湾之间学生流动的实践 |
一、两岸之间学生流动的总体状况 |
二、大陆与台湾学生求学对岸的原因与状况 |
附录一 学位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交换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1918~1926年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 改善措施 |
二 原因剖析 |
三 效果及特点 |
(10)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学生政策视角 ——以宾州州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招生录取与学生资助政策 |
一、标准化考试 |
二、招生录取 |
三、学生资助 |
四、招生录取与学生资助政策对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 |
第二章 学业指导政策 |
一、学业指导概述 |
二、宾州州立大学学业指导 |
三、学业指导政策对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 |
第三章 课程学习与学生参与教学政策 |
一、课程学习 |
二、学生评教 |
三、课程学习与学生参与教学政策对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 |
第四章 学业成绩评定与学术诚信政策 |
一、考试评价与学分的获得 |
二、学术诚信 |
三、学业成绩评定与学术诚信政策对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 |
第五章 毕业管理与学位授予政策 |
一、毕业申请与学位审核 |
二、推迟授予与撤销学位 |
三、毕业管理与学位授予政策对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高校学生政策:剖析与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费时代至今英国留学生政策的演变研究[D]. 赵楠.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2]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政策变迁的回顾与展望[J]. 张善鑫,马国莉.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5)
- [3]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 吉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美国高校接收国际学生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逻辑[J]. 安亚伦,段世飞. 江苏高教, 2020(01)
- [5]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实施研究[D]. 袁景蒂. 厦门大学, 2019(08)
- [6]我国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政策的历史考察(1949-2018)[J]. 袁景蒂. 教育与考试, 2019(02)
- [7]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学生流动研究[D]. 安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2)
- [8]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1918~1926年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初探[J]. 徐志民. 史学月刊, 2010(03)
- [10]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学生政策视角 ——以宾州州立大学为例[D]. 方华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