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常见形容词辨异(论文文献综述)
高志明[1](2010)在《通感研究》文中提出在多学科背景下对新时期以来的通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力图为后续的通感研究作必要的学术观察和学术准备。参照接受修辞学的基本观:修辞活动是在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互动的言语审美活动,作为学理依据,界定通感:通感是在言语活动中,因本觉和通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特征多向位移而生成的审美话语形态。联觉、移觉和通感三者之间存在联系和区别,它们共同构成通感的三层级系统。以新的通感定义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文艺美学等理论资源,依次探讨通感的话语特征,通感在语篇中的诗学功能,通感在“表达—接受”、“主体—客体”之间的双重互动关系;用辨异和比较的方法论,初步探讨了通感与相关辞格的关系,为通感的深入研究提供比较和参照。希望我们的探讨能够为现有的同类研究提供多层面、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个案。
周婧[2](2019)在《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搭配与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是指含有同一个语素,并且意义相近的单音节形容词和双音节形容词。两者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具有相似性,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偏误。而词汇的习得不仅仅是对词形、词义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词汇的使用。这要求学习者对词汇的搭配对象、在句中的位置、是否需要其他语法手段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后才能将词正确地排列组合成词组和句子。因此相关的本体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形容词用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形容词在语义、句法等方面的特点,为词汇教学打下基础。在本体研究方面,文章以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以223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为研究对象,结合语料了解单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情况,对其在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的异同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力求从复杂的现象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以辅助词汇教学。在教学研究方面,本文通过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语料和问卷调查了解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然后结合二语习得的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形容词教学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吴双[3](2019)在《满语同义词研究》文中认为满语同义词研究是满语词汇语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语词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由于这一领域的研究非常复杂、繁难,可供借鉴的成果较少,尚待进一步专门系统的探讨研究。满语同义词数量较多,且分布较广,来源复杂,具有历时变化。本文运用词汇学、文化语义学等理论方法,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满语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区别以及与其他语义的关系,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在共时研究方面,其一,本文运用大量例词和例句,对满语同义词的细微区别进行了深入辨析。其二,归纳满语同义词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特点,即语音上具有“近音同义”、“和谐多变”的特征,语法上具有“根同义同”、“根异形近”的特征。其三,在分析满语同义词词义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同义词与多义词之间的密切关联,揭示了满语同义词的同义关系和多义关系之间错综复杂的语义关系。在历时研究方面,其一,纵向分析满语同义词的演变方式,阐释了演变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二,乾隆中期,满语词汇(主要是汉语借词和多义词)发生了显着变化,在新词与旧词并存期间,构成了大量同义词。这些同义词的变化有规律可循,本文分别从借词累积的承继性、新词旧词演变的多样性和词根词发展的演进性,论述了满语同义词的变化特点。其三,通过考察多义词历时变化,探寻相关同义词发生的变化,论证了多义词的发展变化会引起相应同义词的连锁反应。其四,在满语中,借词与固有词之间、借词与借词之间有诸多同音现象。这些词有的被改造,有的被新词或旧词替代,致使新词与旧词并存期间构成了部分同义词。文中通过大量实例,论证了同音词的历时变化对同义词的发展演变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本论文不仅拓宽了满语同义词研究的视角,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而且扩展了满语同义词研究的范围,从单纯的同义词研究延伸到同义词与多义词、同音词相互关系研究。对满语同义词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研究,为满语词汇学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对满语应用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陈伟[4](2006)在《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 ——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目的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功能翻译理论,任何翻译活动都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并且正是这种目的性,决定着翻译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例证翻译同样如此,因而,例证翻译所依附的目的性就成为例证翻译系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的基本问题。鉴于现有例证翻译研究所呈现的经验性与主观性特点,本论文首先立足理论词典学与翻译学理论,并借助实证研究方法,对现有例证翻译的目的性思想进行了学理反思,以澄清例证翻译研究新概念构建过程中非法的认识论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现有例证翻译思想中“译者的目的性”取向虽然在语言认知层面上是可行的,但本质上只是“翻译”作为一种语言实践活动而具有的基本功能,无法作为一根思想主轴显现例证翻译特殊的操作理念、操作原则、操作策略等质素,同时也缺乏学理上的归宗与逻辑上的照应;“交际的目的性”取向中,旨在对词目意义进行阐发的思想的确有着实践上的现实性与学理上的可行性,而旨在体现原有例证语法功能与句法特征的观点则不具有充分的理据性,既不符合翻译活动基于意义的交际特性,也与例证自身所归属的“言语”本性相悖;“策略性的目的性”取向中,直译策略思想不仅具有学理性,而且合乎目的性,而活译策略思想则因为词典文本的意义取向与语言风格取向以及例证语境的特殊性,在词典学理论规范内并不能得到圆满的阐释。 反思的目的在于新概念的构建。例证翻译特殊性的终极根源就在于例证译者(双语词典编纂者)这个实际操作者受制于一个更大操控者,这就是词典文本的特殊属性:“双语共现性”决定了例证译文对于原语例证的依附关系,例证翻译必须在词典学规范内对不同语言体系起着一种协调与指导作用,而“规范性”则决定了例证翻译必须承受汉语语言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制约与擎肘;这两种特性又共同决定了例证翻译必须把词典使用者放置在操作视域之内,以服务于他们从事正确、规范的语言学习为己任。所以,例证翻译的目的性不是取决于委托人、译者等的主观意愿或要求,而只能发轫于词典作为一种特殊文本自身的客观规范,这就是词典例证功能,它最终决定着例证翻译目的性的具体内容。但是,例证并不等同于同层级的其它语言单位,它是一种双功能语言构体,既具有普通言语单位的交际功能(隐性功能),又具有作为辅助词典释义手段之一的例证功能(显性功能)。不过,一方面,在理论词典学范畴中,例证是以词目为核心,是因词目而衍生出相应的显性功能;另一方面,在翻译学范畴中,例证翻译作为一种真正的翻译实践活动,在本质上完全类似于普通翻译,都以“(翻)译(意)义”为中心内容。基于这两点,例证翻译的目的性就是要使例证中的词目翻译能够彰显出例证基于“意义”的显性功能,具体细化为意义实证功能、意义阐发功能、
刘桂玲[5](2017)在《认知语义视角下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概念是人类普遍概念,空间量度形容词系统是英、汉语中皆有的词汇系统。国内外学者针对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形态、句法功能、语义和习得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英、汉语中个别空间量度形容词词对进行了对比。但是以往研究没有涉及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转喻义,没有就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系统及所有成员的空间义、转喻义和隐喻义进行全面的对比,所以无法看到空间量度形容词语义的全貌。此外,以往的研究层面也比较单一,侧重于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共时层面研究,没有考虑它们历时的发展变化。语义来源于身体经验,人类在与世界的反复互动中形成了意象图式。通过意象图式的转换和向抽象域的映射产生了转喻和隐喻,转喻和隐喻是词义扩展的基本途径。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在基本层面上有相同的概念,但在组合层面上往往存在不同的语义概念和抽象概念,这就是新沃尔夫假说。本文在上述认知语义视角下针对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空间义、转喻状况及隐喻映射域进行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对比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空间义的异同及其成因是什么?(2)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转喻类型有哪些?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转喻状况的异同及其成因是什么?(3)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域的异同及其成因是什么?在以上所述的认知语义视角下,本研究首先根据空间量度形容词凸显的维度对它们进行分类,采用词典和语料库相结合的方法对词义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分析,主要采取质化分析的方法对空间量度形容词的使用进行倾向性研究。本文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释义来源于《牛津英汉高阶双解词典》(第8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两本共时词典,对于转喻引起的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转类和转义现象的分析主要依靠历时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网络版)和汉语大辞典软件(普及版)中的历时数据。共时语料主要来源于以空间量度形容词为检索词从BNC语料库和语料库在线中检索到的词频和用例,根据检索到的语料,分析空间量度形容词与相应的词汇搭配是用作空间义还是发生了隐喻化,如果用作空间义,判别在所述语境表达维度义、位置义还是距离义,然后归纳使用中的转喻类型和认知机制。如果用作隐喻义,判别使用中的隐喻映射域。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归纳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空间义、转喻状况和隐喻映射域的异同并尝试做出解释。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英、汉语中有基本对应的空间量度形容词词对,两个系统成员都表征相同的语义元素,能表达相同的空间义类型。体积和长度是英、汉语中空间量度的基本概念,这体现了空间认知中整体性和凸显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中表高度义和深度义的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描述方向发生泛化,表整体维度和宽度的词凸显维度数目都发生了泛化,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都出现在维度义、距离义和位置义之间转移的现象。两种语言中空间量度形容词语义系统的结构有细微的差别,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数目略多于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数目。英语中距离、高度、宽度以及整体维度的概念化和表征更详细,汉语对非凸显维度及低、矮义有比英语更详细的概念化和表征方式。这说明人类空间量度认知中的基本概念具有普遍性,空间量度概念上的精细度差异体现了组合层面上语义概念的差异。(2)转喻在空间量度形容词词义扩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转喻过程中发生了转类和转义两种情况。空间量度形容词转类的认知理据是同一个认知域中各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它们转义的理据是一个认知域内部部分与整体之间互相替代的过程。除了具有相同的转喻类别,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转喻过程中还有以下共性:有些空间量度形容词曾用作其他词类或者由其他的词类演化而来,大多数空间量度形容词都有向名词、副词、动词转类的情况,个别有向介词和代词转类的现象,但是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描述关系和性质的功能是它们现今典型的用法。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转类使用多具有非正式、临时性和已过时的特征。转喻引起的转义主要有维度数目泛化和位置义与维度义之间转移两种情况。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转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这是因为英、汉语使用者具有相同的与空间有关的意象图式,如上-下意象图式、路径意象图式、刻度意象图式等,这些意象图式的旋转和变化造成了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空间义的扩展。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转类方面存在一些差异:首先,“distant”没有发生任何转类现象,这大概与其他表达距离义的词可以自由用作副词和动词有关,词汇转类要受其他同类概念词语的制约。第二,总体而言,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转类现象更普遍。能够用于描述动作的方式、时长和程度的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和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比例相当,但是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比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转类为副词的比例低得多,这是汉语词类划分标准造成的,所以对于词汇进行研究应考虑该语言中词类划分和语法构造的问题。(3)英、汉语中的空间量度形容词向数量域、范围规模域、等级程度域、评价域、比较域、力量强度域、年龄域、时间域、感知域、心智域、关系域、制度域、经济域映射。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隐喻比转喻现象更普遍,这些隐喻义远远地超出了词典涵盖的范围。两种语言中描述整体维度的词对隐喻映射域最多,描述凸显维度的空间量度词的隐喻映射域比较对应。表示同样类别空间义的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隐喻映射中有共同的偏好,距离常用来概念化时长,高度常用来概念化等级程度,面积常用来概念化范围,体积常用来概念化重要性。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词义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带上更强的主观色彩。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隐喻映射的细节方面存在差异。英语中描述整体维度的两对词表现出不同的映射偏好,描述垂直维度的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向时间域和年龄映射时存在差异,“粗、细”在隐喻映射过程中与其他词的情感极向不同。本研究在对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对比研究支持新沃尔夫假说的主张,即不同语言在基本层面的语义构成方面一致。英、汉语使用者在空间量度概念组成、凸显维度认知、转喻类型和主要隐喻映射域方面存在比较一致的现象。基于共同的种系进化背景和同样的生存环境,英、汉语使用者形成了相似的空间意象图式和相似的身体经验获得了相同的基本层面概念。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的普遍性体现了人类认知中隐喻思维的普遍性,体现了空间认知在思维抽象化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跨语言基本概念的普遍性使得不同语言使用者进行交际成为可能。但是思维和交际依靠组合层面概念,所以英、汉语言使用者在组合层面上概念化空间量度、词类转喻、构造抽象概念的细节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不同文化和语言社区中概念化具有普遍性和可变性,自然语言语义系统兼有普遍性和民族性。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应词对在隐喻映射方面的不同偏好印证了Lakoff(1987)的观点,即如果基本概念不同,那么依附于基本概念的扩展义会有较大的差异。虽然隐喻映射过程中意象图式的核心要素和整体结构得以保留,但是隐喻映射要受到词汇语义极向和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粗、细”隐喻映射中的特殊情感极向说明只在将历时和共时视角相结合才能发现语言形式和语义的认知理据。第二,本研究结果支持Halliday(2008)提出的语言系统和实例互补的观点。本研究中通过在语篇语境中分析得出的很多词义没有收入词典中,即这些隐喻映射域和词义都远远地超出了词典涵盖的范围。因为词典呈现的是词汇语义的系统层面,语料库是语篇的总和,在语料库中检索到的都是词汇使用的实例,是语言系统潜势的实现,这些意义如果没有获得普遍认可或者得以长期使用就会从语言中逐渐消失,如果经反复运用固化之后有可能逐步进入词典,所以实例化一方面是语言词汇语义系统的实现,是词汇语义系统的创新使用,另一方面一旦这些新义获得稳固的地位就会进而丰富语言的词汇语义系统。
张爱玲[6](2016)在《汉语致谢词语和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与历时演变》文中认为致谢和致歉是日常言语交际中仅次于问候和告别的两种重要的礼貌行为。现代汉语(含方言)中有丰富的致谢/致歉表达式(包括致谢/致歉程式语、致谢/致歉词)。它们可以根据所用致谢/致歉策略的不同划归不同的类别。跨语言地看,致谢表达式的使用涉及的语用策略有述事、表情、道歉、归功、赞扬、承诺、责备、关心、祝愿等。致歉表达式的使用涉及的语用策略有述事、表情、担责(含自责和认罪)、求谅、承诺、供偿、解说、劝说、关心等。现代汉语中的致谢词主要有述事类、表情类、道歉类、归功类、赞扬类;致歉词主要有述事类、表情类、担责类、供偿类、解说类。本文通过对汉语中34个致谢词和30个致歉词的历史形成和相关演变的考察,揭示:现代汉语中的致谢/致歉词往往是从汉语史上的致谢语/致歉语(或其一部分)词汇化而来的。其词汇化的动因是:1)致谢/致歉语因为常用而发生语音或形式磨损,致谢语力下降,这使说话人尝试通过在原致谢/致歉表达式上附加程度修饰语,或者把同义致谢/致歉词叠合在一起,来强化致谢/致歉语力。这就很可能会导致含程度修饰语或由它词复合而来的新致谢/致歉表达式(的一部分)被词汇化。2)某种间接致谢/致歉语用策略的频繁使用引发致谢/致歉语内部组构成分的省略、倒置,从而导致其中的关键部分经历句法结构上的重新分析和语义上的重新解读而获得新生。句法结构的重新分析会导致相关表达式的语类转换(比如“惭愧”的[形→动]演变、“罪过”的[名→动]演变、“得罪”的[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演变等)。经过句法重新分析和语义重新解读而获得的新用法经历语境扩展(比如从个别作家作品扩大到多数作家作品,从书信体扩展到一般书面语体),最终被当作单词,储存进汉语词汇系统。致谢范畴和致歉范畴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包括汉语、日语在内的很多语言呈现出的一大批一词多义/多用(兼有“谢谢”和“道歉”两义,或身兼致谢和致歉两种用法)、语义演变(从“道歉”义引申出“谢谢”义,或从致歉用法发展出致谢用法)、两语共答(致谢语和致歉语用同一个应答语来回应)现象,以及致谢行为和致歉行为伴随同一个副语言,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致谢和致歉之间的密切联系。致谢和致歉之间的密切联系起源于真诚条件的相通性。很多时候,致谢者在对施惠方怀有感激的同时,也会因“无功受禄”或施惠方地位高于自己而感到愧疚,这跟致歉者因冒犯对方面怀有对对方的愧疚是相似的。所以,在崇尚含蓄内敛的东方民族(如汉族和大和民族等民族)的母语(如汉语和日语等语言)中往往有通过道歉来间接致谢的语用策略。这种语用策略的频繁使用导致汉语、日语等语言中出现上述一词多义/多用、语义演变、两语共答现象。而且,崇尚含蓄内敛的民族,更常用述事、表情、责备来间接致谢。相应地,其母语中更常出现述事类、表情类、责备类间接致谢/致歉语(的一部分)向“谢谢”义或“道歉”义动词词汇化的现象。间接致谢策略的频繁使用导致致谢行为与道歉、赞扬、承诺、责备、祝愿等其它行为之间界限模糊。间接致歉策略的频繁使用导致致歉行为与责备、请求、承诺、解释等其它行为之间界限模糊。请求之前先行致谢/致歉的语用法的频繁使用导致汉语方言中“得罪”、“罪过”、“生受”、“难为”等词兼具致谢语和请求语两种用法。
张友文[7](2014)在《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中没有“复标比喻结构”这一术语,本文以“复标比喻结构”特指在明喻结构中同时具有两个比喻词(标记词),且两个标记词前后形成呼应的比喻结构。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作为一个兼具语言意义、语法意义和相应形式的结合体,在语表形式上具有特定标记词和固定线性序列结构;在语里意义上,复标比喻结构是通过两两比较从已知信息扩展到未知信息从而获得对于另一事物的认知和判断。现有的复标比喻结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汉语和英语的个别性比喻结构、结构层次的划分及标记词等单题性研究方面,研究范围相对狭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缺乏系统性的现象描写和解释,而基于大型语料库基础上的汉英比较研究更是少有涉足。本选题以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中典型复标比喻结构为研究对象,依托于中英大型语料库,旨在对汉英两种复标比喻结构在抽象层面和具体层次上的语义、语法现象进行跨语言的对比、描写和分析,并力求从认知、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等多角度审视和解释两种结构之间的异同、共性与个性。在研究中遵循共时研究和历时考察相结合,现象描写和理论探究相佐证,形式刻画和内容洞察相统一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来使研究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的复标比喻结构基本都包含本体、喻体、相似点和比喻词等儿个主要构件。其中比喻词作为复标比喻结构的标记符号是形式要素,其它三个构件则是语义要素。现代汉语的典型复标比喻结构形式为: X (本体) 像(标记词)Y (喻体) 似的 (标记词) Z (相似点),其中的某些构件成分可以隐现,并可根据句义需要对这个线性结构做出调整而演绎出的其它线性结构式。这个结构中标记词“像”“似的”是变体,其典型性是通过一个标记符号群体来凸显。现代英语典型复标比喻结构表达式是:x(本体AS (标记词)Z (相似点)AS (标记词)Y (喻体),这个结构式则相对固定,除前标AS可以省略外,其它成分都不能随意移动和隐现。这个结构的典型性则是由一个孤立的框架结构予以表现。本质上,现代汉语的典型复标比喻结构是一个小句结构体,而现代英语的典型复标比喻结构则是一个主从复合句。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的标记词在结构中的地位、线性位置、语法化及部分功能的共时重叠性方面都存在着跨语言的共性,但两者在演化动因、演化终点、语表凝结形式及构句能力等方面又彰显着各自的个性特征。首先,汉语虽经历某些阶段外族语言文化融合的影响,但汉语体系内部因素的促动才是标记词的词义词性演变的主要动因;而英语由于语言接触和融合的历史因素复杂,内部因素促动和外部接触而致标记词义词性演变的情况兼而有之。其次,根据语言演变的“语法性斜坡”规律来看,汉英比喻标记词的演化路径都恪守这一斜坡规律,但两者最终归宿可能并不一致。汉语标记词可能虚化而仅具符号特征但不会抽象化为词缀形式,而英语标记词则存在这一演化可能。然后,汉语所有比喻标记符号都可在语表形式上凝结成一个高度统一的框架结构,且各标记词都可在框架内灵活替换而构成一个连续统;英语中的标记符号串之间因缺乏联系性和系统性而各自独立存在。最后,汉英比喻标记词由于本身的构句能力有别而在语表上表现各异。汉语比喻标记词可以分拆使用也可联合出现并具有大致相等的表义功能,其可连接句子成分还兼具一定语法意义;而英语比喻标记大都是作为一个连接词使用且不能单列出现,也基本不能附加多少语法意义。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的本体和喻体作为结构项在反映的对象类型、构成成分及语法功能等方面都具有多样性。由于受到框架结构和语言本身语法规则的限制不同,汉英复标比喻结构本体和喻体的句法位置和语法形态也表现迥异。汉语结构中的喻体位置固定于结构槽中而本体位置可前可后;英语结构中的本体和喻体被置于结构槽前后不可随意移动。现代汉语的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代词、介词短语等各类型短语,甚至亚小句皆可直接入句充当复标比喻结构本体或喻体,而现代英语中除了名词和代词可直接入句外,其它词类一般都需经过形态的变化或借助辅助语法手段才能入句充当比喻结构的本体或喻体。汉英中的一些涉时、涉地概念和介词结构等特殊成分也可进入相关语法位置充当本体或喻体,但本体和喻体在结构类型上会出现不对称,这些差异皆由汉英语中不同的句规约原则所致。在某些情况下,英语复标比喻结构中的本体可省略也可空缺,但出现本体空缺的复标比喻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固化,应以习语待之;汉语复标比喻结构中的本体只可省略而不可空缺。汉英复标比喻结构中本体和喻体出现的句法环境也有差别,汉语结构中本体和喻体多出现在小句和短语环境中,部分偶见于复句结构中;而英语结构中本体和喻体基本都是分散在主从复合句中,由此可见汉语复标比喻结构本体和喻体之间附着力较强,联系程度紧密。当然,这跟汉英两种语言表义时所表现出的“意合”和“形合”组织形式也不无关联。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的相似点作为比喻的灵魂是本体和喻体意义交汇的融合点,它承载着比喻语义的连接和贯通,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和隐现规律。从线性结构上看,汉语结构中的相似点在线性结构中位置灵活,几乎可以以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名词、数量词甚至小句形式直接出现在线性序列的任何位置,并可以充当主、谓、宾、定、状、补等各种语法成分或以复句的独立分句形式出现。另外,出于意义清晰和简洁需要,相似点也可以选择不出现。汉语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语法表现符合汉语组织形态的“流块结构”原则,相似点作为一个流块结构,适当的语义搭配加上清晰的脉络事理,就可以跟句中其它流块粘连而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英语复标比喻结构的相似点则是被固定在框架结构中的中间,形容词、副词可以直接入句充当相似点,其它词类则须经过词形变化或添加辅助语法手段方可入句。由于结构的限制,相似点在句中基本都是处于表语或状语位置,不能省略或隐藏。这些都跟英语组织形态上要求以动词为中心形成“核心”架构、语句联结要有规范的形式标记有关。当然,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跨语言表现差异从根本上看还是受到各自组织信息的原则的制约所致汉英两种典型复标比喻结构之间可以实现某些结构完全对应转换翻译,也存在结构上不匹配的结构转化模式,这与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的标记符号是群体与个体的差异对应有关。两种结构的对称转换表现在结构项、相似点和比喻词在语义成分和概念上都具有一致性,只需掌握两种结构中各实义要素的句法表征规则即可实现转换。不对称的转换主要体现为两种结构的构成成分存在语法形式和句义组织原则上不一致,这类转换需要根据汉英两种语言的信息表达方式、文化因素、原文风格等因素做出调整以实现两种结构的同义对等转换。因此,从结构标记上看转换结果,汉英复标比喻结构之间的转换翻译存在复标结构对称转化、复标结构译成单标形式和复标结构译成非比喻形式三种模式。
曹京华[8](2001)在《改进英汉词典中的语法信息》文中提出在英汉词典特别是英汉学生词典中提供语法信息很有必要。现有的英汉词典已经从标注、对应词前后的注释、专项说明、例证、插图、附录等方面提供了语法信息。今后应当使语法信息更加简明清楚和准确及时、资料应再三核实、应当作过细的分析和系统的展示、还应当使语法信息符合我国国情 ,惠泽初学。
李大国[9](2016)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释义是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核心,有关词典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释义而展开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作为词典家族的重要一员,其释义理论和实证研究相对薄弱。释义理论繁杂、解释力有限是过去词典释义研究的普遍现象。以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视角研究释义的成果不多,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定义及多义词语义衍生等方面,原型理论与词典释义研究之间契合点不多。缺少以原型理论视角对词典释义进行一以贯之的解释和建构的研究成果。本文即在此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力图以原型理论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体系进行重构,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统一解释,以原型理论贯穿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的始终,从而为最终编纂出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提供指导。相关概念的界定成为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本文在分析、评判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释义的定义。释义不等同于对应词,释义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意义综合体,词典中的所有信息都是释义。笔者还对原型理论框架进行了重新界定,与多数学者对其的狭义理解不同,笔者对其持广义理解。狭义的理解认为,原型理论主要处理一个范畴内的成员关系,而广义的原型理论既涉及到范畴内的成员关系,也涉及到不同范畴所构成的范畴体系内的典型性(基本层级)问题,还涉及到其外部认知框架,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理论。这一理论框架具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解和表述语义的潜力。系统化的结构模式使释义与原型理论具有了契合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综合实证研究和使用者现状调查的结果建构原型释义模式。首先,在基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原型释义模式的理论框架。笔者在Rosch、Taylor、Ungere&Schmid所建构的具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原型理论结构框架外,加入了具有原型效应的事件域框架,使原型理论成为多维、立体的框架结构,笔者称其为广义的原型理论。把广义的原型理论用于词典释义,即形成了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原型释义模式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原型释义模式有内外之别、纵横之分,语词的释义构成一个多维度、相互联系的原型范畴体系,每一维度上都有原型与非原型的区分。原型释义模式宏观上的构建主要涉及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块的完整性,这一模式与传统释义研究仅关注横向维度释义特征的倾向明显不同,它开始从纵向语义类聚层面以及语词与其环境相互交流信息的内外层面综合考察语词的意义,体现了原型释义的体系性和动态性特点。微观上,原型理论对每一释义模块进行建构,重视原型特征和非原型特征、原型样例与非原型样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原型理论不仅能较好地指导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如何下定义、解释多义语词的语义衍生机制,而且对词典其他释义模块具有普遍的建构力和解释力。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仅提供了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应该构建哪些释义模块,仅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对于释义模块(尤其是横向的意义模块)内的具体内容安排还应该参照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实践,吸收其经验教训。同时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构建还需要可资对比的样本。因而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现状开展实证研究就成为本文的必备内容之一。同时作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而言,不可能不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这些因素都将作为重要的变量参与到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的调查发现,尽管学习词典近年积极吸收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语词的释义上有一系列的革新,也不乏一些闪光之处,但是由于缺乏连贯系统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其释义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释义模块缺失、处理不到位和顾此失彼。而且,以不同的理论支配释义的不同模块,使释义显得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完整连贯的实体,会扰乱学习者对词典释义的完整认知,从而不利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查阅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实际状况也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在要求。原型成员与非原型、原型特征与非原型特征、范畴基本层次等的提出和区分不仅强调词典释义过程中要善于抓重点,讲究有的放矢,而且重视使用者的实际状况,强调语言的习得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过程。通过对高阶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和回访发现符合原型释义要求的释义方法普遍受到学习者的欢迎。同时还发现,学习者对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的严重依赖和使用严重不足的悖论。一方面应该改变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方式、方法,加强其系统性,为学习者提供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在满足其解码要求的同时不断增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在编码方面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学生开设词典学课程的急迫性。最后,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建构过程。以原型释义模式框架为指导,综合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的实证研究,构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构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区分出六大释义模块,分别为横向的形态意义模块、概念意义模块、语法意义模块、语用意义模块,纵向的语义场意义模块和外部结构框架事件域意义模块。从微观看,则涵盖各释义模块基于原型释义模式的建构。两者共同烘托,形成连贯、多维的释义体系,原型理论成为贯穿整个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的主线。其中概念意义模块处于释义范畴内纵横两个维度的原型成员地位,因此也成为构建的重点。在构建各释义模块的过程中,突出强调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码功能,如表达时的形式化框架和内容框架的提出。通过本研究发现原型释义模式具有综合性和框架性特点,与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由于原型释义模式直接来源于原型理论,因而同时具备解释性和建构性等特点。同时还发现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有利于为学习者建构积极的认知语境,更适合现代英语学习者的要求。本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表现在:建构了系统化的原型理论框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一致性解释;批判性地审视了家族相似性原理;以原型释义视角重新审视“属”加“种差”的释义模式;建构了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扩展了释义研究的范围;构建了语义场意义模块和事件域意义模块。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笔者还提出了多项有创见性的意见和主张,如认为语词“属”的最高层级是其词性标示,语词的定义是“属”与“种差”的配合关系,而不是经典范畴理论的“充分必要条件”;多义词的语义衍生应该从基本层级(或本词层,即把语词看作是一个整体)开始,在“实体”框架中考察其语义变化等。总而言之,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开创了以单一理论解释和建构词典释义体系的新尝试,完全符合认知语言学所提倡的以“统一的认知方式”解释语言各层面语言现象的主张。区别于传统静态、条块分割的词典研究模式,有效弥补了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诸多不足。本文不仅对原型理论进行了解构、也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启了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新视角,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视野,对未来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李富华[10](2018)在《拈连结构、语义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文中研究说明梳理1980年以来近四十年拈连的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价值与缺失,结合当前辞格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及相关研究成果,探寻拈连辞格的再解释空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对拈连结构、语义进行了再探讨,并用构式理论解释拈连的构式特征,用构式压制理论分析了拈连的生成机制。拈体和拈词间的语义冲突是拈连构式压制的动因,前项中的原型语法构式是压制者,后项中的拈体是被压制者,压制者和被压制者合力作用,才能成功实现拈连的构式压制。构式压制是有条件的:前后项所陈述的事件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句法结构类型或句法语义关系要基本保持一致。论文最后以“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为例,分析了转喻式“V的不是A,是B”这种非典型拈连的结构、语义及生成理据,希望能够为汉语修辞的传统品种——拈连辞格研究在当代学术背景下的多元探讨提供一个尝试性的分析个案。
二、英语常见形容词辨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常见形容词辨异(论文提纲范文)
(1)通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0.1 新时期通感研究述评 |
0.2 本文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重新定义通感:本文研究的起点 |
1.1 重新定义通感 |
1.2 联觉—移觉—通感:学科归属与通感的构成维度 |
第二章 通感的话语特征 |
2.1 通感话语的感觉特征 |
2.2 通感话语的生成特征 |
2.3 通感话语的存在形态 |
2.4 通感话语的认知特征 |
第三章 通感的语篇功能 |
3.1 通感在语篇中的诗学功能 |
3.2 通感在语篇中的衔合功能 |
第四章 双重互动中的通感 |
4.1 "表达—接受"互动中的通感 |
4.2 "言语主体与客体世界"互动中的通感 |
第五章 通感:辨异与比较 |
5.1 通感与比喻、隐喻及移就的辨异 |
5.2 通感自身的辨异 |
5.3 通感的语义、语法和修辞阐释的比较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附录一 广义修辞学视野下通感修辞个案分析 |
附录二 1977—2009年国内通感研究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搭配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1.4.1 本体研究方面 |
1.4.2 教学研究方面 |
1.5 语料来源 |
2 单双音节形容词在语义上的异同 |
2.1 单双音节形容词的语义关系特点 |
2.2 造成单双音节形容词语义差异的原因 |
2.2.1 “隐喻”的影响 |
2.2.2 语素化的影响 |
2.2.3 构词类型的影响 |
2.3 小结 |
3 单双音节形容词在句法上的异同 |
3.1 单双音节形容词在句法上的特点 |
3.2 造成单双音节形容词句法功能异同的原因 |
3.2.1 语义的影响 |
3.2.2 语用的影响 |
3.2.3 韵律的影响 |
3.3 小结 |
4 单双音节形容词的教学研究 |
4.1 偏误分析 |
4.1.1 语料库中的偏误分析 |
4.1.2 问卷调查分析 |
4.1.3 学习者容易出现的问题 |
4.2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
4.2.1 初级阶段的教学 |
4.2.2 中级阶段的教学 |
4.2.3 高级阶段的教学 |
4.3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3)满语同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突破 |
第一章 满语同义词的界定 |
第一节 满语同义词的定义 |
一、同义词的确定标准 |
二、同义词的词性问题 |
三、满语同义词的界定标准 |
第二节 满语同义词的分类 |
一、从来源角度划分 |
二、从同义程度角度划分 |
三、从结构角度划分 |
四、从功能角度划分 |
第三节 满语同义词与多义词的关系 |
一、满语同义词的意义关系 |
二、满语同义词与多义词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满语同义词的形成演变 |
第一节 满语同义词的形成途径 |
一、新词与旧词的并用 |
二、固有词与借词的并用 |
三、对事物现象所持感情和态度不同 |
四、命名时取义角度不同 |
五、满语构词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满语同义词的演变方式 |
一、词义的产生与消失 |
二、词义的分化 |
三、词义的趋同 |
第三节 多义词和同音词对满语同义词的影响 |
一、满语多义词对同义词的影响 |
二、满语同音词对同义词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满语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区别 |
第一节 满语同义词之间的语义区别 |
一、语义性质或行为程度不同 |
二、语义范围大小不同 |
三、语义特征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
第二节 满语同义词之间的修辞区别 |
一、感情色彩区别 |
二、语体语域色彩区别 |
第三节 满语同义词之间的搭配区别 |
一、包含搭配 |
二、交叉搭配 |
三、全异搭配 |
第四节 满语同义词的通用与连用 |
一、满语同义词的通用 |
二、满语同义词的连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满语同义词的个性特点 |
第一节 满语同义词的语音特点 |
一、近音同义 |
二、和谐多变 |
第二节 满语同义词的语法特点 |
一、根同义近 |
二、根异形近 |
第三节 满语同义词的变化特点 |
一、借词累积的承继性 |
二、旧词新词演变的多样性 |
三、词根词发展的演进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满语同义词的研究价值 |
第一节 满语同义词的应用研究 |
一、满语同义词与满语教学 |
二、满语同义词与辞书编纂 |
三、满语同义词与文献翻译 |
第二节 满语同义词研究的发展趋势 |
一、满语同义词的专题研究 |
二、满语同义词的专书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 ——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目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声明 |
致谢 |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
目录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现实动因及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四节 术语与相关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方法、理论视角与主体构架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二章 例证翻译的本质探源与系统构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例证翻译的本质探源 |
第三节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
第四节 例证翻译的系统构建:理论框架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例证翻译的目的性反思一:译者的目的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 |
第三节 现有例证翻译的译者目的思想 |
第四节 理解例证意义:基于理论词典学的反思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例证翻译的目的性反思二:交际的目的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现有例证翻译的交际目的思想 |
第三节 阐发词目意义:现实性与可行性研究 |
第四节 实现例证语法、句法功能的语言属性与机制 |
第五节 接受者视域的期待潜势 |
第六节 源于交际质素的反思与诠释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例证翻译的目的性反思三:策略性目的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现有例证翻译的策略思想 |
第三节 直译策略的辩证解读 |
第四节 活译策略的可行性思考 |
第五节 基于意义取向与语言风格的断想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例证翻译的目的性探证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例证翻译目的性的根本前提:词典文本属性 |
第三节 例证翻译目的性的决定因素:词典例证功能 |
第四节 例证翻译目的性的策略条件:读者认知特点 |
第五节 例证翻译的目的性整合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七章 例证翻译的方法论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例证翻译的方法论:原则与模型 |
第三节 文化内涵例证的翻译:目的与方法 |
第四节 目的—策略—原则:自由的理性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例证翻译目的性视角研究的思考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对等词:局限性与目的性 |
第三节 例证选配原则的背叛与重心换位 |
第四节 例证翻译评论范式的转变与新体系的构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回顾 |
第二节 重点、难点与创新 |
第三节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
第四节 研究局限与不足 |
第五节 后续性可拓展空间 |
附录 |
附录一:关于例证翻译“阐发词目意义”的词典调查 |
附录二:基于例证翻译交际目的性的使用者调查 |
附录三:成词原则的认知可解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主要参考词典或文集 |
(5)认知语义视角下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选题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相关研究 |
2.1.1 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
2.1.2 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习得研究 |
2.1.3 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认知研究 |
2.2 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相关研究 |
2.2.1 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
2.2.2 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习得研究 |
2.2.3 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认知研究 |
2.3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对比研究 |
2.4 对先前研究的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3.1 认知语义观 |
3.1.1 体验认知观 |
3.1.2 意象图式理论 |
3.1.3 概念转喻与概念隐喻理论 |
3.1.4 新沃尔夫主义 |
3.2 研究方法及语料选择 |
3.2.1 研究方法 |
3.2.2 语料来源与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空间义的异同 |
4.1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系统的异同 |
4.2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应词对空间义的异同 |
4.2.1 “Long、short”和“长、短”空间义的异同 |
4.2.2 “Far、near”、“distant、close”和“远、近”空间义的异同 |
4.2.3 “Wide/broad、narrow”和“宽、窄”空间义的异同 |
4.2.4 “High、low”、“tall、short”和“高、低/矮”空间义的异同 |
4.2.5 “Thick、thin”和“厚、薄”、“粗、细”空间义的异同 |
4.2.6 “Deep、shallow”和“深、浅”空间义的异同 |
4.2.7 “Large、small”、“big、little”和“大、小”空间义的异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转喻状况的异同 |
5.1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转类状况的异同 |
5.2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转义状况的异同 |
5.2.1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空间义类别转换的异同 |
5.2.2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凸显维度数目切换的异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
6.1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概况 |
6.2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应词对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
6.2.1 “Long、short”和“长、短”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
6.2.2 “Far/distant”、“near/close”和“远、近”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
6.2.3 “Wide/broad、narrow”和“宽、窄”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
6.2.4 “High/tall、low”和“高、低/矮”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
6.2.5 “Thick、thin”和“厚、薄”、“粗、细”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
6.2.6 “Deep、shallow”和“深、浅”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
6.2.7 “Large、small”、“big、little”和“大、小”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7.4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6)汉语致谢词语和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与历时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选题依据和意义 |
0.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0.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0.4 创新之处 |
0.5 研究方法与材料 |
第一章 汉语致谢范畴和致歉范畴的跨方言考察 |
1.1 汉语致谢范畴的跨方言考察 |
1.2 汉语致歉范畴的跨方言考察 |
1.3 致谢范畴和致歉范畴的边界模糊性问题 |
1.4 小结 |
第二章 担责类致谢/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2.1 “得罪”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2.2 “罪过”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2.3 小结 |
第三章 表情类致谢/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3.1 “惭愧”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3.2 “谢”系词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3.3 “感”系词的历时演变 |
3.4 “抱”系词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3.5 小结 |
第四章 述事类致谢/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4.1 述事类致谢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4.2 述事类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4.3 小结 |
第五章 道歉类致谢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5.1 “生受”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5.2 “难为”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
5.3 “起动”的历时演变 |
5.4 “多累”的历时演变 |
5.5 小结 |
第六章 致谢/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的综合考察 |
6.1 从致谢和致歉的内在关联看一系列语义语用现象 |
6.2 致谢/致歉词语的历时演变的动因 |
6.3 致谢/致歉词语的形成的跨语(方)言差异的原因 |
6.4 致谢/致歉词语历时演变的机制、路径和条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7)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比喻概述 |
1.1.1 中西比喻论说 |
1.1.2 比喻和比较 |
1.2 汉英复标比喻研究综述 |
1.2.1 现代汉语复标比喻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2 现代英语复标比喻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3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的对比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理论基础 |
1.4.1 “构式”思想 |
1.4.2 “小句中枢说” |
1.4.3 “句管控” |
1.4.4 组合语法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格局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基本格局 |
1.6 语料、符号及图表说明 |
1.6.1 语料来源 |
1.6.2 符号说明 |
1.6.3 图表说明 |
第二章 汉英复标比喻格式研究 |
2.1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综观 |
2.2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的概念基础 |
2.2.1 比喻的基础 |
2.2.2 复标比喻结构与一般比喻结构 |
2.2.3 复标比喻结构的语义机制 |
2.2.4 复标比喻的结构概念 |
2.3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的典型格式 |
2.3.1 复标比喻结构的内涵和外延 |
2.3.2 现代汉语的复标比喻结构 |
2.3.3 现代英语的复标比喻结构 |
2.3.4 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复标比喻标记形式研究 |
3.1 汉语复标比喻结构标记考察 |
3.1.1 动词类前标及其演变过程 |
3.1.2 介词类前标及其演变过程 |
3.1.3 结构助词类后标及其演变过程 |
3.2 英语复标比喻结构标记考察 |
3.2.1 “as”标记的语法化 |
3.2.2 前标“as”跟后标“as”的关系 |
3.3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标记对比 |
3.3.1 汉英复标比喻标记的共性 |
3.3.2 汉英复标比喻标记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项研究 |
4.1 现代汉语复标比喻结构项 |
4.1.1 现代汉语复标比喻结构的本体 |
4.1.2 现代汉语复标比喻结构的喻体 |
4.1.3 复标比喻结构本体与喻体的关联 |
4.2 现代英语复标比喻结构项 |
4.2.1 As...as复标比喻结构的本体 |
4.2.2 As...as复标比喻结构的喻体 |
4.2.3 As...as结构本体与喻体的关联 |
4.3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项对比 |
4.3.1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项的共性原则 |
4.3.2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项的个性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研究 |
5.1 现代汉语复标比喻结构的相似点 |
5.1.1 现代汉语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句法位置 |
5.1.2 现代汉语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成分类型 |
5.1.3 现代汉语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语法功能 |
5.1.4 现代汉语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语义限制 |
5.2 现代英语复标比喻结构的相似点 |
5.2.1 现代英语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句法位置 |
5.2.2 现代英语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成分类型 |
5.2.3 现代英语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语法功能 |
5.2.4 现代英语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语义限制 |
5.3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对比 |
5.3.1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共性 |
5.3.2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差异 |
5.3.3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实现原则和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的转换 |
6.1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标记词的转换 |
6.2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项的转换 |
6.2.1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本体的转换 |
6.2.2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喻体的转换 |
6.3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转换 |
6.4 汉英复标比喻整体结构的转换 |
6.5 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的转换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改进英汉词典中的语法信息(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汉词典引入英语语法信息的必要性 |
二、英汉词典中应当包含哪些语法信息 |
三、现有英汉词典中反映语法信息的手段 |
1. 标注 |
2. 对应词前后的注释 |
3. 专项说明 |
4. 例证 |
5. 插图 |
6. 附录 |
四、改进英汉词典中的语法信息的一些设想 |
1. 简明清楚 |
2. 准确及时 |
3. 资料核实 |
4. 过细分析 |
5. 系统展示 |
6. 针对国情 |
五、结论 |
(9)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语言学研究的认知转向 |
1.1.2 传统释义理论的局限性 |
1.1.3 英汉学习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滞后性 |
1.1.4 中国词典用户研究的必要性 |
1.1.5 词典编纂理念与视角的转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材料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原型释义研究述评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外语言学家原型释义理论研究 |
2.2.1 Wittgenstein论家族相似性 |
2.2.2 Rosch等对原型理论的论述 |
2.2.3 Langacker等的双重结构理论 |
2.2.4 Armstrong的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结合说 |
2.2.5 Kleiber的原型语义学 |
2.3 国外词典学家原型释义研究 |
2.3.1 Wierzbicka等的自然语义元语言说 |
2.3.2 Apresyan的过渡词元说 |
2.3.3 Re-Debove的词典释义原型说 |
2.3.4 Mel’cuk的词典释义综合论 |
2.4 国内词典原型释义研究 |
2.4.1 国内汉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
2.4.2 国内外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3.1 原型理论框架概述 |
3.1.1 原型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 |
3.1.2 原型理论框架的基本结构 |
3.2 原型释义模式 |
3.2.1 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外之别 |
3.2.2 原型释义模式的纵横之分 |
3.3 原型和非原型的含义 |
3.3.1 原型的含义 |
3.3.2 非原型的含义 |
3.4 原型成员与非原型成员的相互关系 |
3.5 原型释义的基本特征 |
3.5.1 完型性 |
3.5.2 整合性 |
3.5.3 框架性 |
3.5.4 动态性 |
3.5.5 认知模糊性 |
3.5.6 认知经济性 |
3.5.7 认知优先性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
4.1 形态意义模块 |
4.1.1 收词 |
4.1.2 注音 |
4.2 概念意义模块 |
4.2.1 定义 |
4.2.2 多义词义项排序 |
4.2.3 对应词 |
4.2.4 词源 |
4.2.5 插图 |
4.3 语法意义模块 |
4.3.1 词法层面 |
4.3.2 句法层面 |
4.3.3 章法层面 |
4.4 语用意义模块 |
4.4.1 语词层面 |
4.4.2 语句层面 |
4.4.3 篇章层面 |
4.5 小结 |
第五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调查 |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5.1.1 调查对象及问卷 |
5.1.2 调查的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
5.2 用户持有和使用词典现状分析 |
5.3 用户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的查阅习惯 |
5.3.1 词典用户的查阅目的 |
5.3.2 词典用户的查阅内容及选择策略 |
5.4 用户对改进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建议 |
5.4.1 词典内容 |
5.4.2 词典排版 |
5.5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的词典学意义 |
5.6 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 |
6.1 形态意义模块 |
6.1.1 收词 |
6.1.2 注音 |
6.1.3 构词法信息 |
6.2 概念意义模块 |
6.2.1 词目定义 |
6.2.2 词目翻译 |
6.2.3 多义词义项的衍生和呈现方式 |
6.2.4 插图 |
6.2.5 词源 |
6.3 语法意义模块 |
6.3.1 词缀、词层面的语法信息 |
6.3.2 句子层面的语法信息 |
6.3.3 章法层面的语法信息 |
6.4 语用意义模块 |
6.4.1 语词层面 |
6.4.2 语句层面 |
6.4.3 篇章层面 |
6.5 语义场意义模块 |
6.5.1 近义替换 |
6.5.2 语义网络的构建 |
6.5.3 辨义 |
6.6 事件域意义模块 |
6.7 小结 |
6.8 余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主要贡献 |
7.3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7.3.1 研究的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考词典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10)拈连结构、语义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综述 |
一、拈连结构研究 |
二、拈连分类研究 |
三、拈连与其他辞格的比较研究 |
四、拈连与英语中Zeugma、Syllepsis的比较研究 |
五、拈连在不同语体中的运用研究 |
六、拈连的产生机制研究 |
第二节 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的价值与缺失 |
一、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的价值 |
二、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的缺失 |
第三节 辞格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及拈连研究的再解释空间 |
一、辞格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及相关研究成果 |
二、辞格研究跨学科探索格局中拈连的再解释空间 |
第四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引例说明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引例说明 |
第一章 拈连结构再探讨 |
第一节 拈连结构要素和结构项 |
一、结构要素:本体、拈体和拈词 |
二、结构项:前项、后项 |
第二节 拈连句法结构类型 |
一、主谓式拈连 |
二、述宾式拈连 |
三、述补式拈连 |
四、偏正式拈连 |
第三节 原型范畴解释框架中的拈连分类 |
一、典型拈连 |
二、非典型拈连 |
小结 |
第二章 拈连语义再探讨 |
第一节 本体、拈体和拈词的句法语义关系 |
一、主谓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
二、述宾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
三、述补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
四、偏正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
第二节 本体和拈体的语义联系 |
第三节 本体和拈体的语义特征 |
一、本体、拈体和拈词间的超常语义搭配 |
二、本体、拈体和拈词的共现方式及语义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拈连生成的认知阐释 |
第一节 拈连的构式特征 |
一、拈连构式分析的理论依据 |
二、拈连前项的构式特征:语法构式 |
三、拈连后项的构式特征:修辞构式 |
第二节 拈连的生成机制:构式压制 |
一、拈连中的压制者和被压制者 |
二、拈连中的构式压制过程 |
小结 |
第四章 个案分析:转喻式“V的不是A,是B”之结构、语义和生成理据 |
第一节 表达格式“V的不是A,是B”结构、语义分析 |
一、传统表达格式“V的不是A,是B”结构、语义分析 |
二、新型表达格式“V的不是A,是B”结构、语义分析 |
第二节 转喻式“V的不是A,是B”之拈连分析 |
一、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是拈连 |
二、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是非典型拈连 |
第三节 转喻式“V的不是A,是B”的生成理据 |
一、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构式压制的认知动因 |
二、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构式压制的认知基础 |
小结 |
结语 |
一、主要观点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四、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附录1 拈连用例 |
附录2 国内拈连研究论文目录索引(1980-2017)(含硕、博士论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英语常见形容词辨异(论文参考文献)
- [1]通感研究[D]. 高志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2]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搭配与教学研究[D]. 周婧.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3]满语同义词研究[D]. 吴双.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4]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 ——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目的性研究[D]. 陈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6(11)
- [5]认知语义视角下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比研究[D]. 刘桂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1)
- [6]汉语致谢词语和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与历时演变[D]. 张爱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7]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研究[D]. 张友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4(12)
- [8]改进英汉词典中的语法信息[J]. 曹京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 [9]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D]. 李大国. 苏州大学, 2016(11)
- [10]拈连结构、语义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D]. 李富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