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圣坛回归本色

让金圣坛回归本色

一、还金圣叹以本来面目(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菊[1](2021)在《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说在中国古代历来被视为“小道”,由小说走向经典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明中后期随着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反程朱理学的泰州学派、王阳明心学以及李贽童心说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改革的风潮,小说和戏曲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得到蓬勃的发展。文人对小说戏曲开始改观,不再视为“史之余”而是作为独立的文类。《三国志演义》借《三国志》之名进入文人的视野,罗贯中的文人化改编使其天然的具有精英阶层的烙印,而文人以通俗历史看待《三国志演义》,将其视为普及历史教化民众的通俗读物,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等“演义”系统诸本增加其历史性,而叶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朱鼎臣刊本在射利的目的下降低阅读的难度,降低发行的成本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局限于精英文人而是对文化水平低下的普通识字民众也敞开了阅读大门,极大了推动了《三国志演义》的传播。直到李贽打破文人对小说的成见,叶昼模仿李贽批评《水浒传》评点《三国志演义》,真正的跳出历史,将其当作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评点,刊刻者也改变传统按卷编排的形式,将二百四十段的《三国志演义》合并为一百二十回,虽然此时的回目还不对偶,不甚精美,两段也只是简单的合并,并没有完全融合,但是按回编目的形制标志着对《三国志演义》文体定位的改变,对《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地位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其后毛宗岗父子学习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大范围的删改,使得《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得到统一、人物形象更加典型和思想主旨得到升华,成为了真正的经典文本,取代了之前流传的所有刊本,成为主流文本。本文主要探讨《三国志演义》版本演义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版本体系所呈现了不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和特色。认为《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化经历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和学术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三国志演义》经典化文本的确立共同起着推动作用。以书坊主为主要发行者和整理者的《三国志演义》天然的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学属性,不同的书坊因为面向读者不同侧重也不同,江南刊本在兼顾商品属性时注重其文学性与历史性,因此呈现出文人化、历史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三国志演义》成为通俗历史读物,提高了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建阳刊本以低廉的价格与江南刊本形成竞争优势,又通过增加图像的形式降低阅读门槛,插入大众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英雄故事吸引普通民众的兴趣,对《三国志演义》的广泛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仅限于精英阶层阅读,而是取代《三国志平话》等民间戏曲成为普通大众了解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的主要渠道。随着明末清初小说评点的兴起,文人对《三国志演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由早期视为通俗历史读本到注意演义与历史的区别,不再将《三国志演义》当作“史之余”和教化民众的工具,而是开始重视历史演义本身的文学价值。对历史演义文体全新认识是《三国志演义》摆脱历史的束缚,回归小说评论语境的关键,为《三国志演义》经典化作了理论准备。毛评本《三国志演义》总结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学术化的经验,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体风格,同时对“拥刘反曹”主题思想和强化,使得《三国志演义》与传统儒家观念和统治阶层的利益相符合,被上下阶层共同接受。《三国志演义》版本在经济和思想文化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经典文本毛评本,经典文本的确立为进一步扩大《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奠定了条件,是《三国志演义》经典地位确立的基础。

康保成[2](2020)在《《金批〈西厢〉》中的“无”字及其“绮语谈禅”解谜探源》文中研究表明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的"无"字乃用释典。其第一义为"以文说禅",是《西厢记》本身的禅意和金圣叹对它的挖掘与释放。其第二义为"以禅说文",是圣叹对《西厢记》表现手法和艺术境界的高度概括;既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文学范畴有密切联系,也和李贽的"化工"说,以及唐宋以来"绮语谈禅"的文学传统一脉相承。然而,人生如梦的佛学理念,不立文字、绕路说禅的语言风格,对于《金批〈西厢〉》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钟闻[3](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研究表明

钟闻[4](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研究说明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1."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水浒争鸣》案头语(《水浒争鸣》编委会)2.《水浒》的真人真事(王利器)3.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周绍良)4.《水浒传》与《宣和遗事》——口头文学所奠定的《水浒》基础之一(高明阁)

杨然[5](2019)在《毛评本《琵琶记》研究》文中提出《第七才子书琵琶记》由毛声山口述、其子毛宗岗从旁笔录,二人合作完成,约成书于康熙丁未年(1666年)。毛评本《琵琶记》是《琵琶记》理论批评历史上的集大成者,其对《琵琶记》的批评涵盖戏剧结构、戏剧方法、戏剧人物等多个方面,其学术内容,为后世戏曲批评提供了借鉴。毛声山也藉由此着作奠定了他在《琵琶记》戏曲理论批评史上的地位。《第七才子书琵琶记》作为《琵琶记》理论批评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具有的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以1923年大达图书供应社刊印的新标点式《第七才子书琵琶记》为主要参考,并结合了笔者搜集、整理的大量其他相关文献,展开对毛评本的论述。首先,笔者对毛声山和毛宗岗父子二人的生平做了简单梳理,并且根据其他文献资料,考察了毛氏父子的交友情况。批评实践方面,毛氏二人在评点《琵琶记》前岁完成了对《三国演义》的评点,笔者在文中也对此评点作品的概况稍作论述。其次,笔者将全文重点放在了对《第七才子书琵琶记》的文本研究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毛评本《琵琶记》成书分析研究,笔者毛评本成书研究的论点放在了毛声山的批评缘由和毛评本的底本问题上。批评缘由的研究对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思想有所助益,研究底本可以推断作者对评点对象所持态度问题。二、从批评内容着手研究,梳理出毛氏父子评点《琵琶记》的主要批评内容毛宗岗在《琵琶记》的批评当中注意到了《琵琶记》的用曲问题,这是其父毛声山的评点当中未涉及到的。三、研究分析毛评本中所蕴含的毛氏父子二人的戏剧理论,从虚实、结构、方法三方面探讨了毛氏戏剧理论观。最后,毛声山和李贽不同的个体意识必然会造成不同的批评风格,笔者从鉴赏态度和批评话语两方面对二者在批评风格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进行简单论述,以此发现毛评本区别他人评本的风格特点。

张昊苏[6](2019)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运用罗宗强先生开创的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对“乾嘉文学思想”展开专门研究,希望对乾嘉文学思潮、士人心态乃至时代风貌有所发明。本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主要包括:对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综述与反思,特别注意探讨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中运用这一角度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在方法上对罗宗强范式的改良。对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情况的综述。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框架、思路。第一章,简要概括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思想学术史、文学活动等内容。本章勾勒的简要框架,是此下数章专题性论述的基本依据。第二章,主要探讨政治力量与文学思想的关系。乾嘉时代,特别是乾隆朝,以“稽古右文”为世所艳称,文化贡献不可抹杀;但社会也处在文字狱和“官学”的阴影之下,帝王专制对学术、思想、文学、心态均有压抑,使士人闭口钳舌。然而,即使是体制内的知识人、甚至是在官方性的写作中,也时刻(隐约)透露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感。不遇之士则“变音”尤甚。第三章,主要讨论乾嘉考据学与文学思想的关系。区别于文人、学人合一的倾向,乾嘉以“朴学”为“主流”,考据学者对辞章多有贬斥。这一学术倾向投射到文学领域,则引起了学、文的分离,使创作倾向、批评理论均有相应的演化。这个时期大盛的义理考据辞章之讨论,代表了朴学家与理学家、辞章家的区隔,隐然成为数十年后文史哲“学术现代化”分科的理论资源。第四章,主要讨论追求个性解放与艺术精致的文学思想倾向。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家,都必有其创作的追求。乾嘉时代固然有讲求规范的创作理论,但文人所接受的主流思潮则是发扬性灵,彰显才情。更具体地说,这些观念直接地接续了晚明的传统,包括士人(主要是江南)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心态和思想观念等,均成为晚明的延续,并在某些问题上走的更远。第五章,主要讨论叙事文学展现的文学思想命题。乾嘉时期同时是叙事文学的高峰,“六大名着”独占其二,其他小说也各有优长。故这里单独立章,探讨叙事文学在乾嘉时期对文学思想的特殊贡献。创作中出现的“自传性”现象、文体兼容的“集大成”现象及文言叙事文学的文体新变,均证明这一时期叙事文学创作思想上的特殊性。

李良子[7](2019)在《“无”与金批《西厢》的评点理论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是金圣叹批评《西厢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即点出"无"在金批《西厢》理论构建中的作用。"无"在金批《西厢》中体现为融合-消解与瞬间-延展两对特质。融合-消解特质主要提供整体理论框架和审美追求;瞬间-延展特质主要提供具体创作法则。以"无"为立足点,可将金批《西厢》中的各方面论述串连整合起来。

刘彦青[8](2018)在《《史记》十二本纪文本生成研究》文中提出经典文本生成研究是当前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文本生成角度研究《史记》,从而认识司马迁与《史记》文本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史记》成书过程中的细节性问题,对研究司马迁本人的思想、汉代时代特点、《史记》所传承的文化记忆以及发现《史记》的文学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包含六章内容。第一章探讨了《史记》十二本纪文本生成的政治文化背景。《史记》十二本纪文本是在汉代特殊的政治文化下的产物,它是司马氏父子在以《春秋》为政的经学背景下自觉的文化担当,是史记放绝背景下司马氏父子对祖业的赓续,同时也是司马氏父子整合诸子之学而形成的“一家之言”。第二章探讨了司马迁以什么样的标准选择历史材料。这包括了传主的选择和传记内材料的选择,这是十二本纪文本生成的基础。十二本纪中争议最大的《五帝本纪》《秦本纪》《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集中代表了司马迁在选择传记人物过程中思想、情感与现实的三重考量因素。传记内容相关的材料选择也同样包含了这样的考量因素,但材料本身的多寡以及一些政治原因往往又会制约相关文本的选择。正是在主观与客观的交互作用下,司马迁完成了十二本纪相关材料的选择。第三章探讨了司马迁在选定材料的基础上如何编排材料。这是十二本纪文本的结构布局。材料编排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叙事的清晰与完整,在此基础上还要展现对某些事件的侧重。从十二本纪文本来看,司马迁的材料编排思想既反映在不同传记之间,又表现在单篇传记之内。前者表现为不同传记之间的相互参照,后者表现为材料之间的缀合方式。材料的缺失、材料的重复、材料的冲突是司马迁在材料编排过程中所遇到的三种困境。司马迁对这三种困境的处理方式可以看出他处理材料的严谨态度与娴熟技巧。第四章细致分析司马迁生成十二本纪文本的过程中对前代材料的改易。司马迁的改易类型主要分为文辞改易、材料增补和材料删减三种。它们共同服务于传记整体叙事的需要。司马迁综合采用各种方式,最终使得《史记》行文清晰明快、流畅自然,既整合了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语体风格的文本,从而避免了单纯材料拼接与缀合而导致的文本破碎现象,又使得新生成的传记成为一个全新的叙事文本。第五章探讨司马迁最直接的文本书写。自注与史论是《史记》十二本纪文本中司马迁的价值表达方式。司马迁的自注或在历史叙述中对正文意义进行解释、阐发与补充,或对某些段落内容进行提示,或在叙述之外表达一种是非评价与价值判断。自注在《史记》句子、段落、章节等不同层次的叙事结构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注更是《史记》“互见法”得以实现的工具。可以说后代史书注解的类型与功能已经不出《史记》自注的范围。中国史书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自注上就已经达到很高的成就,为后世史书撰写提供了成熟的范本。《史记》中的史论分为寓论断于叙事和直接论断两种。前一种穿插在历史叙事之中,是叙事内容的一部分,后一种以“太史公曰”的形式集中出现。直到司马迁在文本编纂的基础上亲自参与文本书写,其身份才由“编者”转化为“作者”,《史记》才最终完成了“一家之言”的生成过程。第六章探讨了十二本纪文本生成过程中的特例。分析十二本纪中的一些零星的特例,有助于我们还原司马迁生成《史记》的历史步骤,也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史记》文本生成的不易。十二本纪文本生成中或多或少存在的特例,不仅从侧面向我们揭示了司马迁从搜集、选择、编排、改易到撰写过程中的种种困境,而且深化了我们对文本生成过程中所寄托思想的认识。

陆学松[9](2018)在《清初尺牍选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初出现了一股尺牍编选出版的热潮,从顺治末到康熙间较短时期内,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尺牍选本,分别为:李渔的《尺牍初征》与《古今尺牍大全》;周亮工的《尺牍新钞》、《藏弆集》与《结邻集》;汪淇、徐士俊等人的《分类尺牍新语》、《分类尺牍新语二编》与《分类尺牍新语广编》;陈枚的《写心集》与《写心二集》;黄容、王维翰的《尺牍兰言》;张潮的《尺牍友声》与《尺牍偶存》;程元勋、王化騄的《名人尺牍选》。这些尺牍选本的纷纭出现是一个较为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一众尺牍选家继承了晚明文人尺牍小品的观念,秉持严格的文艺审美标准,四方收罗,收辑遗佚,保存了数量巨大的明末清初士人尺牍,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梳理文本,认真分析,谨慎总结,从文学视角出发,对这些尺牍选本的形成原因、形成与传播过程,以及其中所收尺牍的文艺审美价值、文学理论价值、文献价值等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总结。论文由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现状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正文部分分为十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初尺牍选家、选本,以及众多的士人尺牍进行论述。第一章从社会与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晚明尺牍小品与尺牍选本的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在社会动荡与重建背景下的清初遗民思潮、经世致用思潮、商业求利思潮、个性思潮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对于尺牍选本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清初独特的文人尺牍创作情境、书籍市场的兴盛与文学选本发行的热潮、民间邮政服务的发展为清初尺牍选本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二章从尺赎选家与选本的角度出发,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对各种尺牍选本的编选、成书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其中,对于尺牍选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他们生平的考证,他们编选尺牍选本的动机、理念,编选团队的组建以及编选的过程等;对于尺牍选本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选本编选的方式、成书与传播过程,现存的版本考证等。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清初尺牍选家征集尺牍稿件的来源与渠道。优质、稳定的稿源渠道是尺牍选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清初尺牍选家出于不同的编选理念,囿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征选的尺牍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一段时间内,可以用“时人为主,间及前古”形容其内涵;在尺牍征选的地理范围上,则主要围绕杭州、南京、苏州、扬州、青州等几个中心城市,采取以点带面,多方征稿的方式收集稿件;在具体的稿件征集渠道上,诸选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广泛搜罗自己与友朋往来之牍、朋友往来之牍、民间藏稿、其他尺牍选本以及利用征稿、投稿与赠稿、约稿的方式进行尺牍稿件的搜集。第四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尺牍文体的认知。尺牍原非独立的文体,晚明文人重视尺牍也只是将之作为小品之一种看待。在清初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清初尺牍选家试图将尺牍文放在宏观文学背景下,追根溯源,梳理其独立发展的线索,给与尺牍以新的文体定位。他们认为尺赎文具有高辨识度,可以从大文体分类中独立出来,其源流可辨,其沿革可考,其风格可以识别。清初尺牍选家总体继承了晚明文人的尺牍小品观,但他们不停留于此,认为尺牍在不断进化,今人可以胜过古人。尺牍也不是小道末技,它们在表现文人性情、展现文艺之美以外,还需要承担载道的重任。基于这样的认知,他们进行不同方式尺牍的编目,对入选的尺牍进行删节,甚至进行评点以突出其文艺之优美,思想之精深。第五、六章,清初尺赎选本的文献价值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按照不同选本的角度,在仔细梳理各选本中尺牍文本与作家资料的基础上,再与目前可以搜集到的各种传世文本资料进行比对,略同求异,收遗辑佚,从“存文”与“存人”的角度出发,采用举隅的方式,挖掘出明末清初一批作家的散佚文本与其他文学资料,展现出清初尺牍选本文献价值之一斑。第七章从具体的尺牍文本出发,展现尺牍“写心”特色,具体分析、总结清初尺牍选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明末清初士人各种心态。在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人表现出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无法逃避的凄苦与悲凉、努力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以及发乎友情的真挚与谐谑等主流心态。此外,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不少士人们也在逃离现实或者陶然乎其中挣扎;面对江山易代与社会动荡,不少人存在着豪杰式的幻想;对于个人价值实现,不少人也有着功名追求的无奈与热衷。第八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清初尺牍选本中涉及文学艺术理论的尺牍,总结出清初尺牍选本中文学艺术理论的整体面貌。整体上,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论开始了对于明末文学的总结与反思。在诗文方面,尺牍中的文艺理论总体上还是覆盖在崇尚载道观的复古主张与强调个性主义的性情理论的争执之下。虽然也有第三方观点主张调和二家,试图走出第三条道路,但在理论认知上还不清晰,只有苗头,未成风气;在词论方面,数量丰富,表现出清人对词学理论的新认知与对于创作的重视态度,标志着清词开始兴起;在小说理论方面,集中于对小说风化作用的思考与批判;在戏曲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清人对于明末戏曲的批判与思考,他们极为强调戏曲的风化作用,并在戏曲的创作上提出种种主张,标志着清初戏曲创作的复兴。第九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诸选本中尺牍作品本身的文艺性。选本中的尺牍形式自由,体式多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游记、清言、骈赋三种小品形式,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艺术特色;选本中的尺牍小品总体上又有流派纷纭、各有所宗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总结为推崇公安、效仿竟陵、崇尚七子、注重现实、雅好谐谑五大风格流派;选本中尺牍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存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现手法。这四种表现手法在尺牍中被灵活运用,形成了尺牍小品不同的审美气质,主要有理胜、情胜、趣胜、气胜、韵胜等。第十章全面研究了选本中的女性尺牍。首先,分析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女性尺牍的认知与各选本中女性尺牍的分布状况,并对重点女性作家进行了简略考证与介绍;其次总结了女性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女性尺牍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为英雄、大儒式的士人追求、封建道德践行的自觉、对文艺才能的强调、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人生情怀与感悟、爱情的表白等方面。在艺术上主要表现出境界偏仄、红颜士魂、以情动人,凄婉哀怨、语言精致典雅,文风纤秀的风格特点;最后对选本中女性尺牍思想价值、资料价值以及文艺理论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凌筱峤[10](2017)在《金圣叹批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传承、创新与接受》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拟将金圣叹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放置於古典文论以及朱熹《读书法》脉络中,考察金批《西厢》有关创作与阅读体验自成一体的理论建树。金批《西厢》一反传统的"发愤着书论"以及作者寄身翰墨以期不朽的文化心理,强调古人/作者之不可知,将文本生産与天才作者的英雄人格相剥离,转而将创作、阅读主体共同放置於茫茫天地间汹涌万世的时间潮流中。妙文成爲"普天下万世锦绣才子"构成的精英读者群体与圣叹间通过仪式性的情感交流以及"平心敛气"的身体体验得以从天下万世人人心中"偷取"出的公共之宝。如此立论,看似与二十世纪後结构主义的"作者已死"观念相贯通,实际却植根於十七世纪文人藉木刻本爲公共平台,对古典文论如陆机《文赋》中灵感生成论的有力补充。其中折射的明清之际文人审美趣味,既承接朱熹以《读书法》强调身体力行的阅读功夫以对抗商业印刷业影响下的阅读功利性以及量化趋向,又展现出晚明医药话语和禅、儒合一的专业性知识体系。有趣的是,金批《西厢》中针对阅读体验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清代的接受史中不敌刻书家、戏曲家对"才子"概念的惯性理解。追溯《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对前人的选择性继承以及对後人的影响,呈现出阅读接受史中种种吊诡与概念挪用。传承、创新与接受因此而成爲富含张力与生命力的动态过程。

二、还金圣叹以本来面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还金圣叹以本来面目(论文提纲范文)

(1)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化
    二 《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
第一章 嘉靖壬午本:《三国志演义》的文人化
    第一节 “证文辞、通好尚”:嘉靖壬午本的文人化
    第二节 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第三节 “羽翼信史”:《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人化的特点及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演义》的历史化
    第一节 版本形制上的历史化
    第二节 “按鉴音释”: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小结
第三章 志传本:《三国志演义》的通俗化
    第一节 “志传”诸本形制特征及通俗化表现
    第二节 “志传”诸本正文内容的通俗化表现
    小结
第四章 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演义》的学术化
    第一节 李卓吾评本前的《三国志演义》批评
    第二节 李卓吾评本及其对《三国志演义》的批评
    第三节 “人各一是非”:《三国志演义》学术化特色及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毛评本:《三国志演义》经典文本的确立
    第一节 “雅俗共赏”:毛评本对《三国志演义》文体风格的修订
    第二节 情节的修订
    第三节 毛评本的评点思想及意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金批〈西厢〉》中的“无”字及其“绮语谈禅”解谜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八十一”则之数乃暗用禅宗公案
二《西厢记》的禅意与金圣叹的阐发
三《西厢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境界
四金圣叹以禅说《西厢》的来源及其局限

(4)《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
第二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
第三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
第四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第五辑(张国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
第六辑(张国光、佘大平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第七辑(张虹、喻斌主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第八辑(张虹、刘启方主编,崇文书局2006年6月出版。)
第九辑(张虹、康传忠、曹先锋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第十辑(张虹、刘春龙主编,崇文书局2008年10月出版。)
第十一辑(张虹、马成生、王益庸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第十二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第十三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第十四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第十五辑(张虹、王益庸主编,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11月出版。)
第十六辑(张虹、浦玉生、窦应元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第十七辑(景遐东、浦玉生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5)毛评本《琵琶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第一章 毛氏生平交友及批评实践
    第一节 毛声山、毛宗岗生平述略
    第二节 毛氏父子交友论
    第三节 毛氏批评实践
第二章 毛评本《琵琶记》成书研究
    第一节 毛评本《琵琶记》批评缘由
    第二节 毛评本《琵琶记》底本探究
第三章 毛评本《琵琶记》批评内容
    第一节 毛评本《琵琶记》本事观
    第二节 毛宗岗曲词观
    第二节 毛声山人物观
第四章 毛评本《琵琶记》戏剧理论
    第一节 毛氏戏剧虚实论
    第二节 毛氏戏剧结构论
    第三节 毛氏戏剧方法论
第五章 毛评本与李评本比较研究
    第一节 鉴赏态度差异性
    第二节 批评话语差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乾嘉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文学思想史研究综述
        二、何为“文学”?何为“文学思想”?——立足于清代文学的考察
        三、何以“文学思想史”?
    中:乾嘉文学思想研究综述
        一、乾嘉文学与文学思想史料略述
        二、乾嘉时期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综述
    下:范围、框架、思路
        一、关于“乾嘉”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思路
第一章 乾嘉文学思想展开的背景
    第一节 乾嘉历史与文化政策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思想史、学术史概况
    第三节 乾嘉文学概述(上):流派概述(附理论批评)
    第四节 乾嘉文学概述(下):历时性考察
第二章 政治压抑下的文学主潮
    第一节 御制文学、科举制度、台阁文艺
    第二节 官方修书与文体正变
    第三节 盛世中的变音
第三章 朴学背景下的创作转向
    第一节 “学人”与“文人”、“考据”与“辞章”之争
    第二节 从推重学养到逞才炫博
第四章 个性解放与艺术的精致
    第一节 晚明的潜流
    第二节 两种精致化追求的离合
    第三节 女性观念与女性文学的变化
第五章 叙事文学中的文学思想新貌
    第一节 自寓、自况向自传性的进发
    第二节 集大成与雅文学化
    第三节 文言叙事文学的体制创新
结语:何以乾嘉?
参考文献

(7)“无”与金批《西厢》的评点理论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批《西厢》之“无”的特质
    (一) 融合-消解特质
    (二) 瞬间-延展特质
二、两对特质的具体作用
    (一) 融合-消解特质的作用:“无”的达成
        1. 融合:编织空白
        2. 消解:复归于“无”
    (二) 瞬间-延展特质的作用:“无”的技巧架构
        1. 瞬间:捉住典型之“点”
        2. 延展:曲折层叠之“面”
三、余论

(8)《史记》十二本纪文本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史记》文本生成的政治文化背景
    第一节 以《春秋》为政背景下司马氏父子的文化担当
        一、《春秋》为后王立法是战国秦汉间的文化认同
        二、以《春秋》为政是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共识
        三、《春秋》学影响下的《史记》十二本纪文本生成
    第二节 史记放绝背景下司马氏父子的赓续祖业
        一、“赓续祖业”与司马氏父子对天人关系的探讨
        二、“弗废史文”与司马氏父子对历史人事的载录
    第三节 整合诸子之学与司马氏父子一家之言的生成
        一、整合诸子之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司马氏父子对诸子之学的整合
        三、《史记》与司马氏一家之言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材料选择:文本生成的基础
    第一节 传主的选择
        一、思想因素
        二、现实因素
        三、情感因素
    第二节 传主相关材料的选择
        一、编纂目的
        二、材料限制
        三、政治导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材料编排:文本的谋篇布局
    第一节 材料编排的目标
        一、完整记录传主世系
        二、清晰梳理历史进程
        三、侧重展示历史线索
    第二节 材料参照
        一、《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文本的参照
        二、《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文本的参照
        三、《五帝本纪》与《孝文本纪》文本的参照
    第三节 材料缀合
        一、世系缀合
        二、逻辑缀合
        三、牵连缀合
    第四节 材料编排中的三种困境
        一、材料缺失
        二、材料重复
        三、材料冲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材料改易:文本的剪裁加工
    第一节 文辞改易
        一、词汇训释
        二、整句对译
        三、改变句式
        四、统一行文
    第二节 材料增补
        一、结构性增补
        二、细节性增补
        三、义理性增补
        四、文学性增补
    第三节 材料删改
        一、改言为述
        二、省略对话
        三、内容留白
        四、减省同义
        五、简化叙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价值表达:文本的最终生成
    第一节 自注
        一、史书自注
        二、自注类型
        三、自注的作用
    第二节 史论
        一、寓论断于叙事
        二、史公直接论断
        三、史论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十二本纪文本生成中的特例
    第一节 材料选择上的特例
        一、载录窜乱的材料
        二、载录不完整材料
        三、载录神异性材料
    第二节 材料编排上的特例
        一、重复性材料的连续编排
        二、材料缀合上的特例
        三、文本编排失序
    第三节 材料改易中的特例
        一、割裂文本的断章取义
        二、因误读而导致的改易失误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十二本纪文本的续补与窜乱
    第一节 十二本纪文本的传播与窜乱
        一、十二本纪文本的传播与续补
        二、十二本纪文本流传过程中的无意窜乱
        三、对刘歆有意窜乱《史记》文本问题的认识
    第二节 《秦始皇本纪》文本的增衍
        一、附载《过秦论》文本及其变化
        二、附载《别本秦记》文本
        三、附载“孝明皇帝十七年”文本
    第三节 《孝景本纪》与《孝武本纪》文本的续补
        一、《孝景本纪》文本
        二、《孝武本纪》文本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清初尺牍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清初尺牍选本盛行之因
    第一节 晚明尺牍小品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
    第二节 清初思潮与尺牍选本的形成
    第三节 清初尺牍选本的生态环境
第二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版本及选者
    第一节 李渔与其尺牍选本
    第二节 周亮工与《尺牍新钞》三选
    第三节 汪淇《分类尺牍新语》三编
    第四节 陈枚《写心集》二集与其他尺牍选家、选本
第三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稿件来源
    第一节 选稿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选稿的地域特征
    第三节 具体的稿源渠道
第四章 清初尺牍选本视阈下的尺牍认知
    第一节 尺牍选家视野下的尺牍体认
    第二节 尺牍目类观
    第三节 尺牍删节、评点观
第五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上)
    第一节 《尺牍初征》、《古今尺牍大全》文献价值举隅
    第二节 《尺牍新钞》三选文献价值举隅
第六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下)
    第一节 《分类尺牍新语》三编文献价值举隅
    第二节 《写心集》二集文献价值举隅
    第三节 《尺牍兰言》文献价值举隅
第七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士人心态
    第一节 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
    第二节 无可逃避的凄苦与悲凉
    第三节 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
    第四节 发乎友情的诚挚与谐谑
    第五节 其他
第八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学艺术理论
    第一节 对明末文学的反思与批判
    第二节 文论
    第三节 诗论
    第四节 其他
第九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尺牍艺术研究
    第一节 形式自由体式多样
    第二节 流派纷纭各有所宗
    第三节 叙述议评气质丰富
第十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女性尺牍
    第一节 女性尺牍的选家认知与存在情况
    第二节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第三节 女性尺牍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还金圣叹以本来面目(论文参考文献)

  • [1]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D]. 黄小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金批〈西厢〉》中的“无”字及其“绮语谈禅”解谜探源[J]. 康保成. 文学评论, 2020(05)
  • [3]《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J]. 钟闻. 水浒争鸣, 2020(00)
  • [4]《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A]. 钟闻. 《水浒争鸣》(第十八辑), 2020
  • [5]毛评本《琵琶记》研究[D]. 杨然.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乾嘉文学思想研究[D]. 张昊苏. 南开大学, 2019(05)
  • [7]“无”与金批《西厢》的评点理论建构[J]. 李良子. 东南学术, 2019(03)
  • [8]《史记》十二本纪文本生成研究[D]. 刘彦青.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9]清初尺牍选本研究[D]. 陆学松. 扬州大学, 2018(12)
  • [10]金圣叹批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传承、创新与接受[J]. 凌筱峤. 人文中国学报, 2017(02)

标签:;  ;  ;  ;  ;  

让金圣坛回归本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