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苹果黄绿品种着色规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盖艺[1](2021)在《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相关lncRNA的表达分析及研究》文中提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非编码RNA中的一种,能够以RNA的形式发挥自身的作用,如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表观遗传修饰、转录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本研究以两种不同色相‘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差异表达的lncRNA,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lncRNA及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 PCR),对显着差异的lncRNA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不同色相‘富士’果皮进行生理指标测定,分析解袋后连续11天内果实的着色差异变化。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解析了‘粉红女士’、‘新红星’、‘瑞雪’等33个红色品种和非红色品种的果皮中,lnc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色相‘富士’果皮进行高通量测序,共得到46个显着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15个可能作为mi RN A前体。预测到21个cis作用靶基因、34个tra ns作用靶基因,靶基因主要参与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类黄酮生物合成、光合作用-天线蛋白等。TCONS_00045933在片红‘富士’中表达量高,在条红‘富士’中表达量低,预测其trans作用靶基因为bHLH36,与花青苷合成有关。由此推测,两种不同色相‘富士’果皮显着差异lncRNA——TCONS_00045933可能与果皮花青苷合成相关。(2)对不同色相‘富士’苹果解袋后连续11天内果皮的色泽变化及花青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片红‘富士’果皮L*值在解袋后11天内共下降27.10,条红‘富士’果皮的L*值共下降24.09。两种不同色相‘富士’的果皮都逐渐变红,片红‘富士’的a*值由2.49升至16.05,条红‘富士’的a*值由4.46升至15.96。b*值、C*值和h°值均呈下降趋势,片红‘富士’果皮的黄色度和色泽饱和度低于条红‘富士’,色度角的变化大于条红‘富士’。由此证明,两种不同色相‘富士’苹果解袋后,果皮红色度和花青苷含量均逐渐增大,但片红‘富士’果皮的花青苷含量大于条红‘富士’。(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不同色相‘富士’苹果解袋后连续11天果皮中TCONS_00045933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解袋后条红‘富士’果皮中TCONS_00045933表达量分别是前一天表达量的1.214、2.168、1.087、1.044、1.697、1.052、2.206、1.202、1.318、1.817倍;片红‘富士’果皮中TCONS_00045933表达量分别是前一天表达量的4.136、1.133、1.613、1.141、1.670、1.129、1.553、1.273、1.249、1.201倍。解袋11天内,片红‘富士’果皮中TCONS_00045933表达量的增幅大于条红‘富士’,TCONS_00045933的相对表达量与花青苷的含量呈极强正相关。由此进一步表明TCONS_00045933与‘富士’果皮的花青苷合成有关。(4)对22个红色品种和11个非红色品种果皮中TCONS_00045933和bHLH36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3个苹果品种中TCONS_00045933表达量较高的是‘意大利早红’、‘华硕’、‘烟富3’,表达量较低是‘瑞雪’、‘金铃’、‘王林’。bHLH36表达量较高的3个品种与TCONS_00045933一致;表达量较低的是‘金铃’、‘金富’、‘王林’。大部分红色品种果皮中TCONS_00045933和bHLH36的表达量高于非红色品种,二者的表达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这表明TCONS_00045933与果皮红色有关,且与bHLH36存在共表达关系。
周先艳[2](2020)在《云南和西藏地区枸橼资源香气评价及柠檬果实外观缺陷的成因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云南和西藏地区柑橘资源丰富,除常见栽培品种外,还存在丰富的野生、半野生特色柑橘种质资源。近年来,枸橼(Citrus medica L.)和柠檬(Citrus limon L.)作为云南特色柑橘产业,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中受到高度重视。枸橼和柠檬区别与其他鲜食柑橘类型的主要特征在于果皮和果肉均可食用,因此果皮香气和外观色泽是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最为重要的感官品质性状。但受制于云南和西藏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研究条件,迄今人们对该区域的枸橼和柠檬资源评价及制约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的研究基础还十分薄弱。一方面丰富的枸橼类资源还鲜为人知,对这些枸橼类果实特有香气构成的感官品质缺乏系统的评价,另一方面近年来以云南瑞丽为中心的滇西南边境特色柑橘产区大力发展秋花春熟和春花秋熟青柠檬产业,形成了规模和区域产业特色,但油斑病和果面褪绿不均导致的果面外观缺陷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云南青柠檬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充分发挥云南高原特色柑橘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的区位优势,高质量发展地方特色柑橘产业,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手段对云南和西藏地区特色枸橼类柑橘资源的挥发性物质组分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青柠檬褪绿不均及油斑病的发病成因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枸橼和柠檬果皮挥发性物质组分差异与分布规律(1)179份枸橼和30份柠檬种质成熟果实的果皮挥发性物质组分上存在相似性,单萜物质均显着积累,d-柠檬烯均是含量最丰富的单萜物质。但大多数柠檬种质果皮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单萜、单萜醛、单萜醇、倍半萜等含量均大于枸橼种质,某些特异性物质仅在枸橼或柠檬果皮存在。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区分枸橼和柠檬具有较大贡献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1.40的共有9个特征物质,其中VIP>1.50的4个物质依次为d-柠檬烯、β-月桂烯、艾里莫酚烯、紫苏醛。9个特征物质中艾里莫酚烯、紫苏醛、桧烯水合物只存在于柠檬果皮;3-蒈烯、α-水芹烯和异萜品油烯仅存在于枸橼果皮中。(2)环境因素和品种对枸橼和柠檬种质挥发性物质成分和含量有较大影响,西藏地区枸橼果皮挥发性物质积累量大于云南地区,湿热区柠檬果皮挥发性物质的积累大于干热区。通过果皮挥发性物质组分主成分分析(PCA)和PLS-DA分析云南和西藏地区大部分枸橼种质、云南干热区和湿热区大部分柠檬种质明显分开,3-蒈烯、α-水芹烯和异萜品油烯在云南129份样品中均未检测到,尤其3-蒈烯在西藏部分种质含量很高,可作为区分云南和西藏枸橼的特征挥发性物质。艾里莫酚烯、香茅醇乙酸酯、香叶醇均在干热区柠檬种质显着积累,湿热区种质基本未检测到,这可能与环境因素、品种或品系的差异有关。2青柠檬采后褪绿不均成因及调控研究(1)青柠檬贮藏过程中形成的黄绿不均花斑果的果皮褪绿部位色差指数CI、叶绿素a和b含量显着低于绿色部位,褪绿部位表面蜡质增多,裸露在外的气孔密度明显减小,绿色部位观察到完整的叶绿体,而褪绿部位,叶绿体逐渐向有色体发生转变,果皮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显着积累,ABA含量显着升高,IAA、BR和GA3含量显着降低。通过外源CEPA处理后果皮褪绿加快,同时增加果皮褪绿部位ABA、Me-JA含量。果皮激素ABA、GA3、IAA和Me-JA含量变化与色素代谢物变化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尤其ABA和G3含量与果皮色素代谢物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GA3和CEPA处理后抑制和加速果皮褪绿。说明青柠檬果皮褪绿不均形成可能与果皮激素ABA、GA3、IAA和Me-JA分布不均一存在密切关系。(2)青柠檬最佳的外源激素处理为50 mg/L GA3和1000 mg/L CEPA处理。CEPA处理促进了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含量降低和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积累,促进了蜡质合成,内源激素ABA积累和IAA含量显着降低。CEPA处理显着上调了叶绿素降解途径关键基因PPH、NYC1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PSY、ZED,乙烯合成及受体ACO1、ACO5、ACS8、ACS1、ETR2表达水平,及茉莉酸积累相关基因LOX、AOC4、JMT的表达水平。此外,CEPA处理显着上调了果皮ABA合成相关差异基因NCED1、ZEP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了ABA分解代谢相关基因CYP707A2和CYP707A4的表达水平。而GA3处理效果和CEPA处理效果刚好相反。以上结果表明,外源GA3和CEPA处理通过调控内源激素合成和信号传导及色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调控内源激素和色素含量,进而影响果皮色泽。3青柠檬油斑病的发病机理研究(1)青柠檬油斑病的发生引起青柠檬果皮有色层初生代谢物总含量降低,次生代谢物总含量升高,尤其木质素合成前体物质葡萄糖含量显着降低,木质素含量显着升高,果皮发生严重的木质化。苯丙烷类代谢途径鉴定到差异基因79个,其中65个显着上调表达,占差异基因的82.30%,尤其PAL、C4H、CCR、F5H和POD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促进了木质素积累,增强了果实抗病性。(2)油斑病损伤引起青柠檬有色层C16和C18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而对外蜡总量影响较小,主要通过增加长链烷烃含量和降低长链脂肪醛含量影响外蜡组分和表面蜡质层形貌。同时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Fab Z基因和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的FAD2和SAD6基因及与长链烷烃积累相关CER1基因显着上调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云南、西藏地区枸橼和柠檬(179份枸橼和30份柠檬)果皮挥发性物质谱,获得了主要香气成分的分布规律和积累特征;研究发现了青柠檬果皮褪绿不均与果皮激素分布不均一密切相关,外源CEPA和GA3处理可通过调控内源激素合成和信号传导及色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别促进和抑制果皮褪绿;并解析了油斑病对青柠檬果皮代谢物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特色柑橘资源开发利用及青柠檬采后果皮褪绿不均和油斑病防治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英[3](2020)在《苹果“大群体”杂交后代果实性状评价方法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新品种选育的方法与途径较多,其中杂交育种是最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育种研究中“少组合、大群体”的育种策略被广泛应用,苹果育种群体普遍较大。相较于小群体而言,大群体育种的工作量增加数倍,其中复选阶段果实性状的评价工作难度最大。为提高育种研究的效率,本研究选用‘富士’ב嘎拉’、‘富士’ב金冠’、‘富士’ב秦冠’和‘富士’ב粉红女士’4个杂交组合的部分杂交后代群体为试材,于2018年和2019年的8月~11月,采用感官评价和仪器测定相结合的方式,对复选过程中的果实品质性状进行分级鉴评。按三级选择淘汰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分批淘汰杂种后代个体,并统计淘汰比率。旨在简化果实性状评价指标,优化果实性状评价方法,为简化苹果“大群体”杂交育种程序、提高选择效率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对4个杂交组合杂种F1代的果实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性状进行感官评价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果形、颜色、果锈、果肉质地、果肉粗细、汁液多少等感官指标在4个组合的杂交后代中分离广泛,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果肉硬度等理化指标,在4个组合的杂交后代中均呈现两端少、中间多的分布状态,属于表型连续变异的数量性状,但颜色不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点。在连续两年的调查期间,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稳定。2. 果实性状评价方法的优化。对评价指标进行整理分析,并建立了果实性状三级评价体系:一级评价以果锈、异味作为评价指标,主要淘汰果实有明显缺陷的植株;二级评价以光洁度、着色程度、质地、风味作为评价指标,香气为辅助选择指标,淘汰果实主要品质性状表现较差的植株;三级评价以感官综合评价为主,同时结合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两个理化指标,对淘汰后选留的优系进行同熟期对比优选。3. 将杂交后代的复选淘汰率阈值定为95%。利用2018年、2019年的杂交后代果实性状调查数据,对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分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阶梯式”分级选择评价后,‘富士’ב嘎拉’、‘富士’ב金冠’、‘富士’ב秦冠’和‘富士’ב粉红女士’4个组合可分别淘汰96.94%、98.39%、99.56%和95.74%的杂种单株。
王美丽[4](2020)在《MYB10不同基因型对苹果果皮颜色的影响》文中提出苹果(Malus domestica)的果皮色泽是其果实品质最直观的表现,果实着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口感、风味及商品价值。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伴随着花青苷的不断积累,果皮由绿色逐渐转变为红色。花青苷的积累受很多转录因子的调控,现有研究表明,苹果中调控花青苷合成的重要转录因子是MdMYB10基因。MdMYB10基因启动子中的Red-TE转座子插入激活了MdMYB10基因在果皮中的表达,使果皮呈现红色。本研究以不同着色类型的苹果品种(系)63份、野生资源26份和“美八×Pink Lady”杂交后代337棵单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MdMYB10基因启动子的扩增,鉴定有无Red-TE插入,并结合成熟期果实色泽的调查和分析,旨在解析MdMYB10启动子不同基因型的Red-TE插入和果皮颜色深浅的关系,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PCR对不同苹果品种(系)中的MdMYB10基因启动子进行扩增,按是否含有Red-TE插入,将MdMYB10基因启动子的基因型分为RTRT、RTrt和rtrt三种类型。2.使用色差计对杂交后代果实的果皮色泽进行测定,得到的数据和MdMYB10基因启动子基因型鉴定的结果进行比对。比对结果显示,纯合的RTRT型启动子插入后表现出比杂合的RTrt型启动子插入后更红的果皮颜色。3.通过对野生资源材料中MYB10基因启动子基因型和果皮色泽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野生资源中苹果果皮的红色不是由与品种(系)中相同的MdMYB10基因启动子区域Red-TE插入所引起的。4.杂交后代中MdMYB10等位基因启动子区域Red-TE插入的基因型和果实表型性状高度吻合。
王家珍,李俊才,沙守峰,蔡忠民,李宏军,姜晓艳,孙丽梅[5](2020)在《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梨育种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作者对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近40年来育种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包括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等不同育种方法及在梨果实性状遗传规律方面取得的成就等。并对未来的育种趋势进行了展望。
吴亚维[6](2019)在《基于果实组织细胞学观察和组学研究解析火龙果着色机制》文中提出火龙果(Hylocerus)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多年生热带果树,果实形状独特,色泽艳丽,富含营养,是适合贵州喀斯特和石漠化地区发展的重要果树产业。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polyrhizuz)和白肉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是贵州目前主栽火龙果类型,甜菜素是火龙果果肉主要呈色物质,具有抗氧化功能,在食品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因此,富含甜菜素的红肉火龙果更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有关甜菜素的研究深受科研工作者关注,但迄今对火龙果色泽研究报道非常有限。本研究以‘紫红龙’(红皮红肉)和‘晶红龙’(红皮白肉)为材料,分析了2个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组织细胞学特征,并通过代谢组、蛋白质组和转录组分析,旨在诠释火龙果的着色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火龙果果实组织中色素细胞数量的增加促进了果实呈色火龙果果皮在果实成熟时出现红色色素,果皮变红也是果实成熟的标志之一。果皮组织细胞中的甜菜红素主要分布于表皮组织细胞和表皮下2~3层细胞液泡中,呈线状分布在扁平状的细胞中。红肉火龙果果肉破色期可观察到红色色素积累,最早以散点状在果肉中出现,部分红色素呈短线状,红色素首先集中在果心部位,随着果实进一步发育,向四周呈现放射状扩散。通过显微观察,破色期果肉红色素主要以散点状呈现,同时也伴随红色细胞零星出现。成熟期火龙果细胞主要以个体单独呈现,红色细胞相对集中分布,但果肉细胞呈色不同步。2.火龙果不同组织和类型色泽参数特征存在差异红肉火龙果果皮和果肉的亮度(L*)均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果实发育初期,果肉L*高于同期果皮,成熟期的果肉L*稍低于果皮,果肉L*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果皮;果皮颜色饱和度在整个发育期变化不明显,而果肉在着色前颜色杂合、色彩暗淡,变红后则色泽鲜明,颜色类型变少。白肉火龙果果肉在整个发育期均呈现白色,L*、a*、b*、C*和h°值在白肉果实4个发育期变化不显着,红肉火龙果果肉L*、a*、b*、C*和h°值随着果实发育出现明显变化,红肉着色前与白肉火龙果没有显着差异,但随着果肉着色,其L*值逐步下降,而a*、C*和h°值显着增加。火龙果果实组织色泽参数变化先于色素含量的变化。3.筛选到4个可能与甜菜素合成有关的潜在差异代谢物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平台,采用GC-MS和LC-MS分析法对‘紫红龙’9个发育期果肉和果皮的代谢谱进行了分析,共鉴定代谢产物65个,根据代谢物含量‘紫红龙’果皮和果肉含量PCA图显示,果肉和果皮代谢物明显分离,且果肉9个发育阶段也明显分离,但果皮9个发育阶段在PCA图上显示相对较集中。通过代谢物含量热图分析,果皮和果肉也清晰地分为两类,样品聚类结果也与果实发育阶段基本一致,说明代谢物可以代表各样品的特征。‘紫红龙’果肉中氨基酸、糖和有机酸的含量高于果皮,果肉中氨基酸含量随着果实发育而降低,糖和有机酸在果实发育前期较低,在果实接近成熟时明显增加。通过分析主要代谢物与甜菜素含量相关性,发现果肉中果糖、葡萄糖、山梨糖、糖苷、柠檬酸含量与甜菜红素和甜菜黄素含量呈显着正相关。通过红肉火龙果果肉和果皮着色前后代谢物的比较分析,筛选到酪氨、柠檬酸、色氨酸和色胺等4个果皮和果肉中共有的差异代谢物。4.明确了红白肉火龙果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通路在‘紫红龙’和‘晶红龙’4个发育期果肉样品中,共鉴定到55种代谢产物,PCA图显示2个品种及4个发育期均得到很好分离,表明2个品种间的代谢物有明显的区别;随着果实发育,大部分氨基酸含量下降、糖酸含量增加,甜菜素类物质含量在‘紫红龙’果实接近成熟时迅速增加;通过比较分析红、白果肉的差异代谢物特点,发现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等代谢,主要涉及酪氨酸代谢、氨酰生物合成、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和氮代谢。5.鉴定了78个可能参与火龙果甜菜素调控的候选蛋白采用基于质谱的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紫红龙’果肉中鉴定到5,235个蛋白,‘晶红龙’果肉中鉴定到5,295个蛋白,2份样品总共鉴定到5,994个蛋白。对红、白肉2个品种4个发育期8份样品,通过两两比较筛选差异蛋白,筛选到78个差异蛋白,主要参与植物抗逆、色素合成、产物代谢(氨基酸代谢、N素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过程。分析结果为下一步从蛋白质组水平揭示甜菜素合成代谢提供了参考。6.建立了火龙果全长转录组数据采用三代单分子实施测序技术结合二代RNA-Seq序列纠正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从‘紫红龙’和‘晶红龙’果肉中获得65,312和91,638个Unigenes,平均长度是分别为1,175 nt和1,337 nt,在红肉和白肉品种的果肉中,分别鉴定到111,650和11,113个lnc RNA,建立了火龙果三代全长转录组数据,为火龙果转录组研究提供了高效的参考序列。文中主要对参与甜菜素合成的104个基因进行鉴定和分析,找到两个与火龙果甜菜素合成相关的新基因Hp CYP76AD4(i1_HQ_R_c13003/f5p0/1979)和Hp DODA(i1_LQ_R_c96099/f1p0/1004),其表达水平与甜菜素累积含量表现一致,可能在火龙果果肉甜菜素合成中发挥重要了作用。发掘到3个可能参与甜菜素合成调控的新基因(Hp GSTs、Hp NAC和Hp CYP704C1),为火龙果甜菜素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代谢组、蛋白质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发现在白肉火龙果果肉DODA基因低表达甚至不表达,甜菜醛氨酸合成受阻,从而导致甜菜素缺失。
韩轩轩[7](2019)在《欧李种质果实香气评价及影响因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果实的香气化合物是果实重要的内在品质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购买倾向。欧李香气特殊,种质间香味差别大,同时因果实发育时期和环境变化而改变。本试验测定了山西农业大学欧李种质资源圃87份欧李种质商熟期果实的香气化合物;测定了‘晋欧1号’等5个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化合物含量变化;以及遮阴处理、冷冻处理、不同加工产品和异地栽培对欧李果实香气化合物的影响。为选育不同香型的欧李新种质和欧李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87份欧李种质中,香气含量的变化为0.8395-298.5145 mg/Kg,平均值为53.8526 mg/Kg,变异系数为112.67%。根据聚类分析,总含量分为四大类:低香类,0.8428-47.471 mg/Kg,共有54份种质,代表种质为‘晋欧1号’、‘农大5号’等;中香类,56.9214-127.7024 mg/Kg,共有种质24份,代表种质为‘农大6号’和‘99-02’等;中高香类,163.519-221.0404 mg/Kg,共有3份种质,代表种质为‘03-25’等;高香类,251.5813-295.7652 mg/Kg,共有3份种质,代表种质为‘3-54红香’等。2.87份种质中共检测到香气化合物643种,每份种质的组分数变化范围是47-111种,平均值为90.6897种,变异系数为10.11%。643种组分可归为酯类、醇类等11类。酯类、醇类、醛类、酮类、烯烃和其他氧化物等6类化合物是87份资源中共有的香气种类化合物。根据主化合物分析结果,欧李的香气化合物种类以酯类和醇类为主;酯类含量范围是0.2273-180.9581 mg/Kg,含量占比超过50%的32份种质,10-50%的52份,10%以下的3份;均值占比酯类为51.47%,超过1%的香气化合物7种,超过10%的2种、醇类含量范围是0.3462-103.1004 mg/Kg,超过50%的6份资源,10-50%的资源81份;均值占比醇类为27.42%,超过1%的香气化合物有5种。共有的香气化合物有2种分别是:芳樟醇和4-二甲基-3-环己烯-1-乙醛,此外,86份种质中均含有的香气化合物有4种:Ethyl2-(5-methyl-5-vinylte trahydrofuran-2-yl)propan-2-yl carbonate、乙酸己酯、α-松油醇和青叶醛,可以作为欧李的特征香气。3.通过对‘晋欧1号’、‘农大5号’、‘农大6号’、‘农大7号’和‘99-02’等5个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化合物的测定,前4个种质均为完熟期香气总量最高,‘99-02’香气总量在完熟期含量略微下降,香气组分数商熟期和完熟期差异不大。酯类和醇类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醛类含量呈下降趋势。‘99-02’和‘农大7号’两个黄底红晕种质所有发育时期中,香气组分数多于其它种质。果实发育各个时期均有的香气化合物共有5种芳樟醇、香叶醇、Ethyl2-(5-methyl-5-vinyltetrahydrofuran-2-yl)propan-2-yl carbonate、α-松油醇和青叶醛。4.温室栽培和遮阴处理‘晋欧1号’、‘农大6号’和‘农大7号’等3个品种,香气总含量分别降低了3.22%、47.76%和30.69%。遮阴条件下2个品种‘农大6号’和‘农大7号’在80%遮阴下香气总量分别下降了69.54%和85.90%,50%遮阴分别下降了73.08%和7.35%,酯类和醇类含量也下降。5.‘晋欧1号’和‘农大7号’果实在-40℃冷冻6个月后,香气总含量均大幅度下降,分别下降了92.58%和90.09%,酯类分别下降了86.36%和93.55%,醇类分别下降了91.86%和94.25%;贮藏18个月后,香气总含量分别下降了96.48%和92.64%,酯类分别下降了93.64%和92.27%,醇类分别下降了94.51%和90.09%。6.果汁在制作过程中,打成果浆,香气损失率为33.41%,酶解后损失率达到75.11%,打浆和酶解是果汁香气损失的两个主要环节,制成的果汁总香气含量比鲜果下降了73.58%,果汁中香气以醇类为主。果酒中共检测出香气化合物21种,香气含量较鲜果提高了193.14%,以酯类为主,但与鲜果香气化合物相比仅3种化合物相同。钙片中香气含量比鲜果降低了75.81%,组分仅5种,与鲜果无共同的香气化合物,与果汁和果酒有共同化合物。7.异地栽培对‘晋欧1号’香气组成影响不显着,对各组分的含量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着差异。
庾琴[8](2019)在《影响梨小食心虫暴发为害的主要因子及其寄主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一种隐蔽性强、为害严重的钻蛀性害虫,近年来暴发危害频繁。与其他害虫相比,梨小食心虫在田间为害程度由种群数量和钻蛀率两方面决定,而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种群数量,研究结果不能有效解释或解决生产上的世代重叠、暴发危害频繁、防治效果不稳定等关键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气候、降雨、果树种植等的变化趋势,筛选了严重影响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和危害率的主要因子湿度、温度和寄主,拟通过研究这些因子对梨小食心虫的影响,明确梨小食心虫世代重叠重、易暴发危害的主要原因;研究了幼虫和成虫的寄主选择,为信息化合物的筛选和新防治技术研发提供依据,依据上述结果,完善现有田间预测预报技术参数,优化现有化学防治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温、湿度对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和钻蛀率的影响(1)试验设置范围内,单一温度变化显着影响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和钻蛀率,变温组合消除了不适宜温度的这种影响:单一温度下,25℃时的产卵量、卵孵化和钻蛀率均最高,27.5℃与25℃差异不显着;温度高于27.5℃或低于25℃,梨小食心虫的个体重量、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均显着下降,尤其钻蛀率,从25℃处理的73.37%分别降至20℃处理的41.69%和35℃处理36.52%。变温组合处理的梨小食心虫个体重量、产卵量和钻蛀率均显着高于不适宜温度处理,其中,20℃和35℃的变温组合处理的钻蛀率分别增至68.13%和52.17%。(2)试验范围内,湿度是影响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和钻蛀率的关键因子:成虫产卵量随湿度增加而显着增加,RH(相对湿度)70%时最高(117.13粒/雌),是RH 25%(62.07粒/雌)的1.89倍。湿度对各环节影响从高到低为:初孵幼虫钻蛀期>成虫期>卵期>蛹期>老熟幼虫期。孵化率、钻蛀率、羽化率和世代存活率均随湿度升高而显着增加,从RH 25%的48.08%、42.67%、82.48%和12.76%,分别增至RH85%的96.33%、74.67%、95.85%和68.78%;其中,相对湿度分别与世代存活率和钻蛀率正线性相关。结果说明,在预测预报和防控时应加入湿度因子;在田间管理时,要加强关键时期的湿度管理。(3)湿度变化对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和钻蛀率的影响程度与温度相关:20℃与RH25%组合处理的钻蛀率显着低于与RH 55%-85%处理,与RH 85%处理的世代存活率是与RH 25%的1.68倍;30℃与RH 85%组合处理处理的世代存活率是与RH 25%的7.68倍。结果表明,温度较高时的湿度变化会引起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和钻蛀率大幅度变化,初步解释了多雨年份梨小食心虫危害重、易爆发的原因;尤其温度较高时,监测时要关注湿度变化情况。2、寄主对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和钻蛀率的影响(1)寄主种类和状态均显着影响梨小食心虫幼虫的钻蛀率:初孵幼虫在不同类果实上钻蛀率从高到低顺序为:油桃>苹果>梨>毛桃。除油桃外,果实发育状况对钻蛀率均影响显着:在幼果期苹果上钻蛀率最高(73.69%),着色期最低(32.51%);在毛桃和梨果上均随着果实发育,钻蛀率分别从幼果期的1.49%和1.98%增至成熟期的45.37%和46.28%,发育后期的桃、梨果利于初孵幼虫的钻蛀。(2)寄主种类和状态显着影响梨小食心虫个体重量:幼虫取食不同果实显着影响其个体重量,成熟期的桃、梨果使其雌、雄重量显着增加;而雌虫重量与产卵量呈正线性相关,并使成虫有效产卵期从6-7d增加至12-13d,果实发育后期使世代重叠成为可能。综合温湿度和寄主对梨小食心虫的影响,果实发育后期温度一般较高,此时如有有效降雨,其种群数量和危害率显着上升;如遇频繁降雨,将极易导致其暴发危害。(3)梨小食心虫成虫寄主间的大量转移与果实种类和状态无关,与有无果实相关:有果实或嫩梢的梨园、不同成熟期桃园或桃苗圃中成虫诱捕量116-2426头/水盆·15 d、卵果率高;无果实或嫩梢时,诱捕量6-32头/水盆·15 d、无卵。室内条件下,成虫在发育阶段不同的四种果实上产卵量为93.05-112.33粒/雌,差异不显着;无果实时,成虫产卵初期推迟3 d、产卵量从95.73粒/雌降至64.08粒/雌,产卵动态变化较大。成虫从采摘后果园大量转移至有果实果园,这也是其种群数量和危害率大幅变化主要原因之一。3、幼虫和成虫的寄主选择和识别(1)梨小食心虫幼虫具备寄主选择能力:幼虫对7种果实的选择趋性不同,选择水平与龄期有关,1龄幼虫选择能力最高,5龄幼虫期最低;主要识别感器为触角。明确幼虫寄主识别规律和主要感器为幼虫引诱和拒避物的筛选提供技术依据。(2)幼虫期取食的食物状况显着影响成虫的EAG反应水平和Y管选择:取食足量苹果较大个体的EAG反应和Y管选择显着高于较小个体;挥发物浓度较低时,较大个体对4种混合物的EAG反应和选择显着高于人工饲料饲养的个体,而人工饲料饲养的个体对5种混合物的EAG反应和选择更高。成虫寄主识别研究为筛选高效信息化合物提供依据。4、梨小食心虫预测预报完善和田间防治技术优化梨果膨大期后至成熟期,田间相对湿度累计值对数与诱虫数累计值对数呈正线性关系、与钻蛀率的百分值呈指数关系。根据湿度、寄主状态对种群数量和危害率关系,明确了湿度应作为预测预报的重要技术参数,依此来优化梨小食心虫田间化学防治技术。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在气侯变暖、降雨增多、果树种植面积和结构变化等条件下,果实发育后期、高温与频繁降雨三种因子结合是近年来梨小食心虫暴发危害的主要原因,果实采摘后的成虫大量转移也是危害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将湿度作为预测预报的重要技术参数,完善了现有的预测预报参数,并优化田间化学防治技术。明确了幼虫寄主选择主要感器及幼虫和成虫寄主选择规律,为研究高效新型防治技术提供基础和依据。
刘利民,孙昂,孔德静,曹依静,赵红亮,聂琳[9](2019)在《黄河故道地区早中熟苹果新品种评价》文中认为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商丘综合试验站自2010年相继引进了夏红、早翠绿、华美、华硕、望香红等早中熟苹果品种,并观察其在黄河故道地区的表现;从果实性状、抗病性、成熟期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早中熟品种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的前景。结果表明,夏红、K12、华硕、国庆红(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育成)4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可在黄河故道地区推广种植。
陈得文[10](2019)在《避雨模式下微气候因子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阳光玫瑰’(‘Shine-Muscat’)葡萄,其亲本为‘安芸津21号和‘白南’。含糖量较高,玫瑰香味浓厚,果皮呈墨绿色,果肉脆硬、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南方许多葡萄园开始广泛种植,由于南方雨水较多,极大地影响了葡萄露地栽培,导致植株病虫害严重,果实产量、品质无法受到保障。本文以‘阳光玫瑰’葡萄为实验材料,探究避雨模式下的微气候因子对“H”形葡萄植株与“Y”形葡萄植株的生理特性和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选出南方最佳的葡萄栽培种植模式,为南方种植优质、高产‘阳光玫瑰’葡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天气下,避雨模式与露天模式葡萄叶幕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变化未达到显着差异。避雨模式仍能为葡萄生长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保证葡萄的正常生长发育。(2)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跟葡萄架型有显着关系,相同生长模式中“Y”形葡萄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H”形葡萄。避雨模式对葡萄叶片叶绿素a含量变化的影响不显着,避雨模式显着影响了叶绿素b的合成。随着葡萄叶片的老化,其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含量降低,而叶片叶绿素a/b值逐渐升高。(3)“H”、“Y”形葡萄植株株行距分别为6m×4m、3m×4m,相同生长模式下,单株“H”形葡萄总叶片数、叶面积指数显着高于“Y”形葡萄,不同生长模式下葡萄叶片分布无显着差异。避雨模式对葡萄叶面积指数变化无显着影响,葡萄的种植密度显着影响叶面积指数变化。(4)避雨、露天模式下两种树形的葡萄叶片的光合参数Tr、Gs和Pn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避雨模式下的葡萄Ci显着低于露天模式,说明避雨模式可能改变了葡萄Ci变化趋势。避雨模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显着高于露天模式,避雨模式提高了葡萄叶片PSⅡ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5)避雨模式能显着提高了葡萄果实的单果重、固酸比、VC含量,减少了发病率,同时降低了果实的一部分色泽。相同生长模式下,“Y”形葡萄口感风味显着高于“H”形葡萄。(6)避雨模式下葡萄植株营养生长和果实生殖生长呈正相关,葡萄叶片和果穗发病率越高反而果实亮度和色饱和度越高。与此相反,露天模式葡萄的基本表现为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含量和果实色度较低,说明果实口感品质稍差。其中“Y”形葡萄光合作用效率更强,叶片发病率低;而“H”形葡萄植株生长量和产量较高,叶果发病率较高,品质稍差,环境温度与葡萄植株光合作用和品质参数呈正相关。(7)葡萄园的优质葡萄丰产树体以“H”形栽培为主,以连栋避雨方式为依托,叶面积指数在10左右,覆盖率70%左右,每亩栽植30株左右,株行距在4×6m为宜,每株保持果穗数65-70个,单穗疏果60-80粒,结果枝率50%-60%,此时‘阳光玫瑰’葡萄的丰产效益最高。
二、苹果黄绿品种着色规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苹果黄绿品种着色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相关lncRNA的表达分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富士’苹果的概述 |
1.2 苹果色泽及其影响因子 |
1.2.1 苹果的色泽差异 |
1.2.2 苹果的色泽评价 |
1.2.3 花青苷对苹果色泽的影响 |
1.2.4 表观遗传修饰对苹果色泽的影响 |
1.3 植物花青苷的研究进展 |
1.3.1 花青苷的组成及功能 |
1.3.2 花青苷的生物合成途径 |
1.3.3 调控花青苷合成的转录因子 |
1.3.4 bHLH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1.4 lncRNA的研究进展 |
1.4.1 lncRNA的发现及分类 |
1.4.2 植物lncRNA的研究进展 |
1.4.3 lncRNA与 m RNA关联分析的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 ‘富士’果皮lncRNA测序与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构建测序文库 |
2.1.3 测序数据处理与重构转录本 |
2.1.4 lncRNA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测序数据与转录本统计 |
2.2.2 lncRNA转录本组间差异 |
2.2.3 mi RNA前体预测 |
2.2.4 Cis作用分析 |
2.2.5 Trans作用分析 |
2.3 讨论 |
2.3.1 植物lncRNA的作用 |
2.3.2 lncRNA对果皮花青苷合成的影响 |
3 不同色相‘富士’苹果解袋后的着色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和处理 |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解袋后‘富士’果皮色泽参数的变化 |
3.2.2 解袋后‘富士’果皮花青苷含量的变化 |
3.2.3 解袋后‘富士’果皮lncRNA的表达分析 |
3.2.4 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不同色相‘富士’果皮色泽参数的差异 |
3.3.2 不同色相‘富士’果皮花青苷含量的差异 |
3.3.3 不同色相‘富士’果皮lncRNA的差异表达 |
4 lncRNA及靶基因在不同苹果品种中的表达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lncRNA在不同苹果品种中的表达分析 |
4.2.2 靶基因在不同苹果品种中的表达分析 |
4.2.3 相关性分析 |
4.2.4 聚类分析 |
4.3 讨论 |
4.3.1 RNA提取 |
4.3.2 不同品种果皮中lncRNA的差异表达 |
4.3.3 不同品种果皮中lncRNA靶基因的差异表达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云南和西藏地区枸橼资源香气评价及柠檬果实外观缺陷的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课题的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云南和西藏地区柑橘产业概况 |
2.2 云南和西藏地区特色柑橘起源和进化研究进展 |
2.3 柑橘果实挥发性物质形成研究进展 |
2.4 柑橘果实外观品质形成及调控研究 |
2.4.1 柑橘果皮色泽形成生物学基础 |
2.4.2 柑橘果面色泽形成调控研究进展 |
2.4.3 柑橘果面油斑病的研究进展 |
3 开展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枸橼和柠檬果皮挥发性物质组分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果实样品的处理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标准品的测定 |
2.3.2 挥发性物质提取和测定 |
2.3.3 挥发性物质定性和定量分析 |
2.4 实验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枸橼和柠檬果皮挥发性物质分析 |
3.2 不同区域枸橼和柠檬果皮中挥发性物质差异分析 |
4.讨论 |
4.1 种的遗传变异对特色柑橘果皮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影响 |
4.2 品种和环境因素对枸橼和柠檬果皮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组分影响 |
第三章 青柠檬采后褪绿不均的成因及调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样品处理和取样 |
2.3 实验方法 |
2.3.1 果皮色差的测定 |
2.3.2 果面微观形貌结构分析 |
2.3.3 叶绿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提取和测定 |
2.3.4 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和测定 |
2.3.5 总黄酮和总酚测定 |
2.3.6 激素含量的测定 |
2.3.7 初生代谢物提取和测定 |
2.3.8 果皮脂肪酸提取和分析 |
2.3.9 果皮有色层挥发性成分测定 |
2.3.10 总蜡的提取和分析 |
2.3.11 酶活和膜脂特性产物测定 |
2.3.12 RNA序列和基因表达情况分析 |
2.4 实验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青柠檬采后果实外观品质变化分析 |
3.1.1 青柠檬采后果皮色泽变化分析 |
3.1.2 青柠檬果皮表面形貌分析 |
3.1.3 青柠檬有色层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
3.1.4 青柠檬采后有色层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
3.1.5 青柠檬采后有色层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变化 |
3.2 果皮有色层初生代谢物含量分析 |
3.3 果皮有色层激素含量分析 |
3.4 不同采后处理对柠檬果皮色泽影响 |
3.5 不同采后处理对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
3.6 GA3和CEPA采后处理对青柠檬果实外观品质影响 |
3.6.1 GA3和CEPA处理对果皮色泽影响 |
3.6.2 GA3和CEPA处理对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6.3 GA3和CEPA处理对果皮总黄酮和多酚含量影响 |
3.6.4 GA3和CEPA处理对果皮总蜡成分和含量影响 |
3.7 GA3和CEPA处理对果皮激素含量影响 |
3.8 GA3和CEPA处理对果皮风味品质影响 |
3.8.1 GA3和CEPA处理对果皮初生代谢物成分和含量影响 |
3.8.2 GA3和CEPA处理对果皮挥发性成分和含量影响 |
3.9 GA3和CEPA处理对果皮膜脂特性影响 |
3.9.1 GA3和CEPA处理对果皮脂肪酸成分和含量影响 |
3.9.2 GA3和CEPA处理对果皮膜特性和酶活性影响 |
3.10 GA3和CEPA处理对果肉风味品质影响 |
3.10.1 GA3和CEPA处理对果肉TSS和TA影响 |
3.10.2 GA3和CEPA处理对果肉初生代谢物含量影响 |
3.11 转录组测定青柠檬褪绿转黄过程中表达序列及所有基因相表达分析 |
3.1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3.13 WGCNA分析青柠檬褪绿转黄过程中基因表达情况 |
3.14 GA3和CEPA处理对青柠檬色泽变化相关基因影响 |
3.15 GA3和CEPA处理对青柠檬蜡质代谢相关基因影响 |
3.16 GA3和CEPA处理对果皮激素合成与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影响 |
4 讨论 |
4.1 影响青柠檬采后褪绿不均的原因 |
4.2 青柠檬采后褪绿转黄的可能调控机制 |
第四章 青柠檬采后油斑病的发生机理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取样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扫描电镜(SEM)观察 |
2.3.2 透射电镜(TEM)观察 |
2.3.3 果皮色差测定 |
2.3.4 叶绿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提取和测定 |
2.3.5 酶活和膜脂特性产物测定 |
2.3.6 果皮有色层含水率测定 |
2.3.7 脂肪酸提取和分析 |
2.3.8 外蜡提取和分析 |
2.3.9 初生代谢物测定 |
2.3.10 次生代谢物测定 |
2.3.11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2.3.12 石蜡切片观察木质素沉积和分布 |
2.3.13 青霉菌接种实验 |
2.3.14 RNA序列和基因表达情况分析 |
2.3.15 实时定量PCR分析 |
2.3.16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油斑病对青柠檬果皮表面形态的影响 |
3.2 油斑病对果皮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
3.3 油斑病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3.4 脂肪酸含量和成分的变化 |
3.5 油斑病爆发对外蜡含量和成分的影响 |
3.6 油斑病对果皮有色层初生代谢物的影响 |
3.7 油斑病对果皮有色层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
3.8 油斑病对有色层木质素总含量影响 |
3.9 组织化学法观察果皮木质化程度 |
3.10 健康和油斑病果皮有色层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11 油斑病果皮有色层与糖代谢相关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12 油斑病果皮有色层木质素合成相关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13 有色层脂肪酸和蜡质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3.14 油斑病的发生对柠檬青霉病病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油斑病对果实表面膜脂肪酸代谢和蜡质合成的影响 |
4.2 油斑病对果皮木质素积累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附表 |
附录 Ⅱ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苹果“大群体”杂交后代果实性状评价方法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苹果育种方法概述 |
1.3 国内外苹果杂交育种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1 国外苹果杂交育种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2 国内苹果杂交育种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 苹果杂交后代果实性状评价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果实性状评价体系构建 |
2.3 试验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4.1 采样方法 |
2.4.2 果实性状感官评价方法 |
2.4.3 果实性状仪器测定方法 |
2.4.4 杂交后代果实性状分级评价方法 |
2.4.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苹果杂交F1代果实性状遗传趋势分析 |
3.1.1 杂交后代果实成熟期的变异 |
3.1.2 杂交后代果实性状感官评价 |
3.1.3 杂交后代果实品质性状分析 |
3.2 苹果果实性状各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
3.2.1 一级评价指标选择 |
3.2.2 二级评价指标选择 |
3.2.3 三级评价指标选择 |
3.3 评价指标合理性及分级评价方法可行性的验证 |
3.3.1 果实性状一级评价 |
3.3.2 果实性状二级评价 |
3.3.3 果实性状三级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4.1 苹果果实性状的遗传特性 |
4.2 苹果杂交F1代果实性状评价指标及方法 |
4.3 苹果大群体杂交育种效率的提高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MYB10不同基因型对苹果果皮颜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苹果果皮色泽的形成 |
1.1.1 叶绿素 |
1.1.2 类胡萝卜素 |
1.1.3 花青苷 |
1.2 花青苷的结构、种类和功能 |
1.3 花青苷的生物合成途径 |
1.4 影响花青苷合成的因素 |
1.4.1 花青苷合成的主要酶 |
1.4.2 转录因子 |
1.4.3 影响花青苷合成的环境因子 |
1.4.4 Red-TE与苹果果皮色泽的关系 |
1.5 果实色泽测定方法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试剂、缓冲液的配制 |
2.3.1 50 x TAE Buffer(PH8.5)母液配制 |
2.3.2 2%的琼脂糖胶配制 |
2.4 试验方法 |
2.4.1 苹果叶片DNA提取 |
2.4.2 实验引物设计 |
2.4.3 MdMYB10 基因启动子基因型鉴定 |
2.4.4 苹果果皮色泽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苹果品种(系)MdMYB10 基因启动子基因型分析 |
3.2 苹果栽培品种果皮色泽和基因型的匹配情况分析 |
3.3 26 份野生资源果皮色泽表型和基因型匹配情况分析 |
3.4 杂交后代果皮色泽表型和基因型匹配情况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果皮颜色与MdMYB10 启动子基因型的关系 |
4.2 野生资源中表型和MYB10 启动子的关系 |
4.3 杂交后代中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附录 |
第八章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九章 致谢 |
(5)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梨育种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种 |
2 选种 |
2.1 芽变选种 |
2.2 实生选种 |
3 杂交育种 |
3.1 亲本的选配 |
3.2 创建杂交实生苗管理体系 |
4 砧木育种 |
5 选育及引进的主要品种 |
5.1 杂交育成品种 |
5.2 芽变选育品种 |
5.3 实生选育品种 |
5.4 引进的新品种 |
6 梨果实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
6.1 含糖量的遗传 |
6.2 含酸量的遗传 |
6.3 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及其遗传 |
6.4 果实肉质性状的遗传 |
6.5 果点、果皮厚度、果柄和果汁的遗传 |
7 展望 |
7.1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育种目标 |
7.2 加强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 |
7.3 创新育种技术,提高育种效率 |
(6)基于果实组织细胞学观察和组学研究解析火龙果着色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课题的提出 |
2 植物色素的组织学观察 |
3 植物甜菜素研究进展 |
3.1 植物甜菜素的生物学意义及应用价值 |
3.2 甜菜素特征及主要类型 |
3.3 甜菜素合成与调控 |
3.4 甜菜素与花色素关系 |
4 组学技术在果实着色机制上的应用 |
4.1 果实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4.2 果实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4.3 果实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4.4 多组学联合分析在果实代谢差异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5 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二章 火龙果组织细胞着色特征观察及甜菜素含量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火龙果果实发育形态指标 |
2.2 果实细胞组织甜菜素分布和累积特征 |
2.3 火龙果果实色泽参数 |
2.4 果实发育过程中甜菜素含量 |
2.5 甜菜苷对照品的分离与鉴定 |
2.6 火龙果果实甜菜苷含量测定 |
3 讨论 |
3.1 火龙果果实发育特征 |
3.2 火龙果果实发育的组织细胞学特征 |
3.3 火龙果果实色泽参数与甜菜素含量变化 |
3.4 甜菜苷对照品的分离制备与甜菜苷测定 |
4 小结 |
第三章 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代谢物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变化 |
2.2 红白肉火龙果过氧化氢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2.3 ‘紫红龙’果皮和果肉发育期代谢特征 |
2.4 ‘紫红龙’和‘晶红龙’果肉发育期代谢特征 |
3 讨论 |
3.1 甜菜素与抗氧化活性物质间的关系 |
3.2 果肉氨基酸、糖、酸和次生代谢物在甜菜素合成中的作用分析 |
3.3 差异代谢物筛选及差异代谢物功能与KEGG路径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红白果肉火龙果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AN检测 |
2.2 转录组测序与组装 |
2.3 蛋白质控与定量 |
2.4 蛋白质鉴定 |
2.5 样品蛋白质表达量及相关性总体分析 |
2.6 差异蛋白分析 |
2.7 与甜菜素合成相关蛋白筛选与表达量分析 |
2.8 甜菜素代谢相关蛋白的KEGG通路分析 |
3 讨论 |
3.1 植物色素合成相关蛋白 |
3.2 代谢相关蛋白 |
3.3 植物抗逆相关蛋白 |
3.4 脂肪酸代谢相关蛋白 |
3.5 蛋白质修饰相关蛋白 |
4 小结 |
第五章 火龙果果实着色分子机制的转录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MRT转录组原始数据处理及全长转录本分析 |
2.2 火龙果果肉SMRT测序与二代测序序列特征比较 |
2.3 火龙果果肉转录本聚类分析 |
2.4 基因功能注释 |
2.5 基因结构分析 |
2.6 基于二代转录组数据的差异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SMRT三代测序在火龙果上的应用 |
3.2 差异基因分析 |
3.3 与甜菜素代谢相关的基因 |
3.4 可能参与火龙果甜菜素代谢的基因 |
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1.1 甜菜苷和异甜菜苷对照品分离纯化 |
1.2 火龙果果实中甜菜素累积特点 |
1.3 火龙果果肉色素形成的调控机制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和附图 |
(7)欧李种质果实香气评价及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欧李种质资源概况 |
1.2 果实中香气物质的影响因子 |
1.2.1 种质间香气化合物差异 |
1.2.2 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化合物差异 |
1.2.3 其他影响因子引起的香气化合物差异 |
1.3 欧李果实香气研究进展 |
1.3.1 种质间欧李香气化合物差异研究进展 |
1.3.2 果实发育过程中欧李果实香气化合物差异研究进展 |
1.3.3 其他影响因子引起欧李香气化合物差异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4.1 样品处理 |
2.4.2 萃取香气物质 |
2.4.3 GC-MS检测条件 |
2.4.4 定性定量方法 |
2.4.5 数据分析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欧李种质果实香气化合物比较 |
3.1.1 香气总含量比较 |
3.1.2 香气化合物及含量比较 |
3.2 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化合物比较 |
3.2.1‘晋欧1号’ |
3.2.2‘农大5号’ |
3.2.3‘农大6号’ |
3.2.4‘农大7号’ |
3.2.5 ‘99-02’ |
3.2.6 品种间香气化合物比较 |
3.3 欧李果实香气化合物其他影响因子研究 |
3.3.1 温室栽培和遮阴处理对欧李果实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
3.3.2 冷冻贮藏对欧李果实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
3.3.3 欧李加工产品间香气化合物比较 |
3.3.4 异地栽培‘晋欧1号’对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欧李种质果实香气化合物分析 |
4.2 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化合物分析 |
4.3 欧李果实香气影响因子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已发表文献 |
致谢 |
(8)影响梨小食心虫暴发为害的主要因子及其寄主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梨小食心虫的暴发危害情况 |
2 影响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和危害率关键因子的相关研究 |
2.1 温、湿度和光照 |
2.2 寄主 |
3 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
3.1 预测预报技术 |
3.2 综合防治技术 |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 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温湿度对梨小食心虫种群发生动态及其为害的影响 |
第一节 温度对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及其为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一恒定温度处理对梨小食心虫重量、钻蛀率和产卵量的影响 |
2.2 变温组合处理对梨小食心虫重量、钻蛀率和产卵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节 湿度对梨小食心虫种群数动态及其为害的影响 |
1 试验方法 |
1.1 相对湿度对成虫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 |
1.2 相对湿度对孵化率的影响 |
1.3 相对湿度对初孵幼虫钻蛀率的影响 |
1.4 相对湿度对老熟幼虫化蛹的影响 |
1.5 相对湿度对蛹羽化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相对湿度对成虫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 |
2.2 相对湿度对梨小食心虫存活率和幼虫钻蛀率的影响 |
2.3 相对湿度对成虫产卵动态的影响 |
2.4 相对湿度对老熟幼虫化蛹、蛹羽化时间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节 温湿度组合对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及其为害的影响 |
1 试验方法 |
1.1 温湿度组合对梨小食心虫重量、钻蛀率和产卵量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湿度组合对梨小食心虫重量、钻蛀率和产卵量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寄主植物对梨小食心种群动态及其为害的影响 |
第一节 寄主对梨小食心虫幼虫钻蛀率和个体重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果实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果实种类和状态对初孵幼虫钻蛀率的影响 |
2.2 果实表皮或果肉结构对初孵幼虫钻蛀率的影响 |
2.3 苹果发育阶段对梨小食心虫钻蛀率的影响 |
2.4 果实种类和发育状态对梨小食心虫蛹重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节 梨小食心虫蛹重对成虫繁殖力及其卵孵化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梨小食心虫饲养及个体重量的选择 |
1.2 蛹重量对雌蛾产卵量和产卵期的影响 |
1.3 梨小食心虫雌、雄蛹重量间的关系 |
1.4 蛹重量对F1 代卵的孵化率、卵和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雌、雄蛹重量对成虫产卵量的影响 |
2.2 雌、雄蛹重量对产卵期的影响 |
2.3 雌、雄蛹重量对成虫交配后存活期的影响 |
2.4 雌、雄蛹重量大小对其卵孵化率、卵及初孵幼虫大小及发育期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节 寄主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大量转移的影响 |
1 试验方法 |
1.1 田间调查 |
1.2 寄主种类和发育状态对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的影响 |
1.3 有无寄主对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诱蛾量和卵果率间的关系 |
2.2 寄主种类和发育状态对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的影响 |
2.3 有无寄主对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梨小食心虫幼虫和成虫寄主选择研究 |
第一节 梨小食心虫幼虫的寄主选择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幼虫对不同果实的趋性 |
2.2 幼虫龄期对果实趋性的影响 |
2.3 果实成熟度对梨小食心虫幼虫选择影响 |
2.4 果实受伤对梨小食心虫幼虫选择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节 梨小食心虫幼虫识别的主要感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感器对梨小食心虫幼虫的嗅觉识别 |
3 讨论 |
第三节 梨小食心虫幼虫期的食物状况对其成虫寄主挥发物EAG反应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化学试剂 |
1.2 供试昆虫 |
1.3 触角电位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幼虫期取食不同食物的梨小食心虫雌成虫EAG反应的影响 |
2.2 幼虫期取食不同食物的梨小食心虫雄蛾EAG反应的影响 |
2.3 雌成虫交配与否对混合物EAG反应的影响 |
2.4 雄成虫交配与否对混合物EAG反应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节 幼虫期取食状况对梨小食心虫成虫选择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化学试剂和供试昆虫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幼虫期取食不同食物的交配雌蛾对气味挥发物的选择 |
2.2 幼虫期取食不同食物的处女雌蛾对气味挥发物的选择 |
2.3 幼虫期取食不同食物的交配雄蛾对气味挥发物的选择 |
2.4 幼虫期取食不同食物的未交配雄蛾对气味挥发物的选择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梨小食心虫预测预报完善和田间防治技术优化的研究 |
第一节 相对湿度与蛀果率和诱虫量间的相关性 |
1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相对湿度与梨小食心虫成虫诱捕量、钻蛀率间的关系 |
3 讨论 |
第二节 田间防治技术的优化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化学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年份施药技术对梨小食心虫钻蛀率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1 全文总结 |
2 创新点 |
Abstract |
致谢 |
附录 |
(9)黄河故道地区早中熟苹果新品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物候期 |
2.2 果实性状 |
2.3 果实外观及商品性 |
2.4 抗病性和抗逆性 |
3 结论 |
(10)避雨模式下微气候因子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阳光玫瑰’葡萄特征特性 |
1.2 葡萄避雨栽培研究进展 |
1.3 避雨模式下微气候因子对作物生长影响 |
1.3.1 对环境温度的影响 |
1.3.2 对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
1.3.3 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
1.3.4 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4 树形结构对植株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1.5 果实产量与品质之间的关系 |
1.6 避雨模式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7 避雨模式对葡萄病害的影响 |
1.8 避雨模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
1.8.1 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1.8.2 对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1.8.3 对葡萄果实着色的影响 |
1.9 避雨栽培对葡萄丰产参数的影响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时间地点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设计 |
3.3.1 试剂 |
3.3.2 仪器设备 |
3.4 试验方法 |
3.4.1 避雨棚的搭建 |
3.4.2 栽培方式 |
3.4.3 微气候的测定 |
3.4.4 葡萄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3.4.5 葡萄叶片叶绿素的测定 |
3.4.6 光合作用的测定 |
3.4.7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3.4.8 果实基本品质指标测定 |
3.4.9 叶片、果实病害及病情的统计 |
3.4.10 葡萄丰产参数的测定及效益分析 |
3.5 数据分析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避雨模式对葡萄生长微环境的影响 |
4.1.1 对葡萄叶幕光照强度的影响 |
4.1.2 对葡萄生长环境温度的影响 |
4.1.3 对葡萄生长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 |
4.2 避雨模式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 |
4.2.1 对不同时期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影响 |
4.2.2 对采收后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 避雨模式下对葡萄叶片参数的比较 |
4.3.1 不同处理间叶型分布、叶片总数的比较 |
4.3.2 不同处理间树形结构参数的比较 |
4.3.3 不同处理间叶面积、叶面积指数之间的比较 |
4.4 避雨模式下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5 避雨模式下葡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 |
4.6 避雨栽培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
4.6.1 对葡萄单果质量、外型的影响 |
4.6.2 对葡萄果实风味的影响 |
4.6.3 对果实可溶性糖的影响 |
4.6.4 对果实有机酸的影响 |
4.6.5 对葡萄果肉色泽的影响 |
4.7 避雨模式下对葡萄发病率、病情指数统计分析 |
4.7.1 对葡萄叶片发病率、病情指数统计 |
4.7.2 对葡萄果实发病率、病情指数统计 |
4.8 避雨模式下微环境因子与葡萄生长发育相关主成分分析 |
4.9 避雨模式微环境因子对葡萄的丰产参数的影响 |
4.9.1 葡萄产量相关系数比较 |
4.9.2 葡萄果实品质的差异比较 |
4.10 不同处理葡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避雨模式对葡萄微环境的影响 |
5.2 避雨模式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5.3 避雨模式对叶片生理的影响 |
5.4 避雨模式对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 |
5.5 避雨模式对葡萄丰产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四、苹果黄绿品种着色规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相关lncRNA的表达分析及研究[D]. 盖艺. 烟台大学, 2021
- [2]云南和西藏地区枸橼资源香气评价及柠檬果实外观缺陷的成因研究[D]. 周先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苹果“大群体”杂交后代果实性状评价方法的优化[D]. 王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MYB10不同基因型对苹果果皮颜色的影响[D]. 王美丽. 西藏大学, 2020(12)
- [5]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梨育种回顾与展望[J]. 王家珍,李俊才,沙守峰,蔡忠民,李宏军,姜晓艳,孙丽梅. 北方果树, 2020(01)
- [6]基于果实组织细胞学观察和组学研究解析火龙果着色机制[D]. 吴亚维. 贵州大学, 2019
- [7]欧李种质果实香气评价及影响因子的研究[D]. 韩轩轩.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8]影响梨小食心虫暴发为害的主要因子及其寄主选择研究[D]. 庾琴. 山西农业大学, 2019
- [9]黄河故道地区早中熟苹果新品种评价[J]. 刘利民,孙昂,孔德静,曹依静,赵红亮,聂琳.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7)
- [10]避雨模式下微气候因子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D]. 陈得文. 西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