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也需要运动吗?(论文文献综述)
吴慧攀[1](2019)在《中国心理亚健康青少年体质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青少年期作为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以及成人化后的初期,处于人生发展发育的重要时期,各种心理活动非常活跃,各种心理素质处于形成阶段但却未呈稳定趋势,易变性较强,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易出现心理亚健康状况。我国政府高度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政策、规划均明确提及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加大对青少年人群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相关研究表明,心理问题对个体神经调节机制、神经系统等具有直接影响,从而对个体生理活动产生影响以及会导致一系列身体反应,个体体质健康状况将因此而发生变化。探讨不同心理健康程度青少年的身心关系,特别是关注心理亚健康青少年群体,不仅对改善心理亚健康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总体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改善。基于以上背景,依据“男女比例、城乡比例、南北比例”大致相同的原则,研究人员于20152016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全国各行政区(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和东北)共选取16545名(男:8344,女:8201)青少年,利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中的心理问卷进行心理亚健康测试,并同时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生活习惯调查。研究目的在于以心理亚健康视角探讨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质健康各指标、总体体质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影响青少年心理亚健康和体质健康关系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鉴别、心理亚健康青少年体质健康改善、心理亚健康运动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体质健康水平。本研究从以下三个研究对中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心理亚健康与体质健康关系、心理亚健康的运动干预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果:研究一:目的:了解我国青少年的心理亚健康状况,探讨影响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各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各行政区的初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每个年级分别抽取男女各120人左右,共选取16545位青少年进行心理亚健康测试和生活习惯调查,运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法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人口统计学因素与心理亚健康: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20.7%,女性检出率为18.6%,男女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分别为22.5%和20.6%,大学生为10.5%。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力活动与心理亚健康:“每天锻炼30-60min(OR=0.858,P<0.05)”、“每天视频时间1-2小时(OR=0.782,P<0.05)”与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负相关;(3)饮食习惯与心理亚健康:“基本都吃早餐(OR=0.700,P<0.05)”、“蔬菜基本都吃(OR=0.559,P<0.05)”、“鱼肉基本都吃(OR=0.801,P<0.05)”、“乳制品基本都吃(OR=0.831,P<0.05)”与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负相关;(4)“排便基本正常(OR=0.570,P<0.05)”、“平时重视健康(OR=0.482,P<0.05)”、“对身体自信(OR=0.485,P<0.05)”与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负相关;(5)“每天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OR=1.486,P<0.05)”与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正相关。小结:(1)相比大学生,中学生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更高。相比女性,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更高;(2)积极主动的体力活动、良好的健康意识和饮食习惯与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情况具有负相关关系;(3)睡眠时间不足增加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风险。研究二:目的:深入了解中国心理亚健康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研究一中的青少年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采用Z分法、雷达图法、logistic回归法对心理亚健康调查数据和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以“心理健康”为参照,心理亚健康状态与正常体重为负相关关系(OR=0.034,P<0.05);(2)以“心理健康”为参照,心理亚健康状态与30秒仰卧起坐高等级(OR=0.142,P<0.05)、坐位体前屈高等级(OR=0.121,P<0.05)、20米往返跑高等级(OR=0.195,P<0.05)为负相关关系;(3)以“心理健康”为参照,心理亚健康与体能指数为负相关关系(OR=0.203,P<0.05);(4)男性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症状、心理亚健康状态体能指数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988、0.918、0.879,女性分别为0.996、0.924、0.825;(5)相比其它月收入,家庭月收入在2001-5000元之间的心理亚健康青少年低体能指数、超重、肥胖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39.7%、40.2%和42.4%,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其它锻炼时间,锻炼时间小于30min的心理亚健康青少年低体能指数、超重、肥胖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52.2%、52.6%和56.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1)与心理健康青少年相比,心理亚健康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更高,体能水平更差;(2)相对于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与青少年正常体重、肌肉耐力、柔韧性、心肺耐力水平呈负相关;(3)家庭月收入、锻炼时间与心理亚健康青少年体质健康具有相关性。研究三:目的:探索通过运动干预为手段改善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水平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在城乡初中、高中共选取8个班级、大学选取2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运动干预;结果:(1)运动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亚健康检出情况未呈现差异;(2)城市初中、高中和大学对照组班级后测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分别为17.8%、28.9%、24.4%,实验组班级后测检出率分别为0%、4.2%、0%。乡镇初中、高中对照组班级后测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分别为15.0%、25.0%,实验组班级后测检出率分别为2.2%、0%。以上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初中、高中、大学对照组男性后测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分别为16.3%、31.1%、0.%,实验组后测检出率分别为2.0%、2.1%、0%。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大学对照组、实验组女性后测心理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1.7%、21.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运动干预对男性青少年、中学生的心理亚健康改善具有一定的近期效应。综合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结论:(1)相比大学生,中学生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更高。相比女性,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更高;(2)生活习惯(体力活动、健康意识、饮食习惯、睡眠时间)与青少年心理亚健康具有相关性,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风险;(3)相比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群体超重、肥胖率更高,体能水平更差。在体能各指标中,心理亚健康青少年的心肺耐力水平、柔韧性水平、肌肉耐力水平相比心理健康青少年,体现出明显差距。建议:(1)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包括坚持锻炼、睡眠充足、营养摄入均衡等,其中在中学阶段的培养更为关键。(2)建议在青少年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更多纳入增强心肺耐力、柔韧性和肌肉耐力的锻炼项目。
王改芳[2](2019)在《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这是一个时代命题,青少年占我国人口的四分之一,是实施全民健身的重点。小学阶段是体育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是终身体育行为重要的奠基时期,当下需要关心和教会青少年善度余暇,这已成为新时期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现状为脉络,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社会学、教育学、行为学等多视角研究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养成问题,全文以“问题的提出—理论分析—价值探讨—现实分析—体系构建”的思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是指学生在可支配余暇时间里,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在不同的空间时间中自主体验及参与的体育行为,促进小学生身体发展、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方面获得提升和满足的一种体育行为。2.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养成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小学生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对小学体育改革的不断认识与需求。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系到祖国未来发展,身体健康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物质基础,要抓住生命周期中关键的发展时期,让小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与锻炼养成休闲体育行为。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学校体育变革是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培养的推动力,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的价值体现在培养小学生乐学会玩,促进学生个体自由、健康、全面发展,同时还具备传播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丰富教育理念的社会价值。3.对小学生余暇生活、休闲体育参与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由于缺乏引导与教育,小学生日常休闲及休闲行为处于自发状态,休闲体育行为养成存在现实困境。主要包括:施教层面——体育教师受自身及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其休闲体育教育能力不足;受教层面——小学生受自身限制、人际限制和结构限制而面临休闲体育行为窘境。自身限制导致其休闲体育的知行分离,表现为日常休闲活动偏静态化,体育活动未成为主要休闲内容;休闲体育活动频次不高、活动时段局限、活动时长不合理;休闲体育知识缺乏,获取途径单一;缺乏玩伴、家长管制和教师忽视的人际限制阻碍其休闲体育参与;可自由支配时间、场地器材和家庭经济水平等结构因素限制其休闲体育行为养成。协同层面——学校、家庭、社区低融合成为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的瓶颈。4.树立大课程观,将休闲体育引入课程内容是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休闲体育行为养成融入教学实践是休闲体育模块课程建构的基点。依据泰勒原理和统整课程理论,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学校体育发展需要、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了涵盖目标体系、内容载体、实施路径和学习评价的休闲体育模块课程内容设计。休闲体育模块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休闲体育认知水平、培养休闲体育意识和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化发展。健身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发展性与可行性相结合、趣味性与竞赛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构成了休闲体育模块内容选择原则。常规类、游戏类、竞赛类、新兴类、户外类、心智类六大主题构建了小学休闲体育模块内容体系。休闲体育模块内容的学习评价表现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5.学校、家庭、社区构成了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的路径。学校是休闲体育行为养成顺利实施的基础;家庭积极参与可有效提升休闲体育行为养成效果;社区大力支持创设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环境。学生休闲体育行为的养成需要充分发挥三方优势,构建以学校为主阵地,家庭为基本场所,社区为重要场所的“学校-家庭-社区-体化”的休闲体育行为养成模式。
阳慧敏[3](2017)在《普通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长沙市部分高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下滑趋势依旧难以遏制,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这和大学生体力活动的缺乏不无关系。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不仅关系自身的良好发展,也关系祖国的繁荣建设。本文选取长沙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当下大学生体力活动的现实情况,并对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锻炼习惯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目的旨在研究普通专业大学生的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具体应用国际上通用的《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进行现状方面的调查分析,并结合《PACE》问卷进行可能影响因素的施测。首先,笔者对大学生的体力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涉及学习交通体力活动、日常家务活动、运动锻炼、体育课程及静坐四个部分。总体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528名大学生中,其中男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为19.7%,女生低体重发生率为19.4%。处于低体力活动水平等级的人数为190人,频数占比36%,整体说明,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偏低。具体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在性别上,男生重体力活的时间要多于女生,而中等体力活动要低于女生。此外在体质方面,总体上,男生正常体重组的Met值消耗较多,女生低体重组的Met消耗较多。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上体育课(p<0.05),在静坐时间上无显着差异,男女正常体重组在“喜欢上体育课”上得分显着高于超重或肥胖组。其次,笔者同时对体力活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采用临界比选取体力活动时间两端27%的数据作为高低分组,发现体力活动高分组在体力活动动机、正面认知、积极态度、社会支持和环境因素上得分要显着高于低分组。此外,这些因素与体力活动总时间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相关,可见这些因素均会对大学生的体力活动产生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普通大学生体质指数总体均值处于正常水平,男生倾向于做更多的重体力活动,女生倾向于做更多的中等体力活动。(2)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多少与体质指数存在一定联系,其中男生正常体重组倾向于做更多的体力活动,女生低体重组倾向于做更多的体力活动。(3)各高校学生总体体力活动水平的差异性不显着。(4)大学生日均静坐时间较长,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整体体力活动不足,加强大学生的体力活动势在必行。(5)体力活动动机,正面认知、良好态度、朋友支持和环境因子与体力活动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相关,并在不同体力活动时间分组上体现出显着差异性,可见这些因子是影响体力活动时间的潜在因素。
苏航[4](2014)在《儿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出中国的三大球要从娃娃抓起,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起色不大,甚至有的路越走越“狭窄”该到我们反思行动,思考如何抓的时候了。“兴趣”已经被公认为是儿童发展任何事情的重要条件。儿童时期作为篮球运动的启蒙时期,往往就是以兴趣为动机的。保持和发展兴趣,对今后喜欢和热爱篮球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早期篮球活动、教学、训练中经常会见到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着早期“过分”专业化的现象,例如:“过分”注重技术动作、要领等要求等。这对篮球运动兴趣的培养及发展并不乐观。这种现象目前在好多儿童早期的训练课堂上有这种行为的老师比较普遍。而且,更感到比较忧虑的是,教师的这种行为,能够得到一些家长的认可和默许。认为是合适的、“正规的”而他们却完全忽视儿童自己本身的感受,直至到孩子找出各种“理由”不再参加篮球运动为止。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儿童对篮球运动感兴趣的程度,决定着儿童是否可以长久、持续的参加篮球运动。因此,在这一时期保护、培养和发展兴趣,是任何理由都不能代替的。让儿童自己感受篮球运动快乐,让快乐的元素充满课堂。是让儿童逐步深刻的理解篮球运动、认识篮球运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和过程。脱离了这个关节取消了这个过程,儿童参与的篮球运动,是乏味的、枯燥的、痛苦的。显然也不会长久坚持下去,也不能激发出更多的内在潜质,只能满足一时家长的愿望,或尝试一下篮球运动。也脱离了篮球自身是一种“游戏”的本质属性。本研究主要是运用行动研究法对儿童篮球教学中出现的兴趣培养问题,而实施兴趣教育展开的研究。研究开始我对儿童篮球运动兴趣相关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问卷调查,同时,查询了相关文件、访问了相关专家、研究制定了培养儿童篮球运动兴趣的行动途径。然后确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以兴趣为主的教学“途径”进行实验研究,最后经过测试得出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数据处理,得出以下结论:1、从儿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的现状可以看出,大多数儿童对篮球运动的感兴趣程度不高,家长及篮球教师对篮球运动兴趣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强。在实践中过分关注篮球技术,重视规范动作,是非常容易导致儿童脱离篮球运动的。因此,加强儿童篮球运动兴趣的培养迫在眉睫。2、篮球教师不同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对儿童篮球运动兴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制定梯度平缓的教学内容,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培养儿童篮球运动的兴趣,对儿童篮球运动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儿童在实验过程中其克服困难、自觉学习、欣赏篮球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反映出了兴趣培养的价值及力量。3、根据儿童兴趣心理学中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培养儿童篮球运动兴趣的行动途径作为主线,由玩的兴趣→练的兴趣→比赛的兴趣→欣赏的兴趣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对儿童篮球运动兴趣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敏[5](2019)在《身体的缺场 ——小学生健康教育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健康教育是21世纪备受瞩目的名词,近年来,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一直受到学校、社会及家庭的关注,因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特征,在这一阶段很多影响其一生的行为与认知会逐渐形成。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比如食物过于精细,运动时间不足,生活作息紊乱等等,这些都对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带来深刻的影响。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更是国家的希望,因此,青少年及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不仅对他们自身的发育至关重要,对民族的未来也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状况十分严峻,运动少、体质差、肥胖、近视,身体心理亚健康是他们的代名词。小学生健康教育的缺失背后的原因有很多,这是中国教育界急需探究的问题。为了探究这个问题,笔者以代课教师的身份进入·所小学,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调研,获取信息。笔者的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主要是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笔者从健康大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现状和研究者自身的因素来提出这个问题,然后从身体的研究、健康素养的研究和健康教育的研究这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小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分别从吃、动和睡三个方面来阐述,笔者将结合问卷和访谈的结果进行论述。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学校健康教育的日常,笔者将从学校健康教育的软硬件、学校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学校健康教育的活动开展这三个部分展现出学校健康教育的日常;论文的第四部分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问题,笔者通过学校健康教育的日常和学生的健康素养发现了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的缺陷:安全教育替代健康教育、心灵培养替代身体关注、知识习得替代生命养成、脑力劳作替代身体锻炼。论文的第五部分是将小学生健康教育与传统的养生思想结合起来,获得新的启发,从认识身体、养护身体、实践身体三个部分出发,来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为中国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王冬[6](2009)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生活方式影响个人健康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WHO指出:“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行为与生活方式”。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有赖于早年生活习惯的养成,成年人很难去改变年轻时养成的不健康生活习惯,要提高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水平,重点应放在年轻人。大学阶段是个人逐渐独立和健康行为发展定型的关键阶段,又是接受知识和塑造行为的黄金时期,此时期的生活方式会延续到成年,影响一生的健康。目前国内大陆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研究重理性思辨,轻实证研究,多集中于健康危险行为,尚停留在行为与健康的关系上,针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测量的研究工具未见报道,也很少对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因此基于量化我国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探索影响其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因素,而开展本课题研究。目的:1.充分考虑我国大陆文化背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借鉴国外和台湾地区生活方式评价工具,采用系统量表开发技术,编制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为标准化评估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客观有效的工具。2.通过评价量表的应用,了解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现状,初步探索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因素,从学校角度提出促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对策,为高校倡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头脑风暴法、焦点小组(大学生)评价法、专家咨询与访谈法编制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条目池。2.根据专业声誉及研究方向,选取相关领域39名专家,采用Delphi法对备选条目池进行3轮初筛,形成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的初稿。3.按照地理位置,在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各取一所高校,每所高校取样100人进行预调查,采用变异系数法、评价指标的应答率、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条目间以及评价条目与其维度的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筛选条目,形成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测试版。4.按照高校类别抽取4所院校在校大学生2000人进行现场调查,从信度、效度、反应度等方面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测试版进行考评。5.采用专家咨询法,进一步修订测试版,完成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的编制。6.运用自编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对两阶段分层抽样抽取的9所院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初步探索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因素。结果:1.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条目池综合专家和学生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条目重要性评价结果,按预想结构归类成由外显性和内隐性健康生活方式2个方面,13个维度,117个条目构成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条目池。2.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初稿(1)第一轮征询结果:专家的积极系数为84.6%;33位专家对各条目评价的权威系数的均数在0.577~0.818之间,平均为0.737;专家对各条目重要性判断的总协调系数为0.212,各维度协调系数在0.083~0.360;按照重要性转换值均数大小排秩,结合专家对条目修改、合并及删除意见,得出8个维度,70个条目。(2)第二轮征询结果:专家的积极系数为93.94%;31位专家对各条目评价的权威系数的均数在0.73d~0.945之间,平均为0.834;外显性和内隐性健康生活方式相对重要性评价为0.580:0.420;专家对各条目重要性判断的总协调系数为0.317,各维度协调系数在0.217~0.402;得出外显性和内隐性健康生活方式2个方面,8个维度,44个条目。(3)第三轮征询结果:专家的积极系数为96.77%;30位专家对各条目评价的权威系数的均数在0.778~0.903之间,平均为0.850。外显性和内隐性健康生活方式相对重要性评价为0.583:0.417;专家对各条目重要性判断的总协调系数为0.401,各维度协调系数在0.298~0.526;得出外显性和内隐性健康生活方式2个方面,7个维度,42个条目。3.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测试版问卷回收有效率94.4%,经过六种方法对42个初选条目进行了再筛选,筛选出由外显与内隐性健康生活方式2个方面,7个维度,40个条目构成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测试版。4.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测试版考评(1)信度考评结果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7个维度及外显性、内隐性和总的健康生活方式首次测试得分与间隔二周测试得分相关系数在0.501~0.842之间(p<0.001);总的分半信度相关系数0.865(p=0.000),各维度分半信度在0.422~0.746之间;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8,除健康危害行为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417外,其它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607至0.910之间。(2)效度考评结果量表构成能够反映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真实情况,支持内容效度;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测试版总分与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得分总分的相关系数0.571:采用因子分析评价结构效度,KMO统计量为0.932,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χ2=20883.975(p=0.000),适合于因子分析,经因子分析,得到9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54.37%。各因素与量表的设计构想不同,结构效度较不理想,表明本量表需要进一步对条目结构进行修订。在40个集合效度试验中,成功率为97.5%,在240个区分效度定标试验中,成功率为100%,同时各维度与其它维度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均小于该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各维度得分与总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各维度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各维度分与其分量表分的相关系数均较大,而与其它分量表分相关系数较小,这些均强有力地支持量表的集合和区分效度。(3)反应度考评结果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测试版各维度首次测试得分与间隔二周测试得分相关系数在0.582~0.843之间(p<0.05);经配对t检验,两次测试结果间除饮食营养行为维度外,其余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测试版各维度首次测试得分与间隔四周测试得分相关系数在0.526~0.853之间(p<0.05);经配对t检验,两次测试结果间除运动锻炼行为维度外,其余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显示量表的反应度较好。(4)人口统计因素考评结果: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测试版的总分在院校类别、家庭月收入、父母亲文化程度、入学前居住地和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统计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在性别和年级方面不存在差异。5.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由8个维度,38个条目组成,涉及到外显和内隐两个方面生活方式,其中1至22条目组成大学生外显性健康生活方式评定分量表,23至38条目组成大学生内隐性健康生活方式评定分量表。5.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初步应用(1)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的考核①信度按Spearman-Brown校正,得全量表的分半相关系数为0.840,二个方面的分半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0.808,8个维度的分半相关系数在0.487~0.737之间;全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2,二个方面系数α分别为0.770和0.891,8个维度的α系数在0.518~0.830之间。②效度KMO统计量为0.929,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χ2=54913.124(p=0.000),适合于因子分析。经因子分析,得到9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5.02%。除健康危害行为分为两个因子外,其余各条目在因素上的负荷与量表结构吻合,支持结构效度。在38个集合效度试验中,成功率为97.37%;在259个区分效度定标试验中,成功率为97.30%;各维度与其它维度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均小于该维度的Cronbach’a系数;各维度得分与总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各维度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各维度分与其分量表分的相关系数均较大,而与其它分量表分相关系数较小,这些均支持集合和区分效度。③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的反应度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得分能够区分出健康大学生与患慢性病大学生,经常、一般和很少生病/身体不舒服的大学生。(2)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影响因素初步分析①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总得分标准分为67,接近中等程度,在各维度上,大学生健康责任行为得分最高,生命欣赏行为次之,其余依序是人际支持行为、生活规律行为、压力管理行为、健康危害行为、饮食营养行为,而运动锻炼行为最低。②性别、气质、自感健康、自感成绩、院校所在地经济水平、院校类别、年级、和谁一起居住、是否学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程、出生地经济水平、家庭月收入和父母亲文化程度等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结论:1.本研究研制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包含运动锻炼行为、生活规律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危害行为、健康责任行为、人际支持行为、压力管理行为、生命欣赏行为等8个维度,38个条目。2.本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工具。3.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接近中等程度,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健康责任,但较少从事运动锻炼行为。4.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因素多且复杂,包括生理、心理及认知、学校因素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激发不同学生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趣,促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景韶飞[7](2020)在《太原市小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国民健身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集健身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于一身的篮球运动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但是在国际赛场上,中国篮球与欧美强队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具体表现在球员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功方面。为了让我国从“篮球大国”向“篮球强国”转变,中国篮协于2017年11月启动了小篮球发展计划,目的是降低传统成人篮球运动之于青少年儿童参加的难度,让更多的孩子从小接触并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促进他们的体质健康发展,加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在研究过程中以太原市11所小学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实地走访调查过程中对太原市6个行政区的11小学小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太原市各行政区的小学生整体对于小篮球运动的兴趣程度较高,但是由于课余时间少、场地器材缺乏等原因限制了他们在课堂外参加小篮球运动,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于小篮球运动的了解程度较浅,小篮球运动在太原市的普及程度较低;2、太原市各行政区的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可以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年龄结构也较为合理,但是学历和所修专项不能满足小篮球教学的需要,且教师接受的小篮球运动相关培训的次数较少;3、太原市各行政区小学校园内的篮球场地及器材可以满足小篮球教学的基本需要,但是场地数量不能满足学生在课余时间练习小篮球的需求,篮球架的高度不符合《小篮球规则》中具体要求,太原市小篮球运动基础设施资源较为匮乏;4、太原市各行政区的小学在小篮球运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少数篮球特色学校开展小篮球校本课程,小篮球教学效果良好,其他多数小学的小篮球课则是体育教师根据经验进行教学,教学目标较为模糊;根据结论,结合太原市各行政区小学小篮球运动开展的情况,针对小篮球运动在太原市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的对策:1、太原市教育局和体育局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完善小篮球组织机构建设,确保国家政策的落实。引进知名度较高的小篮球赛事,增设赛区,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比赛。建立太原市小篮球官方网站,扩大宣传受众;2、学校在每个学期中段可以举办校园小篮球比赛,在CBA休赛期邀请球星进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拓宽教师招聘途径,对于执教经验丰富的退役运动员可以降低学历要求;3、体育教师应积极参加小篮球运动相关培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教学方法汇编小篮球运动校本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男生和女生采用不同的课堂要求,推动小篮球运动在校园内的普及;4、在太原市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寻找相关赞助商的支持,为学校开展小篮球运动提供资金和小篮球设施设备上的帮助;5、学校、俱乐部在承办小篮球比赛前应与主流媒体达成合作关系,确保小篮球比赛的曝光度,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能够了解到小篮球这项运动,促进小篮球运动的推广;
蔡广[8](2019)在《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时代”,“新问题、新目标、新任务”既是社会演进的逻辑,又是人民奋斗的动力,更是足球革新的源泉。当下是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现代足球的节点,参透真义,顺势实现校园足球平衡充分地发展,进而促成中国校园足球优秀发展模式的愿景,最终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追求。虽然中国步入新时代,但校园足球的文化制约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从文化分层理论考察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揭示制约的原因,有助于政府引导社会、学校、家庭参与治理,继而促进青少儿快乐、健康地成长。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借助SPSS23.0统计软件,以上海市足球特色小学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相关人员为调查对象,田野观察五角场小学,从文化分层的视角展开辨析:一是剖析五角场小学,探索现状,归纳特征,凝炼文化层级的内在关系;二是探讨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公共因子、存在问题、解析原因、消解路径;三是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多元治理,论及治理的目标、主体、方式、过程、运行机制、保障及评估。通过比较研究、逻辑推理及实证分析,得出下列结果与结论:(1)五角场小学校园足球,依靠能人治理,高规格、高关心地领导,利用个体成熟的人格品质推动;教练员有一般、权威、先进三类;家长为学习、专业、随意三种;政府主导的多元共生模式,校领导亲历支持校园足球;推演出文化四个层级的内部逻辑。(2)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互联网+、物质流动、足球场地,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对公共因子的认识没有显着性差异;供给侧未能及时调整供给,需求侧对供给结果被动接受,双方信息不畅;新中国以来上海注重产品生产,而忽略消费文化建设,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忽略足球场地的配套设计和建设。(3)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制度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保障制度、评估制度;制度顶层设计与基层运行未能形成呼应;制度合法但不合情理而滋生懒政,导致资源浪费;社会主体对制度认识多有不足,信息不对称。(4)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行为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行为环境、参与情境、行为方式、组织行为、发展理念;多阶行动层脱节,各层分工不明确,且横向联系断裂;责任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文化资本闭合,经济资本凝固;足球生态环境被污化,行为越轨。(5)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立德树人、价值偏态、教育宗旨、自我实现;精神取向断裂抑或融合;伦理趋向为两极化;价值偏向急功近利。(6)树立“海派足球文化”的公共目标,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是多元治理主体,履职各异,政府引导协调、社会共建共享、学校协同育人、家庭参与支持;治理方式有合作、协作、协商、协同等;运行过程有规划、决策、投资、操作、评估和反馈六个环节,运行机制包括协商、竞争平衡、监督评估等机制;治理保障为主体健全、常态化制度、法律制度等,评估以体育院校专家、社会人士、家长为主。合而言之,校园足球既受制于文化,又反哺现代文化。研究建议: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引导;社会自我孵化、自觉反思、自愿参与、志愿服务;学校多元并存、组织动员、营造文化、协同教育;家庭正确认识、全程参与、在场支持、亲身陪伴。
李昕[9](2019)在《陕西小篮球计划开展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通过对陕西地区第一批特色篮球小学小篮球运动的课程开设情况、开展形式、场地设施、师资等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得出陕西省小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找出影响陕西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的因素,最后对陕西地区小篮球计划的开展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为陕西地区小篮球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意义:对小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研,推动小篮球更快的发展,使更多的孩子可以在自己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情况下能接触到篮球运动,更好的参加到篮球训练中,从篮球运动中获得乐趣,培养他们的篮球兴趣,更好的发挥篮球的教育功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篮球运动中,使篮球运动成为终身体育运动,从而扩大中国篮球的群众基础,为我国篮球、我国体育培育出更多人才。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开展小篮球运动的部分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调研,对部分小学小篮球运动在校园的开展形式展开调查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陕西篮球特色小学里,58.6%的学校开展了小篮球运动,并成立了自己的小篮球队,其中有50%的学校有小篮球兴趣班。2.小篮球运动还没有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3.多数学校都有小篮球场地设施,但数量较少且不完善。4.小篮球队教练员大多参加过小篮球教练员培训。有小篮球队的学校大多参加过陕西省小篮球联赛。5.小篮球宣传力度不够,半数学校没有进行过小篮球运动宣传。6.小篮球教练大都遵循小篮球运动宗旨对学生进行训练。
芦佳莹[10](2016)在《儿童科学认知活动及其概念建构现象研究 ——基于小学三年级的科学教育实践观察及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高科技为依托的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的创新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教育是培养国民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注重科学教育有利于增强我国国民的竞争力,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而儿童阶段的科学课程对于国民科学素养的引导和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儿童科学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儿童科学教育作为研究主题,将研究视角聚焦于儿童科学认知活动和儿童科学概念建构。儿童科学认知活动是儿童进行科学学习时进行的认知活动,了解儿童的科学认知活动的特点,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而儿童科学概念建构是儿童将科学概念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通过研究影响儿童科学概念建构的因素,为促进儿童科学概念建构提出建议。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小学三年级某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儿童科学教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儿童科学认知活动的观察、研究,发现如儿童的科学认知活动以科学前概念为起点,具象、生动的科学方式更有利于儿童的科学认知等儿童科学认知活动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与此同时,通过课前、课后的问卷调查以及对个别学生、家长的访谈调查,发现儿童科学前概念和课堂教学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儿童科学概念建构结果的差异性,影响儿童科学概念建构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电视网络媒体、科学前概念、教学因素以及儿童自身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儿童科学概念建构的建议。通过对儿童科学认知活动特点及儿童科学概念建构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促进儿童科学教育提出建议,以期为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儿童也需要运动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也需要运动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心理亚健康青少年体质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核心概念界定与释义 |
1.2.2 心理健康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
1.2.3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
1.2.4 运动干预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假设 |
2 研究一中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研究二中国心理亚健康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研究三心理亚健康青少年的运动干预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研究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青少年生活习惯及心理亚健康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伦理批准函 |
致谢 |
(2)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问题 |
1.1.2 健康中国背景下,社会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
1.1.3 休闲时代人们的体育需求促进了体育休闲化发展 |
1.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休闲体育教育提供发展空间 |
1.2 问题需求 |
1.2.1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
1.2.2 小学阶段是学生体育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
1.2.3 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需要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指导 |
1.2.4 现代社会青少年的休闲体育存在问题 |
1.2.5 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休闲体育未受重视 |
1.2.6 小学生休闲体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流程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休闲研究 |
2.1.1 休闲研究的起源 |
2.1.2 我国休闲研究的兴起 |
2.2 休闲体育研究综述 |
2.2.1 “休闲体育”研究文献数量曲线 |
2.2.2 学生休闲体育研究历程 |
2.2.3 “休闲体育”研究的着作和项目 |
2.3 休闲体育研究内容 |
2.3.1 休闲体育价值研究 |
2.3.2 休闲体育行为研究 |
2.3.3 休闲体育教育研究 |
2.4 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2.4.1 “休闲体育”研究的成果 |
2.4.2 “休闲体育”研究存在的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休闲体育行为的基本理论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休闲 |
3.1.2 体育休闲 |
3.1.3 休闲体育 |
3.1.4 行为 |
3.1.5 休闲体育行为 |
3.2 休闲体育行为提出的理论依据 |
3.2.1 生命周期理论 |
3.2.2 行为学理论 |
3.2.3 养成教育理论 |
3.2.4 终身体育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4 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的价值意蕴 |
4.1 休闲体育行为养成价值的本体意蕴 |
4.1.1 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的价值内涵 |
4.1.2 我国体育教育价值诉求的历史演变 |
4.1.3 对我国体育教育价值诉求的审思 |
4.1.4 我国体育教育价值诉求的规制路径解析 |
4.2 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的价值 |
4.2.1 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的个体价值 |
4.2.2 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的社会价值 |
4.3 本章小结 |
5 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的现实困境与突破 |
5.1 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的现实困境 |
5.1.1 施教层面:体育教师休闲体育教育能力“先天不足” |
5.1.2 受教层面:小学生面临的休闲体育行为限制窘境 |
5.1.3 协同层面: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低融合成为瓶颈 |
5.2 促进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的突破 |
5.2.1 提升入职前后体育教师休闲体育教育素养 |
5.2.2 研制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培养方案 |
5.2.3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休闲体育行为养成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6 休闲体育行为养成视域下的模块课程内容设计 |
6.1 休闲体育模块课程构建的依据 |
6.1.1 泰勒原理对休闲体育模块课程的启示 |
6.1.2 统整课程理论对休闲体育模块课程的启示 |
6.2 休闲体育模块课程目标体系 |
6.2.1 制定休闲体育模块课程目标的依据 |
6.2.2 休闲体育模块课程的总目标 |
6.2.3 阶段目标 |
6.3 休闲体育模块课程内容构建 |
6.3.1 休闲体育课程内容的内涵 |
6.3.2 休闲体育模块内容原则 |
6.3.3 休闲体育模块课程内容的结构 |
6.3.4 休闲体育模块课程内容框架 |
6.4 小学休闲体育模块内容的实施路径 |
6.4.1 学校体制完善,是休闲体育模块内容实施的主要路径 |
6.4.2 家庭积极参与,是休闲体育模块内容实施的重要路径 |
6.4.3 社区大力支持,是休闲体育模块内容实施的协助路径 |
6.5 休闲体育模块内容学习评价 |
6.5.1 评价主体“多元化” |
6.5.2 评价内容“全面化” |
6.5.3 评价方法“多样化” |
6.6 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的发展要求 |
6.6.1 休闲体育行为养成是一个过程 |
6.6.2 休闲体育行为养成需要多方参与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休闲体育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培养访谈录音整理 |
教师篇 |
学生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普通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长沙市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2 有关体力活动研究的趋势 |
2.3 国内外体力活动相关研究动态 |
2.3.1 国内体力活动研究动态 |
2.3.2 国外体力活动的研究动态 |
2.3.3 体力活动的测量方法概述 |
2.3.4 体力活动量赋值量表及体力活动评价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文献计量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普通大学生相关人口学分布情况与身体形态情况 |
4.1.1 普通大学生相关人口学分布情况 |
4.1.2 普通大学生身体形态差异情况 |
4.2 普通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与分析 |
4.2.1 日常学习交通中体力活动现状 |
4.2.2 日常家务中的体力活动现状 |
4.2.3 大学生运动锻炼现状 |
4.2.4 大学生体育课程及静坐现状 |
4.2.5 长沙市普通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分析 |
4.3 普通大学生体力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体力活动动机与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关系 |
4.3.2 体力活动认知与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关系 |
4.3.3 体力活动态度与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关系 |
4.3.4 体力活动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关系 |
4.3.5 体力活动环境因素与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关系 |
4.3.6 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4.3.7 大学生体力活动干预策略 |
5 结论 |
5.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儿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理论研究意义 |
1.1.2 实践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兴趣的研究 |
1.2.2 儿童运动兴趣的研究 |
1.2.3 儿童篮球运动兴趣的研究 |
1.2.4 儿童篮球运动兴趣的作用及特点 |
1.2.5 行动研究法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调查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行动研究法 |
2.2.4 数据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儿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3.1.1 儿童个人篮球运动兴趣现状调查分析 |
3.1.2 家长篮球运动兴趣的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3.1.3 篮球教练员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3.2 培养儿童篮球运动兴趣行动研究的结果分析 |
3.2.1 儿童篮球运动兴趣行动研究的前测结果分析 |
3.2.2 儿童篮球运动兴趣行动研究的后测结果分析 |
3.3 培养儿童篮球运动兴趣的行动途径 |
3.3.1 培养儿童玩篮球的行动途径 |
3.3.2 培养儿童练篮球的行动途径 |
3.3.3 培养儿童篮球比赛的行动途径 |
3.3.4 培养儿童欣赏篮球的行动途径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 1 |
附件 2 |
附件 3 |
附件 4 |
致谢 |
(5)身体的缺场 ——小学生健康教育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作为背景的健康大国 |
(二) 作为问题的青少年身心健康 |
(三) 作为兴趣的研究者自身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身体的研究 |
(二) 关于健康素养的研究 |
(三) 关于健康教育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访谈法 |
(二) 观察法 |
(三) 问卷调查法 |
四、研究过程 |
(一) 个案选择 |
(二) 进入校园 |
(三) 收集资料 |
第一章 我的身体我做不了主:小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 |
一、吃得敷衍:无法跟上的饮食营养 |
(一) 暴风吸食:路上的早餐 |
(二) 好吃就行:营养知识的缺乏 |
二、动得不勤:难以释放的疲惫身体 |
(一) 没兴趣运动:单调统一的运动项目 |
(二) 渴了就要喝:少得可怜的运动常识 |
三、睡得不好:无从自主的作息时间 |
(一) 单调重复:日复一日的作息生活 |
(二) 渴望午休:“充分利用”的饭余时间 |
第二章 学校健康教育的日常 |
一、学校健康教育的软硬件 |
(一) 学生的运动空间 |
(二) 学校的食堂饮食 |
(三) 学校的其他设施 |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 体育课 |
(二) 健康教育课 |
(三) 师资力量 |
三、学校健康教育中的活动开展 |
(一) 阳光体育运动 |
(二) 班会活动 |
(三) 黑板报宣传 |
第三章 被遮蔽的身体——学校健康教育的问题 |
一、忧“命”忘“身”:安全教育替代健康教育 |
(一) 学校对安全教育的看重 |
(二) 学校对健康教育的忽视 |
二、扬“心”抑“身”:心灵培养替代身体关注 |
(一) 学校对心灵培养的宣扬 |
(二) 学校对身体关注的缺乏 |
三、重“识”轻“身”:知识习得替代生命养成 |
(一) 学校对知识习得的重视 |
(二) 学校对生命养成的轻视 |
四、尚“思”去“身”:脑力劳作替代身体锻炼 |
(一) 学校对脑力劳作的用心 |
(二) 学校对身体锻炼的无心 |
第四章 让身体回到教育中——学校健康教育的可能作为 |
一、教会学生认识身体:健康知识的完善与普及 |
(一) 开设作为校本课程的健康课程 |
(二)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主题活动 |
二、教会学生养护身体:健康行为的训练与养成 |
(一) 注重养生技能的教师示范 |
(二) 搭建利于养护的学校环境 |
三、教会学生实践身体:健康习惯的敦促与坚持 |
(一) 自然地培养良好习惯 |
(二) 格外地重视运动习惯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理论构想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的编制 |
第一节 量表编制原则与研究架构 |
第二节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条目池的编制 |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初稿的编制 |
第四节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测试版的建立 |
第五节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测试版的考评 |
第六节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的建立 |
第三部分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初步应用研究 |
第一节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调查设计 |
第二节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的考核 |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
第四节 对策与建议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稿证明 |
(7)太原市小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小篮球运动项目概述 |
2.1.1 国外小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2.1.2 国内小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2.1.3 小篮球运动场地与器材标准 |
2.1.4 小篮球比赛时间与上场人数 |
2.1.5 小篮球比赛特殊规则 |
2.2 国内关于小篮球运动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研究 |
2.3 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
2.4 我国小篮球运动开展情况研究 |
2.5 我国小篮球运动场地器材相关研究 |
2.6 我国小篮球运动教学相关研究 |
2.7 有关小学体育项目推广研究综述 |
2.8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实地调查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太原市小学小篮球运动发展现状 |
4.1.1 太原市区篮球特色学校建设情况 |
4.1.2 太原市小学小篮球教学内容 |
4.1.3 太原市小学小篮球课程课时分析 |
4.1.4 太原市小学小篮球基础设施现状 |
4.1.5 太原市小篮球联赛开展情况 |
4.2 太原市小学生参加小篮球运动的现状 |
4.2.1 太原市小学生对小篮球运动的了解情况及了解途径 |
4.2.2 太原市小学生对小篮球运动的兴趣程度 |
4.2.3 太原市小学生参加小篮球运动动机现状 |
4.2.4 影响太原市小学生参加小篮球运动的主要因素 |
4.2.5 参加小篮球运动与学习文化课的关系 |
4.2.6 学生参加课外篮球活动和正式比赛情况分析 |
4.3 家长对于小篮球运动的认识现状 |
4.3.1 小学生家长对小篮球运动的了解程度与了解途径 |
4.3.2 家长让孩子参加小篮球运动的主要原因 |
4.4 太原市小学小篮球师资情况 |
4.4.1 体育老师年龄结构情况 |
4.4.2 体育教师学历结构情况 |
4.4.3 体育教师主修专项情况 |
4.4.4 体育教师对小篮球运动的了解情况 |
4.4.5 体育教师参加小篮球培训情况 |
4.5 太原市小篮球运动推广的SWOT分析 |
4.5.1 小篮球运动在太原市推广的优势(Strength) |
4.5.2 小篮球运动在太原市推广的劣势(Weakness) |
4.5.3 小篮球运动在太原市推广的机遇(Opportunity) |
4.5.4 小篮球运动在太原市推广的挑战(Threats)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 |
1.1.2 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势所趋 |
1.1.3 青少儿足球事业的内外动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校园足球研究的现状 |
1.4.2 国外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 |
1.4.3 上海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 |
1.4.4 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7 小结 |
2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2.1 现代足球的历史演进 |
2.2 概念界定 |
2.2.1 校园足球 |
2.2.2 文化 |
2.2.3 文化结构 |
2.2.4 制约 |
2.2.5 文化制约 |
2.2.6 治理 |
2.3 需求理论 |
2.4 制约理论 |
2.5 治理理论 |
2.6 共生理论 |
2.7 小结 |
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制约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3.1 问卷的理论框架 |
3.2 确定问卷内容 |
3.3 效度检验 |
3.4 条目分析 |
3.5 重测信度检验 |
3.6 小结 |
4 个案:五角场小学 |
4.1 研究法 |
4.1.1 参与观察 |
4.1.2 个案访谈 |
4.1.3 个案资料的整理 |
4.2 五角场小学的概况 |
4.3 足球演进历程 |
4.4 校园足球的文化结构 |
4.4.1 物质文化 |
4.4.2 制度文化 |
4.4.3 行为文化 |
4.4.4 精神文化 |
4.5 校园足球发展的特征 |
4.5.1 需求趋同 |
4.5.2 能人治理 |
4.5.3 教练员和家长多元 |
4.5.4 政府主导的多元共生关系发展模式 |
4.6 校园足球文化发展存在问题 |
4.6.1 物质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
4.6.2 制度文化的设计与执行:双轨制 |
4.6.3 行为文化的在场与离场:非均衡 |
4.6.4 精神文化的历时与现时:难融合 |
4.7 校园足球文化结构的内在逻辑 |
4.8 小结 |
5 物质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
5.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约的物质文化因素 |
5.2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物质文化因素探微 |
5.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互联网+” |
5.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物质流动” |
5.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足球场地” |
5.3 物质文化制约的原因解析 |
5.3.1 物质文化制约的供需问题 |
5.3.2 物质文化制约的历史追问 |
5.4 消解物质文化供给平衡的新思路 |
5.4.1 保障物质文化供给侧高效供给 |
5.4.2 满足物质文化需求侧充分需求 |
5.4.3 解放思想,创建物质文化自信 |
5.5 小结 |
6 制度文化的设计与执行:双轨制 |
6.1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制度文化因素 |
6.2 制度文化制约因素的描述 |
6.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组织制度” |
6.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管理制度” |
6.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保障制度” |
6.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评估制度” |
6.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制度文化的原因剖析 |
6.3.1 制度顶层设计与基层运行未能达成相互呼应 |
6.3.2 制度造成的情理法彼此冲突,导致资源浪费 |
6.3.3 社会主体对制度认识不足,未形成上下共鸣 |
6.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度文化弥合的思考 |
6.4.1 顶层与基层之间纵横贯通,形成制度互动社会网 |
6.4.2 培育社会主体参与能力,充分实现多元协商治理 |
6.4.3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耦合,培育人的制度自觉 |
6.5 小结 |
7 行为文化的在场与离场:非均衡 |
7.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约的物质文化因素 |
7.2 行为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解析 |
7.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行为环境” |
7.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参与情境” |
7.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行为方式” |
7.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组织行为” |
7.2.5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发展理念” |
7.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行为文化的因由探赜 |
7.3.1 多阶行动层脱节,各层分工不明确,且横向联系或断裂 |
7.3.2 责任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文化资本闭合,经济资本凝固 |
7.3.3 足球生态环境被污化,人文异化、物理污染、行为越轨 |
7.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行为文化认同的路径 |
7.4.1 面向上海未来,重塑人文精神,净化生态足球 |
7.4.2 正视球场暴力,塑造校园明星,建立诚信机制 |
7.4.3 多阶有机衔接,各层角色明确,横向资本共享 |
7.5 小结 |
8 精神文化的历时与现时:难融合 |
8.1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精神文化因素 |
8.2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精神文化因子厘清 |
8.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立德树人” |
8.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价值偏态” |
8.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教育宗旨” |
8.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自我实现” |
8.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文化的缘由探骊 |
8.3.1 社会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取向或断或合 |
8.3.2 现代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伦理趋向为两极化 |
8.3.3 时代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价值偏向急功近利 |
8.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精神文化养成的进路 |
8.4.1 文质文化精神促进小学生的自我实现 |
8.4.2 和合文化伦理塑造小学生的立德树人 |
8.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上海小学生的价值观 |
8.5 小结 |
9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多元主体治理 |
9.1 “海派足球文化”的公共利益目标厘定 |
9.1.1 校园足球发展的多元目标 |
9.1.2 “海派足球文化”公共利益目标的解析 |
9.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的主体廓清 |
9.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多元主体构成的实然 |
9.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主体 |
9.2.3 上海市小学校园足球治理多元主体分工 |
9.3 构建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多元主体治理的方式 |
9.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过程及运行机制 |
9.5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保障及评估 |
9.5.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保障 |
9.5.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评估 |
9.5.3 创建上海校园足球多元主体治理的保障与评估模式 |
9.6 小结 |
10 结论、建议、创新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建议 |
10.3 创新 |
10.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介绍信 |
附件二:家长访谈提纲 |
附件三: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四:问卷 |
附件五:上教育部公示海市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名单 |
附件六:个案调查部分记录 |
附件七:学习、工作经历及科研成果 |
(9)陕西小篮球计划开展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 |
1.2.1 什么是小篮球 |
1.2.2 小篮球运动宗旨 |
1.2.3 小篮球计划发展的内容 |
1.2.4 实施步骤 |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小学篮球教学研究 |
2.2 小篮球规格标准研究 |
2.3 影响小学篮球发展因素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地考察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必要性 |
4.1.1 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
4.1.2 篮球特色学校 |
4.1.3 校园篮球运动 |
4.2 陕西省“小篮球”计划开展现状的调查 |
4.2.1 小篮球进校园基本情况 |
4.2.2 小篮球队的基本情况 |
4.2.3 兴趣班小篮球训练基本情况 |
4.3 陕西省小学开展小篮球计划的影响因素调查 |
4.3.1 社会因素 |
4.3.2 学校因素 |
4.3.3 学生因素 |
4.3.4 安全因素 |
4.3.5 家庭因素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儿童科学认知活动及其概念建构现象研究 ——基于小学三年级的科学教育实践观察及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的总体框架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儿童科学教育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学教育 |
2.1.2 儿童科学教育 |
2.1.3 科学概念 |
2.2 儿童科学认知理论 |
2.2.1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2.2.2 儿童科学学习的心理特征 |
2.3 儿童的科学概念 |
2.3.1 儿童的科学前概念 |
2.3.2 儿童的科学概念建构 |
第3章 儿童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
3.1 儿童科学教学的研究对象及教学内容选择 |
3.1.1 研究对象选择 |
3.1.2 研究对象特征分析 |
3.1.3 教学内容选择 |
3.2 儿童科学教学案例设计 |
3.2.1 案例一《美丽的地球》教学设计 |
3.2.2 案例二《地球的太空之旅》教学设计 |
3.2.3 案例三《奇妙的光》教学设计 |
3.3 儿童科学教学案例实施 |
3.3.1 课前准备 |
3.3.2 教学过程 |
3.3.3 教学反思 |
第4章 儿童科学概念建构的调查分析 |
4.1 儿童科学概念建构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
4.1.1 儿童关于案例一《美丽的地球》的科学概念建构结果分析 |
4.1.2 儿童关于案例二《地球的太空之旅》的科学概念建构结果分析 |
4.1.3 儿童关于案例三《奇妙的光》的科学概念建构结果分析 |
4.2 儿童科学概念建构结果差异性分析 |
4.2.1 儿童科学概念建构结果的差异性 |
4.2.2 个别儿童及其家长的科学教育访谈调查 |
4.2.3 儿童科学概念建构差异性结果的原因分析 |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 |
5.1 儿童科学认知活动的总结与建议 |
5.1.1 预期和实际儿童科学认知活动对比分析 |
5.1.2 儿童科学认知活动的特点及教学启示 |
5.2 儿童科学概念建构的影响因素 |
5.2.1 家庭因素 |
5.2.2 电视、网络媒体因素 |
5.2.3 科学前概念因素 |
5.2.4 教学因素 |
5.2.5 儿童自身因素 |
5.3 促进儿童科学概念建构的建议 |
第6章 反思与展望 |
6.1 不足与反思 |
6.2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案例一《美丽的地球》的课前调查问卷 |
附录 2:案例一《美丽的地球》的课后调查问卷 |
附录 3:案例二《地球的太空之旅》的课前调查问卷 |
附录 4:案例二《地球的太空之旅》的课后调查问卷 |
附录 5:案例三《奇妙的光》的课前调查问卷 |
附录 6:案例三《奇妙的光》的课后调查问卷 |
附录 7:个别学生和家长的访谈调查的主要问题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儿童也需要运动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心理亚健康青少年体质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吴慧攀.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养成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王改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3]普通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长沙市部分高校为例[D]. 阳慧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4]儿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的行动研究[D]. 苏航. 吉林大学, 2014(09)
- [5]身体的缺场 ——小学生健康教育的案例研究[D]. 张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6]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 王冬. 南方医科大学, 2009(01)
- [7]太原市小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D]. 景韶飞. 中北大学, 2020(09)
- [8]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D]. 蔡广.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9]陕西小篮球计划开展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昕. 西安体育学院, 2019(01)
- [10]儿童科学认知活动及其概念建构现象研究 ——基于小学三年级的科学教育实践观察及调查[D]. 芦佳莹.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