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时胫腓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跳高时胫腓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一、跳高踏跳时胫腓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家兴[1](2020)在《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内外翻表面肌电与等速肌力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由于踝关节位于人体的最下端,需要承受身体所有重量并且要维持身体平衡,因此极易受到损伤,踝关节在发生损伤后,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再次损伤的风险就会会增加。长期下来,可能就会留下的后遗症,而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在这些损伤中所占的比例最多。本研究利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联合表面肌电测试系统进行同步测试,探讨并进一步揭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踝关节力学特征。研究方法: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整理,以及结合本实验研究,对受试者进行筛查,并筛选出8名男性单侧踝关节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均为左侧踝损伤)作为实验组,以及8名无踝关节损伤的作为对照组,利用等速肌力测试仪与表面肌电测试仪进行同步测试实验,探究分析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在不同情况下,内外翻运动中特征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踝关节损伤的预防以及伤后的康复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研究结论:无论向心、还是离心收缩,单侧FAI患者的受伤踝的内外翻肌力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并会影响健侧踝的肌力的缺失;以及会加重患侧踝的内、外翻肌肉不平衡现象,使得外翻在运动中的控制能力下降。在肌肉收缩时对运动单位的募集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患侧踝具有内、外翻功能的肌肉募集能力会下降,并且会影响健侧同名肌肉的肌肉募集能力,但是并未发现其他肌肉受到影响。因此,建议患侧踝在康复治疗以及评估中,应与健康人群的踝关节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进而评估康复的情况,而不仅仅只用健侧进行参考。

吴成亮[2](2019)在《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落地冲击时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体操是一项广泛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体操运动员每一次训练或比赛都是以落地动作结束,但落地的成功率很低,而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却很高。本文目的是在体操运动员落地的运动测试基础上,进行人体落地动作的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再结合足踝有限元计算,在关节内外负荷和人体组织应力、应变两个尺度上探讨落地冲击的生物力学特征,为探讨踝关节损伤的机制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运动测试:(a).选取国家体操队6名男子运动员,在国家体育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不同高度(H1:35 cm,H2:55 cm和H3:85 cm)的垂直落地和后空翻(BS)落地测试。分别使用Qualisys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测力台和Delsys无线表面肌电系统,同步采集落地动作的运动学、垂直地面反作用力(vGRF)和两侧下肢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的肌电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b).选取其中1名运动员,在国家队体操馆进行体操直体后空翻转体720°(简称:“后直720°”)落地测试,分别使用三维运动拍摄和Delsys无线表面肌电系统,同步采集落地动作的运动学,以及上述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c).在第十三届全运会自由操的决赛现场,对体操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简称:“后直1080°”)落地进行三维运动拍摄,选取最佳动作分析获取运动学数据。2.人体多体仿真:选取上述运动测试中后空翻,后直720°和后直1080°落地各一例。利用LifeMod/ADAMS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分别对3名体操运动员建立19环节、50自由度的多体系统模型,并建立落地垫模型。基于落地运动测试中获取的人体运动轨迹数据,通过仿真计算vGRF、下肢关节力和力矩。3.足踝有限元仿真:选取其中1名运动员,进行CT和MRI图像采集。建立足踝有限元模型,包含了胫、腓骨下端以及足部全部骨骼、关节软骨,踝关节周围韧带、外围软组织和足底平板的几何信息。对胫骨和腓骨上表面进行位移全约束,足底表面与平板设定摩擦接触。将前面所获得的峰值vGRF(PvGRF)作为有限元加载条件,分别从平板底面向上加载。以此来模拟上述6种落地冲击负荷,获取踝关节面相应骨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研究结果1.运动测试结果:不同高度及BS落地PvGRF分别为:4.62±0.50 BW(body weight)(H1)、6.64±1.25 BW(H2)、8.94±0.51 BW(H3)和11.9±1.50 BW(BS),显着增加。H1、H2、H3和BS落地的负载率、动态稳定系数显着增加;BS落地的踝关节跖屈、达到PvGRF时间显着小于H3的。两种落地方式的髋、膝关节达到最大角速度时间与达到PvGRF时间无显着差异,但踝关节的显着早于它们两者,且其角速度最大。下肢表面肌电均方根振幅(RMS)在所测落地各阶段持续增加,BS落地的肌电RMS显着大于H3的。2.多体系统仿真结果:体操BS、后直720°和后直1080°落地PvGRF分别为11.9 BW,16.8 BW和18.3 BW。在T0阶段(触地前100 ms),后直720°的髋、膝和踝关节角度基本没有变化,而后直1080°的分别屈曲了27°、6°和22°,并且其左脚先于右脚触地(4-8 ms之间)。在T1阶段(冲击初期,从触地到PvGRF),BS、后直720°和后直1080°落地下肢关节快速屈曲,T2阶段(冲击后期,从PvGRF回到1 BW),BS下肢关节角度保持稳定,而后直720°和后直1080°下肢关节继续屈曲,且后直1080°屈曲幅度更大。在三种向后空翻落地动作的下肢关节反作用力关系:踝>膝>髋,其峰值都出现在T2阶段;下肢关节力矩在T1阶段为屈肌力矩,T2阶段为伸肌力矩,其幅值远大于T1阶段的;下肢关节刚度关系:髋>膝>踝、T2阶段>T1阶段,然而后直1080°的T2阶段踝刚度大于膝的。3.有限元仿真结果:踝关节面上胫骨、腓骨下端较大的Von Mises应力和Tresca应力主要分布在其边缘的部分区域,应力集中在胫骨面前缘外侧。距骨上端较大的Von Mises应力和Tresca应力主要分布在距骨滑车边缘的部分区域,应力集中在距骨滑车外缘前侧。Tresca应力峰值比Von Mises应力峰值更大,且都随落地的高度、向后空翻的难度增加而依次增大。外踝的腓骨下端形变最大。研究结论1.体操落地动作比垂直落地具有更小的下肢关节活动范围,更强的冲击负荷,更大的负载率和肌肉激活程度,更复杂的落地负荷形式,提示垂直落地很难反映真实体操落地动作。2.与一般落地动作相比,体操高难度动作落地前,提前屈曲下肢关节,为落地做准备。不同难度的体操落地,冲击初期下肢关节快速主动屈曲以缓冲落地冲击;冲击后期下肢关节全力伸展以抵抗落地冲击。3.体操运动员落地冲击时踝关节面前缘和内、外踝应力很高,腓骨下端形变最大;这种力学特征是踝关节前缘发生冲击性损伤、以及外踝应力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本文增进了人们对体操落地冲击生物力学特征的认识,深化了人们对踝关节冲击性损伤生物力学机制的理解,为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文心灵[3](2018)在《基于环节位移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姿势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和正常人站立状态时不同环节位移下的稳定性以及两种平衡机制贡献率之间存在的关系,探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稳定性以及两种平衡机制对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平衡的影响,对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姿势控制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踝关节功能评价问卷调查问卷,选取12名患有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受试者作为实验组,匹配12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利用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分别测试站立状态时不同环节位移下X轴上平均速度、Y轴上平均速度、X轴上速度均方根值和Y轴上速度均方根值等指标,以及在站立状态时不同环节位移下,两种平衡机制的贡献率,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人群在不同环节位移时同一动作不同频率的稳定性差异。研究结果:(1)在摆臂动作时,对于Y轴摆动速度、Y轴速度均方根,不同的频率之间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于Y轴摆动速度,组别之间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于X轴摆动速度、X轴速度均方根以及Y轴速度均方根,组别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2)在侧倾动作时,对于X轴摆动速度、X轴速度均方根,不同的频率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于Y轴摆动速度、Y轴速度均方根,不同的频率之间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于X轴摆动速度、X轴速度均方根、Y轴摆动速度以及Y轴速度均方根,组别之间都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3)在旋转动作时,对于X轴摆动速度、X轴速度均方根、Y轴摆动速度以及Y轴速度均方根,不同的频率之间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于X轴摆动速度、X轴速度均方根,组别之间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4)在摆臂动作时,对于前后方向第一机制、前后方向第二机制、左右方向第一机制、左右方向第二机制,不同的频率之间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5)在侧倾动作时,对于前后方向第一机制、前后方向第二机制、左右方向第一机制、左右方向第二机制,不同的频率之间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于前后方向第一机制、前后方向第二机制、左右方向第一机制、左右方向第二机制,组别之间都有显着性差异(P<0.05);(6)在旋转动作时,对于前后方向第一机制、前后方向第二机制,不同的频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和正常人在不同环节位移过程中均有不同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稳定性比较差,表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在运动动作过程中稳定性更容易受到损伤;(2)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与正常人在侧倾动作中的两种平衡机制的贡献率表现不同,说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更多是利用移动COP来控制自身的姿势稳定性。

张玺[4](2014)在《基于数字化技术建立距骨颈骨折螺钉固定安全通道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距骨颈骨折采用金属空心螺钉自距骨内侧壁远端固定时螺钉的长度及置入角度进行详细测量并建立安全通道,以期为骨科临床工作者术中操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方法:首先征得志愿者同意使用其骨骼图像数据,然后对志愿者的条件进行限定。入选标准:(1)志愿者年龄范围20~60岁;(2)男性志愿者身高范围165-185cm,女性志愿者身高范围155-175cm;(3)体质指数:18<BMI<25。排除标准:(1)踝关节及足部先天发育畸形者;(2)既往有踝关节及足部骨折病史;(3)重体力劳动者及长期站立工作者;(4)X线片证实存在踝关节及足部退行性改变者。经过筛选后共获得男性志愿者33人,年龄21~59岁,平均43.7岁,身高168-184cm,平均176.0cm,女性志愿者22人,年龄22~60岁,平均43.2岁,身高158-172cm,平均165.4cm。然后对入选的所有志愿者的胫腓骨下段至足部跖骨近端进行CT扫描,层厚1mm,层距3rmm,将重建后层厚为0.75mm的图像数据以DICOM格式存入光盘。使用SuperImageTM Orthopedics Edition1.1软件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显示和三维重建,测量距骨颈和跗骨管的高度,建立空心螺钉进入跗骨管的模型;模拟空心螺钉自距骨远端内侧壁中1/3和下1/3两点置入,以距骨内侧壁下1/3为入点时,将螺钉沿入点和足舟骨内侧缘组成的切线方向置入,其临近进入跗骨管并抵至距骨体外侧壁为螺钉置入的一个临界方向,将螺钉沿入点和足舟骨内侧缘组成的切线方向置入,其螺纹尖端抵至距骨体外侧关节面上缘时为螺钉置入的第二个两个临界方向;距骨内侧壁中1/3为入点时,将螺钉沿入点和足舟骨内侧缘组成的切线方向置入,其临近进入跗骨管并抵至距骨体外侧壁为螺钉置入的一个临界方向,将螺钉沿入点和足舟骨内侧缘组成的切线方向置入,其螺纹尖端抵至距骨体外侧关节面上缘时为螺钉置入的第二个两个临界方向,将螺钉沿入点和足舟骨内侧缘组成的切线方向置入,其螺纹尖端抵至距骨体外侧关节面凹陷最低点时为螺钉置入的第三个方向,测量不同入钉模式下空心螺钉的最大长度及临界角度;最后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相同性别两侧之间空心螺钉长度和置入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性别之间空心螺钉长度和置入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距骨颈与跗骨管高度之间的关系并计算二者的医学正常值范围,建立螺钉与距骨远端内侧壁固定时的安全通道。结果:1.同性别左右侧之间距骨颈和跗骨管的高度无差异(P>0.05);2.男性距骨颈和跗骨管高度均大于女性(P<0.05);3.同性别距骨颈和跗骨管高度无相关性(P>0.05)。4.成功获得螺钉自距骨颈穿出进入跗骨管的模型;5.测得以距骨内侧壁远端中1/3和下1/3为入点经不同方向置入时空心螺钉的最大长度值和临界角度值;6.相同固定模式时螺钉长度男性大于女性(P<0.05),而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同性别左右侧之间螺钉最大长度无明显不同(P>0.05);8.螺钉自距骨内侧壁中1/3置入时两临界方向的夹角(β角)较距骨内侧壁下1/3置入时的夹角(α角)明显更大;9.空心螺钉自距骨内侧壁下1/3置入时沿跗骨管上缘方向的螺钉长度大于到达距骨外侧关节面上缘方向的螺钉长度(P<0.05);10.空心螺钉自距骨内侧壁中1/3置入时螺钉长度从大至小依次为沿跗骨管上缘方向的螺钉长度、到达距骨外侧关节面上缘方向的螺钉长度、到达距骨外侧关节面凹陷处的螺钉长度(P<0.05);结论:1.距骨颈骨折采用空心螺钉自距骨内侧壁进行固定时应避免螺钉进入跗骨管损伤跗骨管动脉,保护距骨体血运免于医源性破坏;2.距骨内侧壁中1/3是螺钉固定的良好入点,建议骨科临床医师术中选择此点进行固定;3.生理差异使男、女患者之间螺钉长度产生不同,提醒术者酌情选择螺钉;4.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已广泛用于医学领域,将其与骨折内固定方式相结合可利于术前计划的制定,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孙婉丽[5](2014)在《身体功能训练的引入及在国家队的应用研究 ——以国家男排队、体操队、乒乓球队、跳水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深入分析身体功能训练在我国的引入背景及时机,解析身体功能训练的理念与流程,揭示身体功能训练在我国国家队的应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长期高强度的训练,使得运动员身体在不同程度上有运动损伤,如何避免运动中的伤病问题,如何让运动员在康复过程中也能进行训练以及如何解决运动员体能不足问题,对训练的方法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训练方法手段的缺失和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时机使得我国引入了身体功能训练。2、身体功能训练的理念核心为动作,强调身体的整合性、协同性,在训练中不在关注单一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强调肌肉链能量传递对身体的作用,结合项目特征进行专项化训练。身体功能训练流程由功能动作筛查、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动作准备、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动作模式、功能性力量训练、恢复再生训练7个模块组成3、身体功能训练在我国国家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国家男排,功能筛查使教练员了解到运动员潜在的威胁,注重运动员不对称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在国家体操队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时及时的进行康复性功能训练以至于运动员的治疗期间也不会完全放弃训练;在国家乒乓球队动作准备激活运动员的神经,避免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充分的调动了运动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保证动作的一致性;在国家跳水队快速收缩复合训练更多的注重在不稳定情况下的肌肉快速做功的能力,这是很多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制胜的关键因素;在国家乒乓球队动作模式发展运动员基本的动作模式,合理的利用运动员能量传递,促进身体的整合性在运动中能量的发挥,表现出最大的竞技状态;在国家跳水队功能性力量训练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训练手段,快速爆发力、核心稳定性使运动员在高速运转的运动中也能良好的控制身体的发力;在国家队恢复再生是受众多运动员青睐的放松方式之一,不但可以缓解疲劳的机体得到良好的放松,并且可以本体感受,对于自身的某块肌肉进行深入的放松。更好的进行下阶段的训练。

徐海峰[6](2014)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初中学生体重与优势侧足底压力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青少年足底压力特征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但通过遥测技术测试青少年足底压力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体重过轻青少年的研究更少。本研究通过鞋垫式足底压力感受器,无线遥测不同体重青少年在自然行走、慢跑、纵跳动作时的优势侧足底压力参数,探寻其足底压力特征,为全面研究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根据性别和身高、体重的筛选,90名12-14岁初中生分为6组,分别是体重正常组(男、女)、体重过轻组(男、女)、体重超重组(男、女),每组15人。把筛选好的受试对象带入测试场地,确认优势足,选择优势足相应鞋号的测试鞋垫,分别把八个测压传感器贴粘在相应区域,把连好的蓝牙传输装置绑在受试者优势侧的小腿上,通过自主研发的爱博咨足底压力测试分析系统,遥测记录各组学生在自然行走(步速约为1.4M/S)、慢跑(步速约为2.2M/S)、纵跳时的足底压力峰值。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1)不同性别运动状态比较:男、女生自然行走时体重过轻组足底压力峰值平均值第5、8压力点和正常组第4压力点有显着性差异(P<0.05),超重组第3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慢跑时足底压力峰值平均值体重过轻组第1、5压力点和正常组第6压力点、超重组第4压力点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3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纵跳时足底压力峰值平均值体重过轻组第1、3压力点和正常组第4压力点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2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超重组第3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2)男生不同体重运动状态比较:自然行走时体重正常组与超重组之间第2、4、6、7压力点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5、8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慢跑时体重过轻组与正常组之间第1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正常组与超重组之间第4、6压力点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2、5、8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纵跳时体重过轻组与正常组之间第1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正常组与超重组之间第4压力点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2、5、6、7、8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3)女生不同体重运动状态比较:自然行走时体重正常组与超重组之间第2、3、5压力点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6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慢跑时体重过轻组与正常组之间第6压力点、正常组与超重组之间第2、4、5压力点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6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纵跳时体重过轻组与正常组之间第2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正常组与超重组之间第3、6压力点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2压力点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体重过轻组男生第一趾骨区域肌肉力量较弱,体重过轻组女生平衡性差于同组别男生。(2)体重过轻组女生在慢跑时足中部外侧位置受力大于其它各组女生。(3)体重过轻女生在自然行走状态第三跖骨所受压力较小,身体重量对肌肉组织刺激强度偏小。(4)体重正常组女生自然行走时平衡性差于男生、纵跳时第一趾骨区域受力低于男生,慢跑时男生足中部受力大于女生。(5)体重超重初中学生足底各区承受的压力比正常初中学生高。(6)体重超重组女生在不同运动状态中的平衡性差于超重组男生,应注意因平衡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运动损伤。

王聪[7](2013)在《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因素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田径运动是运动之母,它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然而,由于田径项目动作难度不断提高,训练时间不断加长,对机体的承受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多数从事田径运动的高水平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怎样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一般都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然而由于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但打破了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还导致了一批有前途的田径运动员过早地离开了田径场地,这严重的阻碍了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因此,加强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尤其是对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损伤的科学认识、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寻求有效预防其运动损伤的方法和手段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运用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人体解剖学、体育保健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131名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运动级别大部分为二级,占79.4%,他们平均每年参加比赛的次数为2.5次。2、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率较高,占92.4%,男女运动员受伤人数没有显着差异,人均受伤2.9次。3、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中损伤部位主要是大腿部(24.2%)、踝部(21.3%)、小腿部(20.5%)等。不同项群项目的田径运动员,在运动损伤部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损伤的轻重程度上多属于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有81.0%的损伤发生在训练阶段;损伤的季节多发生在冬季和秋季。4、造成运动损伤发生的因素主要有:身体过度疲劳、旧伤未痊愈等生理因素;训练或比赛时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因素;技术运用不熟练、技术动作错误等技术因素;准备活动不充分、恢复时间及措施安排不合理等训练因素以及场地器材、天气原因等其他客观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结合专家意见,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

吴学锋[8](2010)在《竞走、短跑、跳远运动员着地脚着地时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文中提出不同运动项目的着地脚着地时的着地方式不仅是必要的一个方法和手段,而且是完成动作、提高成绩的关键,更是产生动力的来源,,它是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的很关键的环节,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证。本研究以陕西省体工大队竞走队4名运动员及西安体育学院田径专修队4名从事短跑、4名从事跳远项目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像机和三维测力台同步的实验测试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运动生物力学的层面入手,对受试者以不同项目竞走、短跑、跳远着地时着地支撑阶段所表现出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理论和运动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相关差异性进行分析,探寻不同专业项目的运动员在竞走、短跑、跳远着地脚着地方式时支撑阶段存在的规律,尽量为基层教练员和运动员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真实的参照资料。进一步提高教练对中等水平运动员技术细节的认识,从而丰富基层教练员的训练思路,搞好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结论如下:1.不同运动员在进行竞走、短跑、跳远时,运动员依次竞走、短跑、跳远支撑时间相应的减小,以个人最大运动能力进行竞走时着地脚支撑时间平均为0.63s、全力跑时着地脚支撑时间平均为0.19s、全力跳时支撑时间平均为0.24s。实验表明:受试者的着地脚着地缓冲时间增长,其蹬伸时间也增加。2.不同运动员在竞走、短跑、跳远时,由于项目的不同,竞走、短跑、跳远着地支撑时着地角、蹬地角逐渐增大,而扇面角逐渐减小。受试者随着着地角和蹬地角的减小,起跳扇面角将增大。3.不同运动员在竞走、短跑、跳远时,由于项目的不同,竞走、短跑、跳远着地时着地脚支撑时刻膝关节角度逐渐减小;最大缓冲时刻、离地时刻膝关节角度逐渐增大;踝关节角度在三个相位的平均值变小。受试者膝关节缓冲角度较大,蹬伸阶段的髋角增大,着地瞬间踝关节角度偏小、最大缓冲时刻偏大。4.不同运动员在竞走、短跑、跳远时,由于项目的不同,竞走、短跑、跳远着地时支撑时足底垂直(Fz)反作用力的力峰值逐渐增大,支撑时间逐渐减小,Fz-t曲线出现双波峰。全力走、跑、跳时动作连贯有力,富有节奏。5.不同运动员在竞走、短跑、跳远时,由于项目的不同,竞走着地支撑时足底前后(Fy)反作用力的力峰值逐渐增大,支撑时间逐渐减小;短跑着地支撑时足底前后(Fy)反作用力的力峰值逐渐增大,支撑时间逐渐减小。跳远着地支撑时足底前后(Fy)反作用力的力峰值逐渐减小,支撑时间逐渐减小;相对于竞走和跳远着地支撑时的Fy-t曲线,短跑着地支撑时的Fy-t曲线力峰值较大,受到的水平制动力较大。而跳远着地支撑时足底左右(Fx)力峰值较跑着地支撑时足底左右(Fx)力峰值大,支撑能力弱。

柏友萍[9](2007)在《运动员应力性骨折的发病规律及预防》文中研究指明

陈艳贞,洪太田,许红峰,余文钩,林益茂[10](1983)在《跳高踏跳时胫腓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提出我系在跳高教学中曾发生两起踏跳时胫骨和腓骨骨折事例。其一在背越式跳高时胫骨骨折为三段,断端移向胫骨(图一)。另一例是在俯卧式跳高时胫腓骨双骨折,腓骨骨折线高于胫骨骨折线,断裂面呈螺旋状斜折(图二)。两例骨折均在踏跳时发生,因此对踏跳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找出引起骨折的原因,对改进跳高教学,避免运动损伤有一定的意义。

二、跳高踏跳时胫腓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跳高踏跳时胫腓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内外翻表面肌电与等速肌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选题依据
2.文献综述
    2.1 有关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研究综述
        2.1.1 踝关节损伤特点概括
        2.1.2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概况
        2.1.3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内外翻肌力特点
    2.2 等速运动的研究综述
        2.2.1 等速运动的概述
        2.2.2 等速运动的研究现状
    2.3 表面肌电简介及研究综述
        2.3.1 表面肌电简介
        2.3.2 表面肌电的研究现状
    2.4 等速肌力与表面肌电同步测试的研究现状
3.研究对象及目的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目的
4.研究方法
    4.1 文献资料法
    4.2 实验法
        4.2.1 实验器材选择
        4.2.2 实验设计及测试过程
    4.3 数理统计法
5.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内外翻等速肌力测试对比
        5.1.1 等速情况下相对峰值力矩对比
        5.1.2 等速情况下内/外(I/E)翻比结果
        5.1.3 等速运动情况下动态控制率对比结果
    5.2 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内外翻表面肌电对比
        5.2.1 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内外翻表面肌电RMS值对比
        5.2.2 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内外翻表面肌电i EMG值结果对比
6.分析与结论
    6.1 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等速肌力测试分析
        6.1.1 等速肌力测试相对峰值力矩对比结果分析
        6.1.2 等速肌力测试相对峰值力矩内/外翻比(I/E)结果分析
        6.1.3 等速运动情况下动态控制率(DCR)对比结果分析
        6.1.4 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内外翻表面肌电对比结果分析
    6.2 结论
7.参考文献
附录1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性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2)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落地冲击时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体操运动员落地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
        2.1.1 评估肌肉做功的方法
        2.1.2 关节和环节的贡献
        2.1.3 落地冲击力
        2.1.4 落地的冲击阶段和平衡阶段
        2.1.5 组织生物力学
        2.1.6 小结
    2.2 体操运动员落地踝关节损伤调查分析及预防策略
        2.2.1 国内体操落地足踝损伤调查分析
        2.2.2 国外体操落地足踝损伤调查分析
        2.2.3 体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危险因素
        2.2.4 基于生物力学分析踝关节损伤可能的预防策略
        2.2.5 小结
    2.3 足踝肌肉骨骼系统生物力学
        2.3.1 足与踝的解剖
        2.3.2 足的运动学
        2.3.3 足的动力学
        2.3.4 踝关节运动学
        2.3.5 踝关节动力学
        2.3.6 小结
    2.4 人体足踝的多刚体和有限元建模及应用
        2.4.1 足踝多刚体模型研究
        2.4.2 足踝多刚体计算机仿真研究
        2.4.3 足踝有限元模型研究
        2.4.4 足踝有限元模型的应用
        2.4.5 小结
    2.5 体操运动员踝关节落地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2.5.1 频繁的地面反作用力——落地冲击
        2.5.2 肢体的不对称
        2.5.3 下肢刚度
        2.5.4 关节角度和关节运动范围
        2.5.5 体操评分与双脚落地
        2.5.6 小结
第3章 体操运动员不同高度体操样落地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步骤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运动学
        3.3.2 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及衍生指标
        3.3.3 肌电学
    3.4 分析与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体操运动员两种落地方式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比较研究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步骤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运动学
        4.3.2 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及衍生指标
        4.3.3 肌电学
    4.4 分析与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体操运动员后空翻落地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步骤
        5.2.3 实验数据处理
        5.2.4 计算机仿真与验证
    5.3 结果
    5.4 分析与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体操运动员后空翻、后直720°和后直1080°落地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6.1 前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步骤
        6.2.3 实验数据处理
        6.2.4 计算机仿真与验证
    6.3 结果
    6.4 分析与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体操运动员足踝建模与落地时踝关节冲击损伤的有限元分析
    7.1 前言
    7.2 研究方法
        7.2.1 研究对象
        7.2.2 原始数据采集
        7.2.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7.2.4 落地冲击的有限元计算
        7.2.5 模型的求解
    7.3 结果
        7.3.1 站立平衡状态足底表面压力分布
        7.3.2 落地冲击的踝关节面受力情况
    7.4 分析与讨论
    7.5 小结
第8章 结束语
    8.1 综合讨论
    8.2 创新点
    8.3 结论
    8.4 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大学本科到研究生学习经历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3)基于环节位移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姿势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概述
        2.1.1 踝关节结构以及运动能力
        2.1.2 踝关节不稳定义及其分类
        2.1.3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形成的病因
    2.2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与平衡能力
        2.2.1 平衡能力的定义与分类
        2.2.2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平衡能力
    2.3 人体环节位移
        2.3.1 站立姿态时人体环节位移
        2.3.2 人体姿势控制
        2.3.3 人体姿势控制的三种策略
    2.4 人体平衡机制
        2.4.1 平衡机制概述
        2.4.2 手臂运动对于姿势控制的影响
3 实验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FAI者站立状态时不同环节位移下人体稳定性的变化与比较
        4.1.1 FAI者不同频率的摆臂动作时人体稳定性的特征
        4.1.2 FAI者不同频率的侧倾动作时人体稳定性的特征
        4.1.3 FAI者不同频率的旋转动作时人体稳定性的特征
    4.2 FAI者站立状态时不同环节位移下两种平衡机制的贡献率
        4.2.1 FAI者在不同频率摆臂动作时两种平衡机制的贡献率
        4.2.2 FAI者在不同频率侧倾动作时两种平衡机制的贡献率
        4.2.3 FAI者在不同频率旋转动作时两种平衡机制的贡献率
5 分析与讨论
    5.1 FAI者站立状态时不同环节位移下人体的稳定性
        5.1.1 FAI者不同频率的摆臂动作时人体的稳定性
        5.1.2 FAI者不同频率的侧倾动作时人体的稳定性
        5.1.3 FAI者不同频率的旋转动作时人体的稳定性
    5.2 FAI者站立状态时不同环节位移下的平衡机制
        5.2.1 FAI者不同频率的摆臂动作时两种平衡机制
        5.2.2 FAI者不同频率的侧倾动作时两种平衡机制
        5.2.3 FAI者不同频率的旋转动作时两种平衡机制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9 附录
10 致谢

(4)基于数字化技术建立距骨颈骨折螺钉固定安全通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研究对像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数据来源
        1.2 CT扫描
        1.3 距骨模型重建
        1.4 螺钉模型重建
    2. 测量及模拟方法
        2.1 距骨数字化测量
        2.1.1 距骨颈测量
        2.1.2 跗骨管测量
        2.2 螺钉自距骨内侧壁置入安全通道的数字化测量
        2.2.1 距骨轴线
        2.2.2 螺钉入钉点的选择
        2.2.3 螺钉方向的选择
        2.2.4 A入点的测量
        2.2.5 B入点的测量
        2.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距骨颈及跗骨管测量值
        1.1 距骨颈的测量值
        1.2 跗骨管的测量值
        1.2.1 跗骨管的高度
        1.2.2 跗骨管走行角度
        1.3 跗骨管与距骨颈相关性分析
    2. 螺钉自距骨远端内侧壁下1/3(A点)置入的数字化模型
        2.1 螺钉进入跗骨管模型
        2.2 螺钉安全通道范围
        2.2.1 螺钉长度安全范围
        2.2.2 螺钉角度安全角度范围
    3. 螺钉自距骨远端内侧壁中1/3(B点)置入的数字化模型
        3.1 螺钉进入跗骨管模型
        3.2 螺钉安全通道范围
        3.2.1 螺钉长度安全范围
        3.2.2 螺钉角度安全角度范围
    4. 螺钉A、B两入点安全通道比较
        4.1 A入点的安全通道
        4.2 B入点的安全通道
        4.3 A、B两入点安全通道的比较
讨论
    1. 距骨的解剖与血运
    2. 距骨颈骨折分型
    3. 距骨颈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4. 距骨颈骨折固定方式的选择
    5. 研究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5)身体功能训练的引入及在国家队的应用研究 ——以国家男排队、体操队、乒乓球队、跳水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关于身体功能训练的研究
    2.2 国内关于身体功能训练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个案研究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身体功能训练在我国的引入背景及时机
        4.1.1 引入背景
        4.1.1.1 运动员伤病缠身
        4.1.1.2 体能不佳
        4.1.1.3 训练方法手段的缺乏
        4.1.2 引入时机
        4.1.3 小结
    4.2 身体功能训练的理念与流程
        4.2.1 身体功能训练的理念
        4.2.2 身体功能训练的流程
        4.2.2.1 功能动作筛查
        4.2.2.2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预防
        4.2.2.3 动作准备阶段
        4.2.2.4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
        4.2.2.5 动作模式
        4.2.2.6 功能性力量训练
        4.2.3 小结
    4.3 身体功能训练在我国运动队的应用
        4.3.1 功能动作筛查在国家男排的应用
        4.3.1.1 应用方法
        4.3.1.2 注意事项
        4.3.2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预防在国家体操队的应用
        4.3.2.1 应用方法
        4.3.2.2 注意事项
        4.3.3 动作准备在国家乒乓球队的应用
        4.3.3.1 应用方法
        4.3.3.2 注意事项
        4.3.4 快速收缩复合训练在国家跳水队的应用
        4.3.4.1 应用方法
        4.3.4.2 注意事项
        4.3.5 动作模式在国家乒乓球队中的应用
        4.3.5.1 应用方法
        4.3.5.2 注意事项
        4.3.6 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国家跳水队的应用
        4.3.6.1 应用方法
        4.3.6.2 注意事项
        4.3.7 恢复再生训练在国家队的应用
        4.3.7.1 应用方法
        4.3.7.2 注意事项
        4.3.8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6)不同运动状态下初中学生体重与优势侧足底压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足底压力研究概述
        1.2.2 足底测压仪器的应用
        1.2.3 老年人步态平衡与足底压力研究
        1.2.3.1 影响老年人步态不稳的主要生理学因素
        1.2.3.2 老年人与年轻人足底压力差异
        1.2.3.3 足底压力指标衰老特征
        1.2.3.4 老年人背向走足底压力分析
        1.2.3.5 老年人健步走足底压力分析
        1.2.3.6 老年人快步走足底压力分析
        1.2.3.7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步态平衡的影响
        1.2.3.8 老年人步态平衡研究展望
        1.2.4 青少年、儿童足底压力特征研究
        1.2.4.1 青少年、儿童足底压力与步态分期研究
        1.2.4.2 肥胖儿童足底各区域压力峰值研究
        1.2.4.3 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左、右足压力峰值研究
        1.2.4.4 肥胖青少年、儿童足底各区域压强峰值研究
        1.2.4.5 肥胖青少年、儿童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研究
        1.2.4.6 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足平衡和足轴角研究
        1.2.4.7 青少年穿不同鞋子足底压力特征研究
        1.2.5 足底压力指标在体育运动技术分析中的应用
        1.2.5.1 足底压力在球类运动项目中的应用
        1.2.5.2 足底压力在武术运动中的应用
        1.2.5.3 足底压力在体育舞蹈当中的应用
        1.2.6 足底压力研究展望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实验方案
        2.2.1 实验分组
        2.2.2 实验时间的选择
    2.3 测试指标
    2.4 主要仪器及设备
    2.5 测试方法
        2.5.1 BMI 指数
        2.5.2 足底压力测试分析
    2.6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不同运动状态时男女生各组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
        3.1.1 男生各组自然行走时的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
        3.1.2 女生各组自然行走时的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
        3.1.3 男生各组慢跑时的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
        3.1.4 女生各组慢跑时的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
        3.1.5 男生各组纵跳时的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
        3.1.6 女生各组纵跳时的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
    3.2 不同体重各运动状态时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性别比较
        3.2.1 体重过轻组自然行走时优势侧优势侧足压力峰值性别比较
        3.2.2 体重正常组自然行走时优势侧压力峰值性别比较
        3.2.3 体重超重组自然行走时优势侧压力峰值性别比较
        3.2.4 体重过轻组慢跑时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性别比较
        3.2.5 体重正常组慢跑时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性别比较
        3.2.6 体重超重组慢跑时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性别比较
        3.2.7 体重过轻组纵跳时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性别比较
        3.2.8 体重正常组纵跳时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性别比较
        3.2.9 体重超重组纵跳时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性别比较
    3.3 男生各组不同运动状态时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比较
        3.3.1 自然行走时男生各组之间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平均值比较
        3.3.2 慢跑时男生各组之间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平均值比较
        3.3.3 纵跳时男生各组之优势侧间足底压力峰值平均值比较
    3.4 女生各组不同运动状态时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比较
        3.4.1 自然行走时女生各组之间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平均值比较
        3.4.2 慢跑时女生各组之间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平均值比较
        3.4.3 纵跳时女生各组之间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平均值比较
    3.5 优势侧与非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比较
        3.5.1 足底压力的动态分布特征左、右双足的分布情况比较
        3.5.2 优势侧与非优势侧足底压力峰值比较
4 分析与讨论
    4.1 不同性别初中学生优势侧足底压力特征
    4.2 不同运动状态下初中学生优势侧足底压力特征
    4.3 不同体重初中学生优势侧足底压力特征
    4.4 优势侧与非优势侧足底压力关系的探究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7)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高水平运动员相关概述
        1.2.2 运动损伤的定义
        1.2.3 运动损伤的分类
        1.2.4 国外有关田径运动损伤的研究
        1.2.5 国内有关田径运动损伤的研究
    1.3 研究任务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专家访谈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3.1.1 调查对象的年龄及性别特征
        3.1.2 调查对象的专业训练年限、次数特征
        3.1.3 调查对象的运动级别特征
        3.1.4 调查对象的来源
        3.1.5 调查对象的专项分布特征
    3.2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
        3.2.1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受伤率
        3.2.2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的分布
        3.2.3 河南省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程度
        3.2.4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出现的时段特征
        3.2.5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出现的季节特征
    3.3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致伤的因素分析
        3.3.1 生理因素
        3.3.2 心理因素
        3.3.3 技术因素
        3.3.4 训练因素
        3.3.5 其他客观因素
    3.4 预防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措施
        3.4.1 重视准备活动,加强易受伤部位的保护
        3.4.2 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
        3.4.3 加强医务监督和制度化管理
        3.4.4 注重疲劳的恢复和膳食的营养
        3.4.5 加强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
        3.4.6 加强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训练
        3.4.7 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竞走、短跑、跳远运动员着地脚着地时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关于着地脚着地方式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关于着地脚着地方式的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涉及到的相关基础基知识
        1.3.1 着地缓冲技术的力学特点
        1.3.2 蹬伸动作的力学特点
        1.3.3 肌肉收缩机理及其基本形式
        1.3.4 竞走、短跑、跳远着地脚着地支撑时的时相组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测试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测试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运动员进行竞走、跑、跳远时着地脚时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3.1.1 竞走、跑、跳远着地时的最大缓冲时刻时缓冲时间变化特征
        3.1.2 着地脚支撑时的着地角、蹬地角和扇面角
        3.1.3 着地脚支撑时的关节角
    3.2 不同运动员进行竞走、短跑、跳远时的动力学特征分析
        3.2.1 竞走、跑、跳时足底垂直(Fz)反作用力值曲线的特征分析
        3.2.2 竞走、短跑、跳远时Fy 与Fx 力值曲线的特征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引用文献与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跳高踏跳时胫腓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内外翻表面肌电与等速肌力特征研究[D]. 曹家兴.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2]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落地冲击时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D]. 吴成亮. 上海体育学院, 2019(12)
  • [3]基于环节位移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姿势控制研究[D]. 文心灵. 苏州大学, 2018(01)
  • [4]基于数字化技术建立距骨颈骨折螺钉固定安全通道的研究[D]. 张玺.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5]身体功能训练的引入及在国家队的应用研究 ——以国家男排队、体操队、乒乓球队、跳水队为例[D]. 孙婉丽. 首都体育学院, 2014(08)
  • [6]不同运动状态下初中学生体重与优势侧足底压力特征研究[D]. 徐海峰. 苏州大学, 2014(12)
  • [7]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因素调查研究[D]. 王聪.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5)
  • [8]竞走、短跑、跳远运动员着地脚着地时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D]. 吴学锋. 西安体育学院, 2010(05)
  • [9]运动员应力性骨折的发病规律及预防[J]. 柏友萍. 中国校医, 2007(06)
  • [10]跳高踏跳时胫腓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A]. 陈艳贞,洪太田,许红峰,余文钩,林益茂. 第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四), 1983

标签:;  ;  ;  ;  ;  

跳高时胫腓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