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饰的色彩搭配与审美(论文文献综述)
魏晓娟[1](2021)在《茶文化在服饰搭配与审美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茶文化是个体在品茶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其涉及到茶道、茶德、茶具、茶艺等方面的内容,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类型,能够在我国多样化的课程中进行文化艺术理念的渗透与融合,以此来提升我国各类课程教学的文化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服饰搭配与审美课程进行研究,在研究服饰搭配与审美课程核心要点基础上分析茶文化在其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定的指导性建议,从而用茶文化来丰富我国服饰搭配与审美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子涵[2](2021)在《楚雄永仁彝族女性服饰色彩研究》文中提出永仁位于滇中北部,从古至今一直担任着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永仁因俚颇支系的赛装节吸引着国内外学者、游客的关注,永仁彝族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此时对服饰的研究成为重要的课题。色彩是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服饰的风格,还是一个民族文化观念的显性表现。服饰色彩文化作为一定时代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不同的民族,服饰色彩也总是各具个性。尽管现代科技发展导致国际间的交流增多,全球服饰色彩有趋向于同一的倾向,但世界各民族都会保持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色彩。俚颇和诺苏两支系作为永仁代表性支系,服饰具有永仁独特的风格。通过对服饰形制及纹样题材的阐述后,可以看出永仁彝族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的信仰在服饰中均有体现;从服饰整体色彩风格到装饰性色彩的分析,系统梳理了永仁彝族服饰色彩,总结出永仁彝族服饰常用邻近色、对比色搭配;结合两支系服饰色彩特点,分析色彩要素的运用、色彩的视觉效果等方面,归纳出永仁彝族女性服饰的设色规律,进而通过地理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因素探讨永仁彝族设色观念。永仁彝族服饰色彩风格是对本民族生活题材和主题的反映,表现了本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刘林林[3](2021)在《初中美术唐朝服饰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提出
李敏[4](2021)在《楚雄彝族服饰元素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楚雄彝族服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极具楚雄当地彝族文化内涵,它承载着楚雄彝族的历史变迁,是楚雄彝族古老神秘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将楚雄彝族服饰元素融入中职美术教学实践,一方面有利于响应国家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政策号召,使中职学生认识自己的民族和家乡,提升审美素养,体验民族美术的多样性;另一方面通过楚雄彝族服饰文化进校园的教学实践可以丰富楚雄中职美术教学资源,提高楚雄地区美术教育的发展,让中职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楚雄彝族服饰的变迁,汲取楚雄彝族服饰元素的精髓,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地方人才。本文通过对楚雄彝族服饰元素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研究。以楚雄技师学院中职幼儿保育专业三个班级为教学实践对象,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教学——展示展览——综合评价——课后拓展五大模块把图案设计、色彩表现、手工制作的楚雄彝族服饰教学资源作为中职美术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模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潜移默化的塑造对美的认识;通过学生作品和课外拓展的展示展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以专业为引领,开发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最后得出楚雄技师学院美术教学的经验与反思,阐述了楚雄彝族服饰元素融入中职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对楚雄地区或其他民族地区中职类院校一线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为今后的持续研究和发展提出建议。
张馨月[5](2021)在《民国时期服饰流行色彩语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西学东渐”的风潮为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本文将从民国时期报刊杂志中的服饰流行色彩语汇入手,探讨该时期服饰色彩语汇的用词特点及流变原因,为民国时期的服饰时尚潮流及色彩语汇研究提供借鉴意义。本文以民国时期上海地区报刊中的服饰色彩语汇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色彩的色相属性,将收集的服饰色彩语汇分成九大类,并对这九类服饰色彩词注释及适用范围分析。由于各类报刊的创立背景、执笔人群与受众群体不同,色彩语汇在各类报刊中呈现不同的使用偏好,如《申报》中的服饰色名多展现面料色泽特点;《玲珑》中同一类别的色彩,构词十分多样化,充分表现了其色彩语汇的丰富性;《家庭》中的服饰色名直观表达了色彩的由来;《妇女杂志》和《妇女生活》中偏好使用国外色彩词汇进行服饰介绍。基于色彩语汇在服饰中的搭配组合,可将其分成三类:无彩色系语汇组合、有彩色系语汇组合、混合色系语汇组合。其中,混合色系语汇组合在服饰色彩搭配中最多,主要以原色与次生色搭配为主;有彩色系语汇组合受到国外服饰配色的影响,在组合上以深浅色彩组合居多;无彩色系语汇在使用时,着重突出同色系之间的纯度差异。同时,根据报刊中的服饰色彩信息汇总发现,上装中黑色、白色等淡雅色彩出现最多,礼服中红蓝色系出现频率最高,不同款式的流行色彩各有差异。通过对报刊中所出现的国人择色观念的梳理,发现影响色彩流行的原因有两种,即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个人因素包括年龄与性格、体型与肤色、生理与心理的影响。外部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群体价值观、色彩属性、社会文化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该时期服饰的主流色彩。通过对民国时期报刊杂志中的服饰色彩语汇的相关信息整理发现,影响色彩语汇流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国外色彩科学理论的传入,该时期的色彩语汇,在命名时常会突出色与色之间的关系,如带橙赤色、带绿黄色等。但由于当时的配色理论不够完善,因此出现大量的模糊命名方式,如甚鲜明的绿色、黄胜的绿色等。染护技术的革新让服饰色彩在以原料命名的基础上,更具多元化,如黑色系中“乌元”与“精元”。面料的多样让同一色彩呈现出不同色泽,使人们在称呼时无法同一标准。政治制度的开放包容更是为服饰色彩语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民国时期的服饰色彩语汇作为该时期服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揭示了隐藏在色彩语汇下,人们的文化思想、社会心理、审美观念的发展轨迹,色彩文化在传承中的合理变迁,为提升中国传统色彩语汇在国际平台上的话语权作铺垫。
张佳沁[6](2020)在《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服饰是身体的服饰,身体是着衣的身体,离开了人的身体而存在的服饰是空洞静止的,只有被人的身体所穿着才能完整体现服饰的意义价值,那么研究服饰与服饰之下身体的关系应该比研究服饰本身更为重要。但是,长久以来在学术研究中,不管是从身体的角度研究服饰,还是以服饰为视角研究身体的社会性都是缺失的状态。随着理论界的“身体转向”,服饰与身体的天然联系逐渐开始受到关注,而引入身体视角重构服饰文化体系应该是服饰研究的重要方向。尤其在女性服饰的研究领域,传统女性受礼制的规训长久以来都处于“失语”的状态,通过身体的视角研究传统女性服饰可以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的问题,并通过服饰与身体的关系探究当时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而当今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显着提高,但是身体问题仍然突出,大众媒体关于女性身体的减肥塑身、美容整形、时尚消费等内容的传播不断构建女性对自我身体的认识与要求,出现了许多有损健康的不理智现象,并且反映在服饰的穿着上。自晚清以来,女性身体解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追溯历史,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在“女性身体问题”上却具有本质的共通性。本文从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视角,以近代我国女性服饰为研究对象,围绕服饰变迁体系的构建与量化的趋势分析,有助于从身体的角度更深入挖掘近代女性服饰变迁的文化内涵以及推进当今女性关怀的需要。首先,厘清身体解放运动由反缠足运动、剪发运动、天乳运动所组成,是近代妇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妇女解放思想所引领,通过大量近代文献梳理归纳启蒙、兴起、高潮各阶段的妇女解放思想以及身体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以思想与实践为依据,总结近代女性身体观的演变情况,形成相对完整的近代女性身体解放运动下女性身体观变化的理论架构。其次,在大量近代文本与图像资料的基础上,还原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概貌。反缠足运动作为服饰革命的第一步,足服形象的变革打破了传统服饰形制的稳定系统,而女性开始以趋新求变的形象参与社会生活。剪发运动从平权、革命的象征到审美的回归,新女性的短发形象成为时尚的潮流。天乳运动批判了新女性的平胸形象,重塑了女性自然的身体曲线形象。随着身体解放运动的不断推进,女性服饰形象直观展示了身体解放运动的成效与功绩。再次,立足实物分析与田野考察,从造型角度考证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服饰品的造型变化特征。上衣的造型从宽大变为紧窄、从平直变为曲线,而下装造型逐渐缩短以轻便为主导。并且身体解放运动主要围绕传统装饰实践的废除所开展,足服经历缠足弓鞋、放足鞋再到天足鞋的转变,造型上由弓弯变为平直,女子发型由束发盘髻转而剪发烫发,内衣造型由束胸到突显胸部转变。同时,从身体解放运动的角度,研究近代女性服饰实物的色彩、材质与工艺。服饰色彩审美逐渐脱离等级化的“五行五色”体系,以个人审美为导向进行搭配,服色搭配在整体风格上由艳丽转为素雅,缘边辅色也以同色或近似色为主流,上衣下裳的配色流行衣裙(裤)同色,并且多用复色,色彩典雅和谐没有等级之分。服饰材质流行以性感裸露与实用朴素为风格导向,不过以实用为主导的棉织物才是消费的主流。服饰工艺上,裁剪结构工艺开始由平面向立体转变,开始在结构设计中突显女性的身体特征;装饰工艺也从繁复趋于简洁,以突显服饰的立体结构。最后,总结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女性服饰的变迁规律,其承载了由压迫到解放的变迁历程,显示了由遮蔽到裸露的变迁特征,呈现出由保守到开放的变迁趋势。同时基于变迁规律,定义近代女装开放度的概念,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感性工学为量化手段,通过相关性分析关联服装开放度与廓形、颜色、装饰、材质四大关键要素,得出与服装开放度相关性最高的为廓形合体度与裸露度。在此基础上,以回归分析的方式,建立了以服装尺寸为自变量的近代女装廓形合体度模型与裸露度模型。随后,运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对十九世纪末至1940年代女装廓形进行识别,并获取尺寸数据。可以得出近代女装合体度及裸露度变化趋势:在身体解放运动的影响下,近代女装合体度及裸露度均有明显上升趋势,说明其正由保守走向开放。同时不同人群对女装廓形变化接受程度差异较大,且普遍对服装合体化趋势接受程度高于裸露化趋势。该结果有力的支撑了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近代女性服饰的变迁体系,同时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李慧[7](2020)在《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文中指出彝族阿哲服饰无论从是从物质方面还是非物质方面上看,两者都包含了彝族阿哲人对生活、生命的感悟,正因如此,也促使了阿哲服饰艺术风格的形成。彝族支系众多,服饰类型按照方言可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滇西型、楚雄型六种类型,弥勒阿哲服饰是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滇东南型服饰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以设计艺术研究为主。结合文献调研,对彝族阿哲服饰进行整理与归纳,为文章理论知识做补充;通过实地调研,对五山乡、巡检司镇以及江边乡等地区的彝族阿哲服饰进行详实的记录,为日后研究彝族阿哲服饰提供参考。从服饰本体上,分析彝族阿哲服饰面料、工具等工艺特征。从服饰色彩上,分析服饰色彩中彝族五色观与装饰色彩特征,通过艺术设计的方法分析其特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服饰图案上,分析服饰图案艺术特征与与自然环境、民族信仰等之间的关系。从艺术创作上,通过对彝族阿哲服饰的探究,探索其艺术特征的设计实践。结合对彝族阿哲服饰的整理与分析,本文从以下五个章节进行撰写。第一,对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服饰起源、服饰文化概述;第二,对服饰所处的环境进行概述。主要以村落文化、环境、调查参与者等方面进行撰写;第三,针对服饰本体进行展开描写。主要以服饰工艺的载体、工艺特征以及服饰结构等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分析彝族阿哲服饰艺术特征。主要从服饰色彩、图案、配件等方面展开描写。第五,探讨彝族阿哲服饰元素的文化内涵,并尝试艺术创作实践设计。笔者以弥勒市彝族阿哲人所居住的巡检司镇、五山乡以及江边乡等作为考察地,通过田野作业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之后对彝族阿哲服饰文化进行整理。以民族服饰作为切入点,对彝族服饰图案、色彩以及结构进行详实的记录;以服饰艺术特征为核心,围腰服饰图案、色彩以及结构运用特征展开叙述,进而探讨彝族阿哲服饰的文化内涵。
胡淑琪[8](2020)在《广西罗城仫佬族传统服饰的现代衍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仫佬族传统服饰文化是仫佬族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仫佬族传统服饰文化中的精髓与来源、提取仫佬族服饰中的精髓将其运用到现代衍生设计之中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首先,本文从仫佬族服饰文化起源开始研究梳理,力求找寻仫佬族传统服饰中的各阶段服饰的本质特征,抓住传统服饰文化精华。其次,本文研究分析仫佬族传统服饰的形式美,以理论的角度探究服饰的艺术美感。次之,本文将之前的研究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从科学化、数据化的角度探寻仫佬族传统服饰中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并将其进行元素提取,如提取服装款式、造型、色彩、纹样等元素,为之后的现代衍生设计做充足的数据准备。最后,本文重点将提取的元素通过现代设计应用的方式:拆分重组、夸张变形、重叠使用、重制色彩等手法,进行现代衍生品的系列设计:服装、丝巾、包袋、帽饰、团扇的设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民族化过浓的元素如高纯度色彩、具象的纹样等,并对其布局位置重新经营,能产生风格上的一种打破,进行形象化的新创造。通过设计创新,对上述研究进行印证,立足将仫佬族传统服饰精髓与现代设计进行有机的结合,追寻二者间的共同点,通过现代衍生设计的方式将仫佬族传统文化源源不断的传承和发扬下去。
赵方[9](2020)在《民间传统拼布艺术在服饰产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拼布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常见的艺术形式。拼布艺术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同人群、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都不同,这是人们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结果。这些不同的历史形式,也表达出人们的思想情感,从侧面也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近几年,世界服装界掀起了一股复古潮流,这使得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拼布艺术这一蕴含了传统文化思想的传统手工艺术也越来越收受到人们的追捧。深入研究民间传统拼布艺术,探究传统拼布艺术与现代服饰设计相结合,对于传统拼布艺术的继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收集、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略作陈述,阐明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内容。其次,通过对文献及实物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中国民间传统拼布艺术历史渊源进行探究,梳理历史上具有特色的拼布服装,了解发展形式与脉络。同时通过对传统拼布艺术作品的分析,从图案、色彩、针法、材料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其应用手法与规律特点,探究审美特征及思想内涵。再次,结合品牌案例探究现代拼布服饰艺术,对其各方面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分类整理,了解现代流行,分析应用手法总结应用规律,为传统与现代更好的结合提供基础。最后,经过理论分析,通过个人设计作品应用实践,检验论证传统拼布艺术在现代服饰产品中的应用,提出个人观点并总结全文。传统拼布艺术具有丰富的历史形式与文化含义,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兼收并蓄,包容发展,灵活运用传统拼布形式,结合文化理念丰富设计内涵。以情感、生活、需要等为立足点进行创新设计,为以后传统拼布艺术与现代相结合,提供崭新的思路与方法。
刘蕊[10](2020)在《五彩瓷元素在46岁童装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国家“二胎政策”的兴起和经济快速发展促使童装市场逐步扩大,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增高,他们不仅重视童装的实用性、安全性,更加注重服饰的文化底蕴与情感联系,因此中国童装品牌要想提升竞争力必须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以及设计品质。五彩瓷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瓷器代表之一,具有靓丽的瓷器元素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以五彩瓷元素为文化创造素材,通过4~6岁童装设计为切入点,探索了五彩瓷与童装结合的可行性并总结了创新设计方法。论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叙述了五彩瓷的概念、起源以及历史,总结了经典的五彩瓷作品的色彩、纹饰以及造型的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次以4~6岁儿童服装为出发点,分析了4~6岁童装的发展现状,4~6岁儿童的生理和认知特征,结合品牌童装设计案例分析了4~6岁童装在造型、色彩以及纹饰方面的艺术特征,五彩瓷元素在不同风格童装中的适用性以及对儿童美育益智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比赛实践验证了五彩瓷元素在4~6岁童装设计中可行性,并总结了五彩瓷元素的提取与设计方法,创新设计了6套五彩瓷童装,名为《童趣》。五彩瓷元素为4~6岁童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提升了童装的文化价值,将五彩瓷元素注入4~6童装设计中具有一定可行性并对儿童美育益智起到促进作用。基于五彩瓷特征,4~6儿童认知特征以及4~6岁童装特征的提取与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五彩瓷童装展现了可爱的童装形态,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创新的设计方法,传统又时尚。希望通过本文能为五彩瓷元素在4~6岁童装中的创新设计提供新颖的设计思路。
二、服饰的色彩搭配与审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服饰的色彩搭配与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1)茶文化在服饰搭配与审美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服饰搭配与审美课程教学核心要点分析 |
1.1 色彩搭配教学,培养视觉体验 |
1.2 服饰创意搭配,提升审美素养 |
1.3 文化融合教学,渗透文化美学 |
2 茶文化在服饰搭配与审美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思路探析 |
2.1 茶文化在服饰搭配与审美课程线下课程教学应用思路 |
2.1.1 挖掘茶文化元素,文化内涵渗透课程。 |
2.1.2 以茶文化为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学。 |
2.1.3 在课堂搭配设计中利用拼布训练提升审美。 |
2.2 茶文化在服饰搭配与审美课程线上课程教学应用思路 |
2.2.1 应用微课教学,课程理论集中化解读。 |
2.2.2 线上直播搭配,趣味性内容视频呈现。 |
2.2.3 茶服搭配教学,吸引茶文化的爱好者。 |
(2)楚雄永仁彝族女性服饰色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
1.目的 |
2.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现状 |
1.国内现状 |
2.国外现状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楚雄永仁彝族地理文化背景概况 |
(一)楚雄永仁彝族地理环境概述 |
(二)楚雄永仁彝族历史发展概述 |
(三)楚雄永仁彝族文化习俗概述 |
(四)永仁彝族代表支系 |
(五)本章小结 |
二、永仁彝族女性服饰概述 |
(一)俚颇支系女性服饰 |
1.服饰形制特征 |
2.丰富的刺绣纹样题材 |
(二)诺苏支系女性服饰 |
1.服饰形制特征 |
2.经典的纹样题材 |
(三)本章小结 |
三、永仁彝族女性服饰色彩分析 |
(一)永仁彝族女性服饰色彩模型构建 |
(二)俚颇支系女性服饰色彩分析 |
1.俚颇支系女性服饰整体色彩风格 |
2.俚颇女性服饰色彩的装饰表现 |
(三)诺苏支系女性服饰色彩分析 |
1.诺苏支系女性服饰整体色彩风格 |
2.诺苏女性服饰色彩的装饰表现 |
(四)本章小结 |
四、永仁彝族女性服饰设色规律 |
(一)色彩要素运用 |
(二)色彩视觉效果 |
1.装饰技法 |
2.色彩搭配 |
3.色块面积 |
4.色彩肌理 |
(三)本章小结 |
五、永仁彝族服饰设色观念及成因分析 |
(一)永仁彝族服饰的设色观念 |
1.多元文化的融合 |
2.民族性格的塑造 |
3.多重功能的并存 |
(二)自然环境对永仁彝族色彩的影响 |
1.光照强度 |
2.物种资源 |
(三)人文环境对永仁彝族色彩的影响 |
1.历史文化 |
2.民风民俗 |
3.经济贸易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表 |
(4)楚雄彝族服饰元素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中职学生美术教学现状调查 |
(二)楚雄彝族服饰元素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现有研究的调查 |
(三)楚雄彝族服饰元素的研究现状 |
(四)楚雄彝族服饰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现状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作为美术教学资源的楚雄彝族服饰元素 |
第一节 楚雄彝族服饰元素的分类及其特点 |
一、楚雄彝族服饰的分类 |
二、楚雄彝族服饰基本元素的分类 |
(一)图案(图腾) |
(二)色彩 |
(三)造型 |
三、楚雄彝族服饰元素的特点 |
(一)对称和谐的图案纹样 |
(二)艳丽的色彩 |
(三)古朴、独特的造型 |
第二节 楚雄彝族服饰元素作为美术教学资源 |
一、楚雄彝族服饰元素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
二、中职学校美术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
三、楚雄彝族服饰元素作为美术教学资源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楚雄彝族服饰元素融入中职美术教学的总体方案 |
第一节 更新美术教师及学生学习的传统观念 |
第二节 探究楚雄彝族服饰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
一、以多媒体为主导的直观教学法 |
二、学生先行学习推动教学 |
三、课堂展示的成果性教学 |
四、课后拓展学习 |
第三节 建立楚雄彝族服饰元素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评价标准 |
一、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 |
二、建立综合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 |
第四节 制定中职学校美术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五节 建立楚雄彝族服饰工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
第三章 楚雄彝族服饰元素融入中职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 |
第一节 自主学习 |
一、图案的自主学习 |
二、色彩的自主学习 |
三、造型的自主学习 |
第二节 实践教学 |
一、图案设计 |
二、色彩表现 |
三、手工制作 |
第三节 展示展览 |
一、平时作业展示 |
二、综合能力展示 |
三、比赛作品展示展览 |
第四节 综合评价 |
一、学习过程评价 |
二、学生学习成果评价 |
三、对教师的评价 |
第五节 课后拓展 |
一、图案的课后拓展 |
二、色彩的课后拓展 |
三、造型的课后拓展 |
第四章 楚雄技师学院美术教学的经验与反思 |
第一节 楚雄技师学院美术教学的经验 |
一、师生共同学习,走出课堂 |
二、形成展示、展览、参加比赛的综合教学评价模式 |
三、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地方校本课程 |
四、以专业为引领,开发设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
第二节 楚雄技师学院美术教学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民国时期服饰流行色彩语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角度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民国报刊中的服饰色彩词信息 |
2.1 民国报刊中服饰流行色彩词概况 |
2.2 民国报刊中的服饰色彩词流行信息分析 |
2.2.1 命名具象的白类色彩词 |
2.2.2 传统色名为主的黑类色彩词 |
2.2.3 种类多样的红类色彩词 |
2.2.4 来源清晰的蓝类色彩词 |
2.2.5 名称多样的褐类色彩词 |
2.2.6 彰显色彩属性的绿类色彩词 |
2.2.7 色调单一的灰类色彩词 |
2.2.8 多作辅色的黄类色彩词 |
2.2.9 分布均匀的紫类色彩词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服饰流行色彩词分布特点 |
3.1 不同报刊中服饰流行色彩用词特点 |
3.1.1 展示面料色彩信息的《申报》 |
3.1.2 突出色彩多元化的《玲珑》 |
3.1.3 强调色彩词出处的《家庭》 |
3.1.4 受西方构词启发的《妇女杂志》《妇女生活》 |
3.2 不同服饰中的流行色彩词特点 |
3.2.1 上装流行色彩词特征 |
3.2.2 下装流行色彩词特征 |
3.2.3 连衣裙装流行色彩词特征 |
3.2.4 礼服流行色彩词特征 |
3.2.5 配饰流行色彩词特征 |
3.2.6 妆容流行色彩词特征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服饰流行色彩语汇搭配 |
4.1 服饰色彩语汇搭配 |
4.1.1 无彩色系组合 |
4.1.2 有色彩系组合 |
4.1.3 混合色系组合 |
4.2 妆容色彩语汇搭配 |
第五章 民国时期服饰色彩流行因素 |
5.1 个人因素 |
5.1.1 年龄与性格 |
5.1.2 体型与肤色 |
5.1.3 生理与心理 |
5.2 外部因素 |
5.2.1 自然条件的影响 |
5.2.2 群体价值观的影响 |
5.2.3 色彩属性的影响 |
5.2.4 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六章 影响服饰流行色彩语汇流变的原因 |
6.1 政治环境影响下的色彩语汇 |
6.2 色彩学知识影响下的色彩语汇 |
6.2.1 以“三色”原理为基础的构词方法 |
6.2.2 新色彩观助力色彩语汇流通 |
6.3 面料多样影响下的色彩语汇 |
6.4 染护技术影响下的色彩语汇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致谢 |
(6)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与意义 |
1.2 概念厘清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 |
2.1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思想基础 |
2.1.1 启蒙:维新变法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
2.1.2 兴起: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
2.1.3 高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
2.2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 |
2.2.1 反缠足运动的历史进程 |
2.2.2 剪发运动的历史进程 |
2.2.3 天乳运动的历史进程 |
2.3 近代女性身体观的演变 |
2.3.1 传统女性身体观 |
2.3.2 近代女性身体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
3.1 反缠足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
3.1.1 放足的服饰困惑 |
3.1.2 服饰形象的混乱 |
3.2 剪发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
3.2.1 断发的平权想象 |
3.2.2 时尚的“新女性”形象 |
3.3 天乳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
3.3.1 “新女性”的平胸形象 |
3.3.2 曲线重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造型与特征 |
4.1 近代我国女性服饰种类与形制概况 |
4.2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装造型与特征 |
4.2.1 从宽大到紧窄的上衣造型 |
4.2.2 一短再短的下装造型 |
4.2.3 从平直到曲线的袍服造型 |
4.3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装配饰造型与特征 |
4.3.1 从弓弯到自然的足服造型 |
4.3.2 从束发到剪发的发型及配饰 |
4.3.3 从遮到显的内衣造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色彩、材质与工艺 |
5.1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色彩 |
5.1.1 从“以礼为美”到“自由平等”的色彩审美 |
5.1.2 从艳丽到素雅的色彩搭配 |
5.2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材质 |
5.2.1 以性感为导向的服饰材质 |
5.2.2 以实用为导向的服饰材质 |
5.3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制作工艺 |
5.3.1 从平面到立体的裁剪工艺 |
5.3.2 化繁为简的装饰工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装变迁规律的量化分析 |
6.1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近代女性服饰变迁规律概述 |
6.1.1 由压迫到解放的变迁历程 |
6.1.2 由遮蔽到部分裸露的变迁特征 |
6.1.3 由保守到开放的变迁趋势 |
6.2 近代女装开放度分析 |
6.2.1 实验过程与方法 |
6.2.2 开放度相关性分析 |
6.2.3 服装廓形回归分析 |
6.3 基于机器视觉的近代女装廓形提取与尺寸采集 |
6.3.1 近代女装廓形提取 |
6.3.2 服装特征点提取 |
6.3.3 服装尺寸测量与精度 |
6.3.4 FCM聚类类别数C的优选 |
6.4 近代女装廓形变化规律的量化研究 |
6.4.1 近代女装廓形合体度变化趋势分析 |
6.4.2 近代女装廓形裸露度变化趋势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研究成果 |
附录B:近代女性服饰实物资料表 |
附录C:近代女装尺寸数据明细表 |
(7)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相关概念界定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一、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概述 |
(一)调查区域地理文化简述 |
1.区域地理环境 |
2.区域文化背景 |
(二)彝族阿哲服饰起源 |
1.神话传说与史诗记载中的服饰 |
2.古代造型艺术中的服饰 |
本章小结 |
二、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调查 |
(一)村落的选定 |
1.自然地理环境 |
2.交通环境 |
(二)村落文化 |
1.巡检司镇与彝族阿哲祭龙仪式的由来 |
2.五山乡与“爱佐爱莎”的缘起 |
3.木叶传情的恋爱观 |
(三)村落调查参与者 |
1.局内人群体对彝族阿哲服饰的看法 |
2.局外人群体对彝族阿哲服饰的看法 |
本章小结 |
三、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分类研究 |
(一)彝族阿哲服饰结构设计 |
1.女性款式 |
2.男性款式 |
3.童帽 |
(二)彝族阿哲服饰的物质载体 |
1.彝族阿哲服饰面料 |
2.彝族阿哲服饰金属材料 |
(三)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工艺 |
(四)服饰着装设计 |
本章小结 |
四、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特征分析 |
(一)彝族阿哲服饰的色彩特征 |
1.彝族阿哲服饰底色运用规律 |
2.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色 |
(二)彝族阿哲服饰的图案特征 |
(三)彝族阿哲服饰的配件特征 |
1.头饰 |
2.耳饰 |
3.胸饰 |
4.手饰 |
(四)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语言分析 |
1.结构之美 |
2.图案之美 |
3.色彩之美 |
4.族群审美情感 |
5.艺术表现的形式法则 |
本章小结 |
五、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的文化内涵 |
(一)彝族阿哲服饰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
(二)彝族阿哲服饰与民族信仰崇拜 |
1.彝族阿哲服饰与图腾崇拜 |
2.彝族阿哲服饰与母性崇拜 |
3.彝族阿哲服饰与自然崇拜 |
4.彝族阿哲服饰与竹(树)崇拜 |
(三)彝族阿哲服饰与周边民族服饰 |
1.阿哲服饰与汉族的影响 |
2.彝族阿哲服饰与彝族阿细服饰 |
3.阿细与阿哲服饰艺术特征异同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探析彝族阿哲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可行性 |
1.彝族阿哲服饰在图案题材表现方面 |
2.彝族阿哲服饰在色彩运用方面 |
附录2 彝族阿哲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
1.遵守彝族阿哲服饰元素再设计的原则 |
2.彝族阿哲服饰元素设计流程 |
3.彝族阿哲服饰本体图案 |
4.彝族阿哲服饰图案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5.彝族阿哲服饰色彩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6.彝族阿哲服饰结构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7.彝族阿哲服饰综合特征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附录3 课题名称的推敲及文献调研工作 |
附录4 田野调查工作 |
附录5 田野资料分析 |
附录6 表录 |
附录7 图录 |
附录8 学术成果统计 |
(8)广西罗城仫佬族传统服饰的现代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仫佬族传统服饰特色研究 |
§2.1 仫佬族传统服饰的历史发展 |
§2.2 仫佬族传统服饰造型特点 |
§2.2.1 仫佬族传统服饰类型 |
§2.2.2 仫佬族传统服饰造型的形式美分析 |
§2.3 仫佬族传统服饰配饰 |
§2.3.1 配饰种类 |
§2.3.2 仫佬族传统配饰的审美形式 |
§2.4 仫佬族服饰纹样特点分析 |
§2.4.1 造型特点 |
§2.4.2 纹样形式特征 |
§2.4.3 色彩构成 |
§2.4.4 纹样题材分析 |
§2.5 仫佬族传统服饰刺绣形式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仫佬族传统服饰设计元素的提取 |
§3.1 仫佬族传统服饰元素提取 |
§3.1.1 色彩提取 |
§3.1.2 服饰局部提取 |
§3.2 仫佬族传统服饰纹样提取 |
§3.2.1 纹样色彩提取 |
§3.2.2 纹样图案提取 |
§3.3 提取的服饰、纹样素材归纳与整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仫佬族传统服饰及服饰纹样的现代衍生设计研究 |
§4.1 衍生设计应用理念 |
§4.1.1 仫佬族传统服饰的现代衍生设计原则 |
§4.1.2 设计目标 |
§4.2 现代衍生设计研究 |
§4.2.1 系列服装设计 |
§4.2.2 系列丝巾设计 |
§4.2.3 系列包袋设计 |
§4.2.4 系列帽饰设计 |
§4.2.5 系列团扇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仫佬族传统服饰的现代衍生设计成果总结 |
§5.1 设计结论 |
§5.2 后续问题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9)民间传统拼布艺术在服饰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传统拼布艺术概述 |
2.1 拼布的概念 |
2.2 中国拼布的起源 |
2.3 中国历史上具有特色的拼布服饰 |
2.3.1 僧侣服装 |
2.3.2 水田衣 |
2.3.3 富贵镶滚服 |
2.3.4 戏曲富贵衣 |
2.3.5 百家衣 |
2.3.6 穷苦百结衣 |
2.3.7 劳动水乡衣 |
2.3.8 拼布饰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民间传统拼布艺术表现形式及审美分析 |
3.1 中国传统拼布艺术视觉形式分析 |
3.1.1 传统拼布服饰图案 |
3.1.2 传统拼布服饰色彩 |
3.2 中国传统拼布服饰工艺材质 |
3.2.1 针法 |
3.2.2 材料 |
3.2.3 其他工艺 |
3.3 中国民间传统拼布艺术审美分析 |
3.3.1 拼布艺术产生的原因分析 |
3.3.2 民间传统拼布的内涵思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拼布艺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
4.1 拼缝形式 |
4.1.1 局部拼接 |
4.1.2 整体拼接 |
4.2 图案应用形式 |
4.2.1 规则图案 |
4.2.2 不规则图案 |
4.2.3 整体型图案 |
4.3 色彩搭配的应用 |
4.3.1 同类色 |
4.3.2 邻近色 |
4.3.3 对比色 |
4.3.4 无色彩 |
4.4 材料组合与再造 |
4.5 其他工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间传统拼布艺术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实践 |
5.1设计作品实践1 |
5.1.1 实践作品主题 |
5.1.2 制作说明及过程 |
5.2设计作品实践2 |
5.2.1 实践作品主题 |
5.2.2 效果图及作品制作说明 |
5.2.3 制作流程及过程 |
5.2.4 作品展示 |
5.3 实践作品的检验论证 |
5.3.1 实践作品图案方面 |
5.3.2 实践作品色彩方面 |
5.3.3 实践作品工艺材料方面 |
5.3.4 实践作品艺术性表达 |
5.4 设计总结 |
5.4.1 灵活运用传统拼布形式 |
5.4.2 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
5.4.3 结合现代流行元素 |
5.4.4 注重与当下事物的联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五彩瓷元素在46岁童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童装市场现状 |
1.1.2 “一带一路”政策与五彩瓷文化 |
1.1.3 4~6岁儿童能力发展和童装设计的需要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五彩瓷与服饰方面 |
1.3.2 4~6岁童装设计方面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框架 |
1.5 课题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五彩瓷的艺术特征分析 |
2.1 五彩瓷的概念与渊源 |
2.1.1 五彩瓷的概念 |
2.1.2 历史起源与发展 |
2.2 五彩瓷的艺术特征分析 |
2.2.1 五彩瓷的造型艺术特征分析 |
2.2.2 五彩瓷的纹饰艺术特征分析 |
2.3 五彩瓷元素的文化内涵 |
2.3.1 崇道辟邪,追求幸福 |
2.3.2 向往美好,崇尚自然 |
2.3.3 宣扬政绩,推崇儒家文化 |
第三章 五彩瓷元素在4~6岁童装设计中适用性分析 |
3.1 4~6岁童装现状分析 |
3.1.1 4~6岁童装的需求现状 |
3.1.2 国内外童装品牌现状分析 |
3.1.3 4~6岁童装设计发展趋势 |
3.2 4~6岁儿童生理与认知特征分析 |
3.2.1 4~6岁儿童的生理特征 |
3.2.2 蒙台梭利的儿童感知觉发展敏感期 |
3.2.3 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论 |
3.2.4 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
3.2.5 4~6岁儿童认知特征总结 |
3.3 4~6岁儿童服装特点分析 |
3.3.1 4~6岁儿童服装造型特点分析 |
3.3.2 4~6岁儿童服装色彩特点分析 |
3.3.3 4~6岁儿童服装纹饰特点分析 |
3.4 五彩瓷元素在4~6岁童装设计中的适用性分析 |
3.4.1 五彩瓷元素与童装风格的适用性分析 |
3.4.2 五彩瓷元素对4~6岁儿童美育益智作用分析 |
第四章 基于五彩瓷元素的4~6岁童装的设计 |
4.1 传统元素在童装设计中创新应用分析 |
4.1.1 中华经典元素在童装设计中创新应用分析 |
4.1.2 五彩瓷元素在童装设计中创新应用分析 |
4.2 五彩瓷元素的提取与设计方法分析 |
4.2.1 色彩的提取 |
4.2.2 纹饰的提取 |
4.2.3 五彩瓷纹饰创新设计 |
4.2.4 造型的提取 |
4.3 五彩瓷元素在童装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
4.3.1 设计定位 |
4.3.2 设计方法 |
4.3.3 创新与实践 |
4.4 设计实践作品存在的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服饰的色彩搭配与审美(论文参考文献)
- [1]茶文化在服饰搭配与审美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魏晓娟. 福建茶叶, 2021(11)
- [2]楚雄永仁彝族女性服饰色彩研究[D]. 高子涵. 云南艺术学院, 2021(02)
- [3]初中美术唐朝服饰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刘林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楚雄彝族服饰元素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民国时期服饰流行色彩语汇研究[D]. 张馨月. 东华大学, 2021(10)
- [6]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D]. 张佳沁. 江南大学, 2020(03)
- [7]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D]. 李慧. 云南艺术学院, 2020(07)
- [8]广西罗城仫佬族传统服饰的现代衍生设计研究[D]. 胡淑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9]民间传统拼布艺术在服饰产品中的应用研究[D]. 赵方. 青岛大学, 2020(01)
- [10]五彩瓷元素在46岁童装设计中的应用[D]. 刘蕊. 青岛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