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宣德庐陵广福寺铜钟(论文文献综述)
张星[1](2020)在《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风景区作为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体,其形成是在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宗教信仰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的产物。受佛教影响较大的风景区往往宗教活动和风景区建设达到统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奠定了风景区的格局与面貌。本文以宁波和舟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古今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佛教在甬舟地区各时期的发展历程对风景区形成分布与景观特色两大方面的影响,以期能够增加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历史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主要结果如下:(1)在整理研究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佛教在甬舟地区的演变历程和思想特点进行梳理,整理各历史时期僧人在甬舟地区活动踪迹和佛教有关的风景资源分布,分析和归纳出各历史时期佛教影响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三国—南北朝时期属于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的萌芽期,表现为僧人对风景区选址的探索。隋唐时期佛教在甬舟地区兴盛,受洪州禅“自然而然”思想的影响,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建寺修行的僧众渐多,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两宋元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已十分明显,风景区建设也不仅仅表现为佛教风景资源(寺院、佛塔等)的增多,还开始注重园林化环境的营造,亭、廊、桥等风景建筑开始出现。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中心往普陀山和招宝山转移,风景区建设注重借海造景和道路系统两侧景观特色的营造。民国以后,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在延续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风景区的旅游和游憩的功能。(2)结合实地调研,从寺院选址、空间序列组织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对佛教对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受佛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圆融”思想和士人山水审美的影响,僧人在寺院选址上表现为“山水崇拜”,以山岳丰富的自然空间内涵及其自然景观资源作为寺院和风景区建设的基址,结合借水造景营造僧众修身养性的极佳环境。在“因缘和合”佛教思想影响下,僧人主要利用道路系统、四季景观变化、竖向变化作为因果序列的桥梁,使得风景区形成了完整的空间序列。僧人、帝王和士人通过对空间境象的把握、经营和再创作模拟佛国净土景象,对风景区的佛教宗教意境和山水景观意境营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结合其他风景资源、气象资源和摩崖石刻、浮屠(佛塔)等特殊风景资源形式,共同形成了甬舟地区风景区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风貌。(3)研究表明,受佛教“慈悲观”和“知恩报恩”主张的影响,寺院营建注重对建筑周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佛寺整体布局形式表现出依据功能布局和契合自然环境的特点,平面布局上形成了以中轴线式为主,因地制宜采用院落式、散点式、集锦式布局为辅的建筑布局形式。并通过空间序列组织、空间的对比、空间的渗透和层次以及园林化空间营造四种方式进行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烘托佛教宗教氛围,营造意境深幽的园林环境。
袁坤[2](2017)在《江西宜春禅宗与地方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通过对禅宗在宜春地区传法脉络的分析和对三大祖庭寺院修建过程的考察,探究禅宗与宜春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唐中后期,随着宜春地区人口的增多、经济开发的加速和科举文化的繁盛,禅宗开始在宜春落地生根。禅宗在宜春的广泛传播根植于宜春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人文环境,以及官僚士大夫对宜春禅宗的青睐。与此同时,宜春地区流传的诸多民间信仰与禅宗之间的冲突、糅合呈现出大传统与小传统共存于同一空间的和谐图景。建构于这一时期的诸多灵验故事不但映证了禅宗与宜春地方社会的积极互动,而且展现了唐宋时期宜春地区经济开发的历程和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宋前中期,朝廷对宜春禅宗的封赐达到了一个高峰,三大祖庭的增建规模也更为宏伟,四方前来修法的人数较之前有所增加。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禅宗开始从宜春大规模向南北诸省及海外扩散,奠定了“三大祖庭”地位确立的认同基础,宜春禅宗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而从其弘法规模来看,到宋后期又不断呈现式微之势。有宋一朝,政府放松了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土地私有越来越普遍,租佃关系进一步确立,以“禅农”“禅茶”为特征形成的禅院庄园地主经济即属于这一时代的产物。明清时期,宜春禅宗逐渐衰弱下来,有的寺庙甚至到了僧散寺废的境地,禅院庄园地主经济的继续发展激发了禅宗与地方官府、土民的诸多矛盾。然而,地方士绅、大家族对禅院修建、法脉恢复的大力支持又使禅宗得以延续不灭。
李常生[3](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指出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任晓炜[4](2009)在《缘督庐中的金石世界》文中指出本文第一章记述叶昌炽四十八年期间的出游、入仕前后的金石活动,再现府志分纂、考场生员、入仕学政这三个角色对叶昌炽金石研究的影响。第二章通过日记中叶昌炽的金石交往,了解出入于缘督庐的藏书家、目录学家、出版家、经史学家、书法家等各种人物,由此呈现出清末碑拓收藏的面貌。第三章论述苏州望族潘氏与叶昌炽的往来,揭示潘祖荫在当时金石拓本的收藏所起到的引导作用。第四章在描述缘督庐金石世界的具体人物后,叙述叶昌炽的碑刻拓本收藏的交易场所、碑估、职业访碑人之交易特征、价格构成、作伪、鉴定、收购特征等碑刻拓本的流通体制问题,以及友人赠送的拓本来源。最后一章是对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藏苏州文学山房印本《语石》批注本内容作笺注。附录部分依据《缘督庐日记》辑录其中的金石史料,并整理上海图书馆所藏叶氏稿本两种,旨在为学术界提供基本资料。
张宇[5](2008)在《《阮庵笔记五种》校注》文中研究指明况周颐(1861—1926),清广西临桂人,字夔笙,号阮庵、蕙风,光绪五年(1879)举人。清末任内阁中书,后漂泊扬州、武昌、南京等地,担任两江总督端方等人的幕僚。入民国后,流寓上海,以遗老自居,鬻文为生。工词,为晚清四大词人之一。所着《蕙风词话》在词学史上影响巨大。《阮庵笔记五种》为况周颐笔记作品代表作,内容丰富。文学方面,笔记中保留了况周颐的大量词论,抄录了许多名家诗文,记叙了一些文坛逸闻。史学方面,笔记中记录了清代中后期的许多人物史事和典章制度。金石学方面,笔记中着录了众多的金石器物,并总结了一些金石学经验。笔记中还收录了不少关于文字、训诂等学术考据方面的内容。此外,笔记中对四川、广西两省以及扬州、常州、南京等城市的风土人情也有生动描绘。这些内容,既有助于对文学尤其是况周颐词学思想的研究,也有助于对历史人物与事实的原貌的探寻,同时有助于对金石器物的鉴别与研究。本校注以况周颐晚年亲自编订的《蕙风丛书》所收《阮庵笔记五种》为底本,以第一生修梅花馆抄本、清光绪丁未(1907)刻本为参校本。在校注的基础上,再对原作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力图发掘其学术研究价值。
陈双印[6](2007)在《敦煌写本《诸山圣迹志》校释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敦煌写本《诸山圣迹志》是敦煌名僧范海印和尚于五代后梁末年到后唐同光时期游历各地州郡寺院、名山圣迹的记录,属于行记一类作品。文书中不但记述了五台山文殊道场的来历,对五台山中、东、西、南、北五台有比较详细的描述,而且依照行走路线,对所经过的州郡寺院、僧尼人数也有精确记载,此外还涉及到了河北道、杨氏吴国所管州县数目以及许多州镇城池规模、民俗物产、经济发展等,是研究晚唐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民俗、佛教、州镇建置等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对新、旧《五代史·地理志》这方面记载的不足,也多有弥补。本文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研究部分。依据文书记录,结合传世史籍以及佛教文献记载,一方面考证出写本《诸山圣迹志》的作者就是敦煌名僧范海印;另一方面对晚唐五代时期太原、河北以及南方等地的佛教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第三,利用文书记载和考古发掘材料、文献资料,对五代时期扬州城进行了考证;第四,对晚唐五代时期荆州、襄州经济发展情况也做了一些探讨。下编主要在郑炳林先生《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一书对《诸山圣迹志》校释的基础上,依据《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2卷)影印件和郝春文先生主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3卷)录文,进行了校释。
彭适凡[7](2002)在《赣鄱地区音乐文物概述》文中研究指明
康信立[8](1990)在《明宣德庐陵广福寺铜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吉安市博物馆收藏一口明朝宣德六年(1431)有宣宗朱瞻基“敕谕”铭文的双龙缠体悬纽铜钟,重356公斤,通高122厘米,悬钮高22厘米;圆形,钟口直径82厘米,顶直径58厘米,八菱莲瓣口。腹部厚2.5厘米,鼓部厚5厘米。铸造精细平滑无疵,造型美观大方(图一)。钟的上沿部有四道圈纹,中间饰有莲花瓣夹莲芯花纹24组。钟的整体呈藏经纸色,具有宣德盛世铸铜工艺的特征。钟腹部对着四只龙爪,铸有四块梯形(上下底分别为23.5、24.5、高17厘米)刻铭,
二、明宣德庐陵广福寺铜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宣德庐陵广福寺铜钟(论文提纲范文)
(1)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佛教的概念 |
1.3.2 甬舟地区的概念 |
1.3.3 风景区的概念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佛教在甬舟地区的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4.1 佛教在宁波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4.2 佛教在舟山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2 佛教与风景区的关系研究 |
1.4.3 佛教对甬舟地区寺庙园林的影响研究 |
1.4.3.1 寺庙园林的景观特征 |
1.4.3.2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
1.4.3.3 寺庙园林空间研究 |
1.4.4 佛教对甬舟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4.1 佛教对宁波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4.2 佛教对舟山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5 小结 |
1.5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1.1 文献查阅法 |
1.6.1.2 实地调研法 |
1.6.1.3 学科交叉法 |
1.6.1.4 归纳总结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因素探究 |
2.1 佛教思想对风景区的影响 |
2.2 僧人活动对风景区的影响 |
2.3 敬佛帝王对风景区的影响 |
2.4 崇佛士人对风景区的影响 |
2.5 信佛民众对风景区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形成分布的影响 |
3.1 秦汉时期 |
3.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2.1 三国时期 |
3.2.1.1 稳定的社会环境 |
3.2.1.2 航运的发展 |
3.2.1.3 统治阶级的支持 |
3.2.2 两晋时期 |
3.2.2.1 东晋名僧思想的转变 |
3.2.2.2 东晋名士的玄学思想 |
3.2.2.3 玄学与佛教合流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选址探索 |
3.2.3 南北朝时期 |
3.2.3.1 南朝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
3.2.3.2 南朝士人对佛教发展的促进作用 |
3.2.3.3 南朝时期甬舟地区的僧人活动及寺院建设 |
3.2.4 小结 |
3.3 隋唐时期 |
3.3.1 历史背景 |
3.3.1.1 统治阶级的支持 |
3.3.1.2 经济持续发展 |
3.3.1.3 地方兴修水利 |
3.3.2 佛法大乘之突起 |
3.3.2.1 禅宗(洪州禅)的发展、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 |
3.3.2.2 观音信仰的传入 |
3.3.3 隋唐时期僧人的传播活动 |
3.3.4 隋唐寺院的兴盛 |
3.3.5 隋唐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 |
3.3.6 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 |
3.3.6.1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
3.3.6.2 金峨山风景区 |
3.3.6.3 东钱湖风景区 |
3.3.6.4 雪窦山风景区 |
3.3.6.5 五磊山—杜白湖风景区 |
3.3.6.6 达蓬山风景区 |
3.3.7 小结 |
3.4 五代吴越时期 |
3.4.1 历史背景 |
3.4.2 五代吴越时期寺院建设情况 |
3.4.3 五代吴越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建设与分布 |
3.4.4 五代吴越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
3.4.4.1 东钱湖风景区 |
3.4.4.2 雪窦山风景区 |
3.4.5 小结 |
3.5 宋元时期 |
3.5.1 历史背景 |
3.5.1.1 地方经济文化繁荣 |
3.5.1.2 帝王官宦支持 |
3.5.1.3 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加重 |
3.5.2 佛教派别的涌现与融合 |
3.5.2.1 天台宗的传入与中兴 |
3.5.2.2 禅宗鼎盛 |
3.5.2.3 律宗 |
3.5.2.4 净土宗 |
3.5.2.5 家家观音,户户弥勒 |
3.5.3 两宋寺院建设之兴盛 |
3.5.4 禅寺、教寺“五山十刹”的诞生 |
3.5.5 两宋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
3.5.5.1 月湖风景区 |
3.5.5.2 龙泉山风景区 |
3.5.5.3 灵山风景区 |
3.5.5.4 普陀山风景区 |
3.5.5.5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
3.5.5.6 东钱湖风景区 |
3.5.5.7 雪窦山风景区 |
3.5.6 元代时期 |
3.6 明清时期 |
3.6.1 历史背景 |
3.6.1.1 明、清时期佛教政策 |
3.6.1.2 倭寇侵扰,“海禁”施行 |
3.6.1.3 帝王南巡,促进发展 |
3.6.2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
3.6.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建设情况 |
3.6.3.1 明清时期宁波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
3.6.3.2 明清时期舟山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
3.6.3.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的修复与重建 |
3.6.4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
3.6.4.1 普陀山风景区 |
3.6.4.2 招宝山风景区 |
3.6.5 小结 |
3.7 民国至今(1911年至今) |
3.7.1 历史背景 |
3.7.2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
3.7.3 民国至今寺院发展情况 |
3.7.4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
3.8 本章小结 |
4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 |
4.1 佛教对寺院选址的影响 |
4.1.1 山岳崇拜,因山择址 |
4.1.1.1 位于山下 |
4.1.1.2 位于山腰 |
4.1.1.3 位于山巅 |
4.1.2 依势筑院,借水造景 |
4.1.2.1 借湖景 |
4.1.2.2 借江景 |
4.1.2.3 借瀑景 |
4.1.2.4 借海景 |
4.2 佛教对风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的影响 |
4.2.1 利用寺前香道组织空间序列 |
4.2.2 利用四季景观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
4.2.3 利用竖向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
4.3 佛教对风景区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1 佛教对宗教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1.1 佛教对景名、景联的影响 |
4.3.1.2 园林植物的选用与配置 |
4.3.2 佛教对山水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2.1 楹联匾额 |
4.3.2.2 以诗词点题 |
4.3.2.3 历史遗迹与文化传说 |
4.4 佛教影响下的特殊风景资源形式 |
4.4.1 摩崖石刻 |
4.4.2 浮屠(佛塔) |
4.5 本章小结 |
5 佛教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特殊建筑布局形式 |
5.1 甬舟地区寺院建筑布局形式的演变 |
5.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建筑布局形式的影响 |
5.2.1 佛寺的整体布局形式 |
5.2.1.1 因山就势,顺势而为 |
5.2.1.2 功能划分,布局合宜 |
5.2.2 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 |
5.2.2.1 中轴线式布局 |
5.2.2.2 院落式布局 |
5.2.2.3 散点式布局 |
5.2.2.4 集锦式布局 |
5.3 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 |
5.3.1 空间序列的组织 |
5.3.2 空间的对比 |
5.3.3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
5.3.4 园林化空间的营造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江西宜春禅宗与地方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意识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禅宗在宜春区域传播的生态基础 |
2.1 区位与地理环境 |
2.2 经济与人文环境 |
2.3 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三祖庭的出现 |
第3章 禅宗与民间信仰的糅合 |
3.1 国家对禅宗的封赐 |
3.2 佛、道、民间神只的并存 |
3.3 禅宗与民间信仰的冲突、糅合:以沩仰宗为例 |
第4章 禅宗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
4.1 士绅、家族与禅宗:信仰传播中的引力及推力 |
4.2 禅农、禅茶与禅宗:禅院庄园地主经济的形成 |
4.3 官府、土民与禅宗:赋税纠纷及土地权的争夺 |
4.4 灵验故事所见的地方社会: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 |
第5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禅宗五家七宗表 |
附录二 宜春各地区寺庵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册 |
第一篇 绪论 |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
第一章 苏轼源乡 |
第二章 眉山 |
第三章 苏轼族系 |
第三篇 眉山苏轼 |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
第五篇 母丧回乡 |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
第三章 总结 |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
第六章 结论 |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五章 本篇小结 |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
第一章 宋代杭州 |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下册 |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
第二十七篇 结论 |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
附件 |
主要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缘督庐中的金石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学者生涯中的访碑活动 |
一 编修府志期间金石采访活动 |
二 应试出游期间访碑 |
三 游宦期间访碑 |
第二章 典籍渊薮中的收藏家 |
一 藏书家的碑帖收藏 |
1 虞山瞿氏铁琴铜剑楼 |
2 汪鸣銮、江标、吴大澂 |
3 黄再同、费念慈、曹元弼、王同愈 |
二 目录学家、出版家的碑帖收藏 |
1 叶昌炽与缪荃孙的学术交往 |
2 叶昌炽与蒋凤藻的交往 |
3 叶昌炽与刘世珩的交往 |
第三章 苏州望族潘氏与叶昌炽的金石往来 |
第四章 碑帖的流通 |
一 来访缘督庐的碑估 |
二 鉴别与购置 |
三 友朋赠送 |
第五章 《语石》批校笺证 |
附录 |
一 缘督庐过眼碑帖书画录 |
二 五百经幢馆碑目初稿 |
三 五百经幢馆唐志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阮庵笔记五种》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况周颐简介 |
1.1 况周颐生平 |
1.2 况周颐的词及词话 |
1.3 况周颐的着述 |
第二章、《阮庵笔记五种》概述 |
2.1 概述 |
2.2 创作背景 |
2.2.1 五个地方与五种笔记 |
2.2.2 创作心态 |
第三章、《阮庵笔记五种》的内容 |
3.1 文学品藻 |
3.1.1 词话 |
3.1.2 诗文抄录 |
3.1.3 文坛逸闻 |
3.2 人物掌故 |
3.3 历史典章 |
3.4 金石碑版 |
3.5 学术考据 |
3.6 风土人情 |
第四章、《阮庵笔记五种》的价值 |
4.1 文学 |
4.1.1 与《蕙风词话》的比较 |
4.1.1.1 增删 |
4.1.1.2 短缺 |
4.1.1.3 未收 |
4.1.2 其他文学研究价值 |
4.2 史料 |
4.2.1 人物史事 |
4.2.2 典章制度 |
4.3 金石 |
4.3.1 搜集和研究金石器物 |
4.3.2 利用金石文献治学 |
4.3.3 总结金石学经验 |
4.4 考据 |
4.5 思想 |
4.5.1 爱国但保守 |
4.5.2 家国身世之感 |
第五章、《阮庵笔记五种》的艺术特色 |
5.1 体例:兼容两类,设置附录 |
5.2 风格:生动与厚重 |
第六章、《阮庵笔记五种》的版本 |
6.1 四种版本 |
6.1.1 光绪丁未刻本 |
6.1.2 《蕙风丛书》本 |
6.1.3 第一生修梅花馆抄本 |
6.1.4 未见之稿本 |
6.2 《西底丛谈》与《卤底丛谈》辨证 |
6.3 校勘 |
6.3.1 底本 |
6.3.2 参校本 |
附录一、《阮庵笔记五种》中所记之金石 |
附录二、《阮庵笔记五种》各版本目次比较 |
《阮庵笔记五种》校注 |
凡例 |
选巷从谈卷第一 凡三十六则 |
第一、文选巷 |
第二、小牛录巷住宅 |
第三、砖文"杨州" |
第四、旧城砖 |
第五、砖文"镇江前军" |
第六、砖文"大使府烧造" |
第七、砖文"殿" |
第八、苏亭 |
第九、刘玉(?) |
第十、扬州金石家言 |
第十一、文选楼藏石汉画像 |
第十二、阮氏家庙藏器 |
第十三、寰盘拓本 |
第十四、阮氏铜器拓本七种 |
第十五、汉汤金铜器 |
第十六、真子飞霜镜 |
第十七、唐石轩藏石 |
第十八、让翁艺事 |
第十九、宋井铭 |
第二十、甘泉山古井寺井栏 |
第二十一、汤柏龢 |
第二十二、砖文"吴惟造" |
第二十三、杨花萝卜 |
第二十四、竹坨之"坨" |
第二十五、姓名小考 |
第二十六、李福黄梅花词 |
第二十七、《林姑曲》 |
第二十八、元广盈库碣 |
第二十九、日本重修孔子庙碑拓本 |
第三十、扬州城三绝 |
第三十一、元铜权文 |
第三十二、"子将"与"案"之考据 |
第三十三、王渔洋冶春虹桥词 |
第三十四、对偶之佳者 |
第三十五、拘小 |
第三十六、桃花鵽 |
选巷丛谈卷第二 临桂况周仪阮庵记 凡五十七则,附录两则 |
第一、怀半唐词 |
第二、宋刻东坡象残石 |
第三、高士奇砚 |
第四、陈铎词 |
第五、邓世昌书 |
第六、访碑使 |
第七、文选楼 |
第八、梅蕴生 |
第九、周稚圭系孙孟文诗 |
第十、徐穆词 |
第十一、严廷中《扬州好》词 |
第十二、阮元宴高材生 |
第十三、阮元戏臧镛堂 |
第十四、阮元重建暴书亭 |
第十五、暴书亭之再修 |
第十六、二老堂 |
第十七、阮元受礼 |
第十八、阮元致富 |
第十九、刘毓崧 |
第二十、《国朝汉学师承记》 |
第二十一、罗士琳 |
第二十二、吴让之 |
第二十三、朱铨甫 |
第二十四、汉厉王铃 |
第二十五、子刃鼎 |
第二十六、汪砚山着录之金石 |
第二十七、刘冰衫 |
第二十八、幢写作"憧" |
第二十九、奉华堂澄泥砚 |
第三十、闺人考史成书 |
第三十一、郡志金石志之失 |
第三十二、阮元教子 |
第三十三、金正喜 |
第三十四、魏源别业 |
第三十五、龚自珍剧谈飞靴 |
第三十六、阮元推重龚自珍 |
第三十七、龚自珍赠魏源联 |
第三十八、龚自珍逸事 |
第三十九、李笙鱼所藏金石价目 |
第四十、要离墓残碣 |
第四十一、唐闻喜县令杨君夫人裴氏墓志 |
第四十二、伏生之女传《尚书》 |
第四十三、竹溪上人 |
第四十四、离六堂诗 |
第四十五、福州龟山智真禅师诗偈 |
第四十六、琅嬛仙馆花瑞 |
第四十七、琼花 |
第四十八、冯小青 |
第四十九、辛汉清记瘦西湖 |
第五十、七撮星 |
第五十一、小苎萝村 |
第五十二、"焦山书藏"题额 |
第五十三、阮元藏宋椠《金石录》 |
第五十四、治痘 |
第五十五、芮枣 |
第五十六、奶姆 |
第五十七、高粹曾赠联 |
第五十八、灵隐书藏 |
第五十九、阮元集坡诗 |
附录 |
第一、仙女 |
第二、红莲 |
西底丛谈 临桂况周仪阮庵记 凡三十则 |
第一、范泰衡辨敌 |
第二、马定国之死 |
第三、碛 |
第四、《集古堂记》 |
第五、觉公纪德碑 |
第六、曜公道行碑 |
第七、"七月"作"漆月" |
第八、曹济之题名 |
第九、岑公洞摩崖杨一鸣诗 |
第十、万县西南山摩崖 |
第十一、天生城石刻 |
第十二、天生城在当县故城 |
第十三、武陵场 |
第十四、涪州石鱼题名 |
第十五、白鹤梁朱昂诗摩崖 |
第十六、蹇材望 |
第十七、不可识之字 |
第十八、名字禁忌 |
第十九、梁时万县沿革 |
第二十、蜀中海棠有香 |
第二十一、梅仙 |
第二十二、花州 |
第二十三、巫峡十二峰 |
第二十四、司马光幼时在蜀 |
第二十五、土戴石 |
第二十六、沈靖卿 |
第二十七、樊敏碑 |
第二十八、香草 |
第二十九、"离"即古"雅"字 |
第三十、主腰 |
兰云菱梦楼笔记 临桂况周仪虁生记 凡四十六则 |
第一、兰云菱梦楼 |
第二、吴中行玉杯 |
第三、南兰 |
第四、毘陵 |
第五、卷施阁 |
第六、晏公庙 |
第七、《玉尘集》所述云溪 |
第八、黄仲则题《机声灯影图》 |
第九、瓯北故宅 |
第十、缪荃荪谈万县西南山石刻 |
第十一、碑帖藏家 |
第十二、毘陵某氏藏石 |
第十三、《玉台名翰》及朱淑真书 |
第十四、蹇嫒书 |
第十五、"玉台大小徐" |
第十六、簪花阁帖 |
第十七、闺秀书石 |
第十八、《武阳艺文志》有关金石者 |
第十九、《西北域记》 |
第二十、陈聂恒词 |
第二十一、《武阳金石志》体例 |
第二十二、吴季子墓碑 |
第二十三、宋高宗御书《孝经》石刻 |
第二十四、虢季子白盘 |
第二十五、披裘公 |
第二十六、《表忠录》题词 |
第二十七、陈圆圆词 |
第二十八、兰陵美酒郁金香 |
第二十九、方言"底雅" |
第三十、方言"老" |
第三十一、方言"七簇星" |
第三十二、稻 |
第三十三、《黄庭经》刻石 |
第三十四、祝陵 |
第三十五、《玉梅后词·玲珑四犯》 |
第三十六、重晤半唐 |
第三十七、新丰酒 |
第三十八、半唐谏驻跸颐和园事 |
第三十九、挽半唐联 |
第四十、冯永年词 |
第四十一、黄体正词 |
第四十二、太清春词 |
第四十三、吴镇词 |
第四十四、蔡秉衡词 |
第四十五、陈铎《草堂馀意》 |
第四十六、顾祺卿笔 |
蕙风簃随笔卷第一 凡六十二则 |
序 |
第一、"饴"之古文 |
第二、四皓 |
第三、金石学术语 |
第四、"辫"字释意 |
第五、"寺"辨 |
第六、"泥中"、"中露"考 |
第七、登州石刻 |
第八、"内人"辨 |
第九、陶隐居书《瘗鹤铭》之确证 |
第十、李易安词袭梅宛陵诗 |
第十一、"盘查"辨 |
第十二、阮葵生词 |
第十三、梁元帝徐妃 |
第十四、刘伶妇 |
第十五、史事杂识 |
第十六、近人用典 |
第十七、颜真卿子侄 |
第十八、欧阳通 |
第十九、燕子矶石刻 |
第二十、张从申书 |
第二十一、术数 |
第二十二、巴县摩崖 |
第二十三、董武钟 |
第二十四、汉代碑拓鉴定 |
第二十五、隋唐碑拓鉴定 |
第二十六、贺方回题名 |
第二十七、鄂垣高冠山题刻 |
第二十八、唐李颉墓志 |
第二十九、尊胜陀罗尼经石刻鉴定 |
第三十、青乌之术 |
第三十一、顾、成交谊 |
第三十二、大冯三兄救吴汉槎 |
第三十三、杭世骏 |
第三十四、朱淑真《菊花诗》 |
第三十五、屈大均《潇湘神》词 |
第三十六、"倚声"之出处 |
第三十七、《兵要望江南词》 |
第三十八、左誉词 |
第三十九、《敬斋古今黈》 |
第四十、词名《六么令》 |
第四十一、《泉布统志》 |
第四十二、厌胜钱 |
第四十三、"四王五恽" |
第四十四、华夷王霸局量识见之异 |
第四十五、品衔之罕见者 |
第四十六、金石着作 |
第四十七、《善权寺古今录》 |
第四十八、韦瓘 |
第四十九、晋刘韬墓志 |
第五十、"汉斯叜邑长"'玉印 |
第五十一、小底 |
第五十二、南宫铁狮子 |
第五十三、《说文》之名所本 |
第五十四、梅目 |
第五十五、宋儒用汉诂 |
第五十六、破题 |
第五十七、巧用硼砂 |
第五十八、婴香 |
第五十九、《瀛洲道古录》 |
第六十、名字不适宜 |
第六十一、直躬 |
第六十二、《大雅堂集》 |
蕙风簃随笔卷第二 临桂况周仪阮庵记 凡九十九则 |
第一、候充文渊阁检阅 |
第二、内阁掌故 |
第三、汉侍读直房 |
第四、内阁大门外坡陀 |
第五、内阁大堂泥砚 |
第六、大学士到阁履新 |
第七、内阁票拟 |
第八、票签署名 |
第九、覃恩诰轴 |
第十、黄鲁直字号 |
第十一、互、(?)、牙三字传讹 |
第十二、果报与前定 |
第十三、菜玉 |
第十四、高丽权贵妃词 |
第十五、"手民"辨 |
第十六、文字杂辨 |
第十七、"去"辨 |
第十八、议民 |
第十九、比部 |
第二十、"小生"源起 |
第二十一、以远祖字为名 |
第二十二、"装幖"辨 |
第二十三、收藏家藏石滥觞 |
第二十四、苏书贵瘦 |
第二十五、三郎非年少 |
第二十六、陶、季两家往还 |
第二十七、陶、左二公交谊 |
第二十八、毕沅爱才 |
第二十九、毕沅待士优异 |
第三十、龚芝麓轶事 |
第三十一、《我战录》 |
第三十二、"汧"辨 |
第三十三、"绕梁"辨 |
第三十四、童乌 |
第三十五、《董西厢》多金时方言 |
第三十六、"叩"辨 |
第三十七、涪翁有二 |
第三十八、西狭颂之五瑞图 |
第三十九、魏司马绍墓志 |
第四十、旧藏《己亥杂诗》 |
第四十一、龚、魏齐名之始 |
第四十二、龚自珍闱作 |
第四十三、龚自珍藏"婕妤妾赵"玉印 |
第四十四、《无量寿经》 |
第四十五、戢武阁 |
第四十六、《玉海》有二 |
第四十七、方言有适合正音者 |
第四十八、奇字可入诗者 |
第四十九、处洋人死刑 |
第五十、松筠之门生 |
第五十一、翁心存评汉学与宋学 |
第五十二、五女归一姓 |
第五十三、杨慧林 |
第五十四、况雄 |
第五十五、况湟通用 |
第五十六、况钟改文 |
第五十七、况钟衣冠墓 |
第五十八、江朝宗师况素桐 |
第五十九、屈原有二女 |
第六十、"眽眽不得语"辨 |
第六十一、"(卝)"辨 |
第六十二、妲己 |
第六十三、龚自珍藏赵飞燕印异说 |
第六十四、青冢 |
第六十五、汉太官壶铭 |
第六十六、陶隐居墓志 |
第六十七、"酢"与"醋"辨 |
第六十八、"检点"字宋人作"点检" |
第六十九、易安居士三十一岁照 |
第七十、易安照初临本 |
第七十一、容若词名所本 |
第七十二、梁汾词名所本 |
第七十三、取名用佛语 |
第七十四、校宋本《五灯会元》札记 |
第七十五、神光立雪 |
第七十六、凫茈 |
第七十七、舍利一作"设利" |
第七十八、有于见存之僧而得其舍利者 |
第七十九、"院长"与"山长" |
第八十、三教同理 |
第八十一、《吹网录》命名所本 |
第八十二、寐语 |
第八十三、吴藻词名所本 |
第八十四、"青乌"不作"青鸟"之证 |
第八十五、"孔乙己"之出处 |
第八十六、东坡与玉泉皓斗机锋芒 |
第八十七、对牛弹琴 |
第八十八、以绮语说禅 |
第八十九、韩愈与大颠交游 |
第九十、支那 |
第九十一、"五角六张"与"八凹九凸" |
第九十二、禅门举唱亦喜用"书云日" |
第九十三、唐宋人以"某甲"自称 |
第九十四、"厍"辨 |
第九十五、杓卜遗法 |
第九十六、"滑头" |
第九十七、以词为偈子 |
第九十八、"可中"辨 |
第九十九、"峭"字活用 |
蕙风簃二笔卷第一 临桂况周仪阮庵记 凡八十三则 |
第一、金陵书局肇始 |
第二、刘禹锡《与歌者米嘉荣》诗 |
第三、刘禹锡红笙诗 |
第四、西藏灯具 |
第五、古石刻纪年之异者 |
第六、"大中天圣"年号 |
第七、姓"夫容" |
第八、女人男名 |
第九、天然对偶 |
第十、只游 |
第十一、黄、米二公篆书 |
第十二、赵孟吁书 |
第十三、《湖楼请业图》 |
第十四、"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
第十五、"风"与"分" |
第十六、荣禄逸事 |
第十七、考选南斋翰林 |
第十八、内阁公事 |
第十九、画诺 |
第二十、内阁缮写签支 |
第二十一、"茅"、"弟"、"弚"辨 |
第二十二、"枭"、"娇"辨 |
第二十三、"孟尝君"非谥号 |
第二十四、历日建除之名 |
第二十五、客星 |
第二十六、以地名名船 |
第二十七、复姓单举下一字 |
第二十八、《张允碑》之"左丘" |
第二十九、察战巷 |
第三十、天下十三省皆有号 |
第三十一、鼻烟壶 |
第三十二、荀卿之名、字 |
第三十三、直庐壁画 |
第三十四、萱草、关雎皆不雅 |
第三十五、古以猥亵语入史者 |
第三十六、古人沿袭盛名 |
第三十七、唐人联句 |
第三十八、苍头 |
第三十九、丁连然君阙 |
第四十、菊轩先生诗 |
第四十一、王质词 |
第四十二、古名媛有节为才掩者 |
第四十三、扬州顾生遇陈提督元勋事 |
第四十四、福康安上奏章费万金 |
第四十五、周晋《清平乐》词 |
第四十六、别状 |
第四十七、钟馗、角黍不止端午用 |
第四十八、唐人以"执事"为不恭之称 |
第四十九、音内言外 |
第五十、"音内言外"再解 |
第五十一、《镜花缘》之所本 |
第五十二、不可识之字 |
第五十三、不可解之义 |
第五十四、《验方新编》 |
第五十五、奉圣夫人德政碑 |
第五十六、采石矶"太白脱靴"、"山谷返棹"两图 |
第五十七、东坡避讳 |
第五十八、避端慧太子讳 |
第五十九、为花蕊夫人辨诬 |
第六十、花蕊夫人之死异说 |
第六十一、"两"辨 |
第六十二、宋人不讳再嫁 |
第六十三、《六经阁记》 |
第六十四、唐宋人诗词中方言 |
第六十五、八股文之兴废 |
第六十六、古时妇人封号 |
第六十七、元以词曲取士 |
第六十八、唐人金石话 |
第六十九、琥珀 |
第七十、相士亦称待诏 |
第七十一、名词杂解 |
第七十二、阎苍舒原名安中 |
第七十三、邓世昌之死 |
第七十四、《高丽近世史》 |
第七十五、"廉"辨 |
第七十六、"镏"辨 |
第七十七、镏姓 |
第七十八、浯溪石刻"溪园" |
第七十九、特旨中书 |
第八十、姓名省字 |
第八十一、渔洋冶春虹桥 |
第八十二、毛西河夫人绝犷悍 |
第八十三、十八学士有三 |
蕙风簃二笔卷第二 桂屑 凡五十九则 |
第一、张鸣凤 |
第二、处士严毖 |
第三、瓦氏 |
第四、李壮士 |
第五、《佟敬堂墓表》 |
第六、麻维绪 |
第七、西事西了 |
第八、平乐三贤祠 |
第九、孔有德不杀瞿式耜后人 |
第十、三御史 |
第十一、潘(?) |
第十二、陈宏谋节俭 |
第十三、陈宏谋箴言 |
第十四、陈宏谋谦退 |
第十五、陈宏谋避讳改名 |
第十六、陈宏谋妙解"迂阔" |
第十七、陈宏谋赞闺秀 |
第十八、韦铁髯 |
第十九、韩国赵侯辛君 |
第二十、古铜戈矛 |
第二十一、味易岩 |
第二十二、紫霞翁题名 |
第二十三、续谈紫霞翁题名 |
第二十四、《谢志》误收之石刻 |
第二十五、博白将军洞题名 |
第二十六、《西山功德记》拓本 |
第二十七、马平仙奕山立鱼石室题刻 |
第二十八、朱、张两先生 |
第二十九、杨妃有生于粤西之说 |
第三十、杨妃生于粤西之证据 |
第三十一、《宋诗纪事》无时代人 |
第三十二、彭昱尧《大梁秋兴八首》 |
第三十三、李蓉舲《关中杂咏》八首录二 |
第三十四、唐月山《采莲曲》 |
第三十五、左丽笙《采桑词》 |
第三十六、陈继昌题《陈其年填词图》诗 |
第三十七、桂林临川李氏 |
第三十八、《韦庐八家吟侣》 |
第三十九、张忠烈公墓 |
第四十、桂林有桂之证据 |
第四十一、《韶音洞》诗 |
第四十二、《杂体诗钞》 |
第四十三、《心日斋十六家词录》 |
第四十四、四印斋所刻词 |
第四十五、开元寺唐《舍利函记》 |
第四十六、"桂林无杂木" |
第四十七、临桂方言有甚雅而近古者 |
第四十八、试山羊血、独脚莲法 |
第四十九、康熙时典试不必皆用进士 |
第五十、康熙时随宦子弟准与所在省试 |
第五十一、粤人居官专补有瘴缺 |
第五十二、稀姓 |
第五十三、陈元寿寄子诗 |
第五十四、"道光宇宙" |
第五十五、果报 |
第五十六、梁省吾义举 |
第五十七、《碧萝吟馆随笔》 |
第五十八、阮元眷恋阳朔 |
第五十九、《桂胜》与《桂故》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论文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敦煌写本《诸山圣迹志》校释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凡例说明 |
上编(研究篇) 敦煌文书S.529v《诸山圣迹志》研究 |
S.529v《诸山圣迹志》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研究的现状 |
(一) 文书定名 |
(二) 文书释读 |
(三) 初步研究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校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 |
三、S.529v《诸山圣迹志》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中的困难 |
敦煌僧人的中原巡礼与《诸山圣迹志》撰写者及写作年代问题 |
一、后唐定州开元寺参学僧归文与诸山圣迹志 |
二、P.3973往五台山行记与《诸山圣迹志》撰写者的关系 |
三、敦煌名僧范海印和尚的中原巡礼活动 |
四、《诸山圣迹志》的巡礼时间问题 |
《诸山圣迹志》与其它几件"往五台山行记"文书的关系蠡测 |
一、P.2977《五台山残志》、(P.3973、P.4648、S.397)《往五台山行记》、P.3931《印度普化大师游五台山行记》释文 |
二、往五台山行记类作品出现的背景 |
三、往五台山行记类作品的功用 |
晚唐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的太原佛教 |
一、太原突出的政治地位,佛教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好 |
二、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兴起,在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太原佛教的兴盛 |
三、太原成为摹画五台山图的基地,从而带动了太原佛教的发展 |
四、"五台山进香道"对太原地区佛教的推动 |
五代时期河北地区佛教发展 |
一、长期的战乱形势,给了佛教滋生的土壤 |
二、从唐王朝后期兴起的"五台山进香道"对河北地区佛教的推动 |
三、帝王士大夫的崇信和护佑 |
四、河北地区的禅宗 |
(一) 河北地区禅宗概况 |
(二) 河北地区禅宗的发展演变 |
(三) 河北地区禅宗发展原因 |
五代时期的扬州城考 |
一、敦煌文书S.529v所载扬州城及其真实性 |
二、历代典籍中有关扬州城的记载 |
三、考古出土文物是五代时期扬州城存在的有力佐证 |
四、有关五代时期的扬州城考辩 |
五、关于五代时期扬州城"四面十八门"的几个问题 |
五代后梁、后唐时期南方佛教的发展 |
一、关于南方的界定及佛教情况 |
二、南方佛教兴盛原因浅议 |
(一) 南方经济发展对佛教的推动 |
(二) 统治南方的各割据政权都对佛教相当重视 |
(三) 南方旧有的佛教基础比较好 |
唐王朝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荆、襄经济发展及其原因 |
一、得益于这一地区政治稳定,出产丰饶 |
二、大运河的阻塞和襄汉路的兴起,大大推动了荆州、襄州经济的发展 |
三、便捷的交通地理及突出的的军事地理位置 |
四、唐后期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大批人口的迁入,推动了荆州、襄州经济的发展 |
下编(校释篇) |
敦煌文书S.529v《诸山圣迹志》校释 |
主要参考文献及论着目录 |
后记 |
四、明宣德庐陵广福寺铜钟(论文参考文献)
- [1]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D]. 张星.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2]江西宜春禅宗与地方社会[D]. 袁坤. 南昌大学, 2017(02)
- [3]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4]缘督庐中的金石世界[D]. 任晓炜. 中国美术学院, 2009(11)
- [5]《阮庵笔记五种》校注[D]. 张宇. 广西大学, 2008(01)
- [6]敦煌写本《诸山圣迹志》校释与研究[D]. 陈双印. 兰州大学, 2007(04)
- [7]赣鄱地区音乐文物概述[J]. 彭适凡. 南方文物, 2002(02)
- [8]明宣德庐陵广福寺铜钟[J]. 康信立. 江西文物, 1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