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高山松、思茅松关系初探

云南松、高山松、思茅松关系初探

一、云南松、高山松、思茅松相互关系的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振东,王婧,卢言菊,陈玉湘[1](2021)在《松脂精细化学利用对个性化松树资源的需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质松树资源是松脂可持续、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利用的基础。根据松脂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结合对松脂资源及其深加工利用产业现状的分析,从松脂精细化学利用角度讨论了个性化松脂资源需求。从松脂生产、加工、利用及效益等不同角度来看,需要具有产脂力强、产脂时间长、松脂品质好、易于加工等优良性能的集约化优质松脂资源,而从深加工利用角度看,更需要具备品质优良、有效成分含量高、化学组分均衡或特异性成分突出等特性的个性化松脂资源。研究选育能特产的个性化松脂资源,诸如海松酸型松香、异海松酸型松香、南亚松酸型松香、α-蒎烯型松节油、β-蒎烯型松节油、3-蒈烯型松节油、β-水芹烯型松节油、长叶烯型重松节油等产品对于松香、松节油的精细化、高附加值深加工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建议围绕马尾松、思茅松、湿地松、湿加松、南亚松等主要采脂树种,有针对性地开展松脂化学、精细化学品、基因组学、代谢组学、遗传育种、资源培育、林产化工等相关学科既交叉又综合的个性化研究工作。

陆双飞,陈禹衡,周斯怡,殷晓洁[2](2020)在《西南地区松属乔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收集中国西南地区12种松属乔木的分布点数据,结合当前及未来(2070年)气候情景数据,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松属乔木潜在地理分布,分析潜在分布区的环境特征,旨在为气候变化下松属乔木资源的保护以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均大于0.8,预测精度达到"很准确"水平。12种松属乔木中,细叶云南松的潜在分布范围最窄,马尾松的分布范围最广。2070年代表性浓度路径4.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4.5,RCP4.5)情景下,12种松属乔木的适宜区在面积和空间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且整体上呈现向东偏北或西偏北方向扩张的趋势。乔松、思茅松、细叶云南松、云南松、高山松、华山松和油松的适宜分布区总体呈现扩张趋势,而细叶云南松和油松高适宜区面积则减小;巴山松、毛枝五针松、白皮松、华南五针松和马尾松的适宜区呈缩小趋势。8个主导环境因子在松属乔木适宜区内的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年降水量647~2 600 mm,最冷月最低气温-8~10℃,气温的季节性358~756,海拔281~3 054 m,等温性25~45,气温日较差6~11℃,降水的季节性43~99,适宜区土壤质地主要为轻黏土、粉壤土和砂黏壤土。该结果对松属植物资源的保护、造林区规划以及可持续经营等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卢婧[3](2020)在《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乔木林碳储量估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资源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乔木层碳储量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中占据主导部分,准确估算国家尺度碳储量可以为森林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本文利用第九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的抽样数据,将乔木林分为37个森林类型,分别对每个森林类型建立两种蓄积量模型并进行比较,应用最优模型估算出我国乔木林的碳储量,并重点分析不同森林类型、不同龄组以不同及地区乔木林碳储量的差异,同时探究环境因子对乔木林碳密度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在建立的模型中,与树高、胸高断面积相关的蓄积量模型有更高的精度,该模型的R2值在0.55~0.99之间,BIAS%值在-1.61~10.67%之间,蓄积量预测的RMSE%值在5.30~57.97%之间,可用于林分蓄积量的估算。(2)利用上述蓄积量模型估算出乔木林碳储量。从森林类型来看,各个森林类型的平均碳密度为59.39 Mg ha-1,高山松、楠木、冷杉的碳密度最高,其它松类、赤松、桉树碳密度最低;栎类、落叶松和杉木是乔木林碳储量的重要贡献者,三者之和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24.63%。从龄组来看,各龄组平均碳密度为64.60 Mg ha-1,碳密度随乔木林的年龄增大而增大,碳密度最大的过熟林为86.73Mg ha-1,碳密度最小的幼龄林为41.89 Mg ha-1;中龄林碳储量最大,过熟林碳储量最小,分别占总碳储量的29.80%和9.81%。从地区来看,各地区乔木林的平均碳密度为50.85 Mg ha-1,碳密度从高到低分别是西南、华东、西北、华东、东北、华北地区,碳密度最大的西南地区为56.52 Mg ha-1、碳密度最小的华北地区为48.76 Mg ha-1;碳储量从高到低分别为西南、东北、中南、西北、华东、华北地区,西北和东北地区总共占据了全国60.68%的碳储量。(3)选择经度、纬度、海拔、土壤厚度、坡度、坡向、坡位、气温、降雨量九个因子来探究其对碳密度的影响。其中变量重要性从大到小分别为经度、纬度、土壤厚度、降雨量、坡度、海拔、气温、坡位、坡向。乔木林的碳密度在各个经纬度无显着增加或降低趋势;碳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碳密度在半阳坡最高,在半阴坡碳密度最低;碳密度坡位越高碳密度越大;碳密度随着坡度的增加表现出的趋势是先升高再降低;土壤厚度越厚碳密度越低;碳密度随气温和降雨量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

谢福明[4](2019)在《基于优化k-NN模型的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反演》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气候变化影响,其生长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能量交换、碳循环和水循环。因此,区域尺度的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是林业遥感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传统的参数统计模型不能有效地描述森林地上生物量与遥感特征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所以出现了一些非参数化方法,如k-最近邻法(k-NN)、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等模型应用于森林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本文以高寒山区香格里拉市作为研究区,以森林生态系统4种典型森林类型(高山松林、云南松林、栎类林和云冷杉林)作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8 OLI数据为信息源,结合地面调查角规控制样地,在前期借助MATLAB平台实现k-NN算法和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k-最近邻模型实现的基础上,优化k-NN模型参数组合,针对k-NN法的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中样本数量大小的不确定性展开了分析与探讨,建立了基于优化的k-NN模型的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技术流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传统k-最近邻法在搜索最近邻单元时赋予特征变量相等的权重,缺少对特征变量加权优化等不足问题。在MATLAB平台上自主编写算法,实现了遗传算法优化的k-最近邻模型,并对k-NN的3个参数(k值,t值和d距离度量方式)进行反复测试优化组合,建立并实现了基于优化k-NN的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技术流程。主要算法包括k-NN回归算法和遗传算法:其中,k-NN算法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利用欧式距离计算特征空间的相似性;遗传算法优化模型的主要操作有进制转换、选择、交叉、变异和适应度值计算等。(2)对Landsat 8 OLI图像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3×3窗口均值滤波等预处理后,提取了像元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以及地形因子共计306个空间特征变量用于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建模的备选参数。然后,分析了不同树种遥感特征变量与地上生物量间的Pearson相关性,筛选具有强相关性的变量作为建模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地上生物量与光谱特征和地形因子间的相关性弱,与纹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强。(3)为探讨定量遥感反演中样本数量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地统计学半变异函数理论、k-NN模型和留一法交叉验证,分析了不同的样本数量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的精度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趋向于稳定,样本数量的合理范围介于60到70之间,总体上呈现的规律:当样本数<60时,模型精度不稳定,波动大;当样本数>60时,模型精度波动减小,并趋向于稳定。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出高山松和云冷杉模型精度最佳时的样本数量分别为72和65。(4)基于优化的k-NN模型实现了香格里拉市森林地上生物量估计及空间反演。优化k-NN模型提高了地上生物量的预测精度,云南松、云冷杉、栎类、高山松4个树种的估测相对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52.81%、41.64%、48.57%、44.66%。同时,以像元为单位,估测得到研究区高山松林地上生物量为1.21×107Mg,云冷杉林地上生物量为2.911×107Mg,栎类林地上生物量为1.30×107Mg,云南松林地上生物量为0.68×107Mg,并绘制了森林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等级图。

王慧敏[5](2019)在《针叶林蛀干害虫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与致病性研究》文中认为植食性昆虫与微生物自中生代以来就共存于针叶林内。其中,真菌和小蠹虫的伴生因昆虫宿主种类繁多、危害严重和伴生真菌的严重致病性,多年来一直是伴生关系中的研究热点。二者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在大多数情况下伴生真菌能够为植食性昆虫提供营养、改变其取食策略,协同克服寄主抗性,成功入侵寄主,而真菌也利用植食性昆虫进行传播扩散、栖息新环境。云南三种切梢小蠹、落叶松八齿小蠹和松材线虫媒介松墨天牛是当前危害我国针叶林的重要病虫害,一旦大面积爆发,则危害严重且持续时间长,直接造成针叶林的死亡,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本研究利用传统的组织分离培养、高通量测序和化学生态学等方法,以三种切梢小蠹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三种切梢小蠹、落叶松八齿小蠹和松墨天牛的伴生真菌多样性以及真菌区系组成,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并测定相关真菌的致病性。主要结果如下: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对云南省五个地区(安宁、曲靖、玉溪、祥云、普洱)三种切梢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共得到772株长喙壳类真菌。对所有菌株进行培养特征归类、ITS序列初步鉴定的基础上,挑选代表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基于LSU,ITS,tub-2,tef-1α和CAL五个DNA片段的MP、ML系统发育分析,菌落特征、显微形态特征观察和生长速率测定,共鉴定出11个种,属于长喙壳类真菌的5个属。其中包括4个新种,Graphilbum anningense sp.nov.、Ophiostoma aggregatum sp.nov.、Sporothrix pseudoabietina sp.nov.、S.macroconidium sp.nov.,6个已知种Esteya vermicola、Leptographium yunnanense、O.brevipilosi、O.canum、O.minus、O.tingens和一个未鉴定种Ophiostoma sp.1。Ophiostoma canum、O.brevipilosi和O.minus分别为横坑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的伴生优势种,三个种的总分离率达87.3%;从中国北方侵染长白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体和坑道中分离出一个长喙壳类真菌新种O.olgensis。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O.olgensis与O.kryptum最为相似;从浙江省和山东省的松材线虫病染病马尾松、黑松树体内松墨天牛幼虫坑道和蛹室分离得到的254株长喙壳类真菌。代表性菌株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特征比较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共代表了长喙壳类真菌的6个种,包括一个已知种O.ips,三个新种O.album sp.nov.、O.massoniana sp.nov.、S.zhejiangensis sp.nov.,和两个未鉴定种O.cf.deltoideosporum,Gra.cf.rectangulosporium。Ophiostoma ips分离率超过90%,是我国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伴生真菌区系中的绝对优势菌。对云南省上述五个地区,三种切梢小蠹、梢干侵染时期成虫分别进行采集,共收集到1260头小蠹虫,分成45个样本(每个样本小蠹虫25-30头),利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 Seq PE300测序平台,ITS1 DNA片段分析小蠹虫体表伴生真菌的群落组成。45个样本共产生1,326,579条序列,以97%的序列相似性聚类分析,得到6个门、29个纲、76个目、142个科、271个属、416个种和948个OTUs。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分别检测到641,604和261个OTUs。Venn图、群落结构分析图和Heat-map图分析显示,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体表真菌多样性明显高于短毛切梢小蠹,前两者体表真菌群落结构更为相似,不同于后者体表真菌群落结构。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侵染时期、小蠹虫种类、寄主和地理分布都会影响小蠹虫体表真菌群落组成,寄主和地理分布影响程度较大,侵染时期、小蠹虫种类影响程度较小。选取上述分离培养所得9个长喙壳类真菌种,每个菌种两个菌株,分别在5年生云南松幼苗上进行致病力测试,阐明不同长喙壳类真菌的致病性差异。初步试验结果分析表明O.aggregatum和L.yunnanense致病性最强;O.brevipilosi、O.minus、O.tingens、S.pseudoabietina和S.macroconidium次之;Gra.anningense和O.canum最弱。随后对9个菌种的18个菌株在云南松上的病斑区和健康区韧皮部挥发物分析发现,病斑区萜烯类挥发物的含量明显大于健康区。不同浓度的α-蒎烯、β-蒎烯标准品对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蒎烯对长喙壳类真菌的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对有的菌种的生长甚至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蒎烯明显抑制真菌的生长;α-蒎烯比β-蒎烯对真菌生长影响效果更明显。综上所述,本研究共分离、获得与我国针叶林重要蛀干害虫伴生的长喙壳类真菌1032个菌株,鉴定为18个种,包括8个新种,7个已知种和3个未鉴定种。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侵染时期、小蠹虫种类、寄主和地理分布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小蠹虫体表真菌群落组成。长喙壳类真菌致病性研究发现,伴生真菌致病性不同,但都能对寄主松树造成一定的危害。近几年,长喙壳类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在中国的研究不断继增。云南三种切梢小蠹、落叶松八齿小蠹、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伴生长喙壳类真菌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在中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明显的致病性。这些研究有助于与其他小蠹或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分布区相关伴生长喙壳类真菌种进行比较,进而更好地理解这些病虫害爆发背后的发生机制,为有效的害虫管理,检疫措施提供指导,减轻病虫害爆发后的生态、经济损失。

张辉红[6](2018)在《中国西南地区四种松树火适应性状与生态适应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我国西南地区四种主要的松属植物,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和马尾松为研究对象,调查区域包括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和安徽等5个省的18个市(县、乡),共计18个样点。对四种松树的火适应性状进行了采集和测量,对比分析了四种松树各性状之间的差异。根据四种松属植物对各自分布区不同火状况而形成的火适应性状,以及火适应生活史对策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讨论及分析其对应的火适应生活史对策类型。最后,结合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探讨了火因子作为一种进化驱动因子在西南地区对这四种松树进化和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初步得出以下结果:(1)四种松树的相对树皮厚度分别为1.50±0.62mm·cm-1、1.04±0.53mm·cm-1、1.15±0.43mm·cm-1和0.97±0.39mm·cm-1。其中,云南松的相对树皮厚度最大,高山松的次之,思茅松和马尾松的最小。云南松球果延迟开放度为29.03±25.05%,在思茅松、高山松和马尾松调查样地中只有极个别的个体存在延迟开放,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四种松树的枝下高比例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枝下高比例分别为13.53±8.61%、16.90±11.33%、11.68±10.84%和25.57±15.77%。四种松树针叶长径比有显着差异,思茅松针叶长径比>云南松>马尾松>高山松。四种松树的翅载力分别为178.35±39.33g·m-2、198.94±49.45g·m-2、201.35±57.11g·m-2和165.03±49.58g·m-2。云南松、高山松和马尾松种子具有热冲击效应,思茅松种子没有明显热冲击效应。当处理为150℃、1min时,四种松树都存在一定的萌发率,分别为72±7.58%、54.50±11.89%、80.74±5.00%和82.79±9.89%。云南松两年幼苗的高生长显着低于其它三种松树幼苗。(2)云南松火适应生活史对策是火耐受和火依赖的中间类型;思茅松和马尾松具有相同的火适应生活史对策,即火耐受型;高山松是火耐受偏火依赖型。(3)部分火适应性状与火险等级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相对树皮厚度、延迟开放度以及木材密度与火险等级之间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翅载力与火险等级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两年幼苗株高与火险等级之间具有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4)聚类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四种松树先是被明显的分为两支。云南松和高山松分为一支,火适应性状特征表现为厚树皮、宿存年限长、外皮占比大。思茅松和马尾松分为一支,火适应性状特征表现为薄树皮、宿存年限短、林下枝自疏、外皮占比小。四个种存在明显的火适应性状的生态分化,种间的火适应性状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各自分布区火状况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松树火适应性状与分布区火状况关系密切,火在西南地区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和马尾松的进化与分布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四种松树对各自分布区火状况形成了相应的火适应生活史对策。云南松火适应生活史对策是火耐受和火依赖的中间类型;思茅松和马尾松为火耐受型;高山松是火耐受偏火依赖型。

潘悦[7](2018)在《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侵染力及其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文中指出切梢小蠹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钻蛀性森林害虫,对该地区云南松造成持续多年的大面积灾害。国内外广泛认为,小蠹虫伴生真菌在小蠹虫蛀害中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以切梢小蠹伴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首次对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了伴生真菌的侵染力,揭示了伴生真菌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开展了主要伴生真菌群体遗传学研究,并对其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对长喙壳类伴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获得10种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包括Ophiostoma canum,O.ips,Leptographium yunnanense,L.conjunctum,L.sinense,L.pini-densiflorae以及3个新种L.wushenense sp.nov.,L.panxianense sp.nov.,L.puerense sp.nov.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Ophiostoma tingens。再者,研究发现Ophiostoma canum是中国西南地区尤其云南省切梢小蠹主要的伴生真菌,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5.6%。10种伴生真菌分布于云南松、华山松、思茅松和马尾松林区,与当地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松芽小蠹和华山松切梢小蠹存在生态学关联。结果显示该区为世界上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阐释伴生真菌与切梢小蠹协同进化提供了重要线索。2.对10种伴生真菌侵染力检测发现,所有伴生菌接种云南松后均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L.puerense,L.conjunctum和L.panxianense导致寄主韧皮反应区较长,而O.canum导致寄主韧皮部韧皮反应区相对较短。结合云南松抗性诱导反应研究,发现部分伴生真菌如L.wushanense和L.sinense能诱导寄主产生显着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单萜物质含量变化,对云南松的侵染力较强。3.对非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研究表明,云南曲靖、永胜和宁蒗三地分离到的14株切梢小蠹伴生真菌经ITS测序和形态学比较均鉴定为Sydowia polyspora;接种实验证实,该菌能侵染云南松的树干和松针,导致其韧皮组织病变和部分松针黄化、褪绿。由此推测,切梢小蠹的传播可能会引发该菌对寄主的二次侵染。4.基于ITS1-5.8S-ITS2,EF-1α和GPDH三基因联合分析,伴生菌O.canum在中国西南地区的9个地理群体在分子水平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显着,再者,通过连锁和重组检测发现该菌在当地主要为克隆扩张,综合分析推测O.canum可能是当地新入侵的生物种。该研究对于确证西南地区伴生菌来源,阐释其伴生菌多样性丰富的成因具有重要科学价值。5.基于伴生菌O.canum对云南环境适应性分析表明,年际温度范围和最湿季降雨量是影响该菌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经Max Ent模型预测,该菌的适生分布区为滇中高原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即云南海拔2000 m以上,年降雨量1100 mm以下,且年均温15°C以下的地区,这对进一步开展该地区伴生菌地理分布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6.伴生真菌在切梢小蠹蛀害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揭示,切梢小蠹在自身携带或者侵入孔存在伴生菌的情况下,都可能侵染云南松,并且携带L.pini-densiflorae的切梢小蠧比不带菌入侵成功率和繁殖率高;野外调查发现,带O.canum的坑道内切梢小蠹繁殖率较不带菌坑道高。综合分析认为伴生真菌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入侵和繁殖有正向促进作用。上述研究为深入了解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的形成与发展现状,综合评估伴生真菌在该地区的潜在危害,全面阐释切梢小蠹成灾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楠[8](2018)在《天地空遥感提取树种分布交错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以云南松与思茅松分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松与思茅松是云南省两大重要针叶用材树种,占云南林地分布面积的30%以上,是西南地区特有的森林类型。以往树种间的分界问题大多根据地面调查和文献资料进行,但调查精度低且成本高。天地空一体化遥感技术,综合了地面样地调查、高光谱和空间分辨率的航拍影像以及大区域尺度的卫星遥感影像的优势,能更有效的解决树种识别和树种分布问题。树种分布交错带的研究对森林资源调查、引种、树种规划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基于实验区样地调查和二类调查矢量数据,使用CAF-Li CHy航拍系统AISA Eagle II获取的高光谱影像数据,选择原始高光谱、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影像,分析云南松和思茅松林光谱的特征波段。应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地形、太阳高度角等环境因子对思茅松林冠层光谱的影响。根据高光谱影像获取的特征波段,选择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分二号影像作为大尺度区域上树种识别的卫星影像。利用定量评价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Brovey、PC、Gram-Schmidt变换和NNDiffuse四种方法对高分二号全色和多光谱影像的融合效果。利用最大似然、BP神经网络分类器识别原始多光谱和融合影像中云南松林与思茅松林,生成两树种交错带的分布图。结合DEM影像提取的地形因子,研究云南松与思茅松分布与海拔、坡度、坡向的相关关系,分析其对云南松和思茅松分布交错带的影响。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思茅松与云南松林冠层光谱反射率表现出类似绿色植被的反射率特征,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反射率总体较低(小于0.070),呈小幅上升后再下降的趋势;0.41.0μm波段范围内,在0.89μm处反射率达到最高点,思茅松为0.327,云南松为0.235,总体上思茅松的冠层反射率高于云南松。(2)分析坡向、太阳高度角等因子对思茅松林冠层光谱的影响,发现阴坡思茅松林冠层光谱反射率普遍高于阳坡,例如北坡、东北坡与南坡、东南坡的峰值波段反射率在0.05水平上差异显着;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反射最高的0.89μm为例,迎光面的东坡、东北坡、东南坡比背光面西坡、西北坡、西南坡光谱反射率增加了23%、17%、14%,反射率最大差值出现在西面与东面,达到了0.0671,东北面与西北面、东南面与西南面之间的差值达0.0538、0.0426,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3)结合目视解译,选择均值、均值偏差、标准差、相关系数、信息熵、最佳指数六个指标对高分二号影像融合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实验发现PC、Gram-Schmidt和NNDiffuse三种方法均能较好的反映影像原始光谱信息,其中Gram-Schmidt方法均值偏差的绝对值最小,光谱保真性最高,与原始影像最为接近,但存在部分影像缺失;NNDiffuse方法最佳指数值最高为660.68,影像包含更多的信息量,是最优的影像融合方法。(4)选择最大似然、BP神经网络分类器对原始多光谱和融合影像进行分类,发现BP神经网络的分类精度优于最大似然,对云南松和思茅松林的识别效果更好。BP神经网络分类器下,多光谱影像的分类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74.63%,Kappa系数为0.6077,其中能正确区分思茅松和云南松的比例为80.4%和79.43%;融合影像中的分类精度最高是NNDiffuse影像,总体精度72.17%,Kappa值为0.5488,低于原始多光谱影像,说明融合影像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树种的光谱信息,降低了分类精度。(5)基于云南松林与思茅松林的分类结果,结合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划分出云南松与思茅松林分布交错带,发现云南松与思茅松在云南红河-元江-新平-双柏-楚雄-南华-南涧-凤庆-云县-临沧-双江-沧源-镇康-龙陵-腾冲一线相邻分布。结合山脉、河流走向等因素分析发现,云南松与思茅松林分布交错带主要以哀牢山、澜沧江为界,思茅松主要分布在哀牢山以西、澜沧江以东,云南松主要分布在哀牢山以东、澜沧江以西。(6)利用DEM影像提取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分析其对实验区云南松与思茅松树种分布的影响。发现51.97%的云南松林分布在海拔1500-2000 m之间,58.59%的思茅松林分布在海拔1000-1500 m,云南松林分布区海拔高于思茅松林。云南松与思茅松在坡度、坡向上分布面积的差异较小,均呈现出随坡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阳坡分布面积大于阴坡的特点。

张辉红,孟丽媛,余婷,余娇娥,司洪敏,吴雪涛,马筱,苏文华,张光飞[9](2018)在《短时高温处理对4种松树种子萌发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和马尾松4种松树种子为试验材料,萌发前对种子进行不同温度(60,90,120℃和150℃)和时间(1,5min和10min)的处理,以常温为对照,研究萌发前短时高温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4种松树种子的耐高温能力。结果表明:1)当处理温度为60℃时,云南松种子的萌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热冲击效应;2)当处理温度低于120℃时,无论处理时间为几分钟,对高山松和马尾松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具有热冲击效应;3)短时高温处理对思茅松种子的萌发率无显着性影响;4)云南松和高山松种子都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当温度高达120℃、处理10min时,还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5)当处理温度为150℃、处理时间≥5min时,4种松树的种子均不萌发。种子的热冲击效应和耐高温能力与松树分布区火发生的状态有关。

杨凯博,吴楠,廖声熙,崔凯,贺圆,孙庆丰[10](2017)在《云南松及其近缘种的木材构造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了云南松木材结构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木材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为重点,以地盘松[P.Yunnanensis var.pygmaea(Hsüeh)Hsüeh]、细叶云南松(P.yunnanensis var.tenuifolia Cheng et Law)、高山松(P.densata Mast.)和思茅松[P.Kesiya 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为对比材料,对其木材微观解剖构造进行分析。【结果】从滇东南-滇中-滇西北,云南松木材的结构特征值(生长轮宽度、管胞直径、管胞长度)随着纬度的增加出现减小的趋势,细叶云南松、地盘松和高山松的木材结构数量特征值比较接近,均小于云南松的木材结构特征值,思茅松的木材结构特征值最大。【结论】云南松种群不仅具有足够的当前适合度,而且具备更大的进化灵活性,进化潜力很大。

二、云南松、高山松、思茅松相互关系的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松、高山松、思茅松相互关系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松脂精细化学利用对个性化松树资源的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松脂资源及产业概况
2 松脂的精细化学利用
    2.1 精细化学利用概况
    2.2 松香的精细化学利用
    2.3 松节油的精细化学利用
3 松脂精细化利用需要的理想资源
    3.1 品质优良的基础松脂资源
        3.1.1 集约化资源
        3.1.2 高产脂资源
        3.1.3 长流脂资源
        3.1.4 易加工松脂资源
    3.2 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质松脂资源
        3.2.1 优质的松脂资源概述
        3.2.2 优质的松香资源
        3.2.3 优质的松节油资源
    3.3 化学组分单一或特殊的个性化松脂资源
        3.3.1 α-蒎烯型松节油资源
        3.3.2 β-蒎烯型松节油资源
        3.3.3 3-蒈烯型松节油资源
        3.3.4 β-水芹烯型松节油资源
        3.3.5 长叶烯型重松节油资源
        3.3.6 海松酸型松香资源
        3.3.7 南亚松酸型松香资源
        3.3.8 其他特征成分松香资源
4 小结与展望
    4.1 松脂精细化利用的未来需要单纯的特征组分
    4.2 松脂精细化利用的未来需要个性化松脂资源
    4.3 松脂精细化利用的未来需要多学科协同创新

(2)西南地区松属乔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松属物种分布数据
    1.3 环境数据及基础地理数据
    1.4 环境因子筛选
    1.5 最大熵模型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准确性评价
    2.2 不同气候情景下松属乔木的潜在地理分布
    2.3 松属乔木潜在分布区的环境特征
3 讨论与结论
    3.1 松属乔木潜在分布区变化的原因
    3.2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3)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乔木林碳储量估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碳储量国外研究进展
        1.2.2 森林碳储量国内研究进展
        1.2.3 碳储量估测方法概述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水文条件
        2.1.3 森林资源分布
    2.2 数据来源
3.乔木林蓄积量模型研建
    3.1 林分蓄积量模型研建
        3.1.1 研建方法
        3.1.2 精度评价指标
    3.2 模型结果与评价
        3.2.1 研建结果
        3.2.2 精度评价
    3.3 不同模型对比与分析
    3.4 小结
4.乔木林碳储量估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1 估测方法及其精度评定
        4.1.1 估测方法
        4.1.2 精度评定
    4.2 估测结果及其变化分析
        4.2.1 不同森林类型碳储量分析
        4.2.2 不同龄组碳储量分析
        4.2.3 不同地区碳储量分析
        4.2.4 乔木林碳密度变化分析
    4.3 环境因子对乔木林碳密度影响分析
        4.3.1 环境因子选取及重要性分析
        4.3.2 不同级别环境因子的影响分析
    4.4 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基于优化k-NN模型的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生物量遥感估测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1.4 林业遥感的新挑战与新方法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论文结构
    1.8 课题来源与经费支持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自然地理特征
        2.1.3 人文社会特征
    2.2 数据采集
        2.2.1 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
        2.2.2 地面调查数据采集
        2.2.3 其他数据
3 研究方法
    3.1 k-NN回归原理
    3.2 优化k-最近邻法(Improved k-NN,ik-NN)
    3.3 精度评价方法
4 建模因子提取与特征选择
    4.1 建模因子提取
        4.1.1 光谱特征提取
        4.1.2 纹理特征提取
        4.1.3 地形因子
    4.2 特征选择
        4.2.1 栎类地上生物量与遥感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2.2 云冷杉地上生物量与遥感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2.3 云南松地上生物量与遥感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2.4 高山松地上生物量与遥感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5 基于优化k-NN模型的森林地上生物量的估测
    5.1 k-NN模型参数优化
    5.2 遗传算法优化结果
    5.3 基于k-NN模型的样本数量不确定性分析
        5.3.1 实验目的与方法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4 基于k-NN和优化k-NN模型的地上生物量估测精度分析
    5.5 森林地上生物量空间反演制图
        5.4.1 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
        5.4.2 森林地上生物量空间反演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针叶林蛀干害虫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与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长喙壳类真菌的研究
        1.2.2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蠹虫伴生真菌群落结构的研究
        1.2.3 长喙壳类真菌的致病性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分析和新种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真菌分离和序列比较
        2.2.2 系统发育分析
        2.2.3 形态和分类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切梢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
        2.3.2 落叶松八齿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
        2.3.3 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伴生长喙壳类真菌
第三章 高通量测序分析切梢小蠹体表真菌群落组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3.1.3 数据库的构建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数据特征
        3.2.2 体表真菌区系多样性
        3.2.3 体表真菌区系分类鉴定
        3.2.4 影响真菌群落和丰度差异的因素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切梢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致病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2.1 致病性测定
        4.2.2 韧皮部萜烯类挥发物分析
        4.2.3 α-蒎烯和β-蒎烯对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4.3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中国西南地区四种松树火适应性状与生态适应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火与植物进化的相关研究
    1.2 火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1.3 火与松属植物进化的相关研究
    1.4 松属植物火适应生活史对策和火进化系统树的相关研究
    1.5 论文选题依据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树皮厚度的调查和测量
        2.2.2 球果宿存情况、开闭状态的调查和测量
        2.2.3 球果采集及球果大小、干重的测量
        2.2.4 球果鳞片松脂含量的测定
        2.2.5 种子大小、种子质量、种翅长宽和面积、狭长度、翅载力的测量及计算
        2.2.6 针叶的采集及长度、直径的测量
        2.2.7 种子热冲击效应的测定
        2.2.8 木材密度和林下枝自疏的调查和计算
        2.2.9 幼苗生长的调查和测量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松树调查样点火气候特征的分析
    3.2 树皮特性的比较
        3.2.1 四种松树胸径与树皮厚度的关系
        3.2.2 四种松树相对树皮厚度的比较
        3.2.3 四种松树内、外树皮占总树皮厚度比例的比较
    3.3 球果性状的比较
        3.3.1 四种松树球果长度的比较
        3.3.2 四种松树球果直径的比较
        3.3.3 四种松树球果长径比的比较
        3.3.4 四种松树球果干重的比较
        3.3.5 球果鳞片松脂含量的比较
    3.4 球果延迟开放特性的比较
        3.4.1 四种松树球果延迟开放度的比较
        3.4.2 四种松树球果宿存年、延迟年和球果延迟开放树占比的比较
    3.5 木材密度和林下枝自疏的比较
        3.5.1 木材密度的比较
        3.5.2 林下枝自疏的比较
    3.6 针叶性状的比较
        3.6.1 四种松树针叶长度和针叶直径的比较
        3.6.2 四种松树针叶长度与针叶直径比值的比较
    3.7 种子和种翅性状的比较
        3.7.1 种子长度和直径的比较
        3.7.2 种子质量的比较
        3.7.3 种翅长度、宽度和面积的比较
        3.7.4 种翅狭长度和翅载力的比较
    3.8 种子热冲击的比较
        3.8.1 云南松种子热冲击效应
        3.8.2 思茅松种子热冲击效应
        3.8.3 高山松种子热冲击效应
        3.8.4 马尾松种子热冲击效应
        3.8.5 四种松树热冲击效应指数的比较
    3.9 幼苗生长状况的比较
        3.9.1 四种松树100d幼苗生长性状的比较
        3.9.2 四种松树100d幼苗生物量的比较
        3.9.3 四种松树两年幼苗株高的比较
    3.10 部分火适应性状与火险等级之间的关系
        3.10.1 相对树皮厚度与火险等级的关系
        3.10.2 延迟开放与火险等级的关系
        3.10.3 两年幼苗株高与火险等级的关系
        3.10.4 木材密度与火险等级的关系
        3.10.5 翅载力与火险等级的关系
    3.11 火适应性状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3.11.1 火适应性状主成分分析
        3.11.2 火适应生活史对策类型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11.3 火适应性状聚类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四种松树火适应生活史对策类型及其适应意义
        4.1.2 火因子对我国西南地区四种松属植物进化和分布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侵染力及其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小蠹虫伴生真菌种类研究
        1.1.1 长喙壳类伴生真菌概况
        1.1.1.1 Ophisotoma
        1.1.1.2 Leptographium
        1.1.1.3 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鉴定
        1.1.1.4 长喙类伴生真菌在国内外的分布
        1.1.2 关于非长喙类伴生真菌种类的研究
    1.2 小蠹虫伴生真菌对寄主的影响
        1.2.1 小蠹虫伴生真菌的侵染力
        1.2.2 小蠹虫伴生真菌对寄主植物诱导抗性的影响
    1.3 小蠹虫伴生真菌对小蠹虫蛀害作用的影响
    1.4 真菌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1.5 物种的适生区预测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长喙壳类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野外采样与真菌分离
        2.2.2 形态学研究
        2.2.3 DNA提取与测序
        2.2.4 系统发育分析
    2.3 结果
        2.3.1 菌种分离
        2.3.2 形态学研究
        2.3.3 系统进化分析
        2.3.4 分类学
        2.3.5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的地理分布及其与寄主植物和切梢小蠹的关系
    2.4 讨论
第三章 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侵染力及对云南松的诱导抗性反应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10种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侵染力测定
        3.2.2 云南松对3种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抗性反应研究
        3.2.2.1 真菌接种
        3.2.2.2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3.2.2.3 单萜类物质含量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种长喙壳类真菌的侵染力
        3.3.2 长喙壳类真菌对云南松的侵染力
        3.3.3 长喙壳类真菌诱导云南松产生的抗氧化物酶活变化
        3.3.4 长喙壳类真菌诱导云南松产生的单萜物质含量变化
    3.4 讨论
第四章 非长喙壳类伴生真菌Sydowia polyspora的分离鉴定及对云南松的致病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与菌株分离
        4.2.2 DNA提取和序列分析
        4.2.3 形态学鉴定
        4.2.4 致病性检测
        4.2.4.1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树干的致病性检测
        4.2.4.2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松针的致病性检测
    4.3 结果
        4.3.1 真菌分离
        4.3.2 系统发育分析
        4.3.3 形态学研究
        4.3.4 致病性检测
        4.3.4.1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树干的致病性检测
        4.3.4.2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松针的致病性检测
    4.4 讨论
第五章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Ophiostoma canum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的采集和分离
        5.2.2 菌株的鉴定和相关基因的扩增
        5.2.3 系统发育树分析
        5.2.4 群体结构分析
        5.2.5 重组和连锁分析
    5.3 结果
        5.3.1 系统发育分析
        5.3.2 遗传分化研究
        5.3.3 克隆或重组的证据
    5.4 讨论
第六章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Ophiostoma canum在云南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数据来源
        6.2.2 环境变量选取
        6.2.3 适生分布区模型
        6.2.4 不同温度对Ophiostoma canum生长速率的影响
    6.3 结果
        6.3.1 模型结果
        6.3.2 适生区预测
        6.3.3 环境因子与Ophiostoma canum平均适生指数的关系
        6.3.4 温度对Ophiostoma canum生长的影响
    6.4 讨论
第七章 两种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对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室内伴生真菌对切梢小蠹的影响
        7.2.2 野外伴生菌对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2.3 数据统计
    7.3 结果
        7.3.1 Leptographium pini-densiflorae对云南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3.2 Ophiostoma canum对云南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4 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天地空遥感提取树种分布交错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以云南松与思茅松分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遥感技术在植被分类中的应用现状
        1.2.2 高光谱遥感在树种识别中的研究进展
        1.2.3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在树种分类中的应用
        1.2.4 遥感技术在树种分布中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及样地调查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概况
        2.1.2 研究区植被分布
        2.1.3 样地调查
    2.2 遥感影像数据获取
        2.2.1 航拍遥感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2 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高光谱影像的树种光谱特征提取及影响因子分析
    3.1 树种冠层光谱特征提取分析
        3.1.1 数据处理方法
        3.1.2 原始光谱曲线特征分析
        3.1.3 光谱一阶微分特征分析
        3.1.4 光谱二阶微分特征分析
    3.2 思茅松林冠层光谱影响因子分析
        3.2.1 思茅松林冠层光谱波动范围
        3.2.2 坡向对冠层光谱的影响
        3.2.3 太阳高度角对冠层光谱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分二号影像树种分布交错带提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4.1 影像融合
        4.1.1 融合方法
        4.1.2 融合质量评价方法
        4.1.3 融合结果分析
    4.2 分类方法及精度分析
        4.2.1 分类方法
        4.2.2 分类精度评价
        4.2.3 融合影像分类结果
    4.3 云南松和思茅松分布交错带提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松与思茅松树种分布交错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5.1 云南松与思茅松树种分布交错带总体空间分布
    5.2 不同海拔上云南松与思茅松树种交错带的空间分布
    5.3 不同坡度上云南松与思茅松树种交错带的空间分布
    5.4 不同坡向上云南松与思茅松树种交错带的空间分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短时高温处理对4种松树种子萌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材料处理
        1.2.2 萌发试验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萌发前高温处理对云南松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2.2 萌发前高温处理对思茅松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2.3 萌发前高温处理对高山松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2.4 萌发前高温处理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2.5 萌发前高温处理对4种松树种子热冲击效应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10)云南松及其近缘种的木材构造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地及采样原则
    1.2 木材宏观构造的观察
    1.3 木材微观构造的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木材的宏观构造
    2.2 木材的微观构造特征
3 讨论
4 结论

四、云南松、高山松、思茅松相互关系的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脂精细化学利用对个性化松树资源的需求分析[J]. 赵振东,王婧,卢言菊,陈玉湘.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21(03)
  • [2]西南地区松属乔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陆双飞,陈禹衡,周斯怡,殷晓洁.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05)
  • [3]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乔木林碳储量估测研究[D]. 卢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优化k-NN模型的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反演[D]. 谢福明. 西南林业大学, 2019(08)
  • [5]针叶林蛀干害虫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与致病性研究[D]. 王慧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6]中国西南地区四种松树火适应性状与生态适应意义[D]. 张辉红. 云南大学, 2018(01)
  • [7]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侵染力及其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D]. 潘悦. 云南大学, 2018(02)
  • [8]天地空遥感提取树种分布交错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以云南松与思茅松分界为例[D]. 吴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9]短时高温处理对4种松树种子萌发的影响[J]. 张辉红,孟丽媛,余婷,余娇娥,司洪敏,吴雪涛,马筱,苏文华,张光飞. 种子, 2018(01)
  • [10]云南松及其近缘种的木材构造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研究[J]. 杨凯博,吴楠,廖声熙,崔凯,贺圆,孙庆丰.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6)

标签:;  

云南松、高山松、思茅松关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