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水稻土的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樊腾芳[1](2017)在《古水稻土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组成及表征》文中研究说明水稻土主要成土过程中频繁的氧化还原交替作用,使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不断发生转化,而粘粒有机矿质复合体与水稻土的稳定性及其发育阶段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沉降-筛分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澧阳平原杉龙岗遗址古水稻土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组成、红外光谱特性、矿物组成、外貌形态、元素组成和官能团组成等内容,对比研究了埋藏古水稻土层与现代耕作水稻土层粘粒复合体的矿物组成和元素组成等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埋藏古水稻土层粘粒有机矿质复合体含量为169.62-192.50g/kg,粉砂有机矿质复合体含量为71.54-81.93g/kg,细砂有机矿质复合体含量为229.08-256.30g/kg,粗砂有机矿质复合体含量为56.59-70.87g/kg。埋藏古水稻土粘粒级(<2μm)有机矿质复合体含量高于现代耕作水稻土,但埋藏古水稻土粉砂(2-20μm)、细砂(20-200μm)、粗砂(>200μm)有机矿质复合体含量均低于现代耕作水稻土。其中有机矿质复合体含量最高的均是细砂有机矿质复合体。(2)埋藏古水稻土层与现代耕作水稻土层粘粒复合体矿物组成成分一致,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和蛭石,以高岭石为主,但各土层矿物含量存在差异。埋藏古水稻土层粘粒复合体中高岭石含量为34.41%-43.89%,伊利石含量为26.74%-42.50%,蛭石含量为21.03%-23.67%。其中,高岭石和伊利石含量均为埋藏古水稻土层高于现代耕作水稻土层,但蛭石含量为埋藏古水稻土层低于现代耕作水稻土层。两土层高岭石结晶度均较高,相比较而言现代耕作土层高岭石结晶度优于埋藏古水稻土层。(3)埋藏古水稻土层与现代耕作水稻土层粘粒复合体元素组成成分基本一致,主要有O、Si、Al、Fe,均以O元素为主,但各土层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埋藏古水稻土层粘粒复合体中O元素含量为50.96%-57.44%,Si元素含量为21.54%-23.06%,Al元素含量为10.95%-12.71%,Fe元素含量为3.29%-4.95%。其中,埋藏古水稻土层粘粒复合体中Si、Al元素高于现代耕作水稻土层,但O、Fe元素含量为埋藏古水稻土层低于现代耕作水稻土层。(4)PA剖面粘粒有机矿质复合体中胡敏酸主要含有烷基和羧基,并含有少量的羰基,醛基和酮基。其中,埋藏古水稻土层烷基平均含量为29.18%,芳基为17.50%,羧基为12.58%,羰基为0.41%。同现代耕作水稻土相比,其烷基、芳基、羧基含量均高于现代耕作水稻土,仅羧基略小于现代耕作水稻土。
刘鸣达[2](2002)在《水稻土供硅能力评价方法及水稻硅素肥料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硅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水稻上供硅能力及硅素肥料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辽宁部分地区15种水稻土为供试材料,采取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室内培养及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研究了评价水稻土供硅能力的方法及其指标,探讨了施用硅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等的影响。结论如下: 1.由于1M HAc-NaAc(pH 4)缓冲液酸度过强,用该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硅含量不能直接判断广泛pH范围的水稻土供硅能力。通过pH对土壤有效硅进行校正后,可以应用该方法间接评价广泛pH范围的水稻土供硅能力。 2.在低浓度梯度条件下,直线方程y=bx-a可以很好地描述土壤对硅的吸附过程。方程中的参数b与土壤粘粒和土壤pH之间存在着极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和对数正相关关系;c(a/b)与土壤游离氧化铁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之间存在着极显着的幂指数负相关关系。水稻相对产量与a值之间存在着极显着的对数函数正相关关系。以水稻相对产量95%计,则a≤228mg·kg-1时施用硅肥可以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 3.在淹水条件下,水稻土中硅素的释放过程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y=kxm来描述。曲线方程中的参数与土壤氧化铁活化度和晶胶比具有密切的关系。土壤硅素60日累积释放量、硅素释放初始速率km与水稻相对产量具有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以水稻相对产量95%计,则土壤硅素60日累积释放量≤698mg·kg-1(SiO2)或km≤20mg·kg-1d-1(SiO2)时施用硅肥可以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 4.应用KH2PO4-NaOH(pH 6.5)缓冲溶液提取的土壤硅素与水稻相对产量以及经pH校正的有效硅、a值和土壤硅素60日累积释放量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以水稻相对产量95%计,则土壤有效硅≤165mg·kg-1(SiO2)时,施用硅肥可以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土壤有效硅与土壤粘粒含量、土壤活性硅和DCB-硅含量之间存在着极显着的相关关系。应用该浸提剂对土壤pH的影响与淹水条件下水稻上pH的变化规律相似。因此,KHZPO;一NaOH(pH 6.5)缓冲液法是一种适用于广泛pH范围内水稻土供硅能力的评价方法。 5.淹水种稻后,酸性水稻土pH升高,碱性水稻土和弱碱性水稻土pH降低,最终都趋近中性(pH 6.4一7.5的范围)。总的来说,土壤pH是碱性水稻上高于微碱性水稻土,微碱性水稻土高于酸性水稻土。施用硅肥和葡萄糖的处理可以提高酸性水稻土pH。对于弱碱性土壤的pH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对碱性水稻土无明显影响。 6.淹水种稻后,3种土壤各处理的Eh都表现为先迅速降低并次第达到低谷,继而在烤田撤水后又迅速升高至峰值;复水后土壤Eh再降至第二个低谷,随后又有所升高。在特定时期,施用硅肥可以提高酸性水稻土Eh,降低弱碱性和碱性水稻土的Eh。而施用葡萄糖具有降低土壤Eh的作用。 7.各处理土壤溶液中硅浓度变化基本土均表现为从淹水后逐渐升至高峰,而后迅速降低至低谷,随即在碱性水稻土上略有上升后呈现缓慢降低,而在中性水稻土和酸性水稻土中则基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变的趋势。从水稻整个生育期来看,硅的浓度基本为碱性水稻土>弱碱性水稻土>酸性水稻土。施用硅肥可以显着提高水稻整个生育期土壤水溶态硅浓度,其效果为钢渣+葡萄糖>钢渣>偏硅酸钠。而单独施用葡萄糖在营养生长期明显提高土壤溶液中硅的浓度,但在生殖生长期这种作用不大。 8.与对照相比,在酸性水稻土中施用硅肥可以明显提高土壤pH,使活性硅、无定形硅和有效硅的含量增加;降低土壤水溶态硅和DT队一铁、锰的含量。在碱性和弱碱性水稻土中施用硅肥可以提高土壤水溶态硅含量,弥补活性硅和无定形硅的损失,增加土壤有效硅的含量,但对于土壤pH及DT队-铁、锰的含量无明显影响。 9.淹水种稻后,从拔节期到抽穗期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后又逐渐升高。在同一时期,以弱碱性水稻土上栽培的水稻植株中硅的含量最高,碱性水稻土次之,酸性水稻土最低。施用侧肥可以提高整个生育期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施用葡萄糖可以提高抽穗期以前水稻植株中硅的含量,但在抽穗期以后这种影响不大。 10.在酸性和碱性水稻土中施用硅肥后,提高了水稻植株含硅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在酸性土壤上栽培的水稻对铁、锰的吸收,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各处理中,以钢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为明显,钢渣与偏硅酸钠的增产效果没有明显差异。施用葡萄糖无明显的增产效果。 21.应用pH校正有效硅、a值、km、60日硅累积释放量不{IKHZpO4一NaOH(pH6.5)缓冲液提取有效硅等指标评价3种水稻土供硅能力的结果表明,弱碱性水稻土供硅能力较强,而酸性和碱性水稻土属于硅素缺乏土壤。应用上述方法预测盆栽试验相对产量的相对误差均在士5%的范围之内。从生产实践出发,KHZPo4一NaoH(pH 6.5)缓冲液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评价广泛pH范围水稻土供硅能力的方法。 总之,应用上述方法可以很好地评价土壤的供硅能力,在硅索缺乏的土壤中施用硅肥,可以改善土壤硅素肥?
顾新运,李淑秋,徐梦熊,吴雪华[3](1984)在《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水稻土的特性》文中研究说明 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地区广泛,植稻土壤的肥力高低对稻谷品质和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研究水稻土的特性在理论上和实际上有重要的意义,曾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但对水稻土的显微结构与肥力之间的关系还缺乏资料,本文应用电子取微术等方法着重对江苏太湖地区水稻土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我们认为应用电子显微术可在不破坏样品的原有结构及组份情况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部位,肥力状况不等的水稻土,其显微结构及化学组成有明显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的内在性质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肥力高的水稻土在电镜下观察,呈现多孔网络状结构(照片1),与人工合成的有机—铁络合物的结构相似(照片2),均属于多孔状的微团聚体。经进一步研究,证明这种网状物质属于有机—铁络合物,实质是一种有机—无机复合体。为江苏肥沃水稻土所特有的组织结构与化学组成。农民称具有这种复合体的水稻土为鳝血土。因此,在总结农民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电镜鉴定、可为划分水稻土的肥力等级、合理利用土壤提供依据。
顾新运,李淑秋,徐梦熊,吴雪华[4](1983)在《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水稻土的特性》文中研究说明 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地区广泛,植稻土壤的肥力高低对稻谷品质和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研究水稻土的特性在理论上和实际上有重要的意义,曾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但对水稻土的显微结构与肥力之间的关系还缺乏资料,本文应用电子取微术等方法着重对江苏太湖地区水稻土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我们认为应用电子显微术可在不破坏样品的原有结构及组份情况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部位,肥力状况不等的水稻土,其显微结构及化学组成有明显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的内在性质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肥力高的水稻土在电镜下观察,呈现多孔网络状结构(照片1),与人工合成的有机—铁络合物的结构相似(照片2),均属于多孔状的微团聚体。经进一步研究,证明这种网状物质属于有机—铁络合物,实质是一种有机—无机复合体。为江苏肥沃水稻土所特有的组织结构与化学组成。农民称具有这种复合体的水稻土为鳝血土。因此,在总结农民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电镜鉴定、可为划分水稻土的肥力等级、合理利用土壤提供依据。
刘芷宇[5](1993)在《根际微域环境的研究》文中提出作者对根际环境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我国10年来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回顾,对今后重点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见解,强调了根际物理环境、养分转化、特定分泌物与抗逆性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意义。
马琳[6](2007)在《游离氧化铁对花岗岩残积红土强度增长的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红土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区域性特殊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天然状态下的红土具有看似较差的物理性质,如高孔隙比,高含水率、低密度等;而另一方面,却具有与其物理性质并不对应的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南方的主要土体─红土被大量用作建筑地基和材料使用。因此,对红土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就是以广东地区花岗岩残积红土为研究对象,在相关的室内力学试验、化学试验、微观结构参数的定量化、微结构分形参数提取的基础上对红土中游离氧化铁的作用以及游离氧化铁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游离氧化铁在红土结构强度形成和强度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并建立起与游离氧化铁含量有关的本构模型。论文首先设计试验人工制备出不同游离氧化铁含量的红土试样,通过对各试样性质测试,明确游离氧化铁在红土中的作用,并对所制备的不同游离氧化铁含量红土试样结构性的宏观力学表现进行了探讨。其次,首次分别从温度和pH值两个角度对红土中游离氧化铁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再次,对不同游离氧化铁含量、不同养护温度、不同环境pH值的红土试样微观结构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采用分形理论验证红土微观结构的分形特征,探讨了微观结构单元体和孔隙分形维数与游离氧化铁含量及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微观结构抽象物理模型对自然界中红土因失水而产生的大面积开裂现象加以解释。在此基础上对红土强度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本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首次考虑了游离氧化铁含量这一因素,建立起了红土扰动状态模型和统计损伤模型,并通过室内试验对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本文为研究游离氧化铁对红土强度增长的作用以及考虑游离氧化铁含量红土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李小坤[7](2009)在《水旱轮作条件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变化及固定释放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旱轮作是我国南方主要耕作制度之一,在作物持续增产、维持地力和土壤改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旱轮作区一年两熟或多熟,随作物收获带走大量钾素;同时由于轮作区高温多雨,土壤钾素淋失严重,因此该种植制度下常出现土壤钾素亏缺的现象,并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我国钾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条件下,开展水旱轮作条件下的土壤供钾能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分室根箱试验,研究了水旱轮作条件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动态变化特征,水旱轮作方式、外源钾、土壤粘土矿物组成与作物吸钾量的相互关系,轮作后的根区与非根区土壤的固钾和释钾规律,以揭示根际土壤供钾特性及对作物生长的意义,从而为不同性质土壤下的水旱轮作制中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样品风干后测定低估了土壤对当季作物的供钾能力。不施钾(-K)条件下,不同含水量时(微湿、近饱和、淹水),红壤、黄褐土、潮土和灰潮土风干样速效钾含量与鲜样测定值相比均有所降低,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11.5%、3.8%、12.1%和5.0%;施钾(+K)条件下,风干样速效钾含量与鲜样测定值相比降幅更大,4种土壤分别为15.1%、9.5%、21.0%和20.2%。-K条件下,红壤、黄褐土、潮土和灰潮土风干样缓效钾含量与鲜样相比也有所降低,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8.7%、13.4%、18.4%和22.8%:+K条件下,红壤风干样缓效钾含量与鲜样相比显着增加,平均增幅为34.7%。黄褐土、潮土和灰潮土风干样缓效钾含量与鲜样相比则有所降低,平均降幅分别为8.7%、7.7%和9.9%。试验结果还显示,采用鲜样直接测定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时,同一土壤不同含水量间的钾素含量无显着差异。2.无论种植油菜还是水稻,作物吸收利用的钾主要来自于根区。根区钾含量降低时,非根区土壤钾向根区迁移。黄红壤非根区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v)与距根区距离(x)线性拟合达显着相关,距根区越近,含量越小;黄褐土各形态钾素含量与距离的相关性不显着。3.水旱轮作条件下,作物首先吸收利用根区土壤水溶性钾,随着作物生长和吸钾强度的增大,根区土壤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向水溶性钾转化。同时,非根区土壤水溶性钾向根区迁移;非根区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向水溶性钾方向转化,也有一定程度降低,距根区越近对作物吸钾量贡献越大。一个水旱轮作期内,黄红壤主要供钾形态为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作物吸收利用的非交换性钾较少;黄褐土主要供钾形态为非交换性钾,其次是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4.油菜—水稻轮作(先旱后水)条件下,无论黄红壤还是黄褐土,施钾对前季作物油菜干物质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显着提高轮作后季水稻干物质量。水稻—油菜轮作(先水后旱)条件下,对于黄红壤,施钾对前、后季作物干物质量均没有明显影响;而在黄褐土上,施钾对前季作物水稻增产显着。无论是先旱后水,还是先水后旱,施钾均可明显提高作物非籽粒部位的钾含量,且黄红壤上种植作物的各部位钾含量明显比黄褐土上的高。整个轮作期,+K处理作物吸钾量与-K处理相比显着提高。两种轮作方式下,黄红壤上种植作物的吸钾量明显高于黄褐土。5.水旱轮作条件下,外源钾的施用可以明显提高根区与非根区土壤各形态钾素含量。外源钾施入黄红壤后主要以水溶态和交换态钾存在,施入黄褐土后主要以交换态和非交换态钾存在。由于作物生长吸钾,根区土壤钾素与不种作物处理相比显着降低,施钾可以缓解根区土壤钾素的亏缺,并显着提高非根区土壤钾素含量,且当季施钾处理的效果更加明显。不同水旱轮作方式下,施钾对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不尽相同。6.水旱轮作条件下,作物生长吸钾改变了土壤粘土矿物组分。与基础土壤相比,轮作后黄红壤不施钾处理根区土壤绿泥石含量增加;黄褐土不施钾处理根区土壤蛭石、绿泥石和1.4 nm过度矿物均相对增加。距根区较近的非根区土壤粘土矿物组分也有相应改变。外源钾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壤粘土矿物组分的变化。7.水旱轮作后,根区与非根区土壤的固钾和释钾能力不同。以1:1型高岭石为主要粘土矿物的黄红壤固钾能力较弱。以2:1型水云母和蛭石为主要粘土矿物的黄褐土固钾能力较强,且固钾量随着外源钾加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根区土壤固钾能力显着高于非根区土壤,释钾量则相反。土壤非交换性钾含量也是影响土壤钾素固定和释放能力的因素之一。外源钾的施用降低了土壤的固钾率,提高了轮作后土壤的供钾能力。
汪洪[8](2002)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生长、养分吸收、生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我国北方土壤水分十分亏缺,缺锌也非常普遍,对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甚少。本文以(土娄)土为供试土壤,以玉米为供试作物,通过盆栽试验,结合生理生化分析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探讨不同水分供应下锌对玉米生长、水分生理特征(叶水势、叶片持水量、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气孔反应、叶绿素荧光动力学)以及活性氧代谢和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通过分层土培试验探讨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苗期玉米根系土壤中分布以及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通过根盒试验研究不同水分和锌供应下根际土壤锌形态转化。得到了以下结果与进展: (1)施锌显着提高植株干重,3.0~27.0mg Zn/kg用量锌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但施用81.0mg Zn/kg,生物量有所降低。在土壤水分充足情况下,施锌提高植株生长的效果更好。 (2)干旱胁迫下,尤其是上层土壤干旱情况下,玉米植株生长严重受阻。在上层土壤干旱情况下,下层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植株生长,但上层土壤水分充足时,下层土壤水分对苗期植株增长效果不明显,根重甚至有所下降。 (3)干旱和缺锌情况下,植株根冠比都增加。上层土壤干旱情况下,上层土壤中根重下降,根系在下层分布相对增加,当上层土壤水分充足时,上层土壤中根重增加,分布相对增多。下层土壤干旱情况下,上下层土壤中根重都增加,但根系在上层土壤分布相对较多。表层土壤施锌并没有改变根重在上下层土壤中的分配。 (4)上层土壤干旱胁迫下,苗期植株地上部Fe吸收量增加,N,P,K,Ca,Mg,Mn,Cu以及Zn吸收量减少,土壤水分增加,施锌更显着提高植株K,Ca,Mg及Zn吸收量。上层土壤干旱情况下,下层土壤水分供应增加,并没有提高植株养分吸收量,若上层土壤水分充足,下层土壤水分供应增加反而降低根系Mn和Cu吸收量和整株Fe吸收量。表层土壤施锌并没有促进下层土壤水分对苗期植株养分吸收的作用。干旱情况下,养分向地上部转移受抑,而施锌促进了养分向上运输。 (5)干旱胁迫下,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含量及在全量中比例显着增加,0-4mm根际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锌出现积累,而水分供应充足时,积累区域为0-2mm。施锌显着提高了土壤中交换态锌、碳酸盐结合态锌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的含量及其在全量中比例,而且0-2mm根际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出现积累,若土壤水分充足,施锌0-2mm根际土壤中有机态锌出现积累。 (6)施锌叶片叶水势和鲜重含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气孔阻力降低,气孔导度增大,蒸腾速率和光合作用速率提高,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增加,缺锌情况下,干旱胁迫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下降。 (7)干旱胁迫下,叶片叶绿素a含量没有变化,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b的比值增加,同时缺锌,总叶绿素含量最低。在土壤水分供应正常时,缺锌叶片中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比干旱胁迫下降低得更多,叶绿素a/b比值增加程度较大。 (8)干旱叶片光合PSII系统原初光能转化效率降低,缺锌加重了干旱胁迫对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的抑制,施锌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施锌还增加了于旱胁迫下光合PSll系统还原侧的电子接受库。四)干旱胁迫引起玉米叶片中活性氧OZ””和HZOZ形成增多,膜脂发生过氧化,细胞膜系统透性增加。同时缺锌胁迫下,OZ”产生速率和HZOZ含量最高,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膜透性增加,而水分和锌正常条件下,OZ产生最少。施锌对干旱胁迫下活性氧产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l)干旱胁迫下,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侣OD)活性升高,尤其是缺锌时,干旱胁迫玉米叶片中SOD活性比施锌情况下上升更多。*)土壤水分供应正常时,缺锌玉米叶片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降低程度比在干旱情况更大,谷脐甘肽还原酶活性降低程度较小,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土壤水分充足时,缺锌玉米叶片与活性氧代谢的有关酶活性变化更明显。*)缺锌情况下,干旱胁迫叶片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活性没有变化,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比水分正常时增加,而施锌情况下,干旱胁迫叶片中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反而下降。*3)土壤水分正常供应下,缺锌导致细胞结构受损程度比干旱情况下更大。细胞膜皱缩,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片层结构受损,缺锌严重时细胞内溶物消失,叶绿体中残存淀粉粒和少许片层。叶肉细胞叶绿体片层结构少,有些片层收缩、断裂。* 锌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结构的破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缺锌干旱叶肉细胞叶绿体膜受损,基质片层皱缩,基粒片层减少。而施锌干旱处理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叶绿体结构基本保持完好。叶绿体周围的线粒体数目增多。但叶肉细胞叶绿体中脂肪颗粒增多。施锌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与叶肉细胞之间胞间连丝清晰可见。 干旱胁迫T,施锌增加了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提高 PSll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 PSll系统还原侧电子接受库,增强光合作用,减少活性氧OZ”和HZOZ形成,减轻了细胞结构破坏,促进跪生长,对玉米植株适应千旱环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在土壤水分充足时,缺锌对植物生长、生毗谢和细胞?
方雅瑜[9](2016)在《氧化亚铁硫杆菌和赤泥在稻米镉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稻米Cd污染现象日益严重,Cd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危害身体健康。因此,如何控制和减轻稻米Cd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战略需求。本文根据湖南省稻田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取Cd污染为主的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采用水稻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添加氧化亚铁硫杆菌和赤泥等土壤改良剂对稻米Cd污染的阻控潜力及修复效果,以期为稻米Cd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从废矿区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以Fe2+为主要能源的菌株,命名为QBS-01。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氧化亚铁硫杆菌,且在9K液体培养基中长势良好;该菌株最适生长和代谢的初始pH值为2.00,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为30℃。(2)盆栽试验表明,添加赤泥和/或QBS-01菌,均能有效降低水稻体根、茎、叶及糙米中Cd含量,且对水稻株高和产量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其中QBS-01 (150l·hm-2)菌和赤泥(4000 kg·hm-2)配施时,降Cd效果最佳。虽然所有处理均能显着降低水稻糙米中Cd含量(降低幅度17.62%-23.13%),但均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 2762-2012,Cd≤0.2mg·kg-1)。(3)在田间添加QBS-01菌和/或赤泥后,四个生育期根际土壤中Cd含量均下降,其中QBS-01(150 l·hm-2)菌和赤泥(4000 kg·hm-2)配施降Cd效果最佳。与CK相比,单施或配施处理不仅能显着降低水稻各器官中Cd含量,而且显着改变Cd在水稻体内的迁移转运规律,使Cd更易于累积在水稻根、茎和叶等非食用部分。其中,糙米Cd降幅最大的处理是QBS-01 (150l·hm-2)菌和赤泥(4000kg·hm-2)配施,此时糙米Cd含量为0.48mg·kg-1,降幅达57.55%。尽管所有处理均能降低糙米中Cd含量,但糙米中Cd含量仍然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Cd≤0.2mg·kg-1)。(4)QBS-01、赤泥单施或配施均能显着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单施赤泥和配施均提高土壤pH值,单施QBS-01则使土壤pH值下降;QBS-01、赤泥单施或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着影响;QBS-01、赤泥单施或配施均能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5)在四个试验区的降Cd效果最佳的均为施加200.1·hm-2 QBS-01菌处理,不同区域农田对QBS-01降低糙米镉含量影响较大,其降Cd效果与各试验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和背景全Cd含量有关,水稻糙米中Cd含量仅在低Cd污染的七宝山试验B区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Cd≤0.2 mg·kg-1。
刘秀梅[10](2005)在《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性能及土壤植物营养效应》文中认为肥料利用率低、土壤质量下降、土地荒漠化是目前我国农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农业生产效率及影响生态环境健康的重大问题。随着纳米功能材料和纳米结构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各领域的全面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因为土壤和肥料学科的研究可以借鉴纳米材料科学研究的经验,利用已有的资源条件和技术,实现土壤肥料学科突破性的变革。我国粘土矿物资源丰富,废弃垃圾遍地可见,利用插层复合法和液相沉淀法制得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并在农业中加以应用是一项原创新性技术。本研究从农用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的制各、测试与表征到其在土壤肥料中的应用均作了比较系统的探索,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和纳米-亚微米级材料的制备。通过有机物质插层复合方法制得高岭土和蒙脱土的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分析综合测试和表征了2种硅酸盐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表明有机物质插入了高岭土和蒙脱土的层间,增大了层间距,并与高岭土和蒙脱土层间的水合羟基形成氢键连接,形成粘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体。废弃泡沫塑料经过乳化、高剪切等技术,制得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或塑料淀粉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了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表面存在10-20nm左右大小不一的皱褶或孔径。从风化煤中提取腐殖酸通过高剪切和活化技术制得腐殖酸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经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证实了75%的该复合物粒径在50nm左右,复合物表面增加多种活性官能团。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得了纳米-亚微米级氧化铁和纳米-亚微米级碳酸钙,并通过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测试了纳米-亚微米级氧化铁和纳米-亚微米级碳酸钙的粒径和纯度,表明纳米-亚微米级氧化铁粒径在40—50nm之间,纳米-亚微米级碳酸钙粒径在60nm左右,二者纯度均为80%左右。 2)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养分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粘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和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和解吸有相同之处,随着初始处理浓度的增加,各种材料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增加,在一定浓度下,吸附达到平衡,吸附规律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来拟合。随着初始处理浓度的增加,解吸率先增加后降低,大部分解吸率低于20%,平均在15%左右;各种材料对养分的吸附和解吸有不同之处,不同材料对不同的养分其吸附量、解吸量、亲和能力及最大吸附量差别很大,总体规律是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好于天然材料。 3)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土壤的影响。在褐潮土和红壤中,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增加了F2(2-10μm)和F4(50-100μm)2个粒级复合体的含量,降低了F1(<2μm)和F3(10-50μm)粒级的含量,而在风沙土中,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增加了F1和F22个粒级复合体的含量,降低了F3和F4粒级的含量。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施入3种土壤中均能提高土壤及各粒级中C、N、P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着。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还改善了风沙土的保肥持水性状。 4)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植物营养的影响。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能提高作物对褐潮土、红壤和风沙土中氮磷钾的吸收和利用,使作物干重增加,体内氮磷钾含量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显着。 纳米-亚微米级氧化铁或纳米-亚微米级碳酸钙与腐殖酸、有机肥配施,能促进花生的分蘖,使有效果针数目、叶面积和干重增加,并且对花生的生理状况有改善作用,使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促进花生植株对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吸收和利用。
二、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水稻土的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水稻土的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古水稻土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组成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的分离及分组 |
1.2.2 土壤中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组成 |
1.2.3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结构特征 |
1.2.4 粘粒级复合体的矿物组成与环境意义 |
1.2.5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中腐殖质的性质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案 |
2.3.1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
2.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古水稻土各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
3.1 古水稻土各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组成 |
3.2 古水稻土各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的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古水稻土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的表征 |
4.1 古水稻土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红外光谱特征 |
4.1.1 古水稻土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红外光谱峰值特征 |
4.1.2 古水稻土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红外光谱特征峰值对比 |
4.2 PC剖面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XRD图谱分析 |
4.2.1 PC剖面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矿物组成分析 |
4.2.2 PC剖面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4.2.3 高岭石结晶度 |
4.3 古水稻土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扫描电镜分析 |
4.3.1 古水稻土粘粒有机矿质复合体SEM表征分析 |
4.3.2 古水稻土粘粒有机矿质复合体SEM-EDS表征分析 |
4.4 古水稻土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胡敏酸核磁共振分析 |
4.4.1 古水稻土粘粒有机矿质复合体NMR图谱分析 |
4.4.2 古水稻土粘粒有机矿质复合体胡敏酸13C官能团分布特征 |
第五章 结语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水稻土供硅能力评价方法及水稻硅素肥料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一、 前言 |
(一) 水稻体内的硅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二) 土壤中硅素的形态 |
(三) 影响水稻土供硅能力的因素 |
(四) 水稻土供硅能力的评价方法及标准 |
(五) 硅肥及其改善土壤硅素肥力的作用 |
(六)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二、 试验材料与方法 |
(一) 供试材料 |
(二) 试验方法 |
(三) 测试方法 |
三、 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 水稻土供硅能力的评价方法 |
1 应用1M HAc-NaAc(pH4)缓冲液法评价水稻土供硅能力的可能性 |
(1) 应用醋酸缓冲液法直接估测水稻土供硅能力存在的问题 |
(2) 应用1MHAc-NaAc(pH4)缓冲液法间接估测水稻土供硅能力 |
2 应用等温吸附曲线判断水稻土供硅能力 |
(1) 水稻土对硅的吸附特征 |
(2) 等温吸附曲线方程参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
(3) 等温吸附曲线方程参数与水稻相对产量之间的关系 |
3 应用硅素释放动力学方程评价土壤供硅能力 |
(1) 水稻土硅素释放的动力学特征 |
(2) 硅素释放动力学方程参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
(3) 硅素释放动力学方程参数与水稻相对产量之间的关系 |
4 应用KH_2PO_4-NaOH(pH6.5)缓冲液法评价水稻土供硅能力 |
(1) 不同浸提液的显色反应 |
(2) 应用0.2MKH_2PO_4-0.2MNaOH和0.2MNa_2HPO_4-0.1M C_6H_8O_(10)缓冲液提取土壤有效硅的可行性 |
(3) 不同pH的KH_2PO_4-NaOH缓冲液对土壤有效硅提取能力的影响 |
(4) 对KH_2PO_4-NaOH(pH6.5)缓冲液法的相关研究 |
(5) KH_2PO_4-NaOH(pH6.5)缓冲液对有效硅浸提液pH的影响 |
(6) 应用KH_2PO_4-NaOH(pH6.5)缓冲液法提取的土壤有效硅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7) 对KH_2PO_4-NaOH(pH6.5)缓冲液法提取土壤有效硅原理的初步解释 |
(二) 施用硅肥对土壤硅素肥力与水稻产量的影响 |
1 施用硅肥对水稻生育期土壤pH、Eh与水溶态硅动态的影响 |
(1) 施用硅肥对水稻生育期土壤pH动态的影响 |
(2) 施用硅肥对水稻生育期土壤Eh动态的影响 |
(3) 施用硅肥对水稻生育期土壤溶液中硅动态的影响 |
2 施用硅肥对试验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 施用硅肥对土壤pH的影响 |
(2) 施用硅肥对土壤不同形态硅素含量的影响 |
(3) 施用硅肥对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影响 |
(4) 施用硅肥对土壤DTPA-铁和DTPA-锰含量的影响 |
3 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及其吸收硅、铁、锰数量的影响 |
(1) 施用硅肥对不同生育期水稻植株中硅含量的影响 |
(2) 施用硅肥对成熟期水稻植株中硅、铁、锰含量的影响 |
(3) 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四、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摘要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根际微域环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上的发展趋势 |
(一)根际pH变化—特定分泌物 |
(二)根际的养分分布一生物有效性 |
(三)植物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一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作用 |
二、我国根际研究的成就 |
(一)水稻根—土界面显微特征的研究 |
(二)植物根表面对阴离子吸附特性的研究 |
(三)根际养分状况的研究 |
(四)根际pH状况的研究 |
(五)禾谷类作物缺铁时特定分泌物的研究 |
(六)酸性土壤上重金属在根际的化学行为 |
三、研究展望 |
(一)根际物理环境的研究 |
(二)养分的根际效应 |
(三)根系特定分泌物的类型及其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高产量 |
(四)根际环境与植物病害 |
(6)游离氧化铁对花岗岩残积红土强度增长的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土的定义、成因及分类研究现状 |
1.2.2 红土工程地质性质的研究现状 |
1.2.3 游离氧化铁对红土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4 红土中游离氧化铁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2.5 土微观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6 土结构性及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1.3 红土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红土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土中游离氧化铁作用的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取样区的地理─地质概况 |
2.2.1 取样区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
2.2.2 取样区的地质概况 |
2.3 红土的基本性质 |
2.3.1 红土的物质组成 |
2.3.2 红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
2.3.3 红土氧化铁含量测试 |
2.4 不同游离氧化铁含量红土试样性质测试 |
2.4.1 试验方案与试样制备 |
2.4.2 不同游离氧化铁含量红土性质测试 |
2.5 小结 |
第三章 红土结构性的宏观力学表现 |
3.1 引言 |
3.2 压缩特性 |
3.2.1 各试样结构屈服应力的确定 |
3.2.2 各试样压缩特性与压缩性指标 |
3.3 固结特性 |
3.4 抗剪强度包线特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红土中游离氧化铁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温度对游离氧化铁的影响研究 |
4.2.1 试验方法 |
4.2.2 温度对红土性质的影响 |
4.3 pH值对游离氧化铁的影响研究 |
4.3.1 试验方法 |
4.3.2 pH值对红土性质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红土微观结构及分形特征研究 |
5.1 引言 |
5.1.1 微观结构特征的研究内容 |
5.1.2 微观结构特征的研究方法 |
5.2 游离氧化铁对红土微观结构影响的定性研究 |
5.2.1 红土微观结构特征定性分析 |
5.2.2 不同游离氧化铁含量红土试样微观结构特征定性分析 |
5.2.3 不同养护温度红土试样微观结构特征定性分析 |
5.2.4 不同pH值红土试样微观结构特征定性分析 |
5.3 游离氧化铁对红土微观结构影响的定量研究 |
5.3.1 微观结构单元体定量化分析 |
5.3.2 孔隙定量化分析 |
5.4 游离氧化铁对红土微观结构影响的分形特征研究 |
5.4.1 分形与分维 |
5.4.2 土微观结构的分形特征概述 |
5.4.3 不同游离氧化铁含量红土试样微观结构的分形研究 |
5.5 红土微观结构抽象物理模型 |
5.6 小结 |
第六章 红土强度形成的机理分析 |
6.1 引言 |
6.2 红土中游离氧化铁的形成 |
6.3 红土中游离氧化铁的作用机理 |
6.3.1 游离氧化铁的物理化学作用 |
6.3.2 游离氧化铁的结构连结作用 |
6.4 温度和pH值对红土性质影响的机理分析 |
6.4.1 游离氧化铁的形态及转化 |
6.4.2 温度对红土性质影响的机理分析 |
6.4.3 pH值对红土性质影响的机理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考虑游离氧化铁含量的红土扰动状态模型的建立 |
7.1 引言 |
7.2 扰动状态概念及基本原理 |
7.2.1 扰动状态概念 |
7.2.2 扰动状态概念的基本方程 |
7.2.3 扰动状态模型与其它模型的比较 |
7.3 考虑游离氧化铁含量的红土扰动状态模型的建立 |
7.3.1 扰动状态模型的基本形式 |
7.3.2 不排水剪切条件下的扰动状态模型 |
7.3.3 考虑游离氧化铁含量的红土扰动状态模型的建立 |
7.4 模型的验证 |
7.5 小结 |
第八章 考虑游离氧化铁含量的红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 |
8.1 引言 |
8.2 损伤力学的研究方法与统计损伤力学 |
8.2.1 损伤力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
8.2.2 统计细观损伤力学 |
8.2.3 基于宏观唯象统计损伤力学 |
8.3 结构性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
8.3.1 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损伤演化方程 |
8.3.2 结构性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
8.4 考虑游离氧化铁含量红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 |
8.4.1 不同游离氧化铁含量红土试样模型各参数的确定 |
8.4.2 游离氧化铁含量与模型各参数的关系及模型的建立 |
8.5 模型的验证 |
8.6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及创新点 |
9.2 进一步研究设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7)水旱轮作条件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变化及固定释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旱轮作制的分布与类型 |
1.2 水旱轮作体系中的钾素循环与平衡 |
1.2.1 钾的输入 |
1.2.1.1 化肥 |
1.2.1.2 种子或移栽苗 |
1.2.1.3 粪尿肥 |
1.2.1.4 降雨 |
1.2.1.5 灌溉水 |
1.2.1.6 秸秆 |
1.2.2 钾的输出 |
1.2.2.1 作物移出 |
1.2.2.2 淋失 |
1.2.3 钾素平衡 |
1.3 土壤钾素形态及植物有效性 |
1.3.1 水溶性钾 |
1.3.2 交换性钾 |
1.3.3 非交换性钾 |
1.3.4 矿物钾 |
1.4 不同形态钾素之间的转化及影响因素 |
1.4.1 土壤钾的固定及机制 |
1.4.2 土壤钾的释放及机制 |
1.4.2.1 长石类矿物 |
1.4.2.2 云母类矿物 |
1.4.2.3 非交换性钾 |
1.4.3 影响因素 |
1.4.3.1 土壤粘土矿物类型、含量 |
1.4.3.2 土壤pH |
1.4.3.3 温度 |
1.4.3.4 土壤干湿程度 |
1.4.3.5 陪伴离子 |
1.4.3.6 其它因素 |
1.5 根际钾素营养 |
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3 原状土壤样品风干后测定对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试方法 |
3.2.4 统计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速效钾 |
3.3.2 缓效钾 |
3.4 讨论 |
3.4.1 土样风干后测定对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 |
3.4.2 取样时土壤含水量对鲜样测定结果的影响 |
3.5 结论 |
4 轮作条件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变化特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试验装置 |
4.2.4 作物与水分管理 |
4.2.5 取样、测试分析方法 |
4.2.6 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单季油菜(旱作)或水稻(水作) |
4.3.1.1 单季旱作或水作后根区与非根区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变化 |
4.3.1.2 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与距离的关系 |
4.3.1.3 作物吸钾量及吸钾来源 |
4.3.1.4 非根区土壤各形态钾素的迁移 |
4.3.2 轮作 |
4.3.2.1 先旱后水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变化特征 |
4.3 2.1.1 水溶性钾 |
4.3.2.1.2 交换性钾 |
4.3.2.1.3 非交换性钾 |
4.3.2.2 先水后旱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变化特征 |
4.3.2.2.1 水溶性钾 |
4.3.2.2.2 交换性钾 |
4.3.2.2.3 非交换性钾 |
4.4 讨论 |
4.4.1 钾素扩散的动力 |
4.4.2 土壤钾素形态转化的影响因素 |
4.4.3 水旱轮作对土壤钾素迁移转化与作物有效性影响 |
4.4.4 土壤钾素植物有效性评价 |
4.5 结论 |
5 施钾对作物干物质量及钾素吸收量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装置 |
5.2.4 作物与水分管理 |
5.2.5 取样、测试分析方法 |
5.2.6 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干物质量 |
5.3.2 不同部位含钾量 |
5.3.3 钾素吸收量 |
5.4 讨论 |
5.5 结论 |
6 施钾对根区与非根区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设计 |
6.2.3 试验装置 |
6.2.4 作物与水分管理 |
6.2.5 取样、测试分析方法 |
6.2.6 统计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油菜—水稻轮作 |
6.3.1.1 黄红壤 |
6.3.1.1.1 水溶性钾 |
6.3.1.1.2 交换性钾 |
6.3.1.1.3 非交换性钾 |
6.3.1.2 黄褐土 |
6.3.1.2.1 水溶性钾 |
6.3.1.2.2 交换性钾 |
6.3.1.2.3 非交换性钾 |
6.3.2 水稻—油菜轮作 |
6.3.2.1 黄红壤 |
6.3.2.1.1 水溶性钾 |
6.3.2.1.2 交换性钾 |
6.3.2.1.3 非交换性钾 |
6.3.2.2 黄褐土 |
6.3.2.2.1 水溶性钾 |
6.3.2.2.2 交换性钾 |
6.3.2.2.3 非交换性钾 |
6.4 讨论 |
6.5 结论 |
7 水旱轮作后根区与非根区土壤粘土矿物组分变化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设计 |
7.2.3 试验装置 |
7.2.4 作物与水分管理 |
7.2.5 取样及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黄红壤前后季均不施钾处理 |
7.3.2 黄红壤前后季均施钾处理 |
7.3.3 黄褐土前后季均不施钾处理 |
7.3.4 黄褐土前后季均施钾处理 |
7.4 讨论 |
7.5 结论 |
8 轮作后根区与非根区土壤固钾和释钾特性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试验材料 |
8.2.2 试验设计 |
8.2.3 试验装置 |
8.2.4 作物与水分管理 |
8.2.5 取样及测试分析方法 |
8.2.6 土壤固钾和释钾试验方法 |
8.2.6.1 钾的固定试验 |
8.2.6.2 固钾量和固钾率计算方法 |
8.2.6.3 钾的释放试验 |
8.2.7 统计分析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油菜—水稻轮作(先旱后水) |
8.3.1.1 油菜—水稻轮作后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含量 |
8.3.1.2 钾的固定 |
8.3.1.3 钾的释放 |
8.3.1.3.1 1.0mol/LHNO_3提取钾 |
8.3.1.3.2 1.0mol/LNH_4OAc提取钾 |
8.3.2 水稻—油菜轮作(先水后旱) |
8.3.2.1 水稻—油菜轮作后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含量 |
8.3.2.2 钾的固定 |
8.3.2.3 钾的释放 |
8.4 讨论 |
8.5 结论 |
9 总结 |
9.1 主要结论 |
9.1.1 土壤样品风干后测定低估了土壤对当季作物的供钾能力 |
9.1.2 水旱轮作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变化不同 |
9.1.3 外源钾施用对不同水旱轮作方式下作物干物质量和吸钾量的影响不同 |
9.1.4 外源钾施用对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变化特征的影响 |
9.1.5 水旱轮作高强度种植条件下,作物吸钾改变了土壤粘土矿物组分 |
9.1.6 水旱轮作后根区与非根区土壤固钾和释钾规律 |
9.2 创新点 |
9.2.1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
9.2.2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上有所创新 |
9.2.3 结论上的创新 |
9.3 展望 |
9.3.1 试验装置的改进 |
9.3.2 取样方法的改进 |
9.3.3 研究领域的深入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生长、养分吸收、生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 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及植物锌素营养(文献综述) |
1.1 锌的元素化学 |
1.2 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
1.3 中国土壤中锌 |
1.4 植物中的锌 |
1.5 锌与其它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1.6 锌的营养诊断与锌肥施用 |
2 研究契机和思路 |
第二章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不同用量锌对玉米植株生长和锌吸收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用量锌施用对玉米植株干物重的影响 |
2.2 不同土壤水分供应对玉米植株干物重的影响 |
2.3 不同水分和锌供应对玉米植株干物重的交互作用 |
2.4 水分供应与锌对玉米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
2.5 不同水分与锌供应对玉米植株锌浓度和锌吸收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生长和锌吸收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2.2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植株体内锌浓度和吸收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植株N吸收的影响 |
2.2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植株P吸收的影响 |
2.3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植株K吸收的影响 |
2.4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植株Ca吸收的影响 |
2.5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植株Mg吸收的影响 |
2.6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植株Fe吸收的影响 |
2.7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植株Mn吸收的影响 |
2.8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植株Cu吸收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根际锌形态转化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土壤水分和锌处理下玉米植株生长和对锌吸收 |
2.2 不同土壤水分和锌处理下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交换态锌的含量和分布 |
2.3 不同土壤水分和锌处理下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锌的含量和分布 |
2.4 不同土壤水分和锌处理下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的含量和分布 |
2.5 不同土壤水分和锌处理下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有机结合态锌的含量和分布 |
2.6 不同土壤水分和锌处理下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残渣态锌的含量和分布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水分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水分状况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
2.2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自由水、束缚水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保水性的影响 |
2.4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
2.6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单叶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2.7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气孔阻力和气孔导度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3 小结 |
第八章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中O_2~-和H_2O_2产生的影响 |
2.2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的影响 |
2.3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中活性氧酶清除系统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九章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玉米叶片中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构不同 |
2.2 干旱胁迫叶片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
2.3 缺锌干旱处理玉米叶片细胞结构特征 |
2.4 施锌干旱处理玉米叶片细胞结构特征 |
2.5 缺锌土壤水分正常处理玉米叶片细胞结构特征 |
2.6施锌土壤水分正常处理玉米叶片细胞结构特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氧化亚铁硫杆菌和赤泥在稻米镉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稻米镉污染概况 |
1.2 稻米中镉污染来源及危害 |
1.2.1 稻米镉污染来源 |
1.2.2 镉米的危害 |
1.3 影响稻米镉含量的因素 |
1.3.1 土壤环境 |
1.3.2 水稻品种 |
1.3.3 其他因素 |
1.4 稻米镉污染治理研究现状 |
1.4.1 低Cd积累品种选育及应用 |
1.4.2 土壤镉吸收与转运阻控 |
1.4.3 叶面阻控 |
1.4.4 复合措施 |
1.5 本研究的提出 |
1.6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生长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培养基 |
2.1.3 富集分离试验主要仪器 |
2.1.4 菌株的富集、分离与纯化 |
2.1.5 筛选菌株的培养特征及生长特性鉴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菌株的富集、分离及纯化 |
2.2.2 环境条件对菌株QBS-01生长的影响 |
第三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和赤泥对水稻镉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土壤与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氧化亚铁硫杆菌、赤泥对水稻各器官Cd含量的影响 |
3.2.2 氧化亚铁硫杆菌、赤泥对水稻各器官转运率的影响 |
3.2.3 氧化亚铁硫杆菌、赤泥对水稻株高和产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对土壤-水稻系统中镉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5 测定方法 |
4.1.6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对土壤Cd含量的影响 |
4.2.2 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对水稻各器官中Cd含量的影响 |
4.2.3 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对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转运规律的影响 |
4.2.4 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对土壤pH的影响 |
4.2.5 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2.6 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2.7 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4.2.8 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地区对氧化亚铁硫杆菌修复镉米效果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供试样品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不同试验区水稻各器官Cd含量的影响 |
5.2.2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不同试验区水稻各器官转运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性能及土壤植物营养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纳米材料的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纳米-亚微米级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高岭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2 蒙脱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3 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4 腐殖酸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2.5 纳米-亚微米级氧化铁的制备与表征 |
2.6 纳米-亚微米级碳酸钙的制备与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及解吸性能 |
3.1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氮的吸附和解吸 |
3.2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和解吸 |
3.3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钾的吸附和解吸 |
3.4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有机碳的吸附和解吸 |
3.5 腐殖酸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对氮磷钾的吸附和解吸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土壤的影响 |
4.1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
4.2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 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
4.3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
4.4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风沙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 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
4.5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风沙土保肥持水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作物的影响 |
5.1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在褐潮土中的生物学效应 |
5.2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在红壤中的生物学效应 |
5.3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在风沙土中的生物学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米-亚微米结构材料对花生的影响 |
6.1 纳米-亚微米级Fe_2O_3对花生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
6.2 纳米-亚微米级CaCO_3对花生的生物学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水稻土的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古水稻土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组成及表征[D]. 樊腾芳.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2]水稻土供硅能力评价方法及水稻硅素肥料效应的研究[D]. 刘鸣达. 沈阳农业大学, 2002(01)
- [3]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水稻土的特性[J]. 顾新运,李淑秋,徐梦熊,吴雪华. 电子显微学报, 1984(04)
- [4]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水稻土的特性[A]. 顾新运,李淑秋,徐梦熊,吴雪华. 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 1983
- [5]根际微域环境的研究[J]. 刘芷宇. 土壤, 1993(05)
- [6]游离氧化铁对花岗岩残积红土强度增长的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D]. 马琳. 吉林大学, 2007(03)
- [7]水旱轮作条件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变化及固定释放特性研究[D]. 李小坤.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8]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生长、养分吸收、生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D]. 汪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2)
- [9]氧化亚铁硫杆菌和赤泥在稻米镉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 方雅瑜.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10]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性能及土壤植物营养效应[D]. 刘秀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