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戏剧——对历史和生活的诗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娜[1](2021)在《明清杜甫题材戏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代诗人杜甫凭借千古卓绝的诗歌成就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后代的文学艺术创作形成了持久深遂的影响,以其人及其诗歌为主要题材的戏曲作品在元明清三朝层见迭出。现存可考的以杜甫及其诗歌作品为主要题材的戏曲作品共有十部,其中包括五部明代杂剧,三部清代杂剧,两部清代传奇。明清杂剧作家常以杜甫的诗歌作品或杜甫生活的某个片段为本事对杜甫故事进行重新构建,传达了丰富且多元的思想内涵,其中,对杜甫《曲江二首》与《饮中八仙歌》的艺术演绎居多,杜甫曲江游春与浣花溪草堂生活最受作家青睐。清代两部传奇因有较长的体制篇幅,所以在构建杜甫故事时,情节内容更为丰富,基本囊括了杜甫一生重要的生活节点,颇具伦理道德教化色彩。明清戏曲文本中杜甫所呈现出的才子形象、忠臣形象、狂士形象以及隐士形象的个性特征,是文人戏曲家对历史上杜甫的另一维度的阐释,也是文人创作心态影响下的一种审美投射。明清杜甫题材戏曲呈现出了虚实相生的文本建构特征。明代杜甫题材戏曲注重艺术虚构,具有“尚虚”的创作倾向。清代杜甫题材戏曲更加重视历史真实,具有“尚实”的创作倾向。此外,明清杜甫题材戏曲语言经历了由俗渐雅的演变历程。明代杜甫题材戏曲语言从本色自然逐渐转变为诗化雅致,清代杜甫题材戏曲语言大体上表现为清丽典雅、含蓄蕴藉的语言风格。
倪恺祺[2](2021)在《姜朝皋戏曲剧作研究》文中指出姜朝皋是中国当代剧坛一位颇具创造力的戏曲剧作家,他的作品内蕴丰富、涵盖面广,既有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又有纷繁变幻的时代印记;既有对人生哲理的理性思辨,又有对英雄伟绩的深情讴歌,作品曾被十多种地方戏曲剧团搬上舞台,为新时期的戏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以姜朝皋创作的戏曲剧本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其不同阶段的创作历程的基础上,对其作品的主题意蕴和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其创作历程进行划分,以求把握作品的整体风貌;第二部分探讨剧作的主题,分析其作品中的主旋律思想内涵、人生及社会层面的开掘出的哲理性;第三部分探究其作品的艺术特征,包括道具线索的运用、现代戏与历史剧的改编策略、戏剧的语言以及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从中笔者得出,姜朝皋在戏剧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很大突破;主旋律题材的主题内涵中集中表现对战争、革命的胜利的坚定守望,以及对新时代的人和社会的多维表现。此外,部分作品对人生与社会意义有着思想性开掘,一方面通过新旧时代的嬗变来折射人们的精神风貌,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另一方面在剧中设置两难的人生处境,让人物在个人选择中凸显崇高的价值,进而以小见大地将主题从个人层面上升社会层面,具有一定的隐喻与哲理性。在戏剧的艺术特征上,姜朝皋选用独特的道具线索贯穿全剧,达到多样化的表现效果;现代戏的改编策略重在主题与人物的提纯,而历史剧的改编则是凸显了视角的转变与历史人物形象的革新;戏剧语言呈现出一唱三叹、性格化的特征;他借鉴现代派艺术表现方法,在作品中别出心裁地运用荒诞、心灵外化、虚实结合等手法为作品增色。姜朝皋以积极进取的创作心态不断探索着戏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极大丰富了我国当代戏曲的创作。
张挺玺[3](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杜未未[4](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提出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李小刚[5](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指出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陈曦[6](2020)在《周长赋剧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向月婷[7](2020)在《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1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研究普遍出现人类学转向,在这样的趋势下,文学与人类学的交叉研究随着综合性的文化研究的兴盛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当代的“人类学”与“文学”在理论和研究范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之间的互动对话也变得更加密切,因此对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也变得更加清晰。学者最开始是从闻一多先生的神话研究、弗莱的“原型理论”以及以弗雷泽(J·G·Frazer)为代表的剑桥仪式学派出发去把握中国现代文学人类学的历史脉络和学术传统的。中国当代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和实践,大多是以文化人类学为切入点,对显性文化做出阐释,然后从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角度出发,深入到文化内部的隐性部分。并且,当代文学人类学对“口头传统”“文本与田野”进行了价值重估,探索出一条“原始神话思维——民间仪式叙事——人类叙事”的路径。阿库乌雾是以作家和人类学家的双重身份进行文学创作的彝族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彝族特色,大凉山彝区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和彝族民间的史诗传说、风俗习惯、仪式展演自然地贯穿在阿库乌雾的写作中。最具有文学人类学意义的部分,是对本族人民情感与命运的深情观照。本论文将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生及发展、创作背景及创作实践放置在文学人类学视域中进行研究,以当代文学人类学理论为指导,并且结合徐新建提出的“本文与文本”理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深入研究阿库乌雾写作中的文学人类学元素、文学人类学特点和文学人类学意义。该论文的研究从五个部分依次展开:首先,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讨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方法,反思本论文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其次,本论文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研究视角,论述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观念的发生及发展,围绕“本籍文化”和“文化身份认同”两个问题来进行讨论,在研究中发现,阿库乌雾的成长经历、教学过程和科研反思以及各类的社会实践对他的文学人类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再次,研究梳理总结了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的背景。阿库乌雾的“凉山—混血世系”是他写作的广阔背景。在这一背景之下,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的创作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探索期、塑造期和丰收期。第四,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再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分析阿库乌雾写作中蕴含的文学人类学因子。主要从他写作中涉及到的彝族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和信仰文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阿库乌雾写作的文学人类学特点和功能;第五,在后现代的价值视野和文化语境中,总结了阿库乌雾的书写方法和特点、辨析了田野与文本、口头文化与书写文化中的价值偏颇问题、肯定了阿库乌雾的书写对彝族文化“再生产”的积极作用。另外,文章还基于阿库乌雾的“多民族文学史观”,对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文学观和价值观做一考量。通过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阿库乌雾的文学人类学写作研究对现今的文学人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他打通文学与人类文化的内在联系,揭示文学与人类文化生活的共生性,阿库乌雾的文学人类学写作是具有全球视野的书写模式和文化实践,具有深刻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其次,阿库乌雾文本中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审视,阿库乌雾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创作手法对文学进行现代性的观照,拉近了自己的作品与世界的距离。向外,他客观从容地分析看待世界,向内他达观平和地观察剖析自心。最后,阿库乌雾的文学人类学写作体现了彝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自身管理与社会调控就是一个文化解构和建构的过程。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成功和走向世界,标志着彝族人对自身文化阐释能力的提高和外界对于彝族文化的认识以及接受,这带给了彝族人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促进了面向未来推陈出新的文化“再生产”。
黄巧燕[8](2020)在《战火与情怀的鸣奏 ——《戏剧春秋》剧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大地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众多文化名人辗转来到桂林,在这风景秀美的西南一隅开展大量的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战时桂林信息交流枢纽、文化传播要地的作用。1940年11月1日,田汉同欧阳予倩、杜宣、许之乔等中国现代剧作家,于桂林创办《戏剧春秋》期刊,历时两年,1942年10月30日停刊。《戏剧春秋》是一份大型综合性戏剧刊物,其内容包括戏剧作品、戏剧理论、戏剧批评、戏剧活动信息等。《戏剧春秋》发行的两年中,刊载了田汉、欧阳予倩、郭沫若、洪深、许之乔、夏衍、熊佛西等中国现代着名戏剧家的优秀戏剧作品、戏剧理论及评论文章,成为抗战戏剧和中国现代戏剧的丰富成果和珍贵文献。本论文是学界首次对《戏剧春秋》期刊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期刊所载剧作进行深度探讨,从多个维度对其戏剧作品进行分析,探索《戏剧春秋》期刊及剧作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第一章对《戏剧春秋》期刊进行整体研究。以《戏剧春秋》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分析为基础,系统阐释《戏剧春秋》办刊历程及栏目设置,理清《戏剧春秋》办刊宗旨、编撰队伍、编辑思想、经营过程,为《戏剧春秋》期刊及剧作的深度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对《戏剧春秋》所载剧作的主题进行分类解读。从《戏剧春秋》聚焦战时生活、鼓舞军民战斗、弘扬爱国精神等三个方面解读《戏剧春秋》所载剧作传递的强烈战斗主题。第三章对《戏剧春秋》所载剧作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剖析。聚焦多元的戏剧类型、多彩的戏剧话语、开放式戏剧结构,挖掘剧作的审美特征及艺术价值。第四章对《戏剧春秋》期刊的传播意义作整体阐释。分析《戏剧春秋》期刊对抗战戏剧运动的促进作用和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启示,明确《戏剧春器》期刊及剧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史价值。
张美琪[9](2020)在《孔德辛舞剧创作研究 ——以舞剧《孔子》《关公》《昭君出塞》《彩虹之路》为例》文中认为舞剧的艺术发展史是通过一系列的舞剧作品互相连接起来的,因此对舞剧创作者主体的关注与研究,正是认同了他们在舞剧历史中的影响作用和推动意义,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完整地把握舞剧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深入了解舞剧的艺术特征与规律。孔德辛作为发展中的青年舞剧编导,从2013年创作《孔子》至今,其舞剧创作始终坚持着对历史题材和传统文化的强烈关注,在传统精神文明的发扬下,作品的舞台呈现体现出对群舞编排的重视以及对写意造境的强调,因此孔德辛舞剧创作形成了强烈的审美性与丰富的思想性兼备的艺术风格。孔德辛在底蕴深厚的家庭氛围与多年的中国舞学习经历中,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专业化的中国舞编导之路,与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亲密关系;而丰富的“大歌舞”导演经验,又培养了她在创作中“以人为本”和“表意优先”的宗旨,并成为她日后舞剧创作重要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孔子》《关公》《昭君出塞》《彩虹之路》四部皆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舞剧展开全面、深入的形态分析,孔德辛舞剧创作呈现出对视觉效应和诗意氛围的强烈追求,因此舞剧中群舞的功能被极尽发挥,人物的心理情感也得到了充沛的抒发,而戏剧结构却显得相对保守,基本没有突破传统的戏剧式结构模式。本课题旨在对孔德辛舞剧创作的艺术特征与创作追求的梳理中,努力为传统题材的舞剧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也为当代舞剧创作带来新思路与新思考。
梁丹玉[10](2020)在《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文中认为中国芭蕾舞剧从以“实践先行”大胆地迈出了“民族化”的第一步到探索如何使中国文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接榫,已走过了七十年的岁月。自中国芭蕾舞剧诞生之日起,就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中国舞剧形象而走上了一条与西方芭蕾舞剧不同的创作道路。不论是最初实践阶段以“民族化”为口号对西方芭蕾进行中式改造,还是如今以更自觉的心态进入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探索芭蕾的“中国学派”,七十年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实践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代诉求的变化,中国芭蕾舞剧价值取向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芭蕾中国学派等问题还未引起舞界学者们的足够重视,这便是本文所着意要研究的方向,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对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展望是以其历时性的研究作为前提,在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下,借助马克思“艺术生产”的理论视角对芭蕾舞剧研究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不论是芭蕾编导们还是其作品都是所处历史时期的产物,对芭蕾舞剧作品及其编导的研究必须回到社会历史的具体语境中。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历史节点,是以引起中国芭蕾舞剧风格取向变化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时间作为节点划分依据,节点前后的芭蕾舞剧作品在编导个人风格的差异性中又呈现出某种时代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本体特征包括叙事结构、形象及其文化特征以及肢体语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是中国芭蕾舞剧不同于西方芭蕾舞剧的体现,也是芭蕾舞剧中国学派得以展望之根本。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国芭蕾舞剧应关注当今世界芭蕾舞剧的多元形式,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芭蕾中国学派的建构是中国芭蕾舞剧自诞生之日起便萦绕在艺术工作者心中的庞大论题,芭蕾“中国学派”这一论题还应随着芭蕾舞剧的不断发展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二、中国戏剧——对历史和生活的诗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戏剧——对历史和生活的诗化(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杜甫题材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一章 明清杜甫题材戏曲的故事类型与思想旨趣 |
第一节 杜甫题材戏曲作品考索 |
一、金元时期 |
二、明代 |
三、清代 |
第二节 明清杜甫题材杂剧 |
一、曲江游春题材 |
二、饮中八仙题材 |
三、浣花溪题材 |
第三节 清代杜甫题材传奇 |
一、《诗中圣》:褒扬忠孝,意主惩劝 |
二、《一斛珠》:情之外壳,理之内核 |
第二章 明清戏曲中的杜甫形象与文人心态 |
第一节 才子形象与两重心态 |
一、才子形象:文韬武略,怀才不遇 |
二、两重心态:尊杜情结与补恨心态 |
第二节 忠臣形象与教化心态 |
一、忠臣形象:忧国忧民,直言敢谏 |
二、教化心态:以忠君爱国教化万民 |
第三节 狂士形象与抒愤心态 |
一、狂士形象:嗜酒疏狂,愤世嫉俗 |
二、抒愤心态:借杜甫之狂抒己之愤 |
第四节 隐士形象与隐逸心态 |
一、隐士形象:淡泊名利,坚决归隐 |
二、隐逸心态:秉持儒家的无道则隐 |
第三章 明清杜甫题材戏曲的情节建构与语言风格 |
第一节 情节建构的虚实转换 |
一、“尚虚”倾向:事贵翻空 |
二、“尚实”倾向:征实尚史 |
第二节 语言风格的雅俗嬗变 |
一、明代:从本色自然到诗化雅致 |
二、清代:清丽典雅,含蓄蕴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姜朝皋戏曲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 相关研究成果及评析 |
三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姜朝皋戏曲剧作创作之路 |
第一节 命途多舛的剧坛才子 |
第二节 初露锋芒的80-90 年代 |
第三节 多题材创作爆发的新世纪 |
第二章 姜朝皋戏曲剧作主题研究 |
第一节 主旋律精神内涵的阐释 |
一、对胜利的坚定守望 |
二、新时代风貌的描绘 |
第二节 人生与社会的深度开掘 |
一、时代嬗变中的悲鸣 |
二、两难选择凸显崇高价值 |
第三章 姜朝皋戏曲剧作的艺术特征研究 |
第一节 独特的道具线索 |
第二节 新颖的改编策略 |
一、现代戏改编:主题与人物的提纯 |
三、历史剧改编:视角的转变与人物形象的焕新 |
第三节 多样化的戏剧语言 |
一、一唱三叹的剧诗与性格化的语言 |
二、帮腔的运用 |
第四节 现代派手法的运用 |
一、荒诞化 |
二、心灵外化、虚实结合 |
结语 |
附录1:姜朝皋戏曲剧作创作年表 |
附录2:姜朝皋戏曲剧作剧情梗概 |
附录 3:姜朝皋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
结语 |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
(一)不幸的幸运儿 |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
(一)作家作品研究 |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
(四)梦幻化的效应 |
(五)爱欲的悲剧性 |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对希望的坚持 |
(三)抒情性与诗性 |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
(一)物象的象征性 |
(二)梦幻性段落 |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
(四)生命的悲剧性 |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多角色命运 |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研究思路 |
二、相关研究理论 |
三、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难点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三、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一节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生 |
一、“本籍文化”对阿库乌雾及其创作的影响 |
二、文化身份认同对阿库乌雾及其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展 |
一、文学人类学创作积累与思考 |
二、文学人类学创作探索与启悟 |
三、文学人类学创作实践与族群书写 |
第二章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的写作背景及实践 |
第一节 阿库乌雾的“大凉山-混血世系” |
一、凉山彝区及阿库乌雾文学世界中的“凉山彝区” |
二、混血世界及阿库乌雾文学世界中的“混血世界” |
第二节 阿库乌雾的文学人类学写作实践 |
一、探索期 |
二、塑造期 |
三、丰收期 |
第三章 阿库乌雾作品中的彝族文化书写 |
第一节 鲜活的彝族民间文化 |
一、彝族民间生活的自然展现 |
二、彝族民间神话的有机穿插 |
三、彝族民间歌谣的天然撷取 |
第二节 丰富的彝族民俗文化 |
一、仪式 |
二、彝族禁忌 |
第三节 神秘的彝族宗教文化 |
一、图腾崇拜 |
二、自然崇拜 |
三、祖先崇拜 |
第四章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的功能与价值 |
第一节 阿库乌雾写作的神圣治疗与祈福纳吉 |
一、阿库乌雾写作与神圣治疗 |
二、阿库乌雾诗作与文学禳灾 |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观下的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 |
一、田野与文本之间 |
二、口语文化与书写文化之间 |
三、“多民族国家文学观”下的阿库乌雾写作 |
第三节 阿库乌雾写作的文学人类学价值观 |
一、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观 |
二、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审美价值观 |
结论 |
一、阿库乌雾的书写方法和特色 |
二、阿库乌雾对民族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现代性审视 |
三、阿库乌雾书写与彝族文化“再生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笔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战火与情怀的鸣奏 ——《戏剧春秋》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现状 |
二、选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三、选题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烽火硝烟催生的《戏剧春秋》 |
第一节 《戏剧春秋》诞生背景 |
一、硝烟四起的危难岁月 |
二、抗日救亡的浪潮激荡 |
三、文艺抗战的历史使命 |
第二节 《戏剧春秋》办刊历程 |
一、创刊目的与出版经营 |
二、编辑队伍与撰稿团体 |
第三节 《戏剧春秋》栏目设置 |
一、戏剧理论 |
二、戏剧作品 |
三、通讯报道 |
四、人物专栏 |
第二章 演绎家国沧桑的《戏剧春秋》 |
第一节 聚焦战时生活展现人民苦难 |
一、刻画中国百姓的悲惨遭遇 |
二、呈现日本民众的艰难生活 |
第二节 抒写军民战斗鼓舞全民抗战 |
一、军民前方抗敌的战斗画卷 |
二、民众敌后抗战的斗争场面 |
第三节 塑造战斗英雄弘扬爱国精神 |
一、高渐离卧薪藏胆勇敢刺杀秦始皇 |
二、岳飞上阵杀敌顽强抗击金兵 |
三、郭沫若别妇抛雏毅然回国战敌寇 |
第三章 充盈艺术价值的《戏剧春秋》 |
第一节 多元的戏剧类型 |
一、话剧 |
二、戏曲 |
第二节 多彩的戏剧话语 |
一、俗雅兼备的戏剧台词 |
二、丰富精道的舞台提示 |
第三节 开放式戏剧结构 |
一、矛盾集中的开放式戏剧结构 |
二、高潮迭起的开放式戏剧结构 |
第四章 传播影响深远的《戏剧春秋》 |
第一节 《戏剧春秋》的战时意义 |
一、肯定战时剧运成果激励战时剧运开展 |
二、剖析战时演剧问题批判错误演剧方向 |
三、倡导现实戏剧创作明确战时戏剧功能 |
第二节 《戏剧春秋》的当代启示 |
一、戏剧创作应汲取传统文化养分 |
二、戏剧创作应着力服务大众生活 |
三、戏剧创作应注重提升审美追求 |
四、戏剧创作应勇于担当历史使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孔德辛舞剧创作研究 ——以舞剧《孔子》《关公》《昭君出塞》《彩虹之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重点及难点、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孔德辛舞剧创作的前期积累 |
第一节 个人成长背景的铺垫 |
一、家庭底蕴形成文化取向 |
二、“学院派”教育影响创作风格 |
三、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平台支撑 |
第二节 “大歌舞”导演经验的影响 |
一、以人为本的创作宗旨 |
二、舞蹈场面的丰富开掘 |
三、宏大主题的全局把握 |
第三节 小型舞蹈创作的准备 |
一、《玉兰花开》——通过舞蹈织体营造整体意境 |
二、《羽人》——建构饱含文化意象的舞蹈形象 |
第二章 孔德辛的舞剧创作理念 |
第一节 孔德辛舞剧创作的舞剧呈现 |
一、历史人物的“个性化”塑造 |
(一)以形象性格凝结典型动态 |
(二)以哑剧动作直描人物冲突 |
(三)以细节刻画增强情绪感染 |
二、群舞构图的“织体化”呈现 |
(一)定位造型样态之构图 |
(二)动态舞群调度之构图 |
三、动作语汇的“多元化”探索 |
(一)现代动作符号与表现手法的运用 |
(二)传统文化元素与地域舞蹈语言的交融 |
(三)“拟人化”舞蹈中对自然物象的捕捉 |
第二节 孔德辛舞剧创作的叙事策略 |
一、历史人物的重新定位 |
(一)“孔子”——“圣人”与“凡人”的游离 |
(二)“关公”——“关公”形象的“脸谱化”再现 |
(三)“昭君”——“小情”与“大义”的双重表达 |
(四)“行者”——“不忘初心”的精神化身 |
二、“由表及里”的戏剧结构 |
(一)《孔子》《关公》——人物形象主题式的戏剧性结构 |
(二)《昭君出塞》《彩虹之路》——人物情感开掘下的哲理性结构 |
三、“以群作叙”的充分发挥 |
(一)用队形调度表现外在情境 |
(二)用多重时空外化内在心象 |
(三)用意象营造渲染情绪氛围 |
第三章 孔德辛舞剧创作的价值追求 |
第一节 真实性与正向性的相辅相成 |
一、《孔子》——在动乱社会中执着“问道” |
二、《关公》——“道义”品格的价值唤醒 |
三、《昭君出塞》——人生价值的重新定义 |
四、《彩虹之路》——现实变迁仍坚守“初心” |
第二节 民族性与当代性的有机融合 |
一、历史题材的当代讲述 |
二、民族音乐的重构表达 |
三、布景道具的新颖运用 |
第三节 “表意优先”的创作取向 |
一、对“既成风格”的突破创新 |
二、对舞台空间的自如转换 |
三、对舞剧构型的“诗化”意识 |
结语 |
附录 :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
第一章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历史节点及其时代诉求 |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一个历史节点——建国十五周年前后 |
一、表达新生政权诉求的《和平鸽》与芭蕾民族化尝试的《鱼美人》 |
二、在“三化”指导下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芭蕾舞剧 |
三、作为宣传新意识形态的工具——芭蕾舞剧“样板戏” |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二个历史节点——“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前后 |
一、从审视“千年禁锢”出发反思“十年桎梏” |
二、从题材、形象、创作手法的全面探索中表现中国芭蕾的民族气质 |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三个历史节点——准备“跨世纪”和迎接“新世纪” |
一、以中国传统艺术的叙事展现中国芭蕾的“国际身份” |
二、以古典文学改编的“现代性”演绎呈现中国芭蕾的新世纪面貌 |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四个历史节点——“国家艺术基金”开启“扶持新模式” |
一、“国家艺术基金”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扶持 |
二、中国芭蕾舞剧“团队创新”的差异化取向 |
第二章 中国芭蕾舞剧当代诉求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从“革命历史题材”起步 |
一、中国芭蕾舞剧创作的实验阶段 |
二、以“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为目标的中国芭蕾舞剧初创 |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以“心理描写”表达当代诉求 |
一、改编现代文学作品凸显“心理描写”的取向 |
二、古典题材中的“诗化追求”与编导诉求的“当代表达” |
第三节 世纪之交彰显“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 |
一、在阐释“民族艺术”中探索中国芭蕾的民族精神 |
二、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展现中国芭蕾的当代风貌 |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现实题材”的突围及其“现实性”关照 |
一、现实题材芭蕾舞剧注重对“平凡英雄”的塑造 |
二、革命历史题材芭蕾舞剧的时代言说 |
三、在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开掘中国芭蕾舞剧的“现实性” |
第三章 中国芭蕾舞剧本体求索的“中国道路” |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叙事演进 |
一、中国芭蕾舞剧“拿来主义”的实践准备 |
二、中国芭蕾舞剧的“线性叙事” |
三、中国芭蕾舞剧“心理描写”及其“诗化”叙事 |
四、中国芭蕾舞剧“隐喻叙事”的本体求索 |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其文化象征 |
一、中国芭蕾舞剧对“英雄形象”的塑造 |
二、中国芭蕾舞剧对“封建桎梏”下“弱势群体”的形象塑造 |
三、中国芭蕾舞剧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塑造 |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形象塑造和动态表意的语汇特征 |
一、古典芭蕾与中国舞蹈语汇的“融合” |
二、以描写人物内心为主旨的动态表意语汇 |
三、中国芭蕾舞剧舞蹈语汇的“多元表达” |
第四章 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未来愿景 |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中国化”追求的时代演进 |
一、“民族化”的提出与实践的最初阶段 |
二、在“心理描写”中实现芭蕾“中国化”的追求 |
三、“中国化”追求的本质是建构“中国学派” |
第二节 芭蕾舞剧“中国学派”的跨文化视野 |
一、中国芭蕾舞剧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国际视野” |
第三节 芭蕾“中国学派”的未来展望 |
一、需要重温苏联芭蕾的历史经验 |
二、从中国芭蕾舞剧的当前创作中展望“中国学派” |
结语 |
附录: 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中国戏剧——对历史和生活的诗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杜甫题材戏曲研究[D]. 李金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姜朝皋戏曲剧作研究[D]. 倪恺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5]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周长赋剧作研究[D]. 陈曦.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7]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研究[D]. 向月婷.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8]战火与情怀的鸣奏 ——《戏剧春秋》剧作研究[D]. 黄巧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9]孔德辛舞剧创作研究 ——以舞剧《孔子》《关公》《昭君出塞》《彩虹之路》为例[D]. 张美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10]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D]. 梁丹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