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综合测控装置的研制

变压器综合测控装置的研制

一、变压器综合测控器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邹彬彬[1](2021)在《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文中认为

曹飞[2](2021)在《基于Hi3516D的低功耗图像采集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分析日益小型化、集成化的航天图像设备功耗紧张的基础上,依托“某图像采集装置的研制”项目,设计了以国产视频处理芯片Hi3516D为核心的接口方案,使设备能应用该接口实现低功耗图像采集传输功能。这些实际测试的数据对于飞行器飞行姿态的设计和校准都具有关键意义,可以直观的、有效的帮助飞行器进一步研发。本文具体分析了低功耗器件选型、CMOS接口电路、电源功耗硬件适配、动态调压硬件电路及数据收发流程;给出了动态调压硬件电路参数计算,图像采集、图像压缩、低功耗模块软件设计流程、UDP数据传输流程及uboot寄存器、内核模块的信息配置;测试了不同AVS支持下的功耗、图像质量、图像压缩比以及实时码率情况。经设计分析及测试验证,本图像采集装置工作在1Mbps码率以内时,整机功耗不超2.5W,且优化后降低功耗8~16%,图像质量PSNR优于36d B,压缩比大于150:1,实时码率控制在900k~1Mbps平稳输出,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且该设备已成功应用于某飞行器中。相较于其他平台的视频监控设备,本图像采集装置具有较小的体积,在此体积基础上具备较低的功耗、较高的压缩比、较低的码率,同时也能保证图像质量,且各种环境实验证明该装置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可以稳定运行。目前该装置已经完成飞行实验,并且在硬回收存储器中成功回收数据,清晰拍摄了某部位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状态,为飞行器的改进与研制提供了直观、形象、有效的数据来源。

徐辉[3](2020)在《牙克石50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及应用》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变电站建设已经步入智能化建设时期。建设智能化无人值班电站已成为适应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电网模式。智能电网是实现坚强电网的核心之一,它的发展建设对电网高质量运行起到重要作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国网公司建设的牙克石500k V变电站正是在智能化电站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而成的一座超高压无人值班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是指监视、控制、调节、保护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的电气系统。电气二次系统用来保障电气一次设备的可靠运转,同时也是设备和人之间交互的桥梁。本设计依托牙克石500k V变电站建设项目,应用目前电网行业先进的数字三维设计技术结合成熟的二维设计手段,对电气二次系统开展设计工作。分别论述了变电站保护方案、自动化系统方案以及支撑设备运行的电源方案几个方面的电气二次设计内容。保护方案设计实现了对电气一次设备全面的保护,系统的为配电装置设计出一套“零死区”的保护方案,确保故障情况下能够对故障点准确定位、迅速切除,减少停电面积、降低经济损失,保障了供配电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运行。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实现了对电气一次设备的全面监视和控制,通过“三层两网”结构以及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分区规划保障了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首次提出过程层设备全户内安装组屏方案。和国内其他类似工程使用相同的用地指标的前提下,解决了智能组件无法低温运行的问题。在节省土地资源的同时也为冬季维护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供电方案是保障电气二次设备正常工作的根基。根据全站二次设备的远期规划采用星型辐射状供电方式,根据计算,确定相关电源参数配置,保证事故情况下的2小时设备供电需要。能够为维护人员从事故发生到赶赴变电站现场排查故障争取足够的时间。这也是变电站打到智能化“无人值班”的必要要求。以上设计方案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该项目电气二次的主体设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500k V变电站智能化二次系统设计方案。

郭培军[4](2020)在《ZNZ8-12型户内智能真空断路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化真空断路器采用传感技术、微机保护技术及状态监测技术,实现其测量数字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的特征。随着配电物联网的建设,迫切需要提升配电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但现有的配电开关设备智能化水平不高,尚且不能满足配电自动化的需求。因此急切需要对配电网用量最大的12kV户内真空断路器进行智能化设计研制,对今后开展配电网智能化设备研制具有开创性意义。本文依据12kV户内真空断路器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针对电子式互感器、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及分合闸线圈电流传感器与真空断路器的集成设计及试验开展研究。本文的关键技术研究如下:(1)互感器与真空断路器的一体化集成是实现真空断路器智能化的关键。针对现有智能断路器的互感器配置问题,采用低功耗电流互感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与真空灭弧室形成集成化极柱;分析集成化固封极柱的电场分布得出其绝缘性能良好的结论;分析开断过程中电流互感器线圈电流的磁场分布得出其对灭弧室开断性能几乎无影响的结论。该环节实现了真空断路器的测量数字化。(2)综保装置与真空断路器的一体化集成是智能真空断路器的又一特征。对现有综保装置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适用性设计;特别地,在该12kV真空断路器上增加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电流及储能电机电流监测传感器,并将其功能集成于综保装置;设计了综保装置与真空断路器的一体化集成方案,并对断路器内部二次信号线、互感器的接地位置进行优化设计。该方法实现了真空断路器的状态可视化及功能一体化。(3)样机研制后的试验研究是验证智能化真空断路器设计合理的必要环节。将固封极柱、综保装置、互感器及断路器的型式试验相结合,探究其技术性能,并创造性的提出了验证一二次设备工作协调性和可靠性的联合调试试验。最终ZNZ8-12型户内智能真空断路器研制成功。

张泽芳[5](2020)在《多接口采编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数据采编存储装置在智能交通以及飞机、卫星等武器装备系统的研制、测试、试验和维护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真实的飞行环境下进行飞行试验时,数据采编存储装置一方面要实现与飞行器的通信,另一方面要记录飞行器的工作状态和参数。飞行器的数据采编记录装置涉及多种接口类型数据的采集、编码和存储,因此,多接口采编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多种通信接口的数据采编存储技术进行研究,具体包括:1553B总线接口、RS422接口、LVDS接口的电路设计及逻辑实现;数据混合编帧处理以及数据存储三个部分。论文首先介绍了数据采编记录装置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设计了采编存储装置的总体方案。其次,针对不同的通信接口分别进行了硬件电路的设计及逻辑实现,并对多种接口类型的数据进行了混合编帧处理;然后,完成了存储部分总体方案以及存储芯片控制逻辑的设计。本文使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完成了FPGA逻辑设计,并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对各模块进行了划分。重点论述了1553B接口单元的方案选择、电路设计、BU-61580协议芯片的初始化配置,以及多通信接口数据传输速率不匹配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采用CRC+ECC双校验机制对打包后的数据进行可靠地接收与存储。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采编存储装置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采编存储装置可有效接收并记录16MB/s的LVDS数据、2.4576Mb/s的RS422数据以及1Mb/s的1553B数据,而且记录的数据真实可靠。

杨光雨[6](2020)在《平顶山市某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工厂用电量也迅速增加,其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变电站作为现代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能节点,具有变换电压,分配电能的不可替代作用。依靠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我国智能变电站也越来越多元化、宽领域、智能化,形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现代工业建设水平的迅速崛起,使得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完善、系统、全面。为了使变电站正常运行,甚至是提前预测调控,应对变电站中电气主接线的形式以及各种电气设备进行合理选择,再配以多功能的系统模块,以实现调度自动化、远方操控等多项智能控制。论文以平顶山市某110kV智能变电站为设计对象。首先根据负荷预测进行了必要性分析,根据地质、水文条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然后按照负荷预测设计电气主接线方式,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主变压器选用三相三绕组自冷式有载调压变压器,中性点设计为直接接地。为保证站用电的可靠性,本站设计两个容量均为100k VA的站用电源,任何一台接地变低压侧站用电源均可承担全站负荷。为保护变电站免受雷击,本站采用2支25m高构架避雷针和2支25m高独立避雷针。本站配置调度数据网设备2套,每套由1台接入层路由器、2台接入层交换机组成,以实现和调度主站的信息共享,通信方式选择更稳定、高效的光纤通信。基于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三层两网”,采用常规互感器加合并单元的配置方案,设计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最后对该110k V智能变电站进行了总结,对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论文设计了“常规互感器+合并单元”数字化采集系统,可实现保护和测量要求。设计了“一次开关设备+智能终端”开关设备智能系统,可进行控制以及信息互动化。设计了“一次设备本体+传感器+智能组件”模式系统,可实现一次设备的状态可视化。二次部分配置交直流一体化电源1套,通信电源通过1套3×20A、48V直流变换器为站内通信设备提供电源。站内监控保护统一建模、统一组网、信息共享,通信规约统一采用DL/T860通信标准。

朱作慧[7](2019)在《青岛地铁11号线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安全风险管理是工程管理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口增加,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对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逐渐凸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作为一种较少占用现有路面资源、运量大、速度快、准时性高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发展和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牵引供电系统作为给整个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提供电能动力来源系统,一旦发生故障事故事件,将造成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瘫痪,威胁乘客生命安全,同时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因此,对轨道交通工程进行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迄今对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价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单个设备,如牵引降压变电所或接触网,而忽略了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和影响,无法准确、全面的反映整个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风险隐患。同时,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己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宇航、航空、核能、电子、化工、机械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目前对城市轨道交通类工程进行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分析研究的课题较少,尤其是针对青岛地铁11号线所采用的DC1500V供电制式的接触轨供电方式,目前尚无相关运用设备运行数据进行设备运行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本文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故障树分析法的发展及现状、基本步骤做了介绍。从分析构成青岛地铁1 1号线牵引供电系统的各构成部分入手,结合对牵引供电系统相关文献的研究,并结合11号线工程自试运行之日起至试运营1年半止共计843条故障记录,运用故障树法,得出了青岛地铁11号线牵引供电系统的31项安全风险。经过对故障记录的分析整理,得出底事件发生概率,并运用相关公式,分析计算出故障树模型的结构重要度和概率重要度,最终得出各底事件的临界重要度。将各底事件的临界重要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即为各安全风险对牵引供电系统运行影响重要程度的排序。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的各安全风险重要性大小,对重点安全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建议,为牵引供电系统运行保障相关建设、施工、设计、运营维护单位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策略参考,为整个地铁工程牵引供电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袁佺[8](2019)在《飞控系统试验信号自动转接箱研发与应用》文中认为XX型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采用新一代的数字电传控制系统,对其试验和验证主要依托飞行控制系统铁鸟试验环境(铁鸟台)开展,只有经过一系列完善的铁鸟台试验验证,才能为飞行安全提供保证。首先,本文介绍了飞行控制系统发展历程、组成及其试验原理和方法,详细说明了飞行控制系统铁鸟台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分析了铁鸟台的综合试验需求,及试验器影响铁鸟台试验效率的原因。其次,以试验器为对象,详细说明了试验器的原理、功能和实现方法。并利用研发的自动转接箱实现飞控系统实验环境的自动配置,达到铁鸟台上信号线路配线自动化目的。整个转接系统由测试信号转接箱、接线端子箱、控制计算机等组成。本文利用飞控试验的领域知识,实现了大规模实验信号间的矩阵转接。然后使用继电器板卡、开关矩阵卡实现仿真系统、飞行控制计算机、机载设备三者之间的信号切换、通断、注入、采集。设计自动转接控制管理软件,以支持对自动转接箱和其他硬件设备的程控管理,详细说明自动转接软件的框架、功能和详细设计,对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最后,将完成的自动转接系统应用到XX型号飞机的铁鸟台综合试验中,使试验环境有可重构、可配置优点。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证明自动转接系统大幅提升了铁鸟台试验效率。基于该思想的自动转接技术已经在后续的多个型号中使用。

武雅桐[9](2019)在《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仿真系统通讯仿真与供电管理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当今社会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调度人员只能靠记忆故障应急处置预案来了解故障应对措施,这种方法培训周期长、效果差。为了给调度人员提供更好的培训方式,选择“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仿真系统”的开发作为研究方向提出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将系统抽象为监控仿真、通讯仿真和供电管理三个模块,并分别说明各自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搭建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的仿真模型,对长昆客专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过程进行仿真研究,获取牵引供电系统发生不同类型短路故障时输出的故障文件,为“长昆客专供电调度仿真系统”提供故障源,为仿真的继电保护模块提供模拟采样基于Microsoft Visual C++6.0,开发“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仿真系统,,通讯仿真平台及供电管理平台作为仿真系统的支撑平台,其主要实现系统后台功能和编辑功能。由通讯仿真平台实现二次设备仿真及数据通讯系统仿真;由供电管理平台实现设备管理和可视化编辑。在以上两个平台中针对长昆客专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作为长昆客专牵引供电调度仿真系统的通讯仿真及供电管理模块在所开发的仿真系统中以长昆客专“T线故障跳闸”的处置为案例,依据调度室提供的故障应急处置流程脚本文档,运用开发的试题编辑模块编辑该故障的试题,该试题可以在监控仿真中运行,验证仿真系统的培训功能通过建模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的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仿真系统与调度人员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牵引供电调度系统相似度很高。该系统为调度人员掌握日常操作以及各种故障应急处置过程提供实训平台,为其研究某些罕见故障的最佳处理方式提供实验平台,对提升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人员的运行维护水平有重要意义。

苏克[10](2019)在《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也在迅速增大,造成电能质量恶化,配电变压器普遍处于三相电压不平衡运行的状态等问题。目前国内供电公司大多数对配电变压器使用三相均补或共补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实现无功补偿。此类做法无法对配电变压器各相无功补偿真实需求量进行测量补偿,因此,针对此类问题,基于无功补偿技术,提出配电变压器分相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研制分相无功补偿装置,优化补偿方法,提高配电变压器功率因数。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结合当前广泛应用的无功补偿计算方法,提出一种配电变压器动态分相无功补偿的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配电变压器状态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提出的无功补偿量计算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之后,基于动态分相无功补偿方法,配合智能电参量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构建无功补偿装置,通过编程控制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最终,利用实验室的实验平台,对该无功补偿装置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准确性进行验证,配合仿真软件对无功补偿装置可靠性进行模拟仿真分析,验证理想环境下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稳定性。通过挂网实验,验证了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下无功补偿装置能够根据实时负荷情况计算无功补偿量,自动投切补偿电容,有效提高了功率因数,降低了配电变压器损耗,减小无功电流对配电变压器危害。

二、变压器综合测控器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压器综合测控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Hi3516D的低功耗图像采集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低功耗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压缩算法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2 总体方案设计
    2.1 主要功能及组成
    2.2 方案设计
        2.2.1 低功耗设计原则
        2.2.2 ARM主控卡
        2.2.3 图像采集卡
        2.2.4 以太网通信卡
        2.2.5 电源卡
        2.2.6 工作流程
    2.3 本章小结
3 硬件设计与分析
    3.1 ARM主控卡设计
        3.1.1 接口设计
        3.1.2 上电顺序
    3.2 图像采集卡设计
        3.2.1 接口设计
        3.2.2 上电顺序
        3.2.3 光学镜头
    3.3 电源卡设计
        3.3.1 关键电源电路设计
        3.3.2 动态调压电路设计
    3.4 对外接口设计
        3.4.1 串口设计
        3.4.2 以太网口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程序设计
    4.1 图像采集模块
    4.2 图像压缩模块
        4.2.1 压缩原理
        4.2.2 压缩环节
        4.2.3 码率优化
        4.2.4 区域管理
        4.2.5 实时时钟
    4.3 低功耗模块
        4.3.1 AVS支持
        4.3.2 内核模块
    4.4 UDP通信
        4.4.1 协议选择
        4.4.2 传输流程
    4.5 本章小结
5 设备性能测试与验证
    5.1 测试平台的组成与搭建
    5.2 功耗测试
    5.3 图像质量测试
    5.4 压缩比测试
    5.5 码率测试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设计研究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牙克石50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2 专业技术发展及概况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数字三维设计
    2.1 引言
    2.2 设计工作准备
    2.3 三维屏柜设计
    2.4 空间安全测试
    2.5 数字化移交
    2.6 小结
第3章 保护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继电保护方案设计
    3.3 元件保护方案设计
    3.4 小结
第4章 自动化方案设计
    4.1 引言
    4.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4.3 二次设备组柜及布置
    4.4 小结
第5章 二次设备供电方案设计
    5.1 引言
    5.2 配电方案
    5.3 电源监控方案
    5.4 直流系统
    5.5 交流不停电系统(UPS)
    5.6 小结
第6章 总结
    6.1 主要成果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ZNZ8-12型户内智能真空断路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基本研究思路
        1.3.2 章节安排
第2章 互感器与断路器极柱一体化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互感器的选型研究
        2.2.1 电流互感器的选型
        2.2.2 电压互感器的选型
    2.3 互感器与断路器极柱一体化设计
        2.3.1 集成化方案设计
        2.3.2 电流互感器设计
        2.3.3 电压互感器设计
    2.4 一体化结构性能研究
        2.4.1 绝缘性能
        2.4.2 开断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综保装置与断路器一体化研究
    3.1 引言
    3.2 综保装置与断路器一体化设计
        3.2.1 安装方案设计
        3.2.2 安装方案优势
    3.3 综保装置设计
        3.3.1 结构尺寸设计
        3.3.2 主要功能
        3.3.3 在线监测功能
    3.4 断路器内走线及互感器接地布置
        3.4.1 断路器内走线布置
        3.4.2 互感器接地的布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断路器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型式试验研究
        4.2.1 互感器与固封极柱的试验研究
        4.2.2 综保装置与智能断路器的试验研究
    4.3 联合调试试验研究
        4.3.1 联调试验方案及回路设计
        4.3.2 联调试验结果及分析
        4.3.3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多接口采编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多接口采编存储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2.1 需求分析
    2.2 方案设计原则
    2.3 总体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采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1553B总线接口设计
        3.1.1 1553B总线简介
        3.1.2 1553B总线接口方案选择
        3.1.3 1553B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3.1.4 BU-61580 初始化
        3.1.5 消息传输流程
    3.2 LVDS接口设计
        3.2.1 LVDS原理简介
        3.2.2 LVDS接口电路设计
        3.2.3 LVDS接口逻辑设计
    3.3 RS422 接口设计
        3.3.1 RS422 原理简介
        3.3.2 RS422 接口电路设计
        3.3.3 RS422 接口逻辑设计
    3.4 多接口数据混合编帧逻辑设计
        3.4.1 设计思路
        3.4.2 数据编帧处理
        3.4.3 缓存容量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存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存储模块总体设计
    4.2 存储芯片选型
    4.3 双校验机制
    4.4 存储芯片控制逻辑设计
        4.4.1 无效块管理
        4.4.2 FLASH读写操作
    4.5 本章小结
5 性能测试及验证
    5.1 测试平台与测试环境
    5.2 测试过程与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平顶山市某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智能变电站的定义与优点
        1.1.1 智能变电站的定义
        1.1.2 智能变电站的优点
    1.2 国内外智能变电站的发展
        1.2.1 变电站的发展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2.4 展望未来
    1.3 本文主要设计内容和章节安排
2 变电站设计概述
    2.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1 电力市场环境分析
        2.1.2 负荷及负荷特性分析
        2.1.3 电力负荷预测
        2.1.4 鲁山县现有变电站状况
    2.2 站址概况
        2.2.1 站址自然条件
        2.2.2 进出线走廊条件
        2.2.3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
    2.3 建设规模
        2.3.1 主变压器规模
        2.3.2 出线规模
        2.3.3 无功补偿装置
    2.4 主要电气参数
        2.4.1 主变型式及参数选择
        2.4.2 中性点接地方式
        2.4.3 母线通流容量
        2.4.4 线路六等分零序电流的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变电站一次设计
    3.1 电气主接线
        3.1.1 电气主接线方案
        3.1.2 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3.2 短路电流计算
        3.2.1 短路计算条件
        3.2.2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3.3 电气设备及导线的选择
        3.3.1 主变压器
        3.3.2 110kV设备
        3.3.3 35kV设备
        3.3.4 10kV设备
        3.3.5 导线的选择
    3.4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3.4.1 电气总平面布置
        3.4.2 配电装置
    3.5 站用电及照明
        3.5.1 站用电源
        3.5.2 站用变压器选择
        3.5.3 全站照明
    3.6 防雷接地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三层两网”的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4.1 “三层两网”的组成
        4.1.1 过程层原理及设备
        4.1.2 站控层的特点及优点
    4.2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4.2.1 系统继电保护
        4.2.2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4.3 系统调度自动化
        4.3.1 现状
        4.3.2 远动系统
        4.3.3 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4.3.4 二次系统安全保护
    4.4 通信系统
        4.4.1 系统通信方案
        4.4.2 通道组织
        4.4.3 网络组织
        4.4.4 站内通信方案
    4.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4.5.1 管理模式
        4.5.2 检测、监控范围
        4.5.3 设备配置
    4.6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4.6.1 交流系统
        4.6.2 直流系统
        4.6.3 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
    4.7 本章小结
5 预制舱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5.1 预制舱式变电站的概念
    5.2 预制舱式变电站的优点
    5.3 预制舱式变电站的组成模块和本站设计
        5.3.1 预制舱式变电站的组成模块
        5.3.2 预制舱式变电站的布置
    5.4 二次预制舱中的时钟同步系统
    5.5 预制舱式变电站的发展方向
    5.6 本章小结
6 智能变电站顺控技术
    6.1 顺控技术的概念及优点
        6.1.1 远方顺控技术的概念
        6.1.2 远方顺控技术的优点
    6.2 顺控技术的技术线路
        6.2.1 调度顺控模式
        6.2.2 变电站顺控模式
        6.2.3 两种技术线路的对比
    6.3 刀闸的“双确认”技术及在本站的利用
    6.4 本站顺控操作“五防”逻辑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青岛地铁11号线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本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
    2.2 安全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
        2.3.1 安全风险识别
        2.3.2 安全风险评价
        2.3.3 安全风险应对
    2.4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研究概述
    2.5 主要研究方法综述
        2.5.1 故障树分析法的发展及现状
        2.5.2 故障树分析法基本步骤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岛地铁11号线供电系统概况及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3.1 青岛地铁11号线牵引供电系统概况
        3.1.1 青岛地铁11号线供电系统概况
        3.1.2 青岛地铁11号线牵引供电系统概况
    3.2 青岛地铁11号线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3.2.1 现有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3.2.2 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岛地铁11号线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识别
    4.1 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初步识别与筛选
        4.1.1 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初步识别
        4.1.2 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筛选
    4.2 基于故障树法确定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
        4.2.1 顶事件选择
        4.2.2 建立故障树模型确定安全风险
    4.3 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类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故障树法的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评价
    5.1 11号线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函数
        5.1.1 故障树的结构函数
        5.1.2 系统及逻辑门的结构函数
    5.2 故障树模型定性分析
        5.2.1 底事件的割集
        5.2.2 求解最小割集
        5.2.3 11号线牵引供电系统定性分析
    5.3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5.3.1 布尔代数运算
        5.3.2 顶事件的发生概率
        5.3.3 底事件的重要度
        5.3.4 11号线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及等级
    5.4 安全风险应对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飞控系统试验信号自动转接箱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测控系统开发工具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第2章 飞行控制系统试验及其试验环境
    2.1 飞行控制系统发展概述
    2.2 飞控系统原理及试验技术途径
        2.2.1 飞行控制系统组成原理
        2.2.2 飞行控制系统试验内容与要求
        2.2.3 飞行控制系统半实物物理试验
        2.2.4 飞控系统铁鸟试验主要技术方法
    2.3 飞控系统铁鸟台试验环境组成
        2.3.1 铁鸟台试验概述
        2.3.2 铁鸟台试验环境组成
        2.3.3 铁鸟台试验的测试种类
        2.3.4 铁鸟台测控系统分析
    2.4 试验器的组成和作用原理
        2.4.1 试验器功能和目标要求
        2.4.2 试验器及自动转接原理
        2.4.3 自动转接软件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飞控系统试验信号自动转接箱设计
    3.1 自动转接箱设计要求
    3.2 自动转接箱的设计方案
    3.3 自动转接箱结构设计
    3.4 信号分组方案的设计
        3.4.1 交流信号分组
        3.4.2 直流采集信号分组
        3.4.3 转接信号的接线关联
    3.5 交流输出信号调制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转接管理软件设计
    4.1 自动转接控制概述
    4.2 软件系统架构
        4.2.1 系统开发环境
        4.2.2 软件体系架构
    4.3 软件信息交互协议
    4.4 软件的功能设计
        4.4.1 上位机转接管理软件设计
        4.4.2 下位机接口控制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动转接箱应用效果及分析
    5.1 应用情况
    5.2 应用效果
    5.3 问题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仿真系统通讯仿真与供电管理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2 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仿真系统
    2.1 高铁牵引供电调度SCADA系统
    2.2 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仿真系统需求性分析
    2.3 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仿真系统技术方案
        2.3.1 监控仿真
        2.3.2 通讯仿真
        2.3.3 供电管理
    2.4 本章小结
3 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仿真模型
    3.1 长昆客专牵引供电系统
    3.2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高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仿真模型
        3.2.1 高压电源仿真模型
        3.2.2 变压器仿真模型
        3.2.3 牵引网仿真模型
        3.2.4 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及故障仿真计算
    3.3 故障文件的生成
    3.4 本章小结
4 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仿真系统通讯仿真平台开发
    4.1 故障数据加载
    4.2 牵引供电系统二次设备的仿真
    4.3 数据通讯仿真原理
        4.3.1 IEC-104规约
        4.3.2 从站通讯
        4.3.3 主站通讯
    4.4 本章小结
5 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仿真系统供电管理平台开发
    5.1 供电设备管理
        5.1.1 供电设备管理界面及建立
        5.1.2 供电设备配置
    5.2 程控卡片编辑模块
    5.3 试题编辑模块
    5.4 本章小结
6 牵引供电调度故障应急处置仿真:T线故障跳闸
    6.1 处置流程
    6.2 试题编辑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无功补偿量计算方法研究
    2.1 无功补偿基本原理
    2.2 无功补偿量计算方法推导
    2.3 无功补偿量计算方法建模仿真分析
        2.3.1 建模仿真
        2.3.2 仿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功补偿装置硬件设计
    3.1 系统设计方案及功能
    3.2 电量采集模块
    3.3 显示模块
    3.4 无功补偿控制模块
        3.4.1 电路软件设计
        3.4.2 控制电路设计
    3.5 补偿电容柜设计
    3.6 系统搭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功补偿装置软件设计
    4.1 CodeVisionAVR软件平台
    4.2 单片机控制程序
        4.2.1 基本电量信号采集
        4.2.2 数据提取与控制程序
        4.2.3 无功补偿量算法程序
        4.2.4 无功补偿量显示程序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与数据分析
    5.1 实验方案
        5.1.1 实验环境
        5.1.2 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5.2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际挂网实验
    6.1 现场挂网实验环境
    6.2 实验接线安装
    6.3 实验数据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变压器综合测控器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D]. 邹彬彬.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Hi3516D的低功耗图像采集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 曹飞. 中北大学, 2021(09)
  • [3]牙克石50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及应用[D]. 徐辉. 吉林大学, 2020(03)
  • [4]ZNZ8-12型户内智能真空断路器关键技术研究[D]. 郭培军.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20(04)
  • [5]多接口采编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张泽芳. 中北大学, 2020(09)
  • [6]平顶山市某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D]. 杨光雨.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7]青岛地铁11号线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D]. 朱作慧. 山东大学, 2019(02)
  • [8]飞控系统试验信号自动转接箱研发与应用[D]. 袁佺.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4)
  • [9]高铁牵引供电调度仿真系统通讯仿真与供电管理的研究与开发[D]. 武雅桐.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研究与设计[D]. 苏克.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变压器综合测控装置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