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蒸气锅炉的钒腐蚀(论文文献综述)
陈土春[1](2021)在《Inconel625合金及其改性材料的高温氯腐蚀性能研究》文中指出Inconel625合金由于其优异的抗高温氯腐蚀性能,常被用作高温含氯介质中的涂层材料,但其成本较高且在强腐蚀性环境中的使用寿命仍受到限制。研究表明,Al作为可形成具有保护性Al2O3膜的Al源材料添加到Inconel625合金中,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合金抗高温氯腐蚀性能。Y作为高活性稀土元素添加到Inconel625合金中,会大大提高氧化膜的粘附性和促进保护性Cr2O3层的形成。因此,本文设计了Inconel625-Al和Inconel625-Y体系,研究其在600-800°C,0.5 vol.%和1.0 vol.%HCl浓度的高温腐蚀行为。研究重点关注了Al和Y的添加对形成保护性的Al2O3和Cr2O3氧化膜的影响。(1)研究了Inconel625-xAl(x=3,5,7,10 wt.%)合金在600-800°C,N2-0.5vol.%HCl-1.5 vol.%O2-3.0 vol.%CO2和N2-1.0 vol.%HCl-1.5 vol.%O2-3.0 vol.%CO2混合气氛中的高温腐蚀行为。四种合金在N2-0.5 vol.%HCl-1.5 vol.%O2-3.0vol.%CO2混合气氛中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大致符合抛物线规律;在N2-0.5 vol.%HCl-1.5 vol.%O2-3.0 vol.%CO2混合气氛中则不太规则。四种合金在600-700°C的氧化膜结构非常类似,均由Ni,Cr的混合氧化物组成。在800°C下,Inconel625-3Al合金的表面有大量的SiO2形成且随着H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HCl浓度的增加,Inconel625-xAl(x=3,5,7,10 wt.%)合金氧化膜中Al2O3含量增加,且随着Al含量的增加而增加,Al2O3层由不连续逐渐趋向于连续和致密,从而为合金提供了更好的保护。与未掺杂Al的Inconel625合金相比,Al含量较低的Inconel625-3Al合金的腐蚀速率更高,而高铝含量的Inconel625-10Al合金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抗腐蚀性能,而进一步增加HCl浓度后使得Al2O3层更加连续和致密。(2)研究了Inconel625-xY(x=0.1,0.3,0.5,0.7,1.0 wt.%)合金在600-800°C,N2-0.5 vol.%HCl-1.5 vol.%O2-3.0 vol.%CO2和N2-1.0 vol.%HCl-1.5 vol.%O2-3.0vol.%CO2混合气氛中的高温腐蚀行为。与Inconel625-xAl(x=3,5,7,10 wt.%)合金类似的是,在低HCl浓度(N2-0.5 vol.%HCl-1.5 vol.%O2-3.0 vol.%CO2)条件下,其氧化动力学大致符合抛物线规律。随着温度的增加,腐蚀过程由失重逐渐变为增重;在高HCl浓度(N2-1.0 vol.%HCl-1.5 vol.%O2-3.0 vol.%CO2)下则不太规则,腐蚀增重随着Y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五种合金在600-700°C的氧化膜结构都比较类似,在600°C下的腐蚀程度较轻,主要由Ni,Cr的混合氧化物组成,而在700°C下表面形成的是Cr2O3及NiCr2O4。随着温度及Y含量的增加,Inconel625合金表面有大量的2形成且随着H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低Y含量的Inconel625合金形成了连续致密的Cr2O3层,表现出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曹华[2](2019)在《转底炉烟尘特性对余热锅炉设计的影响》文中提出钢铁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锌尘泥。这些尘泥中都含有大量的铁和锌,如果将这些尘泥直接填埋或用于建筑原料,则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也会污染环境;而如果对此回收后不作任何处理直接用于高炉的生产,则会造成高炉的锌富集,影响高炉的安全运行。为实现对此的高值回收利用而又不影响高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应用转底炉来处理这些含锌尘泥是一种先进技术,也是目前的首选技术。转底炉通过焚烧可以直接还原和粉尘处理,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提升其附加值,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由于转底炉焚烧后排出的烟气含尘颗粒性质特殊,易在余热锅炉受热面上沉积,导致严重积灰,而积灰中的碱金属和氯元素会导致严重腐蚀。如余热锅炉结构和受热面清灰的设计和运行不当,往往出现受热面严重积灰,传热效果显着下降,阻力增加,甚至造成堵塞使得余热锅炉无法正常运行,严重影响余热锅炉和整个系统运行的可用率。因此本文根据某钢铁厂转底炉余热锅炉项目,首先了解其系统工艺,分析烟尘主要成分,再研究其积灰机理和腐蚀机理,最后采用合理的余热锅炉结构,辅助有效的清灰方式和运行,设计转底炉余热锅炉。根据实际使用证实此余热锅炉的设计是成功的。本论文对开展余热锅炉受热面优化设计和运行清灰技术的研究,并通过实际工程针对性设计和运行的应用,可加快此项余热锅炉的推广和应用,具有一定的作用。
丁立志[3](2018)在《CO2-水洗脱除准东煤中Na/Ca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准东煤预测储量丰富达3900亿吨,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但因为其中富含Na和Ca,在燃烧过程中造成严重的沾污结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燃烧利用。通过洗煤燃前脱除Na和Ca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前期提出了一种CO2-水洗方法,能有效脱除准东煤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alkali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s,AAEM),且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水洗方法。但是,前期研究对CO2-水洗的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可行性并未研究。同时,对CO2-水洗脱除AAEM的机理也不清楚。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方法优化,自主设计连续洗煤装置,提出连续式CO2-水洗方法,探究了其脱碱效果和实际应用性,并进一步分析了CO2-水洗化学机理。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探究了连续式CO2-水洗对准东煤中Na/Ca的脱除效果及关键影响因素。选取五彩湾煤进行连续式CO2-水洗实验,测试其对Na/Ca脱除效果,将结果和水洗及前期的间歇式CO2-水洗对比,发现改进后对Na/Ca的脱除效果明显提高,Na的脱除率提高了33.6%,Ca的脱除优势更明显,脱除率从10.7%提升至57.4%。CO2-水洗的脱碱效果均明显优于水洗,因为CO2-水洗不仅能脱除水溶态的碱金属,更能脱除大量有机态碱金属。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对Na的脱除均有促进作用。反观其对Ca的影响有较大差异,Ca的脱除因溶解度和反应速率的双重影响随着温度上升呈波动性变化,时间增长对Ca的脱除非常有利,Ca的脱除率从3 h到12 h增加了33.2%。其次,本文探究了多工况条件下CO2-水洗对准东煤中Na/Ca的脱除效果,初步证实了CO2-水洗的实际应用性。发现在水中含有杂质离子的条件下,CO2-水洗仍能有效脱除煤中的Na/Ca,脱除量分别可达3.17 mg/g·coal和4.34 mg/g·coal。反观水洗不仅不能脱碱,还会使水中杂质通过吸附进入煤中。此外,CO2-水洗脱除了煤中具有催化作用的矿物质,导致煤气化初始阶段反应性降低,但因其疏通了煤孔道结构和脱除一定灰分,使煤样高温气化(>850°C)反应加快。模拟烟气实验表明在CO2浓度为15%的情况下,流动式CO2-水洗对Na和Ca的脱除率分别高达90%和50%以上,远远高于水洗。以上结果证实了CO2-水洗具备实际应用前景,并且将燃煤电厂烟气应用于CO2-水洗具备可行性。最后,本文对CO2-水洗脱除准东煤中AAEM的机理进行了探究。通过逐级提取和离子交换实验可知,CO2-水洗可有效脱除以羧基类和酚类形式存在的有机态Na和Ca,脱除效率分别可达65.1%和57.3%,并且脱除效率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长会进一步增加。CO2-水洗脱除准东煤中AAEM的机理主要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是CO2溶于水形成氢自由基(H+)。第二步是通过离子交换去除大量有机的和难溶的AAEM,流动式CO2-水洗能不断提供新的H+,进一步攻击C周围的电子云,使相连的阳离子脱落,从而提高AAEM脱除效率。综上所述,本文证实了流动式CO2-水洗是一种温和高效的洗煤预处理手段,可有效减轻准东煤沾污结渣等问题,并且具备实际应用基础。应用中可将燃煤电厂烟气作为廉价CO2源。
梁书源,姜翠玉[4](2018)在《电厂燃油锅炉腐蚀机理及防腐添加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电站燃油锅炉腐蚀的种类,阐述了燃油锅炉高、低温腐蚀的机理。综述了炉内抑制腐蚀的对策,并针对目前主要使用的冷端添加剂、化学清灰剂和锅炉用燃油添加剂,分别论述了其抑制腐蚀的机理及使用特点。指出目前我国在燃油电站锅炉防腐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大力开展抑制燃油电站锅炉腐蚀研究的必要性,并展望了该研究的应用前景。
邹磊,王健,岳峻峰,徐力刚,黄亚继[5](2018)在《低氮燃烧方式下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电厂燃煤锅炉普遍采用低氮燃烧方式,由此导致水冷壁贴壁处严重缺氧,进而引发了高温腐蚀问题,影响了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综述高温腐蚀的研究现状,论述高温腐蚀的化学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炉膛改造提供参考。
周雪娇[6](2010)在《V-S-H2O系E-pH图及V2O3溶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化工、电池以及医药等领域。随着钒生产及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大,钒二次资源的开发以及钒污染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钒是一种多价态元素,能生成+2、+3、+4、+5氧化态化合物,其中+4、+5价钒具有较强的毒性。调查发现,钒的毒性除与总钒含量外,还与钒的化合特性和赋存形态有关。钒在水溶液中的赋存形态主要取决于溶液的pH值、电势E等,这些都可以很方便的在E-pH图上显示出来。此外,钒系E-pH图还可以用于分析湿法提钒工艺条件的选择,预测钒金属的腐蚀性能,指导含钒废水处理中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本论文在全面综述钒研究进展及电位-pH图应用的基础上,绘制了V-S-H20系以及升温条件下V-H2O系E-pH图,分析了其热力学性质。同时本文还探讨了钒二次资源中一种主要附存状态—三氧化二钒的溶解动力学行为。V-H2O以及V-S-H2O系的热力学分析采用较为权威的数据(其中涵盖了诸多物种的吉布斯自由能)。室温条件下(25℃)V(Ⅲ),V(Ⅳ)和V(Ⅴ)的活度-pH图及V-H2O和V-S-H2O系电位-pH图表明:在自然界水中,低浓度的钒主要以单核离子形式存在,而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含钒水中则可能存在多核钒酸盐的稳定优势区;SO42-和HSO4-离子可以显着扩大V3+,VO2+以及VO2+离子的稳定区域,形成VSO4+,VOSO4(aq)和VO2SO4-,并且其优势区随着钒活度的减小而增加;随着硫活度的降低,SO42-和HSO4-离子对钒区域的影响减小甚至消失,可溶钒物种转变为固相。升温条件下V-H2O系E-pH图显示:在不同的活度(100,10-2,10-4和10-6)条件下,钒水系电位-pH图显示腐蚀区在整个酸度范围内随着可溶钒物种活度的减小而增加;25℃及150℃条件下,五氧化二钒消失的临界值分别为10-3.17和10-3.51。在不同温度(25,50,75,100,125,150℃;活度=1)条件下,钒水系E-pH图表明随着温度的提高钒氧化物稳定区增加,而钒的稳定区基本不受温度影响。在这种较低的温度条件下,钒表现出较好的抗腐蚀性能。钒的腐蚀-免蚀-钝化图(活度=10-6)则表明在低的电势条件下,钒将不会被腐蚀。钒的腐蚀区及钒的稳定性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钒的钝化/免蚀性能一般,可能是活度较低时五氧化二钒消失的缘故。同时,本文还研究了V2O3溶解动力学,探讨了搅拌转速、温度、氧气分压、硫酸浓度以及矿物粒度对其溶解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搅拌转速大于800 r/min时,外扩散已不再成为限制步骤;V203溶解速率随着温度和氧气分压的增大以及粒度的减小显着增加,而酸浓度对其基本没有影响。V203溶解过程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反应的活化能为43.68 kJ/mol。
蔡勤,许乔瑜,郭捷昕,郭欣欣[7](2009)在《锅炉向火侧高温腐蚀的机理及防止措施》文中认为锅炉的高温腐蚀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极大危害,本文对锅炉向火侧高温腐蚀主要的几种类型的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防止向火侧高温腐蚀的具体措施。
缪筱玲,杨小川,杨华春[8](2007)在《锅炉用高强度耐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XA70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日本新日铁公司专用于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的高强度耐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XA704的性能及特点。
张喜娥,骆合力,李尚平,邹敦叙,曹栩,李世琼[9](2006)在《退火炉辐射管的高温腐蚀》文中研究表明某钢厂辐射管为退火炉的主要加热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严重腐蚀.本文用X光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确定其腐蚀失效原因.结果表明:造成材料腐蚀最有害的成份为S、F、Cl、V,因此,腐蚀的主要类型是硫腐蚀、氧化,但同时存在钒腐蚀和卤族元素的腐蚀,因而腐蚀的过程是多种类型腐蚀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黄素质[10](2005)在《大冶诺兰达余热锅炉运行的腐蚀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从锅炉产生腐蚀的机理出发,结合诺兰达余热锅炉运行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产生腐蚀的条件及可能性,并提出了防止腐蚀的措施,希望对余热锅炉的运行能有帮助。
二、蒸气锅炉的钒腐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蒸气锅炉的钒腐蚀(论文提纲范文)
(1)Inconel625合金及其改性材料的高温氯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金属的氧化 |
1.2.2 镍基高温合金 |
1.2.3 Inconel625合金氧化行为研究进展 |
1.3 氯腐蚀特征及机理 |
1.4 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理 |
2.2 氯腐蚀设备简介 |
2.3 实验过程与分析手段 |
第3章 Inconel625-xAl合金在600-800°C下的氯诱导高温腐蚀 |
3.1 合金成分和微观形貌 |
3.2 Inconel625-xAl合金在0.5vol.%HCl中的氯诱导高温腐蚀 |
3.2.1 动力学曲线 |
3.2.2 氧化膜形貌和组成 |
3.3 Inconel625-xAl合金在1.0vol.%HCl中的氯诱导高温腐蚀 |
3.3.1 氧化动力学 |
3.3.2 热力学计算 |
3.3.3 氧化膜形貌和组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Inconel625-xY合金在600-800°C下的氯诱导高温腐蚀 |
4.1 合金成分和微观形貌 |
4.2 Inconel625-xY在0.5vol.%HCl中的氯诱导高温腐蚀 |
4.2.1 动力学曲线 |
4.2.2 氧化膜形貌和组成 |
4.3 Inconel625-xY在1.0vol.%HCl中的氯诱导高温腐蚀 |
4.3.1 氧化动力学 |
4.3.2 氧化膜形貌和组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2)转底炉烟尘特性对余热锅炉设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转底炉及其余热锅炉技术和应用现状 |
1.3 论文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转底炉余热锅炉技术及其应用 |
2.1 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的工艺 |
2.1.1 直接还原技术 |
2.1.2 转底炉原理及应用 |
2.1.3 含锌尘泥回收处理技术 |
2.1.4 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工艺介绍 |
2.2 转底炉余热锅炉 |
2.2.1 余热资源分类及利用方法 |
2.2.2 余热锅炉的分类 |
2.2.3 转底炉余热锅炉的选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底炉烟尘特性及其对余热锅炉的影响分析 |
3.1 转底炉烟尘的来源 |
3.2 转底炉烟尘的主要成分 |
3.2.1 二氧化硫(SO_2) |
3.2.2 氧化铝(Al_2O_3) |
3.2.3 二氧化硅(SiO_2) |
3.2.4 氧化锌(ZnO) |
3.2.5 碱金属氯化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余热锅炉积灰、腐蚀及主要因素影响的研究 |
4.1 余热锅炉积灰的形式和形成机理分析 |
4.1.1 积灰的形式 |
4.1.2 积灰的形成和对余热锅炉的影响 |
4.2 余热锅炉腐蚀的分类和机理 |
4.2.1 低温腐蚀 |
4.2.2 高温腐蚀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底炉余热锅炉积灰及腐蚀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 |
5.1 余热锅炉积灰的防治 |
5.1.1 从锅炉结构上防止积灰 |
5.1.2 从烟气动力场的组织上防止积灰 |
5.1.3 积灰的清除 |
5.2 余热锅炉腐蚀的防治 |
5.2.1 防止低温腐蚀的方法 |
5.2.2 防止高温腐蚀的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某钢厂转底炉余热锅炉的设计应用研究 |
6.1 余热锅炉设计条件及基本参数 |
6.1.1 工程概述及技术规范 |
6.2 余热锅炉的设计 |
6.2.1 余热锅炉防止积灰的设计 |
6.2.2 余热锅炉积灰的清除 |
6.2.3 余热锅炉低温腐蚀的防止 |
6.2.4 余热锅炉高温腐蚀的防止 |
6.3 转底炉余热锅炉设计的特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CO2-水洗脱除准东煤中Na/Ca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准东煤概述 |
1.2 锅炉沾污结渣问题 |
1.3 解决沾污结渣问题的主要措施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CO_2-水洗对准东煤中Na/Ca脱除效果研究 |
2.1 引言 |
2.2 样品制备及方法介绍 |
2.3 间歇式CO_2-水洗对准东煤中元素脱除的影响 |
2.4 流动式CO_2-水洗对准东煤中Na/Ca脱除效果研究 |
2.5 流动式CO_2-水洗脱除Na/Ca的影响因素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CO_2-水洗准东煤实际应用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和程序介绍 |
3.3 CO_2-水洗对煤结构和气化特性的影响 |
3.4 水中杂质离子对Na/Ca脱除的影响 |
3.5 燃煤烟气应用于CO_2-水洗可行性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CO_2-水洗脱除准东煤中AAEM机理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介绍 |
4.3 CO_2-水洗对有机AAEM脱除能力研究 |
4.4 CO_2-水洗方法化学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4)电厂燃油锅炉腐蚀机理及防腐添加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锅炉腐蚀类型 |
2 腐蚀机理 |
2.1 高温腐蚀机理 |
2.2 低温腐蚀机理 |
3 炉内抑制腐蚀对策研究 |
3.1 改进耐腐蚀材料 |
3.1.1 耐高温腐蚀材料 |
3.1.2 耐低温腐蚀材料 |
3.2 冷端添加剂 |
3.2.1 氨水冷端添加剂 |
3.2.2 液态 (粉状) 碱金属冷端添加剂 |
3.3 化学清灰剂 |
3.4 燃油添加剂 |
3.4.1 SMH (II) 型燃油添加剂 |
3.4.2 EC-2 (F) 燃油增效剂 |
3.4.3 燃油生化添加剂 |
4 结论 |
(5)低氮燃烧方式下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冷壁高温腐蚀行为 |
2 腐蚀反应机理 |
2.1 硫化物腐蚀 |
2.2 硫酸盐腐蚀 |
2.3 氯化物腐蚀 |
2.4 钒化物腐蚀 |
2.5 水蒸气氧化腐蚀 |
3 高温腐蚀影响因素 |
3.1 还原性气氛 |
3.2 受热面温度 |
3.3 燃煤品质 |
4 总结 |
(6)V-S-H2O系E-pH图及V2O3溶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钒的性质及其主要化合物 |
1.1.1 钒的物化性质 |
1.1.2 钒的主要化合物 |
1.2 钒资源及其分布 |
1.3 钒的生产、应用及消耗 |
1.3.1 钒的生产 |
1.3.2 钒二次资源的回收 |
1.3.3 钒的应用及消耗 |
1.4 钒污染 |
1.4.1 对水体的污染 |
1.4.2 对土壤的污染 |
1.4.3 对大气的污染 |
1.5 钒的赋存状态 |
1.5.1 钒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 |
1.5.2 钒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 |
1.6 E-pH图概述 |
1.6.1 E-pH图反应类型 |
1.6.2 理论E-pH图绘制方法 |
1.6.3 图形计算方法 |
1.6.4 E-pH图的应用 |
1.7 本课题的提出背景 |
1.7.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25℃ V-H_2O及V-S-H_2O系热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数据来源 |
2.3 V-H_2O系E-pH图 |
2.3.1 热力学方程 |
2.3.2 E-pH图绘制 |
2.4 V-S-H_2O热力学分析 |
2.4.1 V-S-H_2O系E-pH图 |
2.4.2 Ⅴ(Ⅲ),Ⅴ(Ⅳ),Ⅴ(Ⅴ)活度-pH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升温条件下V-H_2O系热力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 |
3.2.1 离子的偏摩尔熵S~0 |
3.2.2 离子的偏摩尔恒压热容 |
3.2.3 升温条件下V-H_2O系各物质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 |
3.3 热力学方程 |
3.4 升温条件下V-H_2O系E-pH图的绘制 |
3.4.1 可溶钒物种活度对V-H_2O系E-pH图的影响 |
3.4.2 温度对V-H_2O系E-pH图的影响 |
3.4.3 V-H_2O系腐蚀-免蚀-钝化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氧化二钒溶解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三氧化二钒性质及用途 |
4.2.1 三氧化二钒物化性质 |
4.2.2 三氧化二钒的用途 |
4.3 试验原料与试剂 |
4.3.1 原料制备 |
4.3.2 试验试剂 |
4.4 试验设备与装置 |
4.4.1 试验仪器设备 |
4.4.2 试验装置 |
4.5 试验操作方法 |
4.6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6.1 搅拌转速对钒溶解的影响 |
4.6.2 温度对钒溶解的影响 |
4.6.3 始酸浓度对钒溶解的影响 |
4.6.4 氧分压对钒溶解的影响 |
4.6.5 粒度对钒溶解的影响 |
4.6.6 三氧化二钒的SEM-EDS分析 |
4.6.7 动力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7)锅炉向火侧高温腐蚀的机理及防止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锅炉向火侧高温腐蚀的机理 |
1.1 硫腐蚀 |
1.2 氯腐蚀 |
1.3 钒腐蚀 |
2 防止高温腐蚀的措施 |
3 结论 |
(8)锅炉用高强度耐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XA704(论文提纲范文)
1 XA704钢设计原则 |
1.1 基本设计思路 |
1.2 基本合金元素 |
1.3 其它合金元素 |
1.3.1 碳、氮 |
1.3.2 铌 |
1.3.3 钒 |
1.3.4 钨 |
1.3.5 奥氏体相的稳定性 |
2 化学成分 |
3 金相宏微观组织 |
4 性能 |
4.1 室温力学性能 |
4.2 高温短时力学性能 |
4.3 工艺性能 |
4.4 蠕变断裂强度 |
4.4.1 XA704钢管 |
4.4.2 冷加工的影响 |
4.5 许用应力 |
4.6 抗腐蚀性 |
4.6.1 热腐蚀 |
4.6.2 蒸汽氧化 |
4.6.3 晶间腐蚀 |
4.7 时效后的韧性 |
4.8 物理性能 |
5 XA704可焊性 |
6 XA704钢管实际使用业绩 |
7 结 语 |
(10)大冶诺兰达余热锅炉运行的腐蚀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锅炉运行过程中腐蚀的分类 |
1.1 锅炉水侧的腐蚀 |
1.1.1 电化学腐蚀机理概述 |
1.1.2 影响电化学腐蚀的因素 |
(1) H+的浓度 |
(2)水中盐类的成分与含量 |
(3)溶解氧 |
1.2 锅炉烟气侧的腐蚀 |
1.2.1 高温腐蚀 |
1.2.2 低温腐蚀 |
(1) 烟气露点 |
(2)受热面壁温 |
2 诺兰达余热锅炉运行中水侧腐蚀的防护 |
2.1 析氢腐蚀的防护 |
2.2 诺兰达余热锅炉氧腐蚀的产生及对策 |
2.2.1 诺兰达余热锅炉除氧器的运行状况 |
2.2.2 不合格给水的危害 |
2.2.3 产生给水含氧量不合格的原因 |
2.2.4 诺兰达余热锅炉氧腐蚀的对策 |
3 诺兰达余热锅炉运行中烟气侧腐蚀的防护 |
3.1 诺兰达余热锅炉发生低温腐蚀的条件 |
3.2 诺兰达余热锅炉低温腐蚀的对策 |
4 结束语 |
四、蒸气锅炉的钒腐蚀(论文参考文献)
- [1]Inconel625合金及其改性材料的高温氯腐蚀性能研究[D]. 陈土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12)
- [2]转底炉烟尘特性对余热锅炉设计的影响[D]. 曹华. 东南大学, 2019(06)
- [3]CO2-水洗脱除准东煤中Na/Ca优化研究[D]. 丁立志.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4]电厂燃油锅炉腐蚀机理及防腐添加剂研究进展[J]. 梁书源,姜翠玉.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8(02)
- [5]低氮燃烧方式下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研究现状[J]. 邹磊,王健,岳峻峰,徐力刚,黄亚继. 电站系统工程, 2018(02)
- [6]V-S-H2O系E-pH图及V2O3溶解动力学研究[D]. 周雪娇.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7]锅炉向火侧高温腐蚀的机理及防止措施[J]. 蔡勤,许乔瑜,郭捷昕,郭欣欣. 全面腐蚀控制, 2009(04)
- [8]锅炉用高强度耐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XA704[J]. 缪筱玲,杨小川,杨华春. 发电设备, 2007(02)
- [9]退火炉辐射管的高温腐蚀[J]. 张喜娥,骆合力,李尚平,邹敦叙,曹栩,李世琼.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6(03)
- [10]大冶诺兰达余热锅炉运行的腐蚀与对策[J]. 黄素质. 全面腐蚀控制,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