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黄铁矿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阳春黄铁矿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一、阳春硫铁矿水文地质问题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义之[1](1978)在《矿床排水疏干引起的地表沉陷》文中认为 前言 为了多快好省地开发赋存在复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下的矿产资源,矿床疏干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采用。生产实践证明,矿床疏干对于防止突水淹井,流沙溃入井巷和提高露天矿的边坡稳定性等方面,确实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技术措施。然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矿床排水疏干引起的地表沉陷这一新的工程

张义之[2](1979)在《再论矿床排水疏干引起的地表沉陷》文中研究说明 有些矿区由于矿床排水疏干引起的地表沉陷现象如公害那样危害着工农业生产。因此,探索地表沉陷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人员的关注。近几年来国内也有些文章论述地面沉陷的成因及其防治问题。《矿山技术》和《化工矿山技术》分别在1978年第一期和第四期上发表了除卫国等同志的“岩溶矿区地面塌陷的形成及防治的探讨”和“试论岩溶矿

黄于新[3](2007)在《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分区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国内外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趋加重的危害性越来越重视,而对于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量化评价则是在近几年刚刚兴起,仍处于探索及初步研究阶段。如何将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化分区,并根据不同分区内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理是当前保护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规划并进行分期治理的首要任务之一。本论文是结合《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项目进行的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分区评价研究。《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的以省为单元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项目的子课题,项目编码200412300040。目的是通过对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基本摸清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查明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潜在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支持。本次研究工作是在该项目的工作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之需要,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通过对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矿业开发活动中“三废”排放、环境治理等主要影响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环境综合分区采用定性-半定量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分析评价了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主导因素及破坏特征,然后根据主要的影响因素并考虑各因素间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影响作用,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函数,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和一般区三个区,并对各区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为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规划、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规划、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提供基本的调查评价数据和综合分区依据。

孟宝[4](2020)在《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及开发利用的优化已成为我国发展亟需解决的战略任务。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长江经济带覆盖区国土空间的集约、高效和绿色开发是实现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基础保障。四川省宜宾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游,是典型的沿江节点城市。近年来,金沙江水电能源资源开发、高铁经济带动、港口辐射效应和四川南向开发重要枢纽门户等复合优势成为宜宾市发展的新动力,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提升了其国土空间开发的强度。在共抓长江大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识别、开发冲突及优化思路分析,助推其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新格局的形成,创新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利用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和现状问题为牵引,通过对宜宾市国土空间自然地理要素和已有发展要素的评析,结合历史时期空间开发的格局与功能特征,明晰国土空间演变的趋势和驱动力特征。结合现状功能评析及分类,开发利用冲突测度与分类等,在全方位解析空间功能现状的基础上,以标定功能和优化目标为基础和导向,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利用的创新模式。最后,在解析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市域和长江经济带上游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多目标权衡两个方面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的思路。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7个时间点30 m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发现28年间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演变基本特征表现如下:宜宾市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区、增扩区在市域中部,且沿江两侧分布特征显着;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市域中部和北部,以沿岷江、长江两侧的平坝、低丘区最为集中;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市域西部屏山县、南部中低山区的兴文县、长宁县、珙县、筠连县等。从海拔梯度来看,坡度2~8°之间、15°以上;海拔236~600 m范围是空间变化的剧烈区;水平向上来看,宜宾市国土空间以沿长江为轴线,沿江两侧10 km范围是空间用地类型变化最为集中的区域。通过开发历史梳理,宜宾市空间开发经历了由萌芽状态→外力驱动为主→内生动力显现→内外动力共同推动的演进过程;而空间功能特征从原始性模糊性→区外需求依附性→不稳定性→功能重构→内外功能趋向稳定。2000年以前宜宾市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围绕农业和初级工矿业发展的特征;而在2000年以后,其空间开发则转向围绕城市和工业园区的基本开发格局。(2)利用熵值法对宜宾市185个乡镇三生功能现状评价得出: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显着区约占20%,非显着区的约占80%,即反映为一定的二八定律现象,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宜宾市乡镇功能分为:城镇生活-工业生产优势区(12%)、城镇生活-乡村生活优势区(8%)、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功能产品供给优势区(29%)、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优势区(20%)、生态服务功能-农业生产功能优势区(31%)等5个功能区类型,并对每类功能区类型的占比、分布和类型特征等进行了分析。(3)基于上限思维、结构思维和底线思维,从现实际开发强度与理论可开发强度比较、景观生态指数冲突测度、土地利用现状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对比三个方面对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冲突性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开发强度引起的冲突诱因主要有地形限制型、城市密集型和自然保护区型3种类型;从景观生态冲突指数来看,宜宾市1990、2000、2010和2018年4个时期的空间冲突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6、0.53、0.52和0.51,随时间演进冲突程度呈降低趋势;通过开发现状和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叠加,把乡镇分为城镇冲突为主、农业冲突为主和生态冲突为主3种类型。基于上述三种冲突的乡镇分级分区,设定判别条件(27种),对三类冲突进行空间叠加后得到的20种组合冲突情况,根据宜宾市乡镇综合冲突类型及归并,将185个乡镇划分为8类冲突。(4)通过设定假设条件,根据理论和实践依据,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和管控的框架结构模式。核心内涵在于注重基本功能界定的前提下,在国土空间基本管控单元范围内弱化功能分区,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管控指标的分解,确定某空间基础单元的框架结构,打破单一主体功能执行的约束和管控区、线延伸影响下的发展活力受限,鼓励确定空间在限定条件下自主优化。根据提出的模式,选择城镇化为主的沙坪街道和农业生产、生活空间为主的僰王山镇为案例区,采用框架结构模式对其理论可开发空间范围和开发强度阈值进行识别,并根据其发展现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框架结构模式提出具体的优化思路。(5)通过梳理宜宾市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空间规划层面要尽快依托“双评价”的结果,以沿江0~10 km范围为重点区,在划定城市外围开发边界的同时,划定城市内部的沿江压缩边界,按具体的地势和城市功能区的辐射等,对开发强度做梯度分级;确定点状和线状的生态廊道,恰当分割城市生活区和产业区。在空间管治层面,要在5~10年的时间尺度内对乡镇空间功能和冲突进行重新评价,依据不同的功能界定和冲突表现制定不同的空间管治策略;同时要发挥框架结构模式约束下基本空间管控单元优化的自下而上推动传导机制;在控制性优化和政策性优化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和发挥自主性优化的作用。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要做好对产业园区规划和运营的管理;探索南部山区转型发展的综合模式;注重生态空间经济效益的发挥;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及划定永久农村地区等。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基于乡镇尺度的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解析与要素关联分析;尝试国土空间冲突性测度与分析的综合视角;空间优化中自上而下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功能自主寻优的综合考虑。论文研究的不足受限于数据的全面性、标准化和空间基础单元的不确定,空间功能解析及评价的科学性还待提升;框架结构模式下降尺度的管控指标分解还有待深入分析等。整体而言,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宜宾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提供了部分研究支撑,也对长江经济带上游沿江节点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及优化开发在方法和思路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通过对乡镇尺度的研究及创新尝试,丰富了国土空间优化开发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汪啸[5](2018)在《广东沿海典型深大断裂带地热水系统形成条件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文中提出广东省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境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地震、新构造活动剧烈,特别是在深大断裂反复活动、岩浆多期次侵入(喷发)的背景下,为广东中低温地热资源的形成与赋存、温泉出露创造了有利的地质环境。本研究选择广东沿海典型深大断裂地热田—新洲地热田为研究区,对区内地下冷、热水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深入分析了新洲地下热水系统的形成条件及成因机制,为后期该类地热水资源的勘探及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首先分析了研究区地壳热结构及深部地温场特征,借助物探、热红外遥感、钻探测温等技术,将地表温度异常分布特征、布格重力场特征及航磁异常特征作为属性判别因子,完成了对地热异常分布区范围的圈划。研究发现:(1)地热水异常区分布规律明显受到北东向深大断裂的控制;(2)地热点出露与岩浆岩侵入活动密切相关,且大部分出露于岩浆岩体边缘、后期入侵岩脉或岩体与其他地层的接触带上;(3)沉积厚度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往往蕴藏丰富的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区。在充分总结热水形成条件的“四要素”组合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地球化学温标、多矿物平衡模拟以及Fix Al法估算了热储温度和循环深度,并剖析深部水热动力条件,从而构建了新洲地下热水成因模式概念模型。深大断裂是地下热水形成的关键;深大断裂迫使区域地下水流向深处径流,在基底热流作用下不断加热;北东向、东西向深大断裂互相切割带产生汇水汇热效应,成为地热水上升的主要通道。深部地下热水高温高压是水热上涌的重要驱动力。基于上述热水成因模式概念模型,通过提取一系列地球化学信息系统分析了热水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过程及径流循环特征。地热水由区域地下水经深循环形成,以高Na+、Cl-离子,TDS,贫氢氧同位素和长滞留时间为特征,来源于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温度较低的古大气降水入渗补给,补给区位于东北部紫罗山高海拔地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具有明显分带性,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由HCO3→HCO3-SO4→SO4-Cl→Cl顺序依次转换,矿化度逐渐升高,Na+,K+,Ca2+,SO42-,Cl-含量逐渐增大,HCO3-,Mg2+含量减小;随热水温度升高,Sr、Li、Rb、Cs和F等微量元素含量不断增大。通过分析不同水样的水化学组与温度、离子比及δ18O、δD、Sr、C、B同位素变化关系,反映了水-岩相互作用的不同程度和与海水的明显混合趋势,地下热水在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两次主要的混合过程:深循环地热水与埋藏很深或亦经过深循环海水的第一次混合,以及由深部上涌的热咸水与浅部含水层冷水的第二次混合。混合比例在热田不同地段各不相同,在热田相对高温中心为深部上来的高温、高矿化度热咸水,在热田外围则为温度不同的较中-低温热水。通过地下热水的动态特征,分析了深部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水力联系,来间接反映深大断裂的导水性能和深层地下热水的状态,并对深大断裂带控制的水动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水-热耦合模拟,揭示了深大断裂带地下热水运移特征。深大断裂带及紧邻围边形成了一个高温、低压、密度低的柱状带,从而使得断裂带四周地下水流下沉并往热源方向流动,这种深大断裂的区域效应使得侵入内陆的海水深循环进入地下深部;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一起构成了研究区热异常分布的主要控制构造,断裂交汇区存在强烈的垂直热对流作用。在北东向断裂区存在两个高温热柱刺穿基岩顶部形成高温中心,而在高温热柱带外围是衍生的相对低温区域;盆地热流值由热田中心区向周围迅速降低。

周再鎤[6](1985)在《广东阳春黑石岗硫铁矿床中溶洞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 一、矿区简况阳春黑石岗矿区位于广东湛江地区,硫铁矿床中溶洞矿矿体赋存于黑石岗背斜两侧。背斜轴部为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翼部为下石炭统石磴子段大理岩、灰岩。矿体产于接触带。主矿体呈似层状产于背斜的北西侧。矿床中银、铅、锌的硫化物溶洞矿矿体,多受原生硫铁矿或矿区后期构造的控制。溶洞矿在空间上多与黄铁矿体紧密共生,其赋存标高多

谭绩文,范俊章[7](1980)在《我国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及类型划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工作是继一九七六年《全国岩溶充水矿床研究课题座谈会》后,一九七八年在全国二十一省进行的岩溶充水矿山回访调查工作已提交的五十余份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的。几年来,笔者在参加这项科研调查中,从总结我国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时产生的水文地质问题基础上,提出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类型三级划分初步方案,为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矿坑涌水量预测以及矿坑水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敬希各学者指正。

但永革,胡关铎[8](1983)在《阳春硫铁矿水文地质问题浅析》文中认为阳春硫铁矿的水文地质工作,先后经广东省地质局704队和广东省化工地质队两次工作。我们试图在两个地质队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区的:(一)边界条件;(二)岩溶水的运动特征;(三)强岩溶含水带的厚度;(四)

宣之强[9](2012)在《中国化工通史——中国化工矿产史》文中提出前言中国化工矿产史是中国地质矿产史中一个重要分支,前人很少涉足。中国地质矿产史和人类进化史、文明史息息相关。从猿到人进化史中,经历了制造工具、武器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含铜、石、陶并存时代)和铁器时代。人类走过了200万年漫长的蛮荒道路,因为有了火的使用,结合古人类石器的改进、陶器的发明,矿业萌发。文明曙光出现在1万年前后铜、石、陶并有时代。1万年以来,食盐的发现和使用贡献、功不可没。食

周彦章[10](2007)在《山东夏甸金矿床矿井涌水机理构造控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东半岛西北部具有大规模金矿成矿的地质条件和构造背景,金矿企业众多;因成矿条件类似,许多金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机理较也为相近。山东招金集团夏甸金矿地处招远、莱西、平度三市交界处,招平断裂中段。作为典型脉状构造裂隙充水矿床,采深由初期的-155m增加到现阶段-654m(地面标高+157m),涌水问题严重阻碍了矿井深部开采,由于断裂构造控水条件下矿井涌水机理研究具有其特殊性和一定困难,使得矿床涌水规律较为复杂,严重的阻碍了矿井深部的开采安全。本文以招平断裂构造动力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矿床充水条件和矿井涌水变化特征,讨论了矿井涌水机理的构造控制模式,论证了招平断裂控制模式下矿床充水条件和矿井涌水特征,对夏甸金矿未来疏干开采和类似条件下矿床水文地质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双重意义。

二、阳春硫铁矿水文地质问题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春硫铁矿水文地质问题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3)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分区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2 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
    1.3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1.4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5 预期成果
第二章 地质环境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与岩浆岩
    2.4 区域构造与地震
    2.5 区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
第三章 矿山开发利用概况
    3.1 矿产资源概况
    3.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3 矿产资源开采和保护程度
第四章 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4.1 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分布特征
    4.2 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危害及潜在环境地质问题
    4.3 矿业开发占用与破坏土地资源
    4.4 矿业开发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与影响
    4.5 矿山废水废渣对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分区评价
    5.1 评价原则
    5.2 评价方法
    5.3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分区
    5.4 矿山环境地质发展趋势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后记、致谢

(4)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新格局亟待形成
        1.1.2 长江经济带“溯源延伸”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1.1.3 四川省持续南向开放战略需强化支点建设
    1.2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选题目的
        1.2.3 选题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1.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其开发冲突分析
        1.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模式与提升对策
    1.4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1 长江上游沿江节点城市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权衡
        1.4.2 基于乡镇尺度三生空间功能优化的多要素匹配性
    1.5 研究技术路线、方法和数据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空间与国土空间概念
        2.1.2 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地域功能-结构的空间组织理论
        2.1.4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2.1.5 国土空间“双评价”方法和理论
        2.1.6 空间管治理论
        2.1.7 系统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
        2.2.2 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布局
        2.2.3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及方法
        2.2.4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2.2.5 国土空间功能优化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4 本研究的理论逻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空间开发基础要素与开发历史
    3.1 宜宾市区位
    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基础要素
        3.2.1 自然地理概况
        3.2.2 社会经济概况
        3.2.3 国土空间基础要素评析
    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历史
        3.3.1 明清时期
        3.3.2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3.3.3 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
        3.3.4 20世纪80年代—2010年
        3.3.5 2010年至今
    3.4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及功能特征演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4.1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4.1.1 三生空间及功能的划分
        4.1.2 三生空间与三区空间
    4.2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4.2.1 基本特征
        4.2.2 水平向特征
        4.2.3 垂直向特征
    4.3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数量结构与内部转移
        4.3.1 数量结构的变化
        4.3.2 内部相关转移
    4.4 宜宾市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4.1 经济发展驱动
        4.4.2 宏观政策驱动
        4.4.3 三生空间演变的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评价
    5.1 国土空间功能定位
    5.2 评价的依据
        5.2.1 评价的原则
        5.2.2 评价单元的尺度
        5.2.3 评价的方法
    5.3 评价的指标体系
        5.3.1 指标选择
        5.3.2 数据来源与指标分析
    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5.4.1 三生空间二级功能分类评价
        5.4.2 综合三生空间功能评价
        5.4.3 不同乡镇三生空间评价聚类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冲突性分析
    6.1 空间冲突概念与测度
        6.1.1 空间冲突内涵
        6.1.2 空间冲突测度
    6.2 基于开发强度分析的冲突测度
        6.2.1 开发强度的界定
        6.2.2 开发强度的计算
        6.2.3 冲突性分析
        6.2.4 冲突区和冲突类型
    6.3 基于景观生态指数的冲突测度
        6.3.1 景观生态学指数冲突测度方法
        6.3.2 测度结果与冲突性分析
    6.4 用地现状与适宜性评价的冲突测度
        6.4.1 冲突测度
        6.4.2 冲突性分析
    6.5 乡镇空间冲突的综合分析
        6.5.1 综合冲突表达的判别条件设定
        6.5.2 不同空间冲突的类型与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框架结构模式的宜宾市国土空间优化分析
    7.1 国土空间标定功能
    7.2 优化导向与目标
    7.3 小尺度单元国土空间优化的框架结构模式
        7.3.1 模式提出假设及形象表达
        7.3.2 模式提出的依据
        7.3.3 模式内涵与构建
    7.4 基于沙坪街道的实证分析
        7.4.1 沙坪街道空间演变及利用现状
        7.4.2 框架约束的沙坪街道适宜开发区
        7.4.3 沙坪街道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分析
    7.5 基于僰王山镇的实证分析
        7.5.1 僰王山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7.5.2 框架约束的僰王山镇适宜开发区
        7.5.3 僰王山镇农业农村空间优化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优化分析
    8.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8.1.1 沿江中心城区岸带资源开发与长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8.1.2 市域南部山区资源开发主导的转型困境
        8.1.3 农业主导区特色种植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8.1.4 乡村生活空间品质亟待提升
        8.1.5 生态功能显着区生态空间综合效益考虑不够
    8.2 宜宾市域层面国土空间优化思考
        8.2.1 空间规划层面
        8.2.2 空间管制层面
        8.2.3 重点执行层面
    8.3 长江经济带上游流域尺度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的思考
        8.3.1 厘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8.3.2 弹性赋予和刚性管控相结合
        8.3.3 实施精准生态补偿
        8.3.4 流域间融合发展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9.2.1 研究特色
        9.2.2 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的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广东沿海典型深大断裂带地热水系统形成条件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 深大断裂与深部地热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热水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1.2.2 地热水径流模式研究
        1.2.3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1.2.4 广东地热地质的研究程度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热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地层与岩石
        2.2.2 地质构造
        2.2.3 水文地质条件
    2.3 区域地壳热结构
        2.3.1 地壳结构及物理性质
        2.3.2 大地热流及深部地温场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下热水异常区的遥感解译和分布特征分析
    3.1 地表温度的热红外遥感反演
        3.1.1 遥感影像数据源获取
        3.1.2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3.1.3 研究区地表温度反演
        3.1.4 地表温度反演结果
    3.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3.3 地下热水异常区的潜在分布及控制因素
        3.3.1 判别分析方法的选择
        3.3.2 判别分析模型的建立
        3.3.3 地下热水异常区潜在概率分布
        3.3.4 地下热水异常区分布的构造控制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大断裂带地下热水形成条件及深循环成因模式
    4.1 地热形成条件
        4.1.1 热储层
        4.1.2 盖层
        4.1.3 热源与水源
        4.1.4 地热流体通道
    4.2 深部热储温度估算及适用性分析
        4.2.1 地球化学温标及适用性分析
        4.2.2 多矿物平衡模拟
    4.3 地下热水深部循环特征
        4.3.1 循环深度
        4.3.2 深部水热动力条件
    4.4 地下热水成因模式概念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5.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5.1.1 样品的采集
        5.1.2 样品的测试
    5.2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5.2.1 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
        5.2.2 地下热水各组分含量分布特征
    5.3 水-岩作用过程综合分析
        5.3.1 水岩相互作用程度
        5.3.2 矿物饱和指数
        5.3.3 主要离子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4 地下热水的径流循环特征分析
        5.4.1 氢氧同位素特征及补给来源
        5.4.2 地下热水滞留时间及赋存环境
        5.4.3 锶和硼同位素指示地下热水径流过程
    5.5 地下热水混合作用
        5.5.1 地下热水的二次混合过程及标志
        5.5.2 地下热水混合模型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大断带地下热水运移特征分析
    6.1 深大断裂带地下热水水动力特征
        6.1.1 监测点布设与数据获取
        6.1.2 温度及流量动态特征分析
        6.1.3 常规化学参数动态特征分析
        6.1.4 深大断裂带地下热水的固体潮效应
    6.2 深大断裂带地下热水水动力场数值模拟分析
        6.2.1 含水层结构概化及边界条件
        6.2.2 模型识别验证
        6.2.3 深大断裂带热水水动力场分布特征
    6.3 深大断裂带地下热水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6.3.1 含水层结构概化及参数
        6.3.2 网格剖分及边界条件
        6.3.4 数值模型
        6.3.5 断裂区对温度分布的控制作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地下热水形成的深部地热地质条件
        7.1.2 地下热水异常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7.1.3 地下热水形成条件及深循环成因模式
        7.1.4 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7.1.5 深大断裂带地下热水运移特征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山东夏甸金矿床矿井涌水机理构造控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隙充水矿床类型的划分及界定
        1.2.2 矿床水文地质研究及涌水机理判定的发展现状
        1.2.3 构造动力理论在矿床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夏甸金矿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理及交通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陆地水文
    2.2 区域地质条件
        2.2.1 地层及岩性
        2.2.2 区域构造
        2.2.3 岩浆岩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3.1 区域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特征
        2.3.2 区域地下水系统补、径、排条件
        2.3.3 地下水动态
        2.3.4 区域水化学特征
第三章 夏甸金矿充水裂隙构造控制成因
    3.1 招平断裂的构造动力背景
        3.1.1 招平断裂构造动力系统活动次序
        3.1.2 招平断裂构造系统演化
    3.2 充水裂隙的构造动力成因
        3.2.1 前粉子山变形期
        3.2.2 粉子山运动期
        3.2.3 海西—燕山期断块运动构造期
        3.2.4 中生代动热场作用期
    3.3 充水裂隙的构造控制特征
        3.3.1 充水裂隙构造控制的多方位性
        3.3.2 充水裂隙构造控制的多期性
        3.3.3 充水裂隙构造控制的剪切性
        3.3.4 充水裂隙构造控制的叠加性
第四章 夏甸金矿矿井涌水的控制因素
    4.1 招平断裂构造裂隙对矿井涌水的主控作用
        4.1.1 NE-NNE 向压扭性断裂带
        4.1.2 NW 向扭性断裂带
        4.1.3 近EW 向张性断裂带
    4.2 其他因素对矿井涌水的作用影响
        4.2.1 浅部基岩风化裂隙水的影响
        4.2.2 孔隙潜水含水层的影响
        4.2.3 地表水体和大气降水对矿井涌水的影响
        4.2.4 其它因素对矿井涌水的影响
第五章 夏甸金矿矿井涌水机理的构造控制模式
    5.1 矿井涌水来源及通道的构造控制模式
        5.1.1 构造控制模式下的矿井涌水来源
        5.1.2 构造控制模式下的矿井涌水通道
    5.2 矿井深部涌水特征的构造控制模式
        5.2.1 矿井出水历史的构造控制特征
        5.2.2 深部出水现状的构造控制特征
        5.2.3 矿井涌水量变化构造控制特征
    5.3 矿井涌水化学特征的构造控制模式
        5.3.1 矿井涌水化学的基本特征
        5.3.2 矿井涌水化学特征分析
        5.3.3 矿井涌水化学特征的构造控制模式讨论
    5.4 构造控水模式下的矿井疏干排水方案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阳春硫铁矿水文地质问题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矿床排水疏干引起的地表沉陷[J]. 张义之. 化工矿山技术, 1978(01)
  • [2]再论矿床排水疏干引起的地表沉陷[J]. 张义之. 化工矿山技术, 1979(04)
  • [3]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分区评价研究[D]. 黄于新. 吉林大学, 2007(03)
  • [4]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D]. 孟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5]广东沿海典型深大断裂带地热水系统形成条件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D]. 汪啸.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6]广东阳春黑石岗硫铁矿床中溶洞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的关系[J]. 周再鎤. 化工地质, 1985(03)
  • [7]我国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及类型划分[J]. 谭绩文,范俊章.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0(04)
  • [8]阳春硫铁矿水文地质问题浅析[J]. 但永革,胡关铎. 化工矿山技术, 1983(S1)
  • [9]中国化工通史——中国化工矿产史[A]. 宣之强.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2
  • [10]山东夏甸金矿床矿井涌水机理构造控制模式研究[D]. 周彦章. 吉林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阳春黄铁矿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