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国初七年党史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邱晓丹[1](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王安[2](2015)在《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明朝之前,残疾军人保障的标准不明晰,残疾没有轻重之分,待遇没有高下之别。明代的残疾军人保障有了初步的分类,体现出一定的差别。清朝前期对残疾军人的保障,主要依据其自身的残疾轻重程度和是否立有战功来给予相应的待遇;晚清时期,虽然新旧规章共存并行,但是军人的残疾等级有了较为明晰的划分,残疾鉴定更加科学,残疾军人的长期生活也受到了重视。中国传统社会原本就存在针对残疾人的积极救助措施,晚清国门开放,这些积极救助措施也开始转型,由单纯地学习技艺,转向以特殊教育为手段,激发残疾人的潜能,提高其能力。这些都可以在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制度和实践中寻找到踪迹。同时代的欧美各国通过物质补偿、康复就业、权利保障来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和合法权益。这些国家保障残疾军人的实践向民国政府和国人展示了新的保障理念和保障措施。政府和国人均表现出了仿效的愿望。优抚和安置是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优抚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抚恤,又包括精神层面的优待。抚恤方面,管理机关分层设科,各有职掌;评残范围逐步扩大,待遇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军衔,残疾程度居于次要地位,虽然恤金标准多次提高,但与日渐高涨的物价相比,依旧是杯水车薪,士兵靠抚恤金,根本无法维持生存;在实际的抚恤过程中,虽然相关手续逐渐规范,但是微薄的抚恤金常常被拖欠、克扣。优待方面,残疾军人的功绩获得了表彰,政府与社会团体经常对残疾军人进行慰问、犒劳,残疾军人及其家属还可以获得费用减免等优惠待遇。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精神慰藉、激励士气的作用,却并没有在实质上提升残疾军人的社会地位。收容教养与就业安置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重要举措。国民政府设立教养院为残疾军人提供衣食住所,对他们开展教育,灌输政治理念,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并管束其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就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组织残疾军人集体进行生产活动;第二,鼓励残疾军人分散就业。安置残疾军人就业的活动,开始于全面抗战之前,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设立机构,出台法规,建构了残疾军人就业安置制度。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在抗战期间于国统区内全面推行开来,由于各种原因,抗战胜利之后,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逐渐陷入困境之中。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得到了社会力量的支持,社会舆论给予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高度关注,当时的社会舆论认为,安置残疾军人,不仅是满足残疾军人的个人需要,也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更是坚持抗战乃至建设国家的必然要求;并探讨了安置的具体途径,如提升素质、集体安置等。全面抗战之前,社会团体对残疾军人的救助活动就已经存在。全面抗战期间,社会团体中出现了以残疾军人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团体。这些社会团体开展职业培训,介绍工作岗位,设立安置社区,为安置残疾军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残疾军人也自发组建了互助团体,为群体谋福利。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对人民军队中的残疾军人实行社会保障。土地革命时期,军队系统与政府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集抚恤、优待、疗养、安置为一体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体系。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将优抚与安置紧密结合,引导残疾军人发展生产,实现自给自足。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将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工作与革命斗争的需要相结合,号召残疾军人继续为革命服务。各解放区开办荣誉军人学校,提高残疾军人的政治觉悟,组织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对于有工作能力的残疾军人,军政部门则量才使用,分配适当工作。对于身处后方的残疾军人,各解放区则鼓励他们努力发展生产,在改善生活的同时厉行节约,尽力支援前线。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性质上已由皇权恩赐转变为政府责任和社会义务。政府、社会团体、民众均参与其中。保障的目标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提升为实现自我价值。保障措施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相比,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保障水平和保障标准方面还存在着差距。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成效明显优于国统区。这与两党的动员能力、组织能量、政治风气及政策执行力有密切关系。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历史轨迹为今天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推行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周新年[3](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张玉刚[4](2017)在《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干部历来在政治力量的运作中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强调上传下达、追求高效且灵活运转的政党,更是如此。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发挥着领导、组织、推动、示范、教育等重要作用。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事关干部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品行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能否肩负起执政兴国使命的重大政治问题。1949-1956年,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政权、创设制度、重建国家和社会的重大转型期,也是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从革命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向执政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继承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开启了执政条件下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实践。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历史任务,建国之初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最多、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积累的经验也最为丰富,在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因此,论文通过对1949-1956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期对创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论文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研究视野,依托大量历史文献,运用史论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系统分析的方法,从分析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动因入手,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对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方法及途径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这一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贡献、成功经验和历史局限,得出推动新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启示。论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一是通过分析1949-1956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动因,明确这一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首先,执政条件下干部作风问题日趋严重是建国初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在动因。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干部队伍中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分散主义、贪污腐化、居功自傲等不良作风滋长蔓延,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考验。其次,干部队伍本身发展出现新问题是建国初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内在动因。新中国成立之初,适应新生政权对干部的大量急需,短时期内,干部队伍数量迅猛增加,结构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干部队伍中出现了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内部不团结等严重影响党的执政能力提升、阻碍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前进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国际环境变化对干部思想产生消极影响是建国初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动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局势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世界上出现了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两种制度对抗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封锁、威胁的同时,重点开展心理宣传攻势,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思想文化渗透。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干部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政治立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帝国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和冲击,从而使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二是论述了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建国之初,在准确把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动因的基础上,我党确立了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即以提高干部理论素养、保持“两个务必”的优良作风、增强党内团结和紧跟形势任务要求为目标。教育目标制约着教育内容,上述教育目标决定了这一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以理论教育为灵魂、以作风教育和纪律教育为核心、以政策教育为重点,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教育内容体系。其中,干部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理论。干部作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整风运动进行反官僚主义教育、通过“三反”运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通过“新三反”运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干部纪律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结合整党运动进行共产党员标准教育、通过“高饶事件”加强政治纪律教育。干部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围绕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统一战线教育、镇反运动中进行“纠偏”教育、抗美援朝运动中进行时政宣传教育、土地改革政策的学习宣传教育、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教育。三是论述了1949-1956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及途径。建国初期,丰富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决定了教育方法及途径是灵活多样的。但从这一时期的国情和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看,运用最为广泛的主要有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典型教育法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教育方法。其中,理论教育法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建立全国党校教育网进行理论培训、创办干部业余理论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开办马列主义夜校和夜大学进行专职理论培训以及加强干部在职自修。实践教育法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参加生产劳动、参与政治运动和进行调查研究。典型教育法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树立榜样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和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方法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利用报纸刊物接受群众的批评、整风中展开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四是总结了1949-1956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动因,科学设置教育目标与内容,有效采取各种教育方法及途径,显着增强了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为新生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五是总结了1949-1956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历史局限,揭示了这一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领导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坚持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尽力满足干部的合法利益,科学设置教育内容和采取有效教育方法,增强了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力、感召力、现实力、信服力、吸引力。但囿于历史条件、历史环境以及人们的认知水平,这一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突出地表现在:“运动式”教育产生负面效应、理论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教条主义倾向、知识分子干部的教育改造出现“左”的偏差。这些成功经验和历史局限对新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新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制度保障,实现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性教育的有效衔接;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坚持服务中心任务和以人为本有机统一;要坚持与时俱进,推进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创新。
徐向东[5](1992)在《建国初七年党史问题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近年来,学术界对建国初七年的党史研究有很大进展,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将这一时期部分重大问题的诸多论点,综述如下。一、关于过渡时期学术界围绕着过渡时期的提法、时限划分、社会性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对过渡时期的提法,即过渡时期是由何种社会进入何种社会。现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龚言之等人认为,过渡时期应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因为这个提
方海兴[6](2010)在《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以来,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主义的日益腐朽,中国农村社会深陷日趋衰败的困境之中。如何挽救与振兴农村遂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继晚清兴农运动之后,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又掀起了一场由晏阳初、梁漱溟等知识分子主导的乡村建设运动,但其改良主义的性质决定它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亦非常重视中国的农民解放与农村发展的问题。秉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农村。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础上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从而创建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国统区农村的新民主主义的农村,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农村建设的历史新篇章。继承此前革命根据地农村建设的精神原则与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先是领导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彻底铲除了在中国农村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继而在紧接着开展的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建了我国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和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与组织保障。这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过程,同时也是建国初期中国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同时,党和政府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以恢复发展因长年战争破坏而凋敝不堪的农村经济。在中国农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中国共产党就在带领中国人民起步进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展开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探索。由毛泽东主持起草、历时六个年头而完善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制定的一个完整规划。在该纲要的指导下,农业合作化完成之际的中国农村迅速掀起了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各项建设事业大发展的浪潮。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重视农村建设的典型表现,也标志着党试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道路上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在以《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为指导开展的农业“大跃进”运动中,党和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来推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农村人民公社则直接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组织形式,其深层次目的则是希望通过推动农村生产关系向更高级的集体所有制过渡以带来生产力的更大发展。然而,这种违背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以开展群众运动的方式推进农村建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主要是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中国农村从1959年起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从而铸成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在严重困难面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始大力纠正农村工作中已经察觉到的“左”倾错误。一方面努力调整带有空想色彩的人民公社体制向符合农村生产力实际和农民群众觉悟水平的现实回归;一方面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同时采取得力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和继续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在此种种举措中,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从1962年起,随着党内以阶级斗争扩大化为主要特征的“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党在农村工作上的“左”倾错误也急剧发展起来,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止常秩序因而一再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亦被逐步披上了阶级斗争的政治色彩而历经了更多的曲折。1949至1966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全面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功绩。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时代条件的局限,也不可避免地有其失误和教训。认真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汲取其中的历史教训,可以为如今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历史的镜鉴。
王员[7](2010)在《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文中研究表明建国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特殊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社会变革平稳顺利实现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整个社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精神风貌和欣欣向荣的局面。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托大量历史文献,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为学科依据,系统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其基本经验,对创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通过追溯和分析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与社会变革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特征,为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寻求理论依据和实现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原理是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其直接理论根据。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理论总结,为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经验。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环境特征体现为中共执政的全面性、社会形态的过渡性、政治体制的初创性和阶级关系的突变性;经济环境特征体现为经济形态的多样性和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思想文化环境特征体现为各阶层社会心理的差异性和思想文化的多元性。特殊的环境特征成为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方法选择的现实根据。本文系统阐述了建国初期党从社会变革的特殊背景和现实环境出发,科学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合理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灵魂,以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形势任务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为重点,以无产阶级价值观教育为基础,构成一个层次清晰、错落有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二是综合运用了理论教育方法、实践教育方法、典型教育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三是充分利用丰富的执政资源和有利条件,科学有效地运用了活动载体、会议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和文化载体等主要载体,有效地将党的思想理念、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等信息传递给教育对象,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全面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合理评价了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及其历史地位。党从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发,科学选择和运用了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于引导各阶层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与支持,推动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平稳顺利实现,促进各阶层民众的主体性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党在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要阶段,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本文系统总结了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与启示。建国初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加强教育主体自身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转型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为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建设新中国的双重任务服务,充分运用政治动员的手段,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满足人民群众合法利益有机统一,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力、牵引力、现实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但限于历史条件、已有经验和认识水平,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对思想、理论和政治问题认识上的偏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高和步骤上的急于求成,以及群众斗争过度及方式简单粗暴的倾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易春秋[8](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易新涛[9](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鲜佳[10](2016)在《改造与重塑—建国后留沪老上海电影人研究(1949-1966)》文中指出本文史论结合,选1949-1966年这十七年时间段作为文章的研究范畴,概括描述上海电影在建国初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与上海电影人的集体转向,且选取典型的老上海电影人进行详尽的个案分析。全文的逻辑思路是:十七年上海电影的整体位置——建国后上海电影格局的变化——老上海电影人的三种分流——以此透视以上海电影为代表的中国电影传统在建国后的流变直至对今天的影响。建国初期,面对全新的电影体制和权威话语的思想改造,当时老上海电影人有三种大的应对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化趋势:第一种人是积极适应的人。他们寻求身份认同,寻找话语策略,进行主体塑形、创作转变和银幕内外的表演,并且在新中国电影事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类人以汤晓丹的“集体创作”为代表。第二种人是“不合时宜”的一代人。他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被边缘化,面临“原罪”带来的身份焦虑,他们的电影被当作“毒草”进行改造,他们塑造出来的“工农兵形象”实际上是个空洞的能指,他们是被钳制了个性和被遮蔽了话语的创作群体。这类人以石挥的“个性创作”作为代表。第三种人是在中间地带寻求突围的人。比如在新中国历史发展间隙期的一些多元化题材的产生;以及书写现实题材受挫的老上海电影人转而选择某些特殊题材影片,比如戏曲片、民间故事片、历史传记片等,作为安全的题材庇护。他们也在自己的电影创作中隐秘地实现革命话语、民族话语和自我话语的融合,试图寻得艺术与政治的平衡。这类人以郑君里的“隐形书写”为代表。本论文侧重于通过对影像文本的解读来表现建国后上海电影的“改造”与“转型”,聚焦特殊时代语境里上海电影的精神症候;书写在时代变迁下,老上海电影人的转变路径与应对之策;分析他们是如何在公与私的夹缝之中进行个体书写,亦通过对这一批传统上海电影主体的分析,透视建国后中国电影传统的流变。
二、建国初七年党史问题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国初七年党史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
0.2 研究意义 |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
0.2.2 文学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
0.5 论文大纲 |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
1.1.2 文学的主动性 |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
1.4.2 “谁当主角”? |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
3.3.1 “落后”人物集锦 |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
4.3.3 加入全球化 |
5. 美丽新世界 |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
5.3.3 纯文学的失落 |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说明 |
(一)军人社会保障 |
(二)残疾 |
(三)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
三、研究综述 |
(一)特殊教育 |
(二)社会保障 |
(三)残疾人事业 |
(四)残疾人的贡献与影响 |
(五)职业群体 |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起点和参照 |
第一节 历史起点:帝制时代的保障措施 |
一、明清以前:代有诏令 标准同一 |
二、明清时期:官兵有别 赏依伤定 |
三、晚清时期:多规并行 新旧共存 |
第二节 历史参照:残疾人的积极救助 |
一、传统遗产 |
二、晚清变化 |
第三节 时代参照:欧美国家的保障措施 |
一、物质补偿 |
二、康复就业 |
三、权利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残疾军人的优抚 |
第一节 抚恤:经济补偿 |
一、管理机关 |
二、待遇标准 |
三、实际推行 |
第二节 优待:精神慰藉 |
一、优待方式 |
二、实际效果 |
小结 |
第三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政府举措 |
第一节 收容教养 |
一、机构沿革 |
二、收容转院 |
三、教养管束 |
第二节 就业安置 |
一、制度建构 |
二、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成绩与问题 |
一、主要成绩 |
二、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社会支持 |
第一节 社会舆论的关注 |
一、关于安置意义的阐发 |
二、关于安置途径的探讨 |
第二节 社会团体的协助 |
一、推动职业重建 |
二、建立安置社区 |
三、组建互助团体 |
小结 |
第五章 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 分工明确形成体系 |
一、机构设置 |
二、内容构成 |
三、实际运作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优抚安置保障生活 |
一、抚恤 |
二、优待 |
三、安置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量才使用 继续革命 |
一、提高觉悟 培养能力 |
二、分配工作 量才使用 |
三、生产节约 支援前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3)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的范畴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
1.3.5 权力 |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
1.5 研究思路、方法 |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1.6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
2.1.5 小结 |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
2.2.5 小结 |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3 小结 |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
3.1.3 小结 |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
3.2.5 小结 |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
3.4.1 岛洲型聚落 |
3.4.2 沙洲型聚落 |
3.4.3 新沙洲型聚落 |
3.4.4 小结 |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
3.5.3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
4.4.6 小结 |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
4.5.3 顺德社的类型 |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
6.3.1 城郭型墟市 |
6.3.2 乡村传统墟市 |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
6.3.4 小结 |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
7.1.1 顺德区划沿革 |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
7.5 本章小结 |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
8.4.1 工业化 |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
9.3.1 理论总结 |
9.3.2 余论 |
附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志 |
二、史书、古籍、史料 |
三、族谱、碑刻 |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
六、外文文献 |
七、其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1949-1956 年 |
(二)中国共产党的干部 |
(三)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章 1949-1956 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动因 |
一、执政条件下干部作风问题日趋严重 |
(一)执政条件下干部作风出现的主要问题 |
(二)干部出现作风问题的主要原因 |
二、干部队伍本身发展出现新问题 |
(一)干部数量迅速增加 |
(二)干部队伍构成复杂 |
(三)干部队伍出现新问题 |
三、国际环境变化对干部思想产生消极影响 |
(一)二战后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
(二)国际环境变化对干部思想的主要影响 |
第二章 1949-1956 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一、以提高理论素养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一)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宣传 |
(二)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高潮 |
(三)加强苏联经济建设理论的学习 |
二、以保持“两个务必”为目标的作风教育 |
(一)开展整风运动进行反官僚主义教育 |
(二)通过“三反”运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 |
(三)通过“新三反”运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 |
三、以增强党内团结为目标的纪律教育 |
(一)结合整党运动进行共产党员标准教育 |
(二)通过“高饶事件”加强政治纪律教育 |
四、以紧跟形势任务要求为目标的政策教育 |
(一)围绕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统一战线教育 |
(二)镇反运动中进行“纠偏”教育 |
(三)抗美援朝运动中进行时政宣传教育 |
(四)土地改革政策的学习宣传教育 |
(五)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教育 |
第三章 1949-1956 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途径 |
一、理论教育方法及途径 |
(一)建立全国党校教育网进行理论培训 |
(二)创办干部业余理论学校进行理论学习 |
(三)开办马列主义夜校和夜大学进行专职理论培训 |
(四)加强干部在职自修 |
二、实践教育方法及途径 |
(一)参加生产劳动 |
(二)参与政治运动 |
(三)进行调查研究 |
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教育方法及途径 |
(一)利用报纸刊物接受群众的批评 |
(二)整风中展开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 |
四、典型教育方法及途径 |
(一)树立榜样进行正面引导教育 |
(二)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 |
第四章 1949-1956 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贡献 |
一、为新生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证 |
(一)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提供了思想政治保证 |
(二)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提供了作风保障 |
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奠定了重要基础 |
(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奠定了干部基础 |
(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干部理论教育创造了条件 |
三、在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
(一)继承革命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二)开启执政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实践 |
第五章 1949-1956 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一、1949-1956 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 |
(一)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增强了教育的现实力 |
(二)重视制度建设增强了教育的保障力 |
(三)注重满足干部的合法利益增强了教育的信服力 |
(四)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 |
(五)领导人以身作则增强了教育的感召力 |
二、1949-1956 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局限 |
(一)“运动式”教育产生负面效应 |
(二)教条主义倾向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
(三)知识分子干部教育改造出现“左”的偏差 |
三、1949-1956 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 |
(一)强化制度保障,实现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性教育的有效衔接 |
(二)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坚持服务中心任务和以人为本有机统一 |
(三)坚持与时俱进,推进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文献资料 |
1.2.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学术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建国以前中国农村建设回顾 |
2.1 晚清的兴农运动 |
2.2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
2.2.1 晏阳初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定县等地的乡村建设实验 |
2.2.2 梁漱溟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菏泽等地的乡村建设实验 |
2.2.3 卢作孚在重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实验 |
2.2.4 高阳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无锡实验 |
2.2.5 黄炎培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徐公桥实验 |
2.2.6 陶行知的晓庄实验 |
2.2.7 中国国民党主持的乡村改进实验 |
2.3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村建设问题的认识与探索 |
2.3.1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中国农村建设问题的认识与探索 |
2.3.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农村建设 |
第3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
3.1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村彻底获得新生 |
3.1.1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准备 |
3.1.2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开展 |
3.1.3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
3.2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
3.2.1 民主革命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对改造个体农业的设想 |
3.2.2 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出现的新情况 |
3.2.3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展开 |
4.1 建国初期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
4.1.1 关于保护与促进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
4.1.2 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工作 |
4.1.3 在农村组织开展爱国丰产运动 |
4.1.4 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 |
4.1.5 组织开展城乡物资交流 |
4.2 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规划 |
4.2.1 《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 |
4.2.2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 |
新农村的规划 |
4.3 农业合作化完成之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
4.3.1 掀起农村生产生活各项事业建设的热潮 |
4.3.2 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 |
4.3.3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 |
4.3.4 整顿与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发展(上) |
5.1 农业大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重大努力 |
5.1.1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与农业大跃进的兴起 |
5.1.2 农业大跃进运动中的农村建设工作 |
5.2 人民公社成为当时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组织形式 |
5.2.1 毛泽东拓荒早年的"新村主义"理想 |
5.2.2 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化 |
5.2.3 初期人民公社的特征 |
5.3 农村严重困难局面的出现 |
第6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发展(下) |
6.1 调整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向现实回归 |
6.1.1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初步调整 |
6.1.2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 |
6.2 在战胜严重困难的过程中继续推进农村建设 |
6.2.1 清理劳动力,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 |
6.2.2 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
6.2.3 调整农产品征购政策,降低农业税率,减轻农民负担 |
6.2.4 进一步动员各行各业支援农村建设 |
6.2.5 继续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项事业的建设 |
6.3 逐渐被纳入阶级斗争轨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6.3.1 党内农村政策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6.3.2 农村"四清"运动的开展 |
6.3.3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初步开展 |
结语: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教训与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0.1 研究意义 |
0.1.1 论题研究的时间范畴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0.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框架 |
0.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0.3.2 研究的内容框架 |
0.4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创新之处 |
0.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0.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溯源 |
1.1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1.1.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 |
1.1.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
1.2 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
1.2.1 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分期 |
1.2.2 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 |
1.2.3 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借鉴 |
第2章 建国初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特征 |
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及其价值 |
2.1.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对正确认识建国初期社会变迁的方法论意义 |
2.2 建国初期的政治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特征 |
2.2.1 中共执政的全面性 |
2.2.2 社会形态的过渡性 |
2.2.3 政治体制的初创性 |
2.2.4 阶级关系的突变性 |
2.3 建国初期的经济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特征 |
2.3.1 经济形态的多样性 |
2.3.2 经济形势的严峻性 |
2.4 建国初期的文化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文化环境特征 |
2.4.1 主要阶层社会心理的差异性 |
2.4.2 思想文化的多元性 |
2.5 建国初期的环境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2.5.1 政治环境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2.5.2 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2.5.3 文化环境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2.5.4 建国初期的环境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
第3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3.1.2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 |
3.1.3 唯物主义是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 |
3.2 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
3.2.1 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 |
3.2.2 社会主义思想和道路的宣传教育 |
3.3 形势任务与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 |
3.3.1 建国初期的形势任务教育 |
3.3.2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 |
3.3.3 阶级意识与阶级觉悟教育 |
3.4 无产阶级价值观教育 |
3.4.1 爱国主义教育 |
3.4.2 集体主义教育 |
3.4.3 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
第4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选择 |
4.1 理论教育方法 |
4.1.1 建国初期理论教育的必要性 |
4.1.2 建国初期理论教育的主要形式 |
4.2 实践教育方法 |
4.2.1 实践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
4.2.2 建国初期实践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4.3 典型教育方法 |
4.3.1 典型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
4.3.2 建国初期典型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4.4 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 |
4.4.1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思想政治教育“唯一有效的方法” |
4.4.2 建国初期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第5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运用 |
5.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 |
5.1.1 直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纪念活动载体 |
5.1.2 结合经济工作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载体 |
5.1.3 党团活动载体 |
5.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会议载体 |
5.2.1 党政会议载体 |
5.2.2 政治协商与统战会议载体 |
5.2.3 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载体 |
5.2.4 其他类型会议载体 |
5.3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媒载体 |
5.3.1 建国初期广播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5.3.2 建国初期报纸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5.3.3 大众传播在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 |
5.4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
5.4.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学载体 |
5.4.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音乐美术载体 |
5.4.3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电影载体 |
第6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与历史地位 |
6.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意义与根据 |
6.1.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意义 |
6.1.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根据 |
6.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 |
6.2.1 引导了建国初期各阶层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与支持 |
6.2.2 推动了建国初期的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 |
6.2.3 促进了建国初期各阶层民众的主体性发展 |
6.3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 |
6.3.1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要阶段 |
6.3.2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
第7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
7.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7.1.1 加强教育主体自身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力 |
7.1.2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转型中的引领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牵引力 |
7.1.3 坚持服务革命与经济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力 |
7.1.4 广泛运用政治动员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
7.1.5 注重满足教育对象的合法利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
7.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训 |
7.2.1 对思想、理论和政治问题的区别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
7.2.2 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群众斗争过度及方式简单粗暴的做法 |
7.2.3 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高和步骤上急于求成的倾向 |
7.3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 |
7.3.1 必须应对多元文化挑战,坚持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7.3.2 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坚持为新世纪科学发展中心任务服务 |
7.3.3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推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时事政策教育 |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
小结 |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
二、调整中的波折 |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
小结 |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小结 |
结语 |
一、历史评价 |
二、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框架 |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
2.2.2 农村公社理论 |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
2.4.1 民本思想 |
2.4.2 大同思想 |
2.4.3 均平思想 |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1.1 建设农田水利 |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
4.2.1 治理盐碱地 |
4.2.2 排涝减渍 |
4.2.3 治理水土流失 |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
4.3.2 兴办农村工业 |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
4.5.1 修筑农村公路 |
4.5.2 发展邮电事业 |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
5.4 农村职业教育 |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
7.2.1 农村社会优抚 |
7.2.2 灾荒赈济 |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
7.2.4 "五保户"供养 |
7.2.5 麻风病人救治 |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改造与重塑—建国后留沪老上海电影人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源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老上海影人的体制化生存和思想文化整合 |
第一节 可见与不可见的制度 |
一、可见的体制 |
(一)一体化:新中国电影的建立与生产变迁 |
(二)国营化:上海电影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不可见的规范 |
(一)新的文艺“生产性机制” |
(二)批判标准和电影审查 |
第二节 上海电影人的分流与布局 |
一、建国后上海影人的三大去向 |
(一)留沪者:民国的遗产 |
(二)南下者:赴港/台的电影人 |
(三)北上者:与新中国共舞 |
二、“南北会师”和新文艺队伍的组建 |
(一)会师——第一次文代会 |
(二)组合——上海新影人群体构成 |
第三节 不破不立——权威话语的社会思潮整合 |
一、破——思想改造 |
(一)巩固文化领导权 |
(二)上海电影界的文艺整风 |
二、立——自我改造 |
(一)主体演变与话语转型 |
(二)从头学起 |
第三章 老上海影人的三重表演与夹缝求生 |
第一节 银幕内外的表演 |
一、银幕外的表演——成为“人民艺术家” |
(一)公共表演 |
(二)身体塑形 |
(三)政治表演 |
二、银幕内的表演:转型与建构 |
(一)扮演工农兵 |
(二)缝合自我与银幕形象 |
(三)共和国的“造星运动” |
第二节 被批判的影人和影片 |
一、被批判的主体 |
(一)地位的变化 |
(二)沉浮的影人 |
(三)创作的困境 |
二、被批判的影片 |
(一)对早期私营电影的批判 |
(二)被打压的“毒草” |
第三节 历史夹缝与题材策略 |
一、历史纵轴上的夹缝生存 |
(一)早期私营厂的电影创作 |
(二)“双百”时期的短暂早春 |
二、历史横向上的寻求突围 |
(一)另辟蹊径的戏曲片 |
(二)题材庇护的特殊空间 |
第四章 积极适应者——以汤晓丹的集体创作为例 |
第一节 从雇佣导演到国家雇员 |
一、体制内生存 |
二、体制内创作 |
第二节 主流影片的集体书写 |
一、“会师”生产的主流题材 |
二、雇佣导演的导演力 |
第三节 唤询与缝合 |
一、现实主义的夹缝求生 |
二、高空钢丝和香花毒草 |
第五章“不合时宜”者——以石挥的个性创作为例 |
第一节“由根起”的自由主义者 |
一、迈入新时代的边缘人 |
二、由根起的“中间人物” |
第二节 被钳制的个体书写 |
一、非主流的个性“解放军” |
二、灰色群中的一抹亮色 |
第三节 难逃被“清除”的悲剧宿命 |
一、百花天气里的短暂“鸣放” |
二、“反右”中的沉船 |
第六章 艰难两全者——以郑君里的隐形书写为例 |
第一节 作为左翼电影先驱的“进步包袱” |
一、左翼文艺进步的传统 |
二、丢掉“包袱”,“痛改”自我 |
第二节 革命话语与自我话语的融合 |
一、“双线并进”的策略 |
二、“两结合”的发展 |
第三节 隐形书写与自我撕扯 |
一、安全地带的民族探索 |
二、分裂的自我与衰弱的画外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CSSCI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着作 |
致谢 |
四、建国初七年党史问题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2]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D]. 王安. 苏州大学, 2015(07)
- [3]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4]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张玉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5]建国初七年党史问题研究综述[J]. 徐向东. 北京党史, 1992(01)
- [6]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 方海兴.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 [7]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 王员.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1)
- [8]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9]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10]改造与重塑—建国后留沪老上海电影人研究(1949-1966)[D]. 鲜佳. 上海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