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冬季管理 夺取油菜新丰收(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荣[1](2010)在《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及示范推广》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我国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市场情况,以及当前我国油菜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为了使双低油菜品种迅速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我们进行了产量高、抗(耐)病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含油率高和双低品质指标符合国标的双低油菜新品种的选育。为了把双低油菜新品种、新技术介绍给农民,让他们接受、了解及掌握高产栽培技术,我们还开展了双低油菜示范推广研究,进一步发挥它的高产潜力。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改进杂交后代选育程序,采用抗病→高产→双低选育程序,增加了高产、抗病与双低性状聚合为一体的几率。(2)三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其不育系不育性彻底,具有广泛的恢复源,又可借助临保系配置全不育系,实现三系法制种,能较快的获得高产优质的强优势组合。(3)双低油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以品种为核心,以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双低油菜品种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为内容,以科技示范户和高产示范方为样板,以双低油菜基地县(区)为实施区域,逐步推广,示范效果明显。(4)提出了见蕾就使薹肥和双稀双发等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完善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内容。(5)科研育种单位与种子企业联合,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市场,做大做强双低油菜种子产业。(6)双低油菜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品质,只有通过双低油菜的单独收购和加工,相应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才能体现。但由于目前我国特别是长江流域农业生产还是以一家一户联产承包为主,给保证双低品质带来困难。
赵娜娜[2](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寿福,刁治民,吴保锋[3](2006)在《青海省油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菜是青海省的特色资源之一。分析青海省油菜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其发展对策。
段红平[4](2000)在《我国三熟耕作区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趋势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定量分析、高产典型调研、农村调查,辅之以试验,总结了1949~1998年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并对未来到2015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探讨该省未来三熟耕作制度发展对策和实现高产高效的技术体系。1.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 粮食生产分析:1)1949-1998年湖南省粮食总产量共登上4个500万吨的台阶,从第二个台阶起所用的时间增长,粮食总产量增加的难度增大;粮食生产与耕作制度改革关系密切。2)粮食增长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7年是以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扩大为主要增产因素的阶段;1958-1979年品种、耕作栽培技术为主要推进产量因素阶段;1980-1989年是品种、生产条件、耕作栽培技术为重要增产因素阶段;1990-1998年现代化农业技术集成和市场需求是粮食产量增加主要因素阶段。3)湖南粮食增产1957年以后主要靠科学技术进步,农业科技贡献率从50年代初的7%增加到现在的50.5%。4)复种指数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从47%增加到81%,而1983年后复种指数增加的作物播种面积对种植业结构调整起了重要作用。稳定水稻生产面积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湖南现阶段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为0.0461hm2。耕作制度演变特征:1)作物布局、种植业结构趋于优化:粮作面积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经作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2)复种指数逐步提高:复种指数从114.3%上升到242.3%,之后徘徊上升,1997年达到峰值247.9%,1998年为246.6%;3)复种类型增加,吨粮田面积扩大到占耕地面积的38.3%;轮作方式和面积减少、连作面积增加;双季稻面积占作物播种面积的43%左右;4)养地方式从有机肥养地转变为化肥养地为主;绿肥面积比顶峰时期下降66%,仅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3.2%,纯化肥用量增加到播种面积227kg/hm2;5)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人均耕地面积下降56.8%,人均粮食水平提高102.2%。6)影响耕作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水稻品种改良、更新和种植模式的组合优化,水肥条件的变化、市场需求,科学技术进步。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湖南耕作制度的发展除了遵循耕作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以下特点:1)需求、作物品种与科学技术是耕作制度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加工、销售体系的健全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本保障。2)复种指数的发展与粮食需求量成正比,与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粮食单产水平成反比。3)冬种作物缺乏适宜的作物品种。4)种植结构中主要作物双季稻的面积下降,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高效化。5)现代化技术不断组装、推广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推动力;6)多元化种植结构、吨粮田模式成为耕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7)养地方式逐步简化、逐步合理;8)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有利于挖掘三熟粮食产区生产潜力。2.湖南省2015年耕作制度发展预测: 1)耕作制度发展是以优质、高效益的农产品生产为目标,积极、稳定的发展多熟种植,走优质、高产、低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资源保护型和资源节约型的耕作制度,实现粮食增产和经济增收。2)资源预测:人均耕地面积将至少下降18%;劳动力进一步弱化,劳动力的数量、质量降低;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有效灌溉面积不会有大的改善;粮
钱兴[5](1976)在《搞好冬季管理 夺取油菜新丰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们公社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积极学习先进单位的高产经验,在夺取粮食高产丰收的同时,不断提高油菜籽的产量。1975年自然灾害较严重,仍夺得了油菜丰收,亩产比1965年增加了近一倍,我们公社位于淀山湖畔,土壤大多数是
徐锦标[6](2007)在《浅谈长江中游地区夺取油菜蜜丰收的蜂群管理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油菜是主要的蜜源植物,长江中游地区又是油菜的主要种植地。要夺取油菜蜜丰收必须要有强群采集,而要有强群要在头年秋季打基础,冬季管理不能放松,来年春繁是关键。这样夺取油菜蜜丰收才有保证。
曹隆恭[7](1986)在《我国古代的油菜生产》文中研究说明 我国油菜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劳动人民在油菜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和继承发扬我国油菜栽培的宝贵历史经验,对加速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我国是油菜主要起源国之一,至今在我国西北高原的广大地区和西南高寒山区还有大量"野油菜"的分布。
甘良淼[8](2012)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 提升冬季农业效益》文中认为一、全力打好今年粮食生产收官之战,努力夺取秋粮丰收今年以来,我省农业生产呈现出多年少见的良好发展态势,油料、早稻获得全面丰收,均创历史新高,为全省经济社会克服后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提供了坚实支撑。秋粮是我省粮食生产的大头,
李元洪[9](2018)在《适应性治理:乡镇权力的运作逻辑 ——基于沙镇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复杂多变的乡村社会、残缺不全的自身职能、刚性约束的科层体制导致乡镇党委政府陷入“权力孤岛”,处于“权力孤岛”上的乡镇党委政府其权力运作逻辑是什么?表现形式怎样?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站在乡镇权力运作逻辑历史发展脉络的高度,在国家—-社会关系框架下,以中部地区的沙镇权力运作作为观察支点,运用理性选择理论,通过“内视”(即对乡镇权力的历史演变及现实结构进行考察)“外观”(即对乡镇党委政府与其上下左右互动主体的观察),对当下的乡镇党委政府与同级组织、上下机构以及镇域企业、社会精英之间互动过程进行分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展现乡镇权力运作过程,并探讨其内在的乡镇权力运作逻辑,以及乡镇权力运作逻辑的各种表现形式,提出乡村社会的复杂性、自身职能的软弱性、科层体制的强制性导致乡镇党委政府陷入“权力孤岛”,而处于“权力孤岛”上的乡镇党委政府,为了应对各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其权力运作呈现出适应性治理逻辑。从乡镇权力运作逻辑角度看,适应性治理是指乡镇党委政府作为社会治理主体之一,其权力运作在回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乡镇权力运作适应性治理逻辑具有灵活性、集成性、阶段性、目的性和妥协性等五个特点。灵活性是指适应性治理在制度安排上将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具备伸缩性和灵活变化的特征。集成性是指适应性治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及时反映实际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体系。阶段性是指适应性治理是中国乡镇权力运作逻辑历史变迁的一个阶段,具体时间是从1984年人民公社制度全面取消之后到205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之前这一时间段。目的性是指适应性治理提供一系列治理逻辑和治理策略供我们选择,其目的在于不断优化和完善治理系统,不计较成本、不带功利目的地建构出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妥协性是指适应性治理为达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一系列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调适,向内使劲,以减缓外部压力,适应环境需求。乡镇权力运作适应性治理逻辑的表现形式包括与县委县政府互动中表现出来的变通逻辑、与县财政局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依附逻辑、与“七站八所”代表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互动中表现出来的半依赖逻辑、与镇域乡镇企业互动中表现出来的服务交换逻辑、与村两委互动中表现出来的管理逻辑、与镇域社会精英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人情逻辑,以及其他学者笔下的“变通、摆平、人情、关系、面子、媒、擂、示弱、怀柔”等等,适应性治理逻辑既是乡镇权力运作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现有条件下乡镇权力运作的无奈之举,同时也是乡镇权力运作从代理性治理逻辑、行政性治理逻辑发展到协商性治理逻辑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更是乡村社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适应性治理逻辑的研究,不仅能够深刻认识当下乡镇权力运作规律,而且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万心[10](2017)在《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余江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血防之前的余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疫区社会,社会各阶层关系基本处于不良互动状态。这种对瘟疫“不设防”社会生态,为瘟疫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余江人民用“开新填旧”等办法,经过消灭血吸虫病和巩固血防成果等几个阶段的努力,不仅在全国率先取得了根除血吸虫病的胜利,而且很好的巩固了血防成果。作为地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血防对余江地域社会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得当代余江地域社会带有深刻的“血防”烙印。从政治上看,余江地域政治出现了明显的血防化趋势。表现为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保血防“第一面红旗”成为党和地方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领导人对余江血防的高度关注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使余江政治声誉远播国内外。同时,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从经济上看,血防对余江地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血防为生产提供了健康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善了疫区人民的生活。如:诸多血防工程的建设,直接推动了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送瘟神纪念馆的建立,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学习,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血防引发了余江地域文化急剧变化。随着血防的胜利,原来余江那种病态的地方文化,逐渐向健康文化演变。围绕血防,大量的文化产品不断出现,余江地域文化被打上了浓厚的“血防”色彩。在血防胜利的鼓舞下,余江血防精神得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争创一流、充满自信的余江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血防也给余江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血防运动中,党和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血防第一线“救死扶伤”;人民群众则积极参与血防,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血防运动。通过血防余江形成了社会各阶层良性互动、密切配合的良好社会关系。而且,血防使余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血防彻底改造了余江钉螺的滋生环境,消除了传染源,优化了余江水环境,使余江卫生环境大为改观。但从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推广的情况看,它只适应山丘型疫区,在湖沼型疫区效果有限,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湖区血防不能照搬余江模式,必须另辟溪径。总之,血防成为建国以来国家治理余江地域社会的手段,通过血防国家成功地介入余江地域社会,并成功地塑造了余江地域社会的“血防”色彩。
二、搞好冬季管理 夺取油菜新丰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冬季管理 夺取油菜新丰收(论文提纲范文)
(1)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及示范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双低油菜科研和生产发展状况 |
1.2 长江流域油菜市场情况 |
1.2.1 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 |
1.2.2 具有较好的市场区位优势 |
1.2.3 具有抢占市场先机的优势 |
1.2.4 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 |
1.3 当前我国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
1.3.1 多品种插花种植 |
1.3.2 品质比进口菜籽差 |
1.3.3 劳动力成本高 |
1.3.4 加工企业带动力弱 |
1.4 研究的必要性 |
2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
2.1 总体思路 |
2.2 技术方案 |
2.3 沪油15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
2.3.1 亲本材料和选育经过 |
2.3.2 产量表现 |
2.3.3 抗病性 |
2.3.4 品质特性 |
2.3.5 农艺性状 |
2.3.6 油蔬兼顾多用途 |
2.4 原原种和原种生产 |
2.4.1 不同隔离距离和不同留种方法对品质影响试验 |
2.4.2 原原种和原种基地建设 |
2.5 沪油15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2.5.1 沪油15播种期、移栽密度、施纯氮量和薹肥施用量试验 |
2.5.2 沪油15高产栽培技术 |
3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双低油菜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
3.1 国内外杂交油菜育种和生产的概况 |
3.2 隐性核不育油菜新品种的选育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沪油杂1号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
3.3.1 产量 |
3.3.2 抗病性 |
3.3.3 品质特性 |
3.3.4 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 |
3.3.5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3.4 沪油杂1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结果与分析 |
3.4.3 结论与讨论 |
4 双低油菜示范推广 |
4.1 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科学种田水平 |
4.2 建立科技示范户和高产示范方,展示双低油菜高产潜力 |
4.3 以基地县(区)为实施区域,逐步推广 |
4.4 走联合之路大力推广双低油菜 |
4.5 建立繁育、推广和生产体系 |
4.5.1 健全科研+公司+基地的双低油菜良种繁育体系 |
4.5.2 建立科技示范户+高产示范方+重点生产基地镇(乡)的双低油菜推广体系 |
4.5.3 建立企业+科研和生产部门+农户和基地的产销衔接的订单双低油菜生产体系 |
5 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2)“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青海省油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青海省油菜产业发展现状 |
1.1 优质油菜快速发展 |
1.2 优质高产攻关成绩斐然 |
1.3 农民种植油菜有利可图 |
2 青海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
2.1 成为我国北方春油菜主产区 |
2.2 拥有丰富的早熟、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 |
2.3 油菜品种高产、优质、绿色环保 |
2.4 油菜杂种优势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
3 发展优质油菜生产势在必行 |
3.1 是适应农业市场化的需要 |
3.2 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养殖业发展的需要 |
3.3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
4 发展油菜产业化的优势 |
4.1 气候优势 |
4.2 技术优势 |
4.3 产业优势 |
4.4 市场优势 |
4.5 经济优势 |
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油菜籽品质生产水平整体不高, 产量波动较大 |
5.2 油料生产与价格波动大, 驾御市场的能力有限 |
5.3 优质菜籽的油脂加工严重滞后 |
5.4 加工产业发展滞后、副产品综合利用差 |
5.5 优质油菜籽品质检测方法体制落后 |
5.6 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条件差 |
5.7 杂交油菜生产经营尚未形成规模 |
5.8 油菜收获过程中存在问题多 |
5.9 油菜副产品利用率不高 |
6 油菜产业化发展对策 |
6.1 落实政策, 多渠道争取资金 |
6.2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示范带动 |
6.3 加强领导, 搞好服务 |
6.4 实现优质化生产, 提高菜籽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
6.4.1 普及应用优质高产品种。 |
6.4.2 实行一片一种规模种植, 保优栽培新格局。 |
6.5 大力发展杂交油菜 |
6.6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提高产量 |
6.7 加大种子生产力度, 确保大田生产用种需要 |
6.8 扶持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
6.9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 |
6.10 实行机械化生产 |
6.11 提高油菜利用价值 |
7 讨论 |
(4)我国三熟耕作区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趋势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耕作制度与中国南方粮食供求问题研究现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1. 中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对耕作制度的发展提出新要求 |
2. 南方三熟地区对耕作制度改革的新要求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关于耕作制度规律研究 |
2. 关于耕作制度发展历史及未来预测研究 |
3. 关于间套复种方式 |
4. 关于作物结构的研究 |
5. 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理论与实践研究 |
6. 关于耕作制度量化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
第三章 湖南省耕作制度(1949-1998年)变化规律研究 |
第一节 湖南省农业和耕作制度的特点 |
1. 湖南农业发展的概况和地位 |
2. 湖南耕作制度的特点 |
第二节 湖南1949-1998年粮食总产量增长过程分析 |
1. 粮食生产的阶段性 |
2. 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增加的作用因素 |
3. 粮食生产要素的分析 |
4. 科技进步对湖南农业的贡献率分析 |
第三节 湖南耕作制度1949-1998年变化过程研究 |
1. 湖南省耕作制度的发展过程 |
2. 耕作制度发展主要特征 |
3. 影响耕作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分析 |
第四节 耕作制度的变化特点、经验和问题 |
1. 耕作制度的变化规律 |
2. 湖南耕作制度变化的基本经验 |
第四章 湖南省2000-2015年耕作制度发展预测 |
第一节 资源状况和粮食需求预测 |
1. 资源变化的预测 |
2. 粮食供给量与需求量预测 |
第二节 2015年种植业结构优化和发展预测 |
第三节 湖南省耕作制度发展预测 |
第五章 湖南省及三熟地区耕作制度发展的对策与技术研究 |
第一节 耕作制度发展的基本对策 |
1. 耕作制度发展的原则 |
2. 耕作制度的现存问题 |
3. 湖南耕作制度发展的对策 |
4. 我国三熟区耕作制度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
第二节 湖南省粮食生产潜力与技术 |
1. 提高复种指数是三熟区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的重要手段 |
2. 周年作物高产必须挖掘耕作制度改革的潜力 |
3. 挖掘三熟制产量潜力的试验研究 |
4. 周年作物高产高效技术 |
第三节 南方三熟制作物高产高效模式 |
1. 三熟制的模式类型 |
2. 三熟制模式效益分析 |
3. 三熟区主要高产高效模式类型 |
4. 三熟制模式发展关注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确保秋粮丰收到手 提升冬季农业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力打好今年粮食生产收官之战, 努力夺取秋粮丰收 |
1. 防范“寒露风”危害 |
2. 狠抓病虫害防治 |
3. 加强肥水管理 |
4. 及时组织收获 |
二、科学把握形势, 切实增强抓好冬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
三、明确目标任务, 进一步提升我省冬季农业生产水平 |
1. 抓主导品种, 千方百计扩大冬种面积 |
2. 抓点示范, 千方百计推动冬种工作 |
3. 抓指导服务, 千方百计提升冬种水平 |
4. 抓机制创新, 千方百计提高冬种效益 |
四、强化行政推动, 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
1. 强化组织领导 |
2. 强化生产投入 |
3. 强化督促检查 |
4. 强化宣传发动 |
五、统筹兼顾, 扎实做好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各项工作 |
(9)适应性治理:乡镇权力的运作逻辑 ——基于沙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乡镇权力的研究 |
1.2.2 关于乡镇权力运作的研究 |
1.2.3 关于乡镇权力运作背景的研究 |
1.2.4 关于乡镇政府行为逻辑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涉及理论与核心概念 |
1.4.1 理性选择理论 |
1.4.2 核心概念 |
1.5 个案选取及研究方法 |
2 历史与现状:乡镇权力的历史变迁 |
2.1 中国乡镇权力的历史演变 |
2.1.1 乡建制及其权力的历史演变 |
2.1.2 镇建制及其权力的历史演变 |
2.2 沙镇“镇治”的历史沿革 |
2.3 沙镇的权力与科层体制 |
3 乡镇权力运作之一:与县域主体的互动 |
3.1 与县委、县政府的互动 |
3.2 与县财政局的互动 |
4 乡镇权力运作之二:与镇域主体的互动 |
4.1 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互动 |
4.2 与镇域乡镇企业的互动 |
5 乡镇权力运作之三:与村域主体的互动 |
5.1 与村两委的互动 |
5.2 与村域社会精英的互动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适应性治理 |
6.2 对话与讨论 |
6.3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件二 主要访谈对象一览表 |
(10)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和本文创新之处 |
三、研究视角:血吸虫病防治与社会变迁 |
四、研究内容和本文框架 |
五、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血吸虫病与余江疫区社会 |
第一节 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史 |
一、余江县的地理环境 |
二、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 |
三、血吸虫病流行社会因素 |
四、流行史 |
第二节 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
一、危害生命,毁灭村庄 |
二、影响生育,破坏经济生产 |
三、使生活贫困,造成社区恐慌 |
第三节 余江疫区的社会状况 |
一、政府“缺位” |
二、医疗界无奈 |
三、富裕阶层缺乏义举 |
四、迷信势力趁火打劫 |
五、普通民众的挣扎与绝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国后余江血防的社会条件、历程与成就 |
第一节 余江血防模式生成的社会条件 |
一、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 |
三、中共领导方式的惯性及时代的产物 |
第二节 余江血防历程 |
一、调查摸底 |
二、制定规划 |
三、全面防治 |
四、巩固成果 |
第三节 余江血防的成就 |
一、发明“开新填旧”的灭螺方法 |
二、成为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
三、长期巩固了血防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政治演化 |
第一节 血防成为最大的政治任务 |
一、崇高的政治使命 |
二、各级领导的持续关注 |
三、政府官员深入推进血防工作 |
四、历届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 |
第二节 迅速调动各级组织资源 |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防疫系统 |
二、建立高效的血防领导工作机制 |
三、密集出台政令,使血防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
四、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 |
第三节 血防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 |
一、余江“血防圣地”声誉远播海内外 |
二、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血防与余江地方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艰苦奋斗的血防模式 |
一、“勤俭办事”的血防措施 |
二、余江血防的产出大于投入 |
三、条件困难亦能战胜“瘟神” |
第二节 血防与生产相促进 |
一、灭螺与水利建设相结合 |
二、治病救人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
三、灭螺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
四、粪管、“三光”与农业积肥相结合 |
第三节 血防促进余江经济发展 |
一、提供大量劳动力 |
二、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经济结构 |
三、推动旅游业繁荣 |
四、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血防与余江文化特色形成 |
第一节 从“病态文化”到“健康文化” |
一、解放前余江疫区的“病态文化”表征 |
二、血防胜利后余江“健康文化”出现 |
第二节 血防对余江地域文化的塑造 |
一、中共对余江血防文化的建构 |
二、血防引起余江地域文化转变的原因 |
第三节 余江血防文化的繁荣 |
一、新闻报道宣传和学术论文 |
二、血防文学和史学 |
三、建立纪念馆——血防文化的物质载体 |
四、经常性的血防纪念活动 |
第四节 余江地域文化之魂:血防精神 |
一、余江血防精神的内涵 |
二、余江血防精神对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社会关系改善 |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
一、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
二、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 |
三、把血防知识和技术交给群众 |
四、建立群众性的血防队伍 |
第二节 血防人员:救死扶伤、认真履责 |
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 |
二、解病人之所难 |
三、吃苦耐劳 |
四、把病人当亲人 |
第三节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血防 |
一、积极参加治疗,感恩政府 |
二、积极参加灭螺运动 |
三、积极开展“两管”工作 |
四、自觉开展环境改造 |
第四节 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 |
一、干部、技术人员与群众三结合 |
二、多部门联合血防 |
三、官民同心,群防群控局面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变化 |
第一节 虫-人-环境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 |
一、血吸虫及其生命周期 |
二、血吸虫的“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 |
三、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
四、血吸虫病的传播媒介——疫水 |
第二节 余江血防“环改”特点及其对环境优化 |
一、余江“环改血防”的主要措施 |
二、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的优化 |
第三节 余江血防模式的推广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
一、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的推广 |
二、余江血防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
三、未来湖沼型疫区血防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搞好冬季管理 夺取油菜新丰收(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及示范推广[D]. 王伟荣. 浙江大学, 2010(02)
- [2]“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3]青海省油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 马寿福,刁治民,吴保锋. 安徽农业科学, 2006(11)
- [4]我国三熟耕作区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趋势与对策研究[D]. 段红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00(11)
- [5]搞好冬季管理 夺取油菜新丰收[J]. 钱兴. 农业科技通讯, 1976(01)
- [6]浅谈长江中游地区夺取油菜蜜丰收的蜂群管理模式[A]. 徐锦标. 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7]我国古代的油菜生产[J]. 曹隆恭. 中国科技史料, 1986(06)
- [8]确保秋粮丰收到手 提升冬季农业效益[J]. 甘良淼. 江西农业, 2012(05)
- [9]适应性治理:乡镇权力的运作逻辑 ——基于沙镇的个案研究[D]. 李元洪.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10]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D]. 万心.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