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不说──谈当前外来设计师对国内住宅设计的影响及国人的“媚外”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王瑜[1](2012)在《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研究旨在系统地考察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及其影响的历史进程。通过建筑的物质化形态,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与人文环境,分析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背景、途径、特征与影响的史实,探讨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及其影响的内在机制、规律性,并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互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论文从历时性的角度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古代时期,从16世纪中叶至1840年,是外来建筑文化传入岭南的初始时期;第二阶段为近代时期,从1840年至1949年,是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交汇与交融的时期;第三阶段从1949年至今,是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融合与共生的时期。古代时期,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影响局限于两个区域,一是澳门,自葡萄牙人1557年租借并定居澳门起,西式建筑逐渐传入澳门。二是清朝“广州十三行商”贸易时期的广州十三行,西方各国商馆的建设将西式建筑引入广州。古代时期传入岭南的西式建筑展示了完全不同于岭南的建筑文化,但受限于历史条件,西式建筑基本自成一体,传播与影响的范围有限,对岭南传统建筑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近代时期,在“西学东渐”的社会环境下,外来文化对岭南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表现在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等方面。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区域广泛,从岭南的中心城市直至五邑、潮汕、梅州等侨乡,对岭南建筑的影响涉及城市建设、建筑类型、建筑形式、建筑技术等方面,同时,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从外在的形式等物质层面逐渐深入到思想层面,对岭南建筑的近代化转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时期,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互动逐渐增强。20世纪50年代,岭南的现代建筑创作探索已显示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20世纪60至80年代,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与岭南传统庭院相结合的设计创作,使岭南涌现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的现代建筑。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西方建筑多元化的思潮传入,以及外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不断出现,岭南建筑逐渐进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论文探讨了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选择世界着名建筑师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广州体育馆,以及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大剧院进行解析。分析指出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更直接与直观地将西方多元的建筑理论与设计方法传入。然而,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需要以辩证与理性的态度去面对。论文在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范式,总结与揭示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基本规律,同时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外来建筑文化传播的多元化,以及建筑文化趋同的现象。因此,岭南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筑创作立足于岭南,从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中吸取养分,探索岭南建筑文化核心精神的现代表达。
苑军[2](2012)在《中国近现代城市广场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现代城市广场演变是有着历史延续性和内在规律性的完整历史过程,对其历史演变的线索进行重新审视和梳理,进而建立新的研究框架。本文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以及城市广场发展现状,综合运用多学科交义理论,围绕中国近现代城市广场演变研究为中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主要分析近现代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城市广场的诸因素。以历史时间变迁为主要纵向轴线,对历史阶段城市广场的演变及其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为横向轴线,从而把握其城市广场演变的脉络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在我国近现代城市广场演变进程中,一方面是传统城市广场设计的延续与发展,另一方面是西方设计思想的传播与影响,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构成了演变的主线。论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鸦片战争开始前我国传统城市广场设计的基本特点,包括传统广场的设计思想、布局特征、功能等。这一部分的内容阐述主要起到全文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全文的研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论文的第二章详细介绍了西方设计思想传入的历史背景以及对于我国传统城市广场的冲击与影响,中国城市广场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民国时期的一些新民族主义纪念性广场的探索。第四章主要论述了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广场演变,深入探寻该时期一元主导思想对城市广场的影响。第五章着重研究了新时期中国城市广场建设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态势。同时,在“广场潮”的大社会背景下,对城市广场所而临的一系列问题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论文的最后一章研究重点放在建构面向日常生活的城市广场设计,把本文的研究成果与现实的生活空间有机的挂钩,明确了城市广场与市民之间存在着“人造空间,空间塑人”的关系,营造市民对城市广场的认同感。论文结语部分对我国近现代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作出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并提出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绿色的设计理念将继续成为中国学术界追求和探索的方向。
董赤[3](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戴路[4](2004)在《经济转型时期建筑文化震荡现象五题》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在广泛研究改革开放20年建筑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建筑文化呈现震荡状态,分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建筑设计市场机制的形成,及其对建筑文化走向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充分肯定建筑文化的进步,认真分析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第一章:简述“模仿”与“创造”的来龙去脉,分析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建筑的新探索中模仿与创造的角力,提出以建筑进步作为衡量创造的标准。第二章:以类型统计分析中国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片断及其指导下的片面行动,提出建立理性有序的理论引进机制,前瞻走向独立的中国建筑理论。第三章:在提出中国第二代和第三代青年建筑师群体特征和创作特点的基础上,独特地比较了他们在经济转型时期对中国建筑文化各自做出的重大贡献。对当代外国青年建筑师的特征加以分析,丰富了这种比较的内涵。第四章:在全面分析布萨建筑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指出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建筑教育面临的若干挑战,如生源类型的转移、学手艺还是学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双刃剑、基础教育受到自发明星教育冲击和技术教育弱点等问题。前瞻布萨解体后世界建筑教育体系多元震荡局面及中国可能的体系或状态。第五章:中国建筑创作环境中,长期存在“长官本位”“形式本位”“传统本位”现象。联系国家大剧院的选择过程,分析这些要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刷新”,认为创作环境要得到改善,建筑师应与矛盾各方主动契合。人们在期望提升中国建筑文化水准的同时,应关注创作环境中的新动态。
张伟[5](2003)在《双重规范的双重运行——建筑师与业主互动行为的社会规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从建筑师和业主互动行为的角度观察,建筑设计是一项社会活动,其中实际上存在着显性规范和隐性规范双重运行的格局 正是二者的共同实施导致了当今大量建筑和社会问题的涌现。认清这一问题关键,对于建筑学的发展和提高建筑设计的功效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张亚轩[6](2002)在《当前住宅买方市场动态及其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面临新的问题。原有的设计方法设计理论对新形势缺乏足够的支持,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设计理论体系尚未建立,我们急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我国目前住宅市场尚不成熟,但是住宅市场已经进入买方市场,论文试图对住宅市场的买方市场现状进行研究,寻找住宅市场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并对住宅市场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影响作描述性的分析,通过数据统计与定性分析寻找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论文第一部分对住宅市场理论与居住理论、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介绍住宅规划与住区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发展方向作大胆的预测。论文第二部分对我国住宅买方市场状态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分析买方市场状态下的需求特征,并对需求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影响作定量与定性分析。文章的最后通过一个设计实例和一个案例分析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与住宅市场的关系进行直观的论述。由于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与住宅市场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也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论文着重在现象的描述和方法论上进行探讨,希望能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作铺垫。
田心[7](2001)在《不能不说──谈当前外来设计师对国内住宅设计的影响及国人的“媚外”倾向》文中研究表明
二、不能不说──谈当前外来设计师对国内住宅设计的影响及国人的“媚外”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能不说──谈当前外来设计师对国内住宅设计的影响及国人的“媚外”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1)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缘起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的释义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岭南建筑文化研究概述 |
1.3.2 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研究 |
1.3.3 建筑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 |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二章 文化传播与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
2.1 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理论 |
2.1.1 文化与传播 |
2.1.2 文化传播的特征 |
2.1.3 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 |
2.1.4 文化传播的驱动机制 |
2.1.5 跨文化传播理论 |
2.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
2.2.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前提条件 |
2.2.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模式 |
2.2.3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传入岭南之开端 |
3.1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
3.1.1 海外贸易的开展与持续 |
3.1.2 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 |
3.2 古代外来宗教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影响 |
3.2.1 古代佛教与佛教建筑的传入 |
3.2.2 古代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教建筑的传入 |
3.2.3 古代西方宗教与宗教建筑的传入 |
3.3 古代西方建筑在岭南跨文化传播的开端 |
3.4 澳门:古代西方建筑文化传入岭南的前沿阵地 |
3.4.1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传播的背景 |
3.4.2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的传播与影响 |
3.4.3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传播的特点 |
3.5 特殊历史条件下西方建筑文化传入广州十三行 |
3.5.1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广州十三行传播的背景 |
3.5.2 古代传入广州十三行的西式建筑 |
3.5.3 古代广州十三行西式建筑的特点 |
3.6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与特征 |
3.6.1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
3.6.2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交汇与交融 |
4.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社会背景 |
4.1.1 近代岭南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
4.1.2 近代岭南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阶段性特征 |
4.1.3 外来建筑文化影响下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近代化转型 |
4.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
4.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建设模式的引进 |
4.3.1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建设模式主导下的沙面租界建设 |
4.3.2 西方城市规划与建设理念对城市发展与新区建设的影响 |
4.4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的跨文化传播 |
4.4.1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跨文化传播的因素 |
4.4.2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
4.5 近代岭南中西结合式建筑的形成与特征 |
4.5.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对骑楼建筑的影响 |
4.5.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五邑地区的碉楼建筑 |
4.5.3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主导下中西结合的教会学校建筑 |
4.6 外来建筑文化对近代岭南公园与陵园的影响 |
4.6.1 西方古典园林对近代广州公园的影响 |
4.6.2 西方古典园林影响之下的广州近代陵园 |
4.7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点 |
4.7.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方式 |
4.7.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主要推动力 |
4.7.3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互动的特点 |
4.8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融合与共生 |
5.1 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与岭南现代建筑发展 |
5.1.1 外来建筑文化传播与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
5.1.2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
5.2 历史背景下前苏联建筑的影响 |
5.2.1 苏联建筑流行的背景 |
5.2.2 苏联建筑在岭南的影响 |
5.3 香港在岭南现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
5.3.1 粤港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
5.3.2 香港建筑文化的特征 |
5.3.3 香港建筑文化的影响 |
5.4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对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
5.4.1 岭南现代建筑萌芽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 |
5.4.2 现代主义建筑对广州外贸工程建筑的影响 |
5.4.3 现代主义建筑影响下岭南现代建筑风格的形成 |
5.4.4 新形势下现代主义建筑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
5.5 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传播与实践的领军人物 |
5.5.1 岭南现代建筑的倡导者夏昌世 |
5.5.2 岭南现代建筑的实践者佘畯南 |
5.5.3 岭南现代建筑的探索者莫伯治 |
5.6 世界建筑多元化发展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
5.6.1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背景 |
5.6.2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设计探索 |
5.6.3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住宅设计 |
5.7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特点 |
5.7.1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模式 |
5.7.2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动力 |
5.7.3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互动的特点 |
5.8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 |
6.1 外国建筑师进入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背景 |
6.1.1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概况 |
6.1.2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进程 |
6.2 外国建筑师进入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途径 |
6.3 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及其特点 |
6.3.1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 |
6.3.2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建筑作品的主要特点 |
6.4 外国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启示 |
6.5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代表作品解析 |
6.5.1 广州体育馆 |
6.5.2 广州大剧院 |
6.6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范式 |
7.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之基本范式 |
7.1.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动力与影响机制 |
7.1.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中的调适与融合 |
7.1.3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中的文化优势规律 |
7.1.4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中的增值创新 |
7.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之发展范式 |
7.2.1 全球化语境下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多元化 |
7.2.2 全球化语境下建筑文化的趋同 |
7.2.3 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和谐共生 |
7.3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中国近现代城市广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选题的价值 |
二 相关的学术研究及其进展 |
三 主要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五 城市广场的定义 |
六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传统城市广场 |
第一节 传统城市广场的社会文化内涵 |
一 模棱三可:广场多重的社会功能 |
二 礼乐教化:传统城市广场的人文景观 |
第二节 传统城市广场的设计思想及形态特征 |
一 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广场格局的审美观 |
二 上下分流:两种不同形态特征的广场 |
第二章 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晚清时期城市广场的萌动发展 |
第一节 现代城市广场进程中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 消费性的公共区域的呈现 |
二 新型工业的兴起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三 国中之国的租界区的形成 |
四 中国天下观的转变和学习西方思潮的渐起 |
第二节 晚清时期城市广场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
一 环形广场组合放射型道路的平面形态 |
二 建筑空间序列 |
三 空间的开放性与连续性 |
第三节 城市广场及周围建筑环境 |
一 广场周边的近代建筑 |
二 建筑高度与广场尺度的比例关系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新民族主义纪念性城市广场的探索 |
第一节 西方建筑思想的输入及其影响 |
一 殖民主义背景下民族复兴的社会思潮 |
二 西方规划理论与建筑技术的导入 |
第二节 新民族主义纪念性广场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
一 纪念性广场的平面形态 |
二 建筑空间序列 |
三 空间功能分区 |
第三节 纪念广场及周围建筑环境 |
一 广场周边的建筑及细部设计 |
二 广场与周围建筑的尺度匹配关系 |
第四节 新式广场在中国城市中表现 |
一 “传统固有形式”广场向“现代式”的发展 |
二 “大上海都市计划” |
第四章 一元主导局面的形成:社会转型期的城市广场 |
第一节 “苏维埃风格”的广场设计 |
一 前苏联建筑理论的引入 |
二 “苏维埃风格”广场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
三 广场与周边建筑 |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广场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
一 主导意识形态下广场的平面形态 |
二 空间功能分区 |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广场与周边建筑环境 |
一 广场建筑的展示机制 |
二 广场的环境艺术 |
第四节 天安门广场与民族形式建筑群的审美互动 |
一 天安门广场的扩建 |
二 天安门广场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
三 广场及周边建筑环境 |
第五节 城市广场人文景观的失落 |
一 大破大立:广场历史遗迹的损害 |
二 政治整合排斥文化的整合:城市广场设计的误区 |
第五章 多元视野中的城市广场:新时期的“广场潮” |
第一节 全面开放带来新生机 |
一 广场的“黄金期”与百花齐放 |
二 西方现代主义理论的回归与再认识 |
三 社会变化与广场变迁之间的“速配”关系 |
第二节 新时期城市广场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
一 布局格式化的平面形态 |
二 空间功能分区 |
第三节 广场与周边的建筑环境 |
一 广场周围建筑 |
二 广场与建筑尺度关系 |
第四节 广场的环境艺术 |
一 广场绿地 |
二 硬质铺装 |
三 水体景观 |
四 小品设施 |
第五节 广场使用状况 |
一 广场行为主体分析 |
二 广场季节性特征 |
第六节 大事件作用下城市广场的建设与发展 |
一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广场 |
二 上海世博会园区广场 |
第七节 城市“形象工程”的舞台:广场 |
一 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审美观 |
二 以大为美的广场设计思想 |
第六章 探索与追求:建构面向日常生活的城市广场 |
第一节 人本角度下的广场设计 |
一 价值观念的多元取向 |
二 渐进主义的广场设计 |
第二节 营造理想的文化地景 |
一 广场个人化的空间体验的营造 |
二 广场的“边界效应” |
三 空间行为的设计 |
第三节 尊重自然 |
一 文脉的传承 |
二 地域性的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经济转型时期建筑文化震荡现象五题(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文化热”与建筑文化震荡 |
一 论文的选题与研究目标 |
(一) 论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
(二) 研究态势和最新成果 |
(三) 论文研究的总体目标 |
二 论文中有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
(二) “建筑文化”概念考 |
三 转型期的建筑文化震荡 |
(一) 当代社会的“文化热” |
(二) 1990年代的“市场热” |
(三) 当代建筑文化震荡特征 |
四 论文各章提要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模仿与创造的建筑文化角力 |
1.1 模仿,过了时的艺术概念 |
1.1.1 模仿与创造的过去和现在 |
1.1.2 呼唤现代建筑艺术新形式 |
1.1.3 欧陆风,模仿的拙劣高潮 |
1.1.4 建筑师技术观与建筑创作 |
1.2 创造,建筑进步的原动力 |
1.2.1 艰难起步阶段的创造热忱 |
1.2.2 海外资金支持的旅馆建设 |
1.2.3 质疑传统之后的传统再现 |
1.2.4 地域建筑是繁荣创作先锋 |
1.2.5 基于建筑本体的象征隐喻 |
1.2.6 建筑回归人本主义的长征 |
1.2.7 全球化与环境意识的觉醒 |
1.2.8 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追求 |
1.2.9 期望实验建筑创新加进步 |
第二章 理论片断下的创作片面行动 |
2.1 理论指导实践的文化传统 |
2.2 作为建筑文化的建筑理论 |
2.2.1 政治挂帅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落差 |
2.2.2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建筑理论状况 |
2.3 转型期引进建筑理论统计类型分析 |
2.3.1 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的文献统计 |
2.3.2 外国建筑理论片段的片面行动 |
2.3.3 经济转型中本土建筑理论缺失 |
2.4 期望建立理性有序的理论引进机制 |
2.5 走向独立的中国现代建筑理论前瞻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两代建筑师的建筑文化交替 |
引言 建筑师的青年时代与分代 |
3.1 第二代建筑师群体 |
3.1.1 第二代建筑师的群体特征 |
3.1.2 承前启后的特定贡献 |
3.2 第三代建筑师群体 |
3.2.1 第三代建筑师的群体特征 |
3.2.2 第三代建筑师的创作分析 |
3.3 当代外国青年建筑师参照 |
3.3.1 现代主义的主导力量不容忽视 |
3.3.2 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3.3.3 地域性探索与钟情小建筑创作 |
第四章 布萨建筑教育的阳光和阴影 |
4.1 布萨体系的建筑教育在中国 |
4.1.1 作为艺术教育体系的引进 |
4.1.2 布萨建筑教育体系的发源(1920s-1940s之概况) |
4.1.3 两个分支的汇合及其改革(1950s-1970s之改革) |
4.2 新时期建筑教育面临新问题(1980s以来之冲击) |
4.2.1 生源从艺术型向数理型转移 |
4.2.2 一门手艺还是一个真正学科 |
4.2.3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个双刃剑 |
4.2.4 基础教育受到自发明星教育冲击 |
4.2.5 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4.3 解体后多元震荡与中国体系 |
4.3.1 统一建筑教育体系一去不返 |
4.3.2 建筑教育中的艺术转型问题 |
4.3.3 信息技术推动建筑教育革命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创作环境中三个本位的刷新 |
5.1 创作环境中的三个“本位” |
5.2 长官意识和业主业外指导 |
5.3 形式必须走向创造和科学 |
5.4 传统与现代对立话题转换 |
5.5 新因素“洋本位”的深思 |
5.6 社会建筑文化水准的提升 |
结语 走向新建筑文化的艰难跋涉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 谢 |
(5)双重规范的双重运行——建筑师与业主互动行为的社会规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师——业主互动行为中的规范 |
2 双重规范——显性的和隐性的 |
3 当今国内建筑设计活动中双重规范的双重运作 |
结语 |
(6)当前住宅买方市场动态及其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时代背景 |
1.1.1.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
1.1.2. 住宅市场发展背景 |
1.2. 课题背景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模式 |
第二章 住宅市场理论 |
2.1. 住宅 |
2.1.1. 住宅的特征与属性 |
2.1.2. 住宅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
2.2. 住宅市场 |
2.2.1. 市场体系 |
2.2.2. 住宅市场体系 |
2.2.3. 住宅市场供求关系 |
第三章 住宅与住区设计理论与现状研究 |
3.1. 居住理论 |
3.1.1. 居住 |
3.1.2. 社区 |
3.2. 设计方法论 |
3.3. 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理论 |
3.3.1. 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理论发展历史 |
3.3.2. 住区设计方法 |
3.4. 我国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发展研究 |
3.4.1. 我国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发展历史 |
3.4.2. 我国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现状与问题 |
3.4.2.1. 我国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现状 |
3.4.2.2. 我国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
3.4.3. 我国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发展趋势 |
3.4.3.1. 我国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发展趋势 |
3.4.3.2. 设计方法发展趋势 |
第四章 当前住宅市场的买方市场动态 |
4.1. 我国住宅市场发展沿革 |
4.1.1. 计划经济时代,蛰伏期 |
4.1.2. 改革开放初期,萌芽期 |
4.1.3. 90 年代至今,发展成熟期 |
4.2. 我国住宅市场现状 |
4.2.1. 综述 |
4.2.2. 住宅开发市场现状 |
4.2.3. 住宅消费市场现状 |
4.2.4. 住宅市场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
4.3. 我国住宅市场预测 |
第五章 住宅买方市场状态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影响 |
5.1. 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决策参与 |
5.2. 我国住宅市场需求分析 |
5.2.1. 我国城市居民居住状况 |
5.2.2. 我国住宅市场需求状况 |
5.2.3. 住宅需求构成分析 |
5.2.4. 家庭结构变化导致的需求变化 |
5.2.5. 居住水平差异对住宅需求构成的影响 |
5.2.6. 居民消费价值取向对住宅需求的影响 |
5.2.7. 居民的租房需求 |
5.2.8. 住宅需求的郊区化倾向 |
5.2.9. 住宅需求的综合要素 |
5.3. 住宅市场现状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影响 |
5.3.1. 投资水平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影响 |
5.3.2. 市场体系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影响 |
5.3.3. 需求主导态势对住宅与住区规划设计的影响 |
5.3.4. 新技术运用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影响 |
5.3.5. 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影响 |
5.3.6. 住宅市场和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逻辑关联 |
5.4. 适应市场的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对策 |
5.4.1. 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 |
5.4.2. 参与策划,对应策划设计 |
5.4.3. 辅助技术设计专业细分 |
5.4.4. 建立专业信息平台 |
5.4.5. 居民参与设计 |
5.4.6. 建立评价反馈系统 |
5.4.7. 利用多学科成果进行设计方法研究 |
第六章 设计实例 |
6.1. 上海锦绣江南小区设计 |
6.1.1. 方案设计概况 |
6.1.2. 方案设计过程 |
6.2. 体会 |
附录案例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不能不说──谈当前外来设计师对国内住宅设计的影响及国人的“媚外”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 王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2]中国近现代城市广场演变研究[D]. 苑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3]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4]经济转型时期建筑文化震荡现象五题[D]. 戴路. 天津大学, 2004(04)
- [5]双重规范的双重运行——建筑师与业主互动行为的社会规范分析[J]. 张伟. 华中建筑, 2003(05)
- [6]当前住宅买方市场动态及其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影响研究[D]. 张亚轩. 清华大学, 2002(02)
- [7]不能不说──谈当前外来设计师对国内住宅设计的影响及国人的“媚外”倾向[J]. 田心. 建筑创作,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