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的中印巴关系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传禄[1](2016)在《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探讨当代中国为何以及如何在印度洋地区存在的战略性议题。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本文首先厘清当代中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和崛起进程中的世界大国,其“西进”印度洋的战略背景、战略逻辑和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在南亚的地缘政治运作以及印度洋安全架构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尝试在地缘战略研究框架下给出相关学术回应。中国地处亚太,背靠亚欧大陆腹地而东接西太平洋边缘海域,是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就其地缘战略或海洋战略而言,过去印度洋方向并不构成中国重要战略方向。鉴于周边安全态势、地理限制以及自身力量局限,中国地缘战略向来以亚太为重心,而以往中国在海洋方向的战略关注相对集中于邻近自身的西太平洋相关海域。在之前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一客观现实以及相应的战略资源分配状况,本身有其内在必然性,更也有充分的合理性。然而,近年来,中国在印度洋日益呈现出积极进取的战略新姿态,在继续重视西太平洋的同时,中国也将印度洋地区纳入视野,并初步勾画出一个海陆相撑共进的战略大轮廓。以巴基斯坦为例,2015年中巴正式确立了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两国致力于构建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然而,锐意打造“中巴经济走廊”,以及西印度洋上经(?)瓜德尔港,这都不过只是当代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积极进取的一个缩影。毫无疑问,当代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的战略新姿态已体现出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和全球性的战略视野,不过这却也已经将自身置于全球瞩目的焦点和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别有用心者,对所谓中国“珍珠链”战略、所谓“中国威胁论”、所谓中国正在进行力量投射、资源掠夺、经济殖民等进行大肆炒作。这一类言论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甚至恶化了中国在印度洋的生存环境。在美、印一些战略家看来,所谓“国强必霸”便是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所谓“珍珠链”战略就是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对相关国家的港口援建以及民事应用就是中国向西扩展以及围堵印度的战略构件。更殊为严峻的是,近年里“印太”概念勃兴之下,印度洋地区同亚太地区已渐被作为一个整体战略空间,纳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战略视野和前沿部署。尤其是美国“再平衡”战略已向印度洋方向扩展,而美印关系出现明显的战略接近,使印度洋方向的美中印战略三角已形成一种并不利于中国的扁平化趋势。此外,印度洋相关海域以及环印度洋的诸多地区本身交织着复杂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素来被世人普遍视为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相当危险”的区域。可见,对中国而言,印度洋地区绝非可以轻松自如存在的等闲之地,更不是世外桃源。事实上,中国并非印度洋国家,而从中国沿海出发西进印度洋的最近航线也有数千公里,中国想要在印度洋地区有效存在,显然无法像维持自身在亚太地区存在那般便利(无论如何还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陆权)。与此同时,考察当代印度洋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玩家,中国显然是后到者——作为后来者和外来者,中国拓展自身在印度洋的存在,不可避免对区域既有利益格局和权力格局会产生相关影响,无论在现实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势必都会造成一定冲击。故而,至少从表面看来,中国“西进”印度洋,面对着复杂的战略环境、立场各异的行为主体,而自身又处于相对地理劣势,势必会为自己再增加一个比较棘手的“印度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会使自身在应对西太平洋方向相关挑战时面临双线受压的风险。鉴于以上这些“不利”因素,按理中国应继续对印度洋敬而远之。然而,如今中国在印度洋却是日益积极进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中国会出于怎样的战略谋划和政策考量,要把以往并不构成自身重要战略方向的印度洋,纳入国家大战略的视野,甚至作为中国海洋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一个生长点呢?这实际上就是本文聚焦的第一个问题。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设计,已体现出中国决策层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和全球性的战略视野,而“西进”堪称当前“一带一路”的战略精髓。于中国“西进”视野之下,南亚和印度洋无疑正是“一带一路”沿陆、海西向进发首当其冲的重要战略地区和主要海洋公域。厘清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根本动因和战略逻辑,不仅是中国谋划自身印度洋战略的前提,更也是破除“珍珠链”之说并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外部环境的需要。在综合分析了印度洋战略环境(第一章),以及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相关背景(第二章)后,本文认为,在21世纪里,鉴于印度洋的地理联通性、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发展潜力以及的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和复杂局势等因素,今日印度洋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能源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乃至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和平崛起都有了密切而特殊的战略关联。无论就外部压力或内在动力,当代中国已经不可忽视印度洋战略方向而单从东亚或太平洋视角来探讨现在的发展及未来的命运。中国“西进”印度洋有其必要性、可能性、正当性、机遇性和战略性。本文第三章在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所面对的风险和所迎来的机遇之后,指出了中国在印度洋的战略新姿态或者说中国扩大在印度洋存在,主要并不是因为印度洋之危险又或者因为所谓的印度洋的全球竞争的“中心舞台”地位,事实上反倒是中国当前“西进”印度洋具有了相关有利的主客观条件,并迎来历史性机遇,因此在战略成本和战略收益视角下,“西进”印度洋可望以较小的战略成本带来巨大战略利益——这构成了当代中国扩大在印度洋存在的根本性动因,又或者说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知与行的核心逻辑。因此,“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主要并不是为了应对印度洋风险,更不是为了争夺印度洋霸权,而是一种顺势而为、把握历史机遇的地缘战略布局。本文的第三章同时还指出,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西进”印度洋构成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中国海洋战略的“生长点”以及中国探索和平崛起路径、体现自身大国作为的“试验田”。现今,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扩大在印度洋的存在已是历史的必然。当然,拥有了一些有利主客观条件,并不意味着中国可盲目乐观。机遇性与战略意义,都并不能成为盲目乐观的理由。事实上,要把握历史机遇和实现“西进”潜在的战略意义,需要尽可能地减小战略阻力和尽可能地化解潜在风险因素,换言之,需要通过巧妙的地缘政治运作来实现恰当的战略目标。客观而言,现在,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在印度洋存在或者说怎样“经略”印度洋的相关问题,已构成了中国周边外交及区域战略的重要关切,构成了中国海洋战略、海军战略的新注目点,进而也构成了中国崛起进程中的重大而新兴的战略性议题,并不断促进中国政府外交工作的奋发有为和学界研究的学术自觉。然而,今日印度洋,在许多国外战略学者和相关国家战略决策者眼中,已然被视为21世纪大国战略角逐的新兴舞台,而中国因素已然被视为一个对印度洋地区政治格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变量。不容否认,鉴于中国强劲的崛起势头,现在中国和外界之间,除了有合作共赢、相互依存的一面之外,一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势已悄然形成。对体系霸权国和地区大国而言,防止中国影响力在印度洋方向扩散,也是与中国博弈和竞争的重要环节。此外,对整个国际社会而言,在中国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将以何种方式继续崛起以及崛起后的中国对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心的重大问题。于是,中国如何在印度洋存在,无疑成为大家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尚无正式成文的印度洋战略;迄今为止,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在地缘政治、地缘文化,尤其在军事力量前沿存在方面,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依然还殊为有限。因此,中国需要尽快形成“西进”印度洋稳健而恰当的战略谋划,以维持和拓展自身的有效存在。这已是中国现阶段的一项当务之急。固然,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和印度洋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但是不可否认,经济手段始终有相关局限性。在经济上分享由中国因素带来的红利,并不妨碍一些国家在政治、安全上对华保持适当距离,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诋毁中国、“要挟”中国。鉴于此前中国在印度洋存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经济层面上的存在,为把握机会和化解风险,当代中国当需要慎重而深入地考虑在印度洋如何应对大国博弈和参与地区事务这一类地缘政治运作的问题,更也需要密切关注印度洋安全动态,主动参与和塑造以合作安全为核心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架构。为此,本文从第四章到第七章,以较大精力分析了“西进”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现实和相关战略挑战(第四章),印度因素以及中印战略对接问题(第五章),巴基斯坦战略角色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面对的机遇和风险因素(第六章),并在第七章提出了南亚“融合战略”以及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的相关主张。本文所主张的南亚“融合战略”以及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构成了本文关于中国“西进”印度洋在地缘政治和海洋安全层面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战略支柱,更也是本文对中国如何在印度洋存在问题,或者说中国如何“经略”印度洋问题,所给出的一个框架性的研究回应。
张静[2](2017)在《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5月26日,莫迪宣誓就任印度联邦政府总理。在任内三年多的时间里,莫迪在外交方面投入了巨大热情,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印度的外交理念与传统,莫迪政府基本采取了被印度战略界喻为“同心圆”的外交战略思想,将印度外交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心圆:第一层是印度的直接邻国即南亚地区国家,第二层是“扩展的邻居”,即印度直接邻国的外围国家,主要指穿越亚洲与印度洋的国家,第三层是指全球舞台,主要关注对大国与国际组织的外交。其中,本文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同心圆定义为印度的大周边外交,也是莫迪上任后积极扩展印度影响力的地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大周边外交政策符合印度崛起的逻辑。印度目前虽尚未成为全球性大国,但已成为最重要的地区大国,这也是新兴大国固有的发展道路。因此,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可视为印度实现“大国雄心”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与途径。印度大周边外交具体政策虽然可能因国际环境和周边事态变化而发生相应调整,但外交思想和理念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探寻大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源,需追溯印度特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对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按其产生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代印度的遗产,其中广为流传并常被引用的是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二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包括印度沿用至今的印度中心论与寇松的“斜坡理论”和“缓冲国理论”;三是印度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其中“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主要关注于印度洋,而南亚版“门罗主义”和“古杰拉尔主义”的关注重点则在南亚。这些理念对于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是印度外交思想的源头。除了印度的周边外交思想传统之外,具体到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其现实推动因素是不得不考量的重点之一。莫迪政府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莫迪政府对印度终须实现大国雄心的战略定位以及莫迪个人层面希望将印度崛起打上个人印记的愿望。二是安全上的双重考量,即对于陆、海双向大周边的地缘政治考量这一传统安全领域,和主要关注恐怖主义、海盗威胁、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安全等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三是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这方面的考量与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密切相关。四是大周边的软实力拓展,体现了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中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拥有的良好基础。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实践层面可分为五个方向:一是致力于追求地区霸权的南亚地区政策;二是重点在经济的“东向行动政策”;三是考虑到能源与印侨问题的“西联”政策;四是关注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中亚”政策;五是拓展印度在更广阔空间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南向政策。印度大周边外交的每一个方向都存在其独特的实施背景、核心利益关切、路径选择和具体效用评估,但不同方向在印度整体周边外交中的地位有所不同。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与效果,也有消极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政策积极的一面为: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增加了印度的地区影响力、提升了印度的大国地位、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而消极方面则体现为三个层面,即国际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地区层面的潜在风险与国家层面面临的挑战。无疑,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并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政策对中印关系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在大周边视野下,印度对中国存在三重定位:地缘上的防范对象、经济上的合作伙伴和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对此,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在双边问题上立场强硬,二是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三是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四是在周边地区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五是与日本强化合作以应对“一带一路”。鉴于印度在大周边视野下对中国的定位,中国对中印关系更应采取全局性视角,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伙伴”,即国家层面“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区域层面“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体系层面“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采用符合现实并致力于中印关系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
张丽[3](2019)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被提出以来,受到沿线沿路国家积极响应,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随着丝路基金设立、《愿景与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以及倡议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并被普遍视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创始成员国的印度却公开反对“一带一路”倡议,引起国内外关注和研究。中印共同崛起成为21世纪亚洲甚至国际政治新动向。作为世界人口基数最大、毗邻而居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面临着市场、资源、地区影响力竞争等诸多挑战。两大新兴经济体能否打破冲突魔咒实现和平共处,对双边关系、亚洲乃至全球稳定至关重要。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认知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印合作,而且加剧了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分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态度及应对,探究印度对华认知影响因素,厘清错误知觉产生的根源,对于中印两国增进互信互谅、形成良性战略互动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建构主义视角下国家身份理论及国际政治错误知觉两个理论假设的有效性进行充分验证。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从尼赫鲁到英迪拉再到人民党执政期间印度国家身份认知对其南亚政策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2000年至2018年间18份印度外交年报,尤其是莫迪执政以来相关外交文档文本分析,论述印度外交战略布局及其对华政策定位转变。第三、四章为本文主体论证部分,对包括2013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112组议会相关问答、30组新闻发布会相关记者问答、38份外交部相关新闻通告、6份政要演讲在内的192份印度外交文档进行话语及潜在语义分析,研究文本对象的立场、观点、价值、利益等,推断其背后的意图和目的,并据此系统梳理总结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态度、关切及应对。第五章探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印度视角下中印关系走向。本文研究表明,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地缘政治及经济博弈下国家利益的权衡,大致经历了观望争议、不合作、抗衡抵制、竞争合作四个阶段,目前仍处于动态建构中。印度致力于追求大国地位,视中国为市场资源及地区主导权竞争对手,尤其忌惮中国在其传统势力范围加大存在。随着南亚国家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显着合作成效,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出现从摇摆到抵制的较大转变。2018年1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贸易单边主义及对伊制裁使印度国家利益受损,印度重新审视对美政策,提升印俄及印中关系,逐渐回归大国平衡外交,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随之“柔化”。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领土主权关切及对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增大的关切,本质上都体现了印度的安全焦虑。一方面,印度担心巴基斯坦在中国经济及军事援助下获得对印战略优势,从而威胁印度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印度唯恐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不断增加,危及印度地区主导权。因此,印度通过“邻国优先”政策加强与南亚次大陆国家互联互通、通过“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南亚国家、通过伊朗恰巴哈尔港经阿富汗联通中亚国家、通过印日联盟打造“亚非增长走廊”等战略举措,初步构建以印度为中轴向四周辐射的印度版“一带一路”规划,并借力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影响力。印度对华认知建立在对国际形势研判、自我定位及对中国角色身份定位等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错误知觉主要受认知相符、诱发定势、历史包袱等三个维度因素影响。自我与他者身份是动态建构的产物,国家间通过行为互动确定敌人、对手或朋友关系。中印之间缺乏战略相互保障,印度将中国在南亚防御性安全行为解读为进攻性战略,在此棱镜下,印度对华负面认知不断集聚,加之历史偏见的现实影射以及西方舆论的激化,从而导致洞朗对峙发生。中印互信缺乏根源在于人文交流动能不足,民众间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更遑论培养相互认同感。长远来看,自下而上的民间模式比自上而下的政府模式更具可持续性,更有利于中印关系发展。
李亮[4](2018)在《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合作组织是欧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安全与经济合作组织,也是中国落实中亚政策、维护西部安全与参与欧亚地区合作的主要制度工具。2017年6月,上合组织完成首次扩员,吸纳印度与巴基斯坦为正式成员国。新成员国的加入、地理活动空间的扩展、议程的扩大,不仅会深刻影响上合的内部运行和发展前景,改变各成员国在上合和地区内的利益格局,还将重塑整个中亚与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未来很长时间内,上合都将处在扩员后的适应期与调整期之中。它必须充分消化扩员的收益,控制相关风险,使扩员成为组织进入发展快车道的跳板而非走向松散的岔道。在中国,建议暂缓扩员的观点曾一度成为学界主流。这说明上合扩员对中国的复杂影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对我国外交理论和总体布局进行全面创新和升级。扩员后,中国既要保证上合在落实中亚政策、维护西部安全和推动欧亚地区多边合作等方面的原有功能,又要使它承担起在“一带一路”建设、亚洲新安全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广中的新使命。这些均对上合组织扩员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从曲折过程、复杂影响和应对策略三方面,对上合组织扩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扩员是国际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普遍规律,也是上合观察员国提出的迫切要求,还能为上合深化现有合作提供全新动力。但与这三种动力相对应,上合组织在制度建设、行动效率与成员国分歧等方面缺陷,使扩员又隐含诸多风险。加上中国与俄罗斯在扩员问题上的分歧难以调和,上合的扩员经历了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印度与巴基斯坦在上合内的多重利益诉求,也加大了扩员决策的难度。印度希望在上合内实现的三大现实利益包括:深度参与阿富汗重建,提高本土反恐能力,以及加大与中亚各国的“连通性”。此外,它还有三大战略目标,包括应对中国的战略压力、对冲大国博弈的风险以及防止巴基斯坦在欧亚地区的壮大。与印度类似,巴基斯坦在上合的诉求也是争取经济发展机会、获得反恐支持、寻求对印度的“战略纵深”以及减轻对美国的依赖。在动力与障碍相互作用下完成的扩员,将对上合的发展产生复杂且深远的影响。从收益来讲,上合组织在扩员后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将全面提高,经济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安全合作范围也会显着扩大,一直备受瞩目的上合能源俱乐部也有望尽快成立。印度的加入会增强上合组织的政治合法性,印巴冲突在上合框架下也可能得到一定控制。对中国来说,上合扩员有利于维护中国西部安全,能证明中国推动地区合作的能力,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与南亚的推进也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俄罗斯来说,印度加入上合将有助于俄罗斯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上合因扩员而走向“务虚”的可能性也更符合俄罗斯的预期。中亚各成员国在上合扩员后有望获得期盼已久的出海口,同时在中俄之外拥有更多大国平衡的选项。但上合扩员的风险也同样突出。组织在扩员后将背负更沉重的财政负担,决策效率与行动能力也会进一步降低,成员国间本就薄弱的身份认同感将更加模糊,而印巴冲突一旦激化,上合组织的内部团结与一致性将受到重大损害。中国是对上合扩员风险最敏感的国家。它在上合的影响力可能因成员国的增加而遭到稀释,在上合内的关切议程也可能因印度的掣肘更难推进。印度与巴基斯坦这两个能源消费大国加入上合能源合作框架,可能使中国在中亚的能源领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俄罗斯是扩员的积极推动者,扩员对俄的利益冲击有限,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印巴加入能源俱乐部会削弱俄罗斯对中亚能源的控制。上合扩员后,中亚各成员国的核心地位可能受到冲突,上合的经济类公共产品也将因印巴的加入而被摊薄。作为扩员的另一个后果,中、俄、印将首次获得在同一个地区组织展开互动的机会。从理论上说,三国可能在上合内形成四种互动模式,即“战略三角”、“两驾马车”、俄印与中巴对立以及俄罗斯主导。而结合成员国的政策偏好与现实,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三国形成一种倒置的战略三角关系,即中俄继续对上合发挥“两驾马车”作用,印度影响力相对较弱,但在重大决策与行动中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与博弈能力,且影响力呈逐渐上升态势。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与新形势,上合应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对内而言,上合应该完善与改革组织内部制度,加快落实与深化当前的经贸合作,并推动上合开发银行、能源俱乐部等重要机构的建设。此外还要整合印巴在阿富汗问题上的资源和优势,建立一个覆盖中亚与南亚、以打击“三股势力”和参与阿富汗重建为核心功能的安全与反恐合作网络体系。最后从预防、解调等多个环节做好应对印巴矛盾的准备,考虑创建一个成员国矛盾调解机制,以应对印巴矛盾对组织的潜在冲击。在对外关系上,上合组织将拥有更丰富的资源与更强的动力与各大地区与国际组织进行合作,拓宽在亚洲及全球的战略空间,寻找新的合作增长点。中国是受上合扩员影响最大的国家。一方面,上合的扩员难免会对中国在上合的现实利益产生一定冲击。另一方面,上合扩员又是中国新时期外交战略全面升级的结果,扩员后的上合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重大外交战略的实施与战略思想的弘扬。因此从对策角度,中国应在上合内积极发挥作用,将扩员的风险降到最低。包括推动上合对决策机制进行一定调整,提高在上合内设置议程的技巧和主动性,在上合建立成员国冲突调解机制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主导性,并加快上合与“一带一路”等其他地区合作机制对接。在执行对策的同时,还应把上合置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宏大格局中、对它的全新价值加以考察。首先,上合将成为“一带一路”在中亚与南亚推进的载体、平台与安全保障,上合的成功扩员也将为“一带一路”积累经验与威望。其次,扩员还从印证了中国“新安全观”受到广泛认同的事实。维持印巴在上合内的和平相处、扩大欧亚地区反恐安全网络,正是新安全观在欧亚地区的全新实践与成果。此外,在八个成员国之间构建的身份认同感与区域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局部试点,能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助力。基于扩员后上合在中国外交中的诸多新功能和新价值,传统研究与决策路径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学界应尝试超越国别与短期利益,将上合放入国际制度发展、跨地区联动与整合、中俄印三角互动的宏大背景下,以新的研究路径与视域来响应新形势下的需求,促进中国上合决策与研究的全面升级。当前国际社会当前正面临着冷战思维回潮、保守主义盛行、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交织等诸多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洞察,全面创新中国对外关系理论,深化整体外交格局,深度参与地区治理,并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上合组织在这一历史时机下实现了它的首次扩员。希望本研究能为上合渡过扩员后的适应期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持,有助于中国应对扩员风险、提升上合研究与决策格局,最终为“一带一路”的加速推进服务,其终极目标则指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周宏刚[5](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冯传禄[6](2017)在《“一带一路”视野下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及地区形势发展观察》文中提出多年来,南亚地缘政治演绎中所呈现的"一家独大"的力量格局、醒目的区域裂痕、积重难返的安全问题、相对低效的地区机制,以及错综复杂的大国捭阖博弈局面等基本特征,总体上在延续发展,显示出历史的惯性;迄今,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并未发生质变。不过,近期地区形势发展中的确有一些值得引起重视的新动向。首先,地区权力结构不对称性加剧,"印度中心"特征趋于强化,而巴基斯坦的南亚战略处境略趋于不利;其次,地区安全形势中三大痼疾持续发酵、两种安全互为交织,尤其印巴相互威慑的烈度呈现上升势头,而区域内外战略互动中带有对抗性博弈的内容趋于增多;此外,地区国家同域外大国的战略关系有不同发展演变,尤其是印美靠近而中印关系下滑所塑造出的中美印战略三角扁平化趋势,值得中国警惕。未来中国的南亚政策,需要尊重现实,不可抱"中印大同"的天真幻想,也不可持"合小攻大"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立场,而应该选择"合小稳大"的务实战略取向。
师学伟[7](2013)在《21世纪初印度亚太战略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初的十年,亚太地区成为了世界舞台最具活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地区,世界各国对亚太地区的局势与格局变革尤为关注。作为新兴大国,印度也对亚太地区也给予了更多关注,将其未来的战略志向同亚太地区紧密相连。在大国理念的指引下,印度不断推进与发展同亚太地区国家和多边组织的全面关系,努力提升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试图成为该地区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大国。本文试图对21世纪初印度的亚太战略进行全面的、系统性的研究。本文认为,印度亚太战略的根源在于其长期恪守的大国理念,而在追求大国地位的过程中,亚太地区始终未完全脱离印度的战略视野。21世纪初,印度的经济活力、科技创新力、军事威慑力和政治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再加上深厚的软实力资源,印度具有了向外部世界拓展实力和影响力的基础,这是印度实施亚太战略的前提条件。亚太地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权力结构的调整,成为了印度亚太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外部因素。印度的亚太战略是一个具有针对性、全面性的战略部署,其蕴含印度在亚太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通过对印度亚太战略目标、手段、影响和挑战的分析,可以判定未来印度在亚太地区的姿态。其中,印度在亚太的战略目标具有多重性,包括实现经济崛起、战略自治、权力平衡以及海权等等。印度实施亚太战略的手段包括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双边外交以亚太大国为主导,同时兼顾较小国家,多边外交以亚太主要多边组织为主线,同时关注较为边缘的多边组织诸如太平洋岛国论坛,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相互结合使得印度在地区事务中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自主性。印度亚太战略实施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是改变了亚太地区的权力结构和构成;其二是提升了本国实力,扩大了在亚太的影响力;其三是为印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周边环境;其四是促使中国的周边局势更加复杂。本文还认为,印度亚太战略实施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印度国家内部以及印度周边地区。印度动荡的国内局势、各个民族宗教之间的矛盾以及印度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不确定性,都会迫使印度调整战略目标和转移战略资源。对于未来印度在亚太的姿态,本文认为一个倡导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印度能更多受到亚太国家的欢迎和认可。最后,本文认为,印度的亚太战略是其世界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亚太战略的基本原则是平衡外交。这项原则将贯穿印度亚太战略的始终,直到印度成为真正的亚太大国和全球大国。
刘青青[8](2019)在《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5月,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印度大选,当选为印度第15任总理。由于莫迪本人的强势风格,一时间,外界普遍认为印度在莫迪总理的领导下将产生强势外交。莫迪政府时期,印度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对华外交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冷战结束后,由于全球战略格局进行重组,导致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优势日益凸显,中印关系也进而成为亚洲和印度洋地区比较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印两国既有基于相似历史上的战略利益,又有地缘政治竞争的脆弱性。随着中印两国的双崛起以及印度洋地位的上升,中印两国不仅共同利益增加,而且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同时印度还处于被域外国家拉拢的有利地位中。莫迪总理上台后,印度外交的进取性姿态更加明显,希望从全球地位中的“平衡力量”转化为“领导力量”。莫迪政府时期对外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印太”地区以及中印双边关系层面。在“印太”地区,印度为应对中国崛起不仅与美日等国组建“小多边”机制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而且还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来阻碍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发展。在中印关系层面,中印边界争端等老问题依然存在,同时在安全上,印度对中国仍存在“战略焦虑”,但两国在经贸合作上稳步推进。观察自莫迪上任以来领导的“强势政府”的对华外交实践,可以发现莫迪政府时期对华政策的延续性大于可变性。莫迪政府注重务实外交,通过不断调整外交手段来为战略目标服务,以期冀实现“有声有色的大国梦想”。为了更好地把握印度对华外交的重点与诉求,本文首先分析莫迪上任后的对华政策,其次再研究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最后研究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影响及面临的困境。因此,研究莫迪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阐述中印两国关系的现状,对中印两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陈邦瑜[9](2018)在《有限进攻性权力政治与印度对外安全行为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构成了一幅追求权力政治的图谱。出于自身安全和发展的考虑,有些国家的权力政治角逐带有明显的防御性思维,而有些国家为了实现自身国家宏大战略,彰显着明显利益最大化的进攻性思维,也有些国家根据自身实力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对自身进攻性权力政治进行了一定的约束,形成了有限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政治思维。国家必须依靠自身的权力(即实力)才能更好地维护既有的权力和利益或者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利益。由国家实力(主要指经济实力)界定的国家权力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权力政治目标的基础,国际环境也是该国制定对外权力政治目标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国家权力政治目标是其开展多样化对外行为的动力源,而对外行为是实现国家权力政治目标的手段。在国家的对外安全行为中,军事冲突和武装威慑是其展现对外权力政治目标意志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对于印度而言,独立后,印度历届政府都承袭了“有声有色”的大国梦想,大国梦成为了历届政府的无形指挥棒。在不同时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起伏和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经济实力强弱的不同,印度领导人根据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制定了不同权力政治目标,也采取了目标相适应的对外安全行为。尼赫鲁时期(1947-1966),冷战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为印度确立强国目标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国内政治较为稳定的印度凭借相对强盛的国家经济实力基础确立了“第三权力大国”目标。为此,印度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不结盟安全外交,积极实施对朝鲜战争的调停外交,同时也因为领土争端与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发生军事冲突。这一时期,印度的对外安全行为以权力政治目标为导向,对外安全外交合作为主,军事斗争为辅。英迪拉·甘地和拉吉夫·甘地时期(1966-1990)时期,美苏两国的争霸态势复杂多变,出现了较长时间的苏攻美守局面。国际上,多个地区性权力力量的增强挤压了印度的国际力争拓展空间。同期,印度国内的民族、宗教矛盾相比尼赫鲁时期更为尖锐和突出。在维持总体发展的趋势下,印度经济发展经历了低速增长期。在这种情况整体局面下,印度确立了做实南亚地区霸权的权力政治目标。为此,印度肢解了巴基斯坦,吞并了锡金,出兵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建立和巩固了在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在全球层面上打着不结盟运动的旗号,实施与苏联准结盟政策:在政策上积极支持裁军禁核、反帝反殖和反种族歧视,而在实际行动上却不断加强军事建设,很少采取积极有效的对外行为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殖和反种族歧视斗争。这一时期,印度的对外安全行为以强化军事实力、实施军事打击为主要的实际选择,对外安全外交与合作的选择和作用明显存在虚化现象。冷战后(1991-2014),全球多极化为多国争当世界性强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印度国内局势继续保持稳定,经济发展也顺利进入了快车道。在此背景下,印度确立了世界性大国的权力政治目标。为此,印度在全球层面突出了与美俄等大国的军事外交与合作,积极寻求对印度海军论坛、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和南亚地区合作联盟等地区性国际机制的主导权,在低烈度武装斗争基础上寻求印巴和解与和平,并且实现了公开拥有核武器的夙愿。印度这一时期的对外安全行为总体上以推进和平与合作为主,军事斗争行为的选择也明显减少。莫迪上台后,印度的经济实力已经达到世界第七位,在其第一个五年执政期内(2014-2019),将跃居第六。由于周边国家独立自主意识倾向的不断增强,印度洋战略地位凸显催生也加速了“印—太”战略概念的流行,印度将面临着以“印—太”地区为主战场的全球博弈新环境。基于印度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和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莫迪政府提出了“印度的21世纪”强国目标。莫迪的强国目标可分为南亚地区霸权、扩大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势力范围以及扩大全球影响力三个层面。对外安全行为选择上,莫迪政府为了重塑南亚霸权,怀柔政策与军事手段同时使用;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强调以军事实力为基础而开展对外安全合作;在全球范围内突出更广阔范围的安全外交与合作。这一时期,印度相比冷战后时期(1991-2014)在地区霸权权力的护持上更突出了军事手段,在“印—太”地区及全球范围内的对外安全外交和合作上更加突出军事合作和军事实力的构建。总体而言,印度历届政府在对外战略中体现了有限进攻性权力政治思维,印度的进攻性权力政治思维受到了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国际环境为实现其权力政治目标的便利性的限制。在不同的国际政治环境下,印度相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弱是不同时期权力政治目标形成的基础,两者间形成了一种正相关关系:从阶段对比而言,当相对经济实力越强时,其制定的对外权力政治目标越大。在对外安全行为的选择上,当印度权力政治目标越大时,其依靠军事武装手段来实现该目标的选择越少,权力政治目标的大小与军事武装手段的选择成反相关关系;相反,当权力政治目标越大时,印度对外安全外交与合作成选择越多,两者间又成正相关关系。
杨值珍[10](2007)在《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印关系》文中指出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邦。发展中印关系是中国发展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和第三世界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正处在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中印关系有利于我们尽量延长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对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对中印关系的研究也不例外。尽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加强了中印关系的研究,但其成果仍然与中印这样两个邻国的实际不相称。因此,对中印关系加以考察和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印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中,既有友好合作的岁月,也有兵戎相向的时期。可以说,中印关系是大起大落的。但是,和平与友好仍然是中印关系的主流。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在曲折中得到了全面发展。政治上,两国确立了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框架;经济上,两国年经贸总额已经超过200亿美元,并确立了2010年达到400亿美元的目标;安全上,两国在边境地区建立了信任措施,两军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文化上,2006年的“中印友好年”将中印文化交流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潮。一句话,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全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交待选定本课题的原因、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创新等内容。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从回顾中印关系的历史着手,分四个阶段全面梳理了冷战结束以前中印关系的发展脉络,力求从宏观上把握中印关系的发展状况,探究中印关系的发展规律。通过考察冷战结束以前中印关系的发展历史,认为稳定性和非稳定性的统一是中印关系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第二章从分析冷战结束后的时代特征着手,从两个方面梳理和分析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的发展状况。通过梳理中印关系的曲折发展过程和分析中印关系全面发展的表现,认为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正在走向理性与成熟。第三章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中印关系发展的原因。通过分析中印两国的互补利益和互斥利益,认为中印两国国家利益的互补远远大于互斥。但是,两国国家利益的互斥仍然不能忽视。为了推进中印睦邻友好,中印两国必须进一步拓展两国互补利益,正确面对并妥善处理两国的利益互斥。第四章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分析了中印两国各自和彼此的认知。通过分析和对比,认为社会认知是影响中印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印两国特别是印度应该从历史和现实中加以学习,正确认知自己,公正看待对方,纠正错误认知,树立客观认知。这是保持中印关系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第五章分析了中印关系与外部力量的互动。通过具体分析中印美、中印俄和中印巴这三个三角关系,认为冷战结束以来,各三边关系出现了良性互动的趋势,外部因素对中印关系的影响有所减弱,但是外部因素对中印关系的消极影响仍然严重。为了保持中印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印两国有必要进一步营造促进中印睦邻友好的外部环境。第六章主要分析如何发展中印睦邻友好关系。通过分析冷战结束以来印度的对华政策,对中印关系的发展走向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中印关系在中国总体外交布局中的地位,认为中国应该以两手准备应对印度对华的两面性政策。结论部分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印关系的发展得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认为:(一)中印之间利益互补远远大于两国的利益互斥,未来的中印关系不太可能出现大的起伏,但是两国之间的局部利益冲突仍然不可避免,两国之间的关系将呈现“微波荡漾”状态。(二)中印之间已经初步形成了睦邻友好关系的新局面,但是,这种睦邻友好关系是一种“带病的睦邻友好关系”。(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解决的难度尚大,如果中印两国都不做出实质性的让步,中印边界问题基本上没有解决的可能性。(四)印度对华认知中的错误与偏见一时难以纠正,平衡政策仍然是印度对华政策的主导政策,两面性是印度对华政策的特点。(五)中印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亚洲合作,建立类似于欧盟的“亚洲联盟”。
二、新时期的中印巴关系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的中印巴关系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以及研究难点 |
第一章 “西进”视野下的印度洋战略环境 |
第一节 印度洋地区的地理特性 |
一、印度洋独特的地理构造 |
二、突兀的南亚次大陆 |
三、规律性的印度洋季风和洋流 |
四、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
第二节 环印度洋的全球地缘政治“破碎地带” |
一、印度洋地区的范围和国家组成 |
二、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生态 |
第三节 印度洋地区国际战略地位步入快速上升通道 |
一、“印太”概念勃兴 |
二、印度洋地区战略地位快速上升的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相关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在印度洋历史足迹及当前战略新姿态 |
一、中国在印度洋历史足迹 |
二、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战略新姿态 |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中国国家大战略的顶层设计 |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外交重心的调整 |
二、“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战略新布局 |
第三节 国际社会对中国“西进”印度洋的“错误知觉” |
一、“错误知觉”相关表征 |
二、“错误知觉”的现实背景 |
三、“错误知觉”之批判 |
四、相关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和战略意义 |
第一节 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 |
一、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利益 |
二、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环境 |
三、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机遇 |
四、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能力和理念 |
第二节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意义 |
一、“西进”印度洋: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 |
二、“西进”印度洋:中国海洋战略(海权战略)的生长点 |
三、“西进”印度洋: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及经济转型的新布局 |
四、“西进”印度洋:中国“和谐世界”理念及大国作为的“试验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进”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现实及相关挑战 |
第一节 南亚地缘政治经济特征 |
一、一个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 |
二、“一家独大”的地区政治经济格局 |
三、一种复杂的地区安全局面 |
四、相对低效的地区合作机制及一条明显的区域裂痕 |
第二节 南亚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 |
一、南亚是“一带一路”战略图景中的海陆交汇地带 |
二、南亚是中国构建和谐周边的重点地区和难点地区 |
三、南亚是中国大西部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地缘依托 |
第三节 当前中国在南亚周边面临的相关挑战 |
一、地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
二、印度相关博弈动态令中国承压 |
三、美国对华“再平衡”在“印太”空间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进”视野下的印度因素以及中印战略对接问题 |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与“季风计划”战略对接:有效政策选项抑或伪命题 |
一、相关动态与学者策论 |
二、研究评析和相关问题 |
三、“季风计划”及其内在局限性 |
四、印度的“门罗主义”和地缘政治焦虑 |
五、印度的“对冲策略”和“战略模糊”手段 |
六、印度的“制衡者”和“监管者”角色 |
第二节 现阶段中印新型强邻关系的定位 |
一、中印关系中的复杂问题 |
二、在中印关系多重属性中居支配地位的是互为强邻的地缘政治属性 |
三、对印政策应有的整体性战略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进”视野下的巴基斯坦角色以及中巴经济走廊问题 |
第一节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巴基斯坦 |
一、巴基斯坦国家概况 |
二、“一带一路”视野下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 |
第二节 “中巴经济走廊”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
第三节 对瓜达尔港的相关思考 |
一、中国与瓜达尔港的历史渊源 |
二、对中国而言,瓜达尔港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的战略价值 |
三、对瓜达尔港的几点看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进”视野下中国“陆海相撑共进”战略路径探讨 |
第一节 中国“西进”视野下的“合小稳大”的南亚融合战略 |
一、促进地缘意义上中国与南亚的多个维度融合 |
二、中国的南亚战略诉求应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层面 |
三、中国的南亚战略取向不应“合小攻大”却要“合小稳大” |
第二节 中国“西进”视野下的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 |
一、对印度洋战略环境两种认知误区 |
二、当前中国在印度洋安全合作局面及其成因 |
三、印度洋安全架构新构想:协治安全 |
四、印度洋安全的大国协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讨论 |
五、中国促成印度洋安全的大国协治的初步思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2)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历史遗产:印度周边外交思想传统 |
1.1 古代印度的遗产: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 |
1.1.1 “曼荼罗”理论 |
1.1.2 “曼荼罗”理论在现代印度的运用 |
1.2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寇松主义” |
1.2.1 印度中心论 |
1.2.2 “斜坡理论”与“缓冲国理论” |
1.2.3 “寇松主义”在当代——“新寇松主义” |
1.3 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 |
1.3.1 独立后的“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 |
1.3.2 南亚版“门罗主义” |
1.3.3 “古杰拉尔主义” |
第二章 现实动力:印度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 |
2.1 莫迪政府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大国的雄心 |
2.1.1 “有声有色的大国”战略定位的继承 |
2.1.2 大周边为印度大国追求提供战略支撑 |
2.1.3 为印度大国的崛起打上莫迪的印记 |
2.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安全追求:双重的保障 |
2.2.1 大周边的传统安全 |
2.2.2 大周边的非传统安全 |
2.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经济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 |
2.3.1 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 |
2.3.2 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 |
2.3.3 大周边地区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2.4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软实力拓展 |
2.4.1 印度软实力的内涵 |
2.4.2 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政策中地位的演变 |
2.4.3 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地区的运用 |
第三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 |
3.1 南亚——追求地区霸权 |
3.1.1 实施背景——“印度中心论” |
3.1.2 核心利益关切 |
3.1.3 路径选择 |
3.1.4 效用评估 |
3.2 东向——“东向行动政策” |
3.2.1 实施背景——“东向政策”的深化 |
3.2.2 核心利益关切 |
3.2.3 路径选择 |
3.2.4 效用评估 |
3.3 西向——“西联”政策 |
3.3.1 实施背景——中东地区形势及印度政策传统 |
3.3.2 核心利益关切 |
3.3.3 路径选择 |
3.3.4 效用评估 |
3.4 北向——莫迪政府“大中亚”政策 |
3.4.1 实施背景——“大中亚”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4.2 核心利益关切 |
3.4.3 路径选择 |
3.4.4 效用评估 |
3.5 南向——莫迪政府东南非洲与西南印度洋地区政策 |
3.5.1 实施背景——南向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5.2 核心利益关切 |
3.5.3 路径选择 |
3.5.4 效用评估 |
第四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评估 |
4.1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
4.1.1 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 |
4.1.2 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
4.1.3 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 |
4.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4.2.1 体系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 |
4.2.2 地区层面潜在风险 |
4.2.3 印度国家层面面临挑战 |
4.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
4.3.1 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 |
4.3.2 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 |
4.3.3 大周边外交政策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 |
第五章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及中国对策思考 |
5.1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 |
5.1.1 地缘上的防范对象 |
5.1.2 经济上的合作伙伴 |
5.1.3 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 |
5.2 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应对中国的举措 |
5.2.1 在双边历史问题上立场强硬 |
5.2.2 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 |
5.2.3 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 |
5.2.4 在周边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
5.2.5 与日本强化合作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
5.3 中国对印度战略评估与对策思考 |
5.3.1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 |
5.3.2 关于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第一节 问题由来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研究概况 |
二 主要进展和基本观点 |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创新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学术创新 |
一 研究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印度国家身份及其南亚政策 |
第一节 印度国家身份定位与发展 |
一 国家身份界定及相关理论 |
二 政治精英对印度国家身份认知的演变 |
第二节 印度南亚政策 |
一 知觉、错误知觉与外交决策 |
二 印度南亚政策的形成及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印度外交战略及对华政策调整(2000‐2018)---基于《印度外交年报》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印度的外交战略布局 |
一 21世纪初印度外交战略布局 |
二 2008 年后印度外交自我定位 |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的外交重心 |
第二节 印度对华政策定位 |
一 印度对中国国家身份的界定(1998‐2018) |
二 印度对印中关系的定位(2000‐2018) |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对华认知的转变(2014‐2018)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及态度的演变 |
第一节 争议观望期(2013年10 月--2015年7 月) |
一 印度政治精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 |
二 印度官方回应 |
三 印度的战略盘算 |
第二节 不合作期(2015年7月--2017年5月) |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关切 |
二 印度对中国在印度周边推进互联互通的安全关切 |
三 印度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消极合作态度 |
第三节 抵制抗衡期(2017年5 月--2018年5 月) |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关切升级 |
二 印度对洞朗事件的认知 |
三 印度对中国‐马尔代夫关系的关切 |
四 印度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在印度周边地区影响力提升的忌惮 |
第四节 竞争合作期(2018年5 月—至今) |
一 印中首脑武汉会晤的积极意义 |
二 印度大国外交平衡政策回归对印中关系的积极影响 |
三 体现印度合作倾向的其他积极因素 |
四 印巴领土纠纷投射在中巴经济走廊主权关切的不利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应对 |
第一节 印度版“一带一路”概念及主张 |
第二节 “邻国优先”政策下印度版“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 |
一 印度强化与邻国关系以维护地区影响力 |
二 印度与邻国互联互通代表项目 |
三 “邻国优先”政策下的“印度优先”先决条件 |
四 对邻国“印度优先”预期落差的积极应对 |
第三节 印度抗衡“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他举措 |
一 印日联盟及“亚非增长走廊” |
二 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 |
三 “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盟 |
四 重新审视非洲及中亚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印度认知的因素及印度视角下双边关系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错误知觉产生的原因 |
一 身份定位 |
二 互信缺乏 |
三 历史积怨 |
四 西方舆论 |
第二节 印度视角下印中关系发展趋势 |
一 印度学界及智库对双边关系发展的研判 |
二 “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度政治精英对双边关系走向的认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分析 |
0.2.1 上合研究文献综述 |
0.2.2 上合扩员研究文献综述 |
0.3 研究框架与整体结构 |
0.4 研究重点和创新 |
0.5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合组织扩员:动力与阻力 |
1.1 上合组织的发展历程 |
1.2 上合组织的三大特征 |
1.2.1 独具特色的指导原则 |
1.2.2 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 |
1.2.3 不断拓展的功能领域 |
1.3 上合扩员的必要性 |
1.3.1 扩员是地区组织发展的普遍规律 |
1.3.2 扩员是各观察员国的迫切要求 |
1.3.3 扩员是上合深化合作的必然路径 |
1.4 上合扩员的现实障碍 |
1.4.1 上合组织的现有缺陷与不足 |
1.4.2 中俄在上合的关系:“两驾马车” |
1.4.3 中俄对扩员的看法:各执一词 |
1.4.4 中俄围绕扩员的博弈:协调一致 |
1.5 上合扩员的曲折过程 |
1.5.1 出台法律文件:程序与标准 |
1.5.2 挑选扩员对象:蒙、伊、印、巴 |
1.5.3 确定最终结果:争议与一致 |
第二章 印度与巴基斯坦加入上合:过程与动机 |
2.1 印度加入上合的过程 |
2.1.1 印度与上合的互动历史 |
2.1.2 印度与上合的互动特征 |
2.2 印度加入上合的动机 |
2.2.1 三大现实动机 |
2.2.2 三种战略动机 |
2.3 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的过程 |
2.4 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的动机 |
2.4.1 争取经济发展机会 |
2.4.2 获得反恐行动支持 |
2.4.3 寻求对印度的战略纵深 |
2.4.4 减轻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依赖 |
第三章 上合组织扩员的影响:收益与风险 |
3.1 上合组织扩员的整体收益 |
3.1.1 地缘政治影响力全面提高 |
3.1.2 经济合作空间更加广阔 |
3.1.3 安全合作范围显着扩大 |
3.1.4 能源俱乐部或有望成立 |
3.1.5 政治合法性有所加强 |
3.1.6 印巴冲突有望得到控制 |
3.1.7 域外大国在中亚的存在将被削弱 |
3.2 各成员国的个体收益 |
3.2.1 中国的个体收益 |
3.2.2 俄罗斯的个体收益 |
3.2.3 中亚成员国的个体收益 |
3.3 上合组织的整体风险 |
3.3.1 决策与行动能力更低效 |
3.3.2 组织与财政负担更沉重 |
3.3.3 成员国身份认同更模糊 |
3.3.4 印巴冲突或有损组织的一致性 |
3.4 各成员国的个体风险 |
3.4.1 中国的个体风险 |
3.4.2 俄罗斯的个体风险 |
3.4.3 中亚各成员国的个体风险 |
第四章 中俄印在上合的三边关系:理论与现实 |
4.1 中俄印“战略三角”:起源与现状 |
4.1.1 理论起源与现实发展 |
4.1.2 研究现状及既有不足 |
4.2 中俄印互动的分析框架:变量与模型 |
4.2.1 研究价值与便利条件 |
4.2.2 五大变量与四种模式 |
4.3 中俄印互动的四种模式:内涵与表现 |
4.3.1 战略三角 |
4.3.2 “两驾马车” |
4.3.3 两相分化 |
4.3.4 俄罗斯主导 |
4.4 上合成员国对四种模式的偏好:次序与缘由 |
4.4.1 俄罗斯的偏好次序 |
4.4.2 中国的偏好 |
4.4.3 印度的偏好 |
4.4.4 中亚各成员国的偏好 |
4.5 偏好排序与现实预测 |
第五章 扩员后上合组织的应对:改革与创新 |
5.1 上合组织的内部调适:完善与改革 |
5.1.1 完善与改革现有制度与原则 |
5.1.2 落实与扩大经贸与金融合作 |
5.1.3 整合与扩展反恐与安全合作 |
5.1.4 培育身份认同和共同体意识 |
5.1.5 做好预防、调解印巴矛盾的准备 |
5.2 上合组织的对外交往:对接与开创 |
5.2.1 与联合国各机构:深化伙伴关系 |
5.2.2 与本地区其它机制:全面战略对接 |
5.2.3 与毗邻地区的合作机制:落实合作意向 |
5.2.4 与欧美主导的发展机制:寻找共同利益 |
第六章 中国语境下的扩员:对策、认知与新视野 |
6.1 中国在上合扩员后的应对策略 |
6.1.1 提高在上合内的议程设置能力 |
6.1.2 主导研究成员国冲突协调机制 |
6.1.3 加快对接中国主导的其它地区机制对接 |
6.1.4 加强与俄罗斯在上合内外的协调 |
6.1.5 在两大优势领域集中发力 |
6.1.6 借青岛峰会推动开发银行等议题的突破 |
6.2 中国新时代外交战略语境下的上合扩员 |
6.2.1 “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扩员 |
6.2.2 亚洲安全观与上合扩员 |
6.2.3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上合扩员 |
6.3 中国的上合研究新视野 |
6.3.1 国际制度新视野 |
6.3.2 地区整合新视野 |
6.3.3 中俄印战略三角新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基本统计 |
2.1 样本分布 |
2.2 报道篇幅 |
2.3 稿件来源 |
2.4 发稿地点 |
2.5 消息来源 |
3 议题分析 |
3.1 政治议题 |
3.2 经济议题 |
3.3 军事议题 |
3.4 文化议题 |
3.5 社会议题 |
3.6 环境议题 |
3.7 科技议题 |
小结 |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国家利益 |
5.2 市场压力 |
5.3 政党政治 |
5.4 西方文化 |
5.5 职业理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样本摘要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
(6)“一带一路”视野下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及地区形势发展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在南亚的战略关切及学界的智力支持 |
(一) 当前及未来, 中国对南亚将保持较高战略关切 |
(二) 学界研究概览及本文的分析框架 |
1. 学界南亚研究的简要回顾 |
2. 本文的概念界定及分析框架 |
二、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多维观察 |
(一) 南亚地理空间: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和陆海兼备的地缘属性 |
(二) 地区权力结构:“一家独大”下的“非对称性”及“中心性” |
(三) 国家互动中的关系结构:中心—边缘的多组非对称相互依赖 |
(四) 地区安全态势:三大痼疾持续发酵, 两种安全互为交织 |
(五) 区域合作机制:相对低效的地区合作机制 |
(六) 区域内外战略关联:博弈互动日益复杂、南亚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
三、南亚地区形势发展近期动态 |
结论 |
(7)21世纪初印度亚太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印度的大国理念与亚太地区 |
第一节 印度的大国理念 |
一、 大国理念的传承 |
二、 大国目标与亚太 |
第二节 印度的亚太观 |
一、 印度版亚洲主义 |
二、 政治精英对亚太地区的认知 |
第三节 印度亚太战略指导思想探索 |
一、 尼赫鲁的思想 |
二、 印度民族主义者的思想 |
三、 印度自由主义者的思想 |
第二章 印度亚太战略的决定性因素 |
第一节 印度国家实力的变化 |
一、 硬实力的提升 |
二、 软实力的来源 |
第二节 亚太地区的变革 |
一、 亚太地区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 亚太地区权力结构的调整 |
第三章 印度亚太战略综述 |
第一节 印度与亚太国家合作概要 |
第二节 印度亚太战略思维变革 |
第三节 印度亚太战略目标 |
一、 追求战略自主和多极秩序 |
二、 获取权力平衡 |
三、 追寻民主价值观 |
四、 谋求海洋大国 |
五、 构建势力范围 |
第四章 印度亚太战略中的亚太大国 |
第一节 印度与美国 |
一、 印度对美国的战略定位 |
二、 印度发展同美国关系的动力 |
三、 印美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 |
四、 印美关系展望 |
第二节 印度与中国 |
一、 印度对中国的战略定位 |
二、 印中友好的基本态势 |
三、 印度发展同中国关系面临的困境 |
四、 印中关系认知 |
第三节 印度与俄罗斯 |
一、 印度对俄罗斯的战略定位 |
二、 印俄关系的基本态势 |
三、 印度发展同俄罗斯关系的动力 |
四、 印俄关系认知 |
第四节 印度与日本 |
一、 印度对日本的战略定位 |
二、 印日关系的基本现状 |
三、 印度发展同日本关系的动力 |
四、 印日关系展望 |
第五章 印度亚太战略中的亚太多边组织 |
第一节 印度与东盟 |
一、 印度对东盟的认知和态度 |
二、 印度扩大与东盟合作的动力分析 |
第二节 印度与东亚峰会 |
一、 印度对东亚峰会的认知 |
二、 印度参与东亚峰会的基本动因 |
第三节 印度与上海合作组织 |
一、 印度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基本态度 |
二、 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动因分析 |
第四节 印度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一、 印度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若干理由 |
二、 印度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立场 |
三、 印度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吸引力 |
第六章 印度亚太战略中的亚太其它国家 |
第一节 印度与东北亚的韩国 |
一、 印韩关系的基本态势 |
二、 印韩战略关系评估 |
三、 印韩关系的未来走向 |
第二节 印度与西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 |
一、 印度与澳大利亚关系的现状 |
二、 印澳关系发展的动力 |
三、 印澳关系认知 |
第三节 印度与西南太平洋的新西兰 |
一、 印度与新西兰关系的变革 |
二、 印度发展与新西兰关系的动因 |
三、 印新关系认知 |
第七章 印度亚太战略实施效果评析 |
第一节 印度亚太战略实施的影响 |
一、 改变了亚太地区的权力构成和格局 |
二、 提升了自身实力,扩大了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
三、 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外部环境 |
四、 促使中国周边局势更加复杂 |
第二节 印度亚太战略实施面临的挑战 |
一、 印度国内的诸多问题 |
二、 印度与周边国家关系问题 |
三、 南亚地区的安全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 |
一、莫迪政府之前中印关系 |
(一)曼莫汉·辛格的印度国大党政府对华外交政策 |
(二)瓦杰帕伊的印度人民党政府对华外交政策 |
二、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调整 |
(一)政治上:靠近大国、施压小国 |
(二)安全上:对华施压、态度强硬 |
(三)外交上:从不结盟到战略自主 |
(四)经济上:经贸合作稳步推进 |
(五)文化上:加强交流,提升软实力 |
三、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特点 |
(一)具体性 |
(二)进攻性 |
(三)不对等性 |
第二章 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 |
一、决策者个人性格的影响因素 |
二、国家内部层面的影响因素 |
(一)人民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基础 |
(二)人民党的国家战略目标 |
(三)印度国内经济政治的良性发展 |
(四)印度对华威胁的感知与认知 |
三、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国际因素 |
(一)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地区地缘政治因素 |
(二)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中国因素 |
(三)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域外大国因素 |
第三章 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 |
一、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影响 |
(一)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
(二)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对亚太地区关系的影响 |
二、莫迪政府对华政策面临的问题 |
(一)政治上:联美制华与“不结盟”外交的“战略困境” |
(二)经济上:面临“中国威胁”与发展经济的“合作困境” |
(三)安全上:“一带一路”与安全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有限进攻性权力政治与印度对外安全行为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议题与假设 |
三、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外关于印度对外战略的研究 |
(二) 国内外关于印度外交关系的研究 |
(三) 国内外关于对外(安全)行为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五、全文结构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分析框架:有限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政治与国家对外行为 |
一、概念解析 |
(一) 权力、政治权力与权力政治 |
(二) 国家行为、国家对外行为与国家对外安全行为 |
二、有限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观 |
(一) 现实主义的四种权力政治观 |
(二) 有限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观 |
三、有限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政治与对外行为的关联性 |
(一) 有限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政治与国家对外行为 |
(二) 有限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政治与印度对外安全行为的关联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独立后印度权力政治目标的演变 |
一、尼赫鲁时期印度争做“第三权力大国”(1947-1966) |
(一) 平衡于美苏之间,谋求与美苏同等的权力地位 |
(二) 谋求第三世界领导权 |
二、“英-拉·甘地”时期印度要做实地区权力霸主( 1966-1990) |
(一) 谋求对巴基斯坦的绝对权力优势 |
(二) 推行“印度版的门罗主义”,谋求南亚霸权 |
(三) 觊觎印度洋的海洋霸权 |
三、冷战后印度争做世界性权力大国(1991-2014) |
(一) 扩大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
(二) 获取公开的核威慑权 |
(三) 增强对印度洋的控制力 |
(四) 提高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
四、莫迪时期“印度的21世纪”强国目标(2014-2017) |
(一) 实施“邻国优先”政策,强化地区霸权 |
(二) 扩大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权力范围 |
(三) 借力大国外交,扩大全球影响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印度权力政治目标确立的主要因素 |
一、经济实力是印度权力政治目标确立的基础 |
(一) 尼赫鲁时期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1947—1966) |
(二) “英—拉·甘地”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1966—1990) |
(三) 后冷战时期印度的经济发展成就(1991-2014) |
(四) 莫迪时期印度经济的新发展(2014-2017) |
二、国际环境是印度确立权力政治目标的外部条件 |
(一) 尼赫鲁时期的国际环境(1947-1966) |
(二) “英-拉·甘地”时期的国际环境(1966-1990) |
(三) 后冷战时期的国际环境(1991-2014) |
(四) 莫迪时期的国际环境(2014-2017)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权力政治目标下印度对外安全行为的选择 |
一、争做“第三权力大国”目标下的对外安全行为(1947-1966) |
(一) 以全球层面的安全外交与合作为主 |
(二) 以地区层面的领土军事斗争为辅 |
(三) 尼赫鲁时期对外安全行为的特点 |
二、做实地区权力霸主下的对外安全行为(1966-1990) |
(一) 以地区军事斗争与武装威慑为主导 |
(二) 以跨地区的准军事结盟为支撑 |
(三) 全球层面安全外交与合作的弱化 |
(四) “英—拉·甘地”时期对外安全行为的特点 |
三、争当世界性大国目标下的对外安全行为(1991-2014) |
(一) 提升全球层面的军事外交与合作 |
(二) 努力主导跨地区安全合作机制 |
(三) 在低烈度武装斗争基础上开展地区和平外交 |
(四) 建立核武装,提升本国军事实力 |
(五) 后冷战时期对外安全行为的特点 |
四、“印度的21世纪”强国目标下的对外安全行为(2014-2017) |
(一) 怀柔政策与军事手段并用,重塑南亚霸权 |
(二) 突出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安全合作 |
(三) 以安全合作为重点,深化拓展全球外交 |
(四) 莫迪时期对外安全行为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本研究的发现 |
(一) 有限进攻性权力政治思维主导着独立后印度的对外战略 |
(二) 印度对外安全行为的选择路径遵循“实力--目标--对外安全行为”的逻辑 |
(三) 印度国家实力的强弱与印度权力政治目标成正相关关系 |
(四) 印度对外权力政治目标与对外安全行为中军事武装手段的运用成反相关关系 |
(五) 地区霸权是印度有限进攻性权力政治目标的“底线” |
(六) 控制印度洋是印度实现全球权力政治目标的关键 |
二、本研究未尽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
(一) 对外安全行为对促进印度实力增长和权力政治目标实现的有限作用论述尚浅 |
(二) 国内政治因素对权力政治目标制定与对外安全行为选择的影响论述不足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一、中文着作(含译着、研究或咨询报告) |
二、外文着作(含研究或咨询报告) |
论文类 |
一、中文论文(含学位论文) |
二、外文论文(含网络和报刊文章) |
网站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印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印关系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古代中印友好交往 |
第二节 英印政府时期的中印关系(1849-1947) |
第三节 印度独立初期的中印关系(1947-1949) |
第四节 冷战时期的中印关系 |
第二章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的新发展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对国际关系和时代特征的影响 |
第二节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的曲折发展 |
第三节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 |
第三章 中印国家利益的互补与冲突 |
第一节 中印政治安全利益的互补 |
第二节 中印政治安全利益的矛盾与冲突 |
第三节 中印经济利益的互补 |
第四节 中印经济利益的矛盾与摩擦 |
第五节 中印文化利益的互补 |
第四章 中印两国社会认知比较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印度的自我认知 |
第二节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自我认知 |
第三节 冷战结束后印度对中国的认知 |
第四节 冷战结束后中国对印度的认知 |
第五章 中印关系与外部力量的互动 |
第一节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印三国的博弈 |
第二节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与俄国的互动 |
第三节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与巴基斯坦的互动 |
第六章 发展中印睦邻友好关系 |
第一节 中印关系的前景展望 |
第二节 发展对印关系的战略意义 |
第三节 促进中印睦邻友好的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新时期的中印巴关系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D]. 冯传禄. 武汉大学, 2016(01)
- [2]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D]. 张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3]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D]. 张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D]. 李亮. 兰州大学, 2018(11)
- [5]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6]“一带一路”视野下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及地区形势发展观察[J]. 冯传禄. 南亚研究, 2017(03)
- [7]21世纪初印度亚太战略研究[D]. 师学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8]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分析[D]. 刘青青. 河南大学, 2019(01)
- [9]有限进攻性权力政治与印度对外安全行为关联性研究[D]. 陈邦瑜.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10]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印关系[D]. 杨值珍. 中共中央党校,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