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先驱——纪念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00周年

无线通信先驱——纪念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00周年

一、无线通信的先驱——纪念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0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吕春月[1](2020)在《东北沦陷时期关东军邮政检查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邮政检查制度起源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日本也于一战期间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邮政检查。及至九一八事变,为统一东北舆论及阻断“不利”信息传播,日本关东军便如法炮制在东北各沦陷区实施邮政检查制度,并由关东宪兵队具体执行。关东宪兵队根据形势不断强化检查的力度、加大检查的范围,对东北在住所有人实施侵犯通信秘密的邮政检查活动,“有效”防止了伪满洲国实态的传播、日本侵略野心的传播,并在关东军的“消极”防谍、“积极”防谍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极大地加深了中日两国人民乃至在东北生活的其他国人的苦难。

徐立特[2](2020)在《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文中认为从开启“新海军”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海军经历了从籍籍无名到世界第一的巨大转变。这一发展历程固然会受到美国优越的自然禀赋、经济实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国内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人才优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也离不开海军思想、海军战略、海军建设与海军行动四位一体的相互配合与推动。海军思想是美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智力资源与潜在动力;海军战略是海军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作为美国海权推进的总体规划,是美国海军发展运筹帷幄的关键因素;海军建设和海军行动检验、强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海军思想与海军战略,体现了美国海军独霸全球的实践路径。第1章海军思想:从华盛顿到马汉海军思想是美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智力资源与潜在动力。尤其是马汉的海军思想,甫一出世便风靡全球,成为各大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强心剂。马汉海权思想的横空出世并不是偶然的,从华盛顿、亚当斯与杰斐逊,到西奥多·罗斯福时期,海军建设随着国家发展目标的转型而强化升级,海军思想也围绕着美国的军事扩张与海外商业发展战略演进而不断更新。到马汉时代,他成功地整合了海军历史与海上战争经验的特有规律——尽管这些规律有不少是片面的和不充分的,但依旧比较成功地在海权与大国实力增长之间建立起正向联系。在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与瓜分世界的进程中,体现了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时期国际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马汉的海权思想在空间-制海权-商业扩张-海外基地之间构建了话语体系,就海权思想而言,是比较完整的,并且存在着不断自我修补的余地,其影响力直至今日依然发挥着效力。第2章海军战略:从西奥多·罗斯福到富兰克林·罗斯福海军战略是海军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作为美国海权推进的总体规划,是美国海军发展运筹帷幄的关键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海军战略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而不断演进。西奥多·罗斯福在其整个总统任期内,都以将美国海军建设成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大海军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伍德罗·威尔逊的海军战略不似罗斯福那样明显和激进,他反复强调的是公海航行自由,为全球性自由贸易的推进提供必要条件。以海洋自由为口号,以商船和护航舰队为手段,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交战双方供应战争物资,提升美国经济实力。同时,受战争双方不断扩张海军的影响,威尔逊政府提出了建立“最强大海军”的目标。作为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迅速将海军战略由攻势制海战略转变为防御制海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岌岌可危的战争威胁面前,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实行中立战略,保存了美国海军实力。罗斯福认为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卷入战争,而要想取得胜利,必须采取“控制海洋”战略。参战后,在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军事压力面前,出于对国家利益与战场态势的考虑,罗斯福采取了“大西洋优先”战略,把重心放在欧洲,进行跨大西洋航道护航,在太平洋战场采取灵活太平洋战略,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政策。同时,罗斯福继续坚持海权战略,拒绝了派遣远征军参加大陆作战的主张。这些战略的实施,对调配战争资源、保障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第3章海军建设:从新海军到《两洋海军法案》在1882-1945年的这段时期内,美国历届政府的决策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海军发展寄予厚望。19世纪80-90年代,新海军建设成为美国海军发展的显要标志,美国海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造舰高峰。西奥多·罗斯福是热忱的大海军主义者,他不仅为海军建设提出计划、建议并为之游说国会,还亲自在海军战争学院召开舰船设计会议,就建造新舰的设计方案出谋划策。在海军建设上,威尔逊不仅关注到美国可以从海军扩建计划中获取大量利益,还观察到包括日本、英国在内的列强正掀起不可抑制的海军扩建热潮,于是迅速确立起两洋战略,两洋战略配合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美国海军战略又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进一步推动了美国海军建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并没有阻止任何海军强国的扩军步伐。处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更是把壮大海军作为增加就业、刺激经济的有效手段,这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出的工业复兴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顺应海上作战形式的变化,大力推进航空母舰建设,成为美国海军夺取制海权的重要保障。第4章海军行动: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以来,美国海军从一支孤立主义海军发展为全球性海军,并确立起在全球海域的支配地位,这一过程是伴随着美国海军行动展开的。美西战争是美国海军对外扩张的开端,战争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与殖民权益,激发了美国的扩张野心。此后,即便有时会变换形式,但美国本土之外的对外扩张之路就此开启。美国迟至1917年才决定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一方,在战争中,检验了美国海军的建设成果,验证了美国海军战略,也推动了美国海军的军事变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汉所倡导的美国海权优势得以尽显,美国彻底冲破了孤立主义的束缚,在大西洋战场与太平洋战场两线作战,在大西洋实行反潜战,在太平洋实行潜艇战,并顺应海军军事变革需要,建立快速航母战斗群。第二次世界大战充分体现了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对海军力量的支撑作用。美国的海军行动,实践并超越了马汉的海权理论,推动了海军作战战术的革新,通过对战争的参与,美国海军深刻体会到并践行了以航空母舰为作战核心取代以战列舰为作战核心的海军军事变革。这些海军行动为二战后美国海军独霸全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思想基础。第5章海洋、海军与海权:历史与启示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经济意义上的,还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尤其是在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与大国竞争中,海洋的战略意义日渐凸显。在大国竞争过程中,海军的意义不言而喻,在影响海军建设的诸因素中,自然条件与经济禀赋、新兴技术与军事变革、国家战略与外部环境相对突出,大国海军的崛起通常离不开这些因素的支撑。自马汉创立现代海权理论以来,海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瞩目的焦点问题,也上升为很多国家的国家战略。海权论固然符合其提出时期的时代需求,在西方强国崛起过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海权论也有其时代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理论的自身局限性及其霸权本质上。

王健[3](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和混沌理论的高频无线通信选频技术》文中认为源于远程、无中继、低成本、部署灵活等独特优势,高频(HF)通信一直在军用通讯、抢险救灾、全球广播等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新一代HF通信系统上,智能化是公认的关键特性。为满足未来智能HF通信系统长期规划和短期优化的选频需求,本文分别利用统计机器学习(SML)和混沌动力预测方法,建立了通信频率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报模型。本文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贡献如下:1.针对通信信道关键参数——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基于SML方法,建立了foF2月中值的亚洲区域精细化长期预测模型。该模型首次联合地磁倾角及其修正值建立了foF2空间动态变化映射,并利用太阳黑子数和10.7cm射电通量建立了foF2周年动态变化映射。对比国际参考电离层(IRI)的CCIR和URSI两类模型,所建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0.27MHz和0.23MHz,对应精度分别提升了2.90%和1.85%。2.在通信频率长期预测方面,建立了亚洲区域细粒度的最高可用频率(MUF)、最优可用频率(OWF)和最高可能频率(HPF)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SML方法建立了MUF传输因子的精细化预测模型,通过细粒化太阳活动参数并耦合地磁活动参数建立了OWF和HPF转换因子的预测模型。对比国际电信联盟(ITU)模型,MUF、OWF和HPF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1.18MHz,1.64MHz和1.06MHz,对应精度分别提升了10.89%,15.47%和9.10%。3.为实现通信频率的短期预报,首次利用Volterra级数自适应滤波方法,提出了基于混沌理论的foF2小时级动态预报模型。该模型能够在一个太阳自转周期27天训练数据的支撑下取得良好的预报结果,对比IRI的CCIR和URSI两类模型,所建模型预报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1.66MHz和1.59MHz,对应精度分别提升了31.38%和29.97%。4.在通信频率短期预报方面,利用混沌理论建立了MUF传输因子的自适应动态预报模型,并首次提出了基于地磁坐标的改进曲面样条插值方法,完成了预报关联参数的空间重构,集成时、空两方面技术最终实现了MUF的小时级动态预报。对比ITU模型,所建模型的预报均方根误差下降了1.87MHz,对应精度提升了12.63%。

孙璇[4](2020)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新科技革命是在新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科学范式的转变下,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与扩散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初以来,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新技术快速交织、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带来劳动关系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劳动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探索和深化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观照,从历史维度纵向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现实的维度阐发新科技革命中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特征,通过剖析新科技革命视域下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特征,探析我国劳动关系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促使劳动形态数字化、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推动高科技资本形成了新的积累和扩张的运动逻辑。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既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跃升,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用工管理、收入分配、工会改革、三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完善劳动立法、司法和执法,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王颖[5](2019)在《海蒂·拉玛:从性感影星到发明家》文中指出海蒂·拉玛是20世纪40年代的着名好莱坞影星,第一个全裸出镜的电影演员,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她发明了跳频扩频无线电通信技术,并于1942年获得专利。这项技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在二战中投入使用,但却在50年代被重新激活,最后成为今天在CDMA、WLAN、WiFi和蓝牙中广泛采用的通信技术。她的性感影星的身份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这项专利技术的及时应用和推广。海蒂·拉玛的遭遇折射了女性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艰难地位。

刘欣[6](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理查德·贡德曼,耿凌楠[7](2019)在《尼古拉·特斯拉:现代普罗米修斯的非凡人生》文中研究说明将以下人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托马斯·爱迪生、伽利尔摩·马可尼、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和尼古拉·特斯拉——与下列生平事迹相匹配:能说八种语言制造了首台交流电机研发出为长距离无线通信奠定基础的技术拥有约300项专利声称研发出了可终结一切战争的"超级武器"和每项都匹配得上的当然是特斯拉。意外吗?大多数人听过他的名字,但很少有人人对他在现代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地位有深入认识。

王沛[8](2017)在《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文中研究指明传真(Facsimile,简写为Fax)是将文字、图表、图形、相片等记录在纸面上的静止图像,通过扫描、编码、传输,在接收端重现与发送端相同或相似记录副本的一种通信方式。1843年,苏格兰发明家亚历山大·贝恩(Alexander Bain,1810—1877)制成世界上第一台传真机,近代传真技术随之经过了以接触式机械扫描和电化学还原为特征的真迹传真(1843—1902)和以光电扫描和照相还原为特征的图像传真(1902—1949)两个发展阶段,并在20世纪80年代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基础性技术之一。本研究运用科学史方法和期刊文献分析法,对1866年至1949年间传真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作了全面的历史考察。新发现230余种报刊的345篇文献和10余部图书专着,大大丰富了研究样本和内容,从而对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起源、代表人物、标志性事件、名词术语的汉化演变,以期刊媒介为主要载体的传入途径等给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研究结果。由此,将过去认为的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入时间从1898年的《知新报》提前至1895年的《闽省会报》;将名词术语的演变,由单一的两三个词汇增至34种,确认《科学世界》于1930年最先使用“传真”中文译名;将代表性传播者从斌椿(1804—?)、张德彝(1847—1918)、贝兰(Edward Belin,1876—1963)拓展到夏炎(?—?)、李书华(1890—1979)、毋本敏(1897—1962)、戈公振(1890—1935)、朱物华(1902—1998)等20余人;将主要传播媒介从单一的科技期刊,推广并延伸至所有文理综合、自然科学、电工电信、军事、新闻、出版等各种类型的期刊,扩展了认识维度;新增民国时期中国境内各条传真线路业务、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建立、中美战时国际传真线路的开通、国民政府邮电技术标准和远景规划提出、交通大学、中央大学、西北工学院和勷勤大学四校高等电讯工程教育等内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基于此,研究结论认为:(1)传真技术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66年至1911年的知识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出洋国人的见闻实录和简单消息报道。第二个时期是1912年至1925年的技术原理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海外留学生的试用经历和机件构造说明。第三个时期是1926年至1936年的实物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基于线路建设的电信业务介绍和政策探讨。第四个时期是1937年至1949年的本土化吸收和应用研究阶段,主要内容为围绕传真技术发展提出的行业应用前瞻、标准制定和后继技术讨论。(2)“传真”中文译名的确立,是传真技术东渐的重要标志。“传真”这一中文译名,起始于1868年的《初使泰西记》,历经“电气传字”、“电传笔迹”、“电传照相”、“电传形像”、“电送写真”等多角度汉化过程,其取材古辞,释以新意,语义不仅包含针对传真技术的功能性描述,同时有助于国人通过类比思想理解其技术原理。“传真”中文译名的最终确立,是伴随着传真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和应用而逐步完成的,是国人在其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筛选所得,客观反映了近代中国对这项技术的消化吸收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3)传真技术以期刊为主要传播媒介,以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为依托,支撑其在华传播的社会化。期刊通过选题策划、审稿把关、栏目设置、专辑出版,以其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学术性和专业性,贯穿于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各个历史时期。传真知识的引入坚持面向世界,经由期刊保持与国际主流技术的交流态势,并适时走上高等教育自主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之路,伴随着电讯工程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西迁,在中国形成了从华东、华南到西南、西北,从专科(交通电信专修科)到研究生(电信研究所)的地域广泛、层次齐全的传真技术人才培养体系。(4)传真技术的在华传播以维护国家电信权益为驱动,建立了近代中国面向经济社会需求的商业化技术引进范例。传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为解决象形文字传输的电报编码问题而主动引入的一种电信技术,其在华应用彻底消除了四码电报的诸多弊端,使中国免于支付因中文电报的密文传送产生的额外费用,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电信权益。以政府为主导的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等前沿技术企业的创办,不同于晚清以来军事先行的技术引进,而是以服务新闻行业为切入,建立面向社会的公众电信业务,以此寻求商业效益对技术的反哺,从而形成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一个特殊范例。

张昕妍[9](2016)在《我国早期机器人知识的传播与产业政策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机器人是全球高技术领域研发热点之一,创造机器人的目的就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人类身体和智慧的延伸。机器人是技术综合集成的产物,与生物体意义上的“人”没有任何关系。现代机器人是一种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自动化机器。回顾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反思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首先,本文探究了机器人及“Robot”一词的起源,主要将视角集中于近代机器人和现代机器人,机器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出技术集成以及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成效。其次,本文搜集整理了近代与机器人知识有关的报刊、小说、电影等资料,探析近代机器人作为一门知识而非技术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再次,从政策追踪的角度分析我国机器人的研发历程。进入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机器人的发展路线。从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逐步推出发展机器人技术的相关政策。“第七个五年计划”以发展工业机器人为主,“863计划”主要关注智能机器人技术。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机器人技术开始步入正轨。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重视机器人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最后,以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的研发作为案例,探讨了机器人立项前期的准备工作及所克服的种种困难。该项目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开拓了我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新领域。总体来看,我国机器人技术在发展初期,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共同发展,我国机器人在起步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成为国际尖端技术竞争的新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必将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郑燕[10](2014)在《人是媒介的尺度 ——保罗·莱文森媒介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媒介环境学派的第三代旗手保罗·莱文森的媒介思想作为研究的目标,用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剖析了莱文森在媒介环境学派中的地位及其主要的媒介思想,并结合我国的媒介技术应用和媒介环境进一步印证了莱文森具有历史关怀和富有洞察力的预见性理论,为我们当前的媒介研究寻求一个参考性的视野和研究的样本。在技术的变迁中,媒介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也总是在某些方面违背人的本性或者说诱惑了人本性中劣根性的张扬,所以说技术在实现人类对生活的种种美好理想的同时,也把我们推到更大的交流困境中。不少学者对此保持足够的警醒,比如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媒介就是对人的精神奴役和全面控制。对于媒介非人性化的一面,我们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因为媒介负面性的存在否定了传播技术的进步作用,否定了传播技术变迁中媒介不断趋向人性化的事实,从而对技术采取拒斥的态度,这是保罗·莱文森在倾其一生的媒介研究中坚持的态度与原则。他继承和发展了麦克卢汉媒介分析的研究视角,借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和卡尔·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的变革方案,提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变革是自然界动态进化过程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非唯一的决定性力量这一“软”决定论。莱文森对技术促进媒介形态的变革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构成媒介人性化趋势的根本原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媒介演化中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地选择和改进媒介,这是决定媒介使用、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展现了他积极乐观的媒介技术观,而且体现了媒介环境学派的核心思想,是莱文森最重要的媒介思想之一。同时他还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媒介功能的补救,从而使媒介越来越完美,越来越“人性化”。他的人性化趋势、补救性媒介、技术进化论思想使他成功地超越了麦克卢汉,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是后麦克卢汉主义第一人”。本文共分为五章。首先,将保罗·莱文森放置于媒介环境学派中,剖析了他在三代研究群体中的地位以及对前两代学人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在对待媒介、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上,莱文森继承了麦克卢汉“道德中立”的立场,在媒介即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并发展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定律思想,展开自己的“补救性”媒介理论。对自己的导师波兹曼,莱文森却没有那么听话,在学术旨趣和思想渊源上都大相径庭。在媒介形态上,波兹曼认为文字培养理性,图像降低思考,而莱文森却认为文字易受干扰,图像符合感知。对于技术催生的新媒介,波兹曼认为电子文化是对印刷文化的颠覆,而莱文森却认为是对印刷文化的补救。俩人最集中的对立,是在对待技术演化中人的地位的认识,波兹曼的态度是悲观的,人在技术发展中变得越来越无能为力,而莱文森却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的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进化论是莱文森媒介思想体系形成的关键。他深受芝加哥社会学派技术乐观主义思想的启蒙,康德的先验认识论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互动论为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他借鉴并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借用唐纳德·坎贝尔的生物进化三部曲推出自己的知识演化的三部曲,并对波普尔的3个世界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自己的3个“技术-世界”观念。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为他的媒介进化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他创造性地提出每一种媒介都是沿着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路径展开,沿着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尺度的方向上演进,比如文字的出现使得人类交流第一次超越了自身的生物边界,信息和思想跨越时空得以延展和流传,后继而来的印刷、报纸、电报、摄影术都在视觉上更趋向于人的交流需求,广播、电话、留声机则是在听觉上跨越时空满足人的需求,电影、电视从试听两个方面使得技术的发展趋于人的需求,后一种媒介是对前一种媒介不足的补偿。莱文森的数字传播思想与实践。相比于麦克卢汉和波兹曼,莱文森有幸目睹并参与了数字媒体发展的整个过程,他的主要论着也大多完成于世纪之交前后的十年,他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考察数字传播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影响。本文用了两章的篇幅来讨论他的数字媒介思想。手机作为补偿性媒介的集大成者,莱文森关注了移动性媒介给传统媒介和社会带来的巨大解构作用,手机的出现解放了人们远距离交流被困守在房间内的窘境,也让办公从固定的场所移至你所到的每一个地方。莱文森写作《手机》的时候是2004年,十年后的手机所带来的变革更是难以阻挡,它不仅仅作为媒介信息的传递者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社会的传统行业造成的冲击和颠覆令人震惊,创造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不仅如此,莱文森将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不同于网络聊天室、邮件、BBS等网络新应用创造性取名为“新新媒介”,以区别于互联网早期的应用。所谓新旧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有很多人对这一提法提出不同的看法,笔者也不尽赞同这一概念,但是这一概念的提出确实帮助我们能够更方便、直观地观察和研究以博客、推特、微博与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介形式。“新新媒介”人们也习惯地称之为“自媒体”,它们的出现对传统主流媒体以及社会管理方式都带来新的冲击和消解,似乎真的实现了“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的民主社会,迫使国家赋权于民、网民的个性化透过社交网络尽显本色,同时也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的舆论场,尤其是在中国,网民透过自媒体平台实施了一场又一场个人命运的救赎。当然,莱文森也关注到一切媒介都具有的双刃剑功能,带来利的同时,弊也无可避免。比如网络话语权的赋予,消解了专业人士对专业问题的权威性,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的词条良莠不齐,缺乏权威性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社会精英把持话语权而导致的草根话语权形同虚设和自身批判精神的缺失,网络围观而导致的群体极化现象严重等。如果说莱文森的导师尼尔·波兹曼的研究是从人性和道德的尺度鞑伐技术的负面性,而莱文森则侧重于媒介变迁的技术、社会、文化的根源与发展趋势,从分析媒介演化的历史入手,通过揭示媒介演化的规律和趋势,不但肯定传播技术和媒介的重要意义,而且突出了人作为媒介的创造者和控制者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加全面地剖析了我们所处的数字时代。相比于波兹曼去裁决媒介是有益还是有害的人文主义视角,莱文森的视角更加宏大。他认为媒介的进化服从于人的理性,有无穷的发展潜力,更加人性和合理化。所以,莱文森对待技术与媒介的态度要明亮的多,对未来也更积极与乐观。

二、无线通信的先驱——纪念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0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线通信的先驱——纪念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沦陷时期关东军邮政检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中国研究现状
        2.日本研究现状
        3.总体评价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本文的创新点
第1章 日本邮政检查制度的起源与实施机构
    1.1 日本邮政检查制度的起源
        1.1.1 世界邮政检查制度的肇始
        1.1.2 日本邮政检查制度的起源
    1.2 邮政检查活动的实施机构
        1.2.1 执行者的变迁——从递信省到日本宪兵
        1.2.2 东北沦陷时期实施邮政检查的组织机构
    1.3 小结
第2章 东北沦陷时期实施邮政检查的几个阶段
    2.1 东北沦陷初期的邮政检查
        2.1.1 关东军对东北邮政大权的侵夺
        2.1.2 邮政检查的实施
    2.2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的邮政检查
        2.2.1 关东宪兵队的邮政检查活动
        2.2.2 秘密组织伪保安局的邮政检查活动
        2.2.3 多元邮政检查机关的有机运营
    2.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邮政检查
        2.3.1 强化对外国邮件的统制
        2.3.2 强化对军事邮件的统制
        2.3.3 防卫状态下邮政检查的全面强化
        2.3.4“合法化”的邮政检查活动
        2.3.5 对英美战俘邮件实施检查
    2.4 小结
第3章 为封锁消息而实施的邮政检查
    3.1 通过邮政检查掩盖日本侵略野心
        3.1.1 通过邮政检查阻断日本意欲侵略全中国的信息传播
        3.1.2 通过邮政检查掩盖日本“移民”国策的侵略本质
    3.2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有损关东军形象的信息传播
        3.2.1 通过邮政检查阻断关东军战败的信息传播
        3.2.2 通过邮政检查阻断关东军军纪涣散的消息传播
        3.2.3 通过邮政检查阻断日本士兵厌战的消息传播
    3.3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伪满洲国“王道乐土”的实态
        3.3.1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抨击“五族协和”的言论
        3.3.2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伪满洲国民众生活困苦的实态
        3.3.3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伪满洲国劳工的悲惨境遇
    3.4 小结
第4章 为防谍而实施的邮政检查
    4.1 通过处置日军及相关人员书信防止军事机密泄露
        4.1.1 通过邮政检查防止日军部队编成装备等信息泄露
        4.1.2 通过邮政检查防止日军军事部署的信息泄露
        4.1.3 通过邮政检查防止军事工程信息泄露
    4.2 邮政检查在防范中国抗日情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4.2.1 通过邮政检查探查抗日动向
        4.2.2 将邮政检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破坏抗日组织
    4.3 通过邮政检查探查苏联情报活动
        4.3.1 通过邮政检查掌握“满”苏边境苏联基层情报人员动向
        4.3.2 通过邮政检查搜查无线谍报网K2L
        4.3.3 通过邮政检查调查白俄动向
    4.4 小结
第5章 东北沦陷时期邮政检查制度的评价及影响
    5.1 东北沦陷时期邮政检查制度的评价
        5.1.1 邮政检查制度的性质
        5.1.2 邮政检查制度的实施特点
    5.2 东北沦陷时期邮政检查制度的影响
        5.2.1 钳制思想自由压制民族自决
        5.2.2 削弱了通信作为沟通媒介的作用
    5.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状况
        2.1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2.2 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3.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4.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4.1 论文结构
        4.2 创新之处
第1章 海军思想:从华盛顿到马汉
    1.1 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的美国海军思想
        1.1.1 乔治·华盛顿与汉密尔顿的大陆海军
        1.1.2 约翰·亚当斯与本杰明·斯托德特的国防海军
        1.1.3 杰斐逊的炮艇海军
        1.1.4 19世纪前期的“海军第一”思想与新技术海军
        1.1.5 19世纪中期的商业扩张海军
    1.2 马汉的海权论思想
        1.2.1 海权论的提出
        1.2.2 海权论的核心内容
        1.2.3 马汉海权思想的影响
    1.3 后马汉时代的美国海权思想
第2章 海军战略:从西奥多·罗斯福到富兰克林·罗斯福
    2.1 西奥多·罗斯福前后的海军战略(1865-1913)
        2.1.1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贸易劫掠海军战略
        2.1.2 西奥多·罗斯福的“第二强大海军”战略
    2.2 伍德罗·威尔逊时期的海军战略(1913-1921)
        2.2.1 “海洋自由”的主张
        2.2.2 “最强大海军”的目标
        2.2.3 一战期间的美国海军战略
    2.3 后威尔逊时期海军战略的延续与调整(1921-1933)
    2.4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海军战略(1933-1945)
        2.4.1 “工业复兴”海军与中立战略
        2.4.2 “大西洋优先”“欧洲第一”战略
        2.4.3 不宣而战的大西洋战略与防御为主的灵活太平洋战略
第3章 海军建设:从新海军到《两洋海军法案》
    3.1 蒸汽铁甲舰船时代与远洋攻击能力的起步
        3.1.1 旧海军”的遗产
        3.1.2 新海军建设的准备阶段
        3.1.3 “海权”战略与新海军建设
    3.2 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改革计划
        3.2.1 建造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3.2.2 新兴海军舰船技术与新式武器的应用
        3.2.3 转向太平洋:“大白舰队”的远航与太平洋防御
        3.2.4 巴拿马运河的地缘优势
    3.3 塔夫脱时期的海军建设
    3.4 威尔逊的海军扩军计划与最强海军目标
        3.4.1 威尔逊的海军扩军计划
        3.4.2 战略转移与“橙色”计划的修订
        3.4.3 海军航空兵与航空母舰建设
    3.5 紧急战备状态与《两洋海军法案》
第4章 海军行动: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4.1 美西战争的里程碑意义
        4.1.1 战争的缘起
        4.1.2 马尼拉湾海战
        4.1.3 圣地亚哥海战
        4.1.4 扩张野心的激发
    4.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军行动
        4.2.1 潜艇破交战
        4.2.2 全面护航行动
        4.2.3 对德反潜战
        4.2.4 美国海军的胜利:原因及影响
    4.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全方位海战
        4.3.1 太平洋战场
        4.3.2 大西洋战场
        4.3.3 马汉海权思想在二战中的实践与超越
第5章 海洋、海军与海权:历史与启示
    5.1 海洋的属性:地理、贸易与权势
        5.1.1 地理意义上的海洋
        5.1.2 海洋性生产方式
        5.1.3 国家权势延伸与辐射的通道:地缘政治中的海洋
    5.2 影响海军崛起的因素
        5.2.1 自然条件与经济禀赋
        5.2.2 新兴技术与军事变革
        5.2.3 国家战略与外部环境
    5.3 海权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5.3.1 马汉海权论的灼见与局限
        5.3.2 海权的结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5.4 美国海上霸权兴起的决胜之道:历史与启示
        5.4.1 传统海权的目标与症结
        5.4.2 规律与特例:英、美海权崛起的比较
        5.4.3 美国海权兴起之路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3)基于机器学习和混沌理论的高频无线通信选频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用到的主要英文缩写及其全称列表如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HF通信系统发展历程
        1.2.2 HF通信选频技术现状
        1.2.3 发展趋势和主要挑战
    1.3 本文工作及主要贡献
        1.3.1 研究需求
        1.3.2 研究内容
        1.3.3 主要贡献
    1.4 本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HF通信选频体系优化与AI技术助力应用方向
    2.1 当前HF通信选频技术体系和方法
        2.1.1 术语定义
        2.1.2 ITU-R基础支撑方法
        2.1.3 ITU-R频率预测方法
        2.1.4 方法特点
    2.2 面向智能HF通信系统的选频体系
        2.2.1 未来HF通信选频的研究方向
        2.2.2 增强的智能HF通信选频体系
    2.3 AI技术发展及助力HF通信选频方向
        2.3.1 AI技术发展及其重点研究方向
        2.3.2 AI助力HF通信选频的方案
        2.3.3 AI助力HF通信选频的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统计机器学习重建电离层f_oF_2长期预测模型
    3.1 基于SML的建模思路
    3.2 建模训练数据的选取
    3.3 f_oF_2模型映射的建立
        3.3.1 周年动态变化映射确定
        3.3.2 空间动态变化映射确定
        3.3.3 昼夜动态变化映射选择
    3.4 f_oF_2模型参数的确定
        3.4.1 周年动态变化参数确定
        3.4.2 空间动态变化参数确定
        3.4.3 昼夜动态变化参数确定
    3.5 f_oF_2模型的验证分析
        3.5.1 预测流程
        3.5.2 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化细粒度HF通信可用频率增强预测模型
    4.1 建模思路
        4.1.1 技术内涵
        4.1.2 技术路线
        4.1.3 建模流程
    4.2 建模训练数据
        4.2.1 M(3000)F2 建模训练数据
        4.2.2 OWF与 HPF转换因子建模训练数据
    4.3 M(3000)F2 精细化建模
    4.4 OWF转换因子细粒度建模
    4.5 HPF转换因子细粒度建模
    4.6 模型验证分析
        4.6.1 独立因子模型验证
        4.6.2 可用频率预测模型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混沌动力学的电离层f_oF_2短期预报模型
    5.1 电离层参数短期预报需求
    5.2 基于Volterra滤波器的自适应预测方法
    5.3 电离层f_oF_2短期预报流程
        5.3.1 f_oF_2观测数据预处理
        5.3.2 相空间重构与混沌吸引子
        5.3.3 f_oF_2混沌特性的量化评价
        5.3.4 f_oF_2自适应短期预报
    5.4 电离层f_oF_2短期预报方法验证
        5.4.1 最佳训练周期确定
        5.4.2 不同风暴期的对比
        5.4.3 不同季节特性的对比
        5.4.4 不同太阳活动期的对比
        5.4.5 与IRI分析结果的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混沌赋能HF通信最高可用频率短期预报模型
    6.1 MUF短期预报思路
    6.2 M(3000)F2 混沌短期预报模型
        6.2.1 观测数据预处理
        6.2.2 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的确定
        6.2.3 相空间重构与混沌吸引子
        6.2.4 M(3000)F2 的自适应预报
    6.3 预报参数空间特性的插值方法
        6.3.1 基于地磁坐标的改进曲面样条插值方法
        6.3.2 预报参数空间插值方法交叉验证
    6.4 MUF短期预报方法验证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全文的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与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一、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二、恩格斯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三、列宁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第二章 劳动关系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推动劳动关系的新变革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
        一、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
        二、新科技革命中的生产方式变革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劳动新形态和新特征
        一、劳动形态数字化
        二、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
        三、劳动资料智能化
        四、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新形态和新逻辑
        一、资本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新发展
        二、新科技革命视域下资本运动的新逻辑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
        一、契约关系多元化
        二、支配关系隐蔽化
        三、博弈关系复杂化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变革中的矛盾问题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劳资矛盾问题
        一、用工矛盾
        二、“机器换人”矛盾
        三、收入分配矛盾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不完善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有待强化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待健全
    第三节 劳动法制不健全
        一、劳动立法有待完善
        二、劳动司法有待规范
        三、劳动执法有待健全
第五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美国劳资关系现况
        二、美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二节 德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德国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德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日本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日本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六章 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一、保障平等的劳动发展权
        二、坚持劳动分配正义
        三、约束资本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第二节 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
        一、强化用工矛盾调处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三、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
    第三节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
        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三、构建规范化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第四节 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
        二、推动劳动司法规范化建设
        三、提高劳动执法效能
结语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海蒂·拉玛:从性感影星到发明家(论文提纲范文)

一、性感影星
二、跳频技术发明
    1. 爱好发明
    2. 专利发明缘起
    3. 专利发明原理
    4. 申请专利
三、被遗忘的发明
    1. 专利被搁置
    2. 被遗忘与被伤害
    3. 专利被重新激活
四、迟到的荣誉和认可
五、余论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传真技术引入中国的背景
    2.1 近代电磁学理论与电报电话的发明
        2.1.1 电磁学的理论准备
        2.1.2 电报电话技术的发明
        2.1.3 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2.2 早期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发明与发展
        2.2.1 真迹传真技术的发明
        2.2.2 图片传真技术的发展
        2.2.3 近代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应用
    2.3 近代电报电话技术向中国的传播
        2.3.1 有线电报进入中国
        2.3.2 上海电话事业兴起
        2.3.3 无线电报在华兴办
第三章 晚清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3.1 晚清出洋国人与传真知识东传
        3.1.1 斌椿、张德彝对传真概念的首次引入
        3.1.2 志刚与“传真”中文译名的由来
    3.2 《各国电报考》对传真技术的介绍
    3.3 晚清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895-1911)
        3.3.1 《闽省会报》对传真技术的首次报道
        3.3.2 《知新报》与“显字新机”
        3.3.3 《万国公报》对传真机结构的深入描述
        3.3.4 《政艺通报》:晚清报道传真技术最多的期刊
        3.3.5 《大同报》对硒电池的译介
        3.3.6 《万国商业月报》与无线电传真的首度讲解
        3.3.7 《世界》首次介绍电传照相发明家事略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4.1 传真技术在华的实物传播开启
        4.1.1 夏炎对传真技术的关注与介绍
        4.1.2 贝兰来华与传真讲演
        4.1.3 李书华译介《传递图像的电报》
    4.2 北洋政府对传真技术的正式引入
        4.2.1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创办
        4.2.2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业务开展
    4.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12-1927)
        4.3.1 《东方杂志》对于传真技术的持续关注
        4.3.2 《电友》与传真技术引发的电信政策讨论
        4.3.3 《科学》对传真知识的介绍
        4.3.4 《中国摄影学会画报》之欢迎皮林氏专号
        4.3.5 《北洋画报》中的传真报道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5.1 传真电报建设与在华应用
        5.1.1 抗日战争之前的传真线路建设
        5.1.2 抗日战争期间中美传真电报的开通
        5.1.3 抗战胜利之后的传真线路重建
        5.1.4 中国境内的其他传真线路
        5.1.5 新闻界对传真的关注与传真技术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
    5.2 民国专着中的传真知识
        5.2.1 《战地电气交通》中的电传照像
        5.2.2 《新闻学名论集》中的无线电照相与报纸
        5.2.3 《新闻学概论》中的电送照相
        5.2.4 《电机工程概论》中的传真与电视
        5.2.5 《电视浅说》中的电传图画及照相发展史
    5.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28-1949)
        5.3.1 《科学画报》对传真技术的科学普及
        5.3.2 《无线电新报》传真技术文章的连续刊载
        5.3.3 《电信杂志》对传真技术原理的专业解读
        5.3.4 《无线电》对国外传真新闻的持续报道
        5.3.5 《电世界》对传真技术的深入传播
        5.3.6 军事期刊对传真技术的应用情况报道
        5.3.7 新闻理论期刊对传真技术的介绍
        5.3.8 传真技术的认识深入与电视概念的引入
第六章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管理与高等教育
    6.1 传真技术引入政策与业务管理
        6.1.1 电信管理机构的确立与调整
        6.1.2 两个《电信条例》
        6.1.3 第一部传真电报法规
        6.1.4 国音电报与传真电报之争
        6.1.5 电信规划与传真技术的引进推广
        6.1.6 传真技术引入过程中的政治考量
    6.2 近代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中的传真技术
        6.2.1 近代中国电讯工程的概念与分类
        6.2.2 民国时期电讯工程高等教育概况
        6.2.3 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教育与中国第一个传真技术方向研究生
        6.2.4 中央大学雄厚的电讯工程师资与种类齐全的传真技术课程
        6.2.5 西北工学院与西北地区电讯工程高等教育肇始
        6.2.6 勷勤大学:中国最早开展传真技术教育的省立高等学校
第七章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与影响
    7.1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
        7.1.1 传播者
        7.1.2 传真技术经由期刊传播的文献统计与分析
        7.1.3 传真中西文术语的形成与演变
    7.2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社会化
    7.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影响与启示
        7.3.1 传真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近代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7.3.2 传真技术的内部特点与外部技术竞争限制其应用推广
        7.3.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对技术引进与管理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9)我国早期机器人知识的传播与产业政策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1.1 机器人的起源
        1.1.2 “Robot”一词的来历
        1.1.3 机器入的定义
        1.1.4 机器人的分类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近代机器人知识在我国的传播
    2.1 近代机器人知识传播概况
        2.1.1 美国世博会展出机器人
        2.1.2 国外机器人技术的进展
        2.1.3 从新闻媒体中体现“机器人”称谓的演变
    2.2 报刊传播机器人知识为主
        2.2.1 一般知识介绍
        2.2.2 新闻特写
        2.2.3 新闻述评
    2.3 电影及小说中的机器人知识
    2.4 近代机器入知识传播的特点
        2.4.1 传播内容丰富且图文并茂
        2.4.2 传播载体较为多元,受众群体广
        2.4.3 传播来源以转摘国外报刊为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机器入技术的初期发展及政策研究
    3.1 机器人初期发展模式分析
        3.1.1 科学理论与基础技术相辅相成
        3.1.2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3.1.3 统一经济发展计划
    3.2 我国机器人发展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及相关政策
        3.2.1 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发端(1956—1967年)
        3.2.2 加快生产自动化的步伐(1963—1972年)
        3.2.3 推动自动化技术的进程(1978—1985年)
    3.3 “七五”计划中工业机器人项目实施成效
    3.4 “863计划”自动化领域智能机器人政策项目制定及实施成效.
        3.4.1 选拔专家组
        3.4.2 制定攻关政策
        3.4.3 设立研究基地
        3.4.4 研发成果展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器人案例研究——以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为例
    4.1 从潜水器到水下机器人的发展
    4.2 我国水下机器人研发项目决策
        4.2.1 初创期艰难起步
        4.2.2 视野转移到水下机器人
        4.2.3 重要推动者
        4.2.4 项目方案设计研讨会
    4.3 水下机器人的设计与研发
    4.4 水下机器人的发展与技术革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人是媒介的尺度 ——保罗·莱文森媒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保罗·莱文森对媒介环境学的超越与反叛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
        一、媒介环境学的思想源流
        二、媒介环境学的核心命题与建构
        三、媒介环境学派的代际传承
    第二节 保罗·莱文森的生平
        一、保罗·莱文森的学术历程
        二、保罗·莱文森的学术成就
        三、保罗·莱文森获得的荣誉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第三代旗手的超越与反叛
        一、莱文森对麦克卢汉的继承与超越
        二、莱文森对尼尔·波兹曼的背离和开拓
第二章 保罗·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思想
    第一节 芝加哥社会学派对莱文森思想的启蒙
        一、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技术主义观点
        二、芝加哥社会学派对莱文森传播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进化认识论为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提供了方向
        一、进化认识论的兴起
        二、莱文森对进化论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第三节 先验认识论为莱文森技术进化论提供哲学基础
        一、康德的先验认识论为技术进化论做先驱
        二、理性与进化
        三、人是媒介的尺度,技术是人类思想的物质表现
第三章 莱文森的媒介演进图谱
    第一节 媒介进化的路径:玩具-镜子-艺术
        一、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路径
        二、媒介技术演化的动力: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对技术潜力的需求
        三、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语境是对单一媒介的自我进化,而非针对新旧更替的各类媒介
    第二节 媒介演进的方向:适应人的“小生境”
        一、适应人类的“小生境理论”的提出
        二、媒介适者生存的规律
    第三节 媒介进化的方式:以人为尺度的补救性演进
        一、什么是媒介的补救性演进
        二、人性化是媒介补救的尺度与方向
        三、以微信为例的补偿性进化分析
第四章 手机:从挡不住的呼唤到移动的家园
    第一节 手机——补偿性媒介的集大成者
        一、手机发展史
        二、手机是补偿性媒介的集大成者
    第二节 手机:挡不住的呼唤
        一、呼叫难以转移
        二、改变难以阻挡
    第三节 手机:移动的家园
        一、手机创造移动互联网时代
        二、手机重构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和理念
        三、手机正在成为我们“移动的家园”
第五章 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莱文森的新新媒介思想
    第一节 媒介向何方延伸——新新媒介的兴起
        一、新新媒介的界定
        二、新新媒介的类别及其在中国的形态
    第二节 新新媒介改变了什么
        一、新新媒介的特征
        二、新新媒介带来的变革
    第三节 新新媒介的自由与边界
        一、对新新媒介舆论场中言论自由的反思
        二、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无线通信的先驱——纪念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0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沦陷时期关东军邮政检查制度研究[D]. 吕春月. 吉林大学, 2020(03)
  • [2]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D]. 徐立特. 吉林大学, 2020(03)
  • [3]基于机器学习和混沌理论的高频无线通信选频技术[D]. 王健. 天津大学, 2020(01)
  • [4]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D]. 孙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5]海蒂·拉玛:从性感影星到发明家[J]. 王颖.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9(12)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7]尼古拉·特斯拉:现代普罗米修斯的非凡人生[J]. 理查德·贡德曼,耿凌楠. 英语文摘, 2019(06)
  • [8]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D]. 王沛. 西北大学, 2017(06)
  • [9]我国早期机器人知识的传播与产业政策的发展[D]. 张昕妍.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10]人是媒介的尺度 ——保罗·莱文森媒介思想研究[D]. 郑燕. 山东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无线通信先驱——纪念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00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