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角度谈血脂代谢异常

从脾胃角度谈血脂代谢异常

一、从脾胃角度浅谈血脂代谢异常(论文文献综述)

胡明哲[1](2021)在《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一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目的:(1)通过对电子病案系统10年的信息回顾,总结广东地区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点以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对比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2)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platelets to lymphocytes,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ratio of lymphocyte to monocyte,LM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ratio of monocytes to HDL cholesterol,MHR)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等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挖掘简便、直观、稳定的血清学预测指标。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的电子病案资料。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3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3组;(2)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四诊、证候要素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上述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对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并判断其最佳切入点。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纳入 649例sICAS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发病节气以立秋、夏至以及秋分为主;个人史以吸烟史为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为轻度或中度缺损;(2)所有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中度及重度狭窄为主;责任血管Mori分型以A型为主;脑白质病变程度多为轻度;(3)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痰瘀血、肝阳上亢及气虚痰瘀证为主;舌象以淡暗舌、暗红舌及暗紫舌为主;苔象以白腻苔、黄腻苔及薄白苔为主;脉象以弦滑脉、数脉及弦脉为主;证候要素则以痰、瘀、风为主;(4)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性别、责任血管Mori分型(A、B、C型)、脑白质病变分级(0、1、3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火痰瘀、气虚湿热痰阻证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时间、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是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B=0.301,P=0.006;B=0.330,P=0.002);(6)神经功能轻度及中度缺损的sICAS患者在合并糖尿病病史、责任血管Mori分型(B型)、脑白质病变分级(1级)、合并颈动脉斑块、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以及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MHR、AIP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 NLR 比值(B=0.504,P=0.000)、高 LMR比值(B=0.293,P=0.008)以及合并糖尿病病史(B=1.055,P=0.009)、高甘油三酯(B=1.477,P=0.033)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B=0.093,P=0.000)等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提示高NL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00);而高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低(P=0.489)。结论:本回顾性分析的主要研究结果提示广东地区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瘀、风为主;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病史、高甘油三酯、高同型半胱氨酸以及高NLR、LMR 比值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NLR 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研究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实施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以期更新循证医学依据,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包括 CENTRAL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重庆VIP等数据库。纳入报告了多变量调整优势比(odds ratios,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成立至2020年4月。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同时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风险评估。结果:(1)共纳入24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观察性研究,其中17项为病例对照研究,7项为队列研究。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1.52(1.31-1.77)];(2)亚组分析结果提示研究类型、患者背景、Hp检验方式以及国家地域差异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研究之间存在较大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脑卒中分型及Hp感染检测手段为分组依据进行亚组分析的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2.69(1.63-4.44)];而IgG抗体阳性及CagA抗体阳性的Hp感染均与IS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95%CI)=2.09(1.23-3.56);OR(95%CI)=1.42(1.18-1.70)];(3)尽管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I2=65.8%,P=0.000),但敏感性分析提示效应量合并结果稳定,并且漏斗图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P=0.112)。结论:Hp感染与IS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但Hp感染与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三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基于Meta分析结论,通过前瞻性病例系列分析的形式,进一步评价Hp感染与广东地区sICAS患者发病特点及其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之间的相关性,为sICAS患者的病因防治、中医证候辨证思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三组;根据Hp毒力菌株感染情况将入组患者分为I型感染、II型感染及Hp阴性三组;(2)收集入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等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征差异以及Hp感染与各类临床资料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共筛选纳入148例sICAS患者,其中颅内动脉轻度狭窄者49例,中度狭窄者27例,重度狭窄者72例;HpⅠ型感染者88例,Ⅱ型感染者12例,Hp阴性者48例;所有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证、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以阴证类为主;(2)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职业为农民、Hp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狭窄组在职业为农民、Hp 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与轻度狭窄组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Hp感染分型的3组患者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的人数构成比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p Ⅰ型感染组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 Ⅱ型感染组在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oA1/ApoB比值及Hp Ⅰ型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p感染程度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B=0.959,P=0.038)。结论:Hp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感染程度越重,狭窄程度越高。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及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则以阴证类为主。

臧玉涵[2](2021)在《基于古代文献探讨脾虚痰浊证的学术源流及组方用药规律》文中提出目的:以古代文献为基础,梳理痰证发展过程,从中追溯脾虚痰浊证的学术源流,梳理脾虚痰浊证的发展脉络,并对历代医家代表着作中健脾化痰方剂进行收集,对用药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高频药物提取六君子汤,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六君子汤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材料与方法:论文以时代为纲,以论述脾虚生痰相关理论的医家为目,收集古代文献。主要利用中医智库,中华本草,电子版《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还参考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对脾虚痰浊证的理论研究、应用等方面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脾虚痰浊证的溯源主要是通过查阅医经文献,历代医家着作以及医案文献等,梳理脾虚痰浊证发展脉络。对于脾虚痰浊证治疗的方剂,参考了众多方书以及医家着作,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分析不同时代的医家对脾虚痰浊证治疗用药的变化,从用药的角度体现脾虚痰浊证发展演变;通过TCMSP据库检索六君子汤活性成分与靶点基因,Gene Card数据库检索与血脂异常相关的靶点基因,用Cytoscape绘制加工六君子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String构建六君子汤治疗血脂异常的蛋白互作图(PPI),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急性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先秦时期尚未出现“痰”字,但是《黄帝内经》中对有形之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从津液代谢的角度指出脾与痰的内在联系,在本草类书籍中也有治疗“痰”的药物记载;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设立“痰饮病”篇,但其中所述实则为“饮证”的概念;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首次提出“痰”的概念,这是关于痰病最早的病因病机专论和证候分类,唐代孙思邈治痰重视顾护脾胃;宋金元时期医家医家已经将痰和饮区分清晰,痰证作为独立病证,其理论框架已经相对完备,医家重视健运脾胃以化痰,产生了“运脾”的概念,脾虚痰浊理论初步形成;明清医家对临床经验进行深化总结,注重痰与脏腑,与气血津液的联系,总结整理痰证的致病规律和临床表现,是脾虚痰浊证的成熟期。2.方剂分布情况:通过在中医智库中检索医家名字,以检索词“痰”“脾”“痰饮”在医家所有着作中进行检索后,得到方剂631首,根据排除标准二次筛选并去除组成相同的方剂后,剩余方剂277首。此277首方剂出自30本古籍,此30本古籍分布于汉、魏晋隋唐、宋、金、元、明、清8个朝代。其中汉代1部,魏晋隋唐4部,宋代8部、金元4部,明代5部,清代8部。4.频次频率情况:277首方剂中共出现药物139种,共2445频次。其中将使用频率≥10次的药物选为高频药物,共49味,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甘草、人参、生姜、肉桂、厚朴、干姜、木香、枳壳、枳实、槟榔、桔梗、丁香、诃子、前胡、大枣、神曲、附子、黄芩、草豆蔻、天南星、青皮、芍药、细辛、沉香、当归、砂仁、泽泻、旋覆花、苍术、藿香、白矾、豆蔻、高良姜、肉豆蔻、香附、黄连、五味子、天花粉、大黄、麦芽、山药、杏仁。先秦两汉时期治痰方剂中,涉及药物种类27味;隋唐时期治痰方剂中,涉及药物55味,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7味,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茯苓,共17次;宋金元时期治痰方剂中,涉及药物141味,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33味,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陈皮,共93次,占总体的6.8%;明代治痰方剂中,涉及药物102味,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10味;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半夏,共47次;清代治痰方剂中,涉及药物77味,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18味,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茯苓,共31次。5.药物性味的分布情况:去除《中国药典》和《中药大辞典》中信息不全的药物之后,此125味中药的四气按照使用频次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温性药、寒性药、平性药、热性药、凉性药;此125味中药的五味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辛味药、苦味药、甘味药、酸味药、咸味药、涩味药、淡味药。6.药物归经、分类的分布情况:此125味中药的归经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脾经、肺经、胃经、肝经、肾经、大肠经、心经、膀胱经、胆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此125味中药的药物分类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止咳化痰平喘药、解表药、补虚药、理气药、温里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化湿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泻下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涌吐药。7.药物聚类分析情况:将49种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分析,共得到19个聚类组,其中单方组4个,复方组15个。8.药物关联规则情况:当最小支持度设置为10%,最小置信度设置为80%时,得到关联规则14条,其中二项关联规则3条,三项关联规则7条,四项关联规则2条,五项关联规则2条,从结果上看,陈皮→厚朴甘草,生姜→大枣,陈皮→厚朴白术,茯苓→人参白术半夏,白术→生姜人参陈皮,茯苓→前胡,陈皮→厚朴人参是最常见的配伍组合。9.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六君子汤治疗血脂异常的关键靶点基因是AKT1、TNF、JUN、PPARG。结论:1.脾虚痰浊证在秦汉时期形成理论基石,经魏晋隋唐发展,至宋金元时期,以健脾化痰为主的方剂开始增多,脾虚痰浊证理论发展鼎盛,明清时期则发展成熟。2.历代医家在治疗脾虚痰证是多选用苦燥、辛散之品,并且考虑到病因,配合补益药和行气药进行治疗。3.化痰、健脾、行气是治疗脾虚痰证的主要治法,同时根据病情寒热性质配合清热药或温里药进行加减。

王莹[3](2021)在《基于“新气血津液辨证”探索慢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从“新气血津液辨证”即“气血津液辨证融合内生五邪理论”角度出发,探索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且通过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分析,探索其与中医各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同时符合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0例,通过制定临床调查表,采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最终建立中医证候数据库,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脉等证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总结归纳慢性冠脉综合征基于“新气血津液辨证”学说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且通过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寻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在联系。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了慢性冠脉综合征病例300份,其中男性138名,女性162名,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1.17。调查结果共收集证候120个,胸部及周身证候共88个,舌脉证候共32个。对所得证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依据专家临床经验聚类为9类最符合临床实践,分别是气虚血瘀痰浊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阳虚寒凝、热毒内蕴证、气滞血瘀证、津亏燥热证、阴虚水停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吸烟史、糖尿病、血脂异常病史在慢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的各证型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脂异常是气虚血瘀痰阻证(P=0.000<0.05,B=2.571,OR=13.082)与痰瘀互阻证(P=0.000<0.05,B=1.973,OR=7.193)的危险因素;吸烟史是津亏燥热证(P=0.002<0.05,B=2.455,OR=11.647)与热毒内蕴证(P=0.000<0.05,B=2.805,OR=16.532)的危险因素;CCS伴随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更倾向于辨证为气阴两虚证(P=0.000<0.05,B=3.339,OR=28.187)与津亏燥热证(P=0.000<0.05,B=3.045,OR=21)。结论:本研究通过对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基于“新气血津液辨证”可将慢性冠脉综合征分为9个证型,具体为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痰浊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阻证、气滞血瘀证、阳虚寒凝证、津亏燥热证、热毒内蕴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吸烟史、糖尿病、血脂异常病史在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各证型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伴随血脂异常病史的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倾向于辨证为气虚血瘀痰阻证与痰瘀互阻证,伴随吸烟史的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倾向于辨证津亏燥热证与热毒内蕴证,而伴随糖尿病病史的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则倾向于辨证为气阴两虚证与津亏燥热证。

张颢龄[4](2021)在《基于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组学探索降糖消脂方对ZDF大鼠2型糖尿病的预防机制》文中研究说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因此,探索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干预手段是必要的。众所周知,肠道微生物在宿主的能量稳态、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经观察到肠道微生物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脂多糖、胆汁酸,直接或间接参与葡萄糖代谢,特别是胆汁酸代谢。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作为胆汁酸的内源性配体,可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引发葡萄糖代谢异常。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常与肥胖伴随发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分析2型糖尿病的病机发展规律,并结合临床诊治所见,2型糖尿病以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之证多见。本课题研究药物降糖消脂方在临床应用及前期研究中被证实具有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纤溶活性及炎性状态、抑制胰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此外,降糖消脂方的多种药物成分可通过不同机制调整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达到改善糖脂代谢的目的。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干预糖耐量受损的ZDF大鼠,评价降糖消脂方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并借助16S rDNA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揭示肠道微生物结构紊乱、胆汁酸代谢失调与2型糖尿病进展之间的联系,探究降糖消脂方改善糖脂代谢、预防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包括以下部分:文献综述:系统综述了肠道菌群的生物学功能、2型糖尿病的肠道菌群变化以及肠道菌群紊乱引发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并基于“脾胃学说”从中医学角度认识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探讨肠道菌群参与2型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实验研究:第一部分降糖消脂方干预ZDF大鼠糖脂代谢的疗效评价目的:观察降糖消脂方对ZDF大鼠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评价降糖消脂方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ZDF大鼠,建立糖耐量受损的糖尿病前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C)、二甲双胍组(MET,300mg/Kg)、降糖消脂低剂量组(JTXZ-LD,4g生药/kg)、降糖消脂高剂量组(JTXZ-HD,8g生药/kg),并以同品系同周龄ZL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NC组、MC组给与同体积纯水,连续灌胃8周,干预期间采用繁殖饲料喂养,每2周检测体重及OGTT实验,计算AUC面积,比较不同时点体重、血糖变化及2型糖尿病发病情况。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ZDF大鼠血脂、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及肝肾功水平,计算HOMA-IR、HOMA-β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1.在2型糖尿病发病率方面,药物干预2周时,各组大鼠2型糖尿病发病率无差异(P>0.05),干预4周时,MET、JTXZ-LD、JTXZ-HD干预均能有效降低T2DM发病率(P<0.05),6-8周,不同剂量的降糖消脂方干预不能有效阻止T2DM发生(P>0.05),而二甲双胍仍有显着的预防作用(P<0.05)。2.在体重方面,0-6周时,MC、MET、JTXZ-LD、JTXZ-HD组大鼠体重显着增加,各组大鼠均无组间差异(P>0.05)。3.在血糖与葡萄糖耐量方面,与NC组相比,MC组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以及葡萄糖AUC均显着升高(P<0.05)。0-2周时,各干预组ZDF大鼠空腹血糖无显着差异(P>0.05),自第4周开始,JTXZ-LD组空腹血糖显着降低(P<0.05)。对于餐后2小时血糖,MET组、JTXZ-LD组、JTXZ-HD组在第8周时显着降低(P<0.05,P<0.05,P<0.01),0-6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JTXZ-LD、JTXZ-HD组在第8周时可显着降低葡萄糖AUC(P<0.05,0.01)。4.在糖化血红蛋白方面,仅MET组较MC组显着降低(P<0.05)。JTXZ-LD、JTXZ-HD组与MC组无显着差异(P>0.05)。5.在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方面,与NC组相比,MC组空腹胰岛、空腹C肽显着升高(P<0.05),各干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在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方面,MC组HOMA-IR显着升高,仅JTXZ-LD组干预后HOMA-IR显着降低(P<0.05)。HOMA-β仅NC组较高,MC、MET、JTXZ-LD、JTXZ-HD 组间无差异(P>0.05)。7.在血脂方面,MC组血清TC、TG、LDL-C、HDL-C均显着高于NC组(P<0.05)。二甲双胍干预可显着降低血清TG、LDL-C水平(P<0.05)。二甲双胍、降糖消脂低剂量、降糖消脂高剂量干预均不能显着改善TC、HDL-C水平(P>0.05)。8.肝肾功能方面,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疾病早期JTXZ-LD、JTXZ-HD预防T2DM效果与MET相同,疾病后期阶段,中药的预防效果劣于二甲双胍;MET、JTXZ-LD、JTXZ-HD均未对ZDF大鼠体重有显着干预作用,但在降低空腹与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方面具有较好效果,总的来说,JTXZ-LD效果更为显着,并具有降低HOMA-IR,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第二部分降糖消脂方调控肠道菌群-胆汁酸代谢预防ZDF大鼠2型糖尿病的机制探讨目的:观察降糖消脂方对ZDF大鼠的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探索降糖消脂方预防ZDF大鼠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结束后,收集ZDF大鼠回肠末端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鉴定肠内容物中微生物种类及胆汁酸组成,基于门和属水平对差异物种与差异代谢物进行关联分析,找到影响糖脂代谢的关键菌株与胆汁酸类型。采用Elisa检测回肠组织、血清神经酰胺水平,qPCR检测内源性胆汁酸受体FXR以及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基因GRP78、CHOP、Bcl-2、Bax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β细胞内质网结构,并进一步利用免疫荧光观察胰岛β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肠道菌群分析在α多样性方面,除NC组物种丰度度较高外,其余四组observed species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着降低,且干预组与M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β多样性方面,NC组与MC组物种组成差异较大,MET组、JTXZ-LD组、JTXZ-HD组样本散点相对聚集,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总体相似性较高,经过药物干预后MET组、JTXZ-LD组呈现向NC组方向偏移趋势。在微生物组成差异方面,门水平上,与NC组大鼠相比,MC组大鼠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升高,JTXZ-LD、JTXZ-HD干预8周后均能有效增加厚壁菌门,减少拟杆菌门(P<0.05),其中,JTXZ-LD组效果更为显着(P<0.001)。MET降低了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P<0.01),但对于厚壁菌门调节作用不明显(P>0.05)。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Epsilonbacteraeota、螺旋体门(Spirocha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丰度组间相似,并未显示组间差异(P>0.05)。属水平上,Prevotella9、[Eubacterium]coprostanoligenesgroup、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Anaerostipes、Collinsella、RuminococcaceaeUCG-014 在 NC组与MC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JTXZ-LD、JTXZ-HD处理后显着降低了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9)相对丰度(P<0.01,P<0.05),丁酸弧菌(Anaerostipes)仅在 JTXZ-LD 干预后显着升高(P<0.05),MET 组、JTXZ-HD组均未表现出很好的治疗作用。2.胆汁酸谱分析鹅去氧胆酸(CDCA)、脱氧胆酸(DCA)、猪去氧胆酸(HDCA)为NC组与MC组之间有显着差异的胆汁酸(P<0.05),MET、JTXZ-LD、JTXZ-HD均可以显着降低CDCA水平(P<0.05),但对于DCA、HDCA无显着作用(P>0.05)。3.肠道菌群与胆汁酸关联分析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两个菌门显示出与CDCA高度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CDCA呈负相关,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CDCA呈正相关。属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9)与ALCA、CDCA显着相关(P<0.05,P<0.01),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与 UCA 显着相关(P<0.05),Lachnospiraceae NK4A136group 与 HDCA 显着相关(P<0.01),Allobaculum 与猪胆酸(HCA)显着相关(P<0.05),Subdoligranulum与HCA、甘氨脱氧胆酸(GDCA)显着相关(P<0.01,P<0.05),且均为正相关关系。4.回肠、血清神经酰胺与NC组大鼠相比,MC组大鼠回肠神经酰胺水平显着增加(P<0.05),降糖消脂方可以显着降低回肠内神经酰胺水平(P<0.05),二甲双胍也可使回肠神经酰胺平均水平有所降低,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血清神经酰胺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5.回肠 FXR 及胰腺 GRP78、CHOP、Bcl-2、Bax mRNA 表达回肠FXR mRNA表达水平上,MC组较NC组显着增加(P<0.05),同时,MET组、JTXZ-LD组、JTXZ-HD组FXR表达显着减少(P<0.05)。在胰腺GRP78的表达水平上,MC组大鼠明显升高(P<0.05),MET、JTXZ-LD组干预后GRP78的表达被显着抑制(P<0.05);CHOP则未在组间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上,JTXZ-LD可以促使Bcl-2表达上调,同时下调Bax(P<0.05),JTXZ-HD组则未表现出类似的作用(P>0.05),MET干预的大鼠中,Bax显着下调(P<0.05),对于Bcl-2的上调趋势不显着(P>0.05)。6.β细胞内质网结构电镜观察NC组为正常内质网结构,细胞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内质网无扩张,呈正常的细长线形,少量凋亡小体。MC组具有典型内质网应激特征,表现为核仁皱缩,内质网扩张呈泡状,大量凋亡小体形成。MET组、JTXZ-LD组核仁饱满,内质网结构基本正常,可见丰富的线粒体,少量凋亡小体。JTXZ-HD组核仁轻微萎缩,内质网结构呈轻微肿胀,也可见凋亡小体形成。7.胰腺免疫荧光NC组大鼠胰岛形态规则,细胞排列有序,胰岛素抗体荧光染色饱满,而MC组胰岛结构紊乱,胰岛α和β细胞均明显就减少,β细胞脱颗粒现象显着,而MET组、JTXZ-LD组与MC组相比有所好转,JTXZ-HD组与MC组相比无显着改善。结论:降糖消脂方可改善慢性高血糖状态下的肠道微生物紊乱,改善胆汁酸代谢,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健康关系。特别是JTXZ-LD干预效果较好,这与疗效指标的结果相一致。降糖消脂方能够较好地预防ZDF大鼠T2DM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糖消脂方可显着抑制拟杆菌门(Bachteroidstes)中机会致病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9),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有益菌丁酸弧菌(Anaerostipes)相对丰度,减少CDCA合成,从而抑制肠道上皮FXR的激活,减轻了神经酰胺引发的内质网应激,从而较好的保护胰腺β细胞。

吴倩[5](2021)在《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依托于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半夏泻心汤调节2型糖尿病人GLP-1和β细胞功能的研究(项目批号:81373594)。论文分为文献综述、理论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三部分,文献综述为中医从脾胃论治的研究进展及现代医学2型糖尿病与胃肠类激素的相关研究进展,理论研究为总结倪青教授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的经验,临床研究为半夏泻心汤对初诊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1.文献综述:总结概括中医学从脾胃论治的生理、病理、病机联系以及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包括对其理论应用、机制、临床研究及现代药理学等进行综述。2型糖尿病以脾胃不和为核心病机,痰浊、瘀血为重要病理产物,从脾胃论治T2DM选用半夏泻心汤具有理论基础。2.倪青教授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经验总结:目的:对倪青教授临床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的理论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整理探析倪青教授以脏腑辨证为理论基础从脾胃角度诊治T2DM的学术经验及思路方法。方法:总结倪青教授从脾胃论治T2DM的思路与方法,包括“脾胃”“胃气”的概念,T2DM脾、胃、肠病机发展的动态演变,脏腑分治法及脾系统合治法的内涵,并对用药特点进行分析,归纳随证化裁加减规律,并附二则典型病例加以解释其临床应用。结论:“脾胃”的内涵其可概指脾、胃、肠,甚至可指消化、免疫、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即“大脾胃”的理论体系。T2DM的病程中,脾、胃、肠三者盈亏进退、虚实与共,可同病、并病,虚实转变无端,阴阳消长,寒热错杂,气血损益,证候更易具有动态变化,以脾胃为核心展开辨治,代表方剂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调畅中焦枢纽之功,脏腑皆受其益。倪青教授以脾胃的生理病理变化为核心,运用截断扭转的思路病证结合治疗T2DM,纠正脏腑的病理状态,病证结合诊疗为基本思路,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分期、诊疗,结合辨指标、辨体征,以确定诊疗方案。脏腑分治强调有主有从,横向宏观结合,关注他脏他腑同病;脾系统合治,着眼脾胃肠的气化过程,治疗以调虚实寒热升降并举。故以脾胃为基础的脏腑辨治为核心,贯彻中医整体观念,整体把握病机演变,以提高临床疗效。3.半夏泻心汤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思路与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及河北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初诊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患者117例,以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单纯中药组、单纯西药组及中药西药联用组各39例。单纯中药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单纯西药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中药西药联用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十二甲双胍口服,观察周期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胃肠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失访脱落9例,最终108例患者完成本次观察研究,其中单纯中药组(BXXXTZ)35例,单纯西药组(EJSGZ)35例,中药西药联用组(BXXXTEJSGZ)38例。①血糖:治疗后三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下降,治疗前后组内统计对比均有意义(P<0.05),BXXXTEJSGZ血糖下降较另外两组更快更低,且中药联合西药的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达标;治疗后BXXXTZ血糖控制良好7例,控制一般19例,控制不良9例;EJSGZ控制良好8例,控制一般22例,控制不良5例;BXXXTEJSGZ控制良好17例,控制一般18例,控制不良3例;②胃肠道激素水平:GLP-1:三组治疗后均能提高GLP-1水平,BXXXTEJSGZ提高血浆GLP-1的水平显着优于BXXXTZ和EJSGZ(P<0.01),且BXXXTZ提高GLP-1水平的趋势高于EJSGZ;GIP:三组治疗后GIP水平均有提高。与其他两组相比,BXXXTEJSGZ干预12周后可更明显提高患者的GIP水平(P<0.01),BXXXTZ与EJSGZ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YY:三组患者治疗后PYY分泌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三组PYY的变化统计学无明显差异;FGF21:三组治疗后FGF21水平均有提高。BXXXTEJSGZ可更明显提高患者的FGF21水平(P<0.01),BXXXTZ上升趋势要优于EJSGZ。③BMI:三组的体重水平(BM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三者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BXXXTEJSGZ降低体重趋势更明显;纳入研究的患者中,BXXXTEJSGZ对于肥胖人群体重的改善效果明显;④中医证候:BXXXTZ及BXXXTEJSGZ对于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显着优于EJSGZ(P<0.01),BXXXTEJSGZ有效率达92.11%,BXXXTZ有效率达88.57%;中药治疗可缓解改善口渴喜饮、多食易饥、恶心欲呕、腹胀、肠鸣矢气、嗳气、呃逆、大便溏泄、大便秘结、小便频多、胃脘疼痛等症状,而西药治疗对于相关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法改善症状;⑤安全性评估:三组的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经统计均在正常范围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患者,可以控制血糖,调节胃肠类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黄琦[6](2021)在《健脾化浊调脂颗粒调控肠肝FXR/FGF15轴治疗肠道菌群紊乱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以脂质沉积和炎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由AS引发的心血管疾病长期占据人类死亡原因之首。寻找干预AS有效途径对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具有现实意义。AS的形成与人们不良饮食模式有关,饮食策略对AS的防治尤为重要。肠道菌群作为机体的“代谢过滤器”,调控宿主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成为近年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其前体物质包括胆碱等,主要致AS作用为损害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及其分解代谢。多项荟萃分析证实TMAO为AS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肠道菌群调节制剂能够降低TMAO水平而发挥抗AS效果。此外,胆汁酸的抗菌活性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组分,对TMAO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5,FGF15)是胆汁酸合成的重要信号通路,该通路的活化将抑制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的分泌,降低胆汁酸合成,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和加重斑块负荷,而抑制肠肝FXR/FGF15轴有利于促进胆汁酸合成,减少TMAO产生进而延缓AS的病程。因此,抑制肠肝FXR/FGF15轴减少TMAO生成,改善胆固醇代谢,可能是防治肠道菌群紊乱所致AS的中心环节。健脾化浊调脂颗粒(Jianpi Huazhuo Tiaozhi Granule,JHTG)在“正虚浊伏”指导下研制,前期研究显示JHTG通过调整AS兔模型肠道菌群结构来发挥抗AS作用,但其与中医治浊之法的关联性未行系统阐述,具体抗肠道菌群紊乱所致AS的分子机制也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对JHTG从浊论治AS作了系统理论阐述,认为“正虚浊伏”是AS的重要致病机理,治浊之法包括“给浊邪以出路”和“扶正助其驱浊”,尤以运土疏木为浊病常法,据此探讨了中医脾胃和肠道菌群的具象联系,提出TMAO可能为内生浊邪的物质靶标之一,JTHG运土疏木为主的治浊方式可能在肠道菌群紊乱所致AS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以C57BL/6J小鼠、Apo 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氯化胆碱灌胃建立肠道菌群紊乱动物模型,对“JHTG可能通过抑制肠肝FXR/FGF15轴促进胆汁酸合成,减少TMAO生成,维持胆固醇代谢平衡,从而发挥抑制肠道菌群紊乱所致AS功效”的假说展开研究。方法:20只C57BL/6J小鼠和70只Apo E-/-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各10只:(1)空白对照组(C57BL/6J小鼠+基础饲料);(2)氯化胆碱对照组(C57BL/6J小鼠+基础饲料+1%氯化胆碱);(3)Apo E-/-对照组(Apo E-/-小鼠+基础饲料);(4)AS模型组(Apo E-/-小鼠+基础饲料+1%氯化胆碱);(5)抗生素组(Apo E-/-小鼠+基础饲料+1%氯化胆碱+0.5 g·L-1万古霉素、1.0 g·L-1氨苄青霉素、1.0 g·L-1甲硝唑、1.0 g·L-1硫酸新霉素加入饮水瓶中);(6)JHTG低剂量组(Apo E-/-小鼠+基础饲料+1%氯化胆碱+9.49 g·kg-1·d-1JHTG);(7)JHTG中剂量组(Apo E-/-小鼠+基础饲料+1%氯化胆碱+18.98 g·kg-1·d-1JHTG);(8)JHTG高剂量组(Apo E-/-小鼠+基础饲料+1%氯化胆碱+37.96 g·kg-1·d-1JHTG);(9)FXR激动剂组(Apo E-/-小鼠+基础饲料+1%氯化胆碱+18.98 g·kg-1·d-1JHTG+第15周开始FXR激动剂GW4064腹腔注射7d)。除FXR激动剂外,其他药物干预时间均为16周。采用主动脉整体油红O染色、主动脉弓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酶法检测主动脉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生化检测血脂谱,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收集肠内容物进行16Sr RNA高通量测序,并对高胆碱、抗生素、不同浓度JHTG和FXR激动剂GW4064干预样本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Alpha Diversity、Beta Diversity、物种组成分析、LEf Se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利用LC/MS检测小鼠血清TMAO水平,生化测定肝脏、胆囊和小肠内容物的总胆汁酸含量,Western blot测定FXR、FGF15、Cyp7a1蛋白表达。对血清TMAO含量和不同部位总胆汁酸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将LEf Se分析筛选的菌属和TMAO及胆汁酸相关联,分析胆汁酸对TMAO和菌属的影响,观察FXR激动剂GW4064引起的胆汁酸代谢变化与TMAO和肠道菌群的关系。结果:1.主动脉整体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胆碱可促进C57BL/6J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和Apo E-/-小鼠主动脉AS斑块形成,抗生素干预肠道菌群可明显减少高胆碱所致的AS斑块形成,JHTG各剂量组可明显减少主动脉AS斑块面积百分比,而FXR激动剂GW4064将明显削弱JHTG对AS斑块形成的抑制作用。2.主动脉弓HE染色结果显示:高胆碱可促进C57BL/6J小鼠AS早期病变和Apo E-/-小鼠大量典型AS斑块的形成,抗生素干预肠道菌群可明显抑制高胆碱所致的AS斑块形成,JHTG各剂量组可有效减少AS斑块面积,加用FXR激动剂GW4064将明显削弱JHTG对高胆碱所致AS的改善作用。3.主动脉TC含量和血脂谱检测结果:高胆碱干预后,氯化胆碱对照组主动脉TC含量和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AS模型组主动脉TC含量和血清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LDL-C水平与Apo E-/-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HDL-C水平与Apo E-/-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与氯化胆碱对照组相比,AS模型组主动脉TC含量和血清TC、TG、LDL-C水平进一步增加,HDL-C水平进一步下降。抗生素组主动脉TC含量和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AS模型组,HDL-C水平高于AS模型组。与AS模型组相比,JHTG低剂量组主动脉TC含量和血清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增高;JHTG中、高剂量组进一步下调主动脉TC含量和血清TC、TG、LDL-C水平,上调血清HDL-C水平。与JHTG中剂量组比较,FXR激动剂组主动脉TC含量和血清TC水平明显增多。4.血清IL-6、TNF-α水平:高胆碱可明显上调C57BL/6J小鼠TNF-α水平和Apo E-/-小鼠IL-6、TNF-α水平,其中AS模型组IL-6、TNF-α水平高于氯化胆碱对照组。抗生素组和JHTG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IL-6、TNF-α水平,JHTG低剂量组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JHTG中、高剂量组。采用FXR激动剂干预后,JHTG对IL-6和TNF-α的抑制作用被明显削弱了。5.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结果:AS模型组肠道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明显降低,JHTG中、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AS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高胆碱引起了肠道菌群结构的显着性变化,在门水平上造成氯化胆碱对照组和AS模型组Firmicutes的丰度增多,Bacteroidetes的丰度减少,以及Bacteroidetes/Firmicutes(B/F)比值降低;广谱抗生素和JHTG干预后明显提高了B/F比值,而FXR激动剂GW4064可抑制JHTG对B/F比值的改善作用。在属水平上,Ruminococcus这种促肥胖有害菌的丰度在氯化胆碱对照组和AS模型组同时升高,Lactobacillus这种抗肥胖益生菌的丰度在氯化胆碱对照组和AS模型组同时降低,而且Ruminococcus在AS模型组的丰度明显高于氯化胆碱对照组。此外,Turicibacter、Desulfovibrio、Alistipes、Streptococcus、Oscillibacter、Prevotella这六种促肥胖和(或)促炎菌属的丰度也在AS模型组明显增多,Akkermansia、Bacteroides这两种益生菌的丰度在AS模型组明显减少,而且以上两种益生菌以及除Alistipes的五种有害菌在AS模型组的异常变化较氯化胆碱对照组更为明显。抗生素组Akkermansia的丰度明显高于AS模型组,Alistipes等6个有害菌的丰度明显低于AS模型组。JHTG干预后明显提高了Bacteroides、Akkermansia、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等抗肥胖和(或)抗炎菌属的丰度,以及降低了Ruminococcus、Turicibacter、Desulfovibrio、Alistipes等七种促肥胖和(或)促炎菌属的丰度,而FXR激动剂GW4064干预后Turicibacter、Desulfovibrio、Alistipes这些促肥胖和促炎有害菌的丰度与JHTG中剂量组比较明显增多。6.LEf Se分析筛选的菌属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显示JHTG改变的肠道优势菌属与血清促炎因子及脂质代谢紊乱指标的改善密切相关:Oscillibacter等7个有害菌(其中6个有害菌在JHTG干预后明显减少)与主动脉TC和血清TC、TG、LDL-C、IL-6、TNF-α呈正相关,而与血清HDL-C呈负相关;Alistipes(JHTG可有效降低此菌的丰度)与主动脉TC和血清TC、TG、IL-6、TNF-α呈正相关。此外,Akkermansia等5个益生菌(其中Akkermansia在JHTG干预后明显增多)与主动脉TC和血清TC、TG、LDL-C、IL-6、TNF-α呈负相关,而与血清HDL-C呈正相关;Bacteroides、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JHTG可有效提高这三种益生菌的丰度)与主动脉TC和血清TC、TG、LDL-C呈负相关,同时与血清HDL-C呈正相关,Bacteroides还与血清TNF-α呈负相关。7.血清TMAO含量:高胆碱干预后,氯化胆碱对照组TMAO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AS模型组TMAO含量高于Apo E-/-对照组,AS模型组TMAO含量高于氯化胆碱对照组。与AS模型组比较,抗生素组和JHTG各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TMAO含量,抗生素组和JHTG中、高剂量组在降低血清TMAO含量方面优于JHTG低剂量组。采用FXR激动剂GW4064干预后,FXR激动剂组TMAO含量与JHTG中剂量组相比明显增多。8.胆汁酸检测结果:高胆碱干预后,氯化胆碱对照组和AS模型组胆囊及小肠内容物的总胆汁酸含量明显降低,其中AS模型组小肠总胆汁酸含量低于氯化胆碱对照组。JHTG低剂量组小肠总胆汁酸含量与AS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抗生素组、JHTG中剂量组、JHTG高剂量组胆囊及小肠的总胆汁酸含量与AS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FXR激动剂组胆囊及小肠的总胆汁酸含量与JHTG中剂量组相比明显降低。9.JHTG及FXR激动剂对肠肝FXR/FGF15轴的干预作用:AS模型组肠道FXR、FGF15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Apo E-/-对照组和氯化胆碱对照组,肝脏Cyp7a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Apo E-/-对照组和氯化胆碱对照组。与AS模型组比较,抗生素组、JHTG中剂量组、JHTG高剂量组肠道FXR和FGF15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而肝脏Cyp7a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此外,FXR激动剂组肠道FXR和FGF15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JHTG中剂量组,肝脏Cyp7a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JHTG中剂量组。10.LEf Se分析筛选的菌属、TMAO和胆汁酸的相关性研究提示JHTG抑制TMAO生成可能与肠道菌群对胆汁酸抗性的变化有关:在TMAO与胆汁酸的相关性分析中,血清TMAO含量与胆囊胆汁酸含量和小肠胆汁酸含量呈负相关。在菌属变化、胆汁酸和TMAO含量的相关性分析中,Akkermansia这种可在高胆汁酸环境中继续生长的抗肥胖益生菌与TMAO呈负相关,Alistipes这种具有胆汁酸抵抗力的有害菌(促肥胖和促炎)与TMAO呈正相关,Desulfovibrio、Turicibacter这些不耐胆汁酸的有害菌(促肥胖和促炎)与TMAO存在正相关,而且Turicibacter、Desulfovibrio、Alistipes和胆汁酸、TMAO的相关性结果与FXR激动剂GW4064对JHTG的作用方向相一致。结论:JHTG可通过抑制肠肝FXR/FGF15轴促进胆汁酸合成,减少TMAO生成,降低Turicibacter、Desulfovibrio、Alistipes的丰度,改善血脂谱,减轻IL-6、TNF-α水平,从而对抗肠道菌群紊乱所致AS。

李思博[7](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从脾胃论治高脂血症的处方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治疗血脂异常处方中从脾胃论治的用药规律。材料与方法:在网络数据库中检索近30年从脾胃论治血脂异常的相关文献资料,提取符合要求的临床处方,建立数据库。借用中医辅助平台(V2.5)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算法分析。将得到的处方药物用药频次、关联药物组合、核心药对组合和新方药物组合。将结果整理分析。结果:得到处方122首,包含中药137味,累积使用频次1276次。药物使用频次排前10次的药物分别为:山楂、泽泻、丹参、茯苓、白术、半夏、陈皮、何首乌、黄芪、决明子;药物四气使用排名为温(561次)、寒(316次)、平(263次)、凉(82次)、热(7次);五味使用排名:甘(796次)、苦(534次)、辛(353次)、酸(132次)、咸(62次)、涩(50次);药物归经使用分别为:脾、肝、胃、肺、肾、心、膀胱经、大肠经、心包经、胆经、小肠经、三焦经;得到关联药物组合:(1)泽泻,山楂;(2)丹参,山楂;(3)丹参,泽泻(4)丹参,泽泻,山楂;(5)茯苓,山楂;(6)茯苓,泽泻;(7)白术,山楂;(8)白术,泽泻;(9)白术,茯苓;(10)茯苓,泽泻,山楂;新方共9组:猪苓_桂枝_乌梅_姜黄;(2)何首乌_桑寄生_女贞子_枸杞子;(3)何首乌_决明子_甘草_党参;(4)车前子_太子参_土茯苓_桃仁_石菖蒲;(5)白芍_茵陈_乌梅_枳实_香附;(6)神曲_绞股蓝_苦参_黄芪_白术;(7)茯苓_当归_麦冬_黄芪;(8)虎杖_木香_柏子仁_附子;(9)泽泻_丹参_山楂_厚朴结论:处方药物多以脾肝,脾胃药物配伍使用,符合血脂异常脾虚失运的基本病机。研究新方发现仍以补脾为主,但同时兼顾祛除血瘀、痰浊、气滞药物并用。对临床治疗血脂异常具有一定价值。

方旭琴[8](2021)在《冠心病从脾胃论治的现代文献及临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不难发现,肠道菌群的功能与中医脾胃的功能有相同之处,肠道菌群的部位在肠,功能属脾胃。而很多中医临床大家在治疗冠心病时也多采用从脾胃治疗的方法,众多研究已证实,调理脾胃的相关药物能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调节脂质代谢,减少脂质过氧化造成的血管内膜损伤、脂质沉积,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减缓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将中医脾胃功能失调与肠道菌群失调有机结合起来指导临床实践,或可更进一步提高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本论文分为理论探讨和用药规律两部分。理论综述主要梳理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冠心病的关系、中医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理论基础,用药规律研究包括文献研究与崔向宁主任医师的用药经验。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中文四大数据库中从脾胃治疗冠心病的文献处方及崔向宁主任医师从脾胃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处方,总结其用药规律,探讨二者的关联,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一定参考。研究方法:检索CNKI、VIP、WanFang Date、CBM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2月31日,中药复方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整理处方;收集整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崔向宁主任医师门诊从脾胃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首诊处方,分别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信息核对、规范数据后,运用“统计报表”、“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药物频数、药对、关联规则及新方组合等信息,并总结导师从脾胃治疗冠心病的用药特点。研究结果:文献研究共纳入433篇文献,共575首处方,涉及262味药物。通过软件分析得出处方中证型分布以痰瘀互结证为首,其中频次≥30次的高频药物包括56味,其中前18味使用频次都大于100次,由高到低依次为丹参、茯苓、白术、黄芪、党参、炙甘草、川芎、陈皮、瓜蒌、当归、薤白、桂枝、甘草、半夏、郁金、红花、赤芍、枳壳。药物功效分类以补益药为首,药物以白术、黄芪、党参、炙甘草等为主,总频次达1952次,占比27.6%,活血化瘀、理气、化痰药物次之;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归经排序以脾、胃、肺、心、肝、肾为主;高频药物组合19组,包括丹参-茯苓、白术-茯苓、丹参-白术等,关联规则4组,包括陈皮-茯苓、薤白-瓜蒌、瓜蒌-薤白、白术-茯苓。熵聚类分析得到26组核心药物组合,13首新方。导师临床用药规律共纳入203首处方,涉及163味中药,频次≥30次的药物有37味,频次大于100次的药物有法半夏、丹参、茯苓、柴胡、降香、桂枝、枳实、厚朴、黄芩、香附。药物功效以理气药为主,总频次达619次,占16.5%,补益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次之。药物四气主要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脾、肺、肝、心、胃、大肠、肾等为主,高频对药组合43组,前5位分别是法半夏-丹参、法半夏-茯苓、降香-丹参、法半夏-柴胡、丹参-柴胡,角药中首位组合为法半夏-降香-丹参,四位药物组合首位为法半夏-降香-丹参-茯苓。熵聚类分析得到22组核心药物组合,11首新方。研究结论:1.文献研究中高频用药分类按照频次依次为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药、利水渗湿药,导师的高频用药分类依次为理气药、补益药、化痰药、活血化瘀药,其共同点是都体现出标本兼顾的治疗特点,不同点是前者用药以补为主,调补脾胃气血阴阳,而后者则以通为主,调畅脾胃气机升降,故从脾胃治疗冠心病时要注重其纳和化,升和降,润和燥,在临床中可以综合、灵活应用,以期取得更好疗效;2.文献研究中从脾胃论治的核心方以六君子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减,而导师则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合四逆散加减,前者主要以健脾活血化痰为主,后者以理气活血化痰为主;3.导师认为冠心病的病机核心为脾胃功能失调,同时涉及肝肾,故在治疗时,辨证施治,灵活应用调理升降,和解肝脾;健脾祛湿,清热化痰;益气化痰,活血通络;益气健脾,濡养心血;温阳散寒,调补脾肾;双心同治,身心同调等法治疗此病。

张润垚[9](2021)在《张氏丹荷保和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探讨全国名中医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说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应用,以及从临床疗效观察的角度研究张小萍教授经验方张氏丹荷保和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效果,阐述了张氏丹荷保和汤潜在的作用机制,为推广本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提供临床依据,并希望通过本研究将名老中医总结的宝贵理论及疗效确切的经验方更好传承下去,进一步发扬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特色和优势。方法:将67例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门诊、住院部及国医堂门诊就诊且符合研究设计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以水飞蓟宾胶囊(规格为35 mg×30粒)治疗,每日三次,一次两粒,三餐前服用;观察组采用张氏丹荷保和汤颗粒剂治疗,中药颗粒剂,每日一剂,开水冲服,每次服用150ml,并于中、晚餐后半小时至一个小时各服一次。两组患者用药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患者体重变化情况,以及肝脏酶学指标ALT、AST、GGT,血脂指标TG、TC、LDL-C的变化情况,肝脏超声恢复情况,评价张氏丹荷保和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综合疗效: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够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但运用张氏丹荷保和汤颗粒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3.33%,高于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进行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个单项症状积分均出现明显下降,P值皆小于0.01,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所用药物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组间治疗后比较,在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口粘不渴、大便溏等症状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组降低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药物在改善以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药物;而在神疲乏力、头身困重等症状积分的改善方面,两组积分下降的幅度比较接近,经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后得出,P>0.05,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药物在改善神疲乏力、头身困重方面疗效相当。3、在减重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较治疗前均下降,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表明两组药物在减重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表明了治疗组药物在减重方面优于对照组药物。4、在血脂、转氨酶等生化指标改善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TC、TG两项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LDL-C指标统计无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具有明显改善TC、TG、LDL-C水平的作用,对照组TC、TG、LDL-C也有很大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血清ALT、AST、GGT均有降低,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皆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在ALT、AST改善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GGT改善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药物均有改善血清ALT、AST、GGT的效果,且治疗组效果更佳。5、肝脏彩超恢复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对轻、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较明显,治疗组有9例转为正常,对照组有4例转为正常;治疗组正常与轻度病例之和20例,而对照组正常与轻度病例之和12例,以及对两组患者的病情程度由高向低转变例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药物在恢复患者肝脏彩超方面优于对照组药物。6、随访结果:在用药疗程结束六周后,对两组患者(除外无效者)展开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患者经过张氏丹荷保和汤治疗后,其在短期内的复发率较低,在预后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张氏丹荷保和汤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症状,肝功能,血脂,肝脏超声程度,减重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徐路[10](2020)在《基于FXR/FGF15/FGFR4通路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随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临床上常用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长期应用会出现不同概率、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草药的降脂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黄连、吴茱萸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和吴茱萸碱1:1配伍可显着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轻高脂模型大鼠肝脏组织脂肪变性情况,通过作用于Leptin-AMPK通路、Leptin-Jak2-Stat3通路调节脂代谢,影响SREBP2、HMGCR、PPARα、LXRα、CYP7A1、NPC1L1、SR-BI、ABCG5、ABCG8等基因的表达,以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分解,以及抑制小肠胆固醇吸收。胆汁酸是体内清除胆固醇的重要形式,对于维持胆固醇的稳态和防止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有毒代谢物的积累以及肝脏和其他器官的损伤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进一步阐明黄连吴茱萸配伍的降脂机制,我们提出连萸配伍是否会影响这一重要过程。研究目的:以高脂血症模型小鼠为研究载体,以胆汁酸代谢为切入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胆汁酸代谢负反馈调节通路FXR/FGF15/FGFR4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用色谱-质谱分析法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探讨黄连吴茱萸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动物分组及给药48只雄性C57BL/6小鼠,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3天,称小鼠体重并记录,禁食12h,每只小鼠尾静脉取血约0.5ml,35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根据测得血清总胆固醇值及小鼠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n=8)、模型组(n=8)、阿托伐他汀组(n=8)、连萸低剂量组(n=8)、连萸中剂量组(n=8)、连萸高剂量组(n=8),使组间初始总胆固醇值及体重值无差异。空白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饲养,其余各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养,实验过程中所有动物自由采食和饮水。制备好中药煎剂,每日根据各组动物体重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体积为1ml/100g,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频率为1次/天,连续灌胃给药8周。2.血清脂质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检测采用酶化学法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介素6、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清脂质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3.肝脏病理形态观察采用HE染色镜下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4.FXR/FGF15/FGFR4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黄连吴茱萸配伍对FXR、FGF15、FGFR4、CYP7A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5.FXR/FGF15/FGFR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检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黄连吴茱萸配伍对FXR、FGF15、FGFR4、CYP7A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6.粪便胆汁酸代谢谱的检测采用色谱-质谱法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粪便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研究结果:1.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2.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指数及病理形态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1);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的肝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脂肪变性,见脂肪空泡,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可不同程度改善上述表现,其中连萸低、中、高剂量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3.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P<0.01),白介素10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白介素6水平降低(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P<0.01);连萸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白介素10水平明显升高(P<0.01)。4.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FXR/FGF15/FGFR4通路靶基因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回肠FXR、回肠FGF15、肝脏FGFR4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肝脏CYP7A1、肝脏FX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回肠FX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回肠FGF15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脏FGFR4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1);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CYP7A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连萸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脏FX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5.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FXR/FGF15/FGFR4通路靶蛋白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回肠FXR、回肠FGF15、肝脏FGFR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1,P<0.05),肝脏CYP7A1、肝脏FX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回肠FXR、FGF1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FGFR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连萸低、高剂量组小鼠肝脏CYP7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FX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P<0.01)。6.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粪便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1)从胆汁酸的分类来看: 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空白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42.39%,次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57.61%。模型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32.90%,次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67.10%。连萸中剂量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46.92%,次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53.08%。 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空白组小鼠游离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97.39%,结合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2.61%。模型组小鼠游离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98.34%,结合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1.66%。连萸中剂量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94.15%,结合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5.85%。(2)从差异胆汁酸来看,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粪便胆汁酸12-KLCA、GDCA、HDCA、Apo CA、CDCA、DCA、Iso LCA、LCA表达上调(p<0.05),TMCA、TUDCA、TCDCA、α-MCA表达下调(p<0.05)。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中剂量组小鼠粪便胆汁酸7-KDCA、UDCA、CA、GCA上调(p<0.05),12-KLCA、Apo CA、Iso LCA下调(p<0.05)。结论:1.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相对复杂,脾胃升降失常是其关键病机,治当辛开苦降,升清降浊。黄连、吴茱萸配伍作为辛开苦降法的代表,具有明显的调脂、抗炎作用。2.黄连、吴茱萸配伍通过抑制FXR/FGF15/FGFR4通路,上调CYP7A1的表达,促进胆汁酸的合成,影响胆汁酸代谢发挥调脂作用。

二、从脾胃角度浅谈血脂代谢异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脾胃角度浅谈血脂代谢异常(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1.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1.1.2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位认识
        1.1.3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1.1.4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认识
    1.2 中医学对血脉病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sICAS的认识
        1.3.1 中医学对sICAS的病因认识
        1.3.2 中医学对sICAS的病机认识
    1.4 现代医学对sICAS的认识
        1.4.1 sICAS的流行病学特征
        1.4.2 sICA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
        1.4.3 sICA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1.4.4 炎症反应与sICAS
        1.4.5 菌群感染与sICAS
        1.4.6 临床分型标准
        1.4.7 sICAS的现代医学诊疗进展
第二章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设计
        2.2.3 研究对象
        2.2.4 诊断标准
        2.2.5 纳入标准
        2.2.6 排除标准
        2.2.7 数据采集标准
        2.2.8 数据录入标准
        2.2.9 质量控制标准
        2.2.10 伦理考虑
        2.2.11 统计学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数据筛选流程图
        2.3.2 人口统计学信息分布情况
        2.3.3 中医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2.3.4 发病节气分布规律
        2.3.5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2.3.6 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3.7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2.3.8 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3.9 NLR、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
    2.4 讨论
        2.4.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2.4.2 新型炎症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2.4.3 新型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2.4.4 sICAS患者24节气发病规律探讨
        2.4.5 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探讨
        2.4.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2.5 结论
第三章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
    3.3 资料与方法
        3.3.1 文献检索策略
        3.3.2 文献纳入标准
        3.3.3 文献排除标准
        3.3.4 文献资料提取及评价标准
        3.3.5 统计学方法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3.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4.3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3.4.4 亚组分析结果
        3.4.5 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3.5 讨论
        3.5.1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3.5.2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4.2 研究设计
    4.3 材料与方法
        4.3.1 研究对象
        4.3.2 诊断标准
        4.3.3 纳入标准
        4.3.4 排除标准
        4.3.5 数据采集项目
        4.3.6 样本含量估计
        4.3.7 数据录入标准
        4.3.8 质量控制标准
        4.3.9 伦理考虑
        4.3.10 统计学方法
    4.4 研究结果
        4.4.1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4.4.2 Hp感染与sICA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4.4.3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5 讨论
        4.5.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4.5.2 Hp感染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4.5.3 Hp感染与sICAS患者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4.5.4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阴阳类证分布规律
        4.5.5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4.5.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4.6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2)基于古代文献探讨脾虚痰浊证的学术源流及组方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古代文献研究
    2 脾虚痰浊证古代方剂的数据挖掘
    3 六君子汤治疗血脂异常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脾虚痰浊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与模型评价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基于“新气血津液辨证”探索慢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慢性冠脉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2 现代医学主张的危险因素
    3 现代医家对慢性冠脉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4 现代医家对慢性冠脉综合征辨证论治研究
    5 气血津液理论在慢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6 内生五邪理论在慢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来源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5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单因素分析
    6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基于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组学探索降糖消脂方对ZDF大鼠2型糖尿病的预防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1. 肠道菌群概述
        1.1 肠道菌群的构成与建立
        1.2 肠道菌群的生物学功能
        2. 肠道菌群变化与T2DM
        2.1 糖尿病发生前即存在肠道微环境改变
        2.2 肠道微生物对T2DM的作用
        2.3 T2DM肠道菌群的变化
        3. 肠道菌群紊乱引发T2DM的可能机制
        3.1 胆汁酸代谢
        3.2 短链脂肪酸
        3.3 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3.4 氧化三甲胺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从“脾胃学说”论肠道微生态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1. “脾胃学说”与肠道菌群的理论渊源
        2. 基于“脾胃学说”认识肠道菌群
        2.1 胃气通降
        2.2 运化精微
        2.3 气化布精
        2.4 防御外邪
        2.5 调和阴阳
        3. 基于“脾胃学说”认识肠道微生态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3.1 生理观
        3.2 病理观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降糖消脂方干预ZDF大鼠糖脂代谢的疗效评价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饲料
        1.3 实验药物
        1.4 主要试剂
        1.5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模型建立
        2.2 分组及给药方法
        2.3 血液标本采集
        2.4 指标检测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2型糖尿病发病率
        3.2 体重
        3.3 空腹血糖
        3.4 餐后2小时血糖
        3.5 葡萄糖耐量及葡萄糖曲线下面积
        3.6 糖化血红蛋白
        3.7 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清C肽水平
        3.8 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
        3.9 血脂
        3.10 肝肾功能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降糖消脂方调控肠道菌群-胆汁酸代谢预防ZDF大鼠2型糖尿病的机制探讨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和药物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微生物多样性数据分析软件
        2. 方法
        2.1 模型构建、动物分组及干预方法
        2.2 肠内容物收集
        2.3 标本留取
        2.4 肠道微生物分析
        2.5 胆汁酸谱分析
        2.6 Elisa检测回肠、血清神经酰胺
        2.7 qPCR检测FXR、CHOP、GRP78、Bcl-2、BaxmRNA表达
        2.8 透射电镜观察β细胞内质网
        2.9 免疫荧光观察胰腺细胞
        3. 结果
        3.1 肠道菌群分析
        3.2 胆汁酸谱分析
        3.3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关联分析
        3.4 Elisa检测回肠、血清神经酰胺
        3.5 qPCR检测FXR、CHOP、GRP78、Bcl-2、BaxmRNA表达
        3.6 透射电镜观察β细胞内质网结构
        3.7 免疫荧光观察胰腺细胞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5)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从脾胃论治T2DM的研究进展
        1 脾(胃)胰相关与2型糖尿病
        2 脾失健运,脾胃不和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之一
        2.1 脾失健运,脾胃不和
        2.2 痰浊血瘀,气机失畅
        2.3 气机失常,功能失调
        3 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
        4 调和脾胃祖方半夏泻心汤
        4.1 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基础
        4.2 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进展
    综述二: 与糖尿病发病相关的胃肠类激素研究进展
        1 糖尿病与胃肠类激素的关系
        1.1 胰高血糖素样肽-1
        1.2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样多肽
        1.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1.4 酪酪肽
        1.5 胆囊收缩素
        2 糖尿病相关的胃肠道激素治疗
第二章 倪青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经验
    前言
    1 “脾胃”的内涵
        1.1 “脾胃”生理
        1.2 重视“胃气”
    2 病机相互转化,重在动态把握
        2.1 脾病及胃
        2.2 胃病及脾
        2.3 脾、胃病及肠
        2.4 肠病及脾胃
        2.5 生克制化,病及他脏
    3 辨证施治,法随证立
        3.1 理脾为主,脏腑分治
        3.2 脾系统合治
        3.3 病证结合,理楫脾胃辨治思路
    4 验案举隅
第三章 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临床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1.5 研究方法
        1.6 疗效判定标准
        1.7 不良事件观察
        1.8 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基线比较
        2.2 血糖指标
        2.3 胃肠道激素水平
        2.4 体重指数(BMI)比较
        2.5 中医证候情况比较
        2.7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立论依据
        3.2 半夏泻心汤对血糖影响
        3.3 半夏泻心汤对胃肠类激素指标的影响
        3.4 半夏泻心汤对体重的影响
        3.5 半夏泻心汤对中医证候改善
        3.6 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主要研宄成果

(6)健脾化浊调脂颗粒调控肠肝FXR/FGF15轴治疗肠道菌群紊乱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第一节 AS的中医文献研究
        1 历代医家对AS的认识
        2 正虚浊伏与AS的相关性探讨
        2.1 浊的含义与分类
        2.2 浊邪致病特点
        2.3 正虚浊伏与AS的病因
        2.4 正虚浊伏与AS的病机
        2.5 正虚浊伏与AS的论治
        3 小结
    第二节 AS的现代医学研究
        1 AS概述
        1.1 AS常见危险因素
        1.2 AS相关发病机制
        1.3 抗AS的主要药物
        1.4 小结
        2 肠道菌群与AS
        2.1 AS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异常变化
        2.2 肠道菌群紊乱促进AS的作用机制
        2.3 小结
    第三节 “脾胃-浊邪”与“肠菌-AS”的相关性探讨
    第四节 从正虚浊伏角度认识“TMAO-AS”关系
    第五节 健脾化浊调脂颗粒运土疏木为主的治浊方药分析及抗AS作用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JHTG对高胆碱诱导小鼠AS形成的疗效观察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JHTG对 AS小鼠肠道菌群组分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JHTG干预肠肝FXR/FGF15 轴对胆汁酸和TMAO的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结论
    1 创新点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7)基于数据挖掘的从脾胃论治高脂血症的处方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降脂功效中药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冠心病从脾胃论治的现代文献及临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1 肠道菌群概述
        2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
        3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冠心病的关系
        4 调节肠道菌群的方式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中医理论探讨
        1 历史渊源
        2 脾胃与心的生理病理联系
        3 冠心病从脾胃论治的机理
        4 现代医家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认识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文献资料处理及筛选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整理与规范
        2.2 分析软件
        2.3 数据库的建立
        2.4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证型分布
        3.2 药物频次
        3.3 药物功效分类
        3.4 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布
        3.5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3.6 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
    4 讨论
        4.1 证型分布分析
        4.2 用药频次及药物功效分析
        4.3 性味归经分析
        4.4 组方规律分析
        4.5 核心组合及新方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崔向宁主任医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整理与规范
        2.2 分析软件
        2.3 数据库的建立
        2.4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药物频次
        3.3 药物功效分类
        3.4 性味归经
        3.5 关联规则
        3.6 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
    4 讨论
        4.1 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4.2 崔向宁主任医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4.3 典型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张氏丹荷保和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中医对NAFLD的认识
        1.1 概念及源流
        1.2 病因病机
        1.3 NAFLD的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NAFLD的认识
        2.1 概念及分类
        2.2 流行病学特点
        2.3 常见病因
        2.4 发病机制
        2.5 治疗
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说在NAFLD临床应用中的探讨
    1 脾胃气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1.1 升降有度
        1.2 纳运相因
        1.3 燥湿相宜
        1.4 出入有序
    2 脾胃气化学术思想在NAFLD的临床治疗中的体现
临床研究
    1 诊断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中医辨证标准
        1.3 入组及排除标准
        1.4 剔除、脱落标准
        1.5 脱落病例处置方案
    2 观察项目
        2.1 疗效性指标
        2.2 安全性指标
        2.3 疗效判定标准
    3 资料与方法
        3.1 病例来源
        3.2 治疗方法
        3.3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研究完成情况
        4.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5 讨论
        5.1 结果分析
        5.2 张氏丹荷保和汤对NAFLD发挥疗效的潜在作用机理
        5.3 药物安全性测定及副作用
        5.4 张氏丹荷保和汤方解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10)基于FXR/FGF15/FGFR4通路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研究
        1.2 高脂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高脂血症的治疗
        1.3.1 饮食运动治疗
        1.3.2 药物治疗
        1.4 胆汁酸代谢
        1.4.1 胆汁酸是体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途径
        1.4.2 胆汁酸代谢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
        1.4.3 FXR/FGF15/FGFR4 是控制胆汁酸合成的关键通路
    2 中医学对血脂的认识
        2.1 膏脂的含义
        2.2 膏脂为人体所必需的精微物质
        2.3 膏脂的化生与脾胃关系密切
        2.4 膏脂转输失常形成高脂血症
    3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3.1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名的认识
        3.2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的认识
        3.2.1 过食肥甘厚味
        3.2.2 过逸少劳
        3.2.3 体质因素
        3.2.4 情志因素
        3.3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机的认识
        3.3.1 脾运失健
        3.3.2 脾胃气虚
        3.3.3 肝失疏泄
        3.3.4 肾失气化
        3.3.5 肝肾阴虚
        3.3.6 痰瘀互结
        3.4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
        3.5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治疗
        3.5.1 饮食疗法
        3.5.2 适量运动
        3.5.3 针灸治疗
        3.5.4 中药复方
        3.5.5 其他
    4 从脾胃论治高脂血症的依据
        4.1 理论基础
        4.2 临床经验
        4.3 实验研究
    5 辛开苦降法为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治法
        5.1 辛开苦降法的含义
        5.2 辛开苦降法调节脾胃气机升降
        5.2.1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5.2.2 脾胃病以寒热错杂证多见
        5.3 历代医家对辛开苦降法的运用
    6 黄连吴茱萸配伍为辛开苦降法的体现
        6.1 黄连吴茱萸配伍的概述
        6.2 古代医家对黄连吴茱萸的运用
        6.3 黄连吴茱萸药理作用研究
        6.3.1 黄连的药理作用
        6.3.2 吴茱萸的药理作用
        6.3.3 黄连吴茱萸配伍的药理作用
        6.4 黄连吴茱萸的临床研究
        6.4.1 黄连吴茱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6.4.2 黄连吴茱萸配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中药煎剂制备
        2.2 高脂饲料制备
        2.3 动物分组
        2.4 给药方法
        2.5 标本采集与处理
        2.6 观察指标及检测指标
        2.6.1 行为体征观察
        2.6.2 血浆检测
        2.6.3 肝指数(Hepatic index,HI)
        2.6.4 肝脏组织病理切片及HE染色
        2.6.5 肝脏及回肠组织中相关基因检测
        2.6.6 肝脏及回肠组织中相关蛋白检测
        2.6.7 胆汁酸谱检测
        2.7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动物一般情况观察
        3.2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饲料消耗量的影响
        3.3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3.4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3.5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肝脏指数及病理形态的影响
        3.5.1 对高脂模型小鼠HI的影响
        3.5.2 对高脂模型小鼠肝脏形态的影响
        3.5.3 对高脂模型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3.6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3.7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3.7.1 总RNA质量检测
        3.7.2 溶解曲线
        3.7.3 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CYP7A1、FGFR4、FXR基因表达的影响
        3.7.4 对高脂血症小鼠回肠FXR、FGF15 基因表达的影响
        3.8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3.8.1 肝、肠组织蛋白浓度
        3.8.2 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CYP7A1、FGFR4、FXR蛋白表达的影响
        3.8.3 对高脂血症小鼠回肠FXR、FGF15 蛋白表达的影响
        3.9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组学的影响
        3.9.1 代谢物标准品XIC图
        3.9.2 质控样本评价
        3.9.3 胆汁酸成分
        3.9.4 标准曲线结果
        3.9.5 对胆汁酸谱不同种类的影响
        3.9.6 差异胆汁酸
讨论
    1 高脂血症模型评价
        1.1 高脂血症模型选择
        1.1.1 高脂饲料喂养法
        1.1.2 脂肪乳剂灌胃法
        1.1.3 复合因素造模法
        1.2 高脂血症模型评价
    2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2.1 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
        2.2 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肝脏脂肪变的作用
    3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的抗炎作用
        3.1 对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 水平的影响
        3.2 对血清抗炎因子IL-10水平的影响
    4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的调节作用
        4.1 对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
        4.1.1 对胆汁酸谱不同种类的影响
        4.1.2 差异胆汁酸
        4.2 对胆汁酸代谢通路的影响
        4.2.1 胆汁酸经典合成途径
        4.2.2 FXR/FGF15/FGFR4 通路
        4.3 肝脏FXR
    5 黄连吴茱萸配伍治疗高脂血症作用探讨
结论
特色与创新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中医治疗高血脂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四、从脾胃角度浅谈血脂代谢异常(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D]. 胡明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古代文献探讨脾虚痰浊证的学术源流及组方用药规律[D]. 臧玉涵.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新气血津液辨证”探索慢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D]. 王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组学探索降糖消脂方对ZDF大鼠2型糖尿病的预防机制[D]. 张颢龄.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5]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临床疗效观察[D]. 吴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健脾化浊调脂颗粒调控肠肝FXR/FGF15轴治疗肠道菌群紊乱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D]. 黄琦.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基于数据挖掘的从脾胃论治高脂血症的处方用药规律研究[D]. 李思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8]冠心病从脾胃论治的现代文献及临床用药规律研究[D]. 方旭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9]张氏丹荷保和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 张润垚.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FXR/FGF15/FGFR4通路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D]. 徐路.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从脾胃角度谈血脂代谢异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