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1E50F汽油机

使用1E50F汽油机

一、1E50F汽油机的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泽洲[1](2021)在《复合喷射模式下丙酮-丁醇-乙醇(ABE)/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的汽车如今面临着严苛的法规要求,提升热效率以及降低有害排放物刻不容缓。目前点燃式发动机均配备了较为先进的技术以满足法规要求,如包含进气道喷射+缸内直喷的复合喷射技术等。与此同时,醇类燃料由于其可再生性好以及在发动机上使用不需要过多改变结构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通过定容弹及台架试验探究了ABE、汽油的喷雾特性及复合喷射模式下ABE/汽油双燃料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优化潜力,以明确复合喷射模式下将ABE应用于点燃式发动机中的最优喷射模式及喷射策略。为了明确将ABE应用于点燃式发动机中的喷雾特性以及与汽油喷雾特性的差别,利用定容弹喷雾测试平台对ABE及汽油喷雾图像进行拍摄。对比了在不同喷油压力,环境压力及喷油脉宽下ABE及汽油的喷雾特性。研究表明,喷油开始后ABE的喷雾发展慢于汽油,汽油喷雾的前半部分沿横向的宽度大于ABE,说明汽油向外侧扩散能力大于ABE。提高喷油压力可以改善燃油雾化蒸发效果。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加,汽油及ABE贯穿距离持续增加且贯穿距离随时间的增长率变大,增加喷油压力对增加ABE贯穿距离的效果更加明显。在喷油压力为5,7MPa时汽油的贯穿距离大于ABE,而当喷油压力继续增加为9,11和13MPa时,ABE的贯穿距离则大于汽油。随着喷油压力的增高,喷雾锥角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喷雾锥角稳定后,随着喷油压力的升高ABE及汽油喷雾锥角有所增大。不同喷油压力下ABE的喷雾锥角均大于汽油。此外,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喷雾贯穿距离减小,燃油蒸发扩散效果变差。无论是ABE还是汽油,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喷雾锥角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喷油压力及环境压力一定时,喷油过程中,不同喷油脉宽下的喷雾图像形态相似。喷油结束后,随着喷油脉宽的增加,相同时刻下喷油量增多使得燃油浓度较高且蒸发扩散的不完全。此外,随着喷油脉宽的增加喷雾贯穿距离增加,但不同喷油脉宽下的喷雾贯穿距离曲线基本重合。增加喷油脉宽使得贯穿距离增大的效果对于ABE来说更加明显。喷油过程中不同喷油脉宽下喷雾锥角数值接近。整体来看,在喷油压力及环境压力较低时,汽油贯穿距离大于ABE;而当喷油压力及环境压力较高时,ABE贯穿距离大于汽油。在不同喷油压力,环境压力及喷油脉宽下,ABE的喷雾锥角均大于汽油。为了明确ABE/汽油在复合喷射发动机中最优喷射模式,设计了“喷射比与醇油比统一法”试验优化方案。基于该方案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比较了不同直喷压力、直喷时刻、转速、负荷和过量空气系数(λ)下ABE进气道喷射+汽油缸内直喷(A+G)和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缸内直喷(G+A)两种模式的燃烧特性、气体排放和微粒排放,并引入汽油复合喷射(G+G)模式作为比较基准。结果表明,G+A模式的扭矩在不同工况下始终是最高的。相比A+G和G+G模式来说,G+A模式最大扭矩对应的直喷压力更高。在发动机低负荷即进气歧管绝对压力(MAP)为30,40,50k Pa时,G+G模式的扭矩高于A+G模式;而在发动机高负荷即MAP=60,70k Pa时,G+G模式的扭矩低于A+G模式。G+A和A+G模式的总燃烧期(CA0-90)基本相同,均低于G+G模式。当λ=0.9-1.3时,G+A模式的有效热效率(BTE)比G+G模式的分别提高了0.2%、0.4%、0.02%、0.05%和0.6%。G+A模式的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总微粒数量浓度是三种模式中最低的。当λ=0.9时,A+G模式的NOx和HC排放量高于G+G模式,而在λ=1.2和1.3时,A+G模式的NOx和HC排放量低于G+G模式。根据燃烧及排放特性,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缸内直喷模式在不同工况下具有较好的动力性及较低的排放,为ABE/汽油双燃料复合喷射的最优供给模式。为了明确基于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模式下的最优策略,通过台架试验探究了不同直喷策略、转速及负荷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的性能。研究表明,11MPa直喷压力下不同ABE直喷比的平均指示压力(IMEP)较高,HC和一氧化碳(CO)排放较低且NOx排放没有恶化,可以视为获得较好动力性和气体排放的直喷压力。但在直喷时刻较早时,若想获得最低的微粒数量浓度,应选择9MPa的直喷压力。此外,不同直喷时刻中,300°CA BTDC直喷时刻配合大ABE直喷比可以使得动力性有很大提升且微粒数量极低。考虑到目前排放法规对微粒数量有严格要求,因此认为9MPa直喷压力+300°CA BTDC直喷时刻配合大ABE直喷比燃料为较优的直喷策略。在低转速及低负荷时,80%ABE直喷比的燃料动力性最优。随着转速及负荷的增加,纯ABE在提升动力性方面具有优势。不同转速、负荷下,60%或80%ABE直喷比对应于较低的HC和NOx排放,而100%ABE直喷比对应于较低的CO排放,但80%ABE直喷比下CO排放较100%直喷比下CO排放增幅较小。此外,当燃用60%-100%ABE直喷比的燃料时,微粒数量浓度极低,工况变化对微粒数量浓度影响很小。综上,在低转速及低负荷时,80%ABE直喷比燃料燃烧及排放性能最优。随着转速及负荷增加,如对动力性需求较大则燃用纯ABE最优,否则可以选择80%ABE直喷比以兼顾气体排放。为了进一步拓宽以丁醇为主体的醇类替代燃料在复合喷射发动机中的应用潜力,基于汽油进气道喷射/醇类直喷的模式通过台架试验对比了汽油/ABE,汽油/异丙醇-丁醇-乙醇(IBE)及汽油/丁醇的燃烧排放特性。研究表明,在动力性方面汽油/IBE优于汽油/ABE,汽油/ABE优于汽油/丁醇。在气体排放方面,随直喷比的变化三种燃料变化的趋势是相似的。在直喷比较低时,汽油/ABE的气体排放占有优势,而当直喷比例较大时,汽油/丁醇的气体排放具有优势。在微粒排放方面,汽油/ABE模式的微粒数量排放始终是最低的,但在直喷时刻较早且直喷比例较大时,三种燃料的微粒数量浓度均处于极低的水平。总体来看,作为替代燃料,ABE及IBE相比于丁醇在燃烧和排放性能以及成本方面更具有优势。

顾灿松[2](2020)在《基于热弹性流体耦合的发动机振动噪声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动机是整车最主要的振动噪声来源之一,严重影响车辆NVH(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振动、噪声和不平顺性)性能。当前,发动机NVH性能的开发主要依赖于数值模拟技术和试验验证。然而,在工程实际中往往由于忽略了发动机主轴承、活塞系等主要摩擦副的弹性和热力学特性的耦合作用,导致发动机的实际NVH性能相对于仿真结果存在较大偏差,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开发和投产。针对目前发动机振动噪声预测分析中存在的中高频NVH问题,本文基于热弹性液力润滑理论(Thermal Elastohydro-dynamic,TEHD),对影响整机振动噪声预测结果的曲轴系统、活塞系、涡轮增压器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比较了采用不同润滑模型对动力学分析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多种仿真分析模型,以探索发动机主要摩擦副油膜的传热和流动对发动机振动噪声中高频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了考虑主轴承油膜传热效应的曲轴中高频振动响应分析方法。该方法建立了热弹性液力润滑理论的曲轴-轴承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该模型将曲轴、飞轮、减振器综合建模,考虑了主轴承实际运行时油膜的传热特性和流动特性;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分析了考虑油膜传热效应后轴承力、轴承力矩的差异,分析和讨论了刚性机体振动响应特性。数值计算结果显示,与弹性流体润滑模型(Elastohydro-dynamic,EHD)的动力学响应分析结果相比,TEHD模型计算的最大油膜压力、最小油膜厚度较EHD模型低,粗糙接触压力要高于EHD模型,说明传热过程改变了润滑油的力学性能,润滑油温度升高,润滑油的承载性能降低,恶化了轴承的润滑状态,进而影响轴承的润滑特性,油膜传热效应会显着影响主轴承和整机的中高频动力学响应。(2)提出了基于TEHD润滑理论的轴系三维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解决了曲轴系弯扭纵复杂耦合振动问题。该方法针对轴系扭振问题采用当量集中质量方法,评估了轴系扭振频率与振型,综合比较了弹簧阻尼模型、TEHD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轴系关键部件的时域、频域扭转角度;针对轴系弯振和纵振同时存在的复杂振动问题,给出了TEHD弹性多体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从频域角度对比分析了TEHD、弹簧阻尼主轴承润滑模型对曲轴系统弯振和纵振分析结果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量集中质量模型具有模型参数和边界简单、计算效率高的特点,同时精度也能满足扭转振动分析的要求;TEHD模型弯曲方向中高频振动响应明显高于简化的弹簧阻尼模型,说明TEHD润滑模型基于油膜状态实时计算轴承刚度和油膜压力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际状态更加吻合。(3)建立基于TEHD润滑理论的活塞拍击噪声分析模型,有效地考虑了油膜润滑对活塞-缸套接触力的影响。该模型包括活塞-缸套及连杆组件在内的弹性体模型,将该模型与传统的干摩擦分析模型进行了对标,可以发现考虑油膜润滑和传热特性对活塞二阶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活塞动能参数(平动动能、转动动能变化率)的幅值都有极大的影响。同时,该模型还可以对活塞-缸套摩擦副的油膜特征进行分析,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活塞润滑特性参数。通过发动机的台架试验测得缸套外表面振动加速度,本文建立的TEHD润滑活塞拍击噪声分析模型计算结果在中高频与测试值更加接近。(4)针对涡轮增压器同步振动问题,基于有限元技术,发展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浮环轴承TEHD耦合理论和转子弹性动力学的涡轮增压器振动响应传递路径数值分析方法。采用该数值方法分析浮环轴承内外油膜的峰值压力和轴心轨迹,以及浮环轴承动力学参数与转子转速的相关性;同时,对转子偏心量、浮环轴承外轴承间隙对增压器同步、次同步振动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总结。通过发动机台架测试显示增压器同步振动、次同步振动与计算结果具有非常高的一致性。(5)将基于TEHD润滑理论的轴系三维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活塞拍击噪声分析模型和涡轮增压器振动响应传递路径数值分析方法,系统地应用于整机振动噪声预测与分析。采用声学边界元法建立了整机噪声辐射模型,该模型对主轴承、活塞-缸套、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均考虑油膜传热效应;基于整机振动噪声预测模型开展了发动机NVH优化。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了整机振动计算结果在中高频段内与测试结果误差不超过4d B,整机辐射声功率1000Hz以上频段分析误差不超过3.4d B(A)。优化后,机体的振动响应有明显改善,整机辐射噪声降低1.3 d B(A)。

田华[3](2020)在《高速船用柴油机预混合燃烧可控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混合压燃发动机采用稀薄预混合气低温燃烧,能够实现低氮氧化物(NOx)和碳烟(Soot)排放,同时具有高热效率,因此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预混合压燃发动机的技术难点包括,预混合气的制备(特别是对于较难蒸发的柴油类燃料)、着火正时的稳健控制和工况范围的拓展。其中,着火正时的稳健控制最关键。稀薄均匀预混合气制备需要足够长的燃料和空气混合时间,使得燃料供给与着火正时关联性降低。由于预混合气稀薄的特点,火花塞等传统点火装置不能有效控制着火正时。为了解决预混合压燃发动机着火正时控制的难题,提出了射流控制压燃(JCCI:Jet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技术。JCCI发动机在缸盖中设置小容积点火室,其中供给气体燃料并用火花塞点燃,由点火室喷出的高温射流能有效控制主燃室中稀薄柴油预混合气的着火相位。JCCI技术在船用双燃料高速发动机上应用较为适合。本文将一台船用高速柴油机改装为JCCI样机,基于此样机开展试验和模拟研究。台架试验表明:JCCI燃烧模式下,燃烧相位与火花塞点火正时紧密相关。中低负荷下,高至80℃的歧管进气温度不会导致预混合燃烧失控。早于上止点前70℃A的柴油喷射正时对燃烧相位基本没有影响,但较晚的柴油喷射会降低预混合气均匀性并增加NOx排放和鸣震(Ringing)倾向。加入废气再循环(EGR)能降低燃烧速率和鸣震强度,并进一步减少NOx生成。样机在E3循环工况4、工况3和工况2(25%负荷、50%负荷和75%负荷)下实现了 JCCI燃烧。由于EGR率不足,工况1(100%负荷)下的预混合燃烧不受射流控制。通过采用预混合燃烧,样机实现了 E3循环加权NOx原排放满足IMO Tier Ⅲ限值,而且燃油消耗率低于原柴油机。对JCCI燃烧进行了三维模拟,揭示了它的三阶段放热特性。在压缩行程中,主燃室柴油预混合气发生低温反应,形成第一阶段放热,生成了过氧化氢(H2O2)并累积。点火室内天然气混合气被火花塞点燃,形成的高温射流引燃主燃室内的部分柴油预混合气,形成第二阶段放热。缸内温度升高使H2O2快速分解为OH,触发剩余柴油预混合气自燃,形成第三阶段放热。局部浓柴油预混合气燃烧是生成NOx的重要来源。为了进一步降低NOx排放和提高热效率,提出了新JCCI燃烧概念,即用点火室射流控制混入柴油的稀薄天然气预混合气燃烧。对柴油和天然气预混火焰以及新JCCI燃烧的三维模拟表明,天然气预混合气中加入适量柴油能够提高燃烧速率和稀燃极限,从而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并降低NOx、HC和CO排放。中等负荷下,优化参数的新JCCI燃烧达到指示热效率51%,NOx指示比排放0.7g/kWh。高空燃比下的NOx主要由点火室内燃烧生成。

战超[4](2020)在《高压下多孔GDI喷油器闪急沸腾喷雾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对于传统的进气道喷射(PFI)汽油机而言,缸内直喷(GDI)汽油机可以灵活地控制混合气形成以及燃烧过程,目前已成为车用发动机的主流。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对GDI汽油机的喷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闪急沸腾(闪沸)喷雾已被证实可以显着改善GDI汽油机的喷雾质量,并且普遍存在于实际工况中。然而实际发动机中的闪沸喷雾形态可能会发生改变,出现喷雾坍塌现象,从而造成排放恶化。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闪沸喷雾坍塌机理进行研究,以此来抑制闪沸喷雾坍塌行为。本课题将围绕高背压下的闪沸喷雾形态,油束液滴内部的气泡增长规律以及油束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来深入理解闪沸喷雾坍塌机理。在高背压闪沸条件下,对正己烷的喷雾形态进行观察,发现单独油束,闪沸喷雾未发生坍塌,并且随油温的增加喷雾宽度逐渐变宽。这是由于高背压闪沸环境下产生的大量蒸汽抵消了高速射流运动引起的低压区,从而证实了高速射流运动引起的低压区不能完全解释闪沸环境下的喷雾坍塌。通过提高喷射压力来增强射流速度,发现喷雾仍未坍塌,进一步核实了此结论。对高背压闪沸环境下油束内部的气泡增长进行研究,发现提高油温将促进气泡半径的增加,而随着背压的增加气泡增长被抑制。由此可见,高背压环境下气泡生长被抑制是正己烷高背压闪沸不坍塌的原因之一。对高背压闪沸环境下的单孔喷雾形态进行了研究,对比了单孔与五孔喷油器的喷雾形态并分析了油束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在闪沸环境下近喷嘴区域的油束膨胀程度可能与喷雾坍塌呈正相关关系,即单孔射流在近喷嘴区域的膨胀程度越高,多孔喷雾坍塌程度越强。在高背压环境下,较高的背压将会阻碍油束径向发展并且会抑制气泡生长,导致近喷嘴区域的喷雾宽度减小,因此减轻了油束间的相互作用,喷雾未发生坍塌。

李朝晖[5](2020)在《氢助燃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甲醇具有高辛烷值和高氧含量等特性,可从煤炭、天然气和生物质中大量生产,因此甲醇被认为是中国目前最有希望获得广泛应用的车用发动机替代燃料之一。但由于甲醇是单一组份燃料,较低的蒸气压和高汽化潜热又使得甲醇发动机混合气形成比汽油机困难,导致甲醇发动机冷启动困难、循环变动大、以及未燃甲醇和甲醛排放高等问题。而氢具有扩散能力强、点火能量低和燃烧速度快等特点,是改善甲醇发动机燃烧特性的良好助燃剂。本文针对甲醇气道喷射和甲醇缸内喷射两种喷射模式,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和三维CFD数值模拟,研究了气道喷氢助燃对两种喷射模式下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稀燃下氢助燃甲醇发动机改善燃烧和排放性能的潜力。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研究了氢气道喷射+甲醇气道喷射(HPI+MPI)/氢气道喷射+甲醇缸内喷射(HPI+MDI)两种不同复合喷射模式下氢助燃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对比分析了稀燃下不同复合喷射模式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受不同复合喷射模式的影响,HPI+MPI喷射模式下的发动机进气充量稍有降低,导致HPI+MPI喷射模式的发动机燃烧性能略有降低,均质混合气条件下掺氢助燃对燃烧稳定性提升不大;掺氢助燃将使HPI+MDI喷射模式的发动机燃烧过程加快,气缸压力、指示平均有效压力与放热率均比纯甲醇燃烧增大。掺氢助燃对HPI+MDI喷射模式的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的提升明显,6%的掺氢比可使稀燃极限从甲醇气道喷射的过量空气系数1.6提升到2.2。掺氢助燃恶化了HPI+MPI发动机燃烧性能,而掺氢助燃能使HPI+MDI喷射模式的发动机获得更好的燃烧特性与燃烧稳定性。(2)研究了HPI+MPI/HPI+MDI两种喷射模式下甲醇发动机的排放特性。CO、NOx与HC排放主要取决于燃气过量空气系数,与喷射模式无明显关系。掺氢助燃降低了CO与HC排放,促进了NOx排放,但是在过稀混合气条件下,会导致CO与HC排放轻微增大,掺氢对Soot生成影响不明显。(3)研究了HPI+MDI喷射模式发动机的稀燃特性。通过甲醇晚喷在缸内形成分层充量,配合氢气辅助燃烧的特性,提高发动机稀燃能力。燃烧特性取决于过量空气系数、点火正时与掺氢比例的耦合影响。随混合气变稀,最佳点火正时提前,点火角可用范围变窄。掺氢助燃缩短了甲醇起燃时间,加快了燃烧进程,导致最佳点火提前角推迟,并增大了点火角可用范围,扩展了稀燃运行条件。在掺氢比例与点火正时协同控制下,缸内直喷甲醇发动机的稀燃极限可以有效提升到过量空气系数3.0。过量空气系数和掺氢比例对CO、HC和Soot排放影响大,而点火正时对NOx排放影响更大。(4)进行了HPI+MDI喷射模式发动机燃烧相位控制策略研究,通过最大缸压角(θPmax)和燃烧放热中心角度(θCA50)不同燃烧相位控制模式的对比分析,针对氢助燃甲醇发动机采用θPmax点火正时控制方式,对发动机动力输出影响较小,CO、HC、NOx和Soot排放更低。尤其是在稀混合气条件下采用θPmax点火正时控制方式更能获得好的性能。采用θPmax点火正时控制方式在同时兼顾动力输出与排放控制的前提下,发动机最佳工作区域运行在掺氢比例β=3%6%,过量空气系数λ=1.21.8之间。(5)对HPI+MDI发动机缸内燃烧开展三维CFD数值模拟,探寻了氢气掺烧助燃机理和非常规排放生成特性。研究发现:掺氢对促进点火时刻缸内自由基池增长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能先导触发甲醇氧化“链反应”启动,使甲醇氧化提前并更加剧烈,火焰传播速度更快,HPI+MDI喷射模式发动机燃烧初始阶段的火核生长率与掺氢比例呈线性相关;HPI+MDI喷射模式发动机能有效实现发动机缸内充量分层,点火正时对未燃甲醇与甲醛生成的影响相对较弱。掺氢比例是影响OH自由基、未燃甲醇与甲醛质量分数的最主要因素,HPI+MDI喷射模式发动机在过量空气系数1.4时具有较低的未燃甲醇与甲醛,增大掺氢比例能够在更稀的混合气范围内保持低的未燃甲醇与甲醛生成。采用θPmax进行燃烧相位控制的最佳点火正时条件下,甲醇最优喷射正时为635°CA(85°CA BTDC)。

许盛[6](2020)在《井窖式移栽的成穴钻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苗移栽是烤烟生产的重要环节。当前的烟苗移栽方式有移栽方式主要有常规移栽方式、膜上烟移栽方式、小苗膜下烟移栽方式、常规井窖移栽方式、井窖膜下烟移栽方式。研究发现,井窖式移栽技术具有还苗期短,实现适时移栽、烟苗深栽,栽后烟株早生快发,躲过伏旱天气,有效保障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因而达到大力推广。井窖成穴质量是该技术实施之关键,会直接影响烟叶长式和产质量。当前,井窖均是由井窖制作机的钻头钻削垄体而制成,市场上的钻头主要有陀螺式和螺旋叶片式钻头。陀螺式钻头制作的井窖内壁和底部过于紧实和光滑,不利于烟苗生根;螺旋叶片式钻头制作的井窖难成形,容易坍塌;两种类型钻头均难以满足农艺要求。本文对市场上现有钻头进行成穴试验,对比分析各类钻头的成穴效果与成穴机理,综合各类钻头的优点,研究出一款同时满足成井窖质量和劳作效率的钻头。课题组所研制的成穴钻头得到广大烟农的喜爱,已在广西百色地区普遍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钻头成穴机理分析,对市场上现有的钻头进行田间试验,对比成穴效果,研究成穴机理。分析各种类型钻头的优缺点,研究得出陀螺式钻头的成穴机理为挤密成形,螺旋叶片式钻头的成穴机理为切削成形;为钻头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提出钻头下部采用螺旋叶片,上部采用瓦片式叶片。(2)钻头成穴仿真分析,采用Solid Works建立钻头三维模型,导入EDEM软件进行成穴仿真,分析钻头结构参数的变化对钻头受力影响的变化趋势。通过仿真得到钻头瓦片式叶片结构应采用反向式、螺旋叶片高度应取120mm、螺旋叶片导程应取200mm。(3)钻头结构优化设计,通过理论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钻头的钻尖类型、瓦片式叶片正反向、螺旋叶片导程及高度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农艺要求的条件下得到钻头的最佳结构参数。通过优化得到钻头应采用锥形钻尖、反向瓦片式叶片、螺旋叶片高度为120mm,螺旋叶片导程为200mm,在螺旋叶片上加上仿生凸包可减小土壤的粘附。(4)田间试验与农艺标准的制定。对优化后的钻头进行田间实验,分析成穴效果;研究土壤环境,实验得出最适宜制作井窖的土壤物性参数范围,针对于土壤较干情况,通过实验确定加水量从而保证成穴质量。通过田间试验制定适合广西百色地区烟苗井窖式移栽农艺的农艺标准。研究得出钻头成穴的最佳土壤湿度范围为30%-50%,当湿度低于20%时,需要加水200ml;钻头成穴的最佳土壤硬度范围为90-150N/cm2;为防止钻头在成穴过程中出现停顿以及缠轴现象,背负式汽油机需要配比2:1的减速器。

吴鹏辉[7](2020)在《国六轻型车道路排放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汽车污染物排放问题愈加引起人们关注,汽车排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了轻型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第六阶段)(以下简称:国六轻型车排放标准),并将于2020年7月1日全国实行,将缓解我国因轻型车排放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压力。按照国六轻型车排放标准的Ⅱ型试验要求,采用便携式排放测量系统(Proper Emissions Measurement System,PEMS)对涵盖五种类型的10辆轻型车进行实际道路驾驶排放(Real Driving Emissions,RDE)测试,依据试验数据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用CO2移动平均窗口法(Moving Average Window,MAW)和功率等级分组法(Power Binning,PB)法对10辆车的RDE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发现这两种方法所计算的市区和全程各污染物排放因子差异在-8.67~4.86%和-4.84~4.45%之间。通过改变MAW法划分市区和高速窗口区间,并将计算结果与PB法的对比,发现MAW法对各路段窗口的划分是合理的,国六轻型车排放标准中只用MAW法可以满足对实际道路排放的评估。其次,根据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sed Light-duty Vehicles Test Cycle,WLTC)工况的速度与v·a分布,得出评价驾驶行为的边界线。选取两辆具有典型特征的轻型车分别用激进和温和的驾驶行为进行RDE试验,MAW法计算结果显示,激进驾驶行为的CO2、CO、NOx和PN全程排放因子比温和驾驶行为下的高21.94~38.31%、57.76~624.08%、71.01~147.79%和57.89~674.19%,而且激进驾驶行为下CO和PN排放因子更易超出排放限值。相同驾驶行为下的CO和NOx排放因子随v·a分布规律相似。激进驾驶行为下CO、NOx和PN排放指数分别比温和驾驶行为下的高-14.98~1133.83%、-33.94~114.11%和85.97~307.08%。最后,研究常温冷起动对排放的影响,将冷却液温度≤70℃、≤80℃和≤85℃的数据集划分为三个区间,对比三个区间内的累计污染物排放量和行驶里程占市区和全程的百分比,发现在冷却液温度≤70℃区间内的差距最大,在此区间内污染物对市区的平均贡献率比对市区行驶里程的平均贡献率高0.45~10.57倍,全程高出0.69~24.37倍。用MAW法计算结果显示,包含冷起动工况的市区CO2、CO、NOx和PN排放因子分别比剔除冷起动工况的高1.49~854.09%、1.72~38.74%和21.43~477.78%,全程CO2、CO、NOx和PN排放因子在包含冷起动工况下分别比剔除冷起动工况下的高0.35~1.40%、53.92~197.30%、1.57~24.98%和10.91~311.98%。冷起动期间CO排放指数峰值比非冷起动工况下高103~105倍,大部分车在车辆启动后的60s内的NOx排放指数比非冷起动期间正常的NOx排放指数高10~1000倍。本文结合我国实情,研究国六轻型汽车实际道路排放特性,丰富了国六轻型车RDE试验数据库,对促进排放技术更新和完善排放标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雷雄锴[8](2020)在《一种竹根清除机械设计》文中指出2017年我国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国内木材资源紧缺,而竹材可以在造纸上很好的替代木材。四川省宜宾市大力发展对竹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其进行规模化的种植。然而竹子采伐后遗留的竹根有挤占土地、妨碍新生竹生长等问题,降低了竹林产值。目前的清除方式多为人工挖掘,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符合当前规模化种植的需要。因此,立足生产实际研究了一种竹根清除机械,研究过程如下:首先对种植地生产环境进了考察,明确当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该机械需要达到的功能。后查阅文献,学习此类机械的先行研究并了解到四川簇生竹种与浙江毛竹的差异,制定了竹根清除机械的设计要求。依据机械设计方法学中的TRIZ理论,设计了六种竹根清除机械的方案,然后对六种方案进行评分和优选。在明确了设计方案后,对机械进行结构设计:完成了汽油机选用、刀具结构设计、变速箱结构设计及其它传动结构选用,还有手持执行机构的结构设计、减震背负架结构和隔音罩结构设计。接着利用SolidWorks对各个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又利用ANSYS软件对进行切削工作的刀具结构做了静力分析,并对刀具做了工艺性的优化设计;对背负架和手持执行机构做了模态分析,依照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为解决在林地环境中簇生竹种的竹根占地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机械设计。该机械对竹根的粉碎效率将达到20s/个,可以减少人工投入,同时可降低劳动强度。该机械可以促进竹木规模化种植的发展,为宜宾市的竹木经济发展增添力量。该机械也可以用于其它竹种竹根清除工作,具有广谱的应用能力。因而,该机械具有非常好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麻斌[9](2019)在《直喷汽油机喷嘴孔内空化瞬态发展及其影响射流破碎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燃烧效率、瞬时响应特性及燃烧过程可控性,新一代缸内直喷汽油机(GDI)燃油喷射压力被提高至35MPa,且50MPa超高压喷射系统已经进入研发阶段。虽然GDI喷射压力仍远低于柴油机,但由于汽油饱和蒸汽压高于柴油(Psat|汽油≈80kPa,Psat|柴油≈30kPa),更易发生空化,因此其燃油喷射过程喷孔内极易出现类似柴油机的空化多相流态,进而对喷孔流量和射流破碎造成显着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以喷孔内瞬时空化多相流态为起点,对GDI燃油喷射过程进行研究,明晰喷孔内空化现象的发生、发展、溃灭及形态变异等瞬时演变机理,充分考虑空化效应对喷孔流量及瞬时喷雾特性的影响,可以实现更为精确可靠的GDI超高压燃油喷射过程控制。本文以GDI喷油器临界空化数一维数学模型构建为切入点,在揭示GDI喷孔内存在空化多相流态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技术与阴影成像可视化试验,围绕两个科学问题展开研究——“空化形态瞬时演变机理及其对雾化过程的影响机制”与“不凝性气体对空化强度的影响机制及空化强度的主动控制方法”。为证明以喷孔内空化多相流态为起点对GDI燃油喷射过程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并在宏观稳态特征层面建立GDI孔内空化与燃油雾化的直接联系,本文结合流量及喷雾数据,构建用以计算临界空化数及喷孔流量系数的一维空化模型,以此分析GDI喷油器常用工况。结果表明:(1)GDI喷油器常用工况下,流动空化数(K=1.031.19)小于其对应的临界空化数(Kcrit=1.141.34),以临界空化数为边界的空化区域可完全覆盖GDI喷油器常用工况;(2)超空化流态对喷孔流量及喷雾特性的影响最为显着,表现为喷雾锥角在该流态出现峰值、流量发生“塌陷”(即不再随压差增大而进一步增大)。在明确空化现象多维建模涉及主要子模型(多相流、湍流及相变)的基础上,研究多相流与湍流计算方法对空化现象多维数值模拟精度的影响,以准确模拟喷油器孔内空化强度及瞬时微观形态。结果表明:(1)在孔内空化多维建模时可将蒸汽相视作完全的随动相,令其运动受液相支配;(2)大涡模拟及考虑雷诺应力各向异性的雷诺应力湍流模型能够准确模拟片空化及云空化结构,计算所得孔内气相体积分数呈周期性变化(时长约1ms),可用于对喷孔内空化形态的瞬态演变机理进行分析。结合大涡模拟与阴影成像试验对喷孔内回流区空化进行分析,以探索喷雾锥角在稳定工况下依旧非定常的孔内诱因、揭示喷孔内片空化及云空化的周期性演变机理、明确其对雾化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受回射流切割作用影响,云空化团在稳定工况下周期性脱落,并分为由片空化整体脱落及由片空化末端脱落两种形式,具体形式由片空化长度及回射流强度共同决定;(2)云空化团溃灭前后流场内压力、速度及涡量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波动,同时沿横向分布的不均匀性也被加剧;(3)喷雾凸块尺寸与位置的变化会导致喷雾锥角在稳定工况下依旧非定常,而云空化团在喷孔内外溃灭均会使喷雾出现凸块(前者通过对孔内流场的扰动作用于喷雾,后者直接作用于喷雾),且凸块尺寸与云空化团尺寸正相关,但云空化团溃灭仅是喷雾凸块产生的充分非必要条件。结合速度张量第二不变量数值模拟与阴影成像试验对喷孔内漩涡空化进行分析,以探索喷油器在高压小针阀升程工况下出现裙状喷雾的孔内诱因、揭示喷孔内漩涡空化的产生及瞬时演变机理、明确其对雾化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喷孔内形成的液相漩涡是漩涡空化产生的直接诱因,当液相漩涡强度足够大时,背压气体会在逆压梯度作用下回流进入喷孔,形成漩涡空化的主体结构,另外在液相漩涡涡核处膨胀的不凝性气体及蒸汽同样是漩涡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漩涡空化流态出现时,下游喷雾会在液相漩涡施加给射流的离心力与漩涡空化对液流出口截面的“改变”(由圆形至圆环形)共同作用下呈现裙状结构,使喷雾锥角得到大幅提升;(3)漩涡空化流态并不稳定,液相漩涡对背压气体的凝聚作用及背压气体对液相漩涡的干扰作用会不断相互影响,使孔内流态呈规律性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7个阶段),喷雾锥角受此影响,在稳定工况下依旧非定常,随液相漩涡强度增大而增大、随漩涡空化对液相漩涡的干扰增强而减小。提出内层为不凝性气体相、外层为蒸汽相的混合气泡机理模型,并通过详细的数学演绎建立考虑不凝性气体影响的三相流空化模型,而后结合可压三相流空化多维模拟与阴影成像试验进行研究,以揭示液相中不凝性气体对喷孔内空化的影响机制、探索采用不凝性气体干涉空化强度的可行性方案。结果表明:(1)液相中不凝性气体通过自身在孔内低压区的膨胀和提高相变速率两种途径促进回流区空化强度的提高;(2)压差恒定时,喷孔内空化强度随液相中不凝性气体含量的增加而加强,进而促进射流一次破碎,证明采用向液相工质中充入不凝性气体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喷孔内回流区空化强度的主动控制。纵观研究工作,本文由GDI喷孔内存在以空化为诱因的复杂多相流态出发,结合多维数值模拟与阴影成像可视化试验,揭示了喷孔内片空化、云空化、漩涡空化等微观空化形态的瞬时演变机理及其对雾化过程的影响机制,证明了不凝性气体对空化强度的显着促进作用,探索了采用不凝性气体干涉空化强度的主动控制方法,研究结论可进一步完善喷油器孔内空化效应相关基础理论,为超高压喷射GDI汽油机燃油喷射过程理论分析及精确控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许垒垒[10](2019)在《正戊醇/柴油混合燃料耦合预喷策略燃烧的试验与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及化石能源短缺问题,开发与应用替代燃料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醇类的氧元素可以显着地减少柴油机的碳烟排放量,正戊醇是一种长碳链醇,相较于短碳链醇具有更好的柴油可溶性,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柴油替代燃料。开展在柴油机上燃用正戊醇/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与仿真计算研究,有利于为替代燃料在柴油机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基于一台四缸柴油发动机开展不同比例正戊醇与柴油掺混燃料结合预喷油策略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混正戊醇可大幅度降低Soot排放,但会导致HC、CO和NOX排放小幅度增大。相对于单次喷射,使用预喷策略能够降低NOX排放。随着预喷率增加,NOX排放降低,但Soot、CO和HC排放会升高。当固定预喷量时,增大预喷间隔,NOX排放降低,同时Soot、CO和HC排放会有所增加。为深入了解正戊醇/柴油混合燃料耦合预喷策略对发动机燃烧过程与排放物的影响,将正庚烷-正丁基苯-正戊醇-多环芳香烃(PAH)简化机理耦合到CONVERGE软件中对三种燃料D100、P25、P50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次喷射,加入预喷策略后,温度降低,当量比变化较小,OH减少,Soot增多,同时NO浓度减小,NOX排放较低,CO和HC排放升高。随着预喷率和预喷间隔的增大,温度升高,当量比增大,OH减少,Soot分布区域和浓度都在增大,NO浓度和NOX排放较小,CO和HC浓度升高。加入正戊醇后,混合燃料的温度降低、当量比增大,Soot分布区域和浓度都减小,但同时NO、CO和HC的浓度增大。EGR率增大时,三种燃料在单次喷射的缸压峰值和最大放热率都减小;预喷策略下的预喷放热峰值减小,主喷缸压和最大放热率都减小;在两种喷射策略下,缸内温度降低,当量比趋于均匀,NOX排放都减小,但Soot、CO和HC排放同时增多。随着EGR率增大,加入正戊醇,会使Soot升高幅度和NOX降低幅度减小,CO和HC排放的升高幅度增大;继续加入预喷策略,Soot升高幅度和NOX降低幅度增大,CO和HC排放的升高幅度继续增大。

二、1E50F汽油机的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E50F汽油机的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喷射模式下丙酮-丁醇-乙醇(ABE)/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
        1.1.2 日趋严格的相关法规
        1.1.3 应运而生的汽油机新技术
    1.2 生物质燃料优势及研究现状
        1.2.1 生物质燃料优势及试验研究方法
        1.2.2 醇类-汽油混合燃料应用现状
        1.2.3 “内部灵活燃料模式”研究意义及现状
    1.3 ABE发动机研究现状
        1.3.1 ABE发酵法
        1.3.2 ABE喷雾及蒸发特性研究
        1.3.3 ABE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定容弹及发动机试验平台搭建与测试方法
    2.1 定容弹试验平台
        2.1.1 定容弹体及高速摄像机
        2.1.2 定容弹试验d SPACE控制策略
        2.1.3 喷雾图像处理程序
    2.2 复合喷射发动机试验平台
        2.2.1 复合喷射发动机及试验台架
        2.2.2 发动机d SPACE控制策略开发
        2.2.3 试验测试设备
    2.3 试验用燃料制备及理化性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油及ABE的喷雾特性对比研究
    3.1 喷雾特性参数定义
    3.2 喷油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特性的影响
        3.2.1 喷油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发展过程的影响
        3.2.2 喷油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贯穿距离的影响
        3.2.3 喷油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锥角的影响
    3.3 环境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特性的影响
        3.3.1 环境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发展过程的影响
        3.3.2 环境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贯穿距离的影响
        3.3.3 环境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锥角的影响
    3.4 喷油脉宽对汽油及ABE喷雾特性的影响
        3.4.1 喷油脉宽对汽油及ABE喷雾发展过程的影响
        3.4.2 喷油脉宽对汽油及ABE喷雾贯穿距离的影响
        3.4.3 喷油脉宽对汽油及ABE喷雾锥角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ABE/汽油双燃料复合喷射模式对发动机动力性及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4.1 ABE/汽油双燃料复合喷射模式寻优试验优化设计
    4.2 直喷策略对不同喷射模式下ABE/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
        4.2.1 直喷压力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4.2.2 直喷压力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4.2.3 直喷时刻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4.2.4 直喷时刻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4.3 工况点对不同喷射模式下ABE/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4.3.1 转速及负荷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4.3.2 转速及负荷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4.3.3 λ和点火提前角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4.3.4 λ和点火提前角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直喷策略对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影响研究
    5.1 ABE直喷比定义及不同直喷比燃料总能量变化
    5.2 ABE直喷压力及直喷比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5.2.1 ABE直喷压力及直喷比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5.2.2 ABE直喷压力及直喷比对发动机气体排放特性影响
        5.2.3 ABE直喷压力及直喷比对发动机微粒排放特性影响
    5.3 ABE直喷时刻及直喷比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5.3.1 ABE直喷时刻及直喷比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5.3.2 ABE直喷时刻及直喷比对发动机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5.3.3 ABE直喷时刻及直喷比对发动机微粒排放特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转速及负荷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
    6.1 不同转速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
        6.1.1 不同转速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燃烧特性
        6.1.2 不同转速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气体排放特性
        6.1.3 不同转速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微粒排放特性
    6.2 不同负荷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
        6.2.1 不同负荷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燃烧特性
        6.2.2 不同负荷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气体排放特性
        6.2.3 不同负荷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微粒排放特性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燃烧及排放特性对比研究
    7.1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燃烧特性及动力性对比
        7.1.1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缸内燃烧特性对比
        7.1.2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动力性对比
    7.2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气体排放对比研究
        7.2.1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NO_x排放对比
        7.2.2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HC排放对比
        7.2.3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CO排放对比
    7.3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微粒排放对比研究
        7.3.1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微粒数量浓度对比
        7.3.2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微粒粒径分布对比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热弹性流体耦合的发动机振动噪声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发动机振动噪声机理及关键问题
    1.3 发动机子系统动力学及润滑研究现状
        1.3.1 曲轴系统动力学及润滑研究进展
        1.3.2 活塞系统动力学及润滑研究进展
        1.3.3 涡轮增压器动力学及润滑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曲轴-轴承动力学及润滑研究
    2.1 引言
    2.2 曲轴-轴承弹性体缩减模型建立
        2.2.1 曲轴-轴承弹性体模型及模态分析
        2.2.2 曲轴-轴承综合模态缩减
    2.3 曲轴-轴承动力学与润滑耦合方法
        2.3.1 弹簧阻尼轴承建模方法
        2.3.2 弹性流体耦合轴承建模方法
    2.4 曲轴-轴承润滑耦合动力学模型建立
    2.5 曲轴-轴承润滑耦合算法对曲轴动态响应影响
        2.5.1 弹簧阻尼轴承与热弹性流体耦合轴承对比分析
        2.5.2 不同弹性流体耦合方法对比分析
        2.5.3 不同曲轴-轴承耦合算法对缸体振动响应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润滑特性对曲轴动态振动特性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曲轴系统当量集中质量模型动态振动分析
        3.2.1 当量集中质量模型建立
        3.2.2 当量集中质量模型扭振分析
    3.3 曲轴系统弹性模型动态振动分析
        3.3.1 曲轴系统约束模态分析
        3.3.2 弹簧阻尼轴承模型扭振分析
        3.3.3 弹簧阻尼轴承模型弯振与纵振分析
        3.3.4 热弹性流体轴承模型扭振分析
    3.4 曲轴系统建模方法对动态振动影响分析
        3.4.1 曲轴系统扭振台架测试
        3.4.2 曲轴系统建模方法对动态振动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活塞-缸套动力学及润滑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干摩擦方法的活塞-缸套动力学分析
        4.2.1 干摩擦耦合动力学求解方法
        4.2.2 模型边界描述
        4.2.3 活塞-缸套动力学响应分析
    4.3 基于热弹性流体耦合方法的活塞-缸套动力学分析
        4.3.1 活塞-缸套模态分析
        4.3.2 热弹性流体耦合方法动力学建模
        4.3.3 活塞-缸套建模方法对活塞动力学影响分析
        4.3.4 活塞-缸套摩擦副润滑性分析
    4.4 活塞-缸套模型对缸套振动响应影响
        4.4.1 缸套表面振动测试分析
        4.4.2 不同润滑模型缸套振动响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涡轮增压器动力学及润滑研究
    5.1 引言
    5.2 热弹性流体浮环轴承润滑模型研究
    5.3 热弹性流体润滑耦合动力学模型建立
        5.3.1 增压器子结构有限元建模及缩减
        5.3.2 浮环轴承耦合模型建立
        5.3.3 涡轮增压器边界描述
    5.4 涡轮增压器动态响应分析
        5.4.1 轴承油膜压力分析
        5.4.2 轴承轴心轨迹分析
        5.4.3 转子动态振动响应分析
        5.4.4 增压器壳体动态振动响应分析
        5.4.5 增压器动态响应验证
    5.5 转子结构参数对涡轮增压器壳体振动响应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热弹性流体耦合的发动机振动声学研究
    6.1 引言
    6.2 热弹性流体耦合整机动力学模型建立
    6.3 基于热弹性流体耦合方法发动机振动响应分析
        6.3.1 基于热弹性流体耦合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实验验证
        6.3.2 热弹性流体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振动响应分析
    6.4 基于边界元法发动机声学性能分析与优化
        6.4.1 边界元声学性能预测方法
        6.4.2 辐射噪声预测与分析
        6.4.3 发动机辐射噪声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致谢

(3)高速船用柴油机预混合燃烧可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预混合压燃的发展和关键技术
        1.2.2 基于分隔式燃烧室的预混合压燃控制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JCCI发动机和试验方法
    2.1 JCCI原理和JCCI发动机
    2.2 试验装置和燃料
    2.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2.3.1 发动机指示数据
        2.3.2 发动机油耗和排放数据
    2.4 本章小结
3 JCCI发动机试验研究
    3.1 JCCI发动机试运转及进气温度敏感性试验
    3.2 点火正时对JCCI燃烧的影响
    3.3 柴油喷射正时对JCCI燃烧的影响
    3.4 EGR对JCCI燃烧的影响
    3.5 JCCI燃烧的高负荷试运转
    3.6 本章小结
4 JCCI燃烧的CFD模拟研究
    4.1 CFD计算模型
        4.1.1 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
        4.1.2 控制方程
        4.1.3 离散相模型
        4.1.4 燃烧与排放模型
    4.2 模型验证
    4.3 JCCI燃烧过程和原理分析
    4.4 EGR对JCCI燃烧影响的模拟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新JCCI燃烧的提出及初步模拟研究
    5.1 柴油和天然气的预混火焰特性
    5.2 新JCCI发动机
    5.3 燃料配比对新JCCI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5.4 空燃比对新JCCI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缩略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高压下多孔GDI喷油器闪急沸腾喷雾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直喷汽油机
        1.2.1 直喷发动机的发展
        1.2.2 缸内直喷汽油机喷油器类型
    1.3 多孔GDI喷油器的喷雾分类
    1.4 多孔GDI喷油器闪急沸腾喷雾的研究综述
        1.4.1 闪沸喷雾的雾化机理
        1.4.2 闪急沸腾喷雾特性的研究
        1.4.3 闪沸喷雾坍塌特性的研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试验系统及图像处理
    2.1 试验系统简介
        2.1.1 定容弹系统
        2.1.2 燃油喷射系统
        2.1.3 高速摄影系统
    2.2 图像处理及喷雾参数定义
        2.2.1 喷雾图像处理
        2.2.2 喷雾参数定义
    2.3 试验方案介绍
    2.4 本章小节
3 高压下多孔闪沸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
    3.1 高背压下多孔闪沸喷雾特性研究
        3.1.1 高背压下多孔闪沸喷雾的演变过程
        3.1.2 燃油温度对闪沸喷雾特性的影响
        3.1.3 环境背压对闪沸喷雾特性的影响
    3.2 不同喷射压力下多孔闪沸喷雾特性的研究
        3.2.1 不同喷射压力下多孔闪沸喷雾的形貌
        3.2.2 喷射压力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高压下多孔闪沸喷雾形态影响因素解析
    4.1 高压闪沸喷雾中气泡增长规律的研究
        4.1.1 油温对气泡增长规律的影响
        4.1.2 背压对气泡增长规律的影响
        4.1.3 固定时刻内气泡增长规律的研究
    4.2 油束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4.2.1 油温对单孔喷雾特性的影响
        4.2.2 背压对单孔喷雾特性的影响
        4.2.3 高背压下油束间相互作用的解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氢助燃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能源安全与环境污染
    1.2 甲醇及其在内燃机上的应用
        1.2.1 甲醇制备及理化特性
        1.2.2 甲醇在内燃机上的应用
    1.3 氢气及其在内燃机上的应用
        1.3.1 氢气制备与储运
        1.3.2 氢气在内燃机上的应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系统和测试方法
    2.1 试验系统
        2.1.1 试验发动机
        2.1.2 试验系统
        2.1.3 测试设备
        2.1.4 常规排放物检测
    2.2 直喷发动机控制系统搭建
        2.2.1 直喷发动机控制要求
        2.2.2 基于NI模块与LabView的控制模型开发
    2.3 试验条件与测试方法
        2.3.1 试验燃料
        2.3.2 过量空气系数与掺氢比例
        2.3.3 比排放量计算
        2.3.4 燃烧参数测量与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甲醇喷射模式下氢助燃甲醇发动机性能比较研究
    3.1 不同甲醇喷射模式下氢助燃甲醇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
        3.1.1 HPI+MPI喷射模式发动机的燃烧特性
        3.1.2 HPI+MDI喷射模式发动机的燃烧特性
        3.1.3 不同甲醇喷射模式的燃烧稳定性研究
    3.2 不同甲醇喷射模式下氢助燃甲醇发动机排放特性研究
        3.2.1 HPI+MPI喷射模式发动机排放特性
        3.2.2 HPI+MDI喷射模式发动机排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稀燃下HPI+MDI喷射模式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
    4.1 稀燃下掺氢比例与点火正时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的研究
        4.1.1 稀燃下掺氢比例与点火正时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4.1.2 稀燃下掺氢比例与点火正时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4.2 稀燃下掺氢比例与过量空气系数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的研究
        4.2.1 稀燃下掺氢比例与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4.2.2 稀燃下掺氢比例与过量空气系数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4.3 直喷甲醇发动机稀燃极限研究
        4.3.1 点火正时区间分析
        4.3.2 稀燃极限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HPI+MDI喷射模式发动机燃烧相位控制策略研究
    5.1 直喷甲醇发动机燃烧相位控制方法
        5.1.1 最大缸压角与点火正时关系
        5.1.2 燃烧重心CA50 与点火正时关系
        5.1.3 不同恒定燃烧相位控制模式的点火正时
    5.2 不同燃烧相位控制模式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
        5.2.1 燃烧特性研究
        5.2.2 排放特性研究
    5.3 最佳燃烧相位控制模式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HPI+MDI喷射模式发动机数值模拟
    6.1 数值模拟基础
        6.1.1 基本控制方程
        6.1.2 计算模型
        6.1.3 甲醇化学反应动力学骨架机理
    6.2 模型建立与验证
        6.2.1 发动机模型建立
        6.2.2 边界条件与计算模型
        6.2.3 计算模型选择
        6.2.4 求解器选择
        6.2.5 缸内压力验证
    6.3 掺氢助燃甲醇直喷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研究
        6.3.1 掺氢助燃对火核形成的影响
        6.3.2 掺氢助燃对燃烧初始阶段火焰发展的影响
        6.3.3 燃烧初始阶段H与 OH自由基变化历程
        6.3.4 掺氢助燃对缸内流场的影响
        6.3.5 掺氢助燃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
        6.3.6 主要生成物与过程参数
    6.4 喷射正时对醇醛排放的影响与控制研究
        6.4.1 喷醇正时对缸内甲醇分布场的影响
        6.4.2 OH自由基、未燃甲醇与甲醛生成规律
        6.4.3 喷射正时与燃烧相位控制模式的协同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井窖式移栽的成穴钻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烟苗井窖式移栽技术
        1.2.2 烟苗移栽机
        1.2.3 挖穴机
        1.2.4 烟苗成穴钻头
        1.2.5 土壤粘附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钻头成穴试验与分析
    2.1 对比试验与结果分析
        2.1.1 对比试验
        2.1.2 结果分析
    2.2 成穴理论
        2.2.1 锥形钻头成形机理
        2.2.2 螺旋叶片钻头成形机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钻头成穴仿真分析
    3.1 EDEM仿真模型的建立
        3.1.1 离散元法基本理论及软件简介
        3.1.2 土槽模型的建立
        3.1.3 钻头模型的建立
        3.1.4 仿真模型的建立
    3.2 成穴仿真分析
        3.2.1 瓦片式叶片正反向
        3.2.2 螺旋叶片高度
        3.2.3 螺旋叶片导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钻头结构优化设计
    4.1 钻头总体结构
    4.2 钻尖
        4.2.1 钻尖结构对钻头旋转稳定性影响
        4.2.2 钻尖结构对成穴质量影响
    4.3 瓦片式叶片正反向
        4.3.1 瓦片式叶片正反向对钻头旋转稳定性的影响
        4.3.2 瓦片式叶片正反向对排土量的影响
    4.4 螺旋叶片高度
        4.4.1 螺旋叶片高度对排土量的影响
        4.4.2 螺旋叶片高度对钻头旋转稳定性的影响
    4.5 螺旋叶片导程
        4.5.1 导程对土粒上升速度的影响
        4.5.2 导程对钻头扭矩的影响
        4.5.3 螺旋叶片导程对排土量的影响
    4.6 钻头减粘脱附优化
        4.6.1 土壤粘附机理概述
        4.6.2 土壤粘附对钻头工作性能的影响
        4.6.3 钻头减粘脱附优化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田间试验与农艺标准
    5.1 成穴质量评价指标
        5.1.1 井窖参数
        5.1.2 井窖内壁粗糙度
        5.1.3 内壁土壤容重
    5.2 土壤环境对钻头成穴质量的影响
        5.2.1 土壤湿度
        5.2.2 土壤硬度
    5.3 工作参数对钻头成穴质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国六轻型车道路排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1.2.1 国外轻型车排放研究现状
        1.2.2 国内发展和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车辆测试设备及试验方法
    2.1 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
        2.1.1 试验车辆
        2.1.2 测试设备
    2.2 车辆试验方案设计
        2.2.1 试验方法
        2.2.2 试验路线
    2.3 RDE测试
    2.4 数据预处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RDE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3.1 CO2移动平均窗口法 (MAW) 简介
        3.1.1 数据整理
        3.1.2 CO2窗口划分
        3.1.3 窗口评估
        3.1.4 试验完整性和正常性验证
        3.1.5 排放因子计算
    3.2 功率等级分组法(PB)简介
        3.2.1 轮边功率计算
        3.2.2 试验数据移动平均处理
        3.2.3 归一化标准功率分组
        3.2.4 功率等级覆盖和分布正常性检查
        3.2.5 市区及总行程排放计算
    3.3 两种数据处理方法对比分析
    3.4 路况窗口划分对排放结果影响
        3.4.1 市区窗口划分对排放影响
        3.4.2 高速窗口划分对排放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驾驶行为排放特性
    4.1 车辆参数对比
        4.1.1 速度-加速度分布
        4.1.2 发动机转速-负荷分布
    4.2 车辆驾驶行为评价
        4.2.1 车辆动力学参数
        4.2.2 驾驶行为评价
    4.3 车辆RDE试验动力学校验
    4.4 MAW计算结果对比
    4.5 各动力学参数对排放影响研究
        4.5.1 区间平均排放因子计算
        4.5.2 速度对排放的影响
        4.5.3 (v·a)对排放的影响
    4.6 排放指数
    4.7 小结
第5章 常温冷起动排放特性
    5.1 车辆冷却液温度和尾气温度变化
        5.1.1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5.1.2 车辆尾气温度
    5.2 冷却液温度对排放影响
        5.2.1 市区路段
        5.2.2 全程路段
    5.3 冷起动排放因子比较
        5.3.1 市区路段排放因子比较
        5.3.2 全程排放因子比较
        5.3.3 冷起动和非冷起动排放对比
    5.4 排放指数
    5.5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8)一种竹根清除机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竹根清除机械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竹根清除机械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竹根清除机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4 当前竹根清除机械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1.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2 发展趋势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技术路线
        1.5.2 主要研究内容
2 竹根清除机械的方案设计
    2.1 竹根清除机械的工作环境与竹根的特征
        2.1.1 工作环境
        2.1.2 竹根的特征
    2.2 设计概念
    2.3 最终目标的确立和项目分工
    2.4 方案的具体要求
    2.5 设计任务的抽象
        2.5.1 抽象出主要要求
        2.5.2 定性描述
    2.6 机械功能分解
        2.6.1 机械的总功能
        2.6.2 机械分功能的确定
    2.7 机械方案的设计
        2.7.1 功能原理解的方案组合
        2.7.2 各组合方案的结构简介及工作原理
    2.8 各组合方案的评价与选用
        2.8.1 评价目标系统的确定
        2.8.2 评价目标的参量评分
        2.8.3 方案的优选
    2.9 本章小结
3 机械结构设计
    3.1 汽油机的选用与传动
        3.1.1 切削参数的确定
        3.1.2 汽油机功率的设计
        3.1.3 汽油机型号的确定
        3.1.4 汽油机的传动与连接
    3.2 刀具装夹机构与刀具的结构设计
        3.2.1 刀具装夹机构的设计
        3.2.2 刀具的结构设计
    3.3 变速箱的结构设计
        3.3.1 变速箱的功能与原理
        3.3.2 第一级减速器的结构设计
        3.3.3 传动轴的结构设计
        3.3.4 带轮及带的选用
        3.3.5 离合换向器的结构设计
        3.3.6 变速箱的控制设计
    3.4 软轴选用与连接
        3.4.1 软轴的选用
        3.4.2 软管的选用
        3.4.3 软轴接头的结构形式的选用
        3.4.4 软轴接头的结构设计
    3.5 执行机构的设计
        3.5.1 第二级减速器的结构设计
        3.5.2 联轴器的选用与刀具装夹机构的总成
        3.5.3 手杖的结构设计
    3.6 背负式机架及隔音罩的结构设计
        3.6.1 背负架的结构设计
        3.6.2 隔音罩的结构及材料选用
    3.7 本章小结
4 机械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和优化
    4.1 刀具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4.1.1 刀具的选材
        4.1.2 刀具的有限元分析
        4.1.3 刀具的优化设计
    4.2 背负架模态分析与优化设计
        4.2.1 背负架的模态分析
        4.2.2 背负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4.3 手杖结构的模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直喷汽油机喷嘴孔内空化瞬态发展及其影响射流破碎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空化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1.2.1 空化的狭义定义
        1.2.2 喷油器孔内空化现象
        1.2.3 空化的影响因素
    1.3 空化对流量和射流破碎的影响机制
        1.3.1 评价喷孔内部流动的无量纲数
        1.3.2 空化对喷孔流量的影响机制
        1.3.3 空化对射流破碎的影响机制
        1.3.4 喷孔内空化的其它影响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喷孔内空化现象的研究方法
        1.4.2 空化试验研究现状
        1.4.3 空化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GDI喷油器孔内空化效应的宏观特征
    2.1 非侵入式研究理论
    2.2 GDI喷油器孔内空化效应分析的试验方案设计
        2.2.1 试验燃料物性及喷油器几何参数
        2.2.2 质量流量测试方法
        2.2.3 可视化试验装置
    2.3 GDI喷油器试验结果分析
        2.3.1 空化对流量的影响
        2.3.2 临界空化数计算
        2.3.3 空化对喷雾锥角的影响
    2.4 实际尺寸光学喷油器试验结果分析
        2.4.1 空化对流量的影响
        2.4.2 空化对喷雾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化现象微观瞬态分析试验系统及多维建模基础理论
    3.1 空化现象微观瞬态分析的试验设置
        3.1.1 比例放大喷油器选型及几何参数
        3.1.2 可视化试验工质及试验方案设计
    3.2 空化现象多维建模基础理论及模型结构
        3.2.1 空化现象建模基础理论
        3.2.2 均相流、标准k-ε及Schnerr-Sauer组成的典型空化现象多维模型结构
    3.3 模型验证试验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3.3.1 基于方孔喷油器的模型验证试验
        3.3.2 计算设置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3.4 多相流计算方法对空化现象多维模型精度的影响分析
        3.4.1 模型结构及边界条件
        3.4.2 计算结果分析
    3.5 湍流计算方法对空化现象多维模型精度的影响分析
        3.5.1 模型结构及边界条件
        3.5.2 计算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云空化周期性演变机理及其对雾化过程的影响机制
    4.1 喷孔内空化特征长度、流量及喷雾锥角的稳态分析
    4.2 片空化及云空化周期性演变机理
        4.2.1 计算设置及边界条件
        4.2.2 片空化整体脱落形成云空化
        4.2.3 片空化末端脱落形成云空化
    4.3 云空化脱落对雾化过程的影响机制
        4.3.1 云空化脱落对喷孔出口流场特性的影响
        4.3.2 云空化脱落对喷雾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漩涡诱发空化瞬时演变机理及其对雾化过程的影响机制
    5.1 针阀升程对孔内空化的影响及漩涡诱发空化
        5.1.1 试验及计算设置
        5.1.2 计算结果分析
        5.1.3 试验结果分析
    5.2 漩涡诱发空化瞬时演变机理
    5.3 漩涡诱发空化对雾化过程的影响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相可压空化模拟及不凝性气体对孔内空化的影响机制
    6.1 考虑不凝性气体的空化现象多维建模
        6.1.1 基本控制方程组及三相流空化模型
        6.1.2 饱和蒸汽压修正
    6.2 三相流空化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6.2.1 计算设置及模型结构
        6.2.2 边界条件
        6.2.3 计算结果分析
    6.3 不凝性气体含量对空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性工作与结论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空化现象多维建模用多相流模型及湍流模型
    多相流模型
    湍流模型
附录Ⅱ—速度梯度张量第二不变量Q计算程序
附录Ⅲ—三相流可压空化模型计算程序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
感言与致谢

(10)正戊醇/柴油混合燃料耦合预喷策略燃烧的试验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柴油机降低排放的探索研究
        1.2.1 机内净化与机外后处理
        1.2.2 柴油机新型燃烧方式的提出
    1.3 柴油机替代燃料的研究
    1.4 柴油机燃烧数值模拟现状
        1.4.1 柴油机燃烧模型
        1.4.2 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数值模拟的应用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工作内容
第二章 试验装置和研究方法
    2.1 试验台架
        2.1.1 试验发动机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参数定义计算
        2.2.1 燃烧参数定义
        2.2.2 排放测量计算
        2.2.3 废气再循环
    2.3 试验燃料的设计及试验方案
    2.4 试验数据的不确定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喷策略对正戊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3.1 预喷策略对正戊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
    3.2 预喷策略对正戊醇/柴油混合燃料常规排放特性的影响
    3.3 预喷策略对正戊醇/柴油混合燃料颗粒排放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喷策略对正戊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概述
        4.1.1 CONVERGE软件简介
        4.1.2 基本控制方程
        4.1.3 计算子模型的选择
    4.2 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2.1 柴油简化机理的选择与模型的建立
        4.2.2 仿真模型的验证
    4.3 预喷策略对正戊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预喷策略结合EGR对混合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预喷策略结合EGR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5.2 预喷策略结合EGR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四、1E50F汽油机的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喷射模式下丙酮-丁醇-乙醇(ABE)/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D]. 郭泽洲.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热弹性流体耦合的发动机振动噪声预测方法研究[D]. 顾灿松. 吉林大学, 2020(03)
  • [3]高速船用柴油机预混合燃烧可控性研究[D]. 田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4]高压下多孔GDI喷油器闪急沸腾喷雾特性的研究[D]. 战超. 烟台大学, 2020(02)
  • [5]氢助燃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D]. 李朝晖. 吉林大学, 2020(08)
  • [6]井窖式移栽的成穴钻头研究[D]. 许盛. 贵州大学, 2020(04)
  • [7]国六轻型车道路排放特性研究[D]. 吴鹏辉.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8]一种竹根清除机械设计[D]. 雷雄锴. 成都大学, 2020(08)
  • [9]直喷汽油机喷嘴孔内空化瞬态发展及其影响射流破碎的机理研究[D]. 麻斌. 吉林大学, 2019(02)
  • [10]正戊醇/柴油混合燃料耦合预喷策略燃烧的试验与模拟研究[D]. 许垒垒. 广西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使用1E50F汽油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