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灵武地震序列的精确定位和发震结构

1988年灵武地震序列的精确定位和发震结构

一、1988年灵武地震序列的精确定位和发震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昱,陈慧[1](2021)在《2015年山西介休ML3.3震群发震构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模板匹配滤波技术对介休震群15日~28日进行地震遗漏检测,完善了震群地震序列,新的震群序列个数是原目录的2.5倍,新的地震目录震级-频度关系线性特征更加显着。根据完善的震群序列目录进行地震序列精定位显示本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NE走向、倾向NW,结合震源机制解结果推断本次震群的发震断裂为平行于太谷断裂的隐伏断裂。

李洪丽[2](2021)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地震发震频繁且严重,是全球在板块内部发生8.0级以上强震最多的国家,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周边构造极其复杂。中国整体处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由于受来自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导致中国大陆地震断裂带发育密集。上个世纪以来,共计有近800次的6.0级以上强震发生在中国,遍布除浙江省、贵州省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占世界7%的土地,发生了占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地震活动具有发生频次高、震级强度大、震源深度浅、分布面积广、且存在独特性等特征。20世纪以来,中国由于地震灾害造成55万多人失去生命,占全世界地震灾害死亡总数的53%。地震是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有效的短临地震预报是减少灾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地震预报目前仍是科学界的未解之难题,主要因为地球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地震孕震、发震机制不清楚。大陆内部的强震的孕育、发生于地球内部地壳复杂结构密不可分。虽然前人针对不同地区强震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所有研究均针对单一震群或几个地震展开,缺乏全面的地震震例分析,本研究对华北地区26个强震和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些地震具有处于不同的构造环境、发生于不同的时代、差异较大的成因,深入分析几十个强震震源区地震速度和泊松比结构特征,提取了不同地震相同的构造特点,统一建立了大陆内部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为未来发生地震的危险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研究地壳结构横向不均匀性复杂结构与强震孕育、发生机制为研究目标,收集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震波震相走时数据,选取适合于不同数据体的、先进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包括考虑地球内部复杂界面和区域地壳结构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与适应于密集地震区双差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中国华北、东北及吉林松原震区高分辨率的地震波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结构,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强震孕育与地壳横向不均匀性的关系,提出了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松辽盆地具有独特性,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地震活动构造单元,东北地区地壳内的主要中强震均发生在盆地周边与盆地内部,这与松辽盆地的持续活动密切相关。岩石圈结构显示松辽盆地部分岩石圈发生了拆沉,并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这是松辽盆地构造活动相对活跃的主要原因。(2)松原震群区主要表现为低P波速度、低S波速度和低波速比结构。而中国大陆内部,尤其是从华北地区大地震(>6.0级)的研究来看,大地震主要发生在高P波和S波速度异常过渡带,偏向高速一侧,高、低泊松比异常分界区域,所以推测松原地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3)高分辨率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模型显示,华北地区26次强震中绝大多数地震震源位置的地壳结构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均发生在高、低地震波速度异常边界和高、低泊松比异常过渡位置,震源附近的下地壳存在大范围的低速高泊松比异常;流体和部分熔融体均会引起地壳岩石地震波速度降低和泊松比升高,推测华北地区的下地壳中富含流体或部分熔融体;(4)大陆内部强震多发生于高速与低速异常交界部位,偏向于高速体一侧,推测由于高速区域通常是脆性地壳岩层,应力易于集中而引发地震;然而低速度区域则可能是地壳岩层破碎程度高、富含流体或温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区域所发生的构造运动往往是无震形变。(5)对比于俯冲带区域的地震,提出大陆内部强震孕育、触发的复合地震模型,即大陆强震多发生在地震波高速区域、具有脆性岩层的上地壳,容易集中应力;由于无大量流体的注入,下地壳的低速、高导层的弱化,是上地壳发生强震的诱因。

张瑞[3](2021)在《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强震活动特征与机制》文中认为中国大陆的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的运动和变形。活动地块边界带上集中了中国大陆的主要构造变形和强震,块体内部分布少数较低震级的强震。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变形导致了中国大陆强震分布广泛、西强东弱、动静交替和分块成带的特征。研究活动地块边界带上古地震和历史强震的活动特征与机制对揭示中国大陆内部强震的时空演化模式与机制、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是鄂尔多斯活动地块与阿拉善地块、柴达木-陇西地块的交汇区。该区域断裂活动性质多样,南部是数条左旋走滑断裂与端部的逆冲断裂组成的弧形构造带,属于青藏高原构造域;北部为多条正断裂控制的银川断陷盆地和贺兰山,形成了典型的盆山构造,属于华北构造域。两构造域中间形成了三关口-牛首山-罗山东麓-云雾山断裂右行剪切带,构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和华北西缘盆岭构造的分界线。该区域的历史强震和古地震研究较为深入,为研究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活动特征与机制提供了条件。本文通过汇总该区域古地震和历史地震资料,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和库仑应力作用模型进行强震活动特征与机制的研究。主要获得的认识有以下几点:1.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单条/段断层上强震的复发模式以准周期型为主,区域上强震平静期和活跃期相交替。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的最近4期历史强震活跃期表明,强震活跃期在时空上存在由东向西迁移的过程,这种迁移规律在最近一次古地震事件的时空分布中也有所体现。综合95次古地震事件,采用不考虑测年误差计算的单条/段断层上强震复发的变异系数介于0.051~0.7,其中小于0.5的占比为83%;采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当误差服从正态分布时变异系数介于0.109±0.026~0.704±0.150,当误差服从均匀分布时变异系数介于0.130±0.03~0.708±0.149;基于bootstrap取样方法计算地震随机复发概率,得到研究区断裂中服从准周期复发模式断层比例Pd为67%。2.通过黏弹性库仑应力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1495—1920年M≥61/2级地震之间不仅库仑应力触发作用明显(前序地震引起的累积库仑应力变化可达0.01~0.1MPa),而且这些强震发生前,发震断层上均经历库仑应力快速增加的过程。模拟研究还发现,1219—1352年3个强震间累积库仑应力作用为负,并且对1495年以后强震发震断层的应力影响不明显。在强震活跃期(1495—1920年)和平静期(1219—1495年)中,强震之间库仑应力作用特征的差异表明,断层面上库仑应力的快速增加过程是触发强震的重要原因,库仑应力触发作用会导致地块边界带区域强震活动性变得更活跃。3.在古地震数据的基础上,对典型的走滑断裂系统、走滑-逆冲断裂系统、正断系统中构造间的库仑应力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表明构造样式对强震的触发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冷龙岭-金强河-毛毛山-老虎山-海原断裂和冷龙岭-天桥沟-黄羊川-香山-天景山断裂由于断层的几何分布近线性、断层力学机制相似(左旋走滑为主),强震在断层端部造成的高库仑应力变化促进了相邻断裂的破裂,促成了强震活跃期。近似平行分布的断层间,如海原断裂西段和中段与香山-天景山断裂西段和东段之间由于强震发生时断层破裂长宽比较大,会形成相互抑制的库仑应力作用。但是,由于端部作用,天桥沟-黄羊川断裂在其中起到了过渡作用,促成了天桥沟-黄羊川断裂、香山-天景山断裂西段和东段、海原断裂西段和中段之间的强震活跃期。考虑断层深部倾角变化时,银川盆地正断系统中,东边界的黄河断裂北段和西边界的贺兰山东麓断裂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黄河断裂北段的破裂会在贺兰山东麓断裂和芦花台断裂浅部(约13 km以上)累积正的库仑应力,而贺兰山东麓断裂的破裂会在盆地内部形成负库仑应力为主的应力环境,在盆地内部断层的浅部(约3 km)会形成正的库仑应力变化。这种断层相互作用与断层间的几何展布、力学性质以及深部构造有着紧密联系。4.基于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累积、地震空区及强震复发概率模型分析得到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近南北展布断裂的地震危险性相对较高。断层面上现今库仑应力变化表明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上的黄河断裂南段、云雾山断裂、六盘山断裂南段以及清水河、烟筒山等近南北展布的断裂上库仑应力累积较大;这些应力较高的区域也是历史地震空区集中的主要部位,加之利用概率模型计算的黄河断裂南段、三关口等断裂未来20年有相对较高的强震复发概率,因此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近南北展布断裂的潜在危险性较大。此外,利用正态分布概率模型计算的未来20年强震复发概率在有历史强震记录的罗山东麓、老虎山、海原西段和中段、六盘山断裂北段等断裂上也较高。

关鹏虎[4](2021)在《基于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山西裂谷带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裂谷带,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一条活动构造带,历史强震频发,地震灾害严重,现代中小地震活跃,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危险区之一,也是众多地震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热点地区。地震的孕育与发生和区域构造应力场密切相关,通过研究该地区的震源机制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有助于认识该地区的孕震背景、发震机理和构造变形。本文首先在文献阅读与资料查找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山西裂谷带及邻区(34°-42°N,108°-115°E)的震源机制解,同时对数据资料进行仔细分析与筛选,最后得到山西裂谷带及邻区1929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697个2.5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基于上述数据,开展了震源机制解特征分析,并选取367个3级以上地震、94个4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利用区域应力场反演常用的SLICK方法和网格搜索法,反演了研究区的应力场,取得了如下认识:(1)山西裂谷带及邻区的震源机制类型主要以走滑型和正断型为主,与山西裂谷带的构造活动特征相一致。697个2.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中,走滑型地震207个,占全部地震事件的29.7%;正断型地震176个,占25.3%;正走滑型地震50个,占7.2%;逆断型地震72个,占10.3%;逆走滑型地震24个,占3.4%。地震活动主要与周围的活动构造有关,大多数的地震主要分布在区域内的断裂带上,并且多集中在多条断裂的交叉部位上。强震数目较少,中小地震数目较多。震源深度最浅为1km,最深的震源深度为35km,都属于浅源地震,其中震源深度在5~20km的地震事件占了绝大多数,占全部地震事件75.6%。(2)基于367个3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采用SLICK方法进行应力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最大主压应力轴最优解为走向NEE53.4°,倾角21.5°;中间主应力轴为走向SWW-120.1°,倾角68.3°;最大主张应力轴为走向SSE144.2°,倾角近水平(2.2°)。(3)基于94个4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数据,采用SLICK方法进行应力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最大主压应力轴最优解为走向NEE46.1°,倾角48°;中间主应力轴为走向SWW-132.2°,倾角41.9°;最大主张应力轴为走向SSE136.9°,倾角近水平(0.8°)。采用网格搜索法进行应力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最大主压应力轴最优解走向为NEE57.97°,倾角为24.27°;中间主应力轴走向为SWW284.00°,倾角为57.00°;最大主张应力轴走向为SSE157.91°,倾角为20.94°。SLICK方法结果和网格搜索法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该结果与基于3级以上地震的反演结果存在一定差距,但具有可比性。(4)综合本文反演结果表明,山西裂谷带主要受到了NNW-SSE向拉张应力作用和NEE-SWW向挤压应力作用,应力状态以拉张为主,与GPS观测资料结果一致。同时本文结果显示,山西裂谷带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与华北地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前者受后者的约束。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山西裂谷带的强震孕育与预测、地震活动性及地震灾害评价与防治、地震工程的抗震设防等科学与工程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蔡光耀[5](2021)在《基于背景噪声和双差层析成像方法研究银川地区三维速度结构》文中提出层析成像方法是研究地球内部速度结构一种有效的手段。近些年来体波层析成像和面波层析成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地震面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可以从地震面波提取到中长周期的频散曲线,而通过互相关技术可以从噪声数据资料提取中短周期的频散曲线,以此来研究地壳尺度的S波速度结构。体波数据对于射线路径覆盖较好的区域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因此,利用体波和面波数据联合反演可以得到更高精度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模型。银川盆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阿拉善和鄂尔多斯地块的复合交汇部位,受到了复杂的构造应力的作用,其银川盆地的内部及其边界发育了一系列的断裂带。本文将使用喜马拉雅II期分布在研究区域内的台站和我们布设的银川台阵以及研究区域内的固定台站的数据资料进行联合反演,得到该地区0-10km范围内高精度的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模型。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使用Hyposat定位方法对通过人工智能方法获得的震相报告进行了重定位。对事件进行重定位时我们只使用分布在事件方圆内最近的4个台站,最终共获得2154个事件,包含42738个P波震相和31946个S波震相。对台站记录的背景噪声数据资料进行互相关计算,然后进行瑞利波群速度频散曲线的提取,将初步提取到的频散曲线进行聚束分析和结合地形做质量控制,最终提取到频散曲线有2736条,这些频散资料作为联合反演的面波数据,频散曲线的质量控制为联合反演提供了高质量的面波数据资料,保障了反演结果的准确性。(2)银川地区速度模型。本文使用体波和面波联合反演方法给出了研究区域内0-10km深度范围内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模型,并且与双差层析成像结果和面波直接反演成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联合反演的效果较好。银川盆地是新生代断陷盆地,其西边界是贺兰山东麓断裂带,东边界是黄河断裂带,而南边界分布着牛首段断裂带,其北部是宗别立-正义关断裂,在盆地的内部分布有两条隐伏断裂分别是芦花台断裂和银川断裂。联合反演结果表明银川盆地所呈现的低速分布的轮廓与银川盆地和其周围断裂在地质上的构造分布特征吻合较好。银川盆地相邻的阿拉善块体的东部表现出弱高速和弱低速相间的分布特征,而鄂尔多斯的西部表现出弱低速的分布特征,这和块体浅部分布的沉积层相一致。紧邻银川盆地的西部是贺兰山山区,联合反演成像结果表明山区具有明显的高波速特征,山区两侧的低速和其自身的高速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银川盆地受到NE-SW方向的挤压和NW-SE方向拉张应力形成沉积盆地的凹陷和拉伸,其动力主要是来源于青藏高原东北向的扩展和延伸的作用。

文亚猛[6](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记载了极为丰富的地震史料,具有非常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我国老一辈历史地震学家曾经对大量的地震史料进行分析和考证,确定了许多历史地震的基本参数,并编撰了我们现在正使用的地震目录。这些地震目录在地震科研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时间久远和史料记载详略程度不同的影响,在现有的地震目录中还存在不少参数尚不明确的历史地震。多年来,有关学者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历史地震重破坏区范围、震级等基本参数的方法,检验是否存在历史地震位置明显偏差或遗漏等相关问题。随着现代地震台网建设的发展,人们能获得的小震活动性资料越来越多。据此,王健等提出了小震活动的网格点密集值方法,该方法将地震活动性资料与历史地震研究相结合,很好地弥补了历史地震研究仅靠零散史料考证和野外地质现象佐证的不足。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块体向北东方向挤压扩展的最前缘,该地区活动断裂众多,构造变形强烈,因其构造部位不同和力学机制的差异而形成了性质不同的活动构造区。该地区历史及现代强震活动频繁,是我国地震灾害的多发区,历史上曾发生十余次7级以上大地震,仅8级地震就达5次,包括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1739年平罗8级地震、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1920年海原8.5级地震和1927年古浪8级地震等。本文将利用网格点密集值方法对历史及现代地震丰富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进行研究,按照其构造属性的不同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分成走滑构造区、逆走滑构造区和逆冲构造区分别讨论其历史强震与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的关系。进而分析讨论网格点密集值方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适应性和使用条件。论文通过网格点密集值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三种不同构造属性地区(甘东南走滑构造区、青藏高原东北隅逆走滑构造区和祁连山中西段逆断裂构造区)的历史强震与现代中小震活动密集区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综合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本文通过网格点密集值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现今中小地震的计算,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密集区并与历史强震重破坏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大多数历史强震区都有密集区相对应,表明该方法对研究历史强震区的地震活动及其持续时间是有效的。2、研究区内共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89次。通过对历史强震与小震密集区对应关系的综合分析表明,历史强震震级越大,其小震密集活动持续时间越长。统计得到历史强震震级(M)与密集区持续时间(T)符合如下规律:=4.7×10-7×10.88。3、研究发现由于部分历史强震距今时间过长,其应力已经调整完毕,在其周围不存在小震密集活动区,成为小震活动空区。4、研究中发现部分小震密集区没有历史强震相对应。通过对相应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这类密集区位于采矿区附近,可能受到采矿活动的影响,也可能为历史强震遗漏区,或受到断裂活动增强的影响,其未来大震风险值得关注。5、研究中发现在多次历史地震集中分布区,采用小震密集值方法难以识别同一个密集区中早期历史强震的持续时间,这是本方法的局限性。

曾宪伟,李文君,马翀之,蔡新华[7](2021)在《基于b值分析宁夏吴忠—灵武地区强震危险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1970年1月至2018年10月吴忠—灵武地区的地震精定位目录,基于b值平面分布以及沿活动断裂的震源深度剖面和b值剖面图等,分析了研究区发生强震的潜在危险性。结果表明:(1)新华桥附近存在发生地震的潜在危险性,强度为MS5.1~5.4,但b值时序曲线表明该区域短期内发生中强地震的紧迫性不强;(2)吴忠/郭家桥—高闸地区很可能是1921年2月22日吴忠南MS6.0地震的发震位置,该地震震源深度应在15 km左右,上地壳浅部很可能未破裂;(3)吴忠/郭家桥—高闸地区地壳浅部依旧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孕震强度为MS6.2~6.3,孕震深度在10 km以内。

许英才,曾宪伟[8](2020)在《吴忠—灵武地区地震活动性与强震危险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吴忠—灵武地区现有的地震活动性资料,并结合该区域过去的几次中强震震例和已有的研究结果,本文梳理与总结了中强震前该区域地震活动乃至中国大陆大震活动的时空特征,而且基于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了1970—2019年该区域中小地震的地震活动性特点。综合认为,吴忠—灵武地区中强震的广义前震和中小地震的活动性具有较为鲜明的特征,中强震发生前1—2年内该区域及邻区形成ML2.0以上地震集中区或其西北方向的阿左旗腰坝区域大都出现ML3.0以上信号震,而且一年前其主震的广义前震的确比较发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地震增强;地震序列统计分析表明,该区域的多重共轭构造可能是其主要原因,其多震型、双震型和震群型占有相对较高的比例。另外,从大形势角度来看,过去大部分5级以上中强震发生的主导因素很可能由华北地块主导的强震活跃幕引起,该区域的强震危险性不仅仅和局部特殊构造特征、区域前震活动变化有关,更重要的是,华北—东北亚地块大震活动对其也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作用,相比而言,青藏高原、龙门山断裂带及祁连山构造带等区域的大震活动对吴忠—灵武地区中强地震触发影响不显着,而且吴忠—灵武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和华北—东北亚地块的大震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的构造响应。

沙然[9](2020)在《河北磁县地震(1830年)发震断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30年的磁县71/2级地震是晋冀鲁豫交界地区有历史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造成大量的房舍倒塌或毁坏和人员伤亡。历史文献对这次地震的记载极为丰富和翔实,专家学者能绘制出较详尽的等震线图,活动构造基于地表形迹调查给出的发震断层推断为磁县—大名断裂。本文从地震学的角度对磁县地震的震源断层几何参数和运动方式进行研究。从“全国地震编目系统”下载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磁县地震震源区及邻区2028个ML0~4.2地震的震相观测报告,经过质量控制选择震相并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得到了1264个小震的精确的震源位置。重新定位后P波走时残差均方根显着降低,由原来的0.76s降低到了0.22s。重定位后震中的平面分布变化不大,更为集中呈条带状分布;在垂直方向上,重定位后震源深度基本上在20km以上,呈正态分布,在8~16km深度形成优势层位。综合磁县震源区的多种资料,选取336个精确震源位置,通过模拟退火算法和高斯—牛顿算法获得重新定位,并根据小震密集程度进行震源断层拟合,从而对1830年磁县地震的震源断层几何参数进行反演,结果如下:震源断层走向287°、倾角76°,滑动角为-24.6°,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少量的正断分量的断层活动。磁县—大名断裂西段的南山村—岔口活动断裂主要展布于太行山的基岩山区具有左旋性质的正倾滑断层,1830年磁县地震造成该断裂带新的地表破裂带,破裂带走向为呈右阶斜列的北东东向展布,,但总体为北西西。本次反演得到的磁县地震震源断层的几何结构与运动方式与野外的活动断裂和地表破裂带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王志伟[10](2020)在《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川滇地区若干实例研究》文中提出地壳中广泛分布的断层系统为流体扩散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流体扩散会导致断层带孔隙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从而使得断层强度降低并易于活动。与注水相关的人类活动通常会诱发/触发地震活动,天然流体活动活跃的区域地震活动对应力场响应敏感,都与流体扩散造成断层应力状态与运动状态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工注入和天然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断层带应力状态与地震发生机理、判定地震危险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人工注水活动活跃的四川盆地和天然流体活动显着的滇西北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多种地震活动性分析方法包括微地震检测与定位、地震活动时空分布与统计参数分析、应力场反演以及断层稳定性分析等,研究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特征的影响。其中关于人工注水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四川盆地荣昌长期废水注入诱发地震、长宁M6.0级地震序列的发震机理和地质力学条件;关于天然流体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红河断裂带北段维西-乔后断层的地震活动特征和远程强震对滇西地区地震活动的触发作用及其机理。获得的主要结果和认识如下。1.荣昌地区是一个长期废水处理场,间断性注水接近30年,引发的最大震级地震为M5.2级。2013年周围废水处理井都停运后,2016年年底仍发生了两次M4级以上的地震。本文对荣昌气田注水停止前后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综合研究。ETAS模型的统计分析表明,地震活动受外界因素(注水)的影响显着,外部触发地震活动的比例超过70%。最大水平主应力轴的方向几乎水平(视倾伏角为2.6°±1.7°),其方位角为134°。引起上述M≥3.5级地震所需的流体超压范围为2.2至16.4 MPa。2013年周围注水井停止之后,在2016年12月再次发生了两次M4级以上地震,所需的流体超压分别为2.3和2.4 MPa。从触发前沿的r-t图可知,地震活动中存在良好的水力压力扩散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枯竭的储气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所以压力可以长期保存。通过分析震源的迁移模式、计算较大地震所需的流体超压以及多种统计参数特征,表明注水停止后的地震活动与注水过程中的地震活动相同,是由于枯竭气藏内部及其周围预先存在的断层延迟破裂引起的。2.长宁地区在2019年6月17日发生了M6.0级地震,截至2019年8月底,已观测到400次M≥3级地震,包括40次M≥4和5次M≥5级地震。长宁M6.0地震序列中的M≥4级地震的震源矩张量结果表明,矩心深度在1.3~7.6km之间。2018年12月17日兴文M 5.7地震后,长宁双河镇盐井地区的地震活动明显增加。兴文地震可能导致北北西方向的单向破裂,其终点靠近双河北西向断层。因此,长宁地震的发震断层可能终止了兴文地震的断层破裂,而兴文地震可能促进了长宁M 6.0地震的发生。通过对比分析长宁盐矿区和邻近的页岩气区的注水与地震活动之间潜在的联系,包括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统计参数特征、应力场反演结果以及计算断层活化所需流体超压力,表明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是由于流体注入引起的断层活化而发生的构造地震,与工业开采盐矿或页岩气存在关联。3.基于滇西北地区临时加密台站和区域固定台站地震观测资料,利用波形相关方法对2018年2月25日~2019年7月31日记录的连续波形进行高分辨率地震检测和高精度地震定位。研究表明,目前维西-乔后断层除了一些特殊的断层部位(交汇区、阶区等)外,地震活动微弱,但在其西侧可能存在一条隐伏的陡倾角右旋走滑断层,沿该断层小震活动活跃。地震频度、能量释放率、b值等统计参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表明,维西-乔后断层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相对稳定,区域应力增强不明显;空间上大部分区域b值较高,低b值区主要分布在一些特殊的断层部位(如阶区、交汇区等),但尺度一般较小。ETAS模型统计结果表明,超过40%的地震活动可能受深层流体扰动和远程强地震触发等外部因素影响。由此认为,维西-乔后主断层目前活动性不强,但其西侧的隐伏分支断层小震活动丛集且有增强趋势,需要关注其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4.分析了2006年以来13次远程地震对滇西北地区地震活动的触发作用,重点分析了2019年6月17日长宁M 6.0地震的影响及其触发机制。研究表明,2006年~2018年2月25日期间周边地区发生的12次强震对滇西北地区的影响显着,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地下流体同震响应灵敏,表现为水井水温上升、水位上升、流量加速以及水氡含量显着变化。利用ETAS模型统计表明18%的地震活动由外部触发产生。利用30个流动地震台观测资料,采用波形匹配方法对2018年2月25日~2019年7月31日的微地震进行了检测和定位,表明地震成丛分布在渗透性非常高的断层末端、断层弯曲、断层阶区以及断层交汇部位等区域;ETAS模型统计揭示了15次外部触发地震活动增强阶段,均对应于地下流体流动加速。2019年6月17日M 6.0级长宁发生后,地下流体同震响应显着,触发地震活动逐渐增加并在震后第五天显着增加,应用β统计发现触发地震仍然丛集分布在上述断层发生反复破裂而受到严重破坏的区域。这表明,滇西北地区由于热流体分布广泛,远程强震极易引起流体流动加速并触发地震活动,而地下流体自身也存在加速活动导致触发地震活动增强的现象;断层系统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渗透性非常高,流体易于活动并形成较高孔隙压,这可能是远程强震易于触发地震活动的原因。

二、1988年灵武地震序列的精确定位和发震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88年灵武地震序列的精确定位和发震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2015年山西介休ML3.3震群发震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介休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3 研究方法
4 检测结果与发震构造分析
    4.1 遗漏地震检测结果
    4.2 发震构造分析
5 结论

(2)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1950 年以来中国内陆强震发生情况
        1.2.1 中国内陆主要地震带分布概况
        1.2.2 近70 年来中国内陆发生的6.0 级强震情况
        1.2.3 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的研究方法
    2.1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研究的常用方法原理
        2.1.1 考虑地球内部速度界面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2.1.2 双差震源定位与层析成像方法
    2.2 层析成像方法在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2.2.1 考虑速度间断面的走时成像层析成像方法的应用
        2.2.2 双差层析成像与震源定位方法在孕震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壳结构与地震活动性研究
    3.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概况
    3.2 数据处理及反演方法
        3.2.1 数据选择
        3.2.2 方法选择
    3.3 成像分辨率分析
    3.4 成像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松原地震区地壳精细结构与孕震构造研究
    4.1 松原震区构造及研究概况
    4.2 数据资料与成像方法
        4.2.1 数据资料
        4.2.2 震源定位与成像方法
        4.2.3 O’Connell-Budiansky理论与裂缝密度、饱和度的计算
    4.3 反演计算与分辨率分析
    4.4 成像结果与讨论
        4.4.1 介质结构异常解释
        4.4.2 流体注入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4.4.3 速度结构不均匀性与地震发生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北强震震源区介质不均匀性与孕震构造研究
    5.1 华北区域构造与强震灾害
    5.2 数据选择与成像方法
    5.3 成像结果与分辨率分析
        5.3.1 分辨率分析
        5.3.2 成像结果特征
    5.4 成像结果讨论
        5.4.1 地壳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5.4.2 地壳不均性对强震形成的影响
        5.4.3 流体对强震触发的影响
        5.4.4 陆内强震与俯冲带强震发震构造的对比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致谢

(3)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强震活动特征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
    1.3 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2章 区域构造环境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新生代地层及时间标尺
    2.3 现今地壳形变特征
    2.4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
第3章 区域强震时空演化
    3.1 强震活动基本特征
    3.2 历史强震资料
    3.3 古地震历史数据
        3.3.1 香山-天景山断裂
        3.3.2 贺兰山西麓-三关口-牛首山-罗山东麓断裂
        3.3.3 黄河断裂
        3.3.4 六盘山断裂带
        3.3.5 祁连-海原断裂系
    3.4 强震时空演化
    3.5 古地震复发形式
        3.5.1 方法
        3.5.2 结果
    3.6 小结
第4章 历史强震库仑应力作用
    4.1 研究区构造背景与历史强震活动
    4.2 方法与模型
        4.2.1 库仑应力作用模型
        4.2.2 黏弹性介质模型
        4.2.3 断层位错模型
    4.3 计算结果
    4.4 海原强震库仑应力演化
    4.5 发震构造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
    4.6 模型介质参数不确定性及其影响
    4.7 震后黏弹性应力迁移的重要性
    4.8 断层宽度不确定性影响
    4.9 强震间库仑应力作用
    4.10 小结
第5章 典型断层构造及其库仑应力作用
    5.1 相邻走滑断层间的相互作用
    5.2 平行走滑断层间的相互作用
    5.3 银川盆地正断层间的相互作用
    5.4 弧形构造的端部效应
    5.5 古地震事件在库仑应力作用模型中的应用
    5.6 小结
第6章 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
    6.1 库仑应力变化
    6.2 地震空区
    6.3 概率分布模型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认识与结论
    7.2 论文亮点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1 古地震事件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结果

(4)基于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山西裂谷带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山西裂谷带震源机制
        1.2.2 山西裂谷带区域构造应力场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震源机制和区域应力场反演方法与原理
    2.1 求解震源机制的方法与原理
        2.1.1 P波初动方法
        2.1.2 Snoke方法
        2.1.3 矩张量反演法
    2.2 多个震源机制的中心解原理
    2.3 区域应力场反演方法与原理
第3章 山西裂谷带及邻区震源机制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3.1.1 数据资料来源
        3.1.2 数据资料整理
    3.2 震源机制解反演
        3.2.1 2010年6月5日阳曲M_L4.8地震
        3.2.2 2015年6月2日的太原M_L3.2地震
        3.2.3 2010年4月4日大同M_L4.6地震
        3.2.4 2016年4月7日原平M_L4.7地震
    3.3 山西裂谷带震源机制解特征
    3.4 山西裂谷带震源深度特征
第4章 山西裂谷带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4.1 区域应力场反演
    4.2 山西裂谷带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整体特征
    4.3 比较与讨论
        4.3.1 震源机制研究应力场比较
        4.3.2 GPS资料研究应力场比较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背景噪声和双差层析成像方法研究银川地区三维速度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区构造背景及意义
    1.2 区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体波资料处理
    2.1 利用人工智能获取震相报告
    2.2 Hyposat对事件重定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背景噪声瑞利波群速度频散
    3.1 背景噪声概述
    3.2 数据处理
    3.3 频散曲线提取
    3.4 频散曲线质量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波和面波联合反演
    4.1 联合反演的发展
    4.2 反演的基本原理
        4.2.1 体波反演方法
        4.2.2 面波一步反演方法
        4.2.3 联合反演方法
    4.3 反演参数设置
    4.4 分辨率测试
    4.5 反演及结果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流程
    1.5 论文总体框架和相应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网格点密集值法
    2.2 图像的处理
    2.3 地震重破坏区的选取
第三章 甘东南地区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的关系探讨
    3.1 甘东南活动断裂及地震活动概况
    3.2 甘东南地区小震密集值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
    3.3 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东北隅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的关系探讨
    4.1 青藏高原东北隅地区活动断裂及地震活动概况
    4.2 青藏高原东北隅地区小震密集值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
    4.3 小结
第五章 祁连山中西部地区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
    5.1 祁连山中西部地区活动断裂及地震活动概况
    5.2 祁连山中西部地区小震密集值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
    5.3 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小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讨论
    6.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部分历史强震参数探讨
    6.2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研究特色和创新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b值分析宁夏吴忠—灵武地区强震危险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选取
2 结果分析
    2.1 预处理
    2.2 b值平面分布
    2.3 b值剖面分布
3 讨论
    3.1 可靠性分析
    3.2 1段、3段和4段危险性分析
    3.3 2段危险性分析
4 结论

(9)河北磁县地震(1830年)发震断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
    1.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1.3 研究目的、思路与章节
第二章 磁县地震震源区地震重定位
    2.1 双差层析成像方法简介
    2.2 地震重定位后空间分布特征
        2.2.1 数据来源
        2.2.2 双差重定位
        2.2.3 重定位后时空分布特征
第三章 磁县地震震源断层拟合
    3.1 研究方法简介
        3.1.1 求解震源断层的数学模型
        3.1.2 断层面模型求解
        3.1.3 断层边界的确定
        3.1.4 断层面上滑动角的确定
    3.2 磁县地震震源断层拟合
        3.2.1 震源断层概念及有关磁县地震的研究进展
        3.2.2 数据资料
        3.2.3 1830年磁县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
    3.3 1830年磁县地震的发震构造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10)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川滇地区若干实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 人工注水诱发地震研究概况
    1.3 天然流体对地震活动性影响研究概况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微地震检测与定位
    2.2 ETAS模型统计分析
    2.3 震源机制解计算
    2.4 应力场反演和流体超压计算
    2.5 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计算
    2.6 二维断层表面的流体压力扩散
    2.7 断层稳定性分析
第3章 荣昌气田长期废水处理诱发地震活动特征
    3.1 引言
    3.2 地震活动随时间分布特征
    3.3 地震活动随空间分布特征
    3.4 应力场反演及所需流体超压力计算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长宁地区工业注水与M6级地震之间的关系
    4.1 引言
    4.2 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4.3 兴文M5.7级地震对长宁M6级地震的影响
    4.4 长宁M6级地震序列应力场模式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加密地震观测讨论红河断裂带北段维西-乔后断层的地震活动性特征
    5.1 引言
    5.2 微地震检测结果分析
    5.3 维西-乔后断层附近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远程强震触发滇西北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及其机制
    6.1 引言
    6.2 滇西北地区 2006~2018.02.25 地震活动特征
    6.3 加密观测期间地震活动特征
    6.4 长宁M6.0地震对滇西地区地震活动和地下流体的远程触发特征
    6.5 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1988年灵武地震序列的精确定位和发震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 [1]2015年山西介休ML3.3震群发震构造研究[A]. 吴昊昱,陈慧. 中国石油学会2021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1
  • [2]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D]. 李洪丽. 吉林大学, 2021
  • [3]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强震活动特征与机制[D]. 张瑞.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
  • [4]基于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山西裂谷带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D]. 关鹏虎.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背景噪声和双差层析成像方法研究银川地区三维速度结构[D]. 蔡光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
  • [6]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D]. 文亚猛.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
  • [7]基于b值分析宁夏吴忠—灵武地区强震危险性[J]. 曾宪伟,李文君,马翀之,蔡新华. 地震研究, 2021(01)
  • [8]吴忠—灵武地区地震活动性与强震危险性分析[J]. 许英才,曾宪伟. 地震科学进展, 2020(10)
  • [9]河北磁县地震(1830年)发震断层研究[D]. 沙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10]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川滇地区若干实例研究[D]. 王志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标签:;  ;  ;  ;  ;  

1988年灵武地震序列的精确定位和发震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