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溪县改革粮商企业资金管理办法见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林萍[1](2019)在《福建省扶贫脱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贫困问题制约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是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贫困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描绘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十九大又明确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奋斗目标,都把扶贫脱贫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扶贫脱贫是我国的第一民生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底线任务。福建省作为沿海发达省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扶贫脱贫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矢志不渝地组织各级各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扶贫脱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综述、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中国特色扶贫脱贫理论的演进历程,分析了福建省扶贫脱贫四个阶段主要做法和实践成果,并进一步以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研究对象,对当地贫困现状和成因、主要模式和成效进行总体分析,以供尚在扶贫攻坚阶段的地区参考借鉴。目前,福建省已进入扶贫攻坚的最后阶段,扶贫脱贫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本文就如何实现新目标、迎接新挑战,学习借鉴广东、浙江两省的扶贫脱贫经验,结合福建省具体实际,着重从聚焦精准扶贫、突出重点攻坚、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市场机制、推进改革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刘春朝[2](2013)在《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城市社区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和居民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方便灵活、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服务。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学院很好地满足了这种需求。同时,在我国作为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重要载体的社区学院,正肩负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重任以及加快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使命,日益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赋予更多的期望和责任。社区学院在我国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社区学院相比,我国社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存在着较多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问题。以终身学习视角系统研究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课题利用质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社区学院研究文献,并在明晰相关概念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内涵:我国社区学院是以专科教育为主,集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于一体,具有职业性、社区性和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剖析了目前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现状和价值诉求,在对比国外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外部定位、内部定位及其定位的指导思想。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焦点团体讨论等实证研究,提炼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为社区学院研究的结论和对策建议,提出了政府宏观引导、社区具体推动、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企业倾力支持和学院自主建设的社区学院发展的“五元驱动”思路,构建了以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为核心支撑的社区学院发展模式。
徐文彬[3](2013)在《明清以来自然灾害与民间组织应对 ——以福州救火会为论述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文集、方志、报刊、档案等多种史料,结合田野调查,试图从明清以来福州的自然环境、市场网络和民间宗教、地方权力等角度,探讨近代福州市民在社会变迁和局势动荡情况下,如何自我调适,应对灾害,从而说明自然灾害与民间组织嬗变、基层自治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埠之前,福州灾害频发与文风兴盛并存。一方面,以祭祀瘟神五帝的社境成为主要的基层组织;另一方面,士绅数量众多,主持赈灾、溶湖、修渠等公共事务。开埠之后,福州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商贸繁荣、火油流行,火灾更为频繁。与此同时,地方权力渐趋多元,外人势力渗入、商人力量兴起,士绅地位虽受到冲击,但仍有相当影响力。官府亦调整基层管理体系,推行联甲制、设立保甲局,但效果不佳,导致社会问题丛生,火灾逐渐失控。清末废科举、行自治、准结社,一系列的制度变迁,使福州社会基层形态悄然变化,传统的官绅共治模式终结。救火会由此兴起,一方面,其兴衰沉浮与国家力量紧密相连。民国初期,福州局势紊乱,政权更替频繁。为弥补地方权力真空,救火会迅速发展,至二十年代末臻于顶峰,后因政府控制加强,有所萎缩。建国之后,各地民间社团基本消亡,福州救火会却依旧活跃,直到“三大改造”完成后,才渐渐消失。八十年代再次复兴,至今仍有活动,延续时间长达百余年。另一方面,救火会多由社境组织嬗变而来。民国时期福州救火会共有37处,与传统社境组织的空间分布相似,是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借助民间信仰,救火会跨越籍贯与职业的差异,成功整合社会各阶层,获得广泛认同。由于政府缺位,福州救火会功能不断扩展,有类于社区自治组织。从运行机制来看,救火会人员志愿参加,自筹经费、自我管理,会务独立。从业务上看,除消防外,涉及救灾、慈善、治安、调解等诸多事务,多次代表市民,发动集体运动,反对政府捐税,并与商会、保甲、善堂等地方力量互动频繁,在城市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较之“国内仅见形态的基层自治组织”的苏州市民公社,福州救火会有相似之处。除置于地方脉络考察外,本文还对建国前各地民间救火会的时空分布加以梳理,用图表表示,弥补以往善会善堂史的研究不足,并分析数据得出:救火组织肇始于明末清初,同光年间,江南、直隶救火会数量众多、至民国时,极为普遍。建国后则迅速消亡。较之京、沪等地,福州救火会起步较晚,但功能之多、延续时间之长,在全国较为罕见。这与火灾频频、畏火惧火民性、特殊地方权力结构等诸多因素有关。本文认为,火灾攸关都市安全,救火会不仅是城市中社会关系的重构,还体现官民力量消长,二者彼此扶持、又互有冲突,处于动态演变之中。救火会作为“新式团体”,并非突兀出现,而多由传统组织嬗变而来,是社会机体自我调适的表现。以此为切入点、通过以小见大,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以新的视角了解明清福州城市机制的运作,以加深对灾害与社会等问题的理解,为当今社会管理提供借鉴。
周良杰[4](2013)在《福建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现状及对策》文中认为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形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值得大范围推广。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本文主要针对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实际,探讨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浅谈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与推广。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到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是很突出,再加上它的可溶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通过国内各地区农业创新技术研究体系的对比得出我国目前的农业创新技术研究特点为研究路径发生分化,研究依据理论的侧重点不同;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细化;注重历史的、实证的比较研究。通过对生态农业现状的分析,了解福建省生态农业的不足与优势,对其不足的解决措施,让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处理农业、环境和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求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同步、可持续发展。
梁劲锋[5](2009)在《茶叶产业特性及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和饮用茶叶的国家,中国的茶叶生产很早就有商品化的特征,并且茶叶产业在中国既是个古老的产业,也是个长青的产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推进,茶也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饮料,全球茶叶生产再创新高,茶叶贸易不断增长,茶叶价格持续上升,茶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国茶叶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日益严峻的挑战,茶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技术力量较薄弱,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出口门槛不断提高,融资难度不断加大。茶叶企业作为茶叶产业的载体是产业化组织,切实地破解茶叶企业融资困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茶叶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进一步优化茶叶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化程度,从而实现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茶叶产业具有鲜明的特性,研究茶叶产业的特性既有利于学习借鉴其它农业产业发展的优秀经验,又有利于探索符合茶叶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由于茶叶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信贷回收周期长、没有多样而有效的信贷抵押品、金融单位无法有效控制信贷资金的有效使用及茶叶企业规模的零散性等多种因素,造成了茶叶产业信贷风险较大、茶叶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茶叶生产的农村地域性,一定程度决定了其所需要的资金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以下基层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削减了政策性支农业务;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差且业务非农化倾向日趋加重等,茶叶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茶叶企业发展的最基本、最关键问题。在这种产业特性及金融背景下,探讨具有农村地域特性的茶叶企业融资影响因素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现实意义。该项研究也必将对制定以实现“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效率和提高茶叶企业区域竞争力”的茶叶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作用。为此就茶叶产业发展的现实出发展开茶叶产业融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是一个崭新而又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以茶叶产业发展为研究背景,以茶叶产业特性及融资影响因素为研究主题,以大量的茶叶产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以金融创新理论、企业融资基本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重点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案例分析方法、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法等,建立茶叶产业融资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综合利用实地调查数据与统计数据,对茶叶产业融资影响因素的成因和提升茶叶产业融资能力的具体路径选择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文章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相关研究观点评述、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及内容框架;第二部分分为第二章,归纳说明企业融资基本理论、茶叶产业特性及融资趋势已有研究成果,得出企业融资理论对茶叶产业融资的启示。第三部分为第三章,着重以福建省为例对茶叶产业的特性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论证,分析茶叶产业链的特性及表现形式对茶叶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的影响。第四部分包括第四、五章,主要对茶叶企业融资状况与影响因素的进行理论分析,并以福建省茶叶企业为例对茶叶产业融资影响因素的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包括第七、八章,提出提升茶叶产业融资能力的具体路径选择,归纳研究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研究表明:(1)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视角看,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给予茶叶企业授信时,必然考察茶叶企业家的状况以及所属员工的情况,从而判断该茶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潜力等。茶叶产业的各种特性及茶叶产业链的特点会影响茶叶产业发展前景的判断,从而影响茶叶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2)茶叶企业融资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分析表明:茶叶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茶叶企业的规模、员工人数、成立时间、企业类型、企业信用记录;企业主个人情况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和茶叶行业管理年限;茶叶企业所产产品的情况包括产品类型,产品市场,是否名牌,原材料来源,茶叶包装以及销售渠道等;借款用途、贷款方式、借款来源及银企关系;茶叶产业的风险因素以及企业所在地区等都是影响茶叶企业融资的因素。(3)运用2008年福建省188家茶叶企业的调查资料(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茶叶企业融资能力的显着性影响因素。在置信度为99%的水平上,茶叶企业类型(包括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叶加工销售)、企业信用等级、企业主行业管理工作年限、生产的茶叶为乌龙茶,茶叶品牌,企业贷款用途中的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贷款方式中的抵押贷款、企业的风险中的自然风险等因素对茶叶企业融资能力(信贷获取能力)的影响是显着的;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上,茶叶企业的员工人数,茶叶企业主年龄,企业的风险中的市场风险、通过熟人介绍;在置信度为90%的水平上,茶叶企业主受教育年限对茶叶企业融资能力(信贷获取能力)的影响也是显着的。(4)提升提升茶叶产业融资能力的具体路径选择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茶叶产业投融资体制;健全茶叶企业的信用制度;进一步加强财政投资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提升茶叶产业融资能力的政府配套政策体系。
关琰珠[6](2003)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提出生态省建设是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活动。为了使生态省建设科学化和定量化,并以法制手段保障其顺利实施,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生态省建设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确立了包括环境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生态资源支撑指标体系和社会文化保障指标体系的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对生态省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运用生态承载力理论,开展了福建省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利用GIS技术将全省划分出生态良好区、生态脆弱区和生态退化区,为立法保障提供了定量依据;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并以福建为例对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进行了实例探讨,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建议;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生态省建设的地方环境立法研究,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功能区保障机制和奖惩机制等生态省建设法制保障框架体系。通过以上理论化、定量化和系统化研究,本文为福建生态省建设提供了科学定量的指导依据,是自然地理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樊宝敏[7](2002)在《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1 世纪中国,发展林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完成此项任务关键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政策。因此,认真研究和借鉴历史上的林业政策就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本论文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分别清前期、晚清、民国和共和国四个历史时期,从社会经济、森林生态、林业思想、科技教育、林业经济、法律法规、机构设置等方面及其相互结合上,对林业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各历史时期林业政策的特点,并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对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了今后制定林业政策的几个原则。在清代前期的封建时代,林业深受农本思想和风水观念的影响。满族统治者为保护祖宗的发祥地,把东北划为“四禁”地区,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而在其他地区,为了解决因人口暴长所需的粮食问题,鼓励毁林开荒,长江流域棚民大量出现。为了治理日益严重的河患,当时皇帝多提倡河堤植树,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清政府颁布过少量护林植树诏令。各地护林碑的大量出现,说明民间毁林的严重和护林意识的觉醒。清政府设官负责采伐、收税和皇家园林,但缺少造林的官职。晚清时期,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森林资源遭受帝国主义的大肆掠夺。向西方学习、兴办林业教育、振兴林政的呼声日益高涨。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挽救危局,对东北林区逐渐实行开禁,成立农工商局,始创农林学术团体和农林学堂,派遣学林留学生,并从国外进口木材,被迫采取一些发展林业的政策。民国时期,孙中山的林业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留学归来的一批林学家也提出了发展林业的理论。林业教育和科学技术在艰苦的环境中缓慢发展。先后培养出林业专门人才千余名。中国第一部《森林法》诞生,其后又经重新颁布。创立植树节和植树运动。由于国家政权不统一,在国民党、解放区和殖民地三种区域实行三种林业政策。各区域的林业管理机构和林业政策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社会制度、战争等原因,林业政策难于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十多年间,森林资源的所有制实现了从私有到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转变。前三十年“大木头主义”占主导地位,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后二十年开始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国家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人工造林和自然保
卓立筑[8](2001)在《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文中研究说明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是规范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松溪县作为福建省首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之一,自去年6月以来,根据中央7号文件精神,本着“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
刘中夏,陈媛生[9](1991)在《松溪县改革粮商企业资金管理办法见成效》文中指出 我县粮食商业企业过去资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每个独立核算的企业都有一部分贷款存在银行,并未参加商品周转;二是资金悬帐多;三是结算资金未及时清理,有的形成呆帐;四是个别企业挪用流动资金搞基建。县粮食局于1988年9月1日在县府、财政、银行大力支持下大胆进行改革。
二、松溪县改革粮商企业资金管理办法见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溪县改革粮商企业资金管理办法见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扶贫脱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我国有关扶贫的理论研究 |
二、国外有关反贫困的理论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之处 |
四、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我国扶贫脱贫理论基础及其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贫困标准、绝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标准 |
二、贫困户与脱贫户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 |
一、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的贫困论述 |
二、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制度致贫理论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扶贫脱贫理论 |
一、毛泽东关于消除贫困的论述 |
二、邓小平关于扶贫脱贫的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扶贫脱贫的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扶贫脱贫的论述 |
五、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论述 |
第二章 福建省扶贫脱贫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93 年) |
一、推动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 |
二、全方位开放,立体式引进 |
三、制定分层扶贫机制,形成全方位交叉互动扶贫格局 |
第二节 “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年) |
一、强化工作领导 |
二、加大政策扶持 |
三、集中社会力量 |
第三节 大扶贫开发阶段(2001-2010 年) |
一、全力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
二、大力开展整村推进帮扶工作 |
三、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第四节 精准扶贫阶段(2011-2020 年) |
一、精准管理 |
二、精准施策 |
三、精准帮扶 |
第三章 福建省扶贫脱贫主要实践—以23个重点县精准扶贫实践为例 |
第一节 23个重点县贫困状况与成因分析 |
一、贫困状况分析 |
二、贫困成因分析 |
第二节 扶贫脱贫主要经验模式 |
一、克服内在致贫因素的扶贫脱贫模式 |
二、克服外在致贫因素的扶贫脱贫模式 |
第三节 扶贫脱贫工作成效与存在问题 |
一、工作成效 |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四章 福建省扶贫脱贫新形势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扶贫脱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
一、脱贫攻坚出现的新问题 |
二、形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
第二节 相邻省份扶贫脱贫主要做法及经验启示 |
一、广东省扶贫脱贫主要做法 |
二、浙江省扶贫脱贫主要做法 |
三、广东、浙江两省扶贫脱贫经验对福建的启示 |
第三节 新形势下福建省扶贫脱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
一、聚焦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成果 |
二、突出攻坚重点,减缓相对贫困 |
三、夯实基层基础,营造致富环境 |
四、完善市场机制,发动各方力量 |
五、推进改革创新,开辟攻坚新路 |
六、加强人才培养,助力脱贫攻坚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 概念界定 |
1.7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8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和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的现实需要 |
2.1 终身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 |
2.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价值诉求 |
2.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2.4 小结 |
3 中外社区学院发展的比较分析 |
3.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2 我国社区学院建立的主要类型 |
3.3 主要发达国家社区学院发展情况 |
3.4 经验和启示 |
3.5 小结 |
4 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
4.1 我国社区学院定位存在的问题 |
4.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
4.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依据与原则 |
4.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构想 |
4.5 小结 |
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与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5.1 访谈主要目的 |
5.2 访谈方案设计 |
5.3 访谈资料分析 |
5.4 测量量表的设计与测试 |
5.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5.6 小结 |
6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
6.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提出的思路 |
6.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
6.3 小结 |
7 案例剖析 |
7.1 HZXS 社区学院分析 |
7.2 SHCN 社区学院分析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论文的局限性 |
8.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社区学院分布 |
附录2. 预试访谈提纲 |
附录3. 正式访谈提纲 |
附录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预试问卷 |
附录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正式问卷 |
附录6.访谈记录整理 |
附录7.HZXS 社区学院章程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明清以来自然灾害与民间组织应对 ——以福州救火会为论述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第三节 关于本论文 |
一、资料说明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章的结构 |
第一章 明清以来福州的地域环境 |
第一节 开埠之前福州的地域环境 |
一、灾难重重的滨海之城 |
二、迎神赛会与社境组织 |
三、士绅与公共事务 |
第二节 开埠之后福州的社会变迁 |
一、都市化进程加快与灾害频发 |
二、地方权力结构的多元化 |
三、基层管理体系调适及衰败 |
结语 |
第二章 “纸裱之城”救火会兴起及发展 |
第一节 国家权力与福州救火会兴衰 |
第二节 社境组织向救火会嬗变 |
一、救火会的空间分布 |
二、救火会与社境组织关联 |
三、社境组织转化为救火会缘由 |
第三章 福州救火会的自主性组织运作 |
第一节 志愿、平等的人员整合机制 |
一、志愿参与的人员构成 |
二、、平等和谐的内部分工 |
第二节 非营利的资金自筹机制 |
一、独立自筹的经费来源 |
二、业务为主的经费支出 |
第三节 自主管理的组织机制 |
一、救火会之组织架构 |
二、火联会与各救火会关系 |
三、各救火会之间的关系 |
结语 |
第四章 福州救火会与都市自治 |
第一节 “无所不包”——救火会与公共事务 |
一、救火会与都市消防 |
二、救火会与其他公共事务 |
第二节 “为民请愿”——救火会与集体行动 |
一、救火会与抗捐运动 |
二、救火会与电力公司斗争 |
三、救火会与民族运动 |
第三节 基层中心地位的奠定——救火会与其他地方力量互动 |
一、救火会与善堂善社 |
二、救火会与商会、商业研究所 |
三、救火会与学生社团 |
四、救火会与官方基层行政组织 |
结语 |
第五章 闽南救火会与清末变革下的地方社会——以天安寺事件为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天安寺事件缘起及经过 |
第二节 混争事件中的闽南救火会 |
第三节 闽南救火会的斗争策略 |
第四节 天安寺事件与神光寺事件比较 |
结语 |
第六章 福州救火会与京沪等地同类组织的比较 |
第一节 全国救火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
一、全国救火会的发展脉络 |
二、各地救火会发展特点 |
第二节 北京、天津、上海的救火会 |
一、北京水局 |
二、天津水会 |
三、上海救火会 |
第三节 福州救火会之区域特色 |
结语 |
结论 |
一、灾害民间组织地域社会 |
二、民间组织与基层自治 |
三、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1:《福建省福州市救火会章程) |
附录2:福州救火会各会情况表(一) |
附录3:福州救火会各会情况表(二) |
附录4:1949年之前全国各地救火会分布表 |
致谢 |
(4)福建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态农业的内涵 |
1.2 技术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1.3 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
2 国内外生态农业创新技术研究现状 |
2.1 国外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研究进展 |
2.2 国内生态农业创新技术研究进展 |
2.2.1 在构建生态农业创新技术体系的部分认识上基本达成共识 |
2.2.2 农业创新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
2.3 国内农业创新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生态模式的优点 |
3.1 增产效果明显,品质改良显着 |
3.2 增重育肥效果显着 |
3.3 有利于节约能源 |
3.4 提供有机肥源,培肥地力 |
3.5 防病虫害效果明显 |
4 可循环生态农业的特点 |
4.1 综合性 |
4.2 多样性 |
4.3 高效性 |
4.4 持续性 |
4.5 复杂性 |
5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
5.1 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5.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问题 |
5.1.2 缺乏可持续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 |
5.2 完善建立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基础 |
5.2.1 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 |
5.2.2 改进生态农业立法技术 |
5.3 依法调整农业可持续生态环境中的各方利益关系 |
5.3.1 切实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构所需的经费 |
5.3.2 要依法实施政策、贷款、税收各方面的优惠措施 |
5.3.3 依法建立完善农业环境保护补贴机制 |
6 福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6.1 福建生态农业发展的历程 |
6.1.1 总结和推广阶段(1980-1992 年) |
6.1.2 稳步发展阶段(1993-1999 年) |
6.1.3 示范和规模推广阶段(2000 年至今) |
6.2 福建省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
6.2.1 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快速发展 |
6.2.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呈规模化发展趋势 |
6.2.3 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着 |
6.3 福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局限 |
6.3.1 农业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 |
6.3.2 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
6.3.3 农业科技投入薄弱,综合实力不强 |
6.3.4 农村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化要求 |
6.3.5 相应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
7 福建省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
7.1 以治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为主的循环农业 |
7.1.1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 |
7.1.2 东南沿海庭院式循环农业的生态模式 |
7.2 利用不同物种在生长过程中互补互利的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 |
7.2.1 旱地可循环农业的生态模式 |
7.2.2 水田高优循环农业的生态模式 |
7.2.3 沿海滩涂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
7.3 无公害食品工业化模式 |
7.3.1 滨海砂地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模式 |
7.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农业模式 |
7.4 亚热带休闲生态农业模式 |
8 福建生态农业创新技术特性分析 |
8.1 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
8.2 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
8.3 生态农业的可试验性 |
8.4 生态农业的可考察性 |
8.5 技术创新理论的生态化转向与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
8.5.1 生态技术创新理论的内涵 |
8.5.2 生态农业创新技术理论 |
8.5.3 农业创新技术理论向生态化转变的现状 |
9 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对策 |
9.1 实践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理念的建议 |
9.1.1 发挥宏观生态政策的基础导向作用 |
9.1.2 积极建立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生产方式 |
9.1.3 加强农业生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
9.1.4 科技知识与人才是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 |
9.1.5 市场需求影响农业技术创新产品的开发 |
9.2 福建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9.2.1 制定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
9.2.2 依靠现代科技发展生态农业 |
9.2.3 提高生态农业物资装备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茶叶产业特性及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选题目的、意义) |
1.2 本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 |
1.2.1 关于农业信贷支持研究 |
1.2.2 关于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
1.2.3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
1.2.4 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
1.2.5 茶叶企业融资的研究进展 |
1.2.6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1.4.1 研究方法及调研方案 |
1.4.2 论文的内容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论文的研究创新点 |
1.5.2 论文的研究不足 |
2 茶叶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
2.1 农村金融基本理论 |
2.1.1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1.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2 企业融资基本理论 |
2.2.1 企业融资的资本结构理论 |
2.2.2 企业融资的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2.3 茶叶经济管理相关理论 |
2.3.1 茶叶产业特性与产业发展 |
2.3.2 茶叶产业风险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 |
2.4 企业融资理论对茶叶产业融资的启示 |
3 茶叶产业的特性及其表现形式---以福建为例 |
3.1 福建茶叶产业的总体态势 |
3.1.1 福建茶叶地位不断提升 |
3.1.2 福建茶叶自然资源禀赋丰裕 |
3.1.3 福建茶叶产业链不断拓展 |
3.1.4 福建茶叶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
3.1.5 福建茶业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
3.1.6 福建茶业生态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 |
3.2 福建茶叶产业特性 |
3.2.1 茶叶产品多样性与区域性 |
3.2.2 茶叶产品质量不稳定性、信息不对称性和季节性 |
3.2.3 茶叶区域品牌与独占性共存 |
3.2.4 茶叶资产专用性显着 |
3.2.5 福建茶叶产业结构特征 |
3.2.6 福建茶叶产业人力资源特性 |
3.2.7 福建茶叶产业市场特性 |
3.2.8 茶叶产业风险水平高 |
3.3 福建茶叶产业链的特性及表现形式分析 |
3.3.1 福建茶叶产业价值链的分析 |
3.3.2 福建茶叶产业信息链的分析 |
3.3.3 福建茶叶产业物流链的分析 |
3.3.4 福建茶叶产业组织链的分析 |
4 茶叶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1 福建茶叶产业发展的可能融资模式 |
4.1.1 间接融资模式 |
4.1.2 直接融资模式 |
4.2 福建茶叶产业发展的现有融资模式 |
4.3 茶叶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 |
4.3.1 茶叶企业的基本情况 |
4.3.2 茶叶企业信用记录、借款的担保方式及银企关系 |
4.3.3 茶叶企业产品基本情况 |
4.3.4 茶叶企业主个人情况 |
4.3.5 茶叶企业借款用途 |
4.3.6 茶叶企业财务状况 |
4.3.7 茶叶企业借款来源 |
4.3.8 茶叶产业的风险因素 |
5 茶叶产业融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福建为例 |
5.1 变量设置及释义 |
5.2 数据获取 |
5.3 模型建立及工具选用 |
5.4 实证研究结果 |
5.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 提升茶叶产业融资能力的具体路径选择 |
6.1 建立科学合理的茶叶产业融资体制 |
6.1.1 建立科学的茶叶产业融资机制 |
6.1.2 改革茶叶企业的融资体制 |
6.1.3 完善茶叶产业融资政策法规 |
6.2 健全茶叶企业的信用制度 |
6.2.1 加快茶叶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的建设 |
6.2.2 加大对社会信用环境的治理力度 |
6.3 进一步加强财政投资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6.4 构建提升茶叶产业融资能力的政府配套政策体系 |
7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本研究的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福建茶叶产业链管理调查问卷表 |
附录2 茶叶企业金融需求问卷调查表 |
附录3 2008 年福建茶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1 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 |
2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
3 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
4 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5 生态省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
第一章 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 |
1 生态省的提出及其内涵 |
2 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学理论 |
2.1.1 生态学基础 |
2.1.2 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
2.1.3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1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
2.2.2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
2.2.4 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
2.3 生态承载力理论 |
2.3.1 生态承载力的由来 |
2.3.2 生态承载力的组成及其特点 |
2.4 系统理论 |
2.4.1 系统的分类 |
2.4.2 系统的基本特征 |
2.4.3 系统理论对生态省建设的指导作用 |
2.5 区域理论 |
2.5.1 区域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研究对象 |
2.5.2 通过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
2.5.3 区域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 |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6.1 公平性原则 |
2.6.2 持续性原则 |
2.6.3 协调性原则 |
2.6.4 环境资源价值原则 |
2.6.5 公众参与原则 |
2.6.6 生态安全原则 |
2.6.7 区域性原则 |
2.6.8 发挥地方环境资源优势原则 |
3 生态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3.1 生态省的组成与结构 |
3.2 生态省的功能 |
4 生态省的诊断特征 |
4.1 全方位开放、动态的生命过程 |
4.2 复杂、有序的多维复合系统 |
4.3 具有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特性 |
5 福建生态省建设的基本原则 |
5.1 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效率 |
5.2 法律和科技手段有机结合,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
5.3 提倡公众参与,共创、共享生态文明 |
第二章 福建生态环境的比较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
1 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分析的必要性 |
2 福建省生态环境的总体特征 |
2.1 生态环境的相对独立性与整体关联性相和谐 |
2.2 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特征 |
2.3 显着的季风气候类型 |
2.4 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和土壤 |
2.5 “短而壮”的河流特征 |
2.6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 |
3 福建生态环境的比较优势及制约因素分析 |
3.1 突出的环境优势——优越条件的效力 |
3.1.1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明显 |
3.1.2 环境质量总体较优 |
3.1.3 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
3.1.4 生态保育得到重视和加强 |
3.2 丰富的资源优势——多维生态的效率 |
3.2.1 水资源总量相对比较丰富,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
3.2.2 耕地锐减的趋势得到控制 |
3.2.3 森林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较高 |
3.2.4 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丰富多样,部分资源优势突出 |
3.3 高效的生态优势——生产潜力的效益 |
3.4 独特的区域优势——边缘环境的效能 |
4 福建生态省建设的生态环境制约因素 |
4.1 资源承载压力较大 |
4.1.1 东部地区水资源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率偏低 |
4.1.2 土地资源不足,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 |
4.1.3 森林生态功能下降,防灾减灾能力减弱 |
4.1.4 海洋生态资源开发不尽合理,渔业资源衰退 |
4.1.5 矿产资源贫乏,制约经济发展 |
4.2 局部环境污染问题还比较突出 |
4.2.1 水质污染仍然是主要的环境问题 |
4.2.2 农业非点源污染日益突出 |
4.2.3 大气污染仍然存在 |
4.2.4 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
4.3 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脆弱性 |
4.3.1 陆域生态灾害频发 |
4.3.2 海洋生态环境脆弱 |
5 福建省生态环境总体评价与分析 |
第三章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
1 生态功能区划概况 |
1.1 生态功能区划概念 |
1.2 生态功能区划相关研究进展 |
2 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 区域理论 |
2.2 生态承载力理论 |
2.2.1 生态承载力判定指标 |
2.2.2 生态承载力的指标体系 |
2.2.3 生态承载力计算方式的转换 |
2.2.4 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 |
3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
3.1 整合性原则 |
3.2 区内生态功能一致性和区间生态功能差异性原则 |
3.3 区域特色原则 |
3.4 因地制宜和行政区域相对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 |
3.5 生态保育与生态恢复、重建相结合原则 |
4 福建省生态功能区类型划分 |
4.1 福建省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区位 |
4.2 福建省生态功能区类型 |
4.2.1 生态良好区 |
4.2.2 生态脆弱区 |
4.2.3 生态退化区 |
4.3 生态功能区类型的划分方法 |
4.3.1 根据资源承载力对生态功能类型的划分 |
4.3.2 根据环境承载力对生态功能类型的划分 |
4.3.3 根据生态抵御力对生态功能类型的划分 |
4.3.4 根据环境治理力对生态功能类型的划分 |
4.3.5 根据生态弹性力对生态功能类型的划分 |
4.3.6 根据生态恢复力对生态功能类型的划分 |
4.3.7 根据生态承载力对生态功能类型的划分及综合比较分析 |
第四章 生态省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 |
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
1.1 国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1.1.1 单个指标 |
1.1.2 专题指标 |
1.1.3 系统性指标 |
1.2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1.2.1 国家有关部委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2.2 各省(市、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2.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几种模式 |
2 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
2.1 国家环保总局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2.2 海南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2.3 吉林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2.4 黑龙江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2.5 福建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3 现有指标体系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
3.1 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辨证统一关系 |
3.2 现有指标体系的总体评述 |
4 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 |
4.1 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 |
4.2 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
4.3 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4.3.1 系统性与区域性相结合原则 |
4.3.2 综合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原则 |
4.3.3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
4.3.4 针对性与特色性相结合原则 |
4.3.5 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原则 |
5 以福建为例对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 |
5.1 福建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框架 |
5.2 福建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及其内涵 |
5.3 福建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
5.3.1 环境经济发展子系统的指标值计算 |
5.3.2 生态资源支持子系统的指标值计算 |
5.3.3 社会文化保障子系统的指标值计算 |
5.3.4 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的综合指标值计算 |
5.3.5 生态省建设能力分级及其比较分析 |
5.4 福建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特点 |
5.4.1 解决了以往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指标相脱节的问题 |
5.4.2 针对福建环境状况设定生态资源支撑指标 |
5.4.3 突出了应对入世挑战和公众参与的作用 |
6 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展望 |
第五章 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保证区域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 |
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
2.1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2.2 环境经济学理论(外部不经济理论) |
2.3 生态学理论 |
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3.1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公正原则 |
3.2 谁污染谁赔偿,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
3.3 水质和水量相结合的原则 |
4 生态补偿的类型 |
4.1 代际生态补偿与代内生态补偿 |
4.2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 |
4.3 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 |
5 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 |
5.1 流域特征 |
5.1.1 流域内水环境是动态的、有自净能力的循环体 |
5.1.2 流域上下游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
5.1.3 流域水质与上游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密切相关 |
5.2 以福建省作为研究案例的原因和依据 |
5.2.1 生态环境的相对独立性,具有便利的典型流域研究特征 |
5.2.2 福建省的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而其东部地区水资源短缺 |
5.2.3 福建省具备了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条件 |
5.3 目前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5.3.1 明确补偿的主、客体 |
5.3.2 确定赔偿和补偿标准 |
5.3.3 确定赔偿和补偿办法 |
5.4 以九龙江流域为例对补偿额进行计算 |
5.4.1 九龙江流域的基本特征 |
5.4.2 九龙江流域的水资源状况 |
5.4.3 九龙江流域综合整治的资金投入情况 |
5.4.4 九龙江流域的水质改善情况 |
5.4.5 九龙江流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
5.4.6 九龙江流域下游对上游的补偿建议 |
6 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 |
6.1 现行生态公益林补助政策存在问题的分析 |
6.1.1 被划为生态公益林的林权所有者的权益保障问题 |
6.1.2 国家与地方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不同造成的问题 |
6.2 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前置条件 |
6.2.1 明确补偿与补助的本质区别 |
6.2.2 对森林资源价值的深层次再认识 |
6.2.3 林农转变观念的重要性 |
6.3 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探讨 |
6.3.1 生态公益林补偿原则 |
6.3.2 生态公益林补偿对象和方式 |
6.3.3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 |
6.4 以福建省为例对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研究 |
6.4.1 福建省森林资源状况 |
6.4.2 生态公益林林种区划标准 |
6.4.3 生态公益林划定范围 |
6.4.4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区划 |
6.4.5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的效益分析 |
6.4.6 以永泰县为例对生态公益林补偿额的计算 |
6.4.7 福建省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
7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对策建议 |
7.1 建立生态省建设专项基金 |
7.2 开征生态补偿税 |
7.3 建立协调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
7.4 探索生态补偿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模式 |
7.5 落实和制定生态公益林相关政策 |
7.6 政府投入与生态公益林直接受益者适当补偿相结合 |
7.7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需要纳入法制化轨道 |
8 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展望 |
第六章 生态省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
1 生态省建设地方立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1 生态省建设需要地方立法保障 |
1.2 国家现有生态省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 |
1.3 区域差异性需要因地制宜进行生态省建设地方立法 |
1.4 现有生态省建设相关地方法规不完善 |
2 地方环境立法形势分析 |
2.1 地方环境立法现状 |
2.2 地方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2.3 地方环境立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
2.4 用地方环境立法新理念应对WTO挑战 |
2.4.1 应对WTO挑战存在的问题 |
2.4.2 应对WTO挑战的对策建议 |
3 生态省建设地方立法概述 |
3.1 生态省建设立法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
3.2 生态省建设地方立法的目的和依据 |
3.3 生态省建设地方立法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3.4 生态省建设地方立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
3.5 生态省建设地方立法的职责分工 |
3.6 生态省建设地方立法的框架体系 |
3.7 生态省建设地方立法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
4 福建生态省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
4.1 福建生态省建设地方立法必须解决的难题 |
4.1.1 福建生态省建设地方法规的执法主体问题 |
4.1.2 关于新增设有关统计指标的问题 |
4.2 建立生态省建设生态补偿机制 |
4.3 建立生态省建设激励机制 |
4.3.1 制定生态省建设的优惠政策 |
4.3.2 建立生态省建设的奖惩制度 |
4.4 生态功能区的法制保障 |
4.4.1 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法制保障 |
4.4.2 重点资源开发区的法制保障 |
4.4.3 各生态功能区的法制保障 |
4.5 建立生态省建设保障机制 |
4.5.1 投入保障 |
4.5.2 科技保障 |
4.5.3 宣传保障 |
5 生态省建设立法趋向 |
(7)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林政史问题的提出 |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国外对林业史的研究 |
2.2 我国林业史研究概况 |
3. 林政史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4. 中国林政史的研究方法 |
5. 中国林政发展概况 |
第一篇 清代前期(1644-1840) |
第一章 清代前期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
1.1 清前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情况 |
1.2 清前期的森林资源状况 |
1.2.1 森林资源分布概况 |
1.2.2 清前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
1.3 清前期的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章 清前期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
2.1 清前期的林业思想 |
2.1.1 农本思想中的林业思想 |
2.1.2 森林有益于风水的思想 |
2.1.3 森林防灾的思想 |
2.1.4 森林多效益思想——以俞森为例 |
2.2 清前期的林业科技教育政策 |
2.2.1 重视农林科技着作的编纂 |
2.2.2 农林教育的传统性 |
第三章 清代前期林业经济政策 |
3.1 对东北森林的封禁政策 |
3.2 与山林争地的屯田政策 |
3.3 积极推行河堤植树 |
3.4 森林和林地所有制 |
3.5 林业赋税 |
3.6 林产品市场贸易 |
第四章 清代前期林业法律制度 |
4.1 林业诏令 |
4.2 林业法律 |
4.3 林业的乡规民约 |
4.4 清前期的林业官制 |
4.4.1 行政官制概况 |
4.4.2 林业官制 |
第二篇 清代后期(1840-1911) |
第五章 晚清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
5.1 晚清社会政治经济概况 |
5.2 晚清森林资源及其变迁 |
5.2.1 晚清森林分布概况 |
5.2.2 晚清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
5.3 晚清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
第六章 晚清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
6.1 晚清的林业思想 |
6.1.1 魏源“师夷长技”的林业思想 |
6.1.2 张之洞“劝学导政”的林业思想 |
6.1.3 康有为“公有统筹”的林业思想 |
6.1.4 华辉和赵炳麟的林业思想 |
6.2 晚清林业科技教育政策 |
6.2.1 近代林业科技与学术活动的开端 |
6.2.2 林业专门教育的萌芽 |
第七章 晚清的林业经济政策 |
7.1 帝国主义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 |
7.1.1 沙皇俄国侵吞我国大片国土 |
7.1.2 俄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 |
7.2 东北林区的开禁和伐木垦殖政策的实行 |
7.3 清末发展林业的政策 |
7.3.1 大臣关于兴林的建议 |
7.3.2 农工商部的林业政策 |
7.3.3 地方上的林业政策 |
7.4 晚清时期的林业所有制 |
7.5 晚清林业捐税和市场政策 |
7.5.1 林业捐税 |
7.5.2 林产品市场和贸易 |
第八章 晚清的林业法律制度 |
8.1 晚清政府的林业法律诏令 |
8.1.1 与林业有关的不平等条约 |
8.1.2 林业诏令 |
8.1.3 林业法律章程 |
8.2 乡规民约 |
8.3 晚清政府的林业机构和林业官制 |
第三篇 民国时期(1912-1949) |
第九章 民国时期社会和森林生态概况 |
9.1 民国社会概况 |
9.2 民国时期的森林资源 |
9.2.1 民国时期森林资源及其分布 |
9.2.2 民国时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
9.3 民国时期生态环境 |
第十章 民国时期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
10.1 民国时期林业思想 |
10.1.1 孙中山“森林防灾”的思想 |
10.1.2 凌道扬“振兴林政”的思想 |
10.1.3 姚传法的“以法治林”思想 |
10.1.4 郝景盛的“森林万能论” |
10.2 民国时期的林业科技政策 |
10.2.1 发挥广大回国留学生的作用 |
10.2.2 创设林业学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 |
10.2.3 设立林业科研机构,开展林业试验研究 |
10.2.4 学习西方科技,创造适于我国的林业科技成果 |
10.3 民国时期的林业教育政策 |
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的林政管理 |
11.1 北洋政府时期的林业经济政策 |
11.1.1 森林所有制政策 |
11.1.2 鼓励造林政策 |
11.1.3 政府所投入的林业经费情况 |
11.1.4 林业捐税政策 |
11.2 北洋政府的林业政策与法规 |
11.2.1 《森林法》 |
11.2.2 《狩猎法》 |
11.2.3 《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 |
11.2.4 其他条例和规则 |
11.3 林业行政机构 |
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林政管理 |
12.1 国民政府的林业经济政策 |
12.1.1 国民政府时期的森林所有制 |
12.1.2 提倡和奖励造林 |
12.1.3 停止国有林的发放 |
12.1.4 国民政府的林业经费 |
12.1.5 国民政府的林业捐税 |
12.1.6 对外木材贸易政策 |
12.2 国民政府的林业法规 |
12.2.1 林业法律 |
12.2.2 林业法规和章程 |
12.3 国民政府的林业机构与行政管理 |
12.3.1 农矿部时期(1928.3—1930.12) |
12.3.2 实业部时期(1930.12—1937.1) |
12.3.3 经济部时期(1938.1—1940.5) |
12.3.4 农林部时期(1940.5—1949.4) |
第十三章 革命根据地政府的林政管理 |
13.1 改革森林所有权 |
13.2 林产品税收政策 |
13.3 颁布林业政策和法规 |
13.4 设立林业管理机构 |
第十四章 殖民地政府的林政管理 |
14.1 德国侵占时胶澳的林政管理 |
14.2 日本侵占时台湾的林政 |
14.3 伪“满洲国”政府的林政 |
第四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2000) |
第十五章 新中国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
15.1 新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
15.2 新中国的森林资源状况 |
15.3 新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
第十六章 新中国的林业建设思想 |
16.1 国家领导人的林业思想 |
16.1.1 毛泽东的林业思想 |
16.1.2 周恩来的林业思想 |
16.1.3 邓小平的林业思想 |
16.1.4 江泽民的林业思想 |
16.2 林业部门主要领导人的林业思想 |
16.2.1 梁希的林业思想 |
16.2.2 罗玉川的林业思想 |
16.2.3 雍文涛的林业思想 |
16.3 学术界的林业思想 |
16.3.1 学术界关于森林作用的大辩论 |
16.3.2 知名学者的林业思想 |
第十七章 新中国的林业教育和科技政策 |
17.1 新中国的林业教育政策 |
17.1.1 林业教育独立发展 |
17.1.2 多专业多层次办学 |
17.1.3 经济转轨时期林业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 |
17.2 新中国的林业科学技术政策 |
17.2.1 设立林业科研机构 |
17.2.2 制定林业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 |
17.2.3 召开林业科技工作会议 |
17.2.4 中国林学会的积极工作 |
第十八章 新中国的林业经济政策 |
18.1 林业的所有制政策 |
18.1.1 林业所有制政策的演变 |
18.1.2 森林资源的所有制 |
18.1.3 林业企业的所有制 |
18.2 森林限额采伐政策 |
18.3 林业税费政策 |
18.3.1 农林特产税 |
18.3.2 所得税 |
18.3.3 增值税 |
18.3.4 育林基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 |
18.4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
18.5 林产品流通和林业市场政策 |
18.6 林产品对外贸易 |
18.6.1 林产品进口 |
18.6.2 林产品出口 |
18.6.3 林产品进出口比较 |
18.6.4 林产品进口税率 |
第十九章 新中国的林业法律规章 |
19.1 建国至三中全会以前的林业法规 |
19.2 三中全会以后的林业法律 |
19.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19.2.2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
19.2.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19.2.4 与林业相关的法律 |
19.3 三中全会以后的林业规章 |
19.3.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林业规章 |
19.3.2 林业部(局)制定的林业规章 |
第二十章 新中国的林业机构和行政管理 |
20.1 林垦部时期(1949.10—1951.11) |
20.2 建国之初的林业部时期(1951.11—1956.5) |
20.3 林业部与森工部分立时期(1956.5—1958.2.) |
20.4 两部合并后的林业部时期(1958.2—1970.5) |
20.5 农林部时期(1970.5—1979.2) |
20.6 改革开放后的林业部时期(1979.2—1998.3) |
20.7 国家林业局时期(1998 年3 月--) |
结论和讨论 |
1. 科学定位:林业的基础地位不容置疑 |
2. 找准目标:建设“天人林业” |
3. 林业的两条腿:政策与科学 |
4. 林业的左右手:“正规军”与“游击队” |
5. 国家强制:依法治林 |
6. 尊重自然规律:科教兴林 |
7. 尊重经济规律:增加经济投入 |
8. 战略方向:自东南而西北 |
9. 人口协调:生态移民 |
10. 因林制宜:分类经营管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税费改革,初见成效 |
一是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
二是较好地调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
三是较好地带动了个私经济的发展。 |
四是较好地推进了改革的纵深发展。 |
二、突出重点,增强后劲 |
一是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 |
二是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扶持骨干企业。 |
三是要完善流通服务体系,不断拓展第三产业。 |
四是要落实财政“双增”计划,保障财税稳定增长。 |
五是要扎实推进配套改革,促进减人减事减支。 |
四、松溪县改革粮商企业资金管理办法见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扶贫脱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林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D]. 刘春朝. 中国矿业大学, 2013(12)
- [3]明清以来自然灾害与民间组织应对 ——以福州救火会为论述中心[D]. 徐文彬. 复旦大学, 2013(04)
- [4]福建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现状及对策[D]. 周良杰.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1)
- [5]茶叶产业特性及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为例[D]. 梁劲锋.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0)
- [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关琰珠.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4)
- [7]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 樊宝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02(06)
- [8]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J]. 卓立筑. 发展研究, 2001(10)
- [9]松溪县改革粮商企业资金管理办法见成效[J]. 刘中夏,陈媛生. 福建金融, 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