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机勃勃的恩施卫生事业(论文文献综述)
罗慧芳[1](2021)在《列宁关于社会发展依靠群众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童颖[2](2021)在《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的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及革命胜利后,列宁围绕着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要实现什么样的民主以及如何实现无产阶级民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根据苏俄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本国国情,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苏维埃民主思想。纵观列宁的苏维埃民主思想,它有一个由“理想化民主”向“现实民主”的转变过程,即由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民主向建设苏维埃民主的思想转变。十月革命前后,列宁主张在苏维埃俄国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民主制度,即由工农群众直接管理和监督国家、直接选举和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并将其付诸了实践。然而,列宁在领导苏维埃民主制度建设的实践中认识到,由于苏俄工农群众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不高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在苏维埃俄国难以实施。经历国内战争以后,列宁民主思想发生了转变和升华,形成了符合俄国现实需要的、合理可行的苏维埃民主思想。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转变的主要内容包括:由人民群众“直接掌握国家政权机关”转向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机关;由工人群众直接管理企业转向国家机关代表工人来管理企业;由人民直接监督公职人员转向党的监督、人民监督、法律监督公职人员相结合。思想的转变表明列宁对俄国民主发展道路的认识不断深化。本文紧扣列宁经典文献,不仅梳理了列宁苏维埃民主思想的转变,还重点阐释了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列宁关于建设适合俄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的苏维埃民主思想。这一时期,列宁就如何建设和巩固苏维埃民主的问题,提出以下思想主张:一是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即共产党通过工会、苏维埃组织和非党工农代表会议实现无产阶级民主;二是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提高国家机构的管理能力,同时必须反对官僚主义;三是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即制定苏维埃宪法以巩固苏维埃民主、制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和希望的法律、依靠法律机关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等。以上三个方面是列宁民主思想转变后的主要内容和实践探索。列宁关于苏维埃民主问题的许多论述和实践探索,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民主的思想,也指导和促进了苏维埃俄国民主建设的进程,并为以后其他国家建设民主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现今而言,研究列宁苏维埃民主思想对当代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谭功才[3](2021)在《南方道场上的白虎》文中认为引言在湖北、湖南和重庆三省(市)交汇处有一个湖北唯一,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居住着土家、苗、侗、汉、回等29个民族。传说在原始社会末期,位于清江流域的武落钟离山,有一支从洞庭湖迁徙而来的巴人,居住在临清江岩壁的赤、黑两个洞穴里。巴氏之子巴务相生于赤穴,另有樊氏、相氏、谭氏、
张锋[4](2021)在《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基本理论研究》文中指出
郭亮[5](2021)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已经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在人们从大众走向分众,思想文化观念多样多元,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想要成功带领最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极具开创性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加需要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从学理上厘清“建设有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提出的必然、实然和应然,系统分析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探索历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提出策略建议,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由导论和六个篇章构成,按照“总分总”结构撰写。论文导论部分从引领群众的广泛性、引领实践的客观性、引领思潮的复杂性三个方面阐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必然、应然和实然。作为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意识形态引领过程是引领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带领引领对象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过程。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的过程也就是意识形态引领实践活动各个要素功能提升和交互作用协调发挥的过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品质越先进,引领主体的主体作用发挥越充分,引领对象定位越精准,引领方式方法越创新,引领效果就越突出,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也就越强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有不断强化引领主体作用发挥,不断强化引领对象精准聚焦,不断强化引领方法系统创新,才能完成强大引领力的建设任务。本文按照“引领主体及主体作用发挥,引领对象及对象精准聚焦,引领方法及方法系统创新”的逻辑理路和框架结构展开研究,尝试探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生力之源、强力之道。第一章通过系统分析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内涵及构成要素,阐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生力之源和强力之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的人民性、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等本质特征是其强大引领力的生力之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各要素功能的充分发挥及运行机制的协调优化是其强大引领力的强力之道。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从引领主体、引领群众、引领实践、引领思潮的视角,梳理了建设经验,提出了策略建议:在引领主体建设方面,要“坚持厘清责任主体,明确各级党委工作责任”,“坚持尊重创造主体,发扬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坚持壮大引领主体,凝聚意识形态工作力量”;在引领群众方面,要“遵循知识逻辑,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群众头脑”,“遵循价值逻辑,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赢得群众支持”,“遵循目标逻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民力量”;在引领实践方面,要“坚持以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中国实践”,“坚持以时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时代斗争”,“坚持以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大众创业”;在引领思潮方面,要“坚持一元指导,切实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批判斗争,旗帜鲜明反对错误思潮”,“坚持互尊互鉴,包容吸收多样化思潮有益成分”。论文第六章从引领方法创新的视角,梳理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经验,提出了建设策略。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开展了“以政治动员引领社会动员”“用事实说话转变作风文风”“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自信”等实践探索,为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提供了“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领导力”,“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号召力”,“坚持话语创新,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群众组织力”经验启示。论文针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核心论题,尝试提出了一些创新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内涵及要素构成的创新观点。在阐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性质和内涵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界定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协调优化自身构成要素动员群众、引导思潮、指导实践,实现建设目标的能力,它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生俱来的原生力量,也是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精神力量。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引领主体、建设主体、创造主体和引领群众对象、实践对象、思潮对象及其引领机理的创新观点。基于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体系的认识,人们在以往的认知当中,存在着关注建设主体,忽视创造主体、引领主体的现象,在意识形态引领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着重视自身建设,忽视对引领对象和引领过程的关注。论文从“引领主体”“引领群众”“引领实践”“引领思潮”“引领方法”不同维度,深入提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主体及主体发挥”“引领对象及对象精准聚焦”“引领方法及方法创新”等引领力建设经验和启示。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品质总体性要求和要素功能系统性创新的观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魅力。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的人民性、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品质特征是其强大引领力的生力之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活动各个要素优化协调运行是其强大引领力的强力之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体系本身及引领实践要素入手,从主客体关系改善、主客体功能协调发挥的视角入题,寻求生力之源、强力之道。
胡飞扬[6](2020)在《精准扶贫亲历记》文中研究表明2018,初进扶贫村早春二月,乍暖还寒,高山上的寒梅在残雪中渐次褪去红妆,清江河畔的柳枝刚刚绽出新芽,恩施自治州400万各族人民还沉浸在新春佳节的余兴之中。2018年2月26日,按照中共恩施自治州委书记柯俊和州人民政府州长刘芳震签署的关于全面推进全州精准扶贫工作的州政府一号令,我和州中国银行派驻建始县长梁镇二台子村第一书记等3人,开着一辆越野车,向二台子村出发了。因山路崎岖,路途遥远,我们驱车5个多小时才到达村里。
曲晓燕[7](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研究指明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杨文[8](2020)在《新乡贤助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以鹤峰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国家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新乡贤群体日益成为民族地区实现文化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优势也愈加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视。本文基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视角,以恩施州鹤峰县新乡贤为研究对象,借助精英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将鹤峰县新乡贤分为文化传承型、社会治理型、经济助推型和道德引领型。新乡贤在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其主体性作用主要凸显在挖掘民族历史文化和村落文化遗产、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民间组织、引领传承创新主体参与传承实践和引入外部资金助力乡村文化发展等方面。但与此同时,鹤峰县新乡贤也面临着新乡贤相关制度机制存在缺失、基层社会对新乡贤存在认知偏差和新乡贤群体的内生动力缺乏等困境。为推动新乡贤群体更好地发挥其在乡村社会的主体性作用,需要着力完善新乡贤回归机制、增强基层文化认同和激发新乡贤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贡献更多的来自乡土社会的内生力量。
黄天骄[9](2020)在《生育视域下的古代医学与女性身体》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身体史”概念日趋常态化,随着西方汉学热潮、大陆社会史的振兴以及新史学的蓬勃发展,许多“身体史”研究成果涌现出来,其中不乏对女性身体的关注。生育一直是古代女性的重要职责,本研究从房中求子、妊娠之验与安胎、分娩技术与稳婆群体、哺乳行为及乳母的历史境遇等几个方面,探讨生育行为中蕴含的女性身体认识与古代医学发展的关系。从现存史料来看,中国的房中术从先秦到明清一脉相承,最基本的原则、技巧和诉求始终不变。房中书籍对身体的描述总是详于女而略于男,尤其对女性的动作、声音、表情、甚至分泌物,描绘细致,保存了大量女性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史料,为正统医书所不及。天道观的思想渗透在整个医学领域也渗透在房中书中,生命始于怀孕,季节、天气、方位等因素决定交合的时机。近世医学对于无子成因、种子时日与生男生女等问题多有创见,“暗经”与“五不女”构成了求子的两个极端。前者一生无月经却能受孕生子,对照现代医学理论,很可能是古代早婚与不节制生育留下的身体记忆,今己罕见;后者的提出使无子病因从道德问题进一步走向医学化。诊断妊娠以“手少阴脉动甚”“阴搏阳别”“身有病而无邪脉”“浮沉等正”四种脉法为代表,此外有一些辅助验胎法。尽管书面语言无法反映脉诊的实际原理,但许多医案确实记录了妊娠误诊的存在,这些医案发生的时代正是脉诊理论成熟、妇人脉法己产生的明清时期。养胎方面,从张仲景、王叔和,到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方》,完成了从零散的实践经验到系统理论的转化,而禁食兔肉与忌见优伶等习俗则反映了“相似律”与“接触律”的思维方式。妇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宋代开始流行“入月预备药物”,以备不虞。尝试还原这些器物与药物的用处,可以重构分娩的历史场景。医家提出多种分娩姿势,与其视为对生产体位的要求,不如视为针对不同体位建议最佳姿势。产科在宋代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一批水平较高的产科医生。杨子建《十产论》提出处理横产、倒产、偏产等十种胎位异常及脐带缠绕的外治手法,使许多产妇摆脱困厄。稳婆,是产妇分娩不可或缺的参与者,通常指以接生为业的妇女。宋代以来的医书虽屡言及稳婆,但对她们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相当一部分医家认为,女性分娩属于自然过程,稳婆不当的助产方式是她们受到批判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贪财好利。大多数医家建议,择稳婆应首选年老稳重、经验丰富者。采取“但要我用他,不可他用我”的态度。另外一些记载展示出男性医家与稳婆互相配合,共同探索助产技艺的情形。医家对于民间稳婆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世产科的发展趋势,即产科理论与实践领域的脱节。医家一味排斥刀割之用,是在生产应顺其自然的理论指导下对具体实践技术有效性的否定。性别因素、医学发展的内部争论、文学形象与历史实际的差异是我们重新评价稳婆时须考虑的因素。为初生婴儿拭口去毒,是哺乳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古代医家认为,胎儿妊娠过程当自母体承得一种热毒,为未来染病之源。断脐时间、工具方法、所留长度及断脐后护理,均有一定法度可循。脐带联结母婴双方,对于难产、血运、气脱、胞衣不下等危急情况的救治,如何断脐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乳养方式代表每个社会育婴文化中最基本、最普遍,也最核心的一环。乳汁的成分和质量直接反映了哺乳期母亲的营养健康,近世医者认为乳汁还可以反映母亲细微的心理活动与性情好恶,影响并传递给乳儿。故其主张对乳母进行严格的约束,以求保养幼婴。婴儿娇弱,不便服药,古代医家即让母亲或乳母代为服用,再以吸收了药物的乳汁哺育婴儿,是为酿乳,酿乳药的服用方法大约分为乳母服与母子同服两类。一般家庭无力雇佣乳母,只能依靠亲友协助。乳母以她们的乳汁与温婉的母性关怀谋求生计,因服务对象不同,生存境遇差别明显。育婴堂的史料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物质条件,牵动着社会发展,有助于我们反省传统中国如何认识女性,对待女性,及中国人的医疗救济、身体观念。
刘颖[10](2020)在《论中国乡土纪录片中的乡村形象(1990-2019) ——兼谈毕业作品《乡关何处》》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当代中国纪录片的主题脉络,不难发现城乡关系这一主题或隐或显地包含其中。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学界普遍认为90年代是城市化“重启”且加速发展的年代,从90年代至今,中国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而植根其中的乡土纪录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基于此,本文的研究重点正是1990年以来的乡土纪录片中的影像修辞如何呈现乡村形象及其背后的历史情境关系。本文首先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对乡土和乡土文明、乡土纪录片以及乡村形象等概念以及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其次,本文按照纵向的时间轴线将对中国乡土纪录片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具体分为90年代以前的萌芽和起步阶段、90年代的发展阶段、新世纪的多元化成熟阶段以及当下的网生时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乡土纪录片的文本价值;再次,通过对近三十年乡土纪录片中乡村形象进行阐释,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分别从苦难、消逝和振兴三个主题对乡土纪录片中的乡村形象进行探讨,并结合笔者自己的毕业作品《乡关何处》中所建构的乡村形象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相应的文本探讨乡村形象的影像书写方式以及文本呈现的思想和社会内涵;最后笔者针对当下乡土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发展状态进行反思,目前乡土纪录片中乡村形象的呈现往往是精英话语中的实践,是文化意义上的“振兴”动作。新时期的发展使得乡土纪录片传播受众的扩大是可期的,但是乡土纪录片内容和传播途径应该如何把握也是乡土纪录片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生机勃勃的恩施卫生事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机勃勃的恩施卫生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2)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释义 |
(一)苏维埃和苏维埃民主 |
(二)巴黎公社原则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民主制度的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巴黎公社选举制和监督制的论述 |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关的思想 |
(四)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官僚特权的思想 |
二、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俄国工人阶级在革命实践中创造了苏维埃 |
(二)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前夕俄国面临的形势 |
(三)考茨基等第二国际思想家反对苏维埃政权 |
(四)十月革命后苏俄国内出现极端民主化现象 |
第二章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关于建立巴黎公社式民主的思想 |
一、工农群众“直接掌握国家政权机关” |
(一)由工农群众直接组织苏维埃政权机关 |
(二)由人民直接选举和监督苏维埃的一切公职人员 |
(三)由人民群众直接“履行立法和管理国家的职能” |
二、工农群众直接“管理国家和监督国家经济” |
(一)由工人群众“计算和监督”企业的生产和分配 |
(二)由农民代表苏维埃监督土地和粮食的分配 |
三、工农群众直接管理国家社会事务 |
(一)由人民普遍武装来“维持国家秩序” |
(二)由工农群众直接管理社会事务 |
第三章 国内战争时期列宁转向建设苏维埃民主的思想 |
一、列宁民主建设思想转变的原因 |
(一)认识到巴黎公社式民主的政治构想与苏俄现实之间的矛盾 |
(二)认识到无产阶级民主建设的渐进性和长期性 |
(三)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
二、列宁民主建设思想转变的主要内容 |
(一)由人民直接掌握国家机关向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机关的思想转变 |
(二)由工人直接管理企业向国家管理企业的思想转变 |
(三)由人民直接监督公职人员向党、人民和法律监督相结合的思想转变 |
第四章 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一、俄国共产党是实现苏维埃民主的领导力量 |
(一)布尔什维克党是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力量 |
(二)实现苏维埃民主是俄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 |
二、共产党通过工会加强苏维埃民主建设 |
(一)工会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群众组织 |
(二)通过工会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管理国家 |
(三)通过工会肃清旧民主制的思想残余 |
三、共产党通过苏维埃组织建设无产阶级民主 |
(一)苏维埃是体现无产阶级民主的组织形式 |
(二)通过苏维埃组织执行民主管理的政策 |
(三)通过苏维埃组织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
四、共产党通过非党工农代表会议实现无产阶级民主 |
(一)非党工农代表会议是党联系群众的一种方法 |
(二)非党工农代表会议选举代表来监督和管理国家 |
第五章 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加强国家机构建设 |
一、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加强国家机构建设 |
(一)苏维埃国家机关“在很大程度上是旧事物的残余” |
(二)“建立社会主义的、苏维埃的机关”有助于巩固苏维埃民主 |
二、加强苏维埃国家机关建设要求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
(一)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国家机关必须清除一切官僚主义” |
(二)借助工农群众的力量,反对官僚主义 |
(三)改革国家机关的工作制度,克服形式主义作风 |
三、苏维埃国家机关要加强文化建设 |
(一)文化建设是无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肃清“官僚或农奴制等等文化”影响,强化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 |
(三)提高公职人员的文化水平,增强国家机构的管理能力 |
第六章 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一、制定苏维埃国家宪法以巩固苏维埃民主 |
(一)苏维埃宪法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保障 |
(二)苏维埃宪法明确规定了苏维埃民主制度 |
(三)苏维埃宪法“现在和将来都始终不渝地有利于劳动者” |
二、制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希望的法律” |
(一)制定维护农民权益的法律 |
(二)制定保护工人权益的法律 |
(三)颁布维护各民族权益的法律 |
三、依靠法律机关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一)发挥苏维埃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惩治损害人民权益的行为 |
(二)发挥司法人民委员部的监督,巩固无产阶级民主和专政 |
(三)建设高素质的司法队伍,提高立法和执法水平 |
第七章 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 |
一、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民主思想 |
(二)指导和促进了苏维埃俄国民主建设的进程 |
(三)为以后其他国家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 |
(四)列宁苏维埃民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二、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依靠法制的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南方道场上的白虎(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南方词条:沙朗 |
南方词条:土瓜岭 |
南方词条:小鳌溪 |
南方词条:五星和濠头 |
结语:作为归宿的南方 |
(5)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内涵及要素阐释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维护阶级利益的思想引领体系 |
一、多样化表达及多种理解的意识形态概念 |
二、服务阶级利益、引领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本质 |
第二节 意识形态引领力:动员群众、引导思潮、指导实践的能力 |
一、意识形态与生俱来的思想魅力 |
二、意识形态实现阶级利益的精神动力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引领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品质的总体性要求 |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要素功能的系统性创新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主体论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主体思想缘由 |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主体思想 |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主体探索的实践展开 |
一、党和人民在“站起来”的征程中获得主体地位 |
二、党和人民在“富起来”的道路上强化主体意识 |
三、党和人民在“强起来”的斗争中绽放主体精神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主体建设方略 |
一、坚持厘清责任主体,明确各级党委工作责任 |
二、坚持尊重创造主体,发扬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
三、坚持壮大引领主体,凝聚意识形态工作力量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群众论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群众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理论掌握群众”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灌输理论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群众的探索经验 |
一、既做群众学生,又做群众先生 |
二、既要建设物质文明,也要建设精神文明 |
三、既要培养建设者,也要培养接班人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群众引领力优化路径 |
一、遵循知识逻辑,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群众头脑 |
二、遵循价值逻辑,以创造美好生活赢得群众支持 |
三、遵循目标逻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民力量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实践论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实践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哲学改造世界”思想 |
二、列宁“革命理论先行”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实践的历史考察 |
一、毛泽东思想引领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
二、邓小平理论引领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现代化建设开启新征程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引领力建设思考 |
一、以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中国实践 |
二、以时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时代斗争 |
三、以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大众创业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思潮论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思潮的理论缘起 |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引领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思潮的斗争历程 |
一、批左反右把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方向 |
二、实事求是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本清源 |
三、思变谋远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基础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潮引领力提升经验 |
一、坚持一元指导,切实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二、坚持批判斗争,旗帜鲜明反对错误思潮 |
三、坚持互尊互鉴,包容吸收多样化思潮有益成分 |
第六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方法论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方法创新的理论探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民报刊宣传思想 |
二、列宁党报宣传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方法创新的实践探索 |
一、以政治动员引领社会动员 |
二、拿事实说话转变作风文风 |
三、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自信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方法创新策略 |
一、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领导力 |
二、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号召力 |
三、坚持话语创新,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群众组织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精准扶贫亲历记(论文提纲范文)
2018,初进扶贫村 |
2019,幸福花开鄂渝边 |
2020,风雨之后见彩虹 |
(7)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
一、芝罘的兴衰 |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
五、士兵“土匪”论 |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
参考文献 |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主持课题 |
致谢 |
(8)新乡贤助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以鹤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传统乡贤或乡绅的研究 |
(二)关于新乡贤与乡村精英人物的研究 |
(三)关于新乡贤参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研究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精英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阐释 |
(一)乡贤 |
(二)新乡贤 |
(三)主体性 |
第一章 鹤峰县新乡贤概述 |
第一节 鹤峰县概况 |
一、历史与自然生态 |
二、社会与文化生态 |
第二节 鹤峰县新乡贤类型 |
一、文化传承型新乡贤 |
二、社会治理型新乡贤 |
三、经济助推型新乡贤 |
四、道德引领型新乡贤 |
第二章 鹤峰县新乡贤助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现状 |
第一节 新乡贤助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在动机 |
一、个人价值实现 |
二、历史责任感 |
三、乡土情怀 |
四、物质或精神利益 |
第二节 新乡贤助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典型案例 |
一、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和村落文化遗产 |
二、建立文化传承新乡贤民间组织 |
三、引领传承创新主体参与传承实践 |
四、引入外部资金助力民族文化发展 |
第三章 鹤峰县新乡贤助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困境 |
第一节 鹤峰县新乡贤参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因素 |
一、政府部门支持力度 |
二、民众的态度与行为选择 |
三、新乡贤群体的生命力 |
四、其他民间文化传承创新主体 |
第二节 鹤峰县新乡贤助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问题 |
一、新乡贤相关制度机制缺失 |
二、基层社会对新乡贤的认知偏差 |
三、新乡贤群体的内生动力缺乏 |
四、乡村文化生态结构失衡 |
第四章 新乡贤助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 |
第一节 完善新乡贤回归机制 |
一、强化政府引导与支持 |
二、健全新乡贤参与机制 |
三、完善新乡贤评选机制 |
第二节 增强基层文化认同 |
一、弘扬新乡贤文化 |
二、强化基层教育培训 |
三、构建乡村公共生活 |
第三节 激发新乡贤内生动力 |
一、搭建新乡贤互动平台 |
二、激发新乡贤情感认同 |
三、培育新乡贤社会组织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9)生育视域下的古代医学与女性身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绪论) |
一、“身体史”的确立 |
二、“女性身体史”的开创与推进 |
(一) 西方译着 |
(二) 大陆社会史的振兴 |
(三) 台湾新史学:从“疾病、医疗与文化”到“身体的历史”专号 |
(四) “身体史”的层次与根植领域 |
三、聚焦“生育” |
四、本文的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房中求子 |
第一节 文本流传与身体的性别差异 |
第二节 求子之道 |
一、择女 |
二、时机 |
三、技巧 |
第三节 近世的反思 |
一、性习俗与乏嗣成因的探讨 |
二、关于种子时日 |
三、关于胎儿性别 |
四、生育的两极:“五不女”与“暗经”者 |
第二章: 神秘的妊娠 |
第一节 妊娠的判断 |
一、脉诊验胎史料钩沉 |
二、脉法与性别 |
三、妊娠本质的疑问 |
第二节 经脉学说与分经养胎 |
一、作为经典的经脉理论 |
二、关于分经养胎的文献记载 |
第三节 母体的神性 |
第三章 分娩与稳婆 |
第一节 分娩习俗与医疗技术 |
一、几个重要的习俗 |
二、分娩体位 |
三、外法救治难产的探讨 |
第二节 稳婆群体 |
一、稳婆的诸多职能 |
二、对稳婆的评价 |
第三节: 负面形象成因与稳婆的再评价 |
一、拆胎: 暴行还是创举? |
二、批判: 性别还是技术? |
三、刻板形象: 艺术还是医学? |
第四章 哺乳之道 |
第一节 哺乳前准备及传统乳儿法 |
一、两项重要准备工作 |
二、传统乳儿法 |
第二节 乳母 |
一、择乳母标准 |
二、酿乳法 |
三、不同社会层级之乳母实例 |
断乳: 生育之职暂告段落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及引用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论中国乡土纪录片中的乡村形象(1990-2019) ——兼谈毕业作品《乡关何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乡土与乡土文明 |
2.乡村形象的概念界定 |
3.乡土纪录片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归纳分析法 |
2.文本分析法 |
3.对比分析法 |
4.学科交叉法 |
(四)创新之处 |
1.研究角度的创新性 |
2.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
一、中国乡土纪录片发展及文本价值概述 |
(一)中国乡土纪录片的发展脉络 |
1.平民化纪实的发展阶段(1990—2000) |
2.多元化探索的成熟期(2001—2015) |
3.乡土纪录片的网生时代(2015—2020) |
(二)乡土纪录片的文本价值分析 |
1.时代的倒影:理性烛照现实的乡村影像 |
2.乡村形象的传播:乡土纪录片对集体记忆的激活 |
3.价值传播之途径:乡土纪录片中乡村形象的书写 |
4.毕业作品《乡关何处》的创作意图 |
二、村落与面孔:乡土纪录片中的乡村形象分析 |
(一)苦难叙述下的乡村形象 |
1.作为“苦难”意指的乡村 |
2.传统保守的形象 |
(二)消逝语境下的乡村形象 |
1.空心村形象 |
2.无名者形象 |
(三)乡村振兴语境下的乡村形象 |
1.振兴的新农村 |
2.主人翁形象 |
(四)毕业设计《乡关何处》中的乡村形象 |
1.“空心化”的故土和“振兴”的新农村 |
2.离乡和留守的面孔 |
三、乡村形象的显性书写方式与隐性内涵分析 |
(一)乡土纪录片中乡村形象的显性书写方式 |
1.光与色彩 |
2.声音修辞 |
(二)乡土纪录片中乡村形象的隐性内涵 |
1.城乡关系变化的社会根源 |
2.创作者和传播者的思想根源 |
3.乡民的身份认同与认知根源 |
4.《乡关何处》中乡村形象的隐性内涵分析 |
四、乡土纪录片呈现的批判反思 |
(一)精英话语下的底层关怀 |
(二)基于真实的艺术再现 |
(三)对乡村形象传播的内容优化和路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乡关何处》策划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生机勃勃的恩施卫生事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列宁关于社会发展依靠群众的理论研究[D]. 罗慧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的思想研究[D]. 童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南方道场上的白虎[J]. 谭功才. 民族文学, 2021(04)
- [4]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基本理论研究[D]. 张锋.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研究[D]. 郭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精准扶贫亲历记[J]. 胡飞扬. 民族大家庭, 2020(06)
- [7]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8]新乡贤助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以鹤峰县为例[D]. 杨文.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9]生育视域下的古代医学与女性身体[D]. 黄天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论中国乡土纪录片中的乡村形象(1990-2019) ——兼谈毕业作品《乡关何处》[D]. 刘颖.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