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古生物学新研究领域的进展

1980年代古生物学新研究领域的进展

一、80年代古生物学新研究领域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璠[1](2021)在《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舌螺是一类已灭绝的古生代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最早发育矿化壳体的后生动物之一,软舌螺在寒武纪地层中化石数量丰富,多样性极高,是寒武纪大爆发和生物矿化机制研究的绝佳例证。自发现之初至今,软舌螺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疑难动物,早期研究局限于以小壳形式保存的软舌螺化石,多数保存破碎。目前根据口盖的形态和附肢的有无,软舌螺通常分为两个目,即直管螺目(Orthothecida)和软舌螺目(Hyolithida),但两大类群在系统古生物学记述和分类中存在较大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存在一定难度,而近年软舌螺的古生态、亲缘关系及在冠轮动物间的演化关系是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基于华南地区产出的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数量及化石保存优势,对滇东地区寒武纪第二世(澄江、关山生物群)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化石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讨论。结合国际报道的小壳化石中的软舌螺,全面探讨软舌螺的系统分类、解剖、埋藏、谱系演化等问题,进一步辅助恢复寒武纪底栖群落生态,揭示寒武纪大爆发过程中软舌螺的起源与演化。本研究系统修订并描述了澄江生物群的软舌螺共计三属三种,分别是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暂归于一个属种—马龙“线带螺”‘Linevitus’malongensis。澄江生物群以壳体结构简单的直管螺目为主,形态代表最原始的直管螺类群之一,关山生物群以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为主,因此结合连续时代的两个化石库产出的软舌螺化石,可以全面分析软舌螺两大类群的形态发育及演化关系;综合同期寒武系第二统国际地层产出的小壳化石,统计系列软舌螺属种壳体形态和内部解剖的演化,显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连续性和演化阶段性。澄江、关山生物群产出的软舌螺化石保存了丰富且精美的软躯体信息。从解剖学角度,共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澄江化石库中丰满三槽螺发育粗大的扇形触手状的取食器官,同时结合壳体形态功能学和复杂的回型消化道,指示该生物是一类底栖沉积摄食生物;对比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的解剖形态以及软体动物的壳体显微结构,从生物矿化和解剖学全面分析了软舌螺与其他冠轮动物的演化关系和矿化机制,表明软舌螺不属于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e)干群,系统演化上应该属于或与软体动物门较近;2.关山生物群的马龙“线带螺”,壳体内发育U型消化道,结合寒武纪苗岭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奥陶纪产出的软舌螺目,揭示软舌螺目的消化系统在个体发育中稳定演化;3.石将军剖面的关山动物群发现软舌螺在软躯体消化道保存上呈三种类型(黄铁矿化;沉积物充填的管状立体;微生物膜型),由此全面讨论了化石保存过程和埋藏机制。再者,两大动物群中还保存大量以软舌螺为单一成分的软躯体密集层,统计发现澄江化石库软舌螺壳体能被腕足动物、软体动物等其他底栖生物附着,反映寒武纪早期古海洋生态环境中就存在的复杂群落关系,指示当时底栖生物间就存在明显的寄生、共生等现象。从壳体结构的演化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澄江生物群中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具有软舌螺目的壳体特征但不发育附肢,本文归并近小角螺属和早期报道的原小角螺属建立新科,特指这类软舌螺目的姊妹类群,反映了直管螺目到发育附肢的典型软舌螺目演化的中间阶段。2.首次以“属”级分类单位对寒武纪地层产出的多个常见软舌螺进行壳体特征统计,建立纲内谱系演化树,结合时代演化和内部解剖、壳体形态变化,梳理软舌螺演化特征极向(character polarity):软舌螺纲起源于壳体简单的直管螺目,随着口盖结构的复杂化,逐步演化出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在生态上反映摄食方式的转变和演化,即:从直管螺的主动沉积取食、腐食,向被动悬浮滤食的软舌螺目演化。软舌螺化石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首现,经历快速辐射,最后至二叠纪末灭绝。通过大型古生物数据平台,属种统计表明了软舌螺在时代上的演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世);(2)寒武纪爆发主幕时期(寒武纪第二世);(3)寒武纪爆发结束后乃至二叠纪灭绝。其中软舌螺在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前期属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后到寒武纪第二世中、晚期多样性急剧减少,该趋势可能与寒武系Botomian-Toyonian时期发生的Sink灭绝事件相关,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将能够进一步探索寒武纪第四期发生的神秘灭绝事件的原因。

曾敏[2](2021)在《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的分布及潜在适生区研究》文中指出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是连香树科一种雌雄异株的高大落叶乔木,全球现存仅1属2种。因其在系统演化中处于原始地位,并且对植物的系统演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文主要以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为研究对象,从地理分布格局和潜在适生区预测两个部分对其分布进行研究。在地理分布格局部分,通过相关资料和网站搜集得到70条连香树科植物的化石记录,并结合古地质、古气候资料对连香树科植物的地史分布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和相关文献搜集、筛选得到464条连香树分布数据,结合当前气候条件下的19个气候因子数据对连香树的分布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在潜在适生区预测部分,利用刀切法和方差膨胀因子分析法筛选得到对连香树分布影响最大的7个气候因子变量,结合未来2050 s(2040-2060)、2070 s(2060-2080)气候条件下的气候因子数据以及连香树分布数据,利用Max Ent模型对连香树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分析。在连香树的地理分布格局部分,数据统计结果表明:(1)连香树科植物起源于白垩纪晚期,晚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为连香树科植物的生存、演化和扩散提供了优良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其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分布重心也逐渐从北美洲向亚欧大陆转移。第三纪末气候开始恶化,到第四纪时期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气温呈周期性的下降和升高。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地区被冰川覆盖,连香树科植物在这些地方逐渐灭绝。东亚地区受冰川影响较小,在中国和日本部分地区形成了“避难所”,连香树得以保存下来,形成如今的中国-日本分布格局。(2)连香树当前在日本的水平分布范围在东经138.358°~145°和北纬35.52°~43.485°之间。在中国的水平分布范围在东经101.507°~119.68°和北纬23.614°~36.169°之间,垂直分布范围为650~2 700 m,集中分布在1 000~2 000 m之间。分布范围共覆盖13个省(直辖市)、130个区(县)和超过55个自然保护区。植被区划覆盖了2个区域7个地带,气候区划覆盖了6个一级区划13个二级区划,植物区系覆盖了2个区3个亚区6个地区17个亚地区。在连香树的潜在适生区预测部分,研究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具有很好的模拟预测连香树潜在适生区的能力,AUC值均大于0.9。年均降水量(Bio12)和最冷月最低温(Bio6)能够为连香树的潜在适生区预测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2)当前气候条件下连香树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围绕横断山区-秦巴山区-鄂渝湘山区分布,同时南阳盆地、淮阳丘陵与东部部分地区也处于适生区范围内。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适生区范围与当前相比变化不大,但适生区面积总体处于收缩趋势。(3)物种扩散包括无限扩散和无扩散两种极端形式,在这两种扩散方式下连香树的潜在适生区面积均在收缩,说明气候变化确实会对连香树的分布造成负面影响。(4)由于连香树的潜在适生区在向海拔更高的云贵高原地区扩散,同时在东北地区方向的安徽省、河南省交界处有部分收缩,因此其分布重心在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

邓怡颖,樊隽轩,王玥,史宇坤,杨娇,鲁铮博[3](2020)在《古生物学数据库现状与数据驱动下的科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石数据是了解地球历史以及深时生命演化的重要信息来源。通过数百年的积累,古生物学家已经发表了海量的古生物学数据。过去三、四十年里,随着计算机、数据库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涌现出大量的古生物学数据库,彼此间的目标、体系架构、数据组织方式和服务对象通常存在显着差异,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文章系统介绍了古生物学领域主要数据库的发展历史、数据表结构、数据特征和数据量等建设情况,对比分析了其数据整理方式、核心在线功能、数据共享特点和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同时,结合近年来数据驱动下的古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实例,提出一站式全生态链数据平台的建设设想,为深时数字地球(DDE)建设多学科融合、数据开放与共享的大数据平台提供参考。

许媛媛[4](2020)在《四川广元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植物化石新材料及古环境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距今约201.3Ma发生的显生宙以来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之一的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灭绝事件,在陆相沉积尤其是陆生植物群的研究中尚存争议,并且东亚地区在此方面的研究尤为薄弱。我国四川盆地作为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的热点研究区域,植物群组成十分丰富,但是近年来对四川盆地晚三叠世植物化石系统学与多样性特征,以及由此反映的古气候和古地理特征的研究工作仍显不足,亟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对最近采自于四川广元紫兰坝剖面上三叠统须家河组3段中的157块植物化石进行了系统的古植物学研究,借助形态学和角质层分析(部分化石),共鉴定植物化石18属31种。其中节蕨类4属6种,占种类的19.4%;真蕨类3属5种,占种类的16.1%;种子蕨类1属1种,占种类的3.2%;本内苏铁类1属4种,苏铁类4属8种,占种类的38.8%;银杏类2属2种,占种类的6.4%;松柏类3属5种,占种类的16.1%。在此基础上,对其中保存精美且具有地质时代和古气候指示性意义的代表性植物化石——Anthrophyopsis(大网羽叶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该属在中国晚三叠世南方植物区广泛分布的三种类型:A.crassinervis、A.tuberculata、A.venulosa进行了种征修订以及选模标本和选副模标本的指定;对全球范围内已发表的12种大网羽叶属植物化石类型进行了讨论和分类位置修订;结合已发表的所有此种类型植物化石以及本次采集的植物化石新材料指定A.crassinervis作为本属的模式种,并对属征做出了合理的修订。结合广元紫兰坝剖面须家河组3段中植物群面貌的整体特征和代表性植物化石—A nthrophyopsis的全球时空分布特征,基本可以确定须家河组3段所属的地质时代应为瑞替期(Rhaetian)。依据植物群组成特征可知,苏铁类和蕨类植物在植物群组成中占绝对优势,尤其是Anthrophyopsis在地层中的保存量尤为丰富,成为须家河组3段所属地质时期植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组合特征反映出四川广元晚三叠世瑞替期整体为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环境背景。本项研究无疑为认识四川盆地晚三叠世植物群面貌、化石多样性特征,以及古植物群所反映的古气候和古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有助于深入探讨三叠纪末灭绝事件在华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响应及其背景机制等科学问题。

魏鑫[5](2020)在《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文中认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是地球生命演化进程中一次重要的多样性增加事件,期间出现过多次辐射高潮,最终形成了以古生代演化动物群为主体的、高度复杂的海洋生态系统。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是三叶虫宏演化的关键时期,期间全球三叶虫多样性演变达到峰值,但是,代表寒武纪演化动物群的Ibex动物群大幅衰减,而代表古生代演化动物群的Whiterock动物群迅速繁盛并在丰度和分异度方面占据优势。由于基础系统古生物学研究相对偏弱,这一时期三叶虫宏演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仍不清楚,其宏演化的背景机制也没有专门探讨,三叶虫古生态和古地理方面缺乏深入分析,很多工作亟待加强和完善。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华南上扬子区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8条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剖面,逐层足量采集三叶虫样品,共获得三叶虫化石2182枚。系统鉴定和描述三叶虫6目20科42属/亚属(含2个新属和4个未定属)66种(含7个新种、15个未定种、6个不定种和2个相似种)。古生态方面,对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相或组合进行总结,并根据研究剖面三叶虫生态组合的纵向演替情况,揭示华南板块达瑞威尔期海平面变化趋势。华南中-晚奥陶世初期的三叶虫宏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辐射期、衰落期和再辐射期),不同宏演化阶段主要表现为三叶虫生态组合之间的演替,且与海平面及底域环境变化密切关联。从时空和环境角度分别对Whiterock和Ibex动物群的分布、优势类群以及多样性变化作了剖析,讨论了华南奥陶纪三叶虫第二次辐射演化的形式及其环境背景。基于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的三叶虫数据和宏演化特征,系统分析了奥陶纪三叶虫辐射的全球模式,证明Whiterock动物群在始发时间、始发环境背景、优势类群以及拓展方向上的差异性造就了至少三种辐射轨迹,进而影响了全球Whiterock动物群的多样性变化趋势,而海平面上升作为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Whiterock动物群辐射的重要背景,可能直接触发了奥陶纪三叶虫辐射。生物古地理方面,通过对中奥陶世大坪晚期-晚奥陶世桑比早期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的三叶虫数据进行网络分析,可将三叶虫生物古地理划分为4个区域,即低纬度区、中纬度区、西冈瓦纳区和东冈瓦纳区。

侯琨[6](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指出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杨意权,李丰江,吴乃琴,董亚杰,张丹,张月婷[7](2020)在《生物卵化石研究进展简述》文中提出卵生是动物界最普遍的繁殖方式,卵的孵化对繁殖季节突发的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孵化成败又与生物种群数量变动和群落演替密切相关,因此卵化石具有重要的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研究价值。但由于卵生动物种类十分丰富,卵形态特征多样,研究领域广泛,有必要总结梳理卵化石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对主要卵生动物类群卵的形态特征,以及卵化石在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方面研究进展的回顾,发现卵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脊椎动物类群,为脊椎动物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但是由于脊椎动物卵化石通常难以建立连续的长序列记录,其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研究极为不足。然而,无脊椎动物卵化石由于数量丰富,具有统计意义,其在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在古生物学,包括种属鉴定等方面的研究需要加强。在无脊椎动物中,蜗牛及其卵化石在黄土-古土壤地层中保存丰富且地层分布连续,最有可能建立卵化石的长序列。通过现代过程研究,明确蜗牛卵的气候指示意义,建立第四纪蜗牛卵化石长序列,发挥蜗牛卵化石的古气候学和古生态学研究价值,是亟需开展的研究工作。

沙金庚[8](2019)在《中国双壳类古生物学的百年发展》文中研究表明1前言双壳类是自寒武纪就开始出现,现今仍处辐射期的斧足类(无头类、瓣鳃类)软体动物。它们广泛分布于热带至南北两极的海洋、湖泊、江河水域,在海洋中的垂直分布越万米,从潮间带至万米深的深海沟,即使在热泉和冷泉地带也有分布。它们的壳瓣记录了双壳类动物的个体发育/生长全过程。双壳类也是形成石油的有

朱茂炎,赵方臣,殷宗军,曾晗,李国祥[9](2019)在《中国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球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和享有国际盛誉的代表性研究方向之一.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中国在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认为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是研究积累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参与全球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金钉子"的竞争快速进入该领域国际前沿.紧接着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一系列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掀起了全球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的新一轮热潮. 21世纪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瓮安生物群等为代表,埃迪卡拉纪多种保存方式动物化石的发现填补了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演化空白.与此同时,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广泛的国际合作,在寒武大爆发过程和环境背景方面获得一系列新认识,对全球该领域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章重点总结了中国在该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如澄江动物群中节肢动物、后口动物特别是脊索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以及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化石和微型成体化石的研究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研究进展,对中国学者提出的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进行了新的解读.另外,文章还概述了中国在寒武纪大爆发领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雪球事件和地球第二次大氧化事件的研究等.最后简要分析了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任津杰[10](2019)在《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技术在高家山生物群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高家山生物群产出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埃迪卡拉纪末期灯影组高家山段,主要由黄铁矿化管状化石、磷酸盐化管状化石、磷酸盐化疑难化石、遗迹化石和宏观藻类等组成。高家山生物群是埃迪卡拉纪末期重要的生物化石组合,在早期生命演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高家山生物群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填补早期生命演化中的“间断”和“空白”。本文借助扫描电镜观察、能谱测试、计算机断层扫描、激光共聚焦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技术方法,对高家山生物群进行研究并得到以下新的认识:通过工业CT技术手段,观察到黄铁矿化锥管虫(Conotubus)的内部结构;观察到了Conotubus化石的“触须”结构,证实了前人的猜测;观察到了Conotubus化石的二分枝现象,填补了Conotubus生殖特征的空白;发现黄铁矿化单管内有管体融合的现象和Conotubus化石侧方出芽生殖的现象;观察到了Conotubus疑似具有共生特征;发现了高家山虫(Gaojiashania)体环生长的现象;观察到Gaojiashania回春现象;首次发现Gaojiashania的二分枝无性生殖现象。借助Micro-CT技术,对Cloudina的个体发育过程和二分枝生殖特征进行了观察;结合观察结果,认为Cloudina化石个体发育时划分为管内发育和管外发育两个阶段;对Sinotubulites形态进行了观察;对部分疑难化石进行扫描电镜和Micro-CT观察,补充了高家山生物群生物多样性。对比了Conotubus和Cloudina两种化石的生长发育形态,并挑选保存完整的Conotubus胎管和Cloudina胎管样品,对两种化石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学研究,结果标明二者之间具有亲缘关系。包埋磨片部分磷酸盐化微体化石,对部分样品进行了能谱点测试,得到化石整体元素的分布,推断了化石矿化时磷酸盐化与硅化并不同时进行;对高家山生物群中保存的球粒化石、圆盘化石、疑难化石扫描电镜观察并测试其能谱成分。对磷酸盐化微体化石进行EBSD测试,结果表明化石生长具有方向性,反映了矿化过程中矿物生长具有方向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球粒化石进行观察,发现化石内部结构的自发荧光特征不同,反映结构成分具有差异性。高家山生物群中,黄铁矿化的宏体化石与磷酸盐化的微体化石赋存的地层沉积连续,诸多化石除个体大小不同外,外形也极为相似,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性。

二、80年代古生物学新研究领域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0年代古生物学新研究领域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研究现状
    1.2 研究材料、内容、意义与文章特色
    1.3 研究方法
    1.4 工作量统计和研究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2.1 滇东地区(澄江生物群、关山生物群)
        2.1.1 滇东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
        2.1.2 澄江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2.1.3 关山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2.2 峡东地区(水井沱组、石牌组)
第三章 软舌螺概述及最新研究进展
    3.1 软舌螺壳体构成及分类
        3.1.1 口盖
        3.1.2 锥壳
        3.1.3 附肢
        3.1.4 软舌螺的分类
        3.1.5 软舌螺的壳体微细结构和矿化类型
    3.2 软舌螺的软体组织形态
        3.2.1 摄食器官
        3.2.2 肌肉系统
        3.2.3 体腔及消化系统
第四章 澄江、关山动物群中软舌螺的解剖学研究
    4.1 澄江化石库的丰满三槽螺—直管螺目解剖系统重建
    4.2 马龙“线带螺”—软舌螺目消化系统研究
    4.3 澄江化石库的云南肉茎螺—“肉茎结构”勘误
第五章 软舌螺的埋藏学
    5.1 特异埋藏化石库的软舌螺的软躯体保存
    5.2 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多种保存机制的特殊性
        5.2.1 黄铁矿化
        5.2.2 管状立体保存
        5.2.3 微生物膜型
第六章 软舌螺及相关壳体集群机制探讨
    6.1 软舌螺及其壳体表面附着物
    6.2 特异埋藏化石库中软舌螺的富集现象
        6.2.1 软躯体化石的聚集及相应动物行为性解读
        6.2.2 软舌螺在澄江生物群的富集
        6.2.3 软舌螺在关山生物群的密集保存
    6.3 澄江生物群中与软舌螺相关的Pelagiella壳体密集层
    6.4 关于软舌螺富集现象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讨论
第七章 软舌螺的演化和辐射
    7.1 附肢的起源、演化
        7.1.1 软舌螺附肢与其他动物可能的“同源”结构对比
        7.1.2 附肢的化石记录与狭义的软舌螺目
        7.1.3 附肢的演化
    7.2 软舌螺壳体和解剖结构的性状演化模型
        7.2.1 早期软舌螺演化模型
        7.2.2 软舌螺的壳体演化的汇总
        7.2.3 解剖结构的演化
    7.3 软舌螺的谱系演化:辐射与灭绝
        7.3.1 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统)
        7.3.2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时期
        7.3.3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结束乃至二叠纪
第八章 软舌螺的生态、亲缘关系及相关冠轮动物演化
    8.1 软舌螺的生态
        8.1.1 生活模式
        8.1.2 摄食方式
        8.1.3 个体发育
    8.2 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8.2.1 冠轮动物与软舌螺
        8.2.2 软舌螺的演化争议历史
    8.3 触手冠动物与软舌螺
        8.3.1 触手冠动物
        8.3.2 触手冠动物的起源问题与软舌螺
        8.3.3 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对比与讨论
    8.4 软舌螺的归属及与冠轮动物演化的探讨
第九章 软舌螺的系统古生物学
    9.1 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Yu,1974))
    9.2 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Qian,1978))
    9.3 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 Sun,Zhao et Zhu,2018)
    9.4 云南“薄氏螺”( ‘Burithes’yunnanensisHou,Bergstr?m,Wang,Feng& Chen,1999)
    9.5 马龙“线带螺”( ‘Linevitus’malongensis Yu,197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的分布及潜在适生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1.2 物种分布模型在植物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1.3 连香树特性及研究现状
        1.3.1 特性
        1.3.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连香树分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连香树的地理分布格局
    2.1 连香树的地史分布
        2.1.1 数据搜集与处理
        2.1.2 结果与分析
        2.1.3 讨论
    2.2 连香树的分布现状
        2.2.1 数据搜集与处理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讨论
第3章 连香树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3.1 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3.1.1 气候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1.2 分布数据的处理
        3.1.3 MaxEnt模型预测和评价
        3.1.4 适生区分类
    3.2 结果与分析
        3.2.1 MaxEnt模型评价和主要气候因子
        3.2.2 当前气候条件下连香树的潜在适生区
        3.2.3 未来气候条件下连香树的潜在适生区变化
        3.2.4 适生区迁移
    3.3 讨论
        3.3.1 MaxEnt模型的应用
        3.3.2 潜在适生区变化
        3.3.3 物种扩散能力
        3.3.4 适生区迁移
        3.3.5 连香树保护对策及建议
第4章 总结、不足与展望
    4.1 总结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3)古生物学数据库现状与数据驱动下的科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古生物学数据库建设情况
    2.1 国际大型数据库
        2.1.1 PBDB古生物学数据库
        2.1.2 Neptune(NSB)微体化石数据库
        2.1.3 GBDB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2.2 国家主导或区域为主体的中型数据库
    2.3 小型数据库
        2.3.1 科学问题导向的数据库
        2.3.1. 1 Sepkoski在线属级数据库
        2.3.1. 2 Neotoma古环境数据库
        2.3.2 面向单个化石类群的古生物学数据库
        2.3.3 专用型数据库
3 古生物学数据库结构与数据共享
    3.1 数据整理方式
    3.2 主要在线功能
    3.3 数据共享特点
    3.4 数据质量控制
4 数据驱动下的科学研究案例
    4.1 大数据揭示生物宏演化模式与机制
    4.2 数据驱动下的生物古地理研究
5 一站式全生态链古生物学数据平台构想
    5.1 一站式全生态链
    5.2 科普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4)四川广元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植物化石新材料及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进展
        1.2.1 须家河组研究历史
        1.2.2 须家河植物群与伴生动物群研究历史
    1.3 论文研究工作概述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工作内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层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1.2 区域地质概况及构造背景
    2.2 地层概况
    2.3 研究剖面及植物化石产出层位
第3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植物化石系统古生物学
    4.1 四川广元紫兰坝剖面须家河组3段植物化石属种多样性
    4.2 代表性属种系统描述
第5章 须家河组代表性植物化石——大网羽叶属(Anthrophyopsis)新研究
    5.1 概述
        5.1.1 大网羽叶属简介
        5.1.2 大网羽叶属研究简史
    5.2 大网羽叶属的属征及部分种征修订
        5.2.1 属征修订
        5.2.2 种征修订
    5.3 全球范围内大网羽叶属的多样性特征
        5.3.1 国内外已报道的大网羽叶属及其分类修订
        5.3.2 大网羽叶属检索表
    5.4 古地理学和古气候学指示意义
        5.4.1 地质历史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4.2 地理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第6章 植物群组合特征及其地质时代
    6.1 植物化石组合特征
    6.2 植物化石组合与相邻植物群对比
    6.3 须家河组3段地质时代讨论
第7章 植物群的古环境意义
    7.1 须家河组3段植物化石的组合特征
    7.2 须家河组3段植物群组成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7.3 须家河组3段植物群与生态环境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与图版说明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第2章 华南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地层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华南达瑞威尔期的岩石地层对比与分布情况
    2.3 华南达瑞威尔期的生物地层框架和研究时段划分
第3章 研究剖面与材料
    3.1 A区(岩坪剖面)
    3.2 B区(大塘口和大槽剖面)
    3.3 C区(大坪、分乡和窑河大桥剖面)
    3.4 D区(宜冲桥和茅草铺剖面)
第4章 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古生态
    4.1 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相或组合的时空分布
    4.2 研究剖面三叶虫动物群古生态意义
第5章 华南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宏演化
    5.1 三叶虫多样性变化和辐射
        5.1.1 三叶虫年代地层分布和优势类群转换
        5.1.2 不同分类单元多样性的变化及宏演化阶段的划分
        5.1.3 三叶虫辐射的始发时段
        5.1.4 三叶虫动物群的演替
        5.1.5 典型的华南晚奥陶世三叶虫动物群
    5.2 三叶虫辐射沿环境梯度的发生和发展
        5.2.1 三叶虫辐射模式和环境分布
        5.2.2 Whiterock动物群的环境选择
    5.3 三叶虫辐射模式的异同
    5.4 Whiterock动物群在宏演化中的角色性质
    5.5 三叶虫辐射外因探讨
第6章 全球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
    6.1 三叶虫时空分布与宏演化
    6.2 三叶虫辐射模式初探
    6.3 三叶虫生物古地理分析
第7章 结论
第8章 系统古生物学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前人研究综述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2.1.1 月亮骗局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3.4.2 RNA世界假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第七章 结语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词

(7)生物卵化石研究进展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生物门类卵的特征
2 卵研究进展
    2.1 现生卵的研究
    2.2 卵化石的研究
        2.2.1 脊椎动物蛋化石
        2.2.2 无脊椎动物卵化石
3 总结

(8)中国双壳类古生物学的百年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主要进展
    2.1 系统分类和演化
    2.2 地层学
    2.3 古生态、埋葬、古地理和古气候学
        2.3.1 古生态和埋葬学
        2.3.2 古地理和古气候学
        1)古生物地理学
        2)古地理和古气候学
    2.4 研究方法
    2.5 为地质生产和国家建设服务
    2.6. 教育和科普
3. 国际学术地位
4. 结束语

(9)中国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研究概况
    2.1 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积累阶段(1949~1978)
    2.2 改革开放后的起步到突破阶段(1979~1999)
        2.2.1 梅树村动物群与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
        2.2.2 澄江动物群的发现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高潮
        2.2.3 寒武纪其他重要动物群和化石的发现
        2.2.4 前寒武纪末期动物化石的发现
    2.3 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
        2.3.1 寒武纪特异埋藏动物群的研究和新发现
        2.3.2 埃迪卡拉纪化石群的研究和新发现
        2.3.3 寒武纪爆发时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
        2.3.4 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期年代地层学和时间框架研究
3 主要研究进展
    3.1 澄江动物群研究
        3.1.1 澄江动物群与节肢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
        3.1.2 澄江动物群与后口起源和早期演化
    3.2 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和微型成体化石研究
        3.2.1 瓮安生物群中胚胎化石多样性
        3.2.2 瓮安生物群中的微型动物成体化石
    3.3 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3.3.1 中国学者提出的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
        3.3.2 中国化石纪录与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新解
    3.4 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进展
        3.4.1 雪球事件研究
        3.4.2 第二次大氧化事件研究
        3.4.3 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
4 问题与展望
    4.1 古生物学研究
    4.2 古环境研究
    4.3 地球-生命系统演化

(10)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技术在高家山生物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3.1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1.3.2 EBSD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
        1.3.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第三章 高家山生物群中管状化石保存及个体发育特征
    3.1 高家山生物群研究历程
    3.2 锥管虫(Conotubus)保存特征
        3.2.1 Conotubus研究背景
        3.2.2 Conotubus保存特征
        3.2.3 Conotubus生态特征探讨
    3.3 克劳德管(Cloudina)保存特征
        3.3.1 Cloudina研究背景
        3.3.2 Cloudina保存特征
        3.3.3 Cloudina生态特征探讨
    3.4 震旦管(Sinotubulites)保存特征
        3.4.1 Sinotubulites研究背景
        3.4.2 Sinotubulites保存特征
    3.5 高家山虫(Gaojiashania)化石保存特征
        3.5.1 Gaojiashania研究背景
        3.5.2 Gaojiashania保存特征
第四章 Conotubus与 Cloudina亲缘关系探讨
第五章 高家山生物群其他化石研究
    5.1 圆盘化石
    5.2 高家山生物群中部分疑难化石CT特征
    5.3 高家山生物群中部分疑难化石形态对比
第六章 磷酸盐化管状化石矿化特征探讨
    6.1 磷酸盐化微体化石能谱特征
    6.2 磷酸盐化微体化石EDS面扫特征
    6.3 磷酸盐化微体化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特征
    6.4 磷酸盐化微体化石EBSD特征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四、80年代古生物学新研究领域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D]. 刘璠. 西北大学, 2021(10)
  • [2]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的分布及潜在适生区研究[D]. 曾敏.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3]古生物学数据库现状与数据驱动下的科学研究[J]. 邓怡颖,樊隽轩,王玥,史宇坤,杨娇,鲁铮博. 高校地质学报, 2020(04)
  • [4]四川广元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植物化石新材料及古环境意义[D]. 许媛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5]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D]. 魏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生物卵化石研究进展简述[J]. 杨意权,李丰江,吴乃琴,董亚杰,张丹,张月婷. 地球环境学报, 2020(01)
  • [8]中国双壳类古生物学的百年发展[J]. 沙金庚. 生物进化, 2019(04)
  • [9]中国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进展与展望[J]. 朱茂炎,赵方臣,殷宗军,曾晗,李国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0)
  • [10]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技术在高家山生物群中的应用[D]. 任津杰. 西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1980年代古生物学新研究领域的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