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刻画看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特征

从人物刻画看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特征

一、从人物塑造看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梅[1](2020)在《运诗入剧 ——1940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文中提出郭沫若历史剧的诗性特色,使其成为不少人眼中史剧艺术的开拓者。1940年代郭沫若创作的六大历史剧,社会价值和历史功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获公认。郭沫若充分运用自身诗才,将风格多样的诗歌元素融入历史剧,形成具有“火山雷电”特征,悲壮而崇高美感的历史剧。辩证客观地说,郭沫若抗战时期戏剧不免带有政治功利倾向,有粗糙草率之嫌,如果仅仅停留于政治层面就可能造成对郭沫若史剧的误读和曲解。较为明显的是,郭沫若史剧有意识地承继优秀传统戏曲去粗取精,将古体诗、自由诗、散文体诗、民间歌谣、戏曲运用到剧作中,形成古典风味浓厚的诗趣,使得抗战背景下的历史剧也能达到诗歌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惜,目前学界,许多研究者或是单独研究郭沫若诗歌,或是孤立研究郭沫若的戏剧,鲜少有人从“运诗入剧”这个角度将两者结合起来对郭沫若戏剧进行不蹈常袭故的深入探索,而诗歌的恰当运用可以说正是郭沫若四十年代历史剧获得成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立足于戏剧这一本体,详细剖析郭沫若历史剧如何运用诗歌这一体裁,使得戏剧在题材选取、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艺术的表达等方面产生变化及其具体特征,并进一步从这三大维度探寻郭沫若历史剧中诗与剧的互动和源流关系。绪论部分,本文对郭沫若诗歌、诗剧向历史剧的演化进行爬梳,按照时间脉络兼及论述一九四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交代现实因素,并且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戏剧题材角度入手,分析郭沫若历史剧“诗和史剧融合”的具体体现。主要通过抒情诗对戏剧结构的贯串、叙事诗增强被冲淡的戏剧情节、散文诗烘托戏剧气氛三方面进行论述。以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学观为出发点探索郭沫若历史剧在戏剧结构、戏剧情节、戏剧冲突等角度与诗歌的融合,诗情的推动使得史剧情节结构紧凑,深化戏剧冲突。第二章:诗性人物形象的建构。从原本具有诗人身份的主人公形象屈原,具有诗性精神的次要人物以及古代游侠豪情人物形象三方面,衍生出郭沫若四十年代历史剧人物品格三种模式——屈原模式、婵娟模式、聂政模式,共同组成郭沫若理想诗国的人物体系。因三种形象建构模式诗化,郭沫若史剧人物呈现与同时期剧作家笔下历史人物迥然相异的面貌。第三章:分析史剧独特语言艺术,着眼戏剧文本的详细解读,对剧作的火山雷电式独白、诗化人物对白以及传统戏曲歌谣的运用,探讨郭沫若对传统诗歌艺术、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邹佳良[2](2014)在《《屈原》人物形象的浪漫主义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郭沫若在历史剧《屈原》中塑造了屈原、南后、婵娟等一系列人物形象,他们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具体而言,其浪漫特征表现为:将屈原置于尖锐的冲突中,突出了其崇高、伟大的形象;根据零星的史料记载,塑造了南后这个"相当有点权变"思想且内心恶毒阴险的复杂形象;依据屈原的辞赋,运用浪漫主义的神思加以想象,"无中生有"地创造了婵娟,将其作为"屈原辞赋的象征"与"道义美的形象化"。

闻影[3](2019)在《民国文学视阈下的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郭沫若是一个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并且可以代表发展方向的文学家。他以诗集《女神》及以他为代表的创造社,形成了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的文学倾向与文学流派。他的历史剧是中外优秀戏剧艺术理论和实践的结晶。在中国新型历史话剧发展上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学者们对于郭沫若历史剧进行了近乎“全景式”的研究分析。但更多的关注点在于作家和作品本身。对于文学发生的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不足。本文力求溯源求真,拨开历史云雾,探究郭沫若历史剧之“意”。郭沫若历史剧研究已有百年历史。自发表、演出以来就有很多的研究和评论。民国时期有上百余种报刊刊登了郭沫若历史剧的评论文章,包括当时影响力较大的《新华日报》《中央日报》《文汇报》《新蜀报》等。郭沫若历史剧研究在民国时期就出现一种热潮,可供研究的史料较多。建国以后,郭沫若历史剧研究着眼于分析人物形象、悲剧审美、创作的思想基础、历史剧的真实和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等多个角度。本文力求拨开历史云雾,溯源探求历史剧之真实意蕴。立足于史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民国时期郭沫若历史剧的研究。论题本身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通过回归文学创作的生态环境,尽可能还原郭沫若自我建构的发展轨迹,进而探究历史剧创作的真实环境和深层内涵。通过搜集历史剧传播与接受情况的相关史料,如戏剧的演出频次、观众接受度、演员的影响力、戏剧的卖座量、报刊的出版发行和转载量、以及戏剧涉及的历史人物在当时掀起的研究热潮情况,还原历史剧创作的生态环境。研究郭沫若历史剧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有着怎样的影响。研究郭沫若对自己作品的阐释,包括书信、序言、自述、后记等史料,进而拨云散雾、溯源求真,探究民国时期郭沫若历史剧隐晦的创作缘由。五四时期作者强调思想和“人”的解放,反抗封建,追求民主、科学和自由,借古人之口,传达五四文人对于时代的深刻剖析。抗战时期,由于国家形势的复杂性,郭沫若的抗战六剧蕴含着多重弦外之音,既包括对于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敌视;又深刻揭露了历史条件下国民党消极抗战、破坏统一战线、卖国投降的无耻行径;郭沫若的批判笔法对抗战特殊时期出现的卖国贼和汉奸走狗行为进行了深恶痛绝的鞭笞;同时,他直面历史,将历史剧创作扎根土地、切中人民需求,营造民众团结一心,积极抗战的氛围,在塑造了一系列人民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达成了戏剧艺术性和教化功能的进一步融合。

李学丽[4](2011)在《解读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 ——以《屈原》为例》文中认为纵观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主要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五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后。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其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剧创作,这个时期的历史剧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其中《屈原》是这个时期成就最大影响最大的一部。本文以《屈原》为例进行解读,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就《屈原》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则综合分析整个文本,找出文本的构成,把文本所嵌套的故事拆分开来,然后进行逐层的添加,求得其新的意义的生成模式;第三部分对屈原的解读模式进行了一个总结,并对抗战时期其他历史剧如何按照《屈原》的解读模式来解读进行了简要说明,以期形成一个对郭沫若历史剧解读的模式。

丁薇[5](2016)在《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文中提出论文对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进行考察,基于郭沫若史剧观的分析,阐述其史剧观与戏剧性之间的关系,并从人物、事件、节奏等角度深入阐释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及其艺术呈现方式,进而从美学层面评点郭沫若戏剧性的追求对其创作的得失。论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郭沫若在历史剧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史剧观,本文通过梳理郭沫若的史剧观与戏剧性间的关系,发现郭沫若主张以“史”和“剧”来写“诗”,运用“古为今用”和“失事求似”的史剧创作原则进行艺术主情主义创造。郭沫若对戏剧性追求的独特之处在于作家通过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使人物在各自意志的指引下迅速行动起来并发生意志冲突,人物的意志冲突作为情节的基础进一步突显了情绪的感染力。其次,论文从戏剧手法入手,分别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戏剧节奏三个方面分析戏剧性在郭沫若历史剧中的艺术呈现。理想化与情感化的人物性格,复杂微妙的人物关系,富有戏剧性的历史事件选择,事件发展中的偶然性和悬念设置等都会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戏剧节奏的张弛有度、刻意淡化戏剧人物间的外在冲突、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这些都体现了戏剧性。最后,论文分别从艺术主情创造和诗性追求两个方面论述郭沫若戏剧性追求对其历史剧创作得失的影响。艺术主情创造使戏剧性与情感性更加融合,诗性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艺术主情创造受戏剧性的限制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对诗性的过分追求会淡化戏剧的戏剧性。

叶庄新[6](2007)在《跨越文化的戏剧旅程 ——莎士比亚与中国现代戏剧》文中指出莎士比亚是对中国现代戏剧发生过重要影响的西方戏剧家之一,莎士比亚的影响与接受是学术界一向瞩目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前人开拓的平台上,进一步探讨20世纪上半叶50年间莎士比亚的译介、演出和评论的演进,论述它对推动中国现代戏剧观念形成与创作发展的特殊意义,同时检阅、探究中国现代戏剧家借鉴、融合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成就与艺术经验,力图较为客观地评价莎士比亚在中国现代戏剧生成、发展以及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笔者认为,相对于易卜生戏剧在当年社会与戏剧文化潮流中的主流影响,莎士比亚的影响处于艺术审美的潜流之中。它点醒了中国本土的艺术传统与诗性特征,使中国现代戏剧避免了因长期偏重政治道德功能而走入偏狭、肤浅而最终枯竭的道路,并给中国现代戏剧增添了可贵的人学基因与艺术素质,有助于中国现代戏剧跨入戏剧审美的艺术阈域。

赵菲[7](2016)在《郭沫若话剧创作的民族化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现代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西方话剧被引入中国后生根、萌芽,不断民族化的历程。郭沫若作为现代剧作大家,其话剧创作同样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征。然而就目前对郭沫若戏剧的研究来看,很少有研究者对郭沫若话剧创作民族化作一宏观系统的论述。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将从话剧民族化的视角,分析郭沫若以历史剧为代表的话剧创作,详细研读文本,并结合郭沫若的思想与理论发展,尝试对此问题作出全面解读。绪论部分,将着重阐述话剧“民族化”的含义及发展历程,并附研究综述。所谓民族化,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在审美趣味与欣赏要求层面,要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熔铸民族的风格;在表现内容层面,侧重于展现现实生活与时代风貌;从精神内核层面上看,则主要体现现代性意识。至于民族化发展历程,总的来说则是一个从“破”到“立”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五四期间起至二十年代末,是话剧民族化的起步与摸索阶段。新文化诸人以矫枉必先过正的姿态彻底否定旧剧,扫清了新剧发展道路上的障碍。1926年,“国剧运动”开展,发起者主张将西方理论与中国民族传统进行融合,创作具有中国民族风貌的现代戏剧。30年代末,“话剧民族化”便被提上了日程,中国话剧开始向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方向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第一章主要阐述郭沫若的思想基础及对其作品的影响。他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如下两个时期。第一,五四时期。郭沫若吸收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形成了“泛神论”的世界观和以主观性、抒情性为基本特征的以自我为本位的文艺观,并借鉴了歌德和王尔德等西方剧作家的创作,表现为强烈的个人意识与自由精神,并有一定的唯美主义倾向;第二,四十年代。郭沫若早在1924年翻译河上肇的著作时便已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转向以革命为本位的文艺观,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戏剧进一步强化了为革命服务的特征。直到建国后,史剧创作完全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第二章主要阐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郭沫若创作历史剧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将历史的精神转化成时代的精神。他并不强调要按史学研究的方法恢复历史原貌,而是要发展“历史的精神”,将其演绎为与现实生活紧密贴合的时代精神。第二节主要论述郭沫若塑造的人物形象与民族性格和时代精神的关系。这些人物普遍具有民族的传统性格,又融入了时代与作者的理想和期冀。第三节主要论述郭沫若剧作中民族精神的重塑,包括爱国主义的民族传统,以及威武不能屈的正义品格。并结合时代要求,对民族精神进行新的阐发。第三章着重阐释郭沫若对西方现代思潮进行的民族化改造以及对传统美学精神的发扬。一方面,他移植了西方浪漫主义精神,深入挖掘人的自我意识,高扬反叛精神,并在创作中融入了鲜明的民族化特征。另一方面,他继承与发扬了传统美学精神,在传情达意上采取了诗化抒情方式,在戏剧结构上又借鉴了传统戏曲的形式,强化了戏剧的表现力。

吕东亮[8](2013)在《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 ——以文体批评为中心》文中认为本论文旨在探讨十七年文学批评所期待的理想文学图景于实践过程中在具体文体、具体文本形式方面所遭遇的困境。论文认为,十七年文学批评一直处于因为急切创新而呈现出的紧张与焦虑状态。这种创新意图在宏观规划方面显得圆满完美,但在微观的文体和文本形式层面却遭遇到美学形式历史遗存的阻碍,以致于批评家无法及时而大胆地确认何者为新、何者为旧的问题,也无法妥当而有效地处理新旧的关系问题。文学批评家们面对着自己促成的具体文学状态一次次表示不满,一次次重新探求,但又一次次遭遇挫败,最终难以摆脱理想困顿的窘境。论文为了避开既有的文学思潮史之类的著作着眼于重大事件的散点分析式的思路,采取分文体研究的方式对文学批评的探求历程及困境进行清晰的脉络梳理和详细的历史描述。论文第一章概括总结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场域特征。论文认为,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定位是文艺界的斗争方式,这决定了十七年文学批评场域具有强烈的斗争气息和一体化特征。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最高原则,被认为是极具现代性的文学主张,但却造成了对题材、体裁和风格等问题的严重忽视。十七年文学批评家的构成和更替则取决于批评家对政治化的文学话语进行理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批评家因而岗位意识较强而个性展现空间极为有限。十七年文学批评的资源虽然表面上兼顾古今中外文学经验,但主要是对政治化的权威文艺思想的理解,批评文体也带有较强的政论色彩。论文第二章描述了长篇小说批评的发展脉络和困境表现。长篇小说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为倚重的文体。批评家们在建国初就自然主义和教条主义等问题对当时的长篇小说进行了有效地规训,之后提出“史诗”概念来提升和确认长篇小说的品质。但在体现未来前景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因为缺少具体生活支持而出现不可克服的理念化和真实性受损的问题,这是一个具有悖论意义的困境。在民族化问题上,长篇小说批评面临着民族化带来的“重事轻人”倾向、可读性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要求的“重人轻事”、阅读感觉沉闷乏味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最终难以获得从容的历史时间来解决。论文第三章描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在短篇小说方面的探求状况。论文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短篇小说的文体规约带来了“短篇不短”的痼疾,而对解决这一痼疾本来有效的“故事性”、“讽喻性”、“抒情性”等短篇小说的文体优长此时则被视为短篇小说的短板。在批评的压力下,短篇小说受到关注却又委曲求全,出现“不适”症候。论文第四章认为话剧因为其剧场艺术的属性,质量方面的要求十分迫切。批评家们一边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凭借呼唤艺术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艺术上的狭隘理解和批评上的求全责备问题。面对话剧创作中在“人”与“事”之间顾此失彼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批评家们抓住百花齐放、历史剧讨论、文艺改良等机会进行了大胆探索,但这些探索要么面临历史书写等知识困境、要么重新回到原来的问题框架中,最终收效甚微。第五章分析和描述了新诗的形式不确定性这一问题在新中国的境遇。十七年批评家们虽然不能容忍新诗形式的“无政府状态”,但在提出建议时依然众说纷纭,“格律化”、“古典化”、“民歌化”、“古典和民歌相结合”等各种诗学主张依据不同的文化力量此起彼伏,却都没有获得诗界的一致认可。而“生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长篇叙事诗”等较为成功的诗体也面临着文体越界和风格倾向等方面的问题,新诗的形式焦虑一直持续了下去。论文第六章探讨了散文批评中“美文”观念的复兴、特写文体内涵的危机和杂文的变异等问题。论文认为散文文体格局的变异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叙事性文体推崇和政治时势联合促成的结果。论文认为,十七年文学批评所遭遇的困境从根本上说是历史的迷思所造成的困境,是有意识地在宏观层面超越历史经验和无意识地在微观层面陷身历史经验的矛盾。

刘遵佳[9](2020)在《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教学拓展是对传统语文课堂的革新,拓展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外延伸,对教材中所没有体现的内容进行补充,以达到丰富教材文本,促进学生理解,扩展学生视野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当前语文教学中课堂容量小、教学深度浅等问题。本文以作家身份的多样性、特殊性和作品经典性为依据选取语文教材中的重要作家之一的郭沫若为研究对象,目前对于郭沫若的教学以及拓展教学的研究都比较少,本研究在有关郭沫若的文学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语文教学,对中学语文中郭沫若的教学拓展做相关研究,研究如下:第一章,基于郭沫若其身份形象的教学拓展。作家的背景知识是作品解读的必要部分,且作家的经历也是特别的语文学习资源。本章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呈现的郭沫若形象进行梳理,并结合作品和教学进行相应的补充,对目前因语文教材的局限而被忽视和遗忘的郭沫若其他形象进行拓展教学,抓住其有关形象与作品的联系,促进学生对郭沫若进行了解,从而促进对其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并对他特别的创作经历进行拓展使其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素材和资源。第二章,基于目前郭沫若选文的教学进行教学点的拓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文章的类型、题材、风格、艺术特点等文章的特质进行解读和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囿于教材的编写和单元的安排,在教学中忽视了文本的特质。本章利用拓展的教学形式对郭沫若的重要选文进行梳理和拓展,结合文本选择恰当的拓展教学点,改变教学视角单一的现状,使文本的教学价值得到发挥,同时也让学生更能够对作品理解更加深刻。第三章,结合语文教学前沿的阅读视角和模式进行拓展教学方法的试探。本章围绕前两章的教学内容——郭沫若其人其作品的拓展教学,从单篇教学上升至更高的阅读层次,结合文学上的“全人”视境和语文阅读的“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两种拓展教学方式,对第一章和第二章郭沫若的教学拓展进行试探,以期在实际的教学拓展中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对其人其作品进行教学,改善课堂容量小的教学现状。本论文通过拓展教学的形式,对郭沫若的身份形象和其作品的文本特质进行具体的拓展教学研究,为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提供了合适的拓展点,并结合目前语文拓展的视野和方法进行有效实践,给今后中学语文教学拓展提供示范。

宁雅娣[10](2016)在《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文中认为本文以郭沫若日本时期的文学创作为考察对象,围绕其诗歌、小说与散文、历史剧三个方面,对2009年至2015年的研究成果作线性梳理和回顾。通过回顾研究热点、方法和范式,总结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对21世纪郭沫若研究的“风向标”作试探性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和附录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在宏观视野下,对新世纪以来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作整体观照。该部分统计汇总了2009年至2015年国内郭沫若研究总体情况以及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情况,并对近七年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作整体概述。第一章是关于郭沫若诗歌研究。本章选取了以《女神》为代表的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从关于《女神》研究、诗歌审美研究和比较研究三方面,梳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章是关于郭沫若小说与散文研究。该章从郭沫若历史小说、自叙传小说、文艺性散文、自传性散文四个方面进行详实的阐释,以期对这一时期的郭沫若小说和散文的研究情况作全面把握。第三章是关于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本章围绕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代表作《三个叛逆的女性》,重点考察其历史剧的女性主义视域、审美特色、比较研究视野与史剧理论研究。结语部分归纳总结了2009年至2015年,国内学者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热点、方法和研究范式,梳理出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21世纪郭沫若研究的“风向标”作试探性分析。附录为本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录一和附录二分别整理了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以及流亡日本时期的重点创作年表,附录三为郭沫若文学创作研究的部分日文资料目录。

二、从人物塑造看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人物塑造看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运诗入剧 ——1940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郭沫若诗剧到历史剧创作的演变轨迹
    二、郭沫若历史剧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诗和史剧的融合”
    第一节 抒情诗里的浪漫主义诗情涌现
        一、对仗语式的抒情效用
        二、题材选择里的诗意之美
        三、历史剧的诗情结构
    第二节 叙事诗里的现实主义精神追寻
        一、“失事求似”叙事理念:历史精神的时代化显现
        二、故事性叙事:增强史剧的革命现实味
    第三节 诗情和诗美汇为一体的史剧
        一、诗歌形式的自由表达
        二、无拘无束的诗性精神
第二章 诗性人物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屈原模式:爱国诗人的纯洁人格
    第二节 婵娟模式:乌托邦想象下的道义美
    第三节 聂政模式:豪放游侠的典型化
第三章 汪洋恣肆的史剧诗化语言
    第一节 火山雷电式独白
        一、热烈火山式独白
        二、冷峻雷电式独白
    第二节 史剧对白诗意化
        一、对“写意”笔法的继承
        二、热骂与柔婉交织的对白
    第三节 古典戏曲的巧用
        一、曲词雅俗兼备
        二、音调铿锵激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屈原》人物形象的浪漫主义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3)民国文学视阈下的郭沫若历史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研究方法
2 民国时期的历史剧创作
    2.1 历史书写中的历史剧
        2.1.1 “五四”:借史诉情与自我言说
        2.1.2 “左联”:历史镜像与潜在讽喻
        2.1.3 “抗战”:以史缘志与人民本位
    2.2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
        2.2.1 20年代:民主与情感移植
        2.2.2 30年代:流亡与自我建构
        2.2.3 40年代:革命文化的班头
3 民国时期郭沫若历史剧的传播与接受
    3.1 郭沫若历史剧演出与观看
        3.1.1 叛逆女性的“游击战”
        3.1.2 抗战六剧的“文化战”
    3.2 民国报刊评论中的郭沫若历史剧
        3.2.1 郭沫若历史剧评论热潮
        3.2.2 冲突性的早期史剧研究
        3.2.3 系统性的抗战六剧研究
4 “民国时期郭沫若历史剧研究”的研究
    4.1 郭沫若历史剧的自我阐释研究
        4.1.1 叛逆女性的出走与回归
        4.1.2 抗战六剧的弦外之音
    4.2 郭沫若历史剧评论研究
        4.2.1 溯源求真:历史剧之“意”
        4.2.2 回望经典:历史剧之“人”
5 郭沫若史剧观与当下启示
    5.1 落笔于往古、归意于当今的史剧观
        5.1.1 失历史之实,求精神之似
        5.1.2 立足于人民,借古以鉴今
    5.2 当代历史剧中史与剧的较量
        5.2.1 史与剧:杠杆的两端
        5.2.2 史与剧平衡法则:失事求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郭沫若历史剧本
附录B 民国时期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解读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 ——以《屈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历史剧《屈原》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研究现状
    1.2 存在的问题
2 《屈原》的故事构造与意义生成
    2.1 虚构的老师故事
    2.2 老师故事+历史故事及其引起的意义变化
    2.3 现实人物、事件的添加替换与《屈原》意义的生成
    2.4 《屈原》互文性与意义的多重解释
3 《屈原》的解读对理解郭沫若其它历史剧的意义
    3.1 《屈原》的解读方法
    3.2 抗战时期郭老其他历史剧依此解读的可行性
    3.3 抗战时期其他历史剧的解读
致谢
参考文献

(5)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史剧观与主情主义戏剧性追求
    1.1 浪漫情怀与史剧观的确立
    1.2 史剧观与内在戏剧性
    1.3 主情主义与内在戏剧性的追求
第2章 戏剧手法设置与戏剧性呈现
    2.1 历史剧与历史人物的戏剧性
        2.1.1 以情欲为中心的人物塑造
        2.1.2 独具匠心的历史人物关系
        2.1.3 各种人物戏剧性聚合
        2.1.4 人物性格的理想化与情感化
    2.2 张弛有度的戏剧节奏
    2.3 历史剧与历史事件的戏剧性
        2.3.1 富有戏剧性事件的选择
        2.3.2 事件发展中的偶然性与悬念设置
第3章 历史剧戏剧性追求的得失
    3.1 戏剧性追求对艺术主情创造的得失
    3.2 诗性追求的得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跨越文化的戏剧旅程 ——莎士比亚与中国现代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前言 永不停息的潜流
第一章 从戏曲到新剧的一座桥梁
    第一节 莎剧最初的传播与接受概览
    第二节 林纤与《吟边燕语》
第二章 莎士比亚在现代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五四”后戏剧界对莎剧的选择与翻译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莎剧的翻译与改编
    第三节 莎剧演出与现代话剧表导演及舞台艺术的成熟
第三章 莎剧的审美样式与中国现代戏剧观念的生成与发展
    第一节 莎士比亚悲剧点燃的悲剧激情
    第二节 莎士比亚喜剧投映的喜剧镜像
    第三节 莎剧“审美的距离”及其启示
第四章 莎士比亚与“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
    第一节 曹禺戏剧人物创造与莎士比亚
    第二节 曹禺诗化戏剧风格与莎士比亚
    第三节 曹禺戏剧结构对莎士比亚的借鉴
    结语
第五章 从歌德到莎士比亚
结语: 永恒的主流
后记

(7)郭沫若话剧创作的民族化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话剧“民族化”的含义及发展历程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一章 郭沫若话剧创作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五四时期创作思想基础
    第二节 四十年代创作思想基础
第二章 随时代变迁的民族精神
    第一节 历史剧创作与时代精神
    第二节 民族人物群像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重塑与高扬
第三章 现代性的民族化生成
    第一节 西方浪漫主义的移植
    第二节 传统美学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 ——以文体批评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的意义和现状述评
    二、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策略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场域构建
    第一节 批评的定位和原则
    第二节 主流批评家的构成和更替
    第三节 批评的资源与文体
第二章 长篇小说批评:主流文体的内在矛盾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主导下的长篇小说批评
    第二节 对史诗的推崇及其衍生的问题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民族化问题
第三章 短篇小说批评:文体“不适”的症候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短篇小说的文体规约
    第二节 “讲故事”的文体缺陷
    第三节 讽喻的危险性
    第四节 抒情性与风格问题
第四章 话剧批评:正规化追求与艺术质量难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批评界对话剧的正规化追求
        一、建国初期批评界对话剧的正规化追求
        二、话剧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批评实践
        三、独幕剧的提倡及其问题
    第二节 批评界在提高艺术质量方面的几次探求
        一、“百花时代”讽刺喜剧的论争与“第四种剧本”的提出
        二、知识的魅与惑:历史剧讨论中呈现的难题
        三、夹缝中的释放:张庚《关于剧诗》与黄佐临《漫谈戏剧观》的批评创新
    第三节 在对“矛盾冲突”的重新强调中走向文革文学
第五章 十七年诗歌批评:形式焦虑与创新困境
    第一节 自由诗与格律诗讨论中的“传统”问题
        一、革命抑或改良——面对新诗传统的两种态度
        二、格律化话语的优势凸显
        三、旧诗的复活与“传统”的重释
    第二节 新民歌运动中的焦虑呈现
        一、民歌体的困境与新民歌运动
        二、“古典”与“民歌”的“结合”悖论
        三、无处安放的“工人诗歌”问题
    第三节 成功诗人诗体诗作的困境
        一、生活抒情诗的局限性
        二、长篇叙事诗的内在矛盾
        三、政治抒情诗的困境
第六章 散文批评:复兴的艰难与新变的尴尬
    第一节 美文:时代缝隙中的艰难复兴
        一、复兴的初潮与批评上的含混
        二、再度复兴中的批评收获:文体意识与个性风格的自觉
        三、复兴的挫败与批评风向的转移
    第二节 对特写的推崇及相关争议
        一、特写地位的提高与文体的文学化
        二、特写文体内涵的危机
        三、对特写的正名与“报告文学”名称的提出
    第三节 杂文的变与异
        一、杂文外延与内涵的变动
        二、杂文批评在危机中的转机
        三、“杂文”的最后尝试
结语:历史的迷思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9)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一) 郭沫若与中学语文相关研究
        (二) 教学拓展相关研究
        (三) 现有研究之不足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郭沫若形象的建构与重构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郭沫若形象的建构
        一、作为新诗人、剧作家的文学家形象
        二、作为历史学家与古文字学家的学者形象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中郭沫若形象的遮蔽与重构
        一、被新诗人遮蔽的旧体诗人形象
        二、被忘却的小说家和翻译家形象
        三、被回避的社会政治家形象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郭沫若作品的教学拓展
    第一节 郭沫若选文入选教材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后教材中郭沫若诗文选用梳理
        二、选文选用背景及教学点梳理
    第二节 《天上的街市》:从想象到格律
        一、《天上的街市》教学现状
        二、《天上的街市》的诗歌格律
        三、《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第三节 《屈原(节选)》:跨文体思维教学
        一、《屈原(节选)》教学现状
        二、《屈原(节选)》中戏剧与诗歌的融合
        三、《屈原(节选)》的跨文体教学设计
    第四节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新诗内在律和新诗散文化
        一、忽视与重拾
        二、自由诗的内在节奏鉴赏教学
        三、解读新诗散文化倾向
第三章 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的方法
    第一节 “全人”视境对郭沫若其人教学的运用
        一、“全人”视境概述
        二、在教学中还原一个立体真实的郭沫若
        三、对郭沫若其人教学的启示
    第二节 群文阅读在郭沫若作品教学中的运用
        一、“群文阅读”打开方式概述
        二、郭沫若作品“群文阅读”试探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在郭沫若教学中的探究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
        二、郭沫若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屈原》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关于郭沫若诗歌研究
    第一节 《女神》研究
    第二节 诗歌的审美研究
    第三节 诗歌的比较研究及诗学理论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于郭沫若小说、散文研究
    第一节 自叙传小说研究
    第二节 历史小说研究
    第三节 散文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郭沫若历史剧研究
    第一节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历史剧研究
    第二节 历史剧的审美研究
    第三节 历史剧的比较研究及史剧理论研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从人物塑造看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运诗入剧 ——1940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研究[D]. 刘艳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屈原》人物形象的浪漫主义特征[J]. 邹佳良. 郭沫若学刊, 2014(03)
  • [3]民国文学视阈下的郭沫若历史剧研究[D]. 闻影.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4]解读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 ——以《屈原》为例[D]. 李学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8)
  • [5]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D]. 丁薇. 河北大学, 2016(03)
  • [6]跨越文化的戏剧旅程 ——莎士比亚与中国现代戏剧[D]. 叶庄新.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6)
  • [7]郭沫若话剧创作的民族化实践[D]. 赵菲. 山东大学, 2016(02)
  • [8]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 ——以文体批评为中心[D]. 吕东亮. 武汉大学, 2013(07)
  • [9]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研究[D]. 刘遵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D]. 宁雅娣. 宁夏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从人物刻画看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