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

慢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

一、慢性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婕,刘霞,郭海青,韩新军[1](2015)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染色体阳性(Ph+)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急变期(BP)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3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确诊的2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所有患者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600 mg/d,追踪所有患者在18个月内不同评估时间获得的缓解率,对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急变期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中位追踪41.5(4.0167.0)个月,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为75%,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MCyR)为33.3%,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为0%,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率(CMR)为0%。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外周的血红蛋白、初诊血小板的数目、干扰素的使用情况、初诊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比例为影响细胞的遗传学有效性的不利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扰素的使用、骨髓原始细胞的比例、血小板数量是细胞遗传学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治疗CML的一线药物,对BP缓解率低,从缓解率来看,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治疗BP的CML患者疗效仍不理想。

余霞,程邦宁[2](2014)在《32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表现,加深对该病的了解和骨髓象特点的认识。方法观察32例慢性白血病骨髓象,对患者的骨髓增生度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29例(90.6%)外周血NAP染色积分显着下降;骨髓象27例(84.4%)核象极度活跃,5例(15.6%)活跃;29例(90.6%)粒红细胞比值升高,3例(9.4%)粒红细胞比值无特异性;而24例(75.0%)巨核细胞升高,5例(15.6%)正常,3例(9.4%)下降。结论骨髓象总结分析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一项基本检查,熟练掌握其特征,能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任继欣[3](2013)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如何正确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方法对1例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慢粒的临床表现、外周血、骨髓细胞学和染色体、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乏力、倦怠3月余入院,经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MDS,予相应治疗无效。转上级医院应用细胞遗传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查确诊为慢粒,经伊马替尼口服治疗效果甚佳,血象、骨髓象均有明显改观。结论临床上对慢性贫血患者,应想到慢粒可能,并注意与MDS进行鉴别。在缺乏分子生物学诊断条件的医院,应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前提下与病史、问诊和查体情况紧密结合,作出初步诊断,为上级医院确诊提供基础证据。

刘婕[4](2012)在《新疆地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41例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外IRIS研究(国际随机干扰素STI571研究)证实,IM治疗CMI.慢性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我院通过收集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6年时间)在门诊或病房持续口服IM治疗已确诊的4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phase,CP)患者,研究分析IM对治疗CP的疗效,纳入的研究病例按WH102001诊断标准要求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1材料与方法1.1材料6年共收治CML-CP患者41例,其中男性31例(75.6%),女性10例(24.4%),中位年龄47岁

赵小鹏[5](201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医证候分析》文中提出因目前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生活水平和方式的转化以及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较为显着的变化,传染性的疾病被逐渐控制,恶性肿瘤则日益成为比较常见的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白血病约占到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5%,国外有文献报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年发病率约为1/10万,我国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调查结果为年发病率0.36/10万,在我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约占各类白血病的20%,占慢性白血病的95%,发病年龄分布广,但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研究目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血液病之一,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增值性疾病。它对多种化疗药物均不敏感,而且一旦进入急变期患者的生存期短,如何延长CML患者的生存期并且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摆在临床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为了更好的为CML患者服务,我们应该制订一个较为理想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我们可以运用西医学方面的知识,最大限度的去杀伤并抑制白血病细胞,祛除病邪,使患者达到临床上的缓解,在CML患者治疗前后或者间期可给予中医以扶正固本,增强患者体质,达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以利祛邪的目的,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CML的治疗效果。目前由于各家学派对中医病因病机认识的不统一,使得本病的辩证分型各有所侧重,不尽相同。如何规范中医关于CML的辩证施治成为中医临床工作者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CML的中医辩证分型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方法:本项研究为回顾性调查研究,资料来源于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河北廊坊中医院,在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住院的确诊为CML的83例患者。通过回顾性调查,统计每位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并参照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分别来判断各个患者的证候,应用SPSS17.0统计方法对各个证候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明确CML的主要证候,并且进一步判断证候与年龄、病程的关系。研究结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证候发生率依次为:气虚>血瘀>痰湿>阴虚>血虚>痰热>气滞>阳虚=热毒(因本项研究收集到阳虚和热毒的病例均为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主要以神疲乏力、舌淡、瘕积、语声低微、呼吸气短、肢体麻木或偏瘫、自汗、胸脘痞闷、刺痛痛处固定拒按、潮热盗汗为主。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气虚证的主要辩证依据以神疲乏力、舌淡、语声低微为主;血瘀证的主要辩证依据以癞积、肢体麻木或偏瘫、刺痛痛处固定拒按为主;痰湿证的主要辩证依据以胸脘痞闷、咳嗽痰多、肢体困重为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证候与年龄、病程之间无关联,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证候经证候相兼统计得出:其中以气阴两虚、痰瘀内阻较多见,以上证候的三证相兼最为常见。各证候间在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病例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血红蛋白数与加速期、急变期的血红蛋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数与血小板数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中医证候分析以气阴两虚、痰瘀内阻最多见,气阴两虚、痰瘀内阻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

张良,马梁明[6](2011)在《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二例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ABL)诊断、治疗和预后,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经地西他滨(20 mg/m2,第1天至第5天)治疗的A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经骨髓象及甲苯胺蓝染色、免疫分型及染色体等检查诊断为ABL,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但未达完全缓解。结论 ABL为罕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骨髓甲苯胺蓝染色、免疫分型及电镜对其诊断具有特异性,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疗效较差,预后不良。地西他滨及其他药物对ABL的疗效尚需进一步的评价。

刘婕[7](2010)在《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66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格列卫治疗Ph染色体阳性(Ph+)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10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确诊的6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持续口服格列卫400mg/d或600mg/d。所有患者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通过了解观察期(18个月)内不同评估时间不同分期获得的血液学效应百分比,对格列卫治疗CML疗效进行初步评估;从细胞遗传学角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格列卫治疗CML疗效进行详细评估。结果:中位追踪41.5(4.0~167.0)个月,慢性期累积获得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为100.0%,加速期CHR为90.0%,急变期CHR为66.7%;慢性期累积获得的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MCyR)为91.2%,加速期MCyR为50%,急变期MCyR为16.7%;慢性期累积获得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为85.3%,加速期为CCyR40% ,急变期CCyR为0;慢性期累积获得的完全分子学缓解率(CMR)为82.4%,加速期CMR为35%,急变期CMR为0。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骨髓及外周血中原始细胞比例增高≥0.05(MCyR、CCyR的P值分别为P=0.01和P=0.002,P=0.007和P=0.036)、初诊时骨髓及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比例增高≥0.05(MCyR、CCyR的P值分别为P=0.27和P=0.043,P=0.024和P=0.023)、初诊时血红蛋白<100g/L(MCyR、CCyR的P值分别P=0.00或P=0.001)和初诊时血小板数增高≥450×109/L(MCyR、CCyR的P值分别P=0.002或P=0.048)以及患者从确诊CML到使用格列卫治疗时间间隔期(以下简称“间期”)长(MCyR、CCyR的P值分别为P=0.002或P=0.01)为获得MCyR或CCyR所需时间和获得比例的不利因素,其他特征与细胞遗传学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确定:间期长(MCyR、CCyR的P值分别为P=0.00,RR=2.879和P=0.00,RR=3.265)、初诊时血红蛋白含量低<100g/L(MCyR、CCyR的P值分别为P=0.007,RR=0.146和P=0.012,RR=0.199)、初诊时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比例增高≥0.05(MCyR、CCyR的P值分别为P=0.022,RR=0.257和P=0.017,RR=0.151)为独立影响MCyR或CCyR获得时间和比例的不利因素。结论:格列卫作为治疗CML的一线药物,早期使用可提高有效率,初诊时血红蛋白含量低及初诊时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比例增高会降低有效率;其治疗Ph+CML慢性期患者疗效明显,可明显提高Ph+C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疗效,但对于Ph+加速期及急变期患者,其疗效仍不十分理想。

郭智,刘晓东,谭晓华[8](2009)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嗜碱粒细胞变1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史敏,王彩云,李顺义,杨敬慈,杜行严,姚丽[9](2009)在《发热、白细胞增高、肝大、巨脾》文中指出 患者男,13岁,主因"发烧、腹痛10余天"于2007年8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既往史:患者于2004年5月因腹部膨隆半年入院检查,肝脾大,WBC 148.9×109/L,PLT 1 135×109/L。外周血涂片原始粒细胞、幼稚粒细胞稍多,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多见。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高度增生,以中晚期细胞为主,原早幼粒细胞稍多,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

钟大平,朱艳,张勇,张佳思,陈洁平[10](2008)在《儿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CML)的临床特征,包括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断标准、预后和治疗策略等。方法结合本院1例CCML患者的病例资料,复习并分析了近2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共148例)。结果CCML是一种少见的儿童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分为成人型和幼年型,以成人型为主(占72.3%),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以乏力、低热、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点;典型儿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特点有白细胞计数高、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骨髓不同阶段髓细胞分化和巨核细胞增多;免疫组化提示CD68(),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明显减低,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而幼年型CCML的Ph染色体常为阴性。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较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差。结论CCML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关键,格列卫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

二、慢性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2)32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
    2.2 临床表现
    2.3 诊断手段
    2.4 鉴别诊断
    2.5 误诊原因分析
    2.6 防范误诊措施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医证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西医发病机制概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前景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西医治疗概述
        CML西医学治疗
        CML中医治疗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医症候分析前言
    前言
    研究方案
    研究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66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有效性评估
        3.1 血液学疗效
        3.2 细胞遗传学疗效
        3.3 分子学疗效
        3.4 无效
        3.5 最佳反应(时间表)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10)儿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1.2 文献复习
2 讨 论
    2.1 病因及发病情况
    2.2 临床表现特点
    2.3 诊断标准
    2.4 治疗策略及预后

四、慢性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疗效观察[J]. 刘婕,刘霞,郭海青,韩新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12)
  • [2]32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分析[J]. 余霞,程邦宁. 临床医学工程, 2014(02)
  •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J]. 任继欣. 临床误诊误治, 2013(04)
  • [4]新疆地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41例疗效观察[J]. 刘婕. 新疆医学, 2012(12)
  •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医证候分析[D]. 赵小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6]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二例并文献复习[J]. 张良,马梁明. 白血病·淋巴瘤, 2011(03)
  • [7]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66例疗效观察[D]. 刘婕.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5)
  • [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嗜碱粒细胞变1例[J]. 郭智,刘晓东,谭晓华.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9(07)
  • [9]发热、白细胞增高、肝大、巨脾[J]. 史敏,王彩云,李顺义,杨敬慈,杜行严,姚丽.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9(07)
  • [10]儿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分析[J]. 钟大平,朱艳,张勇,张佳思,陈洁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11)

标签:;  ;  ;  ;  ;  

慢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