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化前后主要参数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史启盟[1](2021)在《高速运动物体图像识别与压缩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动物体视频图像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信息数据,而高速运动物体由于速度较快,其运动图像存在采集失真、处理复杂以及分析效果差等方面的问题。本课题以高速运动物体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图像识别与图像压缩方法的研究,并选取实际工业中的3D打印机高速移动激光点红外图像和高速运动固定翼无人机视频图像分别进行了算法验证及结果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高速运动物体图像特征及图像识别过程,提出了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高速运动物体图像识别方法。根据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快导致的成像模糊,使得传统的图像识别方法人为提取图像特征困难的问题,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图像识别研究,并针对现有的CNN方法存在的训练效率差、准确率低的问题设计了相关改进方案来提高图像识别的快速性和准确性。(2)针对3D打印机高速移动激光点红外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研究,分别建立了CNN和改进CNN两种激光点图像识别模型,对两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NN模型大大提高了识别效率和准确率;最后利用改进后的CNN模型进行激光中心点温度预测,在误差范围内取得了很好的预测结果。(3)研究了高速运动物体视频图像冗余信息,提出了基于帧内编码和帧间预测结合的高速运动物体视频压缩方法。以静态图像压缩为基础,在传统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加入小波变换的方法进行图像压缩以减少帧内的空间冗余信息,同时针对高速运动物体的视频序列进行了运动信息补偿从而减少帧间的时间冗余信息,最终重构后的视频在保证关键运动信息的前提下大大减少视频数据量。(4)针对高速运动固定翼无人机视频进行图像压缩研究,先对单帧的无人机运动图像进行基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结合的帧内有损压缩,再对压缩后的无人机序列进行基于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编码,最后对压缩前后的无人机运动视频进行目标跟踪和视频传输效果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压缩系统在保留无人机运动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减少冗余数据信息,提高传输效率。
王宇笛[2](2021)在《不同高度鞋跟对踝关节运动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对比在正常行走过程中,不同高度的鞋跟对人体踝关节生物力学和平衡能力所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多项参数和相关指标来评价不同鞋跟的适用性,以推广运用于下肢损伤的运动康复领域。研究方法:本研究对南京体育学院12名在校男性大学生在依次穿着负跟鞋、平底鞋和在裸足状态下进行正常行走过程时的步态时空参数、地面反作用力、踝关节运动角度、踝关节力矩、关节周围主要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和平衡能力等指标进行采集,并对上述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显着性水平为P<0.05。研究结果:1、不同高度鞋跟对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特征:负跟鞋组在步长指标大于裸足组(P<0.05),在步速、步频指标上小于裸足(P<0.05)和平底鞋组(P<0.05),在步宽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负跟鞋组在行走时的支撑相比例大于裸足组和平底鞋组(P<0.05),在摆动相参数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高度鞋跟对步行过程各时期地反作用力的影响:受试者分别在穿着负跟鞋和平底鞋行走时,在左脚落地时期和左脚离地时期所受到的标准化地反作用力明显大于与裸足状态(P<0.01),而穿负跟鞋组与平底鞋组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左脚支撑阶段和第二峰值阶段各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左脚离地时期,负跟鞋组所受到的标准化地反作用力明显大于平底鞋组和裸足组(P<0.01)。3、不同高度鞋跟对踝关节角度和力矩的影响:在矢状面时,当处于左脚落地时期,负跟鞋组、裸足组的跖屈角度大于平底鞋组(P<0.05),而穿负跟鞋组与裸足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负跟鞋组跖屈力矩小于裸足组(P<0.05),此时平底鞋组为背屈力矩且显着大于裸足组(P<0.01)。在左脚支撑时期,负跟鞋组的背屈力矩小于裸足组和平底鞋组(P<0.05),其他时期各组关节角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第二峰值时期,平底鞋组背屈力矩小于裸足组(P<0.05),与负跟鞋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冠状面时,当处于左脚落地时期和左脚支撑时期,负跟鞋组、裸足组与平底鞋组组间关节角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二峰值时期,负跟鞋组与平底鞋组关节角度具极高显着性(P<0.01),平底鞋组与裸足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左脚离地时期,负跟鞋组、平底鞋组的冠状面外翻角度显着小于裸足组(P<0.01)。在左脚落地时期,各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左脚支撑时期,负跟鞋组、平底鞋组内翻力矩均大于裸足组(P<0.05),在其他两个时期各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4、踝关节周围主要肌肉的表面肌电指标变化特征:受试者分别在穿着不同高度的鞋跟时,积分肌电值参数与均方根数值参数在腓肠肌内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胫骨前肌指标中,负跟鞋组积分肌电值均显着大于裸足组(P<0.01)和平底鞋组(P<0.01),均方根值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腓骨长肌指标中,负跟鞋组与裸足组(P<0.05)、平底鞋组(P<0.05)在积分肌电值和均方根均显着性增高。5、不同高度鞋跟对静态平衡能力指标的影响:在睁眼测试和在闭眼测试过程中,负跟鞋组和平底鞋组的运动椭圆面积指标小于裸足组(P<0.05),而负跟鞋组与平底鞋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睁眼测试阶段,负跟鞋组的运动长度指标结果均显着小于裸足组和平底鞋组(P<0.05),而裸足组与平底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闭眼测试阶段,三个组别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睁眼状态下,负跟鞋组的前后标准偏差小于裸足组(P<0.05),而与平底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闭眼状态下,负跟鞋组和平底鞋组的前后标准偏差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均小于裸足组(P<0.05)。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各组组间的横向标准偏差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在单个步态周期中,负跟鞋比平底鞋和裸足有更好的稳定性,但在摆动相时期容易受到更大的地反作用力。2、在行走过程中,负跟鞋使踝关节矢状面稳定性增加,且下肢主要肌肉的激活程度更高,但在单支撑相时期的稳定性弱于平底鞋。3、负跟鞋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静态平衡能力和踝控制策略的使用能力,可以作为一种静态平衡的训练方式。
练斐[3](2021)在《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是一个由多种单位构成的复杂系统,语音、词汇、句法等子系统各司其职。语言同时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协同系统,各种语言属性互相影响。语言本身及其属性都会受语内及语外因素影响而逐步发生演化。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听觉层面还是视觉层面,长度都是词汇最基础也最显着的属性之一。词汇长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单位的复杂性,呈现文本的整体特征,词长的变化还会引起其他语言属性发生改变,进而带来语言的整体演化。词长因其特殊性,得到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交际学、信息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关注。特别是计量语言学,将词长视为研究语言整体特性的关键切入点,相关研究层见叠出。计量语言学研究主张以大规模真实语言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定量方法,以揭示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自适应机制、演化规律及其动因。现有词长计量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就研究工具而言,大部分研究对词汇定义的探讨有限,在选择词长测量单位时一般基于前人研究或个人经验,故存在测量方法不统一的情况,尚无研究对比不同测量方法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其次,在语料特征方面,目前考察的文本类型较为单一,以文学、书信为主,多数研究选用的语料规模较小,缺少系统的跨文体分析;再者,从研究维度上看,现有研究多从共时角度出发,且文章大多重数据而轻分析,鲜有基于统一、大量、真实语料的多维度历时考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聚焦17-19世纪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跨文体特征及历时演化趋势,采用计量方法从平均词汇长度、词长分布特征、文本内部词长走势、词长与其他语言属性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分析,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在共时层面,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具有哪些共性与差异?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跨文体特征?2)在历时层面,1600年至1899年间,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分别呈现怎样的演化趋势?其演化动因是什么?本研究语料选自德语文本历时语料库(Deutsches Textarchiv,简称DTA),涵盖四个文体类型,总词次约2000万。在开展主体实证研究之前,本文充分探讨词汇定义,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并利用DTA语料库中的“报刊”文体语料展开前测。结果表明,音节是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鉴于德语屈折变化丰富,词汇的形符、类符、词形、词目拥有各异的语言学意义,在具体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词汇形态作为测算对象。本研究在对DTA语料库“文学”“应用文”“学术”三类文体300年间的360篇语料进行跨文体、跨时段、多维度分析后,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在共时层面上,不同文体的词汇长度特征既有个性,又显共性。语料的差异性集中体现于整体的词长特征:无论是全文平均词长,还是各词类的平均长度,抑或多音节词的占比,同时期语料均呈现出“学术>应用文>文学”的特点。造成跨文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文体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语言使用偏好。三类文体语料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文本的词汇长度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基于词形形符得到的分布数据可用统一数学模型(单位移超泊松分布)描述。第二,词汇长度与词汇使用频率存在相关性,“词长越短使用频率越高”的特点符合幂律函数=。上述两点均为“省力原则”在德语中的体现。第三,在一篇文本内部,词汇长度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这与写作策略及篇章信息结构相关,受到人类认知特点影响。2)从历时维度看,德语词汇长度在17-19世纪间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而言,“学术”语料的词长历时增速最快,“应用文”次之,而“文学”语言的演化速率较为平缓。这主要是因为学术文本和应用文对语言表达的精准度要求更高,且为了满足新的表达需求常使用复合、派生等构词法创造新词,而这往往会令词汇长度增加。其次,不同词类的演化特征不尽相同。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增速最快,说明上述词类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此外,词长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体的历时演化特征。整体而言,语言是一个自适应动态系统,词汇长度的演化过程受到社会、文化、认知、交际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首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德语词汇长度的跨文体特征与演化规律,在思路方法、研究语料、研究视角等方面均有创新。在思路方法层面,本文重视“词”的概念探讨,以理论指导实践,基于先导研究结果优化主体研究设计,并找到了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有助于改变目前词长测量单位不统一、结果难对比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语料上看,本文突破目前时间维度、文体类型单一的局限性,在选择语料时兼顾同质性与异质性,系统考察边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不仅验证了计量语言学的定律与假设,还佐证并拓展了文体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的相关观点。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构建起多维的词长研究范式,以共时研究为横轴、历时研究为纵轴,结合语法、认知、社会、文化因素展开多维分析,并与现有研究充分对话,展开跨语言比较。既深化了对德语词汇文体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了解,也为人类语言共性探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张凤艳[4](2021)在《能谱CT定量分析及影像组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甲状腺乳头状癌CT诊断的多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多种CT征象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且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2人,共101枚甲状腺结节,包括49枚甲状腺乳头状癌、52枚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在所有结节中分析并记录以下8种CT表现,包括结节位置、大小、形态、微小钙化、囊性改变、不规则低密度环征、边缘缺损征及增强后病变模糊征。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的独立危险因素征象,并计算单征象及多征象联合在PTC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及似然比。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微小钙化、不规则低密度环征、边缘缺损征、增强后病变模糊征四种CT征象在PTC与NG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不规则低密度环征、边缘缺损征及增强后病变模糊征均与PTC有关,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27.374(95%CI 5.871127.636)、28.587(95%CI4.139197.460)和4.315(95%CI 0.85821.694)。单一CT征象来判断PTC灵敏度最高的是不规则低密度环征,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及似然比分别为87.8%,92.3%,90%,0.80,11.4。特异度最高的为边缘缺损征,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及似然比分别为75.5%,96.2%,86.1%,0.72,19.9。通过三种征象联合模型对PTC进行判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及似然比分别为87.8%,94.2%,91.1%,0.82,15.1。结论:不规则低密度环征、边缘缺损征及增强后病变模糊征在PTC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多种征象联合可以进一步提高PTC诊断的准确性。第二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和CT检查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性评价超声、CT及其联合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检索Medline(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中使用超声和CT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主要结果为基于颈水平或基于患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s,DORs)。次要结果是基于中央区和外侧区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DORs。结果:1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包括6167例患者,11601枚颈部淋巴结。基于颈水平分析,得出超声检查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是0.35(95%CI 0.34-0.37),0.95(95%CI 0.94-0.95),13.94(95%CI 9.34-20.82),CT检查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是0.46(95%CI 0.44-0.47),0.88(95%CI 0.87-0.89),7.24(95%CI 5.46-9.62),超声和CT联合检查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为0.51(95%CI 0.49-0.52),0.85(95%CI 0.84-0.86),6.01(95%CI 3.84-9.40)。基于患者的分析中得到的超声检查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是0.41(95%CI 0.36-0.46),0.92(95%CI 0.89-0.94),7.56(95%CI 4.08-14.01),CT检查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DORs分别是0.49(95%CI 0.44-0.54),0.91(95%CI 0.89-0.94),9.40(95%CI 5.79-15.27),超声和CT联合检查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为0.64(95%CI 0.57-0.71),0.83(95%CI 0.77-0.88),8.59(95%CI 5.37-13.76)。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术前CT在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起到了对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作用,尤其是外侧区和基于患者的分析。CT和超声检查都可以作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有效影像技术。第三部分光谱CT定量参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价值目的:评价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常规CT形态学参数术前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术前行颈部光谱双能量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PTC者,根据淋巴结选取标准,选取相应颈水平轴位短径>5mm的淋巴结。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将其分为三组,其中34例PTC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95枚(组1),非转移淋巴结55枚(组2)。16例PTC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63枚(组3)。另选取甲状腺良性病变15例作为良性增生组,淋巴结73枚(组4)。分析各组淋巴结常规CT形态学特点并比较平扫、动脉期、静脉期PTC转移、非转移性淋巴结及良性病变淋巴结的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能谱曲线斜率(λHU)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值(Z-effective normalized,Zeff-N)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得出转移淋巴结NIC、λHU及Zeff-N值临界值及其诊断效能,并与形态学参数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1、PTC中转移淋巴结动脉期和静脉期测得的光谱曲线斜率(λHU)、标准化碘浓度(NIC)和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Zeff-N)均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2、检测转移淋巴结的最佳参数为动脉期λHU和动脉期NIC,当动脉期λHU>2.945时,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0.811,0.906,0.875,0.855,0.717;当动脉期NIC>0.215时,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0.642,0.966,0.939,0.769,0.608。与形态学分析相比,动脉期λHU具有较高的灵敏度(0.811 vs.0.789),动脉期NIC具有明显增高的特异性(0.966 vs.0.521)。结论:光谱成像定量参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第四部分CT影像组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研究目的:评价影像组学特征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性能;探讨结合影像组学、CT主观诊断及临床危险因素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147例纳入本研究,所有PTC均为单发病灶,按7:3的比例随机分组(训练队列:n=103例;验证队列:n=44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并发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腺瘤(Thyroid adenoma,TA)、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等临床资料。依据手术病理分为淋巴结(Lymph Node,LN)转移组和未转移组。2、由三名分别从事头颈影像诊断3年、7年及15年的医师根据CT征象独立评估PTC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有转移,可疑转移和无转移三类。3、应用ITK-SNAP软件手动逐层勾画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PTC癌灶感兴趣区域(ROI),提取基于高通量、多层次的影像组学特征(包括一阶强度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高维小波特征,各期851个组学特征,每例病人共计2553个组学特征)。通过采用上采样,Z-score和均数标准化及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特征数据进行预处理。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筛选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多元Logistic回归和LASSO回归方法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CT主观诊断模型及联合模型,比较各模型的诊断效能。4、结合影像组学特征、CT主观诊断及临床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列线图(Nomogram)。采用校正曲线评估诺模图。采用决策曲线比较各预测模型在临床诊断中的预期受益。结果:1、一般资料及病灶特征:年龄、部位、包膜侵犯、前后径、左右径、纵横比、CT诊断1(15年经验医师)及CT诊断2(7年经验医师)在PTC患者LN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520、7.554、15.650、18.693、15.506、13.924、30.093、11.552,P均<0.05)。采用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特征构建3种临床模型。2、影像组学模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预测性能良好(训练和验证队列,P<0.01)。在验证组中,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三期组合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医师的主观诊断(AUC,0.788,0.788,0.783,0.792vs.0.765)。组学与临床联合模型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优于医师主观诊断及其他临床模型(AUC,0.848 vs.0.765,0.735,0.71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CT诊断1、年龄、前后径、纵横比是PT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优势比分别为1.455、-1.301、2.544、1.456,P均<0.01),由此构建临床列线图。4、预测模型示:在临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中添加影像组学特征后提高了训练组中的预测效能(AUC由0.857提高至0.907);在验证组中得到了证实(AUC由0.783提高至0.835)。两个队列中校正曲线与标准曲线比较吻合。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联合模型在预测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方面提供了最大的诊断收益。结论:影像组学与临床因素联合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放射科医师;在临床列线图中添加了影像组学特征提高了PTC患者颈部LN转移的术前预测效能,CT影像组学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提供了潜在无创的技术方法。
陈婉琳[5](2021)在《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全身麻醉镇痛水平监测的研究》文中指出理想的镇痛水平是实现理想全身麻醉的关键,镇痛不足或过量会严重影响患者围术期安全及术后恢复。但是目前镇痛水平监测仍缺乏可靠指标,在准确性、连续性、适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蕴含丰富的与镇痛水平相关的生理信息,具有可实时连续采集、无创等优点。论文从时域、频域、非线性等多角度对PPG信号全面挖掘特征,并进行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研究。本论文建立了全身麻醉镇痛水平监测临床研究的标准化模型,采用多种靶控效应室瑞芬太尼浓度(0、1、3、5ng/ml)表征不同镇痛水平。基于该研究模型采集并分析91例全身麻醉患者在喉罩置入前后的PPG信号,并与已商用的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PI)作对比,评估单一特征参数及监测模型的性能。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构建了多维度、多参数的PPG信号特征集,并基于标准化处理和表征值选择优化了特征参数值。从时域、频域和非线性三个维度提取了37个特征参数,多角度揭示了PPG信号包含的丰富生理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平均值和均方根值实现特征的标准化处理,消除个体差异;基于分段信号平均值和长信号最大值优化特征参数值,使参数更好地反映患者的实际生理状态。(2)提取了用于镇痛水平监测的新特征,包括时域特征光电容积斜率指数PSI和6个非线性特征。PSI通过对PPG信号下降支分段研究,突出了外周阻力、血管弹性等生理状态变化对信号形态的影响;提取了6个非线性特征评估存在伤害性刺激时非平稳信号的复杂度,并重点优化了样本熵SampEn的参数取值。根据70例临床数据分析得到,相比于SPI(AUC为0.793,预测概率PK值为0.771),单一参数SampEn表征镇痛水平的性能更好,AUC为0.884,PK值为0.809。(3)基于逐步回归、岭回归、岭回归—随机森林(NPIRF)三种算法对特征集进行降维并构建了镇痛水平监测模型。前两种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先后通过逐步回归算法、基于岭迹图和方差扩大因子法优化参数的岭回归算法实现特征集降维。NPIRF模型是非线性回归模型,通过袋外误差优化随机森林参数,根据特征重要性实现降维。比较三种模型的性能显示,非线性模型的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为0.858。通过14例临床数据先后验证NPIRF模型在喉罩置入后和在喉罩置入全过程的性能,结果显示,NPIRF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高,分别为85.71%、100%、92.86%和85.71%、100%、96.43%。当伤害性感受存在时,SPI评估结果更可靠;当镇痛药物充足或无伤害性刺激发生时,NPIRF模型更可靠。综上,本论文构建了包含3个维度、37个参数的特征集,建立了基于岭回归—随机森林的镇痛水平监测模型并初步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对指导麻醉药物用量、实现精准麻醉具有重要意义。
付诗雯[6](2021)在《博文盆地MCM煤层气储层表征及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煤层气是一种自生自储,存储方式以吸附态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煤层气清洁环保、安全高效,可作为缓解常规油气资源压力的优质能源,应用前景极为广阔。MCM煤层组是澳大利亚博文盆地的主力煤储层之一,其煤层气储量大、分布范围广,同时又存在储层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侧向连续性差,厚度小且埋深跨度大等特点,使得煤层气开发难度增加。为准确描述MCM煤层组构造特征及各项属性空间分布规律,开展澳大利亚博文盆地MCM煤层组储层表征及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的研究,在明确煤储层性质及其空间展布特征基础上,分析影响煤层气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有利区分布位置,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煤层气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测井、岩心、地震等资料为基础,首先对测井、岩心资料进行处理,确定煤层识别标准,解释地层岩相并对含煤地层进行划分对比,进而开展煤层划分对比工作,明确煤层空间展布特征,分析不同煤层厚度分布规律;其次,制作地震合成记录,实现井震联合层位标定,并提取地震相干体切片进行研究区块断层识别,绘制等深度构造图,完成研究区构造解释;最后,结合地震与测井解释成果建立研究区构造模型,利用储层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研究区含气量、密度、灰分、渗透率等储层参数模型,明确全区煤储层各项物性参数分布特征,以不同参数对煤层气产量的影响程度确定有利区主控因素,并进行有利区预测与验证。本文研究成果为实现研究区MCM组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屈峰涛[7](2021)在《基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的钻井参数优选模型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机械钻速是影响钻井作业周期和作业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钻井作业整体水平的直观反映。多年来,钻井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机械钻速的提升,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钻井工艺及设备能力、钻井液流变性能以及钻井工程参数等方面建立了诸多模型,但基本都是基于经验和逻辑推理,建模和求解过程相对复杂、考虑影响因素也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钻井作业决策呈现由经验驱动、逻辑驱动逐步向数据驱动的趋势发展,为综合考虑多因素提高机械钻速带来了新的技术思路,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发展趋势,提出基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的钻井参数优选模型与应用研究。论文首先在调研钻井数据采集、传输及存储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钻井大数据体数据预处理方法,依据互信息分析实现了模型输入参数选取;其次,综合考虑到区块、地层、岩性等方面的差异,针对具体研究区块钻井大数据源,建立了基于测井数据的聚类分析算法模型,将研究区块按地质特征差异性分成多个类别;再次,对聚类后的分区,以钻井工程参数为数据源,建立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钻井机械钻速智能预测模型;然后,以钻井机械钻速智能预测模型作为输入,建立最小化单位进尺成本、钻头机械比能等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宽容分层序列法及粒子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实现钻井参数优选;最后,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以测井、录井、钻井数据为数据源的钻井参数智能优选系统,并针对具体研究区块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实现提高钻井机械钻速的目标,并且钻井参数智能优选模型建模周期短、考虑因素多、模型求解速度快。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对于实现大数据背景下钻井作业数据驱动智能决策,推动钻井作业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孙蒙[8](2021)在《8周恰恰舞练习与颈椎保健操练习对普通大学生颈痛水平和表面肌电活动影响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恰恰舞是体育舞蹈十支舞之一,它在运动过程中十分注重颈肩部姿态控制,或许能在肩颈肌肉对抗和协调中增强颈部肌群耐力、优化神经肌肉控制,达到缓解颈痛的效果。目前关于运动干预缓解颈痛的效果研究多集中于抗阻训练、颈椎保健操等运动方式,还没有关于恰恰舞干预效果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对比8周恰恰舞练习和颈椎保健操练习干预前后普通大学生颈痛水平和表面肌电活动的变化,探究恰恰舞练习与颈椎保健操练习对缓解普通大学生颈痛的作用。研究方法:在上海体育学院内招募符合纳入条件的受试者,将其随机分为恰恰舞练习组和颈椎保健操练习组。完整完成干预实验的共有30人,恰恰舞练习组(15人)每周练习两次,每次90min;颈椎保健操练习组(15人),每周练习4天,每天两次,一次20min,干预时间各8周。通过对比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VAS评分和NDI评分、颈部左右两侧肌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束、头夹肌)的MF斜率值和标准化RMS幅值变化来评估恰恰舞练习和颈椎保健操练习对普通大学生颈痛水平和颈部肌肉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1)8周干预后恰恰舞练习组和颈椎保健操组的VAS评分均显着低于干预前,(p<0.01),两组组间VAS评分对比未见显着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NDI评分均显着低于干预前(p<0.01),组间的NDI评分比较未呈现显着差异(p>0.05)。(2)恰恰舞练习组在俯卧位负重测试中,被测6块肌肉的MF斜率值在干预后均显着增大(p<0.05);在仰卧位负重测试中,左右两侧胸锁乳突肌、右侧斜方肌上束、右侧头夹肌干预后的MF斜率值较干预前显着增大(p<0.05)。颈椎保健操组6块被测肌肉的MF斜率值在干预前后未呈现显着差异(p>0.05)。干预后俯卧位负重测试结果中,两组被测肌肉的MF斜率值组间比较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仰卧位负重测试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左右两侧的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的MF斜率值有显着差异(p<0.05)。(3)恰恰舞练习组在俯卧位负重测试中,干预后左右两侧斜方肌上束、左右两侧头夹肌RMS值均显着低于干预前(p<0.05)。在仰卧位负重测试中,干预后左右两侧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的RMS值均显着低于干预前(p<0.05)。颈椎保健操组受试者被测肌肉的RMS值在干预前后的比较中均未显示显着差异(p>0.05)。干预后在俯卧位负重测试中,两组受试者左右两侧斜方肌上束和头夹肌RMS值均呈现显着差异(p<0.05),在仰卧位负重测试中,两组受试者被测肌肉的RMS值呈现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论:(1)8周恰恰舞练习和颈椎保健操练习能达到缓解颈椎疼痛和改善颈椎功能障碍的作用。(2)8周恰恰舞练习能够缓解颈部肌肉疲劳,增强颈部肌肉抗疲劳能力,而颈椎保健操练习在此方面没有显着效果。(3)8周恰恰舞练习能够改善颈部深浅肌肉的载荷,优化颈部深浅层肌肉的激活模式,而颈椎保健操练习在此方面没有显着效果。
王骥[9](2021)在《基于改进主元分析法和多状态贝叶斯网络的化工过程故障诊断》文中提出化学工业的原料和中间产品大多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易爆等危险性质。此外,随着化学工业集成化和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各过程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更加错综复杂,有时一个局部的小故障能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及时检测出故障,准确诊断出故障的根原因、传播路径及变化趋势对化学工业是至关重要的。当前仪表系统的进步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原料”,而数据信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因此数据驱动方法逐渐成为故障诊断领域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主元分析法(Improv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IPCA)和多状态贝叶斯网络(Multi-state Bayesian Network,MBN)的混合故障诊断方法(IPCA-MBN)。故障检测阶段,利用改进主元分析法检测过程故障并利用统计量分解贡献图识别故障变量。改进主元分析法引入了约翰逊转换对过程数据进行了正态变换,很好地缓解了传统主元分析法对正态分布过程数据的苛刻要求。此外,使用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矩阵代替传统主元分析法的协方差矩阵提升了对非线性过程数据的特征提取。故障诊断阶段,由过程数据训练得到的多状态贝叶斯网络用来接收故障检测阶段识别的故障变量,然后更新网络,识别故障的传播路径和根原因,并得到以概率表示的关键过程变量的变化趋势。多状态贝叶斯网络将变量节点分为五种状态:高型故障,高型正常,正常,低型正常和低型故障。这比传统的贝叶斯网络节点的正常和故障二元分类更加细化,能更加具体地诊断故障的传播路径、根原因及变量的变化趋势。此外,在MBN的建立过程中,节点的状态划分由非参数的核密度估计法进行,节点的条件概率由最大似然估计法得到,一些过程知识难以判断的节点因果连接关系由转移熵计算辅助确定。本方法首先在一个实际的脱丙烷精馏过程上进行了探索和验证,后面又将其应用到故障诊断领域标准测试TE过程中去。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主元分析法、核主元分析法以及动态贝叶斯网络方法对比,此方法具有故障检测率高、误诊率低、计算负荷小等优点。此外,除了能诊断故障的根原因、传播路径,它还能准确诊断过程变量的变化趋势。
田斐[10](2021)在《马拉松长跑对男性跑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我国马拉松长跑参赛人数近年来呈“井喷式”增长,与之相应,跑步相关损伤非常常见,膝关节是最常损伤部位,尤其在马拉松赛事期间及赛后短期内损伤风险更高。然而马拉松引起膝关节损伤的可能原因尚不清楚,且缺乏方便可行的设备监测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变化。因此,本研究目的如下:(1)提出一款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用于膝关节步态6自由度运动学评估和膝关节本体感觉评估,并明确该系统在两方面应用中的重测信度;(2)多维度全面探讨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及恢复情况:包括1)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及其恢复情况;2)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屈伸肌不同收缩速度、不同收缩方式肌力的影响及其恢复情况;3)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步行和跑步6自由度运动学的影响及其恢复情况;4)马拉松长跑对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肌肉激活功能的影响及其恢复情况。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开展三个实验,完成五个研究。研究一,为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重测信度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新方法在膝关节步态6自由度运动学评估中的重测信度研究,纳入10名健康青年,每名受试者完成6次测试(2名测试者×3个不同天),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测量标准误差(SEM)和Bland-Altman(B-A)法评估该新方法在测试者内部(不同天之间)和测试者之间的重测信度;实验二,新方法在膝关节主动位置觉评估中的重测信度及与人工测量的对比研究,纳入21名健康青年,每名受试者完成4次测试(2次测试×2种方法),评估并比较新方法和人工测量法在膝关节主动位置觉评估中的重测信度。实验三,完成四个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共收回298份)纳入跑步经验相近,且确定参加2018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的男性跑者21名,分别在马拉松跑前48h内(T0)、马拉松跑后当天(T1)和马拉松跑后一周(T2)完成以下四个内容的生物力学特征测试:膝关节本体感觉(包括运动觉、被动位置觉和主动位置觉),膝关节屈伸肌肌力(包括等速向心60°/s、120°/s、240°/s、等速离心120°/s和等长收缩模式),膝关节步行和跑步6自由度运动学以及与运动学同步采集膝关节屈伸肌激活功能(包括股内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比较马拉松长跑前后上述四个内容的生物力学特征变化。其中,本体感觉研究中,另外纳入21名健康青年作为对照组,以判别本体感觉是否受学习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1.新型便携式系统重测信度研究:(1)膝关节6自由度运动学评估,测试者内部ICC均值为0.780.95,转动和平移SEM均值分别为1.49°2.99°和1.25mm3.89mm;测试者之间ICC均值为0.730.94,转动和平移SEM均值分别为1.07°3.33°和1.72mm4.61mm;B-A法重测一致性良好;(2)膝关节主动位置觉评估,新方法ICC为0.740.80,SEM值为0.52°0.61°;人工法ICC值为0.230.43,SEM值为0.89°2.07°,B-A法示新方法较人工法一致性更优。2.本体感觉比较:(1)运动觉:马拉松组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1);屈膝方向马拉松组内比较T0较T1显着增加(p<0.001)。(2)被动位置觉:马拉松组均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3)主动位置觉:在T1膝关节60°位置,马拉松组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1)。马拉松组内比较与对照组变化趋势一致。3.膝关节屈伸肌肌力比较:(1)峰值力矩:T1较T0显着下降(p<0.05);离心收缩较向心和等长收缩显着增加(p<0.05);膝关节伸肌峰值力矩随收缩速度减低而增加(p<0.05)。(2)峰值功率:膝关节屈肌向心240°/s,伸肌向心60°/s和120°/s T1较T0显着下降(p<0.05)。(3)总功:膝关节屈肌向心60°/s、240°/s,伸肌所有向心速度T1较T0均显着下降(p<0.05)。4.膝关节步态运动学比较:步行和跑步运动学曲线呈一致性变化,(1)步行:支撑早中期和摆动中末期T1较T0膝关节屈曲显着减小(p<0.05);足触地期和摆动末期T1较T0膝内旋显着减小(p<0.05);支撑末期和摆动末期T1较T0前移显着减小(p<0.05);内外平移范围T1较T0显着减小(p<0.05);摆动中末期T2较T0近远平移显着减小(p<0.05)。(2)跑步:支撑中期和摆动中末期T1较T0膝关节屈曲显着减小(p<0.05);内外平移范围T1较T0显着减小(p<0.05);支撑中期和摆动中期T2较T0近远平移显着减小(p<0.05)。5.膝关节屈伸肌激活功能比较:步行和跑步步态肌电包络线呈一致性变化,(1)步态肌电幅值比较,所有膝伸肌足触地期和摆动末期T0较T2均显着下降(p<0.05);股二头肌和半腱肌摆动末期,腓肠肌内、外侧头支撑中期T0较T2均显着下降(p<0.05)。(2)MVC测试RMS值比较,膝关节屈伸肌T0较T2均显着下降(p<0.001),除了股内侧肌和腓肠肌外侧头外,其余肌肉T1较T2均显着下降(p<0.05)。(3)中值频率比较,步行腓肠肌内侧头,跑步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腓肠肌内侧头T0较T1显着减低(p<0.05);(4)共激活比值比较,跑步伸展-屈曲方向,T2较T1显着减小(p<0.05),即共收缩程度更高。研究结论:1.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用于膝关节步态6自由度运动学评估,测试者内部重测信度良好;用于膝关节主动位置觉评估,重测信度良好,优于人工测量法。2.马拉松跑后本体感觉功能较跑前未见显着减退,其中运动觉较跑前敏感性增加,考虑与中枢调节机制有关。马拉松组较对照组运动觉和被动位置觉显着减低,考虑与累积负荷有关。3.马拉松跑后膝关节屈伸肌在各个速度及收缩方式下峰值力矩、峰值功率及总功均呈下降改变,可能潜在增加膝关节损伤风险,跑后一周部分或完全恢复。4.马拉松跑后膝关节步态支撑相屈曲角度减小,可能潜在增加关节损伤风险,其余自由度基本呈减小变化考虑与各自由度的耦合作用及机体的适应调节策略有关。5.膝关节屈伸肌激活功能在马拉松跑前最低,跑后当天次之,跑后一周最高,提示马拉松跑后可能存在神经调节策略及时间恢复作用,使跑后较跑前未见减低。
二、标准化前后主要参数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准化前后主要参数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运动物体图像识别与压缩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图像识别研究现状 |
1.2.2 图像压缩研究现状 |
1.2.3 高速运动物体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内容和结构 |
2 高速运动物体图像识别方法 |
2.1 高速运动物体图像特征分析 |
2.2 图像识别过程 |
2.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 |
2.3.1 卷积神经网络基本结构 |
2.3.2 卷积神经网络参数训练 |
2.3.3 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流程 |
2.4 卷积神经网络改进方法 |
2.4.1 网络结构改进 |
2.4.2 标准化和正则化 |
2.4.3 多层特征融合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速移动激光点图像识别 |
3.1 3D打印激光束特点分析 |
3.2 激光点图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3.2.1 红外图像采集装置 |
3.2.2 红外摄像头采集模块 |
3.2.3 串口数据传输模块 |
3.2.4 激光温度数据采集过程 |
3.3 激光点红外图像识别过程 |
3.3.1 激光图像识别流程 |
3.3.2 图像数据预处理 |
3.3.3 数据集制作及参数设置 |
3.3.4 CNN及改进CNN模型 |
3.3.5 模型训练及结果分析 |
3.4 激光中心点温度预测 |
3.4.1 测试集处理 |
3.4.2 预测结果及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速运动物体视频图像压缩方法 |
4.1 数据的冗余与压缩 |
4.1.1 数据的冗余类型 |
4.1.2 数据压缩分类 |
4.1.3 压缩评价指标 |
4.2 静态图像压缩 |
4.2.1 图像压缩系统构成 |
4.2.2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数据压缩 |
4.2.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图像数据压缩 |
4.3 序列图像中的运动信息处理 |
4.3.1 运动序列图像特点 |
4.3.2 高速运动物体视频分割 |
4.3.3 基于运动估计的帧间预测编码 |
4.4 高速运动视频图像压缩系统 |
4.4.1 视频图像压缩整体流程 |
4.4.2 压缩重构示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帧内和帧间编码的高速无人机视频图像压缩 |
5.1 高速无人机视频传输系统 |
5.2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无人机静态图像压缩 |
5.2.1 视频图像关键帧提取 |
5.2.2 小波神经网络图像压缩 |
5.2.3 图像重构及结果分析 |
5.3 基于帧间预测编码的无人机视频序列压缩 |
5.3.1 基于三帧差分的无人机目标分割 |
5.3.2 基于块匹配的无人机运动估计 |
5.4 无人机视频重构及结果分析 |
5.4.1 视频重构 |
5.4.2 视频压缩前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不同高度鞋跟对踝关节运动和平衡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足的解剖学特征 |
2.2 足踝运动学与步态分析 |
2.3 鞋跟高度对步行的影响 |
2.4 鞋跟高度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不同高度鞋跟行走过程的时空参数特征 |
4.2 穿着不同高度鞋跟行走时的动力学参数特征 |
4.3 不同高度鞋跟行走过程踝关节周围主要肌肉的表面肌电变化特征 |
4.4 不同高度鞋跟行走过程的静态平衡指标变化特征 |
5 分析与讨论 |
5.1 不同高度鞋跟对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
5.2 不同高度鞋跟对地面反作用力的影响 |
5.3 不同高度鞋跟对踝关节运动学的影响 |
5.4 不同高度鞋跟行走过程踝关节周围主要肌肉的表面肌电变化特征 |
5.5 不同高度鞋跟行走过程的静态平衡指标变化特征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3)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1 绪论 |
1.1 词长研究述评 |
1.1.1 多学科词长研究 |
1.1.2 词长计量研究 |
1.1.3 德语词长计量研究 |
1.1.4 现有研究评述 |
1.2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词的界定 |
2.1.2 词长分布定律 |
2.1.3 词长-词频协同定律 |
2.1.4 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 |
2.2 研究语料 |
2.2.1 德语简史 |
2.2.2 语料来源及预处理说明 |
2.2.3 语料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
2.3 计量指标与统计方法 |
2.3.1 词长测量单位 |
2.3.2 词长类型 |
2.3.3 软件与程序 |
3 德语词长测量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
3.1 测量单位对词长测量结果的影响 |
3.1.1 基于字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
3.1.2 基于字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
3.1.3 基于音节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
3.1.4 结果对比及相关性探究 |
3.2 词形变化对词汇长度的影响 |
3.2.1 基于词形形符和词目形符的测量结果 |
3.2.2 基于词形类符和词目类符的测量结果 |
3.2.3 结果对比与成因探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4 德语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共时考察 |
4.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
4.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
4.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
4.3.1 动态词长分布 |
4.3.2 静态词长分布 |
4.4 词长与词频关系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
4.5 文本内部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对比 |
4.6 小结与讨论 |
5 德语词长演化的跨文体历时考察 |
5.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
5.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
5.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结语 |
6.1 研究概述 |
6.2 研究结果 |
6.3 创新、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要术语德汉对照表 |
附录2 超长词列表(选) |
作者简历 |
(4)能谱CT定量分析及影像组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部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 CT 诊断的多因素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及病灶特征 |
2.2 影像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 |
2.3 影像学特征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3 讨论 |
3.1 概述 |
3.2 边缘缺损征病理基础及影像表现 |
3.3 增强后模糊征病理基础及影像表现 |
3.4 低密度环征病理基础及影像表现 |
3.5 不足之处及展望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和CT检查的Meta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结局指标 |
1.4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的特点 |
2.2 超声和CT在颈水平分析中诊断的准确性 |
2.3 超声和CT在基于患者的分析中诊断的准确性 |
3 讨论 |
3.1 主要结果及意义 |
3.2 优势及不足之处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光谱CT定量参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价值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淋巴结的选取及分组 |
1.3 CT扫描参数 |
1.4 图像分析与处理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及病灶特征 |
2.2 良恶性淋巴结CT形态学比较 |
2.3 良恶性淋巴结CT形态学诊断效能 |
2.4 良性淋巴结各组间能谱定量参数比较 |
2.5 良恶性淋巴结能谱定量参数比较 |
2.6 PTC中良恶性淋巴结能谱定量参数诊断性能 |
2.7 CT形态学及能谱定量参数诊断性能比较 |
3 讨论 |
3.1 能谱CT的发展及光谱CT优势 |
3.2 CT形态学诊断性能分析 |
3.3 光谱CT能谱曲线诊断性能分析 |
3.4 光谱CT碘浓度诊断性能分析 |
3.5 光谱CT有效原子序数值诊断性能分析 |
3.6 光谱CT各参数在良性淋巴结中的比较及分析 |
3.7 不足之处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CT影像组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CT扫描参数 |
1.3 原发灶一般形态学特征 |
1.4 CT征象对LN转移的判断 |
1.5 感兴趣区病灶分割及特征提取 |
1.6 特征筛选降维 |
1.7 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
1.8 统计分析 |
1.9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及病灶特征 |
2.2 临床模型构建 |
2.3 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 |
2.4 临床模型、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比较 |
2.5 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性能的可视化 |
3 讨论 |
3.1 影像组学概述 |
3.2 影像组学在甲状腺肿瘤应用中的流程 |
3.3 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分析 |
3.4 影像组学模型性能的可视化 |
3.5 不足与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CT 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全身麻醉镇痛水平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麻醉镇痛水平监测的意义 |
1.2.1 伤害性感受及镇痛水平 |
1.2.2 镇痛不足及过量的危害 |
1.3 麻醉镇痛水平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全身麻醉镇痛水平监测临床研究的标准化模型 |
1.3.2 基于脑电信号和/或肌电信号的监测指标 |
1.3.3 基于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的监测指标 |
1.3.4 基于反射通路的监测指标 |
1.3.5 存在的不足与分析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麻醉镇痛的生理学基础 |
2.1 引言 |
2.2 麻醉镇痛的临床生理学基础 |
2.2.1 全身麻醉的镇痛机制 |
2.2.2 伤害性刺激和镇痛药物对脑的影响 |
2.2.3 伤害性刺激和镇痛药物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
2.3 光电容积脉搏波的生理学基础及特性 |
2.3.1 脉搏波的产生与传播 |
2.3.2 微循环容积脉搏血流模型 |
2.3.3 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检测原理 |
2.3.4 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波形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处理与特征参数提取 |
3.1 引言 |
3.2 临床研究方案设计 |
3.2.1 研究对象的筛选标准及样本量估算 |
3.2.2 全身麻醉镇痛水平监测临床研究的标准化模型建立及信号采集 |
3.3 光电容积脉搏波预处理及特征点检测 |
3.3.1 小波去噪 |
3.3.2 波峰波谷检测 |
3.3.3 基线漂移去除 |
3.4 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参数的提取 |
3.4.1 时域特征参数 |
3.4.2 频域特征参数 |
3.4.3 非线性特征参数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参数的优化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人口统计学特征 |
4.3 特征参数的统计学分析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非参数检验 |
4.3.3 混淆矩阵及ROC曲线 |
4.3.4 预测概率 |
4.4 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参数的优化 |
4.4.1 标准化处理 |
4.4.2 表征值选择 |
4.5 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参数的分析 |
4.5.1 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
4.5.2 伤害性刺激对特征参数的影响 |
4.5.3 镇痛药物浓度对特征参数的影响 |
4.5.4 特征参数表征镇痛水平的能力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麻醉镇痛水平监测模型 |
5.1 引言 |
5.2 镇痛水平监测模型构建方法的分析 |
5.3 基于逐步回归的镇痛水平监测模型 |
5.3.1 逐步回归法 |
5.3.2 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5.4 基于岭回归的镇痛水平监测模型 |
5.4.1 岭回归 |
5.4.2 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5.5 基于岭回归—随机森林的镇痛水平监测模型 |
5.5.1 随机森林 |
5.5.2 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建立 |
5.6 三种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性能评估及比较 |
5.6.1 模型性能的评估方法 |
5.6.2 模型性能的比较 |
5.7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岭回归—随机森林的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验证 |
6.1 引言 |
6.2 麻醉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验证方案 |
6.3 麻醉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验证结果与分析 |
6.3.1 验证数据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
6.3.2 镇痛水平监测模型在喉罩置入后的应用结果 |
6.3.3 镇痛水平监测模型在喉罩置入全过程的应用结果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6)博文盆地MCM煤层气储层表征及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煤层气勘探开发 |
1.2.2 三维地质建模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含煤地层 |
2.3 储层特征 |
第三章 煤储层测井解释 |
3.1 测井、岩心资料预处理 |
3.1.1 测井曲线重采样 |
3.1.2 岩心深度归位 |
3.1.3 测井曲线标准化 |
3.2 单井岩相识别与解释 |
3.2.1 煤岩测井解释标准 |
3.2.2 单井岩相综合解释 |
第四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4.1 含煤地层划分对比 |
4.2 煤层对比划分 |
4.3 煤层厚度分布特征 |
第五章 储层地震解释 |
5.1 地震合成记录与井震标定 |
5.2 断层解释 |
5.3 构造解释 |
第六章 煤储层物性参数分析 |
6.1 含气量 |
6.2 岩心密度 |
6.3 灰分 |
6.4 湿度 |
6.5 渗透率 |
6.6 兰氏常数 |
第七章 三维地质建模 |
7.1 构造模型 |
7.1.1 断层模型 |
7.1.2 层面模型 |
7.2 储层参数模型 |
7.2.1 含气量模型 |
7.2.2 岩心密度模型 |
7.2.3 灰分与湿度模型 |
7.2.4 渗透率模型 |
7.2.5 兰氏常数模型 |
第八章 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 |
8.1 主控因素 |
8.2 有利区分布 |
8.3 预测结果验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基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的钻井参数优选模型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工智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智能钻井工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钻井参数智能优选理论及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钻井大数据体数据源及工程参数选取 |
2.1 钻井大数据体 |
2.1.1 钻井大数据采集 |
2.1.2 钻井大数据传输 |
2.1.3 钻井大数据存储 |
2.2 钻井大数据预处理 |
2.2.1 数据清洗 |
2.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2.2.3 相关性分析 |
2.3 工程参数选取 |
2.3.1 数据预处理 |
2.3.2 基于地质特征差异性的聚类模型输入参数选取 |
2.3.3 钻井机械钻速智能预测模型输入参数选取 |
第三章 基于地质特征差异性的聚类模型建立 |
3.1 K-Means聚类算法 |
3.2 基于地质特征差异性的聚类算法 |
3.2.1 测井数据排序标记转化 |
3.2.2 基于地质特征差异的K-Means聚类算法 |
3.3 模型应用与分析 |
3.3.1 模型应用 |
3.3.2 模型分析 |
第四章 钻井机械钻速智能预测模型建立 |
4.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钻井机械钻速预测模型建立 |
4.1.1 BP神经网络 |
4.1.2 BP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方法 |
4.1.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钻井机械钻速预测模型建立 |
4.2 基于BAS优化BP神经网络的钻井机械钻速预测模型建立 |
4.2.1 BAS算法 |
4.2.2 BAS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 |
4.2.3 BAS-BP钻井机械钻速预测模型建立 |
4.3 基于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钻井机械钻速预测模型建立 |
4.3.1 GA算法 |
4.3.2 G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 |
4.3.3 GA-BP钻井机械钻速预测模型建立 |
4.4 模型应用与评价 |
4.4.1 模型应用 |
4.4.2 模型评价 |
第五章 基于智能算法的钻井参数优选模型建立 |
5.1 钻井参数单目标优选模型建立 |
5.1.1 基于钻速智能预测模型的单位进尺成本模型建立 |
5.1.2 基于钻速智能预测模型的钻头机械比能模型建立 |
5.2 钻井参数多目标优选模型建立 |
5.3 钻井参数多目标优选模型求解 |
5.3.1 宽容分层序列法 |
5.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5.3.3 模型求解 |
5.4 模型应用与评价 |
5.4.1 模型应用 |
5.4.2 模型评价 |
第六章 钻井参数智能优选系统开发与测试 |
6.1 钻井参数智能优选系统设计 |
6.1.1 系统架构设计 |
6.1.2 系统开发平台 |
6.2 钻井参数智能优选系统各功能模块开发 |
6.2.1 系统管理模块 |
6.2.2 数据管理模块 |
6.2.3 参数优选模块 |
6.3 钻井参数智能优选系统测试 |
6.3.1 数据载入及预处理 |
6.3.2 基于地质特征差异性的聚类分析 |
6.3.3 钻井参数(钻压、转速)优选 |
6.3.4 优选结果输出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8)8周恰恰舞练习与颈椎保健操练习对普通大学生颈痛水平和表面肌电活动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关于颈痛肌肉机制的研究 |
2.1.1 颈部肌肉及其功能特点 |
2.1.2 颈肌疲劳导致异常神经肌肉控制 |
2.1.3 颈肌疲劳影响颈椎肌力平衡 |
2.1.4 颈肌疲劳增加椎间盘和小关节压力 |
2.1.5 颈肌疲劳破坏颈椎局部内环境稳定 |
2.2 关于颈痛防治方法的研究 |
2.2.1 医疗方法 |
2.2.2 运动干预疗法 |
2.3 关于恰恰舞的研究 |
2.3.1 恰恰舞概念 |
2.3.2 恰恰舞的国内研究现状 |
2.3.3 恰恰舞练习促进颈椎健康的机理 |
2.4 关于普通大学生颈痛的研究 |
2.4.1 大学生颈痛操作性定义 |
2.4.2 大学生颈痛概念和命名 |
2.4.3 大学生颈痛流行现状 |
2.4.4 大学生颈痛影响因素 |
2.5 颈痛及颈椎功能评估工具的选择依据 |
2.5.1 疼痛评估 |
2.5.2 颈椎功能评估 |
2.6 表面肌电信号应用于肌肉活动检测研究 |
2.6.1 表面肌电信号基础理论研究 |
2.6.2 表面肌电信号在肌肉活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测量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研究结果 |
4.1 VAS颈痛评分比较 |
4.1.1 干预前后VAS颈痛评分组间比较 |
4.1.2 干预前后VAS颈痛评分组内比较 |
4.2 NDI颈椎功能评分比较 |
4.2.1 干预前后NDI评分组间比较 |
4.2.2 干预前后NDI评分组内比较 |
4.3 MF斜率值变化情况 |
4.3.1 俯卧位负重测试MF斜率值变化情况 |
4.3.2 仰卧位负重测试MF斜率值变化情况 |
4.4 RMS值变化情况 |
4.4.1 俯卧位负重测试标准化RMS值变化情况 |
4.4.2 仰卧位负重测试标准化RMS值变化情况 |
5.分析与讨论 |
5.1 恰恰舞与颈椎保健操练习对VAS评分影响的分析 |
5.2 恰恰舞与颈椎保健操练习对NDI评分影响的分析 |
5.3 颈部肌肉表面肌电活动变化分析 |
5.3.1 恰恰舞练习对颈部肌肉MF斜率值影响分析 |
5.3.2 恰恰舞练习对颈部肌肉RMS值影响的分析 |
5.3.3 恰恰舞和颈椎保健操对颈肌表面肌电活动影响对比分析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参考文献 |
8.致谢 |
9.附件 |
(9)基于改进主元分析法和多状态贝叶斯网络的化工过程故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
1.2 化工过程故障诊断的意义 |
1.3 过程故障诊断方法综述 |
1.3.1 解析模型方法综述 |
1.3.2 基于知识的方法研究现状 |
1.3.3 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研究现状 |
1.4 混合方法综述 |
1.4.1 混合方法研究现状 |
1.4.2 贝叶斯网络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4.3 主元分析法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IPCA-MBN方法思路简介及实例介绍 |
2.1 方法思路简介 |
2.1.1 基于IPCA的故障检测和故障变量识别 |
2.1.2 基于MBN的过程变量状态预测和故障传播路径识别 |
2.2 实例介绍一——脱丙烷精馏过程 |
2.3 实例介绍二——TE过程 |
3 基于IPCA的故障检测和故障变量识别 |
3.1 约翰逊转换步骤 |
3.2 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与皮尔逊相关系数 |
3.3 IPCA建模 |
3.3.1 IPCA特征空间建模 |
3.3.2 故障检测及故障变量识别指标 |
3.3.3 IPCA算法步骤总结 |
3.4 脱丙烷精馏过程案例应用分析 |
3.4.1 约翰逊转换的参数选择 |
3.4.2 IPCA故障检测 |
3.4.3 IPCA故障变量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MBN的状态预测及故障传播路径和根原因诊断 |
4.1 贝叶斯网络 |
4.2 MBN建模方法 |
4.2.1 转移熵 |
4.2.2 化工过程变量状态分割——基于核密度估计 |
4.2.3 最大似然估计 |
4.3 MBN在脱丙烷精馏过程案例的应用分析 |
4.3.1 MBN建模 |
4.3.2 MBN变量状态预测及故障传播路径和根原因诊断 |
4.4 本章小结 |
5 TE过程案例研究 |
5.1 基于IPCA的故障检测及故障变量识别 |
5.1.1 故障检测 |
5.1.2 故障变量识别 |
5.2 基于MBN的变量状态预测及故障传播路径和根原因诊断 |
5.2.1 TE过程MBN建模 |
5.2.2 用于化工过程故障诊断的二元状态贝叶斯网络 |
5.2.3 基于MBN的变量状态预测和故障根原因及传播路径诊断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马拉松长跑对男性跑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词缩写表(Abbreviations)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假设 |
1.7 论文架构 |
1.8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马拉松长跑的定义、运动特点与疲劳 |
2.1.1 马拉松长跑的定义与运动特点 |
2.1.2 马拉松长跑与疲劳 |
2.2 膝关节的结构、运动与步态生物力学 |
2.2.1 膝关节的结构 |
2.2.2 膝关节的运动 |
2.2.3 膝关节的步态生物力学 |
2.3 马拉松长跑与膝关节损伤 |
2.3.1 马拉松长跑与膝关节损伤相关的流行病学 |
2.3.2 马拉松长跑与膝关节损伤相关的生物力学理论框架 |
2.3.3 马拉松长跑与膝关节损伤相关的影响因素 |
2.4 人体膝关节运动学分析和本体感觉功能评估的研究方法 |
2.4.1 人体膝关节运动学分析的研究方法 |
2.4.2 人体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评估的研究方法 |
2.5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
2.5.1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结构 |
2.5.2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原理 |
2.5.3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应用 |
2.6 文献小结 |
3 研究一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在步态运动学和本体感觉评估中的重测信度研究 |
3.1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在膝关节步态 6-DOF 运动学评估中的重测信度研究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结果 |
3.1.4 讨论 |
3.1.5 小结 |
3.2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在主动位置觉评估的重测信度研究及与人工测量的对比分析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结果 |
3.2.4 讨论 |
3.2.5 小结 |
4 研究二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 |
4.1 研究对象 |
4.1.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4.1.2 纳入标准 |
4.1.3 排除标准 |
4.2 研究方法 |
4.2.1 膝关节运动觉的评估方法 |
4.2.2 膝关节被动位置觉的评估方法 |
4.2.3 膝关节主动位置觉的评估方法 |
4.2.4 统计学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运动觉的变化 |
4.3.2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被动位置觉的变化 |
4.3.3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主动位置觉的变化 |
4.4 讨论 |
4.4.1 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运动觉的影响 |
4.4.2 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被动位置觉的影响 |
4.4.3 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主动位置觉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研究三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屈伸肌肌肉力学的影响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方法 |
5.2.1 实验流程 |
5.2.2 数据处理 |
5.2.3 统计学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3.1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以不同速度等速向心运动峰值力矩的变化 |
5.3.2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以不同收缩方式运动峰值力矩的变化 |
5.3.3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在等速运动中峰值功率的变化 |
5.3.4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在等速运动中总功的变化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研究四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步行和跑步6-DOF运动学的影响 |
6.1 研究对象 |
6.2 研究方法 |
6.2.1 实验流程 |
6.2.2 数据处理 |
6.2.3 统计学方法 |
6.3 研究结果 |
6.3.1 马拉松跑者的一般资料及完赛时间描述 |
6.3.2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步行6-DOF运动学的变化 |
6.3.3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跑步6-DOF运动学的变化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研究五马拉松长跑对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激活功能的影响 |
7.1 研究对象 |
7.2 研究方法 |
7.2.1 实验流程 |
7.2.2 数据处理 |
7.2.3 统计学方法 |
7.3 研究结果 |
7.3.1 马拉松长跑前后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表面肌电包络线及关键位点的变化 |
7.3.2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 MVC 测试 RMS 值、步行和跑步标准化 RMS值及净激活总和的变化 |
7.3.3 马拉松长跑前后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中值频率的变化 |
7.3.4 马拉松长跑前后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共收缩情况的变化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综合讨论与结论 |
8.1 综合讨论 |
8.2 结论 |
9 创新与展望 |
9.1 研究创新点 |
9.2 研究局限性 |
9.3 实践应用 |
9.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Ⅰ 伦理审查表 |
附录 Ⅱ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III 受试者招募调查问卷 |
附录 IV 膝关节疼痛主观评估量表 |
附录 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 |
四、标准化前后主要参数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运动物体图像识别与压缩方法研究[D]. 史启盟.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不同高度鞋跟对踝关节运动和平衡能力的影响[D]. 王宇笛. 南京体育学院, 2021(11)
- [3]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D]. 练斐. 浙江大学, 2021(08)
- [4]能谱CT定量分析及影像组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应用研究[D]. 张凤艳.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5]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全身麻醉镇痛水平监测的研究[D]. 陈婉琳. 浙江大学, 2021(01)
- [6]博文盆地MCM煤层气储层表征及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D]. 付诗雯.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7]基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的钻井参数优选模型与应用研究[D]. 屈峰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8]8周恰恰舞练习与颈椎保健操练习对普通大学生颈痛水平和表面肌电活动影响的对比研究[D]. 孙蒙.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9]基于改进主元分析法和多状态贝叶斯网络的化工过程故障诊断[D]. 王骥.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10]马拉松长跑对男性跑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D]. 田斐. 上海体育学院,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