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根农杆菌对胡萝卜及大白菜的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肖亮[1](2021)在《AP2/ERF转录因子LTF1调控菘蓝活性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是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干燥根入药即为中药板蓝根,是我国自古以来常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草药,也是我国种植面积广、市场需求量大、应用广泛的大宗中药材之一。木脂素类化合物是板蓝根主要抗病毒活性成分,含量低下是限制其深度开发和临床应用的重要原因。挖掘高效调控靶点,开展以提升菘蓝(板蓝根源植物)活性木脂素含量为目标的代谢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AP2/ERF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初生和次生代谢调控,然而对菘蓝中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菘蓝AP2/ERF转录因子家族进行基因组数据挖掘分析,共筛选得到126条AP2/ERF基因,分布于五个亚家族,其中AP2亚家族17条、DREB亚家族51条、ERF亚家族51条、RAV亚家族6条和Soloist亚家族1条,其编码的蛋白全长从134 aa到578 aa,分子量从14.5 k Da到63.9 k Da,等电点从3.95到10.75;通过序列多重比对证明ERF、DREB两个最大的亚家族基因均含有一个AP2结构域;构建菘蓝AP2/ERF家族基因系统进化树,证实同一亚家族基因进化关系更近;利用保守motif分析,证实菘蓝AP2/ERF家族基因均含有至少一个AP2结构域的保守motif基序,并且不同的亚家族基因有其特异性的保守motif基序;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有122条AP2/ERF基因定位到菘蓝7条染色体上。前期研究发现,受激素诱导的AP2/ERF转录因子LTF1(lignan biosynthesis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可能参与菘蓝木脂素合成调控,有望成为通过代谢工程手段提高活性木脂素含量的遗传操作靶标,然而其生物学功能尚未被证实。因此,我们提出科学问题:LTF1是否影响菘蓝中活性木脂素的生物合成以及如何发挥调控作用。针对这一科学问题,结合预实验结果,提出研究假说:LTF1可能通过直接结合菘蓝木脂素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启动子,激活其表达,从而影响木脂素的生物合成。本研究重点对LTF1的基本特征、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了解析。克隆了LTF1基因和其启动子,表征其基本特征,LTF1基因全长645 bp,翻译后蛋白分子量为24.2 k Da,等电点为5.31;LTF1具有一个保守的AP2结构域,属于ERF亚家族基因,其启动子含有激素响应元件等顺式作用元件,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十字花科植物同源基因的同源性较高;通过GUS染色实验和亚细胞定位实验分别证明LTF1在根中表达并且是核定位基因,符合LTF1在菘蓝根中行使转录调控功能的研究假说;首次在菘蓝中建立了CRISPR-Cas9介导LTF1基因编辑系统,基于此对LTF1进行突变失活,获得27株LTF1基因编辑毛状根系,基因编辑效率达到69.2%;对基因编辑毛状根进行表型分析及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发现木脂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DIR1、DIR2、PAL2、CAD1、PLR2和4CL2)的表达水平较于野生型显着下调,表明敲除LTF1影响了木脂素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松脂醇、落叶松脂素、开环异落叶松脂素等活性木脂素成分含量较于野生型显着降低,其中落叶松脂素含量降低至野生型含量的4.36%,表明LTF1正向调控木脂素生物合成;间苯三酚和番红O-固绿染色实验结果表明LTF1基因编辑毛状根中木质素合成受阻,提示LTF1可能影响木质素和木脂素的积累,进而影响菘蓝的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为研究LTF1的调控机制,筛选了10条木脂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其启动子序列均含有AP2/ERF转录因子特异性结合位点GCC-box,涵盖菘蓝木脂素生物合成途径上下游的8步反应,通过酵母单杂交和凝胶迁移(EMSA)实验分别验证了LTF1在体内外直接结合木脂素合成途径基因(DIR1、PAL2、PAL4、C3H、PLR2、4CL2、CAD1、CAD2、CCR2)启动子的GCC-box元件,进而通过激活上述途径基因的表达,对菘蓝木脂素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全局调控,而对于CCo AOMT3基因则不能直接结合。为了拓展对LTF1调控网络的解析,研究了已报道的菘蓝木脂素合成正调控因子WRKY34与LTF1的互作关系,酵母双杂交实验暗示二者存在体内互作,可能发挥协同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LTF1对木脂素合成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有益启示。综上,本研究对菘蓝AP2/ERF转录因子家族进行基因组数据挖掘分析,解读了其基因结构和进化特征,为后续研究该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潜在应用价值提供参考。针对前期筛选得到的潜在调控靶点LTF1,明确了其对菘蓝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正调控作用;首次建立了菘蓝CRISPR-Cas9介导基因编辑体系,为其在菘蓝基因工程育种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该技术体系在其它药用植物的应用提供了借鉴。解析了LTF1调控菘蓝活性木脂素生物合成的作用机制,为后续开展以LTF1为操作靶点的精准代谢工程,改良菘蓝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邵明成,王大鹏[2](2015)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发状根及其在植物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根农杆菌Ri质粒上T-DNA中含有的rolB基因可以通过转化侵染植株形成大量的发状根。由于通过发状根体系容易获得再生的转化植株,而且这些植株可表现出很多能稳定遗传的表型变异,因此该技术在植物科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发根农杆菌的生物学特性、Ri质粒的结构和功能、rolB基因的位点与特征、发根农杆菌诱导发状根的转化机制和方法、诱导发状根发根的影响因素、发状根除菌后植株再生及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对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发状根在植物科学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综述。
张淑丽[3](2014)在《水飞蓟发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有效成分的评价》文中认为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Gaertn,别名水飞雉、乳蓟、老鼠筋、如蓟子。为菊科水飞蓟属植物,在中药中选择干燥成熟的种子入药。原产于西欧及北非。1972年从德国引入中国,栽培成功后,因为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本研究通过不同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了利用6种发根农杆菌诱导水飞蓟产生发状根的条件,筛选出优秀的发状根体系进行增值培养,并优化了增殖培养的条件,通过PCR对转化根进行了鉴定,并使用HPLC对发状根中水飞蓟宾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本实验通过采用水飞蓟成熟种子培养无菌苗,确定了处理水飞蓟种子获得无菌苗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1025、R1、R15834、R1601、R1000、A4等6种发根农杆菌诱导水飞蓟的根段、茎段、叶片外植体产生发状根。其中,A4在对水飞蓟根段侵染4min时的致根性最好,诱导率最高,达到84.83%;当菌液浓度的OD600值达到0.5时,菌株诱导产生发状根的能力最强;植物外植体的预配养时间为36h,共培养时间为12h;诱导培养基的pH为6.50,外植体龄为10d诱导效果达到最好。此条件是本实验中诱导水飞蓟产生发状根的最佳条件。采用PCR检测鉴定方法对成功诱导出来的水飞蓟根段、叶片、茎段的发状根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A4菌株提取的DNA为阳性对照,证明了A4菌株中的T-DNA片段已整合进根段发状根的细胞基因组中,为水飞蓟发状根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依据。在水飞蓟增殖培养中,考察了不同理化因子:培养基的种类、不同碳源及其浓度、不同的pH值以及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对水飞蓟发状根生长状态以及增殖倍数的影响,对发状根的生长周期进行测定,同时优化筛选发状根的大量快速增殖的培养条件。最终确定的发状根增殖培养的条件为:剪0.15g左右水飞蓟根段诱导的发状根,接种于添加茉莉酸甲酯浓度为15μmol·L-1的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的碳源为蔗糖,其浓度为3%,液体MS的pH值为6.0,培养周期为21d。分别对诱导成功的水飞蓟发状根和自然状态生长的种子的种皮和植物根中的的水飞蓟宾成分进行提取,采用HPLC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三者的水飞蓟宾含量差异。同时对添加了茉莉酸甲酯培养的发状根中水飞蓟宾含量的测定与未添加的发状根水飞蓟宾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飞蓟种子的种皮中,水飞蓟宾质量分数为2.197%;水飞蓟根段诱导的发状根,水飞蓟宾质量分数为0.117%;而水飞蓟植物中的水飞蓟宾质量分数为0.046%。虽然水飞蓟发状根中的水飞蓟宾含量远远低于水飞蓟种子的种皮中的含量,但是为原植物中水飞蓟宾含量的2.5倍。而添加了茉莉酸甲酯进行培养获得的发状根中的水飞蓟宾含量为0.699%,不仅达到了药典中的要求,而且是未添加发状根中水飞蓟宾含量的5.97倍,可见茉莉酸甲酯对水飞蓟发状根中的水飞蓟宾的产生和富集起到了促进作用。
张海弢[4](2013)在《王不留行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王不留行黄酮苷含量的测定》文中指出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 (Neck.)Garcke的干燥成熟种子,以河北产量最大,是近年来极具研究价值的药用植物之一。利用本实验室已经活化成功的4种发根农杆菌侵染王不留行外植体,成功诱导得到王不留行叶片转化根,并考察了不同理化因子对毛状根诱导率以及生长的影响。通过筛选适合王不留行毛状根培养的条件,为王不留行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用4种发根农杆菌R15834、R1601、R1000、A4诱导王不留行产生毛状根,在共培养法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不同外植体(茎段、叶片)、4种菌株、预培养和共培养时间、侵染时间、3种外源激素、外植体的放置方式等因素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来确定诱导王不留行毛状根的最佳条件;并最终筛选出多分枝、无向地性、生长速度快的毛状根系,进一步扩大培养,建立王不留行毛状根的培养体系;用PCR对成功诱导出来的王不留行叶片转化根进行验证,证明R1601菌株中质粒DNA片段已整合进叶片转化根的基因组中,以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探讨培养基种类,接种量,碳源的浓度及种类,pH对毛状根增殖的影响,优化王不留行毛状根培养的条件。利用HPLC法分别对王不留行毛状根和种子中的王不留行黄酮苷成进行含量分析,比较两者的黄酮苷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用王不留行叶片作为外植体,超声处理6s,上表皮向下接触培养基,外植体预培养60h,共培养48h,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10min,培养基中添加0.1mg/L IBA,叶片诱导率可以达到82%。根据设计的一对rol B基因引物,从PCR检测结果看出在叶片转化根条带(423bp)出现了与基因引物相同的条带,自然状态生长的根(未转化)则没有出现与基因引物相同的条带,证明R1601菌株中质粒DNA片段已整合进叶片转化根的基因组中。将王不留行叶片诱导出的毛状根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增殖培养。研究表明,剪接0.5g左右王不留行叶片诱导的毛状根,放在液体MSo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3%,pH6.0,培养21d,生长状态和增殖倍数达到最佳。最后用HPLC法对王不留行毛状根中黄酮苷的含量进行分析,其中王不留行种子中王不留行黄酮苷质量分数为0.599%,王不留行叶片诱导的毛状根中王不留行黄酮苷质量分数为0.621%,含量略高于种子中的黄酮苷。根据得到的结果,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的含王不留行黄酮苷(C32H38019)应不少于0.40%。
任艳,李磊,崔潇,王辉,石延茂,李双铃,刘杰,袁美[5](2012)在《发根农杆菌诱导花生发根的条件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花生无菌苗的不同部位为外植体,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GIM1.141进行侵染,诱导发根,以为花生的转基因研究和花生发根提取白藜芦醇奠定基础。通过对重悬菌液乙酰丁香酮的添加、不同外植体、菌液浸泡时间以及发根培养基4种因素的研究,优化发根农杆菌的转化体系。结果表明,花生的叶片、子叶、下胚轴均能被GIM1.141诱导出发根,相同诱导条件下,各外植体的发根诱导率顺序为叶片>子叶>下胚轴;适宜的菌液浸泡时间为10min;附加乙酰丁香酮(100μmol/L),发根诱导率明显提高,花生叶片、子叶、下胚轴的最高发根诱导率分别为87.29%、75.8%、23.33%,因此,花生发根诱导的合适条件为以叶片和子叶为外植体,在添加乙酰丁香酮(100μmol/L)的菌液中浸泡10min诱导出来的发根经过除菌,能在MSB5培养基上自主生长。
韩娟[6](2012)在《雷公藤发状根的诱导》文中研究指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木质藤本,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和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癌、抗风湿、抗艾滋等多种功效。在农用活性研究方面发现其对农业害虫有明显的毒杀作用,可引起拒食反应,或抑制害虫的生长发育。近年来在医用和农用无公害新型杀虫剂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使野生雷公藤资源盲目的开采利用而急剧减少。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感染植物后,通常会产生发状根。与常规人工栽培相较,发状根生长速度快、不受季节影响、无有害物质污染,因此近年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以发根农杆菌ATCC15834和A4侵染,以期得到发状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发根农杆菌A4和ATCC15834在MS和1/2MS培养基上对雷公藤叶片愈伤组织进行侵染,得到雷公藤发状根。A4+1/2MS组合发状根的诱导率最高达80.36%,A4+MS组合的诱导率次之为72.73%,ATCC15834+MS组合诱导率最低为46.30%。发根农杆菌A4和ATCC15834均可诱导雷公藤外植体生成发状根,但雷公藤外植体对发根农杆菌A4更敏感,并且雷公藤更适宜在1/2MS培养基上生成发状根。2. HPLC分析检测显示,雷公藤发状根中内酯醇、吉碱和次碱的含量分别为39.98、1100.20和234.61μg/g DW,分别是未转化愈伤组织的22.72,3.04和16.38倍。内酯醇含量最高的是不定根,发状根次之,愈伤组织含量最低,发状根和不定根的含量均高于七年生自然根。次碱含量最高的是自然根,其次是发状根,不定根的含量最低。发状根和自然根的吉碱含量相当。3.以雷公藤发状根的生长量为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发状根固体培养条件(蔗糖浓度、大量元素含量、接种量和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雷公藤发状根固体培养的最佳条件为蔗糖浓度20g/L、大量元素4.09g/L (1650mg/L NH4NO3,1900mg/L KNO3,370mg/L MgSO4·7H2O,170mg/L KH2PO4)、接种量4g/L、pH5.5,此条件下雷公藤发状根的生长量最高达14.71g。
张悦[7](2011)在《黄秋葵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系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热带地区。黄秋葵的花、种子、根均可入药,对恶疮及痈疖有良好疗效。此外,黄秋葵富含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纤维、多糖类化合物、黄酮以及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经常食用能帮助消化、降低血脂,增强人的体力和耐力。有保护肠胃、肝脏、皮肤和粘膜,增强皮肤弹性的作用;并对胃炎、胃溃疡、肝脏等疾病均有疗效。还有增强身体耐力和强肾补虚的作用,被誉为“植物伟哥”。本文筛选出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黄秋葵诱导出毛状根。其中,黄秋葵叶片在正面放置在培养基上,侵染时间为8mmin,预培养时间为2d-3d时,毛装根的诱导率最高。诱导出的毛状根经PCR检测后,在500-750bp间出现预期条带,表明发根农杆菌的特异基因rolC成功转入黄秋葵毛状根中。证明农杆菌R1601质粒的T-DNA已经整合进黄秋葵毛状根的基因组中。经过转化的毛状根在无添加任何激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并显现出典型的毛状根特征:根毛密、分枝多且失去向地性。在增值过程中研究了不同液体培养基、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外源激素对黄秋葵毛状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液体培养基对毛状根的增值效果最好,25d后增值倍数将近26倍,低盐培养基White最差,增值倍数仅为3;蔗糖浓度为3%时增值倍数最高,符合文献报道;外源激素0.5mg/L IAA的增值倍数最高,高达48.55,为不添加外源激素培养基中毛状根生长量的1.87倍。分别提取黄秋葵毛状根中总黄酮和多糖这两种次生代谢产物,通过使用硝酸铝显色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对黄秋葵毛状根中的总黄酮和多糖进行含量测定。试验结果显示,在黄秋葵毛状根中总黄酮的含量达到16.4%,高于黄秋葵嫩果中2.796%的含量5.9倍。在对黄秋葵毛状根多糖的提取中发现其多糖含量同样高于原植物,与原植物平均多糖含量1.642%相比,在试验中获得的16.6%的含量高于原植物10.11倍。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并有除菌作用,试验中对黄秋葵毛状根提取物进行抑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秋葵毛状根中含有的总黄酮对大肠杆菌ATCC8099有明显的抑菌作用,50mg/ml的样品溶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率为86.67%,浓度为25mg/ml的样品溶液次之,但也可达到66.67%,可是12.5mg/ml的样品溶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却为0。样品溶液对金黄色葡萄菌ATCC6538的抑菌率为0。
董喜才,杜建中,王安乐,魏国英,陈朝辉[8](2011)在《乙酰丁香酮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的作用》文中提出分析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7年间大量的有关乙酰丁香酮对植物遗传转化的影响的文献,涉及范围包括乙酰丁香酮对转化对象的影响方式、对转化率大小的影响以及与其它转化方法等的协同作用等等。此文介绍了受转化对象的基因型、转化方法、加入时机、加入量以及培养基pH值等对乙酰丁香酮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得出乙酰丁香酮可提高转化频率、如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乙酰丁香酮发挥作用等结论。分析结果证明乙酰丁香酮在植物遗传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孟箭[9](2010)在《农杆菌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菜课题组提供的大白莱(Brassica pekinensis Rupr. ) 06J36、92S24、06J31为试材,采用再裂区试验研究了农杆菌浸种处理对白菜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取得如下结果:1.对三个大白菜材料在未经农杆菌处理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材料06J36的长势最好,92S24次之,06J31最弱。2.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与萌发率呈负相关,在菌液浓度为OD=0.5和OD=1.0时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与幼苗成苗率呈显着的负相关,在菌液浓度OD=2.0,浸种时间2.0 h时,三个材料的成苗率最低,分别为48%、42%和34%,均小于50%。在种子萌发率和成苗率方面材料06J36抗农杆菌胁迫的能力最强。3.通过测定种子萌发率、出苗数和播种数计算出绝对出苗率,得出三个白菜材料的农杆菌浸种的适合条件,即06J36的适合条件为浓度OD=1.0/2.0 h和OD=2.0/0.5 h~1.0 h;92S24的适合条件为OD=0.5/2.0 h,OD=1.0/1.0 h~2.0 h和OD=2.0/0.5 h~1.0 h;06J31的适合条件为浓度OD=0.5/2.0 h,OD=1.0/1.0 h~2.0 h和OD=2.0/0.5 h。4.农杆菌浸种处理对白菜幼苗生长期有一定的延迟作用。06J36在菌液浓度OD=2.0,浸种时间达到2.0 h时,其幼苗期、二叶期以及三叶期的日期分别推迟1d;92S24在菌液浓度OD=1.0,浸种时间达到2.0 h时,其幼苗期、二叶期以及三叶期的日期分别推迟1d;而06J31在菌液浓度OD=1.0,浸种时间达到1.0 h时,以及在菌液浓度OD=2.0的任何浸种时间处理下,其幼苗期、二叶期以及三叶期的日期分别推迟1d,说明材料06J36抗农杆菌菌液胁迫能力最强,92S24次之,06J31最弱。5.农杆菌浸种处理对白菜幼苗生长量有抑制作用,即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与幼苗鲜重、最大叶长和叶宽呈负相关。材料06J36对农杆菌菌液的抗胁迫能力强于材料92S24和06J31。6.农杆菌浸种处理提高了对白菜幼苗MDA的含量,即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与幼苗MDA含量呈正相关,三个材料都在菌液浓度OD=2.0,浸种时间为2.0 h时MDA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是12.448、11.829和11.213,材料06J36质膜对农杆菌菌液的抗胁迫能力强于材料92S24和06J31。7.农杆菌浸种处理降低了白菜幼苗叶绿素的含量,即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与幼苗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材料92S24在叶绿素代谢方面对抗农杆菌胁迫的能力最强。
邓婷婷,吴扬,黄建安[10](2009)在《发根农杆菌转化茶树细胞的应用前景》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发根农杆菌转化茶树的机制、感染方法以及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并阐述了毛状根在茶树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二、发根农杆菌对胡萝卜及大白菜的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根农杆菌对胡萝卜及大白菜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AP2/ERF转录因子LTF1调控菘蓝活性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菘蓝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基因组数据挖掘 |
一、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组学数据挖掘 |
二、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菘蓝LTF1 的筛选、分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一、LTF1 的筛选及分子克隆 |
二、LTF1 启动子克隆 |
三、LTF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四、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LTF1 的表达模式研究 |
一、GUS组织定位实验 |
二、LTF1 亚细胞定位实验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利用CRISPR-Cas9 技术研究LTF1 生物学功能 |
一、LTF1-CRISPR/Cas9 载体的构建 |
二、LTF1 基因编辑植株的遗传转化培养和鉴定 |
三、LTF1 基因编辑植株的表型分析 |
四、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LTF1 调控菘蓝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机制研究 |
一、酵母单杂交实验 |
二、凝胶迁移实验 |
三、LTF1与WRKY34 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四、小结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文献综述 AP2/ERF转录因子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已(将)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2)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发状根及其在植物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发根农杆菌概述 |
1.1 发根农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 Ri质粒的结构与功能 |
1.3 rolB基因的位点与特征 |
2 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发状根 |
2.1 发根农杆菌诱导发状根的转化机制和方法 |
2.2 诱导发状根发根的影响因素 |
2.3 发状根的除菌 |
2.4 转化再生植株的鉴定 |
3 发根农杆菌诱导生根的应用 |
3.1 发状根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 |
3.2 发 状 根 在 植 物 次 生 代 谢 产 物 生 产 方 面 的应用 |
3.3 发状根在植物品种改良方面的应用 |
4 结论与展望 |
(3)水飞蓟发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有效成分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1 水飞蓟的研究概况 |
1.2 水飞蓟的植物学形态 |
1.3 水飞蓟的有效成分 |
1.4 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
1.5 水飞蓟的药理作用 |
1.6 发状根培养的研究进展 |
1.7 发状根的应用 |
1.8 促进发状根中次生代谢产物产生和富集的方法 |
1.9 药用植物中发状根的研究应用 |
1.10 实验设计方案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水飞蓟发状根体系的建立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水飞蓟发状根增殖培养体系的优化 |
2.1 主要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水飞蓟发状根中水飞蓟宾的含量分析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 方法与结果 |
3.3 小结 |
结论 |
1.1 结论 |
1.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王不留行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王不留行黄酮苷含量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1 药用植物王不留行的研究概况 |
1.2 王不留行的生物学特性 |
1.3 王不留行化学成分研究 |
1.4 药理活性 |
1.5 临床应用研究 |
1.6 毛状根培养研究进展 |
1.7 毛状根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
1.8 提高毛状根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方法 |
1.9 毛状根在药用植物中的研究应用 |
1.10 研究路线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王不留行毛状根体系的建立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王不留行毛状根培养条件的优化 |
2.1 主要试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王不留行毛状根中黄酮苷的含量分析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 方法与结果 |
3.3 结果 |
结论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发根农杆菌诱导花生发根的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植物材料 |
1.1.2 供试菌种 |
1.1.3 试剂与培养基 |
1.2 方法 |
1.2.1 无菌苗的获得 |
1.2.2 发根农杆菌菌株的活化与培养 |
1.2.3 外植体转化及毛状根诱导 |
2 结果和分析 |
2.1 不同因素对叶片外植体诱导发根的影响 |
2.1.1 重悬菌液添加AS对诱导发根的影响 |
2.1.2 菌液浸泡时间对诱导发根的影响 |
2.1.3 培养基对诱导发根的影响 |
2.2 不同因素对子叶外植体诱导发根的影响 |
2.2.1 重悬菌液添加AS对诱导发根的影响 |
2.2.2 菌液浸泡时间对诱导发根的影响 |
2.2.3 培养基对诱导发根的影响 |
2.3 不同因素对下胚轴外植体诱导发根的影响 |
2.3.1 重悬菌液添加AS对诱导发根的影响 |
2.3.2 菌液浸泡时间对诱导发根的影响 |
2.3.3 培养基对诱导发根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外植体对发根诱导的影响 |
3.2 重悬菌液添加AS对诱导发根的影响 |
3.3 菌液浸泡时间对诱导发根的影响 |
3.4 不同培养基对诱导发根的影响 |
4 结论 |
(6)雷公藤发状根的诱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
1.2 植物组织、细胞和发状根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质 |
1.3 雷公藤研究进展 |
1.3.1 雷公藤资源分布情况及生物学特性 |
1.3.2 雷公藤活性成分研究 |
1.3.3 雷公藤杀虫活性研究概况 |
1.3.4 雷公藤组织、发状根培养研究进展 |
1.4 发根农杆菌Ri质粒介导药用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1.4.1 发根农杆菌生物学特性 |
1.4.2 Ri质粒的特性及致病机理 |
1.4.3 Ri质粒的转化方法 |
1.4.4 影响Ri质粒转化的因素 |
1.4.5 发状根培养物的特性及鉴定 |
1.4.6 药用植物发状根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供试菌种 |
2.1.3 化学试剂 |
2.1.4 有关培养基及所需试剂的配制 |
2.1.5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外植体的获得 |
2.2.2 菌种的保存 |
2.2.3 发根农杆菌的活化和侵染菌液的制备 |
2.2.4 外植体的转化 |
2.2.5 除菌培养 |
2.2.6 PCR检测 |
2.2.7 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
2.2.8 雷公藤发状根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雷公藤发状根的诱导 |
3.2 雷公藤发状根的鉴定 |
3.3 雷公藤发状根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
3.3.1 雷公藤内酯醇、吉碱和次碱的精密度试验 |
3.3.2 不同雷公藤材料内酯醇、吉碱和次碱含量 |
3.4 雷公藤发状根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
4.1 植物外植体的选择很重要 |
4.2 发根农杆菌对发状根的诱导有明显影响 |
4.3 培养基在发状根诱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4.4 雷公藤发状根有望成为生产有效次生代谢产物的有效途径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黄秋葵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黄秋葵的研究现状 |
1.2 植物次生代谢的研究概况 |
1.3 生物技术在次生代谢产物中的应用 |
1.4 毛状根培养的研究进展 |
1.5 提高毛状根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方法 |
1.6 实验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黄秋葵毛状根体系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黄秋葵毛状根培养条件的优化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黄秋葵毛状根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乙酰丁香酮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AS的作用原理 |
2 AS用于转化研究的进展 |
2.1 AS对根生成、苗再生等的影响 |
2.2 AS对植物转化率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AS溶液对转化的影响 |
2.4 AS与其他处理方法的协同性 |
2.5 p H值对AS作用效率的影响 |
3 乙酰丁香酮应用展望 |
(9)农杆菌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农杆菌 |
1.2.1 农杆菌的生物学特征 |
1.2.2 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的研究进展 |
1.2.3 农杆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十字花科植物逆境的研究进展 |
1.3.1 大白菜盐胁迫的研究进展 |
1.3.2 甘蓝温度胁迫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农杆菌菌株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白菜种子的预处理 |
2.2.2 农杆菌EHA105-BCA9-orf138 的制备和浸种 |
2.2.3 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对照组材料之间各性状的比较 |
3.2 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大白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3 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大白菜成苗率的影响 |
3.4 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大白菜绝对成苗率的影响 |
3.5 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大白菜拉小十字期、二叶期、三叶期时间的影响 |
3.6 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二叶期幼苗鲜重的影响 |
3.7 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二叶期幼苗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的影响 |
3.8 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二叶期幼苗MDA 含量的影响 |
3.9 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二叶期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基因型对适宜农杆菌侵染条件的影响 |
4.2 农杆菌菌液浓度和浸种时间的影响 |
4.3 农杆菌浸种对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发根农杆菌对胡萝卜及大白菜的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AP2/ERF转录因子LTF1调控菘蓝活性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机制研究[D]. 肖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发状根及其在植物科学领域中的应用[J]. 邵明成,王大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03)
- [3]水飞蓟发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有效成分的评价[D]. 张淑丽.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1)
- [4]王不留行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王不留行黄酮苷含量的测定[D]. 张海弢. 吉林农业大学, 2013(S2)
- [5]发根农杆菌诱导花生发根的条件优化[J]. 任艳,李磊,崔潇,王辉,石延茂,李双铃,刘杰,袁美. 核农学报, 2012(03)
- [6]雷公藤发状根的诱导[D]. 韩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1)
- [7]黄秋葵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 张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1(11)
- [8]乙酰丁香酮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的作用[J]. 董喜才,杜建中,王安乐,魏国英,陈朝辉.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5)
- [9]农杆菌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D]. 孟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10]发根农杆菌转化茶树细胞的应用前景[J]. 邓婷婷,吴扬,黄建安. 茶叶通讯,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