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射线和射电的暂现源(论文文献综述)
袁为民[1](2021)在《作为宇宙信使的X射线》文中研究指明60年前,里卡多·贾科尼团队用探空火箭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系以外的X射线辐射,从此打开了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个全新的窗口。与我们所熟悉的可见光天空不同,在"看不见"的X射线宇宙,明亮的发光天体涵盖了黑洞、中子星、白矮星等致密天体,星系团和星系中弥漫的大量不可见的高温气体,以及各种剧烈的灾变事件。它们代表着宇宙中最为奇特的天体和极端的物理条件,如极强引力场、极强磁场和极高温。文章重点介绍最有代表性的X射线源,包括中子星和黑洞X射线双星、超大质量黑洞和活动星系核、星系团,以及伽马暴、超新星和潮汐瓦解恒星事件等爆发天体。
俞云伟[2](2021)在《中子星研究的过往今来》文中提出中子星概念的形成既是人们对物质基本结构认识的一个自然推论,同时也是理解恒星演化的一个必然环节。自1967年通过发现射电脉冲星证实了中子星的存在以来,基于半个多世纪的多波段、多信使观测,人们已经发现了数以千记的多种类型中子星,了解了单个中子星的电磁辐射机制、中子星双星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双中子星系统的引力波辐射等等,并在多个方面为中子星的内部物质组分及其状态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做出了观测限制。
袁泳[3](2021)在《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关注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重点研究双中子星并合后,具有内平台特征的短伽马射线暴,产生并合新星的可探测性;以及提取核坍缩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引力波信号。通过对Swift观测到带有内部平台的短伽马暴X射线辐射的分析,系统地寻找了大质量中子星作为中心引擎的特征,并通过红移测量发现了5个候选短伽马暴具有这种特征。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在给定的典型参数下,考虑快中子俘获过程,大质量中子星的自转变慢能量和黑洞的磁星风能量注入可能产生并合新星的亮度,并将该亮度与现有的光学望远镜的灵敏度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部分伽马暴产生的并合新星很难被探测到,另一部分伽马暴在特定参数下可以被探测到,而且GRB 160821B已经被探测到,结果表明我们的模型和实际观测相一致。已经有人提出通过核坍缩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引力波信号,来研究超新星核内部的物理特征。然而,如何搜索和提取核坍缩超新星产生的引力波信号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利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来提取引力波信号,该方法可以将数据从高频到低频就行分解成多个分量。此外,我们将提取的信号的前六个分量相加,进行信号重构。我们将匹配分数的阈值设为0.8,在10Kpc以内的引力波事件可以确定为真实的引力波事件,我们发现可以在5 kpc内重建引力波信号,如果引力波越强,我们可以探测到的距离越远。
刘伟[4](2021)在《射电型矮新星的测光观测研究》文中提出射电型矮新星是一类具有射电辐射的矮新星系统,主要是由白矮星和充满洛希瓣的晚型主序星构成的半相接型双星。这类天体的射电辐射观测很困难,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望远镜的口径足够大,二是观测的时机恰好处在矮新星爆发的时候。矮新星中白矮星磁场较弱,从红矮星传输过来的物质会在白矮星周围形成一个吸积盘,由于物质累积和热黏不稳定性,吸积盘上的物质会快速的掉到白矮星的表面释放出引力势能使亮度上升,这种现象被称为爆发。矮新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间隔时间是不固定的。目前观测到的所有射电辐射都是在爆发的时候,射电辐射极有可能产生于爆发中的某个过程。由于射电观测资源的短缺,在光学上对射电型矮新星进行研究和提供更多的射电型矮新星候选体也十分重要,同时也为射电观测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射电型矮新星的测光数据,得到了一系列的新发现,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U Gem是轨道周期高于周期空缺的矮新星原型星,从被发现到现在积累了大量的测光数据,利用前人的观测数据和我们最新的观测总共近60年的数据发现该系统的轨道周期是长期增加的。轨道周期增长率为p=1.19(±0.23)× 10-9days/year。并且0-C图中数据存在显着的轨道周期震荡现象,研究发现周期性震荡现象可能是由于第三天体的存在或者次星的磁活动引起。2.利用美国变星者观测协会数据库(AAVSO)中的大量数据,搜集了U Gem在爆发不同的阶段的光变曲线发现在爆发的过程中掩食深度随着爆发时光度的上升而变浅,并且在爆发的时候掩食光度极小时刻会提前或延迟。多条光变曲线中都发现了准周期震荡(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这些QPO的周长一般都是几百秒,有些相干性较强,有些较弱。一般认为QPO是源于吸积盘的上的活动。3.EM Cyg是一个深食矮新星。由于在爆发时候的极小时刻会出现偏差,所以我们去除了以往数据中爆发时的极小时刻并对它重新进行轨道周期分析。研究发现该系统的轨道周期是长期增加的,增加率为户=1.66(±0.36)× 10-8 days/yr。同时在EM Cyg中发现可能存在一个偏心率为0.63,周期为26.14(±0.75)年的第三天体,该天体可能是一个K型或M型星。4.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ransiting Exoplanets Survey Satellite,TESS)对EM Cyg的28天持续观测刚好覆盖了一个完整的爆发,去除爆发轮廓后发现爆发过程中掩食的深度会逐渐变深。利用TESS观测的爆发数据进行了 0-C分析发现,在该系统中爆发时的掩食极小时刻会提前。我们首次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 EM Cyg在爆发中的QPO演化。发现该系统的光变曲线中存在两个QPO,一个是长期存在的QPO,周期约为1000s。另一个仅仅在爆发的时候才会出现,周期约为500s。同时这两个QPO具有很强的轨道相位依赖,1000s的QPO出现在于0.25和0.75相位附近,500s的QPO只出现在0.5相位附近。这两个QPO出现的相位不一样,可能来源于吸积盘上不同的部位。5.统计了矮新星SS Cyg的爆发等待时间、流量峰值、总流量以及爆发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发现这颗源的爆发周期和振幅并不符合K-P关系。SS Cyg中存在明显的两种不同的爆发,爆发机制可能也不同,具有射电辐射的爆发多处于长爆发之中。
张莹[5](2021)在《快速射电暴的统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s,简称FRBs)是一种来自宇宙空间、持续时间很短、流量密度很大的射电爆发现象。快速射电暴有非常鲜明的观测特征,它们的时标基本都在毫秒量级,但辐射亮度很高。快速射电暴的光度大约为1038-1046ergs,对应的各向同性能大约为1035-1043erg。快速射电暴的短时标以及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较差的定位能力,导致大部分快速射电暴的红移未被确认。一般用快速射电暴的色散量(DM)估算暴源的红移大小从而估算它和我们之间的距离。观测上,有的快速射电暴会出现后续爆发行为,有些快速射电暴则没有表现出这种重复行为。目前理论和观测均表明两类快速射电暴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起源,对快速射电暴的统计检验非常必要。因此,我们在文中对重复暴和非重复暴的观测参量进行了统计比较研究。第一章介绍快速射电暴的主要观测设备、发现过程和观测研究进展。第二章描述快速射电暴的若干主流理论模型。第三章展示了我们关于重复暴与非重复暴的统计检验结果,为快速射电暴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最后,我们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本方向的可能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李承奎,熊少林,宋黎明,蔡策,易祁彬,赵海升,肖硕,张镇,赵一,罗琦[6](2021)在《慧眼卫星观测高能爆发现象》文中研究说明慧眼卫星(Insight-HXMT)作为我国首个空间X射线天文台,不仅能进行宽波段、大视场的X射线扫描巡天以及定点观测,研究黑洞、中子星、磁星等致密天体的短时标光变和宽波段能谱,而且也可作为高灵敏度、宽视场的伽马射线监测器,探测伽马射线暴(GRB)、引力波高能电磁对应体(GW EM)、太阳耀发(SFL)和地球伽马闪(TGF)等高能爆发现象。
汤振凡[7](2021)在《快速射电暴和脉冲星的观测与数据处理》文中认为快速射电暴(FRB)由Lorimer等人于2007年发现。是一种在1GHz附近的,短时标(ms),高能(1039erg)天体现象。其极高的亮温度、极短的时标暗示着非常特殊的天体活动,对发展天体辐射机制,研究基本物理,以及作为宇宙学探针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从快速射电暴观测和数据处理的角度,说明如何发现新的此类信号,以及基于此的一些成果。第一章介绍脉冲星和快速射电暴的研究历程和近况。快速射电暴和脉冲星有很多关联。脉冲星的单脉冲现象同样是近年射电暂现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章先简要介绍脉冲星的众多已有成果,然后着重于脉冲星射电单脉冲现象,以及磁陀星这种特殊的中子星。第二部分则介绍了快速射电暴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着重于一些让我们对快速射电暴有认知跃进的观测现象,如重复暴、宿主星系、周期性等。在2020年,CHIME和STARE2两个阵列同时观测到了一颗河内磁陀星发出的快速射电暴。本章介绍了观测细节和理论进展。第二章介绍射电望远镜的基础概念和使用Parkes望远镜远程观测的流程。使用射电望远镜观测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概念,如波束、口面效率、等效温度、射频干扰等。Pakres望远镜是一个可以方便地进行远程观测的设备,本章以示例观测说明操作流程。第三章介绍数据处理的方法。首先是对周期信号和单脉冲信号的搜寻方法,这是脉冲星和快速射电暴研究最开始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然后讨论了如何处理Parkes望远镜超宽带接收机观测的数据。由于带宽大,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切割。最后展示了如何使用Docker虚拟技术实现方便的环境管理和部署。第四章介绍了磁陀星的后随观测。随着FRB200428的发现。磁陀星就成为了快速射电暴最有可能的物理起源。针对2020年10月SGR 1935+2154再次进入活跃期进行了后随观测。分析这些数据对其在活跃期的单脉冲活动以及周期活动给出限制。其中是对SGR 1935+2154周期辐射流量限制,低于之前MNC望远镜宣称探测到的亮度。第五章基于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对未来做一个简短的展望。主要包括搜寻系统的搭建,和脉冲星单脉冲及磁陀星射电辐射的观测。
王静宜[8](2021)在《光学暂现源AT2018cow的多波段拟合及对其起源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一代光学巡天项目(如Pan-STARRS,PTF,ASSA-SN和ZTF等)的运行,人们逐渐发现了大量未知的快速演化的光学暂现源(Fast optical transient;FOT),其中AT2018cow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源。AT2018cow相对较近的距离(60Mpc左右)使其易于被观测,从而使人们获取了丰富的多波段观测信息。它的早期光谱偏蓝,表明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峰值热光度,同时其光变曲线的演化极其快速。这些特性使它显着不同于典型的核塌缩型超新星和热核爆炸超新星,可能暗示着一种全新的天体物理起源。尽管AT 2018cow的前身星起源并不明确,但是大量的观测证据表明,AT 2018cow的中心引擎很可能是一颗中子星。本文一方面采用中子星能源模型对AT2018cow的光学辐射进行解释,表明在一个毫秒磁星的持续能量供给下,一个质量约0.02倍太阳质量的爆发抛射物的热辐射可以很好地符合光学观测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又在抛射物和环境物质发生激波作用的模型框架下,对AT2018cow的射电余辉进行了拟合,其对抛射物质量和能量的限制与光学拟合结果高度一致,充分展现了模型的自洽性和可行性。与此同时,射电余辉拟合还表明,该暂现源的环境应为星风环境。这些结果为我们理解以AT2018cow为代表的快速演化光学暂现源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首先,可能产生中子星和小质量抛射物的天体物理过程有恒星包层深度剥离的超新星爆发、双中子星的并合、双白矮星的并合以及白矮星吸积诱导塌缩等。其中后三种过程比较可能使产生的中子星具有毫秒磁星的性质。而如果同时要能够在爆发前产生星风环境的话,则说明前身星系统中很可能含有较大质量的恒星,因而白矮星的吸积诱导塌缩就成了最具可能性的起源。在这一模型框架下,毫秒磁星星风与伴星的相互作用还能有助于理解AT2018cow的硬X射线辐射特征。
俞云伟[9](2020)在《惊鸿一瞥:宇宙中那些短暂而剧烈的电磁爆发现象》文中提出1.引言当我们仰望夜空,除了星光由于地球大气的扰动而闪烁和在极幸运的情况下看到几道流星划过天际外,映入我们眼帘的星空总是那么静谧、悠远而难以察觉其变化。是的,相比于恒星和宇宙长达百万年至百亿年的漫长演变,人类的一生哪怕是整个人类的历史都显得那么的短暂,
王敏浩,高鹤,王界双,李兵,俞云伟,刘彤,戴子高[10](2020)在《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射电暴(FRB)是一类高度色散且短时标的射电爆发现象,大多数定位于高银纬地区并且光变曲线呈简单的单脉冲结构. FRB在其大致毫秒量级的持续时间内可释放出的总能量约为1038–1040erg,其发生率约为103–104Gpc-3yr-1,远高于同样条件下伽马暴(GRB)的事件率.目前已公布超过100个FRB事件,人们构建了几十个理论模型来试图解释这类现象,如双致密星并合、致密天体的坍缩、中子星与小天体的碰撞及相互作用、磁星的巨耀发以及脉冲星的巨脉冲等.但依赖单一射电波段的观测还很难对诸多模型进行辨别,而FRB的多波段辐射很有可能对其模型及爆发机制给予有效的甄别或限制,因而多波段探测对FRB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详细地归纳和整理了FRB的主要理论模型,并重点分析了各种理论预言的高能电磁辐射的情况,同时介绍了我国正在研制建设中的GECAM卫星将如何凭借其在伽马射线的全天、高灵敏度及宽能段的监测能力,对这些理论模型进行一定的筛选与验证.
二、X射线和射电的暂现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射线和射电的暂现源(论文提纲范文)
(1)作为宇宙信使的X射线(论文提纲范文)
1 来自“看不见”的宇宙的信使 |
2 天体的X射线辐射和探测 |
2.1 天体X射线辐射的产生 |
2.2 探测技术和手段 |
2.3 重要的X射线天文卫星 |
2.3.1 早期X射线卫星 |
2.3.2 近代的X射线卫星 |
2.3.3 在轨运行的X射线卫星 |
3 极端宇宙的信使 |
3.1 致密天体——X射线双星 |
3.1.1 中子星X射线双星 |
3.1.2 黑洞X射线双星 |
3.2 超大质量黑洞和活动星系核 |
3.3 宇宙X射线背景辐射 |
4 炽热宇宙的信使 |
5 动态宇宙的信使 |
6 未来展望 |
(2)中子星研究的过往今来(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子星概念的形成背景 |
2 中子星的多波段多信使发现 |
3 中子星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探索途径 |
4 结束语 |
(3)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简介 |
1.1 引力波简介 |
1.2 电磁对应体简介 |
1.2.1 伽马暴简介 |
1.2.2 千新星简介 |
1.3 引力波和伽马射线暴的联合探测与分析 |
第二章 短伽马暴中大质量磁星作为中心引擎产生并合新星的可探测性 |
2.1 双中子星并合产生多波段电磁辐射背景介绍 |
2.2 并合新星能量来源的基本模型 |
2.3 样本选择及可探测性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核坍缩超新星爆发引力波提取方法研究 |
3.1 超新星爆发产生引力波简介 |
3.2 重构方法简介 |
3.3 重构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伽马暴由磁星驱动引力波辐射的证据 |
4.1 有伽马射线波段辐射成协 |
4.2 没有伽马射线波段辐射成协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4)射电型矮新星的测光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矮新星简介 |
1.2 矮新星的形成和演化 |
1.3 矮新星的周期分布 |
1.4 矮新星的爆发和射电辐射 |
2.掩食样本的轨道周期变化研究 |
2.1 轨道周期研究方法介绍 |
2.2 射电型矮新星U Gem的观测研究 |
2.2.1 U Gem介绍 |
2.2.2 观测和中食时刻的获取 |
2.2.3 O-C分析 |
2.2.4 周期性震荡 |
2.3 射电型矮新星EM Cyg的观测研究 |
2.3.1 EM Cyg介绍 |
2.3.2 观测和数据收集 |
2.3.3 轨道周期变化分析 |
2.4 小结 |
3.射电型矮新星的光变曲线特征研究 |
3.1 U Gem的光变曲线特征研究 |
3.1.1 爆发过程中的光变特征研究 |
3.1.2 U Gem的 QPO研究 |
3.2 EM Cyg的光变曲线特征研究 |
3.2.1 爆发过程中的光变特征研究 |
3.2.2 QPO研究 |
3.3 SS Cyg的爆发特征统计研究 |
3.4 讨论和小结 |
4.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快速射电暴的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射电望远镜 |
1.1.1 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
1.1.1.1 64m帕克斯射电望远镜 |
1.1.1.2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
1.1.1.3 绿岸望远镜 |
1.1.1.4 500m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
1.1.2 阵列射电望远镜 |
1.1.2.1 甚大干涉阵 |
1.1.2.2 平方公里阵列 |
1.1.2.3 低频微波阵列 |
1.1.2.4 CHIME/FRB望远镜 |
1.2 快速射电暴的发现 |
1.3 快速射电暴的主要观测性质 |
1.3.1 色散量 |
1.3.2 红移 |
1.3.3 时标与脉冲形状 |
1.3.4 偏振与旋转测量 |
1.3.5 光度与能量 |
1.3.6 亮温度 |
1.3.7 流量 |
1.3.8 寄主星系 |
1.3.9 周期 |
1.3.10 多波段对应体 |
1.4 快速射电暴的分类 |
1.4.1 非重复快速射电暴 |
1.4.2 重复快速射电暴 |
第2章 快速射电暴的理论模型 |
2.1 非重复暴的理论模型 |
2.1.1 双中子星并合 |
2.1.2 中子星与小行星碰撞 |
2.1.3 超大质量中子星塌缩 |
2.2 重复暴的理论模型 |
2.2.1 磁星的巨耀发簇 |
2.2.2 双中子星并合前的相互作用 |
2.2.3 脉冲星穿越小行星带 |
第3章 快速射电暴的统计性质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样本选择 |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3.1 脉冲宽度的分布 |
3.3.2 频率对脉冲宽度分布的影响 |
3.3.3 峰值流量密度与流量关系 |
3.3.4 红移与峰值流量密度关系 |
3.3.5 等待时间分布 |
3.3.6 等待时间与脉冲宽度的关系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慧眼卫星观测高能爆发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 慧眼观测伽马暴 |
2. 慧眼观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 |
3. 慧眼观测快速射电暴的高能辐射和磁星爆发 |
4. 慧眼观测太阳耀发 |
5. 慧眼探测地球伽马闪 |
6. 总结与展望 |
(7)快速射电暴和脉冲星的观测与数据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脉冲星和快速射电暴 |
1.1 脉冲星 |
1.1.1 脉冲星的发现 |
1.1.2 脉冲星基础 |
1.1.3 脉冲星射电单脉冲 |
1.1.4 磁陀星 |
1.2 快速射电暴 |
1.2.1 快速射电暴的发现 |
1.2.2 快速射电暴的特征 |
1.2.3 快速射电暴的进展 |
第2章 观测 |
2.1 Parkes望远镜 |
2.2 UWL接收机 |
2.3 远程观测 |
第3章 数据处理 |
3.1 周期搜寻 |
3.2 单脉冲搜寻 |
3.3 宽波段数据处理 |
3.4 基于Docker的环境部署 |
第4章 SGR后随观测 |
4.1 SGR 1935+2154 |
4.1.1 间歇脉冲 |
4.1.2 再次活跃 |
4.2 观测 |
4.3 数据处理 |
4.3.1 程序测试 |
4.3.2 搜寻 |
4.4 流量限制 |
第5章 展望 |
5.1 THIS项目 |
5.1.1 搭建规划 |
5.2 脉冲星单脉冲研究 |
5.3 磁陀星射电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光学暂现源AT2018cow的多波段拟合及对其起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宇宙暂现源现象简介 |
1.1.1 光学暂现源 |
1.1.2 高能暂现源 |
1.1.3 射电暂现源 |
1.2 超新星巡天 |
1.3 快速演化的蓝色光学暂现源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AT2018cow的观测数据与建模分析 |
2.1 AT2018cow的发现和主要观测特征 |
2.2 光学辐射的建模 |
2.3 几种可能的前身星 |
第三章 AT2018cow后随射电观测对模型的检验 |
3.1 AT2018cow射电观测特性 |
3.2 余辉观测数据的拟合 |
3.3 射电数据拟合结果的讨论 |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快速射电暴观测特征 |
2 FRB高能辐射对应体研究现状 |
3 FRB理论模型 |
3.1 双致密星的并合与相互作用 |
3.2 致密星的坍缩过程 |
3.3 磁星模型 |
3.4 其他的理论模型 |
4 GECAM对FRB高能辐射的研究前景 |
5 总结 |
补充材料 |
四、X射线和射电的暂现源(论文参考文献)
- [1]作为宇宙信使的X射线[J]. 袁为民. 物理, 2021(08)
- [2]中子星研究的过往今来[J]. 俞云伟. 物理, 2021(06)
- [3]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的研究[D]. 袁泳. 广西大学, 2021(12)
- [4]射电型矮新星的测光观测研究[D]. 刘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5]快速射电暴的统计研究[D]. 张莹.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6]慧眼卫星观测高能爆发现象[J]. 李承奎,熊少林,宋黎明,蔡策,易祁彬,赵海升,肖硕,张镇,赵一,罗琦. 现代物理知识, 2021(02)
- [7]快速射电暴和脉冲星的观测与数据处理[D]. 汤振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8]光学暂现源AT2018cow的多波段拟合及对其起源的研究[D]. 王静宜.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9]惊鸿一瞥:宇宙中那些短暂而剧烈的电磁爆发现象[J]. 俞云伟. 现代物理知识, 2020(05)
- [10]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的相关研究[J]. 王敏浩,高鹤,王界双,李兵,俞云伟,刘彤,戴子高.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