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势大好,乘胜前进(论文文献综述)
王方钊[1](2021)在《乾隆藏事诗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疆域不断扩大,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盛况空前,藏区的自然景色、民族风俗、政治历史成为诸多文人笔下新的创作题材,出现了大量的藏事诗。这是一类以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物等自然、人文素材,或以发生在藏地的相关事件为内容而创作的诗歌,整体上属于中国古代边塞诗的范畴。藏事诗的创作者几乎是被派往藏区任职、公干的朝廷官员,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出祖国边疆的壮丽风光。但其中有一位从未到过西藏,却依然留下了大量的藏事诗,他就是乾隆皇帝。这位中国历史上享寿最高、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帝王,不仅通过其毕生兢兢业业、朝乾夕惕的努力,成就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康乾盛世,而且在文学、艺术上同样有着非凡的造诣。在乾隆一生留下的四万余首诗歌中,通过笔者的梳理,其中藏事诗共计403首。本文以乾隆藏事诗为基础,结合《清实录》《清史稿》以及乾隆朝奏章等历史文献材料,对其藏事诗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望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乾隆藏事诗的内容,探究乾隆创作中的情感与心态,以及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在藏事诗这种新的边塞诗歌类型中所具有的价值。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二章从内容上对乾隆的藏事诗进行分类梳理。这些诗歌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章是关于军事方面的诗歌。这些诗歌记载了乾隆在位期间发生于西藏和川西藏区的四次重大军事行动,分别是:第一次征讨金川(公元1747年-1749年),第二次征讨金川(公元1771年-1776年),第一次驱逐廓尔喀侵藏(公元1788年),第二次驱逐廓尔喀侵藏(公元1791年-1792年)。乾隆以收到的奏章和前线奏报为材料进行创作,对这四次征战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了细致描绘并展现出自己在指挥军事行动期间的心曲。第二章是关于政治方面的诗歌。一是关于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叛乱事件。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在此事件中为平叛而牺牲,《双忠祠》生动还原事件经过,歌颂了二人的忠勇事迹,也是乾隆唯一一首与此事件相关的长诗。事件平定后,清廷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十三条》,废除“藏王制”,提高了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的权力和地位,强化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暂时保证了西藏几十年的和平稳定的局面。二是关于六世班禅进京祝贺乾隆七十大寿之事。公元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华丹益希进京朝觐,祝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辰。这次北京之行,不仅促进汉藏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是一次政治上盛会,清政府借此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管辖和治理。三是反映在金川地区设兵屯田,以及在西藏颁定《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为当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诗歌。第三章分析乾隆藏事诗的艺术特色。首先,乾隆日常处理公文之余,用诗歌记录藏地所发生的、与藏地紧密相关的的重大事件,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事件的描述,体现出日记性与片段性的特点。日记性集中于对日常生活与事件的真实记录,反映了乾隆藏事诗的广度;片段性是截取事件的某一片段进行点染,或是浓墨重彩地给予描绘与突显,体现出的是其诗歌的深度。诗题、诗序、注释等,则为乾隆的藏事诗在叙事层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其次,乾隆藏事诗继承了“缘事而发,即事抒情”的传统,一事一情或一事多情;同时,乾隆的藏事诗,是其一生治藏、稳藏、保藏,处理藏地事务的记录,两征金川与两驱廓尔喀这四次军事行动,纵跨乾隆青年末期、中老年与老年三个阶段,从而展现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心态差异,形成独特的情感表达。第三,与《清史稿》《清实录》中不带情感、冰冷的记叙风格,将乾隆塑造成为一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理性而非感性的存在不同,乾隆通过藏事诗,在其中塑造出夕惕若厉的帝王与雅好诗书的文人两种形象。第四章对乾隆藏事诗进行思考与总结,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其诗歌的价值。第一是史料文献价值。无论是其藏事诗歌本身,或是其中的序言、注释,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材料。同时,诗句本身以及诗歌中的注释也为印证某些历史事件,尤其是对历史上存在疑点、众说纷纭的事件,或是其他史籍上的相关记载,提供了佐证材料,具有“以诗证史”的作用和价值。第二是政治价值。设兵屯田、废除“藏王制”、实行金瓶掣签、颁布治藏章程条例,不断提高驻藏大臣的权力与职责,加强清朝政府对藏区的治理,为新时期中国治理西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是文学价值。乾隆的诗歌虽然历来评价不高,但仔细研读其藏事诗,在使用典故、韵律、对仗等作诗技巧方面,灵活自如,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不应当被视作“不入流”之作而被淹没。本文认为乾隆的藏事诗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表现出对国家事务的关心与担忧,既有愤怒与哀叹,也充满信心与喜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又秉承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创作要求,在艺术修辞中显示了自己驾驭诗歌技巧之纯熟、工稳。四是军事价值。乾隆的藏事诗中,反映出他对战争全局的了解与把控,以及个人的军事素养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视。
关伟[2](2017)在《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晋绥军作为一支军阀武装,在民国存在达38年之久,其兴衰荣辱历程主要是以下几方面要素之互动关系:地盘、经济能力、统率之才能、将领的忠诚、兵源的稳定、士兵的训练、武器装备及后勤补给、官兵战略战术素养以及如何应对外部之挑战等方面。对于以上诸要素在晋绥军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考察与分析,进而深入理解晋绥军何以能够在民国时期长期存在。抗战时期晋绥军与日军作战过程中损失惨重,“晋西事变”的发生使得晋绥军进一步削弱,在此情形之下晋绥军的凝聚力不降反升,其原因是阎锡山在晋绥军中成立了“铁军组织”与“民族革命同志会”这两大组织,加强了对于晋绥军的统驭。解放战争期间晋绥军是诸军阀部队中少见的与解放军顽抗到底进行激烈巷战的部队,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五百完人”,究其根源在于“铁军组织”在晋绥军中已深入于部队之班级,“铁军基干”的培养及训练加强了晋绥军的内聚力。第一章:阐述晋军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统率权之争夺。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危机,不得不依靠地方督抚大员以维护自身的统治,由此中央的集权制逐步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下移,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二元权力结构,满族与汉族的权力之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由此而加剧,最终为民初军阀政治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辛亥革命时期太原起义的爆发,则为晋军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契机。1911-1917年,是晋军的建立与形成时期,最高统帅地位的权力之争是此时段事关晋军日后发展趋势的最主要关节点。最终,留学日本的军人阎锡山利用灵活巧妙的政治手腕相继将对其晋绥军统帅地位产生威胁的实力派人物铲除,掌握了山西的军政大权,这为晋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分析1917-1928年晋军如何巩固并扩张其军事实力及势力范围。晋军如何解决饷源、将官培养、士兵招募及训练等问题以及阎锡山如何应对军阀混战之时局,是此阶段晋绥军所遇到的主要发展瓶颈。阎锡山在军阀混战的过程中“保持中立”,但是亦伺机谋利,相继采取了拥段反直,联冯拥段倒直,联直、奉反冯和和联蒋讨奉的策略,不断的巩固和扩大了晋军的势力范围。晋绥军的军费一般由本省垫支自筹解决,同时有部分国家协款;军费来源主要是扣留中央税,增收苛捐杂税以及增发省钞等办法筹措。在将领培养及任用方面,逐步形成了以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的格局。晋军的训练主要分为陆军教育的实施、军纪的训练和军事技术的训练三个部分,其训练程度超过了一般军阀的水平。在战略与战术方面,晋军则主要学习德国和日本,战略上注重防守和修筑坚固工事,战术上重视手掷弹与火炮的运用。晋绥军的武器装备有购买和制造两条途径,其武器装备多由日本购买。除了购买的途径外,阎锡山在山西发展了独立的军事工业。第三章:叙述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由盛而衰的历程,考察晋绥军的编遣过程及中原大战后晋绥军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军费开支问题。北伐结束后,民国的政权与军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编遣会议成为了新的军阀混战的“导火索”。在中原大战前阎锡山相继采取了联冯反蒋、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二次联冯反蒋的策略,晋绥军及西北军与中央军展开了混战,最终阎冯联军归于失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对于晋绥军进行编遣。由于晋绥军将领的内部冲突和矛盾不断,导致了编遣过程一波三折,最终晋绥军重要将领商震率兵脱离晋绥军体系。晋绥军的编遣费用也是此时颇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围绕编遣费用晋绥军将领多次与张学良协商沟通,最终在各方努力下才初步解决。此阶段,晋绥军的军事工业也由趋于衰落,张学良对于太原兵工厂亦实施了编遣,1931年阎锡山重掌山西军政大权后军工业才开始复兴。第四章:分析抗战时期晋绥军在遭遇重大损失后如何继续生存与发展。阎锡山如何处理与日本、蒋介石中央政府及中共的关系,阎统区缩小后如何维持晋绥军的军政开支,如何扭转晋绥军将领离析的趋势以及如何补充新兵等问题是晋绥军此阶段面临的关系其生死存亡的问题。阎锡山的“抗日要准备和日,拥蒋要准备拒蒋,联共又要准备反共”的策略为晋绥军赢得了有限的政治发展空间。晋绥军的军饷除了由中央拨给部分外,主要依靠阎锡山通过实施合理负担、整顿银行、实行兵农合一和克难运动等举措解决财政困难。第二战区监部及其所下属的各机构对于晋绥军的武器装备、粮食补给、交通运输补给、医疗卫生及通讯器材补给等方面给予了援助。抗战中期,阎锡山为了克服“晋西事变”导致的军心涣散的现象,成立了“铁军”组织扭转了这一颓势。晋绥军在士兵补充方面,采取了征兵制与募兵制,并将以往依靠政权补充兵员的方法,转变为依靠政治动员等方法补充士兵。抗战后期,阎锡山在晋西地区实施兵农合一政策以补充兵员和粮饷。晋绥军的士兵训练主要分为政治训练、精神训练、学科训练及术科训练等方面,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五章:考察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军的覆灭及官兵凝聚力较强的原因。抗战胜利后,晋绥军通过收编伪军,留用日军以及整编晋绥军进一步扩充了晋绥军的实力。为了保证足够的兵员,阎锡山在其统治区内推行了“兵农合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给阎锡山提供了大量的兵员,也给山西民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为了进一步提升晋绥军的凝聚力,阎锡山在晋绥军的士兵中继续深入发展铁军组织——“铁军基干”,士兵之间形成了相互监视的恐怖氛围,内聚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强。在与解放军的作战过程中,阎锡山的统治区域日益缩小,此时后勤补给状况对于晋绥军的存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战区总监部及其下属的各分监部等机构对于晋绥军进行了相应的补给,使得晋绥军得以在“苟延残喘”,继续与解放军顽抗到底。晋绥军与解放军作战屡战屡败的现实,使得阎锡山不得不思考晋绥军战略及战术的不足之处,并做出相应的改进以应对危局,但最终由于军阀政治为历史潮流所不允,晋绥军随着阎锡山的军阀政权而走向了历史的终结。
罗奥[3](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喻频莲[4](2016)在《“两报一刊”评论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特殊年代的一种非常规媒体现象,“两报一刊”评论极具个案研究的价值,是当代新闻史研究不可绕过的一个对象,是修当代新闻史尤其是“文革”新闻史的客观需要。而在当代新闻史研究中,“文革”新闻史为敏感地带,研究亦为薄弱地带,以“两报一刊”评论为对象的本体研究,至今尚付阙如。本研究走出的这一小步,旨在突破盲点,而完整准确地呈现“两报一刊”评论这份历史遗产,尚任重道远。本研究重点有二:一是通过考察在“领袖——媒体——民众”的政治控制模式下,“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面貌及其宣传运作的动态过程,还原“两报一刊”评论的真实历史面目;二是通过梳理舆论权威主体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再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变化轨迹,厘清“两报一刊”评论从形成到终结的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本研究正论部分共有五章,研究思路总体上遵循纵的历史发展观,即依循“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展开,第一章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渊源,即舆论权威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的演化过程;第二、三、四章是对特殊历史时空下的“两报一刊”评论的本体研究;第五章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终结,即舆论权威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的演化过程。第一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形成主要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前身“一报-刊”评论在特殊历史情境中,应形势所需演变为“两报一刊”评论的过程。第二章“两报一刊”评论的生存基础主要就更集中化的宣传体制、更权力化的新闻媒体两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两报一刊”评论的生存基础本质上是一个更一律的舆论环境。第三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内容从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议题分析入手,厘清“两报一刊”评论宣传内容共时性存在的内部逻辑以及历时性流变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报一刊”评论背离实际的表达的虚伪性,及其顺应新的客观现实的表达流变。第四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路径主要从新闻媒体宣传路径、组织化宣传路径两方面就“两报一刊”评论宣传路径的特殊性展开分析,并通过考察具体议题沿着这两条路径展开宣传的概况,以窥全貌。第五章“两报一刊”评论的终结考察了困于表达僵局的“两报一刊”评论舆论威权渐渐折损,被新的舆论权威“特约评论员”文章取代的退场过程。通过以上五章分析,本研究最后结论是:从甚嚣尘上的喧哗到止于无力的静默,“两报一刊”评论有着其内在的历史逻辑性。具体说来是:“两报一刊”评论诞生伊始,即建立起了超越文本的舆论威权的符号价值,在“领袖——媒体——民众”的政治控制模式中,“两报一刊”评论被赋予了宣达“最新指示”的政治权力,具有无上的威权,作为重要的权力角色,参与到政治权力的运作中。凭借举国权威媒体的齐声呐喊和如毛细血管般延伸到每一个单位的组织化宣传网络,“两报一刊”评论将领袖的政治意志传达到每一个民众。提出和论证“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一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成为“两报一刊”评论的重要政治任务。随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实践越来越难以继续,意识形态与实践的严重背离,使以维护“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己任的“两报一刊”评论逐渐陷入到表达的困境。新的舆论权威“特约评论员”文章横空出世,名声鹊起,承担起新的“改革”意识形态的启蒙任务,“两报一刊”评论权威折损,最终失守,退出政治的舞台,淡出民众的日常生活。其终结,正如其出场一样,都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郭海燕[5](2015)在《粹红(第一部)——陈毅粟裕铁血诗情录》文中研究表明第一节南昌风雷震大地一一九二六年的前夜,华夏大地国无宁日:在西方列强环伺下,接替晚清政府的北洋军阀统治已近崩溃,全国大小军阀彼此混战,野荒民散。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开始首度合作。在苏联帮助下,国民党组建以蒋介石为校长的黄埔军校——风起于青苹之末,这所以"亲爱精诚"为校训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从此为中国革命培养、输送着大批军
王鹏[6](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提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刘兆轩[7](2014)在《明版《英烈传》校笺》文中研究指明明代小说《英烈传》,就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六十回本,属于早期文本,现存《皇明开运英武传》、《皇明英烈传》、《英烈志传》三种明代刻本;一为八十回本,今存明刻本《云合奇踪》,明代以后的《英烈传》刻本均为此本翻刻。目前关于六十回本《英烈传》的研究,包括点校整理及其内部各个版本之间的关系、六十回本与八十回本之间的演变等问题,依然存在相当大的空白,有待整理和研究。而针对《英烈传》的早期成书及之后的演变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可靠文本校对的基础之上,通过细致比勘,包括同一系统内部之间的文字校对,以及六十回本与八十回本两种系统之间的比较研究,方可得出客观可信的结论。而这一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有相关成果问世。本文主要通过点校整理,分析其内部各个版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六十回本与八十回本之间的演变等问题,并按照文本内容,综合比较六十回本和八十回本两种系统。由此不仅提供出一个相对较好的六十回本《英烈传》的整理本,同时通过整理研究,还可以了解《英烈传》一书早期的成书过程,厘清六十回本和八十回本两种系统之间的演变关系,对探讨《英烈传》的作者问题也不无帮助。
莫伸[8](2012)在《一号文件(节选)》文中研究表明楔子激动人心的一幕198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这一年的国庆游行,以极其鲜明的特色镌刻进我的记忆。在此之前,所有的国庆游行都依循固定的标准,着装一律,动作统一。而1984年的国庆游行却耳目一新。尤其是大学生的游行队伍,着装并不统一,步伐也不整齐。他们没有按照千篇一律的模式手举鲜花,高呼万岁,走得洒脱而随意——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当经过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畔时,几位大学生突然将一幅事先准备好的横幅高高地拉开,面向着天安门城楼的观赏台上尽情展示。一刹那间,全中国人民都看见
邓贤[9](2012)在《父亲的一九四二》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黑色的翅膀1一九三九年六月的一天,也就是着名的"五三"、"五四"大轰炸过后不久,"火炉"重庆酷暑难耐。午后父亲偷偷约了几个男同学下长江游泳。他们在美国教会创办的博学初中念一年级,身穿斜纹咔叽布的短袖校服,胸前一排闪亮的铜纽扣,显得优越感十足。这天没有空袭,城市恢复了喧嚣而忙碌的生机。他们来到窍角沱的一处江湾。这里沙滩平坦,水流舒缓,一块巨石正好可以挡住路人的视线。几个人转到巨石下面时,却见有个少年正准备下水。他跟他们年纪相仿,穿一件蓝布对襟衫,粗布短
忽培元[10](2012)在《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序曲踏遍青山,两位开国老部长国庆观礼重逢,天安门上欣然回望旭日初升……1995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六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首都北京华灯齐放,人们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天安门广场张灯结彩。八点多钟,江泽民、李鹏等中国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各届代表和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观赏节日焰火。在这举国同庆,万众同乐,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的新中国
二、形势大好,乘胜前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形势大好,乘胜前进(论文提纲范文)
(1)乾隆藏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清代藏事诗创作概况 |
1.1.2 盛世帝王:乾隆的文治武功 |
1.1.3 乾隆治理藏地概况 |
1.1.4 乾隆藏事诗创作概况 |
1.2 研究意义、目的与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方法 |
1.3 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乾隆藏事诗中的战争 |
1.1 老师糜饷无奈纳降:初征金川相关诗歌 |
1.1.1 土司间矛盾激化,乾隆决定出兵 |
1.1.2 误用主帅,损兵折将 |
1.1.3 再用傅恒,纳降金川 |
1.2 土司构衅再定金川—:再定金川相关诗歌 |
1.2.1 错用温福,损兵折将 |
1.2.2 倚仗阿桂,雪愤申威 |
1.3 紧急调兵兵不血刃:第一次驱廓保藏诗歌 |
1.3.1 军报突至,紧急调兵 |
1.3.2 洞悉缘由,廓喀初降 |
1.4 再度调兵誓死卫国:第二次驱廓保藏诗歌 |
1.4.1 再闻军报,派军出征 |
1.4.2 势如破竹,廓喀投降 |
第二章 乾隆藏事诗中的政治 |
2.1 郡王谋逆赤子忠心: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相关诗歌 |
2.2 “佛子”西来友好交往:六世班禅觐见乾隆相关诗歌 |
2.2.1 六世班禅的诞生与坐床 |
2.2.2 六世班禅觐见乾隆始末 |
2.3 设兵屯田修法订约:乾隆治藏相关诗歌 |
2.3.1 设兵屯田,促进川西藏区的安定与繁荣 |
2.3.2 修法订约,竭力维护西藏稳定 |
第三章 乾隆藏事诗的叙事与抒情 |
3.1 日记性与片段性:乾隆藏事诗的叙事 |
3.1.1 日记性与片段性 |
3.1.2 诗题 |
3.1.3 诗序 |
3.1.4 注释 |
3.2 缘事而发与即事抒情:乾隆藏事诗的情感表达 |
3.2.1 “一事一情”与“一事多情” |
3.2.2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态展现 |
3.3 帝王与书生:乾隆藏事诗中的自我形象 |
第四章 思考与探讨:乾隆藏事诗的价值 |
4.1 诗释详备、以诗证史:史料文献价值 |
4.1.1 以诗记史的“实录性” |
4.1.2 以诗证史的“证据性” |
4.2 擅于写实、长于修辞:文学价值 |
4.2.1 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
4.2.2 纯熟、工稳的诗歌创作技巧 |
4.3 治边稳藏、维护主权:政治价值 |
4.3.1 完善治藏政策,加强对藏区的管理 |
4.3.2 驱逐外敌入侵,坚决扞卫国家主权 |
4.4 调度谋划、把控全局:军事价值 |
4.4.1 掌控战争全局 |
4.4.2 个人的军事素养和才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四、“晋绥军”的称呼及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初创班底:晋军的建立与发轫(1911-1917) |
第一节 晚清的政治失序与督抚专权 |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晋军的建立 |
第三节 晋军统率权之争夺 |
一、阎锡山督军地位的稳固 |
二、阎锡山剪除异己,集中军权 |
第二章 纵横捭阖:晋军的巩固与发展(1917-1928) |
第一节 晋军的三次扩军 |
一、第一次扩军 |
二、第二次扩军 |
三、第三次扩军 |
四、北方国民革命军之组织及缩编 |
第二节 晋军将领的聚合与维系 |
一、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 |
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 |
三、阎锡山任用人才之兼容并包与弊端 |
第三节 晋军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
一、募兵制的实施及征兵制的试办 |
二、官兵的训练 |
三、官兵的内务 |
第四节 晋军的饷源及后勤 |
一、山西的财政状况 |
二、军费开支 |
三、后勤业务 |
第五节 武器装备及战略战术 |
一、武器装备的供给 |
二、战略与战术 |
第三章 由盛而衰:晋绥军的扩张与编遣(1928-1936) |
第一节 中原大战前阎锡山与各方势力之互动 |
一、联冯反蒋 |
二、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 |
三、二次联冯反蒋 |
第二节 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的编制及作战状况 |
一、中原大战前夕晋绥军之编制 |
二、晋绥军的作战 |
三、阎锡山的用兵观 |
第三节 中原大战后晋绥军的编遣 |
一、晋绥军的状况 |
二、编遣过程的“一波三折” |
三、将领的纷歧与商震离晋 |
第四节 中原大战前后的军饷筹措 |
一、中原大战前晋绥财政状况 |
二、编遣费用之筹措 |
三、山西的财政状况及军费开支 |
第五节 山西军工业的衰落及复兴 |
第四章 抗战军兴:晋绥军的奋战与整编(1937-1945) |
第一节 晋绥军的编制 |
一、抗战初期的编制 |
二、抗战中后期晋绥军之整编 |
第二节 晋绥军与日军的作战 |
一、忻口战役与太原会战 |
二、反攻太原及晋西作战 |
三、战略战术的反思与转变 |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军饷与后勤 |
一、抗战时期的饷源 |
二、后勤补给 |
第四节 晋绥军将领的训练与“内聚” |
一、将领的培养及训练 |
二、建立铁军组织与将领内聚力之加强 |
三、将领的选拔及任用 |
第五节 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
一、士兵的招募 |
二、士兵的训练 |
第五章 穷途末路:晋绥军的溃败和覆灭(1945-1949) |
第一节 晋绥军的整编 |
一、收编伪军,留用日军 |
二、整编晋绥军 |
第二节 兵源及“铁军基干”的训练 |
一、兵农合一政策的全面施行 |
二、铁军基干的培养和训练 |
第三节 晋绥军的后勤供给 |
一、武器弹药的补给 |
二、交通运输补给 |
三、医疗卫生及通讯 |
四、粮食及服装补给 |
第四节 晋绥军的覆灭 |
一、晋绥军的溃败 |
二、战略战术的反思及局限 |
三、晋绥军的覆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量统计 |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
一、转载中央党报 |
二、转载地方党报 |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两报一刊”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重要概念阐释 |
一、“两报一刊” |
二、“两报一刊”评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主体性文献 |
二、背景性文献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形成 |
第一节 “一报一刊”评论:“两报一刊”评论的缘起 |
一、“一报一刊”评论的出现 |
二、“一报一刊”评论的特殊规格 |
三、“一报一刊”评论的舆论转向 |
第二节 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 |
一、《解放军报》比肩“一报一刊”的政治资本 |
二、《解放军报》与“一报一刊”联合署名的政治修辞 |
三、“由乱而治”:“两报一刊”评论的舆论基调 |
四、“两报一刊”评论的基本样态 |
第二章 “两报一刊”评论生存的基础 |
第一节 更集中化的宣传体制 |
一、“文革”前的宣传体制 |
二、“旧”宣传体系的瘫痪 |
三、“新”宣传中枢:特殊小组 |
第二节 更权力化的新闻媒体 |
一、“夺权”:新闻媒体的集中化 |
二、“越位”:新闻媒体的权力化 |
三、“宣达”:“两报一刊”评论的权力角色 |
第三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内容 |
第一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主要宣传议题 |
一、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二、论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合法性 |
三、舆论审判党内阶级敌人 |
四、指导秩序重建 |
五、关切世界革命形势发展 |
六、扞卫毛泽东思想的一元化领导 |
七、指导军队建设 |
第二节 背离实际:“两报一刊”评论表达的虚伪性 |
一、虚构的两条路线斗争史 |
二、虚假的革命胜利 |
三、虚无的理想政治社会图景 |
第三节 顺应现实:“两报一刊”评论表达的流变 |
一、“天下大治”表达的流变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表达流变 |
第四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路径 |
第一节 “文革”时期宣传网络的重建 |
一、新闻媒体宣传网络从失范到规范 |
二、组织化宣传网络的常规与非常规 |
第二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新闻媒体宣传路径 |
一、“对版面”:报刊宣传的一律 |
二、“今晚广播,明日见报”制度化 |
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播造势 |
四、新闻媒体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议题再阐发 |
第三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组织化宣传路径 |
一、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
二、单位政治学习小组 |
三、基层民众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学习与讨论 |
第五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终结 |
第一节 “两报一刊”评论舆论威权的折损 |
一、新的舆论阵地开辟:《理论动态》创刊 |
二、新的舆论阵线联盟的形成 |
第二节 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 |
一、“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地位赋予 |
二、“两报一刊”评论的退场 |
结语:“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逻辑性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博、硕士学位论文 |
四、资料汇编类 |
五、外文资料 |
附录 |
一、“一报一刊”评论目录 |
二、“两报一刊”评论目录 |
三、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6)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明版《英烈传》校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现存《英烈传》的明刻本情况 |
第二节 试探《英烈传》的早期成书 |
第三节 六十回本与八十回本的关系及异同 |
第四节 由文本文献试探两种《英烈传》的编写者 |
凡例 |
皇明英烈传序 |
皇明英武传序 |
英烈志传序 |
云合奇踪序明刊本 |
云合奇踪序清致和堂本 |
新刻皇明开运辑略武功名世英烈传首录 |
01节目:元顺帝纵欲骄奢,脱脱相正言直谏 |
02节目:福通妖法聚群党,四方荒乱干戈起 |
03节目:福通夜走汴梁城,脱脱大破芝麻李 |
04节目:撒敦设计害忠贤,脱脱被谗服鸩酒 |
05节目:太祖皇濠州应瑞,刘伯温青田出身 |
06节目:濠州滁阳王起义,太祖礼宾馆招贤 |
07节目:张天佑献城款附,胡大海率众投降 |
08节目:吴祯单保兴隆会,大海独诛孙德崖 |
09节目:太祖误入巢阳湖,遇春大战牛渚渡 |
10节目:汤鼎臣破赵普胜,常遇春取采石矶 |
11节目:高皇帝采石吟诗,太平城陶安献策 |
12节目:义兵共诛陈也先,遇春复战采石矶 |
13节目:太祖义释陈兆先,福寿忠节死集庆 |
14节目:太祖兵取金陵府,孙炎聘请刘伯温 |
15节目:宋景濂讲陈治道,徐元帅计取镇江 |
16节目:徐元帅计困常州,王参军生擒士德 |
17节目:徐元帅牛塘被困,常遇春鞭打张虬 |
18节目:郭英单骑擒邓清,云龙旧馆破士信 |
19节目:元顺帝贬朱亮祖,常遇春收康茂才 |
20节目:常遇春义释亮祖,徐寿辉僭位改元 |
21节目:遇春大战金华郡,伯温智擒胡仲渊 |
22节目:刘基火焚樊岭寨,郭英夜闹婺源州 |
23节目:婺源州徐定荐贤,安庆府余阙死节 |
24节目:陈友谅杀徐寿辉,张兴祖战赵普胜 |
25节目:九华山遇春设伏,太平城花云死节 |
26节目:茂才智赚陈友谅,善长夜换铁石桥 |
27节目:伯温计破陈友谅,兴祖大战采石矶 |
28节目:太祖感兴作江赋,汉王夜走武昌城 |
29节目:高皇帝平定江西,花云妾双全节义 |
30节目:陈友谅设计连吴,张士诚发兵助汉 |
31节目:遇春大战安丰城,太祖兵克庐州府 |
32节目:赵德胜南昌大战,张子明求救死节 |
33节目:王祎独作秋江赋,太祖一战鄱阳湖 |
34节目:太祖二战鄱阳湖,韩成替死马家渡 |
35节目:丁普郎诈降友谅,刘伯温设计焚寨 |
36节目:太祖三战鄱阳湖,郭英箭射陈友谅 |
37节目:太祖平定武昌郡,豫章建立忠臣祠 |
38节目:胡仲渊死节闽广,徐元帅克下浙西 |
39节目:徐达智破史彦忠,遇春夜取泰州郡 |
40节目:徐元帅兵破尹义,常遇春大战湖州 |
41节目:李文忠威震钱塘,常遇春智擒士信 |
42节目:张士诚鏖战旧馆,徐元帅水渰吴兵 |
43节目:张士诚夜走皂林,常遇春射戟收降 |
44节目:张士诚大战姑苏,华云龙暗入无锡 |
45节目:徐达智赚莫天佑,刘基祭风打苏州 |
46节目:徐元帅平定姑苏,高皇帝南京即位 |
47节目:王祎进呈太平表,徐达攻取山东路 |
48节目:遇春箭射虎林赤,徐达夜破李思齐 |
49节目:太祖书收左君弼,顺帝夜走大都城 |
50节目:常遇春取真定府,徐元帅破帖木儿 |
51节目:良臣智破元也速,遇春大战居庸关 |
52节目:常遇春薨柳河川,李文忠战野狐岭 |
53节目:刘伯温取红罗山,李文忠上北平表 |
54节目:高皇帝封赐功臣,营阳侯奉命入蜀 |
55节目:康茂才克归州府,汤鼎臣攻瞿塘关 |
56节目:颕川侯明攻栈道,郭先锋夜渡龙江 |
57节目:友德夜渡汉阳江,戴寿象战成都府 |
58节目:廖永忠破瞿塘关,高皇帝题平蜀赋 |
59节目:刘伯温辞爵归山,沐文英贵州大战 |
60节目:沐英三战克云南,太祖一统平天下 |
跋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9)父亲的一九四二(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黑色的翅膀 |
1 |
2 |
3 |
4 |
5 |
6 |
7 |
第二章透明的血肉之躯 |
1 |
2 |
3 |
4 |
5 |
6 |
第三章遥远的西行之路 |
1 |
2 |
3 |
4 |
5 |
第四章江水依旧, 涛声依旧 |
1 |
2 |
3 |
4 |
5 |
6 |
7 |
第五章谁偷走了鲜花 |
1 |
2 |
3 |
第六章上帝死了吗 |
1 |
2 |
3 |
4 |
5 |
第七章我心飞扬 |
1 |
2 |
3 |
第八章教堂里的撒旦 |
1 |
2 |
3 |
4 |
5 |
第九章路漫漫其修远兮 |
1 |
2 |
3 |
第十章亲吻冰雪之巅 |
1 |
2 |
3 |
4 |
第十一章印度的天空 |
1 |
2 |
3 |
4 |
5 |
第十二章“火坑”蓝姆伽 |
1 |
2 |
3 |
4 |
5 |
6 |
7 |
第十三章天竺恋歌 |
1 |
2 |
3 |
4 |
5 |
第十四章天上有个绿太阳 |
1 |
2 |
3 |
4 |
5 |
第十五章死神的眼睛 |
1 |
2 |
3 |
4 |
5 |
6 |
第十六章穿行地狱的风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七章木鼓咚咚 |
1 |
2 |
3 |
4 |
5 |
第十八章恒河之约 |
1 |
2 |
3 |
4 |
第十九章大空降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章喋血密城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一章奔腾的伊洛瓦底江 |
1 |
2 |
3 |
4 |
5 |
6 |
第二十二章复仇的地狱之火 |
1 |
2 |
3 |
4 |
5 |
6 |
第二十三章破碎的阳光 |
1 |
2 |
3 |
4 |
5 |
四、形势大好,乘胜前进(论文参考文献)
- [1]乾隆藏事诗研究[D]. 王方钊. 西藏大学, 2021(10)
- [2]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D]. 关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3]《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4]“两报一刊”评论研究[D]. 喻频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5]粹红(第一部)——陈毅粟裕铁血诗情录[J]. 郭海燕. 芳草(小说月刊), 2015(Z1)
- [6]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7]明版《英烈传》校笺[D]. 刘兆轩. 广西师范学院, 2014(02)
- [8]一号文件(节选)[J]. 莫伸. 中国作家, 2012(24)
- [9]父亲的一九四二[J]. 邓贤. 当代, 2012(05)
- [10]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J]. 忽培元. 中国作家, 2012(16)